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女舞獅
商丘歷史悠久,民風古樸。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代文化在此都有豐厚的積淀,有許多在別處看不到的文化現象,在商丘還有保留,並形成一種商丘所獨有的、獨特的 " 本土文化 " 。
進入新世紀了,人的生產方式每天都在改變,生活方式每天都在改變,人們的觀念形態每天也都在改變,但總有一些是一時難以改變的和變不了的,並由這些顯示著人自己與歷史的關系,與自己腳下這塊土地的關系。 公元前 7--8 世紀,周朝宋國(商丘)作《商頌》,以祭祀成湯,其悲涼的曲調延綿至今。東周列國時,宋國人在蓋房打夯時扯起嗓門唱出的《杵歌》(即夯歌),至今仍在商丘流傳,古聲古韻,至今仍餘音饒梁 ......
作為 「 本土文化 」 的重要體現,商丘的廟會文化、戲曲文化、民間舞蹈、民間工藝、飲食文化超越時空,仍然顯示著誘人的魅力。
廟會文化由遠古時期的祭祀活動發展而來,其內容表達了人們對自然、圖騰、祖先等的崇拜或紀念並成為社會文化的一種方式和組成部分。
火神台廟會是商丘最為古老和盛大的廟會。簡稱 " 台會 " ,老百姓又稱其為 " 朝台 " 。它是由人們對祖先閼伯(火神)的祭祀演變成盛大的廟會,距今已延續四千多年的時間。每年農歷正月初四至初八,許多參加祭祀和廟會的人們,為閼伯添土圓墳並以敲打木棒、石塊,吟誦悼念之詞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閼伯。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台的人越來越多,香火越來越盛,至唐代已發展成相當隆重的廟會。據考證,火神台廟會至清代乾隆年間最為盛大。朝台本來從正月初四開始,但路途較遠的外省和本省的香客為表達對火神的虔誠與敬意,從頭年的臘月便往這兒趕,春節未到,火神台附近方圓幾里的村莊上已住滿外地的香客。香客們如此虔誠,皆因對火神的崇拜,認為朝拜後,火神會在今後一年裡保佑全家平安。台會設有總會,各地設有分會,朝台時由分會會首到總會先行報到,然後由總會安排朝拜時間,按次序進行朝拜。各分會朝拜時,僅隨朝台進香隊伍奏樂的嗩吶吹奏者就有百餘人。各地的香客朝台各有程式,五彩紛呈,是一種各地民俗大展示,內容豐富多彩,觀者人山人海。香客遊人熙熙攘攘,算卦看相者不計其數,每天到會人數達十多萬人。台會上,各地的地方戲、曲藝、雜技、魔術及高蹺、鬼會、竹馬、旱船、肘歌、花棍、獨桿轎、拉秦檜、武術、龍燈等等各種民間藝術的表演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各路能工巧匠製作的泥老虎、布老虎、布娃娃、花槍、花劍、花刀、泥狗、泥雞、面人、糖人、花燈籠、琉璃蹦蹦、泥響兒、竹響兒等等,琳琅滿目,品種繁多,製作精巧,造型美觀,色彩鮮艷,盡顯民間藝術水平,令人嘆為觀止,其叫賣聲也是各色腔調,此聲蓋過彼聲。朝台的人們大多要買上一兩件給孩子作為過年喜慶之物,讓其盡興玩耍,以增添喜慶和吉利氣氛。廟會之上還有人另闢場地斗雞、斗狗、斗羊、鬥蟋蟀,或進行賽牛和逮豬比賽,非常熱鬧有趣。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是當地百姓晚上表演的 " 火龍舞 " (亦名滾龍)。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火是火神功績的體現,火龍與青龍相對起舞,二龍戲珠,百般花樣渲染出吉祥如意的氣氛。朝台的各種儀式為商丘獨有,與別處不同。
