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丘许昌 » 济源苗邑

济源苗邑

发布时间: 2021-03-04 00:13:26

A. 哪位演员姓苗

苗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五四七年,在若敖之乱中,楚国大夫伯芬因罪被杀,其子贲皇逃到晋国后,受到晋国的优待,受封于苗邑(今河南济源县西),贲皇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苗姓是楚国王族的后代,因此,苗姓起源于楚国王族之姓。苗姓起源于芈姓。 发展和演变:苗姓在浙江东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东阳望。
现在该地还有一处地名“苗亭”,据说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遗址。苗姓最初的发源地,当然也该在个地方。河南省济源县是苗姓起源地,地处济水之源而得名。济源县古时被称为苗邑,这里苗姓人占全县人口得1.66,约九千多人。
三家分晋后,苗姓因仕宦等原因,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战国后期,秦国穷兵黩武,中原是其扩张的第一个目标,苗姓祖居地济源也深受战火侵扰,故大批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长治,或东迁今山东定陶一带,后经繁衍发展,昌盛为苗姓上党郡望和济阴郡望。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苗姓有兵技巧家苗子,王莽国师苗讠斤,刘秀时代的父城(今河南宝丰)长苗萌,幽州牧苗曾以及汉末的苗祀,尤可一提的东汉时东阿侯苗光,史书称其保全了封邑,则表示苗光子孙落籍于今山东东阿。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激烈动荡,苗姓同其它中原士族一样,为了躲避兵火,取道南下,跨过长江,进入江东。其中一支苗姓辗转于今浙江金华一带,后经繁衍,形成了苗姓历史上的第三大郡望——东阳郡。苗姓在浙江省东阳郡(东汉置长山县。三国吴置东阳郡。南北朝梁改置金华郡。隋废郡改置婺州,改县为金华)发展成望族,世称东阳望。当然,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际,苗姓主要还是昌盛于上党、济阴二郡,如苗姓历史上唯一一位宰相苗晋卿便是上党壶关人。唐代中后期,有陕西之苗姓为避国都附近纷扰不断的战乱,迁居今甘肃、宁夏一带。两宋之际,苗姓以上述三大郡望为主源,散布之地更广,尤其在宋赵王室偏安江南后,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需要指出的是,繁衍于今山西长治一带的苗姓依旧名人不断,竞现于史。明初,山西苗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甘肃、江苏、陕西等地。明中叶以后,苗姓已分布于全国大多数地方,并有渡海赴台者。清中叶以后,伴随闯关东的风潮,有冀鲁豫地之苗姓入迁东三省。如今,苗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甘肃、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苗姓约占全国汉族苗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二。苗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B. 姓氏苗的由来

苗姓来源有三:1、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2、据《姓氏五书注》所载,相传上古有名医曰苗父,苗姓当始于此。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百济(朝鲜古国)大姓有苗姓;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沙普氏,汉姓为苗;今满、彝、畲、蒙古、维吾尔、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编辑本段苗贲皇。楚国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为楚国大夫,素怀不臣之心,后趁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机,发动兵变,但不久即被诛杀。贲皇恐祸及己,遂亡命晋国。晋待他礼遇有加,并令其食采于苗地。后晋楚交恶,在鄢陵大战,时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怀恐惧之心,贲皇使献计于晋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军,可先击左右两军,然后乘胜合攻中军,定可一举击溃楚军。晋君纳之,大败楚军。是故史传楚材晋用之佳话。因贲皇食采于苗,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称苗姓,并尊贲皇为其得姓始祖。
苗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姓氏。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建国后,封黄帝的后裔熊绎为楚王。传16世到庄王。楚庄王九年(前605年),任楚国令尹的若敖氏反叛,很快被楚王扑灭,若敖氏族子贲皇害怕被杀逃亡到了晋国。晋成公封贲皇为大夫,食苗邑。贲皇到苗邑后,很快把苗邑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当地民众的爱戴。依照当时习俗,子孙以邑为氏,尊称贲皇为苗氏始祖。
苗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部。太行山八陉之一的轵关陉,就在它的北边,相距只有几公里。据史料记载,苗邑在商代是一个小国。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说:苗国于周初灭亡,成为周的苗邑。春秋时期,苗邑属晋,其后成为楚人贲皇的采邑,故而《路史·国名纪三》云,“苗,贲皇邑,河内轵县(今属济源)有苗亭”。《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楚若敖曾孙)越椒,字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晋侯使食苗邑,为大夫,以苗为氏,其地河南轵县苗亭是也。”近几年,经济源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初步考证,济源市封门口南7公里的苗王寨(属大峪镇)一带,可能就是古苗邑遗址。

