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魯山縣
歷史為認識對象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回」一詞答代表。歷史學的本質其實是把實際發生的事件轉換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歷史的過程和方法。關於歷史學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討,在西方屬於歷史哲學的范疇,歷史哲學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歷史學從單純的歷史紀錄發展成為對歷史的解釋和對歷史規律的探求階段。一開始,歷史哲學僅僅關心如何改進歷史研究的方法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這種歷史學稱為「歷史科學」。[1]
㈡ 魯山縣有多少個鄉鎮
魯山縣轄4個街道、5個鎮、15個鄉
2012年,魯山縣轄20個鄉鎮,四個街道辦事處,32個社區居委會,527個村委會,383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3.27萬人,總面積2432.32平方千米。
一:4個街道包括:露峰街道辦事處,琴台街辦事處,魯陽街道辦事處,匯源街道辦事處 。
(1)露峰街道辦事處下轄七個社區居委會:東關,曙光,上窪,下窪,葉茂,新華,後營。
(2)琴台街辦事處下轄十二個社區居委會:健康,向陽,愛民,建設,友誼,宗庄,劉營,余堂,馬窪,賈王莊 ,八里倉,米章。
(3)魯陽街道辦事處下轄十一個社區居委會:新峰,城廂,大同,前進,黌學,陽光,河濱,七里,五里,小賈庄,望城崗。
(4)匯源街道辦事處下轄六個村委會:趙庄,申庄,詹營,軍王,大王莊,王瓜營。
二、5個鎮包括:下湯鎮、梁窪鎮、張良鎮、張官營鎮、堯山鎮。
(1)下湯鎮下轄二十個村委會:尹和庄,和尚嶺,龍潭溝,社樓,竹園溝,林樓,王畫庄,紅義嶺,亂石盤,袁庄,岳庄,西許庄,王莊,松垛溝,葉庄,西張庄,紅石寺,楊家莊,松樹庄,十畝地窪。
(2)梁窪鎮下轄十七個村委會:張相公,段店,楝樹庄,泉上,南郎店,郎墳,八里坪,北郎店 ,鵓鴿吳,連溝,保障,梁窪西街,梁窪南街,梁窪北街,梁窪東街,許坊,半坡陽。
(3)張良鎮下轄四十一個村委會:張北、張南、姚吳程、李法河、三間房、芹菜溝、王崗、麥川、朱馬溝、老莊、黃五常、郭溝、楊李溝、盆堯、范庄、張西、張東、東營、前營、王營、辛庄、東留庄、陶庄、石廟、余庄、段庄、李庄、周樓、福林、賈寨、閆窪、黃庄、杜庄、灣張、營東、營西、營南、紀營、袁寨、賀塘、劉庄。
(4)張官營鎮下轄四十五個村委會:營東、營西、營南、營北、營中、大賈庄、前城、後城、紫金城、小營、楊孫庄、耿堂、安寨、韭菜里、李柴庄、劉寨、吳營、南閆庄村、東張庄村、東土樓、魏寨、陳營、西施寨、洪營、梁官營、梁朱庄、南王莊、肖營、黃庵、白杜孫、胡樓、臨河、棠樹、李樂庄、小常、惠堂、亢庄、坡寺、楝樹、南丁庄、榆樹灣、康莊、玉皇店、大吳營、南楊庄。
(5)堯山鎮下轄二十二個村委會:堯山、霍庄、西竹園、下坪、四道河、桃林、上坪、下溝、賈店、新莊、木廟、想馬河、下河、關帝廟、坡根、馬公店、涼水泉、灶君廟、大庄、東竹園、營盤溝、鐵匠爐 。
三、15個鄉包括:張店鄉、辛集鄉、熊背鄉、瀼河鄉、趙村鄉、瓦屋鄉,董周鄉、倉頭鄉、馬樓鄉、團城鄉、背孜鄉、磙子營鄉、觀音寺鄉、四棵樹鄉、昭平台庫區鄉。
(1)張店鄉下轄十六個村委會:刑溝,雷趴,白庄,郭庄,馬村,李村,界板溝,崔溝,張窯,劉灣,林王莊,王灣,白象店,袁家溝,宋村,張店。
(2)辛集鄉下轄三十六個村委會:四山,程東,范店,程西,張庄,清水營,郝村,鄧寨,馬庄,柴庄,三街東,小河李,蜂李,廟王,石廟王,白村,徐營,貫劉,盆郭,三街西,黃村,荊圪壋,伏嶺村,桃園,史庄,肖老莊,湖裡王,辛集,西羊石,高村,漫流,核桃園,孫義,東肖樓,尚王,河扒移民新村。
(3)熊背鄉下轄二十個村委會:寶山,交口,雁鳴庄,月明石李溝,宿王店,黃土嶺,熊背,南子營,大麥王,老廟庄,孤山茶庵,草店,曬衣山,寺前,桃園溝,葛庄,橫梁河,大年溝。
(4)瀼河鄉下轄二十六個村委會:余流,馬圪壋,瀼河東,尹村,紅崗,石佛寺,江寨,稻穀,田北溝,賒溝,江河村,陳樓,鹼場,袁寨,老莊西,方山,瀼河西,鄧寨東,老莊東,東新莊,陳圪壋,鄧寨西,頭道廟,黑石頭,趙樓,平高城。
(5)趙村鄉下轄二十九個村委會:朱樓溝,朱家墳,大豐溝,大杷,土峰溝,中湯,三岔口,溫湯廟,堂溝,寬步口,李子峪,小爾城,國貝石,閆庄,雷偏,三道庵,關岈,南陰,白草坪,寨子溝,河南,桑盤,下寺,火神廟,後山,趙村,東坪,柳樹溝,上湯。
(6)瓦屋鄉下轄十九個村委會:馬老莊,白土窯,樓子河,紅石崖,長畛地,大潺寺,上竹園寺,卧羊坪,太平,水滴溝,刺坡嶺,瓦屋,石門,李老莊,耐庄,土橋,湯河,劉相公庄,馬停。
(7)董周鄉下轄三十四個村委會:西馬樓,興龍崗,汪家莊,雙廟,龔庄,楊樹溝,黃背窪,石峽溝,閆河,場房溝,郝溝,蔡庄,鐵家莊,西高,焦庄,何家莊,董村,群虎嶺,沈溝,南張庄,沈庄,西盆窯,和庄,十里頭,土樓王,常庄,平安,小集,大元庄,尹庄,喬店,武庄,楊樹底,孔庄。
