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振龍
A. 山西省春播區都有哪些縣市
玉米、甘薯、煙草
玉米和甘薯在清代傳入中國後不斷推廣種植,使不適宜稻麥生長的貧瘠土地得到了利用,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這對於養活更多的人口,騰出更多的土地種植經濟作物,促進農業生產商品化有重要的意義。
這是歷史書上講的。
下面是搜索來的:
美洲作物的傳播及其對中國糧食生產土地開發和人口再生產的影響
摘 要]美洲作物之引種中國大多發生在明清時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馬鈴薯這樣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類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樹,也有煙草、陸地棉這樣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總數接近30種。雖然它們傳入時有先後、途徑不一,但在不長的時間中獲得了相當快的發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構成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究其原因, 與明清以來人口激增導致的人地矛盾加劇及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美洲作物的傳播與發展不僅滿足了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生存需求,適應了人們對營養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對充分用地和養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也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我國的現有農作物中,至少有50多種來自國外。宋以前我國引入的農作物大多原產於亞洲西部,部分原產於地中海、非洲或印度,它們大多是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傳入的。這些早期傳入的農作物多為果樹和蔬菜,鮮有糧食作物。中唐以後,隨著國家經濟中心的南移,海上「絲綢之路」迅速發展,不斷有新的農作物引進,其中美洲作物的引進和推廣則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這些作物的傳入,不僅增加了我國作物的種類,同時對我國的農業生產及飲食結構的變化也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本文所說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專指原產美洲的作物,原產世界其他地區的作物,即使是經由美洲傳入者,也不在本文論述的范圍。
一、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
1492年,哥倫布重新發現美洲,引發了歐洲人對這塊所謂「新大陸」的注意。在美洲成功殖民後,16世紀後期,西班牙人進而在南亞的菲律賓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農作物開始傳入菲律賓,再由菲律賓傳到南洋各地,並進一步傳到中國。美洲作物的引種與傳播成為明清時期我國農作物引進的一個顯著特點。
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計有玉米、番薯、豆薯、馬鈴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馬豆、西洋蘋果、菠蘿、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參、番木瓜、陸地棉、煙草等近30種。
玉米(Zea mays L.),禾本科玉米屬植物,原產美洲的墨西哥、秘魯。我國古代稱番麥、御麥、玉麥、苞米、珍珠米、棒子等。至遲明代傳入我國。嘉靖三十四年(1555)《鞏縣志》已有「玉麥」的名稱,但明確而詳細的記載則見於三十九年(1560)甘肅的《平涼府志》卷11:「番麥,一曰西天麥,苗葉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實。實如塔,如桐子大,生節間,花炊紅絨在塔末,長五、六寸,三月種,八月收。」此外,(明)田藝衡《留青日扎》和李時珍《本草綱目》均有記載。
番薯(Ipomoea batatas(Lam.)L.),旋花科甘薯屬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又名金薯、朱薯、玉枕薯、山芋、甘薯、地瓜、紅苕、白薯、地瓜、紅薯等,原產中、南美洲,主要用作糧食和蔬菜。宋元以前中國文獻中屢見「甘薯」的記載,但那時所說得甘薯是薯蕷科植物的一種,而我們現在所說得甘薯則是旋花科植物,明萬曆年間傳入我國。自它被引種到中國以後,因其形似我國原有之薯蕷科得甘薯,有人便稱之為甘薯,久而久之,甘薯一詞幾為旋花科的番薯所獨占。
豆薯 (Pachyrrhizus erosus(L.) Urban),豆科豆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又名涼薯、地瓜、土瓜、沙葛、新羅葛,是一種既可當水果又能當蔬菜的作物。原產中美洲,後由西班牙人傳入菲律賓,可能後來從新羅經海道傳入我國福建[1] 。中國西南、華南地區和台灣省種植較多。
馬鈴薯(Solannum tuberosum L.),一年生茄科茄屬草本植物。我國亦稱洋芋、土豆、山葯蛋、地蛋、荷蘭薯。原產南美洲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區,為印第安人所馴化。大約1570年傳入西班牙,1590年傳入英格蘭,1650年左右傳入中國。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大戟科木薯屬栽培種,世界三大薯類之一。起源於熱帶美洲,16世紀末傳入非洲,18世紀傳入亞洲。中國於19世紀20年代引種栽培,遍種於長江以南,其中以兩廣、福建台灣為最。
蕉芋(Canna elis Ker.),美人蕉科美人蕉屬栽培種。別名蕉藕、姜芋,原產安第斯山脈。公元前2500年在哥倫比亞馴化,1821年傳入日本,1948年引入中國,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有少量栽培。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原產美洲。我國亦稱長生果、落花生、落地松、萬壽果、番豆、無花果等,是一種人們喜愛的食品,也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小粒型和大粒型兩種,小粒型最早記載見於元末明初賈銘的《飲食須知》,大粒型是清代引進的。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s L.),菊科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亦稱西番菊、迎陽花、葵花等,原產北美。在中國的種植最早見於1621年(明)王象晉所著的《群芳譜》,稱西番菊。1688年(清)陳淏子《花鏡》始稱向日葵。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原產中南美熱帶地區,1493年傳到歐洲,1593~1598年傳至日本。傳入中國有兩條途徑:一是經由古絲綢之路傳入甘肅、陝西等地;一是經海路引入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中國關於辣椒的記載始見於(明)高濂《遵生八箋》(1591):「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辣椒一名最早見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柳州府志》。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蘆科南瓜屬。別名番瓜、飯瓜、倭瓜、回回瓜、金瓜等,原產中、南美洲。元末明初已見於賈銘的《飲食須知》:「南瓜味甘性溫,多食發腳氣黃疸,同羊肉食,令人氣壅,忌與豬肝赤豆蕎麥面同食。」說明元代我國已經引種。
筍瓜(Cucurbita maxima Dutch. ex Lam. ),葫蘆科南瓜屬栽培種。別名印度南瓜、玉瓜、北瓜,原產南美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地。中國筍瓜可能由印度傳入,19世紀中葉安徽、河南等省方誌有記載。
西葫蘆(Cucurbita pepo L.),葫蘆科南瓜屬栽培種。別名美洲南瓜,原北美洲南部。17世紀後期已見於陝西、山西等方誌。
佛手瓜(Sechium ele Swartz),葫蘆科佛手瓜屬栽培種。別名瓦瓜、拳頭瓜、萬年瓜、陽茄子、土耳其瓜、棒瓜等,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18世紀傳入歐洲,後傳到東南亞,1916年由緬甸傳入中國雲南,現華南和西南等地有栽培。
番茄(Lycopersicon Mill),茄科番茄薯草本植物。亦稱番柿、六月柿、西紅柿、洋柿子等。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帶。我國最早記載見於(明)王象晉的《群芳譜》:「番柿,一名六月柿,莖如蒿,高四五尺,葉如艾,花如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一樹二三十實,……來自西番,故名。」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豆科菜豆屬栽培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稱四季豆、時季豆、芸豆、四月豆、梅豆、聯豆、架豆等, 具有糧食、蔬菜、飼料等多種用途。原產中美洲。16世紀初傳入歐洲。中國自明後期曾多次引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和清代《三農記》(1760)都有記載。南北皆有種植,栽培面積僅次於大豆。
萊豆(Phaseolus lunatus L.),豆科菜豆屬栽培種。別稱棉豆、荷包豆,原產中美洲。16世紀初傳入歐洲。20世紀三、四十年代傳入中國。
菠蘿(Ananas comosus (L.) Merr.),鳳梨科鳳梨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果品栽培植物。別名鳳梨、王梨、黃梨。原產南美巴西,很早為印第安人馴化。16世紀初,熱帶各國相繼引種。亞洲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引入印度(1550),後又傳入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中國在17世紀初(1605)由葡萄牙人將菠蘿苗帶入澳門,後經廣東傳入福建和台灣。廣東《東莞縣志》(1639)和台灣林謙光的《台灣紀略》(1687)都有黃梨的記載。約在18世紀末傳入廣西,19世紀初傳入雲南。
番石榴(P. Guajava L.),桃金娘科番石榴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原產美洲墨西哥和秘魯。 (南宋)周去非《嶺南代答》(1178)稱黃肚子。清代《南越筆記》稱秋果,《植物名實圖考》稱雞矢果。台灣在200年前已有栽種,現主要分布在台灣、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
番荔枝(Anona squamosa L.),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名佛頭果。原產熱帶美洲,明末清初傳入中國。最早見於《台灣府志》(1614)。現主要分布在台灣、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區。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番木瓜科番木瓜屬小喬木栽培種,又稱木瓜、乳瓜、萬壽果,原產墨西哥南部,18世紀後期成為世界上重要的一種水果。清代傳入我國,《嶺南雜記》和《植物名實圖考》均有記載。我國南方各省都有種植,尤以廣東、台灣最多。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漆樹科腰果屬喬木,又稱檟汝樹、介壽果、雞腰果,果仁是營養豐富的美味食品。原產巴西東北部,16世紀由葡萄牙人傳入非洲和亞洲。中國於20世紀30年代引入台灣和海南,1984年海南栽培面積達1.1萬公頃。雲南西雙版納也有少量種植。
可可(Theobroma cacao L.),梧桐科可可屬常綠喬木,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上游熱帶雨林地區。17~18世紀傳入東南亞,1922年傳入我國台灣,1954年引種於海南省。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樟科油梨屬常綠果樹。原產中美洲。13~15世紀墨西哥西部和南部已有栽培,20世紀初傳入亞洲。中國1918年開始引種,台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均有栽培,其中以台灣、海南為最多。
人心果(Minikara zapotilla(Tacq.)),人心果科人心果屬熱帶常綠果樹。又名吳鳳柿,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福建於1900年由華僑自新加坡引入,種植於漳州、廈門等地;廣東於1910年引入,分布於湛江、汕頭和珠江三角洲各縣市;台灣於1920年自爪哇引進,嘉義、台南、雲林均有栽培。
蛋黃果(Pouteria campechiana(HKB)),人心果科蛋黃果屬熱帶常綠果樹。又名蛋果,原產南美秘魯。中國於20世紀30年代引入,由印度尼西亞華僑帶到海南繁殖,50年代在廣州栽培。
西洋參(Panax quiquefolium L.),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栽培種,別名五葉參、廣東人身、花旗參。原產北美。1976年後在中國北京、黑龍江、吉林、遼寧及陝西等地先後引種成功。
煙草(Nicotiana tabacum L.),茄科煙草屬葉用一年生作物。原產中南美洲,人類已有1500多年使用的歷史。後經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傳至歐洲和世界各地。傳入我國是稱「淡巴菰」,這是印第安語煙草的音譯。我國最早紀錄煙草的文獻是[明]張介賓的《景岳全書》:「此物自古未聞,近自我明萬曆時始出閩、廣之間。」煙草的別稱還有相思草、金絲煙、芬草、返魂煙等.
