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河口村水库
⑴ 济源市坐汽车怎么去克井镇河口村水库,大概需要多久车次多不
可以在信尧数码港斜对面的老公交站坐往河口的公交车,大概需要40分钟,15分钟一班车。
⑵ 请问济源的同胞们,从济源市哪里做哪个车可以到河口村水库啊几点钟有车大概多久一趟 感激不尽!!
巴士至河口,您可以坐在在信中,姚明数码港斜对面的老汽车站,一辆公交车大约需要40分钟,15分钟。
⑶ 济源市简介
济源市,是河南省直辖县级市,驻地沁园街道。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位于黄河以北,北隔太行山与山西晋城相接,西距中条山与山西运城交界,南临黄河与河南洛阳接壤,东与焦作毗邻。
济源经济发展迅猛,现拥有济源钢铁,豫光金铅等三家上市公司。济源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形成能源、化工、冶金等工业生产体系。手工艺品天坛砚为我国4大名砚之一。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济源市名列其中。
(3)济源河口村水库扩展阅读
济源环境介绍
济源市地处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与山西省毗邻,属暖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非常有利于发展工农业生产。
但受季风影响显著,冷热分明,干旱或半干旱季节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风少雨、干旱频发;夏季炎热,热量充足,降雨集中,局部易涝易旱;秋季秋高气爽,气温降幅较大,雨量减少。
冬季寒冷,雨雪稀少。2011年全年平均气温14.6 °C,全年日照1727.6小时,全年降水量860毫米。
⑷ 济源老区水利史上的辉煌篇章
济源老区水利史上的辉煌篇章
李传清
济源市是河南省西北部有名的革命老区,在1927年就建立了中共济源党支部,1929年建立特支,1930年改建为济源县委,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1945年获得解放。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来,老区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建设家园,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济源在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各条战线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就水利建设略述于后。
驯服蟒河 万民受益
蟒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太行山区山西省阳城县东山乡的花野岭,流经我省济源、孟县、温县,到武陟县的董宋村注入黄河,全长130公里,流域面积1328平方公里。济源段一般汛期流量可达600个秒立方米,大的可达1000秒立方米。其中在济源流经46公里,流域面积700平方公里,有耕地37万亩。但由于解放前旧政府不搞水利建设,特别是日寇侵占时期,山林全被砍伐和烧尽,土地失修,水土保持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十年九旱。蟒河汛后仅有0.2左右秒立方米还断断续续,一到汛期洪水泛滥,低洼地积水不能排泄,甚至受蠎河顶托,出现倒灌,仅济源就有近10万亩秋禾被淹死,麦也不能种,形成荒芜。据历史记载:从1000年到新中国建立的500年内济源出现旱灾200次,河南省有关文字记载:济源县明、清时期全年农业绝收37次,另夏、秋绝收35次。据河合村碑记:淹村:乾隆年间2次、光绪年间一次、民国四年八年2次。蟒河在济源境内仅有城东关一座桥,为了阻止日本进攻县城,还被国民党炸毁。每年汛期两岸群众因泅渡总有人死亡。群众谚语是:“山上和尚头,沟内没水流。年年种庄稼,季季没好收”,过着“早上汤,中午糠(小米糠),晚上稀饭照月亮,冬天穿不上棉衣裳”的悲惨生活,因此济源人民多年来一直渴望治理蟒河,摆脱水旱灾害,旧政府根本不关心群众生活,更不会领导人民根治蟒河变害为利,无奈,群众在济源城东关的蟒河大桥眼下挂了一把青铜宝剑,意思是“以剑镇蟒”。虽无济于事,但说明劳动人民要求治理蟒河的迫切愿望,这条可恶的蟒河解放后终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被人民驯服了。
