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駐馬平頂 » 三門峽黃河水文

三門峽黃河水文

發布時間: 2021-03-09 19:26:00

Ⅰ 黃河三門峽找水記

孫翠玉

據三門峽水文站1953年水文資料,黃河年最大流量12000m3/s,最小流量278m3/s,平均為1146m3/s,年變幅大。雖然黃河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但含沙量太大,為世界含沙河流之最。據同年水文資科,含沙量為323kg/m3。水呈土黃色、泥土味、不透明、色度濁度指標達不到我國飲用水標准,也達不到大壩施工用水的要求,若要使用需經凝聚、沉澱和過濾等水處理,需要很大投資。這就叫做守著濤濤黃河水,卻無水用的尷尬局面。為解決這個問題,三門峽工程局要求總隊在壩址區域內尋找優質地下水或其他可用的地表水源。

為了尋找地下水和地表水資源,總隊將任務下達給壩址工程地質隊。在賈福海主任工程師和夏其發工程師領導下,組織我們這些剛出校門的年輕地質隊員,收集三門峽地區的水文、氣象、地質資料,並結合壩址的鑽孔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研究,最後確定以尋找地下水為主攻方向,對岳家河流域調查為副攻方向,黃河水擬定為備用方案。

1.尋找地下岩溶水

賈工、夏工組織大家對區域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等資料,進行綜合研究。認為第四紀黃土、第三紀紅層、閃長玢岩和石碳二疊紀煤系等地層,基本無水可找。而壩址區下游七里溝口、黃河岸邊出露大面積中奧陶紀馬家溝灰岩地層,岩溶裂隙發育,具岩溶化地貌特徵,地層厚度大,並向上游傾斜,大家推測:壩址區地下蘊藏著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層,能找到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最後賈工拍板,確認開展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層的勘探工作。1956年春,賈工下達了第一個供水勘探孔,編號為69號,定在壩址上游50m處,黃河右岸三級階地三門溝谷里。該處出露閃長玢岩斷層破碎帶,既找閃長玢岩斷層裂隙水,又可試探灰岩含水層的埋深及其水文地質條件,為進一步供水勘探工作提供水文地質依據。

69號孔由壩址工程地質隊徐機長帶領的先進機組施工,因這個鑽孔地處黃土塬上的荒山溝谷里,距黃河岸邊谷底高差100m上下,而且坡陡無路。在徐機長帶領下修出了一條彎彎曲曲的便道,把柴油機、鑽機、水泵和發電機等設備,肩扛手拉,艱難的搬到井位。50年代的早春,由於防寒設備差,冬季施工特別辛苦。冰天雪地,寒風刺骨,滴水成冰。有時提鑽,鑽A被冰凍住扭不開只好用噴燈烤,一不小心,手常被鑽桿粘住傷手。工地上的地質員也用凍僵的手,一塊一塊地鑒定岩心,及時掌握鑽孔的地質情況。經過十幾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年輕的地質隊員和鑽探工人們,憑著滿腔熱情為修建大壩找到了閃長玢岩斷層破碎帶裂隙水,但水量太小,無供水價值。這時賈工和夏工到現場,經分析研究果斷決定繼續往下鑽進,穿過石炭紀下煤系,當揭露到石灰岩時,孔內產生大量漏水,及時取心鑒定,終於找到了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層,並出現地下水位徐徐上升,測得其地下水位在270m高程,為超過灰岩含水層頂板15m左右的承壓水。在場人員興奮不已,齊聲高呼「水找到了」,「水找到了」,紛紛沖向電話機向總隊領導報喜。賈工、夏工聞訊即刻趕到現場慰問員工,並看岩芯,查看地質和鑽探記錄,確認此次鑽探成功,明確了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層為承壓水,水量豐富,水質優良,可供大壩施工用水,同時為進一步供水勘探指明了方向。但由於孔徑太小,水位埋藏太深,沒有這樣的抽水設備,不易把水抽上來,於是就決定下一步鑽孔採用大口徑和探、采結合的施工方案,並把鑽孔布置在黃河岸邊灰岩埋藏較淺的地段,這樣更有利於日後開采。

根據69號孔的勘探資料,1956年5月賈工又布置了74號探采結合孔,其井位於壩址下游100m的黃河右岸老鴉溝坡積層前緣處。鑽孔設計為坡積層開挖,下16 吋保護管;煤系地層口徑為14吋,灰岩地層12吋一徑到底;孔深150m,全取心。任務下達後,鑽探隊認為口徑太大,當時隊里既無大口徑設備,也沒有這方面的施工經驗,怎麼辦?只能邊干邊學,「摸著石頭過河」。因為50年代初期,我國水文地質鑽探剛剛起步,鑽探設備和專業技術跟不上需求。為了完成找水任務,總隊鑽探科張鑒新科長帶領鑽探技術員親臨一線與大家一起探討施工方案,群策群力,開展技術革新,選用蘇制650型油壓式鑽機,用小鑽機打大口徑鑽孔,當時大家都稱謂是「發揚螞蟻啃骨頭精神」!施工中碰上不少困難,比如鑽機小,鑽頭大,提鑽下鑽有困難;改進鑽機固定問題,將鑽機固定在滑道上;為了保證鑽孔垂直度防止孔斜,就加長岩心管,從3m加到6m,鑽桿上裝制導向管;提高岩心採取率,改進取心方法,選用岩心管內裝彈簧片鑽頭,防止掉心;岩心完整時,取心扭不斷,用鋸將鋼筋鋸成小段片,代替鋼砂取心。及時掌握孔內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變化,加強鑽探和地質人員的密切配合,地質技術人員全天候為一線服務,鑽台有問題,不論白天夜晚,隨叫隨到,在現場工地解決問題,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上有賈工、夏工的指導,下有員工支持、幫助,我們這些年輕的地質技術員也在實踐中逐漸成長。當鑽孔深度打到30m時,揭露到灰岩地層,孔內產生大量漏水,又找到了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層承壓水。我們又極為高興地向賈工報告,賈工把此找水消息轉告了住在三門峽的前蘇聯專家,他們一起親臨現場,對我們找水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賀。同時指出三門峽大壩是大工程,必須對岩溶裂隙含水層承壓水資源可靠性進行論證,查明儲量和補給源。因此,74號孔需作長時間的抽水試驗,三個降程的穩定時間分別為10天、10天、30天,創下我國當時大規模抽水試驗的歷史記錄。其抽水試驗技術要求和設備施工方案為:抽水空壓機6台:1台14立方、2台9立方、3台3立方;二台發電機組;機器置放在74號孔右上方三級階地三門村的麥地里。空壓機串聯使用,先將氣送入儲氣罐,然後通過ϕ127m/m鋼管(送氣管)向74號孔送氣,進行了兩個多月抽水試驗。抽水試驗結果,降深5.46m,單井涌水量48.08L/s,水溫22℃,水質透明、甘爽、水化學類型為硫酸鹽、重碳酸鹽、鈣、鎂型談水,水質優良,硬度為40德國度,不宜飲用,但適合大壩施工用水。隨著抽水時間延長,硬度含量逐漸下降到25德國度,說明岩溶裂隙含水層中的「古水」被抽取,新水源得到不斷補給,是稀釋作用的結果,同時還發現地下水位與黃河水有一定的水力聯系。抽水試驗的同時,對69號孔水位進行觀察,發現兩孔之間水力聯系密切,應同屬一個含水層。

為了解決壩址左岸施工用水,1956年10月在距左岸壩址下游1km處的寨後溝口,黃河岸邊出露灰岩處,布置212和213號鑽孔。在213號孔獲得了地下水,當孔內水位降低24m時,其流量為8.16L/s,單位涌水量為0.35L/s。可以看出,雖與74號的水位大致等高,但水量相差很大,這可能是與裂隙和溶洞的發育有關。

到此為止,213號孔與74號孔雖已獲得了60L/s的水量,暫時可以滿足大壩第一期的施工用水。但距大壩施工高峰期的需水量還相差甚遠。繼後,又於1957年9月,在壩址右岸下游原8號孔附近布置了373號鑽孔,孔深150m,進入灰岩120m,經抽水試驗,在水位降深2.02m時,其涌水量為73.7L/s,單位涌水量為36.49L/s。加上第一期的兩個孔的水量,總水量為130L/s,可以滿足大壩高峰期的施工用水。

在抽水試驗過程中,抽出不少河沙,這說明岩溶裂隙含水層與黃河水有溝通。從以上4個鑽孔的水文地質資料分析,我們認為三門峽地區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層承壓水接受黃河補給;結合供水勘探和壩址外圍1:10000地質測繪資料分析,凡是中奧陶紀灰岩出露處,若岩溶裂隙非常發育,並具有良好的儲水構造時,可為以後在華北地區尋找岩溶裂隙含水層承壓水,提供理論基礎和指導意義。

