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金銘記
① 洛陽神話
中國神秘神物《河圖洛書》在這里出現的。
相傳在伏羲氏時,伏羲氏教民「結繩為網以漁」,養蓄家畜,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存生活條件。因此,祥瑞迭興,天授神物。有一種龍背馬身的神獸,生有雙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龍鱗,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負圖點,由黃河進入圖河(今洛陽市孟津縣,白鶴、送庄鄉境內),游弋於圖河之中。人們稱之為龍馬。這就是後人常說的「龍馬負圖」。伏羲氏見後,依照龍馬背上的圖點,畫出了圖樣。接著,又有神龜負書從洛水出現。伏羲氏得到這種天賜的用符號表示的圖書,遂據以畫成了八卦。這就是《易*系辭上篇》記載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故後人在伏羲氏龍馬負圖處修建了負圖寺。以紀念伏羲氏開拓文明的功績。
後羿射日
在伊放勛(堯)時代,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伊放勛請來了後羿,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猛獸毒蛇,為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相傳後來後羿從黃河河伯的手中救出了落難的宓妃,並懲罰了河伯,然後兩人在洛陽居住了下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為表彰他們懲治河伯有功,天帝還封後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 傳說中後羿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幹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帝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 後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後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後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後羿的豐功偉績,卻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裡去進讒言,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
杜康的傳說
千百年來,關於杜康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在汝陽地區乃至河南各地都流傳不衰。這些故事和傳說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且在不斷演繹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杜康文化。
洛陽牡丹的由來
武則天把長安的牡丹貶到了洛陽
白馬寺的來歷
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② 秦始皇在位時,曾鑄造12銅人立於洛陽,如今12銅人在哪裡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澤率兵向南攻齊,齊王建昏庸無能,秦軍一到,齊國立即土崩瓦解,齊王建被俘,中國歷史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秦國。
秦滅六國後,雖然全國大規模戰爭已經結束,但邊境上的秦國軍隊仍在繼續戰斗,國內也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存在,秦始皇為了鞏固王朝政權,建立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嚴密的統治機構,和封建官僚制度,還採取了一系列的其他措施,其中有一條就是下令收繳天下兵器,並且鑄造成12銅人,立於咸陽秦王宮阿房殿前.據《三輔黃圖》記載:營朝宮於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萬人。車行酒,騎行炙,千人唱,萬人和,銷鋒鏑覺得盎人十二,立於宮門。
③ 河南都有什麼好吃的民間小吃呢
鄭州燴面
河南麵食多有所長,燴面是代表之一,此面漢魏時期亦稱湯餅,唐以後名稱漸變,宋代汴京食店便有「插肉面、大奧面」的供應,後多稱羊肉燴面,取其筋軟光滑、湯醇性溫。鄭州燴面大興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得益於改革開放、流動人口大量增加、餐飲業需求大增,先是老字型大小「合記」的羊肉燴面獨領風騷,然後是蕭記的三鮮燴面異軍突起,並快速發展,二十年間不但成為鄭州市餐飲的城市名片,一碗在手,酣暢淋漓的燴面也成為了河南、鄭州的另種風情。燴麵粉是用優質小麥麵粉製成的,加雞蛋和鹽,在和面之時就將其揉入麵粉之中,經反復揉搓,使其筋韌,揪成小劑子,捏成片狀兩面摸上麻油。煮麵之時,幾番抖動,面片便由粗變細,被拉成寬約2厘米的薄面條,在滾水裡浮沉幾番也不易斷開,面分為四兩或二兩一份。燴面之香,功夫在於湯,湯是由小山羊肉和腿骨熬成的,加入黨參、當歸、黃芪、白芷、枸杞等中葯熬上一天,既去了羊肉的膻氣,又消減了羊肉的火氣,十分滋補。舀上幾勺高湯,把新鮮燴面和少許紅薯粉直接放入高湯中煮,燴面盈潤如百合瓣,外滑內韌,湯的鮮味細細滲透進面里,鮮香撲鼻;加上幾塊羊肉,配以枸杞、黃花菜、木耳、鵪鶉蛋等。上桌時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鮮。把面一小段一小段咬下,喝口湯,夾片羊肉,色、香、味足了。看大師傅下面也是一種美好享受,薄薄的面片,悠忽間拉成長長的薄條。像音樂家在指揮音樂,又似魔術師在玩高超的技藝。那白白的面片,上下翻飛,似游龍飛舞,像綵綢玩花,曲龍虯勁,瞬間下鍋,眼還沒看清怎麼回事,面已下鍋煮熟了。 湯白味鮮,面滑筋韌,放上幾大塊羊肉,輔以海菜絲、豆腐絲、粉條、香菜、鵪鶉蛋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佳,就這樣熱熱和和的一大碗滋補燴面就擺在你面前了。芝麻醬,鹽,味精等多放在碗底,吃前用筷子一挑,那個香啊!
