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商丘許昌 » 濟源苗邑

濟源苗邑

發布時間: 2021-03-04 00:13:26

A. 哪位演員姓苗

苗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遠祖始於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公元前五四七年,在若敖之亂中,楚國大夫伯芬因罪被殺,其子賁皇逃到晉國後,受到晉國的優待,受封於苗邑(今河南濟源縣西),賁皇的子孫後代就以封地名為姓。苗姓是楚國王族的後代,因此,苗姓起源於楚國王族之姓。苗姓起源於羋姓。 發展和演變:苗姓在浙江東陽郡發展成望族,世稱東陽望。
現在該地還有一處地名「苗亭」,據說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遺址。苗姓最初的發源地,當然也該在個地方。河南省濟源縣是苗姓起源地,地處濟水之源而得名。濟源縣古時被稱為苗邑,這里苗姓人佔全縣人口得1.66,約九千多人。
三家分晉後,苗姓因仕宦等原因,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戰國後期,秦國窮兵黷武,中原是其擴張的第一個目標,苗姓祖居地濟源也深受戰火侵擾,故大批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長治,或東遷今山東定陶一帶,後經繁衍發展,昌盛為苗姓上黨郡望和濟陰郡望。兩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苗姓有兵技巧家苗子,王莽國師苗訁斤,劉秀時代的父城(今河南寶豐)長苗萌,幽州牧苗曾以及漢末的苗祀,尤可一提的東漢時東阿侯苗光,史書稱其保全了封邑,則表示苗光子孫落籍於今山東東阿。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激烈動盪,苗姓同其它中原士族一樣,為了躲避兵火,取道南下,跨過長江,進入江東。其中一支苗姓輾轉於今浙江金華一帶,後經繁衍,形成了苗姓歷史上的第三大郡望——東陽郡。苗姓在浙江省東陽郡(東漢置長山縣。三國吳置東陽郡。南北朝梁改置金華郡。隋廢郡改置婺州,改縣為金華)發展成望族,世稱東陽望。當然,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之際,苗姓主要還是昌盛於上黨、濟陰二郡,如苗姓歷史上唯一一位宰相苗晉卿便是上黨壺關人。唐代中後期,有陝西之苗姓為避國都附近紛擾不斷的戰亂,遷居今甘肅、寧夏一帶。兩宋之際,苗姓以上述三大郡望為主源,散布之地更廣,尤其在宋趙王室偏安江南後,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需要指出的是,繁衍於今山西長治一帶的苗姓依舊名人不斷,競現於史。明初,山西苗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甘肅、江蘇、陝西等地。明中葉以後,苗姓已分布於全國大多數地方,並有渡海赴台者。清中葉以後,伴隨闖關東的風潮,有冀魯豫地之苗姓入遷東三省。如今,苗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山東、甘肅、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苗姓約佔全國漢族苗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二。苗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

B. 姓氏苗的由來

苗姓來源有三:1、出自羋姓。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風俗通》等所載,春秋時楚若敖之孫、楚大夫伯棼以罪誅,其子賁皇奔晉,食采於苗(故城在今河南濟源西),其後以邑為氏。2、據《姓氏五書注》所載,相傳上古有名醫曰苗父,苗姓當始於此。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百濟(朝鮮古國)大姓有苗姓;清滿洲人姓,世居沈陽;拉祜族黑苦聰人阿沙普氏,漢姓為苗;今滿、彝、畲、蒙古、維吾爾、東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編輯本段苗賁皇。楚國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為楚國大夫,素懷不臣之心,後趁楚莊王問鼎中原之機,發動兵變,但不久即被誅殺。賁皇恐禍及己,遂亡命晉國。晉待他禮遇有加,並令其食采於苗地。後晉楚交惡,在鄢陵大戰,時楚軍勢大,晉軍將士均懷恐懼之心,賁皇使獻計於晉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軍,可先擊左右兩軍,然後乘勝合攻中軍,定可一舉擊潰楚軍。晉君納之,大敗楚軍。是故史傳楚材晉用之佳話。因賁皇食采於苗,後世子孫便以邑為氏,稱苗姓,並尊賁皇為其得姓始祖。
苗姓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古老姓氏。
公元前11世紀,西周建國後,封黃帝的後裔熊繹為楚王。傳16世到庄王。楚莊王九年(前605年),任楚國令尹的若敖氏反叛,很快被楚王撲滅,若敖氏族子賁皇害怕被殺逃亡到了晉國。晉成公封賁皇為大夫,食苗邑。賁皇到苗邑後,很快把苗邑治理得井井有條,受到當地民眾的愛戴。依照當時習俗,子孫以邑為氏,尊稱賁皇為苗氏始祖。
苗邑在今河南濟源市西部。太行山八陘之一的軹關陘,就在它的北邊,相距只有幾公里。據史料記載,苗邑在商代是一個小國。馬世之《中原古國歷史與文化》說:苗國於周初滅亡,成為周的苗邑。春秋時期,苗邑屬晉,其後成為楚人賁皇的采邑,故而《路史·國名紀三》雲,「苗,賁皇邑,河內軹縣(今屬濟源)有苗亭」。《古今姓氏書辨證》說:「(楚若敖曾孫)越椒,字伯棼,以罪誅。其子賁皇奔晉,晉侯使食苗邑,為大夫,以苗為氏,其地河南軹縣苗亭是也。」近幾年,經濟源市姓氏文化研究會初步考證,濟源市封門口南7公里的苗王寨(屬大峪鎮)一帶,可能就是古苗邑遺址。

