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招聘 » 求职人生观

求职人生观

发布时间: 2021-03-07 17:52:15

『壹』 求职简历中的人生观该怎么写呢

写作思路:确立中心,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我相信,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拥有一个正确的好的人生观。但是大家肯定有疑问,如何去形成这些呢,或者是如何来定义什么是好的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念呢。

这里我想谈一谈,大家可以大胆的结合实际来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毫无疑问的是需要人生观去操控的,人生观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原因。大家的所作所为,如果以长远的眼光来看的话,如果造成了很不错的影响,收到了很好的结果的话, 那边可以称之为好的积极的人生观。

但是同样的话,人们是有差异性的,有的人并不能正确的分辨什么事好的是什么是坏的。那他该怎么去形成好的人生观呢,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人切身的实践来去告诉她,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商人,我们的影响中都是很有钱的存在,但是形象并不是很好,比如有句话就是说无商不奸,在古代地位也是特别的低的,原因是什么的,就是这个在潜移默化之间传递了不好的人生观,就是金钱至上,无礼不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拜金主义。

这是很明显的错误的观念,并不是说我们追求财富不对,我们需要金钱,但是我们要明白那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人生还有许多更又意义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为了金钱。

渔夫,本来应该是一个比较勤劳,向上的一种身份,却也有古代的话说三天大鱼,两天晒网的三心二意,最后一事无成的故事,这种观念告诉了我们什么。

并不是去看不起一个职业,一群人,而是要反对错误的人生观,我们要认准自己的事情,然后坚持不懈的`做下去,直到出现一定的收货,人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什么都去尝试,而又什么都做不成。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树立正确的好的人生观,从而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意义。

『贰』 求职者应该具有怎样的职业价值观

求职者首先应该树立脚踏实地,符合自身能力的这也价值观。以专业为基础,以能力为优势,已发展为前途找工作~

『叁』 刚刚出来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看看专业的分析,或许对你有帮助。---
职业价值观是指当一个人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它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由于人们的需要、动机、兴趣、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不同,其职业价值观即使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也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而任何一个具体的职业价值观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一历史性的转型引发了社会职业和人们职业价值观的重大变化。青年职业价值观的变化首先在大学时代出现,并能对个体终身的职业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因而,研究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求职心理特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结构

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成熟是基本同步的。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各方面的心理特征都处于发展之中,特别是职业价值观。因此,研究和探讨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一)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心理学家Ginzberg把个体职业选择心理的发展分为幻想期(4、5岁到10岁左右)、试探期(11岁到19岁左右)和实现期(19、20岁之后)三个时期。四五岁的儿童开始观察成人世界,并把观察所获得的直觉印象通过游戏的方式简单地展现出来。在游戏中,儿童凭着自己的印象和想象,模仿士兵、医生、售货员等职业角色,在伙伴和成人的赞许中,职业意识开始萌芽。随着个体进入青少年期,独立性逐步增强,开始主动地憧憬自己的未来,对职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19、20岁之后,个体开始逐步实现就业,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在具体的职业中实现并稳定下来。
美国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师Super认为,职业选择及发展是一个前进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探索和担任某种职业角色,因而职业自我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并成为青少年职业选择的关键因素。为此,他将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形成期,大概从14~18岁,个体开始对工作有了初步的想法,这些想法和个体的自我概念是相一致的。第二个时期是明确期,大概从18~20岁,个体会根据自己的职业爱好缩小职业选择范围,从而迈出职业选择的第一步。第三个时期是完成期,大概从21~24岁,个体根据自己的职业爱好完成训练并受雇。第四个时期是稳定期,大概从25~35岁间,个体会逐渐安于适应的职业选择。最后一个时期是巩固期,大概在35岁以后,个体会有成就,社会职业地位也会逐步提高。
(二)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我国的研究者探讨颇多,大致都是将国外的量表修订之后在国内测量、统计,然后得出结论。有两种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
宁维文修订了Super的《职业价值量表》(WVI,1970),通过测量和统计分析,将Super提出的15种职业价值尺度划分为三个大的因素,即可视为职业价值观的内部结构。第一个因素被命名为“内在的职业价值”因子,包括WVI中的智力激发、利他主义、变动性、独立性、美感、成就、创造性等;第二个因素是“外在的职业价值”因子,包括WVI中的同事关系、监督关系、管理、工作环境等;第三个因素是“外在报酬”因子,包括WVI中的经济报酬、生活方式、安全性、声誉等。
凌文辁等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成分分析,抽出声望地位、保健、发展三个主成分因素。“声望地位”因素包括易成名成家、单位知名度高、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经济地位、晋升机会多、有出国机会、单位规模大、单位在大城市等;“保健”因素包括有劳保、职业稳定、福利好、有住房、能解决两地分居、职业环境幽雅、收入高等;“发展”因素包括符合兴趣爱好、学以致用、能发挥自己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交通便利快捷、自主性大和能提供受教育机会等。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分析

