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縣古墓
⑴ 商丘有沒有大型游樂場
說實話,沒有大型游樂場。
有游樂設施的地方,比如人民公園有版一些,SUCH AS摩天輪,碰權碰車,海盜船,瘋狂的老鼠,射擊。。。。。
商丘古城的南湖游樂區也有一些娛樂設備,不過貌似很少。。。
然後就是白雲游樂園,名字像是游樂場,但其實不是,不過是一個小花園而已。。。。。
如果說大型游樂場,建議去鄭州世紀歡樂園,那是咱中國唯一的火車文化主題公園,裡面有888米的老金礦過山車,有很大很大的摩天輪,有天旋地轉,俠膽豪情,海盜船,瞞天過海,古墓麗影。。。。。。。門票80每人,不過在網上可以找到賣票的販子,每人60.是通票,裡面大部分的游樂設備不需要再拿錢了。
建議周一至周五去,因為周末世紀歡樂園的人太多,坐過山車排隊都得排2小時。。。。。。
⑵ 中國出土最年久的墓是誰的墓
河南省淮陽市的伏復羲陵制墓。我們不能確定歷史上是否有伏羲這個人,但伏羲一直被認為是中華的始祖。
河南省商丘帝嚳陵,帝嚳是黃帝的曾孫。
河南淮陽太昊陵。墓主人顓頊。
湖南寧遠九嶷山堯帝陵。堯帝
最早的話無從考證,希望可以幫到你。
⑶ 代父尚看傳孝烈,死固猶復許孤忠 出自那首詩,翻譯和賞析是什麼
「代父尚看傳孝烈,死固猶復許孤忠」。這兩句詩出自明朝河南按察司僉事曹璉的《過睢陽》。
全詩如下:
《過睢陽》
(明)曹璉
亳上商丘繞故宮,荒台古墓冷秋風。
火星有廟應分野,金果無園發舊叢。
代父尚看傳孝烈,死固猶復許孤忠。
悠悠往事空留跡,盡在行人感慨中。
賞析:本詩講述了作者路過路過代父從軍的木蘭埋身之冢商丘(具體在商丘虞城縣營廓鎮)時,見亭台荒涼、古墓凄冷、秋風陣陣,想起昔日代父從軍,立下赫赫戰功、讓無數須眉為之汗顏的巾幗英雄的木蘭,從戰場回來後,被當朝天子封為孝烈將軍,其行何其壯烈,其為何其孝道,如今已成悠悠往事,盡在行人的感慨中了。
關於木蘭家鄉和埋身地,歷代均有記載。明天啟宰相朱國楨在〈涌幢小品〉中說:孝烈將宮,安徽亳縣人,姓魏,名木蘭,化裝成男兒,替父從軍。營廓,在古代屬於亳州,所以在古書上記載:木蘭乃亳之譙人也。譙郡、亳州都是指亳州這一個地方。宋州、商丘也是指商丘這一個地方。但宋代以後即劃歸宋州睢陽郡,即現在的商丘縣,所以又有人說:木蘭乃宋州人,或商丘人。為什麼又說她是虞城縣人呢?這也是歷史變化形成的。1951年,經政務院批准,從商丘縣東南劃出八個區,新建一個谷熟縣。營廓屬於商丘東南的黃冢區,隨之劃歸谷熟縣。到1954年又經國務院核准,谷、虞兩縣合並為虞城縣,撤消谷熟縣,營廓鎮自然歸屬了虞城。
⑷ 劉累陵簡介 炎帝及其陵簡介 皇帝及其陵簡介
是遠古部落聯盟陶唐氏首領堯的後裔,是被史學界所認同,被省內外劉姓所信奉的劉姓始祖。據《左傳》、《史記》記載,劉累生活在夏代孔甲年間,因出生時手上顯現「劉累」紋樣,家人以為吉祥,遂以劉累為名。
劉累子孫後來便以劉為姓,成為我國劉姓的最早起源。
劉累墓於平頂山市魯山縣城西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昭平湖景區附近,207,311國道交匯於此,在魯山縣城乘坐魯山至石人山、江河的汽車沿311國道行駛10公里即可到達昭平湖景區大門,再順沿景區大道東北方向0.2公里到達劉累墓,劉累墓距劉氏與龍文化碑林0.2公里,緊鄰劉累祠。
黃帝陵祭祀大殿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相傳黃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為衣冠冢。位於陝西黃陵縣城北橋山;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於公元前442年。自唐大歷五年(770年)建廟祀典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
炎帝的族人最初的活動地域在今陝西的南部,後來沿黃河向東發展,與黃帝發生沖突。在阪泉之戰中,炎帝被黃帝戰敗,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合並,組成華夏族。炎帝的活動范圍很廣,北邊的黃河流域,南邊的長江流域,都有其蹤跡。這樣廣泛的活動足跡,也決定了炎帝陵的南北紛爭。炎帝陵有四處,黃河流域的有三處:第一處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差門鄉(神農鄉)(簡稱寶雞炎帝陵);第二處位於山西省高平市故關村(簡稱高平炎帝陵);第三處是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的朱襄陵(簡稱朱襄陵)。長江流域有一處,即湖南省炎陵縣(簡稱炎陵炎帝陵)。
⑸ 河南有幾個歷史文化名城
洛陽(第一批)
位於河南省西部的黃河南岸,東有虎牢關,西有函谷關,南有洛河、伊河,北有邙山和黃河,史稱"河山控戴,形勢甲於天下"。
洛陽為我國著名的九朝故都,歷史上曾有東周、東漢、曹魏、西晉、隋(煬帝)、唐
(武後)、後梁、
後唐等九朝在此建都,歷時900餘年,名勝古跡以市南龍門石窟最有名。城東白馬寺是我國第一座佛寺。還有漢魏故城遺址、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遺址、關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開封(第一批)
古稱大梁、汴梁。位於河南省中部偏東,北瀕黃河,隴海鐵路橫貫市區南部,交通便利。春秋時期,鄭庄公"開拓封城",稱之為開封。後來戰國時期魏國、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以及晉朝後期都在此建都,史稱"十朝都會"。北宋建都於此,稱東京,故又以東京著稱於世。
這里地勢低窪,湖泊眾多,號稱"北方水城", 名勝古跡眾多,以鐵塔、龍亭、大相國寺、繁塔、延慶觀、禹王台、包公祠、朱仙鎮岳飛廟和北宋汴梁城遺址等為最著名。
南陽(第二批)
古稱宛,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早在四五十萬年前,"南召猿人"就在這里生息繁衍,戰國時為楚國重邑,已是全國著名的冶鐵中心。西漢時"商遍天下,冠富海內",在東漢因是光武帝劉秀發跡之地,所以又稱陪京,有"南都""帝鄉"之稱。後歷為府治。