上述是苗姓的主要来源。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支派。如传说上古时候,有位神医叫苗父,人称“古医鼻祖”,其后代也姓苗,得姓时间要早于苗贲皇,但史无记载。我国少数民族如苗、回、满、蒙古、朝鲜、维吾尔等民族,也有苗姓。



苗姓产生后,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其子孙先后北越王屋、太行等山,南渡黄河、长江等水,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晋国被魏、韩、赵三国瓜分。晋亡后,苗邑先属韩国,后“在周显王十年(前359年),魏与韩交换部分土地,取得轵道”(见《济源市志》),苗邑又属魏国。在这种形势下,苗邑人民为了生计,都纷纷出走,其中有一支向北过轵关,迁徙到了山西潞州(今长治市)。其中熊轼一支迁潞后,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分迁今长治、壶关、长子、平顺等地。据说壶关县北皇村,原名叫贲皇村,因为“贲”和“北”音较接近,后来就演化成北皇村了

C. 姓氏求源:苗

苗姓
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

寻根溯源
苗姓来源有三:1、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2、据《姓氏五书注》所载,相传上古有名医曰苗父,苗姓当始于此。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百济(朝鲜古国)大姓有苗姓;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沙普氏,汉姓为苗;今满、彝、畲、蒙古、维吾尔、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苗贲皇。楚国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为楚国大夫,素怀不臣之心,后趁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机,发动兵变,但不久即被诛杀。贲皇恐祸及己,遂亡命晋国。晋待他礼遇有加,并令其食采于苗地。后晋楚交恶,在鄢陵大战,时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怀恐惧之心,贲皇使献计于晋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军,可先击左右两军,然后乘胜合攻中军,定可一举击溃楚军。晋君纳之,大败楚军。是故史传楚材晋用之佳话。因贲皇食采于苗,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称苗姓,并尊贲皇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苗贲皇的苗邑,据考就在今河南济源的西部,现在该地还有一处地名“苗亭”,据说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遗址。苗姓最初的发源地,当然也该在个地方。三家分晋后,苗姓因仕宦等原因,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战国后期,秦国穷兵黩武,中原是其扩张的第一个目标,苗姓祖居地济源也深受战火侵扰,故大批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长治,或东迁今山东定陶一带,后经繁衍发展,昌盛为苗姓上党郡望和济阴郡望。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苗姓有兵技巧家苗子,王莽国师苗讠斤,刘秀时代的父城(今河南宝丰)长苗萌,幽州牧苗曾以及汉末的苗祀,尤可一提的东汉时东阿侯苗光,史书称其保全了封邑,则表示苗光子孙落籍于今山东东阿。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激烈动荡,苗姓同其它中原士族一样,为了躲避兵火,取道南下,跨过长江,进入江东。其中一支苗姓辗转于今浙江金华一带,后经繁衍,形成了苗姓历史上的第三大郡望——东阳郡。当然,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际,苗姓主要还是昌盛于上党、济阴二郡,如苗姓历史上唯一一位宰相苗晋卿便是上党壶关人。唐代中后期,有陕西之苗姓为避国都附近纷扰不断的战乱,迁居今甘肃、宁夏一带。两宋之际,苗姓以上述三大郡望为主源,散布之地更广,尤其在宋赵王室偏安江南后,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需要指出的是,繁衍于今山西长治一带的苗姓依旧名人不断,竞现于史。明初,山西苗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甘肃、江苏、陕西等地。明中叶以后,苗姓已分布于全国大多数地方,并有渡海赴台者。清中叶以后,伴随闯关东的风潮,有冀鲁豫地之苗姓入迁东三省。如今,苗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甘肃、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苗姓约占全国汉族苗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二。

