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駐馬平頂 » 三門峽大洪水

三門峽大洪水

發布時間: 2021-03-16 12:52:16

『壹』 黃河三次發水的資料。

黃河5次洪災資料
1843年8月(清道光二十三年七月),黃河中游發生了一場大暴雨。黃河幹流潼關至小浪底河段出現千年來的最高洪水位。這次洪水是由西南東北向切變線性暴雨形成。這次洪水,根據沿河古代遺物和洪水淤沙調查,均可說明1843年洪水位至少是千年來最高者,它的重現期可視為千年一遇。在洪水調查中,黃河潼關至小浪底河段兩岸居民對這次洪水災害的記憶極為深刻,並有許多歌謠流傳至今。如「道光二十三,黃河漲上天,沖了太陽渡,捎帶萬錦灘」等。據當時河南巡撫鄂順安潤七月八日奏摺稱:「又據、陝州、新安、澠池、武陟、鄭州、滎澤等州縣稟報,該州縣地居中河九堡之上游,因七月十四等日黃水陡漲二丈有餘,滿溢出槽,以致沿河民房田禾均被沖損……現已報到,被洪水浸淹者共二十三州縣,被雨水淹浸者共十七州縣,淹及城垣者共七縣,汜水、陳留二縣情形為最重。洪水下泄至中牟,將原已在農歷六月潰決奪溜的口門又復沖寬至360丈(約1000餘米),大量洪水均由中牟口門向東南漫流,經賈魯河入渦河、大沙河奪淮歸洪澤湖。被淹范圍包括河南、安徽境內西起扶溝、西華,東至通許、太康、鹿邑、亳州,南至洪澤湖。」

1933年的八月上旬,黃河中遊河口鎮至陝縣間,發生了一次自1919年建立陝縣水文站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大洪水。1933年洪水,陝縣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為該站有實測資料以來的第一大洪水。由於這次洪水峰高量大,給黃河中下游造成了嚴重災害。中游暴雨區內洪水橫流,人畜漂沒,下游多出決口。

1958年7月14日至18日,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發生了一次大暴雨洪水。黃河花園口站7月17日晚,出現了自1919年以來的最大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秒。
1982年黃河大水災

1982年7月29日至8月2日,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山陝區間和涇、絡、渭、汾河降大雨到暴雨。黃河三花間幹流及伊洛河相繼漲水,花園口站8月2日18時出現流量15300立方米/秒的洪峰,7天洪量50.2億立方米,10000立方米/秒以上流量持續52小時,是1958年以來的最大洪水。
這次洪水,黃河下游灘區普遍進水偎堤,伊洛河夾灘和兩岸洪泛區漫決進水,滯削了洪峰。為減輕艾山以下防洪負擔,運用了東平湖老湖分洪蓄水。歷經7天,洪峰於8月9日入海。

1982年洪水普遍漫灘,發生了刷槽淤灘,在漲落水過程中同流量水位明顯下降,而由於河道多年的淤積結果,1982年洪峰流量雖較1958年小,但其洪水位普遍高於1958年,一般高1米左右,柳園口和蘇泗庄局部河段高達2米左右。由於東平湖滯洪,致使艾山、洛口水位較1958年低0.4米左右,而利津又高於1958年。

『貳』 黃河發生2020年第5號洪水,洪水問題如何解決

洪水的問題和地貌以及天氣均有關系。現階段的主要解決辦法是修建水庫調節,想要完全控制洪水,需要干預天氣,這個很難實現。

『叄』 我們不是建成了三峽大壩嗎,為什麼這次洪水內地依然有這么多地方遭到洪水肆虐

三峽大壩真的是應該炸掉,這絕非危言聳聽,這個中國科學家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黃萬里先生早已指明:三峽大壩若修建,終將被迫炸掉。黃萬里曾6次上書國家領導人反對在長江上興建三峽大壩。90歲高齡的黃萬里先生在2001年病逝前曾在昏迷中驚呼「三峽千萬不能上」。
因為上游蓄水會造成冬天過冷:07年的凍害
上游蓄水會造成旱災:09年的西南乾旱
上游蓄水會造成地震:08年的汶川地震
上游蓄水會造成洪澇:西南強降雨大水災
上游蓄水的地震兼洪澇會引發泥石流:甘肅舟曲縣泥石流
而且上游蓄水使得上游地區特別是陝西的渭河流域,泥沙淤積嚴重。
水位越高越危險,連主要設計人員92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雙院士張光斗連同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錢正英都共同呼籲,「三門峽水利樞紐應該盡快放棄發電,停止蓄水。」
著名水利專家張光斗對記者說:「錢正英副主席和我,我們兩個人是老搭檔了,都主張三門峽水電站廢棄。放掉(水),不要(發電)了。」
「但是,我們只能以降低蓄洪量到135公尺來解決這個問題,即使這會影響長江江面的正常航行。但記住,我們永遠、絕不能讓大眾知道這點。」
三峽大壩不能蓄水,所以根本不能用來發電。炸不炸掉不知道,只能拿來洪水時候擋一下,平時不能用三峽大壩。
軍事上也很危險。
另外還會影響長江水更新速度, 使得長江水自凈速度變慢, 周圍因為水太骯臟不能喝都不能從大壩引水。
三峽大壩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松動的土地。科學家警告說,工廠廢水、化肥殘留物和未經處理的污水將很快在水庫中蓄積,這將導致有毒水藻泛濫,並威脅下游的水源供應。
由於中國面臨日益嚴重的缺水問題,長江環境變化帶來的問題正使得局勢變得更緊迫。在全國各地,上百萬噸未經處理的污水、工業廢水和農葯殘留物將湖泊變成了藻類泛濫的污水池。據官方統計,中國半數以上的主要水道都受到污染,水中的魚類正逐漸消亡,水也無法用於灌溉或是飲用。中國政府表示,現有超過3億人(接近中國四分之一人口)缺乏干凈的飲用水。
張光斗也談到防洪,他說的是:「或許你知道三峽大壩的防洪能力比我們對外宣稱的要低,清華大學曾做過一份調查研究,政協副主席錢正英看過後曾以此質疑長江資源委員會,該委員會承認清華大學的這份報告沒錯。」
「但是,我們只能以降低蓄洪量到135公尺來解決這個問題,即使這會影響長江江面的正常航行。但記住,我們永遠、絕不能讓大眾知道這點。」
軍事上,同樣是個危險項目。這個不用說。而這些絕非新聞,而是2005年前早就有的舊聞,已逝去的中國科學家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黃萬里教授的話正在可怕的一一印證。
最終可能會偷偷關閉或者假運行, 現在也是差不多那樣, 比原設計小開了一半運行量。