2.瑞雪踏勘岳家河

1957年春節前夕,三門峽地區下了一場瑞雪,滿山遍野濃裝素裹,春節期間,陽光明媚,黃河兩岸山脊上的積雪,漸漸溶化,在野外踏勘雖感奇冷,但空氣十分新鮮。為了查明岳家河流域的水情和源頭,我仍抓緊時間,對其進行全流域的考察工作。賈工決定由夏工帶隊,閻如璲和我3人組成小組,向岳家河發源地中條山進發。年初五,天氣晴朗,我們3人裹著棉大衣,腳穿登山鞋,一手拿著地質錘,一手拿著羅盤和地形圖,背著地質包,帶上干糧,穿過黃河上三座鐵索橋,翻過一個又一個黃土坡,登上了五級階地的黃土塬,眼前是一片白皚皚的積雪,中條山仍處在大雪封山的銀包世界。當時我們只有兩條路可選擇,一條是繼續前進穿越中條山;一條是下山歸隊,改日再來。經過討論,夏工決定繼續前進,爭取勝利。因過年時節,大雪封山,老鄉在家過年,找不到帶路人。我們3人,僅靠手中的地形圖和羅盤指引方問,沿著山脊小道往前走,因地上積雪較厚,高一腳、低一腳,遇到山陡路滑,有時跌倒,互相拉一把,抖抖身上的雪,照走不誤。有時碰到樹桿,樹上積雪、冰凌嘩啦啦落在頭上、身上。一路上雖艱苦、困難,但勇往直前不改。中午時分,突然雪地上有兩排腳印,細看是野獸的足A,夏工提醒大家注意周圍情況,以防野物傷人。當時我們雖有些心驚,但並不害怕,因我們手中有地質錘當武器,3人一條心,足夠自衛防備。我們還是壯著膽,放聲談笑,朝氣蓬勃,一心撲在工作上,肚子餓了,啃著又硬又冷的饅頭充飢,捧一把雪或喝口冷水解渴。我們緊張地在中條山工作了一天,有時測量河水位、水量、記錄流域周圍的情況;有時追蹤泉水源頭,爬上爬下,忙個不停。到了傍晚,還未找到宿營地,這時3人翻開地形圖找村莊,並向四周瞭望,最後在地形圖上找到前方有小屋的標志,我們就加快了步伐穿過密集的樹林,看到前方小屋裡射出一絲燈光,心中說不出多麼高興。終於有了住處,敲開門後,屋裡走出一位中年男子,夏工向他說明來意後,主人熱情地讓我們進屋。原來這是一間山間供銷店,我們就在店裡買些糕點充飢,3人裹著棉大衣在草堆里睡了一宿。第二天一早,我們繼續上路,終於找到了岳家河源頭,原來是從許多山坡堆積層里流出的涓涓細流,匯合而成的岳家河源頭。河流長度短,流域面積小,水量有限,又是溝內兩岸農民的飲用和灌溉用水的水源,不可能再供給三門峽施工和生活用水。這次岳家河源頭的踏勘工作,雖然吃了不少苦,但也鍛煉了自己的意志,長了知識,深深體會到地質工作者的艱苦和自豪。

2006年2月4日於上海

Ⅱ 黃河的水文特徵

一、實測年徑流量
1954年編制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時,在進行復查和插補的基礎上,採用1919~1953年系列,計算陝縣實測年徑流量為412億立方米。1962年提出《黃河干支流各主要斷面1919~1960年水量、沙量計算成果》,其中陝縣站實測年徑流量423.5億立方米,秦廠站472.4億立方米。1975年黃委會規劃辦公室編制治黃規劃時,採用1919~1975年56年系列,計算黃河干、支流各主要站的實測年徑流,其中三門峽站實測年徑流418.5億立方米,花園口站469.8億立方米。1982年黃委會設計院又按1919年7月至1980年6月61年系列,三門峽站實測年經流量417.2億立方米,花園口站466.4億立方米。
二、天然年經流量
1975年對黃河干、支流主要站的實測年徑流量進行了還原,選用1919年7月至1975年6月56年系列,還原了引黃灌溉耗水量及大、中型水庫調蓄水量,1976年提出,三門峽站天然年徑流量498.4億立方米,花園口站559.2億立方米。1986年提出《黃河水資源利用》報告。根據黃河的實測情況,對年徑流系列又進行了延長,採用1919年7月至1980年6月61年系列,通過還原,提出了黃河干支流主要站天然年徑流量成果,其中三門峽站為503.8億立方米,花園口站為563.4億立方米。
三、年徑流特性
黃河流域年徑流量主要由大氣降水補給。因受大氣環流的影響,降水量較少,而蒸發能力很強,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僅相當於降水總量的16.3%,產水系數很低。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但天然年徑流量僅佔全國河川徑流量的2.1%.居全國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小於長江、珠江、松花江。
從流域年徑流深等值線來看,黃河流域水資源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由南向北呈遞減趨勢。大致西起吉邁,過積石山,到大夏河、洮河,沿渭河幹流至汾河與沁河的分水嶺一線以南,主要是山地,植被較好,年平均降水量大於600毫米,年徑流深100~200毫米以上,是黃河流域水資源較豐沛的地區。流域北部,經皋蘭、海原、同心、定邊到包頭一線以北,氣候乾燥,年降水量小於300毫米,年徑流深在10毫米以下,是黃河流域水資源最貧乏的地區。在以上兩條線之間的廣大黃土高原地區,年降水量一般為400~500毫米,年徑流深只有25~50毫米,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區。
因受季風影響,黃河流域河川徑流的季節性變化很大。夏秋河水暴漲,容易泛濫成災,冬春水量很小,又感水源匱乏,徑流的年內分配很不均勻。7~10月的汛期,幹流及較大支流徑流量佔全年徑流量的60%左右,而每年3~6月份,徑流量只佔全年的10%~20%,
黃河流域水資源年際變化也很懸殊,花園口站多年平均天然年徑流量580乙立方米,最大年徑流可達938.66億立方米(1964年7月~1965年6月),最小年徑流僅273.52億立方米(1928年7月~1929年6月),最大與最小年徑流的比值為3.4。黃河支流各站的徑流年際變幅比幹流還要大,最大與最小年徑流的比值一般為5~12,乾旱地區的中小支流甚至高達20以上。
黃河幹流龍門以上各站年徑流變差系數Cv值為0.22~0.23,龍門以下各站略有增大,三門峽、花園口兩站的Cv值分別為0.23和0.24。黃河較大支流的Cv值較高,一般為0.4~0.5。
從多年的實測資料來分析,黃河流域年徑流還存在連續枯水段持續時間長的特點。長時段連續枯水,給水資源利用帶來許多不利影響。
黃河挾帶泥沙數量之多,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年輸入黃河下游的泥沙達16億噸,年平均含沙量37.8公斤每立方米,一些多沙支流洪峰含沙量高達300~500公斤每立方米,並且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都集中在每年的汛期。黃河含沙量太大,增加了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難度。 黃河上游洪水多發生在9月,主要來自蘭州以上,蘭州洪水主要來自貴德以上。由於降雨歷時長,強度小,加之蘭州以上植被較好,草地、沼澤等對降雨的滯蓄作用較強,形成黃河上游洪水漲落平緩,洪水歷時較長,洪峰較低,洪水過程線呈矮胖型。蘭州站一次洪水歷時平均為40天,最長可達66天,最短也有22天,實測洪峰流量一般為4000~6000立方米每秒。
龍羊峽至蘭州河段洪峰流量一般是沿程遞增的,特別是洮河、湟水等較大支流匯入後,流量增加較為明顯。但是蘭州以下至內蒙古自治區河口鎮,由於黃河流經流域內最乾旱的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僅150~300毫米,汛期加水也很少,與蘭州以上洪水遭遇的機會也不多,加之寧蒙河套平原河道寬淺,河槽調蓄作用較強,灌溉耗水和河道損失較大,雖然流域面積增加了16萬多平方公里,但洪峰流量與洪水總量卻往往有較大削減,一般可削減20%~25%。
黃河上游多為峽谷河段,不論洪水大小,一般傳播時間變化不大,貴德到蘭州約需1.5天,蘭州到河口鎮約需10.5天。黃河上游洪水到達中下游,一般成為基流。
黃河上游洪水實測資料開始於1933年大水以後,當時在蘭州、包頭等地設立了水文站。實測最大洪水發生在1946年,蘭州站洪峰流量達5900立方米每秒,15天洪水總量65億立方米。1981年大洪水蘭州站洪峰流量雖然只有5600立方米每秒,但如果沒有龍羊峽水庫施工圍堰擋水和劉家峽水庫攔蓄,蘭州站洪峰流量可達7090立方米每秒。據調查考證,上游地區最大歷史洪水發生在1904年,蘭州站洪峰流量達8600立方米每秒。
黃河中遊河道長佔全河總長的22.1%,但流域面積卻占流域總面積的45.7%,匯入支流眾多,面積增長率為285平方公里每公里,是全河平均值的2.07倍。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是黃河流域的主要暴雨區和黃河下游洪水的主要來源區。
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暴雨頻繁,強度亦較大,點暴雨量每日可達300~500毫米,降雨歷時一般為2~3天,最長可達5~10天,暴雨面積一般為2—3萬平方公里,最大可達4萬平方公里。如1982年7月底至8月初的一場暴雨,歷時5天,暴雨中心石碣鎮站7月29日最大24小時雨量達734毫米,5天雨量200毫米以上的面積超過4.4萬平方公里。
黃河中游地區61%的面積為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支流眾多,河道比降陡,由暴雨形成的洪水特點是洪峰高、歷時短、含沙量大。洪水發生時間基本上都集中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特別是8月上旬出現洪水的機會較多。
一次洪水歷時,一般為2~5天,最長為3~10天,洪水過程線多為漲落迅猛的尖瘦型。中游幹流各站較大洪水洪峰流量為15000~20000立方米每秒。實測最大洪水,吳堡站為24000立方米每秒(1976年)、龍門站為21000立方米每秒(1967年)、三門峽站為22000立方米每秒(1933年)。龍門站的洪水主要來自吳堡以上,洪峰平均佔62.8%,洪量平均佔80%~84%。三門峽站的洪水主要來自龍門以上,洪峰平均佔74.2%,洪量平均佔75%~77%。
龍門至潼關河段長128公里,河道寬達3~19公里,滯洪削峰作用顯著,對來自龍門以上的洪峰,一般可削減20%~30%。
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地形破碎,植被覆蓋率低,在大強度暴雨的沖擊下,產生強烈的土壤侵蝕,致使中游地區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16億噸中的89%來自中游地區,其中90%來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來自幾次高含沙量洪水。如1933年8月陝縣站12天洪水的輸沙量約佔全年沙量的50%。實測洪水最大含沙量,龍門站為933公斤每立方米,三門峽站為911公斤每立方米。 黃河流域冬季受西北風影響,氣候乾燥寒冷,最低氣溫一般都在0℃以下,黃河許多河段在冬季都要結冰封河。每年初春開河時,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到內蒙古自治區河口鎮和下游花園口至黃河人海口兩個河段,往往形成冰凌洪水,稱為凌汛。
黃河這兩個河段的共同特點是:河道比降平緩,流速較小,河流的流向都是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緯度差較大;氣溫上暖下寒,結冰封河是溯源而上,而解凍開河則是自上而下,當上游解凍開河時,下游往往還處於封河狀態,上游下泄的冰水在急灣、卡口等狹窄河段,由於排泄不暢,極易結成冰壩、冰塞,堵塞河道,導致上游水位急劇升高,嚴重威脅堤防安全,甚至決口。
冰凌洪水的大小,與河道中的槽蓄量和冰量的多少有關,它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冰凌洪水的洪峰流量沿程遞增,與黃河下游伏秋大汛洪峰流量沿程遞減的情況正好相反。這是因為開河時由於河道前期沿程存蓄水量迅速釋放,流量逐段匯集、增多,造成凌峰流量沿程遞增。如1972年凌汛期間黃河下游孫口站凌峰流量只有627立方米每秒,到濼口站迅速增至1270立方米每秒,而到了利津站則增加到2230立方米每秒。
第二,流量不大,水位很高。由於河道排泄不暢,或冰壩堵塞,造成上遊河段水位迅速壅高。如下游利津站1955年凌峰流量僅1960立方米每秒,水位卻達到15.31米,比1958年伏秋大汛期間10400立方米每秒的水位還要高1.55米。 1954年編制《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時,根據幹流落差4368米,計算得黃河幹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610萬千瓦。龍羊峽以下至人海口,共布置了46座梯級,利用落差2112米,總裝機容量2158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048億千瓦時。
1979年全國水力資源普查結果:黃河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4054.8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3552億千瓦時,佔全國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59221.8億千瓦時的6%。73.3%的水力資源分布在黃河幹流上,其中集中分布在瑪曲至青銅峽和河口鎮至花園口兩個河段,分別占幹流的53.9%和32.1%。支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共1078.2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944.5億千瓦時,其中水力資源蘊藏量大於1萬千瓦的支流共140條,大於50萬千瓦的支流僅有洮河、湟水、渭河3條,其他支流蘊藏量大多小於10萬千瓦,開發條件亦較差。
全流域可能開發的裝機容量大於1萬千瓦以上的水電站共100座,總裝機容量2727.7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137.2億千瓦時,佔全國可開發水力資源的6.1%,在全國7大江河中居第二位。

