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甌市同城
❶ 建甌哪裡有找工作的中介
芝城醫院旁邊好像有 你也可以上建甌人才網 58同城 趕集網等網站
❷ 廈門公積金建甌買房能用嗎
廈門公積金建甌買房一般同城可以用,異地不行。
除非是有政策說明是可以的
那異地也是可以的
建議你最好問問當地的相關部門
❸ 轉賬支票同一個市不同一個縣可以嗎
可以的,使用全國支票影像系統,可以讓支票在全國范圍內流通。
❹ 建甌天氣預報 最近都有雨,在家無聊,推薦下有啥娛樂可以消磨時間的啊
你喜歡打牌不?我最近在建甌同城游打兩家黑
挺消磨時間的 呵呵
❺ 建甌的醫保在廈門看病,可以報銷嗎怎麼報
報銷所需材料:
一、必備材料:
參保人本人的社會保障卡、參保人本人或代理人有銀聯標志的廈門本地儲蓄卡、代理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二、醫療類材料:
(一)門診醫療費用報銷:
門診發票原件、醫療費明細清單、門診(急診)病歷(診療記錄詳盡完整)。
(二)住院醫療費用報銷:
住院發票原件、醫療費匯總清單、出院小結或記錄(中途結賬提供階段小結,死亡者提供死亡記錄)。
三、報銷類別及證明類材料:
1、轉外就醫:須轉外就醫報備手續,如病情緊急,應轉外入院7日內補辦手續;
2、異地安置、異地工作:要求異地居住、工作在半年以上,且事前須辦理報備手續;
3、出差、探親、旅遊等短期外出期間的醫療費:①急性病:報銷時提供出差證明、探親證明、外出旅遊合同、實名機票車票等);②慢性病的門診維持治療:增加提供廈門診療的病歷,在外期間診療措施不能超出在廈原診療措施;
4、異地分娩:住院分娩費用及合理的產前、產後檢查費用;
5、廈門本地及同城化地區社保系統故障不能實時刷卡結算:由醫療機構收費處發票背書證明並蓋章;
6、社會保障卡掛失或損壞、制卡延遲:社保卡管理科發票背面蓋章確認;
7、門診單月就診次數超20次:收費票據須是刷卡結算並顯示掛號次數,須提供門診記錄;
8、急性病或搶救未攜帶社會保障卡:門診或住院病歷應記錄詳細、明確,足以認定為急性病或搶救;
9、離休幹部目錄外葯品費用:需提供「離休幹部目錄外葯品審批表」並加蓋醫院醫保管理部門公章;省兩費中心託管的離休幹部保健對象須提供保健證;
10、參保身份、變更(中斷繳費不超一月),更換參保單位,地稅數據到賬延遲:於地稅辦理完變更手續並於次月中旬確認到賬後可辦理報銷;
11、新生兒出生起醫療費用:出生三個月內應及時辦理參保並繳費,在繳費到賬後方可辦理報銷。須提供出生證(原件、復印件);發生費用時未起名的新生兒,醫療費發票、匯總清單、出院記錄等報銷憑證上姓名統一採用母親或父親姓名後加「之子」或「之女」;
12、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傷害事故(參保人無責除外):交通事故須提供交警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第三方已賠付的醫療費不再重復支付,屬參保人酒後駕
駛、無證駕駛或其它自我故意行為所致者不予報銷;其他意外傷害事故須提供公安部門的事故責任證明,屬本人故意、參與斗毆或違反治安管理條例者不能報銷;
13、先行支付:無法確定第三人(公安或司法部門證明),或雖能確定第三人但法院執行困難(法院證明)者,填寫《廈門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申請書》,提交審核確認符合社保法規定的先行支付范圍後,方可辦理報銷;
14、同時參加商業保險或其他非社會基本醫療保險者:商保等其他保險已賠付者,需提供加蓋理賠業務專用章的發票原件、理賠決定書及理賠費用計算清單,商保等其他保險已賠付的醫療費用醫保基金不再重復報銷。
❻ 華東一區同城有哪些地區
具體為華東六省一市: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上海市(其實包括台灣省為七省一市) 安徽省 地級市:合肥、宿州、淮北、阜陽、蚌埠、淮南、滁州、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黃山、六安、巢湖、池州、宣城、亳州。 縣級市:界首、明光、天長、桐城、寧國。 福建省 副省級城市:廈門。 地級市:福州、南平、三明、莆田、泉州、漳州、龍岩、寧德。 縣級市:福清、長樂、邵武、武夷山、建甌、建陽、永安、石獅、晉江、南安、龍海、漳平、福安、福鼎。 江西省 地級市:南昌、九江、景德鎮、鷹潭、新余、萍鄉、贛州、上饒、撫州、宜春、吉安。 縣級市:瑞昌、樂平、瑞金、南康、德興、豐城、樟樹、高安、井岡山、貴溪。 江蘇省 副省級城市:南京。 地級市: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揚州、泰州、南通、鎮江、常州、無錫、蘇州。 