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蝗災
『壹』 有誰知道洪洞縣萬安鎮萬安村「劉家」的資料
http://www.htliu.net/txl.htm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問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鸛窩。
山西「洪洞」縣對於中國百姓來說,可謂家喻戶曉,在中原和北方更可謂婦孺皆知。一個小小的縣名,何以有這么高的知名度?這大概是因為:一是洪洞隨「蘇三起解」的傳唱而揚名。二是隨明初洪洞移民而被廣泛記憶。
在長江以北的地方,特別是山東、河南、江蘇、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洪洞做為祖居地,在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也因這些省人口的外遷而也把洪洞作為尋跟問祖之地,如東北三省、台灣。洪洞大槐樹對於這些地區的百姓來說,已經不是單純對祖居地的一個記憶,而且把這種記憶演化成對故鄉和祖先的懷念情節,緊緊縈繞在腦間心中,為中華民族心中留下了悲歡離合的一段記憶,常使人感慨系之。
洪洞大槐樹移民分布晉、冀、魯、豫、陝、甘、皖、蘇、鄂、蒙等地,甚至廣西、廣東、海南也有部分移民,南寧市盧家翎曾說:「《盧氏族譜》載:盧伯庄、平陽府榕木社人,郡在山西省洪洞縣,清弘治年間舉人,任廣西北流知縣,落業北流民安沖頭村,生三子。至今子孫已有四萬餘人,遍及廣西、廣東、海南三省七縣。」從明初至現在,在各個歷史時期,昔日由洪洞遷出的移民,又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東北等地區。例如明末吳三桂降清後,被封平西王,他率軍轉戰陝西、四川、雲南、貴州(《清史稿·吳三桂傳》),部下士卒大多是冀、豫、魯健兒,他們大多是古槐移民後裔,多不願附逆而散居各地。清軍入關後,旗民多編入軍籍,關外空虛,土地荒蕪,為了恢復生產,清政府獎勵由關內向關外移民,「順治十年議准遼東招民開墾,有能招至一百名者,文授知縣、 武授守備……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古今圖書集成·賦役考》)這項政策,一直貫徹了幾十年,從古大槐樹遷出的人民,有相當部分再轉遷到東北地區。還有一例,在國民黨退居台灣時,有相當部分移民後裔移民台灣, 台灣《東方雜志》復刊第十五卷第七期載:高陽齊如山先生寫道:「吾族乃於明永樂二年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去的,清朝末年,有許多河北省的軍官重到山西,又尋到大槐樹之所在……足見中國人念舊不忘本的心情之濃厚。」陳紀瀅先生也寫道:「北方多少代以來,一貫證明成祖燕王掃北後,把山西省迤西居民,遷徙至中原,以洪洞縣為移民轉運站這件事,互相轉述,至今不衰,認為這是歷史上北方居民的一次空前大遷徙。」台北新店市張學亮先生給洪洞縣政府來信說:「我的祖先是山西洪洞老鸛窩人,姓張。屬於『甜菜芽張』。據現今菏澤市地各志記載,我的祖先是於1368-1398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老鸛窩東遷至山東曹州府西北45里李庄集,後又東移二里建村,是為黎陽村。」
「誰是古槐遷來人,脫鞋小趾驗甲形」。河南、山東、河北、陝西、皖北、蘇北等地普遍傳說,凡是從洪洞遷來之民,腳小趾甲中有一裂縫,好像是兩個指甲,不是古槐遷者,均無此特徵,時至今日仍為復形指甲,這一問題還待民俗學者、遺傳學者深入研究。據說還有有些移民是被綁押解遷出的,路上如果需要大小便,必須讓領隊解開繩索,故至今這些地區上廁所仍說成「解手」。