南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培養和造就出春秋時期謀略家、"商聖"范蠡,東漢時期科學巨匠張衡,澤被後世的醫聖張仲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等舉世矚目的歷史人物。近代以來,南陽更是英才輩出,群星燦爛。南陽籍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專家學者和實業家遍布海內外。
南陽有許多文物古跡,醫聖祠位於南陽市城東的溫涼河畔,是紀念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張仲景的祠廟。武侯祠位於南陽市西的卧龍崗上。漢畫館,坐落在卧龍崗上,與武侯祠比肩並峙,是我國較大的收藏漢代畫像石刻的陳列館。張衡墓位於南陽市北25公里處的小石橋村西側。宛城遺址位於南陽市東北部。玄妙觀位於南陽市西北梅溪河畔,是清末四大叢林之一(四大叢林是:北京白雲觀、西安八仙庵、濟南長清觀、南陽玄妙觀)。南陽知府衙門位於南陽市民主街,曾是元、明、清、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長官主持府事和辦公的地方。
商丘(縣)(第二批)
位於河南省東部,地處豫、魯、蘇、皖四省的結合部,是豫東黃淮沖積平原的腹地,地理位置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史書雲:"自古爭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為腹膂之地。"因此,商丘素有"豫省門戶"之稱。 舜封契於商,契後裔湯在此建商國,北魏、南宋短時做過帝都,秦置睢陽縣,自漢代以後歷為郡、州、府治。現縣城始建於明,稱歸德府,城池內方外圓,城牆及城河、城堤保存較完整,城內棋盤式道路、四合院民居基本保持傳統格局與風貌。
商丘人傑地靈,名流輩出。戰國時有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莊周,西漢時有大敗項羽於垓下的灌嬰,南北朝時有駢文大家江淹,北宋時有被譽為"詩豪"的石曼卿及官至參政知事的張方平。明清之際在商丘城中居住的就有3位大學士、7位尚書,還有侍郎、巡撫、總兵以及著名的文人學士30餘人。
商丘文物古跡眾多,縣西南兩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高台,稱閼伯台。還有清涼寺、壯悔堂、微子墓、三陵台、八關齋、文廟等,及睢陽城、宋國故城、梁園、文雅台等遺址。
安陽(第二批)
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晉、冀、豫三省交會處,西依太行山,北臨漳河水,東南與華北平原接壤。安陽是商代的殷都,秦築城,隋至清歷為州、郡、路、府治所。舊城基本保持傳統格局並有許多傳統民居。
安陽有許多古老的遺跡。西南15公里北樓頂山東麓,有小南海原始洞穴。市區西北部2公里處的"殷墟"出土有大量甲骨文、青銅器,其中有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最有價值的商代大型遺址。靈泉寺石窟位於安陽縣城西南25公里的寶山。修定寺塔位於安陽縣城西北35公里的清涼山南麓。文峰塔,又稱天寧寺塔,位於安了市城內西北隅。袁世凱墓,俗稱袁林,位於安陽市洹河北岸。文物古跡還有高閣寺、小白塔、城西水冶鎮的珍珠泉風景區等。
安陽不僅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豐富,而且風物特產眾多,其中較著名的有安陽三熏、老廟牛肉、內黃灌腸、糖油板栗、林縣山楂,"大紅袍"花椒以及姚家狗皮膏葯等。
鄭州(第三批)
是河南省省會,位於河南省中部,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南為廣闊的黃淮平原,轄6區5市1縣,面積7446.2平方公里。鄭州地區在歷史上相當長時期曾是國家的政治中心,曾有夏、商、管、鄭、韓5朝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
鄭州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有多處新石器中晚期文化遺址。早在3500年前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至今遺址保存完整,有城牆、宮殿基址和各類手工作坊遺址。
鄭州地處中州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是全國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物資集散中心,也是全國商貿城市、開放城市、衛生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我國中原地區新興的中心城市。"雄峙中樞,控御險要",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
鄭州名勝山水眾多,文物古跡薈萃,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風景旅遊城市。這里擁有距今8000年的軒轅黃帝故里、裴李崗文化遺址、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夏都陽城遺址和商城遺址,我國最早利用煤炭作燃料的漢代冶鐵遺址等。以少林寺、中嶽廟和嵩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主的嵩山風景名勝區,以黃河瀏覽區、黃河大觀和水河村原始村落遺址為主的黃河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區,以及浮戲山區景區、環翠峪風景區、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勝古跡,均以其獨有的神采魅力吸引八方來客。還有城隍廟、清真寺和紀念1928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二七紀念塔、紀念堂等。
浚縣(第三批)
古稱黎,位於河南省北部。是鶴壁市轄縣,在鶴壁市東南部,轄5鎮6鄉,縣府駐城關鎮。西漢置黎陽縣,宋改為浚州,明改州為縣。縣城始建於明代,現存部分城垣。城內有清代民居。
