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駐馬平頂 » 史增田三門峽市長

史增田三門峽市長

發布時間: 2021-03-16 13:08:44

A. 三門峽大壩現在還有什麼危害,為什麼都要拆除它,

三門峽大壩下游由於流速減緩,泥沙沉澱,導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懸河」奇觀,直接威脅黃河下遊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所以要拆除。

危害:

一、水庫庫尾泥沙淤積,造成渭河入黃河部分抬高(甚至泥沙倒灌),渭河下游洪患嚴重、土地鹽漬化,不得不降低蓄水位運行,並按蓄清排渾運用;

二、水庫由於控制淹沒損失一再縮小設計蓄水位,又在泥沙嚴重淤積後嚴重損失庫容,不能滿足黃河洪水控制的規劃要求(續建小浪底的原因),水利樞紐由於降低蓄水位運用和反復改建浪費大量投資,發電效益因水頭降低和泥沙磨蝕大減。


(1)史增田三門峽市長擴展閱讀:

三門峽立項之初就遭到陝西方面的堅決反對,當時陝西不少政府官員通過多種渠道力陳此項目對陝西的影響。其實早在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前蘇聯專家提出的「高壩大庫」的三門峽水利工程方案雖然被全票通過,但同時也遭到了清華大學水利專家黃萬里和水電總局實習生溫善章的反對。

1958年,在三門峽工程開工一年後,陝西仍在極力反對三門峽工程。理由是:沿黃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決黃河水患問題,無須修建三門峽工程。但三門峽工程並沒有因此停止。1960年,大壩基本竣工,並開始蓄水。

1961年下半年,陝西的擔憂變成現實:15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潼關到三門峽的河道里,潼關的河道抬高,渭河成為懸河。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出現鹽鹼化甚至沼澤化,糧食因此年年減產。

1962年,陝西人再也按捺不住,在4月召開的全國人大二屆三次會議上,陝西省代表提交提案,擬請國務院從速制訂黃河三門峽水庫運用原則和管理的具體方案,以減少庫區淤積,並保護335米移民線以上居民的生產、生活、生命安全。


B. 有誰知道有關於「三門峽」和「三門峽水庫」的資料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邊陲,豫晉陝三省交界處,東連洛陽,南接南陽,西與陝西省接壤,北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 其中山地約佔54.8% ,丘陵佔36%,平原佔9.2%,可謂「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區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間,位於靈寶市小秦嶺老鴉岔腦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三門峽市區座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三門峽水庫,形似半島,素有「四面環山三面水」之稱。
-- 三門峽水庫
黃水在河南省的潼關至孟津,也即陝縣一帶為太行山脈所阻,以巨大的水力,沖出三路山口。後人把這三道激流,自東至西,稱為「人門」「神門」「鬼門」,即三門。而在三門之間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則分別被稱作人、神、鬼三島。
自西漢至民國,黃河一直是航運大河。在黃河弄舟,搏擊於湍急渾濁的黃水中,幾成中華民族與命運搏鬥的象徵。三門峽被歷代行船人視為畏途,黃河水在這里奔騰咆嘯。沒有人注意狹窄的河床和河床下堅固的花崗岩,可成為攔河打壩的基礎,直到20世紀。
20世紀是人類以自己的貪婪和膽大妄為向自然界挑戰的開始。水的巨大勢能,惹動一批又一批自以為有了點本事的人的遐想。三門峽在整條黃河上太獨特了,不但有堅固的河床,還可控制92%的流域面積上所產生的洪水和泥沙,不由的不被頻頻提起。
終於,美麗神奇的三門峽,作為黃河的出山口,在它扼守百萬年之後,終結在淺識而魯莽的人類之手。
◆ 三門峽水庫上馬
1954年4月,國家計委決定,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在蘇聯專家組的指導下,編制黃河流域規劃;中央決定將三門峽樞紐大壩和水電站委託蘇聯設計。年底,《規劃報告》出台,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報告里,選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為黃河綜合利用的第一期重點工程:蓄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米;
主要任務:
①將黃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為8000立方米/秒;這樣,黃河洪水的災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黃河下游的洪水威脅自然解除。
②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實現「黃河清」,使下遊河床不再淤高。
③調節黃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萬畝,遠景灌溉7500萬畝。
④裝機90萬千瓦,年發電量46億度。
⑤改善下游航運。
結論:巨大的綜合效益(——與三十多年後的三峽大壩論證結論相同)。
但是,有兩個嚴重問題是該《規劃報告》難於迴避的:
①水庫將淹沒農田207萬畝,移民60萬。
②泥沙淤積。雖然預留攔沙庫容147億立方米(總庫容的2/5),若不計上游的減沙效益,水庫壽命只有25-30年。
這個由計算而得出的數目觸目驚心。25-30年後,黃河在三門峽處梗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目標集中到「上游減沙」上。只要黃河上游不再來沙,水庫淤積的問題豈不就不再是問題?
但如何減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給出的葯方是「水土保持」。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就不會流到黃河裡了。所以水土保持能否奏效,直接關系三門峽工程的能否上馬。然而浪漫家們的「水土保持」是在書面上實現的。在向蘇聯方面方提出的《技術任務書》里,關於泥沙,中方給出的數據是:到1967年,來沙可減少到50%;50年之後,可減少100%。連以豪邁著稱的「蘇聯老大哥」對這種數據都消受不了了。蘇聯專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見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計得低些,是比較審慎的」,然後就象小學生做算術題一樣,筆下一動就將1967年來沙改為「減少20%,50年後減少50%」。
