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丘许昌 » 济源刘坪

济源刘坪

发布时间: 2021-03-06 04:47:14

⑴ 宋河南府是源于什么时代称呼洛阳

洛阳市县区的地名
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不仅体现在有形的名胜古迹上,连大量无形的地名也渗透着历史文化的气息。在古汉语中,山之南水之北谓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古人最初多依山傍水而居,许多城市是在水边山边建立起来的,所以,作为历史悠久的洛阳市,在县区地名中,大多数与山水有关。如瀍河区、涧西区、洛龙区、宜阳、洛宁、汝阳、伊川、嵩县、孟津、栾川。
西工区、老城区、新安、偃师、吉利等地名或反映了一段重要历史,或反映了该地的独特地情,或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宜阳
是因治所与河流的相对位置,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命名的县。宜阳,因其故城(今宜阳韩城)在宜水之北,故名宜阳。
宜阳之名,首见于《战国策》。战国周威烈王二年(前424年),韩国国君韩武子营建宜阳城,并从平阳迁都宜阳(县治今宜阳县韩城),宜阳遂为当时一代名都。
关于宜阳为韩国都城,历史文献有明确记载。《吕氏春秋.开春篇》高诱注:“韩氏本都弘农宜阳,其后都颖川阳翟。”《任数篇》高诱注:“康子与赵襄子共灭智伯分其地,生武子,都宜阳。”《后汉书.光武帝纪一》季贤注:“宜阳:县名,属弘农郡,韩国都也。”《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阳翟县条:“韩自宜阳移都于此。”
韩武子名启章,韩康子之子,前425年继位,次年迁都于宜阳。位于今韩城的宜阳故城呈长方形,由宫城、郭城两部分组成,宫城在郭城之西北部,郭城外有护城河。宜阳故城北为秦岭,其南麓有大冢,俗称韩王冢,清《宜阳县志》称为韩昭侯墓。实际此冢为韩武子陵。宜阳故城的规模,文献上有诸多记载。《战国策》说:“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可见宜阳故城规模宏伟,人口众多,贮积丰富。所谓“材士”,指能控弦持剑的青壮年人,加上老人小孩,人口应有30万之众。城方八里,即64平方里。所谓“粟支数年”,是指此城为韩国仓廪重地。按照《史记·甘茂传》的记载,韩国上党、南阳(太行山南)之地的财赋均归藏于宜阳。
韩武子建都宜阳,贝有重要战略意义。控制宜阳,即可控制中原。韩武子与魏文侯共塞秦国东进之途,使秦国“僻在雍州,不得于中国诸侯之会盟”(《史记.秦本纪》)。又“中挟洛邑,提携周室,天子成为附庸;东越成皋,略取郑土,伐郑杀其君幽公”(《史记.韩世家》)。
至韩景侯时,从宜阳迁都阳翟(县治今禹州),宜阳降为县。因其管辖范围广大,包括洛阳以西、卢氏以东熊耳山、崤山之间的广大山区,故在战国时期享有“宜阳大县”之名。
周显王三十四年(公元前335年)秦军攻韩,力图取韩国重镇宜阳。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遣左丞相甘茂率军攻韩重镇宜阳。当时宜阳有守兵十万,韩军凭借崤函险关,伊洛、黄河天险阻隔,顽强地抗击秦军,展开多次激烈战斗,一直坚持了五个多月的时间,秦军仍没能占领宜阳。这时,秦国也派来了援兵,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才攻下了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他知道九鼎在太庙(今盛世唐庄附近)之中,遂往观看。秦武王围着九鼎观览一番,赞叹不已。九鼎名称各不同,鼎腹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即古九州名)九字相别。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于是,秦王举鼎,失手砸断其腿,当晚去世。
宜阳归秦,仍置县。西魏时,于今县城置甘棠县(此处有甘棠树,为召公听政处),隋仁寿四年(604年),改甘棠为寿安。金大定元年(1161年),改寿安县为宜阳县,元明清、民国至今因之。
孟津县
“津”,渡口也。孟津县因孟津渡口而得名。孟津渡口的“孟”字来源有三说。一,上古这里为孟涂氏之国;二、此处有孟河(今负图寺附近),有 “龙马出于孟河”之说;三、孟,即盟,因武王会盟于此而得名。孟津为黄河中下游之分界。
商代,孟津就是繁华之地。《古史考》;“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 吕望,即姜尚,字子牙,又叫姜子牙。他因家贫,为维持生计,年轻时曾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当过屠夫,也曾在孟津开过饭店。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他已年过60,满头白发,阅历过人,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他听到“西伯”(周文王)正在广求贤良,于是便在岐山西南渭水的一条叫兹泉水的源头凡谷钓鱼,等待文王。有一次西伯出猎路遇吕尚,谈得十分投机。文王大喜,说:“我先君太公早就盼望有贤人来辅佐,您大概就是我先君太公盼望已久的贤人吧!”因此便称他为太公望,并且拜他为军师。太公望替文王谋划了许多军国大计,史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昏乱暴虐,淫乱不止,诸侯都叛离殷商。而归顺西伯姬昌(周文王)。周文王卒,武王即位,以姜子牙、周公旦等人为辅佐,师修文王之业。武王二年,东观兵于孟津(今洛阳孟津县东北,时为黄河重要渡口),“诸侯不期而会盟津(孟津)者八百”,诸侯都说可以伐纣,武王则认为灭商时机还不成熟,于是退兵。不久武王灭商。
东周敬王元年(前 519年)于此设平阴邑(今白鹤)。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灭东周,改为平阴县。两汉沿秦制。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改为河阴县。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析河南、洛阳、新安、王屋、济源、河阴六县各一部复建大基县,县城在黄河北。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大基县为河清县。北宋沿袭河清县,太祖开宝元年(968年)移县治于白波镇(今孟津县白鹤村)。金朝废河清县,改河清县为孟津县,县治东徙孟津渡(今老城乡花园村东北)1948年4月,孟津县解放,县政府驻庙护村。6月迁入保障村,10月迁长华镇(即今县城所在地)。
