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三門峽庫區
1. 三門峽水庫勘探記事
耿鶴年
故人已乘黃鶴去,資料文籍滿閣樓;
往事追憶千百件,心中不再空悠悠。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地質勘察工作已經過去了40多年,當年風華正茂的年輕人,而今已是兩鬢斑白。該項工作的領路人,一代宗師賈福海院士也已故去。三門峽工程的歷史功過可以任人評說,但當時用簡陋裝備武裝起來的地質勘察隊員所鑄造出來的「三門峽精神」,像一道永不消逝的電波,至今仍然點擊著我們的心靈,發人深省,催人奮進。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地質勘察,是中國現代水利水電勘察史上最壯麗的歷史畫卷之一,我們要像愛護歷史文物一樣愛護這幅畫卷,不能讓它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埋沒或流失。
我作為一名參與其結緣3年多的老勘察隊員,回想起當年參與水庫勘察的一些往事,仍然歷歷在目。
1.馳援涑水工區
1957年春,會興鎮供水勘探的野外工作結束不久,我受命前去涑水工地支援那裡正在進行的水文地質勘探,主要是抽水試驗工作。
一提起涑水,那屬於晉西南的永濟、運城縣治的涑水河,就使人聯想起《西廂記》里的主人公張生、崔鶯鶯的故事和中唐詩人王之渙的佳作《登鸛雀樓》。盡管往昔背靠中條山、臨近黃河的鸛雀樓可能已不復存在,但那膾炙人口的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仍在人們的心底時隱時現。還有那五姓湖的鹽,解池的硝,也是涑水河中下游名噪一方的礦產。
就是這樣一個人傑地靈,物產豐美的地方,卻屬於三門峽水庫350m高程水位淤積A水線以下的淹沒區或浸沒區,故三門峽工程初步設計階段,確定在涑水河口以上地段興建涑水河堵水築壩工程,並為此開展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
該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是董志良同志,一個走出校門才兩年多的年輕人,卻要領頭擔負起一項遠離總隊領導,包含壩址、庫區勘探在內自成一個體系的勘察項目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剛從居民區的地基工程勘探項目下來的,還沒有從事水文地質勘探和抽水試驗方面的經驗,對現場問題的處理不太熟悉。而我當時在這方面的工作已跌、打、滾、爬了1年多,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此情況下,總隊的領導賈工、夏工派我到涑水工地幫助一段工作,是理所當然的。這也符合他們的一貫思想,把三門峽辦成一所大學校:一方面在內部進行知識、經驗交流;另一方面從外界請來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技術指導;從而既達到較好地完成生產任務,又培養、鍛煉了隊伍的雙重目的。
至於董志良同志,兩年前我們曾在南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培訓班,一起擔任過教學輔導員;在總隊期間也有過一段交往;在後三門峽年代,我們之間在陝西還有過近10年較密切的並肩工作的經歷,這是後話。現在老朋友工作上有了困難,哪有不盡力幫助的。
接到支援涑水工地的任務,我當即放下手頭的事情,對分隊內的工作稍作安排後,像一名正在出征的戰士那樣,打起背包、行李,經潼關、過風陵渡,再轉輾到達當時設在張留庄的工地指揮部,會見了董志良同志和他領導下的10多名技術人員,接著就同他們一起工作,朝夕相處。給人的印象是,他們都是一些熱情可親、作風朴實、工作肯乾的年輕人。其中有一位叫黃維國的,後來成為江蘇省第二水文地質隊的總工程師。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和他曾一起參加過由長春地院舉辦的為期3個多月的各省隊總工程師學習培訓班。十分可惜的是,隔不多久,他竟因積勞成疾而英年早逝。
那時,涑水工區的主要任務是在涑水河口地帶預設的3條壩軸線上進行選擇壩址的勘探。由於該地段下伏地層主要為第四系鬆散沉積,必須通過勘探,編制比較壩軸線的剖面圖;劃分、確定隔水層和含水層的岩性和層位;通過抽水試驗,獲取含水層的滲透系數、涌水量、水位等方面的資料;計算可作為土壩基礎的地基承載力和地基滲漏量及可能產生的繞壩滲漏量,最後選定壩軸線。
為了完成我在這里的預定任務,我同他們一起到現場參加實際工作,發現和共同商量解決在水文地質鑽探和抽水試驗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我還在原列寧格勒設計院編制的相應規程、規范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編寫了一份工作細則,在現場召開的技術人員會議上作了講解,並針對內業整理中有關圖表的編制和水文地質計算的方法問題作了闡述。
當時,工地上採取「三班倒」的作業制度,鑽機工人和值班地質人員每8小時輪換一次。工地指揮部(地質組)的少數技術人員,除了分析整理資料及頂替輪換休息的人員(輪崗值班)而外,還要根據施工中遇到的各種意外問題,隨時去現場商量解決,做出決斷,這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可以是白天,也可以是深夜,有時往往使人徹夜難眠。常常遇到的問題,是在洗孔後,孔內靜止水位緩慢、持續上升,抽水試驗中流量、水位升降不穩定或止水失效等等。
在張留庄,我和涑水工區的同志們一起度過了近20天難忘的日日夜夜。還記得在最後分別時,工地的行政負責人對我說:「歡迎你下次再來涑水,下次來時可不用自帶行李了。」我點頭表示同意。
2.渭河谷地掀熱浪
1957年下半年,我開始投入三門峽水庫的勘探工作。當時,整個供水分隊是成建制開赴庫區的。人員方面除個別作了調整外,黨、政幹部和管理人員基本上是原班人馬。但技術人員,除保留骨幹外,作了大量的縮減。這是由於隨著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勘察的全面推進,一部分人員調出充實其他項目的工作,更有一部分人員奉調離開三門峽,支援國內其他地區的工作,而保留下來的人員,由於經過了1年多的實際工作鍛煉,已基本上能夠獨當一面地擔負起鑽探地質方面的工作。
