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基許昌
㈠ 三國許昌的故事
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就發生在許昌。
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就發生在許昌。舊時許昌確有一座青梅亭,相傳青梅亭是一座台榭式的圓形建築,大概是明清時期的建築。
坐北朝南,九級台階,單檐六角凌空的琉璃瓦蓋;四周有曲環走廊,青龍抱柱,白虎架粱;門窗透雕,里襯錦綉帷帳,檐下懸掛宮燈。
亭子十分寬敞,可擺幾十桌酒席。亭外有從雲南移來的幾棵青梅樹。當時這里清溪款款,樹木蔥蘢,幽竹疊翠,梅子飄香,風景甚是優美。曹操每每到此,總是把酒暢飲,賦詩作詞,以抒情懷,這里也是軍營接待貴賓的最高處所。
如今,青梅亭已無原貌,為紀念這段廣為流傳的三國故事,灞陵橋景區內修建有青梅亭,到此處遊玩的人們,可細細品味曹操「望梅止渴」的智慧,以及「青梅煮酒論英雄」的豪邁氣概。
(1)國基許昌擴展閱讀:
許昌,河南省轄地級市,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緩慢傾斜;屬北暖溫帶季風氣候區,熱量資源豐富;下轄2個區、2個縣級市、2個縣,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2017年總人口495.63萬人。
許昌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許昌古文化旅遊資源有史前文化系列、漢文化系列、三國文化系列、寺廟建築文化系列、鈞瓷文化系列等。許昌交通便利,市區距省會鄭州80公里,距新鄭國際機場50公里,311國道、地方鐵路橫穿東西。
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南北。2017年,許昌市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8年3月,許昌成為第一批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城市 。
㈡ 許昌籍將軍
王西欣,男,河南許昌人。1974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本科、基本系聯合戰役專業研究生學歷,現任沈陽軍區副司令員。
㈢ 三國演義裡面的許昌 指現在的什麼地方
許昌,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轄1個區、3個縣、2個縣級市。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2014年底總人口487.1萬,常住人口為431.5萬人。是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
許昌地處「中原之中」,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許昌候機樓建成投用,「四站一港」零距離換乘中心基本建成,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為一體的快捷交通體系初步形成。
許昌經濟強市現代工業體系齊全,非公有制經濟發達,擁有許昌新區和東城區、許昌經濟開發區3個現代化新城區,以電力和電子裝備製造業為主,是國家現代化機電研發基地。許昌古稱「許」,源於堯時,高士許由牧耕此地,洗耳於潁水之濱而得名。
夏朝
夏朝曾建都陽翟(今許昌禹州)。
商朝
許地分布的諸侯國和部落有歷(今禹州市境內)、有熊氏(今長葛市境內)、昆吾(今許昌縣境內)、康(今禹州市境內)。
西周
許地分布的諸侯國和城邑有:歷(今禹州市境內)、康(今禹州市境內),許(今許昌縣張潘鄉古城村一帶)、鄢(今鄢陵縣彭店鄉古城)等。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後為鄭、楚所據。分屬韓、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置潁川郡,治陽翟(音狄,今禹州市)。潁川郡轄12縣,許縣(今許昌縣)、陽翟縣(今禹州市)、長社縣(今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屬之。
西漢
高祖六年(前201年),析許縣,置潁陰縣(治今魏都區)。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治今長葛市老城)、鄢陵縣(治今鄢陵縣彭店鄉古城村)、襄城縣均屬潁川郡。
新朝
潁川郡改為左隊,陽翟縣改為潁川縣,鄢陵縣改為左亭並入許縣。許縣、潁陰、長社、潁川等縣屬左隊。
東漢時期
東漢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東漢京都洛陽迎獻帝,遷都許都許縣(今河南許昌東),漢朝末代都城。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魏稱潁川郡,屬豫州,許昌縣、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魏五都之一。
魏國魏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
兩晉
西晉沿襲魏制。東晉時期,北方十六國混戰,許地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所佔。