偃师市
据《读史方舆纪要》:“周武伐纣,回师息戎,因我偃师”。周武王伐纣之后,回师西亳,息偃戎师,马放南山,牛放桃林,表示不再用兵,偃师因此而得名。因此,西亳从周代时始称“偃师”。
西亳为商汤之都,即今偃师商城。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商本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部落,为东夷族的一支。夏朝时属于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商部族经常迁徙。从契至汤十四世,共迁徙八次。商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东的西南部。商经过五百年而强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最后经鸣条之战灭掉了夏。商汤攻克夏都斟(鄩)之后,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后,商汤从南亳迁此,史称西亳。
商都西亳在何处?这是数千年来历史上的一个疑案。我们根据有关史料和新的考古发现,加以探索,找出西亳的位置。《史记·殷本纪》正义云:“亳,偃师城也。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也。”《汉书·地理志》云:“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在偃师西十四里。”又云 :“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这西亳在洛阳偃师尸乡。
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从此揭开了西亳的秘密,结束了数千年来关于西亳的历史疑案,这是国内外史学界的一件重大发现。商城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城内南中部有宫殿遗址。宫城呈正方形。大殿之后,有几座宫殿建筑,东西对峙,系王宫所在地。城内道路纵横,井然有条。城外有环城道路。这座规模宏大的商城遗址,显然是按照都城的规格建造的。据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属商朝早期的城池。洛阳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书纪年》载:“汤居西亳,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亳迁于嚣。”《史记·殷本纪》又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又云:“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由此可以看出,商朝曾两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约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计230年,历经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约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计170年,经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九帝王。商代两次都西亳,共 19帝,400余年。
至秦灭周,置偃师县。同时,在偃师县之南建有缑氏(因缑山得名)县。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废偃师县,留缑氏县。四年(1044年)复置。熙宁五年(1072年)降偃师县为镇,再入缑氏县。八年(1075年)恢复偃师县,降缑氏县为镇,归属偃师县。至金统治洛阳,建金昌府,再复缑氏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缑氏县,其地并入偃师县,此后,缑氏一直为偃师县下属乡镇,不再独置。
1995年,撤销偃师县,建立偃师市。
新安县
秦国所置的县,因此地原属韩国,秦攻韩,先出函谷攻取关外渑池一带,故秦赵有渑池会盟之事,为秦新的平韩安定之地,故称新安。秦赵会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司马迁的《史记》把当年的“渑池会盟”描写得有声有色,戏曲《将相和》把秦赵会盟表现得栩栩如生。这个故事发生在秦新安县(今渑池县),古秦赵会盟台位于渑水和羊河之间,高约18米,顶部有一锥形碑亭,碑上刻有隶书“古秦赵会盟台”字样,几经修葺、重建。该遗址为渑池县新十六景之一。
秦的新安县城在今渑池县东部。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新安县治东迁函谷关西侧(今新安县城区)。此后,各代均置此县。
“新安”之名首见于《史记.项羽本记》。该书详细记载了项羽在新安坑杀降卒的事情。秦始皇在十年内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主要是有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有一批运筹帷幄、勇冠三军的善战之将。秦帝国建立后,始皇选拔大批将领充任全国各级官吏,建立由边防军、京师军和地方军构成的军事体系。他希望依靠强大的武力威镇天下,以使江山永固,帝位恒传。
始皇死后,秦二世迫令蒙恬、蒙毅父子自杀,王翦、王贲父子也相继病卒。秦之名将惟剩王贲之子王离和李由、杨熊等数人。当时,王离率军二十万正与匈奴对峙。
章邯本非军事将领,而是一个税官。当陈胜部下周章进攻至戏时,章邯临危受命,率七十万骊山刑徒东击义军。章邯斩周章于渑池,逐陈胜于陈县。
秦将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六国贵族纷纷起兵复国。项梁、项羽叔侄起兵于吴,闻陈胜死,复立楚怀王孙心为楚王,仍称怀王。项梁派兵与章邯大战于雍丘,大破秦军。至此,由骊山刑徒组成的秦军基本消失。秦二世命各地秦军支援章邯,章邯率此劲旅大败楚军于定陶,项梁败死。