今天,也就是從那時算起40年之後,如果你有機會去陝西、山西的黃土高原看一看,你會看到水土流失有增無減;而如果你接著旅行到豫、魯一帶,看到的是一年大部份時間里,大片乾涸的河灘間重濁的黃流在緩緩地爬動??黃河已經變成一條季節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間,斷流19次。近年則一年就斷數次。
1955年夏天,在人大一屆二次會議上,三門峽工程經全體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就像今天的三峽工程給了世界一次震驚一樣,用周恩來總理的話說,「作了那麼一個世界性的報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就在這一片興奮與騷動之中,站出了兩名書生。他們不具黨派背景,也沒有任何政治沖動。他們只是科學家、工程師,是誠實的、肯用功的、對自己的專業和國家有責任感的人。其中一人正當盛年,是著名學府的教授;另一名剛從學校畢業,那時才25歲。
他們不同意在三門峽建壩,不同意高壩。他們平靜而自信地把自己的學術見解,交到掌握著百姓命運的決策人手裡。今天回過頭來看,他們當時對三門峽工程的批評意見,幾乎絲毫不爽的成了這日後多災多難、狼狽不堪的工程之讖語。他們的意見當時沒有人聽;他們學術的與為人的價值,事後也不為身居要位的鑽
謀者所重。1991年筆者與他們見面時,不但他們的職位與30多年前無大差別;他們在自己更深厚的學養的基礎上所做出的新的呼籲,竟依舊無人理會。
一位是黃萬里教授,一位是溫善章工程師。
◆ 三門峽的「捷報」
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完成對黃河的截流!
1960年6月,壩築到了340米,已能夠攔洪!
同年9月,實行關閘蓄水攔沙!
庫內的水位在漲,庫區百姓一批批離開先祖聚居的故鄉。1961年2月9日,當壩前水位達332.58米(尚未到設計高度)的時候,泥沙淤積迅速發展;同時,原來設想得比較簡單樂觀的遷移也遇到了困難,工程實際上已無法按原設想進展。各路英雄爭論不休,拿不出個准主意。然而工程還在繼續。
1961年4月,大壩築到了計劃高程353米。10個月後,62年2月,第一台15萬千瓦機組試運轉,從表面看,工程建設按設計完成。被大壩攔阻的河水靜止下來,泥沙沉到了庫底。沒了泥沙的河水從泄水孔流出,壩外實現了「黃河清」。
報紙照例大報喜。但在三門峽主事的幾位,卻是怎麼也喜不起來的,因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並未解決,在這自蓄水以來一年半的時間里,十五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三門峽到潼關的河道里,把潼關河床抬高了4.5米。從秦嶺下來的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本來流得好好的,此時已變成「來水宣瀉不暢」,弄得從無水患的渭河兩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
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浸沒,老百姓只見自己的土地年年減產,不知原因何在??他們的土地實則因為水庫蓄水已鹽鹼化,甚至沼澤化。最糟糕的問題是,河床的「翹尾巴」——即泥沙淤積向上游延伸,己威脅到以西安為中心的工業基地。
1962年3月,水電部不得不在鄭州召開會議,將美妙的「黃河清」暫時放在一邊,三門峽水庫的運用方式由當初定的「攔蓄上游全部來沙」改為「滯洪排沙」。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頭,第一台15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剛剛披紅褂彩地發電不足一個月,便已沒有了用武之地,後來只好被拆遷到湖北的丹江口電站去。
運用方式作了180度大轉彎之後,淤積有所減緩,但因泄水底洞底檻高,泄流量還是太小,「翹尾巴」淤積繼續向上游發展,潼關河床已抬高,造成渭河、洛河、黃河淤積連鎖反應。受害嚴重的陝西省再也不能再容忍下去,在1962召開的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壩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泄洪閘門全部開啟——換句話說,就是讓黃河按照原來沒有大壩的方式流!
為了申訴自己遭受的災難,陝西地方官繞過以和稀泥著稱的的周恩來,直接到毛澤東那裡「告御狀」。
◆ 三門峽改建
只好對原來的工程進行改建。三門峽改建的第一期方案是:在大壩左岸增建兩條泄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引水發電鋼管,以此來加大泄流排沙能力的方案開始實施。讀者若嫌這么說不夠直觀,不好理解,可這樣想:本來黃河流得好好的,1957-1960年間用「雄偉大壩」給堵上了;2年之後開始出事,4年以後要承受不住,但大壩已經「巍峨聳立」在那兒了,既然不能炸,只好用加管和開洞的辦法,讓被正面大壩堵住的沙和水,盡量從旁邊的又新開出的隧洞和底下本來用來發電的管子流出去。
——這就是「兩洞四管」方案。這一方案的確立,被認為是親自參與改建方案的敬愛的周總理「挽救了一個接近失敗的工程」。然而誰都能看得出,這是一個救急方案,毫無浪漫可言。
改建工程1965年開工,三年之後完成。此時,水庫的淤積減輕了,但排沙能力仍不足,潼關以上,所謂「翹尾巴」淤積還在繼續。到了1969年夏,西安再度告急。周恩來分身乏術,只好委託河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兼黃河防汛總指揮劉建勛外加副總理紀登奎,再度在三門峽主持召汗「四省及水電部參加的會議」。
參加會的人都知道,兩洞四管解決不了問題,「防止下游千年一遇的洪水」不再提,變成了「確保西安,確保下游」。氣魄不那麼雄偉的「合理防洪、排沙放淤、徑流發電」得到確認。更具體他說,是期求當水位在315米時,把水和沙往下排,將泄流量加大到10000立方米/秒。至於下游安全還是不安全,此時已無人再提,只要潼關別再「翹」就阿彌陀佛。
這回的措施為:打開原1-8號施工導流底孔(這些孔是黃萬里先生曾經堅決請求保留,以備將來排沙用,而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張光斗按蘇聯設計用混凝上堵上的。每個洞被重新掏開都要花費上千萬元);同時,將改建過的發電引水鋼管進口降低13米,變成「低水頭發電」。這樣一來,原本設計的大功率水輪發電機已派不上用場,只好改用5萬千瓦的小發電機。
第二次改建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到1973年12月,挖開了8個施工導流底孔,當壩前水位為315米時,泄量由6000立方米/秒增至9060立方米/秒,運用原則變為「蓄清排渾、調水調沙」。身上又是孔、又是洞,外加旁邊還有兩條導管的三門峽大壩的泄流排沙能力問題,算是暫時解決了。
但潼關河床尚未回復到原有高程,比建庫前仍高出3米多。1992年8月渭河洛河洪水入黃河不暢,漫堤決口,淹沒了農田60多萬畝,約5萬返庫移民受災,近3萬人無家可歸。如遇特大洪水,庫區還將遭受巨大災害。至於下游的淤積情況,1985年丁六逸在《三門峽水庫及運用》中寫道:

(改建後),由於這幾年水庫敞泄,小流量時庫水位很低,庫區沖刷後,形成小水帶大沙,加重了下遊河道的淤積。至於三門峽工程本身,蓄水不到5年,庫容損失一半,曾幾何時掛在嘴上的綜合效蓋:發電,灌溉,航運(維持下游水深1米)全都落了空。
如果讀者以為改建後的三門峽終於可以松一口氣的話,又錯了。
以上只是三門峽大壩的建設和改建,還未談到那個最敏感從而也是最嚴重的問題——水庫淹沒損失。最初按360米設計時,要淹沒耕地333萬畝,遷移90萬人;後來,1958年,周恩來總理遏制住蘇式豪邁,將初期水位運用定為335米時,還要淹沒耕地85.6萬畝,移民31.89萬人;後來,庫區塌岸發生,移民又增加了8.49萬人,實際總數達40.38萬人。他們當中,遷往寧夏、甘肅敦煌等偏遠地區的共3.99萬人,由於水土不服,曾多次遷來遷去,現已大部遷回。由關中平原遷往山區旱塬、溝壑區的12.11萬人,也因無法生產而遷回原地。
這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帶的幾十萬人,20多年來毀家遠遷、困苦輾轉。他們為返回家園而進行的斗爭一直在持續。最終,因為三門峽大壩降低了原來的蓄水高程,他們才得以回到家鄉。可他們原本世代耕種的肥沃土地已被黃河泥沙厚厚地覆蓋。許多地方,已經被軍隊和國營農村捷足先登地佔據。他們又不得不開展曠日持久的斗爭,要求退還他們被占據的土地。
◆ 小浪底又上來了
改建後的三門峽,將與沒有修建水庫前的自然情況無大區別。三門峽努力要恢復的,是力求入庫泥沙全部下排,與最早興建三門峽工程初衷——「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完全南轅北轍。
折騰了30多年,花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與財力,又回到了初始點——力爭變成無庫自然情況!
這時,當年建三門峽時的初衷——改善黃河下遊河道的淤積和防洪靠什麼來實現呢?讀者讀到下面一段活時,不知作何感想:
……但是,因為黃河洪水、泥沙尚未得到基本控制,河床越淤越高,洪水的威脅越來越大,防洪形勢更加險峻……綜合效益……解決黃河洪水威脅顯得 更為迫切……
有點耳熟,是不是?這和當初論證三門峽上馬的口徑幾乎一模一樣。但這已經不是在說三門峽,而是另一座黃河上的新壩——小浪底。當年三門峽工程沒有做到的,這回又全交給位於三門峽下游的小浪底了。小浪底總庫容126.5億立方米,也要搞攔沙減淤,據說能對黃河下游減淤20年左右。黃河上的浪漫派們這回又有新寵了。
小浪底的前景又會是什麼呢?
還有三門峽水庫該怎麼擺?當初把話說得那麼滿。不過這區區小事是難不倒掌握了輿論宣傳工具的當權派的。三門峽工程依舊偉大,因為它顯示了「黃河的造地功能」??固然淹沒了土地,但由於淤,又造出新地。當然還有浩淼的人工湖泊,引來了美麗的白天鵝雲雲。
◆ 帳
三門峽工程的成敗,在中國至今不容許公開切實討論。
不過帳總是需要算的。先讓我們看直接經濟損失:
①高壩工程低壩運用,這意味著,僅工程本身,就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③兩次改建,包括至今還在修補那些磨損的洞和水輪機的費用;
③多淹沒的耕地和毀壞的耕地;
④當時多遷移的30多萬人和後來返遷的15萬人;
⑤水庫運用以來,由於河流自然狀況的改變,庫區包括渭河下游的河道整治、兩岸的防洪設施、鹽鹼地治理,因塌岸、滑坡而必須修建的防護工程;
⑤抬高水位引起的良田鹽鹼化而導致的減產;在「蓄水攔沙」時期,因下放清水而沖刷了的下游生產堤內的良田;
這些,最保守的估計,不下百億。
再看對環境的破壞:
①由於水庫周圍地下水位提高造成耕地鹽鹼化50多萬畝;
③由於水庫蓄水導致塌岸而損失的耕地;
③毀掉文化發祥地的珍貴文化古跡;
還不必說時間上的失誤:如果將這些人力、物力、財力投到黃河下游的堤防加固和其他有效的水利設施;投入到交通和通訊系統;投入到教育與文化設施;哪怕僅僅投入到黃河上中下游的水上保持、植樹造林、防護與灌溉,全流域的情況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
那麼,為什麼呢?究竟什麼使得一大群不能說不愛國、更不能說不具業務專長的中國人跌了這么大的一個跟頭?
◆ 「黃河清」
1964年,決定三門峽第一次改建的時候,周恩來的解釋是:
看來,1958年決定三門峽工程急了點。1955年人大報告黃河清把我壓的。1958年只是把水位降低了。頭腦發熱的時候,總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重視另一面,不能辯證地看問題。原因就是認識不夠,認識不夠自然就重視不夠,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
為什麼會「急」?頭腦為什麼會發熱?「黃河清」這三個字怎麼會造成壓力?為什麼在如此顯而易見的問題上,會「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到底
是把什麼放得過重,因此要犧牲掉其他呢?
作為後世的觀察者,我不傾向於將他們這批五十年代的「三門峽迷」與1980年代未那批力促在長江幹流築壩的三峽「大庫迷」們等同,也就是說,我不認為他們也像那些鄧小平時代的人一樣懷有對錢的享用與支配的渴望(我於1989年春親眼見到整列地排在北京京西賓館院子里的該工程籌備組的豪華進口車隊,還有他們在北京為自己蓋的成片住房。按1989年初的估計,工程尚未正式上馬,這類雜項已用去了不下4個億),只說他們在可能達到的技術成就面前太執迷、太浪漫、太簡單。那麼,當時的政府??或者說黨??的決策者們呢,李葆華、鄧子恢、周恩來、劉少奇,還有大救星毛主席,他們圖的是什麼呢?
1964年6月和12月,周恩來說過這么幾句話:
三門峽工程我們打了無准備的仗。……建國後才五、六年就決定興建三門峽工程,當時想要黃河清,志向很大,誇下了海口……
這反復被提到的「黃河清」,出自自古以來的一句話,知道的人馬上就能跟著念出隨後的那三個字:「聖人出」。
——全部問題的關鍵就在這後面三個字上面。
三門峽的上馬,說出來的理由是為了「黃河清」,而沒有說出來的理由就是為了證實「聖人出」。自古誰能讓黃河清?共產黨,偉大領袖毛主席!那麼,誰是聖人不就是清楚了嗎?!
不要說1950年代,就是今天,整億中國人也還生活在企盼明君的歷史陰影里。在我們這個千年農業古國,治水從來是明君的大業績,不但史不絕書,實在已經鐫刻在每個人的意識里。
「黃河清」既成了一種標志,為達成這種封神式的祭祀,當時從上到下所懷著的主要驅動力,其實是「聖人出而天下治」那樣一種狂熱虔誠——當然,使用的語言是所謂「人民當家作主」,其實是人民被聖人作主。而當全國的資源得以以計劃經濟的方式集中調用的時候,種種偉業自然就「無往而不勝了」。