(8)倉頭鄉下轄十九個村委會:上倉頭、軍王、李窯、劉芳庄、黃楝樹、薄坪、劉河、孫灣、下倉頭、青古寺、魏庄、白窯、堂上、潘窯、趙窯、趙竹園、井庄、白河、小寺溝。
(9)馬樓鄉下轄五十八個村委會:馬樓、賈集、釋寺、梁庄、商峪口、庹村、堯場、彭泉、南坡、丁樓、吳窪、宋口、麥庄、大程庄、大趙樓、小程庄、良西庄、冢留、楊庄、官莊、陳庄、倉房庄、蘇庄村、雙柳樹村、高岸頭村、虎營村、老將庄、郝樓村、周庄、鐵寨垣、宋庄村、牛蘭庄、新韓庄村、關廟杜村、永樂庄、薛寨、綽樓村、孫庄村、湖泉店、娘娘廟、沙渚汪村、官店、樓張東村、樓張西、小庄、馬塘庄、甘樹里村、何寨、燕樓、丁庄、山岔口村、園盤村、許庄、沙庄、小石門、碾盤庄、里王莊、董庄 。
(10)團城鄉下轄十一個村委會:泰山廟,雞冢,牛王廟,五道廟,花園溝,玉皇廟,棗庄,應山,寺溝,辣菜溝,小團城。
(11)背孜鄉下轄十九個村委會:井河口,葛花園,柳樹嶺,東山村,背孜,鹽店,郜溝,石板河,上孤山,長河,虎盤河,武家,庄村,構樹庄,葉坪,廟庄,土門,老林,焦山,侯家莊。
(12)磙子營鄉下轄四十八個村委會:滾子營、關西、徐庄、譚庄、沽沱、韓南、韓東、韓西、韓北、渠庄、窪陳、高庄、劉八庄、白煉堂、寶林、孫街、田莊、新孔庄、馬頭趙、小杜庄、三官廟、蕭河村、朴實頭、東崗埠、程趙庄、柳林、古塘庄、白廟、郭胡橋村、孫溝、山劉庄、石嶺、魏沖、里溝、三山村、馬場、楊南、楊東、楊北、井泉、韓庄村、董庄村、雙龍店、平庄、大尹庄、東葛庄村、楊林、新崗薛。
(13)觀音寺鄉下轄十一個村委會:觀音寺、魯窯、北三間房、岳村、西陳庄、馬三庄、下孤山、西桐樹庄、竹園村、石坡頭、太平堡 。
(14)四棵樹鄉下轄十二個村委會:街西、黃溝、張溝、南營、彭庄、沃溝、土樓、柴溝、代坪、合庄、車場、平溝 。
(15)昭平台庫區鄉下轄十八個村委會:婆娑街、西溝、金溝、明山、曹樓、搬走嶺、權村、紙坊、白溝、王、許庄、韓灣、黑虎石、鐵溝、桐樹庄、栗村、張灣、火石岈 。
(2)河南省平頂山魯山縣擴展閱讀:
魯山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東麓,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北依洛陽市、南臨南陽市、東接平頂山。
2005年,魯山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土門鄉,並入背孜鄉管轄,背孜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5年12月31日,魯山縣轄6個鎮、15個鄉。
2006年,魯山縣政府決定撤銷魯陽鎮,調整張店鄉、董周鄉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露峰、琴台、魯陽、匯源4個街道辦事處;將原魯陽鎮所轄區域以及張店鄉的詹營、董周鄉的五里頭等22個行政村劃入城區。
㈢ 魯山縣 魯山縣屬於哪個市 河南省魯山縣郵編 新聞網
屬河南省平頂山市
魯山縣隸屬河南省平頂山市,古稱魯陽,位於河南省中西部, 伏牛山東麓,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北依洛陽市、南臨南陽市、東接平頂山,地處鄭州、洛陽、平頂山、南陽、漯河、許昌6市的輻射交匯地帶。該縣是我國史前三大民族集團之一——華夏集團的重要活動地域,世界劉姓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牛郎織女故事」發源於魯山,是「中國木耳第一縣」、「中華腰帶第一鄉」。
該縣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面積2432.32平方公里,2013年末總人口93.75萬人,常住人口78.69萬人[1],轄25個鄉(鎮、辦事處),559個行政村。境內有堯山—中原大佛景區、「天下第一渡槽」——南水北調沙河渡槽、 畫眉谷景區、文廟及明代清真寺,被評為「全國扶貧開發先進縣」、全省「紅旗渠精神杯 」競賽金杯獎等榮譽[2]。
㈣ 河南的魯山屬於哪個市
河南的魯山縣屬於平頂山市。
詳細如下所示:
魯山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東麓,屬於平頂山。
㈤ 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土地確權時間是什麼
土地是莊稼人的命根子,村裡以前因為地界不清,鄰里間吵架拌嘴,動手打架時有發生。土地確權後,誰家多少地,邊界在哪兒,清清楚楚。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始於2013年,將於2018年(明年)全面完成結束。目前全國大部分省份已經完成。
如果已經確權了,卻遲遲沒有拿到證書怎麼辦?
如果你符合確權條件卻還沒有拿到相關證書:請再次提交登記申請書,申請人,代理人身份證明材料,授權委託書,房屋產權來源證明材料,登記原因證明材料,不動產界址,面積材料以及與他人厲害關系說明材料,土地確權登記機構在接到申請後會進行實地核查。
㈥ 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各鄉鎮詳細有多少人口
