当前位置:首页 » 驻马平顶 »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

发布时间: 2021-03-15 05:32:21

1. 三门峡水库勘探记事

耿鹤年

故人已乘黄鹤去,资料文籍满阁楼;

往事追忆千百件,心中不再空悠悠。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已经过去了40多年,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而今已是两鬓斑白。该项工作的领路人,一代宗师贾福海院士也已故去。三门峡工程的历史功过可以任人评说,但当时用简陋装备武装起来的地质勘察队员所铸造出来的“三门峡精神”,像一道永不消逝的电波,至今仍然点击着我们的心灵,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是中国现代水利水电勘察史上最壮丽的历史画卷之一,我们要像爱护历史文物一样爱护这幅画卷,不能让它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埋没或流失。

我作为一名参与其结缘3年多的老勘察队员,回想起当年参与水库勘察的一些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1.驰援涑水工区

1957年春,会兴镇供水勘探的野外工作结束不久,我受命前去涑水工地支援那里正在进行的水文地质勘探,主要是抽水试验工作。

一提起涑水,那属于晋西南的永济、运城县治的涑水河,就使人联想起《西厢记》里的主人公张生、崔莺莺的故事和中唐诗人王之涣的佳作《登鹳雀楼》。尽管往昔背靠中条山、临近黄河的鹳雀楼可能已不复存在,但那脍炙人口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仍在人们的心底时隐时现。还有那五姓湖的盐,解池的硝,也是涑水河中下游名噪一方的矿产。

就是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物产丰美的地方,却属于三门峡水库350m高程水位淤积A水线以下的淹没区或浸没区,故三门峡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确定在涑水河口以上地段兴建涑水河堵水筑坝工程,并为此开展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

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是董志良同志,一个走出校门才两年多的年轻人,却要领头担负起一项远离总队领导,包含坝址、库区勘探在内自成一个体系的勘察项目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刚从居民区的地基工程勘探项目下来的,还没有从事水文地质勘探和抽水试验方面的经验,对现场问题的处理不太熟悉。而我当时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跌、打、滚、爬了1年多,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情况下,总队的领导贾工、夏工派我到涑水工地帮助一段工作,是理所当然的。这也符合他们的一贯思想,把三门峡办成一所大学校:一方面在内部进行知识、经验交流;另一方面从外界请来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技术指导;从而既达到较好地完成生产任务,又培养、锻炼了队伍的双重目的。

至于董志良同志,两年前我们曾在南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培训班,一起担任过教学辅导员;在总队期间也有过一段交往;在后三门峡年代,我们之间在陕西还有过近10年较密切的并肩工作的经历,这是后话。现在老朋友工作上有了困难,哪有不尽力帮助的。

接到支援涑水工地的任务,我当即放下手头的事情,对分队内的工作稍作安排后,像一名正在出征的战士那样,打起背包、行李,经潼关、过风陵渡,再转辗到达当时设在张留庄的工地指挥部,会见了董志良同志和他领导下的10多名技术人员,接着就同他们一起工作,朝夕相处。给人的印象是,他们都是一些热情可亲、作风朴实、工作肯干的年轻人。其中有一位叫黄维国的,后来成为江苏省第二水文地质队的总工程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和他曾一起参加过由长春地院举办的为期3个多月的各省队总工程师学习培训班。十分可惜的是,隔不多久,他竟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

那时,涑水工区的主要任务是在涑水河口地带预设的3条坝轴线上进行选择坝址的勘探。由于该地段下伏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必须通过勘探,编制比较坝轴线的剖面图;划分、确定隔水层和含水层的岩性和层位;通过抽水试验,获取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涌水量、水位等方面的资料;计算可作为土坝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和地基渗漏量及可能产生的绕坝渗漏量,最后选定坝轴线。

为了完成我在这里的预定任务,我同他们一起到现场参加实际工作,发现和共同商量解决在水文地质钻探和抽水试验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我还在原列宁格勒设计院编制的相应规程、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编写了一份工作细则,在现场召开的技术人员会议上作了讲解,并针对内业整理中有关图表的编制和水文地质计算的方法问题作了阐述。

当时,工地上采取“三班倒”的作业制度,钻机工人和值班地质人员每8小时轮换一次。工地指挥部(地质组)的少数技术人员,除了分析整理资料及顶替轮换休息的人员(轮岗值班)而外,还要根据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意外问题,随时去现场商量解决,做出决断,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可以是白天,也可以是深夜,有时往往使人彻夜难眠。常常遇到的问题,是在洗孔后,孔内静止水位缓慢、持续上升,抽水试验中流量、水位升降不稳定或止水失效等等。

在张留庄,我和涑水工区的同志们一起度过了近20天难忘的日日夜夜。还记得在最后分别时,工地的行政负责人对我说:“欢迎你下次再来涑水,下次来时可不用自带行李了。”我点头表示同意。

2.渭河谷地掀热浪

1957年下半年,我开始投入三门峡水库的勘探工作。当时,整个供水分队是成建制开赴库区的。人员方面除个别作了调整外,党、政干部和管理人员基本上是原班人马。但技术人员,除保留骨干外,作了大量的缩减。这是由于随着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勘察的全面推进,一部分人员调出充实其他项目的工作,更有一部分人员奉调离开三门峡,支援国内其他地区的工作,而保留下来的人员,由于经过了1年多的实际工作锻炼,已基本上能够独当一面地担负起钻探地质方面的工作。

分队部设在陕西渭南市的一个下马的厂房(棉花打包厂)内,队部的管理人在临时搭起的几顶大帐篷内办公和住宿。厂方还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硕大的空厂房,用作存放从各个勘探点逐步运来的岩心,即所谓“岩心房”。分队部下管4~5个野外作业单位(钻探机组)。

当时,三门峡水库区的范围,是由坝前三个不同的运营水位340、350、360m高程确定的。由于350m高程水位预定的运营期限较长,因此水库区的勘探布置,主要依据350m水位高程,适当地考虑其他两个水位。依此,勘探区的范围:分别可达潼关以北,黄河干流区西岸的芝川镇和东岸的宝鼎镇;潼关以西,渭河南岸的耿镇和北岸的贾蔡村。上述范围(包括潼关以东黄河两岸的勘探工作)内共布置了为浸没计算的勘探剖面31个和为坍岸计算的勘探剖面30个。

依据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质条件的不同,勘探区分为(1)黄河干流区,(2)渭河南岸区和(3)渭河北岸区。其中(1)区以针对坍岸与沉陷为主要工作对象,个别地段产生浸没;(2)、(3)区以浸没为主,个别地段产生坍岸。我所承担的是渭河北岸区,以浸没勘探为主,其范围、面积最大,勘探点最多。

渭北勘探区,在自然地理上是南起秦岭山前,北达北山的渭河谷地的一部分。地貌单元主要属于东起洛河,西至泾河之间的渭河北岸一二级阶地;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陕西省朝邑、大荔、渭南、临潼和高陵等县的一部分。这里土地平坦、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自给有余,当时是陕西省的粮、棉主要产地之一。

