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商丘許昌 » 商丘遭洪水

商丘遭洪水

發布時間: 2021-03-15 08:46:30

河南商丘與「商」字有什麼關系嗎

固然有他的來歷了:在商丘城西南三里,有一座十來丈高的土台,人們都叫它「閼伯台」,台上有一座廟,人們叫它「火神廟」。說起閼伯台和火神廟來,倒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古時候,人們都吃生食,後來由於打雷閃電和刮風等自然原因,形成天然火,把樹籽和來不及逃走的野獸等物燒熟了。人們揀了吃,發現熟食比生食好吃得多,於是慢慢學會把食物放到火上烤烤吃。那時候沒有現成的取火工具,人們一見打雷觸電森林起火,就如獲至寶,千方百計想辦法保存火種。
有一次,帝嚳帶著他的兒子閼伯出外巡察臣民,來到一個地方,見這里的人們還拿著生食吃,大都身體虛弱,帶有病態。帝嚳十分可憐他們,問大家為什麼不吃熟食,老百姓回答:「沒有火」。帝嚳問:「怎麼不到別處去找?引來火種,別讓它滅呀!」百姓對他說:「找來幾回了,有時因為柴草供不上,有時因為洪水泛濫,都滅了。」帝嚳四處看了看,果然有被泛濫的河水浸滅火後的灰燼。他不禁長嘆一聲,心裡想:咋能想個辦法讓火不滅才好。想了一會,他語重心長地對閼伯說:「你看,眼下幫助這里的臣民引來火種,並把火管理好,不讓它滅,是關系著這里的臣民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你是我最有能力的兒子,我想讓你辦這件事,如何?」。閼伯是個忠誠、聽話的人,當即就滿口答應下來。從此,閼伯就成了這里的「火正」(管理火的官),這片地方就成了帝嚳給閼伯的封地,封號為「商」。
閼伯被封到這里後,終日為火事操勞,忙得飯也顧不上吃,覺也睡不好。他先帶領百姓從很遠的地方引來火種,並想辦法堆成一個土丘,把火種置於丘上,上面搭上一個遮雨的蓬子,這樣,天上下雨不能把火澆滅,河水泛濫也不能把火浸滅。然後,他又親自帶領人們四處尋找柴草,由於閼伯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勞動,「商」的百姓們不但可以到處生火,而且還能讓火經久不息。大家感激閼伯,都說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給百姓造福來了。
閼伯死後,人們懷念他的功德,懷著崇敬的心情,以當時最厚的葬禮把他葬在生前存放火種的土丘上,按照當時的風俗,悼念他的人每人都要往他墳上添一包黃土。因而,土丘被堆得越來越大。因為閼伯的封號是「商」,這座土丘從此便被稱為「商丘」。時間長了,「商丘」便成了這里的地名,直到現在。

Ⅱ 商丘古城裡有哪些民間故事或傳說

商丘古城的民間傳說故事;

1、鑽木取火:

在遠古時,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碰時往往產生火花。

燧人氏從這里受到啟發,就以石擊石,用產生的火花引燃火絨,生出火來。這種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村還有人在使用。

當時,有一位聖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

2、玄鳥生商:

商是黃河下游的古老的夷人部落,帝嚳高辛氏後裔。相傳有娀氏女簡狄與二女行浴,有玄鳥飛過墮其卵,簡狄取而吞食,因而懷孕生契,契為商人始祖,契是商族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第一位男性首領。

5、桃花扇:

李自成攻佔北京,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登基,改元弘光,擅權亂政,排擠東林、復社士子。時鎮守武昌的寧南侯左良玉以清君側。