章邯见楚地已平,于是率近三十万秦军渡过黄河以攻赵、燕。同时,王离率二十万边防军南下。两支秦军大破赵军于邯郸,围赵王歇于巨鹿。
赵王歇告急于楚怀王。怀王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率五万楚军救赵。宋义率军滞留于漳水之南,无意进取。时已冬初,大雨竟日,士卒饥寒。项羽斩杀宋义,率军渡过漳水,破釜沉舟,与秦军大战于巨鹿。楚军猛攻王离,以一当十,喊声震天。当时,来救赵的义军十几支,均作壁上观,见楚军之威,无不惊惧。项羽大破王离,斩秦军二十余万。章邯率秦军残部退往洹水。诸侯皆归附项羽,项羽号称诸侯上将军。时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初。
王离败亡后,秦二世多次派人责备章邯,章邯恐惧,派长史欣去咸阳陈述军情,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让其见驾,并准备杀长史欣。长史欣逃回后,章邯深感绝望。
项羽命赵将申阳率军攻克荥阳、洛阳,阻断章邯西退之路。然后于是年七月,大败章邯,章邯遂降楚。项羽立章邯为雍王,长史欣为上将军,使率秦军为前导,向西进军。次年十一月,项羽的大军过洛阳,驻扎于新安城南。
秦军向来傲慢,不少人身经百战,曾参加过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对征服的地区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诸侯吏卒多受其害。秦军既降,诸侯吏卒乘胜侮辱之,秦军将士多怨,窃窃私语道:“章邯欺骗我们投降,今能入关破秦尚可,如果失利,他们必挟我们东走,秦必尽诛我们父母妻子。”项羽及其部将闻此,以为秦降卒入关必然哗变。于是,项羽除留章邯、长史欣、都尉翳三人外,将二十万秦军将士尽数坑杀。
至此,强大的秦国军队不复存在,新安城南的荒野埋有秦军将士的累累白骨。
伊川县
由于伊河贯穿县境而称“伊川”。东周春秋时期,为晋国势力范围;韩国迁都宜阳,于伊川盆地建新城县(县治今伊川县城西南古城村)。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成县(新城易名新成),东汉改新成曰“新城”。曹魏、西晋沿袭不变。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城县为伊阙县,唐代因之。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降伊阙县为伊阙镇(此镇比县低半级)。金朝废伊阙镇,地入鸣皋镇,元、明、清三代沿袭不变。民国16年(1927年),冯玉祥治洛,为治匪患,析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临汝四县各一部于伊河东建立自由县,县政府驻白沙;又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四县各一部于伊河西建平等县,县政府驻大辛店。民国21年(1932年)二县合并为伊川县,县政府驻府店。解放后,仍置伊川县。
伊川作为县名虽然不足八十年,但作为地名历史您久。唐·李德裕《伊川晚眺》云:“桑叶初黄梨叶红,伊川落日尽无风。汉储何假终南客,甪里先生在谷中。” 唐·宋之问《七古·寒食还陆浑别业》云:“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北宋理学家程颐,其故居在伊水之演,故字伊川,世人称其伊川先生。
汝阳县
在北汝河之北(阳)而得名。北汝河属淮河流域颍河水系,发源于嵩县车村龙池漫山西北麓摞摞沟,东北流经车村、木植街、黄庄乡,至靳村乡河口村入汝阳县境,再向东流经汝阳县城,至小店乡王庄出境入汝州市,境内河长102公里,流域面积2055.9平方公里。
汝阳县原名“伊阳县”。唐贞元八年(792年)析陆浑县西南部于伊水上游北岸置伊阳县(今嵩县旧县村)。该县因在伊水之阳而得名。五代时,陆浑县省入伊阳县,伊阳县治所沿伊河向下迁到前陆浑县城,开始管辖汝阳县地域西部。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省伊阳县,其地入嵩州。明朝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今汝阳地域人口增殖,因无县治管理不便,于是析汝州、嵩县、鲁山县各一部单独置县,在汝阳盆地汝河北岸原故县镇基础上扩建为县城(即今汝阳县城),取名伊阳县。1959年,因伊阳县之名与其伊水方位不符,且与“宜阳”谐音,易名为“汝阳县”。
嵩县
来源于嵩州之名。唐武德四年 ,以阳城(登封)、嵩阳(登封)、阳翟(县治今禹州)、康城(今汝州)设州,因辖嵩山,取名嵩州。北宋废此州。宋朝廌《登嵩顶》一诗云:“朅来古嵩州,携手登太室。”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升伊阳为顺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顺州为嵩州(州治在今嵩县城),嵩州辖区较大,一部分为原嵩州故地,故称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嵩州为嵩县。此后因之。
栾川县 古名鸾川。以鸾水(今伊河)源于此,得名鸾川。元代以后“鸾”演变为栾,鸾川变称为“栾川”。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从伊阳县中析出鸾川地,单置栾川镇;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鸾川镇升为县;金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年),降鸾川县为镇。元、明、清三代设镇。1947年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豫陕鄂军区野战纵队首次解放栾川镇。9月30日,析嵩县的狮子庙、秋扒、潭头,卢氏县的三川、陶湾、栾川、庙子、合峪、刘坪、东沟、砚堂、康庄、庙湾、重渡、汤下、平凉河、大清沟与栾川镇合并为栾川县。
洛宁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唐军在李世民率领下在熊耳县(今洛宁)大败王世充的军队,在这里筑城,取名永固城,改熊耳县为永宁县,徙县治于永固城(今县城所在地)。永宁即永远安宁之意。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县曰永宁,示罢兵鞍井里之意。”后世因之。民国3年(1914年),永宁县改名洛宁县。改名的原因是,永宁把近洛河,洛河连年泛滥,改名“洛宁”是希望洛河安宁之意。