勘探的目的和要求是:通过钻探获取区内的地层结构、岩性资料和主要含水层与隔水层的位置;经抽水试验掌握主要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涌水量、天然水位和水化学成分;计算在不同库水位运营条件下剖面上的壅水曲线,确定浸没范围,编制浸没预测图;部分钻孔下观测管留作长期观测孔,以供研究在天然状态下和水库运营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之用。

区内布置了垂直水边线、间距约20km的主要勘探剖面线13条,其长度不等,最长可达30km,如第11、14号剖面等。

剖面线上钻孔布置的原则是:

①在河水边附近和不同的库水边线处各布置1个孔;每一地貌单元不少于2~3个孔;最后1个孔一般布在可能的浸没范围以外。

②孔距:近库边小,一般为500m;远离库边逐渐增大,一般为1000~2000m。

③钻孔深度:分为深、浅两类。深孔以打穿河水位以下第一个含水层,进入隔水层3~5m为止;当河水位以下的含水层很厚或强含水层埋藏很深时,则其孔深为当地一个水头(即库水位抬高值加原来的河水深)。浅孔则打到地下水位以下10m。深孔一般布在库水边的点,另外每一地貌单元不少于2~3个深孔,其余均打浅孔。

在工作过程中,考虑到主要勘探剖面线的间距太大,为了满足浸没计算和编制预测图的需要,后来又增加了多条辅助勘探剖面和水井调查剖面,插补在主要剖面线之间。

当时,地质技术人员在勘探点上的职责,可以归纳如下:

①按任务书要求现场定孔位,并联系测量人员到现场进行钻孔坐标和地面高程的测量。

②对钻孔的岩心,逐段描述其岩性、定名及进行简易水文观测。

③按要求在选定的钻孔和特定的含水层中,进行抽水试验。

④采集水、土样,送实验室进行室内分析。

⑤按要求选择部分钻孔,全孔或缩样保留岩心,送岩心房或仓库保管。

⑥按要求选择一部分施工完的钻孔,安排定位、定深下观测管,留作长期观测。

⑦钻孔结束后数日内,编制钻孔综合成果图。

⑧全剖面的钻孔施工结束后,在一定时间内编制地质剖面图。

⑨在内业整理中,通过计算,绘制壅水曲线,确定浸没范图。

野外钻探施工中,常遇见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①岩心采取率低,满足不了地质分层和岩性鉴定的需要。

②用冲洗液(清水或泥浆)钻进,常由于洗孔不彻底,测不到精确的天然水位,表现为孔内水位缓慢持续上升,长时间不稳定,而这对在剖面上正确地联结天然水位曲线和计算壅水曲线是至关重要的。

③抽水试验过程中,出现规程中不允许出现的流量与水位降低相关曲线中的反曲线现象。

④下观测管时,由于洗孔不彻底,造成下部沉淀管淤堵超标的问题等等。

当时在每一台钻机作业的人员是由钻探工人和看钻的地质人员(一般只有1人)两部分组成的。二者在长远目标上虽然是共同的,但短期的目标很不一致。前者是用施工的工作量和完成期限来衡量,而后者要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负全责。由此出现的矛盾问题,往往提到分队部由分队长同地质技术负责人协商解决。而且,钻探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地质工作,很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差错,酿成事故,甚或遭致钻孔报废。现在看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钻机地质技术员,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在历时1年半多的水库勘探期间,前苏联专家O.Б.巴索娃等曾数次前来检查指导工作,一同前来的往往还有三门峡工程局、水库管理局和总队的有关领导,当地地方政府总是热情备至地给予接待。我记得有一次在汇报工作时,大荔县和渭南县的县长分别致欢迎词,那句带有浓重的陕西方言的开头语“亲爱的苏联专家同志……”,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地方政府领导着重介绍辖区的人口、土地面积、耕地上的作物种类、自然经济条件和工业企业等等。接着由我出示地质剖面图及其他资料,汇报勘探区的地形、地貌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的情况,并回答问题。最后县上还盛情款待了来客。

说到勘探队员们的生活,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同志,曾在一次谈话中把地质勘察人员称之为“和平时期的游击队员”。那么,我们这些从事三门峡水库勘探的年轻人,当属这支游击队中积极的一员。

当时,我们以钻探机组为单独的“作战”单位,每打成一个孔,紧接着又搬到另一个孔位施工。在库区钻孔分布十分分散,孔深不大(一般小于百米)的条件下,搬迁十分频繁,有时达到1月数迁。生产工作除去1天8小时以内的工作(或顶岗、值班)外,还有许多说不清的“份外”工作要干。晚上往往还要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会议,如班会、生活检讨会、事故讨论会、党团组织会等等,剩余的休息时间很少。即使是分队部的行管和技术人员,虽有相对固定的驻地,也经常以钻场为家,整天忙忙碌碌。

与流动而又紧张的生产秩序相伴随的是生活艰苦、简单、单调。衣、食方面,统一的着装(工作服、登山鞋、雨衣、雨鞋)和集体食堂的大锅饭自不必说,值得一提的是住宿。在机组,除地质技术人员因随时整编资料可以租住民房外,钻机工人一般都在机场附近自搭帐篷,住在用床板和长条凳支起的“通铺”上,谈不到什么通风和采光的条件。我记得有一个机组,机长刘某和机组记录员董某在工地成婚时,就是在一个大帐篷内,用帆布隔起一道只能放置一张木板双人床和两张木方凳的小间,作为他们的新房——一个钻机工地成婚的爱巢!

平时,当然也没有居民正常享受文化娱乐生活,有时总队电影放映队临时下到工地,放几场电影,算是最大的享受,也达到与当地居民联欢的目的。作为年轻人,在那流动而又繁忙的工作之余,有时也会有溢于言表的对家乡和亲人的思恋。

以上只是勘探队员们生活的一个方面,但从另一方面说,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工作之余可以观赏、领略到渭北东部那多采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有一次为定孔位,我曾同一名测量员,连推带扛的骑自行车涉险通过渭、洛河之间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沙丘地带,其间分布着经风吹起排列有序的新月形沙丘和沙垅。那沙丘地带竞长达40km、宽7~10km,实属渭北的一大奇观。

为了解勘探区周边的地形、地质情况,我曾经到党睦镇北驻足浏览了可能是由古代湖泊演变形成的芦阳湖大洼地。现在想起,40多年前那样广阔无垠、盐渍斑斑、只有狼迹、没有人迹的“芦洼”,现在一定已经改造成为万顷良田了。

我曾在古城朝邑观赏过那石板铺成的街面,和由大青砖砌筑的古代建筑和民居,为它们即将沉入库底而婉惜过。

我到过渭北东部的许多古镇:固市、交斜、孝义、信义、羌白、官道、雨金诸镇,还有那街道的东、西两段分属于渭南县和临潼县管辖的田市镇……在那人头攒动,摊铺密布的集市里赶过场。

那时的渭北,解放才7~8年,还保留着明、清朝代残留下来的古朴民风、民俗,交通也不太方便。在那古驿道似的大车道上,风尘仆仆,来回行驶着带有车篷的三轮或四轮马车,载着过市赶场的内、外商贾和耕读起家的士绅。还有那头上裹着毛巾、赤足挑担的老乡和那赶着毛驴迎亲、送亲的青年夫妇……

