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丘许昌 » 济源十二届

济源十二届

发布时间: 2021-03-08 09:57:30

河南省副省级城市有几个

目前河南还没有副省级市,而郑州洛阳最有希望成为副省级市。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15座副省级城市,其中10座为省会城市,5座为计划单列市。自1994年2月25日副省级城市实施以来,已经20多年没有新审批副省级城市。2016年3月1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建议中央将郑州升格为副省级城市。

  1. 郑州

著名景点: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白云山、龙潭峡、老君山、重渡沟等。

济源在河南哪地方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济源市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辖8镇4乡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6万人,济源城市规划区面积 5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35 平方公里,道路、绿地、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作为一座年轻城市,济源坚持“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理念,在城市特色上下工夫。投资 2.3 亿元建成的济源篮球城已成为 CBA 和 WCBA 的河南主赛场,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篮球训练基地。投资 2.5 亿元新建的济源一中,被命名为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文化城、世纪广场、综合服务中心等城市重点工程现代气派、别具风格。 湨河、蟒河纵贯城区,绿树、花草、小品加上流光溢彩的夜晚,展现出北方水城的醉人美景。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济源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放带动、工业强市、科技兴市、三产富市、文化立市五大战略,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荣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篮球城市”、“ 1.行政区划 济源市共有4个乡、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50个居委会、484个村委会。 2.地理位置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在区位上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3.人口民族济源共有17个民族成份,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5%,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5%,其中超过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近1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0%以上。2005年末济源总人口66万。 4.历史概况 济源因系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夏二世曾在此建都,史称“原”。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境内文物保护单位达260余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4处,文物总数量列全省各直辖市第二。济源又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千百年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一直是激励济源人民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5.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适时调整发展思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八五”之前,济源的发展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坚持发展“五小工业”。在此基础上,1987年,济源将发展路子定位于工业旅游城市。1990年,济源进一步提出了“以市属骨干企业为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路,把加快发展的主要增长点锁定在工业经济上。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出工业带动,坚持‘四轮'(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旅游业)驱动,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济源制定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十五”发展纲要,确定了12%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并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济源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一争一创”的目标,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争第一,城市品位在全省创一流”。2003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又结合济源实际,及时提出了在中原地区提前十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这一系列重要决策的指导下,济源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作为主题,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城乡、所有制、企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5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生产总值按新的计算方法初步核算143.83亿元,增长18.5%,人均达到2686美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1.08亿元,增长45.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9亿元,增长4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98亿元,增长32.6%;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7.18%,比上年提高41.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95亿元,增长16.2%;招商引资18.6亿元,增长72%,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74万美元,增长2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亿元,增长14.9%;外贸出口2.36亿美元,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7元,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3889元,增长14.5%。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四项指标总量已不同程度超过部分省辖市。 