老城区
老城区是洛阳古都现存风格最老的城区。因以宋河南府城为主体,故称“老城区”。老城自北宋建河南府城,历经金元明清四代连续修筑,城址基本不变。
北宋重建河南府城,是为现代老城之前身。西京留守府、河南府、洛阳县衙均建其中。金以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为金昌府,京、府、县三级机构也在其内。明朝老城内除府县两级机构外,还有伊王府和福王府,二府遗址在清嘉庆时称迎恩寺,建国后称青年宫。清河南府、洛阳县两级机构沿驻老城东北隅。民国时期,河洛道尹公署、河南省长公署及行都国民政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均驻于此。
西工区
“西工”之意源于西工兵营。西工兵营位于今洛阳市西工区中州中路两侧,由袁世凯组织于1914年兴建,在洛阳,甚至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许多重大的军事、政治事件与之密切相关。现存的吴佩孚司令部旧址是西工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宣统(溥仪)宣告自行“逊位”,清代结束。清代共历10帝、267年。不久,孙中山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3月,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实现其篡权称帝的真正目的,袁世凯选定洛阳作为屯兵之地,在此修建新式兵营,训练新式陆军。他委派官员到洛阳勘察地形,规划选址,决定在东起五门屯、西至灵官庙、南抵下池、北到金谷园的区域内修建兵营。从1914年开始,建窑烧砖,并招集石家庄等地的建筑商齐集洛阳,进行大规模的建设。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西工兵营初具规模,共耗资170万两。营房全部为砖木结构,木料则是从东北运来的红松。由于该工程位于当时洛阳城的西关外,当地人多来此打工,所以称这里为“西工地”,后简称“西工”,这便是今天“西工”这一地名的由来。
袁世凯同时还决定,在巩县(今巩义市)建造兵工厂,制造武器,积极加强军事实力。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整个工程竣工不久,他便倒台身死。于是,第一次进驻西工兵营的不是袁世凯,而是皖系军阀、北洋陆军第七师张敬尧部。后至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以直、鲁、豫巡阅副使的身份,带领第三师进驻西工兵营达4年之久。吴佩孚驻洛,扩大西工兵营到1万多亩,成为洛阳老城以西又一新城区。
西工兵营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占地200万平方米,建营房5000余间。整个营房完全是按照北洋陆军师的建制而兴建的,即步兵四个团,骑兵、炮兵各一个团,工兵、辎重各一个营。兵营北侧的四座营房住步兵团,南侧西面的四座营房住炮兵团,骑兵集中在南侧东面的一座大营房内。工兵营、辎重营住在西侧两座较小的营房内。营区中央为司令部和大操场。司令部平面呈“目”字形,前后共三进院落,有南北并列的三座大瓦房,两侧为厢房,建筑布局与传统的四合院相近。
西工兵营以司令部为中心,营房分布其周围。司令部门前有东西大道,道南有阅兵台,道北有地下会议室(即广寒宫),阅兵场以南还有六处院落。司令部东为花园,另有高级住室一处,室内有地下室,经地下室暗道可通往飞机场和火车站。
西工兵营西半部的北、西、南三面修建有壕沟,兵营西北部(今西小屯村)有电厂;兵营西南壕沟外的七里河涧水东有兵器物资库;兵营北有飞机场和金谷园火车站;兵营东有营市街(今西工区小街附近)和公馆街(今洛阳市政府家属院一带),两处共建有房屋1300余间,主要功能是为兵营服务。
1956年3月,正式成立西工区。
瀍河区
1953年,瀍东回族自治区(乡级)成立,1957年11月15日,易名为瀍河回族区,升为县级区。瀍河区之名源于穿越该区的瀍河。
瀍河是一条历史文化名河。《尚书》中的“洛诰”篇云:“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记载周公营建洛邑曾在瀍水两岸考察占卜。
《水经.瀍水注》云:“瀍水出河南谷城县北山,县北有朁亭,瀍水出其北梓泽中,梓泽,地名也。……《周书》曰:我卜瀍水西。谓斯水也。”经考察,瀍水发源于孟津横水乡东部的潜亭山,向东南流经麻屯、朝阳等乡,在前李村进入洛阳市区,穿城区而过,至工农村汇入洛河,全长30公里,集水面积20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段长3.45公里,汇流面积40.73平方公里。
涧西区
1954年,国家选定涧西为工业区,次年7月18日,涧西工业区基本建成,洛阳市设 “涧西区”。 涧西区因在涧河之西而得名。
涧河是一条历史文化名河。《尚书》之《禹贡》、《洛诰》中,伊、洛、瀍、涧四河并列,为大禹治水、周公卜宅之核心区域。涧河为洛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三门峡市陕县观音堂北马头山,向东流经渑池、义马,至新安县铁门镇入洛阳市境,再向东经磁涧后,穿市区至瞿家屯入洛河,全长105公里,集水面积1349平方公里。
洛龙区
2000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西工区凯旋东路迁至关林镇,现洛河南新城区开元大道中段。洛龙区北界洛河,南括龙门山,故区名取名于洛水、龙门山。洛龙区的前身是洛阳市郊区、洛阳县等。
吉利区
1982年8月13日洛阳市吉利区成立。吉利区之名来源于“吉利村”。 1958年,于吉利村建孟县吉利人民公社。1978年1月6日,为建设石化工业基地,将孟县吉利公社、济源县坡头公社的马洞等7个大队划归吉利石化工程指挥部,隶属洛阳市。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历朝历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祈求的一种理想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吉祥”。有时人们为了祝福吉祥降临某地,会把祝福融入地名。吉利村的村名和现在的吉利区的区名都是取吉祥如意之意。