『肆』 三門峽水利樞紐的相關新聞

黃萬里否定蘇聯專家建壩治河方案
2001年,清華大學建校90周年大慶。生於1911年的水利系教授黃萬里恰好與清華同年,8月20日,系裡的師生們在一間會議室為病重的他舉行了生日聚會,壽辰僅僅過去7天,90高齡的黃教授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在與癌症抗爭了17年後溘然長逝。如果說他的一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長書,那麼貫穿始終的主題必定是治理江河,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章,關系著他一生榮辱的重要轉折,就是三門峽。
三門峽狹窄的河床和湍急的水流一直被歷代行船人視為畏途,到了20世紀,這卻恰好成為攔洪建壩的有利條件,河床狹窄,便於截流,水流湍急,建壩後利於發電,而河床下堅固的花崗岩,人門、神門、鬼門的岩石島結構又成為攔河建壩的最好基礎。120人的黃河考察團在進行了大規模的查勘後,蘇聯專家組長科洛略夫認為:「三門峽是一個難得的好壩址,任何其他壩址都不能像三門峽那樣綜合地解決防洪、灌溉、發電等方面的問題。」在那樣一個年代,這句「老大哥箴言」,對三門峽工程的決策產生了決定性影響。於是,同年夏天,人大召開一屆二次會議,三門峽工程經全體人大代表舉手錶決一致通過。
1957年4月,黃河三門峽大壩工程動工。6月,水利部召集70名學者和工程師在北京飯店開會,討論蘇聯專家的方案。在幾乎眾口一詞的贊美聲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微弱卻十分堅決的不和諧音,這來自兩個書生——正當盛年的清華教授黃萬里,和剛從學校畢業的青年技術員溫善章。
黃萬里毫不客氣地否定了蘇聯專家的規劃,他認為,三門峽修建攔河高壩,泥沙在水庫上游淤積,會使黃河上游的水位逐年增高,把黃河在河南的災難搬到上游陝西。而根據「河水必然夾帶一定泥沙」的科學原理,「黃河清」只是一個浪漫而不切實際的幻想。同時,溫善章的335米「低壩」方案,提出三門峽水庫應以「滯洪排沙」為主,汛後蓄水發揮綜合效益,大壩底孔應盡量放低加大,排沙出庫,少淹地,少移民。
黃河是條多泥沙的河流,跟前蘇聯的河流不一樣,他們的專家並沒有泥沙河流治理的經驗,正如原蘇聯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著名泥沙專家康恰洛夫所說的:「科洛略夫對河流一竅不通,僅就工程角度考慮,無法理解河流,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而與此配合的是,在那個相信人定勝天的年代,我們的一些專家熱情地提出以「水土保持」的方式保證上游減沙,從而解決泥沙淤積的計劃。他們給出了一個讓人振奮的數據:到1967年,來沙可減少到50%,到水利樞紐運用50年之後,可減少100%。
1958年,在黃萬里等人的努力和周總理的爭取下,三門峽設計方案作出了降低水位的讓步——大壩按360米設計,350米施工,蓄水控制在340米;大壩泄水孔底高程從320米降到了300米——而這兩點直接關系著淹沒和遷移人口以及能把多少泥沙沖出去。
1960年,三門峽工程捷報頻傳,大壩基本建成,9月開始蓄水。而這之後,黃萬里所預言的災難也開始一一應驗。在1年多的時間里,庫區內泥沙淤積成災,潼關河床抬高了4.5米,泥沙淤積向上游延伸,「翹尾巴」已直接威脅西北經濟中心西安,關中平原地下水位上升,「八百里秦川」大片土地出現鹽鹼化和沼澤化。
1962年,水電部在鄭州召開會議決定,並經國務院3月20日批准,水庫的運用開始從「蓄水攔沙」轉向「滯洪排沙」。汛期盡量泄空水庫,暫不考慮發電和灌溉,只保留防禦特大洪水任務。此後庫區淤積有所減緩,但由於水庫導流底孔被堵,庫區淤積「翹尾巴」現象仍在繼續發展。
1964年,經過一場關於三門峽大壩是否要改建,以及如何改建的爭論,周總理在總結報告中說:「當前關鍵問題在泥沙……如不改建,再過五年水庫淤滿後遇上洪水,無疑將會對關中平原有很大影響。不能只顧下游不看中游,更不能說為了救下游,寧可淹關中。」他提出了兩個確保,即確保下游、確保西安。於是,三門峽大壩第一次改建,在黃河兩岸鑿挖兩條隧洞,鋪設四條管道,泄水排沙,即「兩洞四管」方案。
五年後的1969年,大壩第二次改建,將原壩底的8個排水孔全部炸開。這些12年前黃萬里堅決請求「切勿堵死,以備它年泄水排沙起減緩淤積的作用」的泄水孔,後來依然按蘇聯設計用混凝土死死堵上了。而此時為了將它們一一重新打通,付出的是每個孔人民幣1000萬元的代價。
因為公開反對三門峽工程,又在1957年「引蛇出洞」的時候不合時宜地發表了《花叢小語》,黃萬里理所當然地成了右派分子。而這右派帽子竟一戴就是23年。
1971年秋,鄱陽湖清華大學農場因血吸蟲病肆虐停辦。仍戴著「右冠」的黃萬里教授被安排到三門峽大壩工程接受繼續改造,在這里度過了6年時間——「我上午參加『學習班』,俯首聽批,下午掃地,晚上可以自己想黃河的事。」就是在工棚昏暗的油燈下,他完成了《論治理黃河方略》等許多重要科學論文。
1978年,清華大學三大右派之一的黃萬里在全校最後一個摘掉了右派帽子,此時他已年近古稀。他沒有任何要求,只希望盡快投入工作:教書、著述。80年代,他又爆發出驚人的能量,完成了一系列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的高水平論文,1989年,黃萬里以78歲高齡,應邀在美國12所大學作巡迴演講,1998年長江洪水後,87歲高齡的他終於獲准給研究生授課。此時他已身患癌症多年,歷經四次手術而大難不死,但他還是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授課權。他換了一身白西裝,打上紅領結,莊重地走進教室。
三門峽不能「一庫定天下」
經過幾次改建,三門峽水庫的泥沙淤積問題大為減輕,但是,黃河洪水泥沙並未得到完全控制,下游防洪仍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隨著黃河下遊河道逐年淤高,泄洪能力逐年下降,多年承擔防洪減淤重任的三門峽水庫已逐漸淤滿,不能適應防禦特大洪水的需要。為了繼續保證黃河下游安全,「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方針出台,即要在三門峽以下興建干支流工程攔蓄洪水,提高分滯能力,加大下遊河道泄量,排洪入海。
1994年9月12日,小浪底主體工程開工。
小浪底目標是建成後保證近二三十年內下游兩岸廣大地區的安全。而隨著水庫工程即將結束,有關三門峽大壩是否應該敞泄又引起了新一輪的爭論。
一種說法是,小浪底水庫完成後,其主要任務應該是解決下游的防洪減淤問題,替代三門峽水庫承擔防洪、防凌、春灌等任務,而三門峽水庫只在特大洪水時配合滯洪運行。深受泥沙淤積之苦的陝西省,更是希望由此「解放」三門峽,敞泄拉沙,從而徹底解決長期以來的關中平原的泥沙淤積問題。
但是,不同意見也很強烈,理由是依靠小浪底「一庫定天下」絕無可能!小浪底水庫投入運用後,只有與三門峽、陸渾、故縣水庫實行「四庫聯調」,共同發揮作用,才能確保下游安全。如果失去了三門峽這個有力屏障,小浪底的設計目標就難以實現,下游的整個防洪體系也將被徹底打亂。並且如果三門峽敞泄,按照黃河水沙條件,小浪底5到8年即可淤滿!
誰敢輕易拿「解放」三門峽與多變莫測的黃河賭命?由此可知,有關黃河治理的事業還遠遠沒有結束,仍然會有一代又一代的人為著黃河的安瀾做著不懈努力。
反對者做大貢獻
由於三門峽大壩的緣故,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庫區蓄水時,黃河便在這里形成了一個美麗的湖泊,面積約200平方公里。從三門峽大壩至山西芮城大禹渡100公里間,碧波粼粼,一望無際。而每年的6月至10月,大壩泄洪放水,黃河又恢復了濁浪翻卷、一瀉千里的本來面目,這就是1973年以來實行的獨特運用方式——「蓄清排渾」。即汛期泄洪排沙,非汛期蓄水運用,使「水沙不平衡」變為「水沙相適應」。經過不斷探索運用,「蓄清排渾」獲得了很大成功,三門峽終於發揮出巨大的防洪、防凌、灌溉、供水、發電、減淤、生態等綜合效益。
而三門峽大壩應對泥沙淤積的探索實踐,又無疑為國內外多泥沙河流的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如今「蓄清排渾」方式已被黃河小浪底、萬家寨、長江葛洲壩等多泥沙河流水利工程成功借鑒。長江三峽工程泥沙淤積難題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最終也決定同樣採用「三門峽方式」。就是汛期來沙較多時降低水位泄洪「排渾」,以減少淤積;而汛後即每年10月至次年5月,趁泥沙減少時「蓄清」,以供發電便利航運。
多年來,大批的學生到三門峽實習,大批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到三門峽考察,三峽工程的有關部門也親臨三門峽學習取經,黃河三門峽工程儼然成為國內外多泥沙河流治理開發的大學校。用一句話概括——世界泥沙研究看中國,中國泥沙研究看黃河,黃河水庫工程泥沙研究看三門峽。
除此之外,三門峽還留給後人些許精神上的價值:1955年,全國人大通過三門峽工程時,沒有人反對,沒有人棄權,在熱烈鼓掌中一致通過;到了1992年4月,三峽工程即將上馬,全國人大2633名代表,以1767票贊成,177票反對,664票棄權,25人未按表決機器,通過了政府的提案。
對此,我國著名的水電專家、當年「三峽工程的規劃論證」專家領導小組副組長兼技術方面負責人、如今的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專家組組長潘家錚是這樣說的:「我反對全票通過,那個東西靠不住……如果對工程不夠了解,不能確定贊成還是反對,投棄權票也正是一種負責的表現……而有一定的反對票更是正常而且必要的,我們可以從這些反對票裡面來分析,從正面上吸取他的意見。」
「貢獻最大的就是反對者」——的確,對於一項工程利弊得失的爭論,只有聽到了反對的聲音,才能通過那些對不利因素的質疑,發現更多問題,從而解決更多問題。而那些能夠堅持自己觀點的學者,不僅是對學術負責,更是對人民負責,對國家負責。