縣級市:江陰、宜興、邳州、新沂、金壇、溧陽、常熟、張家港、太倉、崑山、吳江、如皋、通州、海門、啟東、大豐、東台、高郵、儀征、江都、揚中、句容、丹陽、興化、姜堰、泰興、靖江。 山東省 副省級城市: 濟南、青島。 地級市:聊城、德州、東營、淄博、濰坊、煙台、威海、日照、臨沂、棗庄、濟寧、泰安、萊蕪、濱州、菏澤。 縣級市:章丘、膠州、膠南、即墨、平度、萊西、臨清、樂陵、禹城、安丘、昌邑、高密、青州、諸城、壽光、棲霞、海陽、龍口、萊陽、萊州、蓬萊、招遠、文登、榮成、乳山、滕州、曲阜、兗州、鄒城、新泰、肥城。 浙江省 副省級城市:杭州、寧波 。 地級市:湖州、嘉興、舟山、紹興、衢州、金華、台州、溫州、麗水。 縣級市:臨安、富陽、建德、慈溪、餘姚、奉化、平湖、海寧、桐鄉、諸暨、上虞、嵊州、江山、蘭溪、永康、義烏、東陽、臨海、溫嶺、瑞安、樂清、龍泉。 還有一個直轄市:上海
❼ 如何解決農村快遞網點運營難的問題
八個字:整合資源,互聯互通
例:這是一個最近出現的案例。
16日,建甌螞蟻幫的一輛輛快遞運輸車從市區開往各個鄉(鎮)村。
近年來,利用互聯網購物的人群越來越多,建甌市農村電商發展勢頭迅猛,平均單日配送快遞量近萬件,但由於鄉鎮快遞量較少,運輸成本較高,如何讓「走出」農村、讓商品「走進」農村,打通物流運輸「最後一公里」成為一大挑戰。為此,建甌市構建了縣鄉村三級物流網路體系,通過整合市域快遞、農村客運、供銷、電商及相關物流資源,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
由於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路體系建設涉及部門眾多,項目用地、資金、政策等需協調事宜繁雜,去年2月,建甌市召集財政、發改、經信、農業、供銷、郵政等相關部門,商討具體問題,制定出台有關政策,並引導、鼓勵客運、快遞、電商、物流等社會力量加入,提高城鄉配送能力。
為讓建設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路體系有章可循,建甌市通過招標,確定由福建大福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規劃編制工作。2018年10月,建甌市出台了《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路體系規劃》,基於農村物流發展現狀,對縣級物流服務中心、鄉鎮物流服務站、村級物流服務點建設以及城區至鄉村的物流配送路線、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體系等進行了規劃。根據《規劃》,至2022年建甌市將實現快遞網點鄉鎮、行政村覆蓋率100%,同城當日達,貨物到達鄉鎮物流服務站後12小時內完成配送,蔬菜、水果等生鮮農副產品8小時內送抵縣級物流服務中心。
在建甌,武夷交通運輸、供銷、郵政、快遞等都有運輸業務。原來,這些單位企業業務分散、各自為政,一輛運輸車的貨物承運率往往只有50%就發出了,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現在,建甌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以鄉鎮物流服務站、便利店、村郵站、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農業合作社為基礎,結合村淘、郵政、供銷等現有的鄉鎮物流配送網路,以及農村客運、公交班線和本地貨運資源,依託快遞公司的物流軟體平台,對各個具有運輸能力的單位企業進行整合,實時匯集運輸信息,將承運率提高到了90%以上,大大節約了運輸時間和成本。
現在,建甌市物流節點建設已初具規模。南平傳化德峰公路港已完成一二期(165畝)建設,並已投入運營。響應該市退城入園的政策,近九成的零擔物流企業均已入駐物流園。南雅、徐墩、小橋、東峰、龍村、迪口6個鄉鎮,建有綜合運輸服務站。農村服務網點方面,供銷社已在各鄉鎮改造升級33個服務網點、「村村拼」布設45個網點、「農商一號」布設85個網點。建甌螞蟻幫還將「四通一達」合並統一管理,實現集約式配送,全市14個鄉鎮農村物流網路節點100%覆蓋,133個行政村設有網路節點。目前,建甌市正在著手建設閩北電商快遞產業園,打造快遞分撥中心。
下一步,建甌市將圍繞閩北電商快遞產業園,依託已建設完成的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結合行業管理優勢,以筍竹製品等農副產品為突破口,推動站場網路、運輸配送、信息體系和經營主體融合發展,提升農村物流投遞和收寄能力,全面降低城鄉物流末端配送成本,通過搭建農村電商服務網路,打通農產品上行渠道,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❽ 建甌的歷史有哪些請具體描寫
