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樂周口
❶ 都說「逐鹿中原」,中原究竟是指哪裡
1、定義
中原,廣義上是指以河洛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與淮河上游以北。包括今河南省、山西省東南部、河北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等廣大區域。狹義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2、簡介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華夏族的搖籃[3-4] ,是漢民族祖居地,被華夏民族視為天下中心。中原也被稱作中國、中土、中夏。[5] 中原地域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展而蔓延。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族以別於四夷而自稱中華,一些夏商時期尚屬四夷的地區,隨著中原文化的傳播也被納入中原文化區。
從夏朝到宋金時期的3000多年間,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先後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6] 」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歷代統治者皆認為把中原納入版圖的王朝才是中國的正統王朝,統稱中原王朝,中國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區占據四個,分別是洛陽、開封、鄭州和安陽。
3、地理環境
地理
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別諸山環抱,中部和東部是一望無際的黃淮海平原,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長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經此地。中原自古為咽喉要地,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
氣候
中原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以淮河為分界線,淮河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集中於夏季,冬季北部常有大雪,中原地區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徵,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復雜多樣和氣象災害頻繁的特點。中原地區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溫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0~2488.7小時,全年無霜期189~240天,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❷ 二六二七旺中原
「中原」一詞有狹義與廣義之分。一般指狹義的中原,即專指河南省。廣義的「中原」是以河南為中心,向河南臨近省份的部分地區滲透的一個廣闊區域。《辭源》解釋「中原」雲:「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主要是河南省。」中原自古以來就是主導整個中華文明發展的核心地域,是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在地。
中原一般專指河南省。河南又名「中原」和「中州」,在歷史上還曾被稱為「中國」、「中土」、「華夏」和「神州」,歷中原河南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學界普遍認為中原河南對於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和發展起到最主要決定性作用。現在我們說的中原,一般指河南省。其實中原指河南也有一個簡單的道理: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而河南也是自三皇五帝到北宋中國長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在地。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為中國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簡稱「豫」,且有「中州」和「中原」之稱。河南是華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祖居之地。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從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後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東周、西漢(初期)、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定都。 中國八大古都,河南一省就佔了四個,分別為夏商故都鄭州、商都安陽、十三朝古都洛陽和七朝古都開封。不過河南也是中國歷史上戰爭和災難最集中的一個地區,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大批大批的河南人為了逃避戰亂而遷往異域他鄉,這極大地促進了祖國很多地方的開發和中華文明的傳播。這里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
[編輯本段]二、中原地區概念的形成
中原地區的概念形成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中原」一詞由過去沒有特殊意義的原野之意,轉向了專指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地區。究竟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出現這一轉變的呢?根據現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經過兩漢時期的發展,到六朝時期中原一詞已經成為一個專有的中原地形圖地區名詞。因為從相關的史書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原一詞在這一時間開始,有時指原野,有時指中原地區,而到後期已經是專指河南地區了。