⑵ 宋朝时代河南驿在啥地方

洛阳市县区的地名
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不仅体现在有形的名胜古迹上,连大量无形的地名也渗透着历史文化的气息。在古汉语中,山之南水之北谓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古人最初多依山傍水而居,许多城市是在水边山边建立起来的,所以,作为历史悠久的洛阳市,在县区地名中,大多数与山水有关。如瀍河区、涧西区、洛龙区、宜阳、洛宁、汝阳、伊川、嵩县、孟津、栾川。
西工区、老城区、新安、偃师、吉利等地名或反映了一段重要历史,或反映了该地的独特地情,或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宜阳
是因治所与河流的相对位置,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命名的县。宜阳,因其故城(今宜阳韩城)在宜水之北,故名宜阳。
宜阳之名,首见于《战国策》。战国周威烈王二年(前424年),韩国国君韩武子营建宜阳城,并从平阳迁都宜阳(县治今宜阳县韩城),宜阳遂为当时一代名都。
关于宜阳为韩国都城,历史文献有明确记载。《吕氏春秋.开春篇》高诱注:“韩氏本都弘农宜阳,其后都颖川阳翟。”《任数篇》高诱注:“康子与赵襄子共灭智伯分其地,生武子,都宜阳。”《后汉书.光武帝纪一》季贤注:“宜阳:县名,属弘农郡,韩国都也。”《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阳翟县条:“韩自宜阳移都于此。”
韩武子名启章,韩康子之子,前425年继位,次年迁都于宜阳。位于今韩城的宜阳故城呈长方形,由宫城、郭城两部分组成,宫城在郭城之西北部,郭城外有护城河。宜阳故城北为秦岭,其南麓有大冢,俗称韩王冢,清《宜阳县志》称为韩昭侯墓。实际此冢为韩武子陵。宜阳故城的规模,文献上有诸多记载。《战国策》说:“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可见宜阳故城规模宏伟,人口众多,贮积丰富。所谓“材士”,指能控弦持剑的青壮年人,加上老人小孩,人口应有30万之众。城方八里,即64平方里。所谓“粟支数年”,是指此城为韩国仓廪重地。按照《史记·甘茂传》的记载,韩国上党、南阳(太行山南)之地的财赋均归藏于宜阳。
韩武子建都宜阳,贝有重要战略意义。控制宜阳,即可控制中原。韩武子与魏文侯共塞秦国东进之途,使秦国“僻在雍州,不得于中国诸侯之会盟”(《史记.秦本纪》)。又“中挟洛邑,提携周室,天子成为附庸;东越成皋,略取郑土,伐郑杀其君幽公”(《史记.韩世家》)。
至韩景侯时,从宜阳迁都阳翟(县治今禹州),宜阳降为县。因其管辖范围广大,包括洛阳以西、卢氏以东熊耳山、崤山之间的广大山区,故在战国时期享有“宜阳大县”之名。
周显王三十四年(公元前335年)秦军攻韩,力图取韩国重镇宜阳。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遣左丞相甘茂率军攻韩重镇宜阳。当时宜阳有守兵十万,韩军凭借崤函险关,伊洛、黄河天险阻隔,顽强地抗击秦军,展开多次激烈战斗,一直坚持了五个多月的时间,秦军仍没能占领宜阳。这时,秦国也派来了援兵,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才攻下了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他知道九鼎在太庙(今盛世唐庄附近)之中,遂往观看。秦武王围着九鼎观览一番,赞叹不已。九鼎名称各不同,鼎腹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即古九州名)九字相别。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于是,秦王举鼎,失手砸断其腿,当晚去世。
宜阳归秦,仍置县。西魏时,于今县城置甘棠县(此处有甘棠树,为召公听政处),隋仁寿四年(604年),改甘棠为寿安。金大定元年(1161年),改寿安县为宜阳县,元明清、民国至今因之。
孟津县
“津”,渡口也。孟津县因孟津渡口而得名。孟津渡口的“孟”字来源有三说。一,上古这里为孟涂氏之国;二、此处有孟河(今负图寺附近),有 “龙马出于孟河”之说;三、孟,即盟,因武王会盟于此而得名。孟津为黄河中下游之分界。
商代,孟津就是繁华之地。《古史考》;“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 吕望,即姜尚,字子牙,又叫姜子牙。他因家贫,为维持生计,年轻时曾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当过屠夫,也曾在孟津开过饭店。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他已年过60,满头白发,阅历过人,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他听到“西伯”(周文王)正在广求贤良,于是便在岐山西南渭水的一条叫兹泉水的源头凡谷钓鱼,等待文王。有一次西伯出猎路遇吕尚,谈得十分投机。文王大喜,说:“我先君太公早就盼望有贤人来辅佐,您大概就是我先君太公盼望已久的贤人吧!”因此便称他为太公望,并且拜他为军师。太公望替文王谋划了许多军国大计,史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昏乱暴虐,淫乱不止,诸侯都叛离殷商。而归顺西伯姬昌(周文王)。周文王卒,武王即位,以姜子牙、周公旦等人为辅佐,师修文王之业。武王二年,东观兵于孟津(今洛阳孟津县东北,时为黄河重要渡口),“诸侯不期而会盟津(孟津)者八百”,诸侯都说可以伐纣,武王则认为灭商时机还不成熟,于是退兵。不久武王灭商。
东周敬王元年(前 519年)于此设平阴邑(今白鹤)。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灭东周,改为平阴县。两汉沿秦制。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改为河阴县。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析河南、洛阳、新安、王屋、济源、河阴六县各一部复建大基县,县城在黄河北。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大基县为河清县。北宋沿袭河清县,太祖开宝元年(968年)移县治于白波镇(今孟津县白鹤村)。金朝废河清县,改河清县为孟津县,县治东徙孟津渡(今老城乡花园村东北)1948年4月,孟津县解放,县政府驻庙护村。6月迁入保障村,10月迁长华镇(即今县城所在地)。