二、美洲作物的發展及其動因分析
美洲作物的引種和傳播是明清時期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和成就。下面僅以部分重要作物為例對其傳播過程和發展動因作一番簡要的分析。
關於玉米傳入我國的路徑與時間,學術界長期存有爭議。有人認為最早的記載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甘肅《平涼府志》;但據近年研究,早在明初蘭茂(1397-1476)《滇南本草》即有記載[2] 。此外,16世紀後期雲南《大理府志》和《雲南通志》均有玉米種植的記載。因此,玉米很可能是從印度、緬甸傳入雲南,再從雲南傳播到黃河流域;當然也可能從中亞細亞循絲綢之路傳入我國,越河西走廊過平涼而進入中原;第三路則可能經中國商人或葡萄牙人經海路傳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
玉米在中國的傳播大致經過了先邊疆後內地,先丘陵山地後平原地區的過程。如道光《遵義府志》談到「平地居民只知種稻,山間民只知種秋禾、玉米……」。平川地區居民即使地頭屋角、田畔園圃「偶種一二,」也只是「以娛孩稚」或作為果蔬輔助食品(乾隆《霍丘縣志》)。因此,李時珍《本草綱目》卷23指出:「玉蜀黍種出西土,種者亦罕。」但19世紀以後,隨著人口的激增,玉米種植不僅繼續向山區拓展,也逐漸走向平原地區。嘉慶《漢中府志》說:「數十年前,山內秋收以粟谷為大宗。粟利不及包穀,今日遍山漫谷皆包穀矣。」《植物名實圖考·卷1》亦說:「又如玉蜀黍一種,於古無征,今遍種矣。」從各地方誌先後記述的情況看,19世紀中期,玉米種植已遍及大江南北絕大多數省區,各地有關玉米的稱謂多達99個。[1] 晚清至民國時期,玉米發展成為中國僅次於水稻和小麥的第三大作物。1936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達693萬公頃,總產量1010萬噸。
經過長期發展,玉米在中國逐漸形成了三大種植區:北方春播玉米區、黃淮海夏播玉米區、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區。玉米種植比較集中的地方有: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這些省區的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的80%。1983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已達1882萬公頃,總產6819萬噸,分別佔世界的14.6%和15.2%,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玉米生產國。[2] 2000年玉米播種面積進一步增加到2306萬公頃,總產10600萬噸,播種面積和總產分別為第三大生產國巴西的1倍和2倍。[3](P258)
一般認為番薯傳入我國有兩條途徑:一是陸路,由印度、緬甸引入雲南;二是經由海路,從菲律賓傳入福建或由越南傳入廣東[3]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大理府志》已有「紫蕷、白蕷和紅蕷」的記載。此外,《雲南通志》記有「紅薯」並指出雲南6個府州都有種植。1582年陳益從安南(越南)將番薯引入廣東東莞,不久林懷南也將甘薯從越南引入廣東電白。關於番薯傳入福建,《閩小記》記載雲:「萬曆中,閩人得之外國,……初種於漳郡,漸及泉州,漸及莆。」(明)蘇琰所撰《朱蕷疏》亦談及萬曆十一至十二年(1583-1584),有人將番薯從海上傳至晉江。萬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泉州一帶發生飢荒,「他谷皆貴,惟薯獨稔,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曰朱薯」(龔詠樵《亦園勝牘》引蘇琰《朱蕷疏》)。番薯引種活動影響最大的還是福建長樂商人陳振龍從呂宋將番薯引入福州,經其子陳經綸上書金學曾巡撫倡議種植,收到顯著效果。《農政全書》曰:「今番薯撲地傳生,枝葉極盛。……閩、廣人賴以救飢,其利甚大。」18末至19世紀初期番薯栽培向北推進到山東、河南、河北、陝西等地,向西推進到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等地,最終遍及全國。1985年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種植國,其種植面積617萬公頃,約佔世界總種植面積的61%。[4]
馬鈴薯傳入中國是在17世紀前期,可能從東南、西北和西南幾路傳入。1650年荷蘭人斯特魯斯(Henry Struys)訪台,見到栽培的馬鈴薯,稱之為「荷蘭豆」。《致富紀實》則說:「陽芋,出俄羅斯。」(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和康熙《畿輔通志·物產》均有「土豆」的記載,說明北路傳入的時間可能更早。康熙福建《松溪縣志》(1700)記載:「馬鈴薯,葉依樹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鈴子。色黑而圓,味苦甘。」馬鈴薯的重要性18世紀後漸趨重要。《植物名實圖考》說:「陽芋,黔滇有之,……療飢救荒,貧民之儲。……聞經南山氓,種植尤繁富者,歲收數百石雲。」四川《奉節縣志》也談到:「乾嘉以來漸產此物,然尤有高低土宜之異,今則栽種遍野,農民之食,全恃此矣」(《植物名實圖考》卷6)。到19世紀我國東西南北不下10多個省均有馬鈴薯栽培。2000年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達472萬公頃,總產1325萬噸,種植面積為世界第二。[3](P263)
番茄大約於17世紀傳入菲律賓,後傳到亞洲其他國家。中國栽培的番茄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從歐洲或東南亞傳入。番茄引種之初長期作用觀賞植物。直到19世紀中後期才進入菜圃,20世紀初上海等大城市郊區菜開始栽培食用。大規模發展是20世紀50年代以後,現已成為中國主要蔬菜之一。
花生原產南美巴西[4] ,16世紀初傳入中國。明嘉靖《常熟縣志》(1538)和王世懋《學圃雜疏》均有明確記載。《三農記》卷12亦雲:「番豆,乃落花生也。始生海外,過洋者移入百越,古因此名。初時為果,今湖田沙土遍植。」花生最初在廣東福建一代種植。據《廣東新語》的記述,清初已普遍種植。《滇海虞衡志》更稱「落花生為南果中第一,……高、雷、廉、瓊多種之」。17世紀花生栽培漸至浙江,《衢州府志》、《山陰縣志》、《瑞安縣志》等均有記載。18世紀以後花生種植有進一步發展到湖南、江西、四川及我國北方地區。近代以前我國花生種植品種皆為小粒種。19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傳教士將大籽花生引入山東蓬萊,使蓬萊成為大粒花生的主要產區[5] 。因其種植便易、耐貧瘠,而且產量高,頗受農民歡迎,很快被推廣至長江流域和北方各省,其中尤以冀魯豫等省為最。如鄭州、商丘一帶,過去很少種植花生。自1894年美國大籽花生傳入後,往日「荒丘之區,向所棄之地,今皆播種花生」。[5](P34) 1900-1929年山東、河南、江蘇、湖北等省的一些地方花生的種植面積已經佔到整個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表1 花生在河北等省農田面積種所佔百分比(1900-1929)
年度 河北 山東 河南 江蘇 湖北 湖南
1900 10 0.1-0.2 10 — 10-15 —
1915 20 15-35 10-15 — 15-25 5
1920 20 10-45 20-40 32-34 20-25 10
1924 20 10-50 40-50 40-52 25-30 18-20
1925 12 19-39 26-35 22 17 28
1929 12 11-39 26-47 22 17 28
資料來源:John L. Buck: Cost of Growing and Marketing Peanuts in China. Chinese Economic Journal. Vol.5,No.3, 1929(9).
