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同城游
Ⅰ 二三月份去山西旅遊怎麼樣
二三月份來山西還行啊,這時候山西人的年味還在,特別是平遙古城裡,去那裡比較有意思。
Ⅱ 我得戶口在大同市高山鎮段家小村,是非農業戶口,在哪裡入城鎮居民保
同市位於省境北部介於內外城間同盆山西省第二工業城市晉、冀、蒙三省(區)山西省北部各縣交通樞紐山西省北部門戶自古軍重重鎮戰略要
全市總面積14176平千米總口298萬(2003)市民政府駐城區迎賓西路郵編:037008代碼:140200區號:0352
同市轄4市轄區、7縣即城區、礦區、南郊區、新榮區等4區陽高縣、鎮縣、廣靈縣、靈丘縣、渾源縣、左雲縣、同縣等7縣
塞古城同我北歷史文化名城曾三代京華兩朝重鎮具悠久歷史燦爛文化早舊器代華民族祖先繁衍息夏、商、周屬冀州、並州戰末期始置郡沒治公元前三世紀同已建城池趙名李牧修築烽火台及部城西漢初同稱平城縣屬雁門公元 398北魏遷都平城(今同)建都達96久期間同曾興土木修建城池、宮室、宗廟百座聞名外雲岡石窟期鑿北齊保七改稱恆安鎮北周置雲縣隋改雲內縣屬冀州郡唐初名定襄縣雲縣屬雲州治寶初同軍治遼重熙十七始置同縣遼金陪都稱西京至元二雲縣並入同縣明、清兩件皆設同府1949建同市屬察哈爾省管轄1952劃歸山西省1993 7月原雁北區撤銷左雲、同縣、陽高、鎮、渾源、廣靈、靈丘等原雁北區所屬部縣統劃同市所轄
該市三面環山御河縱貫南北部、南部廣闊平川(同盆)整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山區南、、北三段南部山區山勢險峻主峰塔山海拔1714米同煤田主要布部山區高峰鍾山海拔1417米同部制高點北部山區群山交錯深坡陡高峰銀星山海拔1565米野孤嶺海拔1201米與東南部馬鋪山構同北部門戶京包鐵路咽喉西北部丘陵、山交錯溝谷縱橫形復雜境內主要河流御河、十河、口泉河、淤泥河雨季河水暴漲平水量極較水庫趙家窯水庫、石家寨水庫城區礦區水源充足山區部鄉村飲水困難該市氣候干寒風溫差較均氣溫6.4度月均溫--11.8度七月均溫21.9度均降雨量 400O毫米左右初霜期九月旬霜期 125左右
全市現耕801.7萬畝占總面積百三十主要種植谷、玉米、薯類、麥、該麥、葫麻、蔬菜等由於市域內丘陵山霜期短雨量稀少故農業甚發達
該市礦藏資源豐富主要煤炭、石灰石、高嶺土、耐火粘土、石墨等其尤煤炭儲量且煤質、熱量優良力用煤素稱工業細糧著名同煤田總面積達1700平公我主要煤田供力、煉焦、化工、民用全市主要工業行業煤炭、電力、機械、建材、化工等同礦務局產原煤3000萬噸佔全市原煤產量四三居全首外山西柴油機廠、同水泥廠、同機車廠等都規模宏、機械化程度較高營骨幹企業同西部雲崗溝內四台溝礦我自行設計特型礦井產原煤 500萬噸同二電廠京、津、唐區城市供電基
同境內交通發達該市處同蒲、京包、秦鐵路交處晉、冀、蒙三省(區)交通由北京經烏蘭巴托至莫斯科際鐵路線重要聯運站秦鐵路我第條重載運煤鐵路專用線並口泉雲岡兩條支線連通市區各主要煤礦同現外公路七條別北京、包、太原、繁峙、保定、左雲、豐鎮相通另至塘沽塘公路建設境內縣級鄉鎮級公路條構四通八達公路交通網
同市歷史悠久我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跡眾屬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善化寺;、華嚴寺等
同市行政區劃
同市面積14176平千米口298萬(2003)
城區 面積46平千米口58萬郵政編碼037008區民政府駐迎賓西路30號
礦區 面積62平千米口44萬郵政編碼037001區民政府駐新平旺同泉西路248號
南郊區 面積 966平千米口28萬郵政編碼037001區民政府駐五路
新榮區 面積1006平千米口11萬郵政編碼037002
陽高縣 面積1678平千米口29萬郵政編碼038100縣民政府駐龍泉鎮
鎮縣 面積1635平千米口21萬郵政編碼038200縣民政府駐玉泉鎮
廣靈縣 面積1283平千米口18萬郵政編碼037500縣民政府駐壺泉鎮
靈丘縣 面積2720平千米口23萬郵政編碼034400縣民政府駐武靈鎮
渾源縣 面積1965平千米口35萬郵政編碼037400縣民政府駐永安鎮
左雲縣 面積1314平千米口14萬郵政編碼037100縣民政府駐雲興鎮
同縣 面積1501平千米口17萬郵政編碼037300縣民政府駐西坪鎮
* 處區劃名資料截止200512月;面積、口數據根據《華民共行政區劃簡冊(2005)》口截止2003底 *
同市城區
城區位於同市東鄰御河西銜南郊區馬軍營、平旺鄉南接南郊區東河河、庄鄉北達南郊區白馬城、安家村鄉總面積46.129平千米總口60萬(2004)
區民政府駐迎賓西路30號郵編:037008代碼:140202區號:0352
城區轄14街道:南關街道、北關街道、東街街道、西街街道、南街街道、北街街道、新建南路街道、新建北路街道、慶路街道、新華街街道、西花園街道、平旺街道、向陽街道、振華南街街道
同市礦區
礦區位於同市西南部總面積62平千米總口44萬(2004)
區民政府駐新平旺同泉西路248號郵編:037001代碼:140203區號:0352
礦區轄24街道:新勝街道、新平旺街道、煤峪口街道、永定庄街道、同家梁街道、四溝街道、忻州窯街道、白洞街道、雁崖街道、挖金灣街道、晉華宮街道、馬脊樑街道、斗溝街道、王村街道、姜家灣街道、新泉路街道、民勝街道、口泉街道、馬口街道、燕山街道、杏溝街道、青磁窯街道、平泉路街道、四台溝街道
解放初期礦區同市第五區19503月第五區撤銷,改口泉礦區辦事處19514月改名口泉礦區民政府1954月5月口泉礦區改稱口泉區轄11街道辦事處與城區、郊區共管27鄉134村1958,同市劃歸雁北專署領導口泉區與城區、郊區、古城區、懷仁區、雲岡區共管24公社601自村1965,同市雁北劃同、懷仁兩縣劃歸雁北城區、口泉區共轄13公社182村劃歸同市19665月城區、口泉區所轄農業區域劃立郊區口泉區轉城鎮工作197010月同市劃歸雁北領導全市轄城區、礦區、南郊、北郊四行政區礦區隸屬同礦務局同市雙重領導1979口泉鎮、馬口街道及南郊區管轄部工業企業劃歸礦區同改變政企合管理體制礦區脫離與同礦務局隸屬關系19802月,礦區直屬同市領導形礦區與南郊區交錯格局
同市南郊區
南郊區東鄰同縣南連懷仁縣西接左雲縣北與新榮區毗連總面積966平千米總口28萬(2004)
區民政府駐五路郵編:030001代碼:140211區號:0352
南郊區轄3鎮、7鄉:古店鎮、高山鎮、雲岡鎮、口泉鄉、新旺鄉、水泊寺鄉、馬軍營鄉、西韓嶺鄉、平旺鄉、鴉崖鄉
古店鎮
轄:古店村、北宋庄村、聖水溝村、馬站村、北羊坊村、山底村、孤山村、北榆澗村、窨溝村、趙家窯村等
高山鎮
轄:窯村、羅家辛窯村、段家村、南信庄村、南辛村、峰澗村、馬脊樑村、枯樹村、東店灣村、燕山村、桃柏溝村、白塘村、蒜溝村、黃土溝村、窯洞村、南溝村、萬家嘴村、辛庄村、南羊路村、北羊路村、碾溝村、高山村、業家村、碗溝村、張家灣村、二台村等
雲岡鎮
轄:雲岡村、吳官屯村、姜家灣村、白廟村、南溝村、三道溝村、榮華皂村、劉官莊村、興旺庄村、栗庄村、石村、張寺窯村、校尉屯村、竹林寺村、麻村村、水泉村、榆澗村、紅牆村等
口泉鄉
轄:口泉村、村、同家梁村、銀塘溝村、曹家窯村、四溝村、鄭家嶺村、白洞村、永定庄村、南溝村、店村村、韓家窯村、趙家村、米庄村、落灣村、路辛庄村、辛寨村、堡店村、牆框堡村、蘇庄村、西房村、高庄村、甘河村、西萬庄村、窩寨村、郊城村、窩寨村、羊坊村、榆林村、楊家窯村、營村、張留庄村、郝庄村、五村、窯坡村等
新旺鄉
轄:五村、永久村、解放村、新華村、先鋒村、平村、新民村、永寧村、新旺村、新村、紅旗村、新泉村、新勝村等
水泊寺鄉
轄:水泊寺村、石家寨村、泗庄村、海力村、肖家寨村、東墳村、西墳村、牛庄村、燕庄村、泉寺村、金家灣村、馬家村、梓家村、古城村、馬家堡村、曹夫樓村、齊家坡村、南村、寺村、沙嶺村、艾庄村、塔村、西谷庄村、東王莊村、西王莊村等
馬軍營鄉
轄:馬軍營村、站村、五店村、宋庄村、陽合坡村、皇莊村、皇莊村、安家村、石村、白馬城村、陳庄村、田村村、東河河村、西河河村、智家堡村、周家店村、房村、新添堡村、十鋪村、十店村、西水磨村等
西韓嶺鄉
轄:西韓嶺村、東韓嶺村、東肖河村、太村、肥村村、太善村、馬辛庄村、魏辛庄村、仝家灣村、茶坊村、北村村、南村村、南灣村、高店村、謝店村、要庄村、馮庄村等
平旺鄉
轄:平旺村、拖皮村、王家園村、庄村、馬營村、三井村、煤峪口村、石岩庄村、忻州窯村、北溝村等
鴉崖鄉
轄:鴉崖村、流水村、魏家溝村、馬林澗村、喬村村、興勝溝村、雙井溝村、盤道村、高駝村、黑流水村、王村村、紅糜溝村、官窯村、窯溝村等
同市南郊區於197010月立區政府駐同市西南且轄區土市郊南部廣故名南郊區19495月同解放初期市郊及鄰近廠礦、村莊屬、二、三、四、五區礦區管轄1952改城區、口泉區、郊區管轄1958屬城區、口泉區、郊區、古城區、懷仁區、雲岡區管轄19665月立同市郊區市級農業系統各局城區、口泉區農村部行政區域197010月撤銷郊區立南郊區
