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模吧
『壹』 灵宝撤市改区的若干问题
灵宝撤市设区只是极少数领导干部的梦想,中央政府是不会批复的,这一点请100万灵宝人民放回心!
不过,我答坚信:中央政府对灵宝的战略地位是不会忽视的,灵宝不但不会撤市设区,反而会更加壮大!
大家走着瞧:灵宝在一年内,将会升格为省辖市,直管两县两区。即:卢氏县、阌乡县、桃林区、虢州区。
阌乡县管辖;予灵、故县、程村、西闫。
桃林区管辖:弘农涧河以西。
虢州区管辖:弘农涧河以东。
这不是梦想,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贰』 难忘的三门峡情怀
耿鹤年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只是我人生的一个瞬间,可是记忆中的事件和想象中的事却特别多,也特别深刻。这是为什么?我觉得在当时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表现为一种纯正的优良作风,在带动和支撑我们前进。
这种精神力量,概括起来就是公而忘私,积极向上和实事求是。由此产生的优良作风,来自于当时的党政领导,也来自于技术领导,而且后者表现得更为生动、具体。
我们的全部技术工作是在贾福海和夏其发同志的领导和直接指挥下开展起来的,他们的以身作则,成了我们全体勘察人员的楷模和榜样。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的规模,在当时属全国第一,时间跨度也史无前例。贾工、夏工当时在40和30岁刚出头的年龄,而且毋用讳言,他们当时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也主要是地质矿产专业的基础知识,却毅然受命离开北京的家庭和亲人,承担起三门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主管和副主管的重任而且一干就是4年,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他们干得那样无怨无悔,这不能简单地以接受行政命令来解释,而是一种忘我无私的精神。
为适应工作的需要,他们刻苦学习知识、努力钻研业务。在书柜和案头上,不仅有著名学者的专著和政治理论书籍,还摆放着各种水文、工程专业的课本和《苏联专家谈话记录》。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广大青年同志业余学习成风,这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
我记得当时青年男女间向对方示爱、求爱的首选礼物就是业务书和政治书。
贯穿在他们身上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表现为对人、对事的求真务实,对待技术工作、技术成果和技术人员的实事求是。
现在贾福海院士已经离我们而去。我在此根据同他亲身交往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对他的为人处世进行回忆,再一次感悟他关心、爱护和培养我们这些下属的殷殷深情。
1954年9月,我从学校分配到北京地质部水文工程地质局,当时他是工程地质处的技术副处长,我是水文地质处的实习员。彼此碰过面,但没有说过话。
1955年9月,我从北京调来三门峡地质总队供水分队,住会兴镇以南的贺家庄。有一次去史家滩总队部办事,由于不慎丢失了一份当时视为珍宝的列宁格勒水电设计分院编制的工作规程,受到他严厉的批评。
七八个月以后,供水分队工作过半,当时总队范围包括供水分队,有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从三门峡调出去,支援外省队,风闻我也在被调之列。我回总队见贾工,问及此事,当时他斩钉截铁地说:“你不能走!你走了,供水分队的工作不就吹啦。”我理解我若是调走,当时分队内部一时尚无人可以接替;若从外面调人来,在那时工期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也没有多少磨合的时间。
当供水分队在会兴镇供水勘探的外业工作即将结束时,有一天他到分队检查工作,对我说:“你得着手编写勘探报告!”当时我还没有编写过地质勘察报告的经验,却不知高低深浅地回答:“我一个星期后交卷!”他望了我一眼,严肃地说:“你太轻视了,哪有一个星期写出报告的!”接着他把编写报告的要领,对我讲述了一番。
根据他的指导意见,对照规程、规范的要求,我草拟了一份报告编写提纲,让他过目,随后组织分队的同志一起编图、整理资料。两个月后,我向总队提交了包括文字报告在内的全部资料。
隔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去总队办事,在他的办公室里,他指着办公桌上一大摞地质报告对我说:“你这份报告写得最好。”也许有点夸张,也许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鼓励我,但当时他确实是这么说的,同时还说了一些如何修改的话。
关于供水报告编写和由此发生的两次同贾工的对话,我一直埋藏在心底,印象极为深刻。
时隔不久,贾工让我写一篇以会兴镇供水为中心内容的技术性文章,我当时懵懵懂懂地似乎还不知道写技术性文章是怎么一回事,就按照他的提议,在周围同志的协助下写了一篇,以我同分队另外两人的名义发了出去。这就是刊登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1957年12期上的《三门峡市会兴镇供水水文地质》一文。现在看起来还比较肤浅,却是我工作后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的处女作。
在政治上,贾工对待青年同志们也是关心备至。
20世纪50年代后期,政治运动频繁,在那种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氛围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向不正常的轨道偏转,尤其是知识阶层。往往有一部分人,自觉政治上早成正果,而心高气盛;而另一部分人由于家庭成分、社会关系等先天的原因,在使用上或其他问题上受到贬低、排斥,或在政治运动的同室操戈中受到打击、伤害。这至少在一部分单位和群体中是如此。贾福海同志对于这后一部分人总是能平等相待。没有用鄙薄的眼光对他们颐指气使,而是友善地团结他们,使他们在压抑、消沉中鼓足勇气,跟上大众的脚步共同前进,这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三门峡近4年的集体生活中,贾工不太在乎同自己伴侣和子女的常年分居,过着类似单身的生活,却特别关心和保护下属同志间的感情生活。
当时,在史家滩总队部及各个分队的各类技术人员中,绝大多数是20岁刚出头,至多25岁左右的男女青年,他(她)们在感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很不一样。谁已经有了配偶(这是个别)?谁还没有配偶(这是多数)?谁的对象在哪里?彼此间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好像有一本账一样存在于他超强的记忆中。有的人还没有对象,他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帮他(她)考虑。有的在恋爱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纠葛,他会从中做思想工作,释疑解惑,有时比政工干部的说教还有效。有的一方在外地,时间长了产生疑虑,在难得的会面中,他就动员他们在现场结婚,早成眷属。以上这些都有活生生的事例可举,这里就不指名道姓。
我认为这决不是多管闲事,而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或指挥员,为了事业的发展或革命工作的需要所具备的一种特殊品格。
我当时属于上述第二种情况的群体。在他的启示和推动下,我和我的老伴就是在史家滩,从相知到相爱,随后两人一起调到渭北库区,后来三门峡工作结束后,又一起调到新疆,在乌鲁木齐市喜结连理,这是后话。在此期间,我记得有一次前去史家滩,因为途中涉水过河,A起了裤腿,贾工见到后慈祥地对我说:“穿着整齐些,不要邋里邋遢的,不然,小王看了要不高兴的。”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关爱啊!
