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为什么定都洛阳
『壹』 东汉为什么定洛阳为首都
东汉定都洛阳动因浅析
朝代:东汉
公元25年六月,刘秀即皇帝位,其后坐镇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指挥围攻洛阳的战斗。十月,守城将军大司马朱侑举城投降,刘秀“车驾入洛阳,幸南官却非殿 ”,宣布定都洛阳,因汉为火德,忌水,故改“洛”为“雒”。从光武帝定都洛阳至献帝迁都长安,洛阳为都共历十二帝196年。
《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刘秀为汉高祖九世孙,他所建立的新王朝也被认为是前汉王朝的继续,那他为什么没有依前汉旧制定都长安,却定都洛阳呢?后世史家和学者除了对地理形胜的肯定外,便是以历史上盘庚迁都为根据。笔者认为这里面有着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原因。
长安地区历史上呈周期性繁荣,西周时定都长安,秦、西汉、西晋、隋、唐也都定都长安,可以看出,这些王朝基本上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大的王朝,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侵,并利用八百里秦川的沃土滋润、壮大着自己的国力。但是它们在使关中一带繁荣兴盛的同时,也把这一地区的地力耗尽了,(如唐朝的皇帝就不得不多次“就食洛阳”)继之而起的王朝如继续定都与此,则发挥的余地甚小。另外一个原因是王朝末期的动乱对长安地区的破坏。王莽统治时期,长安先后数次被攻破,人口锐减,满目荒凉,昔日的恢宏与繁盛荡然无存,已丧失了继续为都的条件。
刘秀本是南阳的世族地主,他建立政权主要依靠起自宛洛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他必须避开其它地方割据势力的锋芒,待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站稳脚跟之后才能再做企图。同时,来自北方的匈奴的威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汉王朝天下未定,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同匈奴对抗,“退避三舍”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从地理位置看,洛阳地处黄河中游南岸,跨伊、洛、涧几条河流,北倚邙山,南对伊阙,东据虎牢,西有崤坂,素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誉。按张华的说法,洛阳是一个恃险防御、虎踞龙盘的地方,“调在中枢,西阻崤谷,东望荆山,南望少室,北有大岳三河之分,风雨所起,四阻之国”。洛阳居天下之中,地理位置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另外,伊洛平原地力肥沃,周围水路发达,漕运便利,可以很好地解决京师的供应问题,使皇帝坐镇中央,遥控天下,集中精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正是基于以上各种原因,刘秀才最终放弃长安,定都洛阳。历史证明这一选择在当时是明智的,它对于维护东汉的统一稳定、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洛阳为中心的关东地区由此进入了长足发展的历史阶段,继东周之后,洛阳重又走上了中国历史政治的前台。
总结
1.河南省是中国自古的"天下之中".也是历史上所谓"中原"的所在地.交通很发达.也是当时出了名的富庶之地.即使是在西汉也是中国的"经济"首都.
2.定都西安,除了在立国里汉中平原"形胜"以图霸天下的用意外.也因为靠近西域,有天子守边,方便指挥与匈奴等游牧民族对抗的意思.在东汉国力较弱的情况下,已经无法完全压制西域,所以迁都还是有一定安全上意义的.
3.因为王莽和历年的战争的关系.长安的建筑损毁严重.基于财政节约的原则,选择原本就有大量宫庭建筑的洛阳进行迁都,也是一个当然之举了.
4.就中国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因为对海洋的了解的加深和如江浙,闽越等沿海省份的从"蛮荒"状态的逐渐开发.国家的重心逐步从内陆转移到沿海.所以首都的选址也相应的一步步从东向西转移.
『贰』 东汉为什么定都洛阳
原因
1.河南省是中国自古的"天下之中".也是历史上所谓"中原"的所在地.交通很发达.也是当时出了名的富庶之地.即使是在西汉也是中国的"经济"首都.
2.定都西安,除了在立国里汉中平原"形胜"以图霸天下的用意外.也因为靠近西域,有天子守边,方便指挥与匈奴等游牧民族对抗的意思.在东汉国力较弱的情况下,已经无法完全压制西域,所以迁都还是有一定安全上意义的.
3.因为王莽和历年的战争的关系.长安的建筑损毁严重.基于财政节约的原则,选择原本就有大量宫庭建筑的洛阳进行迁都,也是一个当然之举了.
4.就中国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因为对海洋的了解的加深和如江浙,闽越等沿海省份的从"蛮荒"状态的逐渐开发.国家的重心逐步从内陆转移到沿海.所以首都的选址也相应的一步步从东向西转移.