在商丘,除火神台會以外,還有 「 白雲寺廟會 」 、 「 芒碭山廟會 」 、 「 玉皇廟會 」 , 「 伊尹墓廟會 」 和 「 木蘭廟會 」 等。
商丘的戲曲文化也是十分獨特的。在商丘戲曲文化方面占統治地位的是豫劇,如果在商丘城鎮的大街小巷行走,不管走到哪裡,在耳邊回響的始終是那大腔大調的河南梆子腔。商丘人聽起河南梆子來,是那樣的如醉如痴、物我兩忘。所以,有人說,河南梆子就像 「 海洛因 」 一樣,已融化在了商丘人的血液中。很難想像:如果沒有了河南梆子,商丘人的日子會怎麼過。
早在北宋時期,城南五里的汴河邊便出現了河市樂和 " 撂地 " 演出的藝人。宋元佑六年( 1091 年),此地重建了大型演出場所 「 照碧堂 」 ,日夜都有戲曲演出。
清乾隆年間,梆子戲傳入商丘。由於受民風民俗、語言及鄉土藝術的影響,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 " 河南東路梆子 "—— 豫劇豫東調。豫劇豫東調曲調高亢、激越。女聲唱腔明快、花俏,男聲唱腔粗獷、大氣、豪放,集中體現了商丘人坦盪、直率的性格。除豫劇外,在商丘這快土地上廣泛流行並大行其道的還有二夾弦、曲劇、四平調曲子戲、大油梆、落子戲、評詞、琴書、墜子、大鼓、大鐃、武老二、京韻大鼓等。
四平調是在商丘誕生、商丘所獨有也只有在商丘才能聽到的地方戲,是文化和戲曲 「 特產 」 。四平調根據花鼓男女藝人多用本嗓演唱,曲調四平八穩的特點及花鼓中原有的 " 平板調式 " ,借四平八穩之意,依 " 平調 " 之稱,各取一字定名為 " 四平調 " ,其代表作有《小包公》和《陳三兩爬堂》等。
商丘的民間舞蹈。目前仍在商丘民間流傳的一些民間舞蹈,實際上是由遠古時期部落聚會、祭祀儀式沿襲下來的一些 「 肢體語言 」 。如今這些民間舞蹈已不僅僅是人們的娛樂形式而更具有 「 文化活化石 」 的價值。讓人驚嘆的是,四、五千年前這些舞蹈被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來並發揮過它們的作用;四、五千年後,這些民間舞蹈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並仍在表現和豐富著今天人們的生活 —— 四、五千年的時空竟然就在那一舉手、一投足之間。
商丘從古到今沿襲下來的民間舞蹈有三十多種,如龍燈、高蹺、舞獅、旱船、竹馬、火老虎、二鬼摔跤、老背少、花鼓舞、蹦傘、頂燈、獨桿轎、頂塔、抬花轎、撲蝶舞、肘歌、串果園、鬼會、鋦缸舞、小車舞、拉驢、挑花籃、秧歌舞、霸王鞭、挑經舞、大頭和尚戲翠翠等等,極具地方色彩。高蹺、竹馬、旱船、火老虎、龍燈舞、拉驢等形體動作誇張大氣、妙趣橫生。小車舞、鋦缸舞、挑花籃等優雅風趣,有說有唱,詼諧幽默。鬼會、大頭和尚戲翠翠等寄託人們的強烈愛憎,表演中揉進不少武術和雜技藝術,多人同時作舞又各有獨特造型。挑經舞歷史傳說色彩濃郁,情節誘人。鬼會又叫 " 大班舞 " ,其中人物皆為鬼魂,思想寓意深刻,深受群眾歡迎。小車舞以活報劇的形式鞭撻丑惡,濃厚的民間情趣令人捧腹。鋦缸舞以當地民間生活為題材,有渾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讓人百看不厭。
㈡ 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舞獅子
其實你想問什麼
㈢ 女舞獅用奇特的拍照姿勢打卡,舞獅有著怎樣的難度
近日,有網友就曬出了她用舞獅的姿勢拍出來的照片作為打卡簽到的照片,這照片一出來,就紛紛在網上爆紅了。不得不說,這位女生還真是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呢,這個姿勢拍照也很是新穎,讓很多人都關注到了舞獅這個運動。