上述是苗姓的主要來源。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其他支派。如傳說上古時候,有位神醫叫苗父,人稱「古醫鼻祖」,其後代也姓苗,得姓時間要早於苗賁皇,但史無記載。我國少數民族如苗、回、滿、蒙古、朝鮮、維吾爾等民族,也有苗姓。



苗姓產生後,經過長期的繁衍生息,其子孫先後北越王屋、太行等山,南渡黃河、長江等水,走向了祖國的四面八方。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晉國被魏、韓、趙三國瓜分。晉亡後,苗邑先屬韓國,後「在周顯王十年(前359年),魏與韓交換部分土地,取得軹道」(見《濟源市志》),苗邑又屬魏國。在這種形勢下,苗邑人民為了生計,都紛紛出走,其中有一支向北過軹關,遷徙到了山西潞州(今長治市)。其中熊軾一支遷潞後,世代繁衍,人丁興旺,分遷今長治、壺關、長子、平順等地。據說壺關縣北皇村,原名叫賁皇村,因為「賁」和「北」音較接近,後來就演化成北皇村了

C. 姓氏求源:苗

苗姓
苗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七。

尋根溯源
苗姓來源有三:1、出自羋姓。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風俗通》等所載,春秋時楚若敖之孫、楚大夫伯棼以罪誅,其子賁皇奔晉,食采於苗(故城在今河南濟源西),其後以邑為氏。2、據《姓氏五書注》所載,相傳上古有名醫曰苗父,苗姓當始於此。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百濟(朝鮮古國)大姓有苗姓;清滿洲人姓,世居沈陽;拉祜族黑苦聰人阿沙普氏,漢姓為苗;今滿、彝、畲、蒙古、維吾爾、東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苗賁皇。楚國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為楚國大夫,素懷不臣之心,後趁楚莊王問鼎中原之機,發動兵變,但不久即被誅殺。賁皇恐禍及己,遂亡命晉國。晉待他禮遇有加,並令其食采於苗地。後晉楚交惡,在鄢陵大戰,時楚軍勢大,晉軍將士均懷恐懼之心,賁皇使獻計於晉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軍,可先擊左右兩軍,然後乘勝合攻中軍,定可一舉擊潰楚軍。晉君納之,大敗楚軍。是故史傳楚材晉用之佳話。因賁皇食采於苗,後世子孫便以邑為氏,稱苗姓,並尊賁皇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苗賁皇的苗邑,據考就在今河南濟源的西部,現在該地還有一處地名「苗亭」,據說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遺址。苗姓最初的發源地,當然也該在個地方。三家分晉後,苗姓因仕宦等原因,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戰國後期,秦國窮兵黷武,中原是其擴張的第一個目標,苗姓祖居地濟源也深受戰火侵擾,故大批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長治,或東遷今山東定陶一帶,後經繁衍發展,昌盛為苗姓上黨郡望和濟陰郡望。兩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苗姓有兵技巧家苗子,王莽國師苗訁斤,劉秀時代的父城(今河南寶豐)長苗萌,幽州牧苗曾以及漢末的苗祀,尤可一提的東漢時東阿侯苗光,史書稱其保全了封邑,則表示苗光子孫落籍於今山東東阿。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激烈動盪,苗姓同其它中原士族一樣,為了躲避兵火,取道南下,跨過長江,進入江東。其中一支苗姓輾轉於今浙江金華一帶,後經繁衍,形成了苗姓歷史上的第三大郡望——東陽郡。當然,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之際,苗姓主要還是昌盛於上黨、濟陰二郡,如苗姓歷史上唯一一位宰相苗晉卿便是上黨壺關人。唐代中後期,有陝西之苗姓為避國都附近紛擾不斷的戰亂,遷居今甘肅、寧夏一帶。兩宋之際,苗姓以上述三大郡望為主源,散布之地更廣,尤其在宋趙王室偏安江南後,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需要指出的是,繁衍於今山西長治一帶的苗姓依舊名人不斷,競現於史。明初,山西苗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甘肅、江蘇、陝西等地。明中葉以後,苗姓已分布於全國大多數地方,並有渡海赴台者。清中葉以後,伴隨闖關東的風潮,有冀魯豫地之苗姓入遷東三省。如今,苗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山東、甘肅、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苗姓約佔全國漢族苗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二。

