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潁川區
媽的你是智障?長葛就是以前的潁川
『貳』 許昌的五縣一區都是哪裡
截至2018年12月許昌下轄,2個區,2個市和2個縣。
許昌市轄魏都、建安兩個區,禹州、長葛兩個市,和兩個縣鄢陵和襄城。1988年6月25日,禹縣改為禹州市。1993年12月14日,長葛縣改為長葛市。
許昌屬河南省轄地級市,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2017年總人口495.63萬人。同年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許昌潁川區擴展閱讀
許昌地處中原,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許昌古文化旅遊資源有史前文化系列、漢文化系列、三國文化系列、寺廟建築文化系列、鈞瓷文化系列。2018年3月成為第一批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城市。
許昌為魏五都之一,魏國魏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1986年1月18日,許昌地區撤縣為市,升為地級市。2016年12月11日,設立許昌市建安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許昌
『叄』 三國演義中的穎川是靠近哪個城市許昌還是汝南,許昌屬於豫州嗎
古郡名。潁川在歷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設立以後一直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回最為繁華的地方,治所在答今河南省禹州市,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帝生於此,夏禹建都於此,因此成為中國眾多姓氏的發祥地。歷史上潁川人才輩出,數不勝數。唐朝改潁川縣為長社縣,改潁川郡為許州。從此潁川不再作為地名存在,甚至原潁州之名也歸屬了潁水下游的原汝陰郡(郡治汝陰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北宋時,在此建潁昌府,之後基本稱許州。
『肆』 許昌市有多少鄉鎮
截至2019年6月,許昌市有76個鄉鎮,其中有16個鄉和60個鎮。
截至2019年6月,許昌市轄魏都、建安2個區,禹州、長葛2個市和鄢陵、襄城2個縣;16個鄉,60個鎮和29個街道辦事處;1702個村民委員會,754個居委會;12965個村民小組。
1、魏都區下轄:西大街道、東大街道、西關街道、南關街道、北大街道、五一路街道、高橋營街道、丁庄街道、半截河街道、七里店街道、文峰街道、新興街道;
2、建安區下轄:將官池鎮、五女店鎮、尚集鎮、蘇橋鎮、蔣李集鎮、張潘鎮、靈井鎮、陳曹鄉、鄧庄鄉、小召鄉、河街鄉、桂村鄉、椹澗鄉、榆林鄉、長村張鄉、艾庄回族鄉;
3、禹州市下轄:潁川街道辦事處、韓城街道辦事處、鈞台街道辦事處、夏都街道辦事處、神垕鎮、方山鎮、順店鎮、無梁鎮、鴻暢鎮、梁北鎮、古城鎮、火龍鎮、文殊鎮、鳩山鎮、
褚河鎮、郭連鎮、范坡鎮、朱閣鎮、淺井鎮、花石鎮、方崗鎮、萇庄鄉、張得鄉、小呂鄉、磨街鄉、山貨回族鄉;
4、長葛市下轄:建設路街道、長興路街道、長社路街道、金橋路街道、和尚橋鎮、坡胡鎮、後河鎮、石固鎮、老城鎮、南席鎮、大周鎮、董村鎮、增福廟鄉、官亭鄉、石象鎮、古橋鎮;
5、鄢陵縣下轄:金匯區、安陵鎮、馬欄鎮、柏梁鎮、望田鎮、張橋鎮、陶城鎮、大馬鎮、陳化店鎮、南塢鄉、只樂鄉、彭店鄉、馬坊鄉;
6、襄城縣下轄:城關鎮、潁橋回族鎮、麥嶺鎮、潁陽鎮、王洛鎮、紫雲鎮、庫庄鎮、十里鋪鎮、山頭店鎮、湛北鄉、茨溝鄉、丁營鄉、姜庄鄉、范湖鄉、雙廟鄉、汾陳鄉。
(4)許昌潁川區擴展閱讀:
許昌市行政區劃沿革:
1953年1月,淮陽專區所屬周口市及扶溝、商水、西華三縣劃入許昌專區。
1954年9月,臨汝縣劃入洛陽專區。
1958年4月,撤銷周口市,設鎮,劃入商水縣。同年12月,平頂山市劃入許昌專區。
1960年,撤銷許昌縣,並入許昌市(今魏都區)。1961年10月,恢復許昌縣建制。
1964年3月,平頂山市改稱平頂山特區,從許昌專區劃出。
1965年5月,扶溝、西華、商水3縣劃入周口專區。
1970年,許昌專區改稱許昌地區,轄禹縣、長葛縣、許昌縣、鄢陵縣、臨潁縣,郾城縣、舞陽縣、襄城縣、葉縣、寶豐縣、魯山縣、郟縣12縣和許昌市(今魏都區)、漯河市。
1979年,舞鋼區從平頂山市劃入許昌地區。1982年11月復劃入平頂山市。
1983年10月,許昌地區所屬的魯山、寶豐、葉縣劃入平頂山市。
1986年2月,許昌地區撤銷,許昌市升為省轄市,轄魏都區、許昌縣、長葛縣、鄢陵縣、禹縣。襄城、郟縣劃歸平頂山市。舞陽、臨潁、郾城劃歸漯河市。
1988年6月25日,禹縣改為禹州市。
1993年12月14日,長葛縣改為長葛市。
1997年8月25日,襄城縣從平頂山市劃入許昌市。
『伍』 潁川縣屬於哪個省份
在現在的河南。
潁川是古郡名。潁川在歷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設立以後一直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陸』 潁川郡到底在哪裡
潁川郡,常訛誤成穎川郡[1]。潁川郡本是中國古代秦朝至唐朝的一個郡級行政區,地處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因潁水流過境內而得名。
西漢漢高祖五年,高祖封韓王信到此,故改稱韓國。次年,韓王信轉封太原郡,恢復穎川郡之名,仍治陽翟,統縣20,漢武帝後屬豫州刺史部。東漢沿置,轄區大體相仿,領17縣。
東漢末年三國初期,曹操遷漢獻帝到郡內許縣,這里成為東漢名義上的首都,也稱許都[2]。曹丕代漢後,改許為許昌,成為穎川郡郡治,而原治所陽翟及西北部地區被劃歸河南尹(治所在曹魏都城雒陽)。西晉時,穎川郡西南部分置襄城郡(包括今天平頂山市),轄區略為縮小並東移,仍治許昌,統縣9。