古大槐樹處遷民之後裔經過幾代、十幾代,大都不知道被遷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樹是故鄉」,這一點至今誰也沒能忘卻。移民在離開大槐樹時戀戀不舍,到達新的定居地點後,他們大多栽種了槐樹,藉以寄託自己對家鄉的懷念。河北省河間縣申魯村高氏在自己家門口栽了一棵槐樹;保定府西關謝德先開了名叫「老槐茂」的醬菜鋪。河南確山縣有槐樹廟村、大槐樹村、槐樹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廟祠堂的楹額上銘記了紀念的文字,以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山東菏澤固堆袁家祠堂牆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題望槐思鄉詩:「昔日從戎驅韃虜,今朝屯田太行東。洪洞分支老門第,曹州安居舊家鳳。古崗植槐三五株,銘記晉中父老情。卧雪傳說流千古,後昆霞蔚賽勁松。」河南焦作市劉氏祠堂匾額書:「派衍洪洞。」河南偃師縣牛氏家廟大廳的楹聯寫著:「十八祖平陽世澤,五百年毫西名門。」河南省武陟縣小東鄉大淘村孫氏牌位對聯:「祖洪洞支遷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移民們遷往各地,因一村不準兩一姓,所以兄弟之間為了相互照應,有一姓分為幾個姓者,至今仍有山東某地仍有「回、翟、常,一個娘」、「魏、梁、陳、一家人」、「崇、劉、顧,是一戶」、「山東無二郭」等說法。
一、 洪洞與洪洞大槐樹概述:
1、 洪洞概述
洪洞歷史悠久,其由來史志上說法紛壇,而較晚的縣志上有以下兩種:一種是雍正年間《洪洞縣志》所載,春秋時期,楊、姬姓氏尚未確定.楊之先出自有周伯僑者,以支庶初食采於晉之揚,因氏焉。周衰,楊氏譖稱侯號,曰楊侯。…。春秋時為楊侯國.屬晉,這就是流傳的洪洞縣原為楊侯國的緣由。戰國時屬魏,後歸趙;秦漢置「楊縣」。隋「義寧元年,改徒楊縣於西北十五里,為今洪洞縣」。為什麼叫洪洞縣呢?「因有洪洞鎮,故名。相傳南有洪崖,北有古洞.鎮得名以此。」 一種是民國年間《洪洞縣志》所載,「楊侯故址,侯為周同姓。國後滅於晉,子孫遷署,以因為氏。……故址氏秦壁空崖。」同時又記載道:「周楊侯國,文王庶子.伯僑所封。……後滅於晉。」秦置墨揚縣,隸河東郡。隋隸臨汾郡,義寧二年更名洪洞,取縣北洪洞鎮為名。關於洪洞古鎮,此志有較生動的記載:「洪建在縣小雨門外.澗水之南。壁立百尺,逶東袤五十餘里。郭景純遊仙詩所雲拍洪崖肩者即此。」
洪洞屬臨汾。臨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東臨太岳。西控汾河」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河內重地,洪洞也成為山西之通衢要道。故而也成為移民遷出的聚集之地。
2、 洪洞大槐樹
洪洞縣之所以出名,還和洪洞縣的大槐樹有關。據民國年間《洪洞縣志》裁,「大槐樹在廣濟寺左」。該廣濟寺為歷代貞觀二年歷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往來香客不斷。同時,這里又處南北要道,設有經站。傳聞四方的洪洞大槐樹就生長在廣濟奪,相傳為漢代所植。積年累月,樹大蔭深,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老鸛在此築巢壘窩,成為大槐樹獨特的一景。