D. 苗姓的姓氏故里 -- 河南济源

苗姓在宋版百家姓排行53,人口较少,但人才辈出。春秋时期楚国公族贲皇后裔,姓氏数千年传承一脉,流向清晰。天下苗氏皆出济源,渊源单一;七刘八张十二王,天下无二苗,血统纯净。全国均有分布,相对分布较多的省为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浙江、安徽、江苏、四川、广西、湖南等,约占全国人口的0.07%,约有110万人。
“苗父”一说为衍生出来的衍文。去之。“按照《史记》里中庶子的说法,苗父是一个‘上古为医者’……”,查史记记载为“俞跗”,并非“苗父”;《韩诗外传》中庶子言有“弟父”和“逾跗”两个神医,无苗父;《淮南子》里有“扁鹊、俞附”,无苗父;《说苑》有“俞柎”,无苗父……。
查《史记》中庶子所言者为“俞跗”,并非“苗父”;《韩诗外传》中庶子所言有“弟父”和“逾跗”两个神医,无“苗父”;《淮南子》里有“扁鹊、俞附”,无“苗父”;《说苑》有“俞柎”,无苗父。所以苗父之说为个别用心险恶之人附会之谈。
所以汉族苗姓是唯一的只有一个祖先的纯净的姓!!!!!!!!!
首先那个上古时代根本不可能以第一个字苗作为姓,其次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再次也没听哪个汉族苗姓族人说祖先是苗父。。。。
只听说苗贲父,苗贲父就是苗贲皇!!!!
最重要的是提出苗姓祖先为苗父的那本所谓的《姓氏五书注》根本是本假书,以讹传讹,根本本就是胡编乱凑的。可笑的是还拿来当引经据典的!!
汉族苗姓只有一个祖先。那就是苗贲皇,DNA也能证明!!!!
所以大家以后见到汉族苗姓族人,都可以称兄道弟,都可以论资排辈,都是一个祖先!!!!

E. 中国历史上有姓苗的厉害人物么`

苗 发:唐代壶关人,审相晋卿之子。擅长写诗,与卢纶、吉中孚、司空暑钱起等九人齐名,合称“大历十大才子”之一。
苗 衷:明代学者(1370-1450),慷慨有大志。官侍读学士、兵部侍郎,永乐九年(1411年)至正统十年(1445年)擢任礼部尚书、丞相。著有著《雪窝稿》、《史阁记闻》、《归田录》等。
苗 夔:清代语言学家。字先麓(1783-1857),直隶肃宁人。不好制举文,嗜六书形声之学。治许氏《说文》,精研力索,若有夙悟。后又得顾亭林《音学五书》,慕之弥笃,曰:“吾守此终身矣!”年二十余,即纂《毛诗韵订》,继又纂《广籀》一书。授徒穷乡,教帖括不中程,学子稍稍引去,弗顾也。县令王君闻而敬异,聘主翼经书院。道光辛卯,举优贡生。高邮王氏父子睹其著述,折节下交,与畅论音学源流,由是誉望日隆。初佐汪编修振基衡文山右,继入江苏学使祁文端公幕,所至甄拔名宿,复以暇日编摩撰述,从事于其所谓声韵之学。祁还京,乃醵金刻所著《说文声订》二卷,《说文声读表》七卷,《毛诗韵订》十卷,《建首字读》一卷。大旨以为叔重遗书多为后人妄删或附益者,乃订正《说文》声类八百余事。顾氏《音学》所立古音表十部,宏纲已具,然犹病其太密;而歌、麻既杂西音,不应别立一部。于是并庚、清及蒸、登于东、冬部,并歌、戈于支、脂部,定以七部,檃括群经之韵。书出,识者叹其精审。后数年,襄校山东,未毕役先归。至是亦齿衰而倦游矣。居京师,自祁公外,恒与何绍基、张穆、陈庆镛诸人游。并为曾文正公所推服,时时徒步过从,与辩论前世音学,暨江、戴、段、孔诸家部分之多寡,意指之得失,褒讥亭决,穷日夜不倦。卒年七十五岁。余书尚有《说文声读考》《集韵经存韵补正》、《经韵钩沉》各若干卷,未刊。
苗晋卿:字元辅,唐代潞州壶关人。擢进士第,累迁吏部郎中,知选事。久之,进侍郎。天宝二载,较书判,以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奭为第一,议者不平。帝御花萼楼覆实,奭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坐贬安康太守,俄充河北采访使。肃宗召赴行在,拜左相。广德中,以太保致仕。永泰初卒,谥懿献。诗一首。
苗时中:宋代名宦。字子居,其先自壶关徙宿州。以荫主宁陵簿。邑有古河久陻,请开导以溉田,为利甚博,人谓之苗公河。调潞州司法参军。郡守欲入一囚于死,执不可。守怒,责甚峻,时中曰:“宁归田里,法不可夺。”守悟而听之。熙宁中,以司农丞使梓州路,密荐能吏十人,后皆进用,人卒莫之知。讨蛮时以创立折运法,使得军粮供应无缺,因功升迁两阶,为发运副使、河东转运使,加直龙图阁、知桂州,进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
苗再成:南宋名宦,著名抗元三杰之一。历官真州安抚使、濠州团练使、真州知州,慷慨有大志。德祐元年(1275年)守真州,与文天祥在真州定计抗元兵。元军猛攻,守将苗再成誓曰:“我苗再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城陷而落入敌兵之手却英勇不屈而死。
苗坦之:字平野,贬名苗二赖子,清代乾隆至咸丰年间江苏省连云港人,南宋苗再成十九世孙。在世七十多年,十五岁时陪父苗培元到海州衙门打官司,开始诉讼。十八岁中秀才,辅许乔林编校《海州文献录》一书。因其劲悍剽轻、机智超群,官府便黜其廪生资格,而终身未举乡试。虽平生布衣,但苗二赖子不畏强暴、斗贪官、惩劣绅、治恶痞、助穷苦、济贫弱、平冤屈、扬正气、深受广大群众称颂,其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
苗自芬:清代乾隆至咸丰年间江苏省连云港人,嘉庆辛末科进士,官国子监学正衔