城南有大伾(讀"批")山和浮丘山。大伾山是我國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名山之一,山上現有古代建築群七處之多,尤其是一尊石佛坐像,高達23米,古代曾建樓保護,因佛像高於樓,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樓"的佳話。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碧霞宮、千佛洞、天寧寺彌勒佛、大石佛、恩榮坊等。有漢代古墓群、新石器時代遺址、元代磚雕壁畫墓等一批古跡。著名人物有端木子貢、王梵志、謝偃。
⑹ 商丘有什麼好玩的
一、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是世界唯一八卦城、世界遺產標志,又稱歸德府城,即明、清時期歸德府府治所在地。世界唯一八卦城——商丘古城(12張)建於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古城由磚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構成。城牆、城廓、城湖三位一體,使古城外圓內方,成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建築十分獨特。有商丘作為華夏之邦商品、商業、商文化發祥地之隱喻。城牆周長 3.6 公里,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地勢為龜背形。城內建築多為四合院建築。根據五行相生相剋之說,為防金木相剋,古城東西兩門相錯一條街,成為中國古城中的唯一。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商丘宋國故城
宋國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建國,都城在今商丘。商丘宋國故城位於今商丘古城西南隅,是周初封微子於宋國都城的遺址。宋國故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牆長2900米,南牆長3550米,西牆長3010米,北牆長3252米,總面積10.2平方公里。
其面積約相當於今商丘古城的10倍。宋國是我國歷史上商周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宋國是春秋五霸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在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木蘭祠
木蘭祠景區位於商丘虞城縣營廓鎮大周庄村,距虞城縣城35公里,距京九鐵路木蘭站2.5公里。該景區興建最早的景點花木蘭祠,始建於唐於唐代,後金太和年間(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城鎮酒都監烏答撒忽刺重修大殿、獻殿各3間,並塑木蘭像。元代元統二年(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2500貫重修擴建。大門過道兩側,各有一泥塑高大戰馬。
四、應天書院
商丘的應天書院又稱應天府書院,為北宋四大書院之首。商丘應天書院,與嵩陽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並稱為北宋時期的四大書院。應天書院為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開辦。「 學子不遠千里而至、 」「 遠近學者皆歸之。 」 北宋政權建立後,實行開科取士。因這里人才輩出,百餘名學子科舉中第者竟多達五、六十人。宋大中祥符二年( 1009 年)、真宗帝大為嘉嘆,正式賜額為 「 應天書院 」 。范仲淹來應天書院求學、後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戶,並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 年),應天書院改為府學,官府撥田十頃,充作學校經費。慶歷三年( 1043 年)改為南京國子監。與東京開封和西京洛陽國子監同為當時的最高學府。 商丘應天書院
宋真宗時,因追念太祖自立為帝,應天順時,將宋太祖趙匡胤發跡之處宋州(今商丘)於1006年改為應天府,1014年又升為南京,處陪都地位。大中祥符二年,州人曹誠願以學舍入官,並請戚舜賓主持。l009年,應天府知府把這一請求上報朝廷,宋真宗大為贊賞,立即批准,並使端明殿學士盛度著文評記其事,前參政事陳堯佐題寫匾額,正式賜額為「應天府書院」。宋仁宗時,又於l043年將應天書院這一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相當於現在的社會科學院。 後該書院在曹誠等人尤其是應天知府、著名文學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擴展。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師在此任教,更是人才輩出,顯盛一時,後人還立有《範文正公講院碑記》以茲紀念。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芒碭山
商丘永城市芒碭山歷史悠久,文物薈萃。最令人嘆為觀止的西漢梁孝王漢墓群,斬山作廓,穿石為藏,結構復雜,氣勢恢宏,宛如龐大的地下宮殿。其中梁孝王王後墓長210米,是迄今國內發現的最大石室陵墓。漢墓中出土的壁畫、金縷玉衣、鎏金車馬器、騎兵桶、精美玉器等眾多文物,實屬稀世珍品,藝術瑰寶,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富有神奇色彩的漢高祖斬蛇起義紀念碑,夜間光照顯現劉邦高大威武幻影,堪稱天下奇觀。西漢梁孝王漢墓群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三百里古梁園,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最大的、最美的皇家園林。西漢時期的梁國處豐腴之地,富可敵國。梁孝王功高比主,倍受寵愛。因此,大興土木,建造園林,所建園林稱為梁園,也叫東園、兔園、雪苑,梁孝王在這里結朋交友,騎射狩獵,望月撫琴,飲酒賦詩。當時,不僅梁孝王的座上賓,著名文人鄒枚、司馬等常來游園,同時這個皇家園林也對平民開放,曾呈現出燕趙美女蜂擁而至,車轂相碰,摩肩接踵,遊人如織的盛況。至今還有「梁園雖好,不是久留之地」的感慨。
