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府進展
Ⅰ 濟源華南府的房子有沒有糾紛啊,現在說是五證都在換,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你好,建議你去法院查詢一下,如果對方拿不出產權證,又告訴你有產權證的,那你可以去當地的房管局去查詢,祝好運!
Ⅱ 濟源市南華府啥時間能交工
濟源市南華府的啥時候能交工啊?現在肯定延遲了吧。
Ⅲ 介紹黃河旅遊景點,做個好導游
黃河小浪底 導游詞
我們已經進入中國北方最大的水上樂園--黃河小浪底千島湖。向東,我們看到的堤壩就是小浪底大壩,因其是在孟津縣的小浪底村建起,故而被稱為黃河小浪底工程。
這個村,原本是叫丹陽,相傳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經過此處,為平息水患,丹陽村村民舍小家顧大家,為紀念他們,就把丹陽村改為小浪底了。
黃河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河南孟津境內,它是一項集防洪、防澇、減淤、灌溉、供水、發電等綜合效益為一體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全壩高280米,南起邙山北連王屋山的壩體總長16667米,是目前我國江河上修建的一座最大的土壩。庫容量1256.5億立方米,水域面積296平方公理,正常蓄水位250米,最高蓄水位275米,裝機容量180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5l億千瓦時,完成總投資337億元。完成後總控制流域面積92.3%,其中防洪庫容40.5億立方米。下游防洪標准從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解決了對下游的洪水威脅。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億立方米,改善黃河沿岸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條件。抗旱面積可維護2500萬畝,年使用發電總容量可節約煤炭210萬噸以上。這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一個奇跡。工程採取銀行貸款,國際招標興建,共分三個標段,涉及51個國家和地區,700名外商和中國萬名建設者。
工程結構異常復雜,施工難度亦非尋常。僅主體工程開挖填土石方就達8811萬立方米。所有泄洪排沙和引水隧洞共16條。大經洞和近百條各種支洞都集中布置在北岸那一單薄山體內。其中規模最大的3條導流洞,總長3480米,每個洞的直徑達14.5米,足以裝下兩幢四層樓房,泄洪系統進水塔上下重疊,縱橫交錯的蜂窩狀洞室巨大而又復雜,堪稱世界之最。室內的新型多孔消能裝置在中外水利工程中也屬罕見。3條瀉洪洞口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消力塘。而山體里是由緩傾角的砂岩和粘土質粉砂岩組成,有20多條層線,如"千層餡餅"。在山體內施工難度很大。單山體外隧洞進口臉岩石加固和支護就用了12米的錨桿3224根,30米至40米的錨索578根,鑽12米深的排水孔1382個,把岩壁鑽得密密麻麻,人們形象的稱為納底子工程。在土石大壩下,有70米厚的沙卵石,為防止泄漏在壩下築起了一道混凝土防滲牆,長439米,厚12米,最深度達81.9米,是目前我國最深的防滲牆。人們稱其為"地下長城"。另外,土石壩中還埋設幾百種儀器,像眼睛一樣隨時檢測著大壩的安全狀況。整體設計施工破解10項世界難題,創造3項世界第一,6項全國第一。
