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產招聘 » 周浦本地方言

周浦本地方言

發布時間: 2021-03-09 23:28:35

① 上海公務員部分崗位要「熟悉本地語言優先」,熟悉崑山方言算不算

您好,崑山俗稱小上海,如果職位中明確要求了熟悉本地語言優先,那麼熟悉崑山語言肯定是有一定的優勢的。但是這一般體現在你和競爭者的面試成績不分伯仲時作為的一個參考,不會作為錄取的主要參考因素。因此,最主要的還是要筆試和面試取得較好的成績。
希望您多多努力,公考成功!

② 請問「上海話」和「本地話」有什麼區別。。

簡單說
「上海本地人」 就是 上海郊區(崇明、金山、南匯等比較遠的郊區)本地的人。
上海市區的人口,一般不叫「上海本地人」 就叫 「上海人」
「上海本地人」的方言和市區「上海人」的方言是有區別的。

③ 上海哪裡有學本地話方言

娛樂頻道有些上海方言的節目,你可以跟著學學,還滿地道的。
你也可以跟你們小區里的阿婆聊聊天練習練習,練上一段時間你的上海話肯定大有長進,日常對話基本上就沒問題了。
我認為特地上個輔導班來學習方言不值得。

④ 周浦話和上海話有哪些不同浦江鎮話吳涇話呢

就口音不一樣,其實都能聽懂,差不多的

⑤ 上海浦東靠近陸家嘴和周浦鎮的方言一樣嗎

差不了多少,有的周浦人說南匯話,口音比較重,但基本都聽得懂,差不多的

⑥ 為什麼說浦東話是正宗的上海話

因為上海話是老松江話的基礎上由於大量移民擁入發展而來的,一百多年前,上海是松江的郊區,現在反過來了,民國的時候上海話和周邊的話大部分差不多的,現在大部分不一樣了。

郊區由於移民很少,所以方言發展較慢,跟一百年前差不多,現在也在普化了,上海話很強勢,郊區方言恐怕要失傳。還有南匯是十年前劃入浦東的,南匯話浦東話是不一樣的,上海話市區人的人再講,郊區話也就是本地話,每個郊區都有各自的方言,有些不能互通。

(6)周浦本地方言擴展閱讀:

上海話一般是指上海市區話,也就是被廣泛使用和認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松江本地話是上海話的基礎。上海話是上海開埠以後吳語區各地移民口音在松江話基礎上自然融合而成的新型城市吳語,成為吳語區的代表和共通語言。

語音受移民中占優勢的寧波和蘇州兩地影響巨大。吳語上海話是上海文化及氣質的載體,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話也和老洋房、弄堂、石庫門、旗袍等一樣,成為了上海風情的代表性符號。

廣義的上海話還包括上海郊區各大方言,上海郊區各鄉鎮屬於典型的江南文化。上海舊屬松江府,上海本地話包括松江話、嘉定話、浦東話、崇明話、金山話、青浦話、奉賢話等各區縣方言。上海話是在上海悠久歷史中形成的方言,有深厚文化積淀,語音、詞語和語法現象反映江東文化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

⑦ 請幫我寫一些上海本地的方言(如儂好=你好),我在上海工作要學上海話。

網上有學上海話的視頻你可以去看看,如果你是北方人的話學上海話的難度不小,因為其語言環境差別過大,不過只要好好學的話也是可以學會的。
http://www.56.com/u29/v_NTUwOTY3NjI.html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_^