『叁』 东汉为什么选择定都洛阳,而不是迁都长安以凸显
刘秀选择建都洛阳,而不是占据旧都长安,这是出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考虑的结果,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首先从政治层面看,建都长安固然有确立汉室正统的意义,但是刘秀本身不是宗室贵族,只是出身与大地主家庭,在地位上处于天然的弱势,占据长安并不能改变这一点。刘秀主要经营的势力并不在长安附近,贸然进驻长安只会让自己困守孤城,无法得到自己亲信的有利声援。所以,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稳固的政治需求考虑,国都应该尽可能的靠近自己已经巩固的势力范围,洛阳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洛阳在西汉时期就是作为陪都使用,本身的政治地位并不落后于长安多少,繁华程度更在当时的长安之上,具备建立新都城的所有先决条件。
其次,在经济方面洛阳更具备优势。西汉末年,长安久经战乱,城防破败,早就没有了当年的繁华景象,而且多次被敌军攻破,在防御方面也有较大的漏洞,想要重新建设需要话费极其高昂的费用,对于一个刚经历过战乱重新建立起来的政权来说,这个费用还是有些承受不起的。战争中,长安地区百姓损失惨重,富户大多逃亡,本地区农业和经济都遭到了极大破坏,可以说当时的长安就是一大片废墟,虽然城市规格宏大,但是短时间内无法承担全国中心的任务。而当时的洛阳虽然也受到战火波及,不过破坏程度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靠近南方繁华地区,可以快速实现资源调动,对于经济发展更加有利。洛阳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靠近黄河、洛水等大型河流,既可以作为防御只用,也可以作为运河总调南北物资,掌握全国经济脉络,吸引更多富有人群聚集,让繁华程度进一步提升,所以建都洛阳还是有巨大的经济优势的。
再次,洛阳更利于东汉王朝防守,减少战争对于国家的冲击。建都长安的国家本身都会非常强大,可以凭借函谷关抵挡游牧民族入侵。但是东汉王朝建立的时候,本身实力还不是很强大,定都长安就等于将自己的政治中心直接暴露在敌人的锋芒之下,一个刚摆脱战火的新政权不想在陷入对外战争的泥潭,所以会选择更利于军事防守的位置建都。洛阳被称作四阻之地,历来为兵家之必争,地形结构利于防守。进可以占据长安,攻取北方大片地区,退可以依靠水运通达全国,进退不失距,才可以从容应对国家局势。洛阳地区资源比被掏空的长安更加丰富,可以打造更多的战争工具,进攻防守都会有更大的优势。
『肆』 东汉为什么定都洛阳而不是迁都长安以凸显正
西汉定都长安,以匡复刘氏基业为号召、自诩为中兴之主的刘秀,为何最终却在洛阳建都,而没有定都长安以凸显自己的正统性呢?
1.问题的提出
早年的刘秀只是个普通青年,谁也没想到他最后能创业成功,当上一国之主。
刘秀的家世一般,他的父亲只不过做了一个县令的官职。九岁那年,父亲去世后,社会地位、家庭生活更是一落千丈,迫使他只得去叔叔家里寄居。直到二十岁时,刘秀才到长安读书,在当时这已经不算早了,如邓禹入太学是在13岁。而且,在长安读书时,生活费等还要自己筹措,史书记载他曾经跟人合伙买驴然后出租赚钱。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_图
在群雄逐鹿中,为何最终的赢家是刘秀呢?
