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关名人
A.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是聊城籍
据聊城县志记载,刘毓敏1850年考中进士,跟他一起考中的还有他的哥哥刘毓勤,他们为兄弟同科进士。
刘毓敏在同治初年,受到清钦差大臣李鸿章的重视,调江苏,办金陵保甲总局,不久,有被派督办正阳关盐务,再迁金陵税捐总局协办粮饷,经陕甘总督左宗棠奏保二品顶戴,历办两江营务处轮船支应各差。积劳成疾卒。
聊城茌平,有连续四代8人有功名的刘氏家族。记载有上海出版社出版的《明清进士题名录》、有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聊城人物大辞典》、有团结出版社“阅三代进士题名,补史册方志遗缺”的《进士题名杯掌故传说》,有现代书法家谷国伟先生收藏的《魏彦致刘毓勤手札》影印件。有保存完好的刘毓敏之子的墓志铭。以下为墓志铭内容
清授 朝议大夫 乙斋 : 刘公暨配申恭人 副室于、杨孺人合葬墓志铭
公姓刘氏 讳燕臣 字乙斋,茌平城南三十里铺人。系刑部郎中锡五公之孙。江苏候补道易农公之子。易农公三子:翰臣 字墨卿,监生。鸿臣 字云程,鸿胪寺序班。公其仲也,幼侍父宦游江南。父病,刲臂以疗父疾。母叶夫人病,弟鸿臣刲臂以疗母疾,兄弟同以孝称。公性聪慧,嗜读书,弱冠补邑庠生。以棘闱屡踬,援例报捐县承,指省直隶试用。蒙直隶总督大学士李委充北洋水师学堂汉文教习,未几,倭寇肇搅。委由天津赴清江浦督运军械,适逢大雪,沿途盗贼充斥,因军情万急,公率马、歩护勇二十余名,大车百余辆,冒雪赴程,连夜奔驰于泥水中,军械幸得无恙。光绪二十五年,山东黄河漫口,公援效河工,蒙督办三游河工尚委办杂料厂差,皆随时应付,毫无拖延。合拢后,蒙前大总统袁在山东巡抚任内保免补本班,以知县留原省补用,并加五品衔。民国三年署曲阜县知事,加捐四品衔,旋即交卸。公以时事日非,决计归田家中,自奉甚俭,蔬食布衣,日与野老,讲求种植,非公事未尝轻入县城也。配申氏,封恭人,历城县举人江苏候补知县天麟公女,克孝克慈,咸称其贤。公生于同治元年五月初九日卯时,卒于民国二十一年夏历八月二十八日未时,享年七十一岁。恭人生于咸丰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午时,卒于民国十一年夏历十月初五未时,享年六十三岁。子三:体恒副室于出,承兄墨卿公嗣。体仁、体荣副室杨出,体荣承弟云程公嗣。女一,申恭人出O临清附生陕西候补知县孙鉴藻为之名曰:
公之生平,有为有守,世有变迁,名自不朽,恭人之德,媲美孟光,克孝克慈,誉驰茌阳,贞珉既立,后世弥昌,吾与之铭,山高水长。
告授奉直大夫 光绪庚子辛卯并科举人 户部主事姻愚侄 朱钧声 顿首拜撰
国务院简任职存记 任用众议院议员 候补知县愚子婿 孙鉴藻顿首谨书
B. 苏姓的历史名人
苏姓,是一个华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45位。
历史上部分姓苏的名人
苏秦(前?——前317年),字季子,战国时期的洛阳(周王室直属)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堪称辞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国相印,进军秦国,可是由于六国内部的问题,轻而易举就被秦国击溃。
苏代,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苏秦族弟。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愍王。还燕,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燕昭王召为上卿。或云秦兄弟五人,兄代、厉、辟、鹄,并游说。秦最少,故字季子。案秦弟代,代弟厉,《战国策》、《史记·苏秦传》皆同,唯谯周《古史考》、鱼豢(《典略》为异。
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苏峻(?-328年),长广郡掖县(今属山东)[1]人,字子高。晋朝将领,士族,仕郡为主簿。永嘉之乱,他结垒于本县,后率所部数百家泛海南行,至于广陵(今江苏扬州)。王敦叛乱前夕,苏峻先后为东晋淮陵内史和兰陵相。苏峻既是朝廷命官,又是各自所统流民之帅。西晋末年,纠合流民数千家结垒自保。后率众南渡,元帝任为鹰扬将军。以破王敦功,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有锐卒万人。庾亮执政,解除苏峻兵权,征为大司农。他于咸和三年(328年),以讨庾亮为名,与祖约起兵反晋,攻入建康,大肆杀掠并专擅朝政。不久温峤、陶侃起兵讨伐,苏峻战败被杀。