很多人都不知道,「福建」這個名字,是唐代時各取「福州」「建州」首字而來的。歷史上,兩城曾經輪番成為福建地區首府駐地,或者同時成為兩個首府。福建有史以來一直到宋明很長一段歷史中,福州和建州,始終是最重要的兩座城市。最後,福州依然是福州的省府,而建州,在近代之後的大半個世紀中,轄區不斷縮小,地位不斷下降,最後成為一個縣級市。
福州地處福建東部沿海,閩江的入海口,應是早期閩越土著的聚居地之一。
而建州(今建甌)地處福建北部山區建溪流域交匯處,除了是早期閩粵人聚居地外,還是是中原漢人入閩的首要聚居地。也是歷代中原王朝開拓福建的第一站。
戰國末時越王無諸敗於楚入閩,為閩越王,並在今建甌溪南覆船山下建無諸行宮。
秦 閩中郡
秦廢無諸閩越王號,置閩中郡,治東冶地,降無諸為郡長。這是中原王朝在福建設立的第一個行政單位,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進行任何的行政管理,只是虛設,連郡治都沒有具體記載。郡治東冶到底在哪裡,一直有爭議,有可能在福州一帶,也可能在建州一帶,或者有本來就有多次搬遷,並無定點。我們姑且標於福州。(現在的福州市,當時大部分區域還在海水中)
西漢初年劉邦復立無諸為閩越王。後來以閩越民風強悍為由,強行遷徙閩越王族平民於江淮,閩越族逐漸沒落並同化於漢。(閩越貴族總是遭到這種待遇,最後被強行遷徙到長三角,五代閩國也是)
閩地空虛,於東冶舊地設一侯官駐軍鎮之,遠屬會稽南部都尉管轄。昭帝時因閩越遺民相聚漸多,立冶縣。東漢初屬改冶縣為東侯官都尉。
東漢漢獻帝建安元年(196 )會稽太守孫策攻侯官,廢侯官都尉,並分侯官北地先後設立建安(建甌)、南平、漢興(浦城)三縣,寓意建安年間、南方平定、漢室復興,連同侯官縣為福建最早正式設立的四縣。
從建安縣設立以來,包括未來的建安郡、建州、建寧府,始終不斷著扮演一個往外分地設縣的角色,這在後面詳述。
建安八年(203)孫策令賀齊進兵建安,平定三縣暴亂,同時設南部都尉府於建安縣,析建安縣桐鄉設建平縣(今建陽),連同閩地原建安、南平、漢興、侯官四縣同屬南部都尉府。建安縣第一次開始成為全閩地經濟政治中心。
東漢 南部都尉府(治建安縣)
東漢末年設立的福建五縣示意圖,黃線為閩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漢人入閩開發的路線,均為閩江沿岸支流的交匯點,以及入海口。這五縣幾乎都在福建北部東部,西南部這時還未被漢人開發。而在五縣中,建安縣位置居中,地形較好,成為南部都尉府的駐地,統管福建全境。
至今建甌市仍有一地名為都尉坪。後來因為五代時成為殷國和閩國皇宮在地,改名為都御坪
吳 建安郡(治建安縣)
三國吳景帝時,因閩地人口日益繁多,析建安縣校鄉設邵武縣,綏安(今泰寧、建寧縣),將樂縣等。 撤銷孫亮侯官封地,改南部都尉府置建安郡,下轄建安(今建甌)、侯官(今福州)、建平(今建陽)、吳興(今浦城)、東平、將樂、邵武、綏安(今泰寧、建寧)、南平、東安(今同安、南安)十縣,基本囊括福建全境。
此時的建安郡建安縣,是福建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建制的二級區域首府,第一座省城。 同時也成為吳國最大造船基地之一。
西晉 建安郡(治建安縣) 晉安郡(治侯官縣)
西晉時分建安郡侯官、東安二縣設晉安郡,治侯官縣(今福州)。並在晉安郡新設八縣。閩地的郡縣進一步增多發展。時由建安郡分領建安七縣,晉安郡分領原豐八縣。
這時,「建州」和「福州」開始了第一次的南北分治。早期福建兩大區域形成。
南朝 建安郡(建安縣) 晉安郡(侯官縣) 梁安郡(南安郡)
南朝陳光大年間析晉安郡地設南安郡,治今南安縣豐州鎮。閩南分立。
福建形成了閩北、閩東、閩南三大區域。
陳武帝為了滿足陳寶應的願望,特設「閩州」羈糜之。閩州(豐州)治晉安郡侯官縣(今福州)。統領建安、晉安、南安三郡。閩地的行政中心從「建州」來到了「福州」。
陳文帝天嘉三年(562)晉安郡陳寶應擁兵自立,攻建安郡城,建安郡太守蕭乾拚死抵抗,不為所制。天嘉八年(567)陳軍入閩援建安,剿陳寶應,復建安郡,攻晉安郡,全復閩地。因升建安郡守五兵尚書,遷閩州州治於建安縣。
閩州的行政中心從「福州」又來到了「建州」。
隋 建安郡(治侯官縣)
隋軍南征攻陳,於建安郡遭到重創,日久城破,屠建安縣城。
由於南朝濫置州郡縣,隋朝統一之後,「遂罷天下諸郡」。這時,隋文帝下詔廢建安郡,廢南安郡,並將閩州州治由建安縣遷於侯官縣,改名泉州(這個泉州不是以後的泉州,泉州和福州的名字歷史上經常混淆)。又改泉州為閩州。又廢閩州,復建安郡,改侯官為閩縣,建安郡治閩縣(今福州),而原建安郡城廢為屬縣。這是一種很特殊的情況---建安郡的郡治不在建安縣,卻在閩縣,可見隋軍攻陳時,建安郡城所受的重創之深。
