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的发展规划
A. 开封未来发展方向
北区会是最适合居住的区域
B. 开封近十年之内能发展起来不能
开封十年必大变
开封古称汴梁,位于河南省东部,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务院批准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确定开封的城市定位是:“河南省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全市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市区面积35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8万,辖尉氏县、杞县、通许县、兰考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区五区。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这一时期的开封,涌现出了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开封是一座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城市。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 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在开封2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开封城虽屡毁屡建,但城址和中轴线始终不变,被誉为城市发展史中罕见的特例。同时,开封城下还叠压着5座城池,其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被著名历史地理专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教授誉为“活的化石”。目前,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238处,其中北宋东京城遗址、开封城墙、铁塔、延庆观、山陕甘会馆、繁塔、焦裕禄烈士陵园7处文物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25处,国家4A级旅游点4处。龙亭湖风景区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包公湖景区被命名为省文明风景旅游区。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宋代特色为主,元、明、清、民初各代特色齐备,史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开封市区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1/4,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开封是一座资源禀赋优越、投资领域广阔的城市。开封境内河流众多,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水系,地下水储量丰富。地下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气,预计石油总生成量5.6亿吨,天然气含量485亿立方米。开封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是国家小麦、花生、棉花重要产区,所属五县小麦、棉花、花生跃入全国百强县,4个县被确定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县。西瓜、花生产量居河南之首,大蒜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开封是一座承东启西、联南贯北、区位优势独特的城市。开封自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原逐鹿的重要战场。今天,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开封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开封西距郑州国际机场50公里,陇海铁路横贯全境,京广、京九铁路左右为邻,黄河公路大桥横跨南北,310、106国道纵横交汇。京珠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的日南、阿深高速公路,开封至郑州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使开封成为国内少有的高速公路密集交织的城市。
宋文化”----发源地开封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科教基础较好的城市。开封是“宋文化”的发源地,从宋代勾栏瓦肆中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艺术,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戏曲之乡----作为“戏曲之乡”,开封是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
书画之乡----作为“书画之乡”,这里在宋代曾产生过“苏、黄、米、蔡”四大书法派系,现代开封书法绘画不断创新,有国家级书协、美协会员近百人,开封翰园碑林已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宝库。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木版年画艺术之乡”,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国宝。
盘鼓艺术之乡----作为“盘鼓艺术之乡”,开封盘鼓参加了香港、澳门回归和建国五十周年庆典活动。
菊花之乡----作为“菊花之乡”,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部菊艺专著,种菊、赏菊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有“汴菊甲天下”的美誉。每到菊花盛开时节,开封都吸引了大批中外宾客。在’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开封菊花一举夺得四个第一,确立了“开封菊花甲天下”的地位。目前,开封菊花花会已成为河南省一年一度的重要节会。
汴绣----作为中国五大名绣之一的汴绣,以其独特的针法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精品,2004年8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汴绣展上引起轰动,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
豫菜----发祥地开封是荟萃南北精华的“豫菜”发祥地,饮食文化具有“名店、名吃、名产”的特色,素有中国烹饪始祖之称的伊尹就出生于开封。
河南大学----创办于1912年的河南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侯镜如、袁宝华、邓拓、姚雪垠、周而复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和各类人才。具有百年历史的开封高中,走出了13位院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设计都出自开封人之手。古城开封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现代文化氛围,正日益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上一座秉承传统、富有特色的文化强市。
开封是一座全面开放的城市。北宋时期的开封,就是一座开放度很高的国际性大都会。今天,开封已与日本国户田市、美国威奇托市、韩国永川市以及国内的乌鲁木齐、连云港、上海市普陀区等结为友好城市,同荷兰亨格洛市、以色列莫茨金市、葡萄牙费拉市等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一年一度的菊花花会自1983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30届,已成为河南省的重要节会和传承友谊、扩大交流的平台。
C. 建国以后开封的发展如何
建国后,开封实现了三级跳,步步走跌,成为49年以来全国发展最慢的地方(或者说是下降速度最快的地方).开封落后谁知过也?