開封灌湯包子
灌湯包就是包子裡面有湯。灌湯包以前是北宋皇家食品.開封灌湯包不僅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面、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灌湯包就是包子裡面有湯。灌湯包以前是北宋皇家食品.開封灌湯包不僅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面、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吃開封灌湯包子,看是一個重要的過程。灌湯包子皮薄,潔白如景德鎮細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制縐折32道,均勻得不行。擱在白瓷盤上看,灌湯包子似白菊,抬箸夾起來,懸如燈籠。這個唯美主義的賞析過程,不可或缺。吃之,內有肉餡,底層有鮮湯。唯要記住,吃灌湯包子注意抄底,橫中一吃,未及將湯汁吸納,其湯就順著筷子流至手上,抬腕吸之,湯沿臂而流,可及背心。吃灌湯包子燙著背心,在理論上是存在的。所以,吃灌湯包子必須全神貫注,一心在吃,不可旁顧。 吃灌湯包子,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之。湯如詩歌,肉餡是為散文,麵皮為小說。因為小說是什麼都包容的,散文精粹一點 ,詩歌便就是文中精華了。故此,吃罷灌湯包子,率先記住了湯之鮮,肉餡是近乎於湯進入味覺感觀的,麵皮除去嚼感,幾乎可以忽略。此便是南人吃北國之體驗,未知北人是否列面為第一位。開封灌湯包子,是融合了天津狗不理包子水打餡、半發面和開封灌湯包子汁多味美的三大特色製作而成,使其既有時尚特色又有傳統精粹,色白如玉、湯汁豐富、口味極其鮮香、妙不可言,深得廣大顧客的贊譽。
開花饃
開花饃可以追溯到晉代,當時便有「坼作十字」形的蒸餅市售。今之開花饃是在面團充分發酵後加入適量白糖,餳到一定程度後下劑、成形、蒸制。成熟後,饃頂均勻綻放如花朵,故稱開花饃,口感暄甜。開花饃」,又名「籠餅」,亦稱「白銀如意」,是一種用小麥麵粉蒸製成的古代食點。 開花饃,傳說是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喜歡吃的食品。相傳,朱元璋小時家境貧寒,隨母親從安徽逃荒來到山西長子縣慈林山地帶.他在白眼狼白員外的家當僕役時,常幫廚房馬師傅之女馬秀英燒火打雜。倆人情投意合,馬秀英經常偷偷地取點好吃的給朱元璋。朱元璋最喜歡吃開花饃。後來朱元璋約馬秀英一同參加了郭子興的部隊,馬秀英成了一名隨軍炊廚,朱元璋成了一名能征善戰的勇士。每當朱元璋打勝仗回來,馬秀英就親自蒸上開花饃慰勞朱元璋。他統一天下後,大宴群臣,下旨讓御膳房做開花饃,廚師都不會,被朱元璋臭罵了一頓。無奈請出娘娘馬秀英指教,朱元璋才吃到了他可口的開花饃。朱元璋之子朱模在潞州皇城居住時,也喜歡吃開花饃。不過那個時候的開花饃,可不是今天用精麵粉做的,而是用白玉茭面做的,當時潞州民間百姓也稱之為「點心」,因為蒸出的開花饃頂部要用紅色素點一紅點,故為點心。
水煎包
水煎包,是齊魯名吃,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現主要以博興縣喬庄鎮(蔡寨村)出名,多分布於博興縣東北部鄉鎮。利津,是萬里黃河入海的地方,人傑地靈,物產豐饒,農桑發達,文化繁榮。明清時期,這里是海河陸路的交匯中樞和著名商埠,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獨具特色的水煎包應運而生。水煎包在烹制過程中融煮、蒸、煎於一體。剛出鍋的水煎包,因兼得水煮、汽蒸、油煎之妙,其色澤金黃,一面焦脆,三面軟嫩,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極致,其食者贊不絕口,名揚四方。水煎包起源於利津縣,經過百年的歲月現已遍布中國大部分地區,也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一嘗水煎包的美味。河南水煎包則以平頂山市焦店村的最為知名,焦店村的水煎包吃起來麻麻的口感獨特,搭配其當地的胡辣湯那就是另一番滋味。在這里想要吃到正宗的可不要跑錯地方,焦店水煎包最好吃的還是胖師傅家的正宗老牌包子店。水煎包屬於大眾風味的小吃,物美價廉,製作方面不受四季影響,它一直是當地暢銷的地方風味小吃。成為人民深受歡迎的食品。各縣市均有從事此業者,生意甚好,很受當地居民及旅遊者的歡迎。水煎包形狀和大小有異,形狀如柿餅的,上下有呈金黃香脆的紙狀面片,外酥里鮮,口感甚佳。底色金黃,焦脆,餡濃香可口,色香味俱佳。