建国后,在三年恢复生产的同时,济源县委遵照党的指示:“我们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改造自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有关干部到老区、山区农村进行调查,认为济源的自然特点是水源缺乏,十年九旱,低洼地汛期十年九淹,造成旱涝灾害频繁。但同时也发现在水土保持方面,农民也有些经验。如虎岭村全国林业模范曹永建领导群众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幼林和草满坡,保持了水土;低洼地区,东马头进行沟洫台田,把原来哈蟆洼变成了良田;东天江打井抗旱的经验;庚章村用里砌外垫的办法把坡地变成了梯田;金鹅村打水窖蓄雨水,旱时可以浇苗点种;山区沟内垒堰筑坝建谷坊,既扩大耕地又拦蓄泥沙。把这些经验汇总起来,即山区推广虎岭村封山育林和挖鱼鳞坑植树造林的经验;低洼地区推广东马头沟洫台田改种水稻的经验;在山区夹沟处筑坝垒堰蓄泥沙扩大耕地的经验。同时还认识到国家能修大型水库,济源也可以在蟒河支流上修小水库。县委要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成百库、千井、万窖,使坡地变梯田等办法控制水土地流失,使蟒河变害为利。县委提出这一治理蟒河方案后很受广大群众的赞同,这样很快以点代面,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运动。如1953年,由县里出资首先在南姚村修建了一个小水库,春季建成,汛期蓄水,当年就浇了1500亩玉米,增产12万斤,村民很快又在这条河上修了三个水库。自修水库群众得到了实惠,到1957年净增粮食200万斤。群众说:“小水库是个宝,既抗旱又防涝,养鱼虾收益高”。当时曾经阻止过开溢洪道的王顺春说:“不知道小水库这么好,修第一个水库时,我真不该阻挡在我的地挖溢洪道。”当时所以要在蟒河支流的上河先修水库,是因为上河(即南姚河)横穿南姚行政村,汛期河涨,淹没村庄土地,甚至造成人畜死亡。如1943年南姚河发水,外逃360户,死人454名,冲坏土地250亩,房屋倒塌194间。为了在蟒河各支流河岔上修小水库,抽调各乡干部和热心水利的青年参加在庚章村学习修小水库,一边劳动一边学习,他们回去后,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形成了兴建小水库的高潮,但他们虽然能选库址和有建库技术,可是没有测量水平仪,县里及时买了100个手准仪(照片1),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些小型工程,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便于群众运动全面开展。当时县委还制定了谁受益谁负担,多收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不受益不负担的政策,水库占谁地谁可在库内养鱼,收入归己。这些政策大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本着农闲大干、农忙小干、特忙暂停的办法,在工程开展中本着先小后大,先易后难,进行一片一坡一沟集中治理的方法。经过五年治理,到1957年蟒河流域的13个支流内修小水库63个,山区造林15万亩,坡地变成了梯田,建成了近万个水窖,发展水浇地10万亩。基本上控制了蟒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效益逐年明显。如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的9937万斤到1957年的15876万斤。有了水群众从内心里高兴,如白道河水库通水时,坡头村郝玉温母亲80多岁,孔老太太78岁,郑世道双目失明,三人在路上歇了四歇,到村北看水库通水,郑世道说:“我虽看不见,听听水声也能多活二年。”
1956年国家农业部副部长何基沣到济源视察工作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水土保持的典范》的文章,这年7月我参加了全国水土保持的座谈会,介绍了济源县综合治理蟒河的办法,1957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谭震林在郑州河南国际宾馆召开豫北13县水利座谈会,在听取了我和李生茂汇报治理蟒河的办法和各县的情况后,他肯定了济源县“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小型为主,以蓄为主,以群众自办为主”的治理蟒河经验,11月4日《河南日报》全面报道了会议情况,号召学习蟒河治理的经验,继而在12月5日我又代表济源县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第二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上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授予济源锦旗一面,上书“驯服蟒河,万民受益”(照片2),我当时在笔记本上写下一首诗:“双手接过锦匾旗,字字行行重千斤。驯服蟒河不停步,万民受益代代存”。同时我被邀在水利学院介绍综合治理蟒河的经验,受到了师生的好评。1958年我代表济源县参加了全国水利表彰大会,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署名授予济源县“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照片3),并号召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由负责人带队到济源参观学习。