Ⅲ 黃河的資料,全的

黃河流域界於北緯32°至42°,東經96°至119°之間,南北相差10個緯度,東西跨越23個經度,集水面積75.2萬多平方公里,黃河全長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內石山區佔29%,黃土和丘陵區佔46%,風沙區佔11%,平原區佔14%。各地自然景觀差異很大,尤其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十分嚴重。
黃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蘭州以上大部分為半濕潤區,蘭州以下,西北部為乾旱區,南部和東南部為濕潤區,其餘為半乾旱半濕潤區。冬季受蒙古高壓控制,盛行偏北風,氣溫低,降水少;春季蒙古高壓衰退,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開始北上西伸,氣溫回升,降水增多;夏季大部分地區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影響,盛行偏南風,水汽豐沛,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時段;秋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逐漸衰退,蒙古高壓向南擴展,降水開始減少,但常發生連陰雨天氣。氣溫的地區分布特點是由南向北、由東向西逐漸降低。多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大於14℃,最低的地區小於-4℃。年極端最高氣溫為洛陽盆地44.2℃,年極端最低氣溫為河源地區-53.0℃。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區為秦嶺,局部達900毫米以上。年降水最多的站為泰山頂達1108.3毫米;年降水量少的地區為內蒙古杭錦後旗、臨河一帶,在150毫米以下,年降水最少的站為內蒙古杭錦後旗的陝壩,只有138.4毫米。上游降雨強度較小,歷時較長,暴雨極少,日降水量很少超過50毫米;中下游降雨強度較大,歷時較短,暴雨較多。陝西、內蒙古交界處的烏審旗,1977年8月1日發生過一次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木多才當,10小時降雨1400毫米(調查值),超過世界最高記錄;三門峽至花園口間,1982年7月底至8月初的一次大暴雨,暴雨中心宜陽縣石 鎮24小時降雨734.3毫米,也是黃河流域罕見的大暴雨。
由於氣候和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景觀的影響,黃河的水文情況非常復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徑流的時空變化大。豐水年與枯水年的比值,幹流為2.5~3.5倍,支流為2.5~40.8倍。各地區的年徑流變差系數為0.11~0.53。多水區和少水區徑流深相差140多倍。年徑流系數最大為0.7,最小隻有0.01。
第二,汛期長、洪水次數多。一年中有伏、秋、凌、桃四個汛期,總歷時長達10個月。伏、秋汛合稱為大汛,由降雨形成。其洪水來源有蘭州以上、晉陝區間、龍門至三門峽區間、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和大汶河流域。上游洪水漲落比較緩慢,歷時較長,蘭州水文站一次洪水歷時平均40天,最長可達66天,最短22天;中游洪水漲落較快,尤其晉陝區間的洪水陡漲陡落,歷時較短,幹流龍門站洪水歷時平均46小時,最長80小時,最短20小時,連續洪水一般為3~6天,漲水平均8小時,最長30小時,最短2小時;支流洪水更是來猛去速;下游幹流洪水主要來自中游,其特點與來源有關,但又受高含沙量變動河床和灘區建築物的影響,往往使洪水演進規律發生異常變化。凌汛主要發生在寧夏、內蒙古和黃河下游兩個河段,均由冰塞、冰壩壅水形成。黃河下游的冰情變化極不穩定,約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有的年份則三封三開。60年代以來由於三門峽、劉家峽水庫防凌運用,冰情有較大變化,凌災有所減輕,但鹽鍋峽水庫至劉家峽河段於1961~1962年度,青銅峽水庫上游於1967~1968年度,天橋水庫上遊河曲河段於1981~1982年度都曾發生過嚴重冰塞,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桃汛是寧夏、內蒙古河段開河時融冰水和河槽蓄水下泄形成的冰凌洪水,流至下游正值桃花開放季節,洪峰不高,漲落較緩。1972年後為了下游灌溉,三門峽水庫調蓄桃汛水量,下游不再有桃汛洪峰。
第三,含沙量高並且水沙異源。黃河上游蘭州以上和中游三門峽以下水多沙少;黃河中游三門峽以上水少沙多,由於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攜帶大量泥沙進入黃河,支流窟野河溫家川水文站最大含沙量達1700公斤每立方米。幹流陝縣水文站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形成了居世界首位的多沙河流,由於河流含沙量高帶來了特殊的產流、匯流、產沙和輸沙規律,並造成河槽沖淤游盪,河床劇烈變化,水位變化無常。
黃河水文工作是治黃的基礎,是各項治黃工作的重要依據。黃河水文觀測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大禹治水時期(公元前21世紀前),就以樹木標志水位;殷代(公元前13~前11世紀)又開始有描述雨情和占卜預測洪水的記載;戰國時的慎到(公元前395~前315年)曾在黃河龍門流浮竹觀察水流速度;秦代(公元前221~前206年)建立了報雨制度;西漢後期(公元前77~前37年)創造了雨量筒,開始降雨的定量觀測;西漢元始四年(公元4年)對黃河泥沙進行過觀測論述;隋朝(公元581~618年)設立「水則」觀測水位;明萬曆元年(1573年)開展了「塘馬報汛」;到了清朝(1644~1911年)自蘭州以下多處設立水志樁測報水情,並在濼口觀測過含沙量。黃河下游傳遞水情的手段也由快馬改進為電話。
清朝末年到民國時期的黃河水文工作已發展到採用近代科學技術方法。1912年設立了泰安雨量站。1915年設立了支流大汶河南城子水文站。1919年至1933年又先後增設了黃河幹流陝縣、濼口、柳園口及支流涇河張家山等水文站和支流渭河咸陽、交口鎮、陽平關、涇河船頭等水位站。1933年陝縣發生了一次大洪水,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造成了黃河下游的嚴重水災,引起了國民政府對測報洪水的重視,促進了黃河水文工作的發展。1937年黃河水文觀測站點有增加,曾達到水文站(包括渠道站,下同)43處,水位站29處,雨量站185處。後因戰爭影響,一大批測站停測,1939年只有水文站26處,水位站4處,雨量站80處。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又恢復到水文站60處,水位站33處,雨量站73處。建國前夕1949年尚有水文站44處,水位站48處,雨量站45處。民國時期還進行過部分水文資料整編,開展過水文分析研究,隨著通信技術的改進,報汛手段除電話外又設立了專用電台,但總的情況發展仍然比較緩慢,站網稀疏,設備簡陋,技術粗放,資料不系統。
建國後,黨和政府對黃河治理十分重視,在治黃工作的推動下,黃河水文工作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大體可分三個階段:
50年代。建國初期,黃委會統一了全河治理,確定了治理黃河的目的是「變害河為利河,上、中、下三游統籌,干支流兼顧」的方針。黃河水文工作根據治黃要求,以為防洪服務為主進行恢復發展。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治黃工作進入了由防洪過渡到治本的階段。黃河水文工作除繼續為防洪作好水文測報外,並為黃河治理規劃、工程建設、河道治理、引黃灌溉、水土保持等全面服務。50年代末期,在國民經濟「大躍進」的形勢下,黃河水文工作也加快了建設步伐,在1958年和1959年大搞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之後,1960年又提出「開展全面服務,保證治黃重點,大力支援農業,洪水枯水泥沙並重,大中小河兼顧,基本站、實驗站並舉,定位觀測與調查研究結合」的方針,全面高速度地發展,但是也出現了建設過快、戰線過長、工作不切實際的現象。總的來說,50年代是一個大發展階段,水文站網已初步形成,水文測驗已全面展開,測驗規范己大力貫徹,實驗觀測分析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歷年資料整編已全部刊印出版,逐年資料整編體系也已建成,水文情報預報,已在防洪防凌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為黃河水文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60~70年代雖曾受國民經濟暫時困難及「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但後期又得到了恢復發展,穩步提高。在這一階段里,由於黃河干支流相繼建成了15個大型水庫,支流上也修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庫,引黃灌溉和水土保持面積不斷擴大,使黃河水文自然變化規律受到了很大影響。在這種形勢下,治黃對水文工作提出了完善站網,提高測驗質量,算清水賬、沙賬,加強水文情報、預報,深入探討水文變化規律的要求。據此進行了調整發展站網,整頓加強設施,以土洋結合和開展協作的方法研究創造了適應黃河特點的測驗工具儀器,改進了技術,提高了水文測報質量,開展了氣象預報和水質監測,增加了服務項目,全面展開了實驗研究和水文分析計算並開始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各項水文工作都獲得了新的進展。