南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許昌郡(治所在今許昌縣張潘故城)。景平元年(423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今長葛市老城)。西魏置許昌郡(今長葛市老城)。東魏天平元年(534年)改為潁州。武定七年(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今魏都區),統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北齊將潁陰縣並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魏都區)。
㈣ 許昌三國文化
許昌,其歷史悠來久,文化燦爛源,尤其漢魏時期的輝煌歷史早已成為許昌獨特的人文資源。曹操「挾天子以令大臣」,迎漢獻帝都25年,「修耕植以蓄軍資」,使許昌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成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為了弘揚許昌的三國文化,許昌建立了曹丞相府,曹丞相府位於許昌市老城中心的繁華地帶,是在原來曹操大營和辦公的遺址上恢復重建的,是國內目前第一個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題景區。
(4)國基許昌擴展閱讀:
許昌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許昌古文化旅遊資源有史前文化系列、漢文化系列、三國文化系列、寺廟建築文化系列、鈞瓷文化系列等。
《三國演義》120回有52回發生、演繹在許昌,留下了80多處三國文化遺址遺跡。
曹丞相府作為全國唯一的曹魏文化主題景區;三國名將關羽夜讀《春秋》的春秋樓景區;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始發地灞陵橋景區;漢末皇城所在地漢魏許都故城遺址公園;皇帝祭天的毓秀台;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政權的受禪台等,都彰顯三國文化。
㈤ 許昌在哪個省
許昌屬於河南省。
許昌,河南省轄地級市,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8年12月,許昌市轄魏都、建安2個區,禹州、長葛2個市和鄢陵、襄城2個縣。市政府駐許昌市魏都區建安大道1516號。
截止2018年末,全市總人口498.24萬人,常住人口443.7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3.5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2.63%。全年出生人口6.02萬人,出生率12.12‰;死亡人口3.41萬人,死亡率6.87‰;自然變動凈增人口2.61萬人,自然增長率5.25‰。
(5)國基許昌擴展閱讀:
許昌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許昌古文化旅遊資源有史前文化系列、漢文化系列、三國文化系列、寺廟建築文化系列、鈞瓷文化系列等。
許昌交通便利,市區距省會鄭州80公里,距新鄭國際機場50公里,311國道、地方鐵路橫穿東西;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南北。
2018年,許昌全市生產總值2830.6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8.4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1634.9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1047.4億元,增長9.7%。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許昌
㈥ 三國曹操所在的許昌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許昌市位於河南省中部,河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最為活躍的省轄市之一,現代工業體系齊全,非公有制經濟發達,同時擁有許昌新區(副廳級)和東城區、許昌經濟開發區(國家級開發區)3個現代化新城區,以電力裝備製造業為主體的省級重點產業集聚區打造中原電氣谷,在煙草種植與加工上歷史悠久,美譽「煙草王國」。
㈦ 三國時的許昌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三國時期的許昌就位於今天的河南省許昌市。
許昌,河南省轄地級市,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緩慢傾斜;屬北暖溫帶季風氣候區,熱量資源豐富;下轄2個區、2個縣級市、2個縣,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2017年總人口495.63萬人。
許昌市位於河南省中部,東經113°03′~114°19′,北緯33°42′~34°24′,面積4996平方公里。東鄰周口市,南界漯河市,西交平頂山市,北接鄭州市,東北與開封市毗鄰;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
(7)國基許昌擴展閱讀:
中國三國文化之鄉:
鄂州