接着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先后派出119个参观团来济源参观学习,总人数达1.5万人。黄河委员会副主任赵明甫参观后说:“蟒河治理也是支持了黄河治理,明清时期黄河是百年一改道,五年一决口。光绪三年仅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省死人1300万。”前苏联、罗马尼亚、越南、朝鲜等国家,也派代表团来济源参观访问。罗马尼亚水利局长包艾鲁•斯必利顿率代表团在参观蟒河治理措施后,还在纸坊水库工地参加劳动,并向济源请求将纸坊水库改为“中罗友谊水库”。两国同意后,就正式宣布济源纸坊水库为“中罗友谊水库”(该水库在上世纪80年代因五三一建设拆除)。
1958年8月2日接河南省通知,国家有关领导和各省市水利负责人坐飞机视察济源,尤其是蟒河流域。随后不久,国家水利部钱正英部长和副部长李葆华到济源视察了蟒河的治理,并到王屋罗庄亩产千斤玉米田视察。
蟒河治理的经验毛主席也充分给予肯定。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他指出:“把蟒河等经验一总结,总结出了葡萄串、满天星,这是对事物的逐步认识的过程。排(排水)、大(大型工程)、国(国家办)与蓄(蓄水)、小(小型工程)、群(群众办)是对立的统一。蓄、小、群为主,当然也要排、大、国。”
蟒河的驯服证明当时县委和政府制定的措施是正确的,只有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才能解决村与村,社与社利害关系,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只有以小型为主才能解决技术问题,达到投资少,见效快,多、快、好、省的目的;只有以蓄为主才能保水保土减轻旱涝灾害的目的;只有以社办为主,才能解决资金不足,达到人人参加治理蟒河的目的。
引沁济蟒渠的建设
引沁河水灌溉济源沿山坡地是当地群众千百年的愿望,办法是从盘峪河打洞到盘谷寺就可将水引出来。经过研究,我们带领技术人员初测打一个上万米长洞,当时条件不具备,第二高程低,如渠首移在紫柏滩,绕山转修明渠打短洞完全是可能的。我们向县委汇报了初测情况,虽然当时各方条件不具备而未行动,但县委和群众引沁河水兴利的思想没有动摇。
1965年,中共济源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克井代表团提议修引沁渠议案,我同时还介绍了引沁渠线及效益,经过讨论一致通过,形成决议。会后县委随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引沁指挥部。县委书记侯树堂兼任指挥长(这时他在新乡和修武县搞社教),王振邦副书记和我及县粮食局长侯守善为副指挥长,吃住在工地,坐阵指挥(另有6名兼职副指挥长)。还在受益单位会议上规定:多受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早受益多出工,晚受益少出工,间接受益也出工支援的办法,并规定民工除做饭和保管外,青壮年男性民工经过身体检查没有心脏病和夜盲症者方可到工地干活。会议后群众精神振奋,积极报名参战,经过各方筹备,秋收后,先修大社村到圪了滩村汽车路,以便运送物资。6000名民工大致在11月份分三批到了工地。第一批去三分之一,任务是建本单位人的住处(搭草庵、打土窑、找石龛);第二批任务是:认本单位工段和修去工段的路;第三批民工到齐后首先学习毛主席著作提高认识,其次认定本单位工段和任务,其三练打锤扶钎,装炮放炮等技术,于当年12月16日在东滩村召开全体民工动工誓师大会(照片4)。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后,坚定了信心,一致表态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大家住在石龛下或自建的草庵内,吃的是粗粮,住在野地,不怕炎寒在悬崖绝壁上修渠打洞,逢沟架桥,争分夺秒战斗在工地。如英武洞每天三八制工作,民工为劳动多贡献当班者把钟表拨后,接班者将表扭拨前,发生口角,指挥部将表定时加锁,才解决了这个“争议”。还有开始打两米高两米宽的导洞,需打九个炮眼,每班洞进度只10—30厘米,后民工创造短、中、长九根炮钎,这样进度提高三倍以上。承留村打的出水口,44天平均每天进度2.61米,最高达4.01米,当时形成了为引沁渠出力是无尚光荣的风气。如克井村韩占奎下肢瘫痪,但会掌鞋和理发技术,他就跪爬40里到东滩为民工理发掌鞋。辛庄梁秀美组织10名青年妇女步行50里到东滩为民工补洗衣被。在工地请年长者讲村史家史,因旱涝灾害逃荒在外卖儿卖女的悲惨情况,当时还发现民工住地瓮口村光绪三年碑记载:“……东庄西庄谁敢一人来往,人吃人肉到处都有,死者十有八九,呜呼哀哉,谁念吾民之苦……”。这就进一步坚定建引沁渠保丰收的决心和信心,他们说:引沁河水战胜旱涝保丰收,就是干革命。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排除。原定渠首到河口40华里用三年时间完成,因这段全在深山处,既是悬崖绝壁又石洞多而长,实际只半年时间,不仅完成三年计划还延长20华里将渠通过蟒河。这段为第一期工程,1966年7月12日通水时,河南省副省长王维群带领各地区负责人和水利局局长参加通水典礼剪彩大会。他说:“引沁济蟒工程是我省继‘引漳入林’之后的又一伟大胜利,也是我省人民向自然开战,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多快好省的发展山区水利建设事业的又一面鲜艳红旗”(照片5)。