燙面角
傳統風味小吃新安燙面角,創制於民國三年(1914),已有80多年歷史。時有開封人任老大與本縣人王金斗,於新安縣火車站開設餐館,出售「老任燙面角」。由於配方科學,製作講究,所制燙面角軟皮緊,晶瑩欲滴,狀如新月,色如瓊玉,鮮香不膩,味美可口,時有「名揚隴海三千里,味壓河洛第一家」的美譽。 任老大故世後,王金斗改字型大小為「老王燙面角」,其子王德法承襲父業,使這一風味小吃得以發展。1980年,王德法曾應邀赴鄭州傳藝。 至今,洛陽、鄭州等地都有專營「新安縣燙面角」餐館。近年,新安「方記燙面角」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又有創新,風味更佳,1986年以來,多次被評為「 洛陽市名小吃」,並於1993年應邀參加北京迎「亞運」美食節,受到廣泛贊譽。 其做法是:精選胛臀處的鮮豬肉,肥瘦適量,剁肉成末,加多種調料與原汁肉湯攪成餡;再用鮮開水把面燙好,擀成皮,包成狀如新月的面餃,上籠清蒸10分鍾即成。 燙面角和餃子相比,特別之處是皮筋道,由於是蒸的,所以一般不會破,個個整齊。據說發明此種食物是出於偶然:某人發面時失手了,滾水進入面盆,燙壞了發面劑兒,就乾脆把沒發的面擀成面片,再將包子餡兒填進去,做成狀似月牙的食品。人們看這食物形狀新奇,就想吃個稀罕,因此就火了。新安燙面角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相傳,早年有個叫鄧煥章的鄧州人,幼年父母雙亡,被一飯店老闆收為徒弟,一次失手把滾水掉到了面盆里,燙壞了發面劑兒,害怕師傅責怪,情急之中,乾脆把燙面直接擀成月牙狀的麵皮,填上餡兒,上籠蒸熟後挑到街上去賣,沒想到大受歡迎,小店也掛出「又一新」招牌,從此正式定名「燙面角」。
酸漿面條
酸漿面條是把磨好的綠豆粉漿發酵至酸時加水、見開、下面至熟,再撈出面條,用適量麵粉加入粉漿令其濃厚,混合面條即成。此面用花椒油、辣椒油調味、以芹菜、菠菜等為配,口感酸辣,粉漿風味獨特,以洛陽漿面條的名聲最大。洛陽漿面條是洛陽民間的傳統麵食,也叫「漿飯」。因酸味獨特而受到洛陽人甚至是外國人的喜愛。 漿面條的主料是面條,但配料是關鍵。因為煮漿面條的不是常用的清水,而是一種特製的酸味豆漿(也稱酸漿)。食用時,根據的自己的口味放入辣椒、韭花醬味道會更佳。 洛陽漿面條還有一個特點,放涼後重新加熱食用更有味道。因此民間有「漿飯熱三遍,拿肉也不換」、「漿飯熱三遍,金子也不換」、「漿飯熱三遍,給個縣官也不幹」等多種說法。在做的時候會聞到一股隱隱的酸味,但是在吃的時候它的酸味幾乎都化解在料上。吃不出太大的酸味。凡是喝過洛陽漿面條的人,提起這味小吃,立時會覺得余香滿口,回味無窮。它雖然是中原面條飯食中的一種,但它那特殊的原料和特殊的做法,使漿面條與普通面條的味道截然不同。 漿面條還有開胃的作用,使人吃了還想吃。回味無窮!漿面條在洛陽的發展歷史年數久遠,已無法考證。關於漿面條的來歷,曾經有這種說法:當年,劉秀被王莽追殺,走頭無路、飢寒交迫,見到一個漿房就進去想找點吃的。可房裡沒有人,也沒有食物,只有幾把乾麵條,缸子里還有綠豆磨的漿水,但是已經放酸了。他也顧不了許多,就舀了幾瓢酸漿,把現有的乾麵條和菜葉、干豆統統都放到鍋里煮。面條煮熟了,當他打開鍋蓋就聞到了泛著淡淡酸氣的面條,於是他就狼吞虎咽的全部吃完了,以至於當了皇帝還總想著當年的漿面條,所以御宴中就有了漿面條這道菜,流傳至今。
胡辣湯
是一種湯類傳統小吃。已經發展成為每個河南人都喜愛和知曉的小吃之一,一般大早上街頭巷尾很多賣胡辣湯的攤子。油餅包子油條加酸辣胡辣湯就是一道美味早餐, 胡辣湯是河南小吃系列中的一絕。它源於清代中葉,大興於民國初年,之後花樣不斷翻新。至今你若行走在洛陽大街小巷口,隨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小小一碗胡辣湯,緣何會歷久不衰呢?它以大眾化的品位和低廉的價格,始終成為人們早餐時的首選。 在數百年的歷史中,聰明的河南人對胡辣湯的吃法做了延伸,把清熱下火的豆腐腦和胡辣湯摻在一起喝,謂之「豆腐腦胡辣湯兩摻」簡稱「兩摻」。 胡辣湯是怎樣做成的呢?先將紅薯粉條和切碎的肥豬肉放入鐵鍋里燉,同時加入花生仁、芋頭、山葯、金針、木耳、乾薑、桂仔、麵筋泡等。待八成熟後勾入適量精粉,注意攪拌。然後兌入配好的調料及花椒、胡椒、茴香、精鹽和醬油,略加食糖少許,一鍋色香味俱佳的胡辣湯就做成了。 胡辣湯無冬夏之分,四季皆宜,其味美可口,深得人們的青睞。因此,日後你若能到河南各地一游,可千萬別錯過喝碗此湯的良機。 雖然胡辣湯店大多看上去又小又不衛生,但這並不證明就沒有「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例子。