6.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2002—2004年免除山区中小学生的杂费和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书费,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助贫困中小学生27700人次,完成了农村中小学57个项目的D级危房改造。率先在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济源一中被命名为“全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市一职高被命名为“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等工业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 7.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2005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9.1万册,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2.31%,电视人口覆盖率96.92%。全市出版发行报纸2种,总印数466.3万份。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涌现出了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全国“五个一工程”提名奖的大型现代豫剧《王屋山下》和全国“群星金奖”的大型舞蹈《愚公魂》等一批优秀艺术精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济源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不断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11项,评出市级科技进步奖50项,获得专利授权142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8.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005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个体)24个,床位177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690张;卫生技术人员2039人。年末全市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76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31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2个,床位440张,卫生技术人员426人。公共卫生体系、疾病防控体系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设施条件和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9.交通 济源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焦枝铁路横贯南北,电气化复线已建成营运,侯月铁路在济源境内与焦枝铁路接轨,使济源成为南北、东西两大铁路干线的“丁”字通道。公路运输四通八达。 207国道北抵山西晋城,南接郑洛高速公路及310国道。新济公路东起新乡连结107国道,西达山西垣曲。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乡村道路为基础,以工业区、旅游区、沁北电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道路为重点的四面辐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规划到2010年,高速公路完成与省会郑州及周边地市联通,济洛、济焦、晋济高速公路全面贯通;国、省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标准,主要进出口及旅游路高标准绿化、美化;重要市道达到二级公路标准,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按照铁路运输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加快铁路发展,实现客货分流,优化路网结构。完成济钢、豫光、豫港三条铁路专用线建设。 10.旅游 济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近些年,济源市依托众多的名山胜水和文物古迹,本着“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指导思想,突出“一山一水一庙一猴”,投资数亿元强力开发旅游资源,建成了王屋山、五龙口、小浪底三大景区,并与济渎庙一起,形成了我市旅游业的四大品牌。 王屋山景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有奇峰秀岭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观。主峰天坛峰,海拔1715米,因轩辕黄帝在此设坛祭天而得名,是华夏子孙寻根问祖之地。天生丽质的九里沟,奇峰绝壁,悬泉飞瀑,植被葱郁,被誉为“夏天里的童话世界”。保持着原始自然山水风貌的小沟背还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亟待开发的处女地。2003年,王屋山以第一名的佳绩入选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 小浪底景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南25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建成。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呈现出高峡平湖、港湾交错、山水交融的壮丽画面。景区内有万里黄河上惟一有人居住的河心绿洲——西滩,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张岭半岛,有自然风光与民间传说交相辉映的黄河三峡。现在已经开工建设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配套的西霞院水库建成后,将为该景区再添新景。 五龙口景区。五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观68处,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猕猴和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境内盘谷寺(又称盘古寺),是传说中人类起源的地方。近年来,景区投资4000余万元相继建成了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华夏第一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荆浩展馆以及五龙大型群雕、中华猕猴园、大圣宫、观光缆车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精品景点,是河南省的“十佳风景名胜区”和“十佳旅游景区”,2002年8月16日又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 济渎庙景区。济渎庙坐落于济水发源地,隋朝为祭祀济渎神而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现有宋、元、明、清历代建筑22座,唐、宋、元、明、清碑碣石刻四十余通,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庙内现有我省规模最大、价值很高的明代木牌楼建筑“清源洞府门”,有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宋代“济渎寝宫”,有我国惟一幸存的宋代“石勾栏”以及堪称国内孤例的隋“复道回廊”遗址,保留着具有隋唐遗风、神似紫禁城太和殿的“渊德大殿”遗址等。

