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正阳门
A. 南京在哪个朝代是中国的首都有没有像故宫一样的建筑皇帝的居住所是怎么样的
南京是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是以南京为首都的。
南京皇帝的居住所在战争中被毁坏,只有遗址。
B. 正阳门的遗址公园
如今,光华门仅存的遗址已被辟为一处公园,位于御道街、大光路路口向南150米处。这是一段与众不同的城墙遗址。它不是大段切面似的结构,而是依山势地形而建,层层递进,如同梯状,其间有平地可行走。残存的砖墙现已不及人高。
在一段残墙下,有两个只剩半截,弧形的城砖建筑,中有方形枪孔。前有石碑,刻载了如下一段文字:“2006年10月,该遗迹在‘月牙湖五期’环境整治施工中被发现,随后南京考古博物馆进行了考古发掘。这两处民国时期的堡垒遗迹是以明城墙为依托构筑的城防工事,东西相临,均用明城砖砌筑。据史料载,1937年冬日军进攻南京,光华门是中国守军抵御日寇最为顽强的战场之一……”
事实上,在1937年12月12日之前,南京各处未丢失的阵地都在顽强的抵御着日寇。南京,这块浴火的大地,曾经每一秒钟都有成百上千年轻的中国士兵在流血牺牲。他们的牺牲是无比惨烈、悲壮的。本是南京保卫战一开始就定下的基调。
“誓与南京共存亡”是卫戍司令唐生智将军对着“总统”许下的诺言。一开始,他真的这样做了,封锁江口,烧毁船只,甚至命令江北军队,凡遇渡江者,直接射杀。于是,所有人都绝了生的念头。捍卫国民,誓死杀倭的激情如同烈酒沸腾起所有年轻士兵的血液,没有人退缩,没有人畏死。日本侵略者遭受了七七事变以来,最惨痛的重创。
12月1日到12月12日,北自尧化门、麒麟门,南自东善桥、高楼门,日寇的行军路线上,无一处不遭到我守军的拼死抵抗,虽然伤亡的代价是一比数十甚至一比数百。
1937年12月11日,日本的媒体曾经大肆宣扬这样一条新闻:“期待已久的太阳旗飘扬在南京城头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事实是,10日,刚刚登上光华门城头的日军,在当夜就被中国守军全部击毙,日本军旗未及飘起,即被抛下城头。直到13日上午,中国守军因失去统一指挥而大溃败前,光华门的城头始终都飘着我守军布满弹孔、残破却坚毅的旗帜。光华门一役,日军攻城达数十次之多,阵亡800多人,却被阻城下,无法前进丝毫,这使当年的日本军界印象深刻。甚至有资料显示,当时日军担任主攻的最高指挥谷寿夫因此役的失利,而想过剖腹自杀。
C. 南京的十三个城门的名字
南京城墙名闻中外,其长度为世界第一。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军攻克集庆,建立应天府,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下令“改筑应天府城”。洪武四年(1371年)至洪武十九年(1386年) 又建筑新城,历时21年,应天府城全部竣工,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又下令建造60多公里长的外围土城,传统称为廓。在应天府城内还有皇城,包括皇城和宫城。这样,明代的京师城垣,分外城、应天府城和皇城三重,外城和皇城己毁,仅存城门地名。
一、正阳门 城下门券一层,月城一座。是都城南面正门,与明皇城洪武门、承天门、奉天门等门在一条中轴线上,是扼守皇城的险要之门。1931年改为光华门。1937年日寇屡攻不下,重炮轰击,飞机轰炸,使城门坍塌。1958年拆除。
二、通济门 城下门券四层,每两层门券间设有瓮城,建筑宏伟,本门冲要,面向大道,外有九龙桥,旁为东水关,此地为秦淮河与明城濠合流处。1958年拆除。
三、聚宝门 原为南唐都城南大门,历朝扩建,宋代创建瓮城和券门。民间有朱元璋借聚宝盆的传说,因而将此门称聚宝门。传说不是历史,实际上聚宝门是因为它正对聚宝山(雨花台)而得名。本门连通繁华的商业大道,门下门券四层,三道瓮城,设27个藏兵洞,可藏兵五六干人.城门最为雄伟壮丽,显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令古今军事家叹为止。1928年改名中华门,1931年改筑城门,拆掉左右城段,准备开中华东西两门,未成功。
四、三山门 原为宋元旧门,明重建时,因为它正对城外三山,故改称三山门。清代又改为水西门,本门为西出要道,连通繁荣的商埠,城下门券四层,右边是西水关。民间传说朱元璋夺取集庆后,陈友谅率数十万大军来争夺,刘基一夜造三桥,又把三山门的门栓从里搬到外,使陈军陷入迷魂阵,朱元璋遂在三山门一带大败陈友谅。1958年后被拆除。