建安雖然靠近中原王朝,能夠得到更早更大的開發,在改朝換代時,卻也是第一個受到重創的地方。千年之後,歷史將再次上演。
這時福建全境只剩下建安一郡,下轄閩、建安、南安、龍溪四縣。
福建的中心再次由「建州」來到了「福州」,「福州」也在這時,正式奠定了福建「省府」的地位。而「建州」在此後的千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都作為福建的第二「省府」。
唐 長樂六郡 建安郡(建安縣) 長樂郡(閩縣)
唐初罷郡置州,以州領縣。高祖武德四年(621)遷建安郡治回建安縣,並改建安郡設建州,下轄建安(今建甌)、閩縣(今福州)、唐興(今浦城)、建陽、將樂、綏城(今建寧,泰寧)六縣。建州成為唐代在福建設立的第一個州,也是最大的一個州。福州又一次暫時的為建州所轄,建安縣為福建北半部中心。
武德六年(623)析建州閩縣地復設泉州(即今福州市,泉州福州的名稱依然混淆)。
垂拱二年(689),析泉州(今福州)南部分新設漳州。
景雲二年(711),改泉州(今福州)為閩州,新設泉州於閩南。此時建州轄建安、唐興(今浦城)、邵武、沙縣、將樂、建陽六縣。改泉州都督府為閩州都督府,督閩、泉、建、漳、潮五州。
天寶年間,玄宗將「天下諸州改郡」,仍行郡縣二級政區制。置長樂經略使於長樂郡(今福州),兼領長樂郡、建安郡、清源郡、漳浦郡、臨汀郡和潮陽郡六郡的邊防軍事事務。
唐 福建五州 福州(閩縣)(福建觀察使)建州 (建安縣)
唐開元十三年(725)改閩州稱福州,「福建」的「福」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開元二十一年(733),各取福州、建州首字,設置「福建經略使」,「福建」終於正式出現,此後至今成為閩地的統稱。先後設立福建防禦使,福建節度使,福建觀察使。由福建觀察使分管福、建、泉、漳、汀五州,二十四縣。
傳統的福建五州-福·建·泉·漳·汀也在此時形成。
五代 閩國 (長樂府)
唐末五代,天下大亂,王緒等率軍入閩,後由王審知後裔建立閩國。都福州。後梁開平三年(909),封王審之為閩主。升福州為長樂府,仍置建州、泉州、漳州和汀州。
在唐宋的歷史上,一般來說,都城、陪都所在州才會被升為府。從玄宗之後,凡皇帝駐蹕地皆升府。其地位高於州。
福州是福建第一個升府的州。而建州是中原王朝在福建第一個升府的州。
五代 閩國(長樂府) 殷國(建州)
五代後晉時,封王審之之子建州建安鎮安軍王延政富沙王,此後與閩主互攻不以。
後晉天福八年(943)年,富沙王王延政在建州稱帝,改國號為大殷。這時福建出現了第二個首都,建州,再次出現「福」「建」南北對峙的局面。
次年復改為大閩,復稱閩王,以建州為都,福州為東都,轄轄福建全境福、建、泉、漳、鏞(今將樂)、鐔州(今南平)六州。
這時福建的中心又暫時的由福州來到了建州。
閩王延政天德三年(945年),王延政降南唐。閩國滅亡。
南唐入占建、劍、汀州地。在建州置永安節度使。
吳越入占福州地,在福州置彰武節度使。
留從效占泉州、南州地,在泉州置清源節度使。
再次三分福建。
北宋 福建路--福州(提點刑獄使·帥司) 建州(轉運使·提舉常平司·建寧軍節度使司)
北宋設福建路,在建州設轉運使與提舉常平司,並設立全國四大官方鑄幣之一建州豐國監。在福州設提點刑獄使和帥司,
此時福州和建州成為福建的「雙省會」
宋代福建城市進一步增多發展,建州也分出新設了多個縣。
北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平南唐,復稱建州。
太平興國五年(980),割邵武、歸化、建寧三縣新設邵武軍。 邵武軍的設立,加上南唐增設的劍州(南劍州,今南平),使得閩中西北部正式出現了三個二級行政單位,奠定了此後千年一直到民國的區劃基礎。也就是後來清朝的建寧府、延平府、邵武府三府並立。
太宗端拱元年(988),於建安縣設建寧軍節度使,統轄閩北部西部七縣。
淳化五年(994)於建州崇安場新設崇安縣(今武夷山市)。
真宗咸平三年(100),割建安縣五里、關隸鎮新設關隸縣(今政和縣)。
英宗治平三年(1066)於建安縣分置甌寧縣,治建安縣寧遠門側,與建寧節度軍、建州、建安縣四級政府同城而治。甌寧縣的出現,是千年以後,「建甌」的「甌」字第一次出現。
此時建寧軍轄建安、建陽、浦城、松溪、崇安(今武夷山)、甌寧、關隸(今政和)七縣。熙寧三年( 1070 )將甌寧縣並入建安縣。元佑四年(1089)又分置甌寧縣。
南宋 福建路--建寧府 福州
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因為宋孝宗的潛邸位於建州,升建州為建寧府。建州成為宋代福建設立的第一個府。建寧府從此以後,一直到民國,成為福建設立時間最長的府,也是全國設府最長的城市之一。轄境相當今福建北部建甌以北建溪流域和周寧,壽寧兩縣。