不言而喻,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普遍处于形成之中。在学习期间,能够明确“以后能做什么、要做什么”的大学生为数不多。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机会,不清楚如何学以致用。
通过查考已有的文献,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如下几个比较典型的特点:
(一)现实与理想并重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步推进,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逐步激烈,下岗和待岗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在择业时变得越来越现实。他们希望在职业活动中达到对物质利益、权利地位、成才等各种需求的满足。收入和职业发展是大学生在择业时最重视的两个因素。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唯利是图。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中考虑得最多的一个因素还是自身的发展,他们在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时,越来越突出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一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着“现实与理想并重”的特点。一方面,他们有非常强烈的成就感,期望未来的工作符合自己的特长爱好,在工作中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职业生涯能够比较完整;另一方面,他们并不将理想束于空中楼阁,也注重金钱物质方面的因素,期望将来的工作能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丰厚的物质生活。
这一现象也正好印证了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生对收入、福利、保险的要求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而对于成就、自我发展的要求则是更高层的社会性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现实中还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非毕业生更加倾向于将“实现自我价值”放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的首位,而毕业生则更加注重“收入”因素。这是因为毕业生已强烈感受到即将走向社会的压力,衣食、住房等现实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这其实也是毕业生面对现实、直面社会的进步表现。
(二)求职意向多元化
在求职意向方面,大学生越来越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发展较快的大城市仍是大多数大学生的首选。关于具体的职业,大学生评价最高的是科研人员、企业家、大学教师、三资企业高级职员等,但对国有企业员工、军队、政府机关职员、私营企业职员等的评价也不低。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择业的传统三大热点已有所改变,即从政、经商、做学问不再是主要选择。就业热点虽带有普遍性,但分散性与多元性也日益突出。相当大比例的大学生看好三资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与以往相比,学生的官本位意识有所淡化,想干实业的人、敢于接受社会挑战的人越来越多。当然,由于国家机关、教育部门有较强的稳定性,仍然吸引着不少人。
这种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是一致的。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学生们已经开始领悟到热门职业与冷门职业之间的相对性和内在关系,意识到在任何职业中都有可能做出成就,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一个可喜的倾向。
(三)择业过程矛盾重重
职业安全感与职业风险意识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中存在各种矛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职业风险意识与职业安全感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们重视个人努力、赞成多劳多得,愿意尝试一些风险性高、收入可观的行业;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总能和大多数人一样晋级加薪,不必担心因为领导不满意自己的工作绩效而受到训斥或经济惩罚。这种矛盾心态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这样的现象与当前“就业难、择业更难”的劳动市场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大学生们对于失业、下岗的恐惧也使他们不得不重视工作的稳定性。
对于工作变异性的矛盾。
大学生对待工作变异性的态度有些矛盾,他们一方面赞同经常接触新鲜事物;另一方面,又对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场所或工作方式以及工种的变换表现出相反的、非积极的态度。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工作变异性表现较差,这显然难以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市场经济鼓励竞争和创新,要求人们终身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变化和发展,“一步到位”“以不变应万变”等观念已不适应社会需要,也不利于个人发展。大学生们要学会“经营自我”,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因此,转变求稳的一次就业观念,让大学生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势在必行。
择业自主性愿望与自主择业技巧之间的矛盾。
过去,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包统配,个人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毕业分配实行“双向”选择方式,除边远地区、个别艰苦行业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以外,大多数学生可以在国家有关政策、方针的指导下,经学校推荐,通过本人和用人单位的见面协商,实行“双向”选择。这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门路,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择业自主意识。近年来,大学生的择业自主性日趋强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择业时首先倾向于“听自己的”,其次是“听老师的或者学校的”,而对于父母亲友的意见的重视程度则越来越低。