1914-1918年,全國17個主要花生生產省區種植面積達1390萬畝,年產花生5085萬擔,1931-1937年種植面積增至2251萬畝,年產量5380萬擔。[6](P195-196) 總之,民國初期至抗戰前,山東、河北、河南為我國最重要花生產區,其花生播種面積和產量常年佔全國的45-55%。20世紀80年代,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在100萬畝以上的省區發展到10個,即:山東、廣東、河北、河南、廣西、遼寧、四川、安徽、江蘇、福建,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90%以上。花生單產也由1949年每公頃的1012.5公斤增加到1985年的2010公斤,36年單產提高了98.5%。
向日葵作為油料作物早期只有少量種植。1980年向日葵的種植面積增加到84.47萬公頃,總產90.98萬噸,成為超過芝麻和胡麻的第三大油料作物。
煙草於16世紀中後期和17世紀初期經由南北兩線先後傳入我國。
B. 張振龍的代表著作
1、建安文人的文學活動與文學觀念 (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05年版。
2、由餘事到主導:建安文人立言價值觀的演進歷程 陝西師范大學學報03年1期。
3、建安後期曹氏兄弟的典籍編撰、交際活動與文學觀念 江漢論壇 04年10期 。
4、建安文人文學創作演進的總體特徵 江漢論壇 05年7期。
5、文評:建安文人文學觀念由情感化到理論化的標志 人文雜志 05年4期。
6、20世紀80年代以來建安文學研究述評 學術交流 05年7期。
7、佛理入詩 趣味盎然 名作欣賞 06年第2期。
8、鄴下文人集團內部交際活動及其特徵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05年第10期。
9、建安後期文人創作中再現式表現意識的自覺 中州學刊 05年5期。
10、「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再詮釋 中國文學研究 05年4期。11、中國古代文學研討會綜述 中州學刊 04年1期。
12、建安文人文學品評的特徵 殷都學刊 06年1期。
13、建安文人的文學活動與詩賦價值觀的凸現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05年4期。
14、傳統文士人格與「二十四友」的附勢心態 唐都學刊 00年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0年3期全文轉載。
15、先秦兩漢「立言」內涵的歷史考察 唐都學刊 05年4期 。
16、建安四子歸附曹操時間補正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 05年3期。
C. 有哪些農作物是從外國傳進來的
蒜:據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種子種的。
蔥:產於天山昆侖山,所以昆侖山古稱蔥嶺。
香菜:原產地中海沿岸,張騫出使西域後引入我國。
芹菜:中國自古就有,但跟世界意義上的芹菜並不相同,被稱為中國芹菜,還有一說是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時傳入的。現在吃的西芹種傳入不足百年。
金花菜:原產印度,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後漢時期已是人工栽培的20種蔬菜之一。
小白菜:簡稱白菜、青菜。原產我國,早在後漢時代就有文獻記載。
大白菜:古名崧,我國人工培育產品,地道中國原產菜。
茭白:其來源同上。曾作為糧食作物,種子稱孤米、雕胡,為「六穀」之一,但直到公元5-7世紀才出現作為蔬菜食用的茭白。
黃瓜:又叫胡瓜,原產東印度的西北部,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帶入我國。初稱「胡瓜」,東晉時,趙王石勒更名為「黃瓜」。但那時我國雲南也有野生黃瓜分布。
蠶豆:又名胡豆、寒豆、羅漢豆等。原產亞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帶,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
豌豆:原產地中海沿岸,漢代引入我國。但從元初才開始有吃豌豆嫩莢(也就是現在的食莢豌豆)的記載。
蕹菜:就是空心菜,產於我國南方多雨地區,被稱為南方之奇蔬,曹操他老人家就吃過了,時間不用說了吧。
扁豆:原產印度,漢、晉時傳入。
茄子:原產東南亞和印度,約於晉代傳入我國,隋煬帝就對它特別偏愛,還欽命為「昆侖紫瓜」。
菠菜:原產波斯,唐代傳入我國。
木耳菜:學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產亞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萵筍: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宋代以前怎麼也吃上了,由西域使者來華時傳入。
胡蘿卜: 原產北歐。元代時,波斯人來中國時帶入雲南地區,後傳遍全國各地。
紅薯:原產美洲,明萬曆年間晉安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引入福建。
土豆:原產南美,明末傳入我國。
辣椒: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我國栽培辣椒始見於明末,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調味(咱也不知道這味道好不好吃,怎麼琢磨都覺得是欣賞性植物,估計也不怎麼辣)。至於甜椒於18世紀才始有.19世紀傳入我國。
洋白菜:又叫包心菜,清早期傳入我國。
南瓜 : 原產非洲。由波斯傳入我國南方地區,當時叫它為「番瓜」,傳入年代不詳。還有另一種南瓜原產亞洲東南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估計宋朝時也有了。
四季豆:原產中南美皺,明朝時傳入我國。
番茄:地球人都知道這就是西紅柿。原產南美洲的秘魯,清朝中晚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但1983年,我國四川省考古隊從成部鳳凰山的西漢古墓中,發現有番茄等農作物種子,四川省農科院還精心培育出了植株.由此證明我國2000多年前就有這東西了。當然,那時一定不叫現在這個名字。
西葫蘆:就是美洲南瓜,清朝中期傳入我國。
生菜:原產地中海附近,清晚期引入我國。
菜花:原產地中海沿岸,傳入我國也就100來年。
洋蔥:原產伊朗、阿富汗,已有5000多年栽培歷史,傳到我國僅百餘年。
葡萄,張騫帶回來的。
西瓜,五代時期由絲綢之路傳來的。
無花果,唐前就傳入了,但中原地區是很難吃到的。
芒果:據說由唐僧取經時帶回的種子,但現在的芒果是荷蘭人在台時引入的。
哈密瓜:南宋時期第一次有文獻記載。明以前中原基本很少吃到。明以後也是做為貢品的。
菠蘿:原產巴西,明朝時傳入。
草莓:明朝開始栽培野生草莓。但直到清朝中期,才從英、法等國引進良種。
木瓜:原產墨西哥,明末清初傳入我國。
西瓜:原產地撒哈拉。
向日葵:原產地美洲。
芝麻:原產我國雲貴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遺址中,發現有古芝麻的種子,證實了中國是芝麻的故鄉。
橄欖:橄欖一詞包含多種植物,油橄欖是地中海產的,我國解放後在漢中地區有少量引進。而果橄欖則是中國願生的,不過在古代應該算是百越地區。
石榴:古稱「安石榴」,原產地即古之西域「安國」、「石國」。
D. 從國外引到中國的農作物有哪些幫忙寫一下(包括年代或朝代),謝謝!
玉米、甘薯、煙草
玉米和甘薯在清代傳入中國後不斷推廣種植,使不適宜稻麥生長的貧瘠土地得到了利用,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這對於養活更多的人口,騰出更多的土地種植經濟作物,促進農業生產商品化有重要的意義。
這是歷史書上講的。
下面是搜索來的:
美洲作物的傳播及其對中國糧食生產土地開發和人口再生產的影響
摘 要]美洲作物之引種中國大多發生在明清時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馬鈴薯這樣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類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樹,也有煙草、陸地棉這樣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總數接近30種。雖然它們傳入時有先後、途徑不一,但在不長的時間中獲得了相當快的發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構成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究其原因, 與明清以來人口激增導致的人地矛盾加劇及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美洲作物的傳播與發展不僅滿足了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生存需求,適應了人們對營養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對充分用地和養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也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我國的現有農作物中,至少有50多種來自國外。宋以前我國引入的農作物大多原產於亞洲西部,部分原產於地中海、非洲或印度,它們大多是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傳入的。這些早期傳入的農作物多為果樹和蔬菜,鮮有糧食作物。中唐以後,隨著國家經濟中心的南移,海上「絲綢之路」迅速發展,不斷有新的農作物引進,其中美洲作物的引進和推廣則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這些作物的傳入,不僅增加了我國作物的種類,同時對我國的農業生產及飲食結構的變化也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本文所說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專指原產美洲的作物,原產世界其他地區的作物,即使是經由美洲傳入者,也不在本文論述的范圍。
一、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
1492年,哥倫布重新發現美洲,引發了歐洲人對這塊所謂「新大陸」的注意。在美洲成功殖民後,16世紀後期,西班牙人進而在南亞的菲律賓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農作物開始傳入菲律賓,再由菲律賓傳到南洋各地,並進一步傳到中國。美洲作物的引種與傳播成為明清時期我國農作物引進的一個顯著特點。