同市新榮區
新榮區北靠城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南接南郊區東鄰陽高縣、同縣西連左雲縣總面積1006平千米總口11萬(2004)
區民政府駐郵編:030002代碼:140212區號:0352
新榮區轄1鎮、6鄉:新榮鎮、破魯堡鄉、郭家窯鄉、花園灣屯鄉、西村鄉、深澗鄉、堡灣鄉
新榮鎮
轄:辛窯村、甘溝村、新勝溝村、場溝村、外場溝村、總高墩村、新榮村、李村、王堂窯村、官窯村、畔溝村、魯家溝村、村安樂庄村、光明村、前井溝村、張布袋溝村、井溝村、龐家窯村、甘溝村等
破魯堡鄉
轄:火石溝村、破魯堡村、東旺庄村、彭場村、裴家窯村、高向台村、黃土口村、吳施窯村、山前庄村、王屯村、八墩村、水深唐村、劉家窯村、西旺庄村、鹼灘村、六墩村、栗恆窯村等
郭家窯鄉
轄:郭家窯村、半坡店村、紅溝梁村、二隊村、東張士窯村、東渠村、拒門堡村、賈隊村、二隊窯村、二道溝村、梁頂村、菜元溝村、賈家屯村、蘆家窯村、東勝庄村、助馬堡村、磚樓溝村、二十五村、四道梁村、北劉窯村、木家坪村、助馬口村、北溫窯村、庄窩墩村、張士窯村、楊家場村、張力窯村、座堡窯村、元營村、十三邊村等
花園灣屯
轄:青羊嶺村、花元屯村、前井村、溝澗寨村、楊窯村、葦灣村、清泉村、靳溝窯村、馬庄村、太平庄村、謝士庄村、於政府村、張指揮營村、麻口村、鎮川堡村、萬泉庄村、西寺村、三橋村、鎮川口村、三墩村、元墩村、姜庄村、侯家堡村、馬河村、勝庄村、圪坨村、尚龍門村、道士窯村、水溝畔村、青花村、趙彥庄村、三百戶村、黍溝村等
西村鄉
轄:西村村、沙河村、五旗村、謝場村、獅村村、新站村、東村村、夏庄村、白山村、甘庄村、戶部村、鎮虜村、李花庄村、七村、勝庄村、智家堡村、雞窩澗村、碓臼溝村、窯山村、窯山村、暢家嶺村等
深澗鄉
轄:深澗村、深澗村、蔡家窯村、蔡店村、張仁村、施家窪村、劉村、劉安窯村、張旺庄村、馬家村、所溝村、前窯村、新村、西梁村、北辛窯村、東梁村、前坡村、東坡村、坡村等
堡灣鄉
轄:拒牆堡村、劉新莊村、楊州窯村、高家窯村、草漢窯村、拒牆口村、李三窯村、閆家窯村、風咀梁村、蔡家窯村、馬武溝村、馬廠村、祁皇墓村、靳圪塔梁村、堡灣村、胡家窯村、二十牆村、勝村、鎮羌堡村、河東窯村、黑土墩村、二道溝村、四道溝村、楊窯村、馬家窯村、李培溝村、磨復其灣村、宏賜村等
同市歷史沿革
戰屬趙秦置平城縣北魏興元於定都北齊保七改稱恆安鎮北周置雲縣隋改雲內縣唐元十八(730)置雲郡雲洲遼重熙十三(1044)於今同城建西京十七(1048)置同縣附郭自同縣名沿用未改金西京路總管同府元西京路至元二十五(1288)更名同路;至元(1309)改屬都留守司四(1311)復屬宣慰司至元二(1265)雲縣並入同縣明洪武七(1374)同府治抗戰爭期設東、西同縣19495月解放同城區建同市屬察哈爾省
春秋期游牧民族樓煩占據戰期屬趙設置雲、雁門、代郡秦統六置雁門郡兩漢期平城縣隸屬雁門郡三曹魏隸屬冀州新興郡北魏自雲徙都平城置司州牧及置代尹置恆州領轄八郡十四縣北齊北恆州改恆安鎮隸屬恆州太平縣北周太平縣改雲縣隋其屬雲、朔、代三州避隋文帝楊堅父楊忠名諱故雲縣改內縣唐元間置雲州寶初改雲郡乾元初復雲州咸通九置同軍節使領轄雲、朔、蔚三州五代石敬瑭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遼重熙十三改雲州西京設西京道同府同始稱於領轄弘州、德州二州及同縣、雲縣、縣、青縣、奉義縣、懷仁縣、懷安縣七縣北宋宣五預置雲府路宋遼峙同遼所佔據故雲府路虛設已金西京路同府置西京路總管府置留守司西京路領轄二府(同、德州)、七節鎮、八刺郡、三十九縣、九鎮同府領轄同縣、雲縣、宣寧縣、懷安縣、縣、白登縣、懷仁縣七縣及奉義、窟龍城、安七疃三鎮元朝同書省河東山西道改西京道同路領轄八州、五縣、七屯八州:弘州、渾源、應、朔、武、豐、東勝、雲內;五縣:同、白登、宣寧、平、懷仁;七屯:山陰、雁門、馬邑、鄯陽、洪濟、金城、寧武
明朝實行省、府、縣三級制明初設山西行書省久改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共轄五府、三直隸州、七十七縣同府轄四州、七縣、十三衛所四州:朔州、應州、渾源州、蔚州;七縣:同縣、懷仁縣、馬邑縣、山陰縣、廣靈縣、廣昌縣(河北省淶源縣)、靈丘縣;十三衛所:同前衛、同衛、同左衛、雲川衛、同右衛、玉林衛、陽衛、高山衛、衛、鎮魯衛、平魯衛、威遠衛、井坪千戶所
清朝定鼎原承襲明朝轄制山西十八省共轄九府、十直隸州、六散州、八十五縣、十二直隸廳同府(治同)轄二州七縣廳二州:渾源州、應州;七縣:同縣、鎮縣、陽高縣、懷仁縣、山陰縣廣靈縣、靈丘縣;廳:豐鎮廳(由豐川、鎮寧二衛合並);朔平府(治右玉)轄州三縣廳州:朔州;三縣:右玉縣、左雲縣、平魯縣;廳:寧遠廳(豐、寧二廳今內蒙)
華民元同府廢民園二五月置雁門道治同轄雁北十三縣析州十三縣共計二十六縣雁北十三縣:同縣、懷仁縣、應縣、山陰縣、朔縣、平魯縣、左雲縣、右玉縣、陽高縣鎮縣、渾源縣、靈丘縣、廣靈縣
19379月13寇侵佔同二10月15立"晉北自治政府"19394月立晉北政廳隸屬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1943 改同省公暑期間所轄雁北13縣即:同縣、懷仁縣、應縣、山陰縣、朔縣、平魯縣、左雲縣、右玉縣、陽高縣、鎮縣、渾源縣、靈丘縣、廣靈縣
抗戰爭期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於同農村辟抗根據建立抗民主政府京包鐵路北同蒲鐵路界線立東西同縣東同縣屬晉察冀邊區西同縣屬晉綏邊區19495月1雁同區解放劃歸察哈爾省管轄
195211月察哈爾省撤銷雁北十三縣及市劃歸山西管轄1958 雁北區與忻縣區合並晉北專區1961雁北與忻縣兩區同改省轄市1964恢復同縣、懷仁縣屬同市管轄1965二縣劃歸雁北專署管轄19704月同市劃歸雁北區革命委員領導19723月同市復山西省轄市同市轄四區即:城區、礦區、南郊區、新榮區;雁北區轄十三縣即:同縣、懷仁縣、應縣、山陰縣、朔縣、平魯縣、左雲縣、右玉縣、陽高縣、鎮縣、渾源縣、靈丘縣、廣靈縣(摘自網路)
雁北專區、晉北專區、雁北專區、雁北區
1952原察哈爾省雁北專區劃歸山西省原由察哈爾省直轄鎮縣劃入雁北專區專署駐同市轄同、陽高、鎮、廣靈、靈丘、渾源、應縣、懷仁、山陰(駐岱嶽鎮)、朔縣、平魯、右玉、左雲等13縣1954同、懷仁2縣合並改名仁縣(駐同市)雁北專區轄12縣1958撤銷雁北專區改設晉北專區專署駐同市原由省直轄同市及原雁北專區所屬仁、鎮、靈丘、應縣、朔縣、左雲、陽高、廣靈、渾源、山陰、平魯、右玉等12縣及原忻縣專區所屬忻縣、代縣、五台、陽曲、嵐縣、岢嵐、河曲、五寨、寧武、崞縣、繁峙、定襄、靜樂、興縣、保德、偏關、神池等17縣劃入晉北專區撤銷陽曲縣並入太原市;撤銷仁縣並入同市山陰縣;撤銷應縣並入山陰縣;撤銷忻縣、定襄2縣合並設立忻定縣(駐原忻縣城)撤銷崞、代2縣崞縣部區並入寧武縣;代縣部區並入繁峙縣;崞、代2縣其餘區合並設立原平縣(駐原崞縣城)撤銷岢嵐縣並入五寨縣;撤銷神池縣並入五寨、寧武2縣;撤銷嵐縣並入靜樂縣;撤銷保德縣並入河曲、興縣2縣;撤銷偏關縣並入河曲縣;撤銷鎮縣並入陽高縣;撤銷廣靈縣並入渾源縣;撤銷平魯縣並入朔縣;撤銷右玉縣並入左雲縣晉北專區轄同市及忻定、原平、繁峙、五台、靜樂、興縣、河曲、五寨、寧武、陽高、靈丘、渾源、山陰、朔縣、左雲等15縣1960恢復廣靈、保德、偏關、應縣4縣原平縣由原崞縣城遷駐原平鎮晉北專區轄1市、19縣1961撤銷晉北專區復設雁北專區專署駐同市同市改由省直轄忻定、寧武、原平、繁峙、五台、靜樂、興縣、河曲、五寨、保德、偏關等11縣劃歸忻縣專區恢復鎮(駐鎮縣城)、平魯(駐井坪鎮)、右玉(駐右玉縣城)3縣雁北專區轄11縣1965同市所屬同(駐同市)、懷仁2縣(2縣1964恢復)劃入雁北專區轄13縣1970雁北專區改稱雁北區區駐同市轄同市及同(駐同市)、陽高、鎮、廣靈、靈丘、渾源、懷仁、應縣、山陰(駐岱嶽鎮)、朔縣、平魯(駐井坪鎮)、左雲、右玉等13縣1971同縣駐由同市遷西坪1972同市改由省直轄雁北區轄13縣1973右玉縣駐遷梁家油坊(摘自:《華民共政區沿革(1949-1979)》史樂編)
19891月立朔州市轄朔城區(原朔縣)、平魯區(原平魯縣)、山陰縣
19936月25務院《關於山西省撤銷雁北區調整同市、朔州市行政區劃批復》(函[1993]93號)批復:撤銷雁北區;原雁北區管轄左雲、同、陽高、鎮、渾源、廣靈、靈丘7縣劃歸同市領導;原雁北區管轄懷玉、右玉、應縣3縣劃歸朔州市領導山西省省委、省政府發《關於雁北區與同市合並實行市領導縣體制實施案》7月10式實施
同市圖
山西政區目錄
太原市:太 原 市;古 交 市;清 徐 縣;陽 曲 縣;婁 煩 縣;太原城區
同市: 同 市; 同 縣; 鎮 縣;陽 高 縣;左 雲 縣;廣 靈 縣;靈 丘 縣;渾 源 縣
朔州市:朔 城 區;平 魯 區;山 陰 縣;應 縣;懷 仁 縣;右 玉 縣
