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劉坪
洛陽市縣區的地名
洛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歷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不僅體現在有形的名勝古跡上,連大量無形的地名也滲透著歷史文化的氣息。在古漢語中,山之南水之北謂陽,山之北水之南為陰。古人最初多依山傍水而居,許多城市是在水邊山邊建立起來的,所以,作為歷史悠久的洛陽市,在縣區地名中,大多數與山水有關。如瀍河區、澗西區、洛龍區、宜陽、洛寧、汝陽、伊川、嵩縣、孟津、欒川。
西工區、老城區、新安、偃師、吉利等地名或反映了一段重要歷史,或反映了該地的獨特地情,或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
宜陽
是因治所與河流的相對位置,依「水北為陽,水南為陰」的原則命名的縣。宜陽,因其故城(今宜陽韓城)在宜水之北,故名宜陽。
宜陽之名,首見於《戰國策》。戰國周威烈王二年(前424年),韓國國君韓武子營建宜陽城,並從平陽遷都宜陽(縣治今宜陽縣韓城),宜陽遂為當時一代名都。
關於宜陽為韓國都城,歷史文獻有明確記載。《呂氏春秋.開春篇》高誘註:「韓氏本都弘農宜陽,其後都穎川陽翟。」《任數篇》高誘註:「康子與趙襄子共滅智伯分其地,生武子,都宜陽。」《後漢書.光武帝紀一》季賢註:「宜陽:縣名,屬弘農郡,韓國都也。」《元和郡縣圖志.河南道》陽翟縣條:「韓自宜陽移都於此。」
韓武子名啟章,韓康子之子,前425年繼位,次年遷都於宜陽。位於今韓城的宜陽故城呈長方形,由宮城、郭城兩部分組成,宮城在郭城之西北部,郭城外有護城河。宜陽故城北為秦嶺,其南麓有大冢,俗稱韓王冢,清《宜陽縣志》稱為韓昭侯墓。實際此冢為韓武子陵。宜陽故城的規模,文獻上有諸多記載。《戰國策》說:「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萬,粟支數年。」可見宜陽故城規模宏偉,人口眾多,貯積豐富。所謂「材士」,指能控弦持劍的青壯年人,加上老人小孩,人口應有30萬之眾。城方八里,即64平方里。所謂「粟支數年」,是指此城為韓國倉廩重地。按照《史記·甘茂傳》的記載,韓國上黨、南陽(太行山南)之地的財賦均歸藏於宜陽。
韓武子建都宜陽,貝有重要戰略意義。控制宜陽,即可控制中原。韓武子與魏文侯共塞秦國東進之途,使秦國「僻在雍州,不得於中國諸侯之會盟」(《史記.秦本紀》)。又「中挾洛邑,提攜周室,天子成為附庸;東越成皋,略取鄭土,伐鄭殺其君幽公」(《史記.韓世家》)。
至韓景侯時,從宜陽遷都陽翟(縣治今禹州),宜陽降為縣。因其管轄范圍廣大,包括洛陽以西、盧氏以東熊耳山、崤山之間的廣大山區,故在戰國時期享有「宜陽大縣」之名。
周顯王三十四年(公元前335年)秦軍攻韓,力圖取韓國重鎮宜陽。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遣左丞相甘茂率軍攻韓重鎮宜陽。當時宜陽有守兵十萬,韓軍憑借崤函險關,伊洛、黃河天險阻隔,頑強地抗擊秦軍,展開多次激烈戰斗,一直堅持了五個多月的時間,秦軍仍沒能佔領宜陽。這時,秦國也派來了援兵,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才攻下了宜陽。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到宜陽巡視,然後直入洛陽,以窺周室。他知道九鼎在太廟(今盛世唐庄附近)之中,遂往觀看。秦武王圍著九鼎觀覽一番,贊嘆不已。九鼎名稱各不同,鼎腹有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即古九州名)九字相別。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嘆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於是,秦王舉鼎,失手砸斷其腿,當晚去世。
宜陽歸秦,仍置縣。西魏時,於今縣城置甘棠縣(此處有甘棠樹,為召公聽政處),隋仁壽四年(604年),改甘棠為壽安。金大定元年(1161年),改壽安縣為宜陽縣,元明清、民國至今因之。
孟津縣
「津」,渡口也。孟津縣因孟津渡口而得名。孟津渡口的「孟」字來源有三說。一,上古這里為孟塗氏之國;二、此處有孟河(今負圖寺附近),有 「龍馬出於孟河」之說;三、孟,即盟,因武王會盟於此而得名。孟津為黃河中下游之分界。
商代,孟津就是繁華之地。《古史考》;「呂望嘗屠牛於朝歌,賣飲於孟津。」 呂望,即姜尚,字子牙,又叫姜子牙。他因家貧,為維持生計,年輕時曾在朝歌城裡宰牛賣肉,當過屠夫,也曾在孟津開過飯店。雖然他滿腹經綸、才華出眾,但在商朝卻懷才不遇。他已年過60,滿頭白發,閱歷過人,仍在尋機施展才能與抱負。他聽到「西伯」(周文王)正在廣求賢良,於是便在岐山西南渭水的一條叫茲泉水的源頭凡谷釣魚,等待文王。有一次西伯出獵路遇呂尚,談得十分投機。文王大喜,說:「我先君太公早就盼望有賢人來輔佐,您大概就是我先君太公盼望已久的賢人吧!」因此便稱他為太公望,並且拜他為軍師。太公望替文王謀劃了許多軍國大計,史稱「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
公元前1046年,商紂王昏亂暴虐,淫亂不止,諸侯都叛離殷商。而歸順西伯姬昌(周文王)。周文王卒,武王即位,以姜子牙、周公旦等人為輔佐,師修文王之業。武王二年,東觀兵於孟津(今洛陽孟津縣東北,時為黃河重要渡口),「諸侯不期而會盟津(孟津)者八百」,諸侯都說可以伐紂,武王則認為滅商時機還不成熟,於是退兵。不久武王滅商。