第一期工程通水后孟县提出要求,经地委批准,参加引沁渠建设,将渠延伸到孟县槐树口村,将孟县丘岺坡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田。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于1968年12月27日全渠通水到孟县槐树口村(付照片),全长240华里,后经第一期渠段扩建,可引水23个秒立方,(照片12)可浇蟒河流域山岭地40万亩。把蟒河流域内23条山溪河流,68座小水库和近万个塘池水窖串联起来,形成以引增蓄,引蓄结合,长藤结队,达到引沁原计划灌、淤(利用汛期沁河水捎带的泥沙灌溉土少石多的坡地)、电(利用洪水落差发电,现有3×3600千瓦和2×200千瓦电机)综合效益的目的。
引沁总干渠济源段(140华里)分三期完成,修成一段,配套一段,通水一段,受益一片,群众干劲越来越大,克服困难的办法也越来越多,终于实现了引沁河水到山岭高地的愿望,使历史上靠天收变成了稳产高产田。群众说:“修渠前种到地,收在天,好年亩产不过百斤关。看今天,亩产吨粮不稀罕。坡地石多土少,汛期利用沁河水的泥沙灌田,淤后也变成吨粮田”,同时也带动了林牧业和乡村企业的发展。
引沁工程建设中开展比学赶超流动红旗表彰先进活动,出现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如:吓魂潭爬上悬崖除险石英雄宋玉温;卫玉荣带领雁门村青年妇女打通曙光420米的破碎石洞;北社村李宗儒受伤住医院未好就私离医院到吓魂潭施工;青年妇女黄莲芳背着家庭拿着针线到工地为民工缝补衣服,后又拿着工具到一干渠打石头;技术人员丁怀谦在吓魂潭测渠线时不慎失足,掉下半山腰被一棵小树挡住了,同志们用绳把他系上来后,仍继续测量。
吓魂潭是个卡脖子工段,如和其他工段同时施工就断绝了以上近20华里施工运输的物资,待以上工段基本竣工和物资备足时,组织克井、辛庄、城关三个营1200名特别强的战士突击施工。吓魂潭是非常险要的,此处有三通石碑记载:“……上依绝壁,下临深渊,人行其上,如飞鸟遨空。”再险恶也吓不倒英雄,他们从小李庄村往此处修了两里人行石路,到了吓魂潭山腰,再打竖井到渠线处施工,英雄们豪迈的说:“一天三次上下工,大路就是一条绳。(照片7)”经过近三个月的苦战,终于打通500米石洞和建成1500米的明渠。
引沁济蟒渠建设激发了全县人民为水而奋斗:如轵城镇火神庙村住在山北,人畜饮水要翻山到山南沟泉水担水。支部书记李世清带领群众打个300米长石洞,将山南泉水引到山北,虽15分钟流一担水,但解决了翻山担水之苦。河南省原副省长王维群看后说:“真了不起,火神庙村改为战天洞村吧。”下冶镇大岭村赵小保年仅13岁,其父叫他每天去山坡放牛,这时他看到沟底有个长流小溪,每天就既放牛又修渠,后来修成两华里一个小渠,将水引到田间,可浇地8亩。群众称赞他是“小愚公”。
向高山水利化进军
济源在驯服蟒河和引沁济蟒渠建成后,平原和丘岭地区的土地基本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保收田。但邵原、王屋、下冶、大峪四个山区这时虽也建些小水渠和小水库及水窖,仍然还是“靠天收”。上世纪对山区三大河流建水库地址经地区技术人员已测定钻探地质,但因在特殊年代等诸多原因未能实施。
1970年,中共济源县第三次党代会恢复建立县委以后,给三大水库建设提供了保证。以赵永福为首组织技术人员对王屋山水库重新测量,在此基础上,我和赵正新(县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及技术人员到水库地址又进行考察并商定:坝主体为混凝土,经访老农和亲自查看找到一个白沙谷堆,解决工程用沙问题。
决定建库后,又召开山区四个公社负责人(邵原连世清、王屋翟家其、下冶王甲元、大峪李希贤)会议,王荣森书记和我及技术人员等讲了修建王屋山水库的重大意义,邵原公社连世清提出,他自己修鳌背山渠道,先引水灌溉得利后再建水库,这个建议得到了县委的同意,并建立了王屋山水库指挥部(当时为铁山河水库)。随后我和指挥部技术员成英(阳城县籍人)到阳城县向该县副县长(女)谈了王屋山修水库的情况,告知要淹没阳城县一些土地和住户。这位女县长讲:这地方我知道,基本没有土地和住户,我支持你们建水库,就这样王屋山水库定下来了。