鄂州古稱「武昌」,是三國時期吳王孫權襲侯封王稱帝的肇基之地,也是湖北省歷史上唯一的王城兼帝都。鄂州三國文化資源豐富,遺存甚多。吳王城遺址距今1700多年,是三國六朝時期已經確知的、年代最早的古代都城遺址。在鄂州西山、梁子湖等地還有大量的三國遺跡,並流傳著眾多與三國吳都文化有關的民間故事和民間傳說。
涿州
涿州毗鄰北京的涿州市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在2300多年的建制史長河中,涌現了漢昭烈帝劉備、漢桓侯張飛、東漢政治家盧植、中國地理學之父酈道元、北宋哲學家邵雍、宋太祖趙匡胤、禪宗六祖慧能等歷史名人。
涿州市十分重視對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和利用,並藉此把旅遊休閑業作為經濟主導產業,大力優化發展環境、招商引資,積極謀劃引進了一批旅遊業的龍頭項目,先後投資20多億元,興建了中央電視台涿州拍攝基地,修復了三義宮、張飛廟、張飛古井以及盧氏宗祠、酈道元故居、涿州雙塔、葯王廟等歷史人文景觀和一批休閑服務設施。
許昌
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於許,使許昌成為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廢漢立魏,改許縣為許昌,一直沿用至今。《三國演義》120回52回說的是許昌、演繹的是許昌。至今仍保留著漢魏故城、關羽挑袍的灞陵橋、關羽秉燭夜讀的春秋樓、曹操射鹿台、練兵台、曹丕登基受禪台、神醫華佗墓等三國遺跡60餘處。
襄陽
襄陽市,是中國湖北省西北部的一個地級市,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之一,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位於長江支流漢江的中游,是鄂、豫、渝、陝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是1986年第二批公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鐵打的襄陽」、「華夏第一城池」、「兵家必爭之地」的稱號。市內現已查明各時期的文化遺址200多處,有些文物古跡堪稱世界之最。
襄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建制28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養育了一代名相諸葛亮卧龍,三國名士龐統鳳雛,魏晉隱士司馬徽水鏡先生,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孟襄陽、張繼、杜審言、文學家皮日休,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米襄陽,「允冠百王」的光武帝劉秀, 東方聖人釋道安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三國演義》120回故事中有32回發生在襄陽。
襄陽現有三國歷史文化遺址遺跡50餘處,其中名氣大的就有:荊州古治遺址、鳳林關、龐公制葯洞、學業堂、古隆中、問計樓、蔡瑁宅、王粲井、水淹七軍鏊戰崗、關羽刮骨療毒處、臨沮崗遺址、春秋寨、團山寺、劉備濯筆池、馬躍檀溪處、的盧冢、水鏡庄、徐庶廟、劉表呼鷹台、劉表墓、龐公祠、仲宣樓、曹仁汜水碑、墮淚碑、羊杜祠等。
荊州
荊州是「楚國故都 三國名城」,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具有豐富的文化遺存和文化資源。全市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0處,其中楚文化遺址74處,三國遺址110餘處,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與傳說100多則。有著三國歷史文化遺存和深厚三國民間文化積淀的荊州市,被譽為「三國名城」,在《三國演義》120回故事中,有72回就寫到荊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許昌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中國三國文化之鄉
㈧ 許昌是那裡
許昌,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轄1個區、3個縣、2個縣級市。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2014年底總人口487.1萬,常住人口為431.5萬人。是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
許昌地處「中原之中」,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許昌候機樓建成投用,「四站一港」零距離換乘中心基本建成,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為一體的快捷交通體系初步形成。
㈨ 三國時的許昌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許昌市,三國裡面還出現了比如:中牟,滎陽等都基本上與現在城市所在地相符。
㈩ 許昌士人張孝基的翻譯
白話釋義:
許昌有個讀書人叫張孝基,娶同鄉某富人的女兒。富人只有一個兒子,不成器,富人便罵著把他趕走了。富人生病將要死了,就把全部的家產都託付給了張孝基。
張孝基按規定禮節為富人辦了後事。過了很久,富人的兒子在路邊乞討,孝基看見了,同情地說道:「你會澆灌園圃嗎?」富人的兒子答道:「如果能夠通過澆灌園圃來得到食物,就太幸運了!」
