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貼金箔
Ⅰ 佛像怎樣貼金
傳統貼金技法
傳統貼金技法製作出的工藝品貼金效果不盡相同,主要在於它們處理底漆所使用膠水的配製不盡相同, 現在常用的膠水主要有水溶膠和牙膏膠這兩種。水溶膠比較容易配製和操作,但是貼金效果一般沒有牙膏膠的黃金質感好。使用牙膏膠溶劑是直接在貼金對象的表面打膠後貼金不作保護漆,真實地體現黃金的原色,缺點就是不經碰撞,稍微用力刮擦就能把表層的金箔刮掉。以前的工藝也曾在金箔表面塗上清漆加以保護,但是就不能體現黃金的原色了。 高強度貼金技法 高強度貼金技法是在金箔表面塗上高強度保護漆,經常用有高光和亞光兩種。採用這種貼金技法生產的工藝品,耐摩擦刮蹭、防酸鹼腐蝕的性能和保護周期保護漆的質量有很大關系。保護漆的透明度高低直接影響黃金質感的效果。http://www.hudong.com/wiki/%E4%BD%9B%E5%83%8F%E8%B4%B4%E9%87%91
Ⅱ 夏商時期的漆器有哪些特點
關於漆器的記載,比較早的有韓非子的《十過篇》:「禹做祭器,黑漆其外,而朱畫其內。」這就是說,大禹時期,也就是夏朝做的漆器,外面是黑色的,裡面用紅色漆畫出紋飾。
夏商時期,漆器已經被廣泛應用。夏商漆器品種以生活用具為主。夏代漆器器形有鼓、筒形器、觚、盒和漆棺等;漆器上的紋飾主要受當時陶器和青銅器的影響,以動物紋樣和幾何紋樣為主。如在河南省二里頭典型的夏代遺址中,就發現有裝飾獸面紋的漆器。
夏代漆器的胎骨,只有木胎一種,其製作工藝繼承了前人的方法,如觚、缽、豆等都是採用挖制和斫制相結合,並出現了新的雕刻工藝。
如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有雕花漆器的殘片,雖然已不再是成品的面貌,但仍然可以確定當時漆技術已經用於日常使用的多種器物中。
在遼寧省敖漢旗大甸子墓地有30多座夏代墓葬,都發現了漆器或漆器碎屑,器形有觚形器、筒形器等,並有經過加工的松石片、蚌片、螺片發現,說明當時已經有鑲嵌綠松石和螺鈿的漆器。
夏代之後,漆器的品種逐漸增多,殷商時期漆器的製作工藝水平在穩步發展,用途也在慢慢擴大,而且漆器的造型、紋飾深受青銅文化的影響。
商代漆器品種以日常用具為主,器型有盤、觚、缽等日常用品,樂器有鼓,兵器有盾、甲、馬車,喪葬用的有棺槨等,並出現了長方形和圓形的漆盒。
商代漆器上的紋飾以動物紋樣和幾何紋樣為主,如饕餮紋、雷紋、蕉葉紋等紋樣,漆色為紅、黑兩色,一般以朱漆為地,用黑漆塗成花紋,並能在漆里摻雜各色顏料。
還出現了鑲嵌工藝和貼金箔技藝,即在有些器物的花紋上還嵌有磨製成圓形、方形、三角形的嫩綠色松石,還有一些器物的表面貼有金箔。
如在一件商代漆盒的朽痕中,發現了半圓形的金飾薄片,其正面陰刻有雲雷紋,背面遺有朱漆痕跡,可能是漆盒上的金箔,這表明最早在商代金箔已用於漆器的裝飾。
商代漆器的胎骨有木胎、陶胎和銅胎3種,其中以木胎為主,陶胎、銅胎則少見。
商代的漆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如在商代中期的黃陂盤龍城遺址發現有一面雕花、一面塗朱的木槨板印痕,河北省藳城台西遺址出土的漆器殘片中,有的雕花塗色加松石鑲嵌。在安陽侯家莊商代王陵發現的漆繪雕花木器中,還有蚌殼、蚌泡、玉石等鑲嵌。商代漆器的發現地主要集中於河南安陽殷墟,同時在黃河中下游及長江一帶也有發現。