⑧ 周浦為什麼被稱為小上海

周浦之所以叫小上海就是因為在解放前(甚至改開前)在當時貧瘠的浦東,周浦中大街(即現在的步行街)上的各類糧油百貨商店「凡是浦西能買到的東西在周浦都能買到」

⑨ 上海的方言有那些

上海方言源於蘇滬兩地俗語,在我國區域方言中屬吳語范圍。隨著上海成為近代中國的經濟中心和內外交往中心,上海方言逐步成為吳語方言的代表語。它既受到全國各地方言及外來語的影響,形成了許多獨特的詞彙,豐富和發展了自身;同時,也有不少詞彙被普通話所吸收而走向全國。這一趨勢直到今天仍在繼續。上海方言今天成為全國最有影響的地方方言之一,不能不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
早年,上海屬松江府所轄。其時,上海話如同現在的浦東及松江一帶方言。開埠以來的一百多年間,上海方言在與外界的交往中不斷發展、變化。其中,以受蘇州方言與寧波方言的影響為最大,其次還有廣東、福建方言的影響。如「阿拉」、「小鬼」(音 jü)頭」、「邪氣』」等,便來自寧波方言;「阿是」、「阿曾」、「勿來訕」等等來自於蘇州方言;「木佬佬」、「下作」等,則是來自於杭州方言,等等。這些詞彙的出現,一方面使上海方言不斷得以豐富,另一方面,也使上海方言顯得相當「混雜」。往往是同一種東西有許多種不同的叫法,同一個意思,也有不同的表達。如北方話中的「餅子」,在上海方言中便有「大餅」「面餅」。「晶餅」、「羌餅」;又如,同樣說「死」,有的稱「彈老三」,有的為「翹辮子」,有的說「一腳去」,亦有稱「上西天」、「上西寶興路」;再如,同樣說「很」,上海方言中就有「交關」、「邪氣」、「窮」。「老」、「赫」等幾種表達方式。
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深。上海方言中有不少詞彙為泊來品。如「水門汀」、「派司」、「克羅米」等等。其中有許多詞彙由外來語演變為滬語又流向全國,像形容鈔票多的「麥克麥克」等詞。至今,這些直接引進的詞彙仍是滬城富有生命力的語言之一。
上海方言的變遷和發展速度是比較快的。這反映了語言對城市的社會化進程的依附關系。有不少詞彙往往只在某一年齡層的人中使用;老年人中流行的方言,不為壯年人所關注;壯年人中流行的方言,又不屑為具有新派色彩的青年人所一顧。方言的演變幾乎代代人都有更新。如「很」字,上海的老年人往往多用「邪氣」、「交關」等,而青年人則較多使用「老」、「赫」等詞語。至於「大興」、「憨脫」、「一張分」、「毛毛雨」、「持勿清」、「博一記」、「從山上下來的」。「扎台型」等詞彙,都是青年人創造出來的。諸如此類的方言,幾乎層出不窮。
一 生活、生產用語
如同上海人的衣、食、住、行具有自己的特點一樣,上海方言在衣、食、住、行方面同樣有其鮮明的特點。
穿著類 上海人習慣地把衣服稱為衣裳,穿衣服謂之「著(音:扎)衣裳」或「穿衣裳」。老年人中也有將衣服稱作「布衫」的,但現在已極少聽見。對各種款式的衣服稱呼,與北方話大同小異,只是讀、發音不同。但也有不同名稱者,如上海方言中將長褲稱為「長腳褲」,短褲稱為「短腳褲」;有的還在名稱之後加個「頭」字,如被子稱「被頭」,手絹稱「絹頭」,布稱「市頭」等。洗衣服稱作「汰(音大)衣裳」,如汰褲子,沈襯衫等。