眾所周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但每年沖出的泥沙量很大,若堆成l米高1米寬就可繞地球三周。由此可見,其有史以來造成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治理黃河是我國人民幾千年的夢想,而真正治理好黃河,惟有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不久,一代偉人毛澤東從長年戰爭留下的廢墟中走來,望著渾濁的黃河水,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指示。從那時起的40多年裡,成千上萬的治黃專家為了小浪底工程做了精心勘探設計,從1990年開始動工歷時10年,提前完成了大壩蓄觸電工程。它的建成,不僅鎖住了幾千年桀驁不馴的黃龍,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澇、減淤、供水、發電的綜合成效,還為我國增添了一道靚麗的旅遊景觀。
根據中央確定的建立鄭一汗一洛旅遊軸線,《中原旅遊總體規劃》和國家旅遊局確定的《黃河旅遊專線規劃》,黃河小浪底旅遊風景區,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分小浪底大壩、紫荊山、里峽、三門峽大壩四片,13個景區,113個景點。每個景點都有悠久的歷史故事。從此,我們可以領略到河南省,以黃河中下游水利樞紐工程、峽谷河流,為主要特色,體現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嶽、湖泊型的美好風景。
前方l公里處水下,是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兩軍交兵的古戰場--赤河灘。
大家往右看,北岸半山腰,就是大山寨,是當年袁紹駐兵囤積草的地方。往左看到的那座山叫黃鹿山,黃鹿山下有凹,叫曹營凹,是當年曹操的軍營所在地。現在我們所處的這個置下面就是赤河灘。
這個赤河灘有4l戶215人,現已移居至孟津縣的送庄鎮。據說曹操和袁紹,在清河村大漁窯渡口打了一場惡仗 。曹操兵馬駐守的那一凹地,後被稱為曹營凹,營前修轅門,放馬吃果灘,飲馬黃河邊,曹操宴請有功將士的那道溝,叫大宴溝村,將士陣亡被埋葬的地方叫墳坡村。袁紹在黃河那邊的大山寨安營駐扎。古代戰前有戰書,交戰時,袁兵乘船過來就在我們下邊吃果灘,第打完一次仗,現渡河歸營。就這樣,雙方在這里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雙方死傷無數,血流成河,整個吃果灘被染成了赤紅色,原有的300多畝果樹已被毀盡。從此,這里就叫赤河灘。赤河灘村系黃鹿鄉所屬,說起黃鹿山,更有著一段傳奇的色彩。那是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時,曾經來孟律打獵。一群人前呼後擁著他來到這里。突然在河邊見一頭白鹿,便策馬去追。當追到黃河最後一個峽谷,南岸小浪底村西南的這座山時,發現白鹿居然變成了黃鹿,李世民驚呼:神鹿也!急令隨從下馬跪拜謝罪。
朋友,你是不是還想知道一個叫周半縣的情況呢?這個周半縣就住在前面那個大宴溝里,就是前面說的曹操宴請有功將土的地方。周半縣名叫周法,是西漢周勃的後裔。周勃因輔佐朝廷有功,被漢高祖劉邦封為西降候。明末周家從山西遷居孟津的白鶴鎮。清朝雍正年間,白鶴遭水災,周法和妻子扶老鐫幼在一隻喜鵲引領下來到了這條溝里,安身立命,開荒種地,日子過得很清苦。後來因黃河發大水,治水有功,被官府賞賜黃金千兩,綢緞百匹,田畝能抵半個縣,並替全縣百姓繳一半賦稅,深受百姓愛戴。如今雖然大宴溝已多被淹沒,但他古老的家容宅貌尚存一些美麗的姿容。
現在我們停泊的這個地方,就是妯娌半島,這下面就是妯娌村。雖然我們眼前已沒了這個村莊,助理村的人們已經搬離他鄉,但妯娌倆留下的真實故事仍在廣泛流傳。500年前,這里住著一戶姓高的兄弟兩個,老大高大江,老二高大海,各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兄弟倆種地、捕魚為生;妯娌倆紡線織網,操持家務。四口之家,團結和睦,相敬如賓。一天,妯娌倆在黃河邊洗曬衣服,被黃河北行船的濟源府財主雷萬壽的二公子(外號干蘿卜)投石測水戲弄。妯娌倆衣服雖已被濺濕,但知其是方圓遠近的潑皮無賴的惡棍,敢怒而不敢言,遂起往村裡跑。干蘿卜看這倆女人姿色出眾,令船靠岸帶上幫凶向村裡趕來。他們沒有找到妯娌倆,就把兄弟倆捆起來,向在每個人身上墜上一塊大石頭,向襯里狂叫,妯娌倆如不出,他們就把兄弟倆沉進黃河。躲進山洞的妯娌倆,聽見干蘿卜威脅,非常痛恨和難過,正要出來搭救親人時,又聽見大江大海二兄弟的警勸聲:"你倆不要上當,千萬別出來,一定活下去"。干蘿卜美夢落空,氣急敗壞地把高家兄弟推進黃河致死。並在山下點火燒山,欲將妯娌都燒死。剎那間,狼煙四起,大火滔天,突然晴天一聲炸雷,大雨滂沱,火被澆滅,干蘿卜被雷電劈死後又被洪水捲走。
