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中亞
㈠ 鄭州為什麼那麼多回族
歷史上人口的大遷移所造成的。這和廣東省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說粵語和客家話及潮州話的人,而原來的原住民卻少得可憐一樣!
遷居移入。
河南回族人口較多,遷民移入也是重要原因。這以明代最突出。河南經元末戰亂,田園荒蕪,洪武初年,鄭州知州蘇琦建議:「招徠耕種,以實中原。」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廷下令:准許山西丁多地少或有丁無田人家,前往河南、山東、北平耕種荒地。凡願意遷徙的,立即「驗丁給田」,發給路費、耕牛、種子。洪武二十五年,負責遷民的李恪回京上奏:往彰德、衛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七府遷民事情,已經辦理完畢。到永樂年間,又徙山西太原、平陽兩府和澤、潞、遼、沁、汾五州丁多田少人家,往北京、河南等處墾田。據洪洞縣《大槐樹志》載,凡被遷徙之人無論是何原籍,一概改其籍貫為洪洞縣。據筆者的實地調查,多數回族稱其先人來自洪洞縣。孟縣丁氏家譜記載其始祖丁貴,是明洪武年間由洪洞縣遷來。禹縣山貨廠回族鄉趙姓,其「顯祖考府君趙公來義之墓」碑稱「首自洪洞而遷移河南禹境,此乃兄弟二人,長曰諱來傑,次曰諱來義。」洛陽七根椽馬《馬氏家譜》上載,七根椽馬來自洪洞,馬氏家族因丁多田少外出謀生,臨分手時共同協議以何物作為標記,將來相認好作證據,反復商酌,主意不定,見破大門樓有椽七根,遂每戶一根作為憑記,七根椽馬因此得名。據淮陽穆氏家譜載,明隆慶六年(1572),「先祖兄弟二人,兄天才,弟永祿率全家由山西洪洞縣刺林村移民而來,在城內回民區落戶。」
明代遷入開封的回民除來自洪洞縣外,還有的來自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派兵佔領中原後,兩次駕臨汴梁,1368年10月,他下令「徙北平在城兵與汴梁」12,遷民中除漢族軍民外,還有一些居住在北平城內的回回軍民。所以至今開封某些回民中,仍有其祖先是北京遷來的傳說。
4.官宦入籍。
宋代,馬依譯「精歷學,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應召入中原,厘訂歷象無差。世襲侯,與王處訥同時,後家陝西西安府涇陽縣永樂鎮。生齒日重繁,科甲聯綿,至十一世分遷河南。十一世祖諱乾,由進士出身,任南陽府知府,以宦籍家新野縣,此由陝遷豫之始」,開為官留居河南之先河。元代,回回人的社會地位雖低於蒙古族,但高於其他民族。因此,元時在河南任職的回回不少。
窩闊台汗三年(1231),回回人曷思麥里隨軍伐金,駐軍於懷(今沁陽)、孟(今孟縣)。第二年,曷思麥里以敗金軍於峰山,受命為孟州達魯花赤,佩以金符。後來進職為懷、孟、河南二十八處都達魯花赤,特許「所隸州郡不從命者,承製得籍其家」,其子密里吉又襲懷、孟達魯花赤。中統三年(1262),密里吉戰死,其子俺撒,孫忙兀帶均先後襲為懷、孟達魯花赤。曷思麥里祖孫四代在懷、孟為官,其部下有大量回回人,其後裔有定居於此地的。元朝許有壬《至正集》卷53《西域使者哈只哈心碑》載,哈只之孫凱霖葬其祖父母、父母、兄嫂弟侄於安陽。凱霖「遷林州(今林縣)達魯花赤,升奏議大夫,彰德路(今安陽)總管府達魯花赤兼本路諸軍奧魯總管府達魯花赤,管內勸農事。」這亦說明元時安陽有不少回回人居住。至元五年(1389)九月立的濟源《濟瀆重建靈異碑記》載,賽典赤·贍思丁三子忽辛河南等路宣慰司同知時,修建《濟瀆靈異碑》。至元中,贍思丁長子納速拉丁之孫也列失任懷、孟達魯花赤時重建此碑,以紀念叔祖忽辛。忽辛、也列失的後裔留居懷、孟是可能的。懷、孟州回族大姓今有閃、拜、買、丹等。原河內縣(今沁陽、博愛)回族中閃姓是大姓,是贍思丁的後裔,贍與閃字諧音。沁陽縣城北大寺萬曆十一年《重修清真寺碑記》載:「我懷有清真寺舊矣,或雲創於元至正間。」這說明回回官宦家族至遲在元末就已在豫北建立庄園、落籍久居了。