忻州市:忻 州 市;原 平 市;繁 峙 縣;代 縣;五 台 縣;定 襄 縣;寧 武 縣;靜 樂 縣;神 池 縣;五 寨 縣;岢 嵐 縣;偏 關 縣;河 曲 縣;保 德 縣
陽泉市:陽 泉 市;平 定 縣;盂 縣
呂梁市:離 石 區;孝 義 市;興 縣;交 口 縣; 山 縣;石 樓 縣;嵐 縣; 陽 縣;交 城 縣;臨 縣;文 水 縣;柳 林 縣;汾 陽 縣
晉市:榆 區;介 休 市;昔 陽 縣;壽 陽 縣; 順 縣;左 權 縣;榆 社 縣;太 谷 縣;祁 縣;平 遙 縣;靈 石 縣
臨汾市:臨 汾 市;候 馬 市;霍 州 市;隰 縣;蒲 縣;吉 縣;古 縣;安 澤 縣;鄉 寧 縣;汾 西 縣;洪 洞 縣;浮 山 縣;翼 城 縣;襄 汾 縣;曲 沃 縣; 寧 縣;永 縣
運城市:運 城 市;絳 縣;夏 縣;聞 喜 縣;垣 曲 縣;新 絳 縣;稷 山 縣;河 津 市;萬 榮 縣;臨 猗 縣;永 濟 市;平 陸 縣;芮 城 縣
治市: 治 市;黎 城 縣;武 鄉 縣;沁 縣;沁 源 縣;襄 垣 縣;潞 城 市;平 順 縣;壺 關 縣; 治 縣;屯 留 縣; 縣
晉城市:晉 城 市;高 平 市;陵 川 縣;沁 水 縣;陽 城 縣
Ⅲ 呂梁打七電腦上哪裡有玩就是五個人找朋友的那種
我之前在同城游上玩的,呂梁同城游,你可以試試看。
Ⅳ 評價一下隋朝楊素
楊素
楊素(?—606.8.31),字處道,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人,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楊素出身士族,祖父楊暄,官至北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親楊敷,為北周汾州刺史。楊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節」(《隋書·楊素列傳》)。時人多未知之,唯其從叔祖北魏尚書僕射楊寬深異之,每次在子孫面前提起楊素時總說:「處道當逸群絕倫,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隋書·楊素列傳》)。
後與安定人牛弘(後任隋朝禮部、吏部尚書)同窗共讀,知識淵博,在文學、書法上均有造詣,史書稱其「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屬文,工草隸,頗留意於風角。美須髯,有英傑之表」(《隋書·楊素列傳》)。時北周大冢宰宇文護把持朝政,引其為中外記室,後轉禮曹,加大都督。
北周天和七年(公元572年)三月,北周武帝宇文邕誅殺字文護親掌朝政,楊素因曾受到宇文護的重用,所以遭到株連。此時,楊素以其父楊敷死於北齊,但未受朝廷追封,便上表申訴。周武帝不理。楊素再三上表,周武帝大怒,下令殺楊素。楊素高聲地說:「臣事無道天子,死其分也」(《隋書·楊素列傳》)。周武帝聞後,對楊素刮目相看,赦其無罪,並追贈其父為大將軍,謚忠壯。拜楊素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並逐漸對其有了好感。周武帝又令楊素起草詔書,素下筆成章,文詞華麗,周武帝帝贊揚道:「善自勉之,勿憂不富貴。」而楊素卻回答說:「臣但恐富貴來逼臣,臣無心圖富貴」(《隋書·楊素列傳》)。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七月,周武帝率軍攻北齊,楊素請求率其父舊部為先鋒,周武帝從之,賜以竹策,並說:「朕方欲大相驅策,故用此物賜卿」(《隋書·楊素列傳》)。楊素隨齊王宇文憲攻北齊河陰(今河南洛陽東北),因功封清河縣子,邑五百戶。同年授司城大夫。
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十月,楊素再次隨宇文憲攻北齊,克晉州(治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境)。宇文憲屯兵棲原,北齊帝高緯率諸軍自晉陽(今山西太原)向晉州進發。宇文憲聞北齊軍主力至,大懼,乘夜而逃,結果為北齊軍追上,北周軍多被擊潰。楊素與驍將十餘人盡力苦戰,宇文憲方德以解圍。此後,楊素更是屢立戰功。北齊滅亡後,楊素加上開府,改封成安縣公,邑千五百戶,賜以粟帛、奴婢、雜畜。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十月,陳宣帝陳頊聞北周滅北齊,即乘機爭奪淮北地區,遂派名將吳明徹率軍北伐。吳明徹軍至北周呂梁(今江蘇徐州東南),擊敗徐州總管梁士彥,進圍彭城(今江蘇徐州)。北周建德七年(578年)二月,楊素隨上大將軍王軌前去救援,最終大破陳軍,俘主將吳明徹。楊素遂治東楚州事。其弟楊慎被封為義安侯。陳將樊毅築城於泗口,楊素將其擊走之,並將所築之城全部毀壞。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周武帝去世,周宣帝繼位。宣帝即位後,楊素襲父爵臨貞縣公,並以其弟楊約為安成公。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楊素隨上柱國韋孝寬攻陳淮南(泛指今淮河以南地區),其中楊素率軍攻克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贊病死。周靜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楊堅專政。楊素知楊堅甚得眾心,且有稱帝之一意,遂主動投到楊堅門下,與其深自結納。楊堅也知楊素之才,對其也非常器重,不久便以楊素為汴州刺史。
楊素在上任途中行至洛陽時,方知相州(治鄴城)總管尉遲迥等舉兵反楊堅。尉遲迥原為北周文帝宇文恭的外甥,位望素重,楊堅恐其有異圖,遂以會葬宣帝為名,詔使其子尉遲敦召尉遲迥入朝;並以韋孝寬為相州總管赴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取代尉遲迥。六月,尉遲迥恐楊堅專權對北周不利,公開起兵反對楊堅。滎州刺史宇文胄據武牢以應尉遲迥,使楊素無法前行。
七月十日,楊堅調發關中兵,令韋孝寬為行軍元帥,楊素與郕公梁士彥、樂安公元諧、化政公宇文忻、濮陽公宇文述、武鄉公崔弘度、隴西公李詢等皆為行軍總管,率軍討伐尉遲迥。旋拜大將軍,領河內兵攻打宇文胄,破斬之。遷徐州總管,進位柱國,封清河郡公,邑二千戶。其弟楊岳也被封為臨貞公。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總攬北周大權的大丞相楊堅廢周立隋,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並加楊素上柱國。並參與了隋朝法律的修定。開皇四年(584年),拜御史大夫。由於其妻鄭氏是個悍婦,楊素一次與其吵架說了一句:「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為皇後」(《隋書·楊素列傳》)。結果被其妻告發,楊素因此獲罪,並被免官。
此次經歷,險些毀了楊素的前途。好在隋文帝一直准備滅亡陳朝,統一中國,楊素曾數次獻伐陳之策,此次被免官後,楊素並沒有閑著,再次獻伐陳之策。開皇五年(585年)十月,楊素任信州總管,經略長江上游,並賜錢百萬、錦千段、馬二百匹而遣之。
開皇七年(587年),楊素、與尚書左僕射高熲、吳州總管賀若弼及光州刺史高勱、虢州刺史崔仲方等爭獻平陳之策。楊素在永安,(巴東郡,治今四川奉節東)建造「五牙」(上起樓五層,高百餘尺;左右前後置六拍竿,並高五十尺,容戰士八百人)、「黃龍」等戰船,加強水師,作滅陳准備。並故意在江中漂下造船廢料,以威懾陳人。
開皇八年(588年)三月,隋文帝下詔,列舉陳後主罪行又送璽書暴其罪惡20條,並將詔書在江南散發30萬份,以爭取人心。十月,楊堅在壽春(今安徽壽縣)設淮南行台省,以晉王楊廣為行台尚書令,主管滅陳之事。楊素與楊廣、秦王楊俊並為行軍元帥,高熲為晉王元帥長史,右僕射王韶為司馬,集中水陸軍51.8萬,統由楊廣節度,東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橫亘數千里。隋軍自長江上游至下游分為8路攻陳,其中楊素指揮水軍主力,出巴東郡,順流東下,負責消滅長江及沿岸陳水陸軍。十一月,楊堅至定城(今陝西華陰東)誓師,准備渡江的各路隋軍進抵長江北岸,完成進攻准備。
