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内黄县第一中学
① 内黄县第一中学的介绍
河南省内黄县第一中学(内黄一中),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内黄县完全中内学,1979年撤去初中更名为内容黄县第一中学。学校地处城区东南,东傍硝河,北濒朝阳路,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占地198亩,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
② 内黄一中分校的情况
内黄一中,创建于1954年。它位居城区东南,东傍硝河,北临朝阳路,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可谓钟灵毓秀之地。学校占地198亩,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大门庄重典雅,群楼错落有致,花木秀美宜人,面貌常见常新。实验楼、语音室设施完善;电脑备课室、微机室、多媒体室设备精良。图书馆3万多册藏书,内容丰富;阅览室200多种报刊,资料充足。目前,学校共有46个教学班,3685名在校学生,教职工225人,其中专任教师175人,全国、省、市、级优秀教师35人,高级教师19人,中级教师35人,省市骨干教师25人。
1997年以来,高考升学已于全市重点高中蝉联八冠,2004年高考重点上线252人,上线率为18%,本科上线893人,上线率为63.5%,省专上线1286人,上线率为91.5%,其中应届毕业生本科上线591人,省专上线858人,均居安阳市属重点高中榜首。理工市省有状元,名牌北大连开清华,市颁优奖,省授美誉,报章屡载,慕者频来,省市县领导莅临贺祝。佳绩连年创,回报荣誉多。连续八年荣获市教育质量优秀奖,连续六年受到县政府嘉奖。2002年受安阳市教育局通令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并先后荣获省文明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文明标兵学校和省安全文明校园、省五爱教育先进单位五大荣誉奖牌。《安阳日报》、《教育时报》、《河南日报》、《中国教育报》、《青年报》、《新闻报》六家报社多次刊发内黄县第一中学成功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不断刷新的教学业绩。河北、安徽及省内远近市县数十所中学络绎派员前来考察学习。目前,内黄一中正群策群力,高标宏愿,顽强奋进,坚实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③ 内黄县第一中学的教学成就
内黄一中的科研兴校不断取得新突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的领导能够率先垂范,积极组版织和参与科研工权作,亲自为重大科研课题提供创意设计,带头撰写科研论文。校务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杨再民同志的《新的教育形势下的因材施教》、张贵安校长的《探索多元办学模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一批优秀论文都得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由衷的赞许。近两年来,学校共有科研新课题9个、结转课题6个、委托课题3个、自选课题33个,其中有3个国家级课题、5个省级课题、15个本校特色的实验课题。通过教育科研,学校“凝聚一批人、培养一批人、锻炼一批人、塑造一批人”的“师魂”工程得到了升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内黄一中荣获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资格,校长:刘富强,推荐名额1。是首次批准的河南省实名推荐县级中学,首批的共2所县级中学之一,是内黄一中的自豪。
④ 内黄县第一中学的学校荣誉
争创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5年12月在经过省厅专家组的严格详细的考核后,学校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这是内黄一中发展历程中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为跨身中原名校,中国强校奠定了基础。2006年2月,省人大副主任王明义一行视察后,再次肯定了内黄一中的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向,对学校管理和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被授予国家级课题实验学校
学校坚持实施科技兴校战略,以课改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大胆进行教学领域的实践和探索。2005年3月20日,《内黄一中校报》在全体师生的关注、参与下开始创办,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一中教研》、《优秀论文集》、《文苑新声》在学校教务处、教研处的认真组织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撰稿下定期出版,为学校形成切磋交流、比学超帮的教研教改之风创造了条件。2005年10月,在经过认真的调研论证后,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授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实验学校,为教学价值的本质回归,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连续获得多项省级殊荣
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文明标兵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五爱教育先进单位”等省级荣誉称号,连年刷新的教学业绩和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先后被《安阳日报》、《教育时报》、《青年导报》、《河南日报》、《中国教育报》、《新闻报》等多家媒体作过全方位报道,河北、安徽及省内市县数十所中学络绎前往考察学习。
⑤ 内黄县第一中学的办学特色
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内黄县第一中学始终秉持“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的办学特色,在21世纪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奋勇前行。 “一中的今天,成功的明天!”