孝基便讓他去澆灌園圃。富人的兒子漸漸能夠自食其力,張孝基對他的行為變化感到驚訝。又對他問道:「你能管理倉庫嗎?」富人的兒子答道:「讓我澆灌園圃,已出乎我的意料,何況管理倉庫呢?那真是太幸運了。」
張孝基就讓他去管理倉庫。富人的兒子很順從而謹慎,沒犯什麼過錯。孝基慢慢觀察他,知道他能改過自新,不再有舊時的壞習慣,於是便將他父親所委託的財產歸還給他了。
原文:
許昌士人張孝基,娶鄰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孝基與治後事如禮。久之,其子丐於途,孝基見之,惻然謂曰:「汝能灌園乎?」答曰:「如得灌園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園。
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復謂曰:「汝能管庫乎?」答曰:「得灌園,已出望外,況管庫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庫。其子頗馴謹,無他過。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復有故態,遂以其父所委財產歸之 。
此文出自明朝鍾羽所寫的《厚德錄》。
(10)國基許昌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鍾羽正26歲出任滑縣知縣;此縣「素稱繁劇」。鍾羽正廣到任,即著手處理積案,「斷決如流、三日而畢」。鍾羽正接著又清丈農田,整頓賦稅。魏南有600餘頃農田經常被淹而賦稅照收,鍾羽正親臨現場查清上報,請求免稅、獲免十分之七。
當時全國勘實田畝,地方官多以增地為功。滑縣多丈出土地100餘頃,但鍾羽正卻不以此請功邀賞,而是用多出土地稅額來抵補荒年所欠賦稅。兩河地區有一疑案,牽累甚重,十年不決。兩河官員呈請轉托羽正處理,審訊時觀者如堵,他談笑摘發,不多時就結案,眾皆貼服。
他的才華受到朝廷的重視,奉調進京,升禮科給事中。當時,萬曆皇帝長期不理朝政,對大臣奏章,有的置而不覽,有的覽而不用。且不聽公議,對有罪的內監張鯨,赦免留用。
他便上疏:「朝講不宜輟,張鯨不宜赦」,力陳皇帝按時臨朝聽政的重要,建議皇帝「先出視朝,次出聽講,章奏留中者,次第發出。斥逐張鯨,以明元惡之罰」。
在擔任工科給事中,出視宣府邊務時,他不畏權勢,嚴懲貪官。兵部左侍郎許守謙撫宜府;受賄,被他劾去。侵盜軍資的副總兵張充實等人,亦被他劾罷。他視察上谷時,有貲郎隱屯糧、侵軍餉,懼怕羽正,便託人送禮,他查實罪行後,立即嚴懲。
回京後,任吏科都給事中。禮部侍郎韓世能、薊遼總督蹇達、大理寺少卿楊四知、洪聲遠玩忽職守,都受到他的禪劾。他還奏請嚴禁內外大臣互饋贈禮物。他說,為臣的罪過莫大於貪,假如使內臣貪而外臣不應,外臣貪而,內臣不受,則會互相顧畏,不敢放肆。
如今內以外為府藏,外以內為窟穴,交通賂遺,比周為奸,要想使吏治清明,社會安定,是不可能的。皇帝認為他的話很有道理,便敕命閣部大臣,一切公事均在朝房計議,不準在私人宅邸接待賓客。又命外官不得與京官私通,有事照章辦理,辦完即日出城,不得擅自逗留。
吏部推薦孟一脈為應天府丞,蔡時鼎為江西提學,此二人因常進諫,引起皇帝不滿,不被任用。他便向皇帝進言:陛下不用一脈、時鼎,則會使人們認為敢於爭諫之臣,不止因言辭不合帝意而一時見斥,而且再無進取之路。
這樣會「銷忠直之氣,結諫爭之舌」,對國家不利。結果鍾羽正因此獲忤旨罪受降俸處分。
當然,這些青年才俊們,在吃喝玩樂之餘,也會吟詩作賦。當時文壇上流行駢文,文風華麗,但是免不了說大話、套話,歐陽修他們就是用這樣的文章去參加科舉考試的。
終於可以毫無壓力地創作了,他們當然不滿足於那樣死板的文風,而是憑借自己豐富的學識,以效法先秦兩漢的古人為手段,力圖打破當時陳腐的文風,推行「古文」。
在錢惟演的支持下,鍾羽正等人有了充分的時間去琢磨古文創作,後來古文的創作在宋代繁盛一時,留下了無數千古名篇。錢惟演「富養」這幾個小文人,真可謂是功在千秋。
後來,錢惟演政治失意,被迫離開了洛陽。鍾羽正等人為錢惟演送行,雙方都流下了惜別的淚水。
錢惟演的繼任者王曙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幹部」,管束屬下向來十分嚴格。到任後,他看到錢惟演留下的這些年輕人整天遊山玩水,十分不滿。
有一天,王曙把鍾羽正等人集中起來,嚴厲地教導他們說:「你們看寇萊公(寇凖)這樣的人,尚且因為耽於享樂而被貶官,何況你們這些人在才能上比不了寇萊公,怎麼還敢這樣呢?」大家都被訓得不敢做聲。
只有鍾羽正年輕氣盛,反應敏捷,回嘴說:「寇萊公後來之所以倒霉,不是因為耽於享樂,而是因為一把年紀了還不知道退隱。」一下把王老爺子噎得說不出話來。
在洛陽的奢華生活,不僅奠定了鍾羽正一生的文學基礎,更成為了鍾羽正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後來他被貶官的時候,還深情地寫道:「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雖然我現在被貶到窮鄉僻壤,在春天都看不見花,但我曾經在洛陽享受過那樣絢爛的青春,這一生還有什麼不能承受呢?)」
景祐元年(1034年),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28歲的鍾羽正回京做了館閣校勘,參與編修《崇文總目》。他在京中繼續把「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當成座右銘。不過,此時的鍾羽正,畢竟不再是那個享受青春的少年,他開始擔負起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