在禹州,元世祖中統四年,「回回人阿合馬領諸路轉運使。以河南鈞、徐等州俱有鐵冶,請給授宜牌,以光鼓鑄之利……阿合馬奏以禮部尚書馬曰合乃兼領已括戶三千,光煽鐵冶,歲輸鐵一百三萬七千斤,就鑄農具二十萬事」。這些括戶三千定居於此,也是今之回回的先民。特別有趣的是當地回族中有冶、鐵、盧三姓,恰似冶鐵爐之音。
元代尚有回回入任官留居河南事例。如至元十八年,回回人阿老瓦丁奉命赴南京(今開封)屯田,二十年(1285)任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副萬戶;贍思丁長子烏馬兒任陳州達魯花赤;馬合木是浚州達魯花赤;買奴任河北河南道肅政廉訪使。明清兩代,為官落籍的現象仍有。根據睢縣回族劉氏祖譜載:「後傳諱顏公於明洪武初年以錦衣衛指揮使來睢,遂為我劉氏來睢之始。」清初山東回回人聞富喜出任南陽鎮台游擊而落籍鎮平聞家營,後遷入方城縣聞崗,其後人聞遠又曾出任過新野縣守備及蕪湖協鎮,至今聞姓家族在南陽、鎮平、沈姓「祖籍江寧上元縣,明徙大姓實畿輔,隨成祖至燕,隸屬順天大光籍。至清宦遊河南,遂定居洛陽。」
5.經商入居。
這也是河南回族人口較多的一個重要歷史原因。唐時已有蕃客在豫經商。宋代周密的《癸辛雜識》載有開封回回經商事:開封的「萬歲山大洞數十,其洞中皆築以雄黃及爐甘石,雄黃則避蛇蠍,甘石則天陰能致雲霧,郁如深山窮谷。後因經宦折賣,有回回者知之,因請買,凡得雄黃數千斤,爐甘石數萬斤。」濟源縣袁姓,族譜系北京香椿胡同人,因經商於明代遷居開封東大寺,再遷沁陽水南關,清初落腳到濟源縣廟街鎮下街村。鎮平縣水姓,因經商在明代由陝西謂南縣良天坡遷居鎮平縣東柳泉北水溝村。開封馬豫光雞鴨店的馬家是清末來自南京。開封市中心牲口市一帶「馬客伙」中,有不少是經商來開封的陝甘人後裔,還有的來自北京、天津、滄州、正定、大名、保定、山東和安徽等地。山東濟寧市和菏澤市的沙馬海地方的皮毛業和皮革業很有名,不少當地手工業者移居河南東部經營皮毛業和皮革業。洛陽油坊馬《馬氏家譜》載曰:「馬氏之先,出於陝西扶鳳縣,自明朝初經商於洛,因家焉。」南陽縣黃台崗鄉小陳寨村的陳姓,原是陝西渭南縣龍井村人,清康熙二年(1663)以「芪黃為業,貿易於豫宛。」近現代因經商入居河南的回民也不在少。
元代東遷的回回人是河南回族的主要來源。河南回族人口在1953年時為37.8792萬人,1964年為47.9443萬人;1982年為73.0282萬人,占河南少數民族人口的91.25%,佔全國回族人口的10.72%;1990年86.8970萬人,佔全國回族人口的10.11%。河南回族人口增長率相對較大,自 1964--1982年的18年間,回族人口增長了52.32%,比同省漢族人口增長率高出4.51%;1982--1990年,河南回族人口增長率雖明顯減緩,但18.6%的增長率亦是不容忽視的。
河南回族回族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於河南十七個市/地的村村落落。1990年河南省回族人口在1萬以上的縣市有25個,5千至1萬的有20個,1千至5千的有46個。河南回族又集中分布於豫東和南陽盆地,僅周口、許昌、南陽、商丘四個地區,即擁有全省回民人口51%。鄭州市、開封市和洛陽市等省轄市也是回族人口分布較多的地方。1990年因回族聚居而定為少數民族行政區劃的有鄭州市管城回族區(轄區回族1.9079萬人)、開封市順河回族區(1.8431萬人)、洛陽市瀍河回族區(0.9070萬人);襄城縣穎橋、臨穎縣繁城、項城縣南頓、沈丘縣槐店、睢縣、寧陵縣城關、淮陽縣城關、太康縣城關幾個回族鎮;葉縣馬庄、郟縣姚庄、封丘縣荊鄉、禹縣山貨、民權縣伯黨-胡集、西平縣蔡寨、洛陽市郊區廛河等幾個回族鄉。