七、火神台,亦稱閼伯台、火星台,位於商丘古城西南 1.5 公里火星台村。是距今4000多年的觀星台的遺址。它比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洛陽建的靈台,還早22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觀星台。火神台形如墓,高35米,火神台台上建有閼伯廟,大殿、拜廳、鍾鼓樓等俱全。台下有戲樓、大禪門等建築。
商丘市區有南湖,清涼寺,郊區有黃河故道,森林公園,
睢縣有一個大湖,寧陵有梨園,永城有古墓,有山,
商丘還玩的地方多的是。歡迎來商丘遊玩。
南湖古城,1路,9路公車直達!
黃河故道,森林公園 乘市內公交車到310環島,然後那有直達車去黃河故道
⑺ 春秋中晚期流行蟠螭紋青銅器的原因是什麼
春秋中期以後的青銅器,以蟠螭紋的流行為標志,山西侯馬所出的陶范和舊著錄中的晉公器等器物上都有細密的平面蟠螭紋。這時,我國大體上呈現以三晉為中心的中原、以秦國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國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北方、西南方、東南方等幾處少數民族區域也各有其獨特風格。山西省侯馬上馬村墓穴是發現春秋中期晉國青銅器的重要墓葬,共有器物180多件,組合為鼎、鬲、甗、敦、簠、方壺、鑒、盤、匜等,並有編鍾及石質的編磬以及戈、矛等武器。侯馬春秋墓中的鼎有7件,制不同,但皆附耳。
敦為環鈕,有3小足,簠有對稱的兩個環耳。
9件編鍾已是鈕鍾形式,是鈕鍾中相當早的一例。兩件鼎作者為徐王之子庚兒,其時代當為春秋中期偏晚,因此上馬村墓穴應為春秋中、晚期之交的墓葬。
侯馬窯址出土陶范多達3萬余塊,其中可辨器形者有1000塊以上,可以配套的有100多件。其中屬於早期的陶范紋飾較簡素,以平面的蟠螭紋、綯紋為主,與晉公青銅器上細密的平面蟠螭紋正相合。
晉公青銅器做於公元前537年,代表了春秋中晚期的風格。晚期的陶范多有浮雕狀紋飾,有的非常復雜富麗,與相傳發現於河南輝縣的一對趙孟壺和一對智君子鑒上的紋飾風格相同。
智君子鑒上的浮雕狀紋飾比趙孟壺更為發達,時代當更晚,銘文中的「智君子」可能就是公元前453年被韓、趙、魏所滅的智氏末一代智瑤。因此,這種浮雕狀紋飾當起於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春秋末期,盛行於戰國前期。
晉國青銅器鑄造工藝在春秋列國中居於領先地位,侯馬的陶范上的圖像和浮雕狀紋飾,顯示了晉國青銅器鑄造工藝的先進。
比如晉國鳥獸龍紋壺,器形圓體,寬頸,深腹外鼓。蓋及兩耳已失。器物主體紋飾是人首鳥體的怪獸和蟠螭紋龍相互纏繞。
在紋飾之間還有虎、豹等動物的食人之像。腹下飾一周雁群紋,雁做昂首曲頸狀,體現了晉國青銅鑄造業的高度水平。
秦公簋相傳發現於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做於秦景公時,是秦公之祭器,在秦漢時曾被當作容器使用。斂口微腹,獸首耳較大。蓋緣和口下飾獸目交連紋,器上獸首倒置,圈足飾鱗紋,余飾橫條紋,蓋沿和口沿每組紋飾間還設有上下相反的浮雕獸首,殊為奇特。
上有銘文104字,分鑄於器及蓋上。蓋器同銘5字,記秦公做此簋。器和蓋上又各有秦漢間刻款9字。銘文均由印模打就,青銅器的此種製作方法,僅見此例。銘文字體整飭嚴謹,微曲中求勁健,表現出強悍雄風,也是春秋時期秦國的傳神寫照。
河南淅縣下寺楚墓中發現的王子午鼎,是春秋時期楚國的青銅器,是分鑄後焊接而成,採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構思,技藝之高超,在當時的世界范圍內是一流的水平。
本來這是一套7件用失蠟法鑄造的列鼎,鼎上銘刻有「王子午」字樣,7鼎由大至小排列,稱為列鼎,王子午鼎是其中昀大的一件。
該鼎侈口、束腰、鼓腹、平底、三蹄形足,口沿上有兩外侈的長方形耳,旁邊攀附6條蟠螭紋龍形獸,獸口咬著鼎的口沿,足抓著鼎的腰箍,使鼎在香煙繚繞中有升騰的感覺。腹部滿浮雕的攀龍和弦紋。內腹與蓋內均有銘文。
該鼎是楚莊王之子、楚共王的兄弟、曾任楚國令尹之職的王子午,即子庾的器物。該器物又成為研究楚文化的標准器。鼎腹內壁均鑄銘文共84字,記述王子午做器的用途和歌頌自己的功德。
春秋齊洹子孟姜壺,是齊侯為田洹子之父所做的祭器。高0.22米、口徑0.13米,銅壺頸部內壁有銘文142字,銘文記述田洹子之父死後,齊侯請命於周王,為死者舉行多種典禮。
田洹子即田無宇,娶齊侯之女孟姜為妻。齊國自齊桓公死後,內部發生紛爭,逐漸失去霸主地位。至齊景公之世,政權下移於卿大夫,卿大夫之間的兼並斗爭越演越烈。
斗爭中,田無宇先後消滅欒氏、高氏,壯大了自己的勢力。公元前481年,田常殺齊簡公,從此田氏完全控制了齊國政權。
這一時期,各地區之間逐漸交流。例如吳越地區流行的細線雲雷紋在楚地也時有發現,而原先用於北方的帶鉤也傳播到了南方,從物質文化角度反映出東周時期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勢。
南方吳越地區春秋青銅器代表有吳王夫差鑒,高0.45米,口徑0.73米,重45千克。
鑒是一種水器,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時也用來盛冰。此器形如大缸,平底。器腹兩側有虎頭狀獸耳,兩耳間的口沿旁有小虎攀緣器口,做探水狀。
通體飾繁密的蟠螭龍紋交相3周。器內壁有銘文兩行13字,記吳王夫差用青銅做此鑒,為吳王夫差宮廷中御用之物。
這件鑒耳上獸面的額頂又飾一高出器口的長鼻獸。另兩側裝飾了立體的卷尾雙角蟠螭龍,兩條龍攀緣器壁,咬住鑒口,炯炯有神的雙目窺探鑒內,非常形象生動。
除了立體的雙龍,鑒的口沿、腹部均飾繁密的蛟龍紋。這種體軀交纏、盤旋的龍紋,盛行於春秋戰國之際。
同一時期的吳王夫差青銅劍也為佳品,劍鍔鋒利,劍身滿飾花紋,劍譚飾嵌綠松石獸面紋,劍身近格處鐫「攻吳王夫差自乍其元用」10字,為吳王夫差用劍。吳王夫差兵器已發現多件。
夫差是吳王闔閭的兒子,於公元前495年繼王位,次年擊敗越王勾踐,繼而揮師北上,爭霸中原。
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與晉定公盟於黃池,即河南省商丘縣南。春秋五霸之後,僻居東南的吳國和越國在中原地區的周朝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戰爭越演越烈的時候,吳越兩國之間也爆發了激烈的戰爭。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親自率領吳軍攻打越國,越國戰敗,越王勾踐屈辱求和,並到吳國侍候夫差。後來,勾踐通過「卧薪嘗膽」,3年後藉助黃池之會攻佔了吳國都城,殺死了吳國太子友。