1971年秋后,指挥部住在庵沟,庵沟以上先修渠道,渠通后便于平车和小拖拉机往水库送料。水库清基开始浇灌后,新乡地区水利局长张君仁建议:应一面修水库,一面修渠道,达到库成渠通,否则水库建成修渠补助款省里不易列入计划。山区渠道比较复杂,技术含量高,除水库工地只留下郭俊和两个技术员外,我和张金声及其他技术人员转入渠道上来,并组织带领平地九个公社民工先修东干渠,对各单位实行分段包干,按时完成。东干渠最困难的是架设渡槽。如三教和韩彦要架渡槽,当地多为风化石,远处开运石料费工和投资过大,就采用了薄壳排架渡槽,最高处是35米。这时,只有借济源驻军的一个小吊车,仅能吊到10米高。我们自做扒杆,进行吊装。九座薄壳渡槽群,总长3700米,排架林立,槽身高悬,犹如九条多脚长龙,腾空飞跃,把一座座山头连在一起,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人们用“天桥”、“彩虹”、“长龙”来形容渡槽的雄伟,用“友谊”、“团结”、“胜利”来歌颂军民建渡槽的情谊(照片6)。
鳌背山水库位于鳌背山西麓(水渠通后建水库),东阳河上游,水库大坝为混凝土双面拱形,坝高50米,蓄水250万立方米,总干长17.5公里,渠宽2米,高2.5米,引水总干渠除1500米明渠外,全部由长达16公里的103个石洞和涵洞组成。走在渠上不见渠,走进渠内不见天,总投工2500多万个,通水能力4个秒立方,可灌溉高山上4万多亩“火旱田”。
天坛山水库是济源人民向高山水利化进军兴建的第三个水利骨干工程,1977年12月动工,1979年8月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参加工程建设的是全县除邵原公社外12个公社的万余名民工,水库清基灌水泥浆后,我和郭俊分工是:郭负责坝施工,我负责渠道施工。共开挖土石40多万立方米,垒砌料石5万多立方米,水库浇灌混凝土2.6万立方米,投工300多万个,坝高27.5米,总干长16公里,其中石洞42个长10公里,通水能力为4个秒立方,整个渠道全系石块垒砌,水泥铺底衬帮(水库干渠未建成我调离济源)。
三个水库共同特点是:
1.坝高,蓄水少:王屋山水库坝高80米,蓄水1000万立方米;鳌背山水库坝高51米,蓄水250万立方米;天坛山水库坝高23米,蓄水200万立方米。
2.总干渠石洞多,三水库总干渠长45.3公里,其中石洞296个,长33公里,占总干的四分之三。
3.水渠修建基本是平地公社无偿支援,自带工具和生活用品,显示了团结友爱、战胜自然的高尚精神。
自来水进万家
济源市山区人畜吃水最困难的是西部王屋、邵原、下冶、大峪四个镇和承留镇的部分村庄,共计160多个行政村,当时约10万人和10余万头牲畜。其中缺水人口占80%,大部分散居在海拔400米高的山山岭岭。一般年份,这些地方的人畜饮水主要靠池、塘、窖储水以及山泉、溪水生活,水在深沟内,走着弯曲的羊肠小道,有些群众担水往返路程少则三五里,多则七八里。若遇特大干旱,河塘干涸,有些居住离水偏远的户,因缺水举家投亲靠友逃“水荒”。过往路人若经此地,民间流传“宁给一个馍,不给一碗水”,可见水的珍贵。他们对水的利用率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先洗菜,洗了菜洗脸洗脚,饮牲畜或者家禽。严重的水资源缺乏,长期饮用被污染或严重缺碘的水,也是造成这里发生地方病和低智商人群的主要原因。如群众流传着说:“住在五指河,不死也粗脖”。
建国以后,历届县(市)委和政府都为老区、山区百姓饮水困难想了许多办法,先是村村户户打水窖,利用季节性雨水,储入窖中。这种办法在正常年景曾经发挥了不少的效益,既可浇地,又可人畜饮水。后来修建的水库,主要解决了山区的灌溉问题,如开闸浇地时沿渠群众可顺便往自己家缸内、水窖内储水,而山区人畜吃水问题依然受到限制。遇天旱,天然水源便没有了。政府发动各机关和企业用汽车往山上拉水。直至上世纪末,全市仍有七八万人和10余万头牲畜饮水困难,使畜牧业和企业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在进入21世纪时,市委和市政府投资利用王屋山、天坛山、鳌背山三大水库的高程,在渠内埋设水管,经过净化将水送进千家万户,从此山区告别人畜吃水困难历史,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山区、老区群众饮上自来水、卫生水。在通水时,群众为表达喜庆心情,门上都贴上了楹联,有的写着:“乐哈哈庆通水,喜洋洋跟党走”、“小院流水哗哗响,心中感谢共产党”等对联表达心情。
饮水如油的下冶镇坡池、陶山、南岩头、石槽村群众集资和市政府设计投资在横岭山建了提水站,将小浪底水库水提高到山上,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群众高呼“共产党万岁!”还把把横岭山改名为“公仆山”,并立碑留念。
现正在修建的河口村水库和已建成的蟒河口水库,既可控制两大河流洪水泛滥,又可为工农业发展提供水源,也为美化环境提供了条件。市政府今年将小浪底北岸灌区济源段工程列入计划,力争3年左右时间修通,到那时济源将是更加山清水秀、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济源。
(作者系原济源县委政府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封丘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济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⑸ 沁河河口村水库的水库概要