我认为政策原因占七成,自身因素占三成.
从54年开始,中共进行产业大迁移,政府机关自不必说,河南大学(民国时期的十大高校之一),河南医学院,河南农学院,河南农学院,中州大学等一批高校也陆续迁郑,就连一批中学也相继西去,最令人痛心的是从金朝起就设立在开封的黄河委员会也迁走.这是最不可理解的,一千多年来开封与黄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而黄委会就是开封的抗黄司令部,它早已容入开封血脉之中,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悬河的威胁主要在开封段,无论从作用上还是从文化上黄委会都没有迁走的理由.黄委会始建于金至今以有一千多年历史.开封自元以来就是河南省会,至迁走时共作了八百年省会,这次迁移把开封近千年来的积累的精华都迁走了.对于开封来说这就像进行了一次大手术,五脏六腑都被折腾了一遍,可谓是元气大伤,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可以说是开封落后的症结.一个手术后的病人尚需一段恢复期,更何况一个被基本上掏空的城市,建国前开封是开封是东京汴梁(四京之一)河南的天然省会,建国后开封是一个普通的地极市并被定位为郑州后花园,政治经济的巨大落差造成了开封人潜意识中的"被抛弃","没政策","没希望了"等畸形变态心理,直接造成了豫东从民国经济发达地区沦落为现在的全国最穷,要适应这个巨大反差,民众的思维方式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适应.乐观估计,恢复的好则需百年来适应(2050年左右),恢复的不好也就一命呜呼了(可能性极大).令人不可理解的是一些网友无端挑起是非,讥讽开封民风弊病.如果把你的开膛破肚,切五脏去六腑,缝合后立刻让你参加马拉松,按你的理论你还应该是冠军?
一些老字号的商店,饭店如又一新,马豫兴等,27-37年民国发展阶段(实业救国时期)的残余如火柴厂等,以及建国后国家兴建的轻工业工厂如仪表厂,化肥厂等构成了迁移后开封的主体,因此70,80年代开封的经济还算可以,给人一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感觉.当时开封经济门类比较齐全但各种企业都很小,不成规模(致命弱点),与当时的苏州很想象,但好景不长,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资源配置面临重新洗牌,大鱼吃小鱼,大的更强小的破产的时代到来.加之经营不善开封一些企业相继陷入困境,由于由于企业规模小而当时国家主要是抓大放小,财政支持不力一些小企业就此消失.不过这是当时国家的大形势,国有小企业集体破产的不止开封一个地方,如果不组织起强有力的大企业无法参与国际竞争,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到了九十年代,民营企业崛起,沿海地区率先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钱"看,温州鞋,广州糖充斥全国.开封地处内陆,思想保守,没有接受这一次思想解放的洗礼.僵化的体制使众多轻工业企业如毛纺厂,印然厂等相继破产.其实这也是内陆地区的普遍现象,毛纺基地郑州都快坚持不住了,更何况以小企业居多的开封.国民经济也实在这一时期经历了第二此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后国民经济进入长时间的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这也是一个政策决定一切的时期).但不知什末原因开封的固定资产投入一直在全省到数,很显然在消费不旺的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受到政策照顾(固定资产投入连续数年占全省1/3以上)的郑州在这时超过洛阳一跃成为河南的经济中心.此时的开封已经穷的什末也没有了!
但是如果开封人思想开放一点,开封是决不会沦落到破产的边缘的.我一直认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地方是浙江,河南经济最健康的地方是许昌.这两地的发展都靠的都是最具创造力的"人",敢闯敢拚的江浙人硬是把人均资源全国最低的浙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一级.近来许昌的经济已经开始辐射开封地区,尉氏人创业的积极性被被调动的空前高涨.许昌也给省城郑州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不是靠把全省企业全班到郑州来进行"辐射",而应该靠郑州人的创业的精神,决心,毅力来鼓舞激励河南其他各地区,尤其是恢复期的开封.