為名兵逼南京,弘光小朝廷恐慌。因左良玉曾得侯方域之父提拔,侯方域遂寫信勸阻,卻被阮大鋮誣陷為暗通叛軍,侯方域為避害隻身逃往揚州,投奔督師史可法,參贊軍務。

阮大鋮等逼迫李香君嫁給漕撫田仰,李香君以死相抗,血濺定情詩扇。後楊龍友將扇面血痕點染成桃花圖,這就是貫穿全劇的桃花扇的來歷。

Ⅲ 商丘洪災是啥時候

商丘洪災曾經在幾千年前可能有所發生 不過在現在可能性非常小 商丘因其地理位置 氣候所決定 下雨並不多 如果商丘洪災 那麼南方地區可能已經淹沒了

Ⅳ 河南商丘砂金那個河流段有

河南的河流有很多,最主要的有黃河、淮河.
河南省地跨淮河、長江、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其流域面積分別為8.61萬、2.77萬、3.60萬、1.53萬km2.全省100km2以上的河流有493條.其中,河流流域面積超過10000km2的9條,為黃河、洛河、沁河、淮河、沙河、洪河、衛河、白河、丹江;5 000~10 000km2的8條,為伊河、金堤河、史河、汝河、北汝河、潁河、賈魯河、唐河;1000~5000km2的43條;100~1000km2的433條.按流域范圍劃分:100km2以上的河流,黃河流域93條;淮河流域271條;海河流域54條,長江流域75條.因受地形影響,大部分河流發源於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的山區,流經河南省的形式可分為4類:即穿越省境的過境河流;發源地在河南的出境河流;發源地在外省而在河南匯流及幹流入境的河流;以及全部在省內的境內河流.
一、黃河流域河流
黃河幹流在靈寶市進入河南省境,流經三門峽洛陽鄭州焦作新鄉開封濮陽7個市中的24個縣(市、區).黃河幹流孟津以西是一段狹谷,水流湍急,孟津以東進入平原,水流驟緩,泥沙大量沉積,河床逐年淤高,兩岸設堤,堤距5~20km,主流擺動不定,為游盪性河流.花園口以下,河床高出大堤背河地面4~8m,形成懸河,漲洪時期,威脅著下游廣大地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成為防汛的心腹之患.幹流流經蘭考縣三義寨後,轉為東北行,基本上成為河南、山東的省界,至台前縣張庄附近出省,橫貫全省長達711km.黃河在省境內的主要支流有伊河、洛河、沁河、弘農澗、漭河、金堤河、天然文岩渠等.伊、洛、沁河是黃河三門峽以下洪水的主要發源地.
(一)洛河水系
洛河發源於陝西省藍田縣境,流經河南省的盧氏、洛寧、宜陽、洛陽、偃師,於鞏義市神北村匯入黃河,總流域面積19056km2,省內河長366km.省內面積17400km2.主要支流伊河發源於欒川縣熊耳山,流經嵩縣、伊川、洛陽於偃師縣楊村匯入洛河,河長268km,流域面積6120km2.伊、洛河夾河灘地低窪,易發洪澇災害.
(二)沁河水系
沁河發源於山西省平遙縣黑城村,由濟源市辛庄鄉火灘村進入河南省境,經沁陽、博愛、溫縣至武陟縣方陵匯入黃河.總流域面積13532km2,省內面積3023km2,省內河長135km.沁河在濟源五龍口以下進入沖積平原,河床淤積,高出堤外地面2~4m,形成懸河.主要支流丹河發源於山西省高平縣丹珠嶺,流經博愛、沁陽匯入沁河.總流域面積3152km2,全長169km,省內面積179km2,省內河長46.4km.
(三)弘農澗、漭河
弘農澗和漭河是直接入黃河的山丘性河流.弘農澗(也稱西澗河)發源於靈寶縣芋園西,河長88km,流域面積2068km2.漭河發源於山西省陽城縣花野嶺,在濟源市西北的克井鄉窟窿山入境,經孟縣、溫縣在武陟城南匯入黃河,全長130km,流域面積1328km2.
(四)金堤河、天然文岩渠
金堤河、天然文岩渠均屬平原坡水河道.金堤河發源於新鄉縣荊張村,上游先後為大沙河、西柳青河、紅旗總乾渠,自滑縣耿庄起始為金堤河幹流,流經濮陽、范縣及山東莘縣、陽谷,到台前縣東張庄匯入黃河,幹流長159km,流域面積5047km2.天然文岩渠源頭分兩支,南支稱天然渠,北支稱文岩渠,均發源於原陽縣王祿南和王祿北,在長垣縣大車集匯合後稱天然文岩渠,於濮陽縣渠村入黃河,流域面積2514km2.由於黃河淤積,河床逐年抬高,僅在黃河小水時,天然文岩渠及金堤河的徑流才有可能自流匯入,黃河洪水時常造成對兩支流頂托,排澇困難.