三、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

首先,个人本位职业观挑战社会本位价值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以社会、集体为本位的价值观念的规范和影响,呈现出服从集体和国家需要的特征。这种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国家利益至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一定的局限性。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的独立自主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敢于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尊严和利益,自我意识、成就欲望、自我责任明显增强,这无疑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表现。然而,市场经济犹如一柄双刃剑,它在造就大学生独立自主择业意识的同时,也使相当部分大学生择业的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表现出在择业时过分关注个人利益和需要,关注西方式的个人奋斗和自我营造,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择业意愿,不惜一切手段,滋生了严重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本位的职业观对高校传统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带来了强烈冲击。
其次,功利性职业观挑战诚信价值观。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有些大学毕业生为了获取一份理想的工作,不惜违背做人原则,背信弃义,在求职材料上运用各种心思和技巧,仿造各种证书,使求职材料的水分越来越重。一些用人单位发现,他们所收到的学生简历,有2/3以上的称自己是三好学生或者优秀学生干部,有近一半的称自己获有计算机或其他等级证书,有80%以上的称有工作(实习)经验。这说明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有夸大在校成绩伪造各类证书、编造工作经验等行为倾向。一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为了谋求个人的私利,还擅自毁约、随意跳槽或不按就业合同办事据报道,浙江余姚某电器企业招聘省内外20余名大学生,不到一年只剩下1名在坚守岗位,公司不得不再到洽谈会上急寻人才。大学毕业生频频毁约跳槽,已成为用人单位的心病。另外,毕业生的诚信问题在助学贷款归还上面也表现出来,直接影响到银行对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的发放。
再次,竞争性职业观挑战以和为贵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稳定安定,是古今中外许多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追求的理想王国。“以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人们广泛认同,并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然而它容易导致人们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随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在竞争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他们多年的校园生活都是在各自为战的学业排名中度过的,他们体验最多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这容易使他们满脑子充斥竞争,忘记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忘记人类社会是靠人与人的协作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有的大学生在求职时为了击败竞争对手采取卑劣手段;或在工作岗位上为了独显自己的能力,不愿与他人合作。经历了激烈竞争的校园生活的锻造,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个人能力极强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这给他们的事业与生活发展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2004年,在企业人才需求专题研讨会上,美国毕益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的人事经理称:“我们不要高校的尖子生,因为他们的个人能力过强,与别人的磨合能力差,会造成整个团队协作出现困难。企业不是找最优秀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我们要的是人品好、踏实的年轻人。”确实,具备“团队精神、品行好、敬业精神、沟通表达能力”,是不少外企录用人才的标准。
最后,多元化职业价值观挑战一元主导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大多数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风尚的集合体。在我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一直居主导地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和评价统一在“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一点上。当今,在承认个人利益、通行等价原则以及维护民主、自由、竞争等思想观念的前提下,社会价值取向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趋向多元化的。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现象在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上表现得十分突出。有的把金钱作为评价职业优劣的标准,信奉拜金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当官作为一生求职的奋斗目标,崇尚权力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出名作为职业的支撑,追求虚荣;有的认为择业是为了“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坚持“报效祖国”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总之,在当代大学生职业观中,绝对权威崇拜和绝对一元的价值信仰已不复存在,而代之以一幅多元纷呈的价值图像。

四、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他们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
(一)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在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时越来越现实,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倾向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消极影响日益突出。
当代大学生普遍热衷于学习一些工具性的学科,期望学了一门课程之后就能马上改变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或者比较传统的基础学科,则缺乏兴趣,而这些学科正是增强学生素质和知识储备的关键。
以接受笔者调查的英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例,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注重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训练,每天埋头背单词,而忽视能够加强自己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修养和思维方式的学科,很多学生直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除了会说外语之外,对不少常识性的知识都知之甚少。知识面狭窄成为英语专业学生择业的首要困境。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热衷于学习各种应用软件、考各种证书,而在计算机的专业理论课上昏昏欲睡、甚至逃课。于是,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发现,一些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在软件应用方面和自己不相上下,想要显示自己的专业优势、提升自己却无从下手。其实,如果学生真正掌握了平时让他们感到乏味的操作系统、数字逻辑等专业理论课的基本知识,那么无论对于何种软件,即便是自学也能得心应手。尽管如此,不管教师们如何教导,仍有不少学生直到就业后遇到实际困难才明白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很多大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对于“学习如何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理念和“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全面发展”的要求,还缺乏清醒的认识。
(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片面的职业价值观加剧了他们所体验到的就业压力。
市场经济体制给企业和个体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感受到的失业的威胁日益增大。几年前,在谈到就业问题时,人们想到的可能是“4050”下岗人员。而今天,人们可能更多地会想到昔日的“天之骄子”——大学生。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很多学生不堪重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的也不乏其人。
是我国社会的人才已经过剩到连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了吗?其实不然。近年来存在的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一方面,在某些地方,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工作难求,甚至“毕业即失业”“学位证和待业证一起领”;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大学生难觅的状况。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过于片面是造成“就业难”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对于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管理制度等,即上文提到的“职业的外在因素”或“保健因素”,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于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大学生们非常在意。因此,“宁在北京没张床,也不愿在其他地方有间房”“在大城市讨饭也比回农村强”等思想在大学毕业生头脑中相当普遍。
正是这样的一些片面的职业价值观,使大学生们不愿下基层,不愿到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在人为地排除了这样一大片择业范围之后,人人都争先恐后地去大企业、好单位,当然会体验到巨大的竞争压力。而且,由于有巨大的选择范围,大企业、好单位常常门槛很高,也让一直受宠的大学生们心理有一些失衡。