東周敬王元年(前 519年)於此設平陰邑(今白鶴)。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滅東周,改為平陰縣。兩漢沿秦制。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改為河陰縣。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析河南、洛陽、新安、王屋、濟源、河陰六縣各一部復建大基縣,縣城在黃河北。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大基縣為河清縣。北宋沿襲河清縣,太祖開寶元年(968年)移縣治於白波鎮(今孟津縣白鶴村)。金朝廢河清縣,改河清縣為孟津縣,縣治東徙孟津渡(今老城鄉花園村東北)1948年4月,孟津縣解放,縣政府駐廟護村。6月遷入保障村,10月遷長華鎮(即今縣城所在地)。
偃師市
據《讀史方輿紀要》:「周武伐紂,回師息戎,因我偃師」。周武王伐紂之後,回師西亳,息偃戎師,馬放南山,牛放桃林,表示不再用兵,偃師因此而得名。因此,西亳從周代時始稱「偃師」。
西亳為商湯之都,即今偃師商城。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商本是黃河下游的一個古老的部落,為東夷族的一支。夏朝時屬於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商部族經常遷徙。從契至湯十四世,共遷徙八次。商部族活動的主要地區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東的西南部。商經過五百年而強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最後經鳴條之戰滅掉了夏。商湯攻克夏都斟(鄩)之後,決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後,商湯從南亳遷此,史稱西亳。
商都西亳在何處?這是數千年來歷史上的一個疑案。我們根據有關史料和新的考古發現,加以探索,找出西亳的位置。《史記·殷本紀》正義雲:「亳,偃師城也。湯即位居南亳,後徙西亳也。」《漢書·地理志》雲:「湯即位居南亳,後徙西亳。在偃師西十四里。」又雲 :「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這西亳在洛陽偃師屍鄉。
1983年,中國社科院在洛陽偃師屍鄉溝、大槐樹、塔庄一帶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這座商城遺址。從此揭開了西亳的秘密,結束了數千年來關於西亳的歷史疑案,這是國內外史學界的一件重大發現。商城總面積為190萬平方米。城內南中部有宮殿遺址。宮城呈正方形。大殿之後,有幾座宮殿建築,東西對峙,系王宮所在地。城內道路縱橫,井然有條。城外有環城道路。這座規模宏大的商城遺址,顯然是按照都城的規格建造的。據碳14測定的絕對年代,屬商朝早期的城池。洛陽偃師屍鄉的商文化遺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書紀年》載:「湯居西亳,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亳遷於囂。」《史記·殷本紀》又載:「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又雲:「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去亳徙河北。」由此可以看出,商朝曾兩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計230年,歷經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計170年,經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九帝王。商代兩次都西亳,共 19帝,400餘年。
至秦滅周,置偃師縣。同時,在偃師縣之南建有緱氏(因緱山得名)縣。北宋慶歷二年(1042年)廢偃師縣,留緱氏縣。四年(1044年)復置。熙寧五年(1072年)降偃師縣為鎮,再入緱氏縣。八年(1075年)恢復偃師縣,降緱氏縣為鎮,歸屬偃師縣。至金統治洛陽,建金昌府,再復緱氏縣。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緱氏縣,其地並入偃師縣,此後,緱氏一直為偃師縣下屬鄉鎮,不再獨置。
1995年,撤銷偃師縣,建立偃師市。
新安縣
秦國所置的縣,因此地原屬韓國,秦攻韓,先出函谷攻取關外澠池一帶,故秦趙有澠池會盟之事,為秦新的平韓安定之地,故稱新安。秦趙會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真實故事,司馬遷的《史記》把當年的「澠池會盟」描寫得有聲有色,戲曲《將相和》把秦趙會盟表現得栩栩如生。這個故事發生在秦新安縣(今澠池縣),古秦趙會盟台位於澠水和羊河之間,高約18米,頂部有一錐形碑亭,碑上刻有隸書「古秦趙會盟台」字樣,幾經修葺、重建。該遺址為澠池縣新十六景之一。
秦的新安縣城在今澠池縣東部。西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新安縣治東遷函谷關西側(今新安縣城區)。此後,各代均置此縣。
「新安」之名首見於《史記.項羽本記》。該書詳細記載了項羽在新安坑殺降卒的事情。秦始皇在十年內掃平六國,一統天下,主要是有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隊,有一批運籌帷幄、勇冠三軍的善戰之將。秦帝國建立後,始皇選拔大批將領充任全國各級官吏,建立由邊防軍、京師軍和地方軍構成的軍事體系。他希望依靠強大的武力威鎮天下,以使江山永固,帝位恆傳。
始皇死後,秦二世迫令蒙恬、蒙毅父子自殺,王翦、王賁父子也相繼病卒。秦之名將惟剩王賁之子王離和李由、楊熊等數人。當時,王離率軍二十萬正與匈奴對峙。
章邯本非軍事將領,而是一個稅官。當陳勝部下周章進攻至戲時,章邯臨危受命,率七十萬驪山刑徒東擊義軍。章邯斬周章於澠池,逐陳勝於陳縣。
秦將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六國貴族紛紛起兵復國。項梁、項羽叔侄起兵於吳,聞陳勝死,復立楚懷王孫心為楚王,仍稱懷王。項梁派兵與章邯大戰於雍丘,大破秦軍。至此,由驪山刑徒組成的秦軍基本消失。秦二世命各地秦軍支援章邯,章邯率此勁旅大敗楚軍於定陶,項梁敗死。