C. 你對三門峽水庫了解嗎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邊陲,豫晉陝三省交界處,東連洛陽,南接南陽,西與陝西省接壤,北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 其中山地約佔54.8% ,丘陵佔36%,平原佔9.2%,可謂「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區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間,位於靈寶市小秦嶺老鴉岔腦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三門峽市區座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三門峽水庫,形似半島,素有「四面環山三面水」之稱。
-- 三門峽水庫
黃水在河南省的潼關至孟津,也即陝縣一帶為太行山脈所阻,以巨大的水力,沖出三路山口。後人把這三道激流,自東至西,稱為「人門」「神門」「鬼門」,即三門。而在三門之間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則分別被稱作人、神、鬼三島。
自西漢至民國,黃河一直是航運大河。在黃河弄舟,搏擊於湍急渾濁的黃水中,幾成中華民族與命運搏鬥的象徵。三門峽被歷代行船人視為畏途,黃河水在這里奔騰咆嘯。沒有人注意狹窄的河床和河床下堅固的花崗岩,可成為攔河打壩的基礎,直到20世紀。
20世紀是人類以自己的貪婪和膽大妄為向自然界挑戰的開始。水的巨大勢能,惹動一批又一批自以為有了點本事的人的遐想。三門峽在整條黃河上太獨特了,不但有堅固的河床,還可控制92%的流域面積上所產生的洪水和泥沙,不由的不被頻頻提起。
終於,美麗神奇的三門峽,作為黃河的出山口,在它扼守百萬年之後,終結在淺識而魯莽的人類之手。
◆ 三門峽水庫上馬
1954年4月,國家計委決定,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在蘇聯專家組的指導下,編制黃河流域規劃;中央決定將三門峽樞紐大壩和水電站委託蘇聯設計。年底,《規劃報告》出台,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報告里,選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為黃河綜合利用的第一期重點工程:蓄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米;
主要任務:
①將黃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為8000立方米/秒;這樣,黃河洪水的災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黃河下游的洪水威脅自然解除。
②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實現「黃河清」,使下遊河床不再淤高。
③調節黃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萬畝,遠景灌溉7500萬畝。
④裝機90萬千瓦,年發電量46億度。
⑤改善下游航運。
結論:巨大的綜合效益(——與三十多年後的三峽大壩論證結論相同)。
但是,有兩個嚴重問題是該《規劃報告》難於迴避的:
①水庫將淹沒農田207萬畝,移民60萬。
②泥沙淤積。雖然預留攔沙庫容147億立方米(總庫容的2/5),若不計上游的減沙效益,水庫壽命只有25-30年。
這個由計算而得出的數目觸目驚心。25-30年後,黃河在三門峽處梗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目標集中到「上游減沙」上。只要黃河上游不再來沙,水庫淤積的問題豈不就不再是問題?
但如何減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給出的葯方是「水土保持」。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就不會流到黃河裡了。所以水土保持能否奏效,直接關系三門峽工程的能否上馬。然而浪漫家們的「水土保持」是在書面上實現的。在向蘇聯方面方提出的《技術任務書》里,關於泥沙,中方給出的數據是:到1967年,來沙可減少到50%;50年之後,可減少100%。連以豪邁著稱的「蘇聯老大哥」對這種數據都消受不了了。蘇聯專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見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計得低些,是比較審慎的」,然後就象小學生做算術題一樣,筆下一動就將1967年來沙改為「減少20%,50年後減少50%」。
今天,也就是從那時算起40年之後,如果你有機會去陝西、山西的黃土高原看一看,你會看到水土流失有增無減;而如果你接著旅行到豫、魯一帶,看到的是一年大部份時間里,大片乾涸的河灘間重濁的黃流在緩緩地爬動??黃河已經變成一條季節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間,斷流19次。近年則一年就斷數次。
1955年夏天,在人大一屆二次會議上,三門峽工程經全體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就像今天的三峽工程給了世界一次震驚一樣,用周恩來總理的話說,「作了那麼一個世界性的報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就在這一片興奮與騷動之中,站出了兩名書生。他們不具黨派背景,也沒有任何政治沖動。他們只是科學家、工程師,是誠實的、肯用功的、對自己的專業和國家有責任感的人。其中一人正當盛年,是著名學府的教授;另一名剛從學校畢業,那時才25歲。
他們不同意在三門峽建壩,不同意高壩。他們平靜而自信地把自己的學術見解,交到掌握著百姓命運的決策人手裡。今天回過頭來看,他們當時對三門峽工程的批評意見,幾乎絲毫不爽的成了這日後多災多難、狼狽不堪的工程之讖語。他們的意見當時沒有人聽;他們學術的與為人的價值,事後也不為身居要位的鑽
謀者所重。1991年筆者與他們見面時,不但他們的職位與30多年前無大差別;他們在自己更深厚的學養的基礎上所做出的新的呼籲,竟依舊無人理會。
一位是黃萬里教授,一位是溫善章工程師。
◆ 三門峽的「捷報」
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完成對黃河的截流!
1960年6月,壩築到了340米,已能夠攔洪!
同年9月,實行關閘蓄水攔沙!
庫內的水位在漲,庫區百姓一批批離開先祖聚居的故鄉。1961年2月9日,當壩前水位達332.58米(尚未到設計高度)的時候,泥沙淤積迅速發展;同時,原來設想得比較簡單樂觀的遷移也遇到了困難,工程實際上已無法按原設想進展。各路英雄爭論不休,拿不出個准主意。然而工程還在繼續。
1961年4月,大壩築到了計劃高程353米。10個月後,62年2月,第一台15萬千瓦機組試運轉,從表面看,工程建設按設計完成。被大壩攔阻的河水靜止下來,泥沙沉到了庫底。沒了泥沙的河水從泄水孔流出,壩外實現了「黃河清」。
報紙照例大報喜。但在三門峽主事的幾位,卻是怎麼也喜不起來的,因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並未解決,在這自蓄水以來一年半的時間里,十五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三門峽到潼關的河道里,把潼關河床抬高了4.5米。從秦嶺下來的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本來流得好好的,此時已變成「來水宣瀉不暢」,弄得從無水患的渭河兩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
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浸沒,老百姓只見自己的土地年年減產,不知原因何在??他們的土地實則因為水庫蓄水已鹽鹼化,甚至沼澤化。最糟糕的問題是,河床的「翹尾巴」——即泥沙淤積向上游延伸,己威脅到以西安為中心的工業基地。
1962年3月,水電部不得不在鄭州召開會議,將美妙的「黃河清」暫時放在一邊,三門峽水庫的運用方式由當初定的「攔蓄上游全部來沙」改為「滯洪排沙」。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頭,第一台15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剛剛披紅褂彩地發電不足一個月,便已沒有了用武之地,後來只好被拆遷到湖北的丹江口電站去。
運用方式作了180度大轉彎之後,淤積有所減緩,但因泄水底洞底檻高,泄流量還是太小,「翹尾巴」淤積繼續向上游發展,潼關河床已抬高,造成渭河、洛河、黃河淤積連鎖反應。受害嚴重的陝西省再也不能再容忍下去,在1962召開的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壩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泄洪閘門全部開啟——換句話說,就是讓黃河按照原來沒有大壩的方式流!
為了申訴自己遭受的災難,陝西地方官繞過以和稀泥著稱的的周恩來,直接到毛澤東那裡「告御狀」。
◆ 三門峽改建
只好對原來的工程進行改建。三門峽改建的第一期方案是:在大壩左岸增建兩條泄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引水發電鋼管,以此來加大泄流排沙能力的方案開始實施。讀者若嫌這么說不夠直觀,不好理解,可這樣想:本來黃河流得好好的,1957-1960年間用「雄偉大壩」給堵上了;2年之後開始出事,4年以後要承受不住,但大壩已經「巍峨聳立」在那兒了,既然不能炸,只好用加管和開洞的辦法,讓被正面大壩堵住的沙和水,盡量從旁邊的又新開出的隧洞和底下本來用來發電的管子流出去。
——這就是「兩洞四管」方案。這一方案的確立,被認為是親自參與改建方案的敬愛的周總理「挽救了一個接近失敗的工程」。然而誰都能看得出,這是一個救急方案,毫無浪漫可言。
改建工程1965年開工,三年之後完成。此時,水庫的淤積減輕了,但排沙能力仍不足,潼關以上,所謂「翹尾巴」淤積還在繼續。到了1969年夏,西安再度告急。周恩來分身乏術,只好委託河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兼黃河防汛總指揮劉建勛外加副總理紀登奎,再度在三門峽主持召汗「四省及水電部參加的會議」。
參加會的人都知道,兩洞四管解決不了問題,「防止下游千年一遇的洪水」不再提,變成了「確保西安,確保下游」。氣魄不那麼雄偉的「合理防洪、排沙放淤、徑流發電」得到確認。更具體他說,是期求當水位在315米時,把水和沙往下排,將泄流量加大到10000立方米/秒。至於下游安全還是不安全,此時已無人再提,只要潼關別再「翹」就阿彌陀佛。
這回的措施為:打開原1-8號施工導流底孔(這些孔是黃萬里先生曾經堅決請求保留,以備將來排沙用,而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張光斗按蘇聯設計用混凝上堵上的。每個洞被重新掏開都要花費上千萬元);同時,將改建過的發電引水鋼管進口降低13米,變成「低水頭發電」。這樣一來,原本設計的大功率水輪發電機已派不上用場,只好改用5萬千瓦的小發電機。
第二次改建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到1973年12月,挖開了8個施工導流底孔,當壩前水位為315米時,泄量由6000立方米/秒增至9060立方米/秒,運用原則變為「蓄清排渾、調水調沙」。身上又是孔、又是洞,外加旁邊還有兩條導管的三門峽大壩的泄流排沙能力問題,算是暫時解決了。
但潼關河床尚未回復到原有高程,比建庫前仍高出3米多。1992年8月渭河洛河洪水入黃河不暢,漫堤決口,淹沒了農田60多萬畝,約5萬返庫移民受災,近3萬人無家可歸。如遇特大洪水,庫區還將遭受巨大災害。至於下游的淤積情況,1985年丁六逸在《三門峽水庫及運用》中寫道:

(改建後),由於這幾年水庫敞泄,小流量時庫水位很低,庫區沖刷後,形成小水帶大沙,加重了下遊河道的淤積。至於三門峽工程本身,蓄水不到5年,庫容損失一半,曾幾何時掛在嘴上的綜合效蓋:發電,灌溉,航運(維持下游水深1米)全都落了空。
如果讀者以為改建後的三門峽終於可以松一口氣的話,又錯了。
以上只是三門峽大壩的建設和改建,還未談到那個最敏感從而也是最嚴重的問題——水庫淹沒損失。最初按360米設計時,要淹沒耕地333萬畝,遷移90萬人;後來,1958年,周恩來總理遏制住蘇式豪邁,將初期水位運用定為335米時,還要淹沒耕地85.6萬畝,移民31.89萬人;後來,庫區塌岸發生,移民又增加了8.49萬人,實際總數達40.38萬人。他們當中,遷往寧夏、甘肅敦煌等偏遠地區的共3.99萬人,由於水土不服,曾多次遷來遷去,現已大部遷回。由關中平原遷往山區旱塬、溝壑區的12.11萬人,也因無法生產而遷回原地。
這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帶的幾十萬人,20多年來毀家遠遷、困苦輾轉。他們為返回家園而進行的斗爭一直在持續。最終,因為三門峽大壩降低了原來的蓄水高程,他們才得以回到家鄉。可他們原本世代耕種的肥沃土地已被黃河泥沙厚厚地覆蓋。許多地方,已經被軍隊和國營農村捷足先登地佔據。他們又不得不開展曠日持久的斗爭,要求退還他們被占據的土地。
◆ 小浪底又上來了
改建後的三門峽,將與沒有修建水庫前的自然情況無大區別。三門峽努力要恢復的,是力求入庫泥沙全部下排,與最早興建三門峽工程初衷——「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完全南轅北轍。
折騰了30多年,花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與財力,又回到了初始點——力爭變成無庫自然情況!
這時,當年建三門峽時的初衷——改善黃河下遊河道的淤積和防洪靠什麼來實現呢?讀者讀到下面一段活時,不知作何感想:
……但是,因為黃河洪水、泥沙尚未得到基本控制,河床越淤越高,洪水的威脅越來越大,防洪形勢更加險峻……綜合效益……解決黃河洪水威脅顯得 更為迫切……
有點耳熟,是不是?這和當初論證三門峽上馬的口徑幾乎一模一樣。但這已經不是在說三門峽,而是另一座黃河上的新壩——小浪底。當年三門峽工程沒有做到的,這回又全交給位於三門峽下游的小浪底了。小浪底總庫容126.5億立方米,也要搞攔沙減淤,據說能對黃河下游減淤20年左右。黃河上的浪漫派們這回又有新寵了。
小浪底的前景又會是什麼呢?
還有三門峽水庫該怎麼擺?當初把話說得那麼滿。不過這區區小事是難不倒掌握了輿論宣傳工具的當權派的。三門峽工程依舊偉大,因為它顯示了「黃河的造地功能」??固然淹沒了土地,但由於淤,又造出新地。當然還有浩淼的人工湖泊,引來了美麗的白天鵝雲雲。
◆ 帳
三門峽工程的成敗,在中國至今不容許公開切實討論。
不過帳總是需要算的。先讓我們看直接經濟損失:
①高壩工程低壩運用,這意味著,僅工程本身,就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③兩次改建,包括至今還在修補那些磨損的洞和水輪機的費用;
③多淹沒的耕地和毀壞的耕地;
④當時多遷移的30多萬人和後來返遷的15萬人;
⑤水庫運用以來,由於河流自然狀況的改變,庫區包括渭河下游的河道整治、兩岸的防洪設施、鹽鹼地治理,因塌岸、滑坡而必須修建的防護工程;
⑤抬高水位引起的良田鹽鹼化而導致的減產;在「蓄水攔沙」時期,因下放清水而沖刷了的下游生產堤內的良田;
這些,最保守的估計,不下百億。
再看對環境的破壞:
①由於水庫周圍地下水位提高造成耕地鹽鹼化50多萬畝;
③由於水庫蓄水導致塌岸而損失的耕地;
③毀掉文化發祥地的珍貴文化古跡;
還不必說時間上的失誤:如果將這些人力、物力、財力投到黃河下游的堤防加固和其他有效的水利設施;投入到交通和通訊系統;投入到教育與文化設施;哪怕僅僅投入到黃河上中下游的水上保持、植樹造林、防護與灌溉,全流域的情況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
那麼,為什麼呢?究竟什麼使得一大群不能說不愛國、更不能說不具業務專長的中國人跌了這么大的一個跟頭?
◆ 「黃河清」
1964年,決定三門峽第一次改建的時候,周恩來的解釋是:
看來,1958年決定三門峽工程急了點。1955年人大報告黃河清把我壓的。1958年只是把水位降低了。頭腦發熱的時候,總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重視另一面,不能辯證地看問題。原因就是認識不夠,認識不夠自然就重視不夠,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
為什麼會「急」?頭腦為什麼會發熱?「黃河清」這三個字怎麼會造成壓力?為什麼在如此顯而易見的問題上,會「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到底
是把什麼放得過重,因此要犧牲掉其他呢?
作為後世的觀察者,我不傾向於將他們這批五十年代的「三門峽迷」與1980年代未那批力促在長江幹流築壩的三峽「大庫迷」們等同,也就是說,我不認為他們也像那些鄧小平時代的人一樣懷有對錢的享用與支配的渴望(我於1989年春親眼見到整列地排在北京京西賓館院子里的該工程籌備組的豪華進口車隊,還有他們在北京為自己蓋的成片住房。按1989年初的估計,工程尚未正式上馬,這類雜項已用去了不下4個億),只說他們在可能達到的技術成就面前太執迷、太浪漫、太簡單。那麼,當時的政府??或者說黨??的決策者們呢,李葆華、鄧子恢、周恩來、劉少奇,還有大救星毛主席,他們圖的是什麼呢?
1964年6月和12月,周恩來說過這么幾句話:
三門峽工程我們打了無准備的仗。……建國後才五、六年就決定興建三門峽工程,當時想要黃河清,志向很大,誇下了海口……
這反復被提到的「黃河清」,出自自古以來的一句話,知道的人馬上就能跟著念出隨後的那三個字:「聖人出」。
——全部問題的關鍵就在這後面三個字上面。
三門峽的上馬,說出來的理由是為了「黃河清」,而沒有說出來的理由就是為了證實「聖人出」。自古誰能讓黃河清?共產黨,偉大領袖毛主席!那麼,誰是聖人不就是清楚了嗎?!
不要說1950年代,就是今天,整億中國人也還生活在企盼明君的歷史陰影里。在我們這個千年農業古國,治水從來是明君的大業績,不但史不絕書,實在已經鐫刻在每個人的意識里。
「黃河清」既成了一種標志,為達成這種封神式的祭祀,當時從上到下所懷著的主要驅動力,其實是「聖人出而天下治」那樣一種狂熱虔誠——當然,使用的語言是所謂「人民當家作主」,其實是人民被聖人作主。而當全國的資源得以以計劃經濟的方式集中調用的時候,種種偉業自然就「無往而不勝了」。