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则是他的刘氏宗亲身份。由于王莽改革的失败导致社会危机加深,一股“人心思汉”的思潮在社会中弥漫,在此期间崛起各势力大都打着西汉皇室的身份,如绿林军拥戴的更始皇帝刘玄,赤眉军拥立的刘盆子,河北王郎自称为汉成帝之子而引来当地豪强的大力支持,割据东方的刘永等等。
虽然家境早已没落,但刘秀毕竟还是宗室出身。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他紧紧抓住这一政治资本,始终高举刘汉大旗,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借此建立自己的号召力与政权合法性。所以,虽然是白手打天下,但新政权的国号仍延续为“汉”,刘秀也始终以中兴之主进行自我定位。
东汉大军平灭赤眉主力示意图_图
可问题也就来了,既然刘秀自认为汉室的复兴者,那为什么没有建都长安以凸显自身的正统、增加政权的合法性呢?譬如,在刘秀之前,一度号令天下的更始政权便是出于同样的考虑,由最初的洛阳迁都到了长安。
2.刘秀的迁都念头
很多人在分析刘秀定都原因时,常常持一种静态观念,认为刘秀的行为态度从一而终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故而他们只是横向对比长安、洛阳两地的各种差异,然后做出自己的解释。
但实际上,对于定都这件事应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来看,其中的分界点是建武十三年天下一统之时。
刘秀称帝是在公元25年,不过很大程度上他是被逼的。因为手下将领再三上表劝进,迫于无奈之下,他只有称帝。这并不是刘秀善于作秀,原因其实很简单——实力不够。
朱鲔 墓塑像石刻_图
称帝之时刘秀仅占有河北一地,不过是众多割据势力的一支而已。在北方,燕代之地仍盘桓着众多的农民起义军,在西方,关中有更始政权——这也是他的前boss;在南面,更始大司马朱鲔重兵坐镇在洛阳;在东方,有割据睢阳的刘永;西南方向,巴蜀地区有称帝的公孙述,此外还有一支生猛的赤眉军在活动。
简直是四面环敌、敌手众多,于是,刘秀的上策应当是广积粮、缓称王,而非大张旗鼓地称帝以吸引火力。而且,刘秀做事一贯谨慎保守,缓称王自然也符合他的性格。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此时,关中在更始政权掌控之中,其后不久又落入西进的赤眉军手中,如此,刘秀定都只能选择洛阳。建武三年,绿林、赤眉相继败亡,刘秀取得长安,但此时各地割据势力仍然十分强大,他不可能脱离自己赖以打天下的大本营河北、河内而迁都到长安。
赤眉大起义示意图_图
再说建武十三岁之后。此时天下一统,之前提到的阻碍建都长安的各种因素也不复存在,那么刘秀为何没有迁都呢?
实际上,从史料来看,虽然刘秀没有明确提出过迁都,但他其实有过这种想法的。称帝的三十二年间,刘秀曾经多次临幸长安以祭祀宗庙,但史料大都一笔带过,幸好,建武十八年这一次的西巡长安被杜笃较为详细地记录在他的《论都赋》中,据此,我们看到了一些饱含深意的举动。
在这次出行中,除了祭祀西汉十一陵这一常规行为外,刘秀更是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去考察关中及其周边的陇、蜀地区的地形地貌——这与后来赵匡胤有意定都洛阳多次西巡十分相似。而且在第二年,刘秀又恢复了几年前撤销的函谷关都尉一职,并修复了在毁于战乱的长安宫室。
函谷关地处关中与关东的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汉立国之初,对这一帝国内部的关隘特别重视,其目的在于实施“以关中制关东”的战略。
东汉 洛阳城_图
刘秀做出这一系列举动后,史书记载,“是时山东翕然狐疑,意圣朝之西都,惧关门之反拒也。 “也就是说,当时的关东人士变得十分狐疑忧虑,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举动透露出刘秀似乎有迁都长安、并以函谷关来控制东方的意图。
从刘秀的种种举动及时人的反应可以推断,刘秀本人恐怕是有改都长安的念头的,不然何必做出这些徒惹猜疑的举动呢?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体察上意的杜笃适时写出了《论都赋》来讴歌长安,称其为”帝王之渊囿,而守国之利器 “,进而鼓吹迁都长安。
可惜,刘秀并没有予以正面回应,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说到这里,有人不免质疑,刘秀没有正面回应难道不正是说明他没有迁都打算吗?否则,既然想迁都而又有人提了出来,纵然有些阻碍但凭皆君王权威,他一意孤行不就好了吗?毕竟有成功案例在先——当年刘邦就是这样做的啊。
3.柔道治国
这就要说到两汉的差异了。虽然都以“汉”为帝国的名号,但相较于东西两晋和南北两宋的一脉相承,东汉与西汉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两汉功臣集团出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_图
除了中途加入的张良属于贵族外,跟随刘邦起义的大都出身于社会基层:樊哙是杀狗的屠夫,灌婴是卖布的小商贩,周勃以编织薄曲并兼职丧礼吹箫为生,萧何、曹参也不过是县里的小官。
这些人基本都是单枪匹马地追随刘邦,只有萧何带领宗族几十人从军。后来,当刘邦论功行赏时,坐镇后方的萧何被排在了功劳簿的第一名,出生入死的武将们自然不服,而刘邦给出的其中一个关键理由便是,唯有萧何以一族从征。