進入80年代,遵照國家「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和治黃工作確保防洪安全,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精神,以改革為動力,以洪水測報為中心,研製、引進了各種先進設備和技術,開始建立自動測報系統,逐步向現代化邁進。
一、站網建設
水文站網是水文工作的戰略部署,建國後即以全面控制洪水、徑流、泥沙為原則,恢復舊站,建設新站。1950年全河水文站即已恢復到民國時期的最高水平,1955年全河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已為1949年的4.7倍、2.7倍、13.8倍。1956年編制了黃河流域水文站網規劃,為科學合理地建設站網提供了依據。1960年站網密度已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泥沙站網大大超過了一般河流。1960年以後,為了適應黃河流域自然情況和治黃工作的新變化,又修訂了四次站網規劃,其中60~70年代三次,80年代一次。60年代受國民經濟暫時困難和「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曾不適當地撤銷了一大批測站。到了70年代逐漸恢復和發展並設立了一批小河站。1990年全河水文站網已有水文站451處(其中渠道站129處),水位站60處,雨量站2357處。其中屬黃委會系統的分別為139、35、763處。全河水文站每萬平方公里4.28站,為1949年每萬平方公里0.52站的8.23倍。全河雨量站每萬平方公里31.32站。水文站體制也由全部水文站常年駐站觀測,改為大部分支流站實行站隊結合。隨著水文站網的逐步完善,黃河流域的徑流、泥沙、洪水等各項水文因素的形成變化,已得到全面控制。
二、水文測驗
(一)基本測驗
測驗工作是水文工作的基礎。建國後,各項基本觀測迅速全面展開。在測驗設施方面,除了進行高程和平面控制建設外,主要創建了適合各站特性的各種測驗設施,用測船測驗的水文站一般架設吊船纜道,山溪性河流架設纜車(吊箱)纜道,斷面較窄河床比較穩定,漂浮物較少的水文站架設流速儀纜道。在洪水時用浮標測流的水文站都架設了浮標投放器。1987年全河已架設吊船纜道64處(其中黃委會系統37處),纜車和流速儀纜道252處(其中黃委會系統94處)。黃委會系統除黃河下遊河面特別寬,游盪多變的夾河灘水文站外全部架設了纜道。蘭州水文站還建成了半自動流速儀纜道,寧夏固原水文站架設了雙剎型電動獨輪纜道。電動升降纜車己作為中國水文業務技術經驗之一,列入世界氣象組織推行的《水文業務綜合子計劃》向各國推薦。少數使用機動船的站,則加大了馬力,建立了機船組,提高了測洪能力。河口水文實驗站建造了黃河上最大的600匹馬力40.15米長的淺海測量船。
在測驗工具儀器方面,首先配齊了各站必需的測驗和測量工具儀器,然後根據各站特點逐步改進提高。雨量觀測,由雨量筒改進為自記雨量計和遙測雨量計,1990年雨量自記程度全河已達46%,其中黃委會系統達到60%。水位觀測由直立固定水尺發展到活動水尺和各種適合測站特性的自記水位計、遙測水位計,1987年水位自記程度全河已達20%,其中黃委會系統達到24%。測速儀器由一般流速儀改進為防沙防草流速儀。測沙工具由直立式懸移質采樣器改進為橫式采樣器,進而研製了同位素測沙儀。泥沙顆粒分析儀器初期為篩分析、比重計、底漏管,於1960年改為粒徑計,1980年發展為光電顆分儀。
測驗規范是測驗工作的法規,為了統一測驗標准,提高測驗質量,1951年黃委會首先制訂了一個簡單的測驗規定。1956年後認真貫徹了水利部頒發的《水文測站暫行規范》,並制訂了補充要求,改進了測驗方法。在測流方面,對測流的各個環節都進行過試驗研究,不斷改進提高。泥沙測驗方面,建國一開始就十分重視,除了各站一般泥沙測驗外,還有部分站開展了精密泥沙測驗。1956年按測驗規范規定改為輸沙率測驗。為了研究泥沙的形成、輸移規律,1950年就開始在黃委會系統14個水文站上取樣進行顆粒分析,到了80年代全河已發展到124站,其中黃委會系統68站。黃委會系統顆粒分析室也由1950年的1處增加到1980年的12處,後又調整為7處。
冰情是黃河上又一種復雜的水文現象,觀測冰情的站1960年全河已達400處,其中黃委會系統181處。為認真貫徹水文測驗規范的規定,除一般冰情觀測外,還開展了特殊冰情觀測。
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不僅需要掌握水量還必須了解水質。1958年開展了天然水為主的水化學成分測驗。1972年開展了水質污染監測後,天然水化學成分測驗與水質監測相結合。1975年建立了黃河水源保護和水質監測系統,增加了水化學成分測驗站,布設了大量的水質監測站點。分析方法除天然水化學成分貫徹《水文測驗試行規范》外,水質監測污染物分析均按特定的規范執行。80年代逐步引進了各種先進的分析儀器,改進了分析技術,分析質量已達到國際標准。黃河水質狀況經過調查和對監測資料分析研究,基本搞清了黃河水質的主要水化學成分和礦化度分布情況。大量的數據和分析資料說明建國後黃河水質污染日趨嚴重,1990年低於三類水質的河長,幹流為34%,支流達59%。
水文調查是彌補水文定位觀測不足的一項重要水文工作。自50年代初開始,黃委會就組織了多次黃河干支流洪水調查,獲得了大量的寶貴資料。如黃河幹流三門峽184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6000立方米每秒;黑崗口1761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0000立方米每秒;支流伊河龍門鎮公元22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20000立方米每秒;沁河九女台1482年的洪水,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等,都是大大超過實測資料的罕見特大洪水。80年代黃委會勘測規劃設計院將全河172個河段的調查洪水成果匯編成冊,刊印出版。沿黃甘肅、寧夏、山東等省(區)也將調查洪水資料匯編刊印。
由於測驗工作不斷充實,測洪能力不斷加強,測流歷時不斷縮短,測驗方法不斷改進,測驗精度不斷提高,水沙不平衡現象逐漸減少,散亂的水位流量關系逐漸變為較規律的曲線,為治黃提供了完善、可靠的水沙、水質等資料。
(二)實驗觀測
為了掌握黃河的水沙特性,除了大量的基本水文測站外,還開展各項實驗觀測,探求水沙的形成變化規律。
1953年首先在河口建立了前左水文實驗站,進行黃河三角洲淤積延伸和尾閭擺動規律的觀測研究。1956年開始在上詮、三門峽和三盛公相繼建立了大型水面蒸發站,研究了水庫水面蒸發和一般蒸發器與天然水面蒸發的關系,並為計算大范圍陸面蒸發提供了資料。1957年在花園口游盪性河段建立了河床演變測驗隊,進行了河床沖淤擺動變化規律的觀測研究。在高村以下的自然彎曲河段和由人工控制、半人工控制的彎曲河段建立了彎曲河道觀測隊,進行了彎曲河道變化規律的觀測。1958年在陝北黃土高原地區岔巴溝設立了子洲徑流實驗站,觀測研究了黃土地區徑流形成變化規律和水土保持的影響。同年又設立了三門峽庫區水文實驗站,隨著位山、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天橋、巴家嘴等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的修建,都相繼成立了實驗站(隊),開展了以庫區泥沙運行規律為主的觀測研究。累計建立實驗站(隊)14個,測取了各種水文實驗資料,撰寫了大量的分析報告和專著,這些成果已在治黃規劃、河道整治、水庫建設管理運用、河口治理等治黃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資料整編
建國初期,根據治黃規劃的急需,1952~1956年對1953年前的全部黃河基本水文測驗資料進行系統的整編,於1956年刊印出版。在此基礎上,確定自1954年的資料開始轉向逐年整編,並建立了在站整編、集中審查、復審匯編、刊印出版四個步驟和保證質量提高工效的制度。每年的測驗資料一般隔年刊印出版。整編方法除貫徹全國統一規定外,又結合黃河特點進行了補充1976年開始試行電子計算機整編,1984年從國外引進了電子計算機,此後正式展開並開始籌備和建設水文資料資料庫,以推動資料整編工作的改革。
水文實驗資料整編,自1960年整編三門峽庫區實驗資料開始,相繼展開對各實驗資料的整編,同時還進行了小河站資料整編,並在整編資料基礎上作了五次黃河流域水文特徵值統計。在70年代初還進行了黃河流域特徵值的量算,將原用的黃河流域面積745000平方公里修改為752443平方公里,原用的河長4845公里修改為5464公里。
截至1990年共整編刊印了各種水文資料368冊,除提供水利部和黃委會有關單位使用外,還供應了其他165個單位部門應用。
三、水文氣象情報預報
情報工作。向黃河防汛總指揮部報汛的水情站網,在50年代,由1949年的11處增加到1959年的404處。水情傳遞手段,一開始就採用了公用電報、電話和專用電台、電話相結合的通信網。水情拍報辦法,由簡單的定時拍報,改進為分段次標准拍報。基本上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水文情報系統。60年代,水情站網曾一度大幅度下降。1970年開始回升,70年代末穩定在500處左右。鑒於淮河1975年8月大洪水時水情信息不靈的教訓,黃委會在三門峽以下建立專用無線通信網。自80年代初開始,在三門峽至花園口間建立自動遙測系統。現在黃委會水情部門建立了雨、水情信息自動接收、處理、傳輸系統,大大提高了水情傳遞時效。