D. 苗姓的姓氏故里 -- 河南濟源

苗姓在宋版百家姓排行53,人口較少,但人才輩出。春秋時期楚國公族賁皇後裔,姓氏數千年傳承一脈,流向清晰。天下苗氏皆出濟源,淵源單一;七劉八張十二王,天下無二苗,血統純凈。全國均有分布,相對分布較多的省為河南、山東、山西、河北、浙江、安徽、江蘇、四川、廣西、湖南等,約佔全國人口的0.07%,約有110萬人。
「苗父」一說為衍生出來的衍文。去之。「按照《史記》里中庶子的說法,苗父是一個『上古為醫者』……」,查史記記載為「俞跗」,並非「苗父」;《韓詩外傳》中庶子言有「弟父」和「逾跗」兩個神醫,無苗父;《淮南子》里有「扁鵲、俞附」,無苗父;《說苑》有「俞柎」,無苗父……。
查《史記》中庶子所言者為「俞跗」,並非「苗父」;《韓詩外傳》中庶子所言有「弟父」和「逾跗」兩個神醫,無「苗父」;《淮南子》里有「扁鵲、俞附」,無「苗父」;《說苑》有「俞柎」,無苗父。所以苗父之說為個別用心險惡之人附會之談。
所以漢族苗姓是唯一的只有一個祖先的純凈的姓!!!!!!!!!
首先那個上古時代根本不可能以第一個字苗作為姓,其次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個人,再次也沒聽哪個漢族苗姓族人說祖先是苗父。。。。
只聽說苗賁父,苗賁父就是苗賁皇!!!!
最重要的是提出苗姓祖先為苗父的那本所謂的《姓氏五書注》根本是本假書,以訛傳訛,根本本就是胡編亂湊的。可笑的是還拿來當引經據典的!!
漢族苗姓只有一個祖先。那就是苗賁皇,DNA也能證明!!!!
所以大家以後見到漢族苗姓族人,都可以稱兄道弟,都可以論資排輩,都是一個祖先!!!!

E. 中國歷史上有姓苗的厲害人物么`

苗 發:唐代壺關人,審相晉卿之子。擅長寫詩,與盧綸、吉中孚、司空暑錢起等九人齊名,合稱「大歷十大才子」之一。
苗 衷:明代學者(1370-1450),慷慨有大志。官侍讀學士、兵部侍郎,永樂九年(1411年)至正統十年(1445年)擢任禮部尚書、丞相。著有著《雪窩稿》、《史閣記聞》、《歸田錄》等。
苗 夔:清代語言學家。字先麓(1783-1857),直隸肅寧人。不好制舉文,嗜六書形聲之學。治許氏《說文》,精研力索,若有夙悟。後又得顧亭林《音學五書》,慕之彌篤,曰:「吾守此終身矣!」年二十餘,即纂《毛詩韻訂》,繼又纂《廣籀》一書。授徒窮鄉,教帖括不中程,學子稍稍引去,弗顧也。縣令王君聞而敬異,聘主翼經書院。道光辛卯,舉優貢生。高郵王氏父子睹其著述,折節下交,與暢論音學源流,由是譽望日隆。初佐汪編修振基衡文山右,繼入江蘇學使祁文端公幕,所至甄拔名宿,復以暇日編摩撰述,從事於其所謂聲韻之學。祁還京,乃醵金刻所著《說文聲訂》二卷,《說文聲讀表》七卷,《毛詩韻訂》十卷,《建首字讀》一卷。大旨以為叔重遺書多為後人妄刪或附益者,乃訂正《說文》聲類八百餘事。顧氏《音學》所立古音表十部,宏綱已具,然猶病其太密;而歌、麻既雜西音,不應別立一部。於是並庚、清及蒸、登於東、冬部,並歌、戈於支、脂部,定以七部,檃括群經之韻。書出,識者嘆其精審。後數年,襄校山東,未畢役先歸。至是亦齒衰而倦遊矣。居京師,自祁公外,恆與何紹基、張穆、陳慶鏞諸人游。並為曾文正公所推服,時時徒步過從,與辯論前世音學,暨江、戴、段、孔諸家部分之多寡,意指之得失,褒譏亭決,窮日夜不倦。卒年七十五歲。余書尚有《說文聲讀考》《集韻經存韻補正》、《經韻鉤沉》各若干卷,未刊。
苗晉卿:字元輔,唐代潞州壺關人。擢進士第,累遷吏部郎中,知選事。久之,進侍郎。天寶二載,較書判,以御史中丞張倚之子奭為第一,議者不平。帝御花萼樓覆實,奭持紙終日,筆不下,人謂之曳白。坐貶安康太守,俄充河北采訪使。肅宗召赴行在,拜左相。廣德中,以太保致仕。永泰初卒,謚懿獻。詩一首。
苗時中:宋代名宦。字子居,其先自壺關徙宿州。以蔭主寧陵簿。邑有古河久陻,請開導以溉田,為利甚博,人謂之苗公河。調潞州司法參軍。郡守欲入一囚於死,執不可。守怒,責甚峻,時中曰:「寧歸田裡,法不可奪。」守悟而聽之。熙寧中,以司農丞使梓州路,密薦能吏十人,後皆進用,人卒莫之知。討蠻時以創立折運法,使得軍糧供應無缺,因功升遷兩階,為發運副使、河東轉運使,加直龍圖閣、知桂州,進寶文閣待制、戶部侍郎。
苗再成:南宋名宦,著名抗元三傑之一。歷官真州安撫使、濠州團練使、真州知州,慷慨有大志。德祐元年(1275年)守真州,與文天祥在真州定計抗元兵。元軍猛攻,守將苗再成誓曰:「我苗再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城陷而落入敵兵之手卻英勇不屈而死。
苗坦之:字平野,貶名苗二賴子,清代乾隆至咸豐年間江蘇省連雲港人,南宋苗再成十九世孫。在世七十多年,十五歲時陪父苗培元到海州衙門打官司,開始訴訟。十八歲中秀才,輔許喬林編校《海州文獻錄》一書。因其勁悍剽輕、機智超群,官府便黜其廩生資格,而終身未舉鄉試。雖平生布衣,但苗二賴子不畏強暴、斗貪官、懲劣紳、治惡痞、助窮苦、濟貧弱、平冤屈、揚正氣、深受廣大群眾稱頌,其故事在民間廣為傳播。
苗自芬:清代乾隆至咸豐年間江蘇省連雲港人,嘉慶辛末科進士,官國子監學正銜

