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產招聘 » 求職人生觀

求職人生觀

發布時間: 2021-03-07 17:52:15

『壹』 求職簡歷中的人生觀該怎麼寫呢

寫作思路:確立中心,圍繞選材,確定重點,安排詳略,選材時要注意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選擇真實可信、新鮮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來。

我相信,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擁有一個正確的好的人生觀。但是大家肯定有疑問,如何去形成這些呢,或者是如何來定義什麼是好的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念呢。

這里我想談一談,大家可以大膽的結合實際來想,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毫無疑問的是需要人生觀去操控的,人生觀是人們一切行為的原因。大家的所作所為,如果以長遠的眼光來看的話,如果造成了很不錯的影響,收到了很好的結果的話, 那邊可以稱之為好的積極的人生觀。

但是同樣的話,人們是有差異性的,有的人並不能正確的分辨什麼事好的是什麼是壞的。那他該怎麼去形成好的人生觀呢,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人切身的實踐來去告訴她,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商人,我們的影響中都是很有錢的存在,但是形象並不是很好,比如有句話就是說無商不奸,在古代地位也是特別的低的,原因是什麼的,就是這個在潛移默化之間傳遞了不好的人生觀,就是金錢至上,無禮不歡,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拜金主義。

這是很明顯的錯誤的觀念,並不是說我們追求財富不對,我們需要金錢,但是我們要明白那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人生還有許多更又意義的值得我們為之奮斗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為了金錢。

漁夫,本來應該是一個比較勤勞,向上的一種身份,卻也有古代的話說三天大魚,兩天曬網的三心二意,最後一事無成的故事,這種觀念告訴了我們什麼。

並不是去看不起一個職業,一群人,而是要反對錯誤的人生觀,我們要認准自己的事情,然後堅持不懈的`做下去,直到出現一定的收貨,人們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不能什麼都去嘗試,而又什麼都做不成。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樹立正確的好的人生觀,從而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意義。

『貳』 求職者應該具有怎樣的職業價值觀

求職者首先應該樹立腳踏實地,符合自身能力的這也價值觀。以專業為基礎,以能力為優勢,已發展為前途找工作~

『叄』 剛剛出來工作,應該有什麼樣的人生觀

看看專業的分析,或許對你有幫助。---
職業價值觀是指當一個人面臨職業選擇的時候,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職業中至關重要的東西。它表明了一個人通過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麼。職業價值觀是人們衡量各種職業優勢、意義、重要性的內心尺度,是人們對待職業的一種信念和態度。由於人們的需要、動機、興趣、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能力、氣質和性格的不同,其職業價值觀即使在相同的社會條件下也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性。而任何一個具體的職業價值觀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因而必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必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這一歷史性的轉型引發了社會職業和人們職業價值觀的重大變化。青年職業價值觀的變化首先在大學時代出現,並能對個體終身的職業價值觀產生深遠影響。因而,研究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和求職心理特點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個體職業價值觀的形成和結構

職業價值觀的發展和人格的發展成熟是基本同步的。而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各方面的心理特徵都處於發展之中,特別是職業價值觀。因此,研究和探討個體職業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
(一)個體職業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美國著名的職業指導專家、心理學家Ginzberg把個體職業選擇心理的發展分為幻想期(4、5歲到10歲左右)、試探期(11歲到19歲左右)和實現期(19、20歲之後)三個時期。四五歲的兒童開始觀察成人世界,並把觀察所獲得的直覺印象通過游戲的方式簡單地展現出來。在游戲中,兒童憑著自己的印象和想像,模仿士兵、醫生、售貨員等職業角色,在夥伴和成人的贊許中,職業意識開始萌芽。隨著個體進入青少年期,獨立性逐步增強,開始主動地憧憬自己的未來,對職業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19、20歲之後,個體開始逐步實現就業,將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在具體的職業中實現並穩定下來。
美國職業生涯發展理論大師Super認為,職業選擇及發展是一個前進的動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探索和擔任某種職業角色,因而職業自我概念得以形成和發展,並成為青少年職業選擇的關鍵因素。為此,他將職業價值觀的形成分為五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形成期,大概從14~18歲,個體開始對工作有了初步的想法,這些想法和個體的自我概念是相一致的。第二個時期是明確期,大概從18~20歲,個體會根據自己的職業愛好縮小職業選擇范圍,從而邁出職業選擇的第一步。第三個時期是完成期,大概從21~24歲,個體根據自己的職業愛好完成訓練並受雇。第四個時期是穩定期,大概從25~35歲間,個體會逐漸安於適應的職業選擇。最後一個時期是鞏固期,大概在35歲以後,個體會有成就,社會職業地位也會逐步提高。
(二)職業價值觀的結構
關於職業價值觀的結構,我國的研究者探討頗多,大致都是將國外的量表修訂之後在國內測量、統計,然後得出結論。有兩種觀點比較具有代表性。
寧維文修訂了Super的《職業價值量表》(WVI,1970),通過測量和統計分析,將Super提出的15種職業價值尺度劃分為三個大的因素,即可視為職業價值觀的內部結構。第一個因素被命名為「內在的職業價值」因子,包括WVI中的智力激發、利他主義、變動性、獨立性、美感、成就、創造性等;第二個因素是「外在的職業價值」因子,包括WVI中的同事關系、監督關系、管理、工作環境等;第三個因素是「外在報酬」因子,包括WVI中的經濟報酬、生活方式、安全性、聲譽等。
凌文輇等通過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主成分分析,抽出聲望地位、保健、發展三個主成分因素。「聲望地位」因素包括易成名成家、單位知名度高、較高社會地位、較高經濟地位、晉升機會多、有出國機會、單位規模大、單位在大城市等;「保健」因素包括有勞保、職業穩定、福利好、有住房、能解決兩地分居、職業環境幽雅、收入高等;「發展」因素包括符合興趣愛好、學以致用、能發揮自己才能、機會均等、公平競爭、交通便利快捷、自主性大和能提供受教育機會等。