水文預報。1951年開展了黃河下游的洪峰預報;1955年發展到黃河中下游干支流的降雨徑流和洪水過程預報;1959年又發展到上游,並全面開展了洪水、枯水、冰情,長期、中期、短期各種預報。60年代末到70年代,採取協作的辦法,加強預報技術的研究,並組織了一次由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黃委會的大協作,研究改進了黃河長期暴雨洪水預報。70年代末又組織了一次有關省(區)和流域水文、水利部門的協作,研究建立了黃河下游洪水預報系統。1975年黃委會成立了氣象組織,由全部依靠沿河氣象部門提供天氣預報,改為自行開展天氣預報,並與有關省氣象台建立了汛前長期降水預報會商和汛期暴雨聯防,把天氣預報與水文預報結合起來,增長了洪水預報的預見期。1982年後,逐步推廣運用電子計算機,並在三門峽至花園口間建立自動遙測聯機實時洪水預報系統,改進了以三花間預報為重點的全部預報方法,提高了預報精度。天氣預報也建立了衛星雲圖,測雨雷達及各種氣象信息自動接收處理系統,並開始研究建立專家系統,改進預報方法,提高了預報准確率。黃河的水文、天氣預報已開始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建國以來,黃河水文氣象情報預報,已對歷年黃河防洪、防凌工作提供了約300萬站次情報,4000多站次預報,尤其在1958、1981、1982年的黃河大洪水中,准確及時地提供了洪水情報和預報,使防洪工作採取了有力的防禦措施,以最小的損失取得了戰勝各次洪水的偉大勝利。
四、水文計算和分析研究
這是治黃規劃和水利工程建設的基礎,是治黃的重要科學依據,建國以來進行了大量的工作。1954年編制《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簡稱黃河技經報告)時,對黃河干支流進行了一次全面系統的水文分析計算,同期還分析研究了黃河流域的降水和徑流形成變化規律,此後在修訂補充治黃規劃時對有關內容又進行了深入分析計算。60年代首先統一了全河主要水文站的主要水文數據,確定了陝縣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423.5億立方米,平均年輸沙量為16億噸,並圍繞探求根治黃河水害的途徑和三門峽水庫改建,進行了有關水沙分析研究。鑒於錢寧1959年提出黃河下游淤積的主要成分是粒徑大於0.05毫米的粗沙,1965年後對此進行了粗沙來源的調查研究。同期,1962~1965年對上游劉家峽至鹽鍋峽河段的冰塞開展了觀測研究,提出了計算方法。進入70年代後,根據水利電力部(簡稱水電部)指示,黃委會編制了黃河治理規劃,並以黃河下遊河道治理和防洪為主進行了水沙變化規律的分析研究,除搞清了黃河下游的粗沙來源外,還研究了黃河泥沙的輸移規律,分析計算確定了黃河下游花園口的可能特大洪水流量為55000立方米每秒。同時,對三門峽、花園口的主要歷史洪水進行了分析,系統研究了黃河下游的凌汛,取得了不少有重大價值的成果。到了80年代在修訂黃河治理開發規劃時,再次進行了水沙分析計算,並對多年來分析研究的泥沙運行規律、歷史洪水、黃河冰情、黃河水資源,以及黃河流域的氣候等進行了綜合分析,撰寫成專著。還開展了高含沙渾水流變特性試驗和水內冰、河曲段冰塞的觀測研究,取得了許多寶貴成果。
黃河的水文研究,自1981年撰寫冰情論文參加國際冰情學術討論會後,開創了黃委會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新局面,已有不少水文研究成果進行了十餘次國際交流,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水文科研成果,推進了黃河水文研究工作的發展。
建國以來,作為防災減災和水資源開發利用基礎的黃河水文事業,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到1990年僅黃委會系統事業費就有人民幣2.2億元。建立了一支業務熟練、思想過硬的水文隊伍。全河水文職工到1990年為4680多人,其中黃委會系統2500多人,已建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黃河水文系統。廣大的黃河水文職工辛勤勞動,艱苦奮斗,尤其工作在水文測報第一線的水文職工,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與暴雨、洪水、泥沙、冰凌作斗爭,僅黃委會系統就有31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40多年中黃河水文工作已為治黃提供了大量的水文資料和水文氣象情報、預報,水文分析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條具有黃河特色的水文事業發展道路,無論在黃河治理開發和流域經濟發展中,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黃河是世界上水文變化最復雜、測驗條件最困難的河流,尤其隨著黃河的治理和流域經濟發展,黃河水文情況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水文測報質量遠不能適應需要,水沙量尚未完全算清,水文規律尤其是在新的變化中的許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黃河水文工作者必須不遺餘力地、孜孜不倦地在已取得的成績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站網,加強測報,深入研究,更加努力克服困難,使黃河水文事業不斷發展提高。
黃河流域界於北緯32°至42°,東經96°至119°之間,南北相差10個緯度,東西跨越23個經度,集水面積75.2萬多平方公里,黃河全長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內石山區佔29%,黃土和丘陵區佔46%,風沙區佔11%,平原區佔14%。各地自然景觀差異很大,尤其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十分嚴重。
黃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蘭州以上大部分為半濕潤區,蘭州以下,西北部為乾旱區,南部和東南部為濕潤區,其餘為半乾旱半濕潤區。冬季受蒙古高壓控制,盛行偏北風,氣溫低,降水少;春季蒙古高壓衰退,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開始北上西伸,氣溫回升,降水增多;夏季大部分地區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影響,盛行偏南風,水汽豐沛,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時段;秋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逐漸衰退,蒙古高壓向南擴展,降水開始減少,但常發生連陰雨天氣。氣溫的地區分布特點是由南向北、由東向西逐漸降低。多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大於14℃,最低的地區小於-4℃。年極端最高氣溫為洛陽盆地44.2℃,年極端最低氣溫為河源地區-53.0℃。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區為秦嶺,局部達900毫米以上。年降水最多的站為泰山頂達1108.3毫米;年降水量少的地區為內蒙古杭錦後旗、臨河一帶,在150毫米以下,年降水最少的站為內蒙古杭錦後旗的陝壩,只有138.4毫米。上游降雨強度較小,歷時較長,暴雨極少,日降水量很少超過50毫米;中下游降雨強度較大,歷時較短,暴雨較多。陝西、內蒙古交界處的烏審旗,1977年8月1日發生過一次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木多才當,10小時降雨1400毫米(調查值),超過世界最高記錄;三門峽至花園口間,1982年7月底至8月初的一次大暴雨,暴雨中心宜陽縣石 鎮24小時降雨734.3毫米,也是黃河流域罕見的大暴雨。
由於氣候和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景觀的影響,黃河的水文情況非常復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徑流的時空變化大。豐水年與枯水年的比值,幹流為2.5~3.5倍,支流為2.5~40.8倍。各地區的年徑流變差系數為0.11~0.53。多水區和少水區徑流深相差140多倍。年徑流系數最大為0.7,最小隻有0.01。
第二,汛期長、洪水次數多。一年中有伏、秋、凌、桃四個汛期,總歷時長達10個月。伏、秋汛合稱為大汛,由降雨形成。其洪水來源有蘭州以上、晉陝區間、龍門至三門峽區間、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和大汶河流域。上游洪水漲落比較緩慢,歷時較長,蘭州水文站一次洪水歷時平均40天,最長可達66天,最短22天;中游洪水漲落較快,尤其晉陝區間的洪水陡漲陡落,歷時較短,幹流龍門站洪水歷時平均46小時,最長80小時,最短20小時,連續洪水一般為3~6天,漲水平均8小時,最長30小時,最短2小時;支流洪水更是來猛去速;下游幹流洪水主要來自中游,其特點與來源有關,但又受高含沙量變動河床和灘區建築物的影響,往往使洪水演進規律發生異常變化。凌汛主要發生在寧夏、內蒙古和黃河下游兩個河段,均由冰塞、冰壩壅水形成。黃河下游的冰情變化極不穩定,約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有的年份則三封三開。60年代以來由於三門峽、劉家峽水庫防凌運用,冰情有較大變化,凌災有所減輕,但鹽鍋峽水庫至劉家峽河段於1961~1962年度,青銅峽水庫上游於1967~1968年度,天橋水庫上遊河曲河段於1981~1982年度都曾發生過嚴重冰塞,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桃汛是寧夏、內蒙古河段開河時融冰水和河槽蓄水下泄形成的冰凌洪水,流至下游正值桃花開放季節,洪峰不高,漲落較緩。1972年後為了下游灌溉,三門峽水庫調蓄桃汛水量,下游不再有桃汛洪峰。
第三,含沙量高並且水沙異源。黃河上游蘭州以上和中游三門峽以下水多沙少。