如果喝胡辣湯喝得多了,那就可以以老江湖的口氣分析道:「嘿嘿,門面看上去越是破的店,湯就做得越好。」店大欺客,這個道理誰都曉得,湯做得好,這就是金字招牌。不管店面看上去有多臟,只要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胡辣湯端上來,什麼都別說了,開喝吧你就。 不過,喝胡辣湯也有很多秘訣。其一,是否加醋。加的話不僅辣,而且酸。其二,喝肉的還是喝素的。肉的當然好喝,只是要價高出5毛錢。其三,是先吃裡面的雜物(麵筋、牛肉丁、海帶絲)再喝湯,還是連湯帶雜物一口悶。前者是吃,後者是喝。如果你沒有喝過,那肯定不是地道的河南人。河南漯河舞陽境內一小鎮——北舞渡,鎮上的燉肉糊辣湯遠近聞名。肉爛湯鮮,香辣綿口,回味無窮。
汴京烤鴨
是開封的傳統美食,歷史悠久。 早在北宋時期,炙鴨、燒鴨(均為烤鴨)已是汴京酒樓、市肆中的名餚。金破汴京之後,汴京的大批工匠藝人和商賈,隨著康王趙構遷於建康(今南京)、臨安(今杭州)一帶,烤鴨這種美食又成為南宋民間和官宦之家的珍饈。南宋文人洪邁在《夷堅志》中就記載了擅長製作烤鴨的名廚、烤鴨高手王立,這是我國第一位見諸於書籍的烤鴨名師。元滅南宋,元將伯顏曾將臨安的能工巧匠遷至大都(今北京),這樣烤鴨製作技術又傳到北京,烤鴨又成為北京宮廷和市肆的佳餚。 隨著歷史的變遷和發展,汴京烤鴨技術逐漸播及四方,各地又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和發展,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味和特色。明清時期,烤鴨技術發展到精美的程度,不但對烤鴨的工藝要求更精更細,而且對烤鴨所用鴨子也要求專門飼養,因而就出現了鵝鴨城、養鴨房、養鴨場等專門喂養鴨子的場所。清末民初,開封的又一村、山景樓等飯庄,都有自己的填鴨房,有專人飼養鴨子供飯庄使用。由於專門飼養的鴨子個大皮薄、肥嫩豐滿,使烤出的鴨子色澤紅潤、皮脆肉嫩、豐腴醇香,而且肥而不膩,成了開封宴席上的珍品。烤鴨有多種吃法,通常是將烤熟的鴨子,趁熱片成片,蘸甜面醬,加上菊花蔥或蔥白,用特製的荷葉餅(最好加些栗子面)、片餑餑卷著吃,喜食甜食的,也可蘸著白糖吃,味道也很好。片凈肉的鴨骨架還可以加白菜、冬瓜熬湯,別有風味。
洛陽牛肉湯
「甜」牛肉湯的主料是牛骨頭。下午6時,老闆就將大量敲開的牛骨頭置於近一人深、直徑2米開外的大鍋內,加入清水和自製香料,湯燒沸後,就通宵達旦地用文火熬煮。這樣牛骨頭里的骨髓、膠原體等就都熬到湯里了。 湯里煮牛肉也極有講究,大塊牛肉必須把牛油剔除,煮的時間要掌握好火候。時間長了,稀爛,切不成薄片,時間短了,不入味。因此「甜」牛肉湯里的牛肉都是大塊薄片,入嘴即化,滿口清香,回味無窮。 在容量超過1000毫升的大碗里,抓上一兩左右的大片牛肉,注入飛滾的沸湯,香氣撲鼻。當地人喜用硬面「鍋盔」泡入湯中,干硬的鍋盔充分吸足了碗里的湯,咀嚼起來,當然越嚼越「美」(洛陽方言)。 很多人在對比的時候都容易忽略一點,洛陽的牛肉湯只有上午才營業的。洛陽金銘記清真甜牛肉湯(原金家牛肉湯)始於1950年,由洛陽東關金承堂老先生獨特配方研製而成,是洛陽一大特色名吃。此湯以甜湯為主,世代家傳,目前已傳至第三代。洛陽金銘記清真甜牛肉湯是洛陽唯一一家由國家商標局注冊的以甜湯為主的餐飲連鎖機構。 洛陽金銘記清真甜牛肉湯由二十多種中葯材配以鮮牛肉,牛肉微火熬制而成,湯鮮味醇,其性味甘平,有補男脾,益氣血,補腎壯陽,強筋骨,溫通經脈,理氣溫腎,燥濕化痰,理氣和胃,祛風止嘔,滋補養顏,之功效。.
河南羊肉湯
河南的羊肉湯品系多,像豫西靈寶羊肉湯,許昌丈地羊肉湯,洧川羊肉燴豆腐等。靈寶羊肉湯以濃百似漿,營養天然為特色,許昌丈地羊肉湯則肉鮮嫩,湯醇香。洧川羊肉燴豆腐更是回漢結合風味。 豫西靈寶羊肉湯系一次泡百斤骨,半百斤肉,先氽後大火煮三五小時,造就它和牛奶媲美的品位。其內豐富蛋白,鈣質不言而語。和它相匹配的素餅獨一無二,僅60克的餅精緻細巧,無酵面擀制,鏊上烙,卧爐烤,做出外觀豐滿,花紋精美,金紅乾脆,久泡不爛的特點。不僅這,商家還贈送小份『靈寶涼粉』讓你嘗遍它的特色。 許昌丈地羊肉湯需鮮肉冷凍一番,切大薄片,加鹽,嫩肉粉腌制,鍋上火加精煉五香牛羊油,爆炒羊肉片,再加骨湯,調料煮制。未成,便香氣四溢,牛羊油的膻香,骨湯的醇香,肉片的鮮香,全鑽進鼻子。撒蔥花,香菜,淋香油,熱騰騰的羊肉湯挑逗著你。洧川羊肉燴豆腐出此回漢民族合居地,清真羊肉湯加入十三香,骨子透著濃郁的香,洧川豆腐,地方史志說它是貢品。一塊豆腐用馬鬃提著,走半里不掉。它們結合使洧川美味到極致。羊肉,豆腐,木耳...飽飽一大碗。讓你領略河南飯菜經濟實惠,好吃不貴絕非虛傳。
.油旋