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計有玉米、番薯、豆薯、馬鈴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馬豆、西洋蘋果、菠蘿、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參、番木瓜、陸地棉、煙草等近30種。
玉米(Zea mays L.),禾本科玉米屬植物,原產美洲的墨西哥、秘魯。我國古代稱番麥、御麥、玉麥、苞米、珍珠米、棒子等。至遲明代傳入我國。嘉靖三十四年(1555)《鞏縣志》已有「玉麥」的名稱,但明確而詳細的記載則見於三十九年(1560)甘肅的《平涼府志》卷11:「番麥,一曰西天麥,苗葉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實。實如塔,如桐子大,生節間,花炊紅絨在塔末,長五、六寸,三月種,八月收。」此外,(明)田藝衡《留青日扎》和李時珍《本草綱目》均有記載。
番薯(Ipomoea batatas(Lam.)L.),旋花科甘薯屬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又名金薯、朱薯、玉枕薯、山芋、甘薯、地瓜、紅苕、白薯、地瓜、紅薯等,原產中、南美洲,主要用作糧食和蔬菜。宋元以前中國文獻中屢見「甘薯」的記載,但那時所說得甘薯是薯蕷科植物的一種,而我們現在所說得甘薯則是旋花科植物,明萬曆年間傳入我國。自它被引種到中國以後,因其形似我國原有之薯蕷科得甘薯,有人便稱之為甘薯,久而久之,甘薯一詞幾為旋花科的番薯所獨占。
豆薯 (Pachyrrhizus erosus(L.) Urban),豆科豆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又名涼薯、地瓜、土瓜、沙葛、新羅葛,是一種既可當水果又能當蔬菜的作物。原產中美洲,後由西班牙人傳入菲律賓,可能後來從新羅經海道傳入我國福建[1] 。中國西南、華南地區和台灣省種植較多。
馬鈴薯(Solannum tuberosum L.),一年生茄科茄屬草本植物。我國亦稱洋芋、土豆、山葯蛋、地蛋、荷蘭薯。原產南美洲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區,為印第安人所馴化。大約1570年傳入西班牙,1590年傳入英格蘭,1650年左右傳入中國。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大戟科木薯屬栽培種,世界三大薯類之一。起源於熱帶美洲,16世紀末傳入非洲,18世紀傳入亞洲。中國於19世紀20年代引種栽培,遍種於長江以南,其中以兩廣、福建台灣為最。
蕉芋(Canna elis Ker.),美人蕉科美人蕉屬栽培種。別名蕉藕、姜芋,原產安第斯山脈。公元前2500年在哥倫比亞馴化,1821年傳入日本,1948年引入中國,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有少量栽培。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原產美洲。我國亦稱長生果、落花生、落地松、萬壽果、番豆、無花果等,是一種人們喜愛的食品,也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小粒型和大粒型兩種,小粒型最早記載見於元末明初賈銘的《飲食須知》,大粒型是清代引進的。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s L.),菊科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亦稱西番菊、迎陽花、葵花等,原產北美。在中國的種植最早見於1621年(明)王象晉所著的《群芳譜》,稱西番菊。1688年(清)陳淏子《花鏡》始稱向日葵。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原產中南美熱帶地區,1493年傳到歐洲,1593~1598年傳至日本。傳入中國有兩條途徑:一是經由古絲綢之路傳入甘肅、陝西等地;一是經海路引入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中國關於辣椒的記載始見於(明)高濂《遵生八箋》(1591):「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辣椒一名最早見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柳州府志》。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蘆科南瓜屬。別名番瓜、飯瓜、倭瓜、回回瓜、金瓜等,原產中、南美洲。元末明初已見於賈銘的《飲食須知》:「南瓜味甘性溫,多食發腳氣黃疸,同羊肉食,令人氣壅,忌與豬肝赤豆蕎麥面同食。」說明元代我國已經引種。
筍瓜(Cucurbita maxima Dutch. ex Lam. ),葫蘆科南瓜屬栽培種。別名印度南瓜、玉瓜、北瓜,原產南美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地。中國筍瓜可能由印度傳入,19世紀中葉安徽、河南等省方誌有記載。
西葫蘆(Cucurbita pepo L.),葫蘆科南瓜屬栽培種。別名美洲南瓜,原北美洲南部。17世紀後期已見於陝西、山西等方誌。
佛手瓜(Sechium ele Swartz),葫蘆科佛手瓜屬栽培種。別名瓦瓜、拳頭瓜、萬年瓜、陽茄子、土耳其瓜、棒瓜等,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18世紀傳入歐洲,後傳到東南亞,1916年由緬甸傳入中國雲南,現華南和西南等地有栽培。
番茄(Lycopersicon Mill),茄科番茄薯草本植物。亦稱番柿、六月柿、西紅柿、洋柿子等。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帶。我國最早記載見於(明)王象晉的《群芳譜》:「番柿,一名六月柿,莖如蒿,高四五尺,葉如艾,花如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一樹二三十實,……來自西番,故名。」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豆科菜豆屬栽培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稱四季豆、時季豆、芸豆、四月豆、梅豆、聯豆、架豆等, 具有糧食、蔬菜、飼料等多種用途。原產中美洲。16世紀初傳入歐洲。中國自明後期曾多次引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和清代《三農記》(1760)都有記載。南北皆有種植,栽培面積僅次於大豆。
萊豆(Phaseolus lunatus L.),豆科菜豆屬栽培種。別稱棉豆、荷包豆,原產中美洲。16世紀初傳入歐洲。20世紀三、四十年代傳入中國。
菠蘿(Ananas comosus (L.) Merr.),鳳梨科鳳梨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果品栽培植物。別名鳳梨、王梨、黃梨。原產南美巴西,很早為印第安人馴化。16世紀初,熱帶各國相繼引種。亞洲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引入印度(1550),後又傳入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中國在17世紀初(1605)由葡萄牙人將菠蘿苗帶入澳門,後經廣東傳入福建和台灣。廣東《東莞縣志》(1639)和台灣林謙光的《台灣紀略》(1687)都有黃梨的記載。約在18世紀末傳入廣西,19世紀初傳入雲南。
番石榴(P. Guajava L.),桃金娘科番石榴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原產美洲墨西哥和秘魯。 (南宋)周去非《嶺南代答》(1178)稱黃肚子。清代《南越筆記》稱秋果,《植物名實圖考》稱雞矢果。台灣在200年前已有栽種,現主要分布在台灣、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
番荔枝(Anona squamosa L.),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名佛頭果。原產熱帶美洲,明末清初傳入中國。最早見於《台灣府志》(1614)。現主要分布在台灣、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區。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番木瓜科番木瓜屬小喬木栽培種,又稱木瓜、乳瓜、萬壽果,原產墨西哥南部,18世紀後期成為世界上重要的一種水果。清代傳入我國,《嶺南雜記》和《植物名實圖考》均有記載。我國南方各省都有種植,尤以廣東、台灣最多。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漆樹科腰果屬喬木,又稱檟汝樹、介壽果、雞腰果,果仁是營養豐富的美味食品。原產巴西東北部,16世紀由葡萄牙人傳入非洲和亞洲。中國於20世紀30年代引入台灣和海南,1984年海南栽培面積達1.1萬公頃。雲南西雙版納也有少量種植。
可可(Theobroma cacao L.),梧桐科可可屬常綠喬木,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上游熱帶雨林地區。17~18世紀傳入東南亞,1922年傳入我國台灣,1954年引種於海南省。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樟科油梨屬常綠果樹。原產中美洲。13~15世紀墨西哥西部和南部已有栽培,20世紀初傳入亞洲。中國1918年開始引種,台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均有栽培,其中以台灣、海南為最多。
人心果(Minikara zapotilla(Tacq.)),人心果科人心果屬熱帶常綠果樹。又名吳鳳柿,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福建於1900年由華僑自新加坡引入,種植於漳州、廈門等地;廣東於1910年引入,分布於湛江、汕頭和珠江三角洲各縣市;台灣於1920年自爪哇引進,嘉義、台南、雲林均有栽培。
蛋黃果(Pouteria campechiana(HKB)),人心果科蛋黃果屬熱帶常綠果樹。又名蛋果,原產南美秘魯。中國於20世紀30年代引入,由印度尼西亞華僑帶到海南繁殖,50年代在廣州栽培。
西洋參(Panax quiquefolium L.),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栽培種,別名五葉參、廣東人身、花旗參。原產北美。1976年後在中國北京、黑龍江、吉林、遼寧及陝西等地先後引種成功。
煙草(Nicotiana tabacum L.),茄科煙草屬葉用一年生作物。原產中南美洲,人類已有1500多年使用的歷史。後經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傳至歐洲和世界各地。傳入我國是稱「淡巴菰」,這是印第安語煙草的音譯。我國最早紀錄煙草的文獻是[明]張介賓的《景岳全書》:「此物自古未聞,近自我明萬曆時始出閩、廣之間。」煙草的別稱還有相思草、金絲煙、芬草、返魂煙等.
