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盛荣
『壹』 请问河南有没有远古犹太人 有说明的先来
河南黄河岸边的中国犹太人
这是一个民族的一次迁徙经历,因为年代的久远而蒙上了蹊跷的迷雾。追逐生存环境的犹太人在到达中国后竟产生了乡土观念,由经商到入仕,由漂泊到安定,最终融身于汉民族的血脉。他们的后人延续到今天,身体里恐怕只剩下了千分之一的血统,一千年的时间究竟是太久了。
为了撩开历史的迷雾,自那个承载过盛荣又遭遇过灾难的古城归来后,我们拜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殷罡先生,他对中国开封犹太人的历史兴趣盎然,也有不菲的研究成果。在他的描述与推测下,千年前一个民族的由来与变迁缓缓地展现出来了。
他们来自何方
商人或许是国家间相互往来最频繁的使者,当唐朝的盛世在世界上声名远扬的时候,头脑灵活的商人就带着他们的珠宝、棉布千里迢迢地赶来了。奇异的服饰,轮廓突兀的相貌,人们区分不清是波斯人,阿拉伯人或者犹太人,而他们都是交易的能手。商人仅仅是这个国家的过客,最终还要返回自己的家园,一个民族的集体迁徙,背后则有更深刻的缘由。
在中亚的布哈拉地区(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有一支古老的东方犹太社团,他们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布哈拉土地肥沃,盛产粮食和棉麻,犹太人自公元6世纪起就定居在这里,这些没有返回耶路撒冷的“巴比伦之囚”及其后代甚至没有遭受过罗马人的统治。公元8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向东扩张时占领了布哈拉,于是在一个世纪的岁月里,这里充满了动荡与不安。犹太人倔强的天性流露出来了,为了抵制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的迫害,他们开始流散迁徙。布哈拉是他们曾经寻找到的一片乐土,现在他们要为生存再次出发。
公元10世纪末期、中国的北宋初年,一个不少于百人的完整的犹太社团从布哈拉取道丝绸之路进入了中原,停留在开封附近。当时的开封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为生意往来和企图定居的中亚人多到开封百姓见怪不怪的地步。都是高鼻深目、满面胡须,人们难分彼此,犹太人也就被混称为波斯人或阿拉伯人了。宋王室崇尚道教,对外来宗教虽然容纳但也有所防备,况且朝廷的敌人蒙古人和契丹人都来自北部和西部,对同样来自这些地区的外国人,他们只有谨慎地将其安置在首都边缘,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200年之后,金朝的军队还是攻入了中原,犹太人却不愿随北宋王室南逃。此时的开封几乎成为一座空城,100万的人口只剩下5万,昔日的喧哗一去不返。犹太人就是此时在开封城内得到了永久的安居地,并第一次建立起犹太会堂。然而在现存最早的、于明代篆刻的犹太石碑上,开封犹太人用南宋的年号记录了他们建堂的时间,似乎有意掩盖他们于金代存在过的事实。不难理解,当朱元璋重新恢复了汉人的统治政权后,当年没有南逃的犹太人惟恐自己臣服金人的举动遭受报复。
他们为何消失了
开封是当时中国犹太人的三大聚居地之一,但对比江浙一带的南京、杭州、镇江和西北的陕西、宁夏,它显然是中国犹太社团的中心,犹太人在这里存留时间最长,留下的遗迹也最多。
明代是开封犹太社团人丁兴旺的时代,人数过千,而且多生活富庶。他们精通生意之道,又重视教育。据史书上记载,在开封考取进士的犹太人就有20多位,当地大宗的商业更是少不了他们。然而犹太人被汉民族同化也恰恰发生在这个时候。
在移居开封的几百年来,他们一直严格遵从自己的宗教和生活习俗,守安息日、守禁食、守割礼、禁食猪肉、每日3次到会堂祷告。
元代的犹太人一度高人一等,被蒙古统治者列为第二等色目人,同属于统治阶层,同化现象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发生的。汉人重新夺取政权后,颁布了非常严格的法律,胡服、胡语、胡饰一律被禁止;《大明律·蒙古色目人婚姻条例》中更明确规定:蒙古、色目人不许自相嫁娶。犹太人不仅要说汉语、学习汉文化,还要与汉族女子通婚,同化进程的迅速可想而知了。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这些亚当的后人纷纷改取汉族姓氏:“列维”改为“李”,“示巴”改为“石”,“亚当”改为“艾”……其中一名叫俺三(实为锦衣卫特务)的犹太人因为告发明成祖朱棣的弟弟朱橚谋反有功,被赐了以开封为都的宋王室的姓氏——“赵”,联想教经胡同里最后一家犹太人后裔该可以追溯至此吧。