F. 谁知道苗姓的来源

历史来源
以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专公元前属547年,楚国因若敖之乱,楚大夫伯棼被杀,其子贲皇逃奔晋国,受封於苗邑(河南济源县),子孙逐以邑名「苗」为氏。

家族名人
苗发 唐代壶关人。擅长写诗,与卢纶,吉中孚,司空暑,钱起等九人齐名,合称大历十大才子。

地望分布:浙江东阳郡。

苗姓起源参考之二
苗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五四七年,在若敖之乱中,楚国大夫伯芬因罪被杀,其子贲皇逃到晋国后,受到晋国的优待,受封于苗邑(今河南济源县西),贲皇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苗姓是楚国王族的后代,因此,苗姓起源于楚国王族之姓。苗姓起源于芈姓。 发展和演变:苗姓在浙江东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东阳望。

G. 济源姓氏文化研究协会在哪

近几年,经济源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初步考证,济源市封门口南7公里的苗王寨(属大峪镇)一带,可能就是古苗邑遗址。
上述是苗姓的主要来源。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支派...

H. 有谁知道苗氏族谱的感激

苗氏家谱集锦
济源市苗氏宗谱序

轩辕黄帝登天坛祭天战蚩尤《济源县志》开篇即是。赐子苗龙择太行径塞龙发脉中定居循祭盛传民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四人”龙在其数成为帝王人物的专用名称华夏民族的图腾。人为苗氏、土为苗地、庄为苗邑 、政为苗亭。自汉桑钦《水经》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溴水出原山勋掌谷”见书后、苗地苗邑渐隐,一勋掌叫响怀府八县。毛泽东亲批资治通鉴,见169——陈纪三:起召阳协洽晋柔兆,阉茂凡四年,世祖问皇帝下,齐诏书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勋掌殷称国,周作邑,秦汉置亭,北齐筑城,唐宋元明清设镇,共和国建乡扎区,始终保持着一方小都邑的行政建制权利体系,是晋封贲皇食邑于苗以地为姓的所在地。其他书说与此不吻合的外错原因,是清修《济源县志.卷二.古迹.九》勋掌城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一作勋掌、魏高欢筑以御西魏《济源县志.卷未.识余.四》“武成帝河清二年四月,斛都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今封门口》西”等失误所致,卷二方向对,人错。卷末方向错,人对。勋掌远在轵关东北四十里,别书对苗亭据志引用自然不准确。《通志氏族略》记苗出自芈姓。《姓氏五书注》载上古有名医曰苗父、苗姓当出于此。满洲百济国《古朝鲜》等少数民族译音姓苗炎黄昆季,人和根同。这就是“苗姓三源”。查《康熙字典》“苗古文宀目木 ,又姓《晋语》苗棼皇晋大夫”。汉许慎《说文解字》无古 字及其注。说明古 字系苗氏元祖初用字,远在汉前,秦统一文字后改用标准苗字使用至今。考贲皇生于春秋末,东周弱,五伯征的时代。