分隊部設在陝西渭南市的一個下馬的廠房(棉花打包廠)內,隊部的管理人在臨時搭起的幾頂大帳篷內辦公和住宿。廠方還向我們提供了一個碩大的空廠房,用作存放從各個勘探點逐步運來的岩心,即所謂「岩心房」。分隊部下管4~5個野外作業單位(鑽探機組)。
當時,三門峽水庫區的范圍,是由壩前三個不同的運營水位340、350、360m高程確定的。由於350m高程水位預定的運營期限較長,因此水庫區的勘探布置,主要依據350m水位高程,適當地考慮其他兩個水位。依此,勘探區的范圍:分別可達潼關以北,黃河幹流區西岸的芝川鎮和東岸的寶鼎鎮;潼關以西,渭河南岸的耿鎮和北岸的賈蔡村。上述范圍(包括潼關以東黃河兩岸的勘探工作)內共布置了為浸沒計算的勘探剖面31個和為坍岸計算的勘探剖面30個。
依據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質條件的不同,勘探區分為(1)黃河幹流區,(2)渭河南岸區和(3)渭河北岸區。其中(1)區以針對坍岸與沉陷為主要工作對象,個別地段產生浸沒;(2)、(3)區以浸沒為主,個別地段產生坍岸。我所承擔的是渭河北岸區,以浸沒勘探為主,其范圍、面積最大,勘探點最多。
渭北勘探區,在自然地理上是南起秦嶺山前,北達北山的渭河谷地的一部分。地貌單元主要屬於東起洛河,西至涇河之間的渭河北岸一二級階地;在行政區劃上屬於陝西省朝邑、大荔、渭南、臨潼和高陵等縣的一部分。這里土地平坦、肥沃,物產豐富,人民生活自給有餘,當時是陝西省的糧、棉主要產地之一。
勘探的目的和要求是:通過鑽探獲取區內的地層結構、岩性資料和主要含水層與隔水層的位置;經抽水試驗掌握主要含水層的滲透系數、涌水量、天然水位和水化學成分;計算在不同庫水位運營條件下剖面上的壅水曲線,確定浸沒范圍,編制浸沒預測圖;部分鑽孔下觀測管留作長期觀測孔,以供研究在天然狀態下和水庫運營條件下地下水動態變化規律之用。
區內布置了垂直水邊線、間距約20km的主要勘探剖面線13條,其長度不等,最長可達30km,如第11、14號剖面等。
剖面線上鑽孔布置的原則是:
①在河水邊附近和不同的庫水邊線處各布置1個孔;每一地貌單元不少於2~3個孔;最後1個孔一般布在可能的浸沒范圍以外。
②孔距:近庫邊小,一般為500m;遠離庫邊逐漸增大,一般為1000~2000m。
③鑽孔深度:分為深、淺兩類。深孔以打穿河水位以下第一個含水層,進入隔水層3~5m為止;當河水位以下的含水層很厚或強含水層埋藏很深時,則其孔深為當地一個水頭(即庫水位抬高值加原來的河水深)。淺孔則打到地下水位以下10m。深孔一般布在庫水邊的點,另外每一地貌單元不少於2~3個深孔,其餘均打淺孔。
在工作過程中,考慮到主要勘探剖面線的間距太大,為了滿足浸沒計算和編制預測圖的需要,後來又增加了多條輔助勘探剖面和水井調查剖面,插補在主要剖面線之間。
當時,地質技術人員在勘探點上的職責,可以歸納如下:
①按任務書要求現場定孔位,並聯系測量人員到現場進行鑽孔坐標和地面高程的測量。
②對鑽孔的岩心,逐段描述其岩性、定名及進行簡易水文觀測。
③按要求在選定的鑽孔和特定的含水層中,進行抽水試驗。
④採集水、土樣,送實驗室進行室內分析。
⑤按要求選擇部分鑽孔,全孔或縮樣保留岩心,送岩心房或倉庫保管。
⑥按要求選擇一部分施工完的鑽孔,安排定位、定深下觀測管,留作長期觀測。
⑦鑽孔結束後數日內,編制鑽孔綜合成果圖。
⑧全剖面的鑽孔施工結束後,在一定時間內編制地質剖面圖。
⑨在內業整理中,通過計算,繪制壅水曲線,確定浸沒范圖。
野外鑽探施工中,常遇見的問題,可能有以下幾方面:
①岩心採取率低,滿足不了地質分層和岩性鑒定的需要。
②用沖洗液(清水或泥漿)鑽進,常由於洗孔不徹底,測不到精確的天然水位,表現為孔內水位緩慢持續上升,長時間不穩定,而這對在剖面上正確地聯結天然水位曲線和計算壅水曲線是至關重要的。
③抽水試驗過程中,出現規程中不允許出現的流量與水位降低相關曲線中的反曲線現象。
④下觀測管時,由於洗孔不徹底,造成下部沉澱管淤堵超標的問題等等。
當時在每一台鑽機作業的人員是由鑽探工人和看鑽的地質人員(一般只有1人)兩部分組成的。二者在長遠目標上雖然是共同的,但短期的目標很不一致。前者是用施工的工作量和完成期限來衡量,而後者要對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負全責。由此出現的矛盾問題,往往提到分隊部由分隊長同地質技術負責人協商解決。而且,鑽探施工中各個環節的地質工作,很容易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差錯,釀成事故,甚或遭致鑽孔報廢。現在看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鑽機地質技術員,確實是很不容易的。
在歷時1年半多的水庫勘探期間,前蘇聯專家O.Б.巴索娃等曾數次前來檢查指導工作,一同前來的往往還有三門峽工程局、水庫管理局和總隊的有關領導,當地地方政府總是熱情備至地給予接待。我記得有一次在匯報工作時,大荔縣和渭南縣的縣長分別致歡迎詞,那句帶有濃重的陝西方言的開頭語「親愛的蘇聯專家同志……」,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地方政府領導著重介紹轄區的人口、土地面積、耕地上的作物種類、自然經濟條件和工業企業等等。接著由我出示地質剖面圖及其他資料,匯報勘探區的地形、地貌及水文、工程地質條件等方面的情況,並回答問題。最後縣上還盛情款待了來客。
說到勘探隊員們的生活,當時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同志,曾在一次談話中把地質勘察人員稱之為「和平時期的游擊隊員」。那麼,我們這些從事三門峽水庫勘探的年輕人,當屬這支游擊隊中積極的一員。
當時,我們以鑽探機組為單獨的「作戰」單位,每打成一個孔,緊接著又搬到另一個孔位施工。在庫區鑽孔分布十分分散,孔深不大(一般小於百米)的條件下,搬遷十分頻繁,有時達到1月數遷。生產工作除去1天8小時以內的工作(或頂崗、值班)外,還有許多說不清的「份外」工作要干。晚上往往還要參加各種名目繁多的會議,如班會、生活檢討會、事故討論會、黨團組織會等等,剩餘的休息時間很少。即使是分隊部的行管和技術人員,雖有相對固定的駐地,也經常以鑽場為家,整天忙忙碌碌。
與流動而又緊張的生產秩序相伴隨的是生活艱苦、簡單、單調。衣、食方面,統一的著裝(工作服、登山鞋、雨衣、雨鞋)和集體食堂的大鍋飯自不必說,值得一提的是住宿。在機組,除地質技術人員因隨時整編資料可以租住民房外,鑽機工人一般都在機場附近自搭帳篷,住在用床板和長條凳支起的「通鋪」上,談不到什麼通風和採光的條件。我記得有一個機組,機長劉某和機組記錄員董某在工地成婚時,就是在一個大帳篷內,用帆布隔起一道只能放置一張木板雙人床和兩張木方凳的小間,作為他們的新房——一個鑽機工地成婚的愛巢!