飲食類 上海方言「吃」的概念,要比普通話「吃」的含義寬泛,往往把喝也一律稱作吃,如喝茶、喝酒、喝牛奶等,均稱為吃菜、吃酒、吃牛奶等。上海方言中的「吃飯」,除了廣義的意義外,更多地是狹義地專指吃大米飯,以區別於吃麵食。稀飯在當地謂之粥,喝稀飯就稱為吃粥。菜餚在上海方言中被稱作小菜,因此,菜場也稱作小菜場。當地人見面還往往會問:「今天吃啥小菜?」與做飯相聯系的灶,上海人稱作灶頭。鍋子則稱作鑊子,如:鐵鍋即稱作「鐵鑊子」,鋼精禍稱作鋼盅鍋子。
民居類 上海人稱家為屋裡,常常說:「我屋裡如何如何」,「我屋裡住在某處」等。在老式石庫門房子中,接待客人的處所一般稱作客堂,兩旁的房間稱廂房,房間內的過道則稱為穿堂。在上海方言中,樓梯稱作扶梯,直至今日在公寓住宅樓中仍沿用此稱。用具類 上海人稱傢具為家生,稱東西為么事,常常聽到上海人說:「這套家生不錯」、「你買啥么事?」等等。桌子稱之為檯子,如「吃飯檯子」、「方檯子」、「圓檯子」等。方凳謂之首排凳。稱櫃子為櫥,如碗櫃稱碗盞櫥,大立櫃稱大櫃,五斗櫃稱五斗櫥。搬家謂之搬場。
生產類 干體力活,家務活稱為做生活。經商謂之作生意。對職業,舊時一般稱「飯碗」,亦稱作事體,如人們談起彼此職業時常問:「儂勒啥地方作事體?」「儂勒啥地方發財?」等。失業,在上海稱為「敲脫(掉)飯碗」。買與賣,上海人讀音相同,均發「ed」音,只不過表示賣的意思時,往往在「賣」之後加上一個「脫」字,即「賣脫」。表示貨物便宜的意思稱為「口強」,在上海街頭經常可以見到生意人在貨物旁邊插一寫有「口強」字的牌子,或者高喊「這種貨色頂頂口強了!」
二 交往用語
上海方言中的交往用語,很難從字面上琢磨,有些用語的准確意思甚至很難用其他語言表達。
相互來往上海方言,不論是正式談話還是閑聊閑扯,都稱作「講閑話」。對信口開河的話則稱作瞎三話四。把張冠李戴的話稱作瞎八搭八。對故作姿態的言行稱作「象煞有介事」。對不負責任而把事情辦糟稱「拆爛污」。對故意裝腔作勢,故弄玄虛稱作「搭架子」。對故意找他人差錯的做法謂之「扳錯頭」。對調弄他人引為己樂的稱作「尋開心」。對討便宜的行為稱作「塌便宜」或「揩油」。發怒稱為「光火」。丟面子謂之「坍台」。故意拆台稱作「拆棚腳」。
評價用語對處事精明者稱其為「老門檻」。出類拔萃者謂之「大好佬」(有時也含譏諷之意)。無能者謂之「鴨無卵」、「死蟹」。「鴨吃死」等。傻瓜稱為「憨大」。「壽頭」、「阿木令」。對遇事受騙而又毫無察覺者稱為「洋盤」。對不知好意,不識始舉者稱為「十三點」,「蠟燭」。對那些什麼都懂一點,但又不精通者稱「三腳貓」。對無正當社會職業,地位低下而游手好閑的人稱之為「癟三」。對有本事或干練潑辣的人稱作「腳色」。全部、所有,在上海方言中稱「一塌括」、「夯劫朗當」。形容可怕可惡之物稱為「墨騰赤黑」。形容忙得不可開交稱為「六亂三千」。形容理不清頭緒為「七葷八素」。