三门峡工程地质勘察结束,劳燕分飞,天各一方。
文革期间和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北京我和当时的“贾总”有过两次会晤。1981年在福州召开的“基岩裂隙水学术会议”上,又有过一次印象较深的见面。时隔两年,在渭南陕西省第二水文地质大队,贾总前来视察工作,他排除了单位的盛情招待,在我的斗室里,促膝谈心,享用清茶淡饭。
1985年1月,已是“知天命”年龄的我,远去温州,由于地处东南一隅,几乎隔绝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贾老总慈祥的面容。
时光又流逝了将近20年,今年2月18日,地点是我南京的家中,应电话铃声,我拿起话筒,听到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贾老总的声音:“我找你们找得好苦啊,听说你们到了温州,后来又听说你们全家搬到了南京,最近从张学顼那知道你们的电话号码,我很想念你们……你们光给我打电话不行,要给我写信,把你们离开陕西后的经历和你们家里孩子的情况告诉我。隔一段时间我要到南口去,那是我女儿家,那里环境比这里好……”
随后,我以我和老伴的名义,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首先为他一年多前丧偶表示哀悼,又为他即将到来的90诞辰表示庆贺,还详细地写了他在电话中说的他想知道的我们的情况。
此后的几个月内,我们又断断续续地收到他两次寄来的他个人的文集和3封他和夏工联名发出的“致原三门峡地质勘探总队部分同志的公开信”,对此、我都一一作了回应,并寄出我的手稿。
从他寄来的信封和文集的包装纸上看到他那纤细、苍劲而又稳健的亲笔字迹,正为他的健康、长寿高兴时,不料,在2004年10月4日,从夏总的电话里得知贾老总逝世的惊人噩耗,真令人揪心的伤痛!
在离开三门峡的漫长岁月中,我真像一匹失去母亲依恋的马驹,西奔东窜,南往北来,经历多个不同的地域和多种不同的工作项目,所幸能够游刃有余,很大程度上是奠基于三门峡总队这所大学校的千锤百炼。
特别要指出的是贾老总,他没有对哪个人情有独钟,而是把他的爱洒向和他交往的大多数人。在我心目中的他,是一位博学多能、博采众长的学者和大师,又是一位德高望重,为人宽厚的长者和诲人不倦的导师。他用从他身上发出的强烈凝聚力,导领着千百名勘察战士,为新中国早期的三门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现代中国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贾老总、贾院士,如果您在地下有知的话,您应该颌首微笑,没有遗憾。安息吧!
2004年11月30日于南京
『叁』 河南三门峡到华东五市 十一 自助游,路线怎么走,住宿怎么解决
华东五市一镇自助游行程
南京游
8月11日上午8点,我们一行四人到南京。
我们的首个目的地是中山陵,到了南京中山陵是必要去的。我们住的地方属于钟山风景区,离中山陵是比较近的,打车不到10块钱。在门口买票的时候,由于事先朋友告知,我们带了一寸照片,这样可以办理年票(50元),至少包括中山陵、明孝陵、灵古寺,紫金山天文台这几个景点。如果单买门票,仅中山陵的一项就要40元,所以买年票很合算。中山陵整体建筑气势磅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是个非常值得去看的景点。从中山陵出来,我们又去了明孝陵、灵谷寺,这三个景点都位于钟山风景区,乘做游1或游3就可到。从灵谷寺出来已将近5点,我们乘游2赶往雨花台,这两个景点相距较远,到雨花台已将近5点半,景区已经关门,我们就在景区门口照了像没有进去。然后我们打车到夫子庙,这是南京著名的集小吃、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地方。而且环绕着夫子庙的还有著名的秦淮河,古代的文人墨客、青楼佳丽经常要在秦淮河上一边荡舟,一边饮酒作诗,好不惬意。所以来南京一定要到夫子庙来走一遭。我们找了一家古色古香的小店要了一些当地有特色的小吃:“炒田螺”微辣,口感极好;“雨花石汤圆”看上去跟外面街边所卖的水中的雨花石一模一样,逼真极了,味道也好;还有野菜馅的“烧卖”味道也不错。后来我们又在另一家大排挡店里要了“鸭血粉丝汤”,3元/碗,一点儿也不贵,我们这几个人除了我其他三人都吃辣,他们汤里放了红红的辣子,个个吃得大汗淋漓,一副特别畅快的样子,让我好不羡慕。吃过饭,已是6、7点钟的样子,天已经黑了,夫子庙周围的灯都亮起来了,我们四人租了条脚踏船夜游秦淮河,(好象是20元/半小时)准备好好体验一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划船的过程中,还下起了小雨,在轻风细雨中划船真是别有一番情调。划完船后我们打车回住宿地,当下回去洗澡休息,第1天旅行结束。
第二天我们的旅行计划是去坐轮渡看长江、长江二桥和长江大桥。这条线路是朋友推荐的,感觉不错,大家到了南京也可以试试这条线路,绝对是旅行社没有的线路。我们早晨起来后退了房,乘车到火车站,寄存了行李。在火车站坐8路车(很破旧的小中巴,私人开的,不过不宰人)到燕子矶,约半小时到站。到站后由于当天早晨下小雨,路很泥泞,我们找了一辆“摩的”把我们带到燕子矶公园门口(其实走路不到3分钟,所以路如果不是不好,步行即可)。燕子矶公园门票6元/人,其实公园很小,主体就是临近长江的一座小山,我们都觉得6元门票实在是太高了。不过在燕子矶公园的山顶可以眺望长江的美景。我们在公园逗留了半个小时左右,出了公园,拐进一个小巷,走了3分钟左右,来到轮渡售票处。我们所坐的轮渡是从长江这岸的燕子矶到江对面的小岛八卦州,轮渡不是旅游线路,只是当地的一种运输工具。全天轮渡只有几班,分别是8:00、11:00、14:00、17:00。我们赶上的是11点的那班船。在船上可以看到不远的二桥,而且随着船越驶越近,看得越来越清楚。长江二桥是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很漂亮。到对岸的八卦州后,我们没有上岸,因为听船员说岛上没什么玩的,况且一旦上岸,就只能赶下午两点的船返回,而我们还有自己的计划,所以我们没有登岸,乘船原路返回燕子矶。接下来我们的目的地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具体路线是:乘8路车返回,在中央门下,转乘15路到南桥堡下。从南桥堡公园穿过可直接到南京长江大桥,但公元门票是5元,这让我们很气愤。南京的许多景点都不大,但收费都很贵,但对于名胜古迹收费我们还能理解,但公园应该是公益的,收费也这么高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公园外一开摩的上来拉活,说拉我们进去可不用买门票,车费是10元,我们权衡了一下同意了。摩的带着我们从一旁路进去,不用买门票。其实很近,当地人都从旁路进去,我们不知道罢了。我们感觉被愚弄了,最后就给了车夫5元车费。上南京长江大桥可以搭乘电梯,2元/人,也可慢慢走上去(约6层)。南京长江大桥自然不像二桥那么现代漂亮,但周身却透露着古朴雄壮,桥身上刻有毛主席所写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字样。桥顶的红旗和雕塑、桥身上的一些图画都保留着50年代的革命特色。长江大桥建于50年代,历经半个世纪,但其建筑工艺和建筑质量在今天看来都可以说是一流的,对这一伟大工程我们不由得内心升起深深的敬意。参观完南京长江大桥,我们从桥上坐车返回火车站,准备前往无锡(从南京到无锡的火车班次很多,现买就能买到),南京的行程到此结束了。
无锡游
我们是8月12日晚上乘火车到的无锡。无锡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很好。无锡火车站很干净漂亮。火车站附近高楼林立,道路宽阔。我们没想到无锡是这么一座很现代、很干净的城市。我们住在火车站对面的泰山饭店,标间120元/天,条件还不错,价格还算合理。我们的计划是第二天上午游太湖的鼋头渚。鼋头渚是太湖最美丽的地方。提到“鼋”字,像我们这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竟然不知该怎么念,以为念“龟”音,实际上应该念“元”音。