我們先來看先秦古籍中非地域概念的「中原」詞語。《詩經·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這里的「中原」是指「原中」,作者在這里描述原野之中野獸的數量之多。《詩經·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是描寫民眾在原野中採摘豆子。春秋時期,中原一詞仍有原野之意,越王勾踐在會稽之圍解除後,向百姓謝罪時說:「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讎,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國語·越語上》)這里是說因戰爭使百姓死後屍骨暴露在原野。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以後,越國逐漸強大起來,在與吳國作戰時,面對吳軍一日五次挑戰,越王准備答應時,范蠡進諫曰:「夫謀之廊廟,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許也。」這里的中原仍然有野外之意。戰國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荀況在《荀子·王制》中有「兵革器械者,彼將日日暴露毀折之中原,我今將修飾之,拊循之,掩蓋之於府庫」之語。這里雖然是教統治者如何治國,但觀作者之意「中原」在這里顯然是原野之意。
也就是在春秋時期,中原一詞開始有中原地區的意思出現。《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國,受到楚成王的厚待,當問及如何報答楚國時,重耳回答:「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這里的中原就有地區的含義在內。《國語·晉語三》記載,在是否納晉君問題上,有人主張殺之,公孫枝曰:「不可。恥大國之士於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子思報父之仇,臣思報君之讎。雖微秦國,天下孰弗患?」這里的中原有中原諸侯國之意。公元482年,吳王夫差與晉、魯、周在黃池盟會後,吳王取得了諸侯國的霸主地位,吳王令「王孫苟告勞於周」,其中有一句話說「昔者楚人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遠我一二兄弟之國。吾先君闔廬不貰不忍,被甲帶劍,挺鈹搢鐸,以與楚昭王毒逐於中原柏舉。天舍其衷,楚師敗績,王去其國,遂至於郢」。追述先人事跡中所提到的中原,指的就是今日的河南省。
大約到漢代,「中原」一詞較多指河南地區。漢景帝時期所發生的七國之亂,主父偃評價說:「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是因為「先帝之德澤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境外之助」。(《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這里的中原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徐樂在上書漢武帝時曾經對「瓦解」作解釋時提到中原,「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竟外之助。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漢書·徐樂傳》)這里是說吳楚諸王在中原被擒。
當然漢代及其以後,「中原」一詞指原野者史書中也仍然存在,如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時曾說:為了傳土於子孫,名揚後世,「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武帝在進攻南越之前,淮南王劉安上書諫曰:「今方內無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漬山谷,邊境之民為之早閉晏開,晁不及夕,臣安竊為陛下重之。」(《漢書·嚴助傳》)新莽末年,王莽命令廉丹進攻山東的赤眉軍,廉丹徵求馮衍的意見時,馮衍要他靜觀時變,並勸說:「何與軍覆於中原,身膏於草野,功敗名喪,恥及先祖哉?」(《後漢書·馮衍傳》)在《後漢書·馬融傳》、《後漢書·皇甫規傳》等卷中所提到的中原還保留著原始的意義。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里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區。到了晉朝特別是東晉時期,中原地區作為一個地理概念開始為人們廣泛接受。據不完全統計,《晉書》中就有55卷涉及「中原」一詞,出現了92次,而以東晉時期出現的頻率最高,且大多與晉朝君臣光復中原的志向有關,如「中原淪沒」、「中原亂離」、「中原覆沒」、「死亡漫於中原」、「中原喪亂」、「中原大亂」、「克復中原」、「中原向化」、「中原無所請命」等,這些詞語既透露出東晉人的中原情結,也反映了東晉時期中原已經作為一個相對固定的地理單元。是後,偏居江南地區的宋、齊、梁、陳等王朝都沿用了東晉以來關於中原的地理概念,其中自然包括著濃厚的中原情結。
上述論證表明從東晉南北朝以來,中原地區已經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後來的每一個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區的地理范疇。如宋代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作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就蘊含了南宋人對中原念念不忘的情結,可以與六朝人相比。中華書局影印1936年版的《辭海》釋「中原」一詞雲:「古稱河南及其附近之地為中原,至東晉南宋亦有統指黃河下游為中原者。」(P84)可能就是根據上述歷史事實而得出的。《辭源》解釋「中原」雲:「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主要是河南省。」
[編輯本段]三、中原風水
中原主要是指河南省,這是學術界最普遍的共識,也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所應必備的常識。 中原是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
風水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化,理想的風水寶地是,背依綿延的群山,這山是龍脈,也就是「玄武」;面臨開闊的平原,稱「明堂」,明堂前還有像屏風一樣的「暗山」、「朝山」,這就是「朱雀」,河水蜿蜒曲折在前面環繞流過,兩側有重重山脈遮掩拱衛,這兩側的山就是「青龍」、「白虎」。
中原大地完全符合好風水「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描述:洛陽、鄭州位於龍尾位置的吉祥地,「左青龍」是太行山,「右白虎」是大別山,泰山如同吉祥地前方的暗山,遠方的朝鮮半島與中原隔海相望,恰好與「朝山」的位置對應起來;在「吉祥地」的身後,龍脈就是中國最大、最宏偉的山脈:秦嶺和昆侖山。
[編輯本段]四、中原文化
1、史前文化