二、淮河流域河流
淮河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淮河幹流及淮南支流、洪河、潁河和豫東平原河道.淮河幹流及淮南支流均發源於大別山北麓,占省內淮河流域總面積的17.5%.左岸支流主要發源於西部的伏牛山系及北部、東北部的黃河、廢黃河南堤,沿途匯集眾多的二級支流,占省內淮河流域總面積的82.5%.左右兩岸支流呈不對稱型分布.山丘區河道源短流急,進入平原後,排水不暢,易成洪澇災害.
(一)淮河幹流及淮南支流
淮河幹流發源於桐柏縣桐柏山太白頂,向東流經信陽、羅山、息縣、潢川、淮濱等縣境,在固始縣三河尖鄉的東陳村入安徽省境,省界以上河長417km,淮河幹流水系包括淮河幹流、淮南支流及洪河口以上淮北支流流域面積21730km2.息縣以下,兩岸開始有堤,至淮濱,河長99km,河床比降為1/7000,河寬2000餘米,由於淮河幹流排水出路小,防洪除澇標准低,致使沿淮乾和各支流下游平原窪地,經常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南岸主要支流有:浉河、竹竿河、寨河、潢河、白露河、史河、灌河,均發源於大別山北麓,呈西南——東北流向,河短流急.
(二)洪河水系
洪河發源於舞鋼市龍頭山,流經舞陽、西平、上蔡、平輿、新蔡,於淮濱縣洪河口匯入淮河,全長326km,班台以下有分洪道長74km,流域面積12325km2.流域形狀上寬下窄,出流不暢,易成水災.汝河是洪河的主要支流,發源於泌陽五峰山,經流遂平、汝南、正陽、平輿,在新蔡縣班台村匯入洪河,全長222km,流域面積7376km2.臻頭河為汝河的主要支流,發源於確山雞冠山,於汝南匯入汝河,河長121km,流域面積1841km2.汝河另一主要支流北汝河,發源於西平縣楊庄和遂平縣嵖岈山,經上蔡、汝南匯入汝河,河長60km,流域面積1273km2.
(三)潁河水系
潁河水系,位於河南省腹地,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河系.在河南省境內,潁河水系也俗稱沙潁河水系,以沙河為主幹,周口以下至省境段也俗稱沙河.此處仍以潁河為主幹記述.潁河發源於嵩山南麓,流經登封、禹州、襄城、許昌、臨潁、西華、周口、項城、沈丘,於界首入安徽省.省界以上河長418km,流域面積34400km2.潁河南岸支流有沙河、汾泉河,北岸支流有清潩河、賈魯河、黑茨河.沙河是潁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魯山縣石人山,流經寶豐、葉縣、舞陽、漯河、周口匯入潁河,河長322km,流域面積12580km2.其北岸支流北汝河,發源於嵩縣跑馬嶺,流經汝陽、臨汝、郟縣,在襄城縣簡城匯入沙河.全長250km,流域面積6080km2.沙河南岸支流澧河發源於方城縣四里店,流經葉縣、舞陽,於漯河市西注入沙河,全長163km,流域面積2787km2.汾泉河發源於郾城縣召陵崗,流經商水、項城、沈丘,於安徽省阜陽市三里灣匯入潁河,省界以上河長158km,流域面積3770km2.其支流黑河(泥河)發源於漯河市,流經上蔡、項城,於沈丘老城入汾河,河長113km,流域面積1028km2.清潩河發源於新鄭,流經長葛、許昌、臨潁、鄢陵,於西華縣逍遙鎮入潁河,河長149km,流域面積2362km2.賈魯河發源於新密市聖水峪,流經中牟、尉氏、扶溝、西華,於周口市北匯入潁河,全長276km,流域面積5896km2.其主要支流雙洎河發源於密縣趙廟溝,流經新鄭、長葛、尉氏、鄢陵,於扶溝縣彭庄匯入賈魯河,全長171km,流域面積1758km2.潁河其他支流尚有清流河、新蔡河、吳公渠等,流域面積在1000~1400km2之間.黑茨河源於太康縣姜庄,於鄲城縣張胖店入安徽,省境內河長107km,流域面積1214km2,原於阜陽市匯入潁河,現改流入茨淮新河,經懷洪新河入洪澤湖.
(四)豫東平原水系
豫東平原水系主要有渦惠河、包河、澮河、沱河及黃河故道.
