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第一中学
1.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19年新生录取名单
只说重点: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19年新生录取名单,
不挂网公布的。
可询问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办公室、教务处。
以学校的说法为准。
2.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创建于年春,是平顶山市建校最早的一所中学,隶属于平顶山市教育局,是一所在全市享有崇高声誉的全日制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原址在市区联盟路85号院(市委党校对面,现市实验中学),1993年8月,搬迁到现址(九里山北麓,沿山路9号院)。
第一时期
1953年9月,中南地质局401队千余名队员奉命开赴平顶山进行地质勘探,之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数万大军来到这里参加煤矿开发大会战。1956年,正值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平顶山作为全国重点煤矿之一,开始大规模建设,矿区人口达6.9万人。为满足矿工子女接受初中、高中教育的愿望,适应经济发展和建市的需要,河南省教育厅拨款4.5万元,由许昌地区教育局负责筹建平顶山矿区完全中学。筹备人员把东大营民房作为办公场所,在东大营小学进行了第一次招生闭卷考试。1956年9月1日,学校利用落凫山南麓原叶县工农煤矿废弃的20多间破草棚作为教室开始上课,共招收两个高中班,4个初中班,共329名学生。1956年12月,学校搬到五一路西段(现平顶山市印刷厂院内)。1956年底,扩大到7个班,353名学生,教职工25人。
1957年3月,学校更名为平顶山市第一中学。1957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拨款12万元,在西杨村河西筹建市一中第二个校园(现实验中学院),先后建立了两栋二层楼,北楼为教学楼,可容纳19个教学班;南楼为宿舍楼,有38间住房;并建起了大礼堂,在操场两边建起了三栋家属居住的平房。1957年9月,学校搬入第二个校园上课。1961年6月,学校初中部、高中部分家,高中部停办,学校更名为平顶山市第一初级中学。1964年7月,学校又更名为平顶山特区第一中学,1968年又恢复为“平顶山市第一中学”。1971年恢复了高中部招生,学校又恢复为完全中学,当年招收高中生7个班。
建校初期,办学条件较差,但师生并自己动手,通过开办校办工厂改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比较稳定。1957年“反右”整风运动开始后,学生主要精力用于体力劳动,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962年,党中央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质量相应提高,同年被确定为市里唯一的重点初中。“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受到极大冲击,教学秩序混乱,师资缺乏,正常教学活动不能开展,教学质量降到建校以来最低水平。
第二时期
1977年,该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市重点中学”;1978年底,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该校被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1981年3月,经河南省教育厅验收合格,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办好的24所省重点中学之一。之后,该校高考重点大学进线率、本科大学进线率、教学质量评估等一直位居全市第一,并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市先进集体”称号。至1992年底,学校有教学班30个,其中初中部6个班,高中部24个班,在校学生1800余人。
1993年7月,平顶山市政府投资1500万元在九里山北麓建设了占地面积140亩的市一中第三个校址。同年9月,学校初中部、高中部再次分家,初中部留在原校址,更名为“平顶山市实验中学”,高中部搬迁新址,仍用“平顶山市第一中学”校名,规模为24班,在校学生1500余人。
到二十世纪末,学校在新校址建起了图书馆,安装了无线电视广播系统,建起了两栋教师住宅楼。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还培养了一大批诸如中央电视台《军事纵横》栏目主持人李娜,以一曲《九妹》唱响神州大地的著名歌手黄鹤翔,著名演员毛孩,著名歌手周鹏等优秀艺术人才。1999年6月被评为“市级文明行业示范点”,1999年10月被授予“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12月,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000年8月,被授予“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第三时期
2000年9月,以校长顾亮、书记高柳生
为主要领导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共同努力,使该校形成了“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的良好风气。 学校坚持根据学生初中升学情况平均分班。在开足开满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增加选修课、德育课,开设语文、英语阅读写作课、英语口语课,完善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课。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注重从思想道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衡量学生成绩,从师德修养、科研成果、课堂效果等方面评估教师业绩。