縣志記載:明洪武永樂年間,屢移山西民於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處,廣濟寺設局駐員,大槐樹下發結憑照川資,洪洞移民就是從這棵大樹下一步一步離開故鄉,將大槐樹視為永遠的故鄉。可惜年代久遠,明代大槐樹,早已和寺院—起毀於汾水,第二代大槐樹也以枯萎,可喜的是現在第三代大槐樹又已枝繁葉茂。民國二年,縣人景大啟、劉子林等,募資樹碑,以志痕跡. 石碑—丈五尺,寬二尺四寸,碑冠篆刻「紀念」二字,碑陽刻「古大槐樹處」,五個隸體大字,碑陰刻有碑文,簡述移民事略. 並建有碑亭禾茶亭,有「譽延嘉樹」,「蔭庇群生」等匾額。還刻有詩作:「木本水源流澤長.依依楊柳認村莊,行人還里前蹤記.遺愛深情比召棠。」現每年清明舉辦尋根問祖節,都吸引了大批移民後裔前往認祖尋根。
二、大槐樹移民的背景與原因
1、元代殘酷統治,農民起義不斷,戰爭頻繁,明「靖難之役」,造成北方人口劇減。
元代是封建社會一個最野蠻、最黑暗的朝代。為了加強蒙古貴族的統治力量,元朝實行以蒙古貴族為主.聯合漢族地主和色目、契丹等族的上層分子.共同壓迫與剝削各族另動人民的政策。為保持蒙古族的生活習慣河生活方式,變大片土地為牧場,又通過「賜地」的方式剝奪農民的土地,農民失去土地,被迫去租種高地租的土地,農民對蒙古族政權越來越不滿。元朝統治者還將各族人民強制分為四個等級,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包括北方漢人、契丹人、女真人、高麗人)、南人(指南方漢人和其它各族人)。其中蒙古人地位最高,漢人尤其是南人地位最低。還明文規定:高級官吏很少由漢人擔任,內外官府,「其長則蒙古人為之,而漢人、商人貳焉」同時在刑法上、科舉上,都從備方面限制漢人、南人。特別是不許漢人、南人藏兵器、田獵、習武、養馬、祈神、賽衣,甚至不許集市買賣和夜間點訂。尤其令人不能忍受的是,蒙古貴族還強迫漢人、南人轉化為奴隸,動軌上萬家。元順帝時,元丞相伯顏因農民起義首領朱光卿、棒胡是漢人,竟奏請朝廷,殺盡天下 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中以這五姓最多)人。這一血腥恐怖政策終於激起了元末大規棋的農民起義。
公元1351年,白蓮教首領韓山童起義。同年劉福通在穎州(今安徽阜陽)起義。隨後農民起義軍芝麻李、趙均用等攻佔徐州,郭子興攻佔濠州(今安徽鳳陽);南方彭瑩玉(彭和尚)、徐壽輝攻佔蘄水(今湖北浠水),建立「天完政權」。
元末明初,中原和長江流域經歷了四次比較大的戰爭,大量人口死亡。
第一次是劉福通率領的兩淮、河南、山東、安徽和江蘇北部的農民十餘萬與元軍浴血奮戰十三年,慘遭鎮壓 ,失敗告終。元軍在鎮壓過程中,手段殘忍,無所不用其極,過皆屠城,百姓「十亡七八」,連年的戰爭,中原呈現出「春燕回來無棲處,赤地千里少人煙」的凄慘景象。
第二次,是元統治集團內部的內訌征戰,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經年之間,凡戰數百起。
第三次,朱元璋起兵兩淮,南突北戰,推翻元統治。連年的征戰,絕。」「山東、北平數千里沃壤之土.自兵燙以來,盡化為蓁荒之地。土著之民,流離軍伍,不存什一.地廣民稀,開辟無方。」朱元璋回老家安微風陽,初建縣時也謂:「地瘠民稀,蕭蕭數橢.僅同村落。不足以供一郡。」
第四次,便是明「靖難之役」。為爭奪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政權發動戰爭,持續四年,殺掠無數,蘇、魯、豫、皖尤甚 。以至「道路蓁塞.田疇草莽,干村辟荔,魂哭鬼狂」,「東西六七百里,面北近千里.幾為丘墟焉。」
2、 元代中原、北方地區災害不斷,大批民眾死亡。
元末明初,中原一帶,不但兵禍迭起,旱澇蝗疫之災也超過了任何一個朝代。