河南在政策上不应该抛弃被套空的正在恢复期的开封,这是开封亩没落的主要原因.而开封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重农轻商也是开封濒临破产的一个原因(其实这是中国人的通病,掠根性之一).
穷则思变,现在开封人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这翻天覆地变化,许多人开始尝试创业作老板,大批人已经到北京,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一无政策,二无资金,开封只有靠破除一切保守思想,富裕创新精神的民众才有可能发展.愿开封的明天光明点.
D. 哪有开封市总体规划图
图书简介 书名: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图(1981-2000) [舆图] / 开封市城乡建设局编制 ISBN: 作者:开封市城乡建设局 编制 出版社:开封 : 开封市城乡建设局 年份:1985.10 页数和开本: 1幅 : 彩色 ; 20x32cm 丛编项: 题名: 主题:城市图(2399) 中图分类号:未分类 如需代寻本书,从页面右侧预定>> 一般附注: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和简要说明等。 内容简介:
E. 河南开封改革开放前和之后的变化
开封改革开放30年喜看咱村新变化 改革开放30年,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1月3日~4日,记者来到开封市龙亭区北郊乡和开封县兴隆乡,聆听农民讲述对改革开放的感慨与喜悦,感受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农业户口成了香饽饽
兴隆乡程砦村农民张喜胜怎么也想不到,今天农业户口竟成了香饽饽。20年前,张喜胜的妹妹嫁到开封市落了户,吃起商品粮,全家人为此非常高兴。张喜胜逢人便讲:“俺妹在市里吃国家粮。”去年,下岗多年的妹妹想回到老家当农民,张喜胜为户口问题跑了好长时间也没办成。兴隆乡乡长金成群告诉记者,“农转非”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是很多农民的梦想。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人口能享受到许多优惠政策和经济待遇,比如土地承包、征地补偿、申请宅基地等,很多城市人考虑返回农村获得生活保障。但现在办理“非转农”要通过层层审批,很难办。
农民住上小洋楼
北郊乡曾被称为开封的“北大荒”,虽毗邻市区但因背靠黄河滩区,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城市框架拉大,许多村庄土地被征用,一座座“都市村庄”拔地而起,那些世代靠土里刨食的农民也住上了小洋楼。孙里唐庄的一位老大妈指着自家小楼兴奋地说:“现在吃的住的用的都好,啥都好,还是共产党领导得好啊!”一连几个“好”字,体现了农民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变化由衷的喜悦。
市场办到家门口
即将要进入胡萝卜销售旺季,位于太平岗村的开封县兴隆乡胡萝卜批发大市场远近闻名,这里活跃着上百位农民经纪人,周边农民不再为胡萝卜销售犯难。通过家门口的市场,兴隆乡农民种植的胡萝卜销往10多个省市,农民的收益有了保障。去年该市场胡萝卜交易量达3亿公斤。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效益。太平岗村村民张春良告诉记者,1999年他种了胡萝卜,可到了销售季节,本地市场已经饱和,他跑完饭店跑酒家,到头来也没卖出多少。2000年,开封县在兴隆乡太平岗村建起了胡萝卜批发市场,缓解了农民销售难问题。第二年,张春良第一个在市场里买下了摊位。
F. 开封为何发展不起来
是开封的人要如实回答呀,
开封的企业很少,即使有几个吧,也是没有什么技术和资内金的小企业容,
政府也不知道扶持和吸引在开封投资,关键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没有力度,更没有公平公正的政策.
这是开封的一种悲哀啊!
没有开封人盈利的企业,带动不了城市发展。原来的大型企业也倒闭了,再与政州一体化也不行,只会成为郑州吸引外省的傀儡,促进郑州的发展。领导们还是想想怎样创建好开封人自己的企业更切实际点。
开封是个古城,循规蹈矩是开封人的传统,没有创新精神,怎么能发展呢?