至此福建設有建寧府,福、泉、漳、汀、南劍(今南平)五州,邵武、興化二州。統稱福建為八閩,八閩」的名稱正式出現。而建寧府為八閩首府,八閩上郡。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建州葉儂叛亂,建州治所往北逃遷建陽縣。旋復。
建炎四年建州范汝為起義,建州治所更遠遷崇安縣。旋復。
紹興二年(1132)韓世忠率兵攻建州,並欲屠城,李綱救之元 福建行省--建寧路 福州路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設福建行省,治福州。十六年又在泉州增置泉州行省,十七年兩行省合並,稱福建行省,治泉州。 至正十六年(1356年),又以福建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改置福建行省,後因軍事需要,又有建寧分省、泉州分省、興化分省、延平分省的建制。 元朝時間短,政區劃分也頻繁的變換
明 福建---福州府(都司)(閩縣·侯官縣) 建寧府(行都司)(建安縣·甌寧縣)
明代改福建行省設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將軍、民、財政權分委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管理。布政使司設福州;按察分司分設建寧道,福寧道兩道;福建都指揮使司設於福州府都衛,行都指揮使司設於建寧府都衛。 建寧府實際上作為第二中心。
明初一省一都司,在幾個邊區省份加設行都司。福建行都司為全國五個行都司之一。
明景泰六年封建寧府朱熹九世孫世襲翰林五經博士,敕建博士府於建寧府城。
明 天順 大明一統志 福建地理之圖
明 萬曆 皇明一統紀要 福建山川大勢圖
明 崇禎 大明天下九邊萬國州縣路程--福建 福州府·建寧
清 福建省--福州府(閩縣·侯官縣) 建寧府(建安縣·甌寧縣)
清代恢復行省制度,設福建省。基本沿襲明代區劃,清順治五年(1684戊子),清軍攻建寧府城,伐明宗室鄖西王。不久城破,屠城,全城人口倖存不過百。城池基本被夷為平地。
至光緒台灣建省,福建省共有九府、二州、五十八縣、四廳。
明清府城一般都有一縣附郭,也就是縣城和府城同處一城,如寧波府鄞縣附郭,鄞縣為寧波府的首縣,縣城和府城同處一城。而許多省城還有一種情況,由於規模較大---兩縣附郭。比如廣州府為廣東省城,番禹、南海兩縣附郭,廣州府城、番禹縣、南海縣同處一城。
福建卻有兩個府城出現了兩縣附郭的情況,就是福州府和建寧府。福州府是閩縣和侯官縣附郭,建寧府是建安縣和甌寧縣附郭。
康熙 大清廣輿圖 福建--福州府·建寧府
乾隆 大清萬年一統圖 福建--福州府·建寧府
到了民國初年,全國廢府留縣,兩附郭縣大多取首字合並。於是福州府的閩縣、侯官縣並為閩侯縣(後為紀念林森曾改名林森縣),建寧府的建安縣、甌寧縣並為建甌縣。省會駐福州,後因抗戰,曾遷至永安縣。
福建事變發生後,蔣介石從贛、浙調集海陸空軍10多萬人入閩,親兼「討逆軍」總司令,坐鎮建甌指揮,並在建甌城西建設飛機場 。1934年1月初,蔣軍對19路軍在福州的省獨發起進攻。
一千五百年前的歷史再現。
民國 建甌縣 閩侯縣
清末,全省劃為閩海道、興泉永道、延建邵道、汀漳龍道四道,民國又改為閩海道、廈門道、建安道、汀漳道。很奇特的是,建安道的道台卻設立在建安縣南邊的南平縣。這是建安歷史上第一次作為三級行政單位為另外一個二級行政單位管轄。這個與建寧府在清朝兩次被屠城,大傷元氣不無關系。
1926年,建甌縣成立閩北第一個共產黨支部。
1927年,建甌縣成立中共閩北臨委,為中共福建省委前身。
1940年,劃建甌縣第一大鎮水吉鎮設水吉縣,後水吉縣並入建陽縣。
1940~1949年,建甌縣設第三行政督察區,轄閩北十縣。
解放初設建甌專區、南平專區,後建甌專區改建陽專區,後並入南平專區,建甌再次成為三級行政單位。由於建甌縣轄區過大,劃出鄉鎮新設建西縣、後並入順昌縣,建甌轄區不斷縮小。
幾十年混亂的行政區劃調整後,於閩北設南平地區,政府駐南平市,轄閩北一市九縣,建甌為屬縣之一。
1992 年撤縣改市 ,設立建甌市,屬於南平地區。建甌市在劃出大量土地入臨近各市縣之後,仍為福建面積最大縣級市。
但建州已經消失了,只剩下當初的附郭兩縣,並淪為鄰市屬縣。建州這百年發生的狀況,打個比方,就像福州府撤銷,合並附郭閩縣侯官為閩侯,原福州府屬縣全部並入泉州府,改屬泉州地級市一樣。
現代,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失去所有屬縣,連附郭兩首縣也被劃出大量土地的建甌市, 成為了南平市的屬市
東漢建安初年(196),劃分侯官北鄉土地,設置建安縣(以年號為縣名)。