河南回族人口較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為歷史原因,或為經濟原因。
1.地處要道。
河南地處中原。唐宋時期位置特殊,洛陽是盛唐的名城,開封是北宋的都城。橫貫東西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把中阿商使密切地聯系在一起,河南是重要物資交流中心。而多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經營的香料行也大都集中於此。近年來,在河南的一些唐墓和遺址中出土了阿拉伯、波斯金銀貨幣和其他外幣,就證實了此點。他們聚居的點稱作「蕃坊」 由於各國客商雲集洛陽,致使唐朝的河南有不少「胡商」和「蕃客」,這從北宋李盼等所撰的《太平廣記》卷402《李勉》條及卷28《郗鑒》條中,可找到佐證。《太平廣記》卷28載唐代的牛肅在天寶五年(746)見到「胡商」在開封賣葯。卷420又載,開元初(713~714年)、浚儀(今開封西北)縣尉李勉任滿游廣陵,在睢縣遇到一有病的年老波斯商人,稱在此經商已經20年。宋人張知甫的《可書》中載一蕃客來開封售真龍涎香。
北宋時,大食、波斯諸國的穆斯林商人、學者、使者、宗教人士紛紛到中原開封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今來大食諸國蕃客,乞往諸州及東京(開封)買賣」(《宋會要稿》職官44)。宋朝和大食、波斯等穆斯林國家關系密切,來往頻繁,這在《宋會要稿》蕃夷四、蕃夷七、《玉海》、《宋史.大食傳》等書中都有記載。從宋太祖開寶元年(968年)至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的148年中,僅大食人就來朝貢46次。
宋王朝對對大食、波斯諸國穆斯林東來或要求定居者都給予適當的安排(《咸陽王撫滇功績》)。據安徽安慶和湖北襄樊《馬氏族譜》記載:馬依澤,西域魯穆人,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入華修歷(歷法),越二年書成,經王處納(北宋人,宋太祖時,上新歷二十卷,拜司天監卒)上之,授欽天監監正,世襲候爵,後定居陝西省涇陽縣永安鎮,成為巨族。至第十一代馬乾璣,號樞儀,南宋寧宗慶元丙辰(1196年)進士,於理宗紹定五年(1232年)四月十二日任南陽府知府,遂入籍河南新野縣,新野縣至今仍有馬乾璣的後裔。安慶、河北省中部、湖北等地有的馬姓回族是由新野遷出的。 江蘇省伊斯蘭教協會的梁全智先祖是北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年)從西域古教之地來到汴京(開封),做金瘡科御醫,皇帝賜其始祖姓梁名柱,二代以後轉入地方,成為開業學醫,御賜堂號「滋德堂」。
據載,穆罕默德二十六世孫、中亞布哈拉教主蘇菲爾於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率親屬部眾假田獵入貢京師。神宗大悅,散本部護衛五千三百餘人,農種秦淮泗之間,然後建寺立師,教理始著」。 南宋人周密《葵辛雜識》中記載,汴京的「萬歲山大洞數十,其洞中築以雄黃及爐甘石……後因經官折賣,有回回者知之,因請買,凡得雄黃數千斤,爐甘石數萬斤」。