中原的史前文化,時間久遠、內容豐富、領域廣泛。8000年前左右的裴李崗文化,在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出土了數百件磨製石器和陶器,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房址53座,窯穴370座、陶窯13座,以及灰坑、墓葬、瓮棺葬等,出土文物近5000件,特別是出土的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骨笛,改寫了世界音樂史;出土的釀酒遺物,被美國人配方復制後,生產出來了9000年前的古酒,引起世界轟動。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和磨光石器,充分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我們先民們的生產生活狀況。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河南也發現了相當豐富的陶器動物浮雕及鼎、罐、壺等文化遺存。由此可以看出,史前文化在河南發現不只一處,也不只是少數、若干處的幾件歷史遺存,而是連續的、有規模的歷史遺存。這些都充分表明河南在整個史前文明時期都處於領先地位,也足以說明中原大地是中華民族文明最早起步的地方之一。
關於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帝時代的文獻記載,其歷史的基本框架、社會大事以及社會性質是可信的;並已被建國以來的考古發現初步證實,約當考古學上的龍山文化時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時期。我們認為,應當依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稱這個時期為五帝時代。五帝時代奠定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基礎,孕育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諸多特點。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的特點是多元的、在中原首先形成並成為全國性的中心。
2,神龍文化
神龍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貴的象徵。河南是龍的故里。被稱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河南周口淮陽一帶「以龍師而龍名」,首創龍圖騰,實現了上古時期多個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稱為又一人文始祖的黃帝,在統一黃河流域各部落之後,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鄭一帶也用龍作為新部落的圖騰,我們今天的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就是因此而來。從發掘出土的文物來看,我省發現的龍文物不但歷史久遠,而且最為正宗。濮陽蚌龍距今6400年,是中國最早的龍形象,被考古學界譽為「中華第一龍」;在「華夏第一都」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學者命名為「中國龍」,等等。這些龍文化的遺存從夏、商、周到漢唐、明清一脈相承,都是中華民族龍圖騰的源頭,在形態上可以說都是北京故宮里各種龍形象的祖先。中原和全國各地的民俗,也有不少與龍有關,如每逢喜慶之日舞龍燈,農歷二月二祭龍王、吃龍須面,端午節賽龍舟等。這些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就是龍。從中原大地產生並完善的龍形象,目前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中華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共同的精神支柱。
後以洛陽為中心和重心擴展到河南的豫東和豫南。進入龍山文化時期之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河南商丘、周口、許昌、鄭州等地的大汶口文化,融合於當地,完全被河南龍山文化所取代。豫西南的屈家嶺和石家河文化也遭到同樣的命運。這種現象所反映的正是中原文化強勢擴張的歷史真實。中原文化在不斷汲取周邊文明因素的基礎上,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已經走在其它文化的前面,並以夏王朝的建立為標志,確立了中華文明王中王的地位。
3、聖賢文化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各種文化背景不一樣,崇拜也不一樣,印度崇尚動物,希臘和埃及崇尚神,中國非常崇尚聖賢。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發祥地的中原河南,涌現出了許多文化聖人,而且名氣很大。比如,謀聖姜太公、道聖老子、墨聖墨子、商聖范蠡、醫聖張仲景、科聖張衡、字聖許慎、詩聖杜甫、畫聖吳道子、律聖朱載癱等,他們不僅以其偉岸的人格為人們所敬仰,而且以自己豐富的知識和深邃的思維,創制了一大批經典著作,成為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不朽豐碑。春秋時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闡述了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世界發行量僅次於《聖經》。墨子提出的「兼相愛、交相利」的觀點,莊子提出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韓非子提出的以「法」為中心、「法、術、勢」三者合一的統治思想,都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重視,也在普通民眾中產生巨大影響。
4、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也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孔子是儒學的開山人物,雖然出生在山東,但祖籍是河南,而且孔子講學、游說的主要活動地域在中原。洛陽人程顥、程頤開創的宋代理學,又把儒學推向一個新的思想高峰,成為宋元明清以來居統治地位的主流意識形態。道家思想的老祖宗老子,是河南鹿邑人,長期生活與活動在河南,《道德經》就是在河南寫的。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韓非子,也是河南人。總的來看,中原思想文化傳達著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學,不僅隱含著「日新」的變革進取精神,而且也體現了友好共處、嚮往和平的精神境界。這些思想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態和性格,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並對世界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西方許多傑出人物如伏爾泰、狄德羅、托爾斯泰、布萊希特都曾受到《道德經》的影響。托爾斯泰直至暮年還在閱讀《道德經》,他說孔子、孟子對他的影響是大的,而老子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