就在這種不斷的戰爭中,吳越兩國建立了大規模的軍隊,大量地使用的兵器之一就是劍。劍是我國古代一種重要的近戰短兵器,它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構成。
劍身修長,兩面都有利刃,頂端收聚成鋒;劍柄則較短,用於手握。由於在格鬥中其功能以推刺為主,故又稱為「直兵」。
越王劍是春秋時越王勾踐請鑄劍名師經歷數年精心鑄造出來的。據《吳越春秋》和《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曾特請龍泉寶劍鑄劍師歐冶子鑄造了5把名貴的寶劍,其劍名分別為湛廬、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
據稱,後來越被吳打敗,勾踐曾把湛廬、勝邪、魚腸3把劍獻給吳王闔閭求和,但因吳王無道,其中湛廬寶劍「自行而去」,到了楚國。為此,吳楚之間還曾大動干戈,爆發過一場戰爭。歷史上楚國和越國的關系曾經有一段非常親密的時期,越王勾踐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楚昭王。勾踐的女兒生下了後來的楚惠王。
「越王勾踐劍」發現於湖北江陵望山墓穴內棺中,位於墓主人的左側,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內。也許這就是越王勾踐送給女兒的嫁妝。已在地下埋藏了2500多年的劍,卻仍然完好如新,拔劍出鞘,寒光閃閃,毫無銹蝕。
越王勾踐劍全劍長55厘米,柄長8厘米,劍寬4厘米。劍身修長,有中脊,刃鋒利,前鋒曲弧內凹。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內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
劍有兩行鳥篆銘文,共鑄8個金鳥篆體陽文:「越王鳩淺,自作用劍」。劍身上兩道凸箍,鑄工精湛,為歷代傳頌的吳越名劍之一。劍身上裝飾著菱形花紋,劍柄與劍刃相接處兩面也用藍色琉璃鑲嵌著精美的花紋。
無論就勾踐劍的外形研製,還是質料搭配,這口劍都無疑是我國青銅短兵器中罕見的珍品。
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至83%、含錫量約16%至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可能是原料中含的雜質。
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銹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一。
而且在同一劍上,各個部位的合金成分各不相同,這是根據需要配製的。劍脊需韌性好,含銅較多,故不易折斷;劍刃需要硬度大,故含錫多,可使劍鋒利;劍的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防銹蝕並保持花紋艷麗。
據考證,這種復雜的復合金屬工藝,是分兩次燒鑄造後又復合成一體製作而成的。這種工藝外國人近代才開始使用。
一把在地下埋藏了2500多年的古劍,居然鋒利無比,閃爍著炫目的青光,寒氣逼人。20多層的復印紙,劍從中間「唰」一聲一劃全破。難怪它是我國收藏的第一號名劍,享有「天下第一劍」的美譽。
越王勾踐劍上的花紋是用金屬錫製成的。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表面裝飾有多種,採用錫是其中之一,青銅的亮黃色與錫的亮白色相互襯托,耀眼美觀。
但錫有兩點不足,一是硬度低,容易出現劃痕,所以只能填在劍身的花紋內;二是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而使光澤暗淡,失去了裝飾的意義,所以這種方法並沒有被較廣泛地使用。
越王劍劍身的菱形暗格技術,是吳越之劍非常富於裝飾性的一種工藝,這也是人們喜愛吳越之劍的一個原因。這把越王勾踐之劍劍首用11道特別薄的銅片製作的同心圓。
在離發現越王勾踐劍僅1千米處的另一座春秋時期的古墓中,又發現了吳王夫差矛。此矛也是通體裝飾黑色菱形花紋,而且保存完好,鑄技之精、工藝之美,堪與越王勾踐劍匹敵。這一劍一矛被世人公認為是吳越青銅兵器中的雙璧。
再來看這件春秋晚期的犧樽,高0.33米,長0.58米,重10.76千克,是以牛為器形,所以命名為「犧樽」。該樽的腹部中空,頸及脊背上有3穴,中間一穴套有一隻鍋形的器皿,可以自由取出。根據其構造的特點,可以確定這是一件溫酒用的器物,鍋形器容酒,前後兩個空穴用於灌注熱水。
此樽紋飾華麗繁縟,構圖新穎,牛首、頸、身、腿等部位裝飾有以盤繞迴旋的蟠螭龍蛇紋組成的獸面紋,仔細觀察為獸面銜兩蟠龍,蟠龍的上半身從獸面的頭頂伸出,後半身被獸面的雙角鉤住並向兩邊延伸。在牛頸及鍋形器上飾有虎、犀牛等動物的浮雕,形態生動,鑄造精美。
這件犧樽的牛鼻上還穿有一環,說明了至少在春秋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穿鼻的方法來馴服牛了。牛鼻環在當時稱為「棬」。
在殷人觀念中,體格健壯、有一雙彎曲而有力的大角的水牛更具靈性,所以讓它充當人與神溝通的媒介,擔負通天地神獸的重要角色,主要用於祭祀。
同時牛樽的器身滿飾動物紋,在商周時代的神話和美術中,動物或動物紋樣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祭祀中被視作神奇力量,扮演溝通天地的助手。
這件犧樽集鑄造、設計、雕刻藝術於一身。既是精美的藝術品又是生活中的實用品,承載著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銅精品。
⑻ 應天府的歷史
據宋史記載,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正月,北宋真宗皇帝率皇親重臣親臨應天府(今商丘),頒昭升應天府為南京,以三聖殿為鴻慶宮,為趙宋王朝之原廟,並賜宴三日,大赦天下,獎賞有功之臣,減免百姓有關賦稅,使之成為商丘歷史上的一件喜事、盛事。
設廟建都是趙宋王朝的一件大事,不是臨時動議,而是通過慎重考慮的。趙宋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祖籍河北涿州,出生在洛陽馬夾營,為何要在商丘再設原廟呢?我認為,這里除當時商丘自身優勢條件外,還有其重要的歷史原因。