平時,當然也沒有居民正常享受文化娛樂生活,有時總隊電影放映隊臨時下到工地,放幾場電影,算是最大的享受,也達到與當地居民聯歡的目的。作為年輕人,在那流動而又繁忙的工作之餘,有時也會有溢於言表的對家鄉和親人的思戀。
以上只是勘探隊員們生活的一個方面,但從另一方面說,生活又是豐富多彩的。工作之餘可以觀賞、領略到渭北東部那多採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
有一次為定孔位,我曾同一名測量員,連推帶扛的騎自行車涉險通過渭、洛河之間綿延數百平方公里的沙丘地帶,其間分布著經風吹起排列有序的新月形沙丘和沙壠。那沙丘地帶競長達40km、寬7~10km,實屬渭北的一大奇觀。
為了解勘探區周邊的地形、地質情況,我曾經到黨睦鎮北駐足瀏覽了可能是由古代湖泊演變形成的蘆陽湖大窪地。現在想起,40多年前那樣廣闊無垠、鹽漬斑斑、只有狼跡、沒有人跡的「蘆窪」,現在一定已經改造成為萬頃良田了。
我曾在古城朝邑觀賞過那石板鋪成的街面,和由大青磚砌築的古代建築和民居,為它們即將沉入庫底而婉惜過。
我到過渭北東部的許多古鎮:固市、交斜、孝義、信義、羌白、官道、雨金諸鎮,還有那街道的東、西兩段分屬於渭南縣和臨潼縣管轄的田市鎮……在那人頭攢動,攤鋪密布的集市裡趕過場。
那時的渭北,解放才7~8年,還保留著明、清朝代殘留下來的古樸民風、民俗,交通也不太方便。在那古驛道似的大車道上,風塵僕僕,來回行駛著帶有車篷的三輪或四輪馬車,載著過市趕場的內、外商賈和耕讀起家的士紳。還有那頭上裹著毛巾、赤足挑擔的老鄉和那趕著毛驢迎親、送親的青年夫婦……
2004年11月30日於南京
2. 你對三門峽水庫了解嗎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邊陲,豫晉陝三省交界處,東連洛陽,南接南陽,西與陝西省接壤,北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 其中山地約佔54.8% ,丘陵佔36%,平原佔9.2%,可謂「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區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間,位於靈寶市小秦嶺老鴉岔腦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三門峽市區座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三門峽水庫,形似半島,素有「四面環山三面水」之稱。
-- 三門峽水庫
黃水在河南省的潼關至孟津,也即陝縣一帶為太行山脈所阻,以巨大的水力,沖出三路山口。後人把這三道激流,自東至西,稱為「人門」「神門」「鬼門」,即三門。而在三門之間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則分別被稱作人、神、鬼三島。
自西漢至民國,黃河一直是航運大河。在黃河弄舟,搏擊於湍急渾濁的黃水中,幾成中華民族與命運搏鬥的象徵。三門峽被歷代行船人視為畏途,黃河水在這里奔騰咆嘯。沒有人注意狹窄的河床和河床下堅固的花崗岩,可成為攔河打壩的基礎,直到20世紀。
20世紀是人類以自己的貪婪和膽大妄為向自然界挑戰的開始。水的巨大勢能,惹動一批又一批自以為有了點本事的人的遐想。三門峽在整條黃河上太獨特了,不但有堅固的河床,還可控制92%的流域面積上所產生的洪水和泥沙,不由的不被頻頻提起。
終於,美麗神奇的三門峽,作為黃河的出山口,在它扼守百萬年之後,終結在淺識而魯莽的人類之手。
◆ 三門峽水庫上馬
1954年4月,國家計委決定,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在蘇聯專家組的指導下,編制黃河流域規劃;中央決定將三門峽樞紐大壩和水電站委託蘇聯設計。年底,《規劃報告》出台,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報告里,選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為黃河綜合利用的第一期重點工程:蓄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米;
主要任務:
①將黃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為8000立方米/秒;這樣,黃河洪水的災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黃河下游的洪水威脅自然解除。
②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實現「黃河清」,使下遊河床不再淤高。
③調節黃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萬畝,遠景灌溉7500萬畝。
④裝機90萬千瓦,年發電量46億度。
⑤改善下游航運。
結論:巨大的綜合效益(——與三十多年後的三峽大壩論證結論相同)。
但是,有兩個嚴重問題是該《規劃報告》難於迴避的:
①水庫將淹沒農田207萬畝,移民60萬。
②泥沙淤積。雖然預留攔沙庫容147億立方米(總庫容的2/5),若不計上游的減沙效益,水庫壽命只有25-30年。
這個由計算而得出的數目觸目驚心。25-30年後,黃河在三門峽處梗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目標集中到「上游減沙」上。只要黃河上游不再來沙,水庫淤積的問題豈不就不再是問題?
但如何減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給出的葯方是「水土保持」。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就不會流到黃河裡了。所以水土保持能否奏效,直接關系三門峽工程的能否上馬。然而浪漫家們的「水土保持」是在書面上實現的。在向蘇聯方面方提出的《技術任務書》里,關於泥沙,中方給出的數據是:到1967年,來沙可減少到50%;50年之後,可減少100%。連以豪邁著稱的「蘇聯老大哥」對這種數據都消受不了了。蘇聯專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見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計得低些,是比較審慎的」,然後就象小學生做算術題一樣,筆下一動就將1967年來沙改為「減少20%,50年後減少50%」。
今天,也就是從那時算起40年之後,如果你有機會去陝西、山西的黃土高原看一看,你會看到水土流失有增無減;而如果你接著旅行到豫、魯一帶,看到的是一年大部份時間里,大片乾涸的河灘間重濁的黃流在緩緩地爬動??黃河已經變成一條季節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間,斷流19次。近年則一年就斷數次。
1955年夏天,在人大一屆二次會議上,三門峽工程經全體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就像今天的三峽工程給了世界一次震驚一樣,用周恩來總理的話說,「作了那麼一個世界性的報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就在這一片興奮與騷動之中,站出了兩名書生。他們不具黨派背景,也沒有任何政治沖動。他們只是科學家、工程師,是誠實的、肯用功的、對自己的專業和國家有責任感的人。其中一人正當盛年,是著名學府的教授;另一名剛從學校畢業,那時才25歲。
他們不同意在三門峽建壩,不同意高壩。他們平靜而自信地把自己的學術見解,交到掌握著百姓命運的決策人手裡。今天回過頭來看,他們當時對三門峽工程的批評意見,幾乎絲毫不爽的成了這日後多災多難、狼狽不堪的工程之讖語。他們的意見當時沒有人聽;他們學術的與為人的價值,事後也不為身居要位的鑽
謀者所重。1991年筆者與他們見面時,不但他們的職位與30多年前無大差別;他們在自己更深厚的學養的基礎上所做出的新的呼籲,竟依舊無人理會。
一位是黃萬里教授,一位是溫善章工程師。
◆ 三門峽的「捷報」
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完成對黃河的截流!
1960年6月,壩築到了340米,已能夠攔洪!
同年9月,實行關閘蓄水攔沙!
庫內的水位在漲,庫區百姓一批批離開先祖聚居的故鄉。1961年2月9日,當壩前水位達332.58米(尚未到設計高度)的時候,泥沙淤積迅速發展;同時,原來設想得比較簡單樂觀的遷移也遇到了困難,工程實際上已無法按原設想進展。各路英雄爭論不休,拿不出個准主意。然而工程還在繼續。
1961年4月,大壩築到了計劃高程353米。10個月後,62年2月,第一台15萬千瓦機組試運轉,從表面看,工程建設按設計完成。被大壩攔阻的河水靜止下來,泥沙沉到了庫底。沒了泥沙的河水從泄水孔流出,壩外實現了「黃河清」。
報紙照例大報喜。但在三門峽主事的幾位,卻是怎麼也喜不起來的,因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並未解決,在這自蓄水以來一年半的時間里,十五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三門峽到潼關的河道里,把潼關河床抬高了4.5米。從秦嶺下來的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本來流得好好的,此時已變成「來水宣瀉不暢」,弄得從無水患的渭河兩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
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浸沒,老百姓只見自己的土地年年減產,不知原因何在??他們的土地實則因為水庫蓄水已鹽鹼化,甚至沼澤化。最糟糕的問題是,河床的「翹尾巴」——即泥沙淤積向上游延伸,己威脅到以西安為中心的工業基地。
1962年3月,水電部不得不在鄭州召開會議,將美妙的「黃河清」暫時放在一邊,三門峽水庫的運用方式由當初定的「攔蓄上游全部來沙」改為「滯洪排沙」。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頭,第一台15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剛剛披紅褂彩地發電不足一個月,便已沒有了用武之地,後來只好被拆遷到湖北的丹江口電站去。
運用方式作了180度大轉彎之後,淤積有所減緩,但因泄水底洞底檻高,泄流量還是太小,「翹尾巴」淤積繼續向上游發展,潼關河床已抬高,造成渭河、洛河、黃河淤積連鎖反應。受害嚴重的陝西省再也不能再容忍下去,在1962召開的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壩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泄洪閘門全部開啟——換句話說,就是讓黃河按照原來沒有大壩的方式流!