苏绰(498-546)南北朝时期西魏大臣。字令绰。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得宇文泰信任,拜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助泰改革制度。曾创制计帐、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苏章,字儒文,东汉扶风平陵(今属陕西咸阳西北)人。苏章年少博学,善作文,曾负笈从师,不惮千里之遥。安帝时,举贤良方正,为议郎。举陈朝政得失,语言率真恳切。后出任武原县令,时逢荒年,他开仓放粮赈饥,使三千多户度过饥荒。顺帝时任冀州刺史。后来,苏章调任并州刺史,摧折豪强,触怒了当权者,因而被免官,乃隐居乡里。当时东汉政治日渐腐朽,民生凋蔽,有人向朝廷举荐苏章,认为他是定国安邦之贤才,朝廷也愿再任用他,苏章终以年大推辞。苏章家居赵郡,其后代至苏则为魏东平宰相,家族繁衍,形成苏氏赵郡派系。
苏威(534-623):隋代宰相。字无畏。其家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大族。父苏绰,西魏名臣。北周时,苏威袭爵美阳县公。隋代建立,隋文帝杨坚任他为太子少保,兼纳言、民部尚书。他建议减轻赋役,被采纳。后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苏威很有才能,历任要职,与高颎参掌朝政,齐协力辅佐隋文帝。政刑大小,均参与筹划。文帝修订隋代典制,律令格式多为苏威所定。开皇九年(589)被任为尚书右仆射。十二年,有人告发他和主持选举的吏部官员结为朋党,任用私人,遂被免除官爵。此后,屡次起用,屡被免官。大业元年(605),他继杨素为左仆射。三年,因事罢免,后又以太常卿、纳言参掌朝政,加开府仪同三司,颇受尊重,不久又被罢免。他对隋炀帝不敢直言进谏,遇事多承望风旨。隋末,反贼宇文化及弑炀帝,以苏威为光禄大夫。化及败,苏威降李密;李密败,苏威又归王世充。世充称帝,署苏威为太师。唐平王世充后,苏威求见秦王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渊,均遭拒绝。武德六年(623)病死于长安。
苏良嗣(606年-690年2月24日),封爵温国公,唐朝官员,陕西雍州武功人(今属西安市),苏世长之长子。受父亲影响,苏良嗣刚正不阿,高宗时,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后为雍州长史。武则天临朝,苏良嗣迁工部尚书,封温国公。后为西京留守,武则天为之赋诗饯行,赏遇甚厚。不久,苏良嗣被迁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因遭人诬陷、牵连,心中郁闷,抱疾而亡,终年八十五岁。武则天为此辍朝三天,举哀于观风门,敕令百官至宅赴吊。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苏汉臣,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生卒年不详。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为北宋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复职,隆兴初画佛像称旨,任承信郎。
苏天爵(1294~1352)元代文学家。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少时从安熙学习,后又以吴澄、虞集等为师。
苏天福(?-1863)清朝捻军起义首领。一作添福。河南商丘永城市裴桥乡苏平楼人,回族。曾做过贩羊、卖油生意。开过粉坊,是贫苦农民兼小商贩。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打到河南,他结捻聚义,占据永城。1854年在安徽亳州与张乐行组成捻军,举行捻党起义,控制了淮北地区的广大农村和城镇。曾在夏邑击败河南团练大臣徐广缙,在归德(今商丘)城包围了以祝□为首的团练。1855年各路捻军齐集雉河集,举行会议,他被推为五大旗头领之一,任黑旗总目,称“顺天王”。次年雉河集失守,随张乐行率部南下,活动于正阳关、三河尖一带,1857年接受太平天国领导,被封为“立天候”。1861年随部北归雉河集。1863年雉河集再度失守,与张乐行同清军僧格林沁部决战,失败后,被杀害于亳州义门集附近的周家营。
苏兆征,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的领导人。
姓苏的男明星:
苏有朋、苏国梁、苏照彬、苏醒、苏永康、苏打绿、苏志燮等等。
姓苏的女明星:
苏笠汶、苏幼珍、苏青、苏岩、苏玉华、苏怡贤、苏明明等等。
C. 正阳关二支路有个什么大将的故居