犹太人在中国并没有遭遇到任何歧视。朱元璋在制订新的民族政策时特对开封犹太人下了一道“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的圣旨,也许正是这种平等宽容的环境一点点消融了他们的民族性,再加之社团本身就十分弱小,血统的逐渐淡化使得百年之后从外貌上看,开封犹太人与汉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他们沿用了千年的波斯语也渐渐被淡忘。
从明代开始,朝廷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封闭了西北边疆和海路,中国的百姓与世界隔绝了,开封犹太人也失去了与西亚、北非聚居地的联系。1850年,开封犹太社团的最后一个拉比(犹太教的职业神职人员)去世,却没有人能来接替。以往每个拉比要带几个学生,一个拉比死了由他的儿子继任,这是犹太人的传统。但随着拉比知识的逐步萎缩,年轻人的心已不再被信仰所吸引。犹太会堂最后一次被洪水毁坏后便无人重修了,一次完整的祷告都无法组织进行,开封犹太社团真正地消亡在浩瀚的历史岁月里。那些身体里有着微弱的犹太血统、仍住在开封的人们,他们的祖先的确是古老的来自中亚的犹太民族,而延续到他们仅仅只能称作是中国古代犹太人的后裔了。
谁发现了他们
开封犹太人一直以来只知道自己是以色列人,而不知“犹太”的称呼。
17世纪初,一个名叫艾田的开封犹太人赴京参加进士会考。他慕名拜访了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两人深谈之后利玛窦惊奇地发现眼前这个认识希伯来文的男子竟是古犹太教的信徒。后来利玛窦几次派人去开封实地调查,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他以为中国犹太人远离聚居地,和异教族的迫害,希冀从他们手中发现更古老的《圣经》版本,但他失望了。开封犹太人还在等待救世主弥赛亚,而利玛窦却向他们宣告耶稣已经降临,宗教间的隔阂也隔开了人心,但不管怎样这是利玛窦在中国的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
中国古代犹太人是幸运的,当他们的同胞被一次次驱赶屠杀时,他们在东方繁衍生息。犹太男子遭屠杀后,女人被抢掠替别的民族生儿育女,犹太人只有依靠母系延续自己的民族,直至今日,而开封的犹太人却一直保留着初始的以父亲维系血统的习惯。
今天的开封犹太人后裔与汉族已融二为一,而汉族本身在历史的进程中也不断地吸纳外来民族,难寻纯粹。也许人类最高的境界就是心灵上的无种族与无贫富的差异吧。
中国古代犹太人及其后裔的迁徙和分布
据调查,曾居住在中国开封市的古代犹太人,从开封迁移止全国14个省市的50多个市县,至今已同汉 回 满等民族自然融合。此外,也有移至海外的,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形成这样的局面,既与复杂的历史源源,也有近时原因。
一 历史的回顾
北宋时期(960~1127),经过千山万水进入中国并定居在东京(现河南开封市)的犹太人共有70姓,即70个家族。最盛期,曾发展至73姓 500余家。根据古老习惯,如以“八口之家”计算,约有4400人口。然而到了明神宗年间(1573~1620),居住在开封的犹太人只剩下10~12家,即10~12个姓氏或家族。崇祯15年(1642年)9月,开封受到了历史上第二次毁灭性水灾。当时城内共有37万8千余口,幸存下来的不足10万(死亡比例约占76.2%)。犹太人得以随波逐流侥幸逃出泽国者计有200余家,约2000人(遇难比例约在50%以下)。到了清顺治10年(年),犹太人随同汉回等民族陆续返回开封的,只有李 越 艾 张 高 金 石 七姓(家族)。历史上,李 金 张 赵 均有“同姓,不同家(家族)”的重姓。“七姓八家”的传说就是从这个时期或者少后一些时候才流传开来的。此外,犹太人周氏和白氏家族也是北宋年间定居开封的70个家族中的成员。
二 迁徙的种种原因
中国古代犹太人的故乡开封,自古号称“兵家必争之地”。远古的历史且不说,既从北宋年间犹太人定居开封以后说起,发生在开封或开封周围的著名战争就有: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1月至闰11月,金兵先后两次围攻东京之战;
