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正確讀音
1. 濟怎麼讀音是什麼
濟
拼 音 jì jǐ
釋義
[ jì ]
1.渡,過河:同舟共~。
2.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世。專救~。賑~。周屬~。接~。
3.補益:無~於事。
[ jǐ ]
1.〔~水〕古水名,源於今中國河南省,流經山東省入渤海。
2.(濟)
2. 濟源話的發音體系
(濟源方言中,入聲又分陰入和陽入)
濟源方言中發陰入的字
B八、捌、剝、逼、憋、鱉、癟、筆
C擦、插、拆、吃、出、戳
D答、搭、滴、跌、督、得、德
E惡
F發、服、幅、福、輻、蝠、法
G革、隔、嗝、膈、葛、國、給
H喝、黑、嘿、忽
J擊、跡、積、屐、績、緝、激、夾、結、接.、揭、腳、角
K磕、哭、沒、麥
L樂 力
N捏
P 拍、劈、霹、撇、瞥、朴、潑、泊、撲
Q 七、戚、漆、掐、切、曲、蛐、屈、缺、闕
S殺、剎(剎車)、失、虱、濕、刷、說、 縮
T 塌、剔、踢、帖、貼、凸、禿、突、托、脫、鐵
W 屋
X血、息
Y噎、壹、約、葯
Z織、捉、作、蜇、竹、啄
濟源方言中保留的入聲字是很多的,古代發入聲的字現在在濟源方言中還基本都還是發入聲。限於字數太多,我這里只是列出最為常用的濟源話中發入聲的字。 濟源話中雖然保留有大量的入聲字,但濟源方言還是有四聲構成,只不過濟源方言中缺失的不是入聲,而是上聲(三聲)。在濟源方言中,大部分的上聲被轉化為去聲還有一部分被轉化為輕聲、入聲。
1.上聲轉化為去聲的常用字(相同的音、不同的字的不列)
A襖
B靶、綁、保、餅、
C采、廠、慘、草、扯
D擋、等、低、鼎、懂、斗、賭、短
E鵝、耳
F返、訪、否、
G改、敢、港、梗、狗、剮、鬼
H海、喊、好、很、哄、毀、活
J幾、假、減、僅、九、舉、卷
K卡、砍、考、肯、孔、垮
L懶、老、磊、李、臉、兩、劉、鹵
M馬、買、滿、莽、猛、畝
N哪、奶、餒、扭、擰
O藕
P旁、跑、捧、品、普
Q起、卡、搶、巧、請、曲
S灑、傘、嗓、掃、傻、閃、少、舍、審、省、甩、死
T塔、毯、躺、挺、土
W瓦、碗、網、偉、穩、我
X洗、顯、小、醒、宿
Y啞、眼、養、也、引、影、永、語
Z宰、攢、澡、怎、長、腫、肘、走 數字雙讀法是指在濟源方言中,每個數字會有兩個不同的讀法。第一種讀法是不帶量詞的非量詞數字讀法,這種讀法後面可以跟上量詞。
一(yih入聲) 二(er 輕聲)三(san 輕聲)四(si 輕聲)五(wu 四聲)六(六 輕聲)七(qih入聲)八(bah 入聲)九(jiu 四聲)十(shi 輕聲)
還有一種讀法是後面不能跟上量詞,這種讀法本身已經包還了對量詞的讀法的量詞數字讀法。
一(ye 輕聲) 、二(lia 四聲)、三(sa 輕聲)、四(se 輕聲) 、五(wo 四聲)、六(luo 輕聲)、七(qie 輕聲)、八(ba 輕聲)、九(jue 四聲)、十(she 輕聲)
這種讀音其實是一種合成音(下面還要提到,在此只做簡單介紹),是用不加量詞讀法的聲母加上一個常用量詞的韻母組成的合成音。其中一、四、五、七、九、十是和量詞「個」組成的和音。其他的讀音可能是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引起的誤讀以至分不清後面的量詞。濟源人會說「這個年級只有一班」,不懂濟源方言的人可能會誤解,這個句子分明是個病句,連量詞都不會用。只有一班,難道這個年級還會有兩個一班?其實這句話中的數字沒有加量詞,應用量詞數字讀法:「這個年級只有一(ye 輕聲 )班」。意思是說這個年級只有一個班。
量詞數字所體現的是濟源方言中一個很普遍的連音讀法。所謂連音讀法是指一個兩個字組成的詞只讀一個音,這和中國始於東漢末年盛於魏晉南北朝的反切注音法極為類似。只不過濟源方言中出現的連音和古漢語中的反切注音法剛好相反。反切注音法是兩個字來為一個字注音,如「冬,都宗切」,是用「都'的聲母和宗」的韻母組成和音。濟源方言中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只不過是來讀一個詞。例如:「不要」在濟源方言中讀「bao」(輕聲),「知道」在濟源方言中讀「zhao」(陰平),「門外」在濟源方言中讀「mai」(輕聲),「沒有」讀(mai 或mou)