章邯見楚地已平,於是率近三十萬秦軍渡過黃河以攻趙、燕。同時,王離率二十萬邊防軍南下。兩支秦軍大破趙軍於邯鄲,圍趙王歇於巨鹿。
趙王歇告急於楚懷王。懷王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率五萬楚軍救趙。宋義率軍滯留於漳水之南,無意進取。時已冬初,大雨竟日,士卒飢寒。項羽斬殺宋義,率軍渡過漳水,破釜沉舟,與秦軍大戰於巨鹿。楚軍猛攻王離,以一當十,喊聲震天。當時,來救趙的義軍十幾支,均作壁上觀,見楚軍之威,無不驚懼。項羽大破王離,斬秦軍二十餘萬。章邯率秦軍殘部退往洹水。諸侯皆歸附項羽,項羽號稱諸侯上將軍。時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初。
王離敗亡後,秦二世多次派人責備章邯,章邯恐懼,派長史欣去咸陽陳述軍情,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讓其見駕,並准備殺長史欣。長史欣逃回後,章邯深感絕望。
項羽命趙將申陽率軍攻克滎陽、洛陽,阻斷章邯西退之路。然後於是年七月,大敗章邯,章邯遂降楚。項羽立章邯為雍王,長史欣為上將軍,使率秦軍為前導,向西進軍。次年十一月,項羽的大軍過洛陽,駐扎於新安城南。
秦軍向來傲慢,不少人身經百戰,曾參加過秦統一六國的戰爭,對征服的地區燒殺淫掠、無惡不作,諸侯吏卒多受其害。秦軍既降,諸侯吏卒乘勝侮辱之,秦軍將士多怨,竊竊私語道:「章邯欺騙我們投降,今能入關破秦尚可,如果失利,他們必挾我們東走,秦必盡誅我們父母妻子。」項羽及其部將聞此,以為秦降卒入關必然嘩變。於是,項羽除留章邯、長史欣、都尉翳三人外,將二十萬秦軍將士盡數坑殺。
至此,強大的秦國軍隊不復存在,新安城南的荒野埋有秦軍將士的累累白骨。
伊川縣
由於伊河貫穿縣境而稱「伊川」。東周春秋時期,為晉國勢力范圍;韓國遷都宜陽,於伊川盆地建新城縣(縣治今伊川縣城西南古城村)。西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成縣(新城易名新成),東漢改新成曰「新城」。曹魏、西晉沿襲不變。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新城縣為伊闕縣,唐代因之。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降伊闕縣為伊闕鎮(此鎮比縣低半級)。金朝廢伊闕鎮,地入鳴皋鎮,元、明、清三代沿襲不變。民國16年(1927年),馮玉祥治洛,為治匪患,析洛陽、登封、伊陽(今汝陽)、臨汝四縣各一部於伊河東建立自由縣,縣政府駐白沙;又析洛陽、嵩縣、伊陽、宜陽四縣各一部於伊河西建平等縣,縣政府駐大辛店。民國21年(1932年)二縣合並為伊川縣,縣政府駐府店。解放後,仍置伊川縣。
伊川作為縣名雖然不足八十年,但作為地名歷史您久。唐·李德裕《伊川晚眺》雲:「桑葉初黃梨葉紅,伊川落日盡無風。漢儲何假終南客,甪里先生在谷中。」 唐·宋之問《七古·寒食還陸渾別業》雲:「洛陽城裡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旦別河橋楊柳風,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春。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北宋理學家程頤,其故居在伊水之演,故字伊川,世人稱其伊川先生。
汝陽縣
在北汝河之北(陽)而得名。北汝河屬淮河流域潁河水系,發源於嵩縣車村龍池漫山西北麓摞摞溝,東北流經車村、木植街、黃庄鄉,至靳村鄉河口村入汝陽縣境,再向東流經汝陽縣城,至小店鄉王莊出境入汝州市,境內河長102公里,流域面積2055.9平方公里。
汝陽縣原名「伊陽縣」。唐貞元八年(792年)析陸渾縣西南部於伊水上游北岸置伊陽縣(今嵩縣舊縣村)。該縣因在伊水之陽而得名。五代時,陸渾縣省入伊陽縣,伊陽縣治所沿伊河向下遷到前陸渾縣城,開始管轄汝陽縣地域西部。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省伊陽縣,其地入嵩州。明朝憲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今汝陽地域人口增殖,因無縣治管理不便,於是析汝州、嵩縣、魯山縣各一部單獨置縣,在汝陽盆地汝河北岸原故縣鎮基礎上擴建為縣城(即今汝陽縣城),取名伊陽縣。1959年,因伊陽縣之名與其伊水方位不符,且與「宜陽」諧音,易名為「汝陽縣」。
嵩縣
來源於嵩州之名。唐武德四年 ,以陽城(登封)、嵩陽(登封)、陽翟(縣治今禹州)、康城(今汝州)設州,因轄嵩山,取名嵩州。北宋廢此州。宋朝廌《登嵩頂》一詩雲:「朅來古嵩州,攜手登太室。」
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升伊陽為順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順州為嵩州(州治在今嵩縣城),嵩州轄區較大,一部分為原嵩州故地,故稱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嵩州為嵩縣。此後因之。
欒川縣 古名鸞川。以鸞水(今伊河)源於此,得名鸞川。元代以後「鸞」演變為欒,鸞川變稱為「欒川」。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從伊陽縣中析出鸞川地,單置欒川鎮;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鸞川鎮升為縣;金海陵王貞元二年(1154年),降鸞川縣為鎮。元、明、清三代設鎮。1947年1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豫陝鄂軍區野戰縱隊首次解放欒川鎮。9月30日,析嵩縣的獅子廟、秋扒、潭頭,盧氏縣的三川、陶灣、欒川、廟子、合峪、劉坪、東溝、硯堂、康莊、廟灣、重渡、湯下、平涼河、大清溝與欒川鎮合並為欒川縣。