妯娌倆化悲痛為力量相依為命,在這片土地辛勤耕作,育苗種樹。經她們栽的一溝桃樹,叫桃樹溝;一坡核桃樹,叫核桃坡s一嶺榆樹叫榆樹嶺。到了明宣宗宣德三年,山西洪洞縣大槐樹地帶大移民,來妯娌村住了幾戶人家。妯娌倆待她們如客人,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並教他們種植紡線、捕魚、結網。他們也把妯娌倆當成自己長輩相待。後來,妯娌倆相繼去世,大家遵照他們的生前遺囑,將妯娌倆合葬一墓,就叫妯娌沒。妯娌墳就在山那邊的姚家溝上坡四畝地內。助理倆的勤勞與智慧、善良和熱情,影響著後人。
說到這里,我們人人都似乎感覺並不輕松,懷里都裝了一份沉甸甸的心情。
現在我們就給大家講一個輕松的故事。它的確真實,並且已有4000多年時間。1999年11月20日,妯娌村近年90歲的周玉珍老人指著這里的黃河邊說: "這片黃河底下的桑樹園怕是永遠看不到了。"她14歲就在這下面干船工,常聽長輩人說,這一代水泉頭沙窩圈向西是一道大平川,川地全長著桑樹,此地就叫桑樹園。大禹開山治水時,桑樹園就給大水淹沒了。河邊只留下一棵桑樹,雙高又大,第年夏季總有孩子們上去摘桑葚吃,可誰敢相信黃河底下會有桑 樹園呢,20世紀60年代三門峽閘水黃河斷流40多天,有的河底露了出來他和村裡人跑到傳說的桑樹園那裡去看,一下子都愣住了。這里許多比牛大的石頭,夾雜著許多一人多高的大樹桿,有的已被石砂埋住半截,都是向東歪斜著,沒有枝梢沒有西半邊樹皮,木大多還完好。樹心有的已腐壞,全村人用大鋸很吃力的把它伐回來。豎著一解兩半,木質黃色新嶄嶄,稍微一掏兩頭一堵,做喂牲口的槽框。這位老人專門算了一下,桑樹園有2里長、1里寬最少也有600多棵樹。
是啊,4000多年桑樹為我們昭示的歷史文化該有多重呢?
從妯娌半島再向西行2公里,就要到達新安縣境了。第一個迎接我們的就是鹽倉村,這里有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址、房屋、窖穴、墓葬、陶器、石器、骨製品、還有東周至二里頭文化時期燒烤肉食時用的火爐、灶具等實物。在此上游還有狂口渡(關陽渡)、塔地渡、西沃渡、石渠渡等四個渡口,又是山西與河南的交通要道,不僅由此集散大量的鹽,也是郵政業的主要港口。
下面已被淹沒的南岸峭壁上的西沃石窟,開鑿建立於公元386-581年北魏時期,是1984年考古專家不畏艱難攀崖入洞勘察到的。它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石窟在山崖峭壁上,是一座完整的塔林,是北魏末年政局動盪,企盼借佛法保佑社程的產物。該石窟由於建在懸崖陡壁上,過路行人雖在懸崖下走過卻看不到像塔,只有行船道業的人們才能看清整個石窟。因而有"七十二座無景塔,走塔不見塔,看塔不走塔"之說。現在這些石窟就在我們的船下,而那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已被整體遷移到新安縣的千唐志齋博物館。
從大壩孟津港口西18公里,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黃河三峽。你看,右邊的是龍鳳峽,它在濟源縣境,是在黃河水位上升230-270米後形成的新的一峽。全峽谷九曲十八灣,五步一潭,十步一瀑。全長7.5公里,寬處30米,窄處10米,兩岸山頂相距100-200米。這里峽壁群峰沖天,巨石叢生,擬形百態。如"四面神",遠遠看去酷似埃及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極其相似。因它位於峽谷北端人口處,人們又稱它為"守山神"。峽谷西山頂上有姐妹峰,東山頂上有兄弟崗,一溝之隔,遙遙相對。他們中間也有一段"非兄弟二人不嫁"和"非姐妹二人不娶"的故事。雖然他們婚姻都很美滿,但據說爭得這個結果也是經過很曲折的斗爭的。