内黄一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从“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彰显个性”开始的。学校以德育教育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德育管理的规范性,全面落实德育在学校的基础主导地位。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现了“求真、向善、唯美、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凡是接受一中教育的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拥有真、善、美的品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才质。
学校鲜明地践行着“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彰显着“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的办学特色,贯穿着“低进高出”的发展战略,不断探索现代、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年年攀升。2007年考入北京大学的王翠平同学无限感慨地说:“我考入内黄一中时成绩并不理想,3年来,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内黄一中确实是一座精神殿堂,她让我迈向了更灿烂的未来。”
近几年来,学校进行了“个性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坚持张扬个性,突出特长,坚持改革与教研相结合,促进“整体、主体、个体”教育的实施,让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 “把孩子交给一中,成功之路由此延伸。”
“锐意创新,敏于开拓,遵循科学”。近几年来,学校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教学特长、教学互动的教风和学风。站在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的高度,学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科学规律的指导下,以兴趣爱好和已有的研究条件为依据进行自主选题,极好地训练学生的自立能力。
“唯有改革才有创新,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唯有发展才有未来”。内黄一中这种改革精神首先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正如张贵安校长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变化的,不研究教与学的心理变化,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就不能够深入……要尝试适合学校特点的其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不断升华,内黄一中的老师在课堂上才能到处闪耀着创新的思想火花;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咬住科研不放松,方显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
内黄一中为进一步彰显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综合实力,将“科研兴校,打造师魂,追求卓越”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启动了“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探索素质教育的新内涵。教育科研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成为学校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新的支撑点;成为学校发展教育特色,促进学校发展新的闪光点。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为使学校文明之花长盛不衰,坚持“三理”教育工作常抓不懈,2005年3月特邀心理学博士王国荣来学校做心理讲座,针对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状况进行指导教育,为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疏导压力,排除干扰,更好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6年4月,又邀请屠新民教授、张锐专家举行高考专场报告会,针对考前复习要求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2008年3月邀请疯狂英语讲师梁君林举行疯狂英语专题讲座. 2010年5月,学校高三年级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一专家举行高考前心理辅导专场报告会 “低进高出”的培养机制”
“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理念深入到了内黄县第一中学教育教学的每个细节,“低进高出”的培养机制,使“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在这里不再是神话。有关部门将内黄县周边地市各重点高中历年的中招、高招情况做了一个对比统计,结果表明,内黄县第一中学的中招录取线是最低的,但是三年后,该校高考升学情况却是最好的。“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的理念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华美乐章。