最嚴重的是水災。據《元史·王行志》等書記載,元末至正元年到26年,幾乎每年那有特大洪水泛濫成災。比如,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黃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處決口,人民游移多至45.8萬余戶,河南僅存封邱、延津、登封、偃師幾縣。而燕、趙、齊、魯及蘇北、皖北等地則是一片荒涼。同年五月.濟寧路兗州、汴梁、鄢陵、通許、陳百、臨穎等縣大水害稼,人相食。八年正月辛亥.河決濟寧路。二十三年七月河決東市、壽張,屺城牆、漂屋廬,溺死甚眾。26年2月,河北徙,上自東明、曹、濮,下及濟寧皆被其害。八月濟寧路肥西縣城西黃河泛濫,漂沒民居,百有餘里,德州、齊河縣境70餘里亦如之。由於當時黃河、淮河多次決口,使中原之地「漂沒囚廬無算,死亡百姓無數.襯庄城邑多成荒墟。」連當時的一應治河大臣也說中原地區「連歲飢饉,民不聊生。」這種情況到明初仍不斷發生,例如「成祖永樂14年(公元1416年)正月,懷慶、彰德府大水。五月。漢水漲溢,淹沒州城;南平、將樂、沙縣、順昌大水;…六月,真定府、獲鹿縣雨雹。……七月.廣信、饒州、衢州、金華大水,壞房台死人畜甚多;…邰光大水.盪舍,漂溺男女數萬口…開封府十四州縣淫雨,決黃河堤岸,沒居民田稼,山東、鄒縣淫雨,暴水至,壞民廬舍212戶:占化縣雨,傷田禾;永平府久雨,灤、漆二河溢,壞民田禾廬舍。」
除水災之外危害較大的是蝗災。從至正元年到25年:大蝗災計有18次,中原地區從元統三年到至正末的13年中』就有15次大飢荒。例如至正12年六月,元大名路的「開、滑、浚三州,元城十一縣,水旱蟲蝗,飢民716980口」至正17年河南大飢。18年「京師大飢,彰德亦如之。」至正19年冀、魯、豫大飢,通州民劉王殺其子而食之。山東、河南之孟律、新交、澠池出現了「民食蝗、人相食」的慘狀。進入明初以後,蝗災仍不斷發生。例如.洪武八年,「河南彰德府安陽等縣,北平大名府內黃等縣蝗。 「大同太原二府暨山陰諸縣雨雹,真定等府、平山等縣蝗。」而「成祖永樂十四年……七月……衛輝府、新鄉縣、安樂州、通州及順義、宛平二縣蝗。」
同時,危害極大的瘟疫也多次流行於河南、山東、河北、陝西以及南方諸省。至明初永樂14年(公元1416)六月.還有「夏,浙江大旱,疫癘」的記載。洪武年間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李貞曾上表朱元璋說他的身世:「繼而中原兵起,室家無存。獨攜幼子,避難他方。寄跡於豺狼之區,奔走於荊棘之地。命危朝露,豈意生全。」可見當時兵患天災之嚴重。
3、 末明初山西相對穩定,人口稠密。
在中原、淮河流域戰事頻起的時候,表裡河山確實相對安定,呈現出難得的穩定,一是中原的農民起義在元軍的鎮壓下很少波及山西,而是山西良好的自然地理條件有利於人口的繁殖。自隋至宋,山西都保持每平方公里20多人的人口密度,在元初,由於戰爭人口密度降為3.5人/平方公里,元至正二十八年的人口統計為553938人,由於山西在元政權視為重要基地,因此戰爭很少波及,到明洪武十四年時人口達到了4030454人,人口密度又達到了25.8人/平方公里的密度。而據《明實錄》記載,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河南人口1891000人,河北人口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4030450人,比河南、河北的人口總和還多30萬人。
明初移民的現實原因,黃有泉 高勝恩先生歸結為三個:
1、 發展生產、提高國力。