F. 誰知道苗姓的來源

歷史來源
以邑名為氏,據《風俗通義》及《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所載,專公元前屬547年,楚國因若敖之亂,楚大夫伯棼被殺,其子賁皇逃奔晉國,受封於苗邑(河南濟源縣),子孫逐以邑名「苗」為氏。

家族名人
苗發 唐代壺關人。擅長寫詩,與盧綸,吉中孚,司空暑,錢起等九人齊名,合稱大歷十大才子。

地望分布:浙江東陽郡。

苗姓起源參考之二
苗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遠祖始於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公元前五四七年,在若敖之亂中,楚國大夫伯芬因罪被殺,其子賁皇逃到晉國後,受到晉國的優待,受封於苗邑(今河南濟源縣西),賁皇的子孫後代就以封地名為姓。苗姓是楚國王族的後代,因此,苗姓起源於楚國王族之姓。苗姓起源於羋姓。 發展和演變:苗姓在浙江東陽郡發展成望族,世稱東陽望。

G. 濟源姓氏文化研究協會在哪

近幾年,經濟源市姓氏文化研究會初步考證,濟源市封門口南7公里的苗王寨(屬大峪鎮)一帶,可能就是古苗邑遺址。
上述是苗姓的主要來源。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其他支派...

H. 有誰知道苗氏族譜的感激

苗氏家譜集錦
濟源市苗氏宗譜序

軒轅黃帝登天壇祭天戰蚩尤《濟源縣志》開篇即是。賜子苗龍擇太行徑塞龍發脈中定居循祭盛傳民間。「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四人」龍在其數成為帝王人物的專用名稱華夏民族的圖騰。人為苗氏、土為苗地、庄為苗邑 、政為苗亭。自漢桑欽《水經》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溴水出原山勛掌谷」見書後、苗地苗邑漸隱,一勛掌叫響懷府八縣。毛澤東親批資治通鑒,見169——陳紀三:起召陽協洽晉柔兆,閹茂凡四年,世祖問皇帝下,齊詔書空斛律光督步騎二萬,築勛掌城於軹關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勛掌殷稱國,周作邑,秦漢置亭,北齊築城,唐宋元明清設鎮,共和國建鄉扎區,始終保持著一方小都邑的行政建制權利體系,是晉封賁皇食邑於苗以地為姓的所在地。其他書說與此不吻合的外錯原因,是清修《濟源縣志.卷二.古跡.九》勛掌城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一作勛掌、魏高歡築以御西魏《濟源縣志.卷未.識余.四》「武成帝河清二年四月,斛都率步騎二萬築勛掌城於軹關《今封門口》西」等失誤所致,卷二方向對,人錯。卷末方向錯,人對。勛掌遠在軹關東北四十里,別書對苗亭據志引用自然不準確。《通志氏族略》記苗出自羋姓。《姓氏五書注》載上古有名醫曰苗父、苗姓當出於此。滿洲百濟國《古朝鮮》等少數民族譯音姓苗炎黃昆季,人和根同。這就是「苗姓三源」。查《康熙字典》「苗古文宀目木 ,又姓《晉語》苗棼皇晉大夫」。漢許慎《說文解字》無古 字及其注。說明古 字系苗氏元祖初用字,遠在漢前,秦統一文字後改用標准苗字使用至今。考賁皇生於春秋末,東周弱,五伯征的時代。