濟南名吃油旋,外皮酥脆,內瓤柔嫩,蔥香透鼻,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故名油旋。濟南人吃油旋多是趁熱吃,再配一碗雞絲餛飩,可謂物美價廉,妙不可言。油旋有圓形和橢圓形兩種。更有精細者,在油旋成熟後捅一空洞,磕入一個雞蛋,再入爐烘烤一會,雞蛋與油旋成為一體,食之更美。相傳油旋是清朝時期的徐氏三兄弟(今齊河縣)去南方闖盪時在南京學來的,油旋在南方的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來濟南後依據北方人的飲食特點將油旋的口味改成咸香味,一直傳承至今。 清代顧仲編著的《養小錄》中這樣記載油旋的製作:「……和面作劑,擀開。再入油成劑,擀開。再入油成劑,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 據說道光年間濟南城裡的鳳集樓是較早經營油旋的店家,光緒二十年開業的「文升園」飯庄,曾以經營油旋等眾多地方小吃而聞名泉城。民國初年時,濟南有十幾家經營油旋的店鋪,油旋成了當時名揚全國的小吃。色澤金黃,外酥內嫩,層多鬆散,蔥油香味濃,與餛飩配食味更佳。
開封桶子雞
開封特產名菜,以其色澤鮮黃,咸香嫩脆,肥而不膩,越嚼越香幾大特點而出名.,桶子雞系開封特產名菜,它選用當地的優質筠母雞,採用百年老湯煨制而成。色澤金黃,肥而不膩,鮮嫩脆香。因其形似圓桶而得名。馬豫興桶子雞以製作精細、選料嚴格、味道獨特而久負盛譽,歷經一百多年而久銷不衰,現由馬豫興雞鴨店烹制經營。為世人稱道,享譽古城。有些朋友吃過桶子雞感覺並不好,常抱怨咬不爛,啃不動,這除了和做的質量有關外,很大的原因是吃法上不對。由於桶子雞本身的特點就有一個脆字,註定了桶子雞並非是刀剁成幾塊,啃來啃去,也不是撕成幾半,大口的去咬,桶子雞講究的是要先剃骨,再切片,吃的時候夾起無骨的肉片,細細嚼來,越嚼越香。從這一點來看,桶子雞並非是一個讓人吃飽的食品,而是讓人去享受的食品。 桶子雞最好的部位是雞大腿,味道香,口感好,幾個雞大腿切成細片,是冷盤中的上等品。正宗馬豫興桶子雞生產廠家在中華大地上僅開封市馬豫興肉禽公司一家。 「馬豫興」桶子雞體形渾圓完美,色澤鵝黃,油潤光亮,食之肥而不膩,咸香嫩脆,略透荷香,成為開封酒會宴席上必備名菜。桶子雞是河南開封的一款名吃。走進開封的大街小巷,隨處都可見到銷售桶子雞的食攤或店鋪,即使去星級酒店吃高檔筵席,也會給你上桶子雞這道菜,因為她最能代表開封的風味特色。
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是河南省安陽市滑縣道口鎮「義興張」世家燒雞店所制,是我國著名的特產。由河南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省特級燒雞技師張中海先生的先祖張炳始創於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至今已有近三百五十年的歷史,開始製作不得法,生意並不興隆,後從清宮御膳房的御廚那裡求得製作燒雞秘方,做出的雞果然香美。道口燒雞的製作技藝歷代相傳,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1981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特優產品。 道口燒雞與北京烤鴨、金華火腿齊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雞」。清嘉慶年間,一次嘉慶皇帝巡路過道口,忽聞奇香而振奮,問左右人道:「何物發出此香?」左右答道:「燒雞」。隨從將燒雞獻上,嘉慶嘗後大喜說道:「色、香、味三絕」。從此以後,道口燒雞成了清廷的貢品。張炳的世代子孫,繼承和發展了祖先的精湛技藝,使「義興店」燒雞一直保持著他的獨特風味。從七十年代以來,各國駐華使節和國外來賓吃了「道口燒雞」,無不交口稱贊。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尚比亞總統卡翁達、丹麥首相等貴賓,品嘗道口燒雞後都贊嘆不已。 道口燒雞具有五味佳、酥香軟爛、鹹淡適口、肥而不膩的特點。食用不需要刀切,用手一抖,骨肉即自行分離,無論涼熱、食之均余香滿口。歷史悠久,風味獨特,是我國著名的地方特產食品。
④ 與洛陽佛經翻譯有關的人物
玄奘
迦什摩騰、竺法蘭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⑤ 今朝喜登金榜銘記恩師善教,他日樂步青雲不忘父栽培,這對聯可以嗎
我覺得這個寫的太棒了。由此可以看出你的語文水平是相當高的。而且你的寫作能力也是超強的,希望你寫出好的小說。