偃师市
据《读史方舆纪要》:“周武伐纣,回师息戎,因我偃师”。周武王伐纣之后,回师西亳,息偃戎师,马放南山,牛放桃林,表示不再用兵,偃师因此而得名。因此,西亳从周代时始称“偃师”。
西亳为商汤之都,即今偃师商城。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商本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部落,为东夷族的一支。夏朝时属于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商部族经常迁徙。从契至汤十四世,共迁徙八次。商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东的西南部。商经过五百年而强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最后经鸣条之战灭掉了夏。商汤攻克夏都斟(鄩)之后,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后,商汤从南亳迁此,史称西亳。
商都西亳在何处?这是数千年来历史上的一个疑案。我们根据有关史料和新的考古发现,加以探索,找出西亳的位置。《史记·殷本纪》正义云:“亳,偃师城也。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也。”《汉书·地理志》云:“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在偃师西十四里。”又云 :“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这西亳在洛阳偃师尸乡。
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从此揭开了西亳的秘密,结束了数千年来关于西亳的历史疑案,这是国内外史学界的一件重大发现。商城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城内南中部有宫殿遗址。宫城呈正方形。大殿之后,有几座宫殿建筑,东西对峙,系王宫所在地。城内道路纵横,井然有条。城外有环城道路。这座规模宏大的商城遗址,显然是按照都城的规格建造的。据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属商朝早期的城池。洛阳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书纪年》载:“汤居西亳,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亳迁于嚣。”《史记·殷本纪》又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又云:“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由此可以看出,商朝曾两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约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计230年,历经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约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计170年,经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九帝王。商代两次都西亳,共 19帝,400余年。
至秦灭周,置偃师县。同时,在偃师县之南建有缑氏(因缑山得名)县。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废偃师县,留缑氏县。四年(1044年)复置。熙宁五年(1072年)降偃师县为镇,再入缑氏县。八年(1075年)恢复偃师县,降缑氏县为镇,归属偃师县。至金统治洛阳,建金昌府,再复缑氏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缑氏县,其地并入偃师县,此后,缑氏一直为偃师县下属乡镇,不再独置。
1995年,撤销偃师县,建立偃师市。
新安县
秦国所置的县,因此地原属韩国,秦攻韩,先出函谷攻取关外渑池一带,故秦赵有渑池会盟之事,为秦新的平韩安定之地,故称新安。秦赵会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司马迁的《史记》把当年的“渑池会盟”描写得有声有色,戏曲《将相和》把秦赵会盟表现得栩栩如生。这个故事发生在秦新安县(今渑池县),古秦赵会盟台位于渑水和羊河之间,高约18米,顶部有一锥形碑亭,碑上刻有隶书“古秦赵会盟台”字样,几经修葺、重建。该遗址为渑池县新十六景之一。
秦的新安县城在今渑池县东部。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新安县治东迁函谷关西侧(今新安县城区)。此后,各代均置此县。
“新安”之名首见于《史记.项羽本记》。该书详细记载了项羽在新安坑杀降卒的事情。秦始皇在十年内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主要是有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有一批运筹帷幄、勇冠三军的善战之将。秦帝国建立后,始皇选拔大批将领充任全国各级官吏,建立由边防军、京师军和地方军构成的军事体系。他希望依靠强大的武力威镇天下,以使江山永固,帝位恒传。
始皇死后,秦二世迫令蒙恬、蒙毅父子自杀,王翦、王贲父子也相继病卒。秦之名将惟剩王贲之子王离和李由、杨熊等数人。当时,王离率军二十万正与匈奴对峙。
章邯本非军事将领,而是一个税官。当陈胜部下周章进攻至戏时,章邯临危受命,率七十万骊山刑徒东击义军。章邯斩周章于渑池,逐陈胜于陈县。
秦将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六国贵族纷纷起兵复国。项梁、项羽叔侄起兵于吴,闻陈胜死,复立楚怀王孙心为楚王,仍称怀王。项梁派兵与章邯大战于雍丘,大破秦军。至此,由骊山刑徒组成的秦军基本消失。秦二世命各地秦军支援章邯,章邯率此劲旅大败楚军于定陶,项梁败死。
章邯见楚地已平,于是率近三十万秦军渡过黄河以攻赵、燕。同时,王离率二十万边防军南下。两支秦军大破赵军于邯郸,围赵王歇于巨鹿。
