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含嘉仓
Ⅰ 含嘉仓的介绍
含嘉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代国家粮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主要作用是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现代考古证实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古代粮仓。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含嘉仓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Ⅱ 含嘉仓后来为什么被遗弃
前期指隋初至唐开元年间。据《隋书》卷24《食货志》记载,开皇三年即在黄河沿岸的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在卫州境内置黎阳仓。大业二年又在洛阳附近增置洛口仓、回洛仓,形成了隋代著名的六大官仓。现将这六大官仓的位置、规模介绍如下。
(一)洛口仓。一名兴洛仓,位于洛州巩县(今县东北旧巩县)东面洛水东岸,因地处洛水人黄河之口,故有是称。大业二年置,筑仓城周围二十余里,穿三千窖,每窖容八千石,置监官并镇兵千人守卫④。全仓储米约有二千四百万石,是隋代最大的一个粮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鉴》卷180,隋大业二年十月、十二月。
洛口仓由于处洛水和黄河交会之地,离隋唐时代的东都洛阳又不远,隋时东南运来的漕米,很大部分都贮藏在这里,由此往西可运往洛阳、长安,当用兵东北时,又可由此运粮渡黄河,经沁河,折入永济渠而运往东北。故而洛口仓可以说既是东都洛阳的外围粮仓,又是用兵东北的军粮转运站,在隋一代地位极为重要。唐前期也是“积天下之粟”①的重要粮库。
隋末李密占洛口仓后,即扩建洛口城,周四十里,后即以此为根据地与困守在洛阳的隋朝的残余势力作长期的争夺战。史载李密开洛口仓散米,赈给起义军队伍,众至数十万,连同起义军家属一起受到洛口仓米救济的近百万人。来领取赈米的人,“取之者随意多少;或离仓之后,力不能致,委弃衢路,自仓城至郭门,米厚数寸,为车马所辅践;群盗来就食者并家属近百万口,无瓮盎,织荆筐淘米,洛水两岸十里之间,望之皆如白沙”②。可见隋朝在洛口仓储藏的漕米数字是十分惊人的。李密之所以能在隋末战乱中长期坚守在此与隋王朝抗衡,与洛口仓的充裕储粮有着很大的关系。后来李密部将邴元真以洛口城降于王世充,李密只得投奔李渊③。其后李世民攻王世充,也是先取洛口仓,切断洛阳的粮源,进而包围洛阳城④。这些都说明当时洛口仓因储粮丰富在河洛地区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回洛仓。大业二年十二月置于洛阳城北七里,仓城周围十里,穿三百窖⑤,是隋代东都洛阳的粮库。隋末为李密和隋军剧烈争夺的目标。入唐以后,其地位才为含嘉仓所代替。
(三)河阳仓。《隋书·地理志》偃师县有河阳仓。前云开皇三年于洛州置河阳仓即指此。《读史方舆纪要》卷48河南府偃师县云:“河阳仓在县北”。偃师县故治即今市东南老城,市北为邙山山脉,地势高燥,适宜修建粮仓。从洛阳城中流出的通济渠在偃师市西入洛水。河阳仓就是为从洛口仓转运粮食入洛阳城所需要而设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陈子昂集》卷9。
②《通鉴》卷186,唐武德元年九月。
③《隋书》卷70《李密传》。
④《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
⑤《通鉴》卷180,隋大业二年十月、十二月。
(四)常平仓。开皇三年置,位于陕州(今三门峡市西旧陕县)西南四里,其地临焦水,西俯大河,地势高平,故又名太原仓。唐时仓城六里①。在隋代和唐前期,自洛阳往西至陕州一段漕运,因三门峡的关系,都采取陆运,自陕州至长安一段则利用河、渭水运,所以史称陕州太原仓“地控两京水陆二运”②,是“蓄巨万之仓”③。