金朝(当时的开封在金朝统治之下)开兴元年(1232年)3月,蒙古兵围攻卞京之战;
元朝至正18年(1358年)5月,红巾军攻打汴梁(元朝改卞京为汴梁路)。次年8月,元兵又攻入汴梁;
明崇祯14年(1641年)2月~15年9月,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三次围攻开封城。明朝统治者掘河水淹围城的起义军,竟把累代名城再次毁灭;
清军入关时,也曾引起中原地区的震动;
咸丰3年(1853年)5月,太平天国北伐军逼临开封;
根据历史资料,上述兵燹和战乱以及道光21年(1841)6月至次年2月黄河洪水围城的灾害,都曾引起规模不等的犹太人离散。
黄河泛滥成灾,也是造成犹太人流散的重要原因。明崇祯15年黄河洪水给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开封人民造成的灾难在上面已经讲过。清道光21年黄河又在张湾决口,惊涛骇浪竟至围城8个月。造成开封历史上又一次特大灾害。开封城内“富者贫,贫者丐。”于是也有一些犹太人外出谋生。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女儿外嫁 在外地落籍经商等,但为数教少。
三 分布
中国古代犹太人及其后裔从开封迁移至全国各地,现已查知的计有14个省市(中央直辖市)的50多个市县。即:
江苏省的南京市 徐州市 镇江市等地
河南省的开封(县)郑州市 洛阳市 新乡市 安阳市 商丘市 漯河市 平顶山市 三门峡市 焦作市 杞县 尉市 通许 兰考 中牟 巩县 浚县 长垣 武陟 上蔡 禹县李封煤矿等地;
北京市 上海市
河北省的邯郸市 安次市 东光县 峰峰煤矿等地;
陕西省的西安市 宝鸡市 汉中市 凤翔 白水 凤县 石泉县等地;
四川省的成都市 宜宾市等地;
山西省的太原市 临猗县等地;
湖北省的武汉市 襄樊市 黄石市等地;
甘肃省的兰州市 泾川县等地;
青海省的西宁市 海西州等地;
山东省的邹平县;
广西省的柳州市;
新疆省的和田县。
自然,这些从开封迁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犹太人都是很分散的。多数为一地一户。每户多则为5口,少则每户只有一人(犹太人或其后裔嫁出的女儿,只作一户一人计)。因而他们习惯于顺应环境,很快与当地居民结合,如丝丝细雨,滴如茫茫大海中一样,无影无响,迅疾于沧海混然为一体。从历史上看,这是犹太人与汉回 满等民族自然融合的原因之一;就现在看来,也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
开封的犹太人后裔
当年,他们的祖先辗转跋涉,终于找到了这个“东方圣城”;如今,这支后裔尚余七八百人
大约在1000年前,大批遭受迫害的犹太人背井离乡,分头寻找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他们当中的一支,长途跋涉,一路东进,最终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东方圣城”———中国当时的京城汴梁(今开封),从此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今天,在开封生活的犹太人后裔有七八百人,他们的生活习惯与回族、汉族相差无几。
春节前夕,本报特约记者走进古城开封,走进犹太人后裔家里,匆匆翻开了一部开封犹太人“千年史”……
万里跋涉寻找东方圣城
关于古代犹太人东进汴梁的途径,学者们有三种说法。一说他们自波斯往东,经中亚细亚丝绸之路,越过葱岭进入中国,然后经新疆、甘肃到达中原。另一说是取道印度,循海上丝绸之路过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在中国沿海登陆,辗转到开封。再就是“双源”说,两路都有。
不管从何而来,这批犹太人到达繁华的大都市汴梁时,当时的大宋皇帝(据考是北宋真宗—徽宗年间,即公元998年—1125年间)十分热情地欢迎了他们,并说:“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官府允许他们和汉族一样,具有居住、迁徙、谋业、就学、置买土地的自由,可以保持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这使这批流浪他乡的犹太人感受到:汴梁就是他们的“东方圣城”!