為了申訴自己遭受的災難,陝西地方官繞過以和稀泥著稱的的周恩來,直接到毛澤東那裡「告御狀」。
◆ 三門峽改建
只好對原來的工程進行改建。三門峽改建的第一期方案是:在大壩左岸增建兩條泄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引水發電鋼管,以此來加大泄流排沙能力的方案開始實施。讀者若嫌這么說不夠直觀,不好理解,可這樣想:本來黃河流得好好的,1957-1960年間用「雄偉大壩」給堵上了;2年之後開始出事,4年以後要承受不住,但大壩已經「巍峨聳立」在那兒了,既然不能炸,只好用加管和開洞的辦法,讓被正面大壩堵住的沙和水,盡量從旁邊的又新開出的隧洞和底下本來用來發電的管子流出去。
——這就是「兩洞四管」方案。這一方案的確立,被認為是親自參與改建方案的敬愛的周總理「挽救了一個接近失敗的工程」。然而誰都能看得出,這是一個救急方案,毫無浪漫可言。
改建工程1965年開工,三年之後完成。此時,水庫的淤積減輕了,但排沙能力仍不足,潼關以上,所謂「翹尾巴」淤積還在繼續。到了1969年夏,西安再度告急。周恩來分身乏術,只好委託河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兼黃河防汛總指揮劉建勛外加副總理紀登奎,再度在三門峽主持召汗「四省及水電部參加的會議」。
參加會的人都知道,兩洞四管解決不了問題,「防止下游千年一遇的洪水」不再提,變成了「確保西安,確保下游」。氣魄不那麼雄偉的「合理防洪、排沙放淤、徑流發電」得到確認。更具體他說,是期求當水位在315米時,把水和沙往下排,將泄流量加大到10000立方米/秒。至於下游安全還是不安全,此時已無人再提,只要潼關別再「翹」就阿彌陀佛。
這回的措施為:打開原1-8號施工導流底孔(這些孔是黃萬里先生曾經堅決請求保留,以備將來排沙用,而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張光斗按蘇聯設計用混凝上堵上的。每個洞被重新掏開都要花費上千萬元);同時,將改建過的發電引水鋼管進口降低13米,變成「低水頭發電」。這樣一來,原本設計的大功率水輪發電機已派不上用場,只好改用5萬千瓦的小發電機。
第二次改建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到1973年12月,挖開了8個施工導流底孔,當壩前水位為315米時,泄量由6000立方米/秒增至9060立方米/秒,運用原則變為「蓄清排渾、調水調沙」。身上又是孔、又是洞,外加旁邊還有兩條導管的三門峽大壩的泄流排沙能力問題,算是暫時解決了。
但潼關河床尚未回復到原有高程,比建庫前仍高出3米多。1992年8月渭河洛河洪水入黃河不暢,漫堤決口,淹沒了農田60多萬畝,約5萬返庫移民受災,近3萬人無家可歸。如遇特大洪水,庫區還將遭受巨大災害。至於下游的淤積情況,1985年丁六逸在《三門峽水庫及運用》中寫道:
(改建後),由於這幾年水庫敞泄,小流量時庫水位很低,庫區沖刷後,形成小水帶大沙,加重了下遊河道的淤積。至於三門峽工程本身,蓄水不到5年,庫容損失一半,曾幾何時掛在嘴上的綜合效蓋:發電,灌溉,航運(維持下游水深1米)全都落了空。
如果讀者以為改建後的三門峽終於可以松一口氣的話,又錯了。
以上只是三門峽大壩的建設和改建,還未談到那個最敏感從而也是最嚴重的問題——水庫淹沒損失。最初按360米設計時,要淹沒耕地333萬畝,遷移90萬人;後來,1958年,周恩來總理遏制住蘇式豪邁,將初期水位運用定為335米時,還要淹沒耕地85.6萬畝,移民31.89萬人;後來,庫區塌岸發生,移民又增加了8.49萬人,實際總數達40.38萬人。他們當中,遷往寧夏、甘肅敦煌等偏遠地區的共3.99萬人,由於水土不服,曾多次遷來遷去,現已大部遷回。由關中平原遷往山區旱塬、溝壑區的12.11萬人,也因無法生產而遷回原地。
這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帶的幾十萬人,20多年來毀家遠遷、困苦輾轉。他們為返回家園而進行的斗爭一直在持續。最終,因為三門峽大壩降低了原來的蓄水高程,他們才得以回到家鄉。可他們原本世代耕種的肥沃土地已被黃河泥沙厚厚地覆蓋。許多地方,已經被軍隊和國營農村捷足先登地佔據。他們又不得不開展曠日持久的斗爭,要求退還他們被占據的土地。
◆ 小浪底又上來了
改建後的三門峽,將與沒有修建水庫前的自然情況無大區別。三門峽努力要恢復的,是力求入庫泥沙全部下排,與最早興建三門峽工程初衷——「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完全南轅北轍。
折騰了30多年,花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與財力,又回到了初始點——力爭變成無庫自然情況!
這時,當年建三門峽時的初衷——改善黃河下遊河道的淤積和防洪靠什麼來實現呢?讀者讀到下面一段活時,不知作何感想:
……但是,因為黃河洪水、泥沙尚未得到基本控制,河床越淤越高,洪水的威脅越來越大,防洪形勢更加險峻……綜合效益……解決黃河洪水威脅顯得 更為迫切……
有點耳熟,是不是?這和當初論證三門峽上馬的口徑幾乎一模一樣。但這已經不是在說三門峽,而是另一座黃河上的新壩——小浪底。當年三門峽工程沒有做到的,這回又全交給位於三門峽下游的小浪底了。小浪底總庫容126.5億立方米,也要搞攔沙減淤,據說能對黃河下游減淤20年左右。黃河上的浪漫派們這回又有新寵了。
小浪底的前景又會是什麼呢?
還有三門峽水庫該怎麼擺?當初把話說得那麼滿。不過這區區小事是難不倒掌握了輿論宣傳工具的當權派的。三門峽工程依舊偉大,因為它顯示了「黃河的造地功能」??固然淹沒了土地,但由於淤,又造出新地。當然還有浩淼的人工湖泊,引來了美麗的白天鵝雲雲。
◆ 帳
三門峽工程的成敗,在中國至今不容許公開切實討論。
不過帳總是需要算的。先讓我們看直接經濟損失:
①高壩工程低壩運用,這意味著,僅工程本身,就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③兩次改建,包括至今還在修補那些磨損的洞和水輪機的費用;
③多淹沒的耕地和毀壞的耕地;
④當時多遷移的30多萬人和後來返遷的15萬人;
⑤水庫運用以來,由於河流自然狀況的改變,庫區包括渭河下游的河道整治、兩岸的防洪設施、鹽鹼地治理,因塌岸、滑坡而必須修建的防護工程;
⑤抬高水位引起的良田鹽鹼化而導致的減產;在「蓄水攔沙」時期,因下放清水而沖刷了的下游生產堤內的良田;
這些,最保守的估計,不下百億。
再看對環境的破壞:
①由於水庫周圍地下水位提高造成耕地鹽鹼化50多萬畝;
③由於水庫蓄水導致塌岸而損失的耕地;
③毀掉文化發祥地的珍貴文化古跡;
還不必說時間上的失誤:如果將這些人力、物力、財力投到黃河下游的堤防加固和其他有效的水利設施;投入到交通和通訊系統;投入到教育與文化設施;哪怕僅僅投入到黃河上中下游的水上保持、植樹造林、防護與灌溉,全流域的情況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
那麼,為什麼呢?究竟什麼使得一大群不能說不愛國、更不能說不具業務專長的中國人跌了這么大的一個跟頭?