二、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特點分析

不言而喻,當代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普遍處於形成之中。在學習期間,能夠明確「以後能做什麼、要做什麼」的大學生為數不多。出現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缺乏社會經驗,缺乏將理論付諸於實踐的機會,不清楚如何學以致用。
通過查考已有的文獻,我們發現,當代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有如下幾個比較典型的特點:
(一)現實與理想並重
隨著我國社會轉型的逐步推進,市場競爭和人才競爭逐步激烈,下崗和待崗現象屢見不鮮,大學生在擇業時變得越來越現實。他們希望在職業活動中達到對物質利益、權利地位、成才等各種需求的滿足。收入和職業發展是大學生在擇業時最重視的兩個因素。當然,這並不是說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是唯利是圖。事實上,當代大學生在職業中考慮得最多的一個因素還是自身的發展,他們在職業評價和職業選擇時,越來越突出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
這一現象說明,當代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有著「現實與理想並重」的特點。一方面,他們有非常強烈的成就感,期望未來的工作符合自己的特長愛好,在工作中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職業生涯能夠比較完整;另一方面,他們並不將理想束於空中樓閣,也注重金錢物質方面的因素,期望將來的工作能夠給自己和家人帶來豐厚的物質生活。
這一現象也正好印證了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大學生對收入、福利、保險的要求是為了滿足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而對於成就、自我發展的要求則是更高層的社會性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在現實中還往往存在這樣的情況:非畢業生更加傾向於將「實現自我價值」放在職業選擇和職業評價的首位,而畢業生則更加註重「收入」因素。這是因為畢業生已強烈感受到即將走向社會的壓力,衣食、住房等現實問題是擺在他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這其實也是畢業生面對現實、直面社會的進步表現。
(二)求職意向多元化
在求職意向方面,大學生越來越表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工作地點的選擇上,發展較快的大城市仍是大多數大學生的首選。關於具體的職業,大學生評價最高的是科研人員、企業家、大學教師、三資企業高級職員等,但對國有企業員工、軍隊、政府機關職員、私營企業職員等的評價也不低。這一現象說明,大學生擇業的傳統三大熱點已有所改變,即從政、經商、做學問不再是主要選擇。就業熱點雖帶有普遍性,但分散性與多元性也日益突出。相當大比例的大學生看好三資企業與大型國有企業。與以往相比,學生的官本位意識有所淡化,想干實業的人、敢於接受社會挑戰的人越來越多。當然,由於國家機關、教育部門有較強的穩定性,仍然吸引著不少人。
這種現象與社會發展的多元化是一致的。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大學生們已經開始領悟到熱門職業與冷門職業之間的相對性和內在關系,意識到在任何職業中都有可能做出成就,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是一個可喜的傾向。
(三)擇業過程矛盾重重
職業安全感與職業風險意識之間的矛盾。
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中存在各種矛盾,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職業風險意識與職業安全感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大學生們重視個人努力、贊成多勞多得,願意嘗試一些風險性高、收入可觀的行業;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總能和大多數人一樣晉級加薪,不必擔心因為領導不滿意自己的工作績效而受到訓斥或經濟懲罰。這種矛盾心態在大學生中非常普遍。這樣的現象與當前「就業難、擇業更難」的勞動市場狀況有一定的關系,大學生們對於失業、下崗的恐懼也使他們不得不重視工作的穩定性。
對於工作變異性的矛盾。
大學生對待工作變異性的態度有些矛盾,他們一方面贊同經常接觸新鮮事物;另一方面,又對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工作場所或工作方式以及工種的變換表現出相反的、非積極的態度。總體上看,大學生的工作變異性表現較差,這顯然難以適應目前的就業形勢。市場經濟鼓勵競爭和創新,要求人們終身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新的變化和發展,「一步到位」「以不變應萬變」等觀念已不適應社會需要,也不利於個人發展。大學生們要學會「經營自我」,這是新形勢下的新要求。因此,轉變求穩的一次就業觀念,讓大學生們樹立「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觀念,勢在必行。
擇業自主性願望與自主擇業技巧之間的矛盾。
過去,大學生畢業後由國家統包統配,個人沒有選擇的餘地。現在,畢業分配實行「雙向」選擇方式,除邊遠地區、個別艱苦行業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以外,大多數學生可以在國家有關政策、方針的指導下,經學校推薦,通過本人和用人單位的見面協商,實行「雙向」選擇。這不僅拓寬了大學生的就業門路,調動了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激發了大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擇業自主意識。近年來,大學生的擇業自主性日趨強烈,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擇業時首先傾向於「聽自己的」,其次是「聽老師的或者學校的」,而對於父母親友的意見的重視程度則越來越低。