系黃帝後、顓頊支,重黎脈,祝融族、陸終妻鬼方女所生六子,季連半姓,傳至鬻熊,博學有道,周文王、武王俱師之遂以熊為氏。周封熊繹國楚子爵都丹陽。五傳熊渠,僭周稱王、又八傳至熊儀。是為若敖開始姓斗,斗熊半昭、屈、景同為楚王室公族大姓。若敖娶隕子之女生斗伯比。比亦婚隕女生長子斗谷於菟,表字子文。三楚稱子文為最大賢者。次子斗越椒,字伯棼,文子斗班,字子揚,父子、侄叔三代為令尹。班子克黃字子儀。椒子賁皇,因父蒸野漳,筮狙庄王中原問鼎南歸,兵敗竟陵清河橋被罪族,避禍奔晉。鄢陵等役,楚材晉用功著,晉封大夫,食於苗,更姓苗賁皇。賁皇逝後晉遭「六卿擅權」三家分晉而失國,賁皇官秩家牘隨之失考。成為苗氏從戰國到唐宋的空斷代,形成了豫濟勛掌老根苗,晉長治上黨郡望苗。魯定陶濟陰郡望苗,越金華東陽郡望苗,四大支系和堂號。
在濟源勛掌老根苗的世居地有中國苗姓最大的祠堂,坐落在勛掌城南大街中段,座南向北,東西長五十米,南北寬四十米,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祠前照壁溴水,石獅進為上舞台下闕門,天井院池,甬道正祠配房,廂房等群房建築。正祠內供中祖苗全的神位、巨匾、楹聯、圓碑、方碣、石香爐等蘊藏著豐厚的民間氏族廟堂文化,用無聲的文字圖物敘說苗氏家歷史。
老根苗重農耕,繁人口,八代不聞朝政,至元發奮仕途。苗全、苗立、苗暢一門三大夫。暢子世榮元大都(今北京)佐巡警院使。同治徽州路總管府事 騎尉。苗道一、元代濟源名觀龍翔宮道士。苗大本明代人,苗暢子、世榮弟,洪武四年探花勒兵部郎中。苗琚、世榮子、世襲驍騎尉。苗森、邑鄉賢達,夠買山場創修金爐頂廟宇、勛掌田守忠真人修煉登仙遂成。濟源名勝至今。苗天印清代人,順治時任彰德衛千總。苗爾嗣,清代北樊人,順治丙戌科舉人《懷慶府志》編校。苗永魁清代蓼塢人,太學生,例贈承德邦,祠堂立石志德。苗大文,字宏郁,清代蓼塢人,任清河北道清書明吏事授登仕郎。同治四年授承德郎。苗亮采,清代人,乾隆46年府學貢。苗同文,清代人,同治六年旌表忠烈義士,位列縣忠義祠第十一位,志有悼詞。苗耘奄,清代人,名成東,教育家苗令庚、苗令圖之師。縣授「詹台雅宜」「共策治安」金匾獎。有「教澤碑」頌其德。苗令圖,清代人,光緒丁酉科拔貢,直隸州通判,濟源文章書法泰斗。苗鴻賓,清代人,光緒癸己武舉。苗世忠,清代人,縣忠義祠107名。苗信芳,清代人,縣忠義祠第341名。苗芳圖,現代閆和人,濟源著名抗日烈士。苗芳書,現代閆和人,曾任太岳區豫北中學教師,勛掌完小校長,濟源一中教導主任,濟源九中校長,獲教育部授予「教育家」稱號。苗瑞合,現代勛掌人,新中國第一任濟源縣「大眾劇團」團長,勛掌懷梆劇團卓越領導人。濟源縣第一任商會會長。苗既平,現代勛掌人,濟源宣傳部長,原大寨起義的領導人,著名烈士。苗維清,又名苗迪青,現代北樊村人,留日博士,大學教授,地理博士,地質學家,上海市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委員。苗紹歧,現代苗庄人,全國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省市勞動模範,煤炭工業部勞動模範。苗紹臣,現代苗庄村人,中共黨員,教授級工程師,煤炭工業部勞動模範,修武縣、焦作市兩級第九屆、第十屆人大代表。勛掌苗鴻忠、苗既雲、苗鐵安、苗樹龍、苗鴻文、苗志軒、苗既彥、苗綠久、苗占歧、苗三毛、苗既正、苗鴻禮、苗樹斌、苗鴻申(南陽軍分區)、苗鴻申(北京軍分區),閆和苗瑞成、苗龍升、苗芳會、苗有升、苗占富、苗余山、苗錦碩,北社村苗紅方、苗小福、苗先祥、苗維忠,北樊村苗先業、苗彩雲,小郭富村苗紹祥、苗紹魁,克井村苗保金,白澗村苗樹貴,大郭富村苗小喜,南樊村苗思芹,苗庄村苗紹文,任寨村苗心祿,茶店村苗紹元等39人,是當代國家發證的烈士。