刘志龙,2008年毕业生,入校时成绩1128名,高一期间,尽管付出百倍努力,但成绩进步不明显。争强好胜的他曾一度灰心:只要保住这个成绩,毕业时随便考个学校就行了。班主任看出了他黯淡的情绪,及时帮助他制定了学习计划,并结合其他教师不断给予其学法指导。2008年高考,刘志龙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刘军亮,2009届毕业生,入校时成绩813名,美术老师从一次谈话中得知他从小喜欢画画,极力推荐他参加美术特长班学习,美术学习激发了他的兴趣和进取意识。2009年,刘军亮一举通过美术专业水平测试,接着又以优异的文化科成绩,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成为全市重点高中艺体院校高考升学的亮点。在内黄县第一中学,像刘志龙、刘军亮这样的例子很多。2006届:王长艳入校1084名,考入大连海事大学;呼敬雷入校888名,考入第三军医大学;王改玲入校807名,考入武汉理工大学……2007届:乔晓瑞入校1100名,考入南开大学;刘利杰入校1205名,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王利兵入校2079名,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张晓旭入校1711名,考入大连理工大学;苏国龙入校1380名,考入山东大学……2008届:崔静静入校1605名,考入华北电力大学;陈鹏飞入校1574名,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张民垒入校1213名,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岳志芳入校1939名,考入郑州大学……2009届:张晓萌入校1059名,考入北京邮电大学;崔琦入校1060名,考入华北电力大学;刘冬杨入校1089名,考入中国海洋大学;王梦超入校1624名,考入中国医科大学…… “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方略”
内黄县第一中学在实施“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规划了“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方略,鼓励教师以此为基础,挖掘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实现高效教学,并以此促使教师“学者化”的发展。“一”即“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为中心,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异常强劲。“二”即“二个限制”,严格限制教师讲课时间,严格限制没有预习的讲课,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最大化提高。“三”即“三个转变”,变“高耗低效”的“体力型”教学为“优质高效”的“智慧型”教学,变重视学生“学会”为“会学”,变“教学型”课堂为“学习型”课堂。“四”即“四化教学”,化教为学,教学相长,让学生成为独立学习的主体;化学为思,学思结合,让学生体验思考带来的幸福;化知为行,知行统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知的力量;化识为智,识智并进,让学生在顿悟中激活智慧。“五”即“五个一定”,能让学生观察的一定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一定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一定让学生自己表达;能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一定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动手、总结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生成过程。为促使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师生配合的完美化,使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该校在“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方略总的指导思想下,提出了“四化”和“四制”的教学改革模式。 “内黄一中珍珠班”
“珍珠班”,这个特殊的名称,从2008年起为豫北人民所熟悉。迄今,内黄县第一中学已连续三年与“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签订“双特生”合作培养协议,成立“珍珠班”,每届招收珍珠生50名,为“成绩特优、家庭特困”的学生点亮人生。该基金会每年给予每名学生2500元生活补助,学校对每名学生的学费及住宿费予以全免,帮助他们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业。基金会看重的就是内黄县第一中学优良的育人环境、卓著的办学成就和大爱的胸襟。附:珍珠班介绍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所开展的“捡回珍珠计划”,即与当地的重点高中合作成立珍珠班,按照家庭特困、学业特优的要求,每班招收五十名珍珠生,资助因为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的高中生继续求学。学校免除珍珠生的学费及住宿费,而基金会每月发放250元的生活补助费,每学年十个月,三年共7500元,这笔资助令珍珠生得以重返校园,安心求学。就如同将丢进垃圾桶的珍珠捡回来,再把他们重新擦亮,自2004年实施捡回珍珠计划至2010年,已在23个省区市76所合作学校开设了230多个珍珠班,一万二千多名的珍珠生受惠。 “独特的教学模式”
教学低重心、“后十名”工程、“二二一”教学模式、“一标三导”教学法等一系列措施和教师独创的课堂模式,成为“生本课堂”回归的催化剂,由原来的“以教代学”、“只重结果”转变为了“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心理引导”的动力课堂、高效课堂;“有差异,无差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生命的价值,使会学者善思,使困学者突破,使厌学者乐学。由该校教师创新实践的“二二一”教学模式,以“教案到学案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平台,以激趣为动力,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深入、自主变换、自主创新、自主批判,激活学生的思维和问题意识,追求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使学生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该教学模式荣获国家“十一五”课题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标三导”教学法,以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为基础,以“导学、导悟、导练”为教学步骤,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力求达到三维目标和谐统一,该模式荣获河南省优秀教研成果三等奖。