D. 三門峽免費景點有哪些,三門峽哪裡好玩

三門峽免費的好玩景點有黃河丹峽旅遊風景區、豫西大峽谷風景區、靈寶娘娘山、虢國博物館、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1、黃河丹峽旅遊風景區

黃河丹峽,位於三門峽市澠池北21公里黃河岸邊,地處豫晉兩省五縣交界處。省級地質公園,整條峽谷由紅色石英砂岩構成,從谷底到崖壁全成紅褐色。12億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丹峽正是滄海桑田的有力見證,峽谷還能看到當年海洋波浪沖刷留下的石印。

整個谷內怪石林立、峭壁千仞,古樹參天、飛瀑湍急,匯集了奇山、怪石、險谷、清溪、深潭、密林等多種奇特的自然景觀,堪稱世界峽谷奇觀、中國最美的峽谷之一。

E. 誰能幫我描述一下從戰國七雄到楚漢爭霸的整個歷史,最好包括一些重要事件和無關緊要的傳聞傳說

建議你完整閱讀史記,你這要求的信息量太龐大了

F. 河南三門峽這個城市如何

編輯本段歷史文化
地處黃河流域的三門峽市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成為華夏浩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歷史文化對於推進歷史的前進乃至當今社會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要及其深遠的影響。仰韶文化、虢國文化及由老子《道德經》衍化而來的道家、道教文化便是這諸多歷史文化的典型代表。
1921年,首先發現於澠池縣仰韶村而命名的仰韶文化是遠古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展示了中國母系氏族社會由盛到衰的時期,表面繪制有圖案的彩陶是其重要特徵之一。1961年3月4日,仰韶村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底,全國共發現仰韶文化遺址5000餘處,其中三門峽市約有200處。2001年,仰韶村遺址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西周時期重要姬姓封國之一虢國對西周歷史與文化的影響廣泛而深刻。20世紀50年代,中央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在三門峽市上村嶺考古發現虢國墓地,並首次對其進行大規模發掘。90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門峽市考古隊聯合對虢國墓地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發掘。其中,1990年發掘的M2001虢季墓、1991年發掘的M2009虢仲墓分別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1996年,虢國墓地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後兩次發掘出土的大量文物是三門峽地區數千年文化的積累和結晶,為虢國歷史與文化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國內歷史學界和考古學界掀起了研究虢國文化的熱潮。2000年,李家窯遺址被證實為虢國都邑上陽城的所在地,不僅將三門峽的城市歷史上溯到3000年前,而且給虢國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使虢國文化研究達到了高潮。
東周時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晚年在函谷關(三門峽市靈寶市境內)著就的《道德經》奠定了中國道家、道教的基礎,其影響滲透到了中國社會意識形態的各個方面,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道德經》內容涉及哲學、經濟、軍事、養生、倫理、藝術等方面。繼老子後學者,戰國初期,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思想。隨著社會前進,老子思想被後來學者不斷豐富、完善,至漢初形成道家學派。東漢後隨著道教的形成,老子被奉為道教的教祖,《道德經》被奉為道教的主要經典之一。道家哲學成為道教的思想淵源之一。《道德經》自問世後,研究者甚多。80年代後,國內外又興起一股「老子熱」,外國人稱老子的《道德經》是「東方智慧的結晶」。在西方除《聖經》之外,《道德經》譯本最多,影響最大。
此外還有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在靈寶荊山鑄鼎祭天、奠定政權;達摩祖師捨身求法,空相寺作為佛祖圓寂地香火傳世;中國古代四大迴音建築之一的寶輪寺塔昭示著三門峽悠久燦爛的古代文明。三門峽大壩作為銘記新中國根治黃河水害豐功偉績的豐碑更將彪炳史冊。紫氣東來、白馬非馬、唇亡齒寒、完璧歸趙、秦趙會盟等歷史典故就發生在這里。還有大禹、張儀、劉邦、李世民、武則天、杜甫、韓愈、司馬光、上官儀、上官婉兒等歷史人物曾在這里留下足跡、墨跡和詩篇。目前,全市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25處,市級21處,館藏文物7萬余件。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十五」以來,市委、市政府立足於我市實際,確立了發揮比較優勢,大力培育特色經濟,構建區域特色經濟體系的發展思路;突出五大產業基地建設,構築九大產業鏈條,使三門峽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成為河南省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之一。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35.2億元,「十五」時期年均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33.1億元,年均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202.3億元,年均增長13%;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99.8億元,年均增長9.8%。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876美元(按2005年末匯率1:8.0608折算,下同),比「九五」末提高943美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82美元。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6.63億元,五年平均增長15.7%。進出口總額達到1.5億美元,年均增加2350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6.5億元,年均增加6.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484.5億元,比"九五"時期累計投資增加1倍以上。一大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後勁。
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經濟結構趨於優化。五年來,第一產業在總量增加的同時,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3.4% 下降到2005年的9.9%,年均下降0.7個百分點。經濟作物比重達到50%以上,比「九五」末提高14個百分點,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林果、畜牧、煙葉等八大地方特色產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80%以上,全市農業開始向規模化經營、區域化種植、標准化生產方向轉變,現代農業生產格局初步形成。第二產業比重由2000年的52.4%上升到2005年的60.3%,年均提高1.58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所佔比重由2000年的43.8%提高到56.1%,年均提高2.4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由2000年的3.5%提升到9.3%。能源、鋁、煤化工、黃金生產加工、林果加工等支柱產業的產品鏈條進一步拉長,精深加工產品的比重進一步提高,五大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80%左右,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第三產業比重保持在29%到34%之間,交通運輸、倉儲及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比重下降,郵電通信、房地產、社會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比重上升。非公有制經濟在結構調整中快速發展,實現增加值120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5.9%;入庫稅金達到10.9億元,佔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65.5%。
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高起點編制了符合市情特點的《三門峽城市總體規劃》和《三門峽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城鎮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城市布局趨於合理,"一主兩副一點"的城鎮格局已經形成,城鎮規模擴大,城鎮化步伐進一步加快。2005年底,城鎮化率達到39.3%,高出全省8.6個百分點。中心城市(包括西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40平方公里,年均增加1.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增加到40萬人。澗河治理工程、沿黃(河)公路、西區的規劃和建設、陝州大道、310國道立交橋的建成,將一城三區有機連為一體,拉大了中心城市框架。城市道路、火車站改造、澗河公園、湖濱廣場、陝州風景區、高陽山風景區、虢國博物館、南山公園、天鵝湖風景區、青龍澗河和倉龍澗河蓄水大壩等一批項目的建設及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的創建,凸顯了自然山水生態城市風貌,提升了中心城市品位。城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集中供熱、供氣、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進一步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副中心城市和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凝聚和輻射功能進一步增強。義馬和澠池城區相向對接發展,東部組團式城市雛形顯現。靈寶市成功創建為全國縣級優秀旅遊城市,北區開發初見成效。盧氏縣通過洛河灘區治理拓寬了城區面積,並獲得了國家綠化城市認證。