渦惠河是豫東平原較大的河系.渦河發源於開封縣郭廠,經尉氏、通許、杞縣、睢縣、太康、柘城、鹿邑入安徽省亳州,省境以上河長179km,流域面積4226km2.其主要支流惠濟河發源於開封市濟梁閘,流經開封、杞縣、睢縣、柘城、鹿邑,進入安徽亳縣境匯入渦河,省境以上河長166km,流域面積4125km2.
包河、澮河、沱河屬洪澤湖水系.澮河發源於夏邑縣馬頭寺,經永城入安徽省.省內河長58km,流域面積1341km2.較大支流有包河,流域面積785km2.沱河發源於商丘縣劉口集,經虞城、夏邑、永城進入安徽省,省內河長126km,流域面積2358km2.較大支流王引河和虯龍溝,流域面積分別為1 020km2和710km2.
黃河故道是歷史上黃河長期奪淮入海留下的黃泛故道,西起蘭考縣東壩頭,沿民權、寧陵、商丘、虞城北部入安徽,省境以上河長136km,流域面積1520km2,兩堤間距平均6~7km,堤內地面高程高出堤外6~8m.主要支流有楊河、小堤河以及南四湖水系萬福河的支流黃菜河、賀李河等.
三、海河流域河流
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衛河干支流和徒駭河、馬頰河.徒駭河、馬頰河屬平原坡水河道.衛河及其左岸支流峪河、淪河、淇河、湯河、安陽河源出太行山東麓,坡陡流急,下游進入平原,水流驟緩,宣洩能力低,洪水常沿共產主義渠、良相坡、長虹渠、白寺坡、小灘坡、任固坡等坡窪地行洪滯洪,並頂托衛河右岸平原支流汛內溝、杏圓溝、硝河、志節溝排澇,常造成較重的洪澇災害.
(一)衛河
衛河是河南省海河流域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鎮,流經河南省博愛、焦作、武陟、修武、獲嘉、輝縣、新鄉、衛輝、浚縣、滑縣、湯陰、內黃、清豐、南樂,入河北省大名縣,至山東省館陶縣秤鉤灣與漳河相會後進入南運河.省境以上河長286km,流域面積12911km2.衛河在新鄉縣以上叫大沙河,1958~1960年開挖的引黃共產主義渠,1961年停止引黃後,成為排水河道,該渠在新鄉縣西永康村與大沙河匯合,沿衛河左岸行,截衛河左岸支流滄河、思德河、淇河後下行至浚縣老觀嘴,復注入衛河.
漳河有南北兩支,南支濁漳河發源於山西省平順縣,為河南、河北兩省界河,流經河南省林州、安陽,於觀台和北支清漳河匯合為漳河,向東至安陽縣南陽城入河北轉山東注入衛河.省內流域面積僅624km2,是安陽市的重要水源.
衛河的主要支流有:淇河是衛河最大支流,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經輝縣、林州、鶴壁、淇縣,在浚縣劉庄入衛河,河長162km,流域面積2142km2;湯河發源於鶴壁市孫聖溝,經湯陰、安陽,於內黃縣西元村匯入衛河,河長73km,流域面積1287km2;安陽河發源於林州黃花寺,經安陽縣於內黃縣入衛河,河長160km,流域面積1 953km2.
(二)馬頰河、徒駭河
馬頰河、徒駭河是獨流入渤海的河流.馬頰河源自濮陽縣金堤閘,流經清豐、南樂進入山東省,省界以上河長62km,流域面積1034km2.徒駭河發源於河南省清豐縣東北部邊境、流經南樂縣東南部邊境後入山東省,省界以上流域面積731km2.
四、長江流域河流
河南省長江流域漢江水系的河流有唐河、白河、丹江,各河發源於山丘地區,源短流急,汛期洪水驟至,河道宣洩不及,常在唐、白河下游造成災害.
白河發源於嵩縣玉皇頂,流經南召、方城、南陽、新野出省.省內河長302km,流域面積12142km2.主要支流湍河發源於內鄉縣關山坡.流經鄧州、新野入白河,河長216km,流域面積4946km2.其他支流有趙河和刁河.
唐河上游東支潘河,西支東趙河,均發源於方城,在社旗縣合流後稱唐河,經唐河、新野縣後出省.省內幹流長191km,流域面積7950km2.主要支流有泌陽河及三夾河.
丹江發源於陝西省商南縣秦嶺南麓,於荊紫關附近入河南淅川縣,經淅川老縣城向南至王坡南進湖北省匯入漢江.省境內河長117km,流域面積7278km2.主要支流老灌河發源於欒川縣伏牛山水廟嶺,向南經西峽縣至淅川老縣城北入丹江,河長255km,流域面積4219km2.支流淇河發源於盧氏縣童子溝,於淅川縣荊紫關東南匯入丹江,河長147km,流域面積1498km2.