五、石城门 门券两层,流通繁荣的商业大道。因靠近石头城,故称石城门。路面均铺“监石”,清代八卦洲柴薪由此车运入城,日久竟将监石碾碎。此门又称汉西门,或称旱西门,现存券门两个。
六、清凉门 地处幽僻,仅有一券。位于清凉山西麓的石头城侧,故称清凉门。由于面临秦淮河,又称清江门。清代时堵闭,后毁。
七、定淮门 地处幽僻,有一券。原叫淮远门,因为秦淮河在其附近入江,经常泛滥成灾,为镇秦淮河,所以改称定淮门,在清道光二十二年淤塞而废。
八、仪凤门 城下水洞两座,本门冲要,是明清时出入长江的必经之路。太平天国大将林凤祥指挥挖掘通向仪凤门的地道,用地雷炸开仪凤门城墙,直攻两江总督衙门。1928年改称兴中门,1958年拆毁。
九、 钟阜门 本门荒僻,有一券。踞狮子山岗,是明代都城北面西头第一门,由于门朝东,俗称小东门。清代时堵闭,后拆毁。
十、 金川门 金川河支流由此经过,故称金川门,依山控江,形势险要,明叛将李景隆开门献城,朱棣“靖难之师”由此入城。清代塞闭此门,后毁。
十一、 神策门 本门荒僻有两券,东至后湖,依丘傍湖,地近幕府山和长江,是军事防守要地。十三门中唯此门由刘基开两洞。顺治时,郑成功17万大军攻城时,中了守城清将缓兵之计,守兵偷偷凿开另一城洞,偷袭大败郑成功,后称神策门为得胜门。1928年改称和平门,现存瓮城券门各一,谯楼一座,2002年修复开放。
十二、太平门 本门可扼要钟山,控制北郊,自六朝以来,向为兵家争夺之地。太平天国时,在钟山上筑天堡城,门旁筑地堡城,后曾国荃挖地道轰坍城门城墙,攻陷天京。1928年曾改太平门为自由门。后毁。
十三、 朝阳门 本门僻静,是明都城之东门,是通孝陵必经之地。皇家禁区,城门常闭。清代故宫改为驻防城,较冷落。1928年改为中山门。
D. 南京城城门分别有哪十三座
南京城城门共有十三座,分别为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太平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全川门、钟阜门(今新民门)、朝阳门(今中山门)、清凉门、定淮门、仪风门(今兴中门)。有的城门建有瓮城,为军事所需。聚宝门前临长干桥,后倚镇淮桥,三道瓮城有四道拱门贯通,各门均有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肩木门。第一道城门设有旗杆,上有敌楼。城墙外设置砖垛,上有望口和射洞。在城墙基部埋有石刻武士像,作为“镇城”之用,同时也有标方位的功能。
E. 南京城墙原来的13门是什么
南京城墙内城的13座城门沿东南西北顺序为:1)朝阳门 (今中山门)、2)正阳门(今光华门)、3)通济门、4) 聚宝门(今中华门)、5)三山门(今水西门)、6)石城门 (今汉中门)、7)清凉门、8)定淮门、9)仪凤门(今兴中门)、10)金川门(又称三民门)、11)钟阜门(又称小东门)、12)神策门(今和平门)、13)太平门。
回复污水河:南京城墙分内外城的,13座内城门和18座外城门,既然人家问的是13门,那自然是指内城门了。外城门的名称沿用至今,挹江门就是外城门之一。
F. 南京共有多少个门(比如玄武门)
有13个,分别是朝阳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
1、朝阳门
朝阳门为南京明城墙明代十三座内城门之一,此门是瓮城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的明孝陵的通道,往东可至外郭麒麟门。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门原为明代朝阳门瓮城,因城门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而得名。朝阳门瓮城现已不存,今三拱券城门系民国时期开辟,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正阳门
正阳门,南京明城墙内城十三座内城门之一,今称光华门,是南京京城的正门,位于御道街最南端。正阳门是内外均为瓮城的复合型瓮城,对城内城外有双重防御作用。
光华门是南京城墙明代南部三座城门中,最靠东的一座,西面距通济门约1450米,东北面距朝阳门(今中山门)约2590米。
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江浙联军由此进入光复南京城,易名光华门,喻光复中华之意。次年4月由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题写“光华门”匾额镶嵌于城门之上。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南京保卫战,中日在光华门激战,最终失守南京城破,城门被炮火炸塌。光华门是日军攻打南京时战斗最激烈、伤亡最大的一座城门。