系黄帝后、颛顼支,重黎脉,祝融族、陆终妻鬼方女所生六子,季连半姓,传至鬻熊,博学有道,周文王、武王俱师之遂以熊为氏。周封熊绎国楚子爵都丹阳。五传熊渠,僭周称王、又八传至熊仪。是为若敖开始姓斗,斗熊半昭、屈、景同为楚王室公族大姓。若敖娶陨子之女生斗伯比。比亦婚陨女生长子斗谷於菟,表字子文。三楚称子文为最大贤者。次子斗越椒,字伯棼,文子斗班,字子扬,父子、侄叔三代为令尹。班子克黄字子仪。椒子贲皇,因父蒸野漳,筮狙庄王中原问鼎南归,兵败竟陵清河桥被罪族,避祸奔晋。鄢陵等役,楚材晋用功著,晋封大夫,食于苗,更姓苗贲皇。贲皇逝后晋遭“六卿擅权”三家分晋而失国,贲皇官秩家牍随之失考。成为苗氏从战国到唐宋的空断代,形成了豫济勋掌老根苗,晋长治上党郡望苗。鲁定陶济阴郡望苗,越金华东阳郡望苗,四大支系和堂号。
在济源勋掌老根苗的世居地有中国苗姓最大的祠堂,坐落在勋掌城南大街中段,座南向北,东西长五十米,南北宽四十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祠前照壁溴水,石狮进为上舞台下阙门,天井院池,甬道正祠配房,厢房等群房建筑。正祠内供中祖苗全的神位、巨匾、楹联、圆碑、方碣、石香炉等蕴藏着丰厚的民间氏族庙堂文化,用无声的文字图物叙说苗氏家历史。
老根苗重农耕,繁人口,八代不闻朝政,至元发奋仕途。苗全、苗立、苗畅一门三大夫。畅子世荣元大都(今北京)佐巡警院使。同治徽州路总管府事 骑尉。苗道一、元代济源名观龙翔宫道士。苗大本明代人,苗畅子、世荣弟,洪武四年探花勒兵部郎中。苗琚、世荣子、世袭骁骑尉。苗森、邑乡贤达,够买山场创修金炉顶庙宇、勋掌田守忠真人修炼登仙遂成。济源名胜至今。苗天印清代人,顺治时任彰德卫千总。苗尔嗣,清代北樊人,顺治丙戌科举人《怀庆府志》编校。苗永魁清代蓼坞人,太学生,例赠承德邦,祠堂立石志德。苗大文,字宏郁,清代蓼坞人,任清河北道清书明吏事授登仕郎。同治四年授承德郎。苗亮采,清代人,乾隆46年府学贡。苗同文,清代人,同治六年旌表忠烈义士,位列县忠义祠第十一位,志有悼词。苗耘奄,清代人,名成东,教育家苗令庚、苗令图之师。县授“詹台雅宜”“共策治安”金匾奖。有“教泽碑”颂其德。苗令图,清代人,光绪丁酉科拔贡,直隶州通判,济源文章书法泰斗。苗鸿宾,清代人,光绪癸己武举。苗世忠,清代人,县忠义祠107名。苗信芳,清代人,县忠义祠第341名。苗芳图,现代闫和人,济源著名抗日烈士。苗芳书,现代闫和人,曾任太岳区豫北中学教师,勋掌完小校长,济源一中教导主任,济源九中校长,获教育部授予“教育家”称号。苗瑞合,现代勋掌人,新中国第一任济源县“大众剧团”团长,勋掌怀梆剧团卓越领导人。济源县第一任商会会长。苗既平,现代勋掌人,济源宣传部长,原大寨起义的领导人,著名烈士。苗维清,又名苗迪青,现代北樊村人,留日博士,大学教授,地理博士,地质学家,上海市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苗绍歧,现代苗庄人,全国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市劳动模范,煤炭工业部劳动模范。苗绍臣,现代苗庄村人,中共党员,教授级工程师,煤炭工业部劳动模范,修武县、焦作市两级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勋掌苗鸿忠、苗既云、苗铁安、苗树龙、苗鸿文、苗志轩、苗既彦、苗绿久、苗占歧、苗三毛、苗既正、苗鸿礼、苗树斌、苗鸿申(南阳军分区)、苗鸿申(北京军分区),闫和苗瑞成、苗龙升、苗芳会、苗有升、苗占富、苗余山、苗锦硕,北社村苗红方、苗小福、苗先祥、苗维忠,北樊村苗先业、苗彩云,小郭富村苗绍祥、苗绍魁,克井村苗保金,白涧村苗树贵,大郭富村苗小喜,南樊村苗思芹,苗庄村苗绍文,任寨村苗心禄,茶店村苗绍元等39人,是当代国家发证的烈士。