第二天一早起来,天空下着密集的小雨。我们打着伞赶往汽车站准备搭乘观光一线,然而到了车站被告知,由于修路,观光一线无法到达鼋头渚。这时在1路车站的位置停着一辆中巴车,一50岁左右的老者在门口招揽客人“1路、1路,直接开往码头”。我们问了价钱,要5元一位,虽然感觉价钱很贵,但想到网友的帖子上说到公园门口后,从公园门口步行到游船码头得40分钟,如果坐公园的车是6元/位。所以想开到码头要5元钱还算合理。加上外面下着雨,我们没有再多考虑,就上了车。哪知这一上就上了贼船。快到公园门口,那个招揽生意的老者又站起来说:“景区门票有两种,一种50元的,一种65元的。65元的包括坐船的船票,50元的不包括,你还得另买,买船票一个单程就是20元。大家如果买65元的就把钱给我,我给大家买,大家就可以顺利到码头,回来可以乘公园的车回来。如果你买50元的,那公元门口售票的不会让你搭我们的车进去。”说来说去,他的意思就是大家必须买65元的,而且必须把钱给他买。不给他买就必须下车。老头的话有很大的欺骗性,对于不了解实情的人很容易上当,大家都觉得他只不过想赚点提成罢了,他买就他买吧,所以大部分都掏钱给他。而事实上50元的门票也是包括坐船的船票的,65元的门票有包含两项服务:一是可以坐一次快艇,二是从公园门口到码头的这段长路可以免费搭乘景区的车。我们原打算买50的门票,而且还要和司机斗争,让他如最初承诺得一样把我们送到码头,否则退我们5元车费。但两位男士想感受坐快艇的刺激,加上有“上了贼船怎好轻易下来”的思想,把钱一并给交了,我们也只好算了。但暗中还是用数码相机拍下汽车的车牌号,准备事后投诉他。我们既然买的是65元的票,当然要坐快艇去太湖仙岛,但快艇是封闭的,跟坐地铁一样,一点也不刺激,所以这65元的第一项服务没有什么价值。登上太湖仙岛,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在一处靠近湖水的岸边,有成群的燕子在空中飞,情形非常壮观,我从未见过那么多鸟在空中飞舞。太湖仙岛虽然不大,但景色非常美,游人涉入其中,真的仿佛入了仙境。所以到了无锡,一定要去太湖的鼋头渚。我们在太湖仙岛逗留到下午2点左右,乘船返回码头。我们以为拿65元的票,就可以免费搭公园的车从码头到公园门口,谁想当我们拿出票,竟不被认可,公园的人说你们的票是搭私人车进来的,不能坐我们公家车,要坐每人6元。我们跟他们理论,但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手中65元的票跟公园所卖的65元的票并不一样,我们这种65元的票不能搭乘公园的免费车。我们才意识到又被那辆私人中巴车给骗了,多花了钱,却没享受到应得的服务。我们很气愤,走回码头,一路咒骂那辆私人中巴,也咒骂哪个骗人的老者。但细想,这件事公园本身也有责任,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65元票?其实就是公园内部的人与私人中巴暗中勾结,合伙欺骗游客。这是非常不道德的。本来我们刚到无锡时,对无锡印象不错,但这次受骗把我们对无锡的好印象全扫光了。
我们希望无锡的旅游业管理部门对这些严重损伤无锡旅游形象的现象加以整顿。同时也提醒到无锡旅游的游客,不要相信私人中巴,坐公家车去旅游点,到买票处问清情况买票,不要由私人中巴车为你买票。去鼋头渚如果不怕走从景区大门到码头的这段长路(约40分钟),买50元的票就行了。
从鼋头渚回来,我们坐车去吃无锡当地有名的王兴记的馄沌和小笼包。小笼包不错,馄沌一般。下午4点我们乘汽车赶往苏州(无锡离苏州很近,汽车1个小时左右),无锡的行程结束。
苏州游
我们8月13日下午5点多到的苏州。我们住在火车站附近的铁路大酒店,标间200元/天,打对折,我们划到80元/天。我们之所以选择住在火车站附近,一是因为它离我们第二天要去的拙政园和虎丘都不远,二是我们第二天下午要乘火车去杭州,所以住在这里比较方便。苏州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比较古朴,它的房子都不太高,与无锡的那种现代化的感觉完全不同。放下行李,我们打车前往苏州学士街,那是苏州著名的小吃街。刚下车我们就看到我们此行的目标,“盱?怪怪龙虾店”的大字招牌就矗立在街口。“盱?”这两个字,我们以为念“于台”,事实上应是“须余(音)”,它是个地名。此次旅行让我们认识了不少难念的汉字。“盱?怪怪龙虾店”的龙虾非常有名,我们到的时候总店已客满,我们只好到分店,不大工夫,分店也坐满了,足可见其生意真是好。我们要了一份“十三香”,40元/份。上来一小盆,约有25只龙虾,我们又点了其他菜,四个人吃一份感觉正好。这里的龙虾果然名不虚传,感觉唇边麻辣辣的,但并不辣嗓子。我平时很少吃辣的,但这次却吃得很过瘾。强烈推荐到苏州玩的朋友一定要品尝这里的小龙虾!吃过饭,我们略逛逛,就打车回去休息,准备第二天游苏州园林。
第二天,天空下着小雨。我们此次江南之行,一多半的天气都是下雨,真是名副其实的“雨中游江南”。由于离拙政园很近,我们放弃了坐车,打着伞,漫漫溜达过去的。苏州的房子都是古香古色的,连车站也是仿古的模式。拙政园在一个小巷子里,门票45元。拙政园不大,是私家园林,但整个园子很精致,我们绕过假山,顿觉眼前一亮,只见水里有满池塘的荷花,岸上白的、粉的夹竹桃花开得正盛,再配以周围的亭、台、楼、阁,简直就是一小小的世外桃源。看到这,我们都不由得羡慕这园子的主人,能在此修身养性,真是天大的造化。拙政园是中华园林艺术的瑰宝,所以非常值得大家一看。最好在游览时跟上一个团,听导游讲解。从拙政园出来我们做游2前往虎丘,虎丘门票是30元,感觉太贵了。虎丘是吴王夫柴差葬父之地,我以为会看到一个大坟墓,可什么也没看到。比较有意思的是虎丘塔,历史非常古老,塔身倾斜而不倒,是个名副其实的“斜塔”。从虎丘出来,我们在一家小店匆匆吃过饭,就赶到火车站,搭乘下午的火车前往杭州,苏州的行程结束。建议如果有时间,可以找一条老街走走,体会一下苏州古朴的味道。苏州人给我们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不论是酒店的前台还是出租车司机言谈举止都很文明,有耐心,这点要强于无锡,不愧是旅游城市的市民。
杭州游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游完了苏州,我们的目的地自然直指杭州。8月15日晚8点多我们到达杭州。在杭州找住宿颇费了一番工夫。说了这么多,前面这几天由于我们都由提前在网络(http://travel.elong.com/hotels/default.aspx?campaign_id=4051378)上预订,所以基本上没有考虑住宿的问题,但是那天忘了订杭州的。我们到的那天是星期四,还不是周末,可问到的旅馆大部分客满,经济实用的房间都没有了。我们找了1个多小时才安顿下来,这是我们这次旅程中找住宿最不顺利的一次。我们住在延安路附近的东坡宾馆,标间260元/天,在我们旅游的几个城市算是比较贵的。建议去杭州旅行的朋友最好能提前安排好住宿,或通过网上预订,也许会更经济实惠。
第二天我们的主要景点自然就是西湖了。本来我们住的地方离西湖非常近,步行几分钟就可以看到西湖。但由于目前北线在施工,所以我们坐K4坐到雷锋塔一站下。我们以雷锋塔为背景照了相,没有登塔,登塔要收费的,没有必要。我们继续往前走了约10分钟,就来到了苏堤。苏堤也叫情人堤,堤岸两边种的都是垂柳,婀娜多姿。放眼望去就可看到西子湖,只见碧波荡漾、游船点点。走在大堤上,只觉轻风拂面,说不出的舒爽,真是恋人谈情说爱的好地方。游西湖可以坐公船也可以租私人的小船,公船是大轮船,35元/人,私人的小船就是小舟,只能容纳4人(不算船工),一条船160元/1小时左右。我们最后还是租的小船,因为在西湖上荡舟,还是小船慢悠悠的有意境。西湖的私人船都是统一管理的,统一标价、统一服务,不用担心宰客。每个小船配有船工一名,船工用单只桨划船,同时还充当景点讲解员。我们的船工是个淳朴、性格开朗的人,他一边给我们讲解,一边和我们拉家常,还和我们开玩笑,没一会儿,我们就喜欢上了这位船工。船工服务态度非常好,到了著名的“三谭印月”,他耐心地将船调到合适的位置,以方便我们照相。在划船回来的路上,船工把船靠到一处岸边,告诉我们岸上有个珍珠专卖店,市场上的珍珠都是从这里批发出去的,所以比较便宜。由于珍珠属于杭州三宝(杭州三宝:丝绸、茶叶、淡水珍珠),所以我们就上岸去看看。这个珍珠店里面的珍珠饰品一般打对折,船工说还能打到2、3折,可最后的实践是还能再便宜。一条珍珠手链,原价760,我最后是以100元买下的,感觉非常值。划完船,我们觉得肚子饿了,该吃中饭了。西湖岸边的“楼外楼”非常有名,但船工告诉我们那里价格贵,而且服务也不够好,他建议我们去新开元大酒店,杭州的特色菜都能吃到,味道一点儿也不差,价格却便宜许多。新开元离西湖不远,打车10元左右。新开元大酒店的确不错,装修得豪华大气,二层餐厅空间很大,能容纳数十桌。我们要了当地著名的“东坡肉”、“龙井虾仁”等,感觉“东坡肉”不错;“龙井虾仁”就是在炒虾仁上洒几片龙井茶叶,味道一般;还有一个“凉拌笋尖”,味道非常不错。我们四人总共消费了将近100元,价格真是不贵。
