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方天
㈠ 商丘都有哪些歷史人物
商湯
商朝開國之君,又稱成湯,原為商部落首領,居商。夏朝時,商是夏統治下的小國。商湯處處對人民施仁政,很快有40多個小國歸順於他。而夏桀只顧奢侈荒淫,致使眾叛親離。後商湯經過十一次出征,在公元前十六世紀,伐桀滅夏。夏朝滅亡後,商湯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莊子:莊子(約前369-前286)。戰國時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莊子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後裔,後因亂遷至宋國蒙,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代表作《莊子》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花木蘭:(商丘虞城縣人氏),中國古代民族女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北方入侵民族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影響深遠到全世界。花木蘭受中國人尊敬,其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著名詩人 江淹
「江郎才盡」是我國盡人皆知的成語典知。江郎、名為江淹(公元444年——505年),今商丘民權縣江集村人。據現存的《江氏族譜》記載,江淹少時家貧,父親早逝,與母相依為命 ,艱難度日,打柴成了他生活和贍養母親的依靠。因家窮上不起學,江淹常在打柴之餘向村裡讀書的孩子學字。因其勤奮好學,才思敏捷,努時便能詩。江淹努力學習古人作品不入人俗流,不墜綺之風,寫出了不少在清麗中帶有峭拔蒼勸之氣的詩作,成為當時著名詩人。所謂「江郎之盡」之說其實源於在《五色筆》的典故:」傳說梁江淹善詩,夜夢一男,自稱郭璞,對江淹說:『我有一支筆在你這里已有多年,該還給我了。'江淹即從懷中取五色筆交還郭璞。此後作詩,遂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江郎才盡」源此,但非史實。
范仲淹
范仲淹曾在應天書院求學、後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戶,並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
㈡ 商丘古代時期叫什麼名字
1、梁郡
梁郡,郡治睢陽縣(今河南商丘睢陽區) 。曹魏黃初元年(220年),始置梁郡;晉朝升梁郡為梁國;後秦時,改梁郡為徐州;北周初年(557年),改梁郡置梁州;隋開皇元年(581年),
2、商
商是五帝時期至夏朝時期商丘地名。商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商族的發源地、商業、商文化的發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丘因此被譽為「三商之源·華商之都」。
商的由來源於閼伯,閼伯為帝嚳高辛氏之子,相傳為帝嚳後妃簡狄吞燕卵而生,故《詩經商頌》雲:「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閼伯的封號為「商」,他的後代便稱為「商族」。
《左傳》載:「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閼伯在公元前2400年,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發明了以火紀時的歷法,在管火的同時曾築台觀察星辰,以此為依據測定一年的自然變化和年成的好壞,為中國古老的天文學作出了重要貢獻。
閼伯在他的居住地「商」(今商丘)做火正,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火神」。閼伯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的封號為「商」。墳墓稱丘,所以此處被稱為「商丘」,成為今商丘市的由來。
3、碭郡
碭郡,秦朝時在宋國舊地設置的一個郡。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國滅魏國,因魏國東部有碭山,改大宋郡為碭郡 。轄睢陽縣、虞縣、蒙縣、襄邑、外黃縣、陳留縣、雍丘縣、大梁縣、濟陽縣、單父縣、栗縣、酇縣、芒縣、碭縣、譙縣等21個縣,郡治睢陽縣(今河南商丘睢陽區)。
碭郡成為秦始皇滅六國前所設置的比較早的27個郡之一。至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分天下為36個郡,碭郡仍為其一。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廢碭郡,建梁國。
碭郡的芒碭山是陳勝埋骨處,也是漢高祖劉邦的發跡之地,劉邦妻呂雉以及輔佐劉邦南征北戰的張耳、彭越、申屠嘉等均為碭郡人。
4、宋州
宋州,古地名,別名睢陽郡,治所在宋城縣(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設立宋州。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又改為宋州,人口近百萬,為大唐「十望州」之一。
唐朝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於宋州置宣武軍,亦曰宋州節度。後周時,趙匡胤在宋州任歸德軍節度使,後來宋州成為宋朝的龍興之地。宋朝景德三年(1006年),宋州升格為應天府,後升格建為南京,作為宋朝陪都。
5、應天府
應天府,別名「河南郡」,為宋朝四個京城之一的南京,治所宋城縣南京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六月,趙匡胤時任殿前都點檢、兼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發動兵變。趙匡胤登基即位後,因發跡於「宋州」,遂改國號為「宋」。因宋州古為商丘,火正閼伯居商丘,商丘為大火星分野之地,宋朝自稱為「火宋」、「炎宋」。