河南省安陽殷墟的商代漆器均不完整,只有木器雕刻和帶有朱紅色印痕的泥土,在精緻的花紋間,鑲嵌有各種圖案的骨雕、橢圓形小蚌殼。這些朱紅雕花木器,是我國較早的漆器紋飾印痕之一;骨雕和蚌殼,是我國較早的漆器鑲嵌實物之一。
殷墟武官村商代大墓中,發現了很多雕花木器的朱漆印痕,雖然木器已腐朽無存,但印在土上的朱漆花紋還很鮮艷。同一地點的虎紋石磐兩側,各發現一處方形印痕,據分析,是磐架方座漆繪的紋飾。
漆器在殷人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普遍,在殷墟西北岡王陵的一座墓中發現一件圓形漆盤內,有漆豆7件,並且還發現髹漆的「抬盤」。
西北岡商代墓葬中的花土,還能清楚地看出上面繪有雲雷紋、龍紋、虎紋、饕餮紋,部分花紋還鑲嵌有刻著渦紋的蚌泡。
殷墟漆器也有皮革為胎骨的,在另一座王陵大墓南墓發現有兩件「皮甲」,其上用漆塗飾出美麗的菱形和卷枝紋圖案。
殷墟漆器最常見的兌漆顏色是紅、黑、黃、白四色,這也是晚商木棺外表的常見顏色。兌色後的漆常常用來進行彩繪。不少殷墟墓葬中的棺木外表可以看到白地紅彩、黑地紅彩或紅地黑彩的花紋裝飾,但圖案全形多不可辨。
小屯西地還發現過漆繪陶片和用於鑲嵌漆器的材料如蚌片、綠松石片、龜片等細小飾物。
河北省藁城台西村遺址中發現的漆器最能代表商代漆器製作的水平,殘片大小不一,原器為盤,為盒,尚能辨認。木胎,朱地黑紋,飾有饕餮紋、夔紋、雷紋、蕉葉紋等圖案,有的花紋上還嵌有經過磨製的圓形、方圓形、三角形的綠松石,有的貼金箔。
大部花紋經雕刻後施髹飾,故表面呈現美麗的浮雕。在已發現的商代漆器中,以這些殘片的髹飾工藝最為精美。
湖北省盤龍城遺址位於湖北黃陂盤龍湖畔,是商代前期城市遺址,建於公元前15世紀前後。在遺址中,發現有塗朱的棺槨槨板板灰,推測此時的棺槨可能已用漆髹飾。
湖北省陽新的白沙遺址商代文化層,也發現有纏絲線黑漆柲,殘長14厘米,最寬3.7厘米,木胎,斫制。木秘握手處凸起五層絲線,構成細密的方格雲雷紋,每組圖案為四層方格紋和一個十字紋,一端邊緣橫纏絲線。通體髹黑漆。
河南省羅山蟒張鄉天湖村墓地中共發現漆器9件,器形為碗和豆。其中有一件商代纏絲線黑漆木桃,殘長16.5厘米直徑2.5厘米,木桃外纏繞絲線,呈四方連續的雲雷紋圖案,外表髹黑色漆,圖案的每一單元呈方格狀,這類圖案在商代玉器、銅器上亦有發現。
另外,在山東省的益都和滕州也有商代漆器的發現。
江西省新干縣大洋洲鄉程家村被稱為「江南商代第一墓」的大墓中,發現了3件虎形玉扁足和4件鏤空扉棱玉片,應是商代漆器上的扁足及漆鼎腹部裝飾的扉棱,進而大致推定出漆鼎玉足和腹部扉棱玉片的鑲嵌方法。
Ⅲ 商代金器有哪些特點和特色
商朝時期青銅工藝的繁榮和發展,為金器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同時青銅、玉雕、漆器等工藝的發展,也促進了金器工藝的發展,並使金器得以在更廣闊的領域中,以更多樣的形式發揮其審美功能。
商代金器大多為裝飾品,而最常見的金箔,多用於其他器物上的
飾件,或者說,是以和其他器物相結合的形式來增強器物的美感。
商代最主要的遺址是殷墟,這里發現的金箔十分輕薄,從厚度看,當時的錘揲工藝已相當高超,也說明商代工匠對金子的延展性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不然不可能加工到如此微薄的厚度。
在河南省安陽殷墟武官大墓中發現有環狀金片,其中殷墟侯家莊一座葬坑中發現6枚包金銅泡,是用圓形金片的周邊折入銅泡的背面,使金箔牢固地包在泡麵上的,方法十分巧妙,此為金箔飾銅器數例。