另外,濟源話里還有很多是用漢語拼音無法拼讀的連音,例如「這里」「那裡」「這個」「那個」在濟源話中都只讀一個音。雖然後來為了改變這種不符合漢語發音規律的情況而造出了一些字,例如「嫑」這個詞相對應的「不要」一詞。 去聲(四聲)轉化為陽入讀是濟源話中最大的特色,可以說濟源話之所以有自己的特點主要是由陰入和陽入支撐的。濟源話中,雖然普通話中的上聲雖然大部分被轉化為去聲,但是濟源話中的去聲卻並不多:原因便是濟源話中把普通話中的去聲轉化為陽入來讀,這也是很多人認為濟源話很奇怪的原因。
其實,去聲轉化為陽入來讀不僅僅是濟源方言的特色,湖北、湖南、四川話都是這樣,有些詞濟源話中的讀音和四川話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質量、素質、替代、貨幣、建議、社會、政府、逆轉等等,都是把去聲轉化為陽入。但是還是有些讀去聲的字濟源話和四川話是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四川話里沒有陰入聲。例如:洛陽、物價,四川話中還是把其中的「洛」、「物」讀成陽入,但是濟源話里卻是讀陰入聲。
從濟源方言的發音系統可以看出,和河南話相比濟源話更為古老,保留的古漢語的信息要比河南話多得多,這也是河南話和濟源方言差別大的原因之一。可能正是地理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這種差別,濟源方言區地理地形基本是封閉的,西面、北面分別是高萬仞的王屋、太行,南面則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只是東面和華北平原相接。這里是華北平原黃河以北延伸的最西端,跨過王屋山、太行山之後便是黃土高原。這樣的地形區歷來是交通不便,愚公移山這樣的神話多少可以反映出在這個地區生活的人們的一種美好的想像。
這樣的的地理環境一方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但正是這種不便可能在社會大動盪的環境中給人們提供一種保護,這種保護也變相保護了這里的語言。
中原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也帶來了他們的語言,這勢必造成漢語發音詞彙方面的改變。而濟源地區的半封閉的地形多少阻擋了外來語言的入侵,這樣保留下的古代語言會更完整。所以濟源方言中的很多發音詞彙和四川話(課)、閩南話(茄子 )甚至是吳語中的蘇州話(腳 葯 )有很大的相似性就不足為奇了。 算啦(去球) 、不怎麼行(不搶中)、蹲(谷舉)、丟(沒mo影)、下滑(突魯)、最後(末 入聲 蹲)、餓(肚飢)、夾(槣)、踩(跐 ci)、一起(廝跟)、臟水(惡水)、小孩子打架(閣氣)、喜歡(待見)、餃子(扁食)、皺紋(忔皺紋)、衣服不展(忔 皺)、不幹凈(澁 奈)、磨磨蹭蹭(佯 打 耳 睜)、老年人啰嗦(wē r)、小孩子鬧人(作鬧人 次道人)、台階(屹台)、怎麼了(咋了呀)、如果(要是)、劉海(輕絲臉)。
從濟源方言中詞彙和其它詞彙的相似度看,濟源方言中大部分的詞彙是和河南話一樣或是類似的,其次是山西話,還有一少部分是和南方一些省的詞彙相同。濟源方言中特有的詞彙中還保留著一些古白話中的詞語,所以濟源方言雖屬於晉語區,濟源話山西人不明白,河南人也不理解。
濟源方言中最能體現河南話的影響的是「中」、「中不中」,「中」這個詞幾乎成了河南話的代名詞。雖然濟源方言中吸收了大量的河南方言中的詞彙,但這些詞的讀法卻和河南話中這些詞的讀法有很大的區別。濟源方言中的這些詞基本上還是沿用自己原來的發音系統,故雖然詞彙變了,但發音卻基本沒有改變。在河南話中,「中不中」是發陽平音,但濟源方言中卻是發陰平的音。
濟源雖然是一個只有68萬人口的小城,但是各個鎮的方言還是有些差別的。尤其是西部山區各鎮的方言和市區的方言有明顯的差別。濟源的西部是山西運城市,運城方言屬於中原官話體系中的汾河片,靠近山西運城的邵原、下冶兩鎮由於受其影響而丟掉了某些入聲,使得兩鎮的方言和保留完整入聲的市區方言有明顯的差別。例如:「他在家歇嘞」,在這句話中的「歇」字,濟源市區是讀入聲的,但是邵原鎮的方言卻是讀陰平。
3. 濟有幾種讀音並組詞
「濟」有2種讀音jì和ǐ。
[ jì ] 1.渡,過河:同舟共~。 2.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世。救~。賑~。周~。接~。 3.補益:無~於事。