到2005年底,教职工246人,其中特级教师8人,中学高级教师85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9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2人;省级优质课教师28人,市级优质课教师32 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8人。
2001年8月,学校征地60余亩,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西校区,新建综合教学楼一幢、学生公寓2幢、学生食堂2个,使建筑面积达到60000多平方米,办学规模扩大到48个教学班,在校生达2600名。另外,学校整修了1#教学楼,建起了百米文化长廊,兴建了5#、6#青年教师公寓、7#学生宿舍,改建了学校大门和门内广场,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同时,又添了大量的教学设备、设施。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千兆校园网;使图书馆藏书达到16万册;投资300多万元装备了12个高标准理、化、生实验室以及两个功能齐全的多媒体讲座厅和学术报告厅,为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2005年底,学校有62个教学班,在校生3820人,其中高一22个班1409人,高二20个班1151人,高三20个班1260人,学校占地面积达到216亩。
2000-2005年,学校重点大学进线率、本科大学进线率、教学质量等一直位居全市第一,共有15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培养出三名全市高考状元,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基础教育教学实验基地”、“省级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等荣誉。
第四时期
该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高考重点大学进线率、本科大学进线率、教学质量测评等一直保持全市第一。连续多年获得平顶山市“晨光”杯体育活动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和平顶山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3.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的简介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雄踞市区南部九里山北麓,东邻“河南质量工程学院”,南接“平顶山市职业技术学院”,西望平西湖万顷碧波,北依湛河两岸繁华市区。平顶山、落凫山、擂鼓台山遥遥相对,平桐路,高杨路,南环路交叉环绕。教学楼学、办公楼、学生公寓楼、教职工住宅楼、师生浴池、学生餐厅等建筑错落有致;沿着北大广场,走近百米文化长廊,“清华园”、“求知亭”、攀峰亭”点缀其中,“诚信石”、“已己铭”、“警言录”镶嵌片片青草绿地。“剑桥路” 、“复旦路”、“同济路”路路相交四通八达,“北大广场”、“清华广场”遥遥相望。“栀子园”、“玫瑰园”、“翠竹园”令人心旷神怡,“奋进”雕塑、“腾飞”雕塑催人勃姿英发。
该校1993年初中部、高中部分家,高中部搬迁市区南部九里山北麓,沿用原校名。 学校拥有标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和高标准的实验室、图书馆以及设施完善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
学校地址:平顶山市沿山路9号院
4.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的介绍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56年春,是市城区建校最早的中学。 原名平顶山矿区完全中学,1957年更名为平顶山市第一中学,1964年又改名为平顶山特区第一中学,1968年恢复现名。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实验基地。是市唯一一所实行全寄宿制、封闭式管理的高中。平顶山市第一中学雄踞市区南部九里山北麓,东邻“河南质量工程学院”,南接“平顶山市职业技术学院”,西望平西湖万顷碧波,北依湛河两岸繁华市区。
5.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和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一样吗
不一样,第一中学简称一中,在姚电大道中段
第一高级中学简称一高,在矿工路中段
现在一中属于掏钱都可以上的高中,
以前是一中好,现在我觉得一高好一些
6. 平顶山一中到底怎么样
来一中吧。市一中学习生活相当充实,而且饭菜可口,最重要的是老师教的好些,今年有一个考上清华的,还有俩个考上北大的,一本上线371人
7.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的科室负责人
办公室 冯建成
教务科 褚现中
教研科 常耘
总务科 马新民
学生科 王东辉
组干科 肖艳芳
宣传科 宋啸林
膳食科 张文轩
公寓科 何向丽
团 委 曹伟兴
高一年级主任 王东辉
高二年级主任 程会峰
高三年级主任 张延龙
8.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的高考喜报
该校学生王淙芃以689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市(含县、市、区)理科状元!
该校学生宋世超以614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市(含县、市、区)文科状元!