三、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對傳統價值觀的挑戰

首先,個人本位職業觀挑戰社會本位價值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受到以社會、集體為本位的價值觀念的規范和影響,呈現出服從集體和國家需要的特徵。這種以社會為本位的價值觀強調集體、國家利益至上,具有明顯的時代特點和一定的局限性。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個人的獨立自主地位逐漸得以確立,大學畢業生在擇業時敢於積極追求個人價值、尊嚴和利益,自我意識、成就慾望、自我責任明顯增強,這無疑是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的表現。然而,市場經濟猶如一柄雙刃劍,它在造就大學生獨立自主擇業意識的同時,也使相當部分大學生擇業的社會責任感相對減弱,表現出在擇業時過分關注個人利益和需要,關注西方式的個人奮斗和自我營造,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擇業意願,不惜一切手段,滋生了嚴重的個人主義。這種個人本位的職業觀對高校傳統的社會本位價值觀帶來了強烈沖擊。
其次,功利性職業觀挑戰誠信價值觀。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有些大學畢業生為了獲取一份理想的工作,不惜違背做人原則,背信棄義,在求職材料上運用各種心思和技巧,仿造各種證書,使求職材料的水分越來越重。一些用人單位發現,他們所收到的學生簡歷,有2/3以上的稱自己是三好學生或者優秀學生幹部,有近一半的稱自己獲有計算機或其他等級證書,有80%以上的稱有工作(實習)經驗。這說明相當部分大學畢業生有誇大在校成績偽造各類證書、編造工作經驗等行為傾向。一些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後,為了謀求個人的私利,還擅自毀約、隨意跳槽或不按就業合同辦事據報道,浙江餘姚某電器企業招聘省內外20餘名大學生,不到一年只剩下1名在堅守崗位,公司不得不再到洽談會上急尋人才。大學畢業生頻頻毀約跳槽,已成為用人單位的心病。另外,畢業生的誠信問題在助學貸款歸還上面也表現出來,直接影響到銀行對貧困學生助學貸款的發放。
再次,競爭性職業觀挑戰以和為貴價值觀。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社會穩定安定,是古今中外許多空想社會主義理論家追求的理想王國。「以和為貴」的傳統價值觀在計劃經濟時代得到人們廣泛認同,並影響到人們的行為方式,然而它容易導致人們缺乏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隨市場經濟的建立,人們競爭意識逐漸增強。在競爭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年學生,他們多年的校園生活都是在各自為戰的學業排名中度過的,他們體驗最多的是個人之間的競爭,這容易使他們滿腦子充斥競爭,忘記人與人之間需要合作,忘記人類社會是靠人與人的協作而不斷取得進步的。有的大學生在求職時為了擊敗競爭對手採取卑劣手段;或在工作崗位上為了獨顯自己的能力,不願與他人合作。經歷了激烈競爭的校園生活的鍛造,相當部分大學畢業生個人能力極強而團隊協作精神缺乏,這給他們的事業與生活發展帶來了極不利的影響。2004年,在企業人才需求專題研討會上,美國畢益輝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外資企業的人事經理稱:「我們不要高校的尖子生,因為他們的個人能力過強,與別人的磨合能力差,會造成整個團隊協作出現困難。企業不是找最優秀的人,而是找最合適的人。我們要的是人品好、踏實的年輕人。」確實,具備「團隊精神、品行好、敬業精神、溝通表達能力」,是不少外企錄用人才的標准。
最後,多元化職業價值觀挑戰一元主導價值觀社會價值觀是社會大多數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風尚的集合體。在我國,長期以來,集體主義價值觀一直居主導地位,人們對職業的選擇和評價統一在「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這一點上。當今,在承認個人利益、通行等價原則以及維護民主、自由、競爭等思想觀念的前提下,社會價值取向不可能是單一的,而是趨向多元化的。多元化價值觀並存現象在當代大學生的職業觀上表現得十分突出。有的把金錢作為評價職業優劣的標准,信奉拜金主義價值觀;有的把當官作為一生求職的奮斗目標,崇尚權力主義價值觀有的把出名作為職業的支撐,追求虛榮;有的認為擇業是為了「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有的堅持「報效祖國」是事業成功的基石。總之,在當代大學生職業觀中,絕對權威崇拜和絕對一元的價值信仰已不復存在,而代之以一幅多元紛呈的價值圖像。

四、職業價值觀對大學生的影響

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現狀在以下兩個方面對他們產生了較為明顯的負面影響:
(一)對學習態度的影響
當代大學生在考慮自己未來的職業時越來越現實,學習上的實用主義傾向對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的消極影響日益突出。
當代大學生普遍熱衷於學習一些工具性的學科,期望學了一門課程之後就能馬上改變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而對於理論性較強的學科,或者比較傳統的基礎學科,則缺乏興趣,而這些學科正是增強學生素質和知識儲備的關鍵。
以接受筆者調查的英語專業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為例,大部分英語專業的學生只注重對語言聽說讀寫的訓練,每天埋頭背單詞,而忽視能夠加強自己文、史、哲方面的知識修養和思維方式的學科,很多學生直到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除了會說外語之外,對不少常識性的知識都知之甚少。知識面狹窄成為英語專業學生擇業的首要困境。很多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熱衷於學習各種應用軟體、考各種證書,而在計算機的專業理論課上昏昏欲睡、甚至逃課。於是,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後發現,一些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在軟體應用方面和自己不相上下,想要顯示自己的專業優勢、提升自己卻無從下手。其實,如果學生真正掌握了平時讓他們感到乏味的操作系統、數字邏輯等專業理論課的基本知識,那麼無論對於何種軟體,即便是自學也能得心應手。盡管如此,不管教師們如何教導,仍有不少學生直到就業後遇到實際困難才明白這個道理。
由此可見,很多大學生對於「素質教育」的理解還遠遠不夠,對於「學習如何學習比學習知識更重要」的理念和「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以及全面發展」的要求,還缺乏清醒的認識。
(二)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職業價值觀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片面的職業價值觀加劇了他們所體驗到的就業壓力。
市場經濟體制給企業和個體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壓力。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人們感受到的失業的威脅日益增大。幾年前,在談到就業問題時,人們想到的可能是「4050」下崗人員。而今天,人們可能更多地會想到昔日的「天之驕子」——大學生。高校畢業生所面臨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之下,很多學生不堪重負,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甚至精神失常、自殺的也不乏其人。
是我國社會的人才已經過剩到連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了嗎?其實不然。近年來存在的一個尷尬的事實是:一方面,在某些地方,一些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工作難求,甚至「畢業即失業」「學位證和待業證一起領」;另一方面,廣大基層特別是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艱苦行業以及廣大農村,卻面臨著人才匱乏、大學生難覓的狀況。
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過於片面是造成「就業難」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對於工作單位的地理位置、工作環境、管理制度等,即上文提到的「職業的外在因素」或「保健因素」,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對於工作單位的地理位置,大學生們非常在意。因此,「寧在北京沒張床,也不願在其他地方有間房」「在大城市討飯也比回農村強」等思想在大學畢業生頭腦中相當普遍。
正是這樣的一些片面的職業價值觀,使大學生們不願下基層,不願到真正需要他們的地方去。在人為地排除了這樣一大片擇業范圍之後,人人都爭先恐後地去大企業、好單位,當然會體驗到巨大的競爭壓力。而且,由於有巨大的選擇范圍,大企業、好單位常常門檻很高,也讓一直受寵的大學生們心理有一些失衡。