舞獅是中國的一項傳統古老的活動表演項目,舞獅在觀眾看來,是極其精彩的,很振奮人心。但是對於舞獅的表演者來說,則是相當不容易的,在舞獅的過程中,難度和要求也是很高的,舞獅的表演者要嚴格掌握好其中的力度所在,才能使身體保持平衡,身體平衡了,才能更好的完成整個表演。
還有有些舞獅的難度是非常大的,人數要求也是非常多的,這就要求團隊里的每個表演者都要有良好的配合度和默契度,才能共同完成這場舞獅的表演。
㈣ 商丘古城的民俗文化
閼伯台廟會又稱火神台廟會,是商丘最為古老和盛大的廟會。(從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歷時一個月零兩天)簡稱「台會」,老百姓又稱其為「朝台」。它是由人們對祖先閼伯(火神)的祭祀演變成盛大的廟會,距今已延續四千多年的時間。
每年農歷正月初四至初八,許多參加祭祀和廟會的人們,為閼伯添土圓墳並以敲打木棒、石塊,吟誦悼念之詞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閼伯。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台的人越來越多,香火越來越盛,至唐代已發展成相當隆重的廟會。據考證,火神台廟會至清代乾隆年間最為盛大。朝台本來從正月初四開始,但路途較遠的外省和本省的香客為表達對火神的虔誠與敬意,從頭年的臘月便往這兒趕,春節未到,火神台附近方圓幾里的村莊上已住滿外地的香客。香客們如此虔誠,皆因對火神的崇拜,認為朝拜後,火神會在今後一年裡保佑全家平安。台會設有總會,各地設有分會,朝台時由分會會首到總會先行報到,然後由總會安排朝拜時間,按次序進行朝拜。各分會朝拜時,僅隨朝台進香隊伍奏樂的嗩吶吹奏者就有百餘人。
閼伯台廟會祭祀是對商先公的敬重,至於祈福免災恐怕是後人為之,絕不是祭祀之初就有的。按照中國的傳統,要祭祀的一定是自己的先人及其所敬重的人。閼伯台廟會祭祀活動如此歷史悠久,世世代代的祭祀者定與要祭祀之人有其內在的必然的聯系。直白為遠古商族、商部落的人及其後人對商先公的敬重與感恩。據考證,來閼伯台祭祀的香客多是商丘周邊的蘇、魯、豫、皖各地的人們,而這些地方的人們,在歷史上,多屬於商族、商部落、商國的殷商遺民或後人。 地方戲曲豫東調四平調 豫東琴書河南梆子豫東大鼓曲劇道情戲豫東墜子豫東評書豫東快書民間舞蹈抬花轎撲蝶舞火老虎龍燈舞獅霸王鞭挑花籃鬼會獨桿轎頂燈旱船竹馬花鼓舞肘歌小車舞老背少二鬼摔跤挑經舞串果園鋦缸舞高蹺蹦傘頂塔大頭和尚戲翠翠(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宋綉
亦稱商丘刺綉,商丘刺綉又分手綉和機綉,其品種又分刺綉、彩綉、平綉、勒綉、刁平綉等。主要產品有生絲檯布、刁平綉、棒槌花邊、歸德花邊、萬絲綢被面、富麗絲檯布、禮拜帽、窗簾、盤墊、床罩及各種裝飾品1600餘種。
之所以稱為宋綉,是因為宋綉起源於宋國。早在商湯滅夏前,這塊土地上就已發展有養蠶、繅絲、刺綉業了。據《管子輕重甲》記載,商湯時,夏桀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僅女樂就有3萬人,而且「無不服文秀衣裳者」。為了削弱夏的力量,商湯採用大臣伊尹的策略,命令自己部族的婦女日夜趕制「文綉」,用來換取夏人的糧食。通過發展商業貿易,商族的糧食日益增多,國力日漸強盛,最後一舉滅夏,建立商朝。北宋年代,宋綉與汴綉齊名。以綉歷史名畫著稱,在中國刺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商丘剪紙