(五)广通仓。开皇三年置,大业初改名永丰仓,位于今陕西华阴市东北三十五里渭河入黄河处④,在今潼关附近。关东漕米运入关中,都先集中于此,地位重要,是关中地区最大的粮仓。隋开皇五年曾出广通仓米三百余万石以解决关中地区严重旱灾所造成的政府机构和驻军的缺粮问题⑤。大业九年杨玄感造反,进攻洛阳不克,部将李子雄以为“不如直入关中,开永丰仓以振贫乏,三辅可指麾而定。”义宁元年时也有人向李渊建议,“自龙门济河,据永丰仓,传檄远近,关中可从取也。”不久李渊进军关中,华阴令以永丰仓降李渊,关中诸县多遣使请降⑥。历史事实说明,隋唐之际能否占有永丰仓是能否占有关中地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六)黎阳仓。开皇三年置,位于卫州黎阳县西南大伾山麓⑦(今河南浚县东二里大坯山北),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极为便利。从河北地区剥削来的租米,都先集中于此,然后再由永济渠或黄河运往洛阳、长安。用兵东北时,由江淮运来的军粮,也先储藏在这里,然后由此运往东北,是河北地区唯一重要粮仓。隋唐二代统治阶级对黎阳仓的管理一贯是很重视的。隋末几次征辽,都曾派人在此督运漕粮。杨玄感据黎阳反隋,经济上即凭借了仓内的储粮。徐世劫曾对李密说:“天下大乱,本为饥馑。今更得黎阳仓,大事济矣。”后李密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元和郡县图志》卷6,陕州。
②《旧唐书》卷185《姜师度传》;《朝野佥载》卷2。
③《旧唐书》卷185《姜师度传》;《朝野佥载》卷2。
④《元和郡县图志》卷2,华州。
⑤《隋书》卷24《食货志》。
⑥《通鉴》卷182,唐大业九年匕月;卷184,义宁元年八月。
⑦《读史方舆纪要》卷16;宋张舜民《画墁集》:“予尝登大侄,仓窖仍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李密坐据敖仓,便谓得计,亦井蛙耳。”
有黎阳仓,“开仓恣民就食。浃旬间,得胜兵二十余万”①。其后,窦建德陷黎阳,尽有山东之地”②。可见黎阳仓在河北地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隋书·地理志》云济北郡卢县有成回仓。卢县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五十里,西北两面临黄河。成回仓应是黄河运道上的一个粮仓。由于史载阙略,详情不明。
唐王朝建立以后,漕运频繁更甚于隋。因此,除了沿用洛口、广通、黎阳、河阳、太原等仓外,又在漕运沿线增置了几处粮仓,其中最大的就是这次发掘的含嘉仓。
含嘉城约建于隋大业元年营建东都的同时。据元《河南志》和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都宫城、皇城之东有东城,东城的北门名含嘉门,门北即含嘉城,城北即外郭。含嘉城在建成之初是否即用作为大型粮仓,似乎还有疑问。首先是史笈中没有含嘉城在隋代已经是东都重要粮仓的记载。其次是从隋代在洛阳一带的战争史实来看,当时东都洛阳城内似乎并没有像这次发掘出来的大型粮仓存在。例如隋末李密占有回洛、洛口仓后,东都城内严重缺粮,隋军一度夺回城外七里的回洛仓,就急忙派人将仓米运入城内。时洛阳城中布帛山积而粮食奇缺,占有洛口等仓的李密有着充裕的粮食而少布帛。为此,困守在洛阳城中的王世充曾以布帛与李密换取粮食。唐武德初,李世民又围攻洛阳数月,城中乏食,“绢一匹直粟三升……虽贵为公卿,糠核不充,尚书郎以下,亲自负载,往往馁死”③。如果当时洛阳城中已有这次发掘出来的那样大型粮仓存在,就是被围上数月,似还不至于出现上述情况。
含嘉城正式作为大型粮仓可能开始于隋末唐初。隋末将回洛仓的储粮运入城内,起初就可能储藏在这里。入唐以后正式沿用作为东都的大型粮仓,随着储粮增加而不断修筑了许多粮窖,才形成了这次发掘出来的规模。《唐两京城坊考》载洛阳城中有一条从含嘉城中流出南注入漕渠的支渠,名为泄城渠。这条人工渠道很可能就是因为运粮需要而修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通鉴》卷184隋义宁元年九月;《旧唐书》卷67《李绩传》。
②《旧唐书》卷1《高祖纪》。
③《旧唐书》卷53《李密传》:《通鉴》卷189,唐武德四年三月。
含嘉仓在唐前期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洛阳的粮仓,并且还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隋时东南漕米都先集中在洛口仓;唐前期则规定东都以东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仓,由含嘉仓再陆运至陕州,循河、渭入长安①。因此,当时含嘉仓代替洛口仓成了全国最大的一个粮仓。同时,原先在洛阳城北七里的回洛仓,入唐以后,不再见于记载,很可能已经废弃不用。河阳仓在隋末已废,后虽曾复置,但为时也不久,地位也无关重要。这样含嘉仓又代替了回洛仓、河阳仓成为洛阳地区的唯一粮仓。《通典》卷十二《食货》载,天宝八年(749)时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即有5833400石,占将近二分之一,是诸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可能是唐初统治阶级从隋末战乱中吸取了教训的缘故。隋末东都的粮仓不集中,洛口、回洛等仓为人所据后,东都终因严重乏粮而被攻破。所以到了唐代将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仓内,以保证洛阳城内的粮食供应。