多用字 上海交往俗語中,有些字使用頻率甚高,且能起到十分獨特的作用。例如「吃」字便是如此。它的引伸意義很廣。敢於碰硬謂之「吃硬」;被對方壓倒謂之「吃癟」;碰到十分棘手難處的事情稱為「吃酸」;被迫接受對方的條件稱作「吃進」;兩頭受氣稱「吃夾檔」;受上司或長輩訓斥稱為「吃排頭」;對沒有把握的事稱「吃勿准」;被花言巧語所迷惑謂之「吃花功」;討人喜歡稱「吃得開」,反之,不受歡迎稱「吃勿開」;受責打謂之「吃生活」;受損失稱「吃區」;司機開車時遇見紅燈稱『吃紅燈」;生活貧困,飢腸轆轆稱「吃西北風」;遇到困難,對付不了稱「吃勿消」;看中人的外貌稱「吃賣相」;坐牢謂之「吃官司」;喜歡聽奉承話謂之「吃馬屁」;學習成績得了一百分謂之「吃一百分」;所擔負的責任艱巨稱「吃重」;摸清情況稱「吃准」;調戲、戲弄婦女稱「吃豆腐」。
又如老、大、小等字,使用范圍也很廣。如對賣老資格者的舉止稱為「老三老四」;對非常在行的人稱為「老刮采」;對知識淺薄卻又自我賣弄者稱為「老茄茄」;對老而奸滑的女人稱為「老蟹」;對年紀較大的男子貶稱為「老甲魚」。對大人物稱為「大好佬」;對冒牌貨稱為「大興」;對為人處事豁達稱為「大路」(亦稱上路)。對平民百姓稱為「小八臘子」;對無地位的人稱為「小三子」,對紈絝弟子稱為「小開」;自得其樂稱為「小樂胃」;對小規模從事不正當活動行為稱「小異異」或「小來來」。
在上海方言中,還有一些使用很廣的數字、方位詞,均被賦予了獨特的涵義。如「一腳去」既指全部成交買賣,也可以指人去世。「一利兩響」,指辦事乾脆利索。「三腳貓」指對什麼事都略知一二但又不精通的人。「三嚇頭」指辦事只靠頭幾下猛勁」;『獵頭三」。「彈老三」則都是對人的貶稱、蔑稱,前者罵人為畜牲,後者則咒人死去。「五斤喝六斤」指人非常兇狠、霸道。「逗五逗六」則指人慌慌張張,瞎忙一氣。「搞七念三」,指胡亂折騰把事情搞糟。「七招人搭」指人信口雌黃或亂搞關系。至於方位詞,在上海用得最廣的大概要稱「上只角」、「下只角」了,前者指居住條件較好的地區,後者指較差的地區,由此再引申到出身,上只角、下只角甚至變成了一個人有無教養的代名詞了。
三 稱謂用語
人稱代詞 上海人稱我為「俄」;我們則稱「阿拉」或「俄伲」。你稱「儂」;你們稱「作儺」。他稱為伊,他(她)們則稱伊拉。誰這個代詞,當地稱之為啥人。
稱謂對母親,過去稱姆媽,現在青少年則呼媽媽,但中年以上人仍習慣稱姆媽。至於父親的稱謂則較復雜,有的稱父為爹爹,有的稱之為爺爺,甚至沿用至今,但較多的是稱父親為阿爸。
祖父,一般稱公公、阿公,也有稱老爹的。對祖母,多稱阿婆。阿奶,也有稱親媽的。對曾祖父母,則不分性別,統稱太太、老太太。
滬俗,哥哥、姐姐稱阿哥、阿姐,現在,青少年多呼哥哥、姐姐。對嫂子,多稱嫂嫂、阿嫂。對姐夫,有稱姐夫的,較多的稱阿哥。
同族人中,父之兄長稱伯伯,父之弟稱爺叔、叔叔,對他們的配偶則稱嬸娘,當地土語中也有稱其為媽媽的。對父之姐稱為大大(音杜),父之妹稱為娘娘,對她們的配偶均稱姑夫。
親戚中,對母之父稱外公,母之母稱外婆。母之兄弟統稱娘舅,其配偶均稱舅媽。母之姐妹稱娘姨、姨媽,其配偶稱姨夫。