五、高校價值觀教育的新任務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大學生職業觀的變化是市場經濟體制和招生分配製度改革的產物,既有積極因素,也有消極因素,對高校價值觀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加強大學生人生價值觀教育,堅持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擇業觀是大學生職業的基本評價和看法,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就業問題上的反映。過去,集體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在強調社會集體價值時忽視個體價值,若再用這種片面的價值觀教育當代大學生,結果只能被拒絕被否定。高校價值觀教育應與時俱進,大膽承認個人利益和自我價值的追求,卻也不能矯枉過正,需要防止個人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只有將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統一起來的事業才是成功的事業,才可能獲得個人職業生涯的持續發展。大學生的人生價值目標應是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目標,個人目標應服從於社會的主導目標。目前,團中央和教育部推行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一些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大學生主動放棄了沿海優越的工作條件而志願到西部服務,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堅持「做人」與「做事」同步。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要讓大學生懂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既是人們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質,也是人們處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基本道德規范。丟掉了誠信,任何人都不可能獲得生活與事業的成功。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開展誠信教育,加強大學生的道德自律。還應結合人才市場上的選人標准,讓大學生明白社會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
培育大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堅持競爭與合作並存。在競爭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平時因缺少與他人合作的機會而缺乏合作意識乃至團隊精神,普遍表現為協作能力低。近年來,我國教育界引入了「培養合作精神」的教育理念,如某些數學和計算機競賽改變了以往只有個人賽形式而增加了團體賽形式。這種基於團隊合作的競爭是以成員的優勢組合來提升團隊的合作成效,由此帶來的人際關系必然是互相協作並互通有無,所形成的心態則是寬宏大量,而每個人不僅能對自己的長處自信,同時也能欣賞他人的優勢。高校應充分利用大學生的團隊活動,培養團隊精神,讓大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發現自己與他人的特長與不足,認識到團結與合作的重要性,並不斷提升成員之間合作的技巧。高校在教育中應多引入團隊創業成功的案例,如惠普、微軟雅虎、蘋果電腦等世界優秀企業都是從團隊創業起步的,讓大學生明白優秀企業更看重員工的協作精神。北京朗訊科技貝爾實驗室在招聘時就十分注意招聘對象的潛在素質與協作技能。如果兩個應聘者具有相同的研究成果,一個是獨立完成的,另一個是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的,實驗室更傾向於後一位應聘者,因為他經受過團隊合作的考驗,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可見,競爭需要合作,合作支撐競爭,高校教會學生合作比教會學生競爭更重要。未來的人才只有具備謙虛謹慎,懂得尊重、關心、團結他人的素質才能有所建樹並得到社會的承認。

『肆』 怎麼寫職業求職表裡面的概述一下自己的人生觀

想在職業求職表裡面,
概述一下自己的人生觀,
可以網路一下,裡面有很多的範文,可以參考。

『伍』 求職簡歷的自我評價和概一下自己的人生觀、急!

自我評價:會計學專業養成我嚴謹,刻苦,細心的性格,並且做事踏實能吃苦耐勞,善於溝通,尊重上級領導,對工作充滿干勁,具有高度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

人生觀:"德才兼備",德重於才,無德則無才。

『陸』 面試時人生觀怎麼寫

1、堅持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的統一。
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正確人生價值觀,首先應是能以科學的唯物主義的態度對待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的人生價值觀。物質生活和物質追求僅僅是人生內容的一部分,不是生命的全部價值所在。人除了物質追求,還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強烈的事業心是促進人們熱愛生活、創造生活的強大動力。用崇高的精神追求主導物質追求,人生才會變得更豐富、更燦爛、更輝煌。

2、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統一。
在社會主義社會,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一方面,個人利益是集體利益的基礎,沒有個人利益的實現,就沒有社會集體利益的充分發展;另一方面,個人利益又依賴於社會集體利益,社會集體利益是滿足個人利益的保障和前提,是個人利益的集中表現。引導中學生以集體主義原則主導個人利益的追求,才能如魚得水,順利實現個人理想和追求。

3、堅持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的價值的實現以及價值的大小,主要是從他的活動同社會發展方向的關系中,從他對於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中來考察。引導中學生堅持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以社會價值主導自我價值,才能順應社會要求,實現自我價值和個人追求。

『柒』 求職簡歷中的人生觀該怎麼寫

從以下三復個方面,結合自己的制自身經歷進行描述:

1、堅持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的統一。

2、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統一。

3、堅持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捌』 畢業生就業求職表中的人生觀怎麼填

寫一句自己比較喜歡的座右銘,或者自己的行事風格。如:相信一份收獲一份耕耘等。

『玖』 求職表問到:概述一下自己的人生觀怎樣做好你的本職工作該怎麼回答,簡單一些,不要復雜.

