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姓常
① 平顶山的特点
楼上的都是抄袭。
住的话,曙光街和中兴路有个山城宾馆,设施还算可以,标准间回80。
建设路东答有个金马宾馆,140左右吧 可能能打折。
曙光街湛河宾馆,120。
吃的就看你吃什么了,你要非去燕翅鲍之类的,那就很贵了。一般名吃也就一餐100——200。
休闲的地方,那就只有咖啡厅了,湛北路的上岛咖啡,曙光街的歌德咖啡,神马酒店对面的新开业的,忘了叫什么了。中兴路太阳城下的口水吧消费比较低,但是我比较喜欢这里的环境。
楼上列举的都是小吃,几块钱就搞定了。
高压西门的竹笋老鸭汤,光明路的老长春等等这些都是上点档次的名吃。
还有很多,嘿嘿,暂时保密,我可以带你去吃~~~~~~呵呵
② 出生在平顶山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孟诜
孟诜(621----713),唐汝州人,进士及第。曾在朝廷中任凤阁舍人。长安三年(703年),拜同州刺吏,加银青光禄大夫。神龙(705——707年)中,告老还乡。孟诜精通医药、养生之术,在家居住期间,常去伊阳山里 采集草药,济事救人。《旧唐书》、《新唐书》均有传。
孟诜著有《食疗本草》、《必效方》、《补养方》各三卷,另撰《家》、《祭礼》各一卷,《丧服要》二卷。其中《食疗本草》被确认为世界上最早的食疗专著。
夏代养龙专家刘累
中国刘姓始祖刘累,库区乡人。生于公元前1904年,卒于公元前1820年,终年84岁。
刘累生卒均在龙年。出生时一只手有纹,形似“刘累”二字,另一只手纹为“龙”字。天生的养龙专家也。据《左传》记载:“到了夏代,国君孔甲,顺服天帝,天帝赐给他驾车的龙,黄河、汉水各两条,各有一雌一雄。孔甲不能饲养,而又没有找到豢龙氏。有陶唐氏已经衰落,后来又有刘累,向豢龙氏学习驯龙,以此事奉孔甲,能够饲养这几条龙。孔甲嘉奖他,赐氏叫御龙,用他代替韦的后代。龙中一条雌的死了,刘累偷偷的剁成肉酱给孔甲吃,孔甲吃了,后来又让刘累再找来吃。刘累害怕而迁到鲁山(鲁即今鲁山)”。由此证明,在大约4340年前的夏朝,刘累就定居鲁山了。《古都偃史话》一书,记载刘累惧怕孔甲帝治罪而携带家小逃迁鲁山,成为河南刘姓最早的一支。因此,历经数百代,他的子孙已遍及华夏大地。所以刘累是中国刘姓始祖,当之无愧。刘累因养龙而驰名天下。《中国名人大辞典》记载了他的事迹与史迹,是鲁山县早在上古时的历史名人。
刘累具体籍贯是在耿集附近的邱公城庄。现在已被昭平台水库淹没。
刘累在故乡鲁山留下了许多古迹。一是尧山尧祠(石人山即古称尧山),二是尧山尧(在董周乡境),三是金山环上之刘累亭,四是邱公城(刘累故邑),五是刘累的传说。这些文化遗迹对研究夏代历史很有作用,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
抗金名将牛皋
牛皋,字伯远,宋代抗金名将,岳家军中的副统帅,鲁山县熊背乡石碑沟(村)人。生于公元1105年,卒于公元1147年,终年42岁。
牛皋自幼爱习武骑射,曾在射圃(今射道街)比射较量,得名射士,被西道总督管翟兴荐为保义郎,讨贼三战三捷,晋升为荥州刺史中军统领。金人再攻京西(今洛阳市),牛皋与金决战10余次,皆捷。加果州(今四川南充市北)团练使,京城留守上官悟辟为同统制兼京西南路(今湖北襄樊市)提点荆狱。金人攻江西者,自荆门北归,牛皋潜军于宝丰宋村(今白龟山水库),击败金军。转和州(今安徽和县)防御使,充五军都统制。后战金人于鲁山邓家桥(今辛集乡邓寨),屡战屡捷,战场遍及数省,战功到处可见。故而官职也多:西道招抚使、安州观察使、蔡州镇守使、亲卫大夫等。此时加入岳家军,制置江西、湖北。岳飞大喜,辟为唐、邓、襄、郢(回州)安抚使。不久,改为神武后军中部统领。后来,伪齐将领李成、王嵩占据襄州、随州。岳飞部将张宪、徐庆攻随州不下。岳飞派牛皋前往,牛皋不到三天,便斩王于马下,得降卒5000余人,收复了随州。乘胜又击败李成,收复了襄阳。金人攻打淮西,岳飞派牛皋度江,自己提兵与牛皋会师。牛皋对金人大声喝斥:“哇呀呀!俺牛皋在次,看我射穿尔等咽喉,斧劈上将首级!”那金兵金将,已经多次见过牛皋勇不可挡,战场上杀敌,面无惧色,如同过年一样高兴。金军闻声色胆不战而退,牛皋率军追击30多里,斩金军头领十五、六人。被升为宁国军承宣使,荆湘南路马步军副总管,成为岳家军的副统帅。不幸,在岳飞遇难后,牛皋遭奸贼暗算,食物中毒身亡。葬在江西西湖畔。其鲁山家乡族人,为便于纪念他,设衣冠冢于原籍石碑沟,世称牛皋坟者即此。
牛皋后代移居让河乡袁寨南山(西射坡),后因建机场再迁石佛寺落户.