⑥ 洛陽白馬寺介紹的內容是什麼
河南洛陽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乃佛教傳入我國後內官辦的第一座寺院,容被中外佛教界譽為「釋源」、「祖庭」。
河南洛陽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載: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庄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
白馬寺座北面南,總面積二百餘畝,其主體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五層殿堂及中國第一釋迦舍利塔。白馬寺是一處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築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01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4A景區(點)。
⑦ 漢武帝再開通絲綢之路之後,非常欣賞和支持外來的佛教,還專門為它在洛陽修建了一座白馬寺
是漢明帝時期修建的白馬寺。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回 漢明帝劉庄(公元28年-公元75年),漢武答帝是漢明帝的高祖父。
漢明帝有一天夢見一個金人,庄嚴無比,繞著大殿飛翔,第二天問臣下,有人說是西方的佛陀(從這一點看佛教對於中國的影響,應該早於漢代),於是命人西行,取佛經。公元六十七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
⑧ 洛陽有哪些著名景點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
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歷史情態。這些形制瑰異、琳琅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關林
關林是埋葬三國時期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也是一處宮殿式建築群。
此處古柏成林,隆冢豐碑,氣派巍巍。關羽被過去歷代王朝尊為「武聖」,是民間信仰者「忠、勇、仁 、義」之楷模。
白馬寺
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
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
游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庄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洛陽古墓博物館
該館分為地上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計有漢白玉雕成的仿漢門、序幕大殿和東西兩側殿。東側殿設有原始社會、夏、商、周墓葬模型陳列室,歷代葬具陳列室,喪葬儀式陳列室。
古墓群距地表 7米。地下建築呈「回」字形,分兩漢廳、魏晉廳、唐宋廳和精品廳,兩漢廳、魏晉廳和唐宋廳陳列有關朝代的典型文物,精品廳陳列兩漢典型藝術品和墓室壁畫臨摹畫。連接四廳的墓道兩側是搬遷復原的歷代典型古墓葬。
NextPage
八路軍駐洛辦事處
「八路軍駐洛辦事處」是國共兩黨在第二次合作期間我黨在一戰區的長官部所在地
洛陽博物館
博物館的陳列以河洛文化為主體,以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商、兩周和兩漢文物為主要內容,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5個陳列室。
展出文物1700件,其中一級品有:商周時期的方罍、「王姒」方彝,有組合的西周鉛器和多種器形的「原始青瓷」,春秋時期的「齊侯寶盂」,戰國時期的金村大鼎和「繁湯之金」劍,西漢的彩繪壺和北魏王侯的儀仗俑以及絢麗多彩的唐三彩等等。 除了基本陳列外,該館每年還舉辦書法和繪畫等其他展覽。
洛陽民俗博物館
潞澤會館始建於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系山西潞安府(今長治)、澤州府(今晉城)兩地商人集資所建,主要用於同鄉商人傳遞信息和物資集散,是晉商文化的產物。