乐土乐业融进中华大家
犹太民族十分善于适应环境、平衡文化差异。当他们找到了自己认为是美好的地方时,就会落地生根,顽强开拓。
起先,这批犹太人用希伯来文化维持本民族的独立性,说希伯来语,起名用希伯来文。为了保养自己本民族的意识,他们长年念诵《摩西五经》。随着经济上的富有,他们在开封的闹市区建起了一座壮丽恢宏的“一赐乐业教清真寺”。
一赐乐业教是中国古代犹太人独有的民族宗教。他们不向他民族宣教,也不吸收别族人入教。有了清真寺,犹太人的活动步入鼎盛时期,当时的教众有5000余人,刚来汴时的七姓八家,也繁衍至73姓500多家。
然而,区区几千人对于泱泱中华,毕竟是个小数字,何况他们还认为是生活在“东方圣城”呢。中华本土文化以独有的魅力亲和着这批“客人”。他们由讲汉话开始,到用汉族姓名,适应汉、回、满族的民俗风情。特别是儒家文化“学而优则仕”的浸润,科举考试制度给予他们的平等机遇,使他们中一批有志之士不仅转变了价值观,而且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思想、情趣、操守融进汉文化中。也正是这批人,较早地成为中国古代犹太人中的“书香传家”、“累代官宦”,并成为犹太民族与汉民族自然融合的促进者、带头人。他们率先突破“族内通婚”的藩篱,迎娶汉女为妻。
通婚带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血缘关系的融合和体质特征上的变异,更重要的是在父系母系的潜移默化下,原有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兴废教寺见证千年浮沉
翻开开封的史册,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中,有不少是犹太人后裔。这一现象,明、清尤盛。
传说有一次康熙夜过开封,步入犹太人后裔石子玉开设的汴绸庄店观赏良久,连连称赞:“好汴绸!好汴绸!”从此,石子玉家的汴绸就成了供应皇室的贡品,并远销外地。石维峋家的万福楼黄金珠宝,也是享誉天下。他制作的凤冠曾令慈禧把玩不释。官宦世家赵城———赵映乘是最早进入统治阶层的中国犹太人知识分子。赵映乘多才多艺,精通希伯来文,儒学造诣颇深,著有《〈圣经〉纪变》、《劫难图》30册、《四竹堂纪异》240卷。
清咸丰年间,一场黄河大水吞噬了开封,也吞噬了凝聚中国犹太人的一赐乐业教清真寺。此次灾难前,开封曾几次遭受洪水的袭击,但每次浩劫后,犹太人都与当地人一样重返家园,修路建房。一赐乐业教清真寺也几次沉没于淤沙之下,但一次次都被重整修葺了。最后一次整修是在顺治十年(公元年)。不过,此次整修已显露出出资的犹太族人财力的枯竭。
随着嘉道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间)一赐乐业教清真寺最后一位懂得希伯来语的司祭去世,这个民族就失去了其主体文化的支柱。
『贰』 张家家谱字辈排列
我们四川泸州张家祖谱字辈:国正元林启,家贤德久洪,盛荣思宗佑,世代永兴隆。
『叁』 能写下1000名以上的诗人吗
古代诗人简介:
骆宾王(约638—约684)
今浙江义乌人。唐初文学家。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曾经当过侍御史,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官了,可当了没多久就得罪了很多人,进了监狱。获释后,被贬到浙江临海当县丞。擅长写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笔调高昂,风格雄放。与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称“初唐四杰”。
李峤(约645—约714)
今河北赵州赞皇人,唐朝诗人。唐高宗时考中进士,先后见过高宗、武后、中宗三朝皇帝,当过中书令。他的诗多数以风、月、雨、露为题材,语言清新,讲究声律,当时很有名气。
贺知章(659-约744)
今浙江萧山人,唐朝诗人。他性格狂放,喜欢喝酒,自称“四明狂客”,是李白的好友。武则天女皇期间考中进士,当过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晚年退休还乡后当了道士。少年时就以写诗而闻名,特别擅长写景诗和咏物诗。他的诗清新通俗、意境优美。他的书法也很有名,草书和隶书写得特别好。
王之涣(688-742)
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孟浩然(689-740)
今湖北襄阳人。比李白大十二岁,是李白所敬仰的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做诗。四十岁时到京城长安考进士,没有考中,非常失意,回家后仍然过隐居生活。他的诗以写田园隐逸生活为主,诗风恬静淡远。著有《孟浩然集》。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昌龄(约698-约756)
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当过几任小官,但屡次被贬官。他以写边塞诗闻名,抒情诗也同样脍炙人口。他的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著有《王昌龄集》。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在今甘肃静宁,出生于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青年时期曾经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朋友。李白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精通剑术,一心想为国家建功立业。他一生曾两次做官,结果不是遭宦官排挤,就是被皇帝流放,很不得志。他写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很有艺术感染力。后人称李白为“诗仙”。
高适(约700-765)