平民圣人墨子
墨子,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鲁山县二郎庙乡墨庙村人,生于公元前495年,卒于公元前405年(?),终年90岁。
因为他的学说符合平民的利益,所以被称为平民圣人。
“兼相爱”与“交相利”,是他的根本主张。国家的富强、人民的繁荣兴旺、政治法律的廉明,是他的主张要达到的目的。他倡导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他处处为平民着想,所以墨子的政治主张就是反贵族、反特权、反专制、反暴政、反官僚、反腐败;主张平等、尚贤、尚同、和平(无战争)等,以达到拯救天下的目的。所以深得民心。能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从墨家的学说中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因此,在当时儒家声势浩大而墨家作为与儒家对立的新生学术团体的出现,居然能够站稳脚跟,获得与儒家平分秋色,甚至后来者居上的地位。可见墨家学说深得人心。史称“儒墨”并称“显学”就是有力的证明。墨家学说在当时,自君主到庶民和各个阶层,均有着强烈兴趣。
墨子著作71篇,历史有损失,现仅存53篇被保留在《墨子》书中,墨子著《墨经》361条,分《经上》、《经下》与《经说上》、《经说下》。概括了墨子及墨家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有中国最早的关于几何学、力学和光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是墨子及弟子的重要著作,是我国历史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墨子的著作如《节用》、《节葬》、《所染》等,都带着深厚地鲁山家乡烙印。所以,鲁山有着丰富的墨家文化遗产。关于墨子的传说就广为流传在鲁山民间。(鲁名)
③ 姓氏阴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有谁知道越详细越好!
泰安肥城,桃园屯头,张里,王庄阴山前,等姓阴的很多我们那个队都是姓阴的
④ 平顶山人过年的习俗
一、祭灶神
传说,玉皇大帝每年大年初一都会给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监督这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所作所为,让玉皇大帝赏罚。
所以在这天的黄昏时分,大家早早准备好东西,为他送行。因此祭灶也叫送灶。到大年初一一大早,人们会将提前买好新的灶王爷年画贴在灶台附近,意味着将灶王爷请回家里来。
二、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非常甜。在平顶山,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外粘芝麻时叫“芝麻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灶糖”。
古语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所以一般在灶王爷年画上都会有这么两句话: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吃灶糖的习俗。
三、炕小边儿
小边儿”是一种类似于“火烧儿”的馍。过年晚上,各家各户都要包饺子或炕火烧儿。饺子是灶王爷临行前吃的,火烧儿是灶王爷路上吃的。
四、扫尘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 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从这天开始,平顶人们陆陆续续开始扫房子,贴窗花,写对联,沐浴理发,准备年货,迎接新年的到来。
五、硬币扁食
在三十包扁食(饺子)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⑤ 输入姓名网上找人,常三军生日1981年9月8号,家住河南省平顶山市马楼乡商峡口村,现在在深圳市什么
只有警察叔叔才有这个能力。
⑥ 平顶山为什么叫鹰城
平顶山的鹰城叫法是由太阳城改名而来的。
平顶山以前的历史只能查到六朝。当时当地正在搞一个城市雕塑,因为出煤,它准备搞一个太阳城标识。古文字专家郝本性说这没有特点,凡是出煤的地方都可以叫太阳城,他建议改成鹰(应)城,鹰字在商代就有,后来这个城市的别名鹰城就叫开了。
鹰城是河南平顶山的简称或者通俗名称;平顶山春秋时为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应”“鹰”通假,平顶山因此又称鹰城 。
(6)平顶山姓常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平顶山市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现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商周时代,这里是应国。
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置高阳县,县境有高阳山,县治在今高阳里。1957年由叶县、宝丰二县析置平顶山市。平顶山以山峰平顶为名。
隋朝时,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许州、襄城郡。宋元起至明清,平顶山境域分属汝州、许州和裕州。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新中国成立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
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1968年3月,恢复平顶山市,仍为省辖市。1969年设置新华区和卫东区。
⑦ 急!!!询问平顶山市一中的几位教师!
语文曹丙友..英语李喜迎 都是俺老师...
一中的
李喜营..说话不着调,教的还可以,上他的课笑死你,让你崩溃
语文老曹很呆板的那种,教的可以,但是大部分同学都不听他的课,很无聊
⑧ 平顶山市区近代历史名人
王林峰 近代历史学家 出生于1986年 近年来在著作方面小有成就 他主要的作品有 《中国经济观》、《房价调控学》 等等
就目前来说,他的著名著作已达到新时代年轻人欣赏。
⑨ 大战平顶山写到了什么神仙
太上老君。
金角大来王和源银角大王是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原来是太上老君看金炉的童子,银角大王是看银炉的童子。
菩萨为了试验唐僧西天取经的决心,向太上老君借来金、银角二童,变作妖怪磨砺唐僧取经的决心。
金、银角二大王使用的兵器都是一把七星宝剑,并且有红葫芦、玉净瓶、芭蕉扇、幌金绳几件宝物,与孙悟空比武斗法,难分输赢。
后来孙悟空开动脑筋,用计谋战胜金、银二怪,收缴了五件宝物,连人带物返还给太上老君,战胜了西行路上一个灾。
(9)平顶山姓常扩展阅读: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居住在三十三天外的离恨天兜率宫,在孙悟空与二郎神、梅山六圣大战之时,以金刚镯暗算孙悟空,助了二郎神一臂之力。
又将孙悟空放入八卦炉内,以六丁神火焚烧七七四十九天,虽然没使其损伤,但也熏迷了孙悟空的双眼。
有金刚镯、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幌金绳、芭蕉扇、七星剑等多件法宝,以金钢镯最为厉害,青牛偷金刚镯下凡,在金兜洞多次斗败孙悟空、托塔天王、十八罗汉等神仙,最后老君用芭蕉扇,收走了金钢镯,降服了青牛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平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