这一局面,被清代著名的史学家赵翼称之为“布衣将相之局”。与之相对,刘秀的东汉则离不开豪族的支持。
刘秀与他哥哥刘縯最初起兵,靠的就是南阳的豪族势力。后来能在河北建立根据地,一方面靠的是上谷、渔阳的豪族支持,以此获得了精锐的幽州突骑;另一方面,依靠与大姓郭氏的联姻得到了包括真定王刘扬在内的河北豪族的支持。
东汉版图_图
打天下建立在豪族势力基础上,治天下无疑也要靠这些豪族势力的支持。豪族本身拥有强大的地方势力,彼此之间又以姻亲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像刘邦的功臣集团那样大都是个体户。因此,涉及到豪族利益的每一个重大的决定,刘秀必须慎而又慎,不可能像刘邦那样一意孤行。这也就意味着不断的妥协、让步与姑息。
所以,刘秀才会将他的治国之道定义为”柔道“二字——”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
回到定都的问题。尽管刘秀一度考虑过迁都长安,但经过仔细的衡量得失后,生性谨慎保守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向豪族妥协,放弃迁都长安而老老实实地在洛阳生根发芽。
『伍』 东汉选择定都洛阳,为何放弃了西汉的故都长安
一、因为和刘秀一起打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靠近洛阳的,如果他在长安定都的话因为长安附近还存在着残存的诠释,这样对他是有一些顾虑的。而且当时的洛阳也是位于全国正宗的。他有很多的保护,是一首南宫的地方,所以放弃了西汉的故都长安来定都。
三、一开始,相对于西汉,国家的奠基人刘邦,东汉皇帝所附的人才资源,刘秀的奠基人,来自南阳和栾川,而站起来的跛脚和土地则来自赣州。也就是说,对于刘修来说,建立东汉王朝是有可能的,这离不开河南、河北等富裕家庭的支持。这和刘邦的环境不同。其中,在赞助刘秀的《永泰二十八条》中,邓玉、吴汉、贾府、严鹏等广大将领都是南洋人,即他们离洛阳很近,离长安不远。所以,对于刘秀来说,更倾向于更接近我的家乡洛阳建都,而不是扮演国家军士。
四、其次,就西汉而言,长安城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刘秀虽已落户长安,但对当时的长安“近在咫尺”仍有余力。如果刘秀在建安,长安可能有成分没有巩固。同时,在地幔地位上,洛阳地处中部,黄河以北,九门环抱,可攻可守;洛阳水系众多,交通便利,经济较长安丰富。而由于受战争破坏等影响较小,刘秀最终建成的洛阳,并非西汉长安古都。
然而,在曹操的圣君立下诸侯之后,东汉朝廷迁到许昌。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禺独立自主,标志着东汉王朝的衰落。东汉以后为曹魏和西晋,洛阳不断地被建立起来。
『陆』 东汉为什么选择定都洛阳,而不迁都查以凸显政权的正统性的长安
很多人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单单的比较这两个个地方到底有什么不同,但是这次我们要动态的,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那就让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定都洛阳,而不是长安。
什么是按照动态的角度来看呢,因为这个过程,刘秀的想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开始的时候,刘秀连称帝的想法是都没有的,只不过经不起群臣的再三劝说,为什么呢?是刘秀不想或者是什么原因么,当然不是,打着汉室大旗的刘秀怎么会不愿称帝,只是他自己的心里也明白,自己的实力是不够的。
但是要知道,迁都是一件复杂而又困难的事情,最终刘秀还是没能迁都,留在了洛阳。
『柒』 为什么西汉定都长安而东汉定都洛阳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在建都何处问题上倍受困惑,起初定都洛阳,然因其谋士张良言尽关中百般之好,以及当时为加强关中的统治,汉朝最终帝都于长安,而洛阳则作为“东都”,直至王莽篡位,我们称其为西汉。
长安地区历史上呈周期性繁荣,西周时定都长安,秦、西汉、西晋、隋、唐也都定都长安,可以看出,这些王朝基本上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大的王朝,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侵,并利用八百里秦川的沃土滋润、壮大着自己的国力。但是它们在使关中一带繁荣兴盛的同时,也把这一地区的地力耗尽了,(如唐朝的皇帝就不得不多次“就食洛阳”)继之而起的王朝如继续定都与此,则发挥的余地甚小。另外一个原因是王朝末期的动乱对长安地区的破坏。王莽统治时期,长安先后数次被攻破,人口锐减,满目荒凉,昔日的恢宏与繁盛荡然无存,已丧失了继续为都的条件。