Ⅳ 黃河上曾經發生過的洪澇災害黃河發生過多少次特大

在1919-1938年的20年間,黃河共決口14次,直接經濟損失約銀洋1000億元.1933年黃河洪水造成決口54處,淹沒30餘縣,災民364萬人,死亡1.8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銀洋2.3億元.1935年黃河決口6處,淹沒27縣,災民314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銀洋1.95億元.1938年黃河大水,蔣介石命令在鄭州花園口扒堤決口,致使1025萬人受災,89萬人被淹死,直接經濟損失約銀洋9.5億元.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冰川融化加大上游水源的流量,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2. 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吸收流經河道才能補充.
3.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①上游屬乾旱半乾旱區降水少,中游為主要補給區但水土流失嚴重、季節變化大,下游流域面積小,補給少;
②流域內人口增長快,人口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糧食增長率;
③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發展,黃河沿岸工業和城市用水量不斷增加,引黃灌溉面積不斷擴大;
④水庫調節能力較低,水資源管理不統一;
⑤水費低廉,低水價喚不起人們的節水意識,工農業用水浪費極大
河道變遷
黃河是我國第二條大河,自遠古以來即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游因河水混濁即有「濁河」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後泥沙有增無減.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約束,時久形成懸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輕則漫口決溢,重則河道改徙.據粗略統計,黃河下游決口泛濫見於20世紀50年代前歷史記載的約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圍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就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特點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① 戰國築堤以前
上限大致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當時黃河下游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因兩岸未築堤防,河道極不穩定.據文獻記載,黃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經的有《禹貢》、《山海經·北山經》和《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經》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沖積扇的南緣,向東經過雄縣、霸縣一線,到今天天津市區附近入海;《禹貢》大河下游在今深縣與《山經》大河別流,穿過今河北平原中部,於青縣以東入海;《漢志》大河則離開了太行山東麓,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戰國中期以前,或互為主次,或同時存在,但以流經《漢志》大河為常見.在古代,「河」就是黃河的專稱.據《漢志》、《水經注》記載,河北平原上被稱為"河"的水道達10餘條,都可能是黃河某次決流改徙後的故道.
② 公元前 4世紀~公元初年(戰國中期至西漢末年)
戰國中期,下游大規模修築堤防後,固定下來的河道就是《漢書2地理志》里記載的大河,從此結束了長期以來多股分流、改道頻繁的局面,我們暫時作為黃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地區人口稀少,初築堤防時,兩岸堤距寬達50漢里 (1漢里相當現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內游盪,河道蓄洪能力較強,不易發生決口.以後生齒日繁,在大堤內河槽兩旁淤出的大片灘地上進行了墾殖,修築民埝以自衛,遠者距水數里,近者僅數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險情迭出.西漢末年,今河南浚縣境內河道,「河水高於平地」,顯然已成「懸河」.這是秦漢以來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加劇的結果.公元11年王莽時黃河又東決,河、淮之間水災延續了60年之久.
③公元1~10世紀(東漢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以上決口,河水一直泛濫至清河郡以東數郡.當時,王莽因為河決東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墳不受威脅,就不主張堵口,聽認水災延續了近六十年,從而造成黃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此後,在將近千年時間里,黃河下遊河道出現過相對穩定的局面,偶而有決溢,也未造成大規模改道.其原因:
一,東漢開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黃河中游,退耕還牧,次生草原和灌木叢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對減弱.
二,公元70年,在王景領導下,對西漢末漫流的河水進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條新的河道,大體流經冀魯交界地區,從長壽津(今濮陽西旺賓一帶),自西漢大河別出,循古漯水河道,經今范縣南,在今陽谷縣與古漯河分流,經今黃河和馬頰河之間,至今山東利津縣境入海.
三,當時黃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單獨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澤窪地,都起著分洪、排沙與調節流量的作用.
④ 公元10世紀~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
經近千年的堆積,到唐末開始,黃河下遊河口段已逐漸淤高.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發生近百里的改道.到五代時期,決口的頻率明顯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決泛決.
至11世紀初,在今山東商河、惠民、濱州市縣境內,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後決口地點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陽)、滑州(今滑縣東舊城)一帶.總的趨勢是,河道逐漸向北擺動.五代末年、北宋前期決出的赤河、橫隴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今濮陽東昌湖集)決口,北流經今滏陽河與南運河之間,下游合御河(今南運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稱「黃河北派」.這是黃河變遷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黃河北流大的共有三次:商胡埽、小吳埽、內黃口)