5、名流文化
名流是一個以聖人為頂峰的特殊社會群體,也就是說,聖人肯定是名流,但名流未必是聖人,名流的外延要遠大於聖人。名流以其文化素養、文化格調和文化創造影響著社會,形成一種社會文化效應和文化風尚。中原歷史名人輩出。據統計,在二十四史中立傳的歷史人物5700餘人,其中河南籍的歷史名人為912人,占總數的15.8%。唐代留名的2000多名作家,河南居兩成。在中原名流中,既有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也有社會賢達和社會名士,如縱橫家張儀、蘇秦,兵家吳起,政治家子產、李斯、張良、晁錯、司馬懿、姚崇、趙普等等。堯舜時代的賢士許由,堅辭帝堯的禪讓,被奉為隱士的鼻祖。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當時主要在河南焦作一帶活動,其中阮籍、阮咸、山濤、向秀都是河南人。這些名流對社會歷史進程或者社會風尚的形成發揮了重要影響。
6、英雄文化
河南是一片仰慕英雄、產生英雄的土地,也是熱愛英雄、造就英雄的熱土。中原兒女在歷史的長河中譜寫的英雄譜,如燦爛畫卷,光耀神州。女媧補天、誇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歌頌英雄的神話傳說,都產生流傳在河南。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是河南登封人。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是河南虞城人,其義舉令世人贊嘆不已,甚至美國人也將其英雄故事搬上銀幕,全球傳播。河南鄧州人、唐代名將張巡在抵禦叛軍中,堅守睢陽,「守一城,捍天下」,被後人奉為神靈。宋代的包拯權知開封府,剛正不阿、鐵面無私、不畏權貴、懲惡揚善,成為世人景仰、萬代傳頌的「包青天」。南宋愛國將領岳飛是河南湯陰人,其「精忠報國」的壯志、「還我河山」的吶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的豪情,一直激勵著中華兒女抵禦外侮、報效祖國。這些英雄們,歷來都是人們尊崇、歌頌的對象。這是一種不尋常的文化現象。
7、農耕文化
農業最早是在中原地區興起來的。中原農耕文化包含了眾多特色耕作技術、科學發明。裴李崗文化有關遺存中出土了不少農業生產工具,為早期農耕文化的發達提供了實物證據,尤其是琢磨精製的石磨盤棒,成為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獲,開創了農業時代。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推進了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戰國時期,由河南人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極大地改善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隨著民族的融合特別是中原人的南遷,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理念傳播到南方,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均與河南密切相關。
8、商業文化
中國商人、商業和商業文化的起源在中原,是考古學界、史學界的共識。自古以來,中原地區就有比較自覺的商業意識,產生了中華商業文化的許多第一。商代的王亥「肇牽車牛遠服賈」,也就是第一個用牛車拉著貨物到遠地去做生意,被奉為商業鼻祖。第一個儒商孔老夫子的高足子貢,是河南浚縣人,不僅能做官,而且善於經商致富。第一個熱心公益事業而被後人稱為商聖的范蠡,是南陽人,他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復國之後,悄然引退,把才能用於經商。第一個愛國商人是新鄭人弦高,在經商途中遇到了秦師入侵,以自己的十五頭牛為代價智退秦軍。此外,中原還產生了中國商業的許多第一。比如中國歷史上第一批職業商人誕生於西周時期的洛陽,第一個由政府頒布的保護商人利益的法規《質誓》誕生於春秋時期的新鄭,以「城門之徵」為代表的最早的關稅徵收發生在春秋時期的商丘,第一個有戰略思路的產業商人為東周時洛陽人白圭,第一個商業理論家是今商丘人計然,最早的商家訴訟條例發生在春秋時的鄭國即今鄭州,第一個重商理論的倡導者為西漢洛陽人桑弘羊,唐代洛陽城內的管理市場的「三市之長」是最早的「市長」。
❸ 中國的歷史該怎麼系統的學
在知識目標方面,要求學生知曉中國古代歷史上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了解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中國古代的歷史,時間長,內容多,如果面面俱到,勢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也會有教不完之感。因此,對課程內容進行精選是十分必要的。
《標准》中將「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限定在「重要的」范圍內,這是指中國古代歷史上主要的、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人物、事件和現象,這些重要的人物、事件和現象對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是學生在學習中必須掌握的。
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最先學習的歷史就是中國古代史。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中國古代史的基本知識,還要使他們初步學習如何去了解歷史和認識歷史,掌握一些歷史學習的基本技能,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學好中國古代史,也為他們以後的歷史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導言在這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要求學生能夠識讀歷史圖表,正確計算歷史年代,較為清晰地敘述相關的史事,能夠閱讀普及性的歷史讀物。
(3)徐樂周口擴展閱讀
歷史不是塵封的記憶,也不是埋沒於故紙堆的故事。毛澤東同志說過,「讀歷史的人,不等於是守舊的人」。領導幹部學習歷史,是為了創造新的歷史,重在以史資政、古為今用。
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具有歷史文化素養,最重要的是具有歷史意識和文化自覺,即想問題、作決策要有歷史眼光,能夠從以往的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
