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河南七巷
A. 三坊七巷里有哪些特色小吃
永和鱼丸,同利肉燕,还有就是到三坊七巷一定要到凤凰阁卖些工艺品,货真价实
B. 三坊七巷的名人资料
余 深(生卒不详)宋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等职,封卫国 公,曾居安民巷内,门号不详;
陆 蕴(约1071-1120)宋宣和年间人,官至御史中丞,后任福州知州,曾居衣锦坊;
陆 藻(?-1129)宋宣和年间人,陆蕴之弟,以列曹侍郎出知泉州,曾居衣锦坊;
陈 烈(1012-1087)宋著名学者,曾任福州州学教授,故居在郎官巷内,门号不详;
陈 襄(1017-1080)宋庆历二年进士,理学家,曾任开封府推官、刑部郎中、提举司天监等职。故居在塔巷内,门号不详;
郑 穆(1018-1092)宋皇佑五年进士甲科,曾任国子监直讲、汾州通判、杨王府赞善等职。故居在文儒坊内,门号不详;
郑性之(1172-1255)宋嘉定元年状元,朱熹学生,官至参知政事(副相)兼知枢密院事(最高军事长官)。故居在吉庇巷(今吉庇路),现无存;
林 瀚(1434-1519)明成化二年进士,曾任南京兵部尚书,府第现文儒坊42号;
张 经(1492-1555)明正德十二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故居现文儒坊尚书里;
林 泮(?-约1524)明成化八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其兄清源、弟浚渊皆进士,时称“闽中三凤”。曾居黄巷内,门号不详;
林廷玉(?-约1530)明成化二十年进士,官至都御史。曾在衣锦坊内居住,门号不详;
许 友(1615-1663)清顺治年间人,不仕,以诸生终。工书、善画、能诗,时称“三绝”。故居光禄坊内,门号不详;
陈 帙(生卒不详)林则徐之母,故居现文儒坊19号;
C. 西城区三里河南七巷一号院国安社区电话
西城区三里河南七巷一号国安社区的电话是多少?西城区三里河南一七巷一号国安社区的电话是保密电话,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D. 三坊七巷为什么被誉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坐落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在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以西,西、南至安泰河,东至八一七路,北临杨桥路。由三个坊、七条巷、一条中轴街肆组成,一条中轴街肆为南后街,“三坊”“七巷”分列东西两侧,“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据了解,“三坊七巷”起于晋,基本格局形成于成于唐、五代,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 “三坊七巷”总占地约45公顷,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现存古建筑200多座,坊坊相连、巷巷相通,粉墙黛瓦、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 地灵人杰,福州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自晚清至民国初年,从这里走出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对中国近现代化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就包括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旭、林觉民、左宗棠等等,冰心、邓拓、郁达夫等文化名人就更多了。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精辟地概括称“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建筑缺乏维修保护,破坏、老化严重,房屋质量持续下降,也存在着消防等严重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福建和福州有关部门投入巨资,统筹开展三坊七巷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工作。
目前,三坊七巷大范围的古建筑修缮工作已陆续完工,配套功能日臻完善;其所蕴含的民俗活动、民间曲艺、民间工艺、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也得以延续,正逐步成为福州市带动文旅产业壮大发展的重要力量。
E. 三坊七巷为什么被称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因为它的坊巷制度是从唐宋就开始了,特别是三坊七巷是巷巷相通,宅院之间也是相通的只专是平常属都关的,只是发生大事,如火灾等,可以打开邻居家的小门,还有一些里坊制度,乡约等等。研究这些到现在还保留在市中心的坊巷制度,是不是就是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