吃过饭后,我们打车到汽车东站,准备前往乌镇。杭州的形程结束。短短1天,杭州给
我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而且从我们接触的普通杭州市民中,我们发现杭州人在谈起杭州时的语气中充满了身为一个杭州人的自豪和骄傲,让人钦佩和羡慕!
乌镇游
我们去乌镇主要是为了看看典型的江南水乡,当时想在乌镇、西塘两者中选一个去看,后来我们选乌镇。主要是因为乌镇的名字听着就感觉古朴。由于同行的伙伴中有一人发烧看病,我们8月16日下午5点才打车到杭州汽车东站,准备买5点半去乌镇的票。但没想当天直达乌镇的票都已卖光,我们只好买到桐乡的,再从桐乡打车(要30元)到乌镇。提醒大家:周末去乌镇的人很多,最好能提前买票和提前安排住宿。我们晚饭是在乌镇的一家饭馆吃的,我们点了当地的特色菜:酱鸭(20元)、清蒸鱼(38元)、姑嫂饼(10元)等,菜价很贵,味道却感觉一般,姑嫂饼太甜了。我们也点了炒田螺,但味道却不如我们在南京吃的,估计还是小镇上的人厨艺不行。吃过饭,我们就到景区里去散步。景区完全保留着水乡古镇的格局:中间宽宽的一条河,两边的房子依河而建,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座小石桥将两边连接起来。电影《似水年华》是在乌镇拍的,许多人也是因为这个才来乌镇,据说这部电影拍得非常好,把乌镇拍得很美,可惜我没看过,有机会一定要找来看看。景区里有一间客栈是拍“似水年华”时男女主人公住的,从外面看是比别家的房子要布置得雅致,我们问了一下价钱,标间竟然要580/晚,我们问的时候只剩下一间夫妻房,要880/晚,我们暗暗吐了吐舌头,惊叹电影带给乌镇如此巨大的商业价值。乌镇的蓝印花布是很出名的,我们逛的时候已是晚上9点多了,大多数商铺都关门了,少数几家还开着。我们进到一家卖蓝印花布的小店,只见满屋挂着各种蓝印花布的手绢、衣服、裙子、扇子、桌布、包、帽子,不同花色,不同款式,真得很漂亮。我们几个人不由得买了几样花布做纪念。这种蓝印花布特别适合乌镇那种古朴的氛围,但你把它拿到城里就会总觉得有点不协调。夜里的乌镇像个沉默的巨人,你走在河边的青石板路上,只觉得四周静静的,头顶的几盏灯笼发出或明或暗的光。你的内心是安静的,就像旁边静静流淌的河水,那种感觉是你在城市体会不到的,说不出的特别美好。我们在景区逛了半小时左右,觉得夜色凉了,便回去睡觉,准备第二天一起早再到景区去逛。
第二天我们6点就早早起来,因为景区过了7点就要收门票,65元,我们觉得太贵了。清晨的乌镇也很安静,但已经有早起的妇人和老人在河边洗沭、洗衣服。过了半小时,太阳开始升起来了,路上的人也开始增多,寂静的小镇开始变的喧嚣起来。这时感觉乌镇和一般的旅游景点没什么区别,昨晚那种静静的感觉我是再也找不到了。所以建议去乌镇的朋友最好能在乌镇住上一晚,感受一下夜晚的乌镇。我们7点多从景区出来,后来乘三轮车前往乌镇的老街去看。(来回加讲解,1个小时,一辆车20元)。那里还不是景区,但据当地人说政府正准备对老街进行拆迁,准备把老街也变成景区,这招来许多老住户的不满。走在老街窄窄的街道上,道两边有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日常用品的,还看到那种最普通的茶室:1个棚子,两三个桌子和长椅,人们坐在一起,喝着茶,边聊天边看电视……总之,如果说景区是一个艺术化了的乌镇,那么老街就是生活中的乌镇。
乌镇不大,半天时间足以逛完。但乌镇确确实实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下午1点,我们坐上前往上海的汽车,乌镇的行程到此结束。
上海游
上海我不是第1次去,对它兴趣不大,所以这一节写得简略。我们8月17下午5点到的上海,然后打车到上海复旦大学。我们同伴在上海的朋友帮我们订了第二天晚上7点回北京的火车票晚上7点多我们做55路车去外滩,因为是周末,再加上这个季节,外滩上人特别多,人山人海。由于电力紧张,外滩上的灯也没有全亮,所以不如电视上夜晚的外滩漂亮。后来我们又去逛南京路,同样是人山人海,就好像你不管什么时候去北京王府井总有那么多人一样。不过上海的南京路比北京王府井要长,而且衣服打折打得很厉害,衣服样子也漂亮。本想好好逛逛,可实在是太累,提不起兴趣。当晚回去已经很疲倦,好在第二天没有什么行程驱赶我们必须早起,所以好好睡了个大懒觉,这是我这次旅行7天来第1次可以好好睡上一觉。但第二天起来,反而觉得更加疲倦,也许是这几天神经、肌肉甭得太紧,猛得一放松反而不能适应罢。中午12点我们退了房,打车到火车站寄存了行李,我们便开始分头行动。我们两个女生去逛城隍庙,他们两位男士去逛金融街,约好下午6点火车站碰面。我们从火车站乘64次车到城隍庙,城隍庙也都是人。我们在城隍庙吃了小吃,随便逛了逛觉得没意思,就又去南京路逛街。当天早晨阴天,午后开始下小雨,4点钟后就变成中雨,我们5点半想回火车站,但在南京路打车却打不到。后来问了一个本地人,他告诉我们最快的途径是坐地铁。从南京路步行到人民广场,搭乘1号线地铁就可到火车站。幸好坐地铁,没有耽误我们的火车。晚7点,我们搭乘由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8月18日上午9点到达北京,至此我们7天的旅行结束。对上海没有太多的感觉,它和北京一样只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小结:
此次自住旅行我们大约花费在1500-1600(不包括买东西的花费),比旅行社的报价略高(旅行社的报价在1200左右),但玩得要比跟团好。总体行程安排比较合理,钱都花在了实处。同行的四个人很团结,能够共同配合,群策群力,共同把事情做好。且每个人独立能力都较强,没有给整个团队添麻烦。建议大家在自助行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例如多查阅相关的资料,尤其是网友的游记。结伴同行,最好在4个人,这样打车、住宿都会很方便。
『肆』 三门峡婚纱摄影工作室哪家好
首先要看婚纱摄影工作室风格是否符合两个人兴趣。 根据自己的版直觉多看工作室的作品,哪家权摄影工作室符合你们的要求就先确定下来做备选。
其次搞清楚自己的婚纱照预算,看婚纱摄影工作室服务套系的价格。 婚纱摄影工作室大部分价格相差不是很大。如果自己喜欢的工作室套系内容送东西少,可以参考其他摄影工作室套系内容,但是不要只看送的东西的数量,除非你不在乎婚纱照的质量。
郑州乐可婚纱摄影工作室
郑州婚纱摄影外景地的选择同样重要。拍照前先想想自己最想去哪里拍外景。然后再看你喜欢的婚纱摄影工作室是否在那里拍过。如果还没有发现去那里的客片,要慎重考虑一下。每个工作室都有自己主打的外景,这是他们经常去的,也是最擅长拍的。哪里角度好,几点钟光线棒,摄影师非常清楚。如果你指定摄影师去一个他没去过的地方拍照。
不能说拍不好,至少他找角度找光线找感觉需要时间,而且路程也是问题,而你,也许就是他在此的第一个作品,效果好不好不确定。在选择摄影工作室时,还应该注意考虑每家的特色是什么。
『伍』 三门峡都有什么大学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三门峡共有1所专科大学,无本科院校,专科: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简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专科院校,河南省同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长、获得高职教育资格最早的院校之一。学院坐落在被誉为“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的三门峡市。校园东临市区、南连天鹅湖、西接陕州古城、北承黄河故道,九曲黄河顺势环绕,千亩砚池碧波荡漾,园林绿化四季如春,层台累榭新颖别致,是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