比如,不追求一時顯績,多下打基礎、利長遠的苦功;不依賴個人主觀,多做察實情、匯民智的工作。「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讀史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要不讀死書、經世致用,才能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有句話說得好: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今天的中國,正處於千年未有的大變革中,從全面深化改革藍圖的落實,到推進治理現代化的考驗,再到破解種種現實問題矛盾,各級領導幹部格外需要鏡鑒啟迪,格外需要從歷史這部教科書中汲取繼往開來的力量。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不斷提升歷史素養、增厚歷史底蘊,我們就能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寫下勿忘昨天、無愧今天、不負明天的雄渾篇章。
❹ 「中原」具體指的是那個區域
黃帝從小聰明好學,拜華蓋為師。學習治國方略及軍事地理知識,立志要統一各部落,建立一個完整的家園。長大後被涌為部落首領,帶領部落人員東征西戰,以保領地的安全。
同時代的炎帝做為另一部落首領,善於搞生產、科技,不善帶兵打仗,便主動和黃帝聯合結盟,史稱炎、黃二帝。結盟後的炎帝、黃帝各有分工,炎帝負責後方生產、黃帝負責前方征戰。當時在陝西一帶的蚩尤部落發展很快,善於冶煉、製造兵器,經常騷擾炎黃部落。黃帝決心消滅蚩尤一統天下,但蚩尤仗著武器精良又貫使妖術,黃帝久戰不能取勝。後來黃帝在老師華蓋的指點下到王屋山主峰瓊林台設壇祭天(瓊林台因黃帝在此祭天改叫天壇),感動西天王母派九天玄女下凡傳授《陰符冊》等兵書。打敗了蚩尤、統一了天下,擴大了部落,為建立國家奠定了基礎。第一個王朝建立以後,稱夏王朝。人們為了紀念黃帝老師華蓋的豐功偉績,也稱王朝之屬地為「華夏大地」,在王屋山華蓋所居過的山峰叫「華蓋峰」。黃帝戰勝蚩尤後將天下分為九州,夏朝之都原城(在今濟源城北)屬冀州轄。冀州在九州之中,也稱「中州」,原城又在冀州之中故稱「中原」。因「原城」是華夏之都又在天下之中,也稱「中華」。這便是「炎黃」、「華夏」、「中華」、「中州」、「中原」的來歷。
中原地區的概念形成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中原」一詞由過去沒有特殊意義的原野之意,轉向了專指黃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區。究竟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了中原一詞專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根據現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經過兩漢時期的發展,到六朝時期中原一詞已經成為一個專有的地區名詞。因為從相關的史書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原一詞在這一時間開始,有時指原野,有時指中原地區,而到後期已經是專指中原地區了。
我們先來看先秦古籍中非地域概念的「中原」詞語。《詩經·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這里的「中原」是指「原中」,作者在這里描述原野之中野獸的數量之多。《詩經·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是描寫民眾在原野中採摘豆子。春秋時期,中原一詞仍有原野之意,越王句踐在會稽之圍解除後,向百姓謝罪時說:「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讎,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國語·越語上》)這里是說因戰爭使百姓死後屍骨暴露在原野。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以後,越國逐漸強大起來,在與吳國作戰時,面對吳軍一日五次挑戰,越王准備答應時,范蠡進諫曰:「夫謀之廊廟,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許也。」這里的中原仍然有野外之意。戰國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荀況在《荀子·王制》中有「兵革器械者,彼將日日暴露毀折之中原,我今將修飾之,拊循之,掩蓋之於府庫」之語。這里雖然是教統治者如何治國,但觀作者之意「中原」在這里顯然是原野之意。《孫子兵法·作戰篇》雲:「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這里的中原也不是指中原地區,中是中心之意,原是原野之意,泛指國內農業發達的中心地區。《呂氏春秋·孟冬紀·安死》雲:「以寶玉收,譬之猶暴骸中原也。」意即人死後用寶玉殮死者,就像是把屍體暴露在原野上一樣。《楚辭·九思·悼亂》中有「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嘆」之句,所指也是在原野中盤桓。
也就是在春秋時期,中原一詞開始有中原地區的意思出現。《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國,受到楚成王的厚待,當問及如何報答楚國時,重耳回答:「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這里的中原就有地區的含義在內。《國語·晉語三》記載,在是否納晉君問題上,有人主張殺之,公孫枝曰:「不可。恥大國之士於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子思報父之仇,臣思報君之讎。雖微秦國,天下孰弗患?」這里的中原有中原諸侯國之意。公元482年,吳王夫差與晉、魯、周在黃池盟會後,吳王取得了諸侯國的霸主地位,吳王令「王孫苟告勞於周」,其中有一句話說「昔者楚人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遠我一二兄弟之國。吾先君闔廬不貰不忍,被甲帶劍,挺鈹搢鐸,以與楚昭王毒逐於中原柏舉。天舍其衷,楚師敗績,王去其國,遂至於郢」。追述先人事跡中所提到的中原,是地理意義上的概念。
大約到漢代,中原一詞較多指中原地區。漢景帝時期所發生的七國之亂,主父偃評價說:「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是因為「先帝之德澤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境外之助」。(《史記》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傳》)這里的中原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徐樂在上書漢武帝時曾經對「瓦解」作解釋時提到中原,「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竟外之助。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漢書》卷六十四上《徐樂傳》)這里是說吳楚諸王在中原被擒。