木器貼金的器物較多,河南省安陽大司空村一座殷墓車馬坑輿上中間有3片重疊一起的圓形金片飾,直徑為12厘米,有可能是傘蓋上的裝飾。
安陽小屯一座殷墓車馬坑輿內西部出土金箔片,金箔呈南北縱列,當是鞭桿之飾。桿飾自頂端玉飾下分8節,每節用金片相對地飾於桿上,桿徑約2厘米,桿末端10厘米間為手柄,沒有金飾。金片長5.5至
6.5厘米、寬1至1.1厘米,總重3.9克。
此外,殷墟侯家莊一座墓中發現的橋形金片,片上有釘孔,可能是釘於木器上的箔飾。安陽殷墟婦好墓發現的一件玉虎,其眼睛處貼金箔以點睛。
商王朝統治區的黃金製品大多為金箔、金葉和金片,主要用於器物裝飾。在商王朝北部地區的金飾品,主要是人身佩戴的黃金首飾。這個時期所發現的金器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四川省廣漢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的一批金器,不僅數量多,而且形制別具一格,這反映出我國早期文明發展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
古蜀族是世界上最早開采和使用黃金的古老的民族之一,在相當於中原殷商時期就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黃金的加工技術,製作了精美絕倫的金杖、黃金面罩、金虎、金葉、金魚、金璋等多種黃金動物圖形和裝飾品。
這些黃金飾品,不僅展現了古代蜀人高超的金箔加工製作技藝,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金箔加工工藝也代表了商代最早的黃金製品水平,為揭示三星堆古蜀文明的珍貴資料對重新認識我國早期黃金冶煉水平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三星堆遺址的黃金器是商文化遺址中最豐富的。一是種類多,有金杖、金面罩、金箔虎形飾、金箔魚形飾、金箔璋形飾、金箔帶飾、金料塊等。
二是形體大,一、二號坑均有金面罩。二號坑的銅頭像上有的貼有金箔面罩,構成金面銅頭像。可以推測,金箔面罩原來都是粘貼在銅頭像上使用的。一、二號坑中豐富的黃金器也是三星堆遺址晚期遺存的重要特徵。
三星堆遺址的黃金製品,還有金箔或金片製成的金虎、金葉、金魚、金璋、金帶等,此外還有金料塊。在這些黃金製品的製作工藝上,採用了捶鍛平展、剪裁修整、平面雕刻等手法。
在三星堆的黃金製品中,其中一號祭祀坑的一柄金杖,堪稱金器中的絕世珍品。它全長1.42米,直徑為2.3厘米,用捶打好的金箔,包卷在一根木桿上,凈重約500克。木桿早已炭化,只剩完整的金箔。
金杖杖身上端有3組人、魚、鳥圖案,說明金杖既被賦予著人世間的王權,又被賦予著宗教的神權,它本身既是王權,又是神權、政教合一的象徵和標志。
靠近端頭的是兩個前後對稱的人頭像,頭戴五齒高冠,耳垂三角形耳墜,面帶微笑。另兩種圖案相同,上方是兩只兩頭相對的鳥,下方是兩條兩背相對的魚。它們的頸部,都疊壓著一根似箭翎的圖案。圖案的意義大致是:在神人的護佑下,箭將魚射中,鳥又將箭桿帶魚馱負著歸來。
這是一柄權杖,同時又可看作是具有巫術原理的魔杖。傳說蜀的國王魚鳧是以漁獵著稱,因而後世尊奉為神,這柄金杖有可能和魚鳧氏的傳說有關系。
黃金面罩是古蜀人使用黃金製品方面的又一傑作。從製作工藝上看,是先將純金捶鍛成金箔,然後做成與青銅人頭像相似的輪廓,將雙肩雙眼鏤空,再包貼在青銅器人頭像上,經捶拓、蹭試、剔除、黏合等工序,最後製成與青銅人像渾然一體的黃金面罩。