◆ 「黃河清」
1964年,決定三門峽第一次改建的時候,周恩來的解釋是:
看來,1958年決定三門峽工程急了點。1955年人大報告黃河清把我壓的。1958年只是把水位降低了。頭腦發熱的時候,總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重視另一面,不能辯證地看問題。原因就是認識不夠,認識不夠自然就重視不夠,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
為什麼會「急」?頭腦為什麼會發熱?「黃河清」這三個字怎麼會造成壓力?為什麼在如此顯而易見的問題上,會「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到底
是把什麼放得過重,因此要犧牲掉其他呢?
作為後世的觀察者,我不傾向於將他們這批五十年代的「三門峽迷」與1980年代未那批力促在長江幹流築壩的三峽「大庫迷」們等同,也就是說,我不認為他們也像那些鄧小平時代的人一樣懷有對錢的享用與支配的渴望(我於1989年春親眼見到整列地排在北京京西賓館院子里的該工程籌備組的豪華進口車隊,還有他們在北京為自己蓋的成片住房。按1989年初的估計,工程尚未正式上馬,這類雜項已用去了不下4個億),只說他們在可能達到的技術成就面前太執迷、太浪漫、太簡單。那麼,當時的政府??或者說黨??的決策者們呢,李葆華、鄧子恢、周恩來、劉少奇,還有大救星毛主席,他們圖的是什麼呢?
1964年6月和12月,周恩來說過這么幾句話:
三門峽工程我們打了無准備的仗。……建國後才五、六年就決定興建三門峽工程,當時想要黃河清,志向很大,誇下了海口……
這反復被提到的「黃河清」,出自自古以來的一句話,知道的人馬上就能跟著念出隨後的那三個字:「聖人出」。
——全部問題的關鍵就在這後面三個字上面。
三門峽的上馬,說出來的理由是為了「黃河清」,而沒有說出來的理由就是為了證實「聖人出」。自古誰能讓黃河清?共產黨,偉大領袖毛主席!那麼,誰是聖人不就是清楚了嗎?!
不要說1950年代,就是今天,整億中國人也還生活在企盼明君的歷史陰影里。在我們這個千年農業古國,治水從來是明君的大業績,不但史不絕書,實在已經鐫刻在每個人的意識里。
「黃河清」既成了一種標志,為達成這種封神式的祭祀,當時從上到下所懷著的主要驅動力,其實是「聖人出而天下治」那樣一種狂熱虔誠——當然,使用的語言是所謂「人民當家作主」,其實是人民被聖人作主。而當全國的資源得以以計劃經濟的方式集中調用的時候,種種偉業自然就「無往而不勝了」。
3. 三門峽是在什麼地方呢大地方名是什麼是重慶的嗎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隨著舉世聞名的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內峽大壩的建設而崛起容的一座新興城市。每年入冬以後到次年初春這段風寒雪飄的季節,這座美麗的城市總會迎來西伯利亞的朋友-----白天鵝。 在三門峽庫區廣闊明澈、碧波盪漾的湖面上,成千上萬只白天鵝自由自在地飛翔、飄游、嬉水、覓食,安詳地休養生息,三門峽也因此有了「天鵝城」的美譽。
4. 山西運城三門峽庫區管理局局長級別
三門峽庫區管理局省級部門屬於正處級編制 但沒有沒有運城市級管理編制 只有平陸、芮城、永濟3縣(市)三門峽庫區管理局和山西省三門峽庫區建設工程局
5. 為什麼三門峽水庫會給給黃河上遊人民造成了災難
前陝西省委書記安啟元表示:「這個大壩確實是一個愚蠢的錯誤。」陝西省是三門峽工程及其後果最為直接的受害者。「我們應從科學的角度考慮所有這些工程,如果不科學,我們就不應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我認為,這個工程非常愚蠢。」
多年來,安啟元一直大力游說,希望拆除這個大壩。他對三門峽工程的批評在最高權力走廊中得到附和,甚至包括那些三峽工程的堅定支持者。
唯一認為三門峽大壩有好處的人,是生活在大壩附近農村地區的基層共產黨官員。他們忠實地遵守著已經過時的黨的方針,認為大壩的好處多於負面影響——這與目前三峽大壩的口號一致。
安啟元表示:「三門峽大壩給生活在黃河附近的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那些災難遠遠超過大壩在某一時期可能帶來的好處。」
三門峽以及其它考慮欠妥的水電和調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該地區水資源短缺現象不斷惡化,引發了土地爭議。
三門峽大壩一完工,混濁黃河中的沉積物就開始堆積,導致政府不得不在幾年後重修大壩。幾個世紀以來,由於破壞性洪水頻發,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悲哀」。
盡管工程在上世紀60年代徹底重建,但泥沙淤積仍在繼續並向上游蔓延。修築大壩本來是為了防範洪水,但大壩自身卻最終導致洪水暴發。毛澤東當時曾生氣地宣布,如果大壩沒作用,就應炸掉它。當時,超過40萬人被迫搬遷,為大壩和水庫讓路,其中許多人生活在附近城鎮類似貧民窟的環境中。
隨著泥沙不斷淤積,且工業用水過度導致黃河流量減少,大量耕地重新浮出水面,促使許多農民回到耕地上,勉強維持生計。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政府正式將大量搬遷農戶重新遷回原籍,但多數人分到的土地大大少於20多年前他們留下的土地。
「政府讓我們離開土地時,我只有十幾歲,等我們回來時已是1986年,」生活在水庫地區的60歲的農婦劉翠英(音譯)說道。「我們只是要求得到以前屬於我們家的土地。如果我們得不到應有的土地,我們怎麼生活?」
在三峽地區,至少130萬移民的重新安置問題引發了土地爭議,政府曾多次鎮壓。一些官員擔心,就像三門峽的例子那樣,由於移民難以適應新的環境,問題將惡化。
三峽工程的批評者警告稱,三門峽工程許多最糟糕的環境影響可能也會在這一新工程上重演,包括泥沙淤積、長期污染以及洪水愈加泛濫。
如今,三門峽大壩僅偶爾發電,發電量也很小,而在建設之初,官員們卻聲稱,該大壩將提供全國電力需求的三分之一。
三峽大壩也有類似的豪言壯語,高官們稱,三峽大壩將提供全國電力供應的十分之一。然而隨著電力需求飆升且大壩的諸多缺陷開始顯現,這些豪言壯語已悄然沉寂。
武漢大學教授、中國著名的水資源管理專家伍新木表示:「全球已進入一個後大壩時期,三門峽大壩明顯是一個錯誤。」
「我們應從三門峽工程中吸取教訓,考慮建設大壩的長期影響,而非短期利益。」
6. 有誰知道有關於「三門峽」和「三門峽水庫」的資料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邊陲,豫晉陝三省交界處,東連洛陽,南接南陽,西與陝西省接壤,北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 其中山地約佔54.8% ,丘陵佔36%,平原佔9.2%,可謂「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區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間,位於靈寶市小秦嶺老鴉岔腦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三門峽市區座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三門峽水庫,形似半島,素有「四面環山三面水」之稱。
-- 三門峽水庫
黃水在河南省的潼關至孟津,也即陝縣一帶為太行山脈所阻,以巨大的水力,沖出三路山口。後人把這三道激流,自東至西,稱為「人門」「神門」「鬼門」,即三門。而在三門之間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則分別被稱作人、神、鬼三島。
自西漢至民國,黃河一直是航運大河。在黃河弄舟,搏擊於湍急渾濁的黃水中,幾成中華民族與命運搏鬥的象徵。三門峽被歷代行船人視為畏途,黃河水在這里奔騰咆嘯。沒有人注意狹窄的河床和河床下堅固的花崗岩,可成為攔河打壩的基礎,直到20世紀。
20世紀是人類以自己的貪婪和膽大妄為向自然界挑戰的開始。水的巨大勢能,惹動一批又一批自以為有了點本事的人的遐想。三門峽在整條黃河上太獨特了,不但有堅固的河床,還可控制92%的流域面積上所產生的洪水和泥沙,不由的不被頻頻提起。
終於,美麗神奇的三門峽,作為黃河的出山口,在它扼守百萬年之後,終結在淺識而魯莽的人類之手。
◆ 三門峽水庫上馬
1954年4月,國家計委決定,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在蘇聯專家組的指導下,編制黃河流域規劃;中央決定將三門峽樞紐大壩和水電站委託蘇聯設計。年底,《規劃報告》出台,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報告里,選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為黃河綜合利用的第一期重點工程:蓄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米;
主要任務:
①將黃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為8000立方米/秒;這樣,黃河洪水的災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黃河下游的洪水威脅自然解除。
②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實現「黃河清」,使下遊河床不再淤高。
③調節黃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萬畝,遠景灌溉7500萬畝。
④裝機90萬千瓦,年發電量46億度。
⑤改善下游航運。
結論:巨大的綜合效益(——與三十多年後的三峽大壩論證結論相同)。
但是,有兩個嚴重問題是該《規劃報告》難於迴避的:
①水庫將淹沒農田207萬畝,移民60萬。
②泥沙淤積。雖然預留攔沙庫容147億立方米(總庫容的2/5),若不計上游的減沙效益,水庫壽命只有25-30年。
這個由計算而得出的數目觸目驚心。25-30年後,黃河在三門峽處梗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目標集中到「上游減沙」上。只要黃河上游不再來沙,水庫淤積的問題豈不就不再是問題?