當然漢代及其以後,中原一詞指原野者史書中也仍然存在,如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時曾說:為了傳土於子孫,名揚後世,「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漢武帝在進攻南越之前,嚴助勸解說:「今方內無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漬山谷,邊境之民為之早閉晏開,晁不及夕,臣安竊為陛下重之。」(《漢書》卷六十四上《嚴助傳》)新莽末年,王莽命令廉丹進攻山東的赤眉軍,廉丹徵求馮衍的意見時,馮衍要他靜觀時變,並勸說:「何與軍覆於中原,身膏於草野,功敗名喪,恥及先祖哉?」(《後漢書》卷二十八《馮衍傳》)在《後漢書》卷六十上《馬融傳》、《後漢書》卷六十五《皇甫規傳》等卷中所提到的中原還保留著原始的意義。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里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區。當孫權將稱尊號告知蜀漢時,有人認為應當與其絕交,諸葛亮認為「今若加顯絕,讎我必深,便當移兵東伐,與之角力,須並其土,乃議中原」。(《漢晉春秋》)陳壽評價諸葛亮說:「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盪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寶鼎二年夏,孫皓建造宮室,「農守並廢」,華核上疏勸諫雲:「今當角力中原,以定強弱,正於際會,彼益我損,加以勞困,此乃雄夫智士所以深憂。」(《三國志》卷六十五《吳書·華核傳》)到了晉朝特別是東晉時期,中原地區作為一個地理概念開始為人們廣泛接受。據不完全統計,《晉書》中涉及「中原」一詞就有55卷,出現了92次,其中《紀》出現2次,《志》出現了12次,《載記》出現30次,《傳》48次,而以東晉時期出現的頻率最高,且大多與晉朝君臣光復中原的志向有關,茲略舉數例,在《晉書》志中的詞語「中原淪沒」、「中原亂離」、「中原覆沒」、「死亡漫於中原」、「中原喪亂」、「中原大亂」、「克復中原」、「中原向化」、「中原無所請命」等等,這些詞語既透露出東晉人的中原情結,也反映了東晉時期中原已經作為一個相對固定的地理單元。是後,偏居江南地區的宋、齊、梁、陳等王朝都沿用了東晉以來關於中原的地理概念,其中自然包括著濃厚的中原情結。
即使當時從北方大漠地區興起的北魏王朝,也仍然繼承了關於中原地區的理念,將黃河中游地區稱為中原,這在《魏書》中頻頻見諸記載,《魏書》卷一《序紀·平文帝紀》記載,當平文帝聞聽劉曜殺晉愍帝,對屬下說:「今中原無主,天其資我乎?」道武帝廣泛吸納漢人進入統治群體,史稱「帝初拓中原,留心慰納,諸士大夫詣軍門者,無少長,皆引入賜見,存問周悉,人得自盡,苟有微能,咸蒙敘用」。(《魏書》卷二《太祖紀》)孝文帝太和七年十二月下詔禁止同姓為婚,他在總結以前諸帝之所以沒有禁止這一現象時說:「皇運初基,中原未混,撥亂經綸,日不暇給,古風遺朴,未遑厘改,後遂因循,迄茲莫變。」太和八年六月在班行俸祿制時,他總結當時北魏社會的狀況是「自中原喪亂,茲制中絕,先朝因循,未遑厘改」。(《魏書》卷七上《高祖紀上》)孝明帝在孝昌二年十一月閏月下詔雲:「頃舊京淪覆,中原喪亂,宗室子女,屬籍在七廟之內,為雜戶濫門所拘辱者,悉聽離絕。」(《魏書》卷八《肅宗紀》)這幾條材料說明北魏統治者對中原作為一個地區的認識是非常清楚的。在《魏書》的傳中多次出現「中原崩否」、「中原喪亂」、「仍亂中原」、「中原盪然」、「中原作戰斗之場」、「中原無主」和「平中原」、「定中原」、「征中原」、「中原既平」、「中原稍定」、「光宅中原」、「移宅中原」、「光化中原」、「經營中原」、「中原始平」、「跨據中原」、「中原兆建」以及「中原冠帶」等說法,均已證明北魏人的心目中,中原已經是一個地區。在《周書》、《北齊書》中也都把中原作為一個地區看待。
上述論證表明從東晉南北朝以來,中原地區已經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後來的每一個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區的地理范疇。如宋代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作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就蘊含了南宋人對中原念念不忘的情結,可以與六朝人相比。中華書局影印1936年版的《辭海》釋「中原」一詞雲:「古稱河南及其附近之地為中原,至東晉南宋亦有統指黃河下游為中原者。」(P84)可能就是根據上述歷史事實而得出的。《辭源》解釋「中原」雲:「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
綜合上文所論,我們認為,中原地區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它的提出和最終被人們認可和接受,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大約在春秋時期開始出現中原地區作為地理意義上的概念,但是並沒有被人們所接受。經過兩漢時期的發展,中原一詞仍然是原野和地理概念相互出現,這就是兩漢時期的史書中,中原一詞不能完全指中原地區的原因。到了六朝時期,由於西晉王朝覆亡,黃河流域被少數民族佔領,大批居民南遷,這些離鄉背井的人雖然漂泊在異鄉,但仍然時時刻刻不忘故土,因而過去不被人們提起或看重的「中原」開始作為一個地區頻頻出現在人們的口頭上來。
❺ 古人說的中原大地指什麼
中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中原」是指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區以及河南周圍的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陝西省東部及山東省西部各一部分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這里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狹義的「中原」專指河南。通常所說的「中原」是指狹義的「中原」,即代指河南。因為河南不僅是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祖居之地,而且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
五帝時代是中原文明因素起源到中原文明社會形成的時期,可分為兩個階段:仰韶文化中晚期、龍山文化時期。
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因素起源、積累,中原文化與周邊文化的發展水平相同,處於並行發展的時期。此時,中原佔有地理上的中心地位,尚未取得政治和文化上的中心地位。 龍山文化時期,初級文明逐漸形成,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中原文明中心地位開始明朗。
從仰韶文化經龍山文化發展到二里頭文化,中原地區的文明因素在這一時段有一種疾速增長的趨勢,這與周邊地區的同期文化形成明顯的反差。曾經輝煌一時的馬家浜--良渚文化,到馬橋文化時已經是強駑之末。山東的大汶口文化經龍山文化,到岳石文化時也給人以衰落之感。 仰韶文化時期,山東的大汶口文化和江漢地區的屈家嶺文化等,都曾擴展到中原的豫東和豫南。進入龍山文化時期之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河南商丘、周口、許昌、鄭州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或退回山東,或融合於當地,完全被河南龍山文化所取代。豫西南的屈家嶺和石家河文化也遭到同樣的命運。這種現象所反映的正是中原文化強勢擴張的歷史真實。中原文化在不斷汲取周邊文明因素的基礎上,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已經走在其它文化的前面,並以夏王朝的建立為標志,確立了中華文明王中王的地位。