在三星堆眾多的金器中,金面銅頭像由銅頭像和金面罩兩部分組成,金面人像高41厘米,銅頭像為平頂,頭發向後梳理,發辮垂於腦後,發辮上端扎束。
金面罩大小、造型和銅頭像面部特徵相同,雙眼雙眉鏤空,用土漆調和石灰作黏合劑,將面罩粘貼於頭像上。頭像尊嚴高貴、氣度非凡,這金光熠熠、耀人眼目,儼然王者風范的「金面使者」乃當時社會高層人士,掌握生殺大權,具有首領的統治意味。
從三星堆青銅頭人像上包金面罩的情況來看,早在商代,蜀人就知道黃金為尊,所以他們才在銅頭像上再包貼金面罩,其目的並非僅僅為了美觀,而是為了得到神靈的歡娛,以使銅頭像代表的神靈更靈驗一些。
同時,從金箔面罩可以看出,三星堆青銅人物雕像的面部有相當部分是高鼻、深目,頜下留一周胡須的形象,這種風格顯然同商周時代我國的各種人面特徵不同。
而在藝術風格上,三星堆青銅人物雕像的面部神態幾乎都是庄嚴肅穆,眼睛大睜,尤其是著意表現雙眼在面部的突出地位,這同西亞近東青銅雕像的藝術風格表現出來是一致的。
另外,三星堆金面人頭像,像高48.5厘米,人頭像為圓頂,面罩與面部結合緊密,倒八字長眉,杏核狀眼,蒜頭鼻,闊口,閉唇,寬方頤。長方形耳郭,飾雲雷紋,耳垂穿有一孔。
發現於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的金箔虎形飾,高6.7厘米,寬11.6厘米,用金箔錘拓而成。巨頭,昂首,口大張,眼鏤空,大耳,身細長,飾虎斑紋,前足伸,後足蹲,尾上卷,呈咆哮狀。
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的金箔魚形飾長22.68厘米,寬1.85厘米,形似鯰魚,又似細葉,從一面鏨鑿形線和刺點紋。頭端戳有一小空,兩側鏨一個小缺口。
四川省成都市西部的金沙村遠古文明遺址,在1000多件遺物中,包括30件金器。以金箔和金片為主,有金杖、金面罩、金面具、金帶、太陽神鳥金飾、盒形器、喇叭形器、四叉形器、圓形飾、蛙形飾、虎形飾、魚形飾等。
這些金器採用的是錘揲、剪切、刻畫、模沖、鏤空、打磨等多種技法加工,其厚度一般為0.02厘米至0.03厘米,最厚的約0.04厘米,含金量83.3%至94.2%,其中有些工藝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許多金器都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黃金工藝技術的代表之作。
一系列的發現表明,金沙遺址的金器具有濃厚的地域性特色,金沙先民有獨特的「黃金崇拜」。首先是數量多,形制豐富,達幾十種;其次,這些金器基本都是器物上的附件;再次,金面具等人物形象的金器在我國相當罕見;最後,金器的造型和圖案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包含著豐富的古代歷史信息。
其中,金冠帶上的圖案反映的是古蜀人對祖先和鳥的崇拜,太陽神鳥金飾則反映了古蜀人對太陽的崇拜。金冠帶呈圓環形,直徑上大下小,19.6至19.9厘米,寬2.68至2.8厘米,厚0.02厘米。
金冠帶表面紋飾由4組相同圖案構成,每組圖案分別有一魚、一箭、一鳥和一圓圈。這件冠帶上的紋飾與三星堆器物坑金杖上的紋飾基本相同,都是以鳥、魚、箭、人頭為主要構圖元素組成的圖案。
金冠帶與金杖都可能是當時古國古族至高無上的王權與族權的體現與代表,標示著金沙遺址與三星堆遺址的統治者在族屬上同一性或連續性。