此外,较为小型的粮仓尚有:
龙门仓,开元二年置,在河中府龙门县(今山西河津)黄河岸边,是集中汾水流域租米的粮库。这里又是古代黄河上重要津渡,漕米即由此渡河运往长安。天宝年间仓储粮有23250石②。
武牢仓,位于汴河和黄河的交会口。开元以前的汴口仍在隋代的板渚口。江淮地区漕米通过通济渠运来,第一站就到武牢仓。《旧唐书·李密传》云:“兴洛、武牢国家储积”。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柏(一作栢)崖仓,在河清县(今河南济源县西南河清),咸亨三年(672)置,废于开元十年,仓可容米二十万石③。唐高宗以后,洛阳至三门峡一段曾一度采取黄河水运,所以在咸亨至开元年间,在黄河北岸的河清县置柏崖仓。
渭南仓,咸亨三年置于渭南县(今陕西渭南县)东,为渭河和关中漕渠沿岸的继运站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六典》卷3。
②《通典》卷12《食货》。
③《唐会要》卷88;《玉海》卷184,《食货》。
④《唐会要》卷87。
上述这些粮仓都是按当时的漕运路线设置、分布的;各仓的地理位置与当时的分段运输法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江南来的漕船至汴口即可将租米卸下,输入武牢仓内,再由河船经黄河入洛水,将漕米贮于巩县的洛口仓;由此而西至陕州太原仓,可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溯洛水经河阳仓,入含嘉仓,“以车或驮陆运至陕”;一路由黄河经柏崖仓再陆运至陕州。由陕州太原仓再水运经永丰仓、渭南仓,直至长安的太仓。所谓“节级转运,水通则舟行,水浅则寓于仓以待,则舟无停留,而物不耗失”①。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漕运系统。
隋代六个大型粮仓中,洛阳附近就集中了三个;在唐代,最大的含嘉仓又在洛阳城中。这个时期的重要粮仓之所以多集中在洛阳附近,和当时的漕运路线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来这条全程二千公里的大运河,有些河段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给航运带来很大的困难,其中最困难的是自洛阳至长安的一段。
自洛阳以西至陕州的一段黄河,南北两岸受中条山脉和肴山山脉的约束,河身处在峡谷之中。在今三门峡地方,河床为屹立在河中心的两个大石岛分成三股,好似为黄河开了三座大门,故称为三门。黄河在这里不仅河道狭窄,水流湍急,而且布满暗礁,出现许多漩涡。运船至此,稍有不慎,就有覆舟之灾。因此,隋初向洛阳以西运米,为避开三门之险,自小平(今河南孟津县西北)开始陆运,通过肴、函山路至陕郡,再入黄河水运。并规定如有人能自洛阳运米四十石,经底柱之险而至京师者,免其征戍②,以示奖励。开皇十五年曾凿底柱,就是想通过三门进行水运。唐贞观十六年(642)曾以两艘载重六百石的船只试上三门;其后,显庆元年(656),总章三年(670)和垂拱四年(688)几次开三门河道,修凿栈道,企图走三门水路,但结果都未成功③。所以,这时期洛阳至陕州一段租米运输,仍以陆运为主。《新唐书·食货志》载:“江淮漕租米至东都含嘉仓,以车或驮陆运至陕而水行。”但陆运费用浩大,如开元初河南尹李杰为陆运使,从含嘉仓至太原仓置八递场,每场间隔四十里,每递用车八百乘,八十万石至一百万石的租米,需时二月方能运毕。可见维持这一段陆运在时间上、物力上需要付出很大的耗费,是漕运中最困难的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新唐书》卷53《食货志》。
②《隋书》卷24《食货志》。
③中国科学院考古所:《三门峡漕运遗迹》附录一《三门峡漕运简史》,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自陕州至潼关以黄河通运,尚属顺利,潼关以西情况又不同了。秦汉以来,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即以渭水为漕运航道。《史记·留侯世家》就说:“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隋初“因渭水多沙,深浅不常”,就在渭河南岸平原,也就是秦岭的北坡上开凿了一条广通渠。秦岭和渭河之间是一个堑断地带。秦岭沿着断层上升,渭河则沿着断层下降,因而在秦岭、渭河之间相对高度悬殊很大,平原狭窄,坡度很陡。从秦岭流下来注入渭河的支河流短湍急,每逢盛夏大雨,秦岭北坡冲刷下来的泥沙都填淤在渭河河床内,因此造成“渭水多沙”。自在渭河南岸开凿了漕渠后,这些泥沙都流人漕渠,造成漕运阻塞。隋初开凿的漕渠,末年已经淤塞。唐高宗咸亨年间关中漕运仍由渭水①。《通鉴》卷二○九中宗景龙三年“关中饥,米斗百钱。运山东、江、淮谷输京师,牛死什八九。”关中一段可能改用牛车陆运。至开元年间裴耀卿改革漕运时,仍“浮渭以实关中”。可见自唐初至开元年间并未采用隋代修凿的漕渠,而是渭水和陆运交替使用,困难仍旧不小。