Ⅳ 黃河水文特徵

1、徑流量

1954年編制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時,在進行復查和插補的基礎上,採用1919~1953年系列,計算陝縣實測年徑流量為412億立方米。1962年提出《黃河干支流各主要斷面1919~1960年水量、沙量計算成果》,其中陝縣站實測年徑流量423.5億立方米,秦廠站472.4億立方米。

2、洪水特徵

黃河上游洪水多發生在9月,主要來自蘭州以上,蘭州洪水主要來自貴德以上。由於降雨歷時長,強度小,加之蘭州以上植被較好,草地、沼澤等對降雨的滯蓄作用較強,形成黃河上游洪水漲落平緩,洪水歷時較長,洪峰較低,洪水過程線呈矮胖型。

3、凌汛

黃河流域冬季受西北風影響,氣候乾燥寒冷,最低氣溫一般都在0℃以下,黃河許多河段在冬季都要結冰封河。每年初春開河時,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到內蒙古自治區河口鎮和下游花園口至黃河人海口兩個河段,往往形成冰凌洪水,稱為凌汛。

4、水力資源

1954年編制《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時,根據幹流落差4368米,計算得黃河幹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610萬千瓦。龍羊峽以下至人海口,共布置了46座梯級,利用落差2112米,總裝機容量2158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048億千瓦時。

(4)三門峽黃河水文擴展閱讀:

黃河的開發治理:

1、小浪底水利樞紐,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以北40公里的黃河幹流上,南岸屬孟津縣,北岸屬濟源市,上距三門峽水利樞紐130公里,下距焦枝鐵路橋8公里,距京廣鐵路鄭州黃河鐵橋115公里。壩址以上流域面積694155平方公里。

2、三門峽水利樞紐,位於黃河中游下段幹流上,兩岸連接豫、晉兩省,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原陝縣會興鎮)東北約17公里處。壩址以上流域面積68.8萬平方公里,佔全流域面積的91.5%。

天橋水電站,位於山西省保德縣縣城和陝西省府谷縣縣城上游8公里的黃河幹流上。電站壩址以上流域面積403878平方公里。

3、河南引黃灌區,范圍涉及三門峽、洛陽、鄭州、新鄉安陽開封濮陽商丘9個省轄市,截止2007年底,全省共有大、中型引黃灌區27個,其中30萬畝以上的大型灌區14個,10萬畝—30萬畝的中型灌區8個,1萬畝—10萬畝的灌區5個,總計設計灌溉面積2064萬畝,佔全省耕地面積的19.1%。

4、位山引黃灌區,是中國6個特大型灌區之一,規模宏大,作用重要。現有設計引水流量240立方米每秒的位山引黃渠首,東、西兩條輸沙渠,兩個沉沙區和三條乾渠,分乾渠53條,支渠385條,總長度3335公里,各類水工建築物5000座,設計灌溉面積540萬畝,控制8個縣(市區)大部分區域。

5、小浪底水庫,北岸灌區是小浪底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利用小浪底水庫優良的水質、充沛的水量,使洛陽、焦作、濟源三市供水條件得到改善,為城鄉工礦企業、城市居民生活和農業灌溉供水,改善引沁灌區、廣利灌區的水量不足、解決山嶺區人畜飲水困難,替代灌區內地下水的過度開采,補充地下水,改善生態環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河

Ⅳ 黃河的水文特點

黃河水文特徵
源頭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帝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帝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帝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採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上游
在蘭州的「黃河第一橋」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干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幹流水利樞紐
*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

*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

*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用

* 李峽水利樞紐: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准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另請參看:黃河大堤、黃河防洪、黃河防凌、汴渠、鴻溝、京杭運河、茅津渡、南水北調工程、河套灌區

橋梁

* 濟南黃河斜拉橋:山東省濟南市北側。1978年12月開工,1981年底建成。曾更換幾次鋼索。

* 濟南黃河公路橋:山東省濟南市北郊。1978年12月開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 濟南黃河浮橋: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於市北洛口渡口,免費使用。