G. 开封的未来的方向到底在何处
首先非常感谢PS13以及广大网友对开封市城市建设的关心,就您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1995年编制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时期,为引导社会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妥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而修编的。修编后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自199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各项城市要素建设基本按照规划顺利实施。您所说的“道路修建的随意性太大,而且一任市长一种规划”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到目前为止,开封市委、市政府一直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逐步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完善。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旧城区“三横三竖”的城墙内部道路,形成“三横三竖”为主,辅以内环路构成的交通系统,逐步解决交通问题。(“三横”是:观前街——大纸坊街——自由路、西门— —曹门、体育场路,“三竖”是解放路、中山路、迎宾路) 因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和内部环境的变化,95版总体规划中对旧城区的功能定位与现状的需求有所差异,原确定旧城区为城市中心区,是城市商贸、金融、文化交流、旅游和信息中心。经过多年的改造建设,旧城区的商贸功能越来越完善,土地价值越来越高,开发建设量越来越大,而人口的疏散越来越难,“减少人口容量,提高环境质量”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把旧城区定位为旅游休闲、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功能,来体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宋都古城的特色。通过加快发展汴西新区和实施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有序引导旧城区行政机关、居住人口、工业企业的三外迁,疏散旧城区人口,从根本上解决旧城区交通问题,彻底改善旧城区环境。 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我市绿地面积总量和人均绿地面积指标均较低,绿地分布不均衡。园林绿地多集中于城市北部风景区以内,大多数园林绿地为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充分发挥绿地作用;开敞式公共绿地不但数量少,而且管理不善,造成使用效果不好。为此,2005年,我们又专门做了《开封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中分析了开封市绿地系统现状及未来发展。开封市正在争取国家资金,按照开封城墙保护规划,对开封城墙进行分段整治,建设环城公园。 开封市做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厚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每年的旅游黄金季节,都会有大量的游客来开封旅游观光。停车场的建设也是关系到开封形象的一大问题。就龙亭湖风景区而言,我们在东角楼东侧地块拍卖时的控规指标中明确要求“东角楼东侧在市总体规划中要求一处社会停车场,本次控规要求停车场面积不得小于6000平方米,既要服务于本地块商业设施的需要,更要满足旅游高峰期的停车需要”。目前该停车场正在建设中。西角楼西侧土地拍卖同样控制了停车场面积指标,在西角楼西侧规划了一个不少于1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待这两个停车场建成后,将会缓解龙亭湖风景区旅游旺季的停车问题。我们现在很注重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将停车场的建设做为规划的主要指标之一,并要求与新开工建设项目必须同步实施。 我们正在执行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正在顺利实施,而下轮总体规划的修编需报请国务院批准。为做好下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今年4月份,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国务院批准进行修编。待修编完成,报国务院批准后才能实施。目前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进行中。 开封市委、市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非常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中心,以中原城市群和郑汴一体化发展为契机,抢抓机遇,把握重点,加强与先进规划设计单位合作,高起点、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开封市做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人口较为密集、交通不够通畅。做为城市规划部门,将会参考您的建议,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将开封市发展建设成为的一个旅游景点丰富、道路交通顺畅、停车购物方便的、闻名世界各地的优秀旅游城市
H. 开封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