隋唐二代为了避开这二段险路,就把洛阳建为陪都,如逢关中地区有灾情就将政府机关迁往水运方便、“舟车所会”的洛阳去。隋开皇四年九月关内饥,杨坚即赴洛阳,至次年四月才回长安;十四年关中大旱,杨坚又率户口就食洛阳。仁寿四年杨广即位,开始营建东都洛阳,次年大业元年即成,即以东京为首都。杨广在位十三年,耽在长安的时间,前后不到四个月,在洛阳的时间占三分之一,其余时间都在北巡南游②。所以隋代自开皇四年以后对关中漕渠和三门峡漕运治理很少。唐贞观初,李世民因“洛阳土中,朝贡道均”为理由,企图营建洛阳,但未实现。这是因为当时政府内外高级官员仅六百四十二人③,每年需从水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会要》卷87。
②《隋书》卷1、2《高祖纪》,卷3、4《炀帝纪》。
③《通典》卷19《职官》。
运往京师的租米不过二十万石①,所以问题不大。到高宗显庆初,一品至九品内外文武官员激增至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至开则天、中宗时代,中央机构日益庞大,形成官员“内外盈隘,居无廨署”②。神龙时,京师”诸司员外官数十倍,近古未有……奉禀之费,岁巨亿万……河渭广漕,不给京师”③。唐高宗在位二十七年中竟有一半时间住在洛阳,大多数原因是长安一带旱饥,就食洛阳。当时的洛阳“帑藏积累,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而长安“府库及仓,庶事实缺,皆籍洛京传输”④。武则天临朝称制,改东都为神都,在位二十年内,除二年居于长安外,其余时间都在洛阳,其中固然还有其他政治原因,经济因素恐怕占很重要的地位。大足元年(701)在洛阳城内立德坊南漕渠上凿新潭,安置诸州运米的租船⑤;开元十四年七月一次*[氵+廛]水暴涨入漕渠,漂没租米船数百艘⑥。这些都证明当时每年到达洛阳的租船数目很大。这次含嘉仓出土有调露、天授、长寿、万岁通天,圣历等年号的铭砖,都是高宗、武则天时代运入含嘉仓租米激增的一个佐证。
文章来源:http://www.whzw.net
原文链接:http://www.whzw.net/new/202527962.html
Ⅲ 含嘉仓为什么建在洛阳
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战国初,魏国最早进行变法,魏文侯在位时(公元前 445—前396年)在李悝[kuī亏]、吴起、西门豹等人协助下,对经济和政治进行改革,军事力量曾盛极一时。战国中期,魏惠王仍然雄心勃勃,力图称霸中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先在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将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东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继而又以大梁为中心,在黄、淮之间,大兴水利,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水运枢纽。
鸿沟是沟通黄、淮两大水系的水运枢纽。这一工程经过两次大规模施工,才告完成。它开工于公元前360年,即迁都大梁的第二年。当时主要的工程是从黄河的汊道济水引黄河水南下,注于大梁西面的圃田泽(已淤),再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当时圃田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300里,它既可作为计划中鸿沟航道的水柜,以调剂鸿沟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沉淀于此,以减轻下游运道的淤塞。
又过了20多年,即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 339年),魏国对它又作大规模的扩展,将原来的大沟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至今河南沈丘东北,与淮水重要支流颍水会合。这条人工河道,史称鸿沟。鸿沟从大梁南下时,一路上又沟通了淮河的另一批支流,如丹水(汴河上游)、睢水(已淤)、