河口村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改善河道基流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下距五龙口水文站约9km,属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是控制沁河洪水、径流的关键工程,也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坝址控制流域面积9223平方公里,占沁河流域面积的68.2%,占黄河小花间流域面积的34%。坝址距济源市22km,距右岸约11km有济(济源)阳(阳城)公路通过,且有低等级公路连接至坝址;左岸下游约9km有207国道和二广高速通过,并有乡间简易道路连接至坝址;坝址南距焦枝铁路约9 km,与济源市、洛阳市、焦作市和新乡市均有公路、铁路相通,对外交通条件较好。
河口村水库位于济源市河口村附近的沁河干流上,是黄河防洪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拟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河口村水库工程规模为大(Ⅱ)型,最大坝高117.0m,总库容3.30亿立方米,工程设有大坝、溢洪道、泄洪洞、灌溉引水发电洞、电站厂房等建筑物。水库建成后,可减轻黄河防洪压力,同时将使南水北调总干渠穿沁工程达到100年一遇设计防洪标准,也可使沁河防洪标准由当前不足25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沁河是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以下简称三花间)两大支流之一,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占黄河三花间流域面积的32.5%。沁河洪水是黄河下游洪水的主要组成部分,沁河水资源是河南省豫北地区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水源。
由于沁河缺乏控制性水库工程,沁河下游及豫北平原的防洪和水资源问题均十分突出。沁河下游河床为地上悬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2~4m,当前河道堤防防御标准为4000 立方米/秒,相应洪水水位高出相距43km的新乡市30.4m,高出京广铁路詹店车站处路面17.4m。历史上沁河下游洪水灾害十分严重,自三国魏景初元年(237年)有记载以来,到1948年的1712年中,决口193次。仅民国37年间,决口就达48次。1947年武陟县大樊决口,溃水夺卫入北运河,淹没五个县的120多个村庄,面积达400平方公里,灾民20余万人。随着黄河河床淤积抬高,沁河下游从河口向上游也在逐渐淤高,黄河涨水时即发生顶托倒灌,1933、1958年黄河均倒灌至武陟县城附近。受黄河洪水顶托,沁河洪水下泄不畅,木栾店以下堤防易决口。若发生“黄沁并溢”,因其位置处于黄河下游上端,其决溢灾害远大于其他位置的临黄堤决口。因此,沁河防洪与黄河防洪息息相关。沁河下游两岸平原人口密集,保护区面积1725平方公里,人口117万,耕地56.15万亩。涉及两市(焦作市、济源市)五县(济源、沁阳、博爱、温县、武陟),有京广铁路交通干线,又有新焦、焦枝铁路通过。保护区内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主要工业有煤炭、耐火材料、化肥、水泥等;农业产量较高,是全国闻名的粮食吨粮县(市)。如今河道的防洪标准仅为20年一遇,当洪水超过4000 立方米/秒时,将淹没沁南滞洪区。该区是河南省粮食的主要产地之一,有人口约15万,土地约16万亩。由于洪水预见期短,将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若洪水进一步上涨,如今河道可能向北决溢,将危及华北平原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安全,以及京广、焦枝铁路、107国道等交通运输安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沁河下游的焦作和济源市,是河南省经济发展较迅速的地区,1997年两市国民生产总值291亿元,占河南省的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644元,比全省平均高73%。沁河是两市的主要水源,但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当前在灌溉季节缺水严重。随着沁北火电基地的兴建和工农业的发展,沁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为了保证沁河下游两岸及豫北平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兴建河口村水库。