十二月上旬,楊素按隋滅陳作戰部署,首先率舟師自巴東郡東下三峽,在長江上游發起攻勢作戰。軍至流頭灘(又名虎頭灘,今湖北宜昌西北),陳將戚昕率青龍戰船百餘艘、戰士數千人堅守前方狼尾灘(今湖北宜昌西北長江中),以遏隋軍。狼尾灘地勢險峭,水流湍急,易守難攻,諸將皆患之。楊素認為:「勝負大計,在此一舉。若晝日下船,彼則見我,灘流迅激,制不由人,則吾失其便」(《隋書·楊素列傳》)。於是決定採用水陸協同,分進合擊的方針,乘夜突襲,將其擊敗。楊素率黃龍戰船數千艘,利用夜暗,令將士銜枚開進,實施正面突破;令開府儀同三司王長襲率步兵由長江南岸攻擊戚昕別柵;令大將軍劉仁恩率甲騎自江陵(今屬湖北)西進,沿長江北岸進擊陳軍白沙(今宜昌東)要點。隋軍水陸配合,於次日拂曉,一舉擊敗戚聽所部。戚聽逃走,部屬全部被俘。楊素對俘虜不殺不辱,慰勞後全部釋放。秋毫不犯,陳人大悅。此戰,楊素恰當選擇進攻時機,以水軍突襲與兩岸步、騎兵協同攻擊,速戰速決,取得首戰勝利,為滅陳戰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實行優待俘虜政策,有利於爭取更多的陳軍將士。
楊素率水軍繼續順江東下,一時「舟艫被江,旌甲曜日」(《隋書·楊素列傳》)。楊素坐平乘大船,容貌雄偉,陳人望之懼曰:「清河公即江神也」(《隋書·楊素列傳》)。陳荊州刺史陳慧紀派南康內史呂忠肅率軍屯守歧亭(今長江西陵峽口),在兩岸岩石上鑿孔,系三條鐵索橫截江面,阻遏隋軍戰船。為固守峽口,呂忠肅將自己私產全部捐出充軍,所以陳軍鬥志頗高,防禦也很嚴密。開皇九年(589年)正月,楊素分兵一部與大將軍劉仁恩軍相配合,猛攻陳軍岸上柵障營壘,呂忠肅率軍據險抵抗,激戰40餘次,隋軍傷亡慘重,死5000餘人。陳軍盡割死者之鼻以邀功求賞,激起隋軍憤怒,拚死力戰,多次獲勝。所俘陳軍將士,楊素則全部釋放。在隋軍猛烈攻擊下,呂忠肅被迫放棄營柵,連夜逃走。楊素令士卒毀掉欄江鐵索,繼續沿江而下。
呂忠肅退據荊門之延洲(今湖北枝江附近長江中),依恃荊門山險要地形,再次阻遏隋軍。楊素派善於駕舟的巴延士卒1000人,乘「五牙」戰艦4艘,用艦上拍竿擊碎陳戰船10餘艘,俘2000餘人,再次大破呂忠肅軍,呂忠肅隻身逃走。駐守江南岸安蜀城(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的陳信州刺史顧覺,也棄城逃走。屯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的陳慧紀見形勢不利,燒掉儲蓄,率軍3萬、戰船千餘艘,順流東撤,企圖入援建康(今南京市),被秦王楊俊軍阻於漢口(今湖北漢水入長江之處)以西。巴陵以東,無敢守者。陳湘州刺史,岳陽王陳叔慎亦降於楊素。此戰,楊素、劉仁恩以水軍、步兵相配合,先擊破陳軍江岸據點,再以水軍戰船接舷戰,大破敵軍。隋大型戰艦「五牙」及重型拍竿裝備在作戰中顯示了威力。優俘政策對瓦解陳軍、配合軍事進攻,具有積極作用。至此,長江上游為隋軍所控制,阻止了上游陳軍的東援,保障了下游主力的渡江作戰。
隋軍在長江上游作戰獲勝後,楊素一面率主力沿江東下,與秦王楊俊會師於漢口(時下游隋軍已攻佔建康),一面派兵南下略地,擴大戰果。二月初又派薛胄、劉仁恩率軍進擊湘州。隋軍一舉擊敗出城迎戰的陳湘州助防遂興侯陳正理和樊通軍,薛胄等乘勝入城,俘陳叔慎。劉仁思軍再破鄔居業於橫橋(今湖南常德),擒鄔居業等。湘州等地的平定,為隋進軍嶺南准備了前進基地。
還軍,楊素因戰功卓著被進爵郢國公,邑三千戶,真食長壽縣千戶。以其子楊玄感為儀同,楊玄獎為清河郡公。賜物萬段,粟萬石,加以金寶,又賜陳主妹及女妓十四人。楊素又上言:「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逆人王誼,前封於郢,臣不願與之同」(《隋書·楊素列傳》)。於是改封越國公。六月,拜納言;開皇十年(590年)七月,轉內史令。
江南自東晉以來,世家士族一直欺壓寒門庶族。隋滅陳統一中國後,南方士族豪強因對隋實行的限制政策不滿,便利用民間對隋欲移民關中流言的驚恐心理,乘機煽動叛亂。十年十一月,婺州(治今浙江金華)汪文進、越州(治今浙江紹興)高智慧、蘇州沈玄儈等均舉兵反隋,自稱天子,署置百官。蔣山(今南京鍾山)李忮、樂安(今浙江仙居西)蔡道人、溫州沈孝徹、泉州(治今福州)王國慶等,都自稱大都督,起兵攻陷州縣,反亂大抵遍及原陳屬地。其規模大者數萬人,小者數千人,互相呼應,殘殺隋朝官吏。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隋文帝遂命楊素為行軍總管率軍平叛。
楊素率軍由楊子津(今江蘇揚州南)渡江,首先擊破叛軍朱莫問(自稱南徐州刺史)於京口(今江蘇鎮江)。繼而擊敗晉陵(今江蘇常州)顧世興,顧世興率其都督鮑遷等再戰,楊素擊破之,俘鮑遷以下3000餘人。又進擊無錫葉略,平之。時沈玄儈、沈傑等等正圍攻蘇州,刺史皇甫績屢戰不利,楊素軍趕到將其擊敗,沈玄儈逃至南沙人陸孟孫處,楊素進擊陸孟孫於松江,大破之,生擒陸孟孫、沈玄儈。黟、歙叛軍沈雪、沈能據柵自守,又攻拔之。
高智慧(自稱東揚州刺史)率部據守浙江(今錢塘江)東岸營壘,屯據要害,周圍百餘里,船艦千艘,遮蓋江面,鼓噪而進。子總管來護兒建議:「吳人累銳,利在舟楫。必死之賊,難與爭鋒。公且嚴陣以待之,勿與接刃,請假奇兵數千,潛度江,掩破其壁,使退無所歸,進不得戰,此韓信破趙之策也」(《北史·來護兒列傳》)。楊素納其言,並命其率輕型戰船數百艘,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襲,並焚燒高智慧後方營壘,使其恐懼不安;楊素則乘機率軍從正面突擊,大敗高智慧軍。爾後,楊素派行軍總管史萬歲率軍2000人進攻婺州,自率主力由海道追擊逃入海中的高智慧,直趨溫州。高智慧來戰,楊素將其擊敗,俘數千人。而後又平定蔡道人、汪文進。楊素在溫州擊敗沈孝徹後,便由陸路轉向天台、臨海(今屬浙江),繼續追擊反隋散兵,前後戰斗達100多次。高智慧退守閩、越。
此時隋文帝考慮到隋軍長時間征戰,便詔令楊素入朝。同時加其子楊玄感為上開府,賜彩物三千段。而楊素則認為:「余賊未殄,恐為後患」(《隋書·楊素列傳》),便上書請求暫緩返京,繼續剿匪。隋文帝對楊素此舉非常贊賞,便下詔說:「朕憂勞百姓,日旰忘食,一物失所,情深納隍。江外狂狡,妄構妖逆,雖經殄除,民未安堵。猶有賊首凶魁,逃亡山洞,恐其聚結,重擾蒼生。內史令、上柱國、越國公素,識達古今,經謀長遠,比曾推轂,舊著威名,宜任以大兵,總為元帥,宣布朝風,振揚威武,擒剪叛亡,慰勞黎庶。軍民事務,一以委之」(《隋書·楊素列傳》)。楊素繼續率軍由會稽(今浙江紹興)走海道向泉州追擊。
時泉州人王國慶為南安豪族,殺刺史劉弘,據州為亂,各處逃亡的叛軍皆附於他。王國慶自以為海路險阻,而隋軍多為北方人,不習海戰,遂不設防。楊素率水師從海道掩至,王國慶大驚,棄州逃跑,其眾或入海島,或守溪洞。於是楊素分遣諸將,水、陸分進追捕。並派人密勸王國慶:「爾之罪狀,計不容誅。唯有斬送智慧,可以塞責」(《隋書·楊素列傳》)。王國慶遂抓獲高智慧,送交隋軍,楊素將其斬首,余眾全部投降,至此,江南全部平定。此戰,楊素辭謝回朝休養詔令,堅持除惡務盡,連續追殲徹底平定江南之亂,對鞏固隋朝統一,發展生產具有積極作用。隋文帝派左領軍將軍獨孤陀迎至浚儀犒勞隋軍,待回京後,問者日至。隋文帝再封楊玄獎為儀同,賜黃金四十斤,加銀瓶,實以金錢,縑三千段,馬二百匹,羊二千口,公田百頃,宅一區。
開皇十二年(592年)十二月,楊素代蘇威為尚書右僕射,與尚書左僕射高熲同掌朝政。
楊素性疏而辯,朝臣之中,頗推高熲,敬牛弘,厚接薛道衡,蔑視蘇威。其餘的大臣民,多被其凌轢。其才藝風調,優於高熲,至於治理國家,則遠不如高熲。
開皇十三年(593年)二月,隋文帝在岐州之北建仁壽宮,令楊素監造。楊素奏請萊州刺史宇文愷檢校將作大匠,記室封德彝為土木監。楊素為鞏固其政治利益,討好隋文帝,遂「夷山堙谷以立宮殿,崇台累榭,宛轉相屬」。又「役使嚴急,丁夫多死,疲屯顛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築為平地。死者以萬數」(《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八》)。
開皇十五年(595年)三月,仁壽宮建成,隋文帝至仁壽宮。時值天熱,「役夫死者相次於道,楊素悉焚除之」(《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八》)。其殘暴程度令人發指。此前隋文帝先派高熲前去視察,高熲據實回報:「頗傷綺麗,大損人丁」(《隋書·楊素列傳》),隋文帝心中不悅。待隋文帝至仁壽宮,見宮殿如此奢華,大怒道:「楊素殫民力為離宮,為吾結怨天下」(《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八》)。楊素惶恐無比,擔心受責備,一時束手無策,便向封德彝請教。封德彝為人邪辟,多陰謀,便對楊素說:「公勿憂,俟皇後至,必有恩詔。」楊素即於北門拜見獨孤皇後說:「帝王法有離宮別館,今天下太平,造此一宮,何足損費」(《隋書·楊素列傳》)!次日,隋文帝果召楊素問之,獨孤皇後則在傍為楊素辨解:「公知吾夫婦老,無以自娛,盛飾此宮,豈非忠孝」(《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八》)!結果楊素不但沒有獲罪,反而被賜錢百萬,錦絹三千段。從此,楊素更得隋文帝的信任。而楊素則恃財凌物,對眾人多有凌侮,唯獨重賞了幫其大忙的封德彝。封德彝從此成為楊素的心腹,楊素常與其議論宰相職務,終日忘倦,還撫其床說:「封郎必當據吾此座」(《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八》)。封德彝在楊素的推薦下,被隋文帝帝擢升為內史舍人。