明朝初期,對於這種人口劇減,府州生產力大衰退的情況下,明初統治者十分清楚,萬分著急,朱元璋對此說的十分明白:「喪亂之後,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謂田野辟,戶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務。」不單最高統治者朱無際如此認識.幾乎朝廷中的有識之士無不有這種認識,地方和中央官員紛紛上書,請求充實空曠之野,發展生產,提高財力。如.早在洪武三年,鄭州知州蘇琦就提出「時宜三事」,其第三事即「墾田以實中原。」他指出:「十年之間,耕桑之他變為草莽。方今命將出師,廓清天下。若不設法招徠耕種,以實中原。恐日久圍國用虛竭。為今之計,莫若計復業之民肯田外,其餘荒蕪土田,宜責之守令,召誘流移未入籍之民。官治牛種,及時播種,外與之置倉,中分收受。若遇水旱災傷.踏驗優免…」如此則中原漸致殷實.少蘇轉運之勞,流移之民亦得以永安田野矣。」
2、 充實京師、鞏固根本。
為防各地豪強做亂,朱元璋效法秦始皇、漢高祖,強遷各地豪強於京師。洪武二十四年七月,朱元璋十分坦白地告訴工部官員說:「昔漢高祖徙天下豪富於關中,聯初不取。今思之,京師天下之根本,乃知事有當然,不得不爾。」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後,也開始了有計劃的充實北京工作。《明太祖實錄》:「永樂元年,令選浙江、江西、湖廣、四川、福建、廣東、廣西、陝西、河南及直隸、蘇松常鎮、揚州、淮海、廬州、太平、寧國、安慶、微州等府。……殷實大戶.充北京富戶。」之後,又多次遷徙山西的人民到北京近郊一帶。
3、 防守邊疆、加強國防。
屯田戍邊,自漢代以來就是我國防守邊疆的一項重要措施。屯田,指漢代以來歷代政府為取得軍隊給養或稅糧,利用兵士和農民墾種的荒廢田地。歷代屯田有軍屯、民屯和商屯。漢武帝時在西域屯田,漢宣布時在邊郡屯田,都使用駐軍,是為軍屯;三國時,曹操在許下屯田,開始由典農官募民開荒種地,此為民屯。應募的農民稱屯田客,規定官給牛、種,收獲官六民四,如農民自帶耕牛則所獲對分;至明代才有了商屯。明行中開法,鹽商在邊疆募民開荒種田,以所得糧草換取鹽引.即為商屯。由於屯田組織性強,耕地面積大,能採用先進耕作法,所以產量—般比較高,因而能為期廷積集大批的糧食,從而增強國家的實力。
三、洪洞移民的規模
洪洞大槐樹遷民並非自明代開始,從宋、金便有,元初不斷,而到了明初,則形成了規模宏大的有政府組織的移民活動。明代的遷民活動,延續了有明一代,不過主要在洪武和永樂年間。清乾隆年間,這種活動還在延續,不過是零星的。
洪洞大槐樹遷民並非只遷洪洞人.洪洞大槐樹是山西遷民的聚集地,遷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沁、汾五州為主之人。根據《明史》、《明實錄》的記載,按當時的行政區劃,太原府轄州六縣二十二;陽曲縣、太原縣、榆次縣、太谷縣、祁縣、徐溝縣、清源縣、交城縣、文水縣、壽陽縣、臨縣、盂縣、靜樂縣、河曲縣;平定州:樂平縣;忻州:定襄縣;苛嵐州:嵐縣、興縣;代州:五台縣、繁峙縣、諄縣;保德州;石州:寧鄉縣。平陽府轄州六縣二十九:臨汾縣、襄陵縣、洪洞縣、浮山縣、趙城縣、太平縣、岳陽縣、曲沃縣、翼城縣、汾西縣;蒲縣;蒲州:臨晉縣、榮河縣、猗氏縣、萬泉縣、河律縣;解州:安邑縣、夏縣、聞喜縣、平陸縣、芮城縣;絳州:稷山縣、絳縣、垣曲縣;霍州:靈石縣;吉州:鄉寧縣、隰州:大寧縣、石樓縣、水和縣。澤州轄縣四:高平縣、陽城縣、陵川縣、沁水縣。潞州轄縣六:長子縣、屯留縣、襄垣縣、潞城縣、壺關縣、黎城縣。遼州箔縣二:榆社縣、和順縣。沁州轄縣二:沁源縣、武鄉縣。汾州轄縣三:孝義縣、平遙縣、介休縣。
從現在看,遷出地應是臨汾、運城、晉中等地區,太原、長治和晉城等市。可見當時在山西組織遷民的地區是相當大的,除雁北地區外,幾乎包括了整個山西中南部。這些地區的遷民臨行前,大部分人在洪洞大槐樹下,辦理遷移手續,領取戶部頒發的遷移堪今,敘舊告別,然後各奔去處。