Ⅳ 去含嘉仓需带什么东西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储存粮食最重要的是防潮湿。含嘉仓储粮的窖都在地下,最深为12米,一般为7~9米。粮窖口大底小,窖口最大直径为18米,一般为10~16米。窖底、窖壁修制的平整、光滑、坚实,再用火烧考,防止地下水分、湿气上升,最后还要铺设木板、草、糠、席等防潮用品。这样处理以后,就可以储存粮食了。窖顶为圆锥形,最外层是厚厚的黄泥。整个仓窖防潮、密封,温度又低,能很好的保存粮食。其中一个窖里,存有北宋时放进的50万斤谷子,至1969年考古发现时大都颗粒完整。
Ⅳ 隋炀帝修建的含嘉仓有多牛
含嘉仓简介:
含嘉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历经唐、北宋500余年,后来废弃。现代考古证实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古代粮仓。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含嘉仓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含嘉仓价值:
据记载,唐初的皇帝在关中饥荒的年代,率文武百官就食洛阳,得雅号“逐粮天子”。含嘉仓的兴盛,无疑为皇帝解除了这个“雅号”,有了含嘉仓,每逢关中缺粮,朝廷可从容调拨。“民以食为天,粮食关系国家生死存亡,是国之大事,粮仓储量的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安定、国泰民安。同时,对于考古而言,粮仓也折射了当时的军事信息,漕运情况,建筑、防潮技艺、粮食管理制度等等。”余扶危说,含嘉仓充沛的储粮量是大唐盛世的一个证明。具有重大研究和观瞻价值。
Ⅵ 含嘉仓的建设沿革
隋炀帝迁都洛阳并开凿大运河后,天下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条生命线,大运河的主要使命就是漕运,漕运最主要的物资就是粮食。含嘉仓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也是大运河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
含嘉仓位于隋唐城内,这样的选址,和回洛仓不无关系。回洛仓建于隋朝,位于城外。隋末,天下大乱,李密夺取回洛仓,隋统治者积累了十一年的粮食拱手“让”于李密,洛阳城一时陷入无粮境地。“手握”粮草的李密底气大增,更让隋统治者恐惧的是,粮食成为瓦岗军吸附民心的资本,大量饥民和缺粮的义军纷纷投奔瓦岗军,瓦岗军一时羽翼丰满。
虽然后来因为多种因素,瓦岗军起义没能成功,但李密抢占粮草的成功战略,却成为另一个有心人的“教训范本”,这个人就是李世民。李世民看到了粮仓在城外的弊端,他决定在洛阳城内建立粮仓,以免外敌入侵,重蹈当年隋统治者覆辙。这个被李世民精心“设计”地理位置的粮仓就是含嘉仓,含嘉仓不仅供应洛阳城里的粮食,还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后来,它逐渐取代当时最大的粮仓——洛口仓,成为天下第一大粮仓。 含嘉仓是唐代“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又叫含嘉仓城,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是隋唐东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建立后,基本沿用了隋代的广通、黎阳、太原等仓,同时又增置了几处粮仓,其中最大的就是含嘉仓。
史家珍说,原来位于洛阳城北的回洛仓,曾是李密、李世民攻打洛阳时争夺的焦点,后因城外粮窖被占据,洛阳终因严重缺粮而被攻破。为了增强粮仓的守卫能力,并保证特殊情况下洛阳城内的粮食供应,唐王朝从隋末战乱中吸取教训,采取了变革措施,将含嘉仓建于都城之内。
同时,唐王朝还规定,东都洛阳以东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仓,再由含嘉仓通过陆路运至陕州,含嘉仓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据有关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占了将近1/2。
对于含嘉仓的修建年代,专家们有分歧:有人认为含嘉仓与东都同时兴建,也有人认为其为唐代增置。但专家们一致认为,含嘉仓作为仓城使用并发展为天下第一粮仓是在唐代。