自開皇初年起,隋採納長孫晟之謀,一直對突厥施用離間計,使其內部長期混戰不休。開皇十七年(597年),隋文帝允許都蘭可汗之弟突利可汗娶隋安義公主為妻,並故意予以優厚禮遇,藉以離間都蘭可汗。都蘭可汗果被激怒,乃斷絕朝貢,多次騷擾隋邊。
開皇十九年(599年,《隋書·楊素列傳》記載為十八年,有誤)二月,突利可汗奏報都蘭可汗製造攻城器械,准備攻擊大同城(在今內蒙烏拉特前旗東北)。隋文帝命漢王楊諒為元帥(實際未親臨前線),以楊素出靈州(治回樂,今寧夏靈武西南),尚書左僕射高熲出朔州(治善陽,今山西朔縣),上柱國燕榮出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三路進擊突厥。
都蘭可汗得知隋軍來攻,與達頭可汗結盟,合兵掩擊突利可汗。四月,楊素軍在靈州以北地區與達頭可汗部遭遇。在此之前,隋將在與突厥交戰時,因擔心突厥彪悍的騎兵來往沖殺,都採用戰車、騎兵和步兵相互交叉配合的陣法,陣外四周遍設鹿角、蒺藜等物,騎兵留在最裡面。楊素認為:「此乃自固之道,非取勝之方也」(《隋書·楊素列傳》)。遂拋棄這種自我保守的落後陣法,改變戰術,下令各軍擺開騎兵陣勢。達頭可汗聞之大喜道:「此天賜我也」(《隋書·楊素列傳》),並下馬仰天而拜,即率l0餘萬精騎直撲隋軍。上儀同三司周羅睺看到突厥求勝心切,陣形不整,乃請令率精騎迎擊,楊素指揮大軍隨後繼進,大敗突厥,達頭可汗帶著重傷逃跑,其眾死傷不可勝數,號哭而去。
另一路隋軍在高熲的率領下,也大破突厥,都蘭可汗敗逃,後被其部下所殺。隋軍追過白道(內蒙呼和浩特西北),越過秦山(今內蒙大青山)700餘里,然後還師。十月,隋冊封突利可汗為啟民可汗,並令長孫晟率5萬人在朔州西北築大利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給啟民可汗駐守,令其招撫突厥其它部落,為分化瓦解突厥,促進民族融合起了重要作用。
楊素在此戰中,敢於棄陳舊落後的車、騎、步互相衛護的保守陣法,大膽使用騎兵突擊,取得大勝,再一次顯了其傑出的軍事才能。戰後,隋文帝下詔褒獎,賜楊素縑二萬匹,及萬釘寶帶。加其子楊玄感位大將軍,楊玄獎、楊玄縱、楊積善皆為上儀同。
楊素「多權略,乘機赴敵,應變無方」(《隋書·楊素列傳》)。同時治軍嚴整,其部如有違犯軍令者,立斬不赦,而絕不寬容。每次作戰前都尋找士兵的過失,然後殺之。每次多者百餘人,少也不下十幾人。由於殺人過多,以至「流血盈前」,而楊素卻言笑自若。兩軍對陣時,楊素先令一二百人前去迎敵,若取勝也就罷了,如不勝而敗逃者,無論多少,全部斬首。然後再令二三百人迎敵,不勝則照殺不誤。所以楊素的部下對他極其敬畏,作戰時皆抱必死之心,所以戰無不勝,稱為名將。楊素當時正受寵幸,隋文帝對他言聽計從,所以楊素征戰的將士,都微功必錄。而其他的將令雖有大功,但都被文官譴卻。所以楊素雖嚴厲兇狠,但由於他能夠恩威並施,所以將士皆願隨其征戰。
開皇二十年(600年)四月,步迦可汗率兵進犯隋邊。隋文帝命楊素隋晉王楊廣出靈州(治回樂,今寧夏靈武西南),同時又令漢王楊諒、柱國史萬歲出朔州(治善陽,今山西朔縣),合擊步迦可汗。楊廣為培植自己的勢力,親自與楊素結交,楊素也知楊廣有奪位之心,遂投其門下。
此時太子楊勇已失寵於隋文帝和獨孤皇後。而楊廣覬覦太子之位已久,深知太子失寵的原因,於是便刻意矯飾自己。他只與蕭妃居住。隋文帝到他的居所,他藏美妾於別室,僅留穿粗布老嫗侍左右,樂器上弄滿堂上,隋文帝以為廣不好聲色。楊廣又賄賂宮室,上下皆稱楊廣「仁孝」。看相的術士對隋文帝說:晉王廣「貴不可言」,嗣皇位者,「皇後所最愛者當與之」。在這一系列假象的蒙蔽下,隋文帝遂有廢勇之意。接著,楊廣乘機入宮在獨孤皇後面前痛哭失聲,偽稱太子楊勇要殺他。獨孤皇後大怒,咒罵楊勇如「豚犬」,決意廢太子勇。
時楊廣鎮揚州,與安州總管宇文述交往密切,便請請宇文述為他出謀劃策。宇文述說:「皇太子失愛已久,令德不聞於天下。大王仁孝著稱,才能蓋世,數經將領,深有大功。主上之與內宮,咸所鍾愛,四海之望,實歸於大王。然廢立者,國家之大事,處人父子骨肉之間,誠非易謀也。然能移主上者,唯楊素耳。素之謀者,唯其弟約。述雅知約,請朝京師,與約相見,共圖廢立」(《隋書·宇文述列傳》)。楊廣聞後大喜,當即讓宇文述帶了大量財寶進京。
楊約當時為大理少卿,楊素凡有所為,都先與他商量,然後再去做。宇文述回京後,多次宴請楊約,酒酣之際,宇文述拿出所帶珍奇寶玩,讓楊約觀賞。楊約為人貪財,見如此多的珍寶,愛不釋手。宇文述提出與楊約賭博,乘機將珍寶輸與楊約。楊約所得既多,便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回請宇文述吃飯。席間提起諸多珍寶來,宇文述說:「此晉王之賜,令述與公為歡樂耳。」楊約大驚道:「何為者」(《隋書·宇文述列傳》)?宇文述說:「夫守正履道,固人臣之常致,反經合義,亦達者之令圖。自古賢人君子,莫不與時消息,以避禍患。公之兄弟,功名蓋世,當途用事,有年歲矣。朝臣為足下家所屈辱者,可勝數哉!又儲宮以所欲不行,每切齒於執政。公雖自結於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主上一旦棄群臣,公亦何以取庇?今皇太子失愛於皇後,主上素有廢黜之心,此公所知也。今若請立晉王,在賢兄之口耳。誠能因此時建大功,王必鐫銘於骨髓,斯則去累卵之危,成太山之安也」(《隋書·楊約列傳》)。楊約然其說,隨即找到楊素,楊素也有此意,聞後大喜,撫掌說道:「吾之智思,殊不及此,賴汝起予。」楊約知其計成,又對楊素說:「今皇後之言,上無不用,宜因機會,早自結托,則匪唯長保榮祿,傳祚子孫,又晉王傾身禮士,聲名日盛,躬履節儉,有主上之風,以約料之,必能安天下。兄若遲疑,一旦有變,令太子用事,恐禍至無日矣」(《隋書·楊約列傳》)。楊素深納其言,依計而行。另外,楊素還常與宇文述密謀策劃此事。
幾天後,楊素拜見獨孤皇後,微稱「晉王孝悌恭儉,有類至尊」,以此揣測獨孤皇後。獨孤皇後流著淚說:「公言是也。我兒大孝順,每聞至尊及我遣內使到,必迎於境首。言及違離,未嘗不泣。又其新婦亦大可憐,我使婢去,常與之同寢共食。豈若睍地伐共阿雲相對而坐,終日酣宴,昵近小人,疑阻骨肉。我所以益憐阿摐者,常恐暗地殺之」(《隋書·楊勇列傳》)。楊素知道獨孤皇後的心意後,立即極力地說太子楊勇不才。獨孤皇後聞後大喜,重賞了場素,讓他參決廢立之事。
楊勇聽到風聲後,憂懼不已,可又不知如何是好。隋文帝也知勇不自安,便派楊素去東宮觀察他的動靜。楊勇得信,遂穿著禮服等著接待素,可楊素卻故意不進門,以此激怒楊勇。楊勇知楊素侮辱他,怒形於色。楊素遂回報文帝:「勇怨望,恐有他變,願深防察」(《隋書·楊勇列傳》)!隋文帝更加懷疑楊勇。
與此同時,獨孤皇後也派人收集勇的過失,並添油加醋上報隋文帝。楊廣也令督王府軍事段達賄賂東宮幸臣姬威,令其觀察楊勇的動靜,並密告於楊素,於是「內外喧謗,過失日聞」。太史令袁充也對隋文帝說:「臣觀天文,皇太子當廢。」隋文帝說:「玄象久見,群臣不敢言耳」(《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九》)。
九月,隋文帝在大興殿召集群臣,並逮捕太子左庶子唐令則等數人,同時令楊素宣布東宮罪狀。楊素顯言道:「臣奉敕向京,令皇太子檢校劉居士余黨。太子奉詔,作色奮厲,骨肉飛騰,語臣雲:『居士黨盡伏法,遣我何處窮討!爾作右僕射,委寄不輕,自檢校之,何關我事!』又雲:『昔大事不遂,我先被誅,今作天子,竟乃令我不如諸弟,一事以上,不得自遂!』因長嘆回視雲:『我大覺身妨。』(《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九》)」
隋文帝接著說:「此兒不堪承嗣久矣,皇後恆勸我廢之。我以布衣時所生,地復居長,望其漸改,隱忍至今。勇嘗指皇後侍兒謂人曰:『是皆我物。』此言幾許異事!其婦初亡,我深疑其遇毒,嘗責之,勇即懟曰:『會殺元孝矩。』此欲害我而遷怒耳。長寧初生,朕與皇後共抱養之,自懷彼此,連遣來索。且雲定興女,在外私合而生,想此由來,何必是其體胤!昔晉太子取屠家女,其兒即好屠割。今倘非類,便亂宗祏。我雖德慚堯、舜,終不以萬姓付不肖子!我恆畏其加害,如防大敵;今欲廢之以安天下」(《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九》)!
左衛大將軍五原公元旻苦諫:「廢立大事,詔旨若行,後悔無及。讒言罔極,惟陛下察之。」 隋文帝不應,命姬威述說楊勇之罪。隋文帝聞後遂將楊勇下獄,並收其黨羽。這其間,楊素舞文巧詆,鍛煉以成其獄。