建安八年(203),賀齊進兵建安,立南部都尉府。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設建安郡,郡治在建安,屬吳會稽郡南部都尉,管轄建安(今建甌)、建平(今建陽)、吳興(今浦城)、東平(今建寧部分)、將樂、昭武(今昭武)、綏安(今泰寧、建寧2縣)、南平、侯官(今福州)、東安(今同安、南安2縣)10縣,改都尉為太守。
晉惠帝(291-306)時,建安郡屬江州(今江西九江),管轄建安、東平、吳興、建陽、將樂、邵武、延平(今南平)7縣。
南朝宋高祖時,建安郡仍屬江州。
陳永定二年(558),建安郡改屬閩州(今福州),後改稱豐州(今福州,民國18年版《建甌縣志》誤作江西撫州)。
隋開皇九年(589),廢郡為縣,屬泉州(今福州)。
大業三年(607),恢復建安郡,郡治設在閩縣(今福州),領閩縣、建安、南安、龍溪4縣。
唐武德四年(621),改建安郡為建州,改太守為刺史,移治建安縣,下轄建安、建陽、綏城、將樂、唐興(今浦城)、閩縣6縣。武德七年(624),邵武屬建州,領縣7。武德八年(625),建陽並入建安、領縣6。景雲二年(711),屬閩州都督府。天寶元年(742),復改建安郡,建安縣屬建安郡。乾元元年(758),復為建州,屬福州都督府。建安懸各建州。上元元年(760),建州屬福州節度。大歷六年(771),建州屬福州都團練觀察置使。中和四年(884),因黃巢起義攻打建州,建州寓治建陽。景福二年(893),建州刺史徐歸范叛附王潮(即閩王王審知之兄)
五代晉天福八年(943),王延政以建州建國,國號「殷」,改元天德。南唐保大四年(946),陷建州,殷亡。王延政家族被遷移到金陵州。建州改為永安軍,不久,又改為忠義軍。建安縣屬忠義軍管轄。
宋開寶八年(975),南唐平,恢復建州,建安縣屬建州。太平興國三年(978),建州屬兩浙西南路。雍熙二年(985),建州改屬福建路。端拱元年(988),建州升為建寧軍節度。建安縣屬建寧軍節度管轄。治平三年(1066),劃出建安、建陽、浦城3縣部分地盤設置甌寧縣,與建安縣同駐一城,甌寧縣屬建寧軍節度管轄。熙寧三年(1070),撤銷甌寧縣。元佑四年(1089),劃分建安西北12個里(建陽、浦城之地不再劃入),設置甌寧縣,屬建寧軍節度管轄。自此原建安縣分為建安、甌安兩縣,縣治同駐一城。建炎二年(1128),州卒葉儂兵變,知州事方承移建陽。建炎四年(1130),農民領袖范汝為在建州在洄源洞聚眾起義,知州事劉子翼移治崇安。紹興三十二年(1162),改建州為建寧府。建安縣、甌寧縣屬建寧府管轄。
元至元初年(1264),建寧府屬江浙行中書省杭州。至元十三年,元軍取建寧。至元十五年,改為建寧路,建安縣、甌寧縣屬建寧路,屬福州行中書省,置錄事司。至元十七年,改為建寧路總管府。建安縣、甌寧縣屬總管府。至正二十二年(1362)立建寧分省。
明洪武元年(1368),罷錄事司恢復建寧府。建安縣、甌寧縣屬建寧府管轄。
清自順治三年(1646)起沿襲明制。
民國元年(1912)仍稱建寧府,後改稱建甌府,民國2年裁府,合並建安、甌寧2縣,各
取首字命名為建甌縣,屬建安道管轄,道址設在南平。民國17年,廢除道,只設省、縣兩級,建甌改為縣政府,直屬省管轄。民國35年,全省劃分為7個行政督察工,建甌屬第三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在建陽。
1949年5月13日,建甌解放,設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建甌、建陽、崇安、浦城、水吉、松溪、政和、邵武、光澤9縣,專員公署設在建甌。
1950年3月,改為建甌行政專員公署。同年4月,署址移設建陽,改名為建陽行政專員公署。建甌縣屬建陽行政專員公署。
1956年,建陽專員公署並入南平專員公署,建甌縣改屬南平專員公署管轄。
1970年復設建陽地區行政公署,建甌縣屬建陽地區行署管轄。
1989年1月,建陽地區行政公署改名為南平地區行政公署,管轄南平、順昌、建甌、建陽、崇安、浦城、松溪、政和、邵武、光澤10個縣市。
1992年10月20日,國家民政部批復同意撤銷建甌縣,設立建甌市。
建甌這座千年古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素養,孕育了許許多多優秀的軍事人才,他們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在悠長的歷史長河中,猶如璀璨的明星,熠熠生輝,為建甌這座文明古城增添了無限光彩。據今年編寫《建甌軍事志》,在收集建甌軍事人物的過程中,發現建甌歷史上出了不少將帥級人物,初步估計,至少有10位以上。
建甌市在宋代處於歷史發展的鼎盛期。在南宋,建甌市稱「建寧府」,當時,福建的行政區劃分為「一府五州二軍」,分別指邵武、興化二軍;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和南劍州五州,唯一的一個府就是建寧府,故建甌在福建歷史上素稱「八閩首府」。