专家推测,隋末东都城的粮食不集中,战事起后,城外粮窖被占据,洛阳终因严重乏粮而被攻破。于是,李世民从中吸取教训,将粮食储藏于城内含嘉仓,并随着储粮量的增加,增筑粮窖,含嘉仓才形成后来的规模。
史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储粮总数为1266万石,而含嘉仓就储粮583万石,占近1/2,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座粮仓,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
隋唐时,每逢关中地区有灾情,中央政府往往迁往水运方便、“舟车所会”的洛阳,就是因为洛阳有粮。当时洛阳“帑藏积累,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而长安“府库及仓,庶事实缺,皆籍洛京传输”。武则天曾长期居住在洛阳,也因洛阳有粮。
发掘结果表明,含嘉仓遗址内粮窖的形制、结构等基本相同,最大的口径约12米、深约12米,最小的口径约8米、深约6米,均口大底小,呈圆缸形。当时,人们将窖壁挖好后用火烘干,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离地面半米处同样用“席子夹糠”法覆盖,然后封土,才算完工。
在被发现的粮窖中,除160号窖内保存着一窖完整的粮食外,其余全为空窖。而这一窖粮食足以令世人惊叹:被发掘时,窖里的粮食粒粒分明,有的呈棕色,有的发黄。考古工作者利用仪器检测,发现这些粮食颗粒48%被碳化,52%是有机物。人们在粮窖的木板缝隙中发现的谷子样颗粒,竟在取出的第二天发芽。
方孝廉说,含嘉仓设计的高明,首先在于选址在地势高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土质干燥,水位低,利于储粮。更重要的是,这些粮窖的结构十分科学,人们在冬季封存粮食时,用“席子夹糠”法使粮窖隔湿保温。如此储粮,粮食不易发热、发芽、腐烂,谷子可以存放9年以上不变质。此外,粮食被封存后,当时的人们还在封土上种小树作为监测手段:如果粮食发热、发芽,小树就会枯黄。
含嘉仓160号窖遗址中出土的铭砖记载了储粮的时间、数量、品种、来源、仓窖位置及授领粮食的官员姓名。从发掘情况来看,含嘉仓储粮的主要时段为唐高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而其来源有苏州、徐州、楚州(属现淮安市辖,位于江苏省中部)、润州(江苏镇江)、滁州(古州名,其1992年与滁县地区合并,形成了江苏省滁州市)、隋州(河北邢台)、冀州(河北冀县)、德州、濮州(山东濮县)、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可见地域之广,规模之大。 唐玄宗后,由于大运河水量渐小,加上管理不善,漕运效率下降,粮窖多废弃,含嘉仓的利用率大为降低,160号窖则一直沿用至宋代。专家猜测,该窖之所以满藏粮食,可能与宋末战乱,皇家粮仓突遭变故而被废弃有关。 唐代后期,由于隋唐大运河水量逐渐减小,漕运效率下降,粮窖大多废弃,含嘉仓的利用率也大为降低,宋末战乱被废弃。
Ⅶ 含嘉仓在物流发展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位于河南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的含嘉仓,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1970年洛阳博物馆对含嘉仓遗址进行了钻探和重点发掘,找到了仓城的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探出粮仓287座,发掘粮窑40余座。据统计,含嘉仓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整个仓窖防潮、密封,温度又低,能很好的保存粮食。
Ⅷ 含嘉仓出土的铭砖记载的是什么内容
记载了天下粮仓
文物名称:含嘉仓铭砖
文物年代:唐代
出土时间:20世纪70年代
出土地点:洛阳老城
隋炀帝时期,朝廷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大运河,使江南地区的丰富物资通过漕运输送到京师,漕运的主要物资就是粮食。20世纪70年代,含嘉仓铭砖的出土,让“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成为人们研究隋唐大运河漕运历史的重要窗口。
一块铭砖,牵出“天下粮仓”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焦枝铁路修建。洛阳在配合建设机修车间时,含嘉仓遗址被首次发现。起初,考古队员以为发现的是座墓葬。直到出土记载有“含嘉仓”等字样的铭砖,墓葬假设被彻底推翻——这里就是盛唐时期规模宏大的“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