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對外開放取得新的進展。國有企業、農村稅費、糧食流通、投融資、財政、行政審批制度等各項體制改革逐步深化。國有企業改制面達到90%以上,在全市范圍內取消了農業稅,率先在全省實行投資項目核准制、備案制,成立了財政統一支付中心,建立了行政服務中心,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環境進一步優化。對外開放成效顯著,五年累計引進省外資金200億元以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1億美元,引進美國傑德、英國開曼、香港先鋒等20餘家世界著名企業到我市投資興業。「十五」期間,全市與國外20餘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科技往來關系,有165家企業取得了自營進出口經營權,五年累計實現出口創匯4.63億美元,比"九五"時期增長6.4倍,年均增長43.7%。機械、電子、鋁合金轎車輪轂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湖濱果汁、天元鋁業成功實現境外上市,金渠集團在柬埔寨王國取得黃金開采權,義煤集團、靈寶黃金股份公司等進軍西部地區,「走出去」戰略取得突破性進展。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科技推廣和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五年累計組織實施市級以上各類科技項目500餘項,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 90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1項,省級近20項。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8%左右。全市擁有各類人才達到9萬人。教育事業有了新的發展,「普九」提高目標順利實現,五年累計改造農村中小學危房23.7萬平方米,改造各類學校518所,小學、初中階段學齡人口入學率均達到100%。三門峽市一高、靈寶市一高、三門峽市一中、靈寶市實驗高中成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中高等教育有了較大的發展和提高。五年累計改造鄉鎮衛生院40所,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逐步完善,醫療救治水平進一步提高。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均4.5‰,人口素質顯著提高。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環保、民政等各項社會事業繼續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五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3萬人,全市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6.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連年控制在4.5%以內。「兩個確保」得到鞏固,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率、社會保險費代繳率均達到100%。建立了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為主要內容的險種齊全、覆蓋面廣的社會保險體系,2005年全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覆蓋面達98%以上,失業職工參保率達90%以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穩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農民生產和生活條件有較大改善。2005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71元,五年平均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35元,五年平均增長6.3%。五年累計脫貧7.9萬人。
編輯本段文化教育
一、基本情況
全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288所,在校生443804人,教職工27901人,其中專任教師23590人。直屬學校18所,在校生27857人,教職工1850人,其中專任教師1422人。
(一)基礎教育:共有學校1269所,其中普通高中21所、普通初中149所、小學917所、幼兒園179所、特教3所;在校生406216人,其中普通高中55769人、普通初中119915人、小學190013人、幼兒園40519人;教職工25419人,其中專任教師21978人。
(二)職業教育:共有學校16所,其中高等職業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15所,在校生35699人,教職工1852人,其中專任教師1310人;全市成人教育機構(掃盲班)234個,教職工99人,其中專任教師49人。
(三)民辦教育:全市共有民辦性質學校64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學3所,幼兒園55所,在校生共16802人。另有民辦培訓機構141個。
二、主要工作成績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教育系統確立農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資源,提高師資水平,強化內部管理,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教育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市教育局2000年榮獲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狀」,全市教育系統2001年被評為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榮獲全省推進「兩基」成果獎,1997年至2006年連續十次受到市政府通令嘉獎。
(一)「兩基」工作成效顯著。按照「實事求是、積極進取」的方針,強化政府行為,加強教育督導,全市1996年提前4年完成了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歷史性任務;2000年,6個縣(市、區)全面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工作目標。實現「兩基」工作目標後,市教育局堅持「突出重點、全面提高」的原則,不斷加大「兩基」鞏固提高力度,「兩基」工作達到新的水平,2005年底,初中、小學階段人口入學率達100%,初中、小學在校生鞏固率分別達到99.7%、99.9%;非文盲率保持在99%以上,掃盲鞏固率達100%。
(二)普通高中和幼兒教育發展迅速。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達54199人,比2000年的18044人增加36155人,增長200.37%。市一高、靈寶市一高、市一中、靈寶實驗高中跨入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行列。獨立設置幼兒園在園幼兒41868人,比2000年的18058人增加23810人,增長131.85%;學前一年和三年受教育率分別達到了84%、61%;市實驗幼兒園、陝縣實驗幼兒園跨入省級示範性幼兒園行列。
(三)職業教育有效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1998年8月,經國家教育部、省政府批准建立了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實現了高等職業教育零的突破,目前職業技術學院在校生4230人,開設有供用電技術、建築工程技術等23個專業;中等職業學校中,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3所,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3所,省級重點專業5個,為我市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勞動者和中、初級實用技術人才。「十五」以來,全市舉辦各類農民技術培訓班12850餘期,推廣實用技術110餘項,培訓青壯年農民、回鄉知青140多萬人(次),勞動力轉移培訓近16萬人。
(四)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十五」以來,全市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經費超過4.8億元,新建校舍58萬平方米,目前全市學校佔地面積達761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達277.5萬平方米。改造農村初中食堂81個,涉及面積3.39萬平方米。實施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消除危房26.9萬平方米,涉及614所學校,共投入資金11182.57萬元。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投入資金3566.4萬元,建成教學點152個、衛星教學收視點1008個、計算機教室118個,4月底順利通過了省級驗收;為1200所農村中小學開通了中央電教館衛星教育資源庫。加強圖書儀器建設,教學儀器價值超過2億元,圖書575.7萬冊,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隊伍素質明顯增強。近年來,深入開展了師德師風大討論、先進事跡巡迴報告等系列教育活動,建立了教師師德檔案,廣大教職工普遍樹立了敬業愛崗、以德立教的良好職業道德規范。同時把深化「名師」工程和校本研修、繼續教育作為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有效載體,全市現有國家、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和名師283名、骨幹教師 898名;全市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由2000年的94.6%、89.5%、68.7%提高到99.6%、95%、75.2%。
(六)社會力量辦學健康發展。截止目前,全市社會力量舉辦的各級各類學校(培訓機構)發展到205所,在校生超過4萬人,初步形成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辦學體系。
(七)教育投入不斷增長。2001—2005年,教育部門的辦學經費總投入分別為45250萬元、50372.3萬元、52915.5萬元、60704.4萬元、81090.8萬元,增長比例分別為9.39%、11.32%、5.05%、14.7%、33.58%。
(八)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市教育局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教學改革為動力」的教學管理理念,形成了高中、初中、小學相互促進,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十五」以來,全市有6425人(次)獲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106人獲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大獎;涌現出223名省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
編輯本段科技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三門峽市的科技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科技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民科技進步意識顯著提高,科技發展社會環境得到大力改善,同時科技工作以技術創新為主線,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擴大科技對外開放為動力,以優化科技發展環境、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實施人才戰略和加大科技投入為主要措施,大力推動科技進步與創新,有力地推動了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和農業科技進步,科技已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撐力量,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
在科技計劃管理方面始終遵循「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指導方針,貫徹落實「科技教興市、工業興市、強工富農」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加快發展」主題和「結構調整」主線,積極組織實施各級科技計劃項目,推動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為三門峽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發展動力。全市共實施科技攻關、星火計劃等各類科技項目1633項,投入資金24.16億元,新增產值36.35億元,利稅6.89億元,研製開發新產品348種,先進適用技術546種,同時也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果。