赵王歇告急于楚怀王。怀王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率五万楚军救赵。宋义率军滞留于漳水之南,无意进取。时已冬初,大雨竟日,士卒饥寒。项羽斩杀宋义,率军渡过漳水,破釜沉舟,与秦军大战于巨鹿。楚军猛攻王离,以一当十,喊声震天。当时,来救赵的义军十几支,均作壁上观,见楚军之威,无不惊惧。项羽大破王离,斩秦军二十余万。章邯率秦军残部退往洹水。诸侯皆归附项羽,项羽号称诸侯上将军。时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初。
王离败亡后,秦二世多次派人责备章邯,章邯恐惧,派长史欣去咸阳陈述军情,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让其见驾,并准备杀长史欣。长史欣逃回后,章邯深感绝望。
项羽命赵将申阳率军攻克荥阳、洛阳,阻断章邯西退之路。然后于是年七月,大败章邯,章邯遂降楚。项羽立章邯为雍王,长史欣为上将军,使率秦军为前导,向西进军。次年十一月,项羽的大军过洛阳,驻扎于新安城南。
秦军向来傲慢,不少人身经百战,曾参加过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对征服的地区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诸侯吏卒多受其害。秦军既降,诸侯吏卒乘胜侮辱之,秦军将士多怨,窃窃私语道:“章邯欺骗我们投降,今能入关破秦尚可,如果失利,他们必挟我们东走,秦必尽诛我们父母妻子。”项羽及其部将闻此,以为秦降卒入关必然哗变。于是,项羽除留章邯、长史欣、都尉翳三人外,将二十万秦军将士尽数坑杀。
至此,强大的秦国军队不复存在,新安城南的荒野埋有秦军将士的累累白骨。
伊川县
由于伊河贯穿县境而称“伊川”。东周春秋时期,为晋国势力范围;韩国迁都宜阳,于伊川盆地建新城县(县治今伊川县城西南古城村)。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成县(新城易名新成),东汉改新成曰“新城”。曹魏、西晋沿袭不变。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城县为伊阙县,唐代因之。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降伊阙县为伊阙镇(此镇比县低半级)。金朝废伊阙镇,地入鸣皋镇,元、明、清三代沿袭不变。民国16年(1927年),冯玉祥治洛,为治匪患,析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临汝四县各一部于伊河东建立自由县,县政府驻白沙;又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四县各一部于伊河西建平等县,县政府驻大辛店。民国21年(1932年)二县合并为伊川县,县政府驻府店。解放后,仍置伊川县。
伊川作为县名虽然不足八十年,但作为地名历史您久。唐·李德裕《伊川晚眺》云:“桑叶初黄梨叶红,伊川落日尽无风。汉储何假终南客,甪里先生在谷中。” 唐·宋之问《七古·寒食还陆浑别业》云:“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北宋理学家程颐,其故居在伊水之演,故字伊川,世人称其伊川先生。
汝阳县
在北汝河之北(阳)而得名。北汝河属淮河流域颍河水系,发源于嵩县车村龙池漫山西北麓摞摞沟,东北流经车村、木植街、黄庄乡,至靳村乡河口村入汝阳县境,再向东流经汝阳县城,至小店乡王庄出境入汝州市,境内河长102公里,流域面积2055.9平方公里。
汝阳县原名“伊阳县”。唐贞元八年(792年)析陆浑县西南部于伊水上游北岸置伊阳县(今嵩县旧县村)。该县因在伊水之阳而得名。五代时,陆浑县省入伊阳县,伊阳县治所沿伊河向下迁到前陆浑县城,开始管辖汝阳县地域西部。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省伊阳县,其地入嵩州。明朝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今汝阳地域人口增殖,因无县治管理不便,于是析汝州、嵩县、鲁山县各一部单独置县,在汝阳盆地汝河北岸原故县镇基础上扩建为县城(即今汝阳县城),取名伊阳县。1959年,因伊阳县之名与其伊水方位不符,且与“宜阳”谐音,易名为“汝阳县”。
嵩县
来源于嵩州之名。唐武德四年 ,以阳城(登封)、嵩阳(登封)、阳翟(县治今禹州)、康城(今汝州)设州,因辖嵩山,取名嵩州。北宋废此州。宋朝廌《登嵩顶》一诗云:“朅来古嵩州,携手登太室。”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升伊阳为顺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顺州为嵩州(州治在今嵩县城),嵩州辖区较大,一部分为原嵩州故地,故称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嵩州为嵩县。此后因之。
栾川县 古名鸾川。以鸾水(今伊河)源于此,得名鸾川。元代以后“鸾”演变为栾,鸾川变称为“栾川”。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从伊阳县中析出鸾川地,单置栾川镇;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鸾川镇升为县;金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年),降鸾川县为镇。元、明、清三代设镇。1947年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豫陕鄂军区野战纵队首次解放栾川镇。9月30日,析嵩县的狮子庙、秋扒、潭头,卢氏县的三川、陶湾、栾川、庙子、合峪、刘坪、东沟、砚堂、康庄、庙湾、重渡、汤下、平凉河、大清沟与栾川镇合并为栾川县。
洛宁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唐军在李世民率领下在熊耳县(今洛宁)大败王世充的军队,在这里筑城,取名永固城,改熊耳县为永宁县,徙县治于永固城(今县城所在地)。永宁即永远安宁之意。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县曰永宁,示罢兵鞍井里之意。”后世因之。民国3年(1914年),永宁县改名洛宁县。改名的原因是,永宁把近洛河,洛河连年泛滥,改名“洛宁”是希望洛河安宁之意。
老城区