勲勛掌城中分布著九廟二寺十八堂兩閣一庵,古典建築,苗祠堂僅次於泰山廟、鎮安寺。圓明寺列第四位,列十八堂之首。現有文物存量居廟寺堂閣的第一。拔貢在濟源素有「大字苗令圖,小字牛蘭亭」兩大書法家的盛稱。祠內他寫有「綏吾思成」巨壁大字,照壁石刻「胚胎由楚晉,為王者師為伯左者佐,發達在元明,以爵則了以官則郎」的對聯,出其手筆。文溯鬻熊為周文王、武王之師,斗伯比、子文、班椒任楚令尹,賁皇封晉大夫,俱為王伯佐命弼臣的歷史。褒揚勛掌苗氏在元明兩朝五世,大夫的煌赫門庭。字出於顏而利於顏。他還在村東南高阜上寫「魁星閣高壯東南,勛掌城古邊西北」語句,是他在村東口文昌閣上又一名聯。前有文昌高讀雄文,後有祖師卻聽春秋。較為書法界稱道的是「金爐脈延濟源縣,明月光增勛掌城」泰山廟會舞擻台柱牌聯。把濟源脈氣,勛掌形勝,北齊相介。復姓斛律名光,字明月增建邊防關城的考說廣而告之。引出另一才子,酒同寅「建此城以御西魏」的結論。拔貢把雄強茂密寬綽精拙的顏體,寫出沉穩鋒利的書風。勁力傾倒小楷聖手牛蘭亭與之深交。除拔貢書法外,祠堂楹柱上還有「動貽燕謀賦瓜瓞共快綿長」、「幽明罔間尚資爼豆煥先猷」、「獻襲三陳緬祖德秋更凜霜」、「祖孫相繩曾以簪纓綿世□」等聯語。特別是一槐莫虛栽務從根本地培起。告誡祠出後人,動掌苗氏與山西洪洞大槐樹下移民無關。元明兩朝正是動掌苗姓輝煌之世,何來屠村戮人滅族燹禍。妄拉他人作祖?書寫時間早與拔貢,屬鍾繇書派一路,惜無書者姓名,半數遺失難成對,令人遺憾。牆上嵌碣堂中豎碑,石香爐銘辭書法更是流派紛呈竟嬈綻放。
除勛掌外,因任官、經商、避兵、躲難遷徙離開濟源的三大郡望。更是名人輩出,稱雄於史。漢有兵枝巧家苗子、新莽國師苗欣、父城長苗萌、幽洲牧苗曾、苗禮、東阿侯苗光。隋有義軍首領苗梁、唐有宰相苗晉卿、御史苗丕、博士苗舜卿父子三人。苗番、苗習愔、苗恪、父子三進士,大歷十才子詩人苗神客、諫議大夫苗拯、畫家苗龍。宋有軍師苗訓、子太子洗馬苗守信、兵部侍郎苗時中、破鬼章的苗援、討生羌鎮洮西的苗都指揮使苗履、統 官的苗博,與文天祥聯兵抗元就義的苗再成。金中都(今北京)經略史苗道潤。明兵部尚書作 苗衷、太子少師苗朝陽、僉都敕史苗昨士。清天津鎮總兵苗國綜。作家苗萁,太平天國奏王苗沛林。現代二汽東風公司董事長苗紆。中國女籃隊長苗傑等。正是他們的繁衍播遷,使苗躍身為當今中國姓氏序列的第一百五十四位。《百家姓》的第五十萬事大吉位。
這次勛掌苗氏修祠傳譜的序,按輩份.按資歷.按政治地位都輪不到一介白身粗通文墨之人來寫。族尊誠托幾辭不掉,只能僅據自有《中國史綱要》考證、毛澤東讀批資治通鑒 《中華話頁文選》注釋、《中國文學史》論說、《白話孫子兵法》指溯、《懷慶府志》、《濟源縣志》、《濟源縣續志》、《民國濟源志稿》、《濟源市志》條釋、《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字意、《新華字典》讀音、《神話傳說詞典》專介、石刻墨拓、訪談記要老《家譜序》等資料、述史、論事、推理成序。卻沒能超越舊家譜考證水平。把戰國至唐宋苗氏上千年的歷史斷鏈溯理接通。難以使族人滿意。恕文才駑鈍資料少缺,請飽學之士辨斥指正。
苗鴻震
二〇〇四年六月十一日