字达夫,今河北景县人。唐朝诗人。他早年过着流浪的生活,很不得志。他比较熟悉边塞风光和军队生活,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的边疆形势和士兵疾苦。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今河南巩义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早年漫游南北各地,途中结识了李白等许多朋友。曾两次去京城长安赶考,都没有考中。杜甫一生有很大的抱负,可惜没有机会实现。他曾经当过左拾遗,在皇帝身边工作,不久便因为仗义直言,触怒了皇帝,被免除了官职。安史之乱时,他到处颠沛流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西郊建了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当时镇守剑南的节度使严武见杜甫很有才能,就请他担任参谋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生活失去了依靠,又开始四处漂泊,五十九岁时死在长沙去岳阳的船上。杜甫的诗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全面反映了唐朝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赢得了“史诗”的称誉。他的诗题材多样,富于变化,风格深沉抑郁,语言抑扬顿挫,耐人寻味,到达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孟郊(751-814)
字东野,今浙江德清人。唐朝诗人。年青时隐居嵩山,性情耿直,很少与人来往。年近五十才中进士,做过小官。他是韩愈最赏识的诗人,但一生穷困潦倒,被成为“穷酸孟夫子”。他的诗大多抒写胸中不平,倾诉穷愁孤苦的心情,也反映了一些民间疾苦。他善于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诗风朴实深沉,语言精练。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贾岛(779-843)
字浪仙,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早年屡试进士不中,曾出家当和尚,所以他的诗多数描写荒凉、孤寂的意境。他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以苦吟诗人著称。传说,贾岛骑着毛驴进京赶考,一边行路,一边吟诗。当时他想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其中的“敲”字开始想用“推”,接着又想用“敲”,想来想去,定不下来,于是不停做着“推”和“敲”的手势,不觉冲撞了别人的马车。幸好坐在马车上的人是当时很有名的文学家韩愈。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与他一起商讨,认为“敲”比“推”好。“推敲”一词由此而来。
张继
生卒年不详,字懿孙,今湖北襄樊人。中唐诗人。在江南一带做过盐铁判官和检校祠部员外郎。他写有不少旅游题咏诗,善于用白描手法写自然风光。著有《张祠部诗集》。
张志和
生卒年不详,字子同,今浙江金华人。唐朝诗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擅长诗词,能作画、击鼓、吹笛。诗歌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卢纶(748-约799)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著有《卢纶诗集》。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他和白居易一起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派。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后来在苏州等地任刺史,晚年又入朝廷当官。在贬官期间,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他善于从民歌中吸取营养,语言生动,风格清新,在唐诗中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他曾经当过翰林学士、左拾遗。因敢于直言,得罪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又在杭州、苏州等地当刺史。杭州西湖有一条白堤,相传是白居易任职期间所筑。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的诗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相传老太婆也能听懂。
李绅(772-846)
字公垂,今江苏无锡人。唐朝诗人。他与当时的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他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宰相的职位。但他对普通百姓还是很有同情心,在不少诗歌中流露出对百姓穷困生活的关心之情,这在封建社会当官者当中是非常难得的。
杜牧(803-853)
字牧之,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他主张写文章要“以意为主”,有感而发。他的诗写景抒情,清新生动,七绝尤其出色。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李商隐(约813-约858)
字义山,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统治集团里宗派斗争最激烈的时代,与当时对立的牛僧孺、牛德裕两派朋党都有关系,成了两派斗争的无辜牺牲者,因而内心感到非常苦闷。他写的许多诗都曲折地反映了这种心境。他的诗文字和音调很美,多用象征手法,浪漫色彩很浓。他的抒情诗情调感伤,意境朦胧,对后代影响很大。
罗隐(833-910)
字昭谏,今浙江富阳人。唐朝诗人。他生活在唐朝末年的大动乱时代,对当时的社会黑暗很不满,所以他的诗多为讽刺现实之作。他的诗中善于运用口语,民间流传颇广。
胡令能