『伍』 特大洪水的發生是自然造成的,人類無法避免嗎

試題答案:(1)乾旱與洪澇(2)陝西人怪罪三門峽水庫的原因是三門峽水庫修建以後,水庫以上河段水位抬高,流速減緩,造成渭河泥沙淤積嚴重,河床抬高,同時兩岸大堤不斷加高,防洪變得更加困難。三門峽水庫的管理者卻認為洪水泛濫是陝西人自己造成的,理由是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夠,導致黃河三門峽水庫泥沙淤積嚴重,也使得渭河許多河段形成了地上「懸河」。

『陸』 1975年河南洪水一共死了多少人!

1975年河南垮壩24萬人死亡」被列為全球科技災害第一名 1975年河南板橋水庫垮壩,打撈到的屍體10萬多具,後續因缺糧、感染、傳染引起的死亡14萬,共24萬多人死亡,與次年的最大自然災害唐山大地震死人數相仿,比埃及阿斯旺水庫垮壩還更禍害人。 板橋水庫大壩,位於多災貧困的河南駐馬店地區,三門峽水庫大壩之西南,是大躍進的產物,工程質量粗劣,又無正常維護,至災害發生時,17個泄洪閘只有五座 能開啟。1975年8月初,一場台風引發了當地歷史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河南泌陽縣境內汝河上游的板橋水庫水位暴漲,水庫管理人員在沒有得到上級命令的 情況下,不敢大量排水泄洪,而外地區石漫灘水庫的大量洪水急驟流入板橋水庫,加快了板橋水庫水位暴漲的速度。 8月7日19時30分,駐守在板橋水庫的34450部隊軍內的通訊設備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急電稱:「板橋水庫水位急遽上升,情況十分危急,水面離壩頂只有 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庫就有垮壩危險!」僅僅7個小時後,8日零時20分,水庫管理局第二次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急電,請求用飛機炸掉副溢洪道, 確保大壩安全。 可是,同第一封急電一樣,這封電報同樣沒能傳到上級部門領導手中。40分鍾後,高漲的洪水漫壩而過。水庫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告急電,並開啟尚能移動的五扇閘門,此時水庫已經開始決口。4時,當地駐軍冒著被雷劈電擊的危險,將步話機天線移上房頂,直接在房頂上與上級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報告了板橋 水庫險情。同時,為及時報告水庫險情,讓下游群眾緊急轉移,在無法與外界溝通的危急情況下,駐軍曾幾次向天空發射紅色信號彈報警。可是,由於事先沒有約定 危急時刻的報警信號,下游群眾看到信號彈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8日凌晨,洪水像脫韁的野馬,沖出板橋水庫的決口,以每秒6米的速度奪路狂奔,鋪天蓋地地向下游沖去。僅僅6個小時,板橋水庫就向下游傾泄7·01億立方 米洪水。至遂平縣境內時,水面寬10公里,水頭高3—7米。昔日人歡馬叫的遂平縣城,俄頃之間一片汪洋。沉睡在夢鄉中的人們,在渾然不覺中被埋在水底,變 成水底的冤魂。 洪水鋪天蓋地向下游奔騰而去。所到之處,水庫垮壩,堤塘決口。決口的洪水與上游來水合二為一,匯合成更大更猛的洪水一路狂奔,劈頭蓋腦地淹沒了廣大的城鎮 和鄉村。據後來統計,整個駐馬店地區96%的面積受災,許多地方一片汪洋,平均水深3—7米,300多萬人口被圍困在洪水中。