2004年11月30日于南京

2. 你对三门峡水库了解吗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边陲,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东连洛阳,南接南阳,西与陕西省接壤,北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 其中山地约占54.8% ,丘陵占36%,平原占9.2%,可谓“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间,位于灵宝市小秦岭老鸦岔脑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三门峡市区座落在黄河南岸阶地上,三面临三门峡水库,形似半岛,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之称。
-- 三门峡水库
黄水在河南省的潼关至孟津,也即陕县一带为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后人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即三门。而在三门之间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则分别被称作人、神、鬼三岛。
自西汉至民国,黄河一直是航运大河。在黄河弄舟,搏击于湍急浑浊的黄水中,几成中华民族与命运搏斗的象征。三门峡被历代行船人视为畏途,黄河水在这里奔腾咆啸。没有人注意狭窄的河床和河床下坚固的花岗岩,可成为拦河打坝的基础,直到20世纪。
20世纪是人类以自己的贪婪和胆大妄为向自然界挑战的开始。水的巨大势能,惹动一批又一批自以为有了点本事的人的遐想。三门峡在整条黄河上太独特了,不但有坚固的河床,还可控制92%的流域面积上所产生的洪水和泥沙,不由的不被频频提起。
终于,美丽神奇的三门峡,作为黄河的出山口,在它扼守百万年之后,终结在浅识而鲁莽的人类之手。
◆ 三门峡水库上马
1954年4月,国家计委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规划;中央决定将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委托苏联设计。年底,《规划报告》出台,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报告里,选定三门峡水利枢纽为黄河综合利用的第一期重点工程:蓄水位350米,总库容360亿立米;
主要任务:
①将黄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为8000立方米/秒;这样,黄河洪水的灾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自然解除。
②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实现“黄河清”,使下游河床不再淤高。
③调节黄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万亩,远景灌溉7500万亩。
④装机90万千瓦,年发电量46亿度。
⑤改善下游航运。
结论:巨大的综合效益(——与三十多年后的三峡大坝论证结论相同)。
但是,有两个严重问题是该《规划报告》难于回避的:
①水库将淹没农田207万亩,移民60万。
②泥沙淤积。虽然预留拦沙库容147亿立方米(总库容的2/5),若不计上游的减沙效益,水库寿命只有25-30年。
这个由计算而得出的数目触目惊心。25-30年后,黄河在三门峡处梗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目标集中到“上游减沙”上。只要黄河上游不再来沙,水库淤积的问题岂不就不再是问题?
但如何减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给出的药方是“水土保持”。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就不会流到黄河里了。所以水土保持能否奏效,直接关系三门峡工程的能否上马。然而浪漫家们的“水土保持”是在书面上实现的。在向苏联方面方提出的《技术任务书》里,关于泥沙,中方给出的数据是:到1967年,来沙可减少到50%;50年之后,可减少100%。连以豪迈著称的“苏联老大哥”对这种数据都消受不了了。苏联专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见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计得低些,是比较审慎的”,然后就象小学生做算术题一样,笔下一动就将1967年来沙改为“减少20%,50年后减少50%”。
今天,也就是从那时算起40年之后,如果你有机会去陕西、山西的黄土高原看一看,你会看到水土流失有增无减;而如果你接着旅行到豫、鲁一带,看到的是一年大部份时间里,大片干涸的河滩间重浊的黄流在缓缓地爬动??黄河已经变成一条季节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间,断流19次。近年则一年就断数次。
1955年夏天,在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三门峡工程经全体人大代表举手一致通过。就像今天的三峡工程给了世界一次震惊一样,用周恩来总理的话说,“作了那么一个世界性的报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就在这一片兴奋与骚动之中,站出了两名书生。他们不具党派背景,也没有任何政治冲动。他们只是科学家、工程师,是诚实的、肯用功的、对自己的专业和国家有责任感的人。其中一人正当盛年,是著名学府的教授;另一名刚从学校毕业,那时才25岁。
他们不同意在三门峡建坝,不同意高坝。他们平静而自信地把自己的学术见解,交到掌握着百姓命运的决策人手里。今天回过头来看,他们当时对三门峡工程的批评意见,几乎丝毫不爽的成了这日后多灾多难、狼狈不堪的工程之谶语。他们的意见当时没有人听;他们学术的与为人的价值,事后也不为身居要位的钻
谋者所重。1991年笔者与他们见面时,不但他们的职位与30多年前无大差别;他们在自己更深厚的学养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新的呼吁,竟依旧无人理会。
一位是黄万里教授,一位是温善章工程师。
◆ 三门峡的“捷报”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完成对黄河的截流!
1960年6月,坝筑到了340米,已能够拦洪!
同年9月,实行关闸蓄水拦沙!
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百姓一批批离开先祖聚居的故乡。1961年2月9日,当坝前水位达332.58米(尚未到设计高度)的时候,泥沙淤积迅速发展;同时,原来设想得比较简单乐观的迁移也遇到了困难,工程实际上已无法按原设想进展。各路英雄争论不休,拿不出个准主意。然而工程还在继续。
1961年4月,大坝筑到了计划高程353米。10个月后,62年2月,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试运转,从表面看,工程建设按设计完成。被大坝拦阻的河水静止下来,泥沙沉到了库底。没了泥沙的河水从泄水孔流出,坝外实现了“黄河清”。
报纸照例大报喜。但在三门峡主事的几位,却是怎么也喜不起来的,因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并未解决,在这自蓄水以来一年半的时间里,十五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三门峡到潼关的河道里,把潼关河床抬高了4.5米。从秦岭下来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本来流得好好的,此时已变成“来水宣泻不畅”,弄得从无水患的渭河两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
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浸没,老百姓只见自己的土地年年减产,不知原因何在??他们的土地实则因为水库蓄水已盐碱化,甚至沼泽化。最糟糕的问题是,河床的“翘尾巴”——即泥沙淤积向上游延伸,己威胁到以西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1962年3月,水电部不得不在郑州召开会议,将美妙的“黄河清”暂时放在一边,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由当初定的“拦蓄上游全部来沙”改为“滞洪排沙”。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头,第一台1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刚刚披红褂彩地发电不足一个月,便已没有了用武之地,后来只好被拆迁到湖北的丹江口电站去。
运用方式作了180度大转弯之后,淤积有所减缓,但因泄水底洞底槛高,泄流量还是太小,“翘尾巴”淤积继续向上游发展,潼关河床已抬高,造成渭河、洛河、黄河淤积连锁反应。受害严重的陕西省再也不能再容忍下去,在1962召开的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坝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泄洪闸门全部开启——换句话说,就是让黄河按照原来没有大坝的方式流!
为了申诉自己遭受的灾难,陕西地方官绕过以和稀泥著称的的周恩来,直接到毛泽东那里“告御状”。
◆ 三门峡改建
只好对原来的工程进行改建。三门峡改建的第一期方案是:在大坝左岸增建两条泄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引水发电钢管,以此来加大泄流排沙能力的方案开始实施。读者若嫌这么说不够直观,不好理解,可这样想:本来黄河流得好好的,1957-1960年间用“雄伟大坝”给堵上了;2年之后开始出事,4年以后要承受不住,但大坝已经“巍峨耸立”在那儿了,既然不能炸,只好用加管和开洞的办法,让被正面大坝堵住的沙和水,尽量从旁边的又新开出的隧洞和底下本来用来发电的管子流出去。
——这就是“两洞四管”方案。这一方案的确立,被认为是亲自参与改建方案的敬爱的周总理“挽救了一个接近失败的工程”。然而谁都能看得出,这是一个救急方案,毫无浪漫可言。
改建工程1965年开工,三年之后完成。此时,水库的淤积减轻了,但排沙能力仍不足,潼关以上,所谓“翘尾巴”淤积还在继续。到了1969年夏,西安再度告急。周恩来分身乏术,只好委托河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兼黄河防汛总指挥刘建勋外加副总理纪登奎,再度在三门峡主持召汗“四省及水电部参加的会议”。
参加会的人都知道,两洞四管解决不了问题,“防止下游千年一遇的洪水”不再提,变成了“确保西安,确保下游”。气魄不那么雄伟的“合理防洪、排沙放淤、径流发电”得到确认。更具体他说,是期求当水位在315米时,把水和沙往下排,将泄流量加大到10000立方米/秒。至于下游安全还是不安全,此时已无人再提,只要潼关别再“翘”就阿弥陀佛。
这回的措施为:打开原1-8号施工导流底孔(这些孔是黄万里先生曾经坚决请求保留,以备将来排沙用,而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张光斗按苏联设计用混凝上堵上的。每个洞被重新掏开都要花费上千万元);同时,将改建过的发电引水钢管进口降低13米,变成“低水头发电”。这样一来,原本设计的大功率水轮发电机已派不上用场,只好改用5万千瓦的小发电机。
第二次改建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到1973年12月,挖开了8个施工导流底孔,当坝前水位为315米时,泄量由6000立方米/秒增至9060立方米/秒,运用原则变为“蓄清排浑、调水调沙”。身上又是孔、又是洞,外加旁边还有两条导管的三门峡大坝的泄流排沙能力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
但潼关河床尚未回复到原有高程,比建库前仍高出3米多。1992年8月渭河洛河洪水入黄河不畅,漫堤决口,淹没了农田60多万亩,约5万返库移民受灾,近3万人无家可归。如遇特大洪水,库区还将遭受巨大灾害。至于下游的淤积情况,1985年丁六逸在《三门峡水库及运用》中写道:

(改建后),由于这几年水库敞泄,小流量时库水位很低,库区冲刷后,形成小水带大沙,加重了下游河道的淤积。至于三门峡工程本身,蓄水不到5年,库容损失一半,曾几何时挂在嘴上的综合效盖:发电,灌溉,航运(维持下游水深1米)全都落了空。
如果读者以为改建后的三门峡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话,又错了。
以上只是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和改建,还未谈到那个最敏感从而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水库淹没损失。最初按360米设计时,要淹没耕地333万亩,迁移90万人;后来,1958年,周恩来总理遏制住苏式豪迈,将初期水位运用定为335米时,还要淹没耕地85.6万亩,移民31.89万人;后来,库区塌岸发生,移民又增加了8.49万人,实际总数达40.38万人。他们当中,迁往宁夏、甘肃敦煌等偏远地区的共3.99万人,由于水土不服,曾多次迁来迁去,现已大部迁回。由关中平原迁往山区旱塬、沟壑区的12.11万人,也因无法生产而迁回原地。
这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带的几十万人,20多年来毁家远迁、困苦辗转。他们为返回家园而进行的斗争一直在持续。最终,因为三门峡大坝降低了原来的蓄水高程,他们才得以回到家乡。可他们原本世代耕种的肥沃土地已被黄河泥沙厚厚地覆盖。许多地方,已经被军队和国营农村捷足先登地占据。他们又不得不开展旷日持久的斗争,要求退还他们被占据的土地。
◆ 小浪底又上来了
改建后的三门峡,将与没有修建水库前的自然情况无大区别。三门峡努力要恢复的,是力求入库泥沙全部下排,与最早兴建三门峡工程初衷——“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完全南辕北辙。
折腾了30多年,花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与财力,又回到了初始点——力争变成无库自然情况!
这时,当年建三门峡时的初衷——改善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和防洪靠什么来实现呢?读者读到下面一段活时,不知作何感想:
……但是,因为黄河洪水、泥沙尚未得到基本控制,河床越淤越高,洪水的威胁越来越大,防洪形势更加险峻……综合效益……解决黄河洪水威胁显得 更为迫切……
有点耳熟,是不是?这和当初论证三门峡上马的口径几乎一模一样。但这已经不是在说三门峡,而是另一座黄河上的新坝——小浪底。当年三门峡工程没有做到的,这回又全交给位于三门峡下游的小浪底了。小浪底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也要搞拦沙减淤,据说能对黄河下游减淤20年左右。黄河上的浪漫派们这回又有新宠了。
小浪底的前景又会是什么呢?
还有三门峡水库该怎么摆?当初把话说得那么满。不过这区区小事是难不倒掌握了舆论宣传工具的当权派的。三门峡工程依旧伟大,因为它显示了“黄河的造地功能”??固然淹没了土地,但由于淤,又造出新地。当然还有浩淼的人工湖泊,引来了美丽的白天鹅云云。
◆ 帐
三门峡工程的成败,在中国至今不容许公开切实讨论。
不过帐总是需要算的。先让我们看直接经济损失:
①高坝工程低坝运用,这意味着,仅工程本身,就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③两次改建,包括至今还在修补那些磨损的洞和水轮机的费用;
③多淹没的耕地和毁坏的耕地;
④当时多迁移的30多万人和后来返迁的15万人;
⑤水库运用以来,由于河流自然状况的改变,库区包括渭河下游的河道整治、两岸的防洪设施、盐碱地治理,因塌岸、滑坡而必须修建的防护工程;
⑤抬高水位引起的良田盐碱化而导致的减产;在“蓄水拦沙”时期,因下放清水而冲刷了的下游生产堤内的良田;
这些,最保守的估计,不下百亿。
再看对环境的破坏:
①由于水库周围地下水位提高造成耕地盐碱化50多万亩;
③由于水库蓄水导致塌岸而损失的耕地;
③毁掉文化发祥地的珍贵文化古迹;
还不必说时间上的失误:如果将这些人力、物力、财力投到黄河下游的堤防加固和其他有效的水利设施;投入到交通和通讯系统;投入到教育与文化设施;哪怕仅仅投入到黄河上中下游的水上保持、植树造林、防护与灌溉,全流域的情况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
那么,为什么呢?究竟什么使得一大群不能说不爱国、更不能说不具业务专长的中国人跌了这么大的一个跟头?
◆ “黄河清”
1964年,决定三门峡第一次改建的时候,周恩来的解释是:
看来,1958年决定三门峡工程急了点。1955年人大报告黄河清把我压的。1958年只是把水位降低了。头脑发热的时候,总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重视另一面,不能辩证地看问题。原因就是认识不够,认识不够自然就重视不够,放的位置不恰当,关系摆不好。
为什么会“急”?头脑为什么会发热?“黄河清”这三个字怎么会造成压力?为什么在如此显而易见的问题上,会“放的位置不恰当,关系摆不好”?到底
是把什么放得过重,因此要牺牲掉其他呢?
作为后世的观察者,我不倾向于将他们这批五十年代的“三门峡迷”与1980年代未那批力促在长江干流筑坝的三峡“大库迷”们等同,也就是说,我不认为他们也像那些邓小平时代的人一样怀有对钱的享用与支配的渴望(我于1989年春亲眼见到整列地排在北京京西宾馆院子里的该工程筹备组的豪华进口车队,还有他们在北京为自己盖的成片住房。按1989年初的估计,工程尚未正式上马,这类杂项已用去了不下4个亿),只说他们在可能达到的技术成就面前太执迷、太浪漫、太简单。那么,当时的政府??或者说党??的决策者们呢,李葆华、邓子恢、周恩来、刘少奇,还有大救星毛主席,他们图的是什么呢?
1964年6月和12月,周恩来说过这么几句话:
三门峡工程我们打了无准备的仗。……建国后才五、六年就决定兴建三门峡工程,当时想要黄河清,志向很大,夸下了海口……
这反复被提到的“黄河清”,出自自古以来的一句话,知道的人马上就能跟着念出随后的那三个字:“圣人出”。
——全部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后面三个字上面。
三门峡的上马,说出来的理由是为了“黄河清”,而没有说出来的理由就是为了证实“圣人出”。自古谁能让黄河清?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那么,谁是圣人不就是清楚了吗?!
不要说1950年代,就是今天,整亿中国人也还生活在企盼明君的历史阴影里。在我们这个千年农业古国,治水从来是明君的大业绩,不但史不绝书,实在已经镌刻在每个人的意识里。
“黄河清”既成了一种标志,为达成这种封神式的祭祀,当时从上到下所怀着的主要驱动力,其实是“圣人出而天下治”那样一种狂热虔诚——当然,使用的语言是所谓“人民当家作主”,其实是人民被圣人作主。而当全国的资源得以以计划经济的方式集中调用的时候,种种伟业自然就“无往而不胜了”。