元時,回回人「柄用尤多,大賈擅水陸利,天下名域區邑必居其津要,專其膏腴。」到了近代,由於京廣、隴海兩大鐵路的開通,河南交通地位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回回在交通要道處聚族而居。如鄭州市是兩大鐵路的交匯點,人口繼續增長,到解放前夕,僅城內回族已近7000人,聚居點已由明清以來的少數幾處擴大到北下街、清真寺街、丁光里、河東街、河陽街、城南路西段、南順城街、阜民里等多處。豫東及魯西南各縣的部分回民遷居商丘朱集火車站。民國六年(1917)數十戶回民集資賃房建立清真教堂。抗戰時期,由於戰亂,商丘車站附近的回民逐漸增多,又形成一個回民聚居點。
2.屯田落籍。
元祖至六十八年(1281年)詔令「括回回炮手散居他郡者,悉令赴南京(開封)屯田」《元史.世祖本紀》。造炮專家、宣武將軍、管軍總管阿老瓦丁率炮兵進駐開封一帶,今開封的「回回寨」就是當年回回炮手屯田處之一。距開封四十里的「荊」(現名荊鄉回族鄉,屬封丘縣管轄,原屬開封縣)也是回族聚居地,回族李姓有「軍李」和「民李」之分,「軍李」系元代屯田的軍人,而「民李」則是明洪武初年由北京宛平縣而來。
元代的嵩州(州治今伊川縣)也是回回人的一個屯田區。據《敕賜伊川書院碑》載、伊川書院的經管人勖實戴在嵩州擔任回回炮手總管兼領屯田,「此勖實戴殆為回回人而屯戍河南歟」。 鞏縣的「回回凹在縣西南三十里,元時牧馬之地。」該地以回回命名,顯然曾有回回人在該地屯田牧馬,後來發展為回回一個聚居點。
元時南陽府之設立,在至元八年(1271),「以唐、鄧、裕、嵩、汝五州屬焉。」南陽府的屯田數為「田一萬六百六十二頃七畝。」回回人為屯田總管,此地的回回定然不少。據《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在洪武年間(1368~1398年),南陽尚存61屯,其中石橋屯、瓦店屯、玉池坡(即黃池坡)等12屯,至今仍是回族聚居之地。明朝建文帝時任兵部尚書的鐵鉉,就是元朝時居住在鄧州市的回人後裔。
《元史》卷一九、成宗本紀,大德元年(1297年)十二月記載:哈喇魯軍士在襄陽、南陽等地屯田。大德五年十月記載:畏吾爾人在南陽屯田,這些畏吾爾人後來有一部分融合於回族之中。 葛邏祿是突厥之一支,有謀落、熾俟、踏實力三姓,唐初屬薛延陀,後屬西突厥乙注車鼻可汗,唐平乙注後,歸唐。657年唐以謀落部為陰山都督府,熾俟部為大漠都督府;踏實力部為玄池都督府,後又分熾俟部一部為金護州。天寶中,助回紇攻後突厥,強盛後取代突騎施佔有西突厥故地,統治七河流域,建牙於碎葉城(在楚河南)。759年曾與吐蕃、白服、突厥連兵攻回紇後失敗,一時在漠北、西域形成回鶻、黠夏斯、吐蕃、葛邏祿、大食五國爭斗的局面。840年漠北回鶻汗國亡,大部分西遷,其中十五部進入葛邏祿境內。十世紀中葉,葛邏祿與回鶻/回紇聯合建立喀喇汗國(黑汗國)。十二世紀初,葛邏祿及其黑汗國服屬於西遼,後改名哈喇魯/哈剌魯,降元。葛邏祿是突厥諸部中最先接受伊斯蘭教的部落。
從淮陽到沈丘一帶,為穆罕默德·阿丁率回回人屯田所在,沈丘縣槐店鎮老清真寺有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的建寺碑可證此事。
明代河南亦有回回屯田。封丘縣荊圪村(今荊鄉)回族李姓來源有二,但不是一,一為「軍李」,系元代屯田的軍人;一是「民李」,系明初民屯。這些屯田的回回人,有了安定的生活條件,不再流動和漂泊,形成一個個回回聚居點。現在,河南仍有不少地方冠以「回回」二字者,如開封西部的「回回寨」,南陽的瓦店屯、石橋屯、黃池陂屯、界中屯、泉庄寺屯等地,仍是回族較為集中的地方。說明河南回族人口較多是有歷史淵源的。
㈡ 黃河源的資料!