但如何減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給出的葯方是「水土保持」。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就不會流到黃河裡了。所以水土保持能否奏效,直接關系三門峽工程的能否上馬。然而浪漫家們的「水土保持」是在書面上實現的。在向蘇聯方面方提出的《技術任務書》里,關於泥沙,中方給出的數據是:到1967年,來沙可減少到50%;50年之後,可減少100%。連以豪邁著稱的「蘇聯老大哥」對這種數據都消受不了了。蘇聯專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見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計得低些,是比較審慎的」,然後就象小學生做算術題一樣,筆下一動就將1967年來沙改為「減少20%,50年後減少50%」。
今天,也就是從那時算起40年之後,如果你有機會去陝西、山西的黃土高原看一看,你會看到水土流失有增無減;而如果你接著旅行到豫、魯一帶,看到的是一年大部份時間里,大片乾涸的河灘間重濁的黃流在緩緩地爬動??黃河已經變成一條季節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間,斷流19次。近年則一年就斷數次。
1955年夏天,在人大一屆二次會議上,三門峽工程經全體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就像今天的三峽工程給了世界一次震驚一樣,用周恩來總理的話說,「作了那麼一個世界性的報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就在這一片興奮與騷動之中,站出了兩名書生。他們不具黨派背景,也沒有任何政治沖動。他們只是科學家、工程師,是誠實的、肯用功的、對自己的專業和國家有責任感的人。其中一人正當盛年,是著名學府的教授;另一名剛從學校畢業,那時才25歲。
他們不同意在三門峽建壩,不同意高壩。他們平靜而自信地把自己的學術見解,交到掌握著百姓命運的決策人手裡。今天回過頭來看,他們當時對三門峽工程的批評意見,幾乎絲毫不爽的成了這日後多災多難、狼狽不堪的工程之讖語。他們的意見當時沒有人聽;他們學術的與為人的價值,事後也不為身居要位的鑽
謀者所重。1991年筆者與他們見面時,不但他們的職位與30多年前無大差別;他們在自己更深厚的學養的基礎上所做出的新的呼籲,竟依舊無人理會。
一位是黃萬里教授,一位是溫善章工程師。
◆ 三門峽的「捷報」
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完成對黃河的截流!
1960年6月,壩築到了340米,已能夠攔洪!
同年9月,實行關閘蓄水攔沙!
庫內的水位在漲,庫區百姓一批批離開先祖聚居的故鄉。1961年2月9日,當壩前水位達332.58米(尚未到設計高度)的時候,泥沙淤積迅速發展;同時,原來設想得比較簡單樂觀的遷移也遇到了困難,工程實際上已無法按原設想進展。各路英雄爭論不休,拿不出個准主意。然而工程還在繼續。
1961年4月,大壩築到了計劃高程353米。10個月後,62年2月,第一台15萬千瓦機組試運轉,從表面看,工程建設按設計完成。被大壩攔阻的河水靜止下來,泥沙沉到了庫底。沒了泥沙的河水從泄水孔流出,壩外實現了「黃河清」。
報紙照例大報喜。但在三門峽主事的幾位,卻是怎麼也喜不起來的,因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並未解決,在這自蓄水以來一年半的時間里,十五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三門峽到潼關的河道里,把潼關河床抬高了4.5米。從秦嶺下來的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本來流得好好的,此時已變成「來水宣瀉不暢」,弄得從無水患的渭河兩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
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浸沒,老百姓只見自己的土地年年減產,不知原因何在??他們的土地實則因為水庫蓄水已鹽鹼化,甚至沼澤化。最糟糕的問題是,河床的「翹尾巴」——即泥沙淤積向上游延伸,己威脅到以西安為中心的工業基地。
1962年3月,水電部不得不在鄭州召開會議,將美妙的「黃河清」暫時放在一邊,三門峽水庫的運用方式由當初定的「攔蓄上游全部來沙」改為「滯洪排沙」。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頭,第一台15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剛剛披紅褂彩地發電不足一個月,便已沒有了用武之地,後來只好被拆遷到湖北的丹江口電站去。
運用方式作了180度大轉彎之後,淤積有所減緩,但因泄水底洞底檻高,泄流量還是太小,「翹尾巴」淤積繼續向上游發展,潼關河床已抬高,造成渭河、洛河、黃河淤積連鎖反應。受害嚴重的陝西省再也不能再容忍下去,在1962召開的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壩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泄洪閘門全部開啟——換句話說,就是讓黃河按照原來沒有大壩的方式流!