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以帝業肇基之地升宋州為應天府。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親自駕臨應天府,主持隆重的授命儀式,建應天府為南京,改聖祖殿為鴻慶宮,並賜宴三日,又下旨修建歸德殿,接著規劃京城和宮城。
應天府成為宋朝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軍事重鎮。南京應天府有全國最高學府南京國子監(應天府書院)。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趙構於應天府南京城南門外幸山築「中興壇」。五月初一,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登基即皇帝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改元建炎,史稱南宋。
㈢ 商丘是什麼朝代的「古都」
商丘為六朝古都:帝嚳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興之都、商朝開國之都、周朝宋國之都、漢朝梁國之都、南宋開國之都。商丘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中國夏、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4600餘年的建城史,是炎黃、燧人氏、神農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
商丘是中國重要的古都,建都時間最早,跨度最長,前後共歷1500多年。
公元前24世紀,帝顓頊曾建都於商丘。
商朝(約前16世紀),契的十三世孫成湯滅夏建立商朝,初都南亳。
周朝(約前11世紀),周成王封殷商後裔微子啟於商,稱宋國,都宋城。
(3)商丘方天擴展閱讀:
商丘位於河南省的東部, 是一座有著 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商城市,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厚重的歷史、 古老的文明、璀璨的文化在這里匯集,眾多故事傳說在這里流傳,商人、商品、商業在這里孕育,是名副其實的「三商之源,華商之都」商丘就像部史詩巨著, 囊括古今,悠久輝煌。
商丘歷史悠久,「三皇」 之首的燧人氏, 早在約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發明了人工取火,這是人類文明史上里程碑式見模宏大的燧皇陵。 的發現。
在新石器的五帝時代,炎帝、顓頊、帝嚳就已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先後建立都城,之後的夏、商周朝末國、漢朝梁國南宋、金朝六朝均在此建都,並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眾多古老的遺跡。
商丘古城又稱歸德府城,在4000年的漫長歲月中,原建築早已消散於歷史的煙雲中,而今我們看到的是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新修建的歸德府,多年的風雲歲月,依然保存完好。至今已伴隨著商丘走過了500多年的歷史。
在結構設計與建築布局上十分注重,這座歷時8年才完工的古城,是「天人合一、天人協調」的最高境界,城池除了東西南北4座大門外,在每座大門外的翁城之上又分別建了4個扭頭城門,被稱為「四門八開」。
商丘古城是當今世界上現存形的城郭,內含方形的城牆,與古代的「天國地方「說相一致,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排是古人智慧的偉大創造。商丘古城在我國現存的古城中是控無位一體的大型古城遺址。為我國古代城池建築的典型代表。
在商丘,既可以游覽百家的名勝古跡,也可以坐下來喝杯清茶,聽當地的老人講述那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月下老人牽線才子佳人的喜悅、漢高祖新白蛇的英勇不凡、花木蘭的忠貞,李香君的貞烈等,讓人回味無窮。
㈣ 據說河南商丘出美女,是不是真的啊
是真的,不信去步行街看看。
㈤ 商丘應天高中好不好
商丘應天高中的教學口碑較好。商丘應天高中的相關介紹具體如下:
1、商丘應天高中的辦學較有特色:
商丘應天高中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在校學生特別是部分貧困生完成學業,該校結合實際,在全市率先實行了獎學金制度,特設立「學生特困補助」和「獎學金」,為特困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商丘應天高中的師資較強:商丘市應天高中經過多年的發展現有教職工隊伍150多 人,其中高級以上教師21人,中級以上教師73人。其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現已成為商丘市被社會認可的高級中學之一,是目前商丘最好的民辦高中。
3、商丘應天高中的教學質量較好:
商丘應天高中為了讓學生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的學生,學校重視德育教育。
商丘應天高中的老師深入學生心靈,注重習慣養成,大力推行課程改革,積極探索自主性學習,最終達到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發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5)商丘方天擴展閱讀:
商丘應天高中的有關介紹:
商丘應天高中把基礎教育超常化、精英化與國際教育特色化、規范化作為今後發展的兩翼,繼續一如既往致力於國內12年基礎教育,除引導學生吮吸知識、獲得高分外;