黃河(Yellow River)——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形態描述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 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 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全長5464公里, 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30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1.2~1.3米。
地理環境:從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米,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兩岸地形平緩排水不暢,形成大面積沼澤地,湖泊多;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為呂梁西波,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貌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佔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後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高出地面4-5米;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地面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窪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窪地比較開闊平展。
生態特徵
黃河幹流總共有魚類121種(亞種)幹流中純淡水魚類有98種占總數的78.4%。主要經濟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瓦氏雅羅魚、北方銅魚(鴿子魚)、鯉魚、鯽魚。黃河上游魚類種類只有16種,組成也較簡單僅有鯉科、鰍兩科的裂腹魚、句、雅羅魚、條鰍等。中下游魚類大體相似,均以鯉科為主。中游有71種魚類但缺乏自然的鰱、鱅、鯿、魴等典型平原類群的魚類,中游上段有與上游共有的裂腹魚和條鰍等,下游的魚類種類和數量都較多,有78種,其中有多種過河口魚類及半鹹水魚類。對黃河支流的調查資料統計看,據甘肅洮河、陝西渭河、涇河的魚類統計看,以渭河水域種類較多,有30種,洮河次之有11種,涇河則僅有4種。上中游支流中多數是鯉科、鰍科的小型魚類,另外有少數嘗科及鯰魚等, 經濟魚類為鯉、鯽、雅羅魚及鯰魚等。
漁業生產:黃河主要漁獲物種類也有變化幹流中的魚類,歷史上以鯉魚產量最高,「黃河鯉魚」聞名國內,現在產量已明顯下降。60年代以前中游陝晉河段鯉魚在漁獲產量中佔60~70%,居漁獲物組成的首位,據81~82年對陝西黃河港口段漁獲的調查近十多年的變化,漁獲物中鯉魚僅佔21%而以鯰魚取代主要地位佔41.1%其次為黃顙魚佔26.3%。83年對山西省平陸縣黃河幹流漁獲物調查,其中鯉魚僅為20%,而鯰魚則多達60%,成為主要漁獲物。下游山東段50年代初鯉魚在總產量中佔50~70%,到60年代則下降為15%, 至81~82年據調查又降低僅佔7.1%。黃河主要流徑的八省、區漁業勞動力的狀況為:除青海省一直沒有統計外甘肅、寧夏、內蒙、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七省、區漁業專業捕撈勞動力80年為26964人,83年降為11320人佔全國同類勞動力總數的比各為3.0%及2.1%; 兼業捕撈勞動力80年為24843人,83年增為25873人佔全國同類勞動力總數的比各為8.9%及5.7%。30多年來,黃河漁獲物中主要經濟魚類鯉魚的資源數量下降幅度很大,其漁獲群體的組成也起了相應的變化,80年代初調查黃河潼關港口河段漁獲物中的鯉魚,多數為3齡,平均每尾0.7公斤的個體佔44.7%,其次為4齡平均體重1.5公斤的個體佔28.4%。
主要漁法:黃河幹流漁業生產作業所使用的漁具漁法, 為上、中游 以刺網為多,也有地拉網,刺網有單層及三層之分, 以三重流刺網效率較好。另外還有滾釣、釣鉤及卡子等種類來多,在中游地帶僅四、五種。
漁區特性:上游裂腹魚亞科和條鰍亞科8種,中游鯉、鯽、鯰魚,下游刀鱭、鯉、草魚、鯰魚。
上游:河源至貴德,兩岸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高峰可超過4000米,河道呈's', 河源段400公里內河道曲折, 兩岸多湖泊、草地、沼澤,河水清水流穩定,水分消耗少產水量大,多湖泊,最大湖泊星宿海、鄂陵湖,氣候為高原寒冷,魚類系中亞高原區系,種類少,資源豐富。魚類資源長期未被開發利用。
中游:貴德至孟津,多徑高山峽谷,水流迅急,坡降大,貴德到劉家峽山谷極為深削,河寬50-70米,最狹處不到15米,谷深100-500米,水流湍急,狹窄崖陡,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在峽谷上修建了大型水庫,黃河出青銅峽後進入河套,形成大片沖積平原, 水流平緩,鯉鯽、鯰魚類資源較豐富。黃河流經河口鎮,折向南行,穿行秦、晉峽谷,到龍門全長只有718公里, 落差611米,比降大,龍門以下到潼關130公里河段, 納汾、渭、涇、洛諸水,水量大增, 泥沙大量淤積,河道不穩定,鯉魚資源豐富,中游經黃土高坡,攜帶大量泥沙,給下游巨大危害,是根治水害的關鍵河段。
下游:孟津至華北平原一段為下游,全長874公里,河道寬闊平坦,水流緩慢,泥沙淤積, 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5米,為地上河,魚類資源最為豐富的漁業河段, 河口洄遊魚類, 河道性魚類,定居性魚類,半鹹水魚及第水性魚類。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調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