無事不追求極致 做好本職工作 人生觀 史無前列的投入和專主

『拾』 求職時,筆試問:請談一下你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看法。這問題怎麼回答呢

人生觀
人生觀是關於人生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它主要回答什麼是人生、人生的意義、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等問題。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人們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或階級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以下幾種有代表性的人生觀:①享樂主義人生觀。它從人的生物本能出發,將人的生活歸結為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過程,提出追求感官快樂,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厭世主義人生觀。宗教的厭世主義認為,人生是苦難的深淵,充滿各種煩惱與痛苦,唯有脫俗滅欲,才能真正解脫。③禁慾主義人生觀。它將人的慾望特別是肉體的慾望看作一切罪惡的根源,主張滅絕人慾,實行苦行主義。④幸福主義人生觀。一種觀點是強調個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另一種觀點是在強調個人幸福的同時,也強調他人幸福和社會公共幸福,認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⑤樂觀主義人生觀。它認為社會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於追求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在於追求真理,對人生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⑥共產主義人生觀。它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人生觀。它把人的生命活動歷程看作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 ,把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對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人生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於努力為人民服務,無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貢獻給共產主義事業。

人生觀是對人生的目的、意義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內容包括幸福觀、苦樂觀、生死觀、榮辱觀、戀愛觀等。它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觀的制約。人生觀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認識和處理個人發展同社會進步的關系,即私與公的關系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各種人生觀都是一定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產物。由於各個時代的各個階級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生活經歷和境遇不同,對人生的意義和目的認識不同,人生觀也就必然不同。評價一種人生觀是進步的、革命的,還是落後的、反動的,根本標准就是在於看它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資產階級人生觀的特點是個人主義,一切從自我出發,一切以個人為中心,把剝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視為人生的根本目的。無產階級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它代表著廣大被壓迫被剝削者的利益,擔負著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歷史使命。因此,無產階級的人生觀是革命的、科學的人生觀,它與歷史上一切剝削階級的人生觀根本對立。無產階級人生觀的特點是集體主義,一切為了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集體利益,把大公無私、舍己為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視為人生的根本意義和價值,把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視為人生最高的目標。

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對世界總體的看法,包括對自身在世界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又稱宇宙觀。哲學是其理論表現形式。世界觀的基本問題是精神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根據對這兩者關系的不同回答,劃分為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基本類型,即唯心主義世界觀和唯物主義世界觀。
世界觀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和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同時任何世界觀的形成和確立都要利用先前遺留下來的現成的思想材料,這樣,新世界觀和舊世界觀之間存在著某種歷史的繼承關系。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態度和採用的方法最終是由世界觀決定的。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可以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提供正確的方法,錯誤的世界觀則會給人們的實踐活動帶來方法上的失誤。

世界觀是人們對生活於其中的整個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間的關系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它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和逐漸形成的。人們在實踐活動中,首先形成的是對於現實世界各種具體事物的看法和觀點。久而久之,人們逐漸形成了關於世界的本質、人和客觀世界的關系等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就是世界觀。一般說來,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並以此來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在階級社會里,世界觀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同階級的人們會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各種世界觀的對立和斗爭,歸根到底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不同的世界觀會指導人們採取不同的行動,從而對社會的發展起著促進或阻礙作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唯一徹底的科學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論武器。

價值觀
價值觀是社會成員用來評價行為、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目標的准則。價值觀通過人們的行為取向及對事物的評價、態度反映出來,是世界觀的核心,是驅使人們行為的內部動力。它支配和調節一切社會行為,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價值觀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的反映。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包括人的社會地位和物質生活條件,決定著人們的價值觀念。處於相同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人,會產生基本相同的價值觀念,每一社會都有一些共同認可的普遍的價值標准,從而發現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為定勢,或曰社會行為模式。
價值觀念是後天形成的,是通過社會化培養起來的。家庭、學校等群體對個人價值觀念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其他社會環境也有重要的影響。個人價值觀有一個形成過程 ,是隨著知識的增長和生活經驗的積累而逐步確立起來的。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形成一定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定勢,是不易改變的。但就社會和群體而言 ,由於人員的更替和環境的變化,社會或群體的價值觀念又是不斷變化著的。傳統價值觀念會不斷地受到新價值觀的挑戰,這種價值沖突的結果,總的趨勢是前者逐步讓位於後者。價值觀念的變化是社會改革的前提,又是社會改革的必然結果。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像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就是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
價值觀的特點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但是,隨著人們的經濟地位的改變,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這種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說價值觀也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
價值觀的影響效應
價值觀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還影響著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行為。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對於同一個事物,由於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在同一個單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錢報酬,也有人重視地位權力,這就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同。同一個規章制度,如果兩個人的價值觀相反,那麼就會採取完全相反的行為,將對組織目標的實現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價值觀的類型
1、理性價值觀 它是以知識和真理為中心的價值觀。具有理性價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於一切。
2、美的價值觀 它是以外形協調和勻稱為中心的價值觀,他們把美和協調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3、政治性價值觀 它是以權力地位為中心的價值觀,這一類型的人把權力和地位看的最有價值。
4、社會性價值觀 它是以群體和他人為中心的價值觀,把為群體、他人服務認為是最有價值的。
5、經濟性價值觀 它以有效和實惠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實惠的就是最有價值的。
6、宗教性價值觀,它以信仰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信仰是人生最有價值的。