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把全面加強技術創新、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質量的關鍵性措施來抓,開創了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新局面。1999年三門峽市啟動了實施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項目,加快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步伐。成立了三門峽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相繼出台了「關於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高新技術研究開發與產業化的通知」、「關於印發三門峽市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優惠扶持政策,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全市有23家企業被省科技廳認定為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有88種產品被認定為河南省高新技術產品。全市共組織實施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扶持項目4項,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扶持項目1項,國家生產力中心信息化建設項目1項,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4項,同時組織實施了三門峽藍雪實業有限公司電子彩色印刷凹版、三門峽天元鋁業集團有限公司60萬只/年鋁合金輪轂、三門峽龍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酵素菌生物肥料工程等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項目18項;組織實施市級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項目6項。這批項目已實現總投資5.96億元,共落實貸款4.28億元,已獲省、市兩級貼息2253萬元,實現產值6.29億元,利稅1.36億元。截止目前全市從事高新技術產業應用開發活動的企業46家,研製開發高新技術產品215種。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從2000年的7.02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46.89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從2000年的2.6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15.02億元;利稅從2000年的0.93億元預計增加到2006年的4.68億元;出口創匯從2000年的310萬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200萬美元。
在農業科技方面,把推動科技進步與創新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深入貫徹《國家農業科技發展綱要》,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業效益、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為主攻方向,以強化領導為保證,以實施六大農業科技行動為重點,以擴大科技開放為動力,以科技示範為引導,以增加投入為支撐,大力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改造提升傳統農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開創了「三農」工作的新局面。主要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95%以上;經濟作物比重提高到50%;林果、畜牧、煙葉等八大農業特色產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80%以上;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322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35元,農業增加值33.1億元,科技進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00年的38%上升為46.7%,科技進步與創新已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結構優化、農民收入增加和農村生態環境改善的主要推動力量。組織實施農、林、牧良種科技行動,優化農業品種結構。近五年來引進牧、果、林、菌、草等新品種達240餘個,建立無公害及綠色蘋果生產配套栽培技術、無公害蔬菜等基地30餘個,年增加效益7000餘萬元;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為重點,積極發展農業高新技術,在生物脫毒組培、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生物肥料、生物飼料、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計算機在農業上應用等領域有了較大進展。投資300多萬元先後建設和開通了黃河農網、三門峽科技成果網、科技信息「戶聯網」、「 農家寶」信息系統、三門峽科普影視在線,使現代科學技術、科技信息、科技知識和專家智慧與農民實現對接。圍繞農業及農村開展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及科技交流活動,建立和健全星火人才培訓基地,開展星火人才培訓工作,舉辦各類培訓班12595餘期,受訓人數總計37.6萬人次。積極強化科技示範基點建設,狠抓科技示範帶動戰略,全市先後建立省科技示範鄉鎮6個,市級科技示範鄉鎮20個,各類農業科技園區(示範基地)50個,科技示範村362個,各類科技示範基點1259個,專家大院建立各類農村專業技術合作組織2000多個,會員達12萬人
在科技成果與專利方面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共獲得科技成果獎713項,其中獲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53項,市級科技成果獎560項;申請國家專利998項。
隨著科技事業的發展,三門峽市科技隊伍也日益壯大。全市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5911名,其中高級科技人員1272名,中級科技人員10951名。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三門峽地處豫、晉、陝三省交界處,東與洛陽市為鄰,南依伏牛山與南陽市相接,西望古城長安,北隔黃河與三晉呼應,是歷史上三省交界的經濟、文化中心。 華夏的古老文明、祖國的今朝奇跡、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國的秀麗冰川,在這里得到了巧妙的濃縮和展現,發展旅遊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十分廣闊的前景。厚重的歷史文化為這里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主要有融觀光、登山、避暑為一體,享有「 小華山」之美稱的亞武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村半城田」的陝州老城風景區(陝州公園);風光旖旎、 景觀險勝、古跡遍布的三門峽黃河游覽區等。近年推出的「黃河之旅」旅遊線路,已被國家旅遊局定為14條旅遊專線的第二條,推向國際市場。
編輯本段交通運輸
截止2006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7133公里,其中油路面里程7069公里,占總里程的99.5%。其中高速公路167公里,二級以上公路618公里,縣鄉公路及村級道路6054.9公里。公路密度達到68公里/百平方公里,平均每萬人擁有公路32.3公里。全市76個鄉(鎮),1362個行政村全部通油(砼)路。初步形成了以連霍高速公路、國道310線和209線為主動脈,以南閆路、三洛路、鄭盧路、洛盧路、西鐵路等5條省道為主幹線,以農村公路為支線的公路交通網路,實現了東西暢,南北通的的公路交通新格局。
公路通達能力的提高,極大地促進了我市道路運輸業的快速發展。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有三門峽市汽車站、三門峽市東風汽車站、澠池縣汽車站等8個運輸場站;汽車維修廠(站)538家,其中一類維修廠(站)10家,二類維修廠(站)62家,三類維修廠(站)466家。擁有省際客運線路49條,市際客運線路84條,縣際客運線路82條;全市擁有營運汽車11223輛,其中客運汽車1287輛,貨運汽車9936輛。基本實現了貨暢其流、人便於行,為加快我市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環境。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三門峽曾是夏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西周屬虢國,秦置三川郡,西漢為河南府,漢武帝時置弘農郡,北魏置陝州後一直延續至明、清。
隨著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的建設,於1957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省轄地級市。1962年改為縣級市。1986年1月又調整為地級市。
1986年1月18日,國務院批准,三門峽市升為地級市,原洛陽地區的澠池、陝縣、靈寶、盧氏4縣劃歸三門峽市管轄。義馬市由三門峽市代管。
1990年,全市共設93個居民委員會。1992年,為適應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形勢,三門峽市內設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駐地在陝州城遺址;開發區管委會下轄向陽、後川、南關、三里橋、韓庄等5個村民委員會。
1993年5月,報經國務院批准,靈寶縣撤縣設市。
2000年底,三門峽市共設76個鄉(鎮)、10個街道辦事處,1347個村民委員會、152個居民委員會,11204個村民小組。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三門峽市總人口2177428人;湖濱區 288746人、澠池縣 328947人、陝縣 343863人、盧氏縣 356431人、義馬市 136543人、靈寶市 722890人。
2005年,鄉鎮區劃調整:11月4日,三門峽市召開深化和完善鄉鎮機構改革工作座談會,撤並鄉鎮和鄉鎮機構改革工作正式進入實質性階段。三門峽市全市原轄76個鄉鎮,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撤並鄉鎮工作實施意見的精神,全市凈撤鄉鎮12個,改設街道辦事處2個,撤並後全市鄉鎮總數為62個。澠池縣:撤銷池底鄉並入陳村鄉,撤銷西村鄉並入果園鄉,撤銷篤忠鄉並入天池鎮,撤銷西陽鄉並入仰韶鄉。湖濱區:撤銷崖底鄉並入交口鄉,撤銷會興鎮並入磁鍾鄉。義馬市:撤銷千秋鎮、常村鎮,改設街道辦事處2個。陝縣撤銷大延窪鄉並入觀音堂鎮,撤銷柴窪鄉並入王家後鄉,撤銷東凡鄉並入菜園鄉,撤銷宜村鄉並入西張村鎮。靈寶市撤銷東村鄉並入寺河鄉,撤銷程村鄉並入陽平鎮。會議要求,撤並鄉鎮工作要在11月20日基本結束,鄉鎮機構改革工作要在12月20日基本結束。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三門峽市轄1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2個街道(其中3個街道尚未向河南省備案)、27個鎮、35個鄉,117個居委會(其中1個由開發區管理,估計也未備案)、1362個村委會,1145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7.48萬。(數據根據:《三門峽市行政區劃簡冊》)

G. 河南三門峽市長是誰

政府領導: 市長 李文慧 常務副市長 蘇新華 副市長 史增田 副市長 張君貴 副市長 趙光超 副市長 喬心冰 副市長 郭紹偉 市政府秘書長 張建峰

H. 三門峽在哪個省份

三門峽位於我國河南省抄。

三門峽(英文名:The City Of SanMenXia),別名:陝州、天鵝之城、上陽城,位於我國河南省的西部。東邊與千年帝都洛陽市相鄰,南邊與伏牛山與南陽市相接,西邊和古都西安相望,北邊隔著黃河與三晉呼應,是歷史上三省交界的經濟、文化中心。

(8)史增田三門峽市長擴展閱讀

三門峽的名優特產以靈寶寺河山為主的優質蘋果馳名中外,靈寶大棗素負盛名;澠池仰韶杏全國獨有,牛心柿餅為古代貢品;盧氏山區有「天然中葯庫」之稱,木耳、猴頭、核桃、板栗、獼猴桃等在全國享有盛譽;三門峽煙葉聞名遐邇,是河南省名優產品,連續10餘年在全國質量評比中獲獎,有「代雲煙」的美譽。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三門峽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