勲勋掌城中分布着九庙二寺十八堂两阁一庵,古典建筑,苗祠堂仅次于泰山庙、镇安寺。圆明寺列第四位,列十八堂之首。现有文物存量居庙寺堂阁的第一。拔贡在济源素有“大字苗令图,小字牛兰亭”两大书法家的盛称。祠内他写有“绥吾思成”巨壁大字,照壁石刻“胚胎由楚晋,为王者师为伯左者佐,发达在元明,以爵则了以官则郎”的对联,出其手笔。文溯鬻熊为周文王、武王之师,斗伯比、子文、班椒任楚令尹,贲皇封晋大夫,俱为王伯佐命弼臣的历史。褒扬勋掌苗氏在元明两朝五世,大夫的煌赫门庭。字出于颜而利于颜。他还在村东南高阜上写“魁星阁高壮东南,勋掌城古边西北”语句,是他在村东口文昌阁上又一名联。前有文昌高读雄文,后有祖师却听春秋。较为书法界称道的是“金炉脉延济源县,明月光增勋掌城”泰山庙会舞擞台柱牌联。把济源脉气,勋掌形胜,北齐相介。复姓斛律名光,字明月增建边防关城的考说广而告之。引出另一才子,酒同寅“建此城以御西魏”的结论。拔贡把雄强茂密宽绰精拙的颜体,写出沉稳锋利的书风。劲力倾倒小楷圣手牛兰亭与之深交。除拔贡书法外,祠堂楹柱上还有“动贻燕谋赋瓜瓞共快绵长”、“幽明罔间尚资爼豆焕先猷”、“献袭三陈缅祖德秋更凛霜”、“祖孙相绳曾以簪缨绵世□”等联语。特别是一槐莫虚栽务从根本地培起。告诫祠出后人,动掌苗氏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无关。元明两朝正是动掌苗姓辉煌之世,何来屠村戮人灭族燹祸。妄拉他人作祖?书写时间早与拔贡,属钟繇书派一路,惜无书者姓名,半数遗失难成对,令人遗憾。墙上嵌碣堂中竖碑,石香炉铭辞书法更是流派纷呈竟娆绽放。
除勋掌外,因任官、经商、避兵、躲难迁徙离开济源的三大郡望。更是名人辈出,称雄于史。汉有兵枝巧家苗子、新莽国师苗欣、父城长苗萌、幽洲牧苗曾、苗礼、东阿侯苗光。隋有义军首领苗梁、唐有宰相苗晋卿、御史苗丕、博士苗舜卿父子三人。苗番、苗习愔、苗恪、父子三进士,大历十才子诗人苗神客、谏议大夫苗拯、画家苗龙。宋有军师苗训、子太子洗马苗守信、兵部侍郎苗时中、破鬼章的苗援、讨生羌镇洮西的苗都指挥使苗履、统 官的苗博,与文天祥联兵抗元就义的苗再成。金中都(今北京)经略史苗道润。明兵部尚书作 苗衷、太子少师苗朝阳、佥都敕史苗昨士。清天津镇总兵苗国综。作家苗萁,太平天国奏王苗沛林。现代二汽东风公司董事长苗纡。中国女篮队长苗杰等。正是他们的繁衍播迁,使苗跃身为当今中国姓氏序列的第一百五十四位。《百家姓》的第五十万事大吉位。
这次勋掌苗氏修祠传谱的序,按辈份.按资历.按政治地位都轮不到一介白身粗通文墨之人来写。族尊诚托几辞不掉,只能仅据自有《中国史纲要》考证、毛泽东读批资治通鉴 《中华话页文选》注释、《中国文学史》论说、《白话孙子兵法》指溯、《怀庆府志》、《济源县志》、《济源县续志》、《民国济源志稿》、《济源市志》条释、《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字意、《新华字典》读音、《神话传说词典》专介、石刻墨拓、访谈记要老《家谱序》等资料、述史、论事、推理成序。却没能超越旧家谱考证水平。把战国至唐宋苗氏上千年的历史断链溯理接通。难以使族人满意。恕文才驽钝资料少缺,请饱学之士辨斥指正。
苗鸿震
二〇〇四年六月十一日