五、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新任务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职业观的变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产物,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高校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择业观是大学生职业的基本评价和看法,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过去,集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在强调社会集体价值时忽视个体价值,若再用这种片面的价值观教育当代大学生,结果只能被拒绝被否定。高校价值观教育应与时俱进,大胆承认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却也不能矫枉过正,需要防止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应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目标,个人目标应服从于社会的主导目标。目前,团中央和教育部推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主动放弃了沿海优越的工作条件而志愿到西部服务,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坚持“做人”与“做事”同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要让大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丢掉了诚信,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生活与事业的成功。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教育,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还应结合人才市场上的选人标准,让大学生明白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培育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坚持竞争与合作并存。在竞争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平时因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缺乏合作意识乃至团队精神,普遍表现为协作能力低。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引入了“培养合作精神”的教育理念,如某些数学和计算机竞赛改变了以往只有个人赛形式而增加了团体赛形式。这种基于团队合作的竞争是以成员的优势组合来提升团队的合作成效,由此带来的人际关系必然是互相协作并互通有无,所形成的心态则是宽宏大量,而每个人不仅能对自己的长处自信,同时也能欣赏他人的优势。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团队活动,培养团队精神,让大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特长与不足,认识到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并不断提升成员之间合作的技巧。高校在教育中应多引入团队创业成功的案例,如惠普、微软雅虎、苹果电脑等世界优秀企业都是从团队创业起步的,让大学生明白优秀企业更看重员工的协作精神。北京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在招聘时就十分注意招聘对象的潜在素质与协作技能。如果两个应聘者具有相同的研究成果,一个是独立完成的,另一个是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的,实验室更倾向于后一位应聘者,因为他经受过团队合作的考验,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可见,竞争需要合作,合作支撑竞争,高校教会学生合作比教会学生竞争更重要。未来的人才只有具备谦虚谨慎,懂得尊重、关心、团结他人的素质才能有所建树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肆』 怎么写职业求职表里面的概述一下自己的人生观

想在职业求职表里面,
概述一下自己的人生观,
可以网络一下,里面有很多的范文,可以参考。

『伍』 求职简历的自我评价和概一下自己的人生观、急!

自我评价:会计学专业养成我严谨,刻苦,细心的性格,并且做事踏实能吃苦耐劳,善于沟通,尊重上级领导,对工作充满干劲,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人生观:"德才兼备",德重于才,无德则无才。

『陆』 面试时人生观怎么写

1、坚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人生价值观,首先应是能以科学的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人生价值观。物质生活和物质追求仅仅是人生内容的一部分,不是生命的全部价值所在。人除了物质追求,还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事业心是促进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强大动力。用崇高的精神追求主导物质追求,人生才会变得更丰富、更灿烂、更辉煌。

2、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一方面,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基础,没有个人利益的实现,就没有社会集体利益的充分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利益又依赖于社会集体利益,社会集体利益是满足个人利益的保障和前提,是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引导中学生以集体主义原则主导个人利益的追求,才能如鱼得水,顺利实现个人理想和追求。

3、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价值的实现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是从他的活动同社会发展方向的关系中,从他对于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来考察。引导中学生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以社会价值主导自我价值,才能顺应社会要求,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追求。

『柒』 求职简历中的人生观该怎么写

从以下三复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制自身经历进行描述:

1、坚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

2、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

3、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捌』 毕业生就业求职表中的人生观怎么填

写一句自己比较喜欢的座右铭,或者自己的行事风格。如:相信一份收获一份耕耘等。

『玖』 求职表问到:概述一下自己的人生观怎样做好你的本职工作该怎么回答,简单一些,不要复杂.