『柒』 你對三門峽水庫了解嗎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邊陲,豫晉陝三省交界處,東連洛陽,南接南陽,西與陝西省接壤,北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 其中山地約佔54.8% ,丘陵佔36%,平原佔9.2%,可謂「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區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間,位於靈寶市小秦嶺老鴉岔腦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三門峽市區座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三門峽水庫,形似半島,素有「四面環山三面水」之稱。
-- 三門峽水庫
黃水在河南省的潼關至孟津,也即陝縣一帶為太行山脈所阻,以巨大的水力,沖出三路山口。後人把這三道激流,自東至西,稱為「人門」「神門」「鬼門」,即三門。而在三門之間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則分別被稱作人、神、鬼三島。
自西漢至民國,黃河一直是航運大河。在黃河弄舟,搏擊於湍急渾濁的黃水中,幾成中華民族與命運搏鬥的象徵。三門峽被歷代行船人視為畏途,黃河水在這里奔騰咆嘯。沒有人注意狹窄的河床和河床下堅固的花崗岩,可成為攔河打壩的基礎,直到20世紀。
20世紀是人類以自己的貪婪和膽大妄為向自然界挑戰的開始。水的巨大勢能,惹動一批又一批自以為有了點本事的人的遐想。三門峽在整條黃河上太獨特了,不但有堅固的河床,還可控制92%的流域面積上所產生的洪水和泥沙,不由的不被頻頻提起。
終於,美麗神奇的三門峽,作為黃河的出山口,在它扼守百萬年之後,終結在淺識而魯莽的人類之手。
◆ 三門峽水庫上馬
1954年4月,國家計委決定,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在蘇聯專家組的指導下,編制黃河流域規劃;中央決定將三門峽樞紐大壩和水電站委託蘇聯設計。年底,《規劃報告》出台,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報告里,選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為黃河綜合利用的第一期重點工程:蓄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米;
主要任務:
①將黃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為8000立方米/秒;這樣,黃河洪水的災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黃河下游的洪水威脅自然解除。
②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實現「黃河清」,使下遊河床不再淤高。
③調節黃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萬畝,遠景灌溉7500萬畝。
④裝機90萬千瓦,年發電量46億度。
⑤改善下游航運。
結論:巨大的綜合效益(——與三十多年後的三峽大壩論證結論相同)。
但是,有兩個嚴重問題是該《規劃報告》難於迴避的:
①水庫將淹沒農田207萬畝,移民60萬。
②泥沙淤積。雖然預留攔沙庫容147億立方米(總庫容的2/5),若不計上游的減沙效益,水庫壽命只有25-30年。
這個由計算而得出的數目觸目驚心。25-30年後,黃河在三門峽處梗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目標集中到「上游減沙」上。只要黃河上游不再來沙,水庫淤積的問題豈不就不再是問題?
但如何減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給出的葯方是「水土保持」。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就不會流到黃河裡了。所以水土保持能否奏效,直接關系三門峽工程的能否上馬。然而浪漫家們的「水土保持」是在書面上實現的。在向蘇聯方面方提出的《技術任務書》里,關於泥沙,中方給出的數據是:到1967年,來沙可減少到50%;50年之後,可減少100%。連以豪邁著稱的「蘇聯老大哥」對這種數據都消受不了了。蘇聯專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見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計得低些,是比較審慎的」,然後就象小學生做算術題一樣,筆下一動就將1967年來沙改為「減少20%,50年後減少50%」。
今天,也就是從那時算起40年之後,如果你有機會去陝西、山西的黃土高原看一看,你會看到水土流失有增無減;而如果你接著旅行到豫、魯一帶,看到的是一年大部份時間里,大片乾涸的河灘間重濁的黃流在緩緩地爬動??黃河已經變成一條季節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間,斷流19次。近年則一年就斷數次。
1955年夏天,在人大一屆二次會議上,三門峽工程經全體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就像今天的三峽工程給了世界一次震驚一樣,用周恩來總理的話說,「作了那麼一個世界性的報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就在這一片興奮與騷動之中,站出了兩名書生。他們不具黨派背景,也沒有任何政治沖動。他們只是科學家、工程師,是誠實的、肯用功的、對自己的專業和國家有責任感的人。其中一人正當盛年,是著名學府的教授;另一名剛從學校畢業,那時才25歲。
他們不同意在三門峽建壩,不同意高壩。他們平靜而自信地把自己的學術見解,交到掌握著百姓命運的決策人手裡。今天回過頭來看,他們當時對三門峽工程的批評意見,幾乎絲毫不爽的成了這日後多災多難、狼狽不堪的工程之讖語。他們的意見當時沒有人聽;他們學術的與為人的價值,事後也不為身居要位的鑽
謀者所重。1991年筆者與他們見面時,不但他們的職位與30多年前無大差別;他們在自己更深厚的學養的基礎上所做出的新的呼籲,竟依舊無人理會。
一位是黃萬里教授,一位是溫善章工程師。
◆ 三門峽的「捷報」
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完成對黃河的截流!
1960年6月,壩築到了340米,已能夠攔洪!
同年9月,實行關閘蓄水攔沙!
庫內的水位在漲,庫區百姓一批批離開先祖聚居的故鄉。1961年2月9日,當壩前水位達332.58米(尚未到設計高度)的時候,泥沙淤積迅速發展;同時,原來設想得比較簡單樂觀的遷移也遇到了困難,工程實際上已無法按原設想進展。各路英雄爭論不休,拿不出個准主意。然而工程還在繼續。
1961年4月,大壩築到了計劃高程353米。10個月後,62年2月,第一台15萬千瓦機組試運轉,從表面看,工程建設按設計完成。被大壩攔阻的河水靜止下來,泥沙沉到了庫底。沒了泥沙的河水從泄水孔流出,壩外實現了「黃河清」。
報紙照例大報喜。但在三門峽主事的幾位,卻是怎麼也喜不起來的,因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並未解決,在這自蓄水以來一年半的時間里,十五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三門峽到潼關的河道里,把潼關河床抬高了4.5米。從秦嶺下來的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本來流得好好的,此時已變成「來水宣瀉不暢」,弄得從無水患的渭河兩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
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浸沒,老百姓只見自己的土地年年減產,不知原因何在??他們的土地實則因為水庫蓄水已鹽鹼化,甚至沼澤化。最糟糕的問題是,河床的「翹尾巴」——即泥沙淤積向上游延伸,己威脅到以西安為中心的工業基地。
1962年3月,水電部不得不在鄭州召開會議,將美妙的「黃河清」暫時放在一邊,三門峽水庫的運用方式由當初定的「攔蓄上游全部來沙」改為「滯洪排沙」。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頭,第一台15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剛剛披紅褂彩地發電不足一個月,便已沒有了用武之地,後來只好被拆遷到湖北的丹江口電站去。
運用方式作了180度大轉彎之後,淤積有所減緩,但因泄水底洞底檻高,泄流量還是太小,「翹尾巴」淤積繼續向上游發展,潼關河床已抬高,造成渭河、洛河、黃河淤積連鎖反應。受害嚴重的陝西省再也不能再容忍下去,在1962召開的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壩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泄洪閘門全部開啟——換句話說,就是讓黃河按照原來沒有大壩的方式流!
為了申訴自己遭受的災難,陝西地方官繞過以和稀泥著稱的的周恩來,直接到毛澤東那裡「告御狀」。
◆ 三門峽改建
只好對原來的工程進行改建。三門峽改建的第一期方案是:在大壩左岸增建兩條泄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引水發電鋼管,以此來加大泄流排沙能力的方案開始實施。讀者若嫌這么說不夠直觀,不好理解,可這樣想:本來黃河流得好好的,1957-1960年間用「雄偉大壩」給堵上了;2年之後開始出事,4年以後要承受不住,但大壩已經「巍峨聳立」在那兒了,既然不能炸,只好用加管和開洞的辦法,讓被正面大壩堵住的沙和水,盡量從旁邊的又新開出的隧洞和底下本來用來發電的管子流出去。
——這就是「兩洞四管」方案。這一方案的確立,被認為是親自參與改建方案的敬愛的周總理「挽救了一個接近失敗的工程」。然而誰都能看得出,這是一個救急方案,毫無浪漫可言。
改建工程1965年開工,三年之後完成。此時,水庫的淤積減輕了,但排沙能力仍不足,潼關以上,所謂「翹尾巴」淤積還在繼續。到了1969年夏,西安再度告急。周恩來分身乏術,只好委託河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兼黃河防汛總指揮劉建勛外加副總理紀登奎,再度在三門峽主持召汗「四省及水電部參加的會議」。
參加會的人都知道,兩洞四管解決不了問題,「防止下游千年一遇的洪水」不再提,變成了「確保西安,確保下游」。氣魄不那麼雄偉的「合理防洪、排沙放淤、徑流發電」得到確認。更具體他說,是期求當水位在315米時,把水和沙往下排,將泄流量加大到10000立方米/秒。至於下游安全還是不安全,此時已無人再提,只要潼關別再「翹」就阿彌陀佛。
這回的措施為:打開原1-8號施工導流底孔(這些孔是黃萬里先生曾經堅決請求保留,以備將來排沙用,而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張光斗按蘇聯設計用混凝上堵上的。每個洞被重新掏開都要花費上千萬元);同時,將改建過的發電引水鋼管進口降低13米,變成「低水頭發電」。這樣一來,原本設計的大功率水輪發電機已派不上用場,只好改用5萬千瓦的小發電機。
第二次改建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到1973年12月,挖開了8個施工導流底孔,當壩前水位為315米時,泄量由6000立方米/秒增至9060立方米/秒,運用原則變為「蓄清排渾、調水調沙」。身上又是孔、又是洞,外加旁邊還有兩條導管的三門峽大壩的泄流排沙能力問題,算是暫時解決了。
但潼關河床尚未回復到原有高程,比建庫前仍高出3米多。1992年8月渭河洛河洪水入黃河不暢,漫堤決口,淹沒了農田60多萬畝,約5萬返庫移民受災,近3萬人無家可歸。如遇特大洪水,庫區還將遭受巨大災害。至於下游的淤積情況,1985年丁六逸在《三門峽水庫及運用》中寫道:

(改建後),由於這幾年水庫敞泄,小流量時庫水位很低,庫區沖刷後,形成小水帶大沙,加重了下遊河道的淤積。至於三門峽工程本身,蓄水不到5年,庫容損失一半,曾幾何時掛在嘴上的綜合效蓋:發電,灌溉,航運(維持下游水深1米)全都落了空。
如果讀者以為改建後的三門峽終於可以松一口氣的話,又錯了。
以上只是三門峽大壩的建設和改建,還未談到那個最敏感從而也是最嚴重的問題——水庫淹沒損失。最初按360米設計時,要淹沒耕地333萬畝,遷移90萬人;後來,1958年,周恩來總理遏制住蘇式豪邁,將初期水位運用定為335米時,還要淹沒耕地85.6萬畝,移民31.89萬人;後來,庫區塌岸發生,移民又增加了8.49萬人,實際總數達40.38萬人。他們當中,遷往寧夏、甘肅敦煌等偏遠地區的共3.99萬人,由於水土不服,曾多次遷來遷去,現已大部遷回。由關中平原遷往山區旱塬、溝壑區的12.11萬人,也因無法生產而遷回原地。
這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帶的幾十萬人,20多年來毀家遠遷、困苦輾轉。他們為返回家園而進行的斗爭一直在持續。最終,因為三門峽大壩降低了原來的蓄水高程,他們才得以回到家鄉。可他們原本世代耕種的肥沃土地已被黃河泥沙厚厚地覆蓋。許多地方,已經被軍隊和國營農村捷足先登地佔據。他們又不得不開展曠日持久的斗爭,要求退還他們被占據的土地。
◆ 小浪底又上來了
改建後的三門峽,將與沒有修建水庫前的自然情況無大區別。三門峽努力要恢復的,是力求入庫泥沙全部下排,與最早興建三門峽工程初衷——「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完全南轅北轍。
折騰了30多年,花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與財力,又回到了初始點——力爭變成無庫自然情況!
這時,當年建三門峽時的初衷——改善黃河下遊河道的淤積和防洪靠什麼來實現呢?讀者讀到下面一段活時,不知作何感想:
……但是,因為黃河洪水、泥沙尚未得到基本控制,河床越淤越高,洪水的威脅越來越大,防洪形勢更加險峻……綜合效益……解決黃河洪水威脅顯得 更為迫切……
有點耳熟,是不是?這和當初論證三門峽上馬的口徑幾乎一模一樣。但這已經不是在說三門峽,而是另一座黃河上的新壩——小浪底。當年三門峽工程沒有做到的,這回又全交給位於三門峽下游的小浪底了。小浪底總庫容126.5億立方米,也要搞攔沙減淤,據說能對黃河下游減淤20年左右。黃河上的浪漫派們這回又有新寵了。
小浪底的前景又會是什麼呢?
還有三門峽水庫該怎麼擺?當初把話說得那麼滿。不過這區區小事是難不倒掌握了輿論宣傳工具的當權派的。三門峽工程依舊偉大,因為它顯示了「黃河的造地功能」??固然淹沒了土地,但由於淤,又造出新地。當然還有浩淼的人工湖泊,引來了美麗的白天鵝雲雲。
◆ 帳
三門峽工程的成敗,在中國至今不容許公開切實討論。
不過帳總是需要算的。先讓我們看直接經濟損失:
①高壩工程低壩運用,這意味著,僅工程本身,就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③兩次改建,包括至今還在修補那些磨損的洞和水輪機的費用;
③多淹沒的耕地和毀壞的耕地;
④當時多遷移的30多萬人和後來返遷的15萬人;
⑤水庫運用以來,由於河流自然狀況的改變,庫區包括渭河下游的河道整治、兩岸的防洪設施、鹽鹼地治理,因塌岸、滑坡而必須修建的防護工程;
⑤抬高水位引起的良田鹽鹼化而導致的減產;在「蓄水攔沙」時期,因下放清水而沖刷了的下游生產堤內的良田;
這些,最保守的估計,不下百億。
再看對環境的破壞:
①由於水庫周圍地下水位提高造成耕地鹽鹼化50多萬畝;
③由於水庫蓄水導致塌岸而損失的耕地;
③毀掉文化發祥地的珍貴文化古跡;
還不必說時間上的失誤:如果將這些人力、物力、財力投到黃河下游的堤防加固和其他有效的水利設施;投入到交通和通訊系統;投入到教育與文化設施;哪怕僅僅投入到黃河上中下游的水上保持、植樹造林、防護與灌溉,全流域的情況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
那麼,為什麼呢?究竟什麼使得一大群不能說不愛國、更不能說不具業務專長的中國人跌了這么大的一個跟頭?
◆ 「黃河清」
1964年,決定三門峽第一次改建的時候,周恩來的解釋是:
看來,1958年決定三門峽工程急了點。1955年人大報告黃河清把我壓的。1958年只是把水位降低了。頭腦發熱的時候,總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重視另一面,不能辯證地看問題。原因就是認識不夠,認識不夠自然就重視不夠,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
為什麼會「急」?頭腦為什麼會發熱?「黃河清」這三個字怎麼會造成壓力?為什麼在如此顯而易見的問題上,會「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到底
是把什麼放得過重,因此要犧牲掉其他呢?
作為後世的觀察者,我不傾向於將他們這批五十年代的「三門峽迷」與1980年代未那批力促在長江幹流築壩的三峽「大庫迷」們等同,也就是說,我不認為他們也像那些鄧小平時代的人一樣懷有對錢的享用與支配的渴望(我於1989年春親眼見到整列地排在北京京西賓館院子里的該工程籌備組的豪華進口車隊,還有他們在北京為自己蓋的成片住房。按1989年初的估計,工程尚未正式上馬,這類雜項已用去了不下4個億),只說他們在可能達到的技術成就面前太執迷、太浪漫、太簡單。那麼,當時的政府??或者說黨??的決策者們呢,李葆華、鄧子恢、周恩來、劉少奇,還有大救星毛主席,他們圖的是什麼呢?
1964年6月和12月,周恩來說過這么幾句話:
三門峽工程我們打了無准備的仗。……建國後才五、六年就決定興建三門峽工程,當時想要黃河清,志向很大,誇下了海口……
這反復被提到的「黃河清」,出自自古以來的一句話,知道的人馬上就能跟著念出隨後的那三個字:「聖人出」。
——全部問題的關鍵就在這後面三個字上面。
三門峽的上馬,說出來的理由是為了「黃河清」,而沒有說出來的理由就是為了證實「聖人出」。自古誰能讓黃河清?共產黨,偉大領袖毛主席!那麼,誰是聖人不就是清楚了嗎?!
不要說1950年代,就是今天,整億中國人也還生活在企盼明君的歷史陰影里。在我們這個千年農業古國,治水從來是明君的大業績,不但史不絕書,實在已經鐫刻在每個人的意識里。
「黃河清」既成了一種標志,為達成這種封神式的祭祀,當時從上到下所懷著的主要驅動力,其實是「聖人出而天下治」那樣一種狂熱虔誠——當然,使用的語言是所謂「人民當家作主」,其實是人民被聖人作主。而當全國的資源得以以計劃經濟的方式集中調用的時候,種種偉業自然就「無往而不勝了」。