* 蘭州黃河鐵橋:甘肅省蘭州市城北。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

* 鄭州黃河橋:河南省鄭州市以北

Ⅵ 黃河水文特徵 支流 城市 水電站

黃河流域年徑流量主要由大氣降水補給。因受大氣環流的影響,降水量較少,而蒸發能力很強,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僅相當於降水總量的16.3%,產水系數很低。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但天然年徑流量僅佔全國河川徑流量的2.1%.居全國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小於長江、珠江、松花江。
從流域年徑流深等值線來看,黃河流域水資源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由南向北呈遞減趨勢。大致西起吉邁,過積石山,到大夏河、洮河,沿渭河幹流至汾河與沁河的分水嶺一線以南,主要是山地,植被較好,年平均降水量大於600毫米,年徑流深100~200毫米以上,是黃河流域水資源較豐沛的地區。流域北部,經皋蘭、海原、同心、定邊到包頭一線以北,氣候乾燥,年降水量小於300毫米,年徑流深在10毫米以下,是黃河流域水資源最貧乏的地區。在以上兩條線之間的廣大黃土高原地區,年降水量一般為400~500毫米,年徑流深只有25~50毫米,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區。
水利樞紐有陸渾水庫,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嵩縣田湖鎮陸渾村附近,黃河二級支流伊河上,距洛陽市67公里,控制流域面積3492平方公里,占伊河流域面積57.9%。
故縣水庫,位於黃河支流洛河中游洛寧縣境故縣鎮下游,東距洛陽市165公里,控制流域面積5370平方公里,占洛河流域面積(不含支流伊河面積)的41.8%。
西霞院反調節水庫是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位於小浪底壩址下游16公里處的黃河幹流上,下距鄭州市116公里。
小浪底水利樞紐,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以北40公里的黃河幹流上,南岸屬孟津縣,北岸屬濟源市,上距三門峽水利樞紐130公里,下距焦枝鐵路橋8公里,距京廣鐵路鄭州黃河鐵橋115公里。壩址以上流域面積694155平方公里。
三門峽水利樞紐,位於黃河中游下段幹流上,兩岸連接豫、晉兩省,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原陝縣會興鎮)東北約17公里處。壩址以上流域面積68.8萬平方公里,佔全流域面積的91.5%。
天橋水電站,位於山西省保德縣縣城和陝西省府谷縣縣城上游8公里的黃河幹流上。電站壩址以上流域面積403878平方公里。
黃河龍口水利樞紐位於黃河北幹流北部,壩址距上游已建的萬家寨水利樞紐25.6千米,距下游天橋水電站約70千米。
萬家寨水利樞紐,位於黃河北幹流上段托克托至龍口峽谷河段內。壩址左岸為山西省偏關縣,距庄三鐵路三岔堡車站82.3公里,右岸為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距豐准鐵路(豐鎮一準格爾旗)薛家灣車站60.6公里,壩址以上流域面積394813平方公里。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磴口縣境巴彥高勒(原三盛公)鎮東南,包(頭)蘭(州)鐵路黃河鐵橋下游2.6公里處。東距包頭市300餘公里,西南距銀川市200餘公里。樞紐以上流域面積314000平方公里。
青銅峽水利樞紐,位於黃河上游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青銅峽峽谷出口處,下距銀川市約80公里,距包蘭鐵路青銅峽車站6公里,並有鐵路專線通電廠。樞紐以上流域面積275004平方公里。
黃河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位於中衛市境內黃河幹流上。
烏金峽水電站,位於白銀市白銀區四龍鎮和靖遠縣平堡鄉境內,壩址位於黃河幹流烏金峽出口段,距白銀市30公里,距蘭州市90公里。
大峽水電站,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和榆中縣交界的黃河幹流大峽出口段飛魚崖。距蘭州市中心河道距離65公里。壩址以上流域面積227798平方公里。
黃河小峽水電站,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境內黃河幹流上小峽峽谷出口處,距上游距蘭州市35公里,控制流域面積22.51萬平方公里。
八盤峽水電站,位於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八盤峽村,距蘭州市中心區約52公里。上距鹽鍋峽、劉家峽兩級電站分別為17公里和49公里,下距蘭州水文站50公里。
黃豐水電站,位於青海省循化縣的黃河幹流上,上距蘇只水電站9千米,下游為積石峽水電站,距青海省西寧市公路里程159千米。
積石峽水電站,位於青海省循化縣境內積石峽出口處,距循化縣城30公里,距省會西寧市206公里,距民和縣城100公里。
寺溝峽水電站也叫炳靈水電站,位於甘肅省永靖縣與積石山縣交界處的黃河幹流寺溝峽上,上距大河家水電站29.5千米,下距劉家峽水電站44.5千米,距甘肅省蘭州市122.5千米。
劉家峽水電站工程,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境內,距劉家峽峽谷出口約2公里處,下至蘭州市約100公里。壩址上距河源2020.2公里,控制流域面積181766平方公里,約占黃河流域面積的四分之一。
鹽鍋峽水電站,位於甘肅省永靖縣鹽鍋集附近黃河幹流鹽鍋峽峽谷出口處,下距蘭州市70公里,上距劉家峽水電站32公里。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82704平方公里。
蘇只水電站,位於青海省循化縣與化隆縣交界處的黃河幹流上,上距公伯峽水電站12公里,距西寧市150公里。
公伯峽水電站,位於青海省循化縣與化隆縣交界處的黃河幹流上,上距李家峽水電站76公里,距西寧市153公里。
康揚水電站,位於青海省尖扎縣與化隆縣交界的黃河幹流上,上距李家峽水電站17公里,下距公伯峽水電站約53.0公里,距青海省省會西寧市公路里程105公里。
直崗拉卡水電站,工程位於青海省尖扎縣與化隆縣交界的黃河幹流上,電站壩址距上游李家峽水電站7千米,距西寧市公路里程109千米。
李家峽水電站,位於黃河上游青海省尖扎縣與化隆縣交界的李家峽峽谷出口以上約2公里處,距西寧市公路里程116公里,上距龍羊峽水電站河道距離102公里。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36743平方公里。
尼那水電站,位於青海省貴德縣境內黃河幹流上,距上游拉西瓦水電站壩址8.6公里,距上游龍羊峽水電站41公里。壩址距西寧市公路里程124公里(直線距離80公里),至下游貴德縣公路里程約20公里。
拉西瓦水電站,位於青海省貴德縣及貴南縣交界處的黃河幹流上。
龍羊峽水電站,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和貴南縣交界的龍羊峽峽谷進口約2公里處,距青海省省會西寧市147公里,壩址上距黃河源頭1687.2公里。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31420平方公里,占黃河全流域面積的17.5%。
班多水電站,位於青海省興海縣與同德縣交界的黃河幹流班多峽谷出口處,距西寧333千米。
黃河源水電站,位於青海瑪多縣扎陵湖鄉附近,壩址在鄂陵湖出口下游17公里處的黃河幹流上,距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城40公里,距省會西寧540公里。
黃河左、右岸支流呈不對稱分布,而且沿程匯入疏密不均,流域面積沿河長的增長速率差別很大。黃河左岸流域面積為29.3萬平方公里,右岸流域面積為45.9萬平方公里,分別佔全河集流面積39%和61%。大於100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左岸96條,流域面積23萬平方公里;右岸124條,流域面積39.7萬平方公里。龍門至潼關區間,右岸流域面積是左岸的3倍。全河集流面積增長率平均為每公里138平方公里。上遊河段長3472公里,面積增長率為每公里111平方公里;中遊河段長1206公里,匯入支流眾多,面積增長率為每公里285平方公里;下遊河段長786公里,匯入支流極少,面積增長率僅有每公里29平方公里。

Ⅶ 黃河委員會水文局下屬的三門峽水文站,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和開封黃河水利學校工作的話,那個比較好

我推薦勘測設計院,水文站太清閑,待遇很差!學校做老師又太費心傷神了,回待答遇也就是死工資!綜合考慮還是設計院比較好,待遇不錯,做項目有提成拿,比較有前途!最終還看你自己喜歡什麼,自己好好把握,我只是把我所知道的告訴你,供你參考