2012年,魯山縣轄20個鄉鎮,四個街道辦事處,32個社區居委會,527個村委會,383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3.27萬人,總面積2432.32平方千米。
各街道鄉鎮人口分別為:露峰街道辦事處人口3.81萬,琴台街辦事處人口4.817萬,魯陽街道辦事處人口2.7435萬,匯源街道辦事處人口1.9232萬,下湯鎮人口3.5088萬,梁窪鎮人口3.7402萬,張官營鎮人口6.2038萬,堯山鎮人口2.0649萬。
張良鎮人口5.7054,張店鄉人口4.146,辛集針人口5.6126萬,磙子營鄉人口7.1241萬,熊背鄉人口2.3055萬,瀼河鄉人口5.3522萬,瓦屋鄉人口4.3975萬,趙村鄉人口2.7625萬,四棵樹鄉人口1.643萬,團城鄉人口1.448萬。
倉頭鄉人口2.6653萬,背孜鄉人口2.6122萬,董周鄉人口6.1288萬,馬樓鄉人口9.2萬,昭平湖庫區鄉人口2.6689萬,觀音寺鄉人口2.6883萬。
(6)河南省平頂山魯山縣擴展閱讀:
魯山縣地處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東麓,屬平頂山市轄縣。縣境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44公里,縣域面積2432.32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環山,東部為沙河沖積平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
魯山古稱魯陽,炎黃五帝時期,是我國史前三大民族集團之一——華夏集團的重要活動地域,昭平湖邱公城有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遺址。自漢置縣,唐始名魯山至今,有2000多年歷史。
這里曾孕育出春秋戰國時期偉大思想家墨子、唐代文學家元結、宋代抗金名將牛皋、現代詩人徐玉諾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
境內有中國最古老的楚長城遺址,漢代名將張良、蕭何、韓信的練兵、屯兵場,西漢冶鐵遺址和唐代琴台遺址,還有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撰文並書丹的元次山碑等。
魯山是革命老區,解放戰爭時期,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留下光輝的足跡,保存有豫西革命紀念館、鄧小平市場街等紅色遺址。
魯山還是「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牛郎織女故事」發源於魯山。
參考資料來源:魯山縣人民政府網站-走進魯山
㈦ 河南魯山縣是屬於哪個市的
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
魯山縣地處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東麓,屬平頂山市轄縣。縣境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44公里,縣域面積2432.32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環山,東部為沙河沖積平原。山地面積佔28.9%,丘陵面積佔53%,平原面積佔18.1%,耕地面積54.55萬畝,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
魯山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魯山古稱魯陽,炎黃五帝時期,是我國史前三大民族集團之一——華夏集團的重要活動地域,昭平湖邱公城有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遺址。自漢置縣,唐始名魯山至今,有2000多年歷史。
魯山縣是世界劉姓的發源地,曾孕育出春秋戰國時期偉大思想家墨子、唐代文學家元結、宋代抗金名將牛皋、現代詩人徐玉諾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境內有中國最古老的楚長城遺址,漢代名將張良、蕭何、韓信的練兵、屯兵場,西漢冶鐵遺址和唐代琴台遺址,還有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撰文並書丹的元次山碑等。
魯山是革命老區,解放戰爭時期,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留下光輝的足跡,保存有豫西革命紀念館、鄧小平市場街等紅色遺址。魯山還是「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牛郎織女故事」發源於魯山。