⑤ 1128年~16世紀中葉(金元至明嘉靖萬曆時)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為阻止金兵南下,宋東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縣西南人為決河,使黃河東流經豫東北、魯西南地區,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從此黃河離開了春秋戰國以來流經今浚、滑一帶的故道,不再進入河北平原,在此後的700多年中,以東南流入淮為常.這是黃河下游變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也是黃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之間原是黃河下游的窄道,由於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道決口後擺動的范圍,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東、山東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離開了這段河道以後,下遊河道折向東或東南,擺動於豫東北至魯西南地區.在金代,有記載的12次決口中,決後河道擺動在該地區佔10次.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黃河在原武、陽武、中牟、延津、開封、祥符、杞縣、睢州、陳留、通許、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溝等15處決口.大致可以分成三股;一股在中牟境內折而南流,經尉氏、洧川、扶溝、鄢陵等地,由潁水入淮;一股在開封境內,折而南流,經通許、太康等地,由渦入淮.我們將其稱為黃河歷史上第五次大改道. 從金元至明中葉,黃河變遷特點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決口地點西移.起初決口多在今山東境內(12世紀50、60年代),以後西移至今河南汲縣、陽武(今原陽東部)、延津一帶(12世紀80、90年代).到13世紀70年代~14世紀40年代,決口已移至新鄉、原武(今原陽西部)、滎澤(今鄭州市西古滎鎮)一帶,幾至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的頂端.
第二,河道幹流逐漸南擺.12世紀中期以後河道經豫東北、魯西南,至今山東梁山縣境流入泗水.以後逐漸南擺進入豫東開封、商丘地區,經安徽碭山、蕭縣至江蘇徐州奪泗入灘.金元之際兩次人為決河,先後由濉奪泗或由渦入淮.13世紀後期有一段河道奪潁河入淮,達到黃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極限.
第三,下遊河道除幹流外,同時分出幾股岔流,迭為主次,變遷無定.自12世紀下半葉(金大定年間)開始,即出現「兩河分流」的局面.以後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經今廢黃河一線以北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到13世紀下半葉(元初),下游又出現了奪濉、渦、潁入淮的幾股.嗣後,或東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時而又東北決入馬頰河、徒駭河、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入海.經常數股並行,迭為主次,變遷極為混亂.元末(1351)賈魯治河時,曾整治一條從河南封丘東至徐州奪泗入淮的河道,史稱賈魯河.不久即告廢壞.
⑥ 16世紀中葉~1854年(清咸豐五年)
黃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紀中葉(明嘉靖中葉)基本結束,「南流故道始盡塞」,「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這是河勢的一大變化.後來在萬曆初年,潘季馴推行「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下遊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圖上的廢黃河.其後雖有決溢.但旋即恢復故道.清前期經大築堤防.河南境內河道出現過一段相對安流時期,而山東、江蘇境內河段決口次數增多.江蘇徐州至淮陰河段兼作運河,是「咽喉命脈所關,最為緊要」.潘季馴治河重點即在這一河段上,如大修兩岸縷堤、格堤、月堤、遙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澤湖水位,蓄清刷黃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陰至河口段,這是因為金元以後黃河長期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斷延伸,使坡降變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積.故18世紀以後徐州以下河患最為集中.19世紀以後,河道淤廢不堪,決口連年發生,更兼國內政治動盪,治河不力,發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⑦ 1855年 (清咸豐五年)~20世紀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黃河在河南省蘭陽銅瓦廂決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縣村莊,又往東漫流至蘭儀、考城、長垣等縣後,分成3股:一股出曹州東趙王河至張秋穿運;一股經長垣縣,流到東明縣雷家莊,這里就分成了兩股,都東北流到張秋鎮;三股河匯合後,穿過張秋運河,經不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蠣口入海.這是黃河第六次大改道.
這次決口,使黃河下游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其後的20年內,洪水在以銅瓦廂為頂點,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縣、碭山一線,東至運河的三角洲沖積扇上自由漫流,水勢分散,正溜無定.直至1876年全線河堤告成,現今黃河下遊河道始基本形成.下遊河道中自銅瓦廂至陶城埠一段,決口經常發生,故有"豆腐腰"之稱.
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人為扒開花園口大堤,企圖有洪水來阻止日日本侵略軍的西進.這次決口,使黃河南泛於賈魯河、潁河和渦河之間地帶,成災嚴重,史所罕見.也是黃河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
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泛濫威脅,而因泛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決口一千多次.
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豐帝5年).在那次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
最近因為風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專家說,如果人類再濫砍濫伐的話,黃河的源頭很可能會被淹沒在風沙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但是這條被譽為母親河的源頭今天卻被荒山大圍斬,風沙處處.
專家指出,人類違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濫砍濫伐是破壞水源的主要原因,使這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生態系統面臨崩潰,也很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破壞下的另一個遺址.

