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陝縣縣委辦
❶ 誰知道河南陝縣的行政劃區,它屬於哪個市
陝縣
1986年4月,撤銷洛陽地區,三門峽市升格為省轄市,陝縣歸三門峽市管轄。
1994年5月,陝縣政府遷至大營鄉溫塘村。
2016年1月6日,三門峽市陝州區掛牌成立。
截止2012年底,陝州區轄4鎮、9鄉,263個村,2232個村民小組,9個社區。
陝州區隸屬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三門峽市西部,東與澠池縣交界,西與靈寶市接壤,南依甘山與洛寧縣毗鄰,北臨黃河與山西省平陸縣隔岸相望,東西南三面環抱三門峽市區和湖濱區。
❷ 聽說三門峽市政府要向三門峽西搬遷陝縣城區是否要變更為三門峽的一個區
這個問題還說不準
等到具體正式的文件下來才有定論
❸ 三門峽陝縣一共多少個鄉鎮。
陝縣轄4個鎮、9個鄉:大營鎮、原店鎮、西張村鎮、觀音堂鎮、張汴鄉、張灣鄉、菜園鄉、張茅鄉、王家後鄉、硤石鄉、西李村鄉、宮前鄉、店子鄉。縣人民政府駐大營鎮。
❹ 從三門峽西站到陝縣縣城的行政審批中心坐哪路公交車呀
從西站坐2路車,到
神泉苑
下車,往西走100米,
都市經典
下面就是。
❺ 陝縣的來歷
公元前21世紀至16世紀,陝縣是夏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公元前16世紀至11世紀,陝地屬商朝。
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分封焦國、虢國於陝境,陝地先後屬焦、虢。爾後,陝地成為西周初期兩大統治區域的分界線。「自陝以東,周公主之;自陝以西,召公主之。」公元前775年,「虢人滅焦」,陝地歸虢。公元前655年,虢國為晉國所滅,陝地屬晉,在歷史上留下了著名成語典故——「假虞滅虢」。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陝地分歸魏國。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置陝縣。此後,秦國與魏國在陝地多次征戰,陝地時而屬秦,時而歸魏。公元前225年,隨著魏國被秦國滅亡,陝縣地域從此歸秦,隸屬三川郡。
西漢時,陝縣歸弘農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陝州,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陝縣均屬陝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升直隸州。1913年廢州置縣。1928年,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管轄。1932年,屬河南第十一行政督察區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歸河南省陝州專區管轄,為陝州專署駐地。1952年,陝州專區撤銷,並入洛陽專區,陝縣歸洛陽專區管轄。1959年底,陝縣並入三門峽市。1961年恢復陝縣建制,縣委、縣政府機關駐三門峽市區,隸屬洛陽專區。1986年4月撤銷洛陽地區,三門峽市升格為省轄市,陝縣歸三門峽市管轄。1994年5月,陝縣縣委、縣政府機關遷至縣西大營鎮溫塘村辦公。[1]
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置陝縣。
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陝州。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均屬陝州。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升直隸州。
公元1913年廢州置縣。公元1928年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管轄;
1932年屬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區管轄。其間陝縣均為行政公署駐地。
1949年5月,陝縣解放,歸屬河南省陝州專員公署管轄。
1952年4月,陝州、洛陽兩專區合並,歸洛陽專屬領導。
1959年,黃河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大壩動工興建。陝縣與三門峽市合並。
1961年10月與三門峽市分開辦公。1962年3月恢復陝縣建置,縣委、縣政府設於三門峽市。
1986年4月,洛陽專區撤銷。三門峽市升格為省轄市,陝縣歸三門峽市管轄。
1994年5月,陝縣縣委、縣政府遷址三門峽西溫塘村。
1995年,報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大營鄉和西張村鄉撤鄉設鎮。
1998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陝縣人民政府從三門峽市區遷至陝縣大營鎮溫塘村。
❻ 河南三門峽陝縣縣長的電話多少
0398-----110
❼ 陝縣縣委辦公室主任周建文調到哪裡
優秀的幹部,
省部級儲備人才哇
❽ 陝州區勞動局的電話
你好,陝縣勞動局3832573 ,陝縣勞動人事和社會保障局3838072,陝縣勞動人事局3832972,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