⑥ 内黄县第一中学怎么样
简介:河南省内黄县第一中学(内黄一中),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内黄县完全中学,1979年撤去初中更名为内黄县第一中学。学校地处城区东南,东傍硝河,北濒朝阳路,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占地198亩,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
注册资本:3025.6万人民币
⑦ 内黄县第一中学的教师队伍
学校共有46个教学班,8000名在校学生,教职工224人,其中专职教师175人,全国、省、市优秀教回师35人,高级教答师19人,中级教师35人,省市骨干教师35人。实施“培青”工程、“名师”工程,强调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举办青年教师业务考试和优质课大赛,签订老中青帮带协议书,发挥骨干教师力量,着力培育教坛新秀。2006年3月,特邀河南省首届师德标兵杜喻、开封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金宪同志作师德教育报告会,编印《内黄一中师德教育活动宣传材料》,深入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活动,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内黄一中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⑧ 内黄县第一中学的升学成绩
1997年以来,高考升学已于全市重点高中蝉联十四桂冠。2008年高考,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4人,重点上线352人,本科上线2118人,刘少军夺取安阳市高考理科状元,蝉联安阳市重点高中十二桂冠;2009年高考,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6人,重点上线375人,本科上线2471人,李文倩、张月敏包揽安阳市高考文科状元、榜眼,蝉联安阳市重点高中十三桂冠;2010年高考,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7人。重点上线414人,本科上线2636人,王永平、师瑞雪分别夺取安阳市榜眼、探花,李琦夺取安阳市榜眼,蝉联安阳市重点高中十四桂冠;
2011年,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5人。
2012年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各1人。2005年以来,内黄县第一中学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输送优秀毕业生28人,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重点大学培养优秀毕业生近2000人,累计本科上线人数近万人,省专上线率历年都在90%以上。理工市省有状元,名牌北大连开清华,市颁优奖,省授美誉,报章屡载,慕者频来,省市县领导莅临贺祝。佳绩连年创,回报荣誉多。连续十四年荣获市教育质量优秀奖,连续十四年受到县政府通令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并先后荣获省文明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文明标兵学校和省安全文明校园、省五爱教育先进单位五大荣誉奖牌。《安阳日报》、《教育时报》、《河南日报》、《中国教育报》、《青年报》、《新闻报》六家报社多次刊发内黄县第一中学成功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不断刷新的教学业绩。河北、安徽及省内远近市县数十所中学络绎派员前来考察学习。内黄一中正群策群力,高标宏愿,顽强奋进,坚实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⑨ 内黄县第一中学的学校简介
学校占地198亩,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大门庄重典雅,群楼错落有致,花木秀美宜人,面貌常见常新。实验楼、语音室设施完善;电脑备课室、微机室、多媒体室设备精良。图书馆3万多册藏书,内容丰富;阅览室200多种报刊,资料充足。
2004年斥资8000余万元建成分校,位居城区北部,东傍硝河,南临北环,交通便利,环境雅致。分校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0平方米。校园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合理布局;大门庄重典雅;群楼错落有致,教学楼3栋、实验楼1栋、教职工和学生公寓7栋、大型餐厅1栋;体育设施完善,400米田径运动场1个,乒乓球、篮球体育场45个,羽毛球、排球场地应有尽有。整个校园集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于一体,格局秀雅,明丽清新。分校建成伊始,投资教学,不遗余力。2005年初,学校斥巨资建成理化生标准化实验室10个,学生微机室2个,建成现代化校园广播系统、学生就餐自动化刷卡系统、学校内部程控电话系统。2007年再次投入近110万元装备多媒体教室72个、现代化多媒体会议室1个和教师电子备课室3个,2009年斥资近50万元建设学校校园网络,今年再次投资建设通用技术实验室2个。图书馆拥有5万余册藏书,内容丰富;阅览室资料充足,宽敞明亮,可容纳500人同时阅读。
内黄县第一中学作为一所市属示范性高中,一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尤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深化教改,大胆探索,为办出自身特色,科学建构了一整套创新管理机制,严格实践了“强固两个思想根基”、“弘扬两个‘三苦’精神”、“狠抓两个‘三位一体’”、“调动两个积极性”、“打好两个团战”、“实现两个转变”的教育教学“六法”治校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