求采纳

⑶ 济源一中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继获得“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表演类节目一等奖”。

⑷ 济源市五龙口镇农村村支换届下次是哪一年

应该就是今年,现在五年一换届了。

⑸ 古代济源的行政区划是什么

【面积】 1931平方公里

【人口】 66万

【邮编】 454650

【区号】 0391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济源市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辖8镇4乡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6万人,济源城市规划区面积 5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35 平方公里,道路、绿地、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作为一座年轻城市,济源坚持“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理念,在城市特色上下工夫。投资 2.3 亿元建成的济源篮球城已成为 CBA 和 WCBA 的河南主赛场,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篮球训练基地。投资 2.5 亿元新建的济源一中,被命名为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文化城、世纪广场、综合服务中心等城市重点工程现代气派、别具风格。 湨 河、蟒河纵贯城区,绿树、花草、小品加上流光溢彩的夜晚,展现出北方水城的醉人美景。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济源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放带动、工业强市、科技兴市、三产富市、文化立市五大战略,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荣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篮球城市”等。

1.行政区划

济源市共有4个乡、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50个居委会、484个村委会。

2.地理位置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在区位上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3.人口民族济源共有17个民族成份,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5%,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5%,其中超过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近1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0%以上。2005年末济源总人口66万。

4.历史概况

济源因系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夏二世曾在此建都,史称“原”。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境内文物保护单位达260余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4处,文物总数量列全省各直辖市第二。济源又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千百年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一直是激励济源人民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5.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适时调整发展思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八五”之前,济源的发展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坚持发展“五小工业”。在此基础上,1987年,济源将发展路子定位于工业旅游城市。1990年,济源进一步提出了“以市属骨干企业为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路,把加快发展的主要增长点锁定在工业经济上。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出工业带动,坚持‘四轮’(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旅游业)驱动,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济源制定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十五”发展纲要,确定了12%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并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济源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一争一创”的目标,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争第一,城市品位在全省创一流”。2003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又结合济源实际,及时提出了在中原地区提前十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这一系列重要决策的指导下,济源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作为主题,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城乡、所有制、企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5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生产总值按新的计算方法初步核算143.83亿元,增长18.5%,人均达到2686美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1.08亿元,增长45.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9亿元,增长4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98亿元,增长32.6%;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7.18%,比上年提高41.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95亿元,增长16.2%;招商引资18.6亿元,增长72%,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74万美元,增长2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亿元,增长14.9%;外贸出口2.36亿美元,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7元,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3889元,增长14.5%。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四项指标总量已不同程度超过部分省辖市。

6.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2002—2004年免除山区中小学生的杂费和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书费,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助贫困中小学生27700人次,完成了农村中小学57个项目的D级危房改造。率先在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济源一中被命名为“全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市一职高被命名为“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等工业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

7.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2005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9.1万册,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2.31%,电视人口覆盖率96.92%。全市出版发行报纸2种,总印数466.3万份。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涌现出了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全国“五个一工程”提名奖的大型现代豫剧《王屋山下》和全国“群星金奖”的大型舞蹈《愚公魂》等一批优秀艺术精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济源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不断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11项,评出市级科技进步奖50项,获得专利授权142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8.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005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个体)24个,床位177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690张;卫生技术人员2039人。年末全市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76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31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2个,床位440张,卫生技术人员426人。公共卫生体系、疾病防控体系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设施条件和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9.交通

济源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焦枝铁路横贯南北,电气化复线已建成营运,侯月铁路在济源境内与焦枝铁路接轨,使济源成为南北、东西两大铁路干线的“丁”字通道。公路运输四通八达。 207国道北抵山西晋城,南接郑洛高速公路及310国道。新济公路东起新乡连结107国道,西达山西垣曲。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乡村道路为基础,以工业区、旅游区、沁北电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道路为重点的四面辐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规划到2010年,高速公路完成与省会郑州及周边地市联通,济洛、济焦、晋济高速公路全面贯通;国、省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标准,主要进出口及旅游路高标准绿化、美化;重要市道达到二级公路标准,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按照铁路运输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加快铁路发展,实现客货分流,优化路网结构。完成济钢、豫光、豫港三条铁路专用线建设。

10.旅游

济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近些年,济源市依托众多的名山胜水和文物古迹,本着“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指导思想,突出“一山一水一庙一猴”,投资数亿元强力开发旅游资源,建成了王屋山、五龙口、小浪底三大景区,并与济渎庙一起,形成了我市旅游业的四大品牌。

王屋山景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有奇峰秀岭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观。主峰天坛峰,海拔1715米,因轩辕黄帝在此设坛祭天而得名,是华夏子孙寻根问祖之地。天生丽质的九里沟,奇峰绝壁,悬泉飞瀑,植被葱郁,被誉为“夏天里的童话世界”。保持着原始自然山水风貌的小沟背还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亟待开发的处女地。2003年,王屋山以第一名的佳绩入选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

小浪底景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南25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建成。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呈现出高峡平湖、港湾交错、山水交融的壮丽画面。景区内有万里黄河上惟一有人居住的河心绿洲——西滩,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张岭半岛,有自然风光与民间传说交相辉映的黄河三峡。现在已经开工建设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配套的西霞院水库建成后,将为该景区再添新景。