價值觀是一種內心尺度,它凌駕於整個人性當中,支配著人的行為、態度、觀察、信念、理解等,支配著人認識世界、明白事物對自己的意義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設計等;也為人自認為正當的行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們這里考察的職業價值觀,在於探討人們在職業選擇和職業生活中,在眾多的價值取向里,優先考慮哪種價值。 價值觀具有下列特性:(l)價值觀是因人而異的。由於每個人的先天條件和後天環境不同,人生經歷也不盡相同,每個人的價值觀的形成會受到不同的影響,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在同樣的客觀條件下,具有不同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的人,其動機模式不同,產生的行為也不同。 (2)價值觀是相對穩定的。價值觀是人們思想認識的深層基礎,它形成了人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它是隨著人們認知能力的發展,在環境、教育的影響下,逐步培養而成的。 人們的價值觀一旦形成,便是相對穩定的,具有持久性。 (3)價值觀在特定的環境下又是可以改變的。由於環境的改變、經驗的積累、知識的增長,人們的價值觀有可能發生變化。

苦難觀
基督教苦難觀
一、前言
對於苦難,常人的反應多是負面的,原因可能在於過往苦難經驗所直接帶來的身心創痛記憶,以及由它難以理解的存在理由,衍生而出的對未來生命之 不安全感與價值虛無慨嘆。這是歷來人類共同的困境。我們當然可以在幸福時光里盡情歌頌歡樂,但卻永不可能忘卻曾經於苦難中流淚的記憶。在笑容的底下,壓藏的正是潛意識里那不言而喻的苦難痕跡;是彼時之苦,映襯了此刻安 穩之美。但苦難,仍始終是不受歡迎的。
基督教,從某個角度來說是一個受苦的信仰。《新約聖經》記載耶穌被人羞辱地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一世紀的門徒們也曾四處躲避過羅馬政府的逼迫;他們被鞭打、下監,他們經驗過了苦難。但是,他們也在苦難中淬礪了上帝隱藏其後的恩典,並留下許多激勵人心的文字遺產,其影響力直到如今。
在世紀末的今日,當「科學至上」的糖衣正隨著如後工業化環境污染等問題而逐漸剝蝕褪化後,如此一個以「愛」為中心的信仰能帶給現時代受苦的靈 魂多少程度的安慰呢?底下我將嘗試以身為一個基督徒的立場,將基督教的苦難觀作一個概略性的介紹,並多少試著與現代人的一般苦難觀作些聯結,期望能提供給身陷愁雲陰霾的人一些方向、一些能重新綻放笑容的契機。

二、何謂「苦難」
在進入基督教的信仰體系裡看苦難之前,也許我們需要稍停一步,先回過來確立一下我們所一直談論著的「苦難」內涵,以避免後續的論述失去焦點。

苦難的定義
中文裡「苦難」一詞,可字面解釋為「困苦與災難」。在英文里,相關的 字匯則有 "suffering"(受苦,源自拉丁文 sufferre,「在重壓下忍受」)、 "distress"(憂苦)、"agony"(痛楚)等等。所以,苦難通常只能是被動 的忍受,如同突遭重壓一般,往往令人感到萬分痛苦、喘不過氣,以致喪膽、灰心、失望。而耶穌自願走向十字架,默然接受眾人置之於死的苦難,實非「 常人」行徑。

苦難的來源
中文裡面的「天災人禍」一詞,大致可以作為簡單的苦難來源二分法;然而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天災與人禍的分野已不再是斷然的涇渭分明。例 如非洲大陸長久以來嚴重的飢荒問題,除了種種自然因素如久旱、土壤貧瘠以外,第一世界國家對他們所長期實行的掠奪式資本主義經濟實也難辭其咎。

苦難對人的影響
苦難問題,除了其直接的身心壓迫面向,也在於其所間接引起的人對生命意義之永恆追問:「到底我受苦的意義何在?」、「人生下來是為何目的?」 ;在原有的價值觀不斷被翻騰、直到尋得一個新的平衡之前,此時心理上的焦慮與不安全感極有可能再度影響生理,造成更為復雜的二度傷害。

三、基督教看苦難
由以上可知苦難是這么嚴重的一件大事、是如此的令人痛苦與費解,所以歷來基督教神學界從來不會對它默不吭聲。傳統上〔暫時將一些所謂極端團體 ,例如「基督教科學會」(Christian Science) 等排除在外〕,基督教苦難觀 基本的思考方式是:人要「成為絕對真理的工具」,從而所遭遇的苦難自然有其神秘不可解的奧秘。所以,若要從基督教的觀點來看苦難,就不能不先去從它的信仰脈絡中尋出一些基本的思考方向,以求尋得一個較深度而適切的理解。

基督教的信仰前提
「有一造物者,人是他的創造物,人要倚靠造物者而存活,而造物者給予 人以自由意志可以選擇要不要按其規范而行。」這就是基督教簡易的概略內涵 。由於此「造物者」的概念,存在於基督徒的信心基礎之中,這使得他們往往在考量忖度事情時常會與那「終極的至善實體」相連結,因而使得一切事物就 都帶有了某種目的的性質。
基督教的苦難觀中寫得最清楚的就是《聖經》里的〈約伯記〉,最重要的觀點就是:「現世生活沒有直接的賞善罰惡,人活在世上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 耀;可能有苦難,可能有喜樂」。換句話說,除非到了最後的審判,上帝絕對不會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因此,今天有人遭受不幸,有時候不是他自己的責任 ——他的苦難也許是為了彰顯上帝的公義而有一種神秘的決定;那真正的意義 只有上帝知道,他活著只為了更認識上帝。

上帝與苦難
對受苦的人來說,上帝不是從天上給他們安慰,而是安靜地參與在受苦者之中。對受苦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有沒有人了解他的痛苦、認同他的處境、與 他一起吶喊出心中的抗議。上帝沒有應許信他的人會一帆風順,卻應許「與他們同在」,這種「同在」就是最大的安慰了;每個人都需要安慰與鼓勵,上帝 永遠是扮演這角色。
上帝並沒有叫我們一定要解釋苦難的原因,其實他自己也不常解釋苦難存在的原因;上帝只要我們與哀哭的人同哀哭,與喜樂的人同喜樂,要記得與受 苦的人同在,因為我們的愛白白得來,也要白白地分享給別人。解釋受苦的原因未必能安慰受苦者,惟有認同、體會、接納才能使悲傷的人得著安慰!