下面,我們將要到達的是黃河八里峽,原名八里胡同,號稱萬里黃河第一峽。該峽谷全長八華里,故稱八里胡同、八里峽。這是我國5464公里長的黃河中下游交界處的最後一個峽谷。峽谷南北高山聳立,懸崖峭壁,靜波束流,溫順平穩,滔滔黃河一瀉千里,十分壯觀,古有八里八景之稱。傳說是禹王治水在這里所開,在它東出口處不遠,便是禹父鯨治水九年無果被舜所殺之地。其父治黃壯志不移,化作土單渚嶼,助子禹治黃功竟(據《山海經》)。
我們現在來到的孤山峽景區,它位於八里峽的中部,就在我們右邊。它南端起於黃河邊清河口、夫子崖;北至逢石湖南,終點萬鶴亭。它是小浪底大壩蓄水最高水230-275米時形成的。那裡群峰突起,高峽蜿蜒,山水奇秀,風水鍾靈。有犀牛望月"、"焦贊坪"、"孟良寨"。岸邊八角山上有神仙洞、大閨女洞,洞內鍾乳奇美。還有蜂巒形似的黃河大佛,高達80米,純天然形成,可與四川樂山大佛媲美。
然而這僅僅是一個美麗的開始,到了始祖山你就會看到:那裡一面連山三面環水,形成了萬山湖景區最大的一個個擯湖半島和一個最大的湖中全島,這里是黃河小底水上游的黃金地帶。站在白雲繚繞的始祖山巔極目望去,煙波浩渺,蔚為壯觀,恍若走入"下下天光,一碧萬頃","朝暉夕陽,氣象萬千"的洞庭湖。
朋友,在小浪底大壩蓄水高達275米時,水平面可及三門峽大壩1公里處。那是何等的壯觀。待2005年工程全部竣工時,我們在這里看到的將會是更為旖旎的風景!
Ⅳ 鄆的說文解字
【卷六】【邑部】鄆
河內沁水鄉。從邑軍聲。魯有鄆地。王問切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河內沁水鄉。河內郡沁水,二志同。今河南懷慶府濟源縣縣東北有故沁水城是也。沁水縣有鄆鄉。從邑。軍聲。王問切。十三部。魯有鄆地。見左氏春秋經,傳。公羊作運。文公十二年,成公九年,襄公十二年,昭公元年之鄆。杜雲。莒別邑。在城陽姑幕縣。此在魯東者也。成公十六年之鄆。杜雲。魯西邑。在東郡廩丘。此在魯西境者也。東鄆當在今山東青州府諸城縣。西鄆在今山東曹州府鄆城縣,有鄆城故城。按此與沛城父有䣙鄉,魯東有䣄戎為一例。別於前義。
Ⅳ 黃河景點
黃河小浪底 導游詞
我們已經進入中國北方最大的水上樂園--黃河小浪底千島湖。向東,我們看到的堤壩就是小浪底大壩,因其是在孟津縣的小浪底村建起,故而被稱為黃河小浪底工程。
這個村,原本是叫丹陽,相傳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經過此處,為平息水患,丹陽村村民舍小家顧大家,為紀念他們,就把丹陽村改為小浪底了。
黃河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河南孟津境內,它是一項集防洪、防澇、減淤、灌溉、供水、發電等綜合效益為一體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全壩高280米,南起邙山北連王屋山的壩體總長16667米,是目前我國江河上修建的一座最大的土壩。庫容量1256.5億立方米,水域面積296平方公理,正常蓄水位250米,最高蓄水位275米,裝機容量180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5l億千瓦時,完成總投資337億元。完成後總控制流域面積92.3%,其中防洪庫容40.5億立方米。下游防洪標准從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解決了對下游的洪水威脅。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億立方米,改善黃河沿岸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條件。抗旱面積可維護2500萬畝,年使用發電總容量可節約煤炭210萬噸以上。這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一個奇跡。工程採取銀行貸款,國際招標興建,共分三個標段,涉及51個國家和地區,700名外商和中國萬名建設者。