對堂哥、堂姐,一般都稱阿哥、阿姐,對表哥、表姐則稱表阿哥、表阿姐。
另外,上海人稱繼父、繼母為晚爺、晚娘(晚音ed)。上海有過繼、過房的習俗,對過房認的父母,一般都稱為過房爺、過房娘。
至於對社會上各類人員的稱呼,一般都以其身份、年齡、職業的不同而稱謂。現在,大多數場合對個體戶、私營企業主稱老闆。舊時,對身份較高者統稱為先生。對工人、匠人通稱師傅。時至今日,師傅的稱謂仍廣泛使用。
對老年男子,一般多稱老伯伯,老年女子則稱為老媽媽。由於此類稱呼含有尊敬之意,因此,在滬城如遇不相識老者幫忙,老伯伯、老媽媽之稱呼是少不了的。對中年婦女可稱阿姨,對小夥子、小姑娘則稱小兄弟、小妹妹。
在指代稱謂中,如果是泛指,如男人們的事,可稱作男人家,泛指女性則有女人家之稱,泛指年輕姑娘時有姑娘家、丫頭家之稱。
在背後談論時,丈夫多稱妻子為我老婆、我屋裡廂;妻子則稱丈夫為我男人,也有稱阿拉老公者。父母稱兒子為阿拉伲子,稱女兒為阿拉囡唔。兒媳稱婆婆為阿拉婆阿媽。稱小叔子為阿拉阿叔,尚未定準的女婿稱「毛腳女婿」。
滬城人稱店員為「站櫃台的」,稱學徒為「學生意的」,對在商店。洋行中跑外收帳者稱之為「跑街」。對有地位者,一般稱「先生」,女士則按年齡或稱「小姐」,或稱「太太」。五十年代後,老闆、先生、太太、小姐一類稱謂已極少見,只是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興起及私營個體經濟的出現,這些稱謂才又多了起來。
四 方言收集
小囡:小孩。阿里一位:哪一位。老門檻:精通某事物者。老居三:對某一事物不明言而聽者領會。腳碰腳:不相上下。忒做人家:太節約。頂真:認真。不作興:不能這樣。作興來,作興不來:也許來,也許不來。發噱:滑稽有趣。苦腦子:可憐。哭出烏拉笑嘻嘻:哭笑不得,一付尷尬相。魂陶陶:被人捧得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哇里哇拉:說話嗓門很大。額骨頭高:運氣好。拎不清:搞不懂。有數:你知我知。吃區:吃虧。看好看:看熱鬧。拍胸部:一口答應。匆來事:不行。老好:很好。老早:很早。好白相:好玩。打棚:開玩笑取樂。不搭界:不相干。有幾化:有多少。夯白郎當:完全包括在內。無啥啥:什麼都沒有。勿要拉倒:不要就算了。看豁邊:看錯了。交關嶄:很好,又稱「邪氣靈光」。斜斜好:頂頂好。煞薄:厲害。結棍:同煞薄,又指人健壯有力。一眼眼:很少。一歇歇:一會兒。鬧猛:熱鬧。畢挺:衣衫燙得很整齊。汰浴、忽浴:洗澡。這個禮拜:這個星期。上半日:上午。下半日:下午。日腳:日子。一天世界:亂七八糟到處都是。扦頭皮:捅「傷疤」,老是把一個人的錯誤掛在嘴上說。推板:差勁,不好。不靈光:不好,不如人意。搭漿:對應盡的責任不盡力而把事辦壞。勿來訕:不行,不可以。呀呀糊:糊里糊塗,隨隨便便。坍台:丟面子。熱昏:頭腦發昏,辦事無理智。摜大派頭:擺大架勢。犟頭白腦:脾氣犟,不聽勸告。老茄兮兮:老成,老練意。馬里墨里:漆黑一團,搞不清底細。滴骨里圓:喻事圓滿。假痴假呆:佯裝糊塗。