学院占地1400亩(另有2000亩新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校舍建筑38万㎡,各项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学院设有11个教学系(部)、50余个招生专业,涉及农林、生化、制造、土建、财经、旅游、材料能源、电子信息、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和医学护理专业门类,已经形成以工科为主,融理、经、文、管、教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有各类在校生2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成人电大在校生4000余人;有教师9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15人,博士、硕士275人。校内建有面积4000㎡的体育训练馆和面积1万多㎡的图书馆,馆藏图书100万余册,活力徜徉的知识殿堂尽展眼前。
凭借卓有成效的办学发展,学院在2006年、2010年先后两次全面通过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后又获得“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 河南省豫西高职教育集团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职业教育集团依托单位”、“河南省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优秀学校”、“河南省公众最满意的十佳高职高专院校”等多项殊荣,近两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内涵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除此之外,学院还先后成为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先进单位和省级园林单位等称号,各项事业亮点频现。
突出教学,科研策进,“质量立校”先进理念彰显雄厚办学实力。目前,学院已建成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而“河南省高校节能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三门峡生物重点实验室” 先后通过验收,极大地促进了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了科技服务能力。现在,学院是全国及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单位,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培训基地、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建设单位、河南省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并取得各项科研成果160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获奖科研项目180余个,其中,生物技术研究和数控机床研发等10余项通过省级鉴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院按照培养“品质优良、技术精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构建文化育人和专业育人“两大育人体系”。 目前已建成建筑、模具、数控、汽车、金工、电力、生物、化工、旅游、物流和应用电子、软件技术等涵盖各专业门类的实验实训室109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并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1个。通过开展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的全面教学改革,在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岗位主导 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内容、学生技能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实现毕业生“能就业”、“会就业”和“就好业”的目标。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院除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研发中心开展订单式合作办学模式,更与中德诺浩公司、中青旅集团、广东永顺集团、人本集团合作成立企业制学院,校企深度合作进入全新阶段,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和空间。
学院拥有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对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奖贷助补政策,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国家助学金人均3000元(覆盖面约2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额度达6000元/生/年。同时,学院还设有“自强之星”等多项奖学金和多种勤工助学岗位,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与英美等多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其中与英国提赛德大学合作的机电一体化和会计电算化2个专业,与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合作的建筑工程和生物制药工程2个专业,均已纳入统招计划,为学生出国深造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中原经济区”建设号角响彻云霄,“四大一高”战略蓝图宏伟铺就,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崤函大地上,处处春潮涌动,展示出勃勃生机!学院将坚持“立足三门峡,面向金三角,服务大中原”的办学定位,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脚踏实地服务社会,在“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省内一流、人民满意”的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朝着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宏伟目标而全力奋斗!
『陆』 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三门峡变化的调查报告
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每每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总会回想起小学时代跳集体舞的我。年少懵懂的我,只看到家乡日新月异,却不知道变化何起。如今到了弱冠之年,才真正地意识到,原来自己活在了这么一个奇迹的年代,这么一个春天般的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炫丽阳光下生活,我们是幸福一代。
我忍不住开始设想,在三十年前,那个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中国,面对着被高喊“革命”的造反派们折腾得乌烟瘴气的国家,面对着国人仍旧停留在意识形态斗争上的守旧思想,面对着毫无经验和先例可循的窘困境地,那个老人,他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胆魄,才能作出决策,提出了导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改革开放”?