洛寧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唐軍在李世民率領下在熊耳縣(今洛寧)大敗王世充的軍隊,在這里築城,取名永固城,改熊耳縣為永寧縣,徙縣治於永固城(今縣城所在地)。永寧即永遠安寧之意。據民國六年《洛寧縣志》:「縣曰永寧,示罷兵鞍井裡之意。」後世因之。民國3年(1914年),永寧縣改名洛寧縣。改名的原因是,永寧把近洛河,洛河連年泛濫,改名「洛寧」是希望洛河安寧之意。
老城區
老城區是洛陽古都現存風格最老的城區。因以宋河南府城為主體,故稱「老城區」。老城自北宋建河南府城,歷經金元明清四代連續修築,城址基本不變。
北宋重建河南府城,是為現代老城之前身。西京留守府、河南府、洛陽縣衙均建其中。金以洛陽為中京,改河南府為金昌府,京、府、縣三級機構也在其內。明朝老城內除府縣兩級機構外,還有伊王府和福王府,二府遺址在清嘉慶時稱迎恩寺,建國後稱青年宮。清河南府、洛陽縣兩級機構沿駐老城東北隅。民國時期,河洛道尹公署、河南省長公署及行都國民政府、第十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均駐於此。
西工區
「西工」之意源於西工兵營。西工兵營位於今洛陽市西工區中州中路兩側,由袁世凱組織於1914年興建,在洛陽,甚至在我國近現代史上有著重要意義,許多重大的軍事、政治事件與之密切相關。現存的吳佩孚司令部舊址是西工兵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宣統(溥儀)宣告自行「遜位」,清代結束。清代共歷10帝、267年。不久,孫中山也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3月,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為實現其篡權稱帝的真正目的,袁世凱選定洛陽作為屯兵之地,在此修建新式兵營,訓練新式陸軍。他委派官員到洛陽勘察地形,規劃選址,決定在東起五門屯、西至靈官廟、南抵下池、北到金谷園的區域內修建兵營。從1914年開始,建窯燒磚,並招集石家莊等地的建築商齊集洛陽,進行大規模的建設。經過兩年的緊張施工,西工兵營初具規模,共耗資170萬兩。營房全部為磚木結構,木料則是從東北運來的紅松。由於該工程位於當時洛陽城的西關外,當地人多來此打工,所以稱這里為「西工地」,後簡稱「西工」,這便是今天「西工」這一地名的由來。
袁世凱同時還決定,在鞏縣(今鞏義市)建造兵工廠,製造武器,積極加強軍事實力。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整個工程竣工不久,他便倒台身死。於是,第一次進駐西工兵營的不是袁世凱,而是皖系軍閥、北洋陸軍第七師張敬堯部。後至1920年,直系軍閥吳佩孚以直、魯、豫巡閱副使的身份,帶領第三師進駐西工兵營達4年之久。吳佩孚駐洛,擴大西工兵營到1萬多畝,成為洛陽老城以西又一新城區。
西工兵營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大體呈東北、西南走向,佔地200萬平方米,建營房5000餘間。整個營房完全是按照北洋陸軍師的建制而興建的,即步兵四個團,騎兵、炮兵各一個團,工兵、輜重各一個營。兵營北側的四座營房住步兵團,南側西面的四座營房住炮兵團,騎兵集中在南側東面的一座大營房內。工兵營、輜重營住在西側兩座較小的營房內。營區中央為司令部和大操場。司令部平面呈「目」字形,前後共三進院落,有南北並列的三座大瓦房,兩側為廂房,建築布局與傳統的四合院相近。
西工兵營以司令部為中心,營房分布其周圍。司令部門前有東西大道,道南有閱兵台,道北有地下會議室(即廣寒宮),閱兵場以南還有六處院落。司令部東為花園,另有高級住室一處,室內有地下室,經地下室暗道可通往飛機場和火車站。
西工兵營西半部的北、西、南三面修建有壕溝,兵營西北部(今西小屯村)有電廠;兵營西南壕溝外的七里河澗水東有兵器物資庫;兵營北有飛機場和金谷園火車站;兵營東有營市街(今西工區小街附近)和公館街(今洛陽市政府家屬院一帶),兩處共建有房屋1300餘間,主要功能是為兵營服務。
1956年3月,正式成立西工區。
瀍河區
1953年,瀍東回族自治區(鄉級)成立,1957年11月15日,易名為瀍河回族區,升為縣級區。瀍河區之名源於穿越該區的瀍河。
瀍河是一條歷史文化名河。《尚書》中的「洛誥」篇雲:「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記載周公營建洛邑曾在瀍水兩岸考察占卜。
《水經.瀍水注》雲:「瀍水出河南谷城縣北山,縣北有朁亭,瀍水出其北梓澤中,梓澤,地名也。……《周書》曰:我卜瀍水西。謂斯水也。」經考察,瀍水發源於孟津橫水鄉東部的潛亭山,向東南流經麻屯、朝陽等鄉,在前李村進入洛陽市區,穿城區而過,至工農村匯入洛河,全長30公里,集水面積205平方公里。其中城區段長3.45公里,匯流面積40.73平方公里。
澗西區
1954年,國家選定澗西為工業區,次年7月18日,澗西工業區基本建成,洛陽市設 「澗西區」。 澗西區因在澗河之西而得名。
澗河是一條歷史文化名河。《尚書》之《禹貢》、《洛誥》中,伊、洛、瀍、澗四河並列,為大禹治水、周公卜宅之核心區域。澗河為洛河的第二大支流,發源於三門峽市陝縣觀音堂北馬頭山,向東流經澠池、義馬,至新安縣鐵門鎮入洛陽市境,再向東經磁澗後,穿市區至瞿家屯入洛河,全長105公里,集水面積1349平方公里。
洛龍區
2000年5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洛陽市郊區更名為洛龍區,區人民政府駐地由西工區凱旋東路遷至關林鎮,現洛河南新城區開元大道中段。洛龍區北界洛河,南括龍門山,故區名取名於洛水、龍門山。洛龍區的前身是洛陽市郊區、洛陽縣等。
吉利區
1982年8月13日洛陽市吉利區成立。吉利區之名來源於「吉利村」。 1958年,於吉利村建孟縣吉利人民公社。1978年1月6日,為建設石化工業基地,將孟縣吉利公社、濟源縣坡頭公社的馬洞等7個大隊劃歸吉利石化工程指揮部,隸屬洛陽市。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歷朝歷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祈求的一種理想境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吉祥」。有時人們為了祝福吉祥降臨某地,會把祝福融入地名。吉利村的村名和現在的吉利區的區名都是取吉祥如意之意。