僅在宋代,建甌就出了3位兵部侍郎(職同今國防部副部長)和一位節度使(職為統領一方的軍政長官):吳栻、黃齊、葉康直和謝勛。由於在歷史上,不同朝代對將帥的設立和稱謂有較大的變化,這就給後人的統計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為了摸清建甌歷代到底出過多少位將帥,我們為此查閱了歷代職官的相關資料,進一步挖掘整理出建甌市在歷史上的十大將帥人物資料,茲將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一)陳 誨
字巨訓,建安(今建甌)人。五代南唐先為劍州刺史,屢建奇勛,旋拜為建州節度使,獨掌南疆邊務。不久又褒稱為「忠義軍節度使」。陳誨在任十年,威鎮一方。後因病辭職,南唐後主李煜親自登門慰問,恩寵顯赫。子弟均居要職。其子德誠為和州刺史,弟繼為劍州刺史及「忠義軍節度使」留後,成為一代將帥之家。卒封閩國公(正一品),謚忠愨。(《閩書》第3721頁有傳。另《中國人名大辭典》、《建甌縣志》民國版均有傳)
(二)謝 勛
字致遠,建安(今建甌)人。宋進士,歷任右武大夫、邊郡團練使。卒贈威德軍節度使,加贈少師(從一品)。今建甌小橋上屯等地古名將相里,即因謝勛(將)、鄭珏(相)而得名。(《閩書》第3712頁有傳。另《中國人名大辭典》、《建甌縣志》民國版均有傳)
(三)吳 栻
字顧道,甌寧(今建甌)人。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進士。歷任開封府知府、工部、戶部侍郎、宛邱知府、蘇州、陳州、河中及成都府知府,後調京任兵部侍郎,又調龍圖閣大學士,再鎮守成都,調中山府知府時去世。崇寧二年(1103年)徽宗和高麗正式修好,派給事中吳栻和戶部侍郎劉逵一同出使高麗,宣傳宋廷以德修好的意旨。吳拭出使高麗,曾著有《雞林記》二十卷(按雞林即高麗地)。
吳栻自高麗回國後,任開封府知府,進升為工部、戶部侍郎。後調宛邱知府。宛邱是古陳國所在,公款富足,分別貯藏20個倉庫,吳栻對此非常重視,規定非合法開支,不準啟用,縱是合法開支,用後也仍須補充入庫,使源流不息。因此在倉庫門前題言:「陳宛邱,賜食錢,餼吏士,秩賓筵,勿浪費,法最先,保終吉,醴如泉。」
吳栻著作有《論語十說》及《蜀道紀行詩》三卷、《庵峰集》一卷。(《閩書》、《建寧府志》、《建甌縣志》民國版均有傳,《中國人名大辭典》亦載其人)
(四)黃 齊
字思賢,建安(今建甌)人。祖展、父儼並登第,而展尤有聞於慶歷、皇佑間。齊歷起居舍人,進中書兵部侍郎。少年時文采出眾,名聲遠揚,後累官台省,每進對,徽宗屢見稱獎。二蔡柄用非時,不見於私第。以顯謨閣待制知通州,建炎間卒。(《閩書》、《建寧府志》、《建甌縣志》民國版均有傳,《中國人名大辭典》亦載其人)
(五)葉康直
字景溫,北宋建州(今建甌)人,擢進士第,初為光化縣知事。光化盛產竹子,民砍竹建房,民居皆為竹舍,年深月久,竹木乾燥,火患無窮。康直教士民用土燒陶磚瓦建房,火災大減。
葉康直在光化任上,政績昭著,舉凡每事利國利民。在答城縣為縣令時,治縣又政績顯著,深得百姓擁戴。有民謠為證:「葉光化、豐谷城、清如水、平如衡。」葉曾任永興、秦鳳轉運判官,調陝西又歷任提點刑獄、轉運副使。
宋元佑初(1086年),康直官升龍圖閣,為秦州知事。兵部侍郎。卒年六十四歲。(《宋史》、《閩書》、《建寧府志》、《建甌縣志》民國版均有傳,《中國人名大辭典》亦載其人)
(六)滕伯輪
字汝載,甌寧人,明嘉靖四十一進士,任廣東番禺縣令時,海寇猖獗,伯輪稽保甲,備樓櫓,教技擊,尋築外城,節度省費不貲。入吏部郎中,出督學兩浙,聲教整嚴,所檢錄極得人心。歷藩御史中丞(正三品),督撫浙江。值歲凶,多方賑濟。力疏請改折漕綱,停減織造,一一取中旨報可。時春汛海蠻入犯,伯輪率諸將擊之。卒後贈兵部左侍郎。(《建寧府志》清·康熙三十二年版、《建甌縣志》民國版有傳)
(七)金 鉞
建甌人,字仲顯,生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二月十七日,同盟會會員。清朝後期考入陸軍學校,後進保定入伍生隊實習,正好碰上辛亥革命爆發,他擔任學生軍教練長,由鎮江進攻天保城立下大功,任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
民國初袁世凱竊國稱帝,金鉞亡命到日本,袁世凱倒台後回國。
民國7年(1918年)追隨方聲濤軍長,任駐粵滇軍第四師司令部副官長。民國8年任靖國軍第六軍司令部參謀長,在廣州驅逐軍閥龍濟光。後又前往南洋募捐10多萬元助餉。
民國11年在黃展雲部下自治軍司令部任參謀長。他參加十九路軍在福建舉行的獨立運動,擔任副官長、參謀長等職。「閩變」失敗後,他旅居上海病故。(《建甌縣志》1994年版有傳)
(八)葉啟傑