I. 苗姓的历史来历

苗姓起源:

1、出自芈姓,为始祖伯棼之后,以封地为氏。据《风俗通义》、《左传》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公族大夫伯棼因罪被杀,其儿子贲皇逃亡到晋陶,受到晋王的礼遇,受封在苗地(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南),所以又叫苗贲(Ben音奔)皇。

苗贲皇也为晋国出了不少力。有一年,晋国和楚国在鄢陵大战,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有畏战之心。贲皇便告诉晋君说:“楚国的精兵都在中军,只要先攻其左右两军,再乘胜合攻中军.就可以打败楚军。”

晋君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取得胜利,晋君更加器重他,他的后代以地名为姓,称苗氏。因此,也有人认为,贲皇才是苗姓的始祖。

2、出自回族中的苗姓,源自明朝皇帝朱元津的赐姓。据《赛典赤家谱》记载:“咸阳王(赛典赤)奉旨征平两夏,以得胜之兵戍守宁夏、渭南等处,所有兵将保属哈蜜(密)征调。以名为姓。明太祖定鼎金陵,赐为十姓:曰闪、曰者、曰白、曰苗……”苗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海南沿海及青海等地。

苗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河南省济源县是苗姓起源地,地处济水之源而得名、济源县古时被称为苗邑,这里苗姓人占全县人口的1.66%,约九千多人。

(9)济源苗邑扩展阅读

苗姓迁徙分布

苗贲皇的苗邑,据考就在今河南济源的西部,现在该地还有一处地名“苗亭”,据说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遗址。苗姓最初的发源地,当然也该在个地方。

三家分晋后,苗姓因仕宦等原因,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战国后期,秦国穷兵黩武,中原是其扩张的第一个目标,苗姓祖居地济源也深受战火侵扰,故大批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长治,或东迁今山东定陶一带,后经繁衍发展,昌盛为苗姓上党郡望和济阴郡望。

唐代中后期,有陕西之苗姓为避国都附近纷扰不断的战乱,迁居今甘肃、宁夏一带。两宋之际,苗姓以上述三大郡望为主源,散布之地更广,尤其在宋赵王室偏安江南后,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

繁衍于今山西长治一带的苗姓依旧名人不断,竞现于史。元末明初,战乱纷起,苗姓又被迫迁徙。清中叶以后,伴随闯关东的风潮,有冀鲁豫地之苗姓入迁东三省。改革开放以来,不少苗氏后裔到海外经商、求学、办企业,有些已成为当地的知名人士。

与此同时,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和台湾地区也有不少苗氏族人子孙回中原和故乡寻根谒祖,投资办厂。苗氏子孙不管在国内国外,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当代苗姓的人口大约110万左右,为全国第一百四十六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河南是苗姓的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苗姓人口的32%。

J. “苗”这个姓的来历

[编辑本段]寻根溯源
苗姓来源有三:1、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2、据《姓氏五书注》所载,相传上古有名医曰苗父,苗姓当始于此。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百济(朝鲜古国)大姓有苗姓;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沙普氏,汉姓为苗;今满、彝、畲、蒙古、维吾尔、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编辑本段]得姓始祖
苗贲皇。楚国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为楚国大夫,素怀不臣之心,后趁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机,发动兵变,但不久即被诛杀。贲皇恐祸及己,遂亡命晋国。晋待他礼遇有加,并令其食采于苗地。后晋楚交恶,在鄢陵大战,时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怀恐惧之心,贲皇使献计于晋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军,可先击左右两军,然后乘胜合攻中军,定可一举击溃楚军。晋君纳之,大败楚军。是故史传楚材晋用之佳话。因贲皇食采于苗,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称苗姓,并尊贲皇为其得姓始祖。
苗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姓氏。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建国后,封黄帝的后裔熊绎为楚王。传16世到庄王。楚庄王九年(前605年),任楚国令尹的若敖氏反叛,很快被楚王扑灭,若敖氏族子贲皇害怕被杀逃亡到了晋国。晋成公封贲皇为大夫,食苗邑。贲皇到苗邑后,很快把苗邑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当地民众的爱戴。依照当时习俗,子孙以邑为氏,尊称贲皇为苗氏始祖。
苗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部。太行山八陉之一的轵关陉,就在它的北边,相距只有几公里。据史料记载,苗邑在商代是一个小国。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说:苗国于周初灭亡,成为周的苗邑。春秋时期,苗邑属晋,其后成为楚人贲皇的采邑,故而《路史·国名纪三》云,“苗,贲皇邑,河内轵县(今属济源)有苗亭”。《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楚若敖曾孙)越椒,字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晋侯使食苗邑,为大夫,以苗为氏,其地河南轵县苗亭是也。”近几年,经济源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初步考证,济源市封门口南7公里的苗王寨(属大峪镇)一带,可能就是古苗邑遗址。
上述是苗姓的主要来源。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支派。如传说上古时候,有位神医叫苗父,人称“古医鼻祖”,其后代也姓苗,得姓时间要早于苗贲皇,但史无记载。我国少数民族如苗、回、满、蒙古、朝鲜、维吾尔等民族,也有苗姓。