在春天的滋润下,我不断地汲取社会给我的养分。长辈们经常言传身教,要我珍惜现在学习的环境。我无法完全设身处地地去体会父辈们求知的艰辛,然而,回望十多年来的求学生涯,我的路确实如同在春风的关怀下延续。崭新的桌椅,明亮的教室,详尽厚重的字典,还有连接世界的电脑等等。这对比长辈们的曾经,何啻天壤云泥。挂在他们嘴边细说的当年,像首遥远的童谣,故事曲折而晦涩。仿佛那些落后已然百年,回望起来只剩对伟大改革开放的感慨。哪怕是现在的我,看到自己曾经的小学,也由不得心生感味:当年的学校哪有现在如此美丽和设备齐全呢?
在春天的滋润下,王家榭家堂前偶尔才可看到的燕子,如今已经是老人手中的养鸟。“什么是家里富裕的象征?三转!衣车的轮子转,手表的指针转,还有就是收音机转好的线圈。”这是父辈们的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衣车早就淘汰了;缝纫的工作被一再细分;手表从实用品变成了装饰品;数字公路铺天盖地,网络工程一城再下一城,虚拟生活丰富人类文化……这么的一切一切变化,细算起来不过二三十年。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在春天的滋润下,身边的细节无处不在升级。衣服变了,从以前慈母手中的线,变成了一件件华丽的衣裳,三十年前有谁会想去穿上华丽的宫廷装拍下自己美丽的一刻呢?饭菜变了,从以往的单调的一双筷子,变成了餐桌上完备的餐具,三十年前有谁会想人们会喜欢吃生鱼片呢?茶叶变了,从往前一块大饼似的包装变成现在经过高温杀毒的茶包,三十年前有谁会想茶也可以变成一罐得体的饮料呢?出行的方式变了,从以往的自行车时代变成了如今的汽车时代,便利的公共交通时代,三十年前有谁会想到公交车里面有电视看、地下有列车飞奔呢?
在春天的滋润下,思想也在拔节成长着。中国入世申奥、嫦娥奔月,刘翔的中国速度赶超了世界记录,中华民族越来越因国家而自豪。长年酣睡的东方民族,在改革开放的春雷中开始苏醒,演绎东方神起的传奇。用世界的眼光看未来,用先进的思想自我武装,中国人自信满满地走上世界的政治经济舞台。经济的全球一体,文化的相互渗透,无不有国人的努力和足迹。
泡上一杯清茶,回味生活点滴,这是现在的我。如果我活在二十年前呢?恐怕就是装上一杯开水,在台灯下执笔伏书,为了生活在纸上默默耕耘吧。父辈们的那种生活是那样的熟悉,却又那样的陌生。我们也难想象那种票证的日子,就如同我们的下一代也难想象我们怎么能对着如此“落后”的机器去记录自己的生活一样。
继往开来,我们走着一条前人未曾涉足的路。这不可能是康庄大道,甚至会满铺荆棘。改革开放让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奇迹不断延续下去,春风也将在这片名为神州的土地上猎猎不息。
停笔,涌动的思潮久久难以平息。穿越了三十年时空的断想,回响在耳边的是老人那浓浓的川音,“发展,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柒』 三门峡市局中位置
三门峡市第四中学
单位名称 三门峡市第四中学
地 址 三门峡市黄河路中段 邮 编 472000
负责人 鲁桂杰 职 务 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电 话 传 真
重要奖项: 2005年3月:获十一局先进女职工集体。 2005年7月:获十一局第二届“大禹杯”职工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二名 2005年7月:获十一局职工文体活动优秀组织奖 2005年12月:获湖滨区社会治安综合理先进单位 2006年3月:获湖滨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 2006年3月:获“十一局双文明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3月:获“十一局新闻宣传先进单位”称号 2006年3月:获“十一局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2006年5月:获三门峡市五一劳动奖状 2006年5月:获三门峡市职业道德十佳单位称号 2006年5月:第七届中学体育晨光杯团体第三名。 2006年6月:获三门峡市教育局“三理”知识竞赛二等奖 2006年8月:获三门峡市“文明学校”称号 2006年9月:三门峡市第三届文化艺术节“精神文明奖” 2006年8月:三门峡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单位 2006年9月:三门峡市课件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6年11月:三门峡市直教育系统跳绳比赛团体第三名 2006年11月:三门峡市第四届高中生诗歌朗诵大赛二等奖 2006年12月:三门峡市市级示范性初中 2007年3月:三门峡市湖滨区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3月:三门峡市湖滨区无邪教示范单位
三门峡市第四中学,史称"局中"--水利水电部第十一工程局中学.
后被收编,也可以理解为被教委招安.
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黄河三门峡大坝的修建诞生了"水利水电部第十一工程局",为解决局职工子女就学问题,十一局创建了三所学校,其中"局中"就包含在内.
局中,由初中部和高中部组成.校内环境良好,树木成荫.各种设施较健全.当今室内设计中流行的"双卫"理念,早在几十年以前便出现在局中这片沃土之上了."双卫",分别座落于校园内的东北角和西南角,呈对角状分布,貌似是在从侧面向广大市民展示局中学在理科教育教学方面有着市直其他学校无可比拟的精湛技艺.从而提高生源数量.十分卓越.
校内合弦铃音,支持真人真唱,外置扬声器,内置音箱遍际.在市内同行业中虽算不上是"引领时尚",但也不愧于"部分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学校之称号.
自新的上下课提示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学生们上课的课堂活跃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惟政教处不能征服"之局面时常出现.纠其原因,我们不能把主要矛盾归于校方,毕竟<<不如跳舞>>不是校领导唱的.如果,陈慧琳不唱它,学校也就不会"选曲不当"了.另:鉴于<<不如跳舞>>为上个世纪的产物,说局中学不够与时俱进不无道理.
关于铃音,市一高同样存在令人深思的问题:什么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还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小书包----儿歌?!几千名17.8岁的青少年,脑海里时时刻刻回应着儿时的片段,给人的感觉仿佛是时间后退了."人总是要向前看的",市一高让学生们"看"到的是十岁之前,所以,一高是市级模范;而局中让学生们看到的是十岁之后,所以,局中不模范.("市一中"是省级模范,那么,它的铃音该不会是妈妈胎教时放的曲子吧?!)
在局中,没能同时进步的还有煤渣铺的跑道,与白色的操场相互呼应着,形成了"黑白配"的效果.还有那屹立了几十年的总让人感觉要倒而不倒的教学楼,红色的建筑物,苏式的建筑风格.从任何角度去瞻仰她,都算的上是一种欣赏,对局中人艰苦朴素精神的欣赏.大有"画中有人在看画"的味道.
对于局中学生来讲,有几件事情是必知的:班里那台电视机只有在新生入学时的教育课上使用,播放的内容不过是校领导的寒暄之词.闭上眼睛听就可以了.对保护学生视力,校方做出了重大贡献;以及,那附在墙上的传说中会"随时且不间断开启"的拥有着百万像素的监控设备,从来就不会启用;第三件事.学校食堂中出售的炒面很有味道.至于其卫生状况,就只能依照向装面条的桶里吐口水的人的健康程度了.
在软件师资方面,局中可谓广招八方贤,云集才了许许多多的实力派&隐藏派大师.