闻名的一所国立重点大学;建国初期,是一所拥有文教学院、理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等5个学院下辖20多个系、专业的综合大学;1952年院校调整后,成为一所以培养师资为主的高等师范院校。在此之前,河南大学培养了一大批社会知名学者专家,河南大学在海外华人世界享有很高声誉。1984年恢复原河南大学校名。经过10余年的努力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所拥有文史学院、财经学院、理工学院、化工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外语学院等8个学院22个系的地方综合大学。全校共有教职工3500人,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万人以上,教授287人,副教授547人;科研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累累,每年完成各类科研成果1000多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上百项。河南大学近年来一直探索,作为一所具有人才和科技两大优势和相当规模的地方院校,今后怎样办学才能提高办学层次、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改变自身命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在科教兴国中发挥自身更大优势?新一届校领导班子,把办学眼光思路放到了立足自身情况,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这一课题上。他们在思考,并迈出了实践的艰难步子。
1.2 河南大学和开封县政府开展“1234”科教兴县工程,为后来与开封市政府开展合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开封县拥有60多万人口,90多万亩耕地,100多家各类企业,几十家乡镇企业。工业门类齐全。然而除去几家合资企业之外,大部分企业效益不佳,有些还亏损停产、半停产。开封县新任领导班子上任后,认真寻找经济滞后的原因。他们发现,缺乏人才,信息不灵,观念陈旧是几条主要原因。为了尽快使企业整体状态有明显改观,大跨度超常规发展开封县经济,新任领导班子想到了座落在家门口的河南大学。如果两家联姻合作,必然会取得兴校富县、优势互补的良好效果。
1995年3月份,河南大学应邀选派20名大学生为科技副乡镇长,到开封县20个乡镇挂职。1995年5月初,开封县与河南大学经过长时间的充分调查分析研究,决定与河南大学进一步合作。开封县以县政府正式文件下发全县各单位,正式任命10名专家教授为县政府经济发展顾问,20名女大学生为开封县20个乡镇的女科技副乡镇长,30位河南大学的科技人员为兼职副厂长。30家企业大都是小型国营企业和乡镇企业,有机械制造、汽车修理、玻璃制造、皮革化工、纺织、印刷、造纸、食品加工等行业,大的厂家有职工千人上下,小的企业只有几十名工人。大多是粗放型经营生产。河南大学到开封县任职的科技人员,利用周末、假期等业余时间到厂方兼职服务,厂方每月支付一定数额的象征性报酬。
暑假期间,河南大学抽派400名大学生奔赴开封县400个村,任科教副村长,为农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带去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志愿者活动,实施科技、教育扶贫工程,提高农村人员素质,进行扫盲、科普教育。至此,市、县科技经济结合的新模式就建立了。这就是河南大学和开封县政府开展的科教兴县“1234”工程。〔3〕与此同时,开封县政府还与省内其他高校如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大、省农科院等单位开展了其他形式的合作,带动区城经济发展。
1.3 开封市政府提出“寻策问计到河大”任务,拉开了双方合作的序幕
开封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七朝古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作为宋朝都城的东京,当时人口100多万,是世界当时量大的城市之一。元朝之后,一直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国初期河南省会从开封搬迁到郑州后,开封经济呈停滞不前或倒退状态。
开封市地处豫东黄河冲积扇平原上,下辖兰考、杞县、开封、尉氏、通许五县和市内龙亭区、古楼区、顺河区、南关区、郊区共五区,总人口430万。作为七朝古都,有全国闻名的名胜古迹:大相国寺、龙亭、包公祠、铁塔、山陕甘会馆、延庆观、古吹台等等。过去在河南按经济实力称“郑汴路”。然而改革开放以后,纵向比,发展很大,可横向比,却一步步倒退、落后。以乡镇企业为例;1984-1980年,开封市乡镇企业位次在全省属中游靠前,总产值每年增长4亿元左右,但1987-1990年,总产值每年仅增长2亿元左右,跌至全省第11位,1991年跌至第12位,1992年跌至第13位;〔4〕在1992年,经济增长速度——全省倒数第一;国民生产总值——全省倒数第四;人均生产总值——全省倒数第六;1993年,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2%,开封市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5.2个百分点;河南省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1%,开封只增长10.2%。全市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5064万元,比上年上升148%,〔5〕是典型的中部落后地区。