无事不追求极致 做好本职工作 人生观 史无前列的投入和专主

『拾』 求职时,笔试问:请谈一下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看法。这问题怎么回答呢

人生观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⑤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必然不同。评价一种人生观是进步的、革命的,还是落后的、反动的,根本标准就是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个人主义,一切从自我出发,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剥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代表着广大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利益,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革命的、科学的人生观,它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本对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

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又称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要利用先前遗留下来的现成的思想材料,这样,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的继承关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渐形成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形成的是对于现实世界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世界的本质、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一般说来,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并以此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各种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不同的世界观会指导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价值观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 ,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这种价值冲突的结果,总的趋势是前者逐步让位于后者。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前提,又是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的特点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
价值观的影响效应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价值观的类型
1、理性价值观 它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
2、美的价值观 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把美和协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3、政治性价值观 它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一类型的人把权力和地位看的最有价值。
4、社会性价值观 它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
5、经济性价值观 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
6、宗教性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在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 价值观具有下列特性:(l)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 (2)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 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持久性。 (3)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人们的价值观有可能发生变化。

苦难观
基督教苦难观
一、前言
对于苦难,常人的反应多是负面的,原因可能在于过往苦难经验所直接带来的身心创痛记忆,以及由它难以理解的存在理由,衍生而出的对未来生命之 不安全感与价值虚无慨叹。这是历来人类共同的困境。我们当然可以在幸福时光里尽情歌颂欢乐,但却永不可能忘却曾经于苦难中流泪的记忆。在笑容的底下,压藏的正是潜意识里那不言而喻的苦难痕迹;是彼时之苦,映衬了此刻安 稳之美。但苦难,仍始终是不受欢迎的。
基督教,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个受苦的信仰。《新约圣经》记载耶稣被人羞辱地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一世纪的门徒们也曾四处躲避过罗马政府的逼迫;他们被鞭打、下监,他们经验过了苦难。但是,他们也在苦难中淬砺了上帝隐藏其后的恩典,并留下许多激励人心的文字遗产,其影响力直到如今。
在世纪末的今日,当「科学至上」的糖衣正随着如后工业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而逐渐剥蚀褪化后,如此一个以「爱」为中心的信仰能带给现时代受苦的灵 魂多少程度的安慰呢?底下我将尝试以身为一个基督徒的立场,将基督教的苦难观作一个概略性的介绍,并多少试着与现代人的一般苦难观作些联结,期望能提供给身陷愁云阴霾的人一些方向、一些能重新绽放笑容的契机。

二、何谓「苦难」
在进入基督教的信仰体系里看苦难之前,也许我们需要稍停一步,先回过来确立一下我们所一直谈论着的「苦难」内涵,以避免后续的论述失去焦点。

苦难的定义
中文里「苦难」一词,可字面解释为「困苦与灾难」。在英文里,相关的 字汇则有 "suffering"(受苦,源自拉丁文 sufferre,「在重压下忍受」)、 "distress"(忧苦)、"agony"(痛楚)等等。所以,苦难通常只能是被动 的忍受,如同突遭重压一般,往往令人感到万分痛苦、喘不过气,以致丧胆、灰心、失望。而耶稣自愿走向十字架,默然接受众人置之于死的苦难,实非「 常人」行径。

苦难的来源
中文里面的「天灾人祸」一词,大致可以作为简单的苦难来源二分法;然而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天灾与人祸的分野已不再是断然的泾渭分明。例 如非洲大陆长久以来严重的饥荒问题,除了种种自然因素如久旱、土壤贫瘠以外,第一世界国家对他们所长期实行的掠夺式资本主义经济实也难辞其咎。

苦难对人的影响
苦难问题,除了其直接的身心压迫面向,也在于其所间接引起的人对生命意义之永恒追问:「到底我受苦的意义何在?」、「人生下来是为何目的?」 ;在原有的价值观不断被翻腾、直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之前,此时心理上的焦虑与不安全感极有可能再度影响生理,造成更为复杂的二度伤害。