當時的商丘,水陸交通便利,特別是水運乃通往東南之咽喉;這里物產豐富,商賈雲集,經濟繁榮;這里風景秀美,有三百里梁園之遺跡;這里歷史悠久,民風淳厚,有先遺王遺風,厚重多君子;這里是華夏聖賢文化的根脈之地,教育文化厚重,人才集聚,有被封為國子監的應天書院等。這是趙宋王朝在此設廟建都的客觀條件,但僅此是不夠的,還有其重要的歷史淵源。
《歸德志》、《商丘縣志》等大篇幅記載了劉攽的《鴻慶三聖殿賦》及王仲旉的《南都賦》,賦中較為詳細地記述了趙宋王朝在商丘設廟建都的重要原因,即趙姓的血緣聖祖伯益盛德設報,商丘是趙姓先祖聖地、華夏火神之墟。
古籍解釋,原廟是正廟之外另設的宗廟,是取重、為義也。設原廟是對原始祖宗的一種懷念和敬重,也是對自身清位正的一種認可,對發揚祖德、教育激勵後人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伯益是趙姓的血緣聖祖
史記記載:趙氏先祖與秦之祖,是黃帝四代孫伯益。其父皋陶為上古四聖之一。由於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賜予黑色的旗旒,並賜為贏姓,確認他為東夷部落的首領,指出他的世後子孫將繁多顯盛,隨後又將其女兒賜伯益為妻。伯益之後裴廉有二子,長子叫惡來,從惡來到非子,得周王賜秦姓封秦侯。次子叫季勝,從季勝到造父,受周王封趙城,從而得趙姓,至趙籍建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二、商丘是贏趙先祖的繁衍聖地
商丘一帶是夏族與東夷族文明融合交匯之處,其經濟發展和文明程度都較高於別處,在夏初,禹帝因伯益有大功,便封其長子大廉在古葛地(今寧陵縣)為葛國,次子若木在徐州封徐國。這樣使伯益兩個兒子都成為了夏朝的兩個重要的異姓方國。當時葛國的面積遠遠大於商部落國。伯益死後便葬在了其封地寧陵,傳說現在寧陵的王墳古墓便是伯益之陵墓。夏啟即帝位後開始削弱伯益的勢力,並在夏啟六年殺害了伯益。對此,東夷族奮起反抗,故發生了「有扈之亂」。此亂被平之後,東夷族的勢力大大削弱,贏趙後人有的被流放,但大多成為了殷商部落中的大姓,繁衍生息在商丘一帶,並積極參加了商湯伐夏戰爭,如費昌為「湯御」,作為滅夏的急先鋒,其遂世有功,以佑殷國,直至周期末期,贏姓中的趙、秦等成為諸侯。
三、伯益帝王聖德蔭其後
伯益是華夏民族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時期的重要人物,對推進社會文明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助禹治水有功外,他善於狩獵與畜牧,被舜帝任九卿之一的虞官,他發明鑿井、引導人們建房,指導農業、畜牧業發展,其功惠及眾生。伯益作為舜、禹二帝得力重臣,在政治上很有建樹,主要表現在他倡導並告誡禹帝,決策事項要有前瞻性,考慮周全,自覺遵循法則;生活上不要過度追求游樂享受,不能違背民意,而滿足自己的慾望;在名譽上不要違背民意去有意追求百姓的贊譽;處理政事要慎重,不能懈怠和荒廢;在待人方面要謙虛謹慎,指出謙虛使人受益,自滿導致失敗;在用人方面要選賢任能,除奸去邪;在對外族關繫上,要恩威並舉,德威相濟,如在對三苗族的平叛中,大禹接受了他的建議,使三苗族自動歸順。
由於伯益德高望重,禹依據民心天意,將帝位禪讓於伯益。伯益為禹守喪三年後,也像大禹避讓舜的兒子商均那樣,謙讓帝位於大禹之子夏啟,自己隱居到箕山之陽。而夏啟在其族人的擁立下,自即了帝王之位。使以前的禪讓制,改為「家天下」的世襲制。但伯益之功沒有報及後人,盛德沒能得到弘揚,到周朝末期,伯益其後裔贏以武力滅六國,建立強大統一的大秦帝國。到五代時期,贏趙後裔趙匡胤應天意、順民心,乘火德而稱帝,故將祖興之地的商丘作為原廟,定期祭祀,建立別都,修建行宮,以昭成功。
⑼ 漢代諸侯王洞崖墓葬考古發現
漢代諸侯王墓一般分為崖洞室墓、豎穴岩坑墓和豎穴土壙墓。所以問題問的應該是「崖洞室墓」或「崖洞墓」,而非「洞崖墓葬」。
從地域上看,因山為藏的豎穴岩坑墓和崖洞墓主要見於地處南方地區的長沙王墓、楚王墓和部分梁王墓。從年代上看,西漢文帝時期開始出現了"因山為藏"的墓葬崖洞墓(楚王山陵和獅子山楚王陵);截止到武帝時期共發現豎穴岩坑墓5座、崖洞墓11座;到武帝以後因山為藏的豎穴岩坑墓和崖洞墓開始擴散,在東部的山東地區(魯王墓、濟北王墓、昌邑王墓、淄川王墓)和北部的河北地區(中山王墓)出現;西漢末年至東漢,諸侯王墓中的崖洞墓消失。
以下是部分崖洞墓的發現概況:
(一)中山王墓
西漢中山國位於今河北省中部偏西,易水南,原為中山郡,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始封國,都盧縣(今河北定縣),轄十四縣,是漢代較大的諸侯王國。現發現西漢王、後陵三座[4]。
1.中山靖王劉勝墓[5]
1968年發現的中山靖王劉勝墓(滿城1號墓)和其妻竇綰墓(滿城2號墓),位於今河北省滿城縣(漢北平縣)西南的陵山主峰,整體位置處於中山國北部,其都之東北。兩墓南北並列,相距120米。墓穴鑿於山岩石中,均為大型崖洞墓,墓門朝東。劉勝墓全長51.7米,最寬處37.5米,最高處6.8米;竇綰墓容積與之類似。兩墓形制與結構基本相同,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後室等六部分。墓道斜坡式。墓道口用兩堵土坯牆封門,兩土坯牆之間灌以熔化的鐵水,鑄成一道鐵牆。墓室內有完整的排水系統。兩墓隨葬品眾多,各按用途置於各室。各出金縷玉衣一件。劉勝墓甬道和南耳室共置實用的車6輛、馬16匹、狗11隻、鹿1隻。竇綰墓出大車3輛、小車1輛、馬13匹。墓中出土隨葬的銅器銘文"中山內府"和紀年"卅四年四月"是推斷墓葬年代的重要依據。由於滿城中山王劉勝夫婦墓是目前所見少有的未經盜擾的墓葬,因而其布局結構可為其他墓葬研究提供參考。
(二)曲阜九龍山魯王墓
西漢魯國位於今山東省中南部、泰安市與濟寧市交轄地帶。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改封子淮陽王劉餘為首代魯王,都治魯縣(今曲阜)。其後子孫安王劉光、孝王劉慶忌、頃王劉勁、文王劉睃相繼襲封,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被王莽廢除[14]。