『捌』 有誰知道有關於「三門峽」和「三門峽水庫」的資料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邊陲,豫晉陝三省交界處,東連洛陽,南接南陽,西與陝西省接壤,北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 其中山地約佔54.8% ,丘陵佔36%,平原佔9.2%,可謂「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區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間,位於靈寶市小秦嶺老鴉岔腦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三門峽市區座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三門峽水庫,形似半島,素有「四面環山三面水」之稱。
-- 三門峽水庫
黃水在河南省的潼關至孟津,也即陝縣一帶為太行山脈所阻,以巨大的水力,沖出三路山口。後人把這三道激流,自東至西,稱為「人門」「神門」「鬼門」,即三門。而在三門之間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則分別被稱作人、神、鬼三島。
自西漢至民國,黃河一直是航運大河。在黃河弄舟,搏擊於湍急渾濁的黃水中,幾成中華民族與命運搏鬥的象徵。三門峽被歷代行船人視為畏途,黃河水在這里奔騰咆嘯。沒有人注意狹窄的河床和河床下堅固的花崗岩,可成為攔河打壩的基礎,直到20世紀。
20世紀是人類以自己的貪婪和膽大妄為向自然界挑戰的開始。水的巨大勢能,惹動一批又一批自以為有了點本事的人的遐想。三門峽在整條黃河上太獨特了,不但有堅固的河床,還可控制92%的流域面積上所產生的洪水和泥沙,不由的不被頻頻提起。
終於,美麗神奇的三門峽,作為黃河的出山口,在它扼守百萬年之後,終結在淺識而魯莽的人類之手。
◆ 三門峽水庫上馬
1954年4月,國家計委決定,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在蘇聯專家組的指導下,編制黃河流域規劃;中央決定將三門峽樞紐大壩和水電站委託蘇聯設計。年底,《規劃報告》出台,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報告里,選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為黃河綜合利用的第一期重點工程:蓄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米;
主要任務:
①將黃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為8000立方米/秒;這樣,黃河洪水的災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黃河下游的洪水威脅自然解除。
②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實現「黃河清」,使下遊河床不再淤高。
③調節黃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萬畝,遠景灌溉7500萬畝。
④裝機90萬千瓦,年發電量46億度。
⑤改善下游航運。
結論:巨大的綜合效益(——與三十多年後的三峽大壩論證結論相同)。
但是,有兩個嚴重問題是該《規劃報告》難於迴避的:
①水庫將淹沒農田207萬畝,移民60萬。
②泥沙淤積。雖然預留攔沙庫容147億立方米(總庫容的2/5),若不計上游的減沙效益,水庫壽命只有25-30年。
這個由計算而得出的數目觸目驚心。25-30年後,黃河在三門峽處梗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目標集中到「上游減沙」上。只要黃河上游不再來沙,水庫淤積的問題豈不就不再是問題?
但如何減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給出的葯方是「水土保持」。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就不會流到黃河裡了。所以水土保持能否奏效,直接關系三門峽工程的能否上馬。然而浪漫家們的「水土保持」是在書面上實現的。在向蘇聯方面方提出的《技術任務書》里,關於泥沙,中方給出的數據是:到1967年,來沙可減少到50%;50年之後,可減少100%。連以豪邁著稱的「蘇聯老大哥」對這種數據都消受不了了。蘇聯專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見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計得低些,是比較審慎的」,然後就象小學生做算術題一樣,筆下一動就將1967年來沙改為「減少20%,50年後減少50%」。
今天,也就是從那時算起40年之後,如果你有機會去陝西、山西的黃土高原看一看,你會看到水土流失有增無減;而如果你接著旅行到豫、魯一帶,看到的是一年大部份時間里,大片乾涸的河灘間重濁的黃流在緩緩地爬動??黃河已經變成一條季節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間,斷流19次。近年則一年就斷數次。
1955年夏天,在人大一屆二次會議上,三門峽工程經全體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就像今天的三峽工程給了世界一次震驚一樣,用周恩來總理的話說,「作了那麼一個世界性的報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就在這一片興奮與騷動之中,站出了兩名書生。他們不具黨派背景,也沒有任何政治沖動。他們只是科學家、工程師,是誠實的、肯用功的、對自己的專業和國家有責任感的人。其中一人正當盛年,是著名學府的教授;另一名剛從學校畢業,那時才25歲。
他們不同意在三門峽建壩,不同意高壩。他們平靜而自信地把自己的學術見解,交到掌握著百姓命運的決策人手裡。今天回過頭來看,他們當時對三門峽工程的批評意見,幾乎絲毫不爽的成了這日後多災多難、狼狽不堪的工程之讖語。他們的意見當時沒有人聽;他們學術的與為人的價值,事後也不為身居要位的鑽
謀者所重。1991年筆者與他們見面時,不但他們的職位與30多年前無大差別;他們在自己更深厚的學養的基礎上所做出的新的呼籲,竟依舊無人理會。
一位是黃萬里教授,一位是溫善章工程師。
◆ 三門峽的「捷報」
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完成對黃河的截流!
1960年6月,壩築到了340米,已能夠攔洪!
同年9月,實行關閘蓄水攔沙!
庫內的水位在漲,庫區百姓一批批離開先祖聚居的故鄉。1961年2月9日,當壩前水位達332.58米(尚未到設計高度)的時候,泥沙淤積迅速發展;同時,原來設想得比較簡單樂觀的遷移也遇到了困難,工程實際上已無法按原設想進展。各路英雄爭論不休,拿不出個准主意。然而工程還在繼續。
1961年4月,大壩築到了計劃高程353米。10個月後,62年2月,第一台15萬千瓦機組試運轉,從表面看,工程建設按設計完成。被大壩攔阻的河水靜止下來,泥沙沉到了庫底。沒了泥沙的河水從泄水孔流出,壩外實現了「黃河清」。
報紙照例大報喜。但在三門峽主事的幾位,卻是怎麼也喜不起來的,因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並未解決,在這自蓄水以來一年半的時間里,十五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三門峽到潼關的河道里,把潼關河床抬高了4.5米。從秦嶺下來的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本來流得好好的,此時已變成「來水宣瀉不暢」,弄得從無水患的渭河兩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
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浸沒,老百姓只見自己的土地年年減產,不知原因何在??他們的土地實則因為水庫蓄水已鹽鹼化,甚至沼澤化。最糟糕的問題是,河床的「翹尾巴」——即泥沙淤積向上游延伸,己威脅到以西安為中心的工業基地。
1962年3月,水電部不得不在鄭州召開會議,將美妙的「黃河清」暫時放在一邊,三門峽水庫的運用方式由當初定的「攔蓄上游全部來沙」改為「滯洪排沙」。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頭,第一台15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剛剛披紅褂彩地發電不足一個月,便已沒有了用武之地,後來只好被拆遷到湖北的丹江口電站去。
運用方式作了180度大轉彎之後,淤積有所減緩,但因泄水底洞底檻高,泄流量還是太小,「翹尾巴」淤積繼續向上游發展,潼關河床已抬高,造成渭河、洛河、黃河淤積連鎖反應。受害嚴重的陝西省再也不能再容忍下去,在1962召開的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壩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泄洪閘門全部開啟——換句話說,就是讓黃河按照原來沒有大壩的方式流!
為了申訴自己遭受的災難,陝西地方官繞過以和稀泥著稱的的周恩來,直接到毛澤東那裡「告御狀」。
◆ 三門峽改建
只好對原來的工程進行改建。三門峽改建的第一期方案是:在大壩左岸增建兩條泄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引水發電鋼管,以此來加大泄流排沙能力的方案開始實施。讀者若嫌這么說不夠直觀,不好理解,可這樣想:本來黃河流得好好的,1957-1960年間用「雄偉大壩」給堵上了;2年之後開始出事,4年以後要承受不住,但大壩已經「巍峨聳立」在那兒了,既然不能炸,只好用加管和開洞的辦法,讓被正面大壩堵住的沙和水,盡量從旁邊的又新開出的隧洞和底下本來用來發電的管子流出去。
——這就是「兩洞四管」方案。這一方案的確立,被認為是親自參與改建方案的敬愛的周總理「挽救了一個接近失敗的工程」。然而誰都能看得出,這是一個救急方案,毫無浪漫可言。
改建工程1965年開工,三年之後完成。此時,水庫的淤積減輕了,但排沙能力仍不足,潼關以上,所謂「翹尾巴」淤積還在繼續。到了1969年夏,西安再度告急。周恩來分身乏術,只好委託河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兼黃河防汛總指揮劉建勛外加副總理紀登奎,再度在三門峽主持召汗「四省及水電部參加的會議」。
參加會的人都知道,兩洞四管解決不了問題,「防止下游千年一遇的洪水」不再提,變成了「確保西安,確保下游」。氣魄不那麼雄偉的「合理防洪、排沙放淤、徑流發電」得到確認。更具體他說,是期求當水位在315米時,把水和沙往下排,將泄流量加大到10000立方米/秒。至於下游安全還是不安全,此時已無人再提,只要潼關別再「翹」就阿彌陀佛。
這回的措施為:打開原1-8號施工導流底孔(這些孔是黃萬里先生曾經堅決請求保留,以備將來排沙用,而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張光斗按蘇聯設計用混凝上堵上的。每個洞被重新掏開都要花費上千萬元);同時,將改建過的發電引水鋼管進口降低13米,變成「低水頭發電」。這樣一來,原本設計的大功率水輪發電機已派不上用場,只好改用5萬千瓦的小發電機。
第二次改建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到1973年12月,挖開了8個施工導流底孔,當壩前水位為315米時,泄量由6000立方米/秒增至9060立方米/秒,運用原則變為「蓄清排渾、調水調沙」。身上又是孔、又是洞,外加旁邊還有兩條導管的三門峽大壩的泄流排沙能力問題,算是暫時解決了。
但潼關河床尚未回復到原有高程,比建庫前仍高出3米多。1992年8月渭河洛河洪水入黃河不暢,漫堤決口,淹沒了農田60多萬畝,約5萬返庫移民受災,近3萬人無家可歸。如遇特大洪水,庫區還將遭受巨大災害。至於下游的淤積情況,1985年丁六逸在《三門峽水庫及運用》中寫道:

(改建後),由於這幾年水庫敞泄,小流量時庫水位很低,庫區沖刷後,形成小水帶大沙,加重了下遊河道的淤積。至於三門峽工程本身,蓄水不到5年,庫容損失一半,曾幾何時掛在嘴上的綜合效蓋:發電,灌溉,航運(維持下游水深1米)全都落了空。
如果讀者以為改建後的三門峽終於可以松一口氣的話,又錯了。
以上只是三門峽大壩的建設和改建,還未談到那個最敏感從而也是最嚴重的問題——水庫淹沒損失。最初按360米設計時,要淹沒耕地333萬畝,遷移90萬人;後來,1958年,周恩來總理遏制住蘇式豪邁,將初期水位運用定為335米時,還要淹沒耕地85.6萬畝,移民31.89萬人;後來,庫區塌岸發生,移民又增加了8.49萬人,實際總數達40.38萬人。他們當中,遷往寧夏、甘肅敦煌等偏遠地區的共3.99萬人,由於水土不服,曾多次遷來遷去,現已大部遷回。由關中平原遷往山區旱塬、溝壑區的12.11萬人,也因無法生產而遷回原地。
這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帶的幾十萬人,20多年來毀家遠遷、困苦輾轉。他們為返回家園而進行的斗爭一直在持續。最終,因為三門峽大壩降低了原來的蓄水高程,他們才得以回到家鄉。可他們原本世代耕種的肥沃土地已被黃河泥沙厚厚地覆蓋。許多地方,已經被軍隊和國營農村捷足先登地佔據。他們又不得不開展曠日持久的斗爭,要求退還他們被占據的土地。
◆ 小浪底又上來了
改建後的三門峽,將與沒有修建水庫前的自然情況無大區別。三門峽努力要恢復的,是力求入庫泥沙全部下排,與最早興建三門峽工程初衷——「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完全南轅北轍。
折騰了30多年,花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與財力,又回到了初始點——力爭變成無庫自然情況!
這時,當年建三門峽時的初衷——改善黃河下遊河道的淤積和防洪靠什麼來實現呢?讀者讀到下面一段活時,不知作何感想:
……但是,因為黃河洪水、泥沙尚未得到基本控制,河床越淤越高,洪水的威脅越來越大,防洪形勢更加險峻……綜合效益……解決黃河洪水威脅顯得 更為迫切……
有點耳熟,是不是?這和當初論證三門峽上馬的口徑幾乎一模一樣。但這已經不是在說三門峽,而是另一座黃河上的新壩——小浪底。當年三門峽工程沒有做到的,這回又全交給位於三門峽下游的小浪底了。小浪底總庫容126.5億立方米,也要搞攔沙減淤,據說能對黃河下游減淤20年左右。黃河上的浪漫派們這回又有新寵了。
小浪底的前景又會是什麼呢?
還有三門峽水庫該怎麼擺?當初把話說得那麼滿。不過這區區小事是難不倒掌握了輿論宣傳工具的當權派的。三門峽工程依舊偉大,因為它顯示了「黃河的造地功能」??固然淹沒了土地,但由於淤,又造出新地。當然還有浩淼的人工湖泊,引來了美麗的白天鵝雲雲。
◆ 帳
三門峽工程的成敗,在中國至今不容許公開切實討論。
不過帳總是需要算的。先讓我們看直接經濟損失:
①高壩工程低壩運用,這意味著,僅工程本身,就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③兩次改建,包括至今還在修補那些磨損的洞和水輪機的費用;
③多淹沒的耕地和毀壞的耕地;
④當時多遷移的30多萬人和後來返遷的15萬人;
⑤水庫運用以來,由於河流自然狀況的改變,庫區包括渭河下游的河道整治、兩岸的防洪設施、鹽鹼地治理,因塌岸、滑坡而必須修建的防護工程;
⑤抬高水位引起的良田鹽鹼化而導致的減產;在「蓄水攔沙」時期,因下放清水而沖刷了的下游生產堤內的良田;
這些,最保守的估計,不下百億。
再看對環境的破壞:
①由於水庫周圍地下水位提高造成耕地鹽鹼化50多萬畝;
③由於水庫蓄水導致塌岸而損失的耕地;
③毀掉文化發祥地的珍貴文化古跡;
還不必說時間上的失誤:如果將這些人力、物力、財力投到黃河下游的堤防加固和其他有效的水利設施;投入到交通和通訊系統;投入到教育與文化設施;哪怕僅僅投入到黃河上中下游的水上保持、植樹造林、防護與灌溉,全流域的情況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
那麼,為什麼呢?究竟什麼使得一大群不能說不愛國、更不能說不具業務專長的中國人跌了這么大的一個跟頭?
◆ 「黃河清」
1964年,決定三門峽第一次改建的時候,周恩來的解釋是:
看來,1958年決定三門峽工程急了點。1955年人大報告黃河清把我壓的。1958年只是把水位降低了。頭腦發熱的時候,總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重視另一面,不能辯證地看問題。原因就是認識不夠,認識不夠自然就重視不夠,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
為什麼會「急」?頭腦為什麼會發熱?「黃河清」這三個字怎麼會造成壓力?為什麼在如此顯而易見的問題上,會「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到底
是把什麼放得過重,因此要犧牲掉其他呢?
作為後世的觀察者,我不傾向於將他們這批五十年代的「三門峽迷」與1980年代未那批力促在長江幹流築壩的三峽「大庫迷」們等同,也就是說,我不認為他們也像那些鄧小平時代的人一樣懷有對錢的享用與支配的渴望(我於1989年春親眼見到整列地排在北京京西賓館院子里的該工程籌備組的豪華進口車隊,還有他們在北京為自己蓋的成片住房。按1989年初的估計,工程尚未正式上馬,這類雜項已用去了不下4個億),只說他們在可能達到的技術成就面前太執迷、太浪漫、太簡單。那麼,當時的政府??或者說黨??的決策者們呢,李葆華、鄧子恢、周恩來、劉少奇,還有大救星毛主席,他們圖的是什麼呢?
1964年6月和12月,周恩來說過這么幾句話:
三門峽工程我們打了無准備的仗。……建國後才五、六年就決定興建三門峽工程,當時想要黃河清,志向很大,誇下了海口……
這反復被提到的「黃河清」,出自自古以來的一句話,知道的人馬上就能跟著念出隨後的那三個字:「聖人出」。
——全部問題的關鍵就在這後面三個字上面。
三門峽的上馬,說出來的理由是為了「黃河清」,而沒有說出來的理由就是為了證實「聖人出」。自古誰能讓黃河清?共產黨,偉大領袖毛主席!那麼,誰是聖人不就是清楚了嗎?!
不要說1950年代,就是今天,整億中國人也還生活在企盼明君的歷史陰影里。在我們這個千年農業古國,治水從來是明君的大業績,不但史不絕書,實在已經鐫刻在每個人的意識里。
「黃河清」既成了一種標志,為達成這種封神式的祭祀,當時從上到下所懷著的主要驅動力,其實是「聖人出而天下治」那樣一種狂熱虔誠——當然,使用的語言是所謂「人民當家作主」,其實是人民被聖人作主。而當全國的資源得以以計劃經濟的方式集中調用的時候,種種偉業自然就「無往而不勝了」。