以文明要素為例,可以做為一個新時代標志的青銅冶煉術,在龍山時代逐漸普及。中原地區發現多處青銅冶煉遺存,登封王城崗出土的青銅規殘片,陶寺遺址(山西襄汾縣東北部)的銅鈴等,代表著當時青銅鑄造工藝的最高水平。隨後的二里頭文化遺址大量青銅兵器、禮器的出土,顯示了中原文明的風采。
中原仰韶文化時期僅發現一座鄭州西山古城。而龍山時代的古城僅河南一地,已發現了安陽後崗、淮陽平糧台、登封王城崗、郾城郝家台、輝縣孟庄、新密古城寨等6處。今後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同時代城址的發現。龍山時代大批城堡出現的背後,是整個社會的劇變,是戰爭、掠奪、權貴、財富集中。一個邦國林立的初級文明社會在中原大地已經出現。
從新鄭縣裴李崗(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龜甲刻符,仰韶(澠池縣)文化的刻劃符號,到山西陶寺、河南王城崗、陝西長安花樓子的陶文與骨刻文字,它們和後世的甲骨文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二里頭遺址陶文的文字功能更是無可置疑的。
1975年,山西夏縣東下馮村發現了年代相當於夏朝的城堡遺址,城堡規模宏大,布局合理,有居住遺址、人工溝、陶窯、水井、窖穴、墓葬等,並且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和陶器,同時還有一些銅器。類似東下馮城堡的建築遺跡,在北起臨汾、南至黃河、東出翼城、西抵河津的山西南部,竟有35處之多。這些發現,與《禹貢》記載的冀州、太原以及周人所說的「大夏」、「夏墟」正相契合。
根據古文獻的記載,夏人的主要活動區域,包括晉南的汾、澮、涑水流域,豫西的伊、洛、穎水流域,乃至關中平原。近年來,襄汾陶寺遺址的發現與發掘,有助於早期夏文化的確認和突破。陶寺文化遺存百餘處,包括了城址、居住遺址、墓葬以及成套的禮器樂器、青銅器。陶寺文化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徵:一是出土了一批壺、瓶、盆、盤、豆等彩繪陶器,其中的彩繪蟠龍陶盤,被認為是集合中原諸部落圖騰而成的華夏中心區域的徽標;二是出土成批的彩繪木器,有案、幾、俎、匣、盤、斗、豆、鼓等多種器物,反映出那個特定時代的一些社會狀況;三是出土一批農具,幾座水井,說明當時人已經掌握了打井技術,居住處所從此可以不受水源限制,活動范圍更加擴大;四是遺存物中銅器與文字的發現。墓中出土一件含銅量近98%的銅鈴形器,證明當時人已經掌握了冶金技術。居住址中出土的一件陶制扁壺,陶器的壁上有毛筆朱書文字,結構與甲骨文同形字十分相似,這是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中國最早的毛筆朱書文字;五是在陶寺千餘處墓葬中,反映出明顯的等級或階級的差別,五座級別最高的大墓中,出土了黿鼓、特磬類的禮樂器,是目前發現的我國最早的同類樂器珍品。陶寺文化向世界表明,此時中原大地的禮樂制度、階級差別、國家形態已經萌生或正在形成,標志著山西晉南地區放射出華夏文明時代到來的燦爛光芒。
現在我們說的中原,一般指河南省。其實中原指河南也有一個簡單的道理: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河南也是自三皇五帝到北宋中國長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所在地。所以,這個中原就是以河南為代表的廣大中部地區了。
編輯本段中原的地理位置及風水
在中國,中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中原大概指現在的河南省,古時又稱中州,有九州之中的意思;廣義的中原指華北大平原,也就是由黃河、淮河、海河沖積而成的大平原,河南在這里也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中原大地背依我國的中央山脈——天山-昆侖山-秦嶺,只有這一條最長最雄偉的大山系才能造就中國最大的兩條大河:黃河和長江,它們在中原大地兩邊流淌,在中原大地前面的大海匯合。中原大地擁有如此磅礴的「山環水抱」,可稱是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
風水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化,理想的風水寶地是,背依綿延的群山,這山是龍脈,也就是「玄武」;面臨開闊的平原,稱「明堂」,明堂前還有像屏風一樣的「暗山」、「朝山」,這就是「朱雀」,河水蜿蜒曲折在前面環繞流過,兩側有重重山脈遮掩拱衛,這兩側的山就是「青龍」、「白虎」。
中原大地完全符合好風水「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描述:洛陽、鄭州位於龍尾位置的吉祥地,「左青龍」是太行山,「右白虎」是大別山,泰山如同吉祥地前方的暗山,遠方的朝鮮半島與中原隔海相望,恰好與「朝山」的位置對應起來;在「吉祥地」的身後,龍脈就是中國最大、最宏偉的山脈:秦嶺和昆侖山。
編輯本段中原地區概念的形成
中原地區的概念形成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中原」一詞由過去沒有特殊意義的原野之意,轉向了專指黃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區。究竟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出現這一轉變的呢?根據現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經過兩漢時期的發展,到六朝時期中原一詞已經成為一個專有的地區名詞。因為從相關的史書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原一詞在這一時間開始,有時指原野,有時指中原地區,而到後期已經是專指中原地區了。
我們先來看先秦古籍中非地域概念的「中原」詞語。《詩經·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這里的「中原」是指「原中」,作者在這里描述原野之中野獸的數量之多。《詩經·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是描寫民眾在原野中採摘豆子。春秋時期,中原一詞仍有原野之意,越王句踐在會稽之圍解除後,向百姓謝罪時說:「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讎,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國語·越語上》)這里是說因戰爭使百姓死後屍骨暴露在原野。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以後,越國逐漸強大起來,在與吳國作戰時,面對吳軍一日五次挑戰,越王准備答應時,范蠡進諫曰:「夫謀之廊廟,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許也。」這里的中原仍然有野外之意。戰國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荀況在《荀子·王制》中有「兵革器械者,彼將日日暴露毀折之中原,我今將修飾之,拊循之,掩蓋之於府庫」之語。這里雖然是教統治者如何治國,但觀作者之意「中原」在這里顯然是原野之意。