Ⅵ 求古代黃河大水災

據史書記載,現行疆域中,歷城縣境內歷史上決口計17次(含凌汛決口5次),屬於民堰決口者3次,災情不大,旋即堵復,有的雖屬臨黃大堤決口,但屬於一般情況,堵復容易災情不重。象這樣的情況約計有11次。情況嚴重成災較大的是1889年正月20日王家梨行決口。口門寬達1052米,身為7.5米,造成下游11個縣(歷城、章丘、齊東、鄒平、長山、高苑、青城、濱州、蒲台、博興、廣饒)被黃水淹沒。陳孟圈村張繼良、潘延新兩位老人目睹此景,他們形容說,洪水呼嘯而來,淹沒了村莊和大地,舉目望去,一片汪洋,孩哭、娘叫、狗咬、雞鳴,水上漂浮著衣物、傢具、牛羊、屍體,真是看不敢看,聽不敢聽,房屋倒塌不計其數,樹木有的連根拔掉。剎那間村莊良田盡成澤國。黑水灣一帶水深竟達14米。真可謂,黃水無情如猛獸,吞沒黎民怎忍心。倖存著顛沛流離,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此決口於當年春堵復。
其次是騷溝與小沙灘決口,這次系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正月二十一日凌汛決口,口門寬約千米,水深三丈,受災面積十餘縣(大體同王家梨行決口范圍)。最後用秸掃雙壩合龍,壩寬5丈,土堰子寬3丈5尺。