『玖』 黃河發水災的其中一個具體事件

黃河歷史上的幾次水災
「黃河中下游發生的大洪水,除了有實測資料的1933年、1958年和1982年3次以外,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及洪水痕跡調查,尤其是近年來的分析估算,業經整理審定了的還有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和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的兩次。」成剛介紹說,「1761年8月17、18日(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八、十九日)在黃河中游發生了一次特大洪水。經多年的歷史資料查證,這次洪水主要來自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的伊河、洛河、沁河和直接匯入黃河的小支流,黃河下游多處決口。1761年洪水花園口斷面洪峰流量為32000立方米 /秒。伊洛河、沁河下游沿河城市備受水患之苦。伊洛河從洛陽至偃師整個夾灘地帶,水深都在一丈以上。偃師、鞏義、沁陽、武陟、修武也都是大水灌城,水深在五六尺至丈余不等。據當時河南巡撫奏摺,總計河南省被水沖十州縣,另有十六州縣禾苗被淹。」
成剛接著介紹說,1843年8月(清道光二十三年七月),黃河中游發生了一場大暴雨。黃河幹流潼關至小浪底河段出現千年來的最高洪水位。這次洪水是由西南東北向切變線性暴雨形成。這次洪水,根據沿河古代遺物和洪水淤沙調查,均可說明1843年洪水位至少是千年來最高者,它的重現期可視為千年一遇。在洪水調查中,黃河潼關至小浪底河段兩岸居民對這次洪水災害的記憶極為深刻,並有許多歌謠流傳至今。如「道光二十三,黃河漲上天,沖了太陽渡,捎帶萬錦灘」等。據當時河南巡撫鄂順安潤七月八日奏摺稱:「又據、陝州、新安、澠池、武陟、鄭州、滎澤等州縣稟報,該州縣地居中河九堡之上游,因七月十四等日黃水陡漲二丈有餘,滿溢出槽,以致沿河民房田禾均被沖損……現已報到,被洪水浸淹者共二十三州縣,被雨水淹浸者共十七州縣,淹及城垣者共七縣,汜水、陳留二縣情形為最重。洪水下泄至中牟,將原已在農歷六月潰決奪溜的口門又復沖寬至360丈(約1000餘米),大量洪水均由中牟口門向東南漫流,經賈魯河入渦河、大沙河奪淮歸洪澤湖。被淹范圍包括河南、安徽境內西起扶溝、西華,東至通許、太康、鹿邑、亳州,南至洪澤湖。」
1933年的八月上旬,黃河中遊河口鎮至陝縣間,發生了一次自1919年建立陝縣水文站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大洪水。1933年洪水,陝縣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為該站有實測資料以來的第一大洪水。由於這次洪水峰高量大,給黃河中下游造成了嚴重災害。中游暴雨區內洪水橫流,人畜漂沒,下游多出決口。
1958年7月14日至18日,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發生了一次大暴雨洪水。黃河花園口站7月17日晚,出現了自1919年以來的最大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秒。
接著,成剛詳細介紹了1982年黃河大水災的情況。
1982年黃河大水災
1982年7月29日至8月2日,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山陝區間和涇、絡、渭、汾河降大雨到暴雨。黃河三花間幹流及伊洛河相繼漲水,花園口站8月2日18時出現流量15300立方米/秒的洪峰,7天洪量50.2億立方米,10000立方米/秒以上流量持續52小時,是1958年以來的最大洪水。
這次洪水,黃河下游灘區普遍進水偎堤,伊洛河夾灘和兩岸洪泛區漫決進水,滯削了洪峰。為減輕艾山以下防洪負擔,運用了東平湖老湖分洪蓄水。歷經7天,洪峰於8月9日入海。
這次天氣過程,自7月29日開始,當晚深入黃淮地區的九號台風外圍的低空東南風急流與冷槽相遇,三花間開始出現暴雨,局部特大暴雨。30日雨區有所擴展。31日至8月1日台風低壓移入三花間南部,並與陝西低渦結合,暴雨和特大暴雨面積繼續擴大。8月2日雨區北移至沁河、汾河一帶,直到3日台風低壓消失,暴雨過程基本結束。
「這次暴雨的特點是,持續時間長,中心強度大,分布不均勻。」成剛說,「其最大暴雨中心位於伊河中游嵩縣陸混,7月29日降雨量達544毫米,其中11個半小時降雨535毫米,最大強度為一小時87毫米,連續5天最大降雨量為782毫米。」
連續暴雨,形成三花間干支流接連出現三次洪峰。第一次形成花園口站1982年7月31日64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第二次形成花園口站8月2日洪峰流量11200立方米/秒。第三次洪峰即1982年最大洪峰流量15300立方米/秒。由於夾灘和兩岸洪泛區進水,淹沒面積約260多平方公里,滯蓄水量約4.6億立方米,小浪底、黑石關、武陟三站洪水與小花區間(小浪底至花園口)幹流來水,匯合形成花園口站15300立方米/秒洪峰,7天洪量50.2億立方米。
8月3日4時,洪峰到達夾河灘站,洪峰流量14600立方米/秒,較1958年的削減量增大7.2%。
為了減輕艾山以下防洪負擔,運用東平湖老湖分蓄洪水,林辛閘和十里堡分洪閘先後於6日22時6分和7日11時10分開閘分洪,9日20時12分和9日23時18分先後關閘,總分洪量4億立方米。
這次洪水的含沙量較小,花園口站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32.1公斤,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63.4公斤。花園口以下河道「上淤下沖」。花園口至孫口段共淤積0.8億噸,其中67.6噸的泥沙淤在高村至孫口段。孫口以下共沖刷0.382億噸。
成剛分析說,這次洪水的降雨量、暴雨范圍和三花間的洪水總量均大於1954年和1958年。洪峰略大於1954年,小於1958年。洪峰沿程消減大,傳播速度較慢,洪水位多數站高於1958年。這次洪水的降雨量較大,而洪峰流量較1958年為小,其主要原因有:1.三小間(三門峽至小浪底)降雨中心的雨強較1958年小,所以1958年三小間洪峰流量為11000立方米/秒,而1982年只有4760和3520立方米/秒。2.降雨時程分布不如1958年的集中,致使伊洛河及三小間均產生連續洪峰,先後下泄,而1958年只產生一個洪峰。3.陸混水庫蓄水和夾灘滯洪削減作用較1958年為大,1958年到黑石關削減30%,1982年削減50%和55%,即有白馬寺、龍門鎮合成流量7100和9070立方米/秒,到黑石關減小到3540和4040立方米/秒。4.干支流洪峰遭遇情況不同,1982年幹流小浪底洪峰與伊、洛、沁河黑石關、武陟洪峰沒有完全遭遇,而1958年洪峰主要由小浪底洪峰與黑石關洪峰相遇而成。
1982年洪水普遍漫灘,發生了刷槽淤灘,在漲落水過程中同流量水位明顯下降,而由於河道多年的淤積結果,1982年洪峰流量雖較1958年小,但其洪水位普遍高於1958年,一般高1米左右,柳園口和蘇泗庄局部河段高達2米左右。由於東平湖滯洪,致使艾山、洛口水位較1958年低0.4米左右,而利津又高於1958年。

『拾』 1958年黃河特大洪水,當時情況是怎麼樣的

1958年7月中旬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之(簡稱三花區間)發生了—場自1919年黃河有實測水文資料以來的最大的一場洪水。此次洪峰流量達22300立方米/秒,橫貫黃河的京廣鐵路橋因受到洪水威脅而中斷交通14天

僅山東、河南兩省的黃河灘區和東平湖湖區,淹沒村莊1708個,災民74.08萬人,淹沒耕地304萬畝,房屋倒塌30萬間。三花區間有關各縣,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水災。

此次洪水主要是由於7月14日至19日在黃河三花區間的幹流區間以及伊河、洛河、沁河流域持續暴雨所造成。暴雨籠罩面積達8.6萬千方公里,其中200毫米以上的強暴雨區面積有16000平方公里,300毫米以上的有6500平方公里,400毫米以上的有2000平方公里。

平均最大1天雨量69.4毫米,最大3天雨量119.1毫米;在這5天中大部分雨量是集中在16日20時至17日8時的12小時內。如垣曲站12個小時的降雨量為249毫米,為五天降水總量499.6毫米的50%。

(10)三門峽大洪水擴展閱讀:

抗洪搶險過程:

1958年大水來臨的時候,中央、河南、山東省政府立即召開了防汛緊急會議,進行全民動員,全力以赴,組織動員了200多萬軍民上堤防汛,有的每公里上堤人數達300—500人。廣大軍民在「人在堤在,水漲堤高,保證不決口」的戰鬥口號。僅一夜之間就加修子埝600多公里,防止廠洪水漫溢,保住了大堤安全。

當花園口出現22300立方米每秒流量時,按規定應啟用北金堤滯洪區和東平湖滯蓄洪水,但考慮到花園口站洪峰已經出現,花園口以上各站水位也已回落,伊、洛、沁河和三門峽以幹流區間雨勢減弱,只要加強防守,充分利用高村以上寬河道和東平湖滯蓄洪水,可以不使用北金堤滯洪區,以減少分洪損失。

此意見經黃河防汛總指揮部徵得河南、山東兩省同意後,並向國務院、中央防汛總指揮部、水利電力部發了請示電報,經周恩來總理批准,決定依靠群眾,固守大堤,不使用北金堤滯洪區,只開放東平湖滯洪區,堅決戰勝洪水,確保安全。

在抗洪斗爭的關鍵日寸刻,周恩來總理於7月18日親臨黃河前線,視察水情,指揮抗洪,總署防守。這對治黃抗洪大軍是極大的鼓舞,對奪取這次勝利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洪水到來之前,各級防汛指揮部組織人員將灘區居民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又立即派出飛機空投救生設備和物資,從而避免了居民大量傷亡。對受洪水淹沒的災民,中央和地方都迅速派山人員和調撥大量物資進行救濟,修復水毀工程,重建家園。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