刘秀本是南阳的世族地主,他建立政权主要依靠起自宛洛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他必须避开其它地方割据势力的锋芒,待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站稳脚跟之后才能再做企图。同时,来自北方的匈奴的威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汉王朝天下未定,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同匈奴对抗,“退避三舍”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从地理位置看,洛阳地处黄河中游南岸,跨伊、洛、涧几条河流,北倚邙山,南对伊阙,东据虎牢,西有崤坂,素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誉。按张华的说法,洛阳是一个恃险防御、虎踞龙盘的地方,“调在中枢,西阻崤谷,东望荆山,南望少室,北有大岳三河之分,风雨所起,四阻之国”。洛阳居天下之中,地理位置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另外,伊洛平原地力肥沃,周围水路发达,漕运便利,可以很好地解决京师的供应问题,使皇帝坐镇中央,遥控天下,集中精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捌』 东汉为什么定都洛阳既然都是汉朝,为什么不定都长安
刘秀称帝是为了和名头上抗衡在长安的赤眉军所立皇帝。当时长安还在他的敌人手里。
『玖』 东汉为什么不定都长安,而是定都洛阳,班超后来不是使西域归附了吗,
高祖刘邦本欲定都洛阳,后采纳娄敬的建议,定都关中,建长安城。西汉末年,长安经赤眉之乱被严重破坏,光武帝刘秀以河北为根基,逐步平定天下,定都洛阳乃自然而然之势。汉经王莽,对西域失控,光武一朝与民休息,并未图谋西域控制权,东汉再次控制西域,已是汉明帝之世。
『拾』 为什么古代定都都在长安洛阳
在古代中国,决定一个都城地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山川形势等自然因素,也包括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而长安和洛阳则很好地符合了很多条件。
首先,长安地处偏西,位于内地和边疆的交界处,而洛阳居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在交通便利上洛阳占有优势。而长安居关中之地,东有崤函天险,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易守难攻,一旦东方出现变乱,便可以坐镇长安,进可攻,退可守。
王朝的政治需求也是决定定都地点的因素。西周定都镐京,关中时周族的发源地,十分适合他们的农耕经济,周成王时修筑洛邑为陪都,号成周,是为了了监视和震慑商朝的移民,控制东方领地。秦朝统一后,沿用了原先的首都,国祚短暂,未能来得及考虑都城迁移的问题。
西汉最初定都于洛阳,后娄敬进谏,力陈关中的险要和富庶。西汉最终定都关中,除了以上原因,还因为在东方分封了大量的诸侯王国,定都长安可以随时扑灭可能的叛乱。
(10)东汉为什么定都洛阳扩展阅读:
朝代 定都年代 名称 地区 辖区
崇国 约前2200年-前1027年 崇 京畿
西周 前1027年?—前771年 丰京、镐京 京畿 樊,杜,高陵,骊山氏,蓝田等邑[县]
秦朝 前350年─206年 咸阳 内史府 蓝田,高陵,栎阳,杜县,骊邑,芷阳[县]
西汉 前202年─109年 长安 京兆尹 长安,蓝田,新丰,霸陵,杜陵,奉明,南陵[县]左冯翊[府]辖区:高陵,栎阳,万年[县]右扶风[府]辖区:户县,周至[县]
新朝 9年─23年 常安 京兆尹 同上
东汉 190年─195年 长安 京兆尹 长安,蓝田,新丰,霸陵,杜陵[县]左冯翊[府]辖区:高陵,万年[县]右扶风[府]户县[县]
西晋 313年—316年 长安 京兆郡 长安,蓝田,新丰,阴般,杜陵,霸城,高炉,万年[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前赵 319年─328年 长安 京兆郡 长安,蓝田,新丰,阴般,杜陵,霸城,高炉,万年[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前秦 351年─385年 长安 京兆郡 司隶校尉部[省]京兆尹[府]辖区:长安,蓝田,新丰,阴般,杜陵,霸城,高炉,万年[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后秦 386年─417年 长安 京兆郡 司隶校尉部[省]京兆郡[府]辖区:常安,蓝田,新丰,山北,杜城,霸城,高炉,万年[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西魏 534年─557年 长安 京兆尹 雍州[省]京兆尹[府]辖区:长安,霸城,山北,杜县,蓝田,新丰,阴般,户县[县]冯翊郡[府]辖区:高陆,广阳,万年,鄣县[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
北周 557年─581年 长安 京兆尹 雍州[省]京兆尹[府]辖区:长安,万年,蓝田,新丰,户县[县]冯翊郡[府]辖区:广阳,高陆[县]恒州[省]周南郡[府]辖区:周至[县]
隋朝 581年─617年 大兴 京兆郡 京兆郡[府]辖区:大兴,长安,高陵,蓝田,周至,户县,新丰,万年[县]
唐朝 618年─904年 长安 京畿道 京畿道[省]京兆府[府]辖区:万年,长安,高陵,栎阳,昭应,蓝田,户县,周至[县]
大顺 1644年─1645年 长安 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