二、美洲作物的發展及其動因分析
美洲作物的引種和傳播是明清時期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和成就。下面僅以部分重要作物為例對其傳播過程和發展動因作一番簡要的分析。
關於玉米傳入我國的路徑與時間,學術界長期存有爭議。有人認為最早的記載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甘肅《平涼府志》;但據近年研究,早在明初蘭茂(1397-1476)《滇南本草》即有記載[2] 。此外,16世紀後期雲南《大理府志》和《雲南通志》均有玉米種植的記載。因此,玉米很可能是從印度、緬甸傳入雲南,再從雲南傳播到黃河流域;當然也可能從中亞細亞循絲綢之路傳入我國,越河西走廊過平涼而進入中原;第三路則可能經中國商人或葡萄牙人經海路傳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
玉米在中國的傳播大致經過了先邊疆後內地,先丘陵山地後平原地區的過程。如道光《遵義府志》談到「平地居民只知種稻,山間民只知種秋禾、玉米……」。平川地區居民即使地頭屋角、田畔園圃「偶種一二,」也只是「以娛孩稚」或作為果蔬輔助食品(乾隆《霍丘縣志》)。因此,李時珍《本草綱目》卷23指出:「玉蜀黍種出西土,種者亦罕。」但19世紀以後,隨著人口的激增,玉米種植不僅繼續向山區拓展,也逐漸走向平原地區。嘉慶《漢中府志》說:「數十年前,山內秋收以粟谷為大宗。粟利不及包穀,今日遍山漫谷皆包穀矣。」《植物名實圖考·卷1》亦說:「又如玉蜀黍一種,於古無征,今遍種矣。」從各地方誌先後記述的情況看,19世紀中期,玉米種植已遍及大江南北絕大多數省區,各地有關玉米的稱謂多達99個。[1] 晚清至民國時期,玉米發展成為中國僅次於水稻和小麥的第三大作物。1936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達693萬公頃,總產量1010萬噸。
經過長期發展,玉米在中國逐漸形成了三大種植區:北方春播玉米區、黃淮海夏播玉米區、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區。玉米種植比較集中的地方有: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這些省區的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的80%。1983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已達1882萬公頃,總產6819萬噸,分別佔世界的14.6%和15.2%,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玉米生產國。[2] 2000年玉米播種面積進一步增加到2306萬公頃,總產10600萬噸,播種面積和總產分別為第三大生產國巴西的1倍和2倍。[3](P258)
一般認為番薯傳入我國有兩條途徑:一是陸路,由印度、緬甸引入雲南;二是經由海路,從菲律賓傳入福建或由越南傳入廣東[3]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大理府志》已有「紫蕷、白蕷和紅蕷」的記載。此外,《雲南通志》記有「紅薯」並指出雲南6個府州都有種植。1582年陳益從安南(越南)將番薯引入廣東東莞,不久林懷南也將甘薯從越南引入廣東電白。關於番薯傳入福建,《閩小記》記載雲:「萬曆中,閩人得之外國,……初種於漳郡,漸及泉州,漸及莆。」(明)蘇琰所撰《朱蕷疏》亦談及萬曆十一至十二年(1583-1584),有人將番薯從海上傳至晉江。萬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泉州一帶發生飢荒,「他谷皆貴,惟薯獨稔,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曰朱薯」(龔詠樵《亦園勝牘》引蘇琰《朱蕷疏》)。番薯引種活動影響最大的還是福建長樂商人陳振龍從呂宋將番薯引入福州,經其子陳經綸上書金學曾巡撫倡議種植,收到顯著效果。《農政全書》曰:「今番薯撲地傳生,枝葉極盛。……閩、廣人賴以救飢,其利甚大。」18末至19世紀初期番薯栽培向北推進到山東、河南、河北、陝西等地,向西推進到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等地,最終遍及全國。1985年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種植國,其種植面積617萬公頃,約佔世界總種植面積的61%。[4]
馬鈴薯傳入中國是在17世紀前期,可能從東南、西北和西南幾路傳入。1650年荷蘭人斯特魯斯(Henry Struys)訪台,見到栽培的馬鈴薯,稱之為「荷蘭豆」。《致富紀實》則說:「陽芋,出俄羅斯。」(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和康熙《畿輔通志·物產》均有「土豆」的記載,說明北路傳入的時間可能更早。康熙福建《松溪縣志》(1700)記載:「馬鈴薯,葉依樹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鈴子。色黑而圓,味苦甘。」馬鈴薯的重要性18世紀後漸趨重要。《植物名實圖考》說:「陽芋,黔滇有之,……療飢救荒,貧民之儲。……聞經南山氓,種植尤繁富者,歲收數百石雲。」四川《奉節縣志》也談到:「乾嘉以來漸產此物,然尤有高低土宜之異,今則栽種遍野,農民之食,全恃此矣」(《植物名實圖考》卷6)。到19世紀我國東西南北不下10多個省均有馬鈴薯栽培。2000年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達472萬公頃,總產1325萬噸,種植面積為世界第二。[3](P263)
番茄大約於17世紀傳入菲律賓,後傳到亞洲其他國家。中國栽培的番茄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從歐洲或東南亞傳入。番茄引種之初長期作用觀賞植物。直到19世紀中後期才進入菜圃,20世紀初上海等大城市郊區菜開始栽培食用。大規模發展是20世紀50年代以後,現已成為中國主要蔬菜之一。
花生原產南美巴西[4] ,16世紀初傳入中國。明嘉靖《常熟縣志》(1538)和王世懋《學圃雜疏》均有明確記載。《三農記》卷12亦雲:「番豆,乃落花生也。始生海外,過洋者移入百越,古因此名。初時為果,今湖田沙土遍植。」花生最初在廣東福建一代種植。據《廣東新語》的記述,清初已普遍種植。《滇海虞衡志》更稱「落花生為南果中第一,……高、雷、廉、瓊多種之」。17世紀花生栽培漸至浙江,《衢州府志》、《山陰縣志》、《瑞安縣志》等均有記載。18世紀以後花生種植有進一步發展到湖南、江西、四川及我國北方地區。近代以前我國花生種植品種皆為小粒種。19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傳教士將大籽花生引入山東蓬萊,使蓬萊成為大粒花生的主要產區[5] 。因其種植便易、耐貧瘠,而且產量高,頗受農民歡迎,很快被推廣至長江流域和北方各省,其中尤以冀魯豫等省為最。如鄭州、商丘一帶,過去很少種植花生。自1894年美國大籽花生傳入後,往日「荒丘之區,向所棄之地,今皆播種花生」。[5](P34) 1900-1929年山東、河南、江蘇、湖北等省的一些地方花生的種植面積已經佔到整個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表1 花生在河北等省農田面積種所佔百分比(1900-1929)
年度 河北 山東 河南 江蘇 湖北 湖南
1900 10 0.1-0.2 10 — 10-15 —
1915 20 15-35 10-15 — 15-25 5
1920 20 10-45 20-40 32-34 20-25 10
1924 20 10-50 40-50 40-52 25-30 18-20
1925 12 19-39 26-35 22 17 28
1929 12 11-39 26-47 22 17 28
資料來源:John L. Buck: Cost of Growing and Marketing Peanuts in China. Chinese Economic Journal. Vol.5,No.3, 1929(9).
1914-1918年,全國17個主要花生生產省區種植面積達1390萬畝,年產花生5085萬擔,1931-1937年種植面積增至2251萬畝,年產量5380萬擔。[6](P195-196) 總之,民國初期至抗戰前,山東、河北、河南為我國最重要花生產區,其花生播種面積和產量常年佔全國的45-55%。20世紀80年代,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在100萬畝以上的省區發展到10個,即:山東、廣東、河北、河南、廣西、遼寧、四川、安徽、江蘇、福建,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90%以上。花生單產也由1949年每公頃的1012.5公斤增加到1985年的2010公斤,36年單產提高了98.5%。
向日葵作為油料作物早期只有少量種植。1980年向日葵的種植面積增加到84.47萬公頃,總產90.98萬噸,成為超過芝麻和胡麻的第三大油料作物。
煙草於16世紀中後期和17世紀初期經由南北兩線先後傳入我國。
E. 美洲作物對中國影響
美洲作物的傳播及其對中國糧食生產土地開發和人口再生產的影響
摘 要]美洲作物之引種中國大多發生在明清時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馬鈴薯這樣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類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樹,也有煙草、陸地棉這樣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總數接近30種。雖然它們傳入時有先後、途徑不一,但在不長的時間中獲得了相當快的發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構成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究其原因, 與明清以來人口激增導致的人地矛盾加劇及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美洲作物的傳播與發展不僅滿足了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生存需求,適應了人們對營養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對充分用地和養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也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我國的現有農作物中,至少有50多種來自國外。宋以前我國引入的農作物大多原產於亞洲西部,部分原產於地中海、非洲或印度,它們大多是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傳入的。這些早期傳入的農作物多為果樹和蔬菜,鮮有糧食作物。中唐以後,隨著國家經濟中心的南移,海上「絲綢之路」迅速發展,不斷有新的農作物引進,其中美洲作物的引進和推廣則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這些作物的傳入,不僅增加了我國作物的種類,同時對我國的農業生產及飲食結構的變化也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本文所說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專指原產美洲的作物,原產世界其他地區的作物,即使是經由美洲傳入者,也不在本文論述的范圍。
一、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
1492年,哥倫布重新發現美洲,引發了歐洲人對這塊所謂「新大陸」的注意。在美洲成功殖民後,16世紀後期,西班牙人進而在南亞的菲律賓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農作物開始傳入菲律賓,再由菲律賓傳到南洋各地,並進一步傳到中國。美洲作物的引種與傳播成為明清時期我國農作物引進的一個顯著特點。
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計有玉米、番薯、豆薯、馬鈴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馬豆、西洋蘋果、菠蘿、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參、番木瓜、陸地棉、煙草等近30種。