四、基督教苦難觀與現代人
苦難是各種宗教和哲學都無法逃避的主題,各種信仰也力圖解釋苦難、給一個說法。但是,苦難也是個幾近「無解」的問題,尤其是「無辜受苦」的情 況;在這個殘忍的事實面前,一切解釋恐怕都顯得蒼白無力。而即使「勾消」了上帝,人的苦難仍然得不到說明,也絲毫得不到減輕。天主教神學家漢斯. 昆公正地指出:「無神論哲學和虛無主義者(如尼采)所提倡的『人自己承擔 自己的命運——包括苦難的命運』,結果是使人自己成為人類無邊苦難的被告。」
但是,因為苦難的存在而拒斥上帝,這種拒斥在基督教信仰這位受難的基督面前就完全無效了;因為十字架上的上帝自己就是一位受苦的上帝。其它信 仰對苦難的說明,如佛教「自我解脫」的主張,是「可思議」(credible)的,而基督信仰裡面則是完全不可思議的景觀:上帝主動受苦。
上帝是超驗的、絕對自在和絕對無辜的,但他在十字架上無辜地承受著此世的受苦和折磨,以至最終被釘死。十字架上的受難犧牲是神性的上帝的顯現 ,是基督信仰的基本體認。上帝降臨十字架是受苦,表明上帝最痛心於人的受苦,並以自己的摯愛來分擔人的受苦。上帝的受苦是主動的,這種主動的受苦 與摯愛的行為是合一的,上帝的摯愛表達為上帝的「分擔痛苦」——分擔人的 受苦,用神學語言講,就是上帝與人的受苦和死亡認同。
只有聖經中的上帝、耶穌基督的上帝才受苦。只有聖經中的上帝才使人在無意義的苦難和死亡中,在苦難以至滅亡和失敗中找到某種意義,這意義即: 最終的勝利不會是苦難、不幸和死亡,而是愛、正義和和平。耶穌基督的上帝是作為生存難友、與人並肩而立的上帝,與受苦的人休戚與共的上帝,是一位 同情的、與人患難與共的上帝,他在未來將改變一切,把人從罪惡、苦難和死 亡中解救出來,把人類引向終極正義、徹底的和平和永生的上帝。
受苦只能在耶穌的受難和受死中獲得某種意義。這意義即:即使在黑暗中 ,在悲傷、痛苦和不幸中,受苦者也能遇見以遣出自己的獨生子耶穌為人受過 慘死來愛人類和關懷人類的上帝,從而,無論什麼苦難和不幸都不能扼殺上帝在耶穌的受難中啟示給我們的拯救之愛和希望。

五、結語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 16:33)這是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夕,對他的門徒勸慰的話。如今,同樣的 話語仍舊安慰著無數倚靠上帝度過信心煎熬的靈魂;然而,無論這樣的安慰對他們而言是多麼的真實或有著何等諸般不可思議的奇妙,多數的人仍舊是難以 理解、也難以經歷這樣的「特權」。這兩個群體該如何面對共同的苦難問題呢 ?我想,我個人只能期待基督徒們真實活出「上帝參與其中」的示範,將這樣的得力秘訣藉以這樣沉默但有力的生活參與分享出去,感染整個世界。

佛教苦難觀

人生本相的體察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都是對人生憂患和現實苦難的回應,都力圖通過對憂患和苦難原因的究極,通過對人生和社會本象的把握,來為被焦慮所煎熬的眾生指點迷津,提供一條通往極樂世界的途徑。而其中佛教對現實苦難的反應龍為敏感,對人生憂患的體味尤為深切,因而佛教智慧所蘊含的對現實社會和人生的超越,最初就是由苦而體察到人生和社會的本相,即苦海無邊。

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做迦毗羅衛國王子的時候,本來是無憂無慮,充滿歡樂的。有一天他出城遊玩,看見農夫在烈日烤灼下耕地,滿身泥污,汗流浹背,辛苦萬分。而耕牛更慘,勒著繩套,拖著耕犁,本來已很吃力,農夫的鞭子偏還不斷往它身上抽打,便它皮破血流。犁頭劃過之處,許多蟲仔被翻出土面,引來天上飛鳥啄食。看著這一幕生存斗爭的悲劇,釋迦牟尼心中產生了疑惑,這就是所謂的生活嗎?又有一天,釋迦牟尼出王宮,看到一個老年人,牙齒脫落,頭發斑疏,皮膚枯黑,四肢無力,行走艱難,便問駕車的人這是怎麼回事。駕車人告訴他,這是人老的狀態;.凡人都要走到這一步的。釋趣牟尼心矚;我將來也要老嗎?心中便覺得悶悶不樂。時隔不久,釋迦牟尼又遇見一個病人,羸弱枯瘦,輾轉呻吟,痛苦不堪。更讓他觸目驚心的是,他見到二支送葬的隊伍,抬著死屍,人們散發捶胸,悲咽號叫,這一情景使他非常不安,難道這就是人生的歸宿?帶著一連串的疑問和內心的震撼,釋迦牟尼食不甘味,寢不安眠,開始苦苦思素人生的意義和擺脫苦難的出路。他離家出走,放棄富貴榮華的生活去追尋人生幸福的真理,但幾年過去後仍一無所獲。後來,他坐在一棵菩提樹下,一連七天七夜,凝神聚思,終於豁然醒悟:人生猶如一個無邊無際的苦海,苦海無邊;苦就是人生的真實本相。