也就是在春秋時期,中原一詞開始有中原地區的意思出現。《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國,受到楚成王的厚待,當問及如何報答楚國時,重耳回答:「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這里的中原就有地區的含義在內。《國語·晉語三》記載,在是否納晉君問題上,有人主張殺之,公孫枝曰:「不可。恥大國之士於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子思報父之仇,臣思報君之讎。雖微秦國,天下孰弗患?」這里的中原有中原諸侯國之意。公元482年,吳王夫差與晉、魯、周在黃池盟會後,吳王取得了諸侯國的霸主地位,吳王令「王孫苟告勞於周」,其中有一句話說「昔者楚人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遠我一二兄弟之國。吾先君闔廬不貰不忍,被甲帶劍,挺鈹搢鐸,以與楚昭王毒逐於中原柏舉。天舍其衷,楚師敗績,王去其國,遂至於郢」。追述先人事跡中所提到的中原,是地理意義上的概念。
大約到漢代,「中原」一詞較多指中原地區。漢景帝時期所發生的七國之亂,主父偃評價說:「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是因為「先帝之德澤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境外之助」。(《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這里的中原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徐樂在上書漢武帝時曾經對「瓦解」作解釋時提到中原,「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竟外之助。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漢書·徐樂傳》)這里是說吳楚諸王在中原被擒。
當然漢代及其以後,「中原」一詞指原野者史書中也仍然存在,如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時曾說:為了傳土於子孫,名揚後世,「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武帝在進攻南越之前,淮南王劉安上書諫曰:「今方內無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漬山谷,邊境之民為之早閉晏開,晁不及夕,臣安竊為陛下重之。」(《漢書·嚴助傳》)新莽末年,王莽命令廉丹進攻山東的赤眉軍,廉丹徵求馮衍的意見時,馮衍要他靜觀時變,並勸說:「何與軍覆於中原,身膏於草野,功敗名喪,恥及先祖哉?」(《後漢書·馮衍傳》)在《後漢書·馬融傳》、《後漢書·皇甫規傳》等卷中所提到的中原還保留著原始的意義。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里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區。到了晉朝特別是東晉時期,中原地區作為一個地理概念開始為人們廣泛接受。據不完全統計,《晉書》中就有55卷涉及「中原」一詞,出現了92次,而以東晉時期出現的頻率最高,且大多與晉朝君臣光復中原的志向有關,如「中原淪沒」、「中原亂離」、「中原覆沒」、「死亡漫於中原」、「中原喪亂」、「中原大亂」、「克復中原」、「中原向化」、「中原無所請命」等,這些詞語既透露出東晉人的中原情結,也反映了東晉時期中原已經作為一個相對固定的地理單元。是後,偏居江南地區的宋、齊、梁、陳等王朝都沿用了東晉以來關於中原的地理概念,其中自然包括著濃厚的中原情結。
即使當時從北方大漠地區興起的北魏王朝,也仍然繼承了關於中原地區的理念,將黃河中游地區稱為中原,這在《魏書》中頻頻見諸記載,《魏書·太祖平文帝紀》記載,當平文帝聞聽劉曜殺晉愍帝,對屬下說:「今中原無主,天其資我乎?」道武帝廣泛吸納漢人進入統治群體,史稱「帝初拓中原,留心慰納,諸士大夫詣軍門者,無少長,皆引入賜見,存問周悉,人得自盡,苟有微能,咸蒙敘用」。(《魏書·太祖道武帝紀》)孝文帝太和七年十二月下詔禁止同姓為婚,他在總結以前諸帝之所以沒有禁止這一現象時說:「皇運初基,中原未混,撥亂經綸,日不暇給,古風遺朴,未遑厘改,後遂因循,迄茲莫變。」太和八年六月在班行俸祿制時,他總結當時北魏社會的狀況是「自中原喪亂,茲制中絕,先朝因循,未遑厘改」。(《魏書·高祖紀上》)孝明帝在孝昌二年十一月閏月下詔雲:「頃舊京淪覆,中原喪亂,宗室子女,屬籍在七廟之內,為雜戶濫門所拘辱者,悉聽離絕。」(《魏書·肅宗紀》)這幾條材料說明北魏統治者對中原作為一個地區的認識是非常清楚的。在《魏書》的傳中多次出現「中原崩否」、「中原喪亂」、「仍亂中原」、「中原盪然」、「中原作戰斗之場」、「中原無主」和「平中原」、「定中原」、「征中原」、「中原既平」、「中原稍定」、「光宅中原」、「移宅中原」、「光化中原」、「經營中原」、「中原始平」、「跨據中原」、「中原兆建」以及「中原冠帶」等說法,均已證明北魏人的心目中,中原已經是一個地區。在《周書》、《北齊書》中也都把中原作為一個地區看待。
上述論證表明從東晉南北朝以來,中原地區已經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後來的每一個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區的地理范疇。如宋代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作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就蘊含了南宋人對中原念念不忘的情結,可以與六朝人相比。中華書局影印1936年版的《辭海》釋「中原」一詞雲:「古稱河南及其附近之地為中原,至東晉南宋亦有統指黃河下游為中原者。」(P84)可能就是根據上述歷史事實而得出的。《辭源》解釋「中原」雲:「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
綜合上文所論,我們認為,中原地區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它的提出和最終被人們認可和接受,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大約在春秋時期開始出現中原地區作為地理意義上的概念,但是並沒有被人們所接受。經過兩漢時期的發展,中原一詞仍然是原野和地理概念並存。到了六朝時期,由於西晉王朝覆亡,黃河流域被少數民族佔領,大批居民南遷,這些離鄉背井的人雖然漂泊在異鄉,但仍然時時刻刻不忘故土,因而過去不被人們提起或看重的「中原」開始作為一個地區頻頻出現在人們的口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