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在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的黄河干支流上已建成三门峡水利枢纽,在黄河支流上已建成故县、陆浑水库,黄河下游已初步形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防洪能力已有很大提高。2001年12月,小浪底水库最后一台机组发电,标志着小浪底水利枢纽已正常投入运用,下游河防工程标准提高,抗御大洪水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下游仍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随着小浪底水库死库容的淤积,沁河洪水和黄河洪水经常遭遇,是小浪底至花园口无控制区大洪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兴建河口村水库,对减轻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减少黄河滩区中常洪水的淹没损失以及缓解沁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
⑹ 济源市怎么样
济源是省辖市,城市建设还是很好的。
工业有济钢和豫光金铅,还有一个很好的北京光电也很牛。
旅游有王屋山,小浪底等。
⑺ 济源的具体位置在那里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济源市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辖8镇4乡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6万人,济源城市规划区面积 5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35 平方公里,道路、绿地、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作为一座年轻城市,济源坚持“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理念,在城市特色上下工夫。投资 2.3 亿元建成的济源篮球城已成为 CBA 和 WCBA 的河南主赛场,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篮球训练基地。投资 2.5 亿元新建的济源一中,被命名为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文化城、世纪广场、综合服务中心等城市重点工程现代气派、别具风格。 湨 河、蟒河纵贯城区,绿树、花草、小品加上流光溢彩的夜晚,展现出北方水城的醉人美景。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济源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放带动、工业强市、科技兴市、三产富市、文化立市五大战略,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荣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
“十五”期间,济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幅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位,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稳居全省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位于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第二位。 2006 年生产总值完成 180.36 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 26.5 亿元,依然在河南省保持着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态势。
济源现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铅锌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济源市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众多,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沁北电厂、济焦和济洛高速公路等已经竣工,西霞院水库、济晋和济运高速公路等正在建设中,河口村水库、沁北电厂二期可望年内开工,这些项目累计投资数百亿元,对推动济源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发展的层次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