八大关景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角汇泉东部,区域内的街道大都以古代军事关隘命名,包括纵向连接香港西路的紫荆关路、宁武关路和韶关路,以及横向交织的武胜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居庸关路和山海关路。作为青岛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八大关拥有三百多座造型风格独特的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而在不久前的“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还专门对这里的保护利用情况给予了肯定。其实,在这数百座历史建筑中,还隐匿着一些名人故居或寓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下这些故居背后的故事。
逊清遗老、军机大臣吴郁生故居
辛亥革命之后,百余名清朝遗老避居青岛。其中就包括晚清军机大臣吴郁生。他初来青岛将私宅安在湖北路 ,是一座二层楼房,与附近的周馥、刘廷琛等其他遗老相比,那所房子要小很多。但上世纪30年代,他在如今正阳关路 19号和太平角三路 15号又建了两座别墅。
据著有《逊清遗老的青岛时光》一书的鲁勇介绍,吴郁生的祖父吴延琛曾是嘉庆年间的状元。他本人官居一品,道德学问、文品书法均受称赞。1912年来青岛之后,他筑宅湖北路35号,人称吴公馆。吴公馆与刘廷琛住宅仅百步,两者互相走访、交流书法和收藏成为常态。
除了遗老,与吴郁生来往最多的,就是赵琪。1923年,赵琪任胶澳督办,仰慕吴郁生大名曾登门拜访,在私宅宴请,不断向吴郁生请教学问,这样的缘分在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后更甚。而他与康有为的故事,则不可不说。据鲁勇介绍,康有为是吴郁生任主考官时考取的进士,按照旧制属师生关系。1923年康有为来到青岛,还专程投门生帖子见吴郁生。而因吴郁生一直对变法持反对态度,相处尴尬,从此甚少相见。当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后,仍然以康有为是其门生为由,对吴郁生进行了打压。
吴郁生自40岁起一心向佛,家设有佛堂,并提出湛山之麓适宜建佛寺的建议。时任市长沈鸿烈拨地77亩,后又拨73亩,兴建湛山寺。历经清亡、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国民政府接管等诸多大事的吴郁生已经看淡世事,选择遁入空门。虽已入佛门,但吴郁生仍旧对电影和京剧钟情不已。早在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吴郁生就钟情电影艺术 ,经常去明星大剧院、山东大戏院看电影。“福禄寿电影院的服务生都知道他 ,并且知道他是前朝的军机大臣。”当时福禄寿电影院的副经理赵星火亲自接待,预定最好的位置并且不收门票。
上世纪30年代初期 ,“八大关”别墅区开始建设,吴郁生父子在太平角、正阳关分别建设了两座别墅。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青岛形势危机,但笃信佛祖的吴郁生没有抛下这个在清亡时接纳他的城市,并终老于此。
1942年,吴郁生病逝于青岛,享年86岁。青岛解放后,吴家后人将部分藏书捐献给青岛市图书馆。如今,位于正阳关路19号的别墅,在1953年6月由接待委员会接收,现在属于青岛疗养院。
奥委会委员、外交总长王正廷故居
八大关不仅是晚清遗老钟爱的地方,还是许多文体名人的汇聚区。参与收回青岛谈判的时任外交总长王正廷也曾在此居住。这位1882年生于浙江奉化的外交家、体育活动家,一生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奥林匹克运动,被人称为“中国奥运之父”。而他在青岛的家,位于现在的山海关路 11号。
王正廷早年在海外求学,游历广泛,191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与宋教仁等人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多次策划革命反清起义。辛亥革命后,他先后担任鄂军都督府外交部副部长、南京临时参议院副议长、北京政府唐绍仪内阁工商部次长兼代总长等职。据介绍,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王正廷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参加了巴黎和会,和会讨论到中德关系时,青岛问题是焦点,他看到列强无意支持中国收回青岛,就及时将此事反映给国内,并说服同伴一起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1922年,先后被德、日两国霸占的青岛终于回归祖国。中国政府派王正廷为“鲁案善后事宜督办”,与会商讨移交事项。从1922年6月29日至11月,经过50轮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凡旧时德国在青岛的建设全部交还中国,而日占时期修建的建筑,中国需向日本给予一定的补偿。