[ jǐ ] 1.〔~水〕古水名,源於今中國河南省,流經山東省入渤海。 2.(濟)
4. 濟的讀音怎麼讀
拼音:jì jǐ
解釋:
[jì ] 1.渡,過河:同舟共~。
[jǐ ] 1.〔~水〕古水名,源於今中國河南省,流經山東省入渤海。
5. 濟有幾個讀音
1.濟[jì]2.濟[jǐ]
濟[jì]渡,過河:同舟共~。
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世。救~。賑~。周~。接~。
補益:無~於事。
〔~水〕古水名,源於今中國河南省,流經山東省入渤海。
(濟)
〈名〉
(形聲。從水,齊聲。本義:水名,即濟水。古四瀆之一)
同本義。[JiRiver]
濟,濟水也。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汦——《說文》
濟水源出贊皇山。——《穆天子傳》
陰谷皆入濟。——清·姚鼐《登泰山記》
發源於今河南省濟源縣西王屋山,原在山東境內與黃河並行入渤海。後因黃河改道,下游被黃河淹沒。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的河道
州名[Jiprefecture]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東省聊城東南
五代周置,在今山東省巨野縣
金置,在今吉林省農安縣
〈動〉
渡過水流[crossastream]
濟乎江湖。——《楚辭·屈原·涉江》
濟河,圍令狐。——《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又如:同舟共濟;濟勝之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體);濟水(渡水);濟涉(渡水);濟運(渡水運輸)
幫助;救助[help;assist;salve]
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歐陽修《朋黨論》
惟以周窮濟乏為事。——《晉書·何攀傳》
濟師來攻。——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濟人利物;濟拔(從險惡的境地中救出);濟惠(濟會,濟惠。周濟,照顧);濟物(幫助他人);濟時(匡救時世)
拯救;救濟[relieve]
殺黑龍以濟冀州。——《淮南子·覽冥》
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三國志·方伎傳》
又如:濟護(救護);濟恤(救濟);濟救(救濟);濟眾(救濟眾人);濟難(拯救時難);濟施(救濟施捨)
[對事情]有益;成(多用於否定);發揮[作用][bringintoplay]
然後乃能各濟其所長也。——劉邵《人物誌》
臼杵之利,萬民以濟。——《易·系辭下》
又如:無濟於事;人少了不濟事;濟事(頂用)
成就[achieve]
必以忍,其乃有濟。——《書·君陳》
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後漢書·荀彧傳》
以濟大事。——《資治通鑒》
共濟世業。
事之不濟。
又如:濟勝(取勝);濟勛(濟功。成就功業);濟辦(成功地把事辦妥);濟克(成功)
停;止[stop]
三月春風不濟。——《淮南子·時則》
增加[increase;add]
盍請濟師於王。(盍:為什麼不。)——《左傳·桓公十一年》
彌補[makeup]
又因中國文字太難,只得用圖畫來濟文字之窮的產物。——魯迅《且介亭雜文》
及,比得上[cancomparewith]
果然我們就不濟鳳丫頭了?——《紅樓夢》
成;可以[allright;well]
所言之事濟否?——《警世通言》
〈名〉
渡口,過河的地方[ferrycrossing]
川既漾(水流長)而濟深。——王粲《登樓賦》
〈形〉
整齊,漂亮[ingoodorder;neat;nice]。如:濟楚(整整齊齊;整潔;雅緻;瀟灑;端莊);濟美(承繼先人美好的事業)
能幹,中用[capable;useful;effective]
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西遊記》
另見jǐ
〈形〉
眾多[numerous]
濟濟多士。——《左傳·成公二年》