僅史書有確切記載的洪洞遷移活動達18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間遷民10次。洪武六年與九年曾兩次「遷山西及真定民屯風陽」。洪武二十—年,往河南彰德和太康遷民;二十二年和二十五年先後往河南遷民兩次,總計3次。洪武二十—年,往山東臨清、二十二年往山東東昌、先後兩次遷民;二十二年,還從沁州往山東遷去自願應募屯田者;二十五年又往山東遷民,往山東遷民共4次。往京師地區遷民共5次,洪武二十一年,遷往真定,二十二年遷往大名和廣平、二十二年又遷往北平、二十五年遷往河北、三十五年遷往北平。洪武二十五年往大同等地,二十八年往塞北(即山西雁北、內蒙古、陝西等長城以北地區)遷民。永樂年間8次遷民全是往京畿地區(即河北、北京、天津等地)遷民的。
楊安樣先生曾對大槐樹遷民史實做了整理:根據《明太祖實錄》、《明史·食貨志》、《李善長傳》、民國新纂《雲南通志》等文獻載,明初遷民,主要從內蒙古、蘇松嘉湖杭五郡、山西以及其它零星地區遷出。洪洞遷民共十七項,占明初遷民記載六十六項的百分之二十六。現將洪洞古大槐樹處遷民十七項分述如下:
1.《明太祖實錄》卷110載:「洪武九年十一月徒山西及真定民無產者於風陽屯田」。
2.《明太祖實錄》卷131載:「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為軍者二萬四千餘戶,悉還為民」。
3.《明大祖實錄》卷193裁:「洪武二十—年八月戶部郎中劉九皋言:今河北諸處,自兵後田多荒蕪居民顯少……上訪戶部侍郎楊靖曰:…『山西民眾,宜如其言。於是遷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往新德(豫)、真定(冀)、臨清(魯)、歸德(豫)、太康(豫)等處間曠之地,今自便置屯耕種,免其賦役三年,仍給鈔二十錠以備農具。」
4.《明大祖實錄》卷197載:洪武二十九年九月後軍督朱榮奏:山西貧民徒居大名、廣平、東昌三府者,凡給田二萬六千七十二頃;
5.胡廣《明太祖實錄》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衛平、歸德,山東臨清東昌諸處土宜桑棗,民少而貴地利,山西民眾地狹故多貧,乃命後軍督府柬事事李恪等渝其民願徒者,驗丁佃田,其冒名多佔者,罪之。復令工部榜渝」。
6.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給山西民兵十萬人,鈔各三十錠,令量牛屯田。
7.《明太祖實錄》卷223載;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宋國公馮勝等籍民兵還。先是上遺勝等往太原、平陽選民丁立都伍,置衛屯田,至是還以所籍之數報之……計平陽選民丁九衛、太原、遼、沁、汾選丁七衛,……每衛五千六百人。
8.《明太祖實錄》卷223載: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後軍都督府柬事李恪、徐禮還京。先是命恰等往諭山西民願徒居彰德者聽。至是還報,彰德、衛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七府徒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戶。計今年收谷粟麥三百餘萬石,棉花千—百八十萬三千餘斤,見種麥苗萬三千一百八十餘頃。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民之貧者少矣」。
9.《明大祖實錄》卷236載:洪武二十八年正月,甲寅譴使救晉王桐,發山西都指揮使司屬衛馬步官軍二萬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築城屯田。