多取材於現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反映民風民情,汲取皮影、泥塑、木偶、刺綉、民間印染傳統工藝的營養。商丘市夏邑縣火店鄉馬庄村的剪紙藝人鄒素雲,因剪龍聞名海內外,被譽為中華龍女 。她以純朴的感情將心中之龍趣味化、感情化、人格化,她的剪紙構圖新穎,剪法嫻熟、不勾、不描、隨心所欲,一剪而成。 1995年5月,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她的剪龍作為世婦會禮品在北京展出,引起轟動。她剪的龍,長的達56米,小的不足一厘米,或卧、或飛、或盤、或戲、或扶搖九天,或騰越大海,千姿百態,活靈活現,在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港、澳、台地區展出,備受稱贊。 宋州柳編始於宋代,所用柳條枝均勻細長,堅韌潔白,適於製作各種日常用具和工藝果籃、屏風、壁籃、野餐籃、毛巾籃、航空箱、婚禮箱、座椅、書架、洗衣簍、紙簍等。宋州柳編製品工藝講究,製作精良,美觀大方,玲瓏輕巧,古樸風雅,能洗滌,不變形,不僅是人舞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饋贈親龍的理想禮品。 絲織掛毯是以彩色絲線為主要原料,用手工拴結編織的工藝品。絲毯織成後,經過片剪,花紋清晰,豐滿秀麗,光澤性好,富有立體感。毯面上的圖案像浮雕一樣鮮明突出,歷經百年不變質。商丘的絲織掛毯,早在 1930 年的舊金山國際博覽會上,就以 「 做工精細,技藝超群,品質優良、式樣美觀、經久耐用 」 的特色一舉成名。
㈤ 這個舞獅紅衣女孩出自哪個動漫
這是VOCALOID出的中國虛擬歌姬洛天依,看頭上的花就知道。
㈥ 女子舞獅子有什麼動作
動作有很多:
㈦ 在商丘這哪裡有舞獅團隊,我想找個舞獅隊
昨天看到一小夥子騎著電瓶車,背著舞獅頭,好帥
㈧ 商丘哪裡的舞獅可以呢我們想辦個大型活動!在哪裡請呢
有個華夏舞獅團可以的,每天接到的慶典活動多,樓主打下 l-823-7873-866
㈨ 商丘當地有名的民俗有哪些
大年初一火神台廟會:對於火神台廟會,商丘人都不陌生,大年初一,商丘市各地區的版人們都會驅車權前往火神台,前去燒香虔誠,希望保佑新的一年順順利利,當然在火神台廟會的周圍也會有一系列的娛樂設施,有過山車,騎木馬等等,都可以玩,過年那幾天人最多,我建議可以延後幾天去,因為那幾天人根本都擠不動。
四平調:豫劇可以說河南人都知道,但是大家肯定不知道四平調也是起源於商丘吧。四平調顧名思義就是貼近百姓生活的小調,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四平調逐漸演化成一種地方戲曲。四平調在河南山東安徽等地比較流行,一般在鄉村居多,老一輩人喜歡聽劇,還喜歡這種貼近百姓生活的劇,四平調是中國戲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有人就說過四平調是人民生活的縮影,更是中國戲曲發展的表現。
民間舞蹈:這里所說的舞蹈不是都市上那些主流的舞蹈,商丘的民間舞蹈是以舞龍、舞獅蹦傘、獨桿轎、頂塔、抬花轎等為主,這種一般在別的地方很難看到,每個地方文化習俗不一樣,商丘民間舞蹈充滿地方色彩,多以表現百姓生活為主。
除了這些,商丘有的地方一年會有一次的唱大戲,也是民俗文化的一種,這是當地人們對來年豐收的希望。
㈩ 商丘地區有沒有開業用的舞獅
直接上網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