I. 苗姓的歷史來歷

苗姓起源:

1、出自羋姓,為始祖伯棼之後,以封地為氏。據《風俗通義》、《左傳》及《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公族大夫伯棼因罪被殺,其兒子賁皇逃亡到晉陶,受到晉王的禮遇,受封在苗地(在今河南省濟源縣西南),所以又叫苗賁(Ben音奔)皇。

苗賁皇也為晉國出了不少力。有一年,晉國和楚國在鄢陵大戰,楚軍勢大,晉軍將士均有畏戰之心。賁皇便告訴晉君說:「楚國的精兵都在中軍,只要先攻其左右兩軍,再乘勝合攻中軍.就可以打敗楚軍。」

晉君採納了他的建議,果然取得勝利,晉君更加器重他,他的後代以地名為姓,稱苗氏。因此,也有人認為,賁皇才是苗姓的始祖。

2、出自回族中的苗姓,源自明朝皇帝朱元津的賜姓。據《賽典赤家譜》記載:「咸陽王(賽典赤)奉旨征平兩夏,以得勝之兵戍守寧夏、渭南等處,所有兵將保屬哈蜜(密)征調。以名為姓。明太祖定鼎金陵,賜為十姓:曰閃、曰者、曰白、曰苗……」苗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海南沿海及青海等地。

苗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河南省濟源縣是苗姓起源地,地處濟水之源而得名、濟源縣古時被稱為苗邑,這里苗姓人佔全縣人口的1.66%,約九千多人。

(9)濟源苗邑擴展閱讀

苗姓遷徙分布

苗賁皇的苗邑,據考就在今河南濟源的西部,現在該地還有一處地名「苗亭」,據說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遺址。苗姓最初的發源地,當然也該在個地方。

三家分晉後,苗姓因仕宦等原因,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戰國後期,秦國窮兵黷武,中原是其擴張的第一個目標,苗姓祖居地濟源也深受戰火侵擾,故大批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長治,或東遷今山東定陶一帶,後經繁衍發展,昌盛為苗姓上黨郡望和濟陰郡望。

唐代中後期,有陝西之苗姓為避國都附近紛擾不斷的戰亂,遷居今甘肅、寧夏一帶。兩宋之際,苗姓以上述三大郡望為主源,散布之地更廣,尤其在宋趙王室偏安江南後,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

繁衍於今山西長治一帶的苗姓依舊名人不斷,競現於史。元末明初,戰亂紛起,苗姓又被迫遷徙。清中葉以後,伴隨闖關東的風潮,有冀魯豫地之苗姓入遷東三省。改革開放以來,不少苗氏後裔到海外經商、求學、辦企業,有些已成為當地的知名人士。

與此同時,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地和台灣地區也有不少苗氏族人子孫回中原和故鄉尋根謁祖,投資辦廠。苗氏子孫不管在國內國外,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當地的經濟、文化建設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當代苗姓的人口大約110萬左右,為全國第一百四十六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8%,河南是苗姓的第一大省,大約佔全國苗姓人口的32%。

J. 「苗」這個姓的來歷

[編輯本段]尋根溯源
苗姓來源有三:1、出自羋姓。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風俗通》等所載,春秋時楚若敖之孫、楚大夫伯棼以罪誅,其子賁皇奔晉,食采於苗(故城在今河南濟源西),其後以邑為氏。2、據《姓氏五書注》所載,相傳上古有名醫曰苗父,苗姓當始於此。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百濟(朝鮮古國)大姓有苗姓;清滿洲人姓,世居沈陽;拉祜族黑苦聰人阿沙普氏,漢姓為苗;今滿、彝、畲、蒙古、維吾爾、東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編輯本段]得姓始祖
苗賁皇。楚國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為楚國大夫,素懷不臣之心,後趁楚莊王問鼎中原之機,發動兵變,但不久即被誅殺。賁皇恐禍及己,遂亡命晉國。晉待他禮遇有加,並令其食采於苗地。後晉楚交惡,在鄢陵大戰,時楚軍勢大,晉軍將士均懷恐懼之心,賁皇使獻計於晉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軍,可先擊左右兩軍,然後乘勝合攻中軍,定可一舉擊潰楚軍。晉君納之,大敗楚軍。是故史傳楚材晉用之佳話。因賁皇食采於苗,後世子孫便以邑為氏,稱苗姓,並尊賁皇為其得姓始祖。
苗姓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古老姓氏。
公元前11世紀,西周建國後,封黃帝的後裔熊繹為楚王。傳16世到庄王。楚莊王九年(前605年),任楚國令尹的若敖氏反叛,很快被楚王撲滅,若敖氏族子賁皇害怕被殺逃亡到了晉國。晉成公封賁皇為大夫,食苗邑。賁皇到苗邑後,很快把苗邑治理得井井有條,受到當地民眾的愛戴。依照當時習俗,子孫以邑為氏,尊稱賁皇為苗氏始祖。
苗邑在今河南濟源市西部。太行山八陘之一的軹關陘,就在它的北邊,相距只有幾公里。據史料記載,苗邑在商代是一個小國。馬世之《中原古國歷史與文化》說:苗國於周初滅亡,成為周的苗邑。春秋時期,苗邑屬晉,其後成為楚人賁皇的采邑,故而《路史·國名紀三》雲,「苗,賁皇邑,河內軹縣(今屬濟源)有苗亭」。《古今姓氏書辨證》說:「(楚若敖曾孫)越椒,字伯棼,以罪誅。其子賁皇奔晉,晉侯使食苗邑,為大夫,以苗為氏,其地河南軹縣苗亭是也。」近幾年,經濟源市姓氏文化研究會初步考證,濟源市封門口南7公里的苗王寨(屬大峪鎮)一帶,可能就是古苗邑遺址。
上述是苗姓的主要來源。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其他支派。如傳說上古時候,有位神醫叫苗父,人稱「古醫鼻祖」,其後代也姓苗,得姓時間要早於苗賁皇,但史無記載。我國少數民族如苗、回、滿、蒙古、朝鮮、維吾爾等民族,也有苗姓。