⑵ 宋朝時代河南驛在啥地方
洛陽市縣區的地名
洛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歷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不僅體現在有形的名勝古跡上,連大量無形的地名也滲透著歷史文化的氣息。在古漢語中,山之南水之北謂陽,山之北水之南為陰。古人最初多依山傍水而居,許多城市是在水邊山邊建立起來的,所以,作為歷史悠久的洛陽市,在縣區地名中,大多數與山水有關。如瀍河區、澗西區、洛龍區、宜陽、洛寧、汝陽、伊川、嵩縣、孟津、欒川。
西工區、老城區、新安、偃師、吉利等地名或反映了一段重要歷史,或反映了該地的獨特地情,或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
宜陽
是因治所與河流的相對位置,依「水北為陽,水南為陰」的原則命名的縣。宜陽,因其故城(今宜陽韓城)在宜水之北,故名宜陽。
宜陽之名,首見於《戰國策》。戰國周威烈王二年(前424年),韓國國君韓武子營建宜陽城,並從平陽遷都宜陽(縣治今宜陽縣韓城),宜陽遂為當時一代名都。
關於宜陽為韓國都城,歷史文獻有明確記載。《呂氏春秋.開春篇》高誘註:「韓氏本都弘農宜陽,其後都穎川陽翟。」《任數篇》高誘註:「康子與趙襄子共滅智伯分其地,生武子,都宜陽。」《後漢書.光武帝紀一》季賢註:「宜陽:縣名,屬弘農郡,韓國都也。」《元和郡縣圖志.河南道》陽翟縣條:「韓自宜陽移都於此。」
韓武子名啟章,韓康子之子,前425年繼位,次年遷都於宜陽。位於今韓城的宜陽故城呈長方形,由宮城、郭城兩部分組成,宮城在郭城之西北部,郭城外有護城河。宜陽故城北為秦嶺,其南麓有大冢,俗稱韓王冢,清《宜陽縣志》稱為韓昭侯墓。實際此冢為韓武子陵。宜陽故城的規模,文獻上有諸多記載。《戰國策》說:「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萬,粟支數年。」可見宜陽故城規模宏偉,人口眾多,貯積豐富。所謂「材士」,指能控弦持劍的青壯年人,加上老人小孩,人口應有30萬之眾。城方八里,即64平方里。所謂「粟支數年」,是指此城為韓國倉廩重地。按照《史記·甘茂傳》的記載,韓國上黨、南陽(太行山南)之地的財賦均歸藏於宜陽。
韓武子建都宜陽,貝有重要戰略意義。控制宜陽,即可控制中原。韓武子與魏文侯共塞秦國東進之途,使秦國「僻在雍州,不得於中國諸侯之會盟」(《史記.秦本紀》)。又「中挾洛邑,提攜周室,天子成為附庸;東越成皋,略取鄭土,伐鄭殺其君幽公」(《史記.韓世家》)。
至韓景侯時,從宜陽遷都陽翟(縣治今禹州),宜陽降為縣。因其管轄范圍廣大,包括洛陽以西、盧氏以東熊耳山、崤山之間的廣大山區,故在戰國時期享有「宜陽大縣」之名。
周顯王三十四年(公元前335年)秦軍攻韓,力圖取韓國重鎮宜陽。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遣左丞相甘茂率軍攻韓重鎮宜陽。當時宜陽有守兵十萬,韓軍憑借崤函險關,伊洛、黃河天險阻隔,頑強地抗擊秦軍,展開多次激烈戰斗,一直堅持了五個多月的時間,秦軍仍沒能佔領宜陽。這時,秦國也派來了援兵,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才攻下了宜陽。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到宜陽巡視,然後直入洛陽,以窺周室。他知道九鼎在太廟(今盛世唐庄附近)之中,遂往觀看。秦武王圍著九鼎觀覽一番,贊嘆不已。九鼎名稱各不同,鼎腹有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即古九州名)九字相別。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嘆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於是,秦王舉鼎,失手砸斷其腿,當晚去世。
宜陽歸秦,仍置縣。西魏時,於今縣城置甘棠縣(此處有甘棠樹,為召公聽政處),隋仁壽四年(604年),改甘棠為壽安。金大定元年(1161年),改壽安縣為宜陽縣,元明清、民國至今因之。
孟津縣
「津」,渡口也。孟津縣因孟津渡口而得名。孟津渡口的「孟」字來源有三說。一,上古這里為孟塗氏之國;二、此處有孟河(今負圖寺附近),有 「龍馬出於孟河」之說;三、孟,即盟,因武王會盟於此而得名。孟津為黃河中下游之分界。
商代,孟津就是繁華之地。《古史考》;「呂望嘗屠牛於朝歌,賣飲於孟津。」 呂望,即姜尚,字子牙,又叫姜子牙。他因家貧,為維持生計,年輕時曾在朝歌城裡宰牛賣肉,當過屠夫,也曾在孟津開過飯店。雖然他滿腹經綸、才華出眾,但在商朝卻懷才不遇。他已年過60,滿頭白發,閱歷過人,仍在尋機施展才能與抱負。他聽到「西伯」(周文王)正在廣求賢良,於是便在岐山西南渭水的一條叫茲泉水的源頭凡谷釣魚,等待文王。有一次西伯出獵路遇呂尚,談得十分投機。文王大喜,說:「我先君太公早就盼望有賢人來輔佐,您大概就是我先君太公盼望已久的賢人吧!」因此便稱他為太公望,並且拜他為軍師。太公望替文王謀劃了許多軍國大計,史稱「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
公元前1046年,商紂王昏亂暴虐,淫亂不止,諸侯都叛離殷商。而歸順西伯姬昌(周文王)。周文王卒,武王即位,以姜子牙、周公旦等人為輔佐,師修文王之業。武王二年,東觀兵於孟津(今洛陽孟津縣東北,時為黃河重要渡口),「諸侯不期而會盟津(孟津)者八百」,諸侯都說可以伐紂,武王則認為滅商時機還不成熟,於是退兵。不久武王滅商。