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資料數據
長度 5464 千米
源頭海拔 4800 米
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
流域面積 752443 平方公里
源頭 青海省
注入 渤海
歷史發展
「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5000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這是人們熟知的歌曲《黃河頌》的歌詞。每當人們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就會浸沉在對黃河的無限追憶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維系炎黃子孫的血脈.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與民族情感的象徵。
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在黃河流域內已經發現了2000多處原始村落的遺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時代,祖先們就在這遼闊的土地上定居,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
新石器時代中期,散布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上的黃帝族,和當時的蚩尤族、炎帝族同為中國遠古時代的3個部族。他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後來炎帝聯合黃帝攻殺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黃帝族的人民逐漸融合,並定居在陝、甘、晉地區,共同開發黃河中下游地區。
3500多年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黃帝的後裔。他們自稱「華」或「夏」。華族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漢族人民都把黃帝奉為始祖,自稱為黃帝(也稱炎黃)的子孫。當時的華族居住在中原地區,人們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稱這一帶為「中華」。後來,華族的文化向全國各地傳播,「中華」二字便成了整個中國的名稱。
商王朝的盤庚遷都殷墟(今河南省安陽縣),他的勢力范圍已達太行山與泰山之間的華北大平原,稱為殷帝國。殷朝的文化相當發達,與當時的埃及、巴比倫並稱為3個古代帝國,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中心。在殷墟,至今還保存著刻畫挺秀、文句嚴密的甲骨書和美麗細致的青銅器皿。可是,在3個古代帝國以外的世界上,大多數人類還過著原始生活。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國是世界文化古國之一,古國的文化就在黃河的懷抱里發祥。
殷朝以後,直至北宋,近2500年,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西安(古稱長安),從西漢至隋唐,先後有11個朝代建都於此,歷時 1100多年,不僅為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為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洛陽,先後有9個朝代在此建都,歷時近千年,故稱「九朝古都」。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雲集於洛陽,為中國和世界文化寶庫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幾千年來,黃河流域是封建統治的中心,而廣大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的斗爭也接連不斷。秦末的陳勝、吳廣,兩漢的赤眉、銅馬、黃巾,隋末的瓦崗軍,唐朝的黃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等,都在黃河流域這塊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壯的史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地區是中國人民可靠的革命根據地,直至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黃河源頭
黃河發源於唐古拉山脈沱沱河,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帝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帝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帝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關於黃河的源頭歷史上曾有過多種說法。早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但沒有被公認。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實和1704年清朝的拉錫,為探求河源曾到達星宿海。因此,星宿海為河源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河源考察隊,又把約古宗列曲作為黃河正源。20多年來,雖然以錯就錯,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西部,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較為充分。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