整個古代建築群層次分明,結構嚴謹,佔地面積15750平方米,是中原地區保存完整、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之一,在建築設計和營造法式上集清代河南地方建築技術之大成,是中原地區清代地方古代建築傑出的典範,其建築裝飾藝術十分考究,木雕和石雕作品非常精美,堪稱中原地區雕刻藝術寶庫中一束光彩奪目的奇葩!
1986年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該古建築作為重點項目正在積極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河洛民俗文化不僅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而且是主要的旅遊資源,洛陽民俗博物館正是展示民俗風情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該館除有刺綉廳、婚俗廳、壽俗廳、民間工藝廳、匾額廳等基本陳列外,還有皮影表演、婚俗表演、民俗服飾表演等演示活動,這些陳列和活動,不僅具有濃郁的中原地方特色,還處處洋溢著強烈的時代氣息。
特別是一年一度在這里成功舉辦的洛陽民俗文化廟會為弘揚河洛文化、展示民俗風情,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發揮著重要作用,深受中外遊客青睞。
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景區總面積168平方公里,橫跨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地處暖溫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平均海拔1800米,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座。景區內共有動物204種,植物1991種,森林覆蓋率達98.5%,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6℃。
⑨ 誰有關於「洛陽白馬寺」的傳說故事,和高僧大德。不要漢明帝夢金人的,不要攝摩騰和竺法蘭的內容!!!!
佛是外來的,先在河洛落地生根,而後廣布華夏,又遠播東亞。這是個歷史的過程,也是一個外來文化在中國重新生根發芽的過程,白馬寺名字的來歷就體現了這點。
說到白馬寺,馬上就會想到白馬負經的故事,更直觀的是白馬寺前的兩匹青石圓雕馬,通體渾厚、圓潤溫馴,給人一種能負重致遠、靈性十足的感覺,這作為白馬寺的象徵真是趣妙天工。在我們心中已充滿了佛的神聖,這石馬就是佛的原物吧。非也!這石馬是宋代大將魏咸信墓前之物,1935年由白馬寺主持浩德法師遷於寺前。原非佛教之物,可以為其所用。這正應了文化發展的規律,任何一種文化要想在異地生根必須要適應新的文化土壤,充分利用原有的母體文化。
理性的歷史講證據,神聖的宗教靠傳說。「白馬寺」一名的由來正暗合著這個簡單的道理。有關白馬寺名字的傳說大致有兩種。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劉庄夜寐南宮,夢見一身長丈六、來自西方的金人,在殿庭里飛繞。翌日,以問群臣,奏對此為西方神佛。於是, 帝「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像焉。時白馬負經而來,因以為名」(《洛陽伽藍記》)。白馬馱經,任重而道遠,功不可沒,立寺為念,這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白馬負經」的傳說。寺內保存的明代《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的碑文記載了第二種傳說,漢明帝遣使求佛,「得其書,及摩騰、竺法蘭二沙門以歸。至十年,始立寺。初名招提,後王有欲毀寺者,夜見白馬繞塔悲鳴而止。故更名曰白馬雲。」白馬悲鳴,感動皇帝,護寺有功,於是改招提寺為白馬寺。
這些傳說,似乎在說明漢明帝時已有「白馬寺」名。但歷史並不如此,東漢和曹魏的文獻不見「白馬寺」,只有到了西晉時僧人竺法護的譯經記中才有確切的記載,此後有關「白馬寺」的傳說才大量出現,象南朝的《高僧傳》、北魏的《水經注》和《洛陽伽藍記》、北齊的《魏書·釋老志》都有專門記載。歷史似乎在說明,建寺200年以後才有「白馬寺」之名,即東漢建寺,西晉有名。傳說和歷史產生了誤差,這200多年的誤差該怎麼解釋呢?