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郡置更迭較多,北魏曾分置穎川郡、南穎川郡,東魏曾在此置穎州。隋朝設穎川郡,治穎川縣(今許昌市市區)。唐朝改穎川縣為長社縣[3],改穎川郡為許州。從此穎川不再作為地名存在,甚至原穎州之名也歸屬了穎水下游的原汝陰郡(郡治汝陰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北宋時,在此建穎昌府,之後基本稱許州。
[編輯] 地理
穎川郡地處洛陽東南,黃河淮河流域之間,又有潁水、汝水、淯水等數條河流經過,從先秦時期開始就是文化政治經濟等較為發達的地區,而且又是南北交通要沖之一。漢高祖劉邦之所以僅封韓王一年便改封,就是因為此地過於緊要,恐怕將來發生變故。到曹操遷漢獻帝到許都後,這里也成為三國前期軍事沖突的目標之一,多次有各路諸侯商議策劃攻擊。
『柒』 東漢三國里,宛城和新野附近的潁川,是現在哪個地方別跟我說許昌附近的那個了,應該是地方重名了。
潁川,郡名,以潁水得名,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轄境相當今河南登封市、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葉縣、舞陽以北地。其後治所屢有遷移,轄境漸小,最大時管轄至今駐馬店地區。
范圍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許昌市、平頂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長葛市等地,轄12縣:許縣(今許昌縣)、陽翟縣(今禹州市)、長社縣(今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等,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戰國時韓都城)。
宛城和新野都屬於南陽郡下轄的縣,而潁川是和南陽郡相鄰的郡,他是個郡不是具體的縣。
『捌』 古時的潁川現在是哪裡求大神幫助
潁川,郡名,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潁水得名。治所在 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轄境相當今河南登封市、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葉縣、舞陽以北地。
『玖』 許昌市魏都區潁川路是不是改名字了
沒有吧 怎麼了
『拾』 三國時期當時叫穎川的地方現在叫什麼在什麼位置
1、穎川在今河南省禹州市
2、歷史沿革
秦代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潁水得名,范圍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許昌市、平頂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長葛市等地,轄12縣:許縣(今許昌縣)、陽翟縣(今禹州市)、長社縣(今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等,治所在陽翟
(今河南禹州,戰國時韓都城)。《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潁川。」[1]
西漢
西漢漢高祖五年,高祖封韓王信到此,故改稱韓國。次年,韓王信轉封太原郡,恢復潁川郡之名,仍治陽翟,統縣20,漢武帝後屬豫州刺史部。東漢沿置,轄區大體相仿,領17縣。
東漢
東漢末年三國初期,曹操遷漢獻帝到郡內許縣,這里成為東漢名義上的首都,也稱許都。曹丕代漢後,改許為許昌,成為潁川郡郡治,而原治所陽翟及西北部地區被劃歸河南尹(治所在曹魏都城雒陽)。西晉時,潁川郡西南部分置襄城郡(包括今天平頂山市),轄區略為縮小並東移,仍治許昌,統9縣。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魏稱潁川郡,屬豫州,許昌縣、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
東晉
東晉咸康二年(336年),在今安徽和縣、含山縣境僑置潁川郡(治今和縣新唐鄉後唐一帶),設邵陵、臨潁、曲陽3個僑縣。屬豫州。
北周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魏都區)。
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許昌郡(治今許昌縣張潘故城)。景平元年(423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今長葛市老城)。西魏置許昌郡(今長葛市老城)。東魏天平元年(534年)改為潁州。武定七年(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今魏都區),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北齊將潁陰縣並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二月丁丑,潁川郡改屬南豫州(治歷陽)。元嘉七年(430年)十月甲寅,改屬豫州(治睢陽,今壽縣城關鎮)。十六年閏月戊戌,復屬南豫州(仍治睢陽)。二十二年,改屬豫州(仍治睢陽)。大明三年(459年)七月丙戌,改屬南豫州(仍治歷陽),泰始二年(466年)九月,改屬東豫州(仍治歷陽)。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齊代宋,潁川郡屬西豫州(治睢陽,今壽縣城關鎮)。
中興二年(502年)四月,梁代齊潁川郡改屬豫州(治晉熙,今潛山縣梅城鎮)。
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地入東魏,廢僑置潁川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