工程結構異常復雜,施工難度亦非尋常。僅主體工程開挖填土石方就達8811萬立方米。所有泄洪排沙和引水隧洞共16條。大經洞和近百條各種支洞都集中布置在北岸那一單薄山體內。其中規模最大的3條導流洞,總長3480米,每個洞的直徑達14.5米,足以裝下兩幢四層樓房,泄洪系統進水塔上下重疊,縱橫交錯的蜂窩狀洞室巨大而又復雜,堪稱世界之最。室內的新型多孔消能裝置在中外水利工程中也屬罕見。3條瀉洪洞口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消力塘。而山體里是由緩傾角的砂岩和粘土質粉砂岩組成,有20多條層線,如"千層餡餅"。在山體內施工難度很大。單山體外隧洞進口臉岩石加固和支護就用了12米的錨桿3224根,30米至40米的錨索578根,鑽12米深的排水孔1382個,把岩壁鑽得密密麻麻,人們形象的稱為納底子工程。在土石大壩下,有70米厚的沙卵石,為防止泄漏在壩下築起了一道混凝土防滲牆,長439米,厚12米,最深度達81.9米,是目前我國最深的防滲牆。人們稱其為"地下長城"。另外,土石壩中還埋設幾百種儀器,像眼睛一樣隨時檢測著大壩的安全狀況。整體設計施工破解10項世界難題,創造3項世界第一,6項全國第一。
眾所周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但每年沖出的泥沙量很大,若堆成l米高1米寬就可繞地球三周。由此可見,其有史以來造成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治理黃河是我國人民幾千年的夢想,而真正治理好黃河,惟有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不久,一代偉人毛澤東從長年戰爭留下的廢墟中走來,望著渾濁的黃河水,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指示。從那時起的40多年裡,成千上萬的治黃專家為了小浪底工程做了精心勘探設計,從1990年開始動工歷時10年,提前完成了大壩蓄觸電工程。它的建成,不僅鎖住了幾千年桀驁不馴的黃龍,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澇、減淤、供水、發電的綜合成效,還為我國增添了一道靚麗的旅遊景觀。
根據中央確定的建立鄭一汗一洛旅遊軸線,《中原旅遊總體規劃》和國家旅遊局確定的《黃河旅遊專線規劃》,黃河小浪底旅遊風景區,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分小浪底大壩、紫荊山、里峽、三門峽大壩四片,13個景區,113個景點。每個景點都有悠久的歷史故事。從此,我們可以領略到河南省,以黃河中下游水利樞紐工程、峽谷河流,為主要特色,體現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嶽、湖泊型的美好風景。
前方l公里處水下,是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兩軍交兵的古戰場--赤河灘。
大家往右看,北岸半山腰,就是大山寨,是當年袁紹駐兵囤積草的地方。往左看到的那座山叫黃鹿山,黃鹿山下有凹,叫曹營凹,是當年曹操的軍營所在地。現在我們所處的這個置下面就是赤河灘。