黃河汛期
黃河每年有兩次汛期,大汛是夏季,來水主要是上游的暴雨,汛期可能延續3-4個月。小汛是春季3-4月間,來水主要是上游冰雪融化,為期較短,因為每年都是在桃花開的時候,故又稱桃花汛。
據《宋史》:說者以黃河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自立春之後,東風解凍,河邊入候水,初至凡一寸,則夏秋當至一尺,頗為信驗,故謂之「信水」。二月、三月桃華始開,冰泮兩積,川流猥集,波瀾盛長,謂之「桃華水」。春末蕪菁華開,謂之「菜華水」。四月末壟麥結秀,擢芒變色,謂之「麥黃水」。五月瓜實延蔓,謂之「瓜蔓水」。朔野之地,深山窮谷,固陰冱寒,冰堅晚泮,逮乎盛夏,消釋方盡,而沃盪山石,水帶礬腥,並流於河,故六月中旬後,謂之「礬山水」。七月菽豆方秀,謂之「豆華水」。八月菼亂華,謂之「荻苗水」。九月以重陽紀節,謂之「登高水」。十月水落安流,復其故道,謂之「復槽水」。十一月、十二月斷冰雜流,乘寒復結,謂之「蹙凌水」。水信有常,率以為准;非時暴漲,謂之「客水」。
黃河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採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上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主要湖泊
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水利樞紐
*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
*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
*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用
* 李峽水利樞紐: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准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橋梁
黃河上的第一座正式橋梁是由比利時工程公司承包修建的鄭州黃河鐵路橋。該橋1903年開工,1906年竣工。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在黃河上只有鄭州黃河鐵橋、濼口黃河大橋和蘭州的公路橋等3座由外國人設計、施工的橋梁。新中國成立後,陸續在黃河上建成幾十座大橋,使黃河天塹變成了通途。
☆ 蘭新鐵路黃河大橋
蘭新鐵路黃河大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河上鎮,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黃河上建造的第一座大鐵橋。大橋全長278.4米。該橋於1954年4月動工修建,1955年7月1日建成通車。
☆ 鄭州黃河大橋
鄭州黃河大橋位於原黃河鐵橋的下游500米處,是京廣線上的復線鐵路橋,全長2889.8米,有71孔、72個橋墩,每孔跨度為40.7米。該橋於1958年5月動工修建,1960年4月建成通車。
☆ 潼關黃河鐵路大橋
潼關黃河鐵路大橋地處陝西潼關,位於潼關聯絡線上,全長1180米。該橋於1970年6月建成。
☆ 連地黃河鐵路大橋
連地黃河鐵路大橋地處河南孟津,位於焦枝線上,全長917米。該橋於1970年6月建成。
☆ 葉盛黃河公路橋
葉盛黃河公路橋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與靈武縣之間,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自己設計施工的第一座黃河公路大橋。大橋全長452.7米,兩座引道橋共長217米,引道全長6.5公里。該橋於1970年12月建成通車。 ☆ 北鎮黃河大橋 北鎮黃河大橋位於山東省北鎮。大橋由鋼桁架主橋和預應力引橋兩部分組成,全長1394米,橋面可並排通過3輛卡車,兩側各有1.5米寬的人行道。該橋於1972年10月建成通車。
☆ 洛陽黃河公路大橋
洛陽黃河公路大橋位於河南省黃河中下游交界處的孟津縣和孟縣之間,全長3428.9米,寬11米。該橋於1977年1月建成通車。 ☆ 濟南黃河鐵路新橋 濟南黃河鐵路新橋地處山東省濟南附近,位於津浦鐵路復線上。大橋全長5700米,是建國後在黃河上建設的第13座鐵路橋。該橋於1981年6月建成通車。
☆ 濟南黃河公路大橋
濟南黃河公路大橋位於山東省濟南北郊,是一座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大橋由主橋和引橋組成,總長2023.44米,主橋長488米,有5個孔,其中最大跨徑220米,在當時世界十大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中排行第8位。橋面分行車道和人行道兩部分,全寬為19.5米,其中行車道為15米。該橋於1978年12月正式破土動工,1982年7月建成通車。 ☆ 包頭黃河公路大橋 包頭黃河公路大橋位於內蒙古包頭市南端,全長810米,寬12米,是當時中國建成的跨徑最大的多點頂推法施工的連續橋梁。該橋於1983年10月建成通車。
☆ 長東黃河鐵路大橋
長(垣)東(明)黃河鐵路大橋位於河南長垣縣與山東東明縣交界處,大橋全長(包括引橋)10282米。大橋上還設有長1.24公里的會讓站,使對開的列車在這座單線鐵路橋上可以會讓通過。該橋於1984年2月正式開工修建,1985年10月
㈢ 濟源一中高中課本都是什麼版本的呀速求答案。謝謝😊。
克拉瑪依市高級中學、克拉瑪依市第一中學、克拉瑪依市第二中學、克拉瑪依市第三中學、克拉瑪依市第四中學、克拉瑪依市第五中學、克拉瑪依市第六中學、克拉瑪依市第七中學、克拉瑪依市第十中學、克拉瑪依市第十三中學