金冠帶表面紋飾主要以鏨刻的技藝完成,在局部紋飾中採用了刻畫工藝。圖案中魚體寬短,大頭圓眼,嘴略下鉤,嘴上有胡須,魚身刻畫鱗片,身上有較長的背鰭,身下有兩道較短的腹鰭,魚尾作「Y」字形,兩尾尖向前捲曲。箭頭插於魚頭內,箭桿較粗,帶尾羽,魚的胡須處採用刻畫工藝。
鳥位於箭桿後方,鳥頭與魚頭朝箭羽方向,鳥為粗頸,長尾,大頭,鉤喙,頭上有冠,翼展較小,腿爪前伸,鳥爪亦採用刻畫工藝。
圓圈紋位於每組圖案之間,直徑約2厘米,外輪廓由兩道旋紋構成,中間有兩個對稱的小圓圈,仍為兩圈旋紋構成,每個小圓圈的上下各飾有一長方形方框,組成一個圖案。
整個圖案內容表現的是人用箭射魚,箭經過鳥的側面,箭頭深插於魚頭內,所以這件金冠帶稱為「射魚紋金帶」。而這件特別的太陽鳥金飾件,在金飾上刻畫著的是「太陽」和「鳥」的清晰圖案。伴隨著顯示王權的大量玉器、金器的發現,足以證明這件金飾極有可能就是古蜀王舉行盛大祭祀典禮遺存下來的寶物。
太陽神鳥金飾總體呈圓形,器身極薄。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圓形,器身極薄。
圖案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分內外兩層,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12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4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
4隻鳥身較瘦長,翅膀短小,喙微下鉤,短尾下垂,爪有三趾。鳥首足前後相接,朝同一方向逆時針飛行,與內層漩渦旋轉方向相反。
太陽神鳥金飾整個圖案似一幅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無論是外層的4隻飛鳥,還是內層旋轉的太陽,都充滿強烈的動感,富有極強的象徵意義和極大的想像空間。
特別是在紅色背景襯托下,裡面的漩渦就如同一輪旋轉的火球,周圍飛鳥圖案分明就是紅色的火鳥。外層飛行的神鳥和內層旋轉著的太陽,表現的正是古蜀人對太陽神鳥和太陽神的崇拜和謳歌。
太陽神鳥金飾生動地再現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故事,4隻神鳥圍繞著旋轉的太陽飛翔,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有研究認為其外層4鳥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輪回,內層12道芒紋代表一年12個月周而復始。這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陽的物證,也許當時古蜀人已經掌握了歲、時、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
另外,從這個太陽神鳥金箔飾本身形象來看,內層12道漩渦狀光芒,既像一道道火苗,又像一根根象牙,也像一輪彎月,極富美感。
古蜀人把所能夠理解並掌握的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總結為科學知識,如天文歷法知識等;而把不理解的自然現象就歸之於神秘的宗教崇拜和神話傳說。
一方面祭祀祈禱天神和日神保佑;另一方面順應天時,總結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科學地安排生產和生活。同時,古蜀人首先又利用歷法為農業生產服務。