Ⅷ 黃河和長江的水文特點各有什麼

黃河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長度 5464 km 源頭海拔 4800 m 平均流量 1774.5 m³/s
流域面積 752443 km² 源頭 青海省 注入 渤海
流經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維系炎黃子孫的血脈.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與民族情感的象徵。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調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黃河水利資源豐富,流域內地下礦藏眾多,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這里辛勤勞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關於黃河的源頭歷史上曾有過多種說法。早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但沒有被公認。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實和1704年清朝的拉錫,為探求河源曾到達星宿海。因此,星宿海為河源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河源考察隊,又把約古宗列曲作為黃河正源。20多年來,雖然以錯就錯,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西部,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較為充分。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 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
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5000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這是人們熟知的歌曲《黃河頌》的歌詞。每當人們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就會浸沉在對黃河的無限追憶之中。
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在黃河流域內已經發現了2000多處原始村落的遺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時代,祖先們就在這遼闊的土地上定居,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
新石器時代中期,散布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上的黃帝族,和當時的蚩尤族、炎帝族同為中國遠古時代的3個部族。他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後來炎帝聯合黃帝攻殺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黃帝族的人民逐漸融合,並定居在陝、甘、晉地區,共同開發黃河中下游地區。
3500多年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黃帝的後裔。他們自稱「華」或「夏」。華族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漢族人民都把黃帝奉為始祖,自稱為黃帝(也稱炎黃)的子孫。當時的華族居住在中原地區,人們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稱這一帶為「中華」。後來,華族的文化向全國各地傳播,「中華」二字便成了整個中國的名稱。
幾千年來,黃河流域是封建統治的中心,而廣大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的斗爭也接連不斷。秦末的陳勝、吳廣,兩漢的赤眉、銅馬、黃巾,隋末的瓦崗軍,唐朝的黃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等,都在黃河流域這塊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壯的史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地區是中國人民可靠的革命根據地,直至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兒女,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我們為黃河自豪,為黃河歌唱。
釋名「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昆侖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於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里。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昆侖,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一段黃河稱作「瑪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水文特徵 源頭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帝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帝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帝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採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上游
在蘭州的「黃河第一橋」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干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黃河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公元前2000多年華夏族在黃河領域的中原地區形成、繁衍。
長江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幹流全長6397公里(以沱沱河為源),一般稱6300公里。流域總面積一百八十餘萬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約九千六百餘億立方米。以幹流長度和入海水量論,長江均居世界第三位。
長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邊境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雪山,與長江南源當曲回合後稱通天河;南流到玉樹縣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賓市間稱金沙江;宜賓以下始稱長江,揚州以下舊稱揚子江。長江流經西藏、四川、重慶、雲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市區,在上海市注入東海。有雅礱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青弋江和黃浦江等支流。在江蘇省鎮江市同京杭大運河相交。
長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為上游,水急灘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間為中游,曲流發達,多湖泊(鄱陽、洞庭兩湖最大);湖口以下為下游,江寬,江口有沖積而成的崇明島。長江水量和水利資源豐富,盛水期,萬噸輪可通武漢,小輪可上溯宜昌。
長江流域是中國人口密集經濟繁榮的地區,沿江重要城市有重慶、武漢、南京、上海。
長江可供開發的水能總量達二億千瓦,是中國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長江幹流通航里程達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黃金水道」之稱。
長江在重慶奉節以下至湖北宜昌為雄偉險峻的三峽江段(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就位於西陵峽中段的三斗坪。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世界大河之一,幹流全長六千三百多公里,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側(北緯33°28′,東經91°08′)。幹流流經青、藏、 川、滇、 鄂、湘、贛、皖、蘇、滬10省、市、自治區,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公里(若以當曲為源頭,長江全長應為6403公里),居世界第3位。流域介於北緯24°30′~35°45′,東經90°33′~112°25′,面積180餘萬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年均入海水量達1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時簡稱江,六朝以後才有大江和長江之稱。
幹流概況 長江幹流各段名稱不一:源頭至當曲口(藏語稱河為「曲」)稱沱沱河,為長江正源,長358公里;當曲口至青海省玉樹縣境的巴塘河口,稱通天河,長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賓岷江口,稱金沙江,長2308公里;宜賓岷江口至長江入海口,約2800餘公里,通稱長江,其中宜賓至湖北省宜昌間稱「川江」(奉節至宜昌間的三峽河段又有「峽江」之稱),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磯間稱荊江,江蘇省揚州、鎮江以下又稱揚子江。 流域內高原、山地佔65.6%;丘陵佔24%;平原、低地佔10.4%。
長江支流流域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的有48條;5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雅礱江、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和贛江等9條。其中雅礱江、岷江、嘉陵江和漢江超過10萬平方公里,以嘉陵江流域面積最大,約16萬平方公里。
中國大部分的淡水湖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面積較大的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
長江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與唐古拉山脈間,在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西南側。這里冰川廣布,冰雪融水就是長江的源頭。從江源到人海口,可分為三大段。四川宜賓以上為上游;宜賓至湖北宜昌為中游;宜昌以下為下游。上游段約長三千五百公里,楚瑪爾河是長江的北源;木魯烏蘇河是長江的南源,流程較長,水量也較多,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其最長支流沱沱河應為長江的正源。自當曲河口到青海玉樹一段稱通天河,長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較寬,水流舒緩。自玉樹到宜賓稱為金沙江,古稱麗水,從北向南流,穿過橫斷山脈,到雲南石鼓附近折向東北入四川盆地,在宜賓與岷江匯合,全長二千三百公里。自宜賓以下才稱長江。 中游段約長一千公里,因流經四川盆地,故俗稱川江。從宜賓到重慶,河道頗曲折。自奉節白帝山到宜昌南津關一段,江水穿過四川與湖北邊境山區的大峽谷地帶,自西至東有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統稱三峽,全長二百零四公里,灘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稱為長江天險。 下游段約長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緩慢,江面寬闊,一般都超過二公里,最窄處也有六百五十公尺。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磯一段,古稱荊江,素有「九曲回腸」之稱。由於流速緩慢,泥沙淤積多,每當汛期來臨,極易造成潰堤泛濫災害,自古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說法。從宜昌到蕪湖一段,兩岸湖泊極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陽湖最大。洞庭湖是長江的天然水庫。江水入江蘇後,因受山勢所阻,向東北繞過寧鎮山地。自鎮江以下,折向束南,進入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湖泊星羅棋布,水道交織似網,一片水鄉澤國景象。江口竟寬達八十公里,呈現江海相連的壯觀景色。 長江兩岸多名山大澤,風光秀麗,有許多游覽勝地。由於流程長,流域廣,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游有「天府之國」,下游多「魚米之鄉」,物產豐富。中華民族的搖籃雖在黃河流域,但據史載,周武王滅殷後,領域南達長江流域,此後黃河、長江兩流域便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重心。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慶、宜昌、武昌、南京、上海等。上海更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兩岸有許多名勝古跡,是了解中國歷史的珍貴資料,還有不少神話傳說,是中國文學的寶貴遺產。 長江干支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南方橫貫東西、縱連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動脈,航道總長八萬多公里。萬噸級輪船可達南京,三千噸級可抵達漢口,一千噸級可至重慶,五百噸級可通宜賓。
■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氣候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於春、夏兩季。地帶性土壤僅見於低丘緩岡,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原大部為水稻土。農業發達,土地墾殖指數高(上海62.1%,江蘇45.6%),是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盛產稻米、小麥、棉花、油菜、桑蠶、薴麻、黃麻等。河汊縱橫交錯,湖盪星羅棋布,湖泊面積2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平原面積10%。兩湖平原上,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共計1萬多個,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占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節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魚、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鱘、揚子鱷、白鱀豚等世界珍品,水產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蕪湖市、長沙市等城市。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平原居中國南北和東西交通網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都很發達。長江貫穿中部,成為一條東西向的水運大動脈,加上其無數支流,構成一龐大水道網。
■長江三角洲
中國長江和錢塘江在入海處沖積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蘇省和上海市東南部、浙江省東北部。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積約5萬平方千米。三角洲頂點在鎮江市、揚州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海拔多在10米以下,間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長江年均輸沙量4~9億噸,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長江中沉積,個別年份高達78%,三角洲不斷向海延伸。長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倉市、金山縣一帶的古沙嘴海拔多為4~6米;長江以北揚州市、泰州市、泰興市、如皋市一帶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後期最高海面穩定後逐漸發展起來的,到距今約2000年時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隨長江主流向東南延伸與錢塘江口沙嘴相連,泥沙繼續堆積,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水道縱橫,湖盪棋布,向有水鄉澤國之稱。土地肥沃,農業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蠶絲、魚蝦等,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在長江下游和滬寧線兩旁有許多重要城鎮,如上海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貿港口,蘇州、無錫等是風景游覽地和新興的工業城市。

Ⅸ 黃河 長江的水文水系特徵

長江水文特徵: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河流含沙量較小;冬季無結冰期;中上游流速較快,下游流速較慢。
長江水系特徵:河流長度大,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流域面積大;支流多,大致在幹流兩岸呈對稱分布,河網密度大;水能豐富。
黃河水文特徵: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有結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中上游流速較快,下游流速較慢。
黃河水系特徵:河流長度較大,是我國第二長的河流;流域面積較小;支流較少,下游幾乎無支流,河網密度小;水能豐富。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