3、通济门
通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内城门之一,明初由原集庆路旧东门截城壕增建,扼守于内外秦淮分界,门向东北为皇城,向西南则是商业区,为南京咽喉所在,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瓮城城门,世界城墙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
通济门为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城门,与三山门(今水西门)相似,临近秦淮河用船形取同舟共济之意。也是南京内城门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城门,与聚宝门(今中华门)和三山门(今水西门)是三座规格最高的内瓮城城门。
4、三山门
三山门,位于南京城西南,坐东向西,历史上为水陆两栖城门,是明南京内城十三城门之一,面临秦淮河,为水陆两栖城门,是旧日从水路进出南京城的主要通道,故而俗称水西门。
三山门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唐都城以及宋、元金陵城的龙光门,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重新建造,因南眺三山故才改名为三山门。
三山门为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的主城门。规模仅次于聚宝门(今中华门),与通济门略同,建有内瓮城三座,门垣共四道,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内瓮城呈船形或者鱼腹型,供作储兵防守之用。
5、清凉门
清凉门是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因坐落在清凉山得名,现由一道城门和一圈椭圆形瓮构成,主城门为单孔拱券结构,城门楼上的城楼已经不存在,城顶上存留一块绞关石,上凿有两个绞孔,瓮城呈半圆形,正对城门,坐东朝西。
城门原由一道瓮城、两道城门组成。明洪武六年(1373)六月,该门设兵马司扼守。洪武十二年三月,改称清江门。据史载,该门建成不久,即被堵塞,600多年没有使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南京明城墙
G. 南京有很多叫“门”的地方,一共有多少个门,都叫什么门
南京尾数是门的很多象二楼朋友所述
不过那些有大部分不是明朝时期的门
“里十三”指的是13道京城城门,都与市内大街贯连:
城东设朝阳门(今中山门) 城南设正阳门(今光华门)
通济门 聚宝门(今中华门)
城西设三山门(今水西门) 石城门(今汉中门稍南的汉西门)
清凉门(又称清江门) 怀远门(今定淮门)
仪凤门(今兴中门) 城北设钟阜门
金川门 神策门(今和平门) 太平门
“外十八”指城郭的城门,分别为麒麟门、仙鹤门、姚坊(化)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双桥门、栅栏门、凤台门、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
另后开草场门;丰润门;海陵门;武定门;汉中门、中央门、小北门;新民门;雨花门;解放门;集庆门。
H. 南京有哪些门
明代南京京城城门
聚宝门 今称中华门,位于南京城南,坐北朝南。东至通济门界,西至三山门界,两界之间长953.5丈。该门为南唐都城和宋、元金陵城的南门。洪武初年。直接利用了旧有的城门,并定名为聚宝门。洪武十九年(1386)又重新建造。
通济门 位于南京城南,坐北朝南。东至正阳门界,西至聚宝门界,两界之间长511丈。城门内西南片为热闹的商市区,东北片为戒备森严的皇宫区。建有内瓮城三座,内设瓮洞若干,门垣共四道。内瓮城的三座城门与京城的一座城门呈直线而设,皆为拱券砌筑。为南京京城十三座城门中,占地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该城门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