五龙口景区。五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观68处,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猕猴和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境内盘谷寺(又称盘古寺),是传说中人类起源的地方。近年来,景区投资4000余万元相继建成了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华夏第一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荆浩展馆以及五龙大型群雕、中华猕猴园、大圣宫、观光缆车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精品景点,是河南省的“十佳风景名胜区”和“十佳旅游景区”,2002年8月16日又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

济渎庙景区。济渎庙坐落于济水发源地,隋朝为祭祀济渎神而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现有宋、元、明、清历代建筑22座,唐、宋、元、明、清碑碣石刻四十余通,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庙内现有我省规模最大、价值很高的明代木牌楼建筑“清源洞府门”,有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宋代“济渎寝宫”,有我国惟一幸存的宋代“石勾栏”以及堪称国内孤例的隋“复道回廊”遗址,保留着具有隋唐遗风、神似紫禁城太和殿的“渊德大殿”遗址等。

⑹ 济源先后获得了哪些荣誉称号

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区建立"大综管"新格局的做法荣获第七届"中国改革十大创新案回例"奖。区获评全国科答普示范区、全省首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省级林业生态区。龙岗公安分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和全国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区司法局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单位。龙岗国土房产分局被评为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先进单位。区农林渔业局被评为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检测预防先进集体。区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标兵人武部"。南岭村社区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区劳动争议仲裁院被评为省先进劳动仲裁机构。龙岗中专通过国家重点中专复评,龙城高中、平冈中学通过省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区档案馆被评为省特级档案馆。区中心医院被省总工会评为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区居民萧彦红勇夺世界残疾人射箭锦标赛女子坐姿射箭冠军,并当选省十大新闻人物。体育健儿在市七运会上取得金牌总数第二、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⑺ 2020年济源一中高考预计有多少人

2020年济源一中高考,
是2017年入学。
可上济源市教育局官网,
参考济源市2017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⑻ 济源新领导张战伟简介

9月9日,河南省济源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修振版环出席会议并宣布权省委决定:张战伟同志任中共济源市委委员、常委、书记(正市厅级);宗长青同志不再担任中共济源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张战伟,1963年10月生,河南伊川人,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中共济源市委书记、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
1992.07--1997.04 河南省纪委办公厅(室)主任干事。
1997.04--1997.07 河南省纪委办公厅副处级检查员、监察员。
1997.07--1999.08 河南省纪委办公厅副主任。
1999.08--2001.02 河南省纪委办公厅副主任(正处级)。
2001.02--2003.02 河南省纪委研究室主任。
2003.02--2007.03 河南省纪委驻省交通厅纪检组组长、厅党组成员。
2007.03--2010.07 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
2010.07--2015.12河南省纪委常委。
2015.12--2016.09 河南省委巡视工作办公室主任(正厅级)、河南省纪委常委。
2016.09-- 中共济源市委书记、河南省纪委常委。
河南省纪委委员,纪委常委。

⑼ 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马住村村长是谁

原任村长为杨战备,不过换届了,不知道他还是不是村长

⑽ 急求:济源市段喜中同志在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及在全市2008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政府网上有

热点内容
驻马店上蔡县邮编 发布:2021-03-16 21:53:57 浏览:888
新发地招聘 发布:2021-03-16 21:51:19 浏览:217
漯河大伟 发布:2021-03-16 21:51:07 浏览:401
相亲爱一家 发布:2021-03-16 21:49:54 浏览:504
校园跳蚤市场系统 发布:2021-03-16 21:48:31 浏览:929
洛阳到巩义汽车时刻表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108
男人胖相亲 发布:2021-03-16 21:47:49 浏览:948
苏宁郑州网点电话查询 发布:2021-03-16 21:47:42 浏览:459
同城帮二手良品真假 发布:2021-03-16 21:47:20 浏览:227
河南周口甲醇 发布:2021-03-16 21:42:35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