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曲剧团
Ⅰ 河南曲剧的简介
但在30年代前期,一般曲剧戏班还是停留在业余性质: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一个班社也仅十余人。他们在演出时也不讲戏价,只求管吃。若收到馈赠钱物,则全班社平均分配。当时,在汝南、周口、信阳、南阳等地,都先后出现了高台班。
1930年前后,较为知名的高台戏班社有四个:一、以朱万明为首的班社,以洛阳一带为其活动中心;二、以刘乐为首的戏班,经常在孟津、新安一带活动;三、由胡定、刘宝才带领的戏班,经常在漯河、叶县一带活动;四、由秦中旭、李永治带领的戏班,经常在登封、偃师一带活动。 到抗日战争时期,曲剧的发展犹为迅速,遍及了全省的主要县市,直至安徽省的临泉一带也都有河南曲子戏的演出痕迹。在周口、淮阳、界首等地开始出现半职业性剧团,知名演员有杨德富(艺名洋白菜)、李金波、陈万顺、陈玉佩(曲剧最早的女演员)等。具体象在1939年李金波在安徽界省文化村与戏剧家焦菊隐同台演出《高平关》 ;1940年年,河南省大部分地区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很多曲剧艺人被迫流亡到南阳等地结成职业班社,从而以南阳为中心,进行演出活动,有些班社还到湖北北部、陕西南部、四川东部等地演出,更有一些艺人沿陇海铁路流亡到宝鸡、天水、兰州等地,其中以赵自安、马德山创建的幻而非曲子社最著名。1943年,李金波、张凤录等组成曲剧班社抗建剧社。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以曲剧有伤风化、诲淫诲盗为借口,下令取缔,禁止其演出,使得不少艺人被迫去山西、陕西、湖北、四川等地演唱谋生。著名艺人李金波不畏强暴,以警钟剧社--南平调的名义,组织任俊杰、白永玲、常文成等,于当年十一月间在开封新林影院演出,先后两个月左右,深受观众欢迎和支持。在群众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统治者也就不了了之。为庆贺曲剧重新获得生存,警钟剧社--南平调改名新生曲剧社,并邀请蓝辑吾、刘卫生等为主的洛阳曲剧班参加演出。1947年,新生曲剧社在郑州演出时,国民党政府以新生两字涉嫌共产党宣传,剧社被当局勒令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河南曲剧不仅在本省的大部分地区盛行,而且还在甘肃、陕西、河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也建立有专业剧团。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大会鉴于朱万明对河南曲剧形成的贡献,授予他荣誉奖,临汝县也被誉为河南曲剧的发祥地。
至1983年,河南全省共有专业剧团三十三个,除此之外,在湖北、云南、山西、河北等省也先后建立了专业的河南曲剧团。在这些剧团中,较著名的演员有郭立仙、张晓风、邢金锷、谢芳馨、霍振海、郭凤娥、田钦泽、周玉珍等。各地的剧团也先后整理改编演出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并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使得曲剧在表演艺术、舞台美术、音乐唱腔等方面不断取得革新。
Ⅱ 郑州市曲剧团的获奖评价
2000年10月,本团根据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改编的大型现代曲剧《榆书古宅》参加河南省第八届“黄河杯”戏曲大赛,荣获编剧、作曲、导演、舞美设计及其他单项奖共14项。
2002年8月,该剧应邀赴美国洛杉矶、格林耐尔、圣堡罗、圣路易斯等著名城市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这是河南乃至全国地方戏首次登上美国舞台,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成就。
2003年8月在河南电视台举办的河南省八大名团“梨园春”专题展演中,以优异的成绩在内部评比中位列第二名。
2005年,原创大型现代曲剧《啼笑皆非》在河南省第十届戏剧大赛上荣获“文华新剧目奖”第一名;
2005年,原创大型新编古装剧《清江秋水》参加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戏剧大赛,荣获金奖;
2006年,重新加工创作的大型现代曲剧《榆树孤宅》又应邀参加全国第十二届美国戏剧研讨会,并在苏州、南京、徐州等地市进行巡演,为开拓南方戏曲市场进行了有价值的实践。
2007年,两次代表郑州市政府参加成都首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兰州新丝绸之路文化节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影响广泛。