随后在此建立起胶澳商埠,本来打算任命王正廷为胶澳督办,但黎元洪又临时改任他为外交总长。也就是同年,王正廷成为基督教青年会中国总干事,又因为国际奥委会与基督教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顺利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也是中国第一位 、远东第二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1936年和1948年,他还作为体育代表团总领队率团参加第十届、第十四届奥运会。
1929年国民政府成立,并接管青岛,王正廷在八大关别墅区的山海关路 11号建了一座别墅,来青岛便住在这所别墅中。1932年,在他的极力提议下,中国第一次参加了国际奥运会,代表团成员还包括了在山东大学执教的体育教师宋君复和田径运动员刘长春。
小提琴家谭抒真故居
八大关始建的上世纪初,大批外国人拥入青岛,先后被德日占领的这里,具有外国色彩浓郁的殖民地特色。而大批外国侨民迁居青岛,在金口路、齐东路、大学路一带居住。这些人中不少开商行、办医院 、办教会,通过教堂唱诗班等形式,让西洋音乐和西洋乐器在青岛风靡一时。
谭抒真就诞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出生于1907年6月10日的他从小就接受西洋乐熏陶,小提琴陪伴了他70余年。作为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先驱,谭抒真钟情青岛,在这里,他亲手设计了坐落在八大关内的一座私人别墅。上海、青岛是谭抒真最常去的城市。而他最辉煌的生涯却在青岛,1930年,谭抒真活跃于青岛的各个演出场合,成为那个时代最知名的演奏员。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谭抒真教学生涯比职业演奏更早。1925年起,他被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聘为小提琴教师,后又在上海、青岛的学校任教。在异地任教,谭抒真常在暑假来往于上海青岛之间,避暑于居庸关路11号别墅。这座充满地中海西班牙风格的建筑,与“公主楼”遥遥相对,等待着如织的行人,而它的美,更是不会被拍婚纱照的情侣们放过。
谭抒真留给青岛的,还有中国第一把小提琴。那是1935年,他协助王玫让这把小提琴从青岛诞生,也让青岛有了“琴岛”的名号。1937年,谭抒真自己也制成一把小提琴—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第一把“中国制造”小提琴。
不仅是小提琴,谭抒真还在建筑艺术上有所建树。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在上海沪江大学建筑系学习,是一位持证建筑师。他在青岛拥有一座自己设计的别墅,位于正阳关二支路2号。这座红瓦尖顶、半圆凸窗的黄色别墅,虽然看上去不是很显眼,但仍不失为典型欧洲住宅建筑,现在看来还属于高级住宅,45度斜坡屋顶和半圆形突出的房间,显得优雅无比。
实业家周学熙故居
实业兴邦,作为青岛,乃至全国的知名民族企业家,周学熙、周志俊绝对可以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青岛,他们有两处宅邸,一处位于湖南路,另一处在太平角四路与香港西路的路口。
周学熙为晚清遗老周馥的儿子。周馥在清末任山东巡抚,曾到青岛拜访这里的德国总督。辛亥革命后定居青岛,在湖南路上建了宅院 。周学熙作为周馥的儿子,28岁就中了举人,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创办今山东大学。在山大校史上,周学熙是作为山东大学首任校长出现的。
周学熙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后来从事实业。在鲁海《名人故居》一书中,专门介绍说,周学熙对新兴工业“别具兴趣,遂谋生产之道,以为久居之计。”时逢德国人在沧口办厂失败,他将全部厂房、设备买下,改为棉纺厂,也就是旧中国青岛最大的私营企业华新纱厂(国棉九厂前身)。而周家生意之大,全国知晓,不仅在青岛,天津、唐山乃至青岛都有自己的企业,涉及纺织、水泥、煤矿、金融等等。后来,华新纱厂由周学熙之子周志俊、侄子周叔弢共同管理。除了湖南路的住宅之外,周氏家族还在太平角四路5号修建了别墅,为自己及子侄居住。
周氏家族里还有一位名人,那就是周学熙的三子周叔迦。作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的他,与叶恭绰一同筹资兴建了湛山寺,地址就在离别墅不远的湛山山麓。伴随着中央在青岛建“中央接待委员会”,将八大关、太平角一带房屋划入范围,位于太平角四路的这座小楼已经被划拨,成为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