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到風陵渡
⑴ 三門峽長途汽車站有直接到山西風陵渡的大巴嗎什麼時間的全程大概多久
沒有直達,你可乘三門峽到芮城車(車次很多,40分鍾左右一趟,票價23元),然後轉乘到風陵渡。
⑵ 風陵渡地理位置
風陵渡,在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西南端,距縣城30公里,與河南省三門峽市、陝西省渭南市為鄰內。風陵渡正處於容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之界。
風陵渡經濟開發區1992年11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2006年3月經國家發改委審核公告。省政府批准規劃范圍為風陵渡鎮行政轄區范圍,面積188.5平方公里;遠期(2020年)建設用地17.2平方公里。國土資源部公告規劃面積13.34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面積6平方公里。
(2)三門峽到風陵渡擴展閱讀
風陵渡的發展:
近年來,風陵渡鎮黨委因地制宜,變生態劣勢為種植優勢,在沿山沿坡一帶發展花椒生產,建立五萬畝花椒生產基地。同時,舉辦花椒生產技術培訓班提高管理水平,並建設華北最大的花椒貿易市場;在沿灘一帶發展蘆筍生產;
積極實行訂單農業,完善與香料廠簽訂的香紫蘇訂單1000多畝,與聯僑簽訂青刀豆、芋仔訂單1000餘畝,與外商簽訂的韓國梨訂單1000餘畝;著力發展優質雜糧、干鮮果、蔬菜、紅薯等具有特色的比較優勢產業。
⑶ 風陵渡有什麼地方好玩的
風陵渡有兩個景點,來便是著名的兩座源大橋和65度黃河彎了,鐵路大橋(武警把守)和公路大橋(江澤民題辭),是中國唯一有兩座大橋的鎮。
風陵渡鎮地處晉、秦、豫三省交界的黃河大拐彎處,這里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捷,三河交匯(黃河、渭河、洛河)、三省交界(陝西、山西、河南)、三路共通(鐵通、公路、水路)、三橋飛架(鐵路橋、公路橋、高架橋)。
是山西省的南大門,是通往我國華北、西北、西南和中原大地的咽喉要通,是國際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今天以其「淘金之地」,倍受商家青睞,成為黃河金三角的一顆璀璨明珠。
(3)三門峽到風陵渡擴展閱讀
風陵渡,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下轄鎮,在芮城縣西南端,距縣城30公里,與河南省三門峽市、陝西省渭南市為鄰。風陵渡正處於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之界。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 千百年來,風陵渡作為黃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過這里,走入秦晉。
黃河流過河口鎮後,為南北走向的呂梁山所阻,折向南流,奔騰於陝西、山西兩省邊界的峽谷之間。河水從壺口瀑布瀉下後,出龍門繼續向南流,到潼關附近,因受東西走向的秦嶺山脈其中一條支脈華山所阻,折向東流。
⑷ 河南三門峽怎麼去太原
先從三門峽坐長途車到運城,然後從運城乘坐運城到太原的火車或者長途車。三門峽也有直接專發往太原的長屬途車,速度比較慢,不如直接到運城轉車,也有到達太原的火車,需要向西到風陵渡再轉向北,耽誤你的時間,最好是直接到運城再轉車。
⑸ 風陵渡在哪裡
山西省芮城縣西南端。
風陵渡位於黃河從北到南,繼而從西折東的轉折處,南同蒲鐵路的終點,即今芮城縣西南35公里的風陵渡鎮。
風陵渡正處於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沖,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其名字是因附近的風後陵而取的。相傳黃帝六相之一的風後,與蚩尤作戰被殺,埋葬在這里,後來建有風後陵。
津即渡口,所以後稱風陵渡。明清時在此設巡檢司和船政司,管理防守和運輸事宜。這處「雞鳴一聲聽三省」的渡口,歷史上一直以擺船渡河,來連接陝豫二省。正是「挽輸今正急,忙煞渡頭部」。
而今,一座鐵路大橋將南同蒲路和隴海路連接在一起,把黃河天塹變為通途。1500米長的黃河大橋飛跨南北兩岸,連接三省人民。鳳凰咀上的引黃電灌站,吞波吐浪,灌溉著萬頃良田。登臨河岸邊的鳳凰嘴上,遠眺潼關,太華、崤函歷歷在目,腳下黃河波浪滔滔,氣勢雄偉。
拓展資料
風陵渡,現在已發展成一個鎮,有永樂宮、大禹渡等景點。
樂宮位於芮城縣城北約三公里處的龍泉村東,離風陵渡約1小時車程。永樂宮是一處很有影響的古建築,以壁畫藝術聞名天下。
這里的壁畫是我國現存壁畫藝術的瑰寶,可與敦煌壁畫媲美,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永樂宮原來一處道觀,為奉祀中國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呂洞賓而建,原名"大純陽萬壽宮",因原建在芮城鎮永樂鎮,被稱為永樂宮。
永樂建於元代,施工期長達110多年。1962年因為三門峽水庫水位誤測,將位於黃河岸邊的永樂鎮永樂宮整體搬遷至現在的芮城縣。
老潼關與風陵渡隔江相望,分別隸屬陝西、山西兩省,兩岸相隔不過300米,陸路交通繞行風陵渡公路大橋則約有10公里遠。
老潼關雖已拆除,仍有部分遺址遮掩在廢墟之中,如古城牆、水坡巷、十二連城等,十分具有發掘潛力。潼關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遺址無多,更顯珍貴。在探古尋蹤的過程中,收獲的不只是鮮活的悠長歷史,還有百感交集的懷古情思。
風陵渡_網路
⑹ 從三門峽到風陵渡自己開車怎麼走
開車到秦東鎮,過了黃河大橋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