老城区是洛阳古都现存风格最老的城区。因以宋河南府城为主体,故称“老城区”。老城自北宋建河南府城,历经金元明清四代连续修筑,城址基本不变。
北宋重建河南府城,是为现代老城之前身。西京留守府、河南府、洛阳县衙均建其中。金以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为金昌府,京、府、县三级机构也在其内。明朝老城内除府县两级机构外,还有伊王府和福王府,二府遗址在清嘉庆时称迎恩寺,建国后称青年宫。清河南府、洛阳县两级机构沿驻老城东北隅。民国时期,河洛道尹公署、河南省长公署及行都国民政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均驻于此。
西工区
“西工”之意源于西工兵营。西工兵营位于今洛阳市西工区中州中路两侧,由袁世凯组织于1914年兴建,在洛阳,甚至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许多重大的军事、政治事件与之密切相关。现存的吴佩孚司令部旧址是西工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宣统(溥仪)宣告自行“逊位”,清代结束。清代共历10帝、267年。不久,孙中山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3月,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实现其篡权称帝的真正目的,袁世凯选定洛阳作为屯兵之地,在此修建新式兵营,训练新式陆军。他委派官员到洛阳勘察地形,规划选址,决定在东起五门屯、西至灵官庙、南抵下池、北到金谷园的区域内修建兵营。从1914年开始,建窑烧砖,并招集石家庄等地的建筑商齐集洛阳,进行大规模的建设。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西工兵营初具规模,共耗资170万两。营房全部为砖木结构,木料则是从东北运来的红松。由于该工程位于当时洛阳城的西关外,当地人多来此打工,所以称这里为“西工地”,后简称“西工”,这便是今天“西工”这一地名的由来。
袁世凯同时还决定,在巩县(今巩义市)建造兵工厂,制造武器,积极加强军事实力。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整个工程竣工不久,他便倒台身死。于是,第一次进驻西工兵营的不是袁世凯,而是皖系军阀、北洋陆军第七师张敬尧部。后至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以直、鲁、豫巡阅副使的身份,带领第三师进驻西工兵营达4年之久。吴佩孚驻洛,扩大西工兵营到1万多亩,成为洛阳老城以西又一新城区。
西工兵营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占地200万平方米,建营房5000余间。整个营房完全是按照北洋陆军师的建制而兴建的,即步兵四个团,骑兵、炮兵各一个团,工兵、辎重各一个营。兵营北侧的四座营房住步兵团,南侧西面的四座营房住炮兵团,骑兵集中在南侧东面的一座大营房内。工兵营、辎重营住在西侧两座较小的营房内。营区中央为司令部和大操场。司令部平面呈“目”字形,前后共三进院落,有南北并列的三座大瓦房,两侧为厢房,建筑布局与传统的四合院相近。
西工兵营以司令部为中心,营房分布其周围。司令部门前有东西大道,道南有阅兵台,道北有地下会议室(即广寒宫),阅兵场以南还有六处院落。司令部东为花园,另有高级住室一处,室内有地下室,经地下室暗道可通往飞机场和火车站。
西工兵营西半部的北、西、南三面修建有壕沟,兵营西北部(今西小屯村)有电厂;兵营西南壕沟外的七里河涧水东有兵器物资库;兵营北有飞机场和金谷园火车站;兵营东有营市街(今西工区小街附近)和公馆街(今洛阳市政府家属院一带),两处共建有房屋1300余间,主要功能是为兵营服务。
1956年3月,正式成立西工区。
瀍河区
1953年,瀍东回族自治区(乡级)成立,1957年11月15日,易名为瀍河回族区,升为县级区。瀍河区之名源于穿越该区的瀍河。
瀍河是一条历史文化名河。《尚书》中的“洛诰”篇云:“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记载周公营建洛邑曾在瀍水两岸考察占卜。
《水经.瀍水注》云:“瀍水出河南谷城县北山,县北有朁亭,瀍水出其北梓泽中,梓泽,地名也。……《周书》曰:我卜瀍水西。谓斯水也。”经考察,瀍水发源于孟津横水乡东部的潜亭山,向东南流经麻屯、朝阳等乡,在前李村进入洛阳市区,穿城区而过,至工农村汇入洛河,全长30公里,集水面积20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段长3.45公里,汇流面积40.73平方公里。
涧西区
1954年,国家选定涧西为工业区,次年7月18日,涧西工业区基本建成,洛阳市设 “涧西区”。 涧西区因在涧河之西而得名。
涧河是一条历史文化名河。《尚书》之《禹贡》、《洛诰》中,伊、洛、瀍、涧四河并列,为大禹治水、周公卜宅之核心区域。涧河为洛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三门峡市陕县观音堂北马头山,向东流经渑池、义马,至新安县铁门镇入洛阳市境,再向东经磁涧后,穿市区至瞿家屯入洛河,全长105公里,集水面积1349平方公里。
洛龙区
2000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西工区凯旋东路迁至关林镇,现洛河南新城区开元大道中段。洛龙区北界洛河,南括龙门山,故区名取名于洛水、龙门山。洛龙区的前身是洛阳市郊区、洛阳县等。

热点内容
驻马店上蔡县邮编 发布:2021-03-16 21:53:57 浏览:888
新发地招聘 发布:2021-03-16 21:51:19 浏览:217
漯河大伟 发布:2021-03-16 21:51:07 浏览:401
相亲爱一家 发布:2021-03-16 21:49:54 浏览:504
校园跳蚤市场系统 发布:2021-03-16 21:48:31 浏览:929
洛阳到巩义汽车时刻表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108
男人胖相亲 发布:2021-03-16 21:47:49 浏览:948
苏宁郑州网点电话查询 发布:2021-03-16 21:47:42 浏览:459
同城帮二手良品真假 发布:2021-03-16 21:47:20 浏览:227
河南周口甲醇 发布:2021-03-16 21:42:35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