(1883——1938年)的55年間,現東營市轄境內,即有23個年份決溢成災,共決溢70處,80個口門。
上述決溢,給沿黃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據有關府、州、縣志記載,有:「黃河決溢,內河泛濫」「洪水橫溢,廬舍為墟,舟行陸地,人畜漂流」的悲慘記載。據《再續行水金鑒》記載:「光緒九年(1883年)齊河至利津黃河7縣決溢53處……,利津近海村莊,死傷居民甚眾,有一家全斃者,有淹死僅存數口者,有房屋倒塌壓死者,慘苦情況,不堪言狀……」已救出數千口,唯無安身之處,大半露宿荒郊。又據《利津縣志》記載:「光緒二十二年(1895 年)流月二十二日,李家窪河決後,田廬墳墓盡皆淹沒,甚有扶棺而走駭骨無存者,災民飢不得食,寒不得衣,號哭之聲聞數十里,……」。民國十年七月十九日利津宮家決口後,利津、濱縣、沾化、三縣受淹5400平方里,300餘村受災,所有災民除稍有力者遷徙他鄉不計外,無家可歸露宿大堤者達6萬人。「民國十七年二月二日,利津縣右岸王家院至常庄約5華里大堤,有六處漫溢決口成災,淹70餘村,河東一帶盡成澤國。」「民國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利津扈家灘大堤漫溢決口,水勢浩盪,當年未堵,十二月凌汛又至,附近各村盡成澤國,房屋倒塌,人畜凍餓溺水而死者不計其數,穴居堤頂者飢寒交迫,慘不忍睹。」「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六日蒲台正覺寺大堤7華里被沖決成災,蒲台、利津、博興、廣饒、壽光等五縣數百村莊被淹,沖毀良田400餘萬畝,50餘萬人受災,泛水由小清河入海,決口未堵,泛區受災長達一年之久,至次年南京國民政府在河南鄭州花園口扒堤,黃河改道入淮,山東境內河竭,泛區水災方止。」

Ⅶ 商丘古時候被稱為什麼

商丘城西南三里,有一座十來丈高的土台,人們都叫它「閼伯台」,台上有一座廟,人們叫它「火神廟」。說起閼伯台和火神廟來,倒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古時候,人們都吃生食,後來由於打雷閃電和刮風等自然原因,形成天然火,把樹籽和來不及逃走的野獸等物燒熟了。人們揀了吃,發現熟食比生食好吃得多,於是慢慢學會把食物放到火上烤烤吃。那時候沒有現成的取火工具,人們一見打雷觸電森林起火,就如獲至寶,千方百計想辦法保存火種。 有一次,帝嚳帶著他的兒子閼伯出外巡察臣民,來到一個地方,見這里的人們還拿著生食吃,大都身體虛弱,帶有病態。帝嚳十分可憐他們,問大家為什麼不吃熟食,老百姓回答:「沒有火」。帝嚳問:「怎麼不到別處去找?引來火種,別讓它滅呀!」百姓對他說:「找來幾回了,有時因為柴草供不上,有時因為洪水泛濫,都滅了。」帝嚳四處看了看,果然有被泛濫的河水浸滅火後的灰燼。他不禁長嘆一聲,心裡想:咋能想個辦法讓火不滅才好。想了一會,他語重心長地對閼伯說:「你看,眼下幫助這里的臣民引來火種,並把火管理好不讓它滅,是關系著這里的臣民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你是我最有能力的兒子,我想讓你辦這件事,如何?」閼伯是個忠誠、聽話的人,當即就滿口答應下來。從此,閼伯就成了這里的「火正」(管理火的官),這片地方就成了帝嚳給閼伯的封地,封號為「商」。 閼伯被封到這里後,終日為火事操勞,忙得飯也顧不上吃,覺也睡不好。他先帶領百姓從很遠的地方引來火種,並想辦法堆成一個土丘,把火種置於丘上,上面搭上一個遮雨的蓬子,這樣,天上下雨不能把火澆滅,河水泛濫也不能把火浸滅。然後,他又親自帶領人們四處尋找柴草,由於閼伯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勞動,「商」的百姓們不但可以到處生火,而且還能讓火經久不息。大家感激閼伯,都說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給百姓造福來了。 閼伯死後,人們懷念他的功德,懷著崇敬的心情,以當時最厚的葬禮把他葬在生前存放火種的土丘上,按照當時的風俗,悼念他的人每人都要往他墳上添一包黃土。因而,土丘被堆得越來越大。因為閼伯的封號是「商」,這座土丘從此便被稱為「商丘」。時間長了,「商丘」便成了這兒的地名,直到現在。

Ⅷ 商丘到寧波高鐵現在有沒有受洪災影響

沒有受到洪水影響

Ⅸ 河南商丘什麼意思

河南商丘是指中國河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