對人生具體苦相的劃分,佛家有三苦、困苦、八苦之說,最通常的挺法是八苦,即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苦就是人生的真實本相。

生苦:是指人出生和生存和痛苦。人的出生,要不得經歷十月住胎,胎兒居住在窄小的胎盤內,猶如關在黑暗的地獄里,飽受擠壓之苦,胎兒位處腸臟膀胱邊,深受膿血屎屎熏蒸之苦;嬰兒初生之際,肌膚幼嫩,寒風觸身,猶如刀刮、長大之後,人的貧富貴賤,強弱美醜,種種不同的社會環境條件主主觀條件,都可以使人產生生存的痛苦。老老苦,人至老年,"頭白齒落,五官失靈",神智昏暗,肌肉萎縮,四肢乏力,生命不長,死亡將至,實在令人痛苦。

痛苦:佛教所指的病分身病和心病兩種。身病是因為「四大不調」而引起的,如"地大"不調,身體僵硬沉重;"水大"不調,身體虛浮腫胖,"火大"不調,人遍體蒸熱高燒;"風大"不調,渾身性燥不安;人的身體從頭到腳,從里到外,都會受到病痛困擾,心病則是因為受到生活中的各種逼迫而產生的焦慮煩惱和各種憂思悲傷,也使人心力交瘁,痛苦不堪。

死苦:死是人生最大時痛苦,人的生命無常,壽盡終有一死,"但更痛苦的是,人還會因各種意外事故而夭折,如因"疾病纏身而死,因遭水火刀兵之害而死,因心靈極度痛苦而死。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死。

怨憎會苦: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喜難乃至憎惡、仇恨的人,都想離這些人遠遠的,永遠不要見到。但人生偏偏是冤家路窄,不願意看到的人卻往往會遇見。使人內心極不舒服,這就叫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與怨憎會相反約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人,希望常相聚會礦時時親近,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但到頭來卻終不免是離多聚少。甚至禍起非常,造成生離死別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人心充滿欲求,充滿嚮往。世人無不迷戀和追求一切美好迷人的東西。但人的企盼總是落空,追求總是失敗,願望總難實現,因而造成莫大的痛苦,欲求愈旺,企盼愈高,求不得的痛苦就愈大。

五取蘊苦,所謂「五蘊」,是指物質現象的色和精神現象的受、想、行、識,佛家認為人就是由此五蘊通過因緣和合而成,而有了五蘊就會產生各種痛苦,所以五取取蘊苦是各種痛苦的總匯。

佛家的八苦之說,可謂集人生苦痛之大成。既有生理之痛,又有心理之苦,既有欲求不能滿足的慘遭傷,又有欲避不能的無奈。以此觀照人生,則人生不啻為一苦難的歷程,人的生命是苦,人的生存也是苦。

毫無疑問,在現實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我們每下個人又都有過這樣那樣的痛苦感受,都有過因環境逼迫或希望落空所產生的焦慮與煩惱。但問題在予,我們每一個人又都同時體驗過快樂,享受過即使是瞬間的無憂無慮。記得筆者小時候,常與夥伴們玩打仗的游戲,大家分成兩撥,捉對廝殺,或防守或進攻,心無旁鶩,全然忘記了生活中的缺失,忘記了功課的壓力;忘記了腹中油水的不足,忘記了回家後可能受到大人的責罰,深深沉浸於緊張熱烈而文其樂融融的游戲之中。再如念中學時,每當自己所做的作文被老師在課堂上作為範例向全班同學宣讀和講評時,心中也確實曾充滿神聖而歡快的感覺。因此,正因為人生也有歡樂,也有輝煌,人們才痴迷於對歡樂和輝煌的追求,才雖身心處於痛苦境祝卻仍念念不忘稗執著於雙人生幸福的嚮往與追求。

那麼,佛家對人生一切皆苦的說法,是否疑佛家對人生體驗的缺失和對歡樂的越遺忘呢?當然不是。人生並非絕對的沒有現象意義上的幸福與歡樂,但在佛家看來,那是偶然的、變動不居和虛幻的,芸芸從生之所以找不到解脫痛苦和消除煩惱的最終出路,之所以在一次次人生追求中失敗而執迷不悟,就在於沒有明自苦才是真實的恆在。因此,佛家講人生一切皆苦,是對人生從根本所出的價值判斷,是從其必然性、真實性意義上來講的,是為了強調人生所充滿的逼迫性。人生的逼迫性是無處不在,無處沒有的,絕不會因個人條件或社會環境。歷吏時代的改變而消除,這是佛家對人生真諦的哲學穎悟。

既然如此,當我們今天試圖從佛教的人生思想中尋求一點於我們有用的人生啟迪時,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佛家對人生是苦的價值判斷是否絕對真理,也毋須按圖索驥地用佛經所列的種種苦難來指陳我們現實社會中的各種不足。只要我們了解到,佛家所謂苦,乃是指人生所必然遭遇的精神和生理的逼迫性,而這種逼迫性是恆在的,如同本書"浮生多憂"一章中所談到的,無論是人類整體,還是其中的某一階層、群體或個人,都追求甚至實現過一個個社會目標或人生目標,但憂慮和煩惱卻始終如影隨形,無法消除,這便是人生逼迫性無處不在,無時沒有的表現,則我們或許便可不致因在社會生活中遭遇困難和挫折而驚慌失措、悲觀失望,便可更為坦然從容地去適應自己的人生位置,多做一些實事,少發一點牢騷。如果再進一步,假如我們從佛家對人生本相的體察中受到啟迪,做到一開始就不那麼理想主義地和充滿幻想色彩地者特社:會和人生,看待自己的目標和追求,則我們或許便可不致因理想的失落或環境的逼迫而焦慮迷茫,便可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得更為自由和超然。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