《经济日报》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衰落,曾在1994年2月28日、3月1日、3月2日、3月4日、3月6日、3月8日、3月10日、3月17日等大篇幅、多角度、全方位的“批评”式的报道探讨其落后的原因,督促开封早日“开封”。这次大角度批评报道,引起开封市决策者们认真思考如何快速发展开封经济这一问题。现任开封市市委书记,时任开封市常务副市长的梁绪兴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开封有四个字;一是古,城市古;二是旧,思想守旧;三是少,这些年来投入少;四是后,经济落后。”他们在把准开封经济命脉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酝酿讨论,认为制约开封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人的素质和教育、科技落后的原因,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也许是借鉴河南大学和开封县政府开展合作的经验,他们在1996年下半年推出了“寻策问计”到河大的科教兴汴新举措。1996年11月27日,开封市委、市政府在市长梁绪兴、市委副书记程广安的带领下,由五县、五区、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宠大的队伍,到河南大学听取专家教授对发展开封经济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市校双方非常重视这样的合作。在首次座谈会上,开封市各部门与河南大学各院系就首批72个经济建设项目建立了协作关系。河大专家教授就未来开封市城市定位、支柱产业选择、企业改革措施、创建“精细化工城”、作为七朝古都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如何扭转开封市民在改革发展中的封闭意识、开封城市建设及房地产开发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参加座谈会的各部门负责人感想更多,他们在散会后纷纷感慨地议论,以前经常陷入事务工作中,很少从宏观上长远把握发展方向、思考问题,这次座谈会使人豁然开朗,受到很大启发。随后,开封市和河南大学就开展了大规模、深层次、新模式的广泛合作。
2 市校合作新模式的方式、内容
2.1 开封市政府向河南大学提出技术难题并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
开封市政府到目前为止,已有组织地向河南大学提出了两批咨询项目共108项。
1996年11月,开封市政府提出第一批咨询项目共72个,涉及全市性宏观咨询项目20个;行业宏观咨询项目19个;微观具体咨询项目33个;经过学校认真调整、分配,按学科、专业与化学化工学院联系技术难题15项;与生物系联系技术难题8项;与物理系联系技术难题4项;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联系技术难题1项;与地理科学学院联系技术难题7项;与经济系联系技术难题6项;与财金系联系技术难题9项;与管理科学系联系技术难题1项;与贸易系联系技术难题2项;与法律系联系技术难题2项;与改革发展研究院联系技术难题8项;与历史文化学院联系技术难题6项;与教育系联系技术难题1项;与学生处联系技术难题1项;与成人教育学院联系技术难题1项。
河南大学和开封市对每个项目都指明了双方具体联系人和拟解决方案的时间等。
1997年开封市又提出第二批咨询技术难题36项;其中宏观咨询合作项目10项;行业宏观咨询合作项目10项;微观具体合作咨询项目16项;也相应分到每个学院、系,组织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
2.2 市校双方成立组织机构,协调督促解决双方合作中的难题
开封市政府和河南大学成立了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开封市政府和河南大学合作的联系工作,督促双方合作,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专门下发了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制度。
联席会议半年召开一次,安排在3月、9月的下旬。每月举行一次市校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碰头会。开封市各县区、各部门和河南大学各院、系、处开展活动时,要及时向分设的联席会议办公室通报,重要的活动要写出书面材料。双方合作的重点技术项目要单独制定实施方案,报市校联席会议办公室列入市校合作整体计划。市校联席会议办公室不定期编发活动简报,内容包括:市校各部门开展活动的动态、经验、问题、成果等,以督促、检查活动正常进行,目前已编发了10期简报。
2.3 市校双方决定将108个项目分三个层次落实
第一个层次,由市校双方共同组成课题组,联合攻关,现已成立“开封工业结构调整”和“精细化工基地建设”两个课题组,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开始研究。第二个层次,由河大各院系和开封市有关县区、系统组成课题组,完成8个方面的课题研究。第三个层次,由市校各单位自行联系,组织进行完成其它项目的联合攻关。
3 分析与建议
针对河南大学和开封市政府这样合作的形式,我们作如下分析。
3.1 河南大学和开封市已建立起市校合作的一级星状模型图
按照地方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级模型理论〔6〕分析,开封市政府率领下属各局委、县区政府有组织地到河南大学寻策问计,并先后提出了108个技术咨询项目a、b、c、d……如图1表示。图中A为高校河南大学。这样的市校合作已经大大地比传统合作模式向前跨进一步。我们知道,传统的高校某项技术的课题组和某一企业开展技术转让合作模式,是最常见地、最广泛地,也是低级地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图如图2所示。图中a为一家企业,A为一所高校某项技术的课题组。
图1
图2
按照“三级模型”理论分析,开封市政府和河南大学的合作还没有达到二级星状模型的阶段。也就是说,开封市政府提出的108项技术难题,如果河南大学解决不了,河南大学怎么办?会不会主动地将这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通过高校校际之间合作密切的特点,向兄弟院校求助,为开封市提出一个完满的答案呢?事实上,载止目前为止,河南大学还没有这样做,而开封市提出的108项技术难题,河南大学也并不是都能解决。那么为何无法进入二级星状模型图式阶段呢?