培養學生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超強的組織能力,培養學生高遠的精英意識和領袖才能;而精心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商丘市協和中學辦學理念的升華。商丘應天高中的外語教學品牌迅速得到社會各界認可,涌現了一批優秀學子在各學科競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㈥ 火神台東廣場的商丘天地是誰寫的
好玩的地方有:商丘古城、火神台、人民公園、應天書院、歡樂谷、黃河故道等。 一、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是世界唯一八卦城、世界遺產標志,又稱歸德府城,即明、清時期歸德府府治所在地。世界唯一八卦城——商丘古城(12張)建於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古城由磚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構成。城牆、城廓、城湖三位一體,使古城外圓內方,成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建築十分獨特。有商丘作為華夏之邦商品、商業、商文化發祥地之隱喻。城牆周長 3.6 公里,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地勢為龜背形。城內建築多為四合院建築。根據五行相生相剋之說,為防金木相剋,古城東西兩門相錯一條街,成為中國古城中的唯一。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火神台 火神台又稱閼伯台、火星台,位於商丘古城西南 1.5 公里火星台村。是距今4000多年的觀星台的遺址。它比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洛陽建的靈台,還早22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觀星台。火神台形如墓,高35米,火神台台上建有閼伯廟,大殿、拜廳、鍾鼓樓等俱全。台下有戲樓、大禪門等建築。 3、應天書院 商丘的應天書院又稱應天府書院,為北宋四大書院之首。商丘應天書院,與嵩陽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並稱為北宋時期的四大書院。應天書院為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開辦。「 學子不遠千里而至、 」「 遠近學者皆歸之。 」 北宋政權建立後,實行開科取士。因這里人才輩出,百餘名學子科舉中第者竟多達五、六十人。宋大中祥符二年( 1009 年)、真宗帝大為嘉嘆,正式賜額為 「 應天書院 」 。范仲淹來應天書院求學、後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戶,並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 年),應天書院改為府學,官府撥田十頃,充作學校經費。慶歷三年( 1043 年)改為南京國子監。與東京開封和西京洛陽國子監同為當時的最高學府。
㈦ 河南商丘與「商」字有什麼關系嗎
固然有他的來歷了:在商丘城西南三里,有一座十來丈高的土台,人們都叫它「閼伯台」,台上有一座廟,人們叫它「火神廟」。說起閼伯台和火神廟來,倒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古時候,人們都吃生食,後來由於打雷閃電和刮風等自然原因,形成天然火,把樹籽和來不及逃走的野獸等物燒熟了。人們揀了吃,發現熟食比生食好吃得多,於是慢慢學會把食物放到火上烤烤吃。那時候沒有現成的取火工具,人們一見打雷觸電森林起火,就如獲至寶,千方百計想辦法保存火種。
有一次,帝嚳帶著他的兒子閼伯出外巡察臣民,來到一個地方,見這里的人們還拿著生食吃,大都身體虛弱,帶有病態。帝嚳十分可憐他們,問大家為什麼不吃熟食,老百姓回答:「沒有火」。帝嚳問:「怎麼不到別處去找?引來火種,別讓它滅呀!」百姓對他說:「找來幾回了,有時因為柴草供不上,有時因為洪水泛濫,都滅了。」帝嚳四處看了看,果然有被泛濫的河水浸滅火後的灰燼。他不禁長嘆一聲,心裡想:咋能想個辦法讓火不滅才好。想了一會,他語重心長地對閼伯說:「你看,眼下幫助這里的臣民引來火種,並把火管理好,不讓它滅,是關系著這里的臣民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你是我最有能力的兒子,我想讓你辦這件事,如何?」。閼伯是個忠誠、聽話的人,當即就滿口答應下來。從此,閼伯就成了這里的「火正」(管理火的官),這片地方就成了帝嚳給閼伯的封地,封號為「商」。
閼伯被封到這里後,終日為火事操勞,忙得飯也顧不上吃,覺也睡不好。他先帶領百姓從很遠的地方引來火種,並想辦法堆成一個土丘,把火種置於丘上,上面搭上一個遮雨的蓬子,這樣,天上下雨不能把火澆滅,河水泛濫也不能把火浸滅。然後,他又親自帶領人們四處尋找柴草,由於閼伯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勞動,「商」的百姓們不但可以到處生火,而且還能讓火經久不息。大家感激閼伯,都說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給百姓造福來了。
閼伯死後,人們懷念他的功德,懷著崇敬的心情,以當時最厚的葬禮把他葬在生前存放火種的土丘上,按照當時的風俗,悼念他的人每人都要往他墳上添一包黃土。因而,土丘被堆得越來越大。因為閼伯的封號是「商」,這座土丘從此便被稱為「商丘」。時間長了,「商丘」便成了這里的地名,直到現在。
㈧ 商丘古代文化名人
1、戴德
戴德(生卒年不詳),字延君,漢代禮學家、學者,家族顯赫。他是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戴公的二十二世孫,睢陽(今河南省商丘)人。一說戴德家族世居魏郡斥丘(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5、宋鈃
宋鈃(約公元前370年—公元前291年),又稱宋子(莊子作宋鈃,孟子作宋牼,非子作宋榮子),宋國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宋尹學派創始人及代表人物。
㈨ 商丘市應天公園和日月湖是不是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