為了申訴自己遭受的災難,陝西地方官繞過以和稀泥著稱的的周恩來,直接到毛澤東那裡「告御狀」。
◆ 三門峽改建
只好對原來的工程進行改建。三門峽改建的第一期方案是:在大壩左岸增建兩條泄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引水發電鋼管,以此來加大泄流排沙能力的方案開始實施。讀者若嫌這么說不夠直觀,不好理解,可這樣想:本來黃河流得好好的,1957-1960年間用「雄偉大壩」給堵上了;2年之後開始出事,4年以後要承受不住,但大壩已經「巍峨聳立」在那兒了,既然不能炸,只好用加管和開洞的辦法,讓被正面大壩堵住的沙和水,盡量從旁邊的又新開出的隧洞和底下本來用來發電的管子流出去。
——這就是「兩洞四管」方案。這一方案的確立,被認為是親自參與改建方案的敬愛的周總理「挽救了一個接近失敗的工程」。然而誰都能看得出,這是一個救急方案,毫無浪漫可言。
改建工程1965年開工,三年之後完成。此時,水庫的淤積減輕了,但排沙能力仍不足,潼關以上,所謂「翹尾巴」淤積還在繼續。到了1969年夏,西安再度告急。周恩來分身乏術,只好委託河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兼黃河防汛總指揮劉建勛外加副總理紀登奎,再度在三門峽主持召汗「四省及水電部參加的會議」。
參加會的人都知道,兩洞四管解決不了問題,「防止下游千年一遇的洪水」不再提,變成了「確保西安,確保下游」。氣魄不那麼雄偉的「合理防洪、排沙放淤、徑流發電」得到確認。更具體他說,是期求當水位在315米時,把水和沙往下排,將泄流量加大到10000立方米/秒。至於下游安全還是不安全,此時已無人再提,只要潼關別再「翹」就阿彌陀佛。
這回的措施為:打開原1-8號施工導流底孔(這些孔是黃萬里先生曾經堅決請求保留,以備將來排沙用,而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張光斗按蘇聯設計用混凝上堵上的。每個洞被重新掏開都要花費上千萬元);同時,將改建過的發電引水鋼管進口降低13米,變成「低水頭發電」。這樣一來,原本設計的大功率水輪發電機已派不上用場,只好改用5萬千瓦的小發電機。
第二次改建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到1973年12月,挖開了8個施工導流底孔,當壩前水位為315米時,泄量由6000立方米/秒增至9060立方米/秒,運用原則變為「蓄清排渾、調水調沙」。身上又是孔、又是洞,外加旁邊還有兩條導管的三門峽大壩的泄流排沙能力問題,算是暫時解決了。
但潼關河床尚未回復到原有高程,比建庫前仍高出3米多。1992年8月渭河洛河洪水入黃河不暢,漫堤決口,淹沒了農田60多萬畝,約5萬返庫移民受災,近3萬人無家可歸。如遇特大洪水,庫區還將遭受巨大災害。至於下游的淤積情況,1985年丁六逸在《三門峽水庫及運用》中寫道:
(改建後),由於這幾年水庫敞泄,小流量時庫水位很低,庫區沖刷後,形成小水帶大沙,加重了下遊河道的淤積。至於三門峽工程本身,蓄水不到5年,庫容損失一半,曾幾何時掛在嘴上的綜合效蓋:發電,灌溉,航運(維持下游水深1米)全都落了空。
如果讀者以為改建後的三門峽終於可以松一口氣的話,又錯了。
以上只是三門峽大壩的建設和改建,還未談到那個最敏感從而也是最嚴重的問題——水庫淹沒損失。最初按360米設計時,要淹沒耕地333萬畝,遷移90萬人;後來,1958年,周恩來總理遏制住蘇式豪邁,將初期水位運用定為335米時,還要淹沒耕地85.6萬畝,移民31.89萬人;後來,庫區塌岸發生,移民又增加了8.49萬人,實際總數達40.38萬人。他們當中,遷往寧夏、甘肅敦煌等偏遠地區的共3.99萬人,由於水土不服,曾多次遷來遷去,現已大部遷回。由關中平原遷往山區旱塬、溝壑區的12.11萬人,也因無法生產而遷回原地。
這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帶的幾十萬人,20多年來毀家遠遷、困苦輾轉。他們為返回家園而進行的斗爭一直在持續。最終,因為三門峽大壩降低了原來的蓄水高程,他們才得以回到家鄉。可他們原本世代耕種的肥沃土地已被黃河泥沙厚厚地覆蓋。許多地方,已經被軍隊和國營農村捷足先登地佔據。他們又不得不開展曠日持久的斗爭,要求退還他們被占據的土地。
◆ 小浪底又上來了
改建後的三門峽,將與沒有修建水庫前的自然情況無大區別。三門峽努力要恢復的,是力求入庫泥沙全部下排,與最早興建三門峽工程初衷——「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完全南轅北轍。
折騰了30多年,花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與財力,又回到了初始點——力爭變成無庫自然情況!
這時,當年建三門峽時的初衷——改善黃河下遊河道的淤積和防洪靠什麼來實現呢?讀者讀到下面一段活時,不知作何感想:
……但是,因為黃河洪水、泥沙尚未得到基本控制,河床越淤越高,洪水的威脅越來越大,防洪形勢更加險峻……綜合效益……解決黃河洪水威脅顯得 更為迫切……
有點耳熟,是不是?這和當初論證三門峽上馬的口徑幾乎一模一樣。但這已經不是在說三門峽,而是另一座黃河上的新壩——小浪底。當年三門峽工程沒有做到的,這回又全交給位於三門峽下游的小浪底了。小浪底總庫容126.5億立方米,也要搞攔沙減淤,據說能對黃河下游減淤20年左右。黃河上的浪漫派們這回又有新寵了。
小浪底的前景又會是什麼呢?
還有三門峽水庫該怎麼擺?當初把話說得那麼滿。不過這區區小事是難不倒掌握了輿論宣傳工具的當權派的。三門峽工程依舊偉大,因為它顯示了「黃河的造地功能」??固然淹沒了土地,但由於淤,又造出新地。當然還有浩淼的人工湖泊,引來了美麗的白天鵝雲雲。
◆ 帳
三門峽工程的成敗,在中國至今不容許公開切實討論。
不過帳總是需要算的。先讓我們看直接經濟損失:
①高壩工程低壩運用,這意味著,僅工程本身,就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③兩次改建,包括至今還在修補那些磨損的洞和水輪機的費用;
③多淹沒的耕地和毀壞的耕地;
④當時多遷移的30多萬人和後來返遷的15萬人;
⑤水庫運用以來,由於河流自然狀況的改變,庫區包括渭河下游的河道整治、兩岸的防洪設施、鹽鹼地治理,因塌岸、滑坡而必須修建的防護工程;
⑤抬高水位引起的良田鹽鹼化而導致的減產;在「蓄水攔沙」時期,因下放清水而沖刷了的下游生產堤內的良田;
這些,最保守的估計,不下百億。
再看對環境的破壞:
①由於水庫周圍地下水位提高造成耕地鹽鹼化50多萬畝;
③由於水庫蓄水導致塌岸而損失的耕地;
③毀掉文化發祥地的珍貴文化古跡;
還不必說時間上的失誤:如果將這些人力、物力、財力投到黃河下游的堤防加固和其他有效的水利設施;投入到交通和通訊系統;投入到教育與文化設施;哪怕僅僅投入到黃河上中下游的水上保持、植樹造林、防護與灌溉,全流域的情況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
那麼,為什麼呢?究竟什麼使得一大群不能說不愛國、更不能說不具業務專長的中國人跌了這么大的一個跟頭?
◆ 「黃河清」
1964年,決定三門峽第一次改建的時候,周恩來的解釋是:
看來,1958年決定三門峽工程急了點。1955年人大報告黃河清把我壓的。1958年只是把水位降低了。頭腦發熱的時候,總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重視另一面,不能辯證地看問題。原因就是認識不夠,認識不夠自然就重視不夠,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
為什麼會「急」?頭腦為什麼會發熱?「黃河清」這三個字怎麼會造成壓力?為什麼在如此顯而易見的問題上,會「放的位置不恰當,關系擺不好」?到底
是把什麼放得過重,因此要犧牲掉其他呢?