这块铭砖长32.5厘米、厚6.5厘米,头三个字就是“含嘉仓”。铭砖记载了仓窖位置、粮食来源、品种、数量、时间及仓窖的管理人员等信息。考古专家表示,从铭砖记录的内容看,当时粮食储存管理已经实现制度化、科学化。因此,它也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含嘉仓又叫含嘉仓城。仓城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是隋唐东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建立后,基本沿用了隋朝的广通、黎阳、太原等仓,同时又增加了几处粮仓,其中含嘉仓就是最大的一座。
据有关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占了将近一半。
一座粮仓,反映“历史大事”
作为粮食漕运的储存和中转中心,洛阳粮仓在城外、城内均有分布,含嘉仓位于隋唐城内。考古专家介绍,含嘉仓布局在城内,和隋唐两代交替时期回洛仓的失守有着密切关联。
回洛仓建于隋朝,位于城外。隋末,天下大乱,李密夺取城外回洛仓,隋统治者积累的粮食拱手“让”于李密,洛阳城一时陷入无粮境地,加剧了隋的灭亡。
唐王朝建立后,李世民深刻认识到粮仓在城外的弊端。他决定在洛阳城内建立粮仓,以保证特殊情况下洛阳城内的粮食供应,避免重蹈当年隋统治者的覆辙。这个被李世民精心谋划建造的粮仓就是含嘉仓。
含嘉仓不仅供应洛阳城里的粮食,还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同时,唐王朝还规定,东都洛阳以东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仓,再由含嘉仓通过陆路运至陕州(今属三门峡陕县)。含嘉仓因此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Ⅸ 1、含嘉仓最鼎盛时是什么时期
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有含嘉仓,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 1970年洛阳博物馆对含嘉仓遗址进行了钻探和重点发掘,找到了仓城的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探出粮仓287座,发掘粮窑40余座。仓窑形状为大口小底缸形窖,口径10~16米。最大有18米,深7~9米,最深者12米,窖底夯实后,用火烘干,周壁和窑底铺设草、木板、糠、席等物,然后储粮,粮入窑后,上面铺席,堆糠和垫草,最后用土密封。在已发掘的仓窖中,出有刻字砖,记载仓窖位置、粗粮来源、入窖年月以及授领粟官的职务、姓名等。砖文所记大都是唐高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有调露、天授、长寿、圣历和开元等年号。粮仓储存的粮食品种有糙米、粟、小豆等。其来源有苏州、徐州、楚州、润州(镇江)、滁州、隋州(邢台)、冀州(河北冀县)、德州、濮州(山东濮县)和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如此规模的粮仓可称为我国最大的古代粮仓。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储存粮食最重要的是防潮湿。含嘉仓储粮的窖都在地下,最深为12米,一般为7~9米。粮窖口大底小,窖口最大直径为18米,一般为10~16米。窖底、窖壁修制的平整、光滑、坚实,再用火烧考,防止地下水分、湿气上升,最后还要铺设木板、草、糠、席等防潮用品。这样处理以后,就可以储存粮食了。窖顶为圆锥形,最外层是厚厚的黄泥。整个仓窖防潮、密封,温度又低,能很好的保存粮食。其中一个窖里,存有北宋时放进的50万斤谷子,至1969年考古发现时大都颗粒完整。
Ⅹ 10小题,乙图为隋朝大型粮仓“洛阳含嘉仓”示意图,可以直接佐证隋朝的什么社会现象 谢谢,要解释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提倡勤俭节约,所以隋朝上下异常简朴,而消费才可以促进商业发展,而且封建社会历来重农抑商,所以隋朝开国不太可能商业繁荣,这幅图主要体现隋朝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储存技术先进,所以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