从初中部到高中部.类猿人等灵长类动物,猫科,犬科及异族,生物种类之丰富令人切齿,撰写了人类与类人和谐相处的新篇章.对部分任教人员而言,仅"普通话"一项,能从他(她)嘴里挤出来就已经很美丽了,不要苛求标准.从而推动了局中学另一教学发展方向的发现速度.对方言的学习,成为局中学子后天自然习惯.掀起了一股对地方文化研究的浪潮.
与此,同样不能奢求的还有局中学的微机课.教学所使用的学生机,不是"286"的,也不会比"586"先进到哪去.一学期,百元左右的电教费,学到的东西还没有自己去网吧玩游戏的收获大.且上网奇卡,登陆QQ,"请稍候",一下让你候半个多小时,一点都不见外,从不客气.锻炼了个人意志.只怪锻炼的深度有限,机会也很少.估计每学期多交二百元,锻炼的效果很明显些.同时可以激发人的暴力倾向.
继非法集资自来,办学校可能是一个较合法的敛财手段.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十一局中学依然那么不甘落后.一个拥有几十年历史的学校,为祖国,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有识之才,他们思想端正,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学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组织学生学雷锋,组织教师学马列.并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地进行考察,对思想态度不端正的人员进行多次地深入地教导,以帮助其积极进步.
放眼局中大门,"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口号喊的那么响亮.局中人正用着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向市民兑现着自己的承诺.到底是什么方式,没人知道.
『捌』 在“三门峡”的苦乐片段
黄辉璧
20世纪50年代,我有幸参加了一段“黄河三门峡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地质勘探工作。现在,就让我打开记忆之窗,记述那一时期的一些苦与乐。
1955年10月上旬,我和蔡石泉等一行14人,由张洪生带队,来到河南陕县会兴镇的史家滩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总队。
初到史家滩,我被分到坝址二队任地质队长,主要任务是按前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分院制订的规程、规范,搜集钻孔岩心柱状剖面及压水试验等资料,为以后设计大坝提供地质依据。这项工作于次年四五月份完成,此后调会兴镇供水队工作。没过多久,又让我去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搜集山西境内、涑水河口拟建土坝的相关资料,当年冬天就是在山西永济县的孟盟桥村(涑水坝区)度过的。1957年初,我又被调回史家滩总队部,接受在大坝下游右岸的斜坡地带(主要为崩塌堆积)拟建“拌和楼”而进行的坑探任务,共4人由我负责,直到该项工作结束。除提交了试坑展示图、剖面图及立体图外,还提交了一份坑探报告初稿。后接北京部局的调令,在会兴镇与三门峡通火车的第一天(1957年12月1日),离开了史家滩,与贾工同车返往北京。
坝址二队当时的工作区是在黄河三门峡大坝左岸,有8台钻机,分散在河谷和山上各地。钻机上的地质员有24人(其中来工地实习的学员20人)。钻机地质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做钻探岩心编录和钻孔压水试验,并对其质量把关;而我的任务,则需在8台钻机之间,不分日夜晴雨地游动检查、处理地质问题。对一个刚出校门不久的女同志来说,的确感到重压在身。每天吃饭常不能按时,睡的都是囫囵觉。从1955年初冬到次年初夏,半年多我都是在紧张、劳累、甚至是惊恐中度过的。
记得初到坝址驻地,日夜都听见滔滔的黄河水奔腾咆哮之声,再加上响彻山谷的钻机轰鸣声,既让人兴奋,又难以入眠。黄河水混浊似泥浆,但它却是钻探用水和我们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这种恶劣环境和生活条件,对于野外工作人员来说倒也都是平常小事,最使我为难的是要单身到各处钻机上去。爬墚、过沟,往返周折,这些体力消耗都可以忍受,最让我发怵的是害怕遇上野兽或坏人,特别是深夜独行。那时的黄河岸边并无人家,又听说时有饿狼出没,但一切为了工作,天大的困难也要硬着头皮顶过去。所以我出行常常带着一根竹棒子,一是为了壮胆,二是上山拄着省力,雨雪天又能防滑,更主要的还是为了防“兽”。
记得有一天深夜,突然接到山上钻机叫我的电话,我便立即起床,拿起手电筒和唯一的防身武器竹棒子上山了。亱空如墨,只身夜行,本来己是战战兢兢,当走到半山腰储水池附近(必经之地),突然听到一声吼:“谁”?“啊!黄队长”。护池人的这一声吼,几乎把我吓瘫在地,心都快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但是面对这位值班员,我只能强作镇定仍“虎”着胆子(同学送我的外号“老虎”)继续上路了。
有一天,在山上处理完压水试验问题后,已近黄昏。沿原路下山路远费时,还得摸黑,于是就另选一条由钻工走出的小路,想及早返回。但这条路较陡,稍不留心就要摔跤。此前也从这条山路上走过,没感到怎样,于是就大胆地走这条近路了。等走到一处由厚层砾岩组成的陡坎(近于直立)上,我就有点发怵了,怎么办呢?看看灰暗的天空,夜幕将垂,前进不能,后退不得,真是骑虎难下。犹豫之后决心前行。于是我只好蹲下,慢慢往下蹭。好不容易过了险段,悬着的心,稍一放松,忽又踩上了小石子,呼噜一下子像坐滑梯一样,“出溜”了五六米远才到底,我惊恐地瘫倒在岸边河滩上,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幸好陡坡不高,只是有惊无险,这时,我才真正的懂得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的真正涵义。
另一次在山上,正巧赶上天降鹅毛大雪,不一会儿就积了约20cm厚。极目四望,到处都是银装素裹,一片白茫。就是这场大雪,使得在山上工作的人受苦了。粮、菜一时送不上来,水管也被冻裂,随时都有“断顿”的可能,不得已,只好融雪当水,分吃有限的粮、菜。我也被困在山上3天,与大伙儿同甘苦。但钻机上少有女同志,我又多了个“睡觉难”的问题,非常不方便。
说来凑巧,正在这时有一台钻机发生掉钻事故,山下的钻探技术员上不来,机长和钻工们已围着孔口捞了几个小时。平时我到钻机上,机长也常让我扶扶给进把,感受一下不同岩层的软硬情况。这时机长见我在围观,他让我也试一下。试就试。于是工人们帮忙提钻杆,我则扶住钻杆轻轻移动,耐心凭感觉在钻孔中摸索起来。一次、两次、三次……感觉“对”上了,马上让工人拧紧、提升,成功了!大伙都非常高兴。