10.《明太宗實錄》卷21載:「永樂元年八月定罪囚於北京為民種田例。先是刑部尚書鄭賜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瑛等上言……北平、永平、遵化等處境地肥沃,人民稀少,凡徙危罪除……其餘有犯俱免,免杖編成里甲,並妻子發北京、永平等府州縣為民種田……禮部議奏:「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政司編成里甲……上悉從之」。
11.《明太宗實錄》卷12下裁: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命戶部遣官核實出西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沁、汾五州,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實北平各府州縣。
12、《明太宗實錄》卷31裁永樂二年九月徒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沁、汾民一萬戶實北京。
13、《明太宗實錄》卷37載:永樂三年九月,徒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沁、汾民實北京。
14、《明太宗實錄》卷40載:「永樂四年正月湖廣、山西、山東等郡縣史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願為民北京。命戶部給道里費遣之」。
15、《明太宗實錄》卷49載:「永樂五年五月,命戶部從由西之平陽、澤、瀾,山東之登萊好府州五千戶隸上林苑監,牧養栽種,戶給道里費一百錠.口糧六斗」c
16、《明太宗實錄》卷103載:「永樂十四年十一月,徙山東、山西、湖廣流民二千三百餘戶於保定州,免賦役三年」。
17、《明太宗實錄》卷106載,永樂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陽、大同、蔚州、廣靈等府州申外山等詣闕上言:「本處地孬且窄,歲屢不登,衣食不給,乞分丁於北京、廣平、清河、真定、冀州、,南宮等寬閑之處,占籍為民,撥田耕種,依例輸稅,庶不失所。從之,仍免田租一年」。
四、 洪洞移民後裔
為方便洪洞移民後裔尋根問祖,筆者廣查資料,謹列洪洞劉氏族譜幾則供參考:
1、洪洞劉氏宗譜(八卷首一末一卷)清劉鎮、劉志纂修,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刻本,人大藏。
2、洪洞劉氏譜 清劉南沚,洪洞人。該譜為洪洞蘇堡劉氏譜。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河北大學圖藏
3、洪洞 劉氏譜六卷首一卷 清劉大哲篡修,大哲,洪洞人。清嘉慶十五年(1810)刻本。人大圖藏
4、洪洞劉氏宗譜 撰人未詳。據光緒二十三年(1897)、光緒二十六年、民國二十一年(1932)等劉氏宗譜記載,有清同治年刻本。光緒二十三年本即以此本為藍本。佚。
5、洪洞劉氏宗譜 清劉殿鳳等修。殿鳳,洪洞人。該本是在乾隆、喜慶本的基礎上生修的。在所有的幾種增修、重修版本中,以劉殿鳳所修光緒版為最好,此本內容、刻工都屬上乘,以同治本為藍本,分為十八個門類,但有所增刪,由十二世孫殿鳳、十六世孫鍾作序,有康熙四十六年祿編序 ,乾隆五年三修序,同治元年四修序。記事至劉氏十九代孫。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洪洞縣檔案館藏
6、洪洞劉氏宗譜 清劉勝等修。勝,洪洞人。此譜是在乾隆、嘉慶、光緒等本基礎上重新修訂的,距光緒二十三年(1897)本僅三年時間,內容上無甚變動。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刻本。河北大學圖藏