3.2 河南大学和开封市政府目前的合作,必须有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组织,进入二级星状模型图式阶段
如果不对目前河南大学和开封市政府合作的现状从理论上加以研究指导,目前这种一级星状模式存在下去、发展下去都很困难。困难的原因在于经费。
开封市政府主动开展大规模寻策问计到河大活动,并向河大提出一揽子技术难题108项,这是对河大的信任,给河大带来了机会,又是对河大的考验,为河大带来了挑战。然而,河南大学面对开封市政府这么大的举措,虽然也组织了相应的课题组,进行研究。但是开封市政府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投入,极大地制约了各个课题组开展研究。而开封市政府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为了弥补经费上的不足,在河南大学用地以及家属楼建设所需旧房拆迁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尽管如此,每个课题组并没有获得研究的经费。很显然,河南大学自身也无力向课题组提供相当数额的经费保证。那么这种合作,将必然导致中途夭折。为此,我们不妨建议如下:
①河南大学既然得到了开封市某种优惠政策,可以从自身发展基金或创收经费中拔出一定数额经费如10万元,用于108项课题的研究。
②开封市政府也可以针对其中部分涉及全局的重大项目提供一定数额的经费资助。这并不是没有可能。尽管开封市经济处于不景气状况,但是如果能在工作中开源节流减少浪费,真正意识到向教育、科技投入,必然会有很大收获,那么肯定会在工作中、决策中,为河南大学专家教授解决108项难题筹措到一定数额的经费。
③河南省有关部门如省教委或省科委可以将开封市政府提出的108项课题进行论证,将其中部分确有意义的技术难题,由省教委每年科研业务费中立项支持研究,面向全省高校招标,在同等条件下,河南大学优先获得资助。
3.3 应该重视河南大学和开封市政府目前开展广泛合作的意义,组织专家对合作模式本身进行研究,作理论上规范指导
开封市政府和河南大学这样规模的合作意义巨大。首先,对于地方院校在新形势的办学思路具有启发意义。在21世纪,国家教委重点资助100所大学,也是“211”工程,而全国高校1032所,绝大部分无法进入211工程,如何办学?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又是必须解决的实践问题。而此时,河南大学和开封市这种合作,如果成功,必然会对众多地方高校新世纪办学模式起到巨大引导作用。其次,对于中西部地区如何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有示范作用。第三,市校合作,21世纪高校与区域经济结合是必然之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基本条件,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大有文章可作。哪所高校,哪个地区走到合作的前面,哪所高校,哪个地区必然率先受益。所以,我们建议:
①邀请部分专家对这一合作模式进行理论探讨,从理论上规范指导这一合作模式,使合作真正取得实效。尽管我们已经开始组织理论研究,并且这一研究得到了省科委软科学课题资助,但是为了更好地使之产生较大影响,应该更大范围地请一些专家学者对这种合作模式进行专题研究,给以理论指导。并最终建立起一种市校合作的模式理论,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全国推广试验,积累经验。为此需得到市校双方领导的重视。
②市校双方要充分认识到合作前景的意义,继续探讨加强合作的可行性,克服困难,扩大合作。河南大学切实为开封市政府提出的难题给出解决的办法,要从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开封市以强有力的支持。可以举办实用人才班,为开封市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提供培训基地。为开封市经济发展做出自身贡献。而开封市政府也要认识到,科技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河南大学座落在开封市,依靠河南大学,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对开封市有利,在城市知名度、旅游、文化建设、整体文化素质提高等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必须设法充分发挥利用河南大学的巨大潜在作用。