(7)河南省平頂山魯山縣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魯山縣歷史悠久,夏商時,魯山縣初稱魯縣,後改稱魯陽,春秋時屬鄭,後來隸楚。楚肅王三十年(公元前374年),魏伐楚取魯陽,魯陽屬魏,西漢置魯陽縣,歸南陽郡。
三國時,屬魏,晉代,屬南陽國,南北朝永初年間,屬南朝宋。公元487年,北魏孝文帝南巡,改名山北縣,並置魯陽鎮。太和十八年(公元495年),為荊州治所,又為廣州治所。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9年),兼魯陽郡治所。
隋大業初(公元617年),改名魯縣。唐武德四年(621),為魯州治所。貞觀元年(627),廢州,改魯縣為魯山縣,隸屬伊州。貞觀八年(634),屬汝州。明洪武初,屬南陽府汝州。成化十二年汝州升為直隸州,魯山縣直至清末民初仍隸屬汝州直隸州。
民國三年(1914),屬河南河洛道,民國二十一(1932)年到三十六年(1947),屬河南省第五行政區。1949年後隸屬許昌專區(後改地區),1983年歸平頂山市轄,至今未變。
㈧ 平頂山魯山縣有哪些鄉鎮
魯山縣管轄鎮:趙村鄉、四棵樹鄉、團城鄉、熊背鄉、讓河鄉、觀音寺鄉、昭平台庫區鄉、背孜鄉、倉頭鄉、董周鄉、張店鄉、辛集鄉、磙子營鄉、馬樓鄉、瀼河鄉、瓦屋鄉、趙村鄉。
魯山縣管轄鄉:魯陽鎮、下湯鎮、梁窪鎮、張官營鎮、張良鎮、堯山鎮。
魯山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東麓,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北依洛陽市、南臨南陽市、東接平頂山。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年均氣溫14.8℃,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全縣東西長92千米,南北寬44千米,總面積2432平方千米,總人口87萬人。
(8)河南省平頂山魯山縣擴展閱讀:
魯山是千年古縣,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炎黃五帝時期,是我國史前三大民族集團之一—華夏集團的重要活動地域,昭平湖邱公城有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遺址。魯山古稱魯陽、漢代置縣,唐始名魯山至今。
境內古跡眾多,遺存形態較好。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9處。
魯山是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墨子、唐代文學家元結、宋代抗金名將牛皋、現代作家徐玉諾的故鄉,是世界劉姓的祖庭。
境內有漢代名將張良、蕭何、韓信的練兵、屯兵場,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招兵台,有楚長城、漢代冶鐵遺址、唐宋段店瓷窯遺址、古琴台遺址,還有保存完好的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為詩人元結撰文並書丹的四面碑銘,這是顏體的代表作品之一。
其中,元次山碑,漢代冶鐵遺址,唐宋段店瓷窯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魯山文廟、魯山鄧小平舊居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魯山是「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牛郎織女」的故事發源於魯山,形成於魯山,紮根於魯山,並流傳於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魯山是革命老區,早在1928年,中國共產黨就在這里活動,建立了基層黨支部。1935年,紅二十五軍長征路過魯山,沿途撒播了革命的種子。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河南區黨委、河南省軍區曾在這里駐扎。解放戰爭時期,豫陝鄂邊區、豫西區黨政軍機關(中共河南省委前身)設在魯山。
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工作、生活過。縣境內尚有「豫西革命紀念館」、「魯山鄧小平舊居」、「鄧小平市場街」、「豫西整黨會議舊址」、「紅軍洞」等多處紅色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魯山縣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魯山縣
㈨ 平頂山市魯山縣在地理位置上屬於哪裡
平頂山,位於河南省中部。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3°08′至34°20′、東經112°14′至113°45′ 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