苗姓产生后,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其子孙先后北越王屋、太行等山,南渡黄河、长江等水,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晋国被魏、韩、赵三国瓜分。晋亡后,苗邑先属韩国,后“在周显王十年(前359年),魏与韩交换部分土地,取得轵道”(见《济源市志》),苗邑又属魏国。在这种形势下,苗邑人民为了生计,都纷纷出走,其中有一支向北过轵关,迁徙到了山西潞州(今长治市)。其中熊轼一支迁潞后,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分迁今长治、壶关、长子、平顺等地。据说壶关县北皇村,原名叫贲皇村,因为“贲”和“北”音较接近,后来就演化成北皇村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党地区逐步形成了苗姓郡望。 苗姓人口在上党地区迅速发展,到隋唐时,名人贤士接连涌现,如唐时上党有:官至左相的苗晋卿,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苗发,大历监察御使苗丕,这是壶关县的父子三人。还有苗愔、苗恽、苗恪兄弟三人,相继登科,入朝为官,他们也是壶关人。他如郡守苗奉倩,谏议大夫苗拯,都是唐时上党名人。众多的苗氏英才,不仅为家族争了光,也为上党添了彩。上党苗氏家族通常使用的堂号叫东阳堂。
隋唐时期是苗姓发展的鼎盛时期,除上党郡望外,还有东阳郡、济阴郡等地方也形成了苗姓的郡望。《通志·氏族略》说:“苗氏,望出东阳。”东阳的治所在浙江金华,济阴郡在今鲁西定陶县一带。
宋代上党地区的苗氏仍很兴盛,名人如:河州节度使苗授,都指挥使苗履,护送隆佑太后南渡的统制官苗傅,他们是出自上党的祖孙三代。他们的后裔随宦游落户生根,苗姓分布的地域更加广泛。
南宋时期,山西析城冶方里(今阳城东冶镇)有一支苗姓,迁回到了苗邑故里。他们在济源勋掌村落脚创业,子孙繁衍,后来分支迁到本县东苗店,后又从苗店分迁本县庙街村。济源市目前有苗姓近万人,分布在十几个村庄,但多数都是从勋掌迁出,然后又不断地外迁。据不完全统计,仅从庙街分迁的就有河南偃师、西峡、孟县、新安以及山西垣曲等地。
元末明初,战乱纷起,苗姓又被迫迁徙。据江苏沛县等地《苗氏族谱》载:元末明初,河南永城县东四十里苗桥苗氏家族,分七支向外迁徙:一支迁汴京(今开封),一支迁夏邑,一支迁江苏沛县,一支迁山东,一支迁安徽,两支迁山西。明初,政府从山西向河南、河北等地大规模移民,山西长子县西张堡村苗子实迁到河南武陟县西南大封村。苗子实有4子,长子迁今武陟大司马村,后裔分迁今温县赵堡等地;次子迁今新乡市七里营,后裔分迁南庄、河头等村;三子迁今武陟乔庙,后裔分迁今荥阳市古荥等地;四子仍住大封村,后代迁修武、焦作、温县等地。据不完全统计,苗子实的这一支后裔目前有11000余人,仅大封村苗姓就有3500多人。另据河南西平县苗堂村《苗氏族谱》载:始祖苗公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西平县苗堂村,后分居于苗张村。河南禹县《苗氏宗谱》载: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一老妪率子、侄四人迁来河南,长子苗立本定居禹县神垕镇,次子苗立家定居郏县苗黄庄,三子苗立诚定居襄县苗府村,侄苗国宝定居禹县白沙村。
清朝以来,苗姓不断向周边省区和海外发展,经过2600多年的繁衍发展,至今已遍布全国,总人数达90多万。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苗姓后裔到海外经商、求学、办企业,有些已成为当地的知名人士。与此同时,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和台湾地区也有不少苗氏子孙回中原和故乡寻根谒祖,投资办厂。苗氏子孙不管在国内国外,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热点内容
驻马店上蔡县邮编 发布:2021-03-16 21:53:57 浏览:888
新发地招聘 发布:2021-03-16 21:51:19 浏览:217
漯河大伟 发布:2021-03-16 21:51:07 浏览:401
相亲爱一家 发布:2021-03-16 21:49:54 浏览:504
校园跳蚤市场系统 发布:2021-03-16 21:48:31 浏览:929
洛阳到巩义汽车时刻表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108
男人胖相亲 发布:2021-03-16 21:47:49 浏览:948
苏宁郑州网点电话查询 发布:2021-03-16 21:47:42 浏览:459
同城帮二手良品真假 发布:2021-03-16 21:47:20 浏览:227
河南周口甲醇 发布:2021-03-16 21:42:35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