玉米(Zea mays L.),禾本科玉米屬植物,原產美洲的墨西哥、秘魯。我國古代稱番麥、御麥、玉麥、苞米、珍珠米、棒子等。至遲明代傳入我國。嘉靖三十四年(1555)《鞏縣志》已有「玉麥」的名稱,但明確而詳細的記載則見於三十九年(1560)甘肅的《平涼府志》卷11:「番麥,一曰西天麥,苗葉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實。實如塔,如桐子大,生節間,花炊紅絨在塔末,長五、六寸,三月種,八月收。」此外,(明)田藝衡《留青日扎》和李時珍《本草綱目》均有記載。
番薯(Ipomoea batatas(Lam.)L.),旋花科甘薯屬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又名金薯、朱薯、玉枕薯、山芋、甘薯、地瓜、紅苕、白薯、地瓜、紅薯等,原產中、南美洲,主要用作糧食和蔬菜。宋元以前中國文獻中屢見「甘薯」的記載,但那時所說得甘薯是薯蕷科植物的一種,而我們現在所說得甘薯則是旋花科植物,明萬曆年間傳入我國。自它被引種到中國以後,因其形似我國原有之薯蕷科得甘薯,有人便稱之為甘薯,久而久之,甘薯一詞幾為旋花科的番薯所獨占。
豆薯 (Pachyrrhizus erosus(L.) Urban),豆科豆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又名涼薯、地瓜、土瓜、沙葛、新羅葛,是一種既可當水果又能當蔬菜的作物。原產中美洲,後由西班牙人傳入菲律賓,可能後來從新羅經海道傳入我國福建[1] 。中國西南、華南地區和台灣省種植較多。
馬鈴薯(Solannum tuberosum L.),一年生茄科茄屬草本植物。我國亦稱洋芋、土豆、山葯蛋、地蛋、荷蘭薯。原產南美洲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區,為印第安人所馴化。大約1570年傳入西班牙,1590年傳入英格蘭,1650年左右傳入中國。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大戟科木薯屬栽培種,世界三大薯類之一。起源於熱帶美洲,16世紀末傳入非洲,18世紀傳入亞洲。中國於19世紀20年代引種栽培,遍種於長江以南,其中以兩廣、福建台灣為最。
蕉芋(Canna elis Ker.),美人蕉科美人蕉屬栽培種。別名蕉藕、姜芋,原產安第斯山脈。公元前2500年在哥倫比亞馴化,1821年傳入日本,1948年引入中國,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有少量栽培。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原產美洲。我國亦稱長生果、落花生、落地松、萬壽果、番豆、無花果等,是一種人們喜愛的食品,也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小粒型和大粒型兩種,小粒型最早記載見於元末明初賈銘的《飲食須知》,大粒型是清代引進的。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s L.),菊科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亦稱西番菊、迎陽花、葵花等,原產北美。在中國的種植最早見於1621年(明)王象晉所著的《群芳譜》,稱西番菊。1688年(清)陳淏子《花鏡》始稱向日葵。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原產中南美熱帶地區,1493年傳到歐洲,1593~1598年傳至日本。傳入中國有兩條途徑:一是經由古絲綢之路傳入甘肅、陝西等地;一是經海路引入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中國關於辣椒的記載始見於(明)高濂《遵生八箋》(1591):「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辣椒一名最早見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柳州府志》。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蘆科南瓜屬。別名番瓜、飯瓜、倭瓜、回回瓜、金瓜等,原產中、南美洲。元末明初已見於賈銘的《飲食須知》:「南瓜味甘性溫,多食發腳氣黃疸,同羊肉食,令人氣壅,忌與豬肝赤豆蕎麥面同食。」說明元代我國已經引種。
筍瓜(Cucurbita maxima Dutch. ex Lam. ),葫蘆科南瓜屬栽培種。別名印度南瓜、玉瓜、北瓜,原產南美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地。中國筍瓜可能由印度傳入,19世紀中葉安徽、河南等省方誌有記載。
西葫蘆(Cucurbita pepo L.),葫蘆科南瓜屬栽培種。別名美洲南瓜,原北美洲南部。17世紀後期已見於陝西、山西等方誌。
佛手瓜(Sechium ele Swartz),葫蘆科佛手瓜屬栽培種。別名瓦瓜、拳頭瓜、萬年瓜、陽茄子、土耳其瓜、棒瓜等,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18世紀傳入歐洲,後傳到東南亞,1916年由緬甸傳入中國雲南,現華南和西南等地有栽培。
番茄(Lycopersicon Mill),茄科番茄薯草本植物。亦稱番柿、六月柿、西紅柿、洋柿子等。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帶。我國最早記載見於(明)王象晉的《群芳譜》:「番柿,一名六月柿,莖如蒿,高四五尺,葉如艾,花如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一樹二三十實,……來自西番,故名。」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豆科菜豆屬栽培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稱四季豆、時季豆、芸豆、四月豆、梅豆、聯豆、架豆等, 具有糧食、蔬菜、飼料等多種用途。原產中美洲。16世紀初傳入歐洲。中國自明後期曾多次引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和清代《三農記》(1760)都有記載。南北皆有種植,栽培面積僅次於大豆。
萊豆(Phaseolus lunatus L.),豆科菜豆屬栽培種。別稱棉豆、荷包豆,原產中美洲。16世紀初傳入歐洲。20世紀三、四十年代傳入中國。
菠蘿(Ananas comosus (L.) Merr.),鳳梨科鳳梨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果品栽培植物。別名鳳梨、王梨、黃梨。原產南美巴西,很早為印第安人馴化。16世紀初,熱帶各國相繼引種。亞洲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引入印度(1550),後又傳入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中國在17世紀初(1605)由葡萄牙人將菠蘿苗帶入澳門,後經廣東傳入福建和台灣。廣東《東莞縣志》(1639)和台灣林謙光的《台灣紀略》(1687)都有黃梨的記載。約在18世紀末傳入廣西,19世紀初傳入雲南。
番石榴(P. Guajava L.),桃金娘科番石榴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原產美洲墨西哥和秘魯。 (南宋)周去非《嶺南代答》(1178)稱黃肚子。清代《南越筆記》稱秋果,《植物名實圖考》稱雞矢果。台灣在200年前已有栽種,現主要分布在台灣、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
番荔枝(Anona squamosa L.),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名佛頭果。原產熱帶美洲,明末清初傳入中國。最早見於《台灣府志》(1614)。現主要分布在台灣、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區。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番木瓜科番木瓜屬小喬木栽培種,又稱木瓜、乳瓜、萬壽果,原產墨西哥南部,18世紀後期成為世界上重要的一種水果。清代傳入我國,《嶺南雜記》和《植物名實圖考》均有記載。我國南方各省都有種植,尤以廣東、台灣最多。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漆樹科腰果屬喬木,又稱檟汝樹、介壽果、雞腰果,果仁是營養豐富的美味食品。原產巴西東北部,16世紀由葡萄牙人傳入非洲和亞洲。中國於20世紀30年代引入台灣和海南,1984年海南栽培面積達1.1萬公頃。雲南西雙版納也有少量種植。
可可(Theobroma cacao L.),梧桐科可可屬常綠喬木,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上游熱帶雨林地區。17~18世紀傳入東南亞,1922年傳入我國台灣,1954年引種於海南省。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樟科油梨屬常綠果樹。原產中美洲。13~15世紀墨西哥西部和南部已有栽培,20世紀初傳入亞洲。中國1918年開始引種,台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均有栽培,其中以台灣、海南為最多。
人心果(Minikara zapotilla(Tacq.)),人心果科人心果屬熱帶常綠果樹。又名吳鳳柿,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福建於1900年由華僑自新加坡引入,種植於漳州、廈門等地;廣東於1910年引入,分布於湛江、汕頭和珠江三角洲各縣市;台灣於1920年自爪哇引進,嘉義、台南、雲林均有栽培。
蛋黃果(Pouteria campechiana(HKB)),人心果科蛋黃果屬熱帶常綠果樹。又名蛋果,原產南美秘魯。中國於20世紀30年代引入,由印度尼西亞華僑帶到海南繁殖,50年代在廣州栽培。
西洋參(Panax quiquefolium L.),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栽培種,別名五葉參、廣東人身、花旗參。原產北美。1976年後在中國北京、黑龍江、吉林、遼寧及陝西等地先後引種成功。
煙草(Nicotiana tabacum L.),茄科煙草屬葉用一年生作物。原產中南美洲,人類已有1500多年使用的歷史。後經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傳至歐洲和世界各地。傳入我國是稱「淡巴菰」,這是印第安語煙草的音譯。我國最早紀錄煙草的文獻是[明]張介賓的《景岳全書》:「此物自古未聞,近自我明萬曆時始出閩、廣之間。」煙草的別稱還有相思草、金絲煙、芬草、返魂煙等.
二、美洲作物的發展及其動因分析
美洲作物的引種和傳播是明清時期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和成就。下面僅以部分重要作物為例對其傳播過程和發展動因作一番簡要的分析。
關於玉米傳入我國的路徑與時間,學術界長期存有爭議。有人認為最早的記載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甘肅《平涼府志》;但據近年研究,早在明初蘭茂(1397-1476)《滇南本草》即有記載[2] 。此外,16世紀後期雲南《大理府志》和《雲南通志》均有玉米種植的記載。因此,玉米很可能是從印度、緬甸傳入雲南,再從雲南傳播到黃河流域;當然也可能從中亞細亞循絲綢之路傳入我國,越河西走廊過平涼而進入中原;第三路則可能經中國商人或葡萄牙人經海路傳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
玉米在中國的傳播大致經過了先邊疆後內地,先丘陵山地後平原地區的過程。如道光《遵義府志》談到「平地居民只知種稻,山間民只知種秋禾、玉米……」。平川地區居民即使地頭屋角、田畔園圃「偶種一二,」也只是「以娛孩稚」或作為果蔬輔助食品(乾隆《霍丘縣志》)。因此,李時珍《本草綱目》卷23指出:「玉蜀黍種出西土,種者亦罕。」但19世紀以後,隨著人口的激增,玉米種植不僅繼續向山區拓展,也逐漸走向平原地區。嘉慶《漢中府志》說:「數十年前,山內秋收以粟谷為大宗。粟利不及包穀,今日遍山漫谷皆包穀矣。」《植物名實圖考·卷1》亦說:「又如玉蜀黍一種,於古無征,今遍種矣。」從各地方誌先後記述的情況看,19世紀中期,玉米種植已遍及大江南北絕大多數省區,各地有關玉米的稱謂多達99個。[1] 晚清至民國時期,玉米發展成為中國僅次於水稻和小麥的第三大作物。1936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達693萬公頃,總產量1010萬噸。