全省理科前50名,该校占4名(分别名列第20、22、24、43名);前100名,该校占5名;前200名,该校占9名。
全市理科前10名,该校占9名,包揽前8名(分别名列第1、2、3、4、5、6、7、8、10名)。
全市文科前5名,该校占4名,包揽前3名;前10名,该校占5名(分别名列第1、2、3、5、6名)。
该校报考总人数1577人,一本上线731人,上线率46.35%;二本以上上线1176人,上线率74.57%;本科上线1488人,上线率94.35%。
该校理科报考1133人,一本上线608人,上线率53.66%;二本以上上线928人,上线率81.91%;本科上线1084人,上线率95.68%。
该校文科报考444人,一本上线123人,上线率27.70%;二本以上上线248人,上线率55.86%;本科上线424人,上线率95.50%。
该校实验班120名学生,全部过一本线。
该校珍珠班55名学生,54人过一本线。 梁方仪、朱奎鑫以694分的优异成绩并列理科全市(含县市区)第一名考入清华和北大。全市(含县市区)理科前10名,该校占8名;全市(含县市区)文科前10
名,该校占7名。该校理科实验班33人,文科实验班33人,全部过一本线。其中理科全市前20名(含县市区),该班占10名;文科全市前20名(含县市区),该班占9名。该校珍珠班70名学生,一本过线69人。该校理科报考总人数为1313人,一本上线555人,上线率43%;二本以上上线973人,上线率75%;三本以上上线1210人,上线率93%。该校文科报考总人数764人,一本上线123人,上线率17%;二本以上上线346人,上线率46%;三本以上上线637人,上线率84%。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珍珠班应届生马赫同学以661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市理科第一名。
全市理科前5名,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占4名;前10名,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占9名;前50名,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占20名。全市文科前5名,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占3名;前10名,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占4名;前50名,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占18名。
2013年高考平顶山市第一中学报考1686人,一本上线527人,二本上线973人,三本上线1519人,本科上线率达90.1%。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珍珠班100名学生,一本上线74人,本科上线100%。理科实验班29人,文科实验班18人,全部上一本线。 2011年高考平顶山市一中取得优异成绩。
平顶山市理科前三名,文科前两名均在市一中,其中理科牛绿茵以702分(全省第六名)获得平顶山市第一名,刘安宁682分,唐元晖673分。文科第一名尹西明654分,第二名徐亚642分。
首届珍珠班51名学生,42名上一本线,8名上二本线。
今年普通高考参加人数1217人,一本上线307人,二本以上654人,三本以上上线1006人,热烈祝贺! 2010年高考成绩,该校考生取得优异成绩。参加高考人数共计1821人,本科以上上线1433人(不含体音美考生),上线率达78.69%。其中,一本383人,二本以上1001人,三本以上1433。应届生胡雅璇、李宇分别荣获全市文科、理科第一名。全市理科前3名该校占2名,分别为李宇、赵培尧;全市文科前3名该校占2名,分别为胡雅璇、张靖冉。
9.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的学校领导
胡彦军校长、党委副书记
岳凤敏 党委副书记
王献星 副校长、党委委员
祁培军 副校长、党委委员
井献志 副校长、党委委员
孙洪涛 副校长、党委委员、平顶山一中新区学校校长
宋爱红工会主席、党委委员
10. 平顶山市一中学校生活
我类个汗 楼上的都是不是一中的啊 恩 宿舍都是八个人的 上下铺的那种都有一个小柜子 然后类 你们今年比较幸运 我该上高二了 我们住的都是老楼 不过 你们今年要翻新 开学就能住新楼咯 宿舍环境还算不错 但是肯定不能 跟在家比啊 住校就是要做好 吃苦的准备的 都有空调的 老师们 相对来说都很不错的 不过你要注意的就是一个年级的一个年级主任还有两个年级长 他们就相当于这个年级的校长 管你们所有的 食堂的饭挺好吃的 绝对不错 来这绝对都得吃胖 没的说 有东食堂西食堂 外带个回民食堂 回民食堂的小炒好吃 就是稍微贵一点 人多点 西食堂的小炒也不错 你们宿舍是在东校 平时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回宿舍的 回民食堂跟东食堂都可以吃的 你要是不想回宿舍那就在西食堂买了之后回教室吃 咱们学校习惯就是吃饭用 保鲜袋 虽然是很不环保很不环保的 但都懒成习惯了 基本上都是用袋子的 直接用缸子的很少建议开学之前 先备上一卷 平时学校的生活挺好的 有很多社团 可以参加很多活动的 夏天的时候中午可以回宿舍也可以在班学习 恩...别的也没有什么了啊 作业啊 上高中你要想学习好就不能怕写作业 不写做题你考试根本不会 没什么了吧 你要是再想问什么具体的事去咱们学校的贴吧http://tieba..com/f?kw=%E5%B9%B3%E9%A1%B6%E5%B1%B1%E5%B8%82%E4%B8%80%E4%B8%AD&fr=tb0_search&ie=utf-8
里边很多热心人啊 呵呵呵 开学等着军训吧 好好晒晒 之后九月份或者是十月份会有艺术节啊 带运动会的 很隆重的 两年一届的 呵呵呵 等着开学吧 放心 咱们学校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对了 做好思想准备 每天你从宿舍回班 这个 是个长途跋涉啊 你是女生还好点 记得那个天桥吧 平时男生都只能走上边的TAT 伤心 呵呵呵 好了 没什么说的了 在学校等着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