正阳门 今称光华门,位于南京城南,与皇城正南的洪武门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东至朝阳门界,西至通济门界,两界之间长908丈。因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在五行中属“火”属“阳”,主南方,故称“正阳”。该城门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
朝阳门 今中山门南,位于南京城东,坐西向东。南至正阳门界,北至太平门界,两界之间长754丈5尺。因傍皇宫且朝东,故称朝阳。城门下设水关一座。原朝阳门于民国时期拆除,在其原址北面改建中山门。
太平门 位于南京城北,坐南向北。东至朝阳门界,西至后湖小门界,两界之间长845丈。因城门外为“天牢”所在,故取名“太平”。该城门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
神策门 今称和平门,位于南京城北,坐南朝北。东至后湖小门界,西至金川门界,两界之间长995丈。这座城门的开筑,与附近守卫京城的驻扎部队 “神策卫”有关。洪武九年(1376)八月,置千户所驻守。现已建成和平门遗址公园。
金川门 位于南京城北,坐南向北。东至神策门界,西至钟阜门界,两界之间长735丈。因金川河由此出城,故名。该城门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
钟阜门 洪武初年称东门,洪武十一年(1378)改东门为钟阜门,取其遥对钟山(亦称钟阜)而得名。位于南京城北,坐西向东。南至金川门界,北至仪凤门界,两界之间长514丈。明成化年间(1465~1487)以前与仪凤门一道被堵塞。该城门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
仪凤门 今称兴中门,位于南京城北,坐东向西。南至定淮门界,北至钟阜门界,两界之间长580丈。该城门建于洪武初年,城下有水涵闸二座。明成化元年(1465)与钟阜门一道被堵塞。清顺治十六年(1659)后,清军总兵梁化凤复开仪凤门。该城门于20世纪70年代拆除。2005年在其原址新筑城门一座,取名仍为仪凤门,形制已变。
定淮门 位于南京城西,坐东向西。南至清凉门界,北至仪凤门界,两界之间长1075丈。建造于洪武初年,由于临近城内的马鞍山,故名马鞍门。洪武七年(1374)将其改为定淮门,并置千户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定淮门被堵塞。20世纪50年代,该城门拆除。
清凉门 位于南京城西,坐东向西。东至石城门界,西至定淮门界,两界之间长725丈。洪武六年(1374)置清凉门兵马司驻守。清凉门现已成为石头城公园南侧的重要景观。
石城门 位于今汉中门市民广场内,坐东向西。南至三山门界,北至清凉门界,两界之间长397丈。建有内瓮城一座,内瓮城的城门与石城门的城门呈直线而设,为拱券砌筑。该门现已成为汉中门市民广场的重要景观。
2、清代以来增筑的城门
草场门 位于明代清凉门与定淮门之间,今北京西路的西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因交通运输的需要,在城西新开城门一座。因城门外临秦淮河码头,存放马料之草场,故取名草场门。抗战前夕,该城门关闭,于1946年重新开启。该城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拆除,现仅留城门名。
小北门 又称四扇门、四扇便门,位于明代神策门与金川门之间。清光绪三十五年(1909),因金川门通小火车,为便利城北交通,故开辟此门,今钟阜桥西侧是其旧址。民国时期,曾一度被误称为钟阜门。该城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拆除。
丰润门 民国后改称玄武门,位于今和平门与解放门之间。清宣统元年(1909),两江总督兼南洋商大臣端方奉旨举办南洋劝业会,为中外宾客提供游览场所,遂在临近会场的明城墙上开辟了这座城门,“以通后湖(即玄武湖)”。这座城门的开辟,使被城墙阻隔的玄武湖,第一次成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公园性质。现已成为玄武湖公园的西大门。
海陵门 位于仪风门与定淮门之间。1914年,由南京下关商埠局帮办金鼎首先倡议和各界人士合议下,为开辟新的街市,繁荣下关码头岸线,“在仪风门以南新开城门一孔,称“海陵门”,单孔海陵门于1915年3月竣工。海陵门的开辟,对南京下关街市的形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因拓宽改筑城门,原单孔海陵门拆除。