經過長期發展,玉米在中國逐漸形成了三大種植區:北方春播玉米區、黃淮海夏播玉米區、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區。玉米種植比較集中的地方有: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這些省區的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的80%。1983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已達1882萬公頃,總產6819萬噸,分別佔世界的14.6%和15.2%,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玉米生產國。[2] 2000年玉米播種面積進一步增加到2306萬公頃,總產10600萬噸,播種面積和總產分別為第三大生產國巴西的1倍和2倍。[3](P258)
一般認為番薯傳入我國有兩條途徑:一是陸路,由印度、緬甸引入雲南;二是經由海路,從菲律賓傳入福建或由越南傳入廣東[3]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大理府志》已有「紫蕷、白蕷和紅蕷」的記載。此外,《雲南通志》記有「紅薯」並指出雲南6個府州都有種植。1582年陳益從安南(越南)將番薯引入廣東東莞,不久林懷南也將甘薯從越南引入廣東電白。關於番薯傳入福建,《閩小記》記載雲:「萬曆中,閩人得之外國,……初種於漳郡,漸及泉州,漸及莆。」(明)蘇琰所撰《朱蕷疏》亦談及萬曆十一至十二年(1583-1584),有人將番薯從海上傳至晉江。萬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泉州一帶發生飢荒,「他谷皆貴,惟薯獨稔,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曰朱薯」(龔詠樵《亦園勝牘》引蘇琰《朱蕷疏》)。番薯引種活動影響最大的還是福建長樂商人陳振龍從呂宋將番薯引入福州,經其子陳經綸上書金學曾巡撫倡議種植,收到顯著效果。《農政全書》曰:「今番薯撲地傳生,枝葉極盛。……閩、廣人賴以救飢,其利甚大。」18末至19世紀初期番薯栽培向北推進到山東、河南、河北、陝西等地,向西推進到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等地,最終遍及全國。1985年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種植國,其種植面積617萬公頃,約佔世界總種植面積的61%。[4]
馬鈴薯傳入中國是在17世紀前期,可能從東南、西北和西南幾路傳入。1650年荷蘭人斯特魯斯(Henry Struys)訪台,見到栽培的馬鈴薯,稱之為「荷蘭豆」。《致富紀實》則說:「陽芋,出俄羅斯。」(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和康熙《畿輔通志·物產》均有「土豆」的記載,說明北路傳入的時間可能更早。康熙福建《松溪縣志》(1700)記載:「馬鈴薯,葉依樹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鈴子。色黑而圓,味苦甘。」馬鈴薯的重要性18世紀後漸趨重要。《植物名實圖考》說:「陽芋,黔滇有之,……療飢救荒,貧民之儲。……聞經南山氓,種植尤繁富者,歲收數百石雲。」四川《奉節縣志》也談到:「乾嘉以來漸產此物,然尤有高低土宜之異,今則栽種遍野,農民之食,全恃此矣」(《植物名實圖考》卷6)。到19世紀我國東西南北不下10多個省均有馬鈴薯栽培。2000年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達472萬公頃,總產1325萬噸,種植面積為世界第二。[3](P263)
番茄大約於17世紀傳入菲律賓,後傳到亞洲其他國家。中國栽培的番茄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從歐洲或東南亞傳入。番茄引種之初長期作用觀賞植物。直到19世紀中後期才進入菜圃,20世紀初上海等大城市郊區菜開始栽培食用。大規模發展是20世紀50年代以後,現已成為中國主要蔬菜之一。
花生原產南美巴西[4] ,16世紀初傳入中國。明嘉靖《常熟縣志》(1538)和王世懋《學圃雜疏》均有明確記載。《三農記》卷12亦雲:「番豆,乃落花生也。始生海外,過洋者移入百越,古因此名。初時為果,今湖田沙土遍植。」花生最初在廣東福建一代種植。據《廣東新語》的記述,清初已普遍種植。《滇海虞衡志》更稱「落花生為南果中第一,……高、雷、廉、瓊多種之」。17世紀花生栽培漸至浙江,《衢州府志》、《山陰縣志》、《瑞安縣志》等均有記載。18世紀以後花生種植有進一步發展到湖南、江西、四川及我國北方地區。近代以前我國花生種植品種皆為小粒種。19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傳教士將大籽花生引入山東蓬萊,使蓬萊成為大粒花生的主要產區[5] 。因其種植便易、耐貧瘠,而且產量高,頗受農民歡迎,很快被推廣至長江流域和北方各省,其中尤以冀魯豫等省為最。如鄭州、商丘一帶,過去很少種植花生。自1894年美國大籽花生傳入後,往日「荒丘之區,向所棄之地,今皆播種花生」。[5](P34) 1900-1929年山東、河南、江蘇、湖北等省的一些地方花生的種植面積已經佔到整個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表1 花生在河北等省農田面積種所佔百分比(1900-1929)
年度 河北 山東 河南 江蘇 湖北 湖南
1900 10 0.1-0.2 10 — 10-15 —
1915 20 15-35 10-15 — 15-25 5
1920 20 10-45 20-40 32-34 20-25 10
1924 20 10-50 40-50 40-52 25-30 18-20
1925 12 19-39 26-35 22 17 28
1929 12 11-39 26-47 22 17 28
資料來源:John L. Buck: Cost of Growing and Marketing Peanuts in China. Chinese Economic Journal. Vol.5,No.3, 1929(9).
1914-1918年,全國17個主要花生生產省區種植面積達1390萬畝,年產花生5085萬擔,1931-1937年種植面積增至2251萬畝,年產量5380萬擔。[6](P195-196) 總之,民國初期至抗戰前,山東、河北、河南為我國最重要花生產區,其花生播種面積和產量常年佔全國的45-55%。20世紀80年代,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在100萬畝以上的省區發展到10個,即:山東、廣東、河北、河南、廣西、遼寧、四川、安徽、江蘇、福建,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90%以上。花生單產也由1949年每公頃的1012.5公斤增加到1985年的2010公斤,36年單產提高了98.5%。
向日葵作為油料作物早期只有少量種植。1980年向日葵的種植面積增加到84.47萬公頃,總產90.98萬噸,成為超過芝麻和胡麻的第三大油料作物。
煙草於16世紀中後期和17世紀初期經由南北兩線先後傳入我國。其中南線又分三路:(1)由菲律賓傳入閩、廣,再傳入江、浙、兩湖和西南各省;(2)自呂宋傳入澳門,再經台灣進入內地;(3)自南洋或越南傳入廣東。北線經朝鮮引進我國東北和內蒙等地。煙草傳入之初主要作為葯用,因其吸食具有興奮和攻毒祛寒的功效,後成為大眾嗜好品,迅速發展,很快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17世紀80年代福建地區的煙草種植「與農夫爭土而分物者已十之五」;到乾隆年間,發展到「耕地十之六、七」。[7],[8](卷36) 有的地方更是「糧田盡種煙草」。[9](卷36) 因煙草種植發展過速,與糧爭地情形嚴重,清政府曾經屢下禁令,然而屢禁不止,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隨市場需求旺盛和煙草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18世紀後期,不少地方逐漸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煙草產區,如福建的浦城、浙江的塘西鎮、山東的濟寧、湖南的衡州等,皆聞名遐邇(陸耀《煙譜·生產第一》)。
早期所種植的煙草為曬晾型,種植相當分散。烤煙生產的發展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烤煙源於美國的弗吉尼亞,因此又稱弗吉尼亞煙,是卷煙工業的主要原料,是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大的煙草類型。1900年中國台灣省最早引進種植。1913年英美煙草公司積極推廣,開始在湖北、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種植。與此同時,國內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也效法引進美種煙草在山東、河南、安徽等地種植。盡管美種煙草生產成本高於土種煙草及其它作物,但因其產量高、收益大,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山東濰縣、安徽鳳陽、河南襄城三大煙草產區1921-1934年間美種煙草種植面積擴大了66.5%。加上國內其他地區,美種煙草種植面積達100萬畝,約占當時全國煙草生產的六分之一。[10](P17-21)
表2 部分省區煙草種植面積變化情況(1814-1937) 單位:千市畝
年度 山東 河南 河北 山西 安徽 浙江
1914 59 124 20 122 55 242
1818 119 — 176 118 152 215
1933 719 680 492 368 283 241
1937 821 916 292 333 345 278
資料來源:許道夫編《中國近代農業生產及貿易統計資料》,1981年,第214-215頁。
1950年以後,烤煙作為煙草發展的重點,種植面積和產量增長很快,70年代中後期面積已發展到50萬公頃,總產80多萬噸,面積和總產均居世界首位,常年佔世界烤煙生產面積和總產的40%左右。主要產區有河南、山東、雲南、貴州、安徽、湖南、湖北等省。[11](P668) 1985年全國煙草總種植面積131.27萬公頃,其中烤煙佔了82%,占收購量的96%;晾曬型煙由於消費者習慣變化等原因,在19世紀50年代達到高峰後,生產逐年下降,主要產區在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雲南等省;白肋煙產量較小,主要分布在鄂西、川東一帶。
美洲作物傳入中國後,之所以在不長的時間中獲得如此迅速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食物供給緊張。
明清時期正是我國人口高速增長時期,全國人口從明初的6500-8000萬人增加到1953年的58300萬人,數百年間人口增加了9倍,而同期耕地只增加了4倍。[12](P288,325) 人多地少,耕地不足,給糧食供給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玉米、番薯和馬鈴薯都是耐旱、耐瘠的作物,一般糧食作物難以生存的貧瘠土壤、深山苦寒地區均可種植,而且產量高,如玉米較之大麥和高粱產量高5%~15%。同治《建始縣志》記載:當地「居民倍增,稻穀不給,則於山上種苞谷、洋芋或厥薯之類,深山幽谷,開辟無遺。」《植物名實圖考》也談到:「山農之糧,視其豐歉;釀酒磨粉,用均米麥;瓤煮以飼冢(豕?),稈干以供飲,無棄物。」充分反映了玉米、番薯等美洲作物在農民食物生產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番薯,因為生長期短、適應性強,在南方一些地區幾乎一年四季都可種,農民常常將它在常規作物失敗後種植,對抗災救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備受關注,著名農學家徐光啟曾將番薯的好處總結為「十三勝」,說它高產益人、色白味甘、繁殖快速、防災救飢、可充籩實、可以釀酒、可以久藏、可作餅餌、生熟可食、不妨農功、可避蝗蟲等優點,指出:「農人之家,不可一歲不種。此實雜植種第一品,亦救荒第一義也」(《農政全書》卷27)。可見玉米、番薯等美洲作物的傳播為拓展農業生產的空間,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需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商品經濟日益發展,農民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