這個赤河灘有4l戶215人,現已移居至孟津縣的送庄鎮。據說曹操和袁紹,在清河村大漁窯渡口打了一場惡仗 。曹操兵馬駐守的那一凹地,後被稱為曹營凹,營前修轅門,放馬吃果灘,飲馬黃河邊,曹操宴請有功將士的那道溝,叫大宴溝村,將士陣亡被埋葬的地方叫墳坡村。袁紹在黃河那邊的大山寨安營駐扎。古代戰前有戰書,交戰時,袁兵乘船過來就在我們下邊吃果灘,第打完一次仗,現渡河歸營。就這樣,雙方在這里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雙方死傷無數,血流成河,整個吃果灘被染成了赤紅色,原有的300多畝果樹已被毀盡。從此,這里就叫赤河灘。赤河灘村系黃鹿鄉所屬,說起黃鹿山,更有著一段傳奇的色彩。那是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時,曾經來孟律打獵。一群人前呼後擁著他來到這里。突然在河邊見一頭白鹿,便策馬去追。當追到黃河最後一個峽谷,南岸小浪底村西南的這座山時,發現白鹿居然變成了黃鹿,李世民驚呼:神鹿也!急令隨從下馬跪拜謝罪。
朋友,你是不是還想知道一個叫周半縣的情況呢?這個周半縣就住在前面那個大宴溝里,就是前面說的曹操宴請有功將土的地方。周半縣名叫周法,是西漢周勃的後裔。周勃因輔佐朝廷有功,被漢高祖劉邦封為西降候。明末周家從山西遷居孟津的白鶴鎮。清朝雍正年間,白鶴遭水災,周法和妻子扶老鐫幼在一隻喜鵲引領下來到了這條溝里,安身立命,開荒種地,日子過得很清苦。後來因黃河發大水,治水有功,被官府賞賜黃金千兩,綢緞百匹,田畝能抵半個縣,並替全縣百姓繳一半賦稅,深受百姓愛戴。如今雖然大宴溝已多被淹沒,但他古老的家容宅貌尚存一些美麗的姿容。
現在我們停泊的這個地方,就是妯娌半島,這下面就是妯娌村。雖然我們眼前已沒了這個村莊,助理村的人們已經搬離他鄉,但妯娌倆留下的真實故事仍在廣泛流傳。500年前,這里住著一戶姓高的兄弟兩個,老大高大江,老二高大海,各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兄弟倆種地、捕魚為生;妯娌倆紡線織網,操持家務。四口之家,團結和睦,相敬如賓。一天,妯娌倆在黃河邊洗曬衣服,被黃河北行船的濟源府財主雷萬壽的二公子(外號干蘿卜)投石測水戲弄。妯娌倆衣服雖已被濺濕,但知其是方圓遠近的潑皮無賴的惡棍,敢怒而不敢言,遂起往村裡跑。干蘿卜看這倆女人姿色出眾,令船靠岸帶上幫凶向村裡趕來。他們沒有找到妯娌倆,就把兄弟倆捆起來,向在每個人身上墜上一塊大石頭,向襯里狂叫,妯娌倆如不出,他們就把兄弟倆沉進黃河。躲進山洞的妯娌倆,聽見干蘿卜威脅,非常痛恨和難過,正要出來搭救親人時,又聽見大江大海二兄弟的警勸聲:"你倆不要上當,千萬別出來,一定活下去"。干蘿卜美夢落空,氣急敗壞地把高家兄弟推進黃河致死。並在山下點火燒山,欲將妯娌都燒死。剎那間,狼煙四起,大火滔天,突然晴天一聲炸雷,大雨滂沱,火被澆滅,干蘿卜被雷電劈死後又被洪水捲走。
妯娌倆化悲痛為力量相依為命,在這片土地辛勤耕作,育苗種樹。經她們栽的一溝桃樹,叫桃樹溝;一坡核桃樹,叫核桃坡s一嶺榆樹叫榆樹嶺。到了明宣宗宣德三年,山西洪洞縣大槐樹地帶大移民,來妯娌村住了幾戶人家。妯娌倆待她們如客人,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並教他們種植紡線、捕魚、結網。他們也把妯娌倆當成自己長輩相待。後來,妯娌倆相繼去世,大家遵照他們的生前遺囑,將妯娌倆合葬一墓,就叫妯娌沒。妯娌墳就在山那邊的姚家溝上坡四畝地內。助理倆的勤勞與智慧、善良和熱情,影響著後人。
說到這里,我們人人都似乎感覺並不輕松,懷里都裝了一份沉甸甸的心情。
現在我們就給大家講一個輕松的故事。它的確真實,並且已有4000多年時間。1999年11月20日,妯娌村近年90歲的周玉珍老人指著這里的黃河邊說: "這片黃河底下的桑樹園怕是永遠看不到了。"她14歲就在這下面干船工,常聽長輩人說,這一代水泉頭沙窩圈向西是一道大平川,川地全長著桑樹,此地就叫桑樹園。大禹開山治水時,桑樹園就給大水淹沒了。河邊只留下一棵桑樹,雙高又大,第年夏季總有孩子們上去摘桑葚吃,可誰敢相信黃河底下會有桑 樹園呢,20世紀60年代三門峽閘水黃河斷流40多天,有的河底露了出來他和村裡人跑到傳說的桑樹園那裡去看,一下子都愣住了。這里許多比牛大的石頭,夾雜著許多一人多高的大樹桿,有的已被石砂埋住半截,都是向東歪斜著,沒有枝梢沒有西半邊樹皮,木大多還完好。樹心有的已腐壞,全村人用大鋸很吃力的把它伐回來。豎著一解兩半,木質黃色新嶄嶄,稍微一掏兩頭一堵,做喂牲口的槽框。這位老人專門算了一下,桑樹園有2里長、1里寬最少也有600多棵樹。
是啊,4000多年桑樹為我們昭示的歷史文化該有多重呢?