3. 三门峡是在什么地方呢大地方名是什么是重庆的吗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随着举世闻名的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内峡大坝的建设而崛起容的一座新兴城市。每年入冬以后到次年初春这段风寒雪飘的季节,这座美丽的城市总会迎来西伯利亚的朋友-----白天鹅。 在三门峡库区广阔明澈、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成千上万只白天鹅自由自在地飞翔、飘游、嬉水、觅食,安详地休养生息,三门峡也因此有了“天鹅城”的美誉。

4. 山西运城三门峡库区管理局局长级别

三门峡库区管理局省级部门属于正处级编制 但没有没有运城市级管理编制 只有平陆、芮城、永济3县(市)三门峡库区管理局和山西省三门峡库区建设工程局

5. 为什么三门峡水库会给给黄河上游人民造成了灾难

前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表示:“这个大坝确实是一个愚蠢的错误。”陕西省是三门峡工程及其后果最为直接的受害者。“我们应从科学的角度考虑所有这些工程,如果不科学,我们就不应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我认为,这个工程非常愚蠢。”
多年来,安启元一直大力游说,希望拆除这个大坝。他对三门峡工程的批评在最高权力走廊中得到附和,甚至包括那些三峡工程的坚定支持者。
唯一认为三门峡大坝有好处的人,是生活在大坝附近农村地区的基层共产党官员。他们忠实地遵守着已经过时的党的方针,认为大坝的好处多于负面影响——这与目前三峡大坝的口号一致。
安启元表示:“三门峡大坝给生活在黄河附近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些灾难远远超过大坝在某一时期可能带来的好处。”
三门峡以及其它考虑欠妥的水电和调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现象不断恶化,引发了土地争议。
三门峡大坝一完工,混浊黄河中的沉积物就开始堆积,导致政府不得不在几年后重修大坝。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破坏性洪水频发,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悲哀”。
尽管工程在上世纪60年代彻底重建,但泥沙淤积仍在继续并向上游蔓延。修筑大坝本来是为了防范洪水,但大坝自身却最终导致洪水暴发。毛泽东当时曾生气地宣布,如果大坝没作用,就应炸掉它。当时,超过40万人被迫搬迁,为大坝和水库让路,其中许多人生活在附近城镇类似贫民窟的环境中。
随着泥沙不断淤积,且工业用水过度导致黄河流量减少,大量耕地重新浮出水面,促使许多农民回到耕地上,勉强维持生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正式将大量搬迁农户重新迁回原籍,但多数人分到的土地大大少于20多年前他们留下的土地。
“政府让我们离开土地时,我只有十几岁,等我们回来时已是1986年,”生活在水库地区的60岁的农妇刘翠英(音译)说道。“我们只是要求得到以前属于我们家的土地。如果我们得不到应有的土地,我们怎么生活?”
在三峡地区,至少130万移民的重新安置问题引发了土地争议,政府曾多次镇压。一些官员担心,就像三门峡的例子那样,由于移民难以适应新的环境,问题将恶化。
三峡工程的批评者警告称,三门峡工程许多最糟糕的环境影响可能也会在这一新工程上重演,包括泥沙淤积、长期污染以及洪水愈加泛滥。
如今,三门峡大坝仅偶尔发电,发电量也很小,而在建设之初,官员们却声称,该大坝将提供全国电力需求的三分之一。
三峡大坝也有类似的豪言壮语,高官们称,三峡大坝将提供全国电力供应的十分之一。然而随着电力需求飙升且大坝的诸多缺陷开始显现,这些豪言壮语已悄然沉寂。
武汉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的水资源管理专家伍新木表示:“全球已进入一个后大坝时期,三门峡大坝明显是一个错误。”
“我们应从三门峡工程中吸取教训,考虑建设大坝的长期影响,而非短期利益。”