幾天後,有司又稟楊素之意,奏元昊是勇同黨,將其逮捕入獄。楊素還逼楊勇招供養馬千匹是想謀反,勇自辯說:「竊聞公家馬數萬匹,勇忝備太子,馬千匹,乃是反乎」(《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九》)!楊素又把東宮服、玩物等陳列於庭,讓百官觀覽,以示楊勇之罪惡。
十月,文帝在武德殿召集文武百官,廢楊勇為庶人。楊勇長子寧王楊儼是隋文帝長孫,上表懇請宿衛,言詞哀切,文帝很感動。楊素又挑撥說:「伏望聖心同於螫手,不宜復留意」(《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九》)。
不久,在楊素主持下,將元昊、唐令則等數人處斬。隋文帝還對廢太子有功之人進行了獎賞,賜楊素物三千段,元胄、楊約各千段。從此楊素更是得勢。
是月,太平公史萬歲征大斤山(即今內蒙大青山)得勝回朝,楊素妒忌其功,在隋文帝面前譖言史萬歲:「突厥本降,初不為寇,來於塞上畜牧耳」(《隋書·史萬歲列傳》)。遂埋沒其功,不予褒獎。此時隋文帝從仁壽宮初還京師,並剛廢掉太子楊勇,所以嚴防東宮結黨謀變。隋文帝問史萬歲現在何處,其時史萬歲正在朝堂,但楊素見隋文帝正怒,卻故意說:「萬歲謁東宮矣」(《隋書·史萬歲列傳》)。以激怒隋文帝。隋文帝果然信以為真,立即下令召見史萬歲。當時出征將士數百人在朝稱冤,史萬歲對眾人說:「吾今日為汝極言於上,事當決矣」(《隋書·史萬歲列傳》)。史萬歲見到隋文帝後,說:「將士有功,為朝廷所抑」(《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九》)!言辭憤激,有忤於上。楊堅越發震怒,令武士
Ⅳ 關於大同的歷史
大同,在大禹劃分九州的時代,是屬於古冀州的,靠近九州的邊界,離北方游牧民族非常近。是華夏族與北狄的交接地帶。等到商朝的時候,商朝開國君主在今天大同南部地區,分封了一個國家,叫代國,他跟商朝王室一樣,姓子。
代國的歷史從商朝初年一直到戰國初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代國以北就完全是游牧民族的領地,史書記載,這些部落有東胡、林胡、婁煩等幾個不同的民族。等到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滅亡了代國,其領土就跟這些游牧名族接壤,經常受到他們的侵擾。
不久,趙國就建立了強大的騎兵部隊,憑借這支部隊,趙國軍隊將東胡,林胡,婁煩這個幾個民族從大同地區驅逐了出去,並在山西北部、內蒙古南部,建立了三個郡,雲中郡、雁門郡和代郡,並建立了大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平城。後來,趙武靈王的墓也建在了大同下面的靈丘縣。
西漢初年,剛剛建立漢朝的漢高祖劉邦在大同白登山,被匈奴冒頓單於四十萬騎兵,圍困了七天七夜。據說,最後靠陳平獻美人計而逃脫。從此,一直到漢武帝時期,七十多年,漢朝和匈奴一直是以和親政策為主。
等到漢武帝時期,大同是邊關重地,飛將軍李廣也長期在大同一代同匈奴作戰。
大同,在大禹劃分九州的時代,是屬於古冀州的,靠近九州的邊界,離北方游牧民族非常近。是華夏族與北狄的交接地帶。等到商朝的時候,商朝開國君主在今天大同南部地區,分封了一個國家,叫代國,他跟商朝王室一樣,姓子。
代國的歷史從商朝初年一直到戰國初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代國以北就完全是游牧民族的領地,史書記載,這些部落有東胡、林胡、婁煩等幾個不同的民族。
正是由於大同是山西北部難得的一塊平原,而且又緊靠游牧民族所佔據的蒙古高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門戶。所以歷史上,這里一直是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爭奪的焦點。
等到三國時期,這里重新被游牧民族烏桓和鮮卑佔領,平城逐漸成為廢墟。等到南北朝時期,蒙古高原上的鮮卑族逐漸強大起來了。他們建立了北魏王朝,他們在漢代遺址之上,重新修建了平城。公元398年,北魏帝國正式遷都平城,大同開始了他作都城的歷史。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重要的事情,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漢族大融合的一段時期,也是佛教、道教、儒家文化大融合的一段時期。大同作為北魏帝國的首都,見證了一段歷史。
在遼代,大同作為這里的地名被正式確定下來,一直到現在。看來,游牧民族對大同世界,也是非常的嚮往。
明代,大同終於又回歸漢民族政權的統治之下。但也意味著,他又成為邊塞之地,殺戮的戰場。更重要的是,自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這里成為保衛北京最重要的軍事重症,將會承擔更多的沖擊。
1453年,蒙古大軍入侵大同,皇帝明英宗帥50萬大軍御駕親征,如同漢高祖一樣,又被包圍了。但這一次,他沒有劉邦那樣幸運能夠逃脫,而是全軍覆沒,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悲慘的俘虜皇帝之一。
明代,大同對北京太重要了,所以這里留下了堅固的城牆。城牆的夯土是如此的結實,以至於建國後一直沒有拆除完畢。當城牆磚被後人漸漸拿去建房子之後,就剩下黃黃的土牆了。
這種狀況持續了好多年,曾經讓大同的市容大受影響。近年來,大同重新維修了城牆,加添城牆磚,重修城樓,讓大同城牆的雄姿重現於世。
(5)呂梁同城游擴展閱讀
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曾發生上千次大小戰事。大同境東北的采涼山是漢代劉邦與匈奴奮戰七晝夜的戰場;金沙灘(今屬朔州界)是楊家將血浴沙場的故址。
大同是民族融合的大平台,在促進中華民族大融合上功績卓著;是都城建設的里程碑,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設獨具特色;是改革創新的大舞台,北魏平城時代的重大政治、文化改革,影響深遠,蔭及盛唐;是佛教中國化的先行者,佛教的政治化、本土化是從平城時代開始的;
是古都藝術的新模式,無論是北魏時代的雲岡石窟,還是遼金時代的華嚴寺、善化寺等,均堪稱曠世精品,開創了大同模式;大同還是軍事防禦的大前沿。大同是在中國歷史上地位顯著的古都、藝都、佛都、軍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
Ⅵ 求翻譯!《東坡先生墓誌銘》 翻譯內容如下!!急求!!!在線等
《東坡先生墓誌銘》
蘇澈
原:予兄子瞻謫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內,澤及鳥獸。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歸。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於毗陵。吳越之民相與哭於市,其君子相吊於家,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涕。太學之士數百人,相率飯僧慧林佛舍。嗚呼,斯文墜矣!後生安所復仰?公始病,以書屬轍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為我銘。」轍執書,哭曰:「小子忍銘吾兄!」
譯:家兄蘇予瞻,貶官海南島,四年春正月,當今天子登基.施恩天下,恩澤遍及鳥獸。夏六月,家兄受命渡海北歸,第二年,乘船至淮、浙。秋七月,因病在毗陵去世。吳越的百姓,在集市上相聚而哭,當地的君子在家祭奠。死訊傳到各地.無論賢者還是愚人,大家肅嘆息流淚。幾百個太學生,相繼到慧林寺院施飯給僧人。嗚呼!當世文豪殞沒,年輕人還敬慕誰呢?家兄剛得病時,寫信囑咐我說:「如果我死了,把我葬在嵩山下,你替我寫墓誌銘。」我拿著信哭著說:「我哪忍心替我兄長寫墓誌銘!」
原:公諱軾,姓蘇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曾大父諱杲,贈太子太保。妣宋氏,追封昌國太夫人。大父諱序,贈太子太傅。妣史氏,追封嘉國太夫人。考諱洵,贈太子太師。妣程氏,追封成國太夫人。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學四方,太夫人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太夫人嘗讀《東漢史》至《范滂傳》,慨然太息。公侍側,曰:「軾若為滂,夫人亦許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耶?」公亦奮厲有當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