又如:人才濟濟;濟濟(眾多);濟濟一堂(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濟濟彬彬(形容人才眾多且文雅有禮)
整齊美好的樣子[neatandfine]
四驪濟濟。——《詩·齊風·載驅》
又如:濟然;濟楚(整齊清潔);濟濟(整齊美好的樣子)
另見jì
6. 濟有兩種讀音,文題中濟南的濟應該怎麼讀,你能說一點理由嗎
你查一下最新版字典就知道了!以前字典上「濟」是四聲,現在好像是三聲了。
7. 「濟」有什麼讀音
四聲
濟 jì
渡,過河:同舟共濟。
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濟世。救濟。賑濟。周濟。接濟。
補益:無濟於事。
濟 jǐ
〔濟水〕古水名,源於今中國河南省,流經山東省入渤海。
(濟)
濟南,濟寧,濟陽緣濟水得名讀三聲
8. 「濟」有幾種讀音和組詞
「濟」有2種讀音jì和jǐ。
[ jì ] 1.渡,過河:同舟共~。 2.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世。救~。賑~。周~。接~。 3.補益:無~於事。
[ jǐ ] 1.〔~水〕古水名,源於今中國河南省,流經山東省入渤海。 2.(濟)
9. 濟有兩種讀音,濟南的濟該怎麼讀,理由是什麼
.....我也想問....不過應該是 三聲
看濟
濟南,濟寧,濟陽緣濟水得名讀三聲
濟
Jǐ
【名】
(形聲。從水,齊聲。本義:水名,即濟水。古四瀆之一)
同本義。〖JiRiver〗
濟,濟水也。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汦——《說文》
濟水源出贊皇山。——《穆天子傳》
陰谷皆入濟。——清·姚鼐《登泰山記》
發源於今河南省濟源縣西王屋山,原在山東境內與黃河並行入渤海。後因黃河改道,下游被黃河淹沒。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的河道
州名〖Jiprefecture〗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東省聊城東南
五代周置,在今山東省巨野縣
金置,在今吉林省農安縣
濟
濟
jǐ
【形】
眾多〖numerous〗
濟濟多士。——《左傳·成公二年》
又如:人才濟濟;濟濟(眾多);濟濟一堂(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濟濟彬彬(形容人才眾多且文雅有禮)
整齊美好的樣子〖neatandfine〗
四驪濟濟。——《詩·齊風·載驅》
又如:濟然;濟楚(整齊清潔);濟濟(整齊美好的樣子)
另見jì
濟楚
jǐchǔ
〖neat〗∶〖衣著〗整齊清潔;漂亮
衣冠濟楚
〖nice〗∶美好
舉意動容皆濟楚。——宋·柳永《木蘭花》
〖outstanding〗∶出色,出眾
天生的濟楚才能。——元·關漢卿《金線池》
濟濟蹌蹌
jǐjǐ-qiàngqiàng
〖numerous〗形容人多而容止有節
會議期間各方代表濟濟蹌蹌聚集一堂,一時稱盛
濟南
Jǐnán
〖Jinan〗山東省省會。位於山東省西部,南臨泰山,北臨黃河,面積4875平方公里,人口335萬,其中市區132萬。位於丘陵和平原交界地,泉水很多,素有「泉城」之稱。為山東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10. 濟的讀音是什麼
[ jì ]
1.渡,過河:同舟共~。
2.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世。救~。賑專~。周~。接~。
3.補益:無屬~於事。
[ jǐ ]
1.〔~水〕古水名,源於今中國河南省,流經山東省入渤海。
2.(濟)
本意是過河,渡過的意思,如同舟共濟,直掛雲帆濟滄海等;由此動詞引申為,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世。救~。賑~。周~。接~。以上用法均讀作四聲。另外的一種三聲讀音,是由古水名----濟水而來,此河流今天雖已不復存在,卻依然有相關地名存世,如濟南,濟寧,濟陽,濟源等。當它作名詞或形容詞時,讀三聲;作動詞時,讀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