6. 有谁知道有关于“三门峡”和“三门峡水库”的资料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边陲,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东连洛阳,南接南阳,西与陕西省接壤,北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 其中山地约占54.8% ,丘陵占36%,平原占9.2%,可谓“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间,位于灵宝市小秦岭老鸦岔脑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三门峡市区座落在黄河南岸阶地上,三面临三门峡水库,形似半岛,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之称。
-- 三门峡水库
黄水在河南省的潼关至孟津,也即陕县一带为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后人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即三门。而在三门之间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则分别被称作人、神、鬼三岛。
自西汉至民国,黄河一直是航运大河。在黄河弄舟,搏击于湍急浑浊的黄水中,几成中华民族与命运搏斗的象征。三门峡被历代行船人视为畏途,黄河水在这里奔腾咆啸。没有人注意狭窄的河床和河床下坚固的花岗岩,可成为拦河打坝的基础,直到20世纪。
20世纪是人类以自己的贪婪和胆大妄为向自然界挑战的开始。水的巨大势能,惹动一批又一批自以为有了点本事的人的遐想。三门峡在整条黄河上太独特了,不但有坚固的河床,还可控制92%的流域面积上所产生的洪水和泥沙,不由的不被频频提起。
终于,美丽神奇的三门峡,作为黄河的出山口,在它扼守百万年之后,终结在浅识而鲁莽的人类之手。
◆ 三门峡水库上马
1954年4月,国家计委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规划;中央决定将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委托苏联设计。年底,《规划报告》出台,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报告里,选定三门峡水利枢纽为黄河综合利用的第一期重点工程:蓄水位350米,总库容360亿立米;
主要任务:
①将黄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为8000立方米/秒;这样,黄河洪水的灾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自然解除。
②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实现“黄河清”,使下游河床不再淤高。
③调节黄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万亩,远景灌溉7500万亩。
④装机90万千瓦,年发电量46亿度。
⑤改善下游航运。
结论:巨大的综合效益(——与三十多年后的三峡大坝论证结论相同)。
但是,有两个严重问题是该《规划报告》难于回避的:
①水库将淹没农田207万亩,移民60万。
②泥沙淤积。虽然预留拦沙库容147亿立方米(总库容的2/5),若不计上游的减沙效益,水库寿命只有25-30年。
这个由计算而得出的数目触目惊心。25-30年后,黄河在三门峡处梗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目标集中到“上游减沙”上。只要黄河上游不再来沙,水库淤积的问题岂不就不再是问题?
但如何减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给出的药方是“水土保持”。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就不会流到黄河里了。所以水土保持能否奏效,直接关系三门峡工程的能否上马。然而浪漫家们的“水土保持”是在书面上实现的。在向苏联方面方提出的《技术任务书》里,关于泥沙,中方给出的数据是:到1967年,来沙可减少到50%;50年之后,可减少100%。连以豪迈著称的“苏联老大哥”对这种数据都消受不了了。苏联专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见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计得低些,是比较审慎的”,然后就象小学生做算术题一样,笔下一动就将1967年来沙改为“减少20%,50年后减少50%”。
今天,也就是从那时算起40年之后,如果你有机会去陕西、山西的黄土高原看一看,你会看到水土流失有增无减;而如果你接着旅行到豫、鲁一带,看到的是一年大部份时间里,大片干涸的河滩间重浊的黄流在缓缓地爬动??黄河已经变成一条季节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间,断流19次。近年则一年就断数次。
1955年夏天,在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三门峡工程经全体人大代表举手一致通过。就像今天的三峡工程给了世界一次震惊一样,用周恩来总理的话说,“作了那么一个世界性的报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就在这一片兴奋与骚动之中,站出了两名书生。他们不具党派背景,也没有任何政治冲动。他们只是科学家、工程师,是诚实的、肯用功的、对自己的专业和国家有责任感的人。其中一人正当盛年,是著名学府的教授;另一名刚从学校毕业,那时才25岁。
他们不同意在三门峡建坝,不同意高坝。他们平静而自信地把自己的学术见解,交到掌握着百姓命运的决策人手里。今天回过头来看,他们当时对三门峡工程的批评意见,几乎丝毫不爽的成了这日后多灾多难、狼狈不堪的工程之谶语。他们的意见当时没有人听;他们学术的与为人的价值,事后也不为身居要位的钻
谋者所重。1991年笔者与他们见面时,不但他们的职位与30多年前无大差别;他们在自己更深厚的学养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新的呼吁,竟依旧无人理会。
一位是黄万里教授,一位是温善章工程师。
◆ 三门峡的“捷报”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完成对黄河的截流!
1960年6月,坝筑到了340米,已能够拦洪!
同年9月,实行关闸蓄水拦沙!
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百姓一批批离开先祖聚居的故乡。1961年2月9日,当坝前水位达332.58米(尚未到设计高度)的时候,泥沙淤积迅速发展;同时,原来设想得比较简单乐观的迁移也遇到了困难,工程实际上已无法按原设想进展。各路英雄争论不休,拿不出个准主意。然而工程还在继续。
1961年4月,大坝筑到了计划高程353米。10个月后,62年2月,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试运转,从表面看,工程建设按设计完成。被大坝拦阻的河水静止下来,泥沙沉到了库底。没了泥沙的河水从泄水孔流出,坝外实现了“黄河清”。
报纸照例大报喜。但在三门峡主事的几位,却是怎么也喜不起来的,因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并未解决,在这自蓄水以来一年半的时间里,十五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三门峡到潼关的河道里,把潼关河床抬高了4.5米。从秦岭下来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本来流得好好的,此时已变成“来水宣泻不畅”,弄得从无水患的渭河两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
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浸没,老百姓只见自己的土地年年减产,不知原因何在??他们的土地实则因为水库蓄水已盐碱化,甚至沼泽化。最糟糕的问题是,河床的“翘尾巴”——即泥沙淤积向上游延伸,己威胁到以西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1962年3月,水电部不得不在郑州召开会议,将美妙的“黄河清”暂时放在一边,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由当初定的“拦蓄上游全部来沙”改为“滞洪排沙”。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头,第一台1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刚刚披红褂彩地发电不足一个月,便已没有了用武之地,后来只好被拆迁到湖北的丹江口电站去。
运用方式作了180度大转弯之后,淤积有所减缓,但因泄水底洞底槛高,泄流量还是太小,“翘尾巴”淤积继续向上游发展,潼关河床已抬高,造成渭河、洛河、黄河淤积连锁反应。受害严重的陕西省再也不能再容忍下去,在1962召开的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坝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泄洪闸门全部开启——换句话说,就是让黄河按照原来没有大坝的方式流!
为了申诉自己遭受的灾难,陕西地方官绕过以和稀泥著称的的周恩来,直接到毛泽东那里“告御状”。
◆ 三门峡改建
只好对原来的工程进行改建。三门峡改建的第一期方案是:在大坝左岸增建两条泄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引水发电钢管,以此来加大泄流排沙能力的方案开始实施。读者若嫌这么说不够直观,不好理解,可这样想:本来黄河流得好好的,1957-1960年间用“雄伟大坝”给堵上了;2年之后开始出事,4年以后要承受不住,但大坝已经“巍峨耸立”在那儿了,既然不能炸,只好用加管和开洞的办法,让被正面大坝堵住的沙和水,尽量从旁边的又新开出的隧洞和底下本来用来发电的管子流出去。
——这就是“两洞四管”方案。这一方案的确立,被认为是亲自参与改建方案的敬爱的周总理“挽救了一个接近失败的工程”。然而谁都能看得出,这是一个救急方案,毫无浪漫可言。
改建工程1965年开工,三年之后完成。此时,水库的淤积减轻了,但排沙能力仍不足,潼关以上,所谓“翘尾巴”淤积还在继续。到了1969年夏,西安再度告急。周恩来分身乏术,只好委托河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兼黄河防汛总指挥刘建勋外加副总理纪登奎,再度在三门峡主持召汗“四省及水电部参加的会议”。
参加会的人都知道,两洞四管解决不了问题,“防止下游千年一遇的洪水”不再提,变成了“确保西安,确保下游”。气魄不那么雄伟的“合理防洪、排沙放淤、径流发电”得到确认。更具体他说,是期求当水位在315米时,把水和沙往下排,将泄流量加大到10000立方米/秒。至于下游安全还是不安全,此时已无人再提,只要潼关别再“翘”就阿弥陀佛。
这回的措施为:打开原1-8号施工导流底孔(这些孔是黄万里先生曾经坚决请求保留,以备将来排沙用,而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张光斗按苏联设计用混凝上堵上的。每个洞被重新掏开都要花费上千万元);同时,将改建过的发电引水钢管进口降低13米,变成“低水头发电”。这样一来,原本设计的大功率水轮发电机已派不上用场,只好改用5万千瓦的小发电机。
第二次改建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到1973年12月,挖开了8个施工导流底孔,当坝前水位为315米时,泄量由6000立方米/秒增至9060立方米/秒,运用原则变为“蓄清排浑、调水调沙”。身上又是孔、又是洞,外加旁边还有两条导管的三门峡大坝的泄流排沙能力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
但潼关河床尚未回复到原有高程,比建库前仍高出3米多。1992年8月渭河洛河洪水入黄河不畅,漫堤决口,淹没了农田60多万亩,约5万返库移民受灾,近3万人无家可归。如遇特大洪水,库区还将遭受巨大灾害。至于下游的淤积情况,1985年丁六逸在《三门峡水库及运用》中写道:

(改建后),由于这几年水库敞泄,小流量时库水位很低,库区冲刷后,形成小水带大沙,加重了下游河道的淤积。至于三门峡工程本身,蓄水不到5年,库容损失一半,曾几何时挂在嘴上的综合效盖:发电,灌溉,航运(维持下游水深1米)全都落了空。
如果读者以为改建后的三门峡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话,又错了。
以上只是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和改建,还未谈到那个最敏感从而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水库淹没损失。最初按360米设计时,要淹没耕地333万亩,迁移90万人;后来,1958年,周恩来总理遏制住苏式豪迈,将初期水位运用定为335米时,还要淹没耕地85.6万亩,移民31.89万人;后来,库区塌岸发生,移民又增加了8.49万人,实际总数达40.38万人。他们当中,迁往宁夏、甘肃敦煌等偏远地区的共3.99万人,由于水土不服,曾多次迁来迁去,现已大部迁回。由关中平原迁往山区旱塬、沟壑区的12.11万人,也因无法生产而迁回原地。
这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带的几十万人,20多年来毁家远迁、困苦辗转。他们为返回家园而进行的斗争一直在持续。最终,因为三门峡大坝降低了原来的蓄水高程,他们才得以回到家乡。可他们原本世代耕种的肥沃土地已被黄河泥沙厚厚地覆盖。许多地方,已经被军队和国营农村捷足先登地占据。他们又不得不开展旷日持久的斗争,要求退还他们被占据的土地。
◆ 小浪底又上来了
改建后的三门峡,将与没有修建水库前的自然情况无大区别。三门峡努力要恢复的,是力求入库泥沙全部下排,与最早兴建三门峡工程初衷——“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完全南辕北辙。
折腾了30多年,花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与财力,又回到了初始点——力争变成无库自然情况!
这时,当年建三门峡时的初衷——改善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和防洪靠什么来实现呢?读者读到下面一段活时,不知作何感想:
……但是,因为黄河洪水、泥沙尚未得到基本控制,河床越淤越高,洪水的威胁越来越大,防洪形势更加险峻……综合效益……解决黄河洪水威胁显得 更为迫切……
有点耳熟,是不是?这和当初论证三门峡上马的口径几乎一模一样。但这已经不是在说三门峡,而是另一座黄河上的新坝——小浪底。当年三门峡工程没有做到的,这回又全交给位于三门峡下游的小浪底了。小浪底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也要搞拦沙减淤,据说能对黄河下游减淤20年左右。黄河上的浪漫派们这回又有新宠了。
小浪底的前景又会是什么呢?
还有三门峡水库该怎么摆?当初把话说得那么满。不过这区区小事是难不倒掌握了舆论宣传工具的当权派的。三门峡工程依旧伟大,因为它显示了“黄河的造地功能”??固然淹没了土地,但由于淤,又造出新地。当然还有浩淼的人工湖泊,引来了美丽的白天鹅云云。
◆ 帐
三门峡工程的成败,在中国至今不容许公开切实讨论。
不过帐总是需要算的。先让我们看直接经济损失:
①高坝工程低坝运用,这意味着,仅工程本身,就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③两次改建,包括至今还在修补那些磨损的洞和水轮机的费用;
③多淹没的耕地和毁坏的耕地;
④当时多迁移的30多万人和后来返迁的15万人;
⑤水库运用以来,由于河流自然状况的改变,库区包括渭河下游的河道整治、两岸的防洪设施、盐碱地治理,因塌岸、滑坡而必须修建的防护工程;
⑤抬高水位引起的良田盐碱化而导致的减产;在“蓄水拦沙”时期,因下放清水而冲刷了的下游生产堤内的良田;
这些,最保守的估计,不下百亿。
再看对环境的破坏:
①由于水库周围地下水位提高造成耕地盐碱化50多万亩;
③由于水库蓄水导致塌岸而损失的耕地;
③毁掉文化发祥地的珍贵文化古迹;
还不必说时间上的失误:如果将这些人力、物力、财力投到黄河下游的堤防加固和其他有效的水利设施;投入到交通和通讯系统;投入到教育与文化设施;哪怕仅仅投入到黄河上中下游的水上保持、植树造林、防护与灌溉,全流域的情况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
那么,为什么呢?究竟什么使得一大群不能说不爱国、更不能说不具业务专长的中国人跌了这么大的一个跟头?
◆ “黄河清”
1964年,决定三门峡第一次改建的时候,周恩来的解释是:
看来,1958年决定三门峡工程急了点。1955年人大报告黄河清把我压的。1958年只是把水位降低了。头脑发热的时候,总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重视另一面,不能辩证地看问题。原因就是认识不够,认识不够自然就重视不够,放的位置不恰当,关系摆不好。
为什么会“急”?头脑为什么会发热?“黄河清”这三个字怎么会造成压力?为什么在如此显而易见的问题上,会“放的位置不恰当,关系摆不好”?到底
是把什么放得过重,因此要牺牲掉其他呢?
作为后世的观察者,我不倾向于将他们这批五十年代的“三门峡迷”与1980年代未那批力促在长江干流筑坝的三峡“大库迷”们等同,也就是说,我不认为他们也像那些邓小平时代的人一样怀有对钱的享用与支配的渴望(我于1989年春亲眼见到整列地排在北京京西宾馆院子里的该工程筹备组的豪华进口车队,还有他们在北京为自己盖的成片住房。按1989年初的估计,工程尚未正式上马,这类杂项已用去了不下4个亿),只说他们在可能达到的技术成就面前太执迷、太浪漫、太简单。那么,当时的政府??或者说党??的决策者们呢,李葆华、邓子恢、周恩来、刘少奇,还有大救星毛主席,他们图的是什么呢?
1964年6月和12月,周恩来说过这么几句话:
三门峡工程我们打了无准备的仗。……建国后才五、六年就决定兴建三门峡工程,当时想要黄河清,志向很大,夸下了海口……
这反复被提到的“黄河清”,出自自古以来的一句话,知道的人马上就能跟着念出随后的那三个字:“圣人出”。
——全部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后面三个字上面。
三门峡的上马,说出来的理由是为了“黄河清”,而没有说出来的理由就是为了证实“圣人出”。自古谁能让黄河清?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那么,谁是圣人不就是清楚了吗?!
不要说1950年代,就是今天,整亿中国人也还生活在企盼明君的历史阴影里。在我们这个千年农业古国,治水从来是明君的大业绩,不但史不绝书,实在已经镌刻在每个人的意识里。
“黄河清”既成了一种标志,为达成这种封神式的祭祀,当时从上到下所怀着的主要驱动力,其实是“圣人出而天下治”那样一种狂热虔诚——当然,使用的语言是所谓“人民当家作主”,其实是人民被圣人作主。而当全国的资源得以以计划经济的方式集中调用的时候,种种伟业自然就“无往而不胜了”。