苗姓產生後,經過長期的繁衍生息,其子孫先後北越王屋、太行等山,南渡黃河、長江等水,走向了祖國的四面八方。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晉國被魏、韓、趙三國瓜分。晉亡後,苗邑先屬韓國,後「在周顯王十年(前359年),魏與韓交換部分土地,取得軹道」(見《濟源市志》),苗邑又屬魏國。在這種形勢下,苗邑人民為了生計,都紛紛出走,其中有一支向北過軹關,遷徙到了山西潞州(今長治市)。其中熊軾一支遷潞後,世代繁衍,人丁興旺,分遷今長治、壺關、長子、平順等地。據說壺關縣北皇村,原名叫賁皇村,因為「賁」和「北」音較接近,後來就演化成北皇村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上黨地區逐步形成了苗姓郡望。 苗姓人口在上黨地區迅速發展,到隋唐時,名人賢士接連涌現,如唐時上黨有:官至左相的苗晉卿,大歷十才子之一的苗發,大歷監察御使苗丕,這是壺關縣的父子三人。還有苗愔、苗惲、苗恪兄弟三人,相繼登科,入朝為官,他們也是壺關人。他如郡守苗奉倩,諫議大夫苗拯,都是唐時上黨名人。眾多的苗氏英才,不僅為家族爭了光,也為上黨添了彩。上黨苗氏家族通常使用的堂號叫東陽堂。
隋唐時期是苗姓發展的鼎盛時期,除上黨郡望外,還有東陽郡、濟陰郡等地方也形成了苗姓的郡望。《通志·氏族略》說:「苗氏,望出東陽。」東陽的治所在浙江金華,濟陰郡在今魯西定陶縣一帶。
宋代上黨地區的苗氏仍很興盛,名人如:河州節度使苗授,都指揮使苗履,護送隆佑太後南渡的統制官苗傅,他們是出自上黨的祖孫三代。他們的後裔隨宦遊落戶生根,苗姓分布的地域更加廣泛。
南宋時期,山西析城冶方里(今陽城東冶鎮)有一支苗姓,遷回到了苗邑故里。他們在濟源勛掌村落腳創業,子孫繁衍,後來分支遷到本縣東苗店,後又從苗店分遷本縣廟街村。濟源市目前有苗姓近萬人,分布在十幾個村莊,但多數都是從勛掌遷出,然後又不斷地外遷。據不完全統計,僅從廟街分遷的就有河南偃師、西峽、孟縣、新安以及山西垣曲等地。
元末明初,戰亂紛起,苗姓又被迫遷徙。據江蘇沛縣等地《苗氏族譜》載:元末明初,河南永城縣東四十里苗橋苗氏家族,分七支向外遷徙:一支遷汴京(今開封),一支遷夏邑,一支遷江蘇沛縣,一支遷山東,一支遷安徽,兩支遷山西。明初,政府從山西向河南、河北等地大規模移民,山西長子縣西張堡村苗子實遷到河南武陟縣西南大封村。苗子實有4子,長子遷今武陟大司馬村,後裔分遷今溫縣趙堡等地;次子遷今新鄉市七里營,後裔分遷南庄、河頭等村;三子遷今武陟喬廟,後裔分遷今滎陽市古滎等地;四子仍住大封村,後代遷修武、焦作、溫縣等地。據不完全統計,苗子實的這一支後裔目前有11000餘人,僅大封村苗姓就有3500多人。另據河南西平縣苗堂村《苗氏族譜》載:始祖苗公於明洪武年間自山西洪洞遷西平縣苗堂村,後分居於苗張村。河南禹縣《苗氏宗譜》載: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一老嫗率子、侄四人遷來河南,長子苗立本定居禹縣神垕鎮,次子苗立家定居郟縣苗黃庄,三子苗立誠定居襄縣苗府村,侄苗國寶定居禹縣白沙村。
清朝以來,苗姓不斷向周邊省區和海外發展,經過2600多年的繁衍發展,至今已遍布全國,總人數達90多萬。
改革開放以來,不少苗姓後裔到海外經商、求學、辦企業,有些已成為當地的知名人士。與此同時,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地和台灣地區也有不少苗氏子孫回中原和故鄉尋根謁祖,投資辦廠。苗氏子孫不管在國內國外,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當地的經濟、文化建設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