三、基督教看苦难
由以上可知苦难是这么严重的一件大事、是如此的令人痛苦与费解,所以历来基督教神学界从来不会对它默不吭声。传统上〔暂时将一些所谓极端团体 ,例如「基督教科学会」(Christian Science) 等排除在外〕,基督教苦难观 基本的思考方式是:人要「成为绝对真理的工具」,从而所遭遇的苦难自然有其神秘不可解的奥秘。所以,若要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苦难,就不能不先去从它的信仰脉络中寻出一些基本的思考方向,以求寻得一个较深度而适切的理解。

基督教的信仰前提
「有一造物者,人是他的创造物,人要倚靠造物者而存活,而造物者给予 人以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要不要按其规范而行。」这就是基督教简易的概略内涵 。由于此「造物者」的概念,存在于基督徒的信心基础之中,这使得他们往往在考量忖度事情时常会与那「终极的至善实体」相连结,因而使得一切事物就 都带有了某种目的的性质。
基督教的苦难观中写得最清楚的就是《圣经》里的〈约伯记〉,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现世生活没有直接的赏善罚恶,人活在世上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 耀;可能有苦难,可能有喜乐」。换句话说,除非到了最后的审判,上帝绝对不会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因此,今天有人遭受不幸,有时候不是他自己的责任 ——他的苦难也许是为了彰显上帝的公义而有一种神秘的决定;那真正的意义 只有上帝知道,他活着只为了更认识上帝。

上帝与苦难
对受苦的人来说,上帝不是从天上给他们安慰,而是安静地参与在受苦者之中。对受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人了解他的痛苦、认同他的处境、与 他一起呐喊出心中的抗议。上帝没有应许信他的人会一帆风顺,却应许「与他们同在」,这种「同在」就是最大的安慰了;每个人都需要安慰与鼓励,上帝 永远是扮演这角色。
上帝并没有叫我们一定要解释苦难的原因,其实他自己也不常解释苦难存在的原因;上帝只要我们与哀哭的人同哀哭,与喜乐的人同喜乐,要记得与受 苦的人同在,因为我们的爱白白得来,也要白白地分享给别人。解释受苦的原因未必能安慰受苦者,惟有认同、体会、接纳才能使悲伤的人得着安慰!

四、基督教苦难观与现代人
苦难是各种宗教和哲学都无法逃避的主题,各种信仰也力图解释苦难、给一个说法。但是,苦难也是个几近「无解」的问题,尤其是「无辜受苦」的情 况;在这个残忍的事实面前,一切解释恐怕都显得苍白无力。而即使「勾消」了上帝,人的苦难仍然得不到说明,也丝毫得不到减轻。天主教神学家汉斯. 昆公正地指出:「无神论哲学和虚无主义者(如尼采)所提倡的『人自己承担 自己的命运——包括苦难的命运』,结果是使人自己成为人类无边苦难的被告。」
但是,因为苦难的存在而拒斥上帝,这种拒斥在基督教信仰这位受难的基督面前就完全无效了;因为十字架上的上帝自己就是一位受苦的上帝。其它信 仰对苦难的说明,如佛教「自我解脱」的主张,是「可思议」(credible)的,而基督信仰里面则是完全不可思议的景观:上帝主动受苦。
上帝是超验的、绝对自在和绝对无辜的,但他在十字架上无辜地承受着此世的受苦和折磨,以至最终被钉死。十字架上的受难牺牲是神性的上帝的显现 ,是基督信仰的基本体认。上帝降临十字架是受苦,表明上帝最痛心于人的受苦,并以自己的挚爱来分担人的受苦。上帝的受苦是主动的,这种主动的受苦 与挚爱的行为是合一的,上帝的挚爱表达为上帝的「分担痛苦」——分担人的 受苦,用神学语言讲,就是上帝与人的受苦和死亡认同。
只有圣经中的上帝、耶稣基督的上帝才受苦。只有圣经中的上帝才使人在无意义的苦难和死亡中,在苦难以至灭亡和失败中找到某种意义,这意义即: 最终的胜利不会是苦难、不幸和死亡,而是爱、正义和和平。耶稣基督的上帝是作为生存难友、与人并肩而立的上帝,与受苦的人休戚与共的上帝,是一位 同情的、与人患难与共的上帝,他在未来将改变一切,把人从罪恶、苦难和死 亡中解救出来,把人类引向终极正义、彻底的和平和永生的上帝。
受苦只能在耶稣的受难和受死中获得某种意义。这意义即:即使在黑暗中 ,在悲伤、痛苦和不幸中,受苦者也能遇见以遣出自己的独生子耶稣为人受过 惨死来爱人类和关怀人类的上帝,从而,无论什么苦难和不幸都不能扼杀上帝在耶稣的受难中启示给我们的拯救之爱和希望。