譯:公子的名字叫軾,姓蘇,字子瞻,還有一個字叫和仲。是四川眉山人,曾祖父叫蘇杲,被朝廷封為太子太保,曾母親姓宋,被追封為昌國太夫人。祖父叫蘇序,被朝廷封為太子太傅,祖母姓史,被追封為嘉國太夫人。父親叫蘇洵,封太子太師,母親姓程,追封成國太夫人。蘇軾十歲時,他父親四方游學,其母親自教授。知道古今成敗,都能說出要點來。母親曾經給他讀《東漢史》《范謗傳》,有感而發,嘆息不已。蘇軾在旁邊,說,我如果成為范謗這樣的人,夫人願意嗎?其母說,如果你能成為范謗這樣的人,我怎麼就不能成范謗母親那樣的人呢?蘇軾於是奮發立志,母親說,我有一個好兒子。等到成年時,學通經鳴,寫文章能日寫千言。
原:嘉佑二年,歐陽文忠公考試禮部進士,疾時文之詭異,思有以救之。梅聖俞時與其事,得公《論刑賞》以示文忠。文忠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為,子固,文忠門下士也,乃置公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以書謝諸公,文忠見之,以書語聖俞曰:「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士聞者始嘩不厭,久乃信服。丁太夫人憂,終喪。五年,授河南福昌主簿。文忠以直言薦之秘閣。試六論,舊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公始具草,文義粲然,時以為難。比答制策,復入三等。除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長吏意公文人,不以吏事責之,公盡心其職,老吏畏服。關中自元昊叛命,人貧役重,岐下歲以南山木伐,自渭入河,經砥柱之險,衙前以破產者相繼也。公遍問老校,曰:「木伐之害,本不至此,若河渭未漲,操伐者以時進止,可無重費也,患其乘河渭之暴,多方害之耳。」公即修衙規,使衙前得自擇水工,伐行無虞。乃言於府,使得系籍,自是衙前之害減半。治平二年,罷還,判登聞鼓院。英宗在藩聞公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限以近例,欲召試秘閣,上曰:「未知其能否故試,如蘇軾有不能耶?」宰相猶不可,及試二論,皆入三等,得直史館。寫書信
譯:嘉佑二年,歐陽修主持禮部進士考試,厭惡當時浮華不實的文風,想辦法改變這種情況。梅聖俞當時參與這牛事.得到家兄寫的《論刑賞》,拿給歐陽修看。歐陽修又驚又喜,認為他是奇才,打算在眾多士子中把他取為第一。曾經以為是文忠的學生子固所寫的,於是評蘇軾為第二名。後來又以「《春秋》對義」一文得到第一名,後參加殿試,中乙科。上書答謝諸位考官,文忠看見了,寫信告訴聖俞說:「老夫要避開這個人,放出一頭地。「士聽的人開始嚷嚷不厭倦,很久才信服。丁太夫人憂愁,最終去世。五年,授官河南福昌主簿。李文忠因直言推薦的秘閣。試驗六研究,過去不起草,因此文章多不好,你開始起草,文章鮮明,當時認為很難。比回答控制策略,再進入三等。任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長吏意公文人,不以吏事責備的,你盡心職守,老吏畏懼。關中從元昊反叛,人窮勞役沉重,岐下一年以南山木?進攻,從渭水進入黃河,經過砥柱的危險,衙前以破產的接連不斷的。景公問遍老校,說:「伐木的危害,本來不至於這樣,如果黃河、渭河沒有上漲,曹操?伐木者按時進止,其實不用耗費太大,擔心趁著黃河渭河的泛濫會發生許多災害而已。」你就是修衙規,使衙前可以自己選擇水工,伐木行無憂。於是對府,使得系登記,從此,衙前的傷害減少一半。治平二年,罷任回到,判登聞鼓院。英宗在外地聽說公名,想把唐的舊例召入翰林,宰相限用近例,想召試秘閣,上說:「不知道他們能否因此試,如蘇軾有不能嗎?」宰相尚且不可,等到考試二論,都進入三等,得直史館。
原:通判杭州。是時,四方行青苗、免役、市易,浙西兼行水利、鹽法。公於其間,常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少安。高麗入貢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本路筦庫,乘勢驕橫,至與鈐轄亢禮。公使人謂之曰:「遠夷慕化而來,理必恭順,今乃爾暴恣,非汝導之,不至是也,不悛當奏之。」押伴者懼,為之小戢。使者發幣於官吏,書稱甲子。公卻之曰:「高麗於本朝稱臣,而不稟正朔,吾安敢受!」使者亟易書稱熙寧,然後受之。時以為得體。吏民畏愛,及罷去,猶謂之學士而不言姓。
譯:任杭州通判。家兄在那裡常常依法變通.方便百姓,百姓因此得以稍稍安定。高麗進貢的使者蔑視、欺凌州郡官吏,接待、陪同的使臣都仗勢驕傲專橫,直至同上級官吏分庭抗禮。家兄派人對他們說:「外國人嚮往教化來到我國,按理一定備謙恭和順,現在(高麗使者)竟然這樣強橫放縱,不是你們誘導,他們也不至於到這地弗。如果你們不悔改,我們就要上報朝廷,」接待、陪同的人害怕了,因此稍微收斂。官吏心服,百姓敬愛,等到家兄離任,還稱他為學士.不稱他的姓。
原:自杭徙知密州。時方行手實法,使民自疏財產以定戶等,又使人得告其不實,司農寺又下諸路,不時施行者以違制論。公謂提舉常平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従?今出於司農,是擅造律也,若何?」使者驚曰:「公姑徐之。」未幾,朝廷亦知手實之害,罷之。密人私以為幸。郡嘗有盜竊發而未獲,安撫轉運司憂之,遣一二班使臣領悍卒數千人,入境捕之。卒凶暴恣行,以禁物誣民,入其家爭斗,至殺人,畏罪驚散,欲為亂。民訴之,公投其書,不視,曰:「必不至此。」潰卒聞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
譯:蘇軾從杭州調到密州。一到便立即實行法律,使人民自己按照一定戶數分散財產,還使人們實現上告法律不真正實現的地方,司農下令實施新法,不按時實施實行的人按違反制度處置。蘇軾對提舉常平官說:「違反制度的判罰,如果是出自朝廷,誰敢不聽從?如今命令出自司農,這是擅自製定律法。」提舉官害怕地說:「請您先不要追究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這個法令危害百姓利益,於是下令廢除了它。密州人私下為這件事感到幸運。郡縣曾經有盜竊的事情而沒有破獲,安撫轉運司非常憂慮,派遣使臣帶著幾千彪悍軍卒到那裡抓捕。軍卒殘暴恣意橫行,用違禁物品來陷害百姓,進入百姓的住所爭搶打架,最終殺人,畏懼受到懲罰而驚慌逃跑,想要製造慌亂。人民為此向朝廷起訴,公開上書,朝廷卻視而不見,回復:「一定不至於這樣。」逃亡的士卒聽說了這件事,稍為心安。蘇軾慢慢地派人招引他們出來殺掉。
原:自密徙徐。是歲,河決曹村,泛於梁山泊,溢於南清河。城南兩山環繞,呂梁、百步扼之,匯於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公履屨杖策,親入武衛營,呼其卒長,謂之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宜為我盡力。」卒長呼曰:「太守猶不避塗潦,吾儕小人效命之秋也。」執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鍤以出。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台,尾屬於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勢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廬於城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聞。復請調來歲夫,增築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従之。訖事,詔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譯:家兄從密州調到徐州。這時黃河水沖決曹村,徐州城牆將要被毀壞。富有的市民爭著出城躲避水災。家兄說:「如果富有的市民出逃,民心動搖,我和誰守城?我在這里,大水絕不會沖毀城牆。」又把富有的市民趕回城。家兄穿草鞋,持手杖.親自跑到武衛營,呼喊他們的卒長,對他說:「河水將毀壞城牆,情況急迫,你們雖然是禁軍,也應該替我盡力抗災。」卒長喊著說:「太守都不怕大水,是我們這些百姓捨命報效的時候了。」拿著棍棒走進隊伍,率領他的部下短衣光腳拿著簸箕鐵鍬出營,搶築東南長堤,起於戲馬台,尾部同城牆相連。長堤築成,大水就漫到了堤下,但沒有毀壞城牆,民心才安定。然而大雨日夜不止,河水暴漲,只有三板的城牆沒有被淹沒。家兄住在城上,過家門而不入。派官吏分牆而守,最終保住了城池,把事情報告朝廷。家兄又請求調撥來年服勞役的人增築舊城,防備洪水第二次來襲。朝廷答應了家兄的請求。洪災過後,皇帝下詔褒獎他,徐州百姓至今思念他。