7、洪洞劉氏宗譜 民國劉恆傑修。恆傑,洪洞人。該譜在乾隆、嘉慶、同治、光緒等譜的基礎上重修。該譜與光緒本無大的差異,只是世系圖延續到民國二十一年(1932),距光緒二十六(1900年)刻本,僅三十二年,恰是一代。可異的是缺少了第二冊,需光緒本參照、補缺。縱觀洪洞劉氏明晰,衍派有序,其原因就在於歷代家譜之保存和續修。披閱舊譜,參照新譜,洪洞劉氏五百年的家族發民史,燦然可觀。既可補正史、方誌之不足,也可供社會學、民俗學,人口學等多學科、多角度的研究。民國二十一年刻本。河北大學圖藏李吉 王原霞提供。
8、徐溝大常村劉氏系圖。撰人未詳,譜記明洪武年間始祖仲禮從洪洞大槐樹下遷來徐溝大常村。十二世前皆單傳,記至二十四代。民國二十六年(1937)抄本。
另山西圖書館也藏有部分山西劉氏家譜,目錄如下:
劉氏堯山族譜(民國)楊壽村修清光緒三十二年修民國二十年續修本3冊
劉氏家譜(民國)劉步青修,民國三十六年抄本1冊 30頁
沁縣開村劉氏家譜(民國)劉步青纂修民國十三年抄本1冊31頁
洪洞劉氏宗譜二十卷首二卷末一卷(清)劉勝蓮纂修光緒二十三年刻16冊
洪洞劉氏宗譜六卷首一卷(清)劉大惁纂修嘉慶十五年刻本6冊 696頁
山西洪洞劉氏宗譜六卷(清)劉氏纂修乾隆二五年刻本6冊 723頁
山西洪洞劉氏宗譜(清)劉殿風等纂修光緒二十二年刻本16冊 1358頁
山西洪洞劉氏宗譜(民國)劉恆傑等纂修民國二十一年刻本15冊 134頁
為方便各劉氏宗親尋根問祖,茲將各省遷民後裔資料列下,同時也希望更多的劉氏宗親提供這方面資料:
1、 皖、蘇、鄂移民
安微省的移民集中在風陽府,調查統計的家譜,碑刻多自述為洪武初從洪洞遷皖的,這些和史書的記就是完全一致的(洪武初年曾先後向風陽移民三次,洪武六年遷山西及真定民於風陽,同年八月遷朔州民自故之十章及家屬於風陽
『貳』 介紹簡單介紹鄭州的地理位置和歷史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國家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 。鄭州歷史上曾五次為都 ,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 ,擁有不可移動文物近萬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80項 。
『叄』 宋史 仇悆傳的古文翻譯
尹繼倫,開封浚儀人。父勛,郢州防禦使。嘗內舉繼倫以為可用,太祖以補殿直,權領虎捷指揮,預平嶺表,下金陵。太宗即位,改供奉官。從征太原,還,遷洛苑使,充北面緣邊都巡檢使。 端拱中,威虜軍糧饋不繼,契丹潛議入寇。上聞,遣李繼隆發鎮、定兵萬余,護送輜重數千乘。契丹將於越諜知之,率精銳數萬騎,將邀於路。繼倫適領兵巡徼,路與寇直。於越徑趨大軍,過繼倫軍,不顧而去。繼倫謂其麾下曰:「寇蔑視我爾。彼南出而捷,還則乘勝驅我而北,不捷亦且泄怒於我,將無遺類矣。為今日計,但當卷甲銜枚以躡之。彼銳氣前趣,不虞我之至,力戰而勝,足以自樹。縱死猶不失為忠義,豈可泯然而死,為胡地鬼乎!」眾皆憤激從命。繼倫令軍中秣馬,俟夜,人持短兵,潛躡其後。行數十里,至唐河、徐河間。天未明,越去大軍四五里,會食訖將戰,繼隆方陣於前以待,繼倫從後急擊,殺其將皮室一人。皮室者,契丹相也。皮室既擒,眾遂驚潰。於越方食,失箸,為短兵中其臂,創甚,乘善馬先遁。寇兵隨之大潰,相蹂踐死者無數,余黨悉引去。契丹自是不敢窺邊,其平居相戒,則曰:當避「黑面大王」,以繼倫面黑故也。以功領長州刺史,仍兼巡檢。 淳化初,著作佐郎孫崇諫自契丹逃歸,太宗詢以邊事,極言徐河之戰契丹為之奪氣,故每聞繼倫名,則倉皇不知所措。於是遷繼倫尚食使,領長州團練使,以勵邊將。淳化五年,李繼隆奉詔討夏州,以繼倫為河西兵馬都監。未幾,以深州團練使領本州駐泊兵馬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