生卒年、籍贯不详人。晚唐诗人。年青时当过木匠和铁匠,被人称为“胡钉铰”。后来信仰佛教,隐居福建莆田。他写的诗流传下来的仅四首。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著有《范文正公集》。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两任宰相,曾积极进行政治改革,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了,自己也被贬职。他的诗立意新颖,讲究修辞技巧,喜欢用典故,好发议论。小诗语言精练,构思绝妙。著有《王临川集》。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虽然生活在北宋王朝比较安定的时期,但他的政治生涯非常曲折。由于他多次反对王安石革新变法,因而大部分时间在边远偏僻的地方做官,他因此有机会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接触社会现实生活,了解民生疾苦,创作出不少被后人传诵的名篇。他的诗气象万千而又精致秀丽,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苏轼很会对对子。传说有一天他到莫干山逛寺庙,寺中的老和尚不认识他,显得很怠慢,见他进门,只冷冷地哼了一声“坐”,不乐意地向小和尚吩咐:“茶”。一番交谈之后,老和尚发现来人谈吐不凡,有点来头,就比较恭敬地说:“请坐!”高声吩咐小和尚:“敬茶”。后来他知道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时,便一反常态,点头哈腰,打躬作揖,兴冲冲地招呼:“请上坐。”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轼要走了,老和尚请他为寺庙写一付对联。苏轼拿起笔就写,他写的对联是: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李清照(1084-约1151)
今山东济南人。宋朝著名女词人。她的词多写身世,情调感伤,但语言清丽,讲究韵律,精致典雅,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她也能写诗,留传下来的不多。她的诗多数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的情感,基调高昂,语言铿锵,与她婉约的词风完全不同。著有《漱玉词》。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做很多地方官,一生处于国家动乱、民族危亡、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积极从事抗金复国运动。他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今江苏苏州人。宋朝诗人。他的后半生创作了大量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于写绝句,诗风清新、秀丽,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著有《石湖居士诗集》。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诗人。他的诗善于捕捉瞬息流动的事物的景色,富有新意,构思新巧,平易自然,自成一家,被称为“杨诚斋体”。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但流传下来不多。著有《诚斋集》。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号晦庵,今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主张抗金,反对议和。学问渊博,讲学不倦。他为人诚实正直,一次他入朝议事,路上有人对他说:“皇上讨厌你的正心诚意的学说,你不要多讲了。”朱熹说:“我平生做学问就是以这四个字为指导的,我怎么能藏在心里来欺骗皇上呢?”他写的诗清新朴实,常寓哲理于形象。著有《朱文公文集》。
林升生卒年不详,子梦屏,今浙江平阳人。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今浙江龙泉人。南宋诗人。诗风淡远,耐人寻味。著有《靖逸小集》等。
翁卷生卒年不详,字灵舒,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写诗注重修辞炼字,善用白描手法描绘景色。著有《苇碧轩集》。
高鼎生卒年不详,今浙江杭州人。清朝诗人,其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王冕(1287-1359)
字元章,今浙江诸暨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画家。他出身贫寒,少年时替人家放牛,在牛背上读书,勤奋学画。他擅长画梅花和竹石,写一些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个人志趣的诗歌。他的诗文语言质朴,不拘一格,在元诗中独树一帜。著有《竹斋集》。
于谦(1398-1457)
字廷益,号节庵,今浙江杭州人。明朝诗人、政治家。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百姓爱戴。他的诗气质刚正,明白如话。著有《于忠肃集》。
郑燮(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今江苏兴化人。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擅长画兰花和竹子。他主张作诗面向现实生活,抒发真实情感,反对因循守旧,重复古人。所作诗词多描写民间疾苦,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朴素自然。著有《板桥全集》。
袁枚(1716-1798)
字子才,号随园老人,今浙江杭州人。清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明白流畅,清新灵巧,绝句尤其精妙。
龚自珍(1792-1841)
字璱人,今浙江杭州人。清朝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所作诗文提倡变法,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热切的爱国之情。他的诗境界开阔,想像丰富,充满浪漫色彩,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