字新吾,建甌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生。民國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時參加學生軍進南京入伍生隊,民國7年升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經當時北京政府陸軍部分配到山西傅作義部任軍官。自排長起遞升到副師長、師長、副軍長。啟傑回籍,民國36年就任建甌中學歷史教員,期間,曾保釋共產黨進步人士,為革命工作做掩護,並與地方人士共同促成縣政府開放積谷,平抑米價,救濟民荒。新中國建立後為縣人民代表大會特邀代表。1978年病逝,終年83歲。(《建甌縣志》1994年版有傳)
(九)劉德浦
字志南,建甌人,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生。清末,他全家遷上海,德浦11歲進上海澄衷中學,其後考進山東煙台海軍學校,為第六期畢業生。旋派往雷電學校進修,研究測量技術。
十)鄒 堅
字統亞,1922年8月16日生,建甌人。自幼隨父親在南京長大,入南京中央大學實驗小學及實驗中學求學並畢業。
從1985年起,鄒堅被連續推選為台北市閩北(包括原建寧府、延平府、邵武府所轄的20個縣市,現分屬於南平市、三明市)同鄉會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第十三屆、第十四屆、第十五屆、第十六屆名譽理事長,為閩北鄉親做社會服務工作,對支援閩北經濟文化建設,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發揮了良好作用。2004年10月因病去世,終年83歲
❾ 兩家黑 有網上可以玩的么 我們建甌的兩家黑哈
建甌同城游里可以玩的,雙扣也兩家黑不一樣,一樓說得不對
❿ 建甌的歷史故事
水南塔的傳說
相傳,唐朝開初,京城裡有位道行高深的和尚,法名叫善見。他經常出門雲游四海,有一天來至建甌獅山頂上,看見這里山青水秀,風光明媚,心裡非常中意,就選定這里搭了個茅草棚住了下來,整天打禪念經。
有一天清早,善見和尚下山挑水,不在意腳下踢到一個東西,他撿起來一看,原來是個拳頭大小的瓦缽。瓦缽雖然粘滿泥土,卻是完整無缺,善見就把它帶回茅棚,打算用來裝水喝。他將瓦缽洗凈後,舀了半缽清水來喝,可是,「咕嚕咕嚕」喝了老半天,肚子都喝漲了,還沒喝光缽里的水。善見大吃一驚,這是怎麼回事?他抓了一把米扔進缽里,不一會兒,缽里就盛滿了米,倒都倒不完。「啊,原來這是一隻寶缽呀!」善見和尚高興地叫起來。他摸了摸身上的口袋,就把公有的一枚銅錢扔進缽里,寶缽里就生出許多許多的錢來;善見和尚用這許多許多的錢,在獅山下蓋了座大廟,這就是光孝寺。
光孝寺蓋好後,善見收了幾個小和尚當徒弟,廟里的香火慢慢地興旺起來,善見的名聲也漸漸地傳開了。不知怎麼弄的,寶缽的消息走漏了出去。許多窮苦人慕名愛寶,紛紛跑來光孝寺出家,連附近寺廟的各尚也都跑來了。一時,光孝寺人來人往,燒香拜佛,敲鍾念經,好不熱鬧。
善見和尚看到寺廟與日興盛,心中自然說不出有多高興!一天他走到收藏寶缽的地方一看,啊!他幾乎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那寶缽原來只有拳頭大小,現在怎麼竟有海碗那樣大了叫縱隊定住眼睛再仔細看看,沒錯,就是這只缽吧!又過了幾天,隨著寺里和尚人數的增加,寶缽也天天在變大,逐漸地變成有一口缸那樣大了。善見和尚看到這種情況,心裡不安,趕緊合掌打坐,閉目默算該怎麼才好,想來想去一時也找不出什麼緣故來。他總覺得事有點不妙,不管三七二十一,還是先打只金鍾把寶缽扣住,免得它再繼續漲大為好。
那裡曉得,金鍾也扣不住寶缽。只要寺廟里和尚增加,寶缽就一定要漲大;寶缽越漲大,跑來光孝寺當和尚的就越多,最後,建甌地界內三百多座廟的和尚差不多都跑光了。善見和尚到這時恍然大悟:「嗨,這么多和尚跑來,原來都是想依賴這寶缽混日子啊,哪裡還有誠心念經參佛啦?阿彌陀佛,罪過,罪過!這寶缽看來是個禍寶啊!……嗯,我就這么辦!」
善見打定主意,待到夜深人靜之時,他悄悄地將寶缽從金鍾里搬了出來,推到溪旁邊,「卟咚」一聲,把寶缽滾進了深潭裡。他幹完這件事,鬆了一口氣,就往回走。沒走幾步,一拍大腿,禁不住叫出聲來:「哎呀不好!寶缽雖然已經扔進深潭裡,可是保不住它不再漲大擾亂人心,。嗯,還得想辦法將它永遠鎮住!」他三步並作兩步跑回寺廟里,跳上金鍾,大聲喊道:「大、大、大!」隨著他的喊聲,金鍾一聲一下在大了起來,最後,竟呼了一聲飛上了獅山頂。善見和尚也牢牢地騎在金鍾上跟著飛了上去他兩眼還緊緊地盯著深潭裡的寶缽不放。就這樣,金鍾就化作一座寶塔,善見和尚也變成了盤繞在塔頂的護塔龍,永遠鎮住了瓦缽。這就是水南塔的由來,所以,水南塔也叫做善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