九龍山魯王墓位於今曲阜縣城南9公里處,共發現5座,東西並列,墓門皆向南,為鑿於半山腰的崖洞墓。發掘的4座墓均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和四個耳室組成。2、3、4號墓墓室皆由前、後室組成,前室兩側又各置兩個側室。5號墓較小,為單室墓。4墓各置3車和馬若干匹,均位於墓道側的二耳室中。甬道側的二耳室主要放置糧食、禽畜和食品。前室兩側的四側室主要放置禮樂器、生活用具及錢幣等。3號墓出"王慶忌"銅印,發掘者依此將其定為魯孝王劉慶忌之墓[15],但有人對此持異議[16]。
(三)長清濟北王墓
西漢濟北國原為齊國濟北郡(今山東省東阿縣及其周圍地區)。因在清除諸呂勢力中有功,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東牟王劉興居被封為濟北王,都盧縣(今長清西南),次年因反叛兵敗自殺,國除。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復立齊悼惠王子、安都侯劉志為濟北王。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徙淄川。次年,徙衡山王劉勃為濟北王,傳三代,至劉寬時國除[17]。
1995年在山東省長清縣(今濟南市長清區)西南、西漢濟北國國都盧縣東北四公里雙乳山發現大型漢墓兩座[18],一大一小,東西並列。清理一座,為"甲"字形石壙豎穴式木槨墓,坐南朝北,主要由封土、墓道、墓室等幾部分組成。墓道與墓室之間有闕門。墓室南北長25米、東西寬24.3米,深5米,底部傾斜,南高北低。槨室位於墓室的底部中央偏北,葬具為二槨三棺,外槨與內槨之間分為東、西、南、北4個邊箱。墓葬中發現銅器、玉器、漆器、鐵器、陶器、金餅、錢幣等隨葬品2000餘件,墓主未著金縷玉衣,但有玉覆面、玉枕、玉手握等隨葬。墓中共發現馬車5輛,其中大車3小車2、另有馬1匹。所出20枚金餅中有7枚刻畫有"王"字,發掘者推測墓主為西漢末代諸侯王劉寬之墓[19],但有學者對此持不同意見[20]。
(四)昌樂淄川國王後墓
淄川國位於山東省中部偏北(今臨淄、壽光、昌樂三縣交界地帶),為原西漢臨淄郡屬地。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2年),封齊悼惠王子劉賢為淄川王,都治劇縣(今昌樂西北)。景帝三年(公元前152年),劉賢因叛亂被誅。同年徙濟北王劉志為淄川王,傳八世,王莽篡位(公元8年)的第二年廢,歷時170餘年[21]。
1987年在山東省昌樂縣縣城西六公里處發現兩座西漢墓葬,東西並列。發掘一座,為鑿山豎穴石坑洞室墓,由甬道、南室、北室及四個耳室組成。墓道作豎井式,邊長四
米,深11.7米,墓道底部接甬道。南北兩室分別開鑿於甬道兩頭,四耳室則分別鑿於北室的西、北、東三壁上,南室、北室及四個耳室均為圓角方形或長方形,弧形頂,並設門框、木門。墓中出有"淄川後府"封印85枚和"淄川宦謁"銅燈,故定為淄川王後墓,與之並列的另一墓推測為淄川王墓,年代在西漢中期[22]。
(五)巨野昌邑王墓
昌邑國位於今山東省西南部、菏澤和濟寧兩市交轄地帶,屬漢代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武帝立子劉髆為昌邑王,都昌邑(今金鄉西北),傳二世國除。
昌邑王墓位於今山東巨野東南,為鑿山豎穴石室墓,由墓道、封土、墓坑和墓室等四部分組成。墓道長60.5米,前部寬7.1米,置木車1輛、馬4匹。墓道內壘築兩堵石牆。墓門也以石牆封堵。墓室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室置漆器、銅器;後室低於前室50厘米,有二層台,室中置一棺一槨。棺內外有大批玉器、鐵兵器,銘刻的銅器和葯石。墓坑和墓上墳丘均採用夯土石塊分層填築。根據地望與史料接合推測墓主為公元前100年封於此的昌邑王劉髆墓。
(六)章丘濟南王墓
公元前164年漢文帝分封齊悼惠王的兒子劉辟光為濟南國王,公元前154年,劉辟光參加"七國之亂",兵敗自殺後濟南國除[29]。
危山濟南王墓位於山東省章丘市之西的平原與山地交界處,2003年經考古勘探發現。整個陵區分為主墓室、半山腰陶製品製作區及陪葬坑、山腳東部陪葬坑及墓區、山腳西部陪葬坑和墓群四個區。主墓室位於危山頂部,墓上有半圓形封土和地上建築。墓室為甲字形豎穴岩坑墓,大致20米見方,墓道長40餘米。半山腰陶製品製作區發現三座燒制車馬俑的陶窯。山腰東部發現兩座車馬俑坑和一座墓葬,陪葬墓已被盜,但仍殘存有銅弩機、鐵鏃、彈丸等武器和陶罐、盆、漆壺、盤等生活用品。年代在文景之際。危山漢墓兵馬俑坑是我國目前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咸陽楊家灣漢兵俑和江蘇徐州獅子山兵馬俑後的又一重要兵馬俑發現地,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30]。
(七)徐州楚王墓
西漢曾三次封楚,公元前202年高祖封異姓諸侯王韓信於楚,都下邳(今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古邳鎮),但很快被除,未留下王陵遺跡。公元前201年,劉邦封其異母弟劉交於楚,都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至宣帝地節元年(公元前69年),因第八代楚王劉延壽謀反除國,為第二次封楚。公元前51年,宣帝封子劉囂為第九代楚王,亦都彭城,傳三代,至王莽時絕[38]。目前基本上可以認定為楚王或後陵的有8座,為:小龜山漢墓(南墓、北墓)、東洞山漢墓(M1、M2)、北洞山漢墓、馱籃山漢墓(M1、M2)和獅子山漢墓及其兵馬俑陪葬坑。均為"鑿山為藏",且均屬於西漢時期。其中北洞山漢墓、獅子山漢墓、馱籃山漢墓(M1、M2)四墓坐北朝南,都有長墓道,墓室結構近似,年代較早;其餘四墓則坐東朝西,墓道短、甬道較長,墓室結構略同,年代較晚。下面分別介紹:
1.小龜山漢墓[39] 位於徐州市西北8公里九里區小龜山。此墓由兩條墓道銜接兩條甬道,南北平行並列,兩條甬道後各有一墓室,實際上是一組夫婦異穴合葬墓。二墓結構基本相同,均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後室和若干側室、耳室組成。南墓全長82.5米,北墓長83.5米。從殘存遺物判斷,前中後室象徵前庭、中堂、後寢,耳室和側室為車馬庫、倉庫、飲食庫和庖廚室之屬。由於南墓出土"劉注"龜鈕銀印一方,故認定其為第六代楚王劉注夫婦之墓,年代在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在該墓之西有其附屬墓,編號龜山漢墓M1。
2.東洞山(石橋)漢墓[40]