勿領市面:指言論或行動不適應形勢的發展與變化。連襠碼子:同夥。野歪歪:說話,做事不著邊際,胡來。懸空八隻腳:意指相差很遠,沾不上邊。放儂一碼:指饒恕對方,讓他一步。的的刮刮:地地道道,實實在在。開大興:說大話、空話而不能兌現。觸壁腳:挑拔離間,說壞話。牽絲攀藤:辦事拖拉。娘娘腔:男人說話辦事不幹脆,沒有男子氣派。豁令子:用眼色,動作或含蓄語言暗示別人。混腔勢:混日子。擺噱頭:開玩笑耍花招騙人。水門汀:水泥。水江:蒸汽。司必靈鎖:彈簧鎖。油汀:加熱成氣的油,勿三勿四:貶語指不成大器,德行不好的人。老三老四:斥人語,指目無尊長,好擺老資格的人。來三:好、行。表示對事物的贊同。黃泥膀:寡婦招贅的後夫。趣:漂亮。興:多。鏟少:極快。著港:到手了。肉曲:不願意。扎作:結實。生藤:有出息。弄送:惡作劇。勾勒:辦事細致。拆員:出亂子。出松:走了。念傲:羨慕。海威:又多又大。污脫:浪費。勿生勢:沒出息。孟鰓頭:話多很健談。約三河:約模,很差。眼綳綳:眼睜睜。掰雀絲:找差子。吼筋霍跳:十分賣力。義糊夾糟:混雜不清。牽嘴板臉:辦事無分寸。密皺益皺:很密很密。呆勃弄沖:遲純。脫頭落攀:沒頭沒腦。勒煞弔死:扣得很緊。死活溜秋:死樣怪氣。
姓氏暗語:走肖子:趙。金戈子:錢。十八子:李。匡吉子:周。口天子:吳。十二麻子:王。馬二先生:馮。耳東子:陳。弓長子:張。水王八:汪。未撇兒:朱。尾巴子:姚。人則一:俞。
五 歇後語
老虎胡須——摸一不得。刺毛蟲一一惹不得。沒乾的生漆——碰不得。過了時的皇歷:翻不得。六月里的扇子——借不得。佛爺的眼珠兒——動不得。老鼠跳在米筐里:巴不得。說了半天算是江豬——白蹄(白提)。腳趾頭上掛鈴當——走一步,響(想)一步。老虎大轉身——沒有脖(駁)兒。屬梅花鹿角的——叉(差)兒到不少。打著燈籠揚麥子——照場(常)。老墳後頭撐擺渡——祖船(傳)。老太太的拐杖——扶(福)人。豆腐鹵作菜——不用鹽(言)。晌午朝南走——沒有前(錢)影。後鍋里的水——響(想)不開。三九的蘿卜——凍(動)了心。你是槍換炮——響(想)頭越發大了。一分錢買燒酒——怎麼撩(了)。拆了棉花當大褂穿——沒有里(理)。玉米棒子挾在腰裡——不啃(肯)。猴兒拿剪子——瞎鉸(攪)。黃浦江里插稻秧——青浦。鐵塔換柄一新裝(辛庄)。牙齒里出血——紅(虹)口。籬子倒脫河浜里——橫涇。一刀劈脫夜明珠——切(七)寶。橋頭上撞破頭——紅(虹)橋。絲網捉魚——加錠(嘉定)。絲瓜不摘——大長(場)。拍板一響——價(嘉)定。騾子析腳——騾踮(羅店)。甜塌餅破肚——漏糖(婁塘)。兩親家公碰頭——男(南)匯。爛船不補——舟破(周浦)。代人照電筒——送光(松江)。三斗米做粢飯——大團。額角頭上擺跳板——頭橋。菜莧不摘——心長(場)。梁新記牙刷——一毛不拔。海關的鍾聲——遠近聞鳴(名)。九曲橋上散步——走彎路。「大世界」里照哈哈鏡——面目全非。崇明的蟹——嘴上講講。牆根頭綉花——戳壁腳。黃狗插角——裝胡羊(裝樣子)。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