美洲作物的傳播與商品經濟在中國的發展也有著密切的關系。亞洲棉在6~8世紀就已傳入中國,但是它取代大麻成為我國衣被的主要原料花了幾個世紀,而美洲棉只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對中國亞洲棉的生產產生了巨大沖擊,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國近代紡織工業和對外貿易事業的發展。其他美洲作物的發展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如安徽全椒以前很少種植花生,但「近日種者頗多,為出產之大宗,榨為油,民間日用,大率皆是。」原因是從種植花生所得的收益遠遠大於其他作物。20世紀20年代山東煙台等地約有三分之一的耕地用於種植花生。1922年帶殼花生產量為56837擔,1931年增加到186435擔。[13](P207) 廣東汕頭一帶歷史上一直以種植水稻和甘蔗為主,但「近因落花生之需要增加,遂將稻米、砂糖之耕作面積皆改種落花生矣」 [13](P206) 煙草種植也如此,1917年以前,中國還沒有美種弗吉尼亞煙草,但是到1920年已經栽培出27000噸,這與近代工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三、美洲作物傳播對中國飲食原料生產的影響
美洲作物的傳播是中國農業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活動,不僅增加了我國農作物的種類,促進了我國的農業發展,而且對中國飲食原料的生產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F. 哪些物種是新航路開辟後從美洲傳入的,它們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新航路開辟後從美洲傳入物種有玉米、馬鈴薯、辣椒、番茄、南瓜、向日葵等等,這些作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玉米
墨西哥及中美洲,正是玉米的發源地,據考古發現,早在1萬多年前,這里就有了野生玉米,而印第安人種植玉米的歷史也已有3500年。
玉米與傳統的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強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貧瘠性以及極好的環境適應性。玉米的營養價值較高,是優良的糧食作物。
作為中國的高產糧食作物,玉米是畜牧業、養殖業、水產養殖業等的重要飼料來源,也是食品、醫療衛生、輕工業、化工業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由於玉米資源極為豐富、廉價且易於獲得,它們還具有許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殺菌等,其具有廣闊的開發及應用前景。
二、馬鈴薯
十六世紀中期,馬鈴薯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
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牙人,從南美搜集煙草等植物種子,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馬鈴薯的生長,比其他穀物產量高且易於管理。
後來一位法國農學家——安·奧巴曼奇在長期觀察和親身實踐中,發現馬鈴薯不僅能吃,還可以做麵包等。從此,法國農民便開始大面積種植馬鈴薯。
1650年馬鈴薯已經成為愛爾蘭的主要糧食作物,並開始在歐洲普及。
1719年馬鈴薯由愛爾蘭移民帶回美國,開始在美國種植。
十八世紀初期,俄國彼得大帝游歷歐洲時,以重金買了一袋馬鈴薯,種在宮廷花園里,後來逐漸發展到民間種植。
馬鈴薯塊莖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促進胃腸蠕動,疏通腸道的作用。並含有豐富的鉀鹽,屬於鹼性食品。
除此以外,馬鈴薯的塊莖還含有禾穀類糧食中所沒有的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從營養角度來看,它比大米、麵粉具有更多的優點,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熱能,可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
三、辣椒
在哥倫布去美洲途中發現辣椒的味道之前很久,辣椒就一直在美洲了。實際上,由於哥倫布把辣椒與印度發現的胡椒混淆了起來。
後來哥倫布把辣椒帶回了西班牙,說它是一種香料,雖然它是茄屬類植物,但哥倫布的錯誤並沒有妨礙辣椒幾乎立刻就傳遍了全世界。而很有名的風鈴椒最早就是發現於南美洲的。
四、番茄
番茄原產南美洲,中國南北方廣泛栽培。番茄的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
番茄最早生長於南美洲的秘魯和墨西哥,是一種生長在森林裡的野生漿果。因為色彩嬌艷,當地人把它當作有毒的果子,視為「狐狸的果實」,稱之為「狼桃」,只用來觀賞,無人敢食,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觀賞植物來對待。
五、向日葵
向日葵是美洲原住民在史前北美種植的幾種植物之一,是北美東部農業綜合體的一部分。盡管人們普遍認為,向日葵首先被馴化在如今的美國東南部,大約5000年前。但有證據表明該物種首先在公元前2600年在墨西哥被馴化。
1510年,早期的西班牙探險家在美洲遇到了向日葵,並將其種子運回歐洲。已知在如今的美國東部大陸已經馴化的四種植物中,已經成為重要的農業商品,向日葵是當代最具經濟重要性的植物。
G. 2015年蒲公英計劃書法教師預錄名單
公益培訓「蒲公英計劃」(2015)錄取公示名單
姓名性別
工作單位
何燕 女 安徽省合肥市安慶路第三小學
郝保俠 女 安徽臨泉縣城關鎮育新小學
阮東芸 女 安徽省合肥市鋼鐵新村小學
袁琳 女 安徽渦陽縣第四中學
王文傑 男 安徽碭山縣西南門鎮王古樓初中
李麗華 女 安徽渦陽職教辦附中
彭興民 男 北京昌平舊縣小學(農村完全小學)
劉曉傑 女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附屬中學
郭天鴻 男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月塘西元小學
許麗生 女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新塘街道杏田小學
王輝鍾 男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太華中心小學
王麗玲 女 福建省永春縣桃城中心小學
陳宏洲 男 甘肅省積石山縣希望小學
丁熙英 男 甘肅省隴西縣永吉鄉直溝九年制學校
左紅霞 女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後官寨鄉王嶺初中
張振龍 男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盧天佑 男 甘肅省西和縣何壩鎮河口九年制學校
卓小律 男 廣東汕尾紅海灣經濟開發區內湖第二小學
楊格耀 男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沙滘初級中學
楊麗梅 女 廣西省桂平市潯州高級中學
胡燕 女 廣西省賀州市公會鎮石塔小學
馮碧瑩 女 廣西省南寧市興寧區雞村第二小學
楊闖軍 男 貴州省水城縣陡箐鄉中心小學
唐詩報 男 貴州省龍里縣擺谷六小學
譚國良 男 貴州省桐梓縣新站鎮新站中學
王才火 男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第二高級中學
吳小貝 男 海南省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
劉魁芳 男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第二中學
關曉蕾 女 河北省秦皇島市民族學校
郭樹兵 男 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二中學
張強 男 河南省淮陽第一高級中學
韓景禮 男 河南省蘭考縣城關鄉桂李寨小學
武新萍 女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直中學
武利濤 男 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李庄鄉吳樓回民小學
李文東 男 河南省永城市馬牧鎮馬牧小學
姓名性別
工作單位
吳世超 女 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下亮子學校
王文舉 男 黑龍江省克山縣河北鄉中學
黃治金 男 湖北省建始縣民族小學
劉志祥 男 湖北大學附屬中學
曹繼橋 男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陡崗鎮中心小學
呂迎光 男 湖北省英山縣實驗小學
汪緒華 男 湖南省澧縣第一完全小學
周光傑 男 湖南省邵陽縣谷洲鎮中心完小
沈卉 女 湖南省益陽市河壩鎮河心洲完全小學
鄒忠輝 男 吉林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五學校
劉大寶 男 江蘇省泗陽縣眾興中學
紀紅紅 女 江蘇省蘇州市楓橋中心小學
虞璽 女 江蘇省無錫市錢橋中心小學
袁琳玲 女 江西省全南縣南逕中學
詹婷 女 江西省景德鎮樂平市樂平中學
唐福成 男 遼寧省瓦房店市第十四初級中學
敖雪 女 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第二中學
陳春梅 女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第一實驗小學
丁誌喜 男 內蒙古化德縣第三中學
滕藝超 男 內蒙古滿洲里市第七中學
張永芳 女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實驗小學
陳燕秋 女 寧夏銀川市金鳳區磚渠小學
楊凌春 男 寧夏銀川市興慶區第六小學
吳佩鷹 男 青海省西寧市第十二中學
陳忠偉 男 山東臨沂臨港第一中學
欒明知 男 山東省高密市朝陽中學
郝亞同 男 山東濟寧學院(曲阜)附屬學校
秦燕 女 山東萊蕪高新區裕豐小學
馮向華 男 山東省梁山縣第一中學
焦安忠 男 山東省臨沂洗硯池小學
王桂花 女 山東省禹城市第一中學
聶海燕 女 山西祁縣第三小學
薛宏峰 男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城內小學
王程東 男 山西省榆社縣蘭峪九年一貫制學校
張學良 男 山西省河津市第二實驗中學
姓名性別
工作單位
高永強 男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第一中學
王秋惠 女 陝西灃惠小學
杜泓 女 上海市僑光中學
高偉紅 男 上海市復旦實驗中學
翁少軍 男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城關小學校
宋明瓊 女 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附城二小
羅貴文 男 四川省儀隴縣新政鎮新政初級中學校
黃國鋒 男 四川省敘永縣梘槽苗族鄉初級中學
楊國棟 男 天津寶坻區馬家店中學
顏成慧 女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一中
溥靜 女 雲南省通海縣納古中心小學
庄佩佩 女 浙江蒼南龍港鎮第四小學
景旦丹 女 浙江省慈溪市城區中心小學東部校區
方海斌 男 浙江省德清市下涯鎮馬目中心學校
王向東 男 浙江省平湖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張小玲 女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臨江第一小學
王秋林 男 浙江省杭州市美術職業學校
黃杏麗 女 浙江省浦江縣黃宅中學
陳偉紅 女 浙江省縉雲縣東渡中學
鍾如如 女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昆陽鎮練川小學
陳新迪 男 浙江省玉環縣龍溪鎮初級中學
梁玲軍 男 浙江省溫嶺市城南鎮林嶴小學
陳錦仙 女 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田心小學
黃方 女 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漢葭街道森林
希望小學
蔡春華 男 重慶市綦江區陵園小學
向光祿 男 重慶市萬州區特殊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