7.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渭南河务局怎么样

简介:陕西省三门峡库区渭南河务局成立于1972年,是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直属的全额拨款性质的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渭河流经渭南市区境内河长37.5公里的河务管理和防汛技术指导工作。

8. 你对三门峡和三门峡水库了解多少拜托各位了 3Q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边陲,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东连洛阳,南接南阳,西与陕西省接壤,北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 其中山地约占54.8% ,丘陵占36%,平原占9.2%,可谓“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间,位于灵宝市小秦岭老鸦岔脑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三门峡市区座落在黄河南岸阶地上,三面临三门峡水库,形似半岛,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之称。 -- 三门峡水库 黄水在河南省的潼关至孟津,也即陕县一带为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后人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即三门。而在三门之间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则分别被称作人、神、鬼三岛。 自西汉至民国,黄河一直是航运大河。在黄河弄舟,搏击于湍急浑浊的黄水中,几成中华民族与命运搏斗的象征。三门峡被历代行船人视为畏途,黄河水在这里奔腾咆啸。没有人注意狭窄的河床和河床下坚固的花岗岩,可成为拦河打坝的基础,直到20世纪。 20世纪是人类以自己的贪婪和胆大妄为向自然界挑战的开始。水的巨大势能,惹动一批又一批自以为有了点本事的人的遐想。三门峡在整条黄河上太独特了,不但有坚固的河床,还可控制92%的流域面积上所产生的洪水和泥沙,不由的不被频频提起。 终于,美丽神奇的三门峡,作为黄河的出山口,在它扼守百万年之后,终结在浅识而鲁莽的人类之手。 ◆ 三门峡水库上马 1954年4月,国家计委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规划;中央决定将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委托苏联设计。年底,《规划报告》出台,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报告里,选定三门峡水利枢纽为黄河综合利用的第一期重点工程:蓄水位350米,总库容360亿立米; 主要任务: ①将黄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为8000立方米/秒;这样,黄河洪水的灾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自然解除。 ②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实现“黄河清”,使下游河床不再淤高。 ③调节黄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万亩,远景灌溉7500万亩。 ④装机90万千瓦,年发电量46亿度。 ⑤改善下游航运。 结论:巨大的综合效益(——与三十多年后的三峡大坝论证结论相同)。 但是,有两个严重问题是该《规划报告》难于回避的: ①水库将淹没农田207万亩,移民60万。 ②泥沙淤积。虽然预留拦沙库容147亿立方米(总库容的2/5),若不计上游的减沙效益,水库寿命只有25-30年。 这个由计算而得出的数目触目惊心。25-30年后,黄河在三门峡处梗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目标集中到“上游减沙”上。只要黄河上游不再来沙,水库淤积的问题岂不就不再是问题? 但如何减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给出的药方是“水土保持”。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就不会流到黄河里了。所以水土保持能否奏效,直接关系三门峡工程的能否上马。然而浪漫家们的“水土保持”是在书面上实现的。在向苏联方面方提出的《技术任务书》里,关于泥沙,中方给出的数据是:到1967年,来沙可减少到50%;50年之后,可减少100%。连以豪迈著称的“苏联老大哥”对这种数据都消受不了了。苏联专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见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计得低些,是比较审慎的”,然后就象小学生做算术题一样,笔下一动就将1967年来沙改为“减少20%,50年后减少50%”。 今天,也就是从那时算起40年之后,如果你有机会去陕西、山西的黄土高原看一看,你会看到水土流失有增无减;而如果你接着旅行到豫、鲁一带,看到的是一年大部份时间里,大片干涸的河滩间重浊的黄流在缓缓地爬动??黄河已经变成一条季节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间,断流19次。近年则一年就断数次。 1955年夏天,在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三门峡工程经全体人大代表举手一致通过。就像今天的三峡工程给了世界一次震惊一样,用周恩来总理的话说,“作了那么一个世界性的报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就在这一片兴奋与骚动之中,站出了两名书生。他们不具党派背景,也没有任何政治冲动。他们只是科学家、工程师,是诚实的、肯用功的、对自己的专业和国家有责任感的人。其中一人正当盛年,是著名学府的教授;另一名刚从学校毕业,那时才25岁。 他们不同意在三门峡建坝,不同意高坝。他们平静而自信地把自己的学术见解,交到掌握着百姓命运的决策人手里。今天回过头来看,他们当时对三门峡工程的批评意见,几乎丝毫不爽的成了这日后多灾多难、狼狈不堪的工程之谶语。他们的意见当时没有人听;他们学术的与为人的价值,事后也不为身居要位的钻 谋者所重。1991年笔者与他们见面时,不但他们的职位与30多年前无大差别;他们在自己更深厚的学养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新的呼吁,竟依旧无人理会。 一位是黄万里教授,一位是温善章工程师。 ◆ 三门峡的“捷报”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完成对黄河的截流! 1960年6月,坝筑到了340米,已能够拦洪! 同年9月,实行关闸蓄水拦沙!

9.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防汛调度中心邮编是多少

三门峡邮政区码:
472000
三门峡位于河南西部,
东与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

热点内容
驻马店上蔡县邮编 发布:2021-03-16 21:53:57 浏览:888
新发地招聘 发布:2021-03-16 21:51:19 浏览:217
漯河大伟 发布:2021-03-16 21:51:07 浏览:401
相亲爱一家 发布:2021-03-16 21:49:54 浏览:504
校园跳蚤市场系统 发布:2021-03-16 21:48:31 浏览:929
洛阳到巩义汽车时刻表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108
男人胖相亲 发布:2021-03-16 21:47:49 浏览:948
苏宁郑州网点电话查询 发布:2021-03-16 21:47:42 浏览:459
同城帮二手良品真假 发布:2021-03-16 21:47:20 浏览:227
河南周口甲醇 发布:2021-03-16 21:42:35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