2008年9月25日、28日和10月1日,《榆树孤宅》及两台经典折子戏作为河南省精品剧目参加第十届亚洲艺术节精品剧目演出,获国内外专家观众高度评价。
2009年5月19日-22日,参加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通过全体演职员的通力合作,最终《卷席筒》《秦香莲后传》两台展演剧目获得“观众最喜爱剧目”;孙玉香、张娜、郭秋芳分别以第一、二、七名的成绩获 “当代中国十大曲剧名角”的称号,刘志学同时获提名奖。因成绩突出,郑州市曲剧团荣获 “优秀展演奖”,郑州市文化局荣获“优秀组织工作奖”。因此,郑州市曲剧团共计获得八项大奖,成为本次艺术节上最大的赢家和亮点。
2009年10月,移植排练的大型古装剧《麻风女》参加黄河戏剧节大赛,荣获金奖;
2012年9月,移植排练的大型古装剧《曹操与杨修》参加黄河戏剧节戏曲大赛,荣获多项大奖。
Ⅲ 河南省曲剧团的介绍
河南省曲剧团成立于1960年3月,是由耿庚辰和大部分郑州市曲剧团的成员为骨干,又吸收社会上的其他演出团体的部分成员组建成的。
Ⅳ 曲剧大师张新芳怎么死的
张新芳,1927年11月生于河南邓县,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曲剧研究会会长,1949年3月河南信阳解放,在信阳市曲剧团参加了革命工作, 1950年调入开封市曲剧团,曾任该团团长。1960年调入河南省曲剧团,曾任副团长、党支部书记、法人代表、名誉团长等职,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两届省人大代表。
7岁学艺,八岁登台,亲身经历了河南曲剧由高跷、化妆地摊、高台以至发展为完整的舞台艺术的全过程。她能准确的把握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在不同场合下思想情绪的发展变化,表演既不失之以温,又不失之以爆,举止行动,嬉笑怒骂都恰如其分。她的唱工深厚,字正腔圆。在唱腔的改革发展与创新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把曲剧的两大流派“大调”与“小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吸收了豫剧、吕剧、越调等兄弟剧种唱腔技法,形成了独特的张派艺术风格。
在七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塑造了一百多个舞台形象,曾获河南省第一届、第二届戏曲汇演中一等奖。她主演的《陈三两》于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1993年由她发起、组织举办了河南省首届曲剧荧屏赛;1994年11月由她任团长的河南曲剧赴台湾文化交流团受到了台胞的热烈欢迎,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2006年5月,在河南曲剧80周年之际被授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8月1日在郑州逝世。
Ⅳ 戏曲走进郑州回中校园是真的吗
为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中华版民族和中华文权化的伟大复兴,由郑州市中共市委宣传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教育局、财政局联合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于10月20日下午走进郑州市回民中学,郑州市曲剧团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最后,郑州回中学生叶子萌用声情并茂的《红灯记》选段表达了现代学生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传承。
Ⅵ 曲剧名家有哪些
“十大曲剧名角”是从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曲剧名家中产生的,其中有两位并列第十。此前,在郑州市举办的预赛中,这20位曲剧名家胜出并进入在汝州市举办的“十大曲剧名角”决赛。
“十大曲剧名角”依次是:孙玉香、张娜、孔素红、邱全福、尚小双、张明云、郭秋芳、黄德华、姚军良、张晓红、陆颖(最后两位并列第十)。他们分别来自郑州市曲剧团、洛阳市曲剧团、河南省曲剧团、南阳市曲剧团、郑州市艺术研究院、平顶山市曲剧团、安徽省阜阳市曲剧团。
Ⅶ 我是郑州人,喜欢曲剧戏,经常去公园听戏
好啊,真的可能就会有这种习惯吧,这种戏曲国家的国粹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