挹江门 位于海陵门原址,经改筑后而成。自1927年下半年至1929年春,为迎奉孙中山先生灵榇通过南京城及南京城建所需,先后开筑了中山大道等48条主干道,其中将12公里的中山大道和中山门外的陵园大道定为迎榇大道。同时,将海陵门改筑成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这是南京城门开筑三孔券门之始,具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义。现已成为南京主城区的北大门。
雨花门 位于今武定门与中华门之间。1935年5月,随着宁芜段铁路的竣工通车,《首都计划》中,拟将南京市内“小铁路”“与京粤路线相连”的设想,于1936年3月得到实施并建成城门。由当时南京市下水道工程处勘测设计,从中正街(即白下路)向南穿八府塘过淮清桥而跨秦淮河,傍白鹭洲,沿武定门内侧向南至门东石观音庙而抵城墙,辟城墙建城门一座(即雨花门)而出城,至养虎巷口与江南铁路贯通。抗战前后,小铁路对因城墙封闭起来的南京城,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该城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拆除。
中山门 位于明代朝阳门原址,经改筑后而成。自1927年下半年至1929年春,为迎奉孙中山先生灵榇通过南京城及城建所需,先后开筑了中山大道等48条主干道,其中将12公里的中山大道和中山门外的陵园大道定为迎榇大道。在这条大道与城墙交汇处的单孔朝阳门,改筑成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这是南京城门开筑三孔券门之始,具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义。现已成为沪宁高速公路进人南京主城区的东大门。
中华东门、中华西门 分别位于中华门的东、西两侧。1931年为改善城南交通状况,以不破坏中华门内瓮城为前提,在中华门东、西两侧拆城开辟车道,增筑城门,是为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这两座城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同时被拆除。
I. 以前的金陵城门口是现在南京的哪里
玄武门那边。金陵就是南京。
J. 正阳门的简介
正阳门是南京明代内城十三座内城城门之一,位于南京老城城墙东南,西侧为通济门,城门外在明代修筑有护城河,有正阳门桥(光华门桥)架设于护城河上。作为京城的正南门,正阳门并不在南京城的正南方,而是偏于东南。这是由于明初扩建南京城时,保留了南唐以来的金陵城及其西、南两面城墙和东城墙的南段,新扩展的城区分别位于京城的东部和西北部,使得扩展后的整个京城呈不规则形状。
在新扩展的城区东部,修建了宫城和皇城,并形成一条纵贯城东的南北中轴线:正阳门是南端的起点,向北分别是洪武门、外五龙桥(跨外御河)、皇城正门承天门、端门、宫城正门午门、内五龙桥(跨内御河)、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北安门。
虽然光华门是京城的正门设有瓮城,城外筑有护城河,但在南京城的13个城门中,规格并非最高聚宝门、通济门和水西门分别都有三道瓮城,四道城门。现在,午朝门至光华门段被称为御道街,午朝门至北安门辟为明故宫遗址公园。
正阳门于民国时期三十年代更名为光华门,并由单门洞改建为三门洞城门,可以满足现代化交通的需要。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进攻南京时遭遇日军炸塌,光华门是日军攻打南京时战斗最激烈、伤亡最大的一座城门。
日本方面对南京光华门争夺战印象颇深,日军占领南京以后,日军在光华门外城墙下树立墓标,凭吊战死者,还在光华门两侧书写“和平、救国”两个大字。还组织有关材料编成军事教材广为宣传。光华门是朝香宫鸠彦王等日本军政要员到南京参观、巡视、凭吊的必选之地。光华门作为“战绩”保存,原状保护,没有进行修复。
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南京市工务局修补了被日军炸毁的城墙豁口。
解放后城门破败不堪,光华门被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8年拆除,如今光华门只剩下城门遗址和城门命名的地名。正阳门(光华门)位于南京市御道街最南端,南边通过光华门桥跨过护城河连接南京市光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