克拉瑪依是以石油命名的城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是國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新疆重點建設的新型工業化城市,克拉瑪依地處准噶爾盆地西北緣,歐亞大陸的中心區域——泛中亞地區的中心區,是世界石油石化產業的聚集區,油氣資源儲量佔全世界的近80%。
克拉瑪依是新中國成立後勘探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於1958年建市,2002年,其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中國西部第一個原油產量上千萬噸的大油田。2011年12月20日,克拉瑪依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㈣ 在濟源濟源濟源春遊春遊春滶的建議建議建議作文
百靈鳥的叫聲真美啊,美得讓你感覺不到你還在呼吸;百靈鳥的叫聲真翠啊,翠的讓你感覺不到其它的聲音;百靈鳥的聲音真甜啊,甜的讓你即使嘴裡喊一顆糖都是苦澀的。
桂林
桂林是最適合自助游的旅遊勝地,它地處低緯,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條件十分優越。
桂林「三冬無雪」、「四季常花」,年平均氣溫在攝氏19度左右,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是游覽的好季節。桂林,無論是晨昏午夜,陰晴雨霧,景緻變化無常。美景層出不窮。
春天,是桂林最冷的天氣,但平均氣溫也在攝氏8度左右,而且以晴日居多。這時,北方還身披銀裝,桂林卻已是一個花紅柳綠,春意盎然的世界了。春季三月,平均氣溫在攝氏10度左右,有時也有瀝瀝春雨,寒風還不時侵入肌膚,但只要身著春裝,帶上比較禦寒的風雨衣,也就能應付自如了。你如果選擇在春季旅遊桂林,最好備好雨具。
夏季,是桂林的雨季,降雨量集中在4、5、6、7月。桂林全年降雨量為1900毫米,而夏季降雨量將近1000毫米,佔全年總降雨量的一半以上,有「雨桂林」之說。在雨霧煙嵐之中觀看桂林山水,更有飄飄若仙之感。「灕江煙雨」更是世界一絕,如果來游桂林,沒能領略「灕江煙雨」,是一大憾事。灕江兩岸的青竹叢,碧翠如滴,濃蔭作朵,長長的排成十里長廊,因此,「灕江翠竹」又是桂林夏季游的一絕。
秋天,金風送爽,天高雲淡,是桂林旅遊的高峰季節。此時,天氣晴朗,氣溫適人,波平如鏡,是看群峰倒影的最佳季節,江水澄澈,明凈若鏡,整個江底世界,清清楚楚的呈現在遊人眼前,幻化出山托水,水浮山的「船在青山頂上行」的神奇境界。
初冬的十月,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左右,是桂林市的市花——桂花盛開的時節,金桂、銀桂、四季桂、丹桂灑滿枝頭,迎風怒放,滿城飄香,遍植數十萬株桂樹的桂林城又變成了一座花城。
桂林的冬季,平均氣溫在攝氏8度左右,很難見到大雪,在最冷的春節前後,到興安縣的貓兒山、市區邊的堯山,在山頂間或可以欣賞到冬雪的景緻。
㈤ 濟源到張家界自駕游
濟源到張家界自駕游
自駕遊客人到張家界的路線如下:濟源---洛陽---南陽---荊門---荊州--澧縣--慈利--張家界---張家界千萬不要在「洋河」下高速了→高速出口-(導游高速路口接站)
張家界介紹
張家界是中國湖南省的省轄地級市,張家界稻草人俱樂部稻家樂為您介紹: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脈腹地,為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1982年9月,張家界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8年8月,武陵源被列入國家第二批40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內;1992年,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風景區、天子山風景區三大景區構成的武陵源自然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張家界稻草人俱樂部以團隊一條龍的服務及價格接待每一位旅客,以自由行的方式帶您領略大湘西美麗的風景及風情,您選擇了我們,就等於選擇了最貼心的服務、最特色的行程、最美麗的風景,一個愉快的旅行假期恭候著您!我們全程只看景不購物,無其它任何自費項目!讓您看到一個極其透明的消費!我們是憑口碑擁有每一批客人的,您覺得不錯,請幫我們介紹您周邊的親戚朋友也選擇我們,若有的地方令您不滿意的,也請一定要拔打我們的投訴。
㈥ 姓張的歷史名人
張 飛:三國時蜀漢大將,
張 良:西漢謀臣,安徽毫縣人。
張 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回固人。兩次出答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 往來。
張 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南召縣人。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 傷寒雜病論》,造 福人民,為後人尊為醫聖。
張 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後乃下筆,逸 勢奇絕,連綿回繞,人稱"草聖"。
張作霖,
張道陵:(公元34~156年),張天師,字輔漢,又名張陵,沛國豐人(今江蘇豐縣),東漢建武十年農歷1月15日生於吳地天目山。其為創漢功臣張良(字子房)之八世孫,史籍又稱其名為張陵。 張道陵七歲時即能誦《道德經》,並能達其要旨。長成後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繪其形像為:龐眉文額,朱頂綠睛,隆準方頤,目有三角,伏犀貫頂,垂手過膝,使人望之肅然起敬!
8張 讓:(公元?~189年),潁川人(今河南禹縣)。著名東漢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