東周敬王元年(前 519年)於此設平陰邑(今白鶴)。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滅東周,改為平陰縣。兩漢沿秦制。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改為河陰縣。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析河南、洛陽、新安、王屋、濟源、河陰六縣各一部復建大基縣,縣城在黃河北。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大基縣為河清縣。北宋沿襲河清縣,太祖開寶元年(968年)移縣治於白波鎮(今孟津縣白鶴村)。金朝廢河清縣,改河清縣為孟津縣,縣治東徙孟津渡(今老城鄉花園村東北)1948年4月,孟津縣解放,縣政府駐廟護村。6月遷入保障村,10月遷長華鎮(即今縣城所在地)。
偃師市
據《讀史方輿紀要》:「周武伐紂,回師息戎,因我偃師」。周武王伐紂之後,回師西亳,息偃戎師,馬放南山,牛放桃林,表示不再用兵,偃師因此而得名。因此,西亳從周代時始稱「偃師」。
西亳為商湯之都,即今偃師商城。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商本是黃河下游的一個古老的部落,為東夷族的一支。夏朝時屬於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商部族經常遷徙。從契至湯十四世,共遷徙八次。商部族活動的主要地區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東的西南部。商經過五百年而強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最後經鳴條之戰滅掉了夏。商湯攻克夏都斟(鄩)之後,決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後,商湯從南亳遷此,史稱西亳。
商都西亳在何處?這是數千年來歷史上的一個疑案。我們根據有關史料和新的考古發現,加以探索,找出西亳的位置。《史記·殷本紀》正義雲:「亳,偃師城也。湯即位居南亳,後徙西亳也。」《漢書·地理志》雲:「湯即位居南亳,後徙西亳。在偃師西十四里。」又雲 :「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這西亳在洛陽偃師屍鄉。
1983年,中國社科院在洛陽偃師屍鄉溝、大槐樹、塔庄一帶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這座商城遺址。從此揭開了西亳的秘密,結束了數千年來關於西亳的歷史疑案,這是國內外史學界的一件重大發現。商城總面積為190萬平方米。城內南中部有宮殿遺址。宮城呈正方形。大殿之後,有幾座宮殿建築,東西對峙,系王宮所在地。城內道路縱橫,井然有條。城外有環城道路。這座規模宏大的商城遺址,顯然是按照都城的規格建造的。據碳14測定的絕對年代,屬商朝早期的城池。洛陽偃師屍鄉的商文化遺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書紀年》載:「湯居西亳,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亳遷於囂。」《史記·殷本紀》又載:「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又雲:「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去亳徙河北。」由此可以看出,商朝曾兩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計230年,歷經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計170年,經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九帝王。商代兩次都西亳,共 19帝,400餘年。
至秦滅周,置偃師縣。同時,在偃師縣之南建有緱氏(因緱山得名)縣。北宋慶歷二年(1042年)廢偃師縣,留緱氏縣。四年(1044年)復置。熙寧五年(1072年)降偃師縣為鎮,再入緱氏縣。八年(1075年)恢復偃師縣,降緱氏縣為鎮,歸屬偃師縣。至金統治洛陽,建金昌府,再復緱氏縣。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緱氏縣,其地並入偃師縣,此後,緱氏一直為偃師縣下屬鄉鎮,不再獨置。
1995年,撤銷偃師縣,建立偃師市。
新安縣
秦國所置的縣,因此地原屬韓國,秦攻韓,先出函谷攻取關外澠池一帶,故秦趙有澠池會盟之事,為秦新的平韓安定之地,故稱新安。秦趙會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真實故事,司馬遷的《史記》把當年的「澠池會盟」描寫得有聲有色,戲曲《將相和》把秦趙會盟表現得栩栩如生。這個故事發生在秦新安縣(今澠池縣),古秦趙會盟台位於澠水和羊河之間,高約18米,頂部有一錐形碑亭,碑上刻有隸書「古秦趙會盟台」字樣,幾經修葺、重建。該遺址為澠池縣新十六景之一。
秦的新安縣城在今澠池縣東部。西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新安縣治東遷函谷關西側(今新安縣城區)。此後,各代均置此縣。
「新安」之名首見於《史記.項羽本記》。該書詳細記載了項羽在新安坑殺降卒的事情。秦始皇在十年內掃平六國,一統天下,主要是有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隊,有一批運籌帷幄、勇冠三軍的善戰之將。秦帝國建立後,始皇選拔大批將領充任全國各級官吏,建立由邊防軍、京師軍和地方軍構成的軍事體系。他希望依靠強大的武力威鎮天下,以使江山永固,帝位恆傳。
始皇死後,秦二世迫令蒙恬、蒙毅父子自殺,王翦、王賁父子也相繼病卒。秦之名將惟剩王賁之子王離和李由、楊熊等數人。當時,王離率軍二十萬正與匈奴對峙。
章邯本非軍事將領,而是一個稅官。當陳勝部下周章進攻至戲時,章邯臨危受命,率七十萬驪山刑徒東擊義軍。章邯斬周章於澠池,逐陳勝於陳縣。