③市校双方要在此合作基础上积极寻求与河南省政府共建河南大学的新路子。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教育界和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走出了共建、合作、合并、划转、协作五种改革形式。尤其是行之有效益于操作和接受的最好形式“共建”,已成为当前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所谓“共建”,就是学校在投资渠道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行中央部门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共建共管。后来,共建向下延伸,又出现了中央部委与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共建高等学校以及省市共建高等学校的形式。如国家教委和广东省政府共建中山大学,国家教委与武汉市共建华中师大,国家教委与福建省又与厦门市共建厦门大学,湖北省与宜昌市共建湖北三峡学院,江苏省与苏州市共建苏州大学等。共建高校打破了条块分割,密切了学校与属地省、市的关系,促进高校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也更好地依靠学校、利用学校、发挥学校在地方建设中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高校也因此获得更多地投入,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资源配置得以优化。〔7〕开封市在与河南大学合作中,要认识到当前高教改革的大好机遇,积极抓住这一机遇,谋求与省政府、省教委共建河大,要在河南大学办学上给予更大的战略支持,包括各方面,如校园规划、教职工住宅用地问题、用水、用电、教职工调入户口安置等问题。尤其是校园建设,在中华民国时期的河南大学校园包括今天的校本部(含今天的铁塔公园),繁塔公园等地。如果能将人文景观铁塔公园划归河南大学,必然是作为对河南大学建设的最好支持。开封市和河南大学联手共同努力,为在21世纪把河南大学建设成一所名牌大学,把开封市经济推向一个新台阶而奋斗。
作者简介:宋伟,河南大学,科研处办公室主任
* 河南省科委软科学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为975010300
本文与1997年《科研管理》第五期发表的《地方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级模型分析》一文,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连燕华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单位:宋 伟(河南大学,开封 475001)
参考文献
[1]宋伟.地方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可续发展的三级模型分析.科研管理,1997(5)
[2]主要指宋伟.高校建立科技经济结合新模式的研究.科研管理,1996 No.17增刊
宋伟.关于高校建立科技经济结合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2)
宋伟.地方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可续发展的三级模型分析.科研管理,1997(5)
宋伟.关于地方院校参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可续发展的思考.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7(8)
宋伟.论地方院校的科研方针.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年河南专辑
宋 伟.实施科教兴县(市)工程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河南科技报,(1996年10月7日-10日连载。)
[3]宋伟.高校建立科技经济结合新模式的研究.科研管理,1996No.17增刊
[4]1994-3-19.河南日报
[5]1994-2-28.经济日报
[6]宋伟.地方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可续发展的三级模型分析.科研管理,1997(5)
[7]纪建.积极稳步地把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中国教育报,1997-8-26
ziji zai zhao zhao !
I. 开封未来的发展
全国都在发展,只不过快慢问题。30年改革造就了一批沿海城市的崛起,现在发展逐步倾向内地,开封隶属于中原的中部,郑汴一体化标志着开封未来的发展将是跳跃似的。工业是开封的弱点,但是旅游业将会为开封带来另类发展。没有重工业,没有中污染,开封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开封市一直在为古都面貌还原努力着,现在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城墙内正在修复着古代宋都运粮水系,开封内城的旅游景点开发还有很多。未来的开封将是休闲、旅游、商业为一体城市。时间开封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开封现在就像15年前深圳,基础刚刚开始,不要嫌开封落后,越落后的地方,一旦发展起步,就会吸引大批的商人,商人多了,吸引的人口就多,良性循环,发展就会越来越快。想说得很多,不能一一解说,可以去看看开封市政府网。我相信开封10年后经济将是现在的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