位於徐州市區東北下淀鄉石橋村南,洞山北麓,為崖洞墓,兩墓道南北平行並列,相距僅10米。南墓規模較大,全長61米,墓道長4.2米,甬道長46米,甬道北側有一耳室,甬道後接前室、後室附4個側室。北墓墓道已毀,甬道長19.9米,後接一主室。出土器物167件,其中銘刻"明光宮"、"王後家"、"趙姬家"銅器多件,故推定北墓墓主為某代楚王後,南墓墓主為某代楚王。
3.北洞山漢墓[41]位於徐州北10公
里京杭大運河的北岸,系石室墓,早年曾被盜。由墓道、主體建築和附屬建築組成,全長66.3米。主室坐北朝南,前有墓道、甬道,甬道中用巨石堵塞。主體建築有側室、耳室、前堂、後寢8間,主室牆面用石粉塗平,髹漆後再塗硃砂,用以防腐防潮。附屬建築共計11間,當為其府庫倉儲,有儲藏室、更衣室、浴間、廚房、井、灶、廁所等,還有舞樂宴飲的場所。該墓雖曾被盜,但還清理出有金器、銅編鍾、門鎖鋪首、弩機箭頭、玉器、漆器、陶俑、錢幣等珍貴文物。其中半兩錢總數約有七八萬枚。此外還出有銅印,如"楚宮司丞"、"虹之左尉"等印。7個小壁龕有彩繪陶俑,共222軀,歷史、藝術價值較高。墓中出土有金縷玉衣的玉片五六十片。
4.馱籃山漢墓[42] 位於徐州市東北郊馱籃山東西兩山丘的南麓,兩墓均坐北朝南,東西並列,甬道內均以大型塞石封堵,自西向東編為一、二號墓。一號墓墓道長26米,洞室長27.74米,兩側鑿有三組對稱耳室,後面是前堂和後寢。二號墓結構亦同,
只不過稍小點。兩墓不僅有常見的前堂、後寢、耳室等,還設置有廁間、沐浴室、武庫等。墓室雕琢細致平整,以澄泥塗遍,外敷朱漆加以裝潢,墓室四周並有排水的設施。兩墓早年被盜,仍出土文物千餘件。兩墓形制相近,建築風格及出土文物時代特徵一致,均屬西漢早期。一號墓的墓室規模均優於二號墓,並發現有用以貯藏鐵甲和兵器的武庫,故推斷一號墓主人應為男性,二號墓是附葬墓。
5.獅子山漢墓及其兵馬俑陪葬坑[43] 位於徐州市東郊的獅子山漢墓 "鑿山為藏",墓全長117米,面積851平方米。由外墓道、內墓道、天井、耳室、甬道、側室、棺室和陪葬墓等部分組成。墓主所著金縷玉衣為用4000片和田玉作質料的上好玉。此墓共清理出漢半兩錢17萬枚之多。東西排列的3個小耳室未經盜擾,清理出金帶扣4個,每個重390克,金羊頭浮雕飾物。此外還見大量玉器、銅容器、銅兵器等。此外,在墓室里還出土了大量的銅官印,總數有200多枚,封泥80餘枚,這為研究西漢早期楚王國官制、區域地理及中央與諸侯國的行政關系提供了翔實資料。更為重要的是,在該墓以西約500米處發現一處附屬該墓的兵馬俑坑,目前共知有3處,出土兵馬俑2000餘件。這在漢代諸侯王墓中是少見的。
徐州8座楚王墓,目前僅有龜山2號墓可確定墓主為第六代楚王劉注及後,其餘墓墓主爭議均較大。西漢有楚王12個,早於劉注的有劉交、劉郢(郢客)、劉戊、劉禮、劉道。由於大家在北洞山漢墓、馱籃山漢墓(M1、M2)和獅子山漢墓四墓早於劉注墓已形成共識,因而有關這四墓的墓主也就在劉交、劉郢(郢客)、劉戊、劉禮、劉道之間產生分歧,目前尚無定論[44]。石橋二墓稍晚於劉注墓,有可能為後於劉注的劉純或劉延壽夫婦墓。
(八)永城梁王墓
在西漢歷史上曾四封梁國,公元前202年,劉邦封異姓王彭越為梁王,都定陶(今山東定陶),公元前197年因叛亂國除。同年封子劉恢,公元前181年,呂後徙恢為趙王,改封呂產為梁王,一年後呂產因叛亂被誅。公元前178年,封文帝子揖為梁王,後墜馬死。公元前168年,改封淮陽王劉武為梁王,稱梁孝王,都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這是西漢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封梁。由於孝王曾幾次對中央構成威脅,公元前144年,孝王死後,梁國一分為五,除長子共王外,其餘四王皆一代而終,封國並入漢郡。共王後傳七代,至王莽篡漢後,國除[49]。根據歷史資料,西漢梁國的八代九王墓都葬在今河南省商丘地區永城縣東北部的芒碭山群,目前已在該區保安山、黃土山、夫子山、鐵角山、南山、窯山和僖山發現大型陵墓18座,經發掘可以認定為梁王(後)
的大約8座:保安山一、二、三號墓,柿園村漢墓,窯山一、二號墓和僖山一、二號墓。其中以保安山樑孝王、後墓保存較好[50]。
保安山一號墓位於保安山南峰,以山為陵,墓頂有封土,並發現大面積的建築遺跡。整個陵區用夯土築成平面近方形的大陵園,南北長約900米,東西寬約750米。在東門外有類似闕的建築。兩墓均為開鑿在山岩之中的大型崖洞墓,由墓道、甬道、耳室、主室、迴廊及許多側室組成。甬道兩側有3個耳室、1個側室。甬道後通主室,主室兩側有6個側室,四周鑿成迴廊,迴廊四角有四個角室。惜因墓內盜掘一空,對各室性質無法判斷。保安山二號墓在北峰,距一號墓約200米,二者南北並列,亦為大型崖洞墓。只是規模更大,由東西兩墓道、三甬道、前庭、前室、後室、迴廊及30個側室構成。前庭北壁兩側室為車馬廄室,東甬道兩側的四側室出有成束的劍、鏃等兵器和車馬器。前室(又稱"東宮")出土宴飲器具,估計象徵為墓主待客之所。"東宮"兩側有6個側室,應為庖廚和倉儲之所。後室(又稱"西宮")象徵墓主後寢之所。根據勘查結果兩墓使用同一陵園,考慮到其位置關系及墓中所出刻有"梁後園"的銅印,發掘者推測為梁孝王夫婦墓。但對兩墓具體所屬有人持異議[51]。保安山三號墓位於梁孝王墓陵園范圍之內,為土坑豎穴結構,形制較小,曾遭盜擾,現發現金縷玉衣殘片586枚,玉璧、玉環、瑪瑙貝、青銅鏡等遺物若干,根據所出半兩錢,發掘者推測該墓為梁孝王夫人墓。
柿園漢墓所在山為保安山南部的余坡,墓上原有高大封土,周圍原有陵園建築。墓葬結構為依山開鑿的崖墓,從西向東依次為墓道、甬道,最後是主室、巷道及各個側室。墓全長95.7米,面積383.55平方米。墓葬曾遭盜擾,但仍發現大量有價值的文物。其中墓道底部東南角所發現的錢窖有錢幣225萬枚,均為漢半兩錢。墓中還發現隨葬車25輛及分屬於100多匹馬的馬飾件。墓室頂部的壁畫繪制技術代表了西漢繪畫的最高水平。根據各種材料綜合分析,墓葬年代在下西漢景帝至武帝早年之間。
窯山兩座漢墓南北並列,均為"甲"字型石室結構墓。由於兩墓曾遭盜擾,原遺物擺放情況已不清,各發現金縷玉衣殘片一套,其他玉禮器、青銅器等文物若干。根據墓葬形制推測為西漢晚期某代梁王墓。
河南僖山一號墓,為鑿山豎穴墓。地面上有封土,墓道用408塊塞石封堵。墓室用方形石塊壘砌四壁,墓口以長石條封蓋。墓主著金縷玉衣,出土了精美鎏金器、玉器等。該墓體現了從黃腸題湊向黃腸石過渡的特點,年代在西漢晚期[52]。僖山二號墓與之背向而葬,結構為豎穴石室墓,出土玉衣片若干及玉禮器和瑪瑙、銅錢等,應為某代梁王後墓。
參考資料:
黃展岳:《漢代諸侯王墓論述》,《考古學報》1998年第1期。
孫波:《西漢諸侯王墓的發現和研究》,《漢代文化與漢代考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