秦將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六國貴族紛紛起兵復國。項梁、項羽叔侄起兵於吳,聞陳勝死,復立楚懷王孫心為楚王,仍稱懷王。項梁派兵與章邯大戰於雍丘,大破秦軍。至此,由驪山刑徒組成的秦軍基本消失。秦二世命各地秦軍支援章邯,章邯率此勁旅大敗楚軍於定陶,項梁敗死。
章邯見楚地已平,於是率近三十萬秦軍渡過黃河以攻趙、燕。同時,王離率二十萬邊防軍南下。兩支秦軍大破趙軍於邯鄲,圍趙王歇於巨鹿。
趙王歇告急於楚懷王。懷王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率五萬楚軍救趙。宋義率軍滯留於漳水之南,無意進取。時已冬初,大雨竟日,士卒飢寒。項羽斬殺宋義,率軍渡過漳水,破釜沉舟,與秦軍大戰於巨鹿。楚軍猛攻王離,以一當十,喊聲震天。當時,來救趙的義軍十幾支,均作壁上觀,見楚軍之威,無不驚懼。項羽大破王離,斬秦軍二十餘萬。章邯率秦軍殘部退往洹水。諸侯皆歸附項羽,項羽號稱諸侯上將軍。時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初。
王離敗亡後,秦二世多次派人責備章邯,章邯恐懼,派長史欣去咸陽陳述軍情,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讓其見駕,並准備殺長史欣。長史欣逃回後,章邯深感絕望。
項羽命趙將申陽率軍攻克滎陽、洛陽,阻斷章邯西退之路。然後於是年七月,大敗章邯,章邯遂降楚。項羽立章邯為雍王,長史欣為上將軍,使率秦軍為前導,向西進軍。次年十一月,項羽的大軍過洛陽,駐扎於新安城南。
秦軍向來傲慢,不少人身經百戰,曾參加過秦統一六國的戰爭,對征服的地區燒殺淫掠、無惡不作,諸侯吏卒多受其害。秦軍既降,諸侯吏卒乘勝侮辱之,秦軍將士多怨,竊竊私語道:「章邯欺騙我們投降,今能入關破秦尚可,如果失利,他們必挾我們東走,秦必盡誅我們父母妻子。」項羽及其部將聞此,以為秦降卒入關必然嘩變。於是,項羽除留章邯、長史欣、都尉翳三人外,將二十萬秦軍將士盡數坑殺。
至此,強大的秦國軍隊不復存在,新安城南的荒野埋有秦軍將士的累累白骨。
伊川縣
由於伊河貫穿縣境而稱「伊川」。東周春秋時期,為晉國勢力范圍;韓國遷都宜陽,於伊川盆地建新城縣(縣治今伊川縣城西南古城村)。西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成縣(新城易名新成),東漢改新成曰「新城」。曹魏、西晉沿襲不變。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新城縣為伊闕縣,唐代因之。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降伊闕縣為伊闕鎮(此鎮比縣低半級)。金朝廢伊闕鎮,地入鳴皋鎮,元、明、清三代沿襲不變。民國16年(1927年),馮玉祥治洛,為治匪患,析洛陽、登封、伊陽(今汝陽)、臨汝四縣各一部於伊河東建立自由縣,縣政府駐白沙;又析洛陽、嵩縣、伊陽、宜陽四縣各一部於伊河西建平等縣,縣政府駐大辛店。民國21年(1932年)二縣合並為伊川縣,縣政府駐府店。解放後,仍置伊川縣。
伊川作為縣名雖然不足八十年,但作為地名歷史您久。唐·李德裕《伊川晚眺》雲:「桑葉初黃梨葉紅,伊川落日盡無風。漢儲何假終南客,甪里先生在谷中。」 唐·宋之問《七古·寒食還陸渾別業》雲:「洛陽城裡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旦別河橋楊柳風,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春。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北宋理學家程頤,其故居在伊水之演,故字伊川,世人稱其伊川先生。
汝陽縣
在北汝河之北(陽)而得名。北汝河屬淮河流域潁河水系,發源於嵩縣車村龍池漫山西北麓摞摞溝,東北流經車村、木植街、黃庄鄉,至靳村鄉河口村入汝陽縣境,再向東流經汝陽縣城,至小店鄉王莊出境入汝州市,境內河長102公里,流域面積2055.9平方公里。
汝陽縣原名「伊陽縣」。唐貞元八年(792年)析陸渾縣西南部於伊水上游北岸置伊陽縣(今嵩縣舊縣村)。該縣因在伊水之陽而得名。五代時,陸渾縣省入伊陽縣,伊陽縣治所沿伊河向下遷到前陸渾縣城,開始管轄汝陽縣地域西部。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省伊陽縣,其地入嵩州。明朝憲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今汝陽地域人口增殖,因無縣治管理不便,於是析汝州、嵩縣、魯山縣各一部單獨置縣,在汝陽盆地汝河北岸原故縣鎮基礎上擴建為縣城(即今汝陽縣城),取名伊陽縣。1959年,因伊陽縣之名與其伊水方位不符,且與「宜陽」諧音,易名為「汝陽縣」。
嵩縣
來源於嵩州之名。唐武德四年 ,以陽城(登封)、嵩陽(登封)、陽翟(縣治今禹州)、康城(今汝州)設州,因轄嵩山,取名嵩州。北宋廢此州。宋朝廌《登嵩頂》一詩雲:「朅來古嵩州,攜手登太室。」
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升伊陽為順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順州為嵩州(州治在今嵩縣城),嵩州轄區較大,一部分為原嵩州故地,故稱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嵩州為嵩縣。此後因之。
欒川縣 古名鸞川。以鸞水(今伊河)源於此,得名鸞川。元代以後「鸞」演變為欒,鸞川變稱為「欒川」。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從伊陽縣中析出鸞川地,單置欒川鎮;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鸞川鎮升為縣;金海陵王貞元二年(1154年),降鸞川縣為鎮。元、明、清三代設鎮。1947年1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豫陝鄂軍區野戰縱隊首次解放欒川鎮。9月30日,析嵩縣的獅子廟、秋扒、潭頭,盧氏縣的三川、陶灣、欒川、廟子、合峪、劉坪、東溝、硯堂、康莊、廟灣、重渡、湯下、平涼河、大清溝與欒川鎮合並為欒川縣。