五、结语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 16:33)这是耶稣在上十字架的前夕,对他的门徒劝慰的话。如今,同样的 话语仍旧安慰着无数倚靠上帝度过信心煎熬的灵魂;然而,无论这样的安慰对他们而言是多么的真实或有着何等诸般不可思议的奇妙,多数的人仍旧是难以 理解、也难以经历这样的「特权」。这两个群体该如何面对共同的苦难问题呢 ?我想,我个人只能期待基督徒们真实活出「上帝参与其中」的示范,将这样的得力秘诀藉以这样沉默但有力的生活参与分享出去,感染整个世界。

佛教苦难观

人生本相的体察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都是对人生忧患和现实苦难的回应,都力图通过对忧患和苦难原因的究极,通过对人生和社会本象的把握,来为被焦虑所煎熬的众生指点迷津,提供一条通往极乐世界的途径。而其中佛教对现实苦难的反应龙为敏感,对人生忧患的体味尤为深切,因而佛教智慧所蕴含的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超越,最初就是由苦而体察到人生和社会的本相,即苦海无边。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做迦毗罗卫国王子的时候,本来是无忧无虑,充满欢乐的。有一天他出城游玩,看见农夫在烈日烤灼下耕地,满身泥污,汗流浃背,辛苦万分。而耕牛更惨,勒着绳套,拖着耕犁,本来已很吃力,农夫的鞭子偏还不断往它身上抽打,便它皮破血流。犁头划过之处,许多虫仔被翻出土面,引来天上飞鸟啄食。看着这一幕生存斗争的悲剧,释迦牟尼心中产生了疑惑,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吗?又有一天,释迦牟尼出王宫,看到一个老年人,牙齿脱落,头发斑疏,皮肤枯黑,四肢无力,行走艰难,便问驾车的人这是怎么回事。驾车人告诉他,这是人老的状态;.凡人都要走到这一步的。释趣牟尼心瞩;我将来也要老吗?心中便觉得闷闷不乐。时隔不久,释迦牟尼又遇见一个病人,羸弱枯瘦,辗转呻吟,痛苦不堪。更让他触目惊心的是,他见到二支送葬的队伍,抬着死尸,人们散发捶胸,悲咽号叫,这一情景使他非常不安,难道这就是人生的归宿?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和内心的震撼,释迦牟尼食不甘味,寝不安眠,开始苦苦思素人生的意义和摆脱苦难的出路。他离家出走,放弃富贵荣华的生活去追寻人生幸福的真理,但几年过去后仍一无所获。后来,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一连七天七夜,凝神聚思,终于豁然醒悟:人生犹如一个无边无际的苦海,苦海无边;苦就是人生的真实本相。

对人生具体苦相的划分,佛家有三苦、困苦、八苦之说,最通常的挺法是八苦,即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苦就是人生的真实本相。

生苦:是指人出生和生存和痛苦。人的出生,要不得经历十月住胎,胎儿居住在窄小的胎盘内,犹如关在黑暗的地狱里,饱受挤压之苦,胎儿位处肠脏膀胱边,深受脓血屎屎熏蒸之苦;婴儿初生之际,肌肤幼嫩,寒风触身,犹如刀刮、长大之后,人的贫富贵贱,强弱美丑,种种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主主观条件,都可以使人产生生存的痛苦。老老苦,人至老年,"头白齿落,五官失灵",神智昏暗,肌肉萎缩,四肢乏力,生命不长,死亡将至,实在令人痛苦。

痛苦:佛教所指的病分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因为“四大不调”而引起的,如"地大"不调,身体僵硬沉重;"水大"不调,身体虚浮肿胖,"火大"不调,人遍体蒸热高烧;"风大"不调,浑身性燥不安;人的身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会受到病痛困扰,心病则是因为受到生活中的各种逼迫而产生的焦虑烦恼和各种忧思悲伤,也使人心力交瘁,痛苦不堪。

死苦:死是人生最大时痛苦,人的生命无常,寿尽终有一死,"但更痛苦的是,人还会因各种意外事故而夭折,如因"疾病缠身而死,因遭水火刀兵之害而死,因心灵极度痛苦而死。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死。