原:徙知湖州,以表謝上。言事者擿其語以為謗,遣官逮赴御史獄。初,公既補外,見事有不便於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視也,緣詩人之義,託事以諷,庶幾有補於國。言者従而媒孽之,上初薄其過,而浸潤不止,至是不得已従其請。既付獄吏,必欲置之死,鍛煉久之,不決。上終憐之,促具獄,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公幅巾芒屩,與田父野老,相従溪谷之間,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五年,上有意復用,而言者沮之。上手札徙汝州,略曰:「蘇軾黜居思咎,閱歲滋深,人材實難,不忍終棄。」未至,上書自言有飢寒之憂,有田在常,願得居之。書朝入,夕報可,士大夫知上之卒喜公也。會晏駕,不果復用。
譯:調任湖州知州,蘇軾上表感謝。又因為一些事不方便百姓但又不敢說,他寫詩寄託諷喻,希望對國家有所補益。御史李定、舒..、何正臣摘錄蘇軾謝表上的話,並且誣陷蘇軾所寫的詩是毀謗朝廷,逮捕蘇軾押送京城投入御史台監獄,想置他於死地,羅織罪名很長時間卻一直不能決斷。惟獨神宗憐惜蘇軾,用黃州團練副使安置了他。蘇軾和鄉里父老結伴於山水之間,他在東坡修築房屋,自號「東坡居士」。元豐五年,神宗幾度有意再次起用蘇軾,但被當政的大臣阻止了。神宗曾對宰相王王圭、蔡確說:「國史至關重要,可以命蘇軾撰成國史。」王王圭面有難色。神宗說:「蘇軾不可用,姑且用曾鞏。」曾鞏進上《太祖總論》,神宗意思不滿意,於是親自寫信把蘇軾調到汝州,其中這樣說「:蘇軾貶謫居住期間反思自己的錯誤,經過一年更加深刻,人材確實難得,不忍心一直棄而不用。」蘇軾還沒有到達汝州時,上書說自己飢寒貧窮,在常州有田地,希望能到常州居住。早晨上奏,傍晚皇帝就答復同意了。
原:建中靖國元年六月,請老,以本官致仕,遂以不起。未終旬日,獨以諸子侍側,曰:「吾生無惡,死必不墜。慎無哭泣以怛化。」問以後事,不答,湛然而逝,實七月丁亥也。
譯:建中靖國元年六月,邀請老人,以自己官吏的身份邀請做官,竟然不起身。在死前的十天,獨自為眾多孩子所在旁邊侍候,說:「我一生不做惡,死後必然不墮輪回。你們千萬不要為我的死而哭泣。」向他詢問死後之事,也不回答,於是在七月丁亥日時快樂地逝去了,。
原:公娶王氏,追封通義郡君。繼室以其女弟,封同安郡君,亦先公而卒。子三人,長曰邁,雄州防禦推官,知河間縣事。次曰迨,次曰過,皆承務郎。孫男六人,簞、符、箕、籥、筌、籌。
譯:蘇軾娶了王氏,並追封為通義郡君。繼承他房間的是他的女兒和弟弟,封為安郡君。有三位兒子,老大名邁,是雄州的防禦推官,知曉河流間縣城的事。老二名迨,老三名過,都是承務郎。有六位孫子,名叫簞、符、箕、籥、筌、籌。
原:明年閏六月癸酉,葬於汝州郟城縣釣台鄉上瑞里。
譯:明年是癸酉閏六月,葬在汝州郟城縣釣台鄉上瑞里。
原:公之於文,得之於天。少與轍皆師先君,初好賈誼、陸贄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既而讀《莊子》,喟然嘆息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論》,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嘗謂轍曰:「吾視今世學者,獨子可與我上下耳。」既而謫居於黃,杜門深居,馳騁翰墨,其文一變,如川之方至,而轍瞠然不能及矣。後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先君晚歲讀《易》,玩其爻象,得其剛柔遠近喜怒逆順之情,以觀其詞,皆迎刃而解。作《易傳》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書,然後千載之微言,煥然可知也。復作《論語說》,時發孔氏之秘。最後居海南,作《書傳》,推明上古之絕學,多先儒所未達。既成三書,撫之嘆曰:「今世要未能信,後有君子,當知我矣。」至其遇事所為詩騷銘記書檄論撰,率皆過人。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制》十卷、《外製》三卷。公詩本似李、杜,晚喜陶淵明,追和之者幾遍,凡四卷。幼而好書,老而不倦,自言不及晉人,至唐褚、薛、顏、柳,彷彿近之。平生篤於孝友,輕財好施。伯父太白早亡,子孫未立,杜氏姑卒未葬,先君沒,有遺言。公既除喪,即以禮葬姑。及官可蔭補,復以奏伯父之曾孫彭。其於人,見善稱之,如恐不及,見不善斥之,如恐不盡,見義勇於敢為,而不顧其害。用此數困於世,然終不以為恨。孔子謂伯夷、叔齊古之賢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實有焉。
譯:公的文章,是上天賦予的。小的時候和我一起向父親學習,起初喜好賈誼、陸贄的文章,議論古今成敗,不說空話。後來讀《莊子》,感慨萬千說:「我過去心中有所得,但不能說出,今天看《莊子》,說出了我的心裡話。」於是寫成《中庸論》,語詞精妙,都是古人所不知道的。他曾經對我說:「我看當今有學識的人,只有你可和我不相上下。」後來貶謫到黃州,關門讀書,揮灑文墨,他的文風一變,文章氣勢就像大河奔流,我卻瞠乎其後無法企及。後來他讀佛書,深刻地感悟到宇宙人生,融合孔、老,廣博雄辯沒有阻礙,知識淵博,無邊無際。父親晚年讀《易》,玩味爻象,悟出剛柔、遠近、喜怒、逆順的道理,再來看卦詞,無不迎刃而解。父親作《易傳》,沒有完成,就病重了,讓公繼承他的遺志。公哭著接受父命,最後完成了這本書,從這以後,千年以前的精微道理才鮮明彰顯而能讓人知曉。又寫《論語說》,不時發掘孔子的深奧道理。最後在海南,寫《書傳》,推測探索上古宏偉獨到的學說,許多都是先儒所未能達到的。三本書寫成後,哥撫著書嘆息道:「今生今世如果不能有人理解我,後世也一定有君子理解我。」至於遇事有感寫成的詩、騷、銘、記、書、檄、論、撰,都超過了別人。他著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制》十卷,《外製》三卷。公詩本來與李白、杜甫相近,晚年喜歡陶淵明,幾乎所有陶詩都有追和之作,詩共有四卷。年輕時喜愛書法,老了也不厭倦,自稱比不過晉代書家,唐時的褚、薛、顏、柳,差不多可以比得上。一生忠於孝道友情,輕財好施。伯父太白過早離開人世,子孫沒有成年,姑母杜氏謝世,尚未安葬,父親去世時留下遺言。公守喪期滿後就按禮數安葬了姑母。等到能夠按蔭庇的規定求官時,又奏請讓伯父的曾孫蘇彭襲爵。他待人,見到好的就贊美,顯得迫不及待;見不好的就責備,唯恐不徹底;只要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並不顧那樣做(有無)危害,因此多次被當世所困擾,但始終不感到遺憾。孔子稱伯夷、叔齊是古代的賢才,說:「追求仁愛而得到仁愛,又有什麼怨恨?」公正是如此。
原:銘曰: 譯:銘上說的是:
蘇自欒城,西宅於眉。 蘇東坡來自欒城,祖籍在眉州西部。
世有潛德,而人莫知。 蘇家世代有德行,只是世人不知道。
猗歟先君,名施四方。 直到哥哥你名揚四海。
公幼師焉,其學以光。 你從小拜師學習,你的學問很光彩。
出而従君,道直言忠。 自做官就一直效忠皇帝,行道正直,說話忠誠。
行險如夷,不謀其躬。 危險的事對你顯得平常,你從來不親自辦理。
英祖擢之,神考試之。 傑出祖先提拔你,神靈考核測試你。
亦既知矣,而未克施。 才能雖得以顯示,主張卻未得以實施。
晚侍哲皇,進以詩書。 晚年侍奉哲宗皇帝,常獻以詩書。
誰實間之,一斥而疏。 誰知有人為了自身利益竟然離間你和皇帝。
公心如玉,焚而不灰。 你的心就像玉石,即使焚燒也不化為灰燼。
不變生死,孰為去來。 你不畏生死,看透朝堂。
古有微言,眾說所蒙。 你微言大義,終於重新回朝。
手發其樞,恃此以終。 你親自掌管中書省直到去世。
心之所涵,遇物則見。 你的心靈美,遇到事情都會體現出來。
聲融金石,光溢雲漢。 你進的是金石之言,光照天地。
耳目同是,舉世畢知。 而且大家也都知道你的同仁也都是這樣的人。
欲造其淵,或眩以疑。 但他們為了他們的事因為疑惑而茫然。
絕學不繼,如已斷弦。 可惜你的才學像斷了的弦無人繼承。
百世之後,豈其無賢。 你去世之後,難道就這樣沒有賢才了嗎?
我初従公,賴以有知。 一開始我跟隨你,是自恃智慧。
撫我則兄,誨我則師。 安撫我的你是我的哥哥;教誨我的你是我的良師。
皆遷於南,而不同歸。 現在你我陰陽兩隔,再也不能相見。
天實為之,莫知我哀。 這是老天絕我啊,沒人能知道我的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