洛寧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唐軍在李世民率領下在熊耳縣(今洛寧)大敗王世充的軍隊,在這里築城,取名永固城,改熊耳縣為永寧縣,徙縣治於永固城(今縣城所在地)。永寧即永遠安寧之意。據民國六年《洛寧縣志》:「縣曰永寧,示罷兵鞍井裡之意。」後世因之。民國3年(1914年),永寧縣改名洛寧縣。改名的原因是,永寧把近洛河,洛河連年泛濫,改名「洛寧」是希望洛河安寧之意。
老城區
老城區是洛陽古都現存風格最老的城區。因以宋河南府城為主體,故稱「老城區」。老城自北宋建河南府城,歷經金元明清四代連續修築,城址基本不變。
北宋重建河南府城,是為現代老城之前身。西京留守府、河南府、洛陽縣衙均建其中。金以洛陽為中京,改河南府為金昌府,京、府、縣三級機構也在其內。明朝老城內除府縣兩級機構外,還有伊王府和福王府,二府遺址在清嘉慶時稱迎恩寺,建國後稱青年宮。清河南府、洛陽縣兩級機構沿駐老城東北隅。民國時期,河洛道尹公署、河南省長公署及行都國民政府、第十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均駐於此。
西工區
「西工」之意源於西工兵營。西工兵營位於今洛陽市西工區中州中路兩側,由袁世凱組織於1914年興建,在洛陽,甚至在我國近現代史上有著重要意義,許多重大的軍事、政治事件與之密切相關。現存的吳佩孚司令部舊址是西工兵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宣統(溥儀)宣告自行「遜位」,清代結束。清代共歷10帝、267年。不久,孫中山也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3月,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為實現其篡權稱帝的真正目的,袁世凱選定洛陽作為屯兵之地,在此修建新式兵營,訓練新式陸軍。他委派官員到洛陽勘察地形,規劃選址,決定在東起五門屯、西至靈官廟、南抵下池、北到金谷園的區域內修建兵營。從1914年開始,建窯燒磚,並招集石家莊等地的建築商齊集洛陽,進行大規模的建設。經過兩年的緊張施工,西工兵營初具規模,共耗資170萬兩。營房全部為磚木結構,木料則是從東北運來的紅松。由於該工程位於當時洛陽城的西關外,當地人多來此打工,所以稱這里為「西工地」,後簡稱「西工」,這便是今天「西工」這一地名的由來。
袁世凱同時還決定,在鞏縣(今鞏義市)建造兵工廠,製造武器,積極加強軍事實力。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整個工程竣工不久,他便倒台身死。於是,第一次進駐西工兵營的不是袁世凱,而是皖系軍閥、北洋陸軍第七師張敬堯部。後至1920年,直系軍閥吳佩孚以直、魯、豫巡閱副使的身份,帶領第三師進駐西工兵營達4年之久。吳佩孚駐洛,擴大西工兵營到1萬多畝,成為洛陽老城以西又一新城區。
西工兵營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大體呈東北、西南走向,佔地200萬平方米,建營房5000餘間。整個營房完全是按照北洋陸軍師的建制而興建的,即步兵四個團,騎兵、炮兵各一個團,工兵、輜重各一個營。兵營北側的四座營房住步兵團,南側西面的四座營房住炮兵團,騎兵集中在南側東面的一座大營房內。工兵營、輜重營住在西側兩座較小的營房內。營區中央為司令部和大操場。司令部平面呈「目」字形,前後共三進院落,有南北並列的三座大瓦房,兩側為廂房,建築布局與傳統的四合院相近。
西工兵營以司令部為中心,營房分布其周圍。司令部門前有東西大道,道南有閱兵台,道北有地下會議室(即廣寒宮),閱兵場以南還有六處院落。司令部東為花園,另有高級住室一處,室內有地下室,經地下室暗道可通往飛機場和火車站。
西工兵營西半部的北、西、南三面修建有壕溝,兵營西北部(今西小屯村)有電廠;兵營西南壕溝外的七里河澗水東有兵器物資庫;兵營北有飛機場和金谷園火車站;兵營東有營市街(今西工區小街附近)和公館街(今洛陽市政府家屬院一帶),兩處共建有房屋1300餘間,主要功能是為兵營服務。
1956年3月,正式成立西工區。
瀍河區
1953年,瀍東回族自治區(鄉級)成立,1957年11月15日,易名為瀍河回族區,升為縣級區。瀍河區之名源於穿越該區的瀍河。
瀍河是一條歷史文化名河。《尚書》中的「洛誥」篇雲:「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記載周公營建洛邑曾在瀍水兩岸考察占卜。
《水經.瀍水注》雲:「瀍水出河南谷城縣北山,縣北有朁亭,瀍水出其北梓澤中,梓澤,地名也。……《周書》曰:我卜瀍水西。謂斯水也。」經考察,瀍水發源於孟津橫水鄉東部的潛亭山,向東南流經麻屯、朝陽等鄉,在前李村進入洛陽市區,穿城區而過,至工農村匯入洛河,全長30公里,集水面積205平方公里。其中城區段長3.45公里,匯流面積40.73平方公里。
澗西區
1954年,國家選定澗西為工業區,次年7月18日,澗西工業區基本建成,洛陽市設 「澗西區」。 澗西區因在澗河之西而得名。
澗河是一條歷史文化名河。《尚書》之《禹貢》、《洛誥》中,伊、洛、瀍、澗四河並列,為大禹治水、周公卜宅之核心區域。澗河為洛河的第二大支流,發源於三門峽市陝縣觀音堂北馬頭山,向東流經澠池、義馬,至新安縣鐵門鎮入洛陽市境,再向東經磁澗後,穿市區至瞿家屯入洛河,全長105公里,集水面積1349平方公里。
洛龍區
2000年5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洛陽市郊區更名為洛龍區,區人民政府駐地由西工區凱旋東路遷至關林鎮,現洛河南新城區開元大道中段。洛龍區北界洛河,南括龍門山,故區名取名於洛水、龍門山。洛龍區的前身是洛陽市郊區、洛陽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