作為後世的觀察者,我不傾向於將他們這批五十年代的「三門峽迷」與1980年代未那批力促在長江幹流築壩的三峽「大庫迷」們等同,也就是說,我不認為他們也像那些鄧小平時代的人一樣懷有對錢的享用與支配的渴望(我於1989年春親眼見到整列地排在北京京西賓館院子里的該工程籌備組的豪華進口車隊,還有他們在北京為自己蓋的成片住房。按1989年初的估計,工程尚未正式上馬,這類雜項已用去了不下4個億),只說他們在可能達到的技術成就面前太執迷、太浪漫、太簡單。那麼,當時的政府??或者說黨??的決策者們呢,李葆華、鄧子恢、周恩來、劉少奇,還有大救星毛主席,他們圖的是什麼呢?
1964年6月和12月,周恩來說過這么幾句話:
三門峽工程我們打了無准備的仗。……建國後才五、六年就決定興建三門峽工程,當時想要黃河清,志向很大,誇下了海口……
這反復被提到的「黃河清」,出自自古以來的一句話,知道的人馬上就能跟著念出隨後的那三個字:「聖人出」。
——全部問題的關鍵就在這後面三個字上面。
三門峽的上馬,說出來的理由是為了「黃河清」,而沒有說出來的理由就是為了證實「聖人出」。自古誰能讓黃河清?共產黨,偉大領袖毛主席!那麼,誰是聖人不就是清楚了嗎?!
不要說1950年代,就是今天,整億中國人也還生活在企盼明君的歷史陰影里。在我們這個千年農業古國,治水從來是明君的大業績,不但史不絕書,實在已經鐫刻在每個人的意識里。
「黃河清」既成了一種標志,為達成這種封神式的祭祀,當時從上到下所懷著的主要驅動力,其實是「聖人出而天下治」那樣一種狂熱虔誠——當然,使用的語言是所謂「人民當家作主」,其實是人民被聖人作主。而當全國的資源得以以計劃經濟的方式集中調用的時候,種種偉業自然就「無往而不勝了」。
7. 陝西省三門峽庫區渭南河務局怎麼樣
簡介:陝西省三門峽庫區渭南河務局成立於1972年,是陝西省三門峽庫區管理局直屬的全額撥款性質的純公益性事業單位,主要負責渭河流經渭南市區境內河長37.5公里的河務管理和防汛技術指導工作。
8. 你對三門峽和三門峽水庫了解多少拜託各位了 3Q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邊陲,豫晉陝三省交界處,東連洛陽,南接南陽,西與陝西省接壤,北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 其中山地約佔54.8% ,丘陵佔36%,平原佔9.2%,可謂「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區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間,位於靈寶市小秦嶺老鴉岔腦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三門峽市區座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三門峽水庫,形似半島,素有「四面環山三面水」之稱。 -- 三門峽水庫 黃水在河南省的潼關至孟津,也即陝縣一帶為太行山脈所阻,以巨大的水力,沖出三路山口。後人把這三道激流,自東至西,稱為「人門」「神門」「鬼門」,即三門。而在三門之間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則分別被稱作人、神、鬼三島。 自西漢至民國,黃河一直是航運大河。在黃河弄舟,搏擊於湍急渾濁的黃水中,幾成中華民族與命運搏鬥的象徵。三門峽被歷代行船人視為畏途,黃河水在這里奔騰咆嘯。沒有人注意狹窄的河床和河床下堅固的花崗岩,可成為攔河打壩的基礎,直到20世紀。 20世紀是人類以自己的貪婪和膽大妄為向自然界挑戰的開始。水的巨大勢能,惹動一批又一批自以為有了點本事的人的遐想。三門峽在整條黃河上太獨特了,不但有堅固的河床,還可控制92%的流域面積上所產生的洪水和泥沙,不由的不被頻頻提起。 終於,美麗神奇的三門峽,作為黃河的出山口,在它扼守百萬年之後,終結在淺識而魯莽的人類之手。 ◆ 三門峽水庫上馬 1954年4月,國家計委決定,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在蘇聯專家組的指導下,編制黃河流域規劃;中央決定將三門峽樞紐大壩和水電站委託蘇聯設計。年底,《規劃報告》出台,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報告里,選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為黃河綜合利用的第一期重點工程:蓄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米; 主要任務: ①將黃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為8000立方米/秒;這樣,黃河洪水的災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黃河下游的洪水威脅自然解除。 ②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實現「黃河清」,使下遊河床不再淤高。 ③調節黃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萬畝,遠景灌溉7500萬畝。 ④裝機90萬千瓦,年發電量46億度。 ⑤改善下游航運。 結論:巨大的綜合效益(——與三十多年後的三峽大壩論證結論相同)。 但是,有兩個嚴重問題是該《規劃報告》難於迴避的: ①水庫將淹沒農田207萬畝,移民60萬。 ②泥沙淤積。雖然預留攔沙庫容147億立方米(總庫容的2/5),若不計上游的減沙效益,水庫壽命只有25-30年。 這個由計算而得出的數目觸目驚心。25-30年後,黃河在三門峽處梗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目標集中到「上游減沙」上。只要黃河上游不再來沙,水庫淤積的問題豈不就不再是問題? 但如何減沙呢?好大喜功的浪漫家給出的葯方是「水土保持」。上游水土保持住了,沙就不會流到黃河裡了。所以水土保持能否奏效,直接關系三門峽工程的能否上馬。然而浪漫家們的「水土保持」是在書面上實現的。在向蘇聯方面方提出的《技術任務書》里,關於泥沙,中方給出的數據是:到1967年,來沙可減少到50%;50年之後,可減少100%。連以豪邁著稱的「蘇聯老大哥」對這種數據都消受不了了。蘇聯專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見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計得低些,是比較審慎的」,然後就象小學生做算術題一樣,筆下一動就將1967年來沙改為「減少20%,50年後減少50%」。 今天,也就是從那時算起40年之後,如果你有機會去陝西、山西的黃土高原看一看,你會看到水土流失有增無減;而如果你接著旅行到豫、魯一帶,看到的是一年大部份時間里,大片乾涸的河灘間重濁的黃流在緩緩地爬動??黃河已經變成一條季節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間,斷流19次。近年則一年就斷數次。 1955年夏天,在人大一屆二次會議上,三門峽工程經全體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就像今天的三峽工程給了世界一次震驚一樣,用周恩來總理的話說,「作了那麼一個世界性的報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就在這一片興奮與騷動之中,站出了兩名書生。他們不具黨派背景,也沒有任何政治沖動。他們只是科學家、工程師,是誠實的、肯用功的、對自己的專業和國家有責任感的人。其中一人正當盛年,是著名學府的教授;另一名剛從學校畢業,那時才25歲。 他們不同意在三門峽建壩,不同意高壩。他們平靜而自信地把自己的學術見解,交到掌握著百姓命運的決策人手裡。今天回過頭來看,他們當時對三門峽工程的批評意見,幾乎絲毫不爽的成了這日後多災多難、狼狽不堪的工程之讖語。他們的意見當時沒有人聽;他們學術的與為人的價值,事後也不為身居要位的鑽 謀者所重。1991年筆者與他們見面時,不但他們的職位與30多年前無大差別;他們在自己更深厚的學養的基礎上所做出的新的呼籲,竟依舊無人理會。 一位是黃萬里教授,一位是溫善章工程師。 ◆ 三門峽的「捷報」 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完成對黃河的截流! 1960年6月,壩築到了340米,已能夠攔洪! 同年9月,實行關閘蓄水攔沙!
9. 陝西省三門峽庫區防汛調度中心郵編是多少
三門峽郵政區碼:
472000
三門峽位於河南西部,
東與洛陽市為鄰,南依伏牛山與南陽市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