佛教充滿著智慧,透露著靈活與乖巧,初到中土,就在積極尋找可供自己依賴的文化之根。就其寺名就體現了這個文化的奧秘。白馬是否是印度佛教的神物,不得而知。但馬在中國文化中卻有著很高的地位,在佛入中土以前,馬在中國人眼中就非常重要了。
馬為六畜之首,在距今約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就曾發現過馬的骨骼。到商周時期,馬就更為重要,成為人們駕車代步的重要工具。《周易》記載:「服牛乘馬,引重致遠。」到春秋戰國時,對馬的繁殖、飼養和管理已達到了專業化的水平,並出現了許多相馬能手。馬性情溫馴,又通人性,並能負重致遠,於是中國人就把它視為自己最好的夥伴。日久天長,又把它升華為文化精神信仰的象徵。《易經》說卦曰:「乾為馬。」也即是說,馬為陽首。龍是中國最為神異的民族精神象徵物,而國人往往龍馬並提。《禮記·周官》載:「凡馬八尺以上為龍。」即馬之高大體長者就可稱之為龍,「龍」、「馬」原來在古人觀念中是可以相通的,可見「馬」和「龍」一樣的神異。
秦漢流傳的「河圖洛書」傳說,就更有神話色彩。《尚書中侯·握河記》曰:「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於河。」伏羲觀之,始作八卦。和中華民族文化靈魂的結合,馬也就具有了更加神異的本領。《宋書·符瑞志》曰:「龍馬者,仁馬也,河水之精。高八尺五寸,長頸有翼,傍有垂毛,鳴聲九哀。」能暢遊河水,翱翔於天,這樣的馬不就是白馬寺傳說中「白馬」嗎?也只有這樣的白馬才會騰空西來,繞塔哀鳴,才能悲愴雄壯地蕭蕭長嘶,這自然也就會感動皇帝了。200年的疑團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天竺泊來的佛教就是在200年中,積極尋覓自己新的根蒂。龍馬背後的文化內涵終於被其發現,並得到充分利用。因此,「白馬寺」已不是簡單的詞語了,它融合了兩種文化的蘊義,有關「白馬寺」的傳說和神話不僅是屬於天竺佛教的、而且也是屬於中國的東西了。
佛教藉助了中國的信仰,製造了新的神話,很自然地溝通了不同民族間的心靈連結,於是佛在華夏遍地生根,廣為流布。洛陽「白馬寺」正是藉助了這個文化奧秘,所以不管歷史的興廢,還是洛陽的浮沉,它都能千百年來以「祖庭」、「釋源」的身份在佛教中居於超然的地位。中國自此也就有了翠柏掩映、殿閣崢嶸、寶塔聳立的寺院,其間紅燭高照、香煙繚繞、磬嗡木鳴、誦聲如潮,透出無限的神聖與庄嚴。中國文化也就蘊涵了佛的神韻,竹園精舍的雅緻悠遠。歷史有很多的巧合,楊銜之的《洛陽伽藍記》記載僅洛陽一地,西晉永康年間已有佛寺42所,北魏時,城內城外寺院多達1367所,「金剎與靈台比高,廣殿共阿旁等狀」。而此時也是白馬傳說廣為流傳的時代。
行文至此,馬與白馬寺的故事也該講完了。實際上,佛入中土後,與華夏文化也就不分彼此。《西遊記》中,東海龍王三太子所變的小白馬,究竟是中國的神話還是佛教的傳說,已無嚴格的區別,甚至還有人把這個小白馬等同於白馬寺的白馬,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可以原諒的文化心態。至於白馬寺前的石馬是否為佛教的原物也就不重要了。
⑩ 十五軍參加洛陽保衛戰,怎麼沒拍成電視劇以弘揚河南人的英雄氣概!
那時候參加抗戰的軍隊,何其多,雖然沒有排成電視劇,但仍然會被歷史銘記,而且那麼多部隊不可能每一支部隊都排成電視劇,平常心對待即可,銘記歷史,需要食療,需要宣傳,不一定非是電視劇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