怨憎会苦: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难乃至憎恶、仇恨的人,都想离这些人远远的,永远不要见到。但人生偏偏是冤家路窄,不愿意看到的人却往往会遇见。使人内心极不舒服,这就叫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怨憎会相反约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希望常相聚会矿时时亲近,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但到头来却终不免是离多聚少。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离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人心充满欲求,充满向往。世人无不迷恋和追求一切美好迷人的东西。但人的企盼总是落空,追求总是失败,愿望总难实现,因而造成莫大的痛苦,欲求愈旺,企盼愈高,求不得的痛苦就愈大。

五取蕴苦,所谓“五蕴”,是指物质现象的色和精神现象的受、想、行、识,佛家认为人就是由此五蕴通过因缘和合而成,而有了五蕴就会产生各种痛苦,所以五取取蕴苦是各种痛苦的总汇。

佛家的八苦之说,可谓集人生苦痛之大成。既有生理之痛,又有心理之苦,既有欲求不能满足的惨遭伤,又有欲避不能的无奈。以此观照人生,则人生不啻为一苦难的历程,人的生命是苦,人的生存也是苦。

毫无疑问,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下个人又都有过这样那样的痛苦感受,都有过因环境逼迫或希望落空所产生的焦虑与烦恼。但问题在予,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同时体验过快乐,享受过即使是瞬间的无忧无虑。记得笔者小时候,常与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大家分成两拨,捉对厮杀,或防守或进攻,心无旁鹜,全然忘记了生活中的缺失,忘记了功课的压力;忘记了腹中油水的不足,忘记了回家后可能受到大人的责罚,深深沉浸于紧张热烈而文其乐融融的游戏之中。再如念中学时,每当自己所做的作文被老师在课堂上作为范例向全班同学宣读和讲评时,心中也确实曾充满神圣而欢快的感觉。因此,正因为人生也有欢乐,也有辉煌,人们才痴迷于对欢乐和辉煌的追求,才虽身心处于痛苦境祝却仍念念不忘稗执著于双人生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那么,佛家对人生一切皆苦的说法,是否疑佛家对人生体验的缺失和对欢乐的越遗忘呢?当然不是。人生并非绝对的没有现象意义上的幸福与欢乐,但在佛家看来,那是偶然的、变动不居和虚幻的,芸芸从生之所以找不到解脱痛苦和消除烦恼的最终出路,之所以在一次次人生追求中失败而执迷不悟,就在于没有明自苦才是真实的恒在。因此,佛家讲人生一切皆苦,是对人生从根本所出的价值判断,是从其必然性、真实性意义上来讲的,是为了强调人生所充满的逼迫性。人生的逼迫性是无处不在,无处没有的,绝不会因个人条件或社会环境。历吏时代的改变而消除,这是佛家对人生真谛的哲学颖悟。

既然如此,当我们今天试图从佛教的人生思想中寻求一点于我们有用的人生启迪时,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佛家对人生是苦的价值判断是否绝对真理,也毋须按图索骥地用佛经所列的种种苦难来指陈我们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不足。只要我们了解到,佛家所谓苦,乃是指人生所必然遭遇的精神和生理的逼迫性,而这种逼迫性是恒在的,如同本书"浮生多忧"一章中所谈到的,无论是人类整体,还是其中的某一阶层、群体或个人,都追求甚至实现过一个个社会目标或人生目标,但忧虑和烦恼却始终如影随形,无法消除,这便是人生逼迫性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表现,则我们或许便可不致因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困难和挫折而惊慌失措、悲观失望,便可更为坦然从容地去适应自己的人生位置,多做一些实事,少发一点牢骚。如果再进一步,假如我们从佛家对人生本相的体察中受到启迪,做到一开始就不那么理想主义地和充满幻想色彩地者特社:会和人生,看待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则我们或许便可不致因理想的失落或环境的逼迫而焦虑迷茫,便可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得更为自由和超然。

热点内容
驻马店上蔡县邮编 发布:2021-03-16 21:53:57 浏览:888
新发地招聘 发布:2021-03-16 21:51:19 浏览:217
漯河大伟 发布:2021-03-16 21:51:07 浏览:401
相亲爱一家 发布:2021-03-16 21:49:54 浏览:504
校园跳蚤市场系统 发布:2021-03-16 21:48:31 浏览:929
洛阳到巩义汽车时刻表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108
男人胖相亲 发布:2021-03-16 21:47:49 浏览:948
苏宁郑州网点电话查询 发布:2021-03-16 21:47:42 浏览:459
同城帮二手良品真假 发布:2021-03-16 21:47:20 浏览:227
河南周口甲醇 发布:2021-03-16 21:42:35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