從妯娌半島再向西行2公里,就要到達新安縣境了。第一個迎接我們的就是鹽倉村,這里有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址、房屋、窖穴、墓葬、陶器、石器、骨製品、還有東周至二里頭文化時期燒烤肉食時用的火爐、灶具等實物。在此上游還有狂口渡(關陽渡)、塔地渡、西沃渡、石渠渡等四個渡口,又是山西與河南的交通要道,不僅由此集散大量的鹽,也是郵政業的主要港口。
下面已被淹沒的南岸峭壁上的西沃石窟,開鑿建立於公元386-581年北魏時期,是1984年考古專家不畏艱難攀崖入洞勘察到的。它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石窟在山崖峭壁上,是一座完整的塔林,是北魏末年政局動盪,企盼借佛法保佑社程的產物。該石窟由於建在懸崖陡壁上,過路行人雖在懸崖下走過卻看不到像塔,只有行船道業的人們才能看清整個石窟。因而有"七十二座無景塔,走塔不見塔,看塔不走塔"之說。現在這些石窟就在我們的船下,而那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已被整體遷移到新安縣的千唐志齋博物館。
從大壩孟津港口西18公里,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黃河三峽。你看,右邊的是龍鳳峽,它在濟源縣境,是在黃河水位上升230-270米後形成的新的一峽。全峽谷九曲十八灣,五步一潭,十步一瀑。全長7.5公里,寬處30米,窄處10米,兩岸山頂相距100-200米。這里峽壁群峰沖天,巨石叢生,擬形百態。如"四面神",遠遠看去酷似埃及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極其相似。因它位於峽谷北端人口處,人們又稱它為"守山神"。峽谷西山頂上有姐妹峰,東山頂上有兄弟崗,一溝之隔,遙遙相對。他們中間也有一段"非兄弟二人不嫁"和"非姐妹二人不娶"的故事。雖然他們婚姻都很美滿,但據說爭得這個結果也是經過很曲折的斗爭的。
下面,我們將要到達的是黃河八里峽,原名八里胡同,號稱萬里黃河第一峽。該峽谷全長八華里,故稱八里胡同、八里峽。這是我國5464公里長的黃河中下游交界處的最後一個峽谷。峽谷南北高山聳立,懸崖峭壁,靜波束流,溫順平穩,滔滔黃河一瀉千里,十分壯觀,古有八里八景之稱。傳說是禹王治水在這里所開,在它東出口處不遠,便是禹父鯨治水九年無果被舜所殺之地。其父治黃壯志不移,化作土單渚嶼,助子禹治黃功竟(據《山海經》)。
我們現在來到的孤山峽景區,它位於八里峽的中部,就在我們右邊。它南端起於黃河邊清河口、夫子崖;北至逢石湖南,終點萬鶴亭。它是小浪底大壩蓄水最高水230-275米時形成的。那裡群峰突起,高峽蜿蜒,山水奇秀,風水鍾靈。有犀牛望月"、"焦贊坪"、"孟良寨"。岸邊八角山上有神仙洞、大閨女洞,洞內鍾乳奇美。還有蜂巒形似的黃河大佛,高達80米,純天然形成,可與四川樂山大佛媲美。
然而這僅僅是一個美麗的開始,到了始祖山你就會看到:那裡一面連山三面環水,形成了萬山湖景區最大的一個個擯湖半島和一個最大的湖中全島,這里是黃河小底水上游的黃金地帶。站在白雲繚繞的始祖山巔極目望去,煙波浩渺,蔚為壯觀,恍若走入"下下天光,一碧萬頃","朝暉夕陽,氣象萬千"的洞庭湖。
朋友,在小浪底大壩蓄水高達275米時,水平面可及三門峽大壩1公里處。那是何等的壯觀。待2005年工程全部竣工時,我們在這里看到的將會是更為旖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