为了防止三门峡库区蓄水后水位抬高后,引发支流涑水河水倒灌,淹没运城盐矿等重镇,特在山西解州召开一次有各方面人员参加的会。事前,我已从郑州“黄委会”取回涑水坝区的图纸和相关的资料,供会议讨论。讨论中提到了库区边缘古老片麻岩系的片理可能渗漏问题,所以贾工就要亲自去中条山(古老岩系)观察一下。会议结束的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领我和另一地质员杨见松、还有一位“中国青年报”驻河南记者,带着干粮和水,一起出发了。我们一路翻山越岭,穿越中条山,同时进行地质观测。由于我的疏漏,在郑州没有取全中条山这部分图纸,所以只好采取原始的地质踏勘方法,以步代尺,进行地质测量,分析片理的可能渗漏问题。贾总给我们分了工:他带小杨实地观察、测量,我作记录并画路线地质剖面图。一起忙了一天,傍晚时分才到山西芮城境内的一户农家住下。
这一天虽然很累,但却收益颇丰。特别是贾工那种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6年“五一节”前夕,我的恋人(现在的老伴),从北京到工地看我来了。当晚贾总一看到我们就说:“在这结婚吧!我给你们主婚”。地质科的同事们也都起哄,羞得我脸、脖子都红了。就这样,第二天一早我俩就拿着介绍信,搭乘工区的敞蓬班车,到15km外的会兴镇政府领了结婚证。将近傍晚,又搭乘那辆班车返回史家滩。刚一下车,具体筹办的当事人、老同学蔡石泉(外号“石头”)就把我们领到“新房”里去了。所谓“新房”,就是同事们临时腾出的一间简陋工棚,虽然是竹泥巴墙糊了些旧报纸,多处破落通风又透光,但却被布置得焕然一新。床上是红、绿缎面的两床新被,窗上贴着喜字窗花,桌上摆着花、镜子和盘装果糖,墙上还贴了一幅当时流行的“天仙配”彩印画,房中央也被拉上彩带和彩球。经过这一番精心装点,倒也真成了间喜气洋洋、像模像样的“新房”了。
那天晚上,“石头”让老同学董志良招呼“新郎”,我则穿了一件为我备好的红、绿花色连衣裙,头上用彩带扎了两个“小刷刷”,就这样一起来到婚礼现场(能容四、五十人坐的大办公室)。只见那里也被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彩带,中央还吊了个带穗儿的大彩球;四周桌上摆满了各色糖果、水果、花生、瓜子等食品;队友们或坐或站挤满了一屋子,早就在等候“新人”的到来。
婚礼的戏幕拉开了,主婚人贾工讲完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后,会场就翻腾起来,嬉戏不断升温,直闹到总队电影散场(当晚总队有电影),大伙才尽兴而去。我们夫妇的终身大事,就在这样简朴、友善、热烈、浪漫的气氛中戏剧性地完成了。
近半个世纪时光已经流去,现在我们已儿孙满堂时近暮年了,但在三门峡的那一幕却永远难忘。1994年的“五·一”节,我和老伴又旧地重游了。站在雄伟的拦河大坝上,感慨万千!除了那些难以洗却的苦、乐记忆之外,的确真诚地感谢贾工、蔡石泉、董志良和其他为我们筹办喜事的人们。
三门峡工地,当时经常有人来参观,特别是1957年4月“大坝开工典礼”以后,各路媒体都纷纷进驻报导,大家也都友好相处。此时,北京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陈健和摄影师大徐等也来到现场。他们每天都到各处拍摄沸腾的施工场景,计划完成一部从勘探、施工到大坝建成蓄水发电的系统记录片。所以在一个星期天(时逢端午节),陈导就邀请贾工带上地质人员,到河左岸一处具有传说特色的“米汤沟”,给大家讲故事、拍记录片,大伙都兴致勃勃地跟着去了。
我们首先穿过为施工方便,而架设在“三门”(鬼门、神门、人门)之间岛上的吊桥,虽然摇摇晃晃,但比刚来时用架在黄河钢缆上的手摇斗车过河,要安全和方便多了。一路说笑,气氛轻松,沿河滩上行到米汤沟,再从沟口的小山脊爬到山顶的禹王庙(已成一堆瓦砾),这里就可以鸟瞰峡区了,也是我到工地近两年来,首次有机会看到三门峡全景。遥望远方,只见黄水滔滔涌跃“三门”,在阳光照射下好似黄灿灿的缎带飘向远方,甚是神奇妙观!再联想到工区内尚有“三门”、“梳妆台”、“张公石岛”、“中流砥柱”等诸多名胜,虽然近在咫尺,也都无睱顾及观赏。于是一种地质工作者艰苦奉献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就在这时,陈导发话了。他让我们站在禹王庙废墟上,贾总站在中间高处,真的讲起了“米汤沟的传说”故事,我就站在他的左边,和大伙一起围着他听得津津有味,摄影师及时摄下了这一幕。那天,我们各自都显得非常豪迈、自然。后来,陈导送我一张有我在内的3人特写照片。在现场的同事,也拍了一张正在拍摄中的现场场景。这两张老照片,我一直保留至今。
“文革”初期,我在西安矿业学院工作,我的学生见我说:在《黄河巨变》中有您的特写镜头。后来,邻居的女孩,从某期刊中撕下来的单页插照上,也有《黄河巨变》的照片。在我的特写照片旁,注有“战斗在黄河峡谷上的姑娘”字样。于是我明白了,就从那一天起,我已“永远地”变成了和黄河有着不解之缘的“姑娘”了。
回首往事,“三门峡”时期的工作、生活总不能忘却。每一个参与者都会记得,那时的“三门峡”犹如战场,人们都在齐心合力地艰苦奋战;它又是座大熔炉,使得我们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人都得到了磨练、成长(我要特别感谢贾工、夏工大胆地启用和充分信任我,给以经受全面锻炼的机会,为我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也正是在这种团结、振奋的环境里,酿成了彼此关爱的深厚友谊;甚至造就了风暴袭来,能笑面人生的坦荡胸怀。朋友们几十年后再相见,仍倍感亲切。我此生都以能够参与这项伟大工程而感到荣幸!
2004年9月于西安
『玖』 三门峡哪里的婚纱摄影照的好
结婚新人想知道,在郑州婚纱照哪家好?有时候别人认为好的婚纱店里面的拍照专风格,也许并不是属新人想要的。结婚新人在选择郑州的婚纱照摄影楼前,要先确定好自己的婚纱照风格。并以此为依据,去对郑州的婚纱照影楼进行选择。
郑州乐可婚纱摄影工作室
对婚纱照进行选择时,不能单从性价比方面去考虑,也要注意婚纱影楼的服务质量。结婚新人不能一味地追求高价格而忽略了自身对婚纱照的风格要求。在选定婚纱影楼前,可以看一下影楼为普通客户拍摄的选片小样。选片小样中包含了婚纱影楼的婚纱拍照风格以及照片质感。
避免隐形消费
有些婚纱影楼在前期的服务非常好,可在后期新人选片的时候对新人坑一笔。影楼中可能会有专门的选片师帮新人选择照片,在选片的过程中,会对新人尽可能的夸张照片,进而让新人多选照片。一般来说,超过套餐要求的照片,需要新人额外购买。
『拾』 我要去河南的三门峡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去,请知道的给我说下去的车次好吗
我家住在开发区那,我给你说吧。
你下了火车,出站后下去右边的路边有一路车站。你可以去那坐车,那里是直接到开发区那的风景区门口。不过鉴于你对这里不熟悉,我觉得你可以打的过去。三门峡的出租车一般式千里马和东风雪铁龙这两样车,别的尽量不要坐,黑车更不要坐。不要担心他们会绕路。这个忽略。民风还算淳朴,呵呵。你说去哪,就可以了。小城市的人没那么坏信仰。放心 呵呵。 上面的朋友说2路9路均到,可能吧,但是怕你跑丢,你可以1路车做到开发区,然后再打的。 省很多钱。既然到那公司,肯定有人联系,所以尽管来,没点问题。 小城市 好找。呵呵
出租车找不到的话,可以打0398 2830555,这个是他们的叫车电话。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