古人採用的是觀象授時的辦法,來預告農事進程。即觀測自然現象來判斷農事季節。因此,鳥也可以代表四季。歷法的先進性就是以歷年和太陽的回歸年之間的無限接近為前提的,而要准確地測量回歸年,最簡單而又確切的方法是測量日影的長度。因此,崇拜太陽和鳥的古蜀人在總結歷法的過程中,是離不開太陽和鳥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的積累,經過一代代巫師和古蜀人的努力,歷法也在逐步得到改進。因此,宗教崇拜,尤其是太陽和鳥崇拜及歷法都在古蜀人的生產和生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太陽和鳥崇拜以及歷法也是古蜀文化中的重要因素。
古蜀人使用歷法的發展,除了古蜀人自己不斷總結自然規律,不斷進步以外,也借鑒了中原地區以及其他地區的歷法知識。文獻資料和考古材料都證明,古蜀人與其他地區,尤其中原地區的交流,自古就有,而且從來沒有間斷過。
太陽神鳥金飾構圖凝練,是古蜀人豐富的哲學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藝術創造力與想像力和精湛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也是古蜀國黃金工藝輝煌成就的代表。
金沙遺址還發現中心孔圓形金飾,穿孔在圓心,器表略弧。器內壁有細微磨痕。直徑1.1厘米。還有邊緣孔圓形金飾,穿孔則在器物邊緣,器身平整。
而這一件環形金飾,素麵,殘長15.9厘米,寬1.04厘米,環面寬窄不等,器身多有銅銹,環內外邊緣有內卷痕跡。
金沙遺址竟然還有一件金盒,橢圓形,無蓋,平底略外弧,高3.13厘米,寬2.97厘米,長9.43厘米。近沿外有多處擦痕,器表曾作拋光處理,器壁不平整,有破損。
金沙遺址也發現有金面具,高3.74厘米,寬4.92厘米。圓臉,耳朵外展,耳郭線清晰,耳垂上有孔,但未穿通。梭形雙眼鏤空,鼻樑高直,鼻翼與顴骨線相連,大嘴微張,鏤空而成。器表作拋光處理,內壁則較為粗糙。
金沙遺址中的蛙形和魚形金飾也很有特色,其中蛙形金飾,長6.96厘米。器呈片狀,頭部呈尖桃形,並列一對圓眼。「A」字形身,背部中間有一脊線,前後四肢相對向內彎曲,尾端尖。脊兩側飾對稱弦紋,由背脊處延至四肢,弦紋內飾一排連珠紋。
除此之外,另有幾件金飾也各具特色。如喇叭形金器,口徑9.8厘米。器較矮,小平頂,頂上有一個不規則穿孔。器表不平整,內外壁均拋光,留有零亂的細密劃痕。還有「幾」字形金器,器呈「幾」字形,長49厘米,外緣不規整,有內卷痕跡。附有銅銹,拋光處理。
條形金飾,素麵。殘長14.7厘米、寬1.6厘米。三角形金器,長25厘米。器呈圓角三角形,器一端有長方形柄。器外緣內卷,身中部有一裂縫。除此之外,商代葬墓中位於死者身體貼近部位的,多為飾於衣帽上的金箔。
三星堆人頭像
Ⅳ 關於玉器之美
中國玉器之美
玉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個美麗的字眼,僅《說文解字》所收的玉部字就達100餘個,而由它組成的詞彙則更是不計其數,並多含有高貴、美好、堅貞等文化意義。時至今日,我們也常用冰清玉潔、金玉滿堂、玉顏、玉體等來稱謂那些美好的事物,就連起名字也常用玉字或玉部首的字,可見炎黃子孫對玉的喜愛和崇拜。
一般說來,任何一種物體被人喜愛、尊崇,大概不外乎兩種原因:一是這種物體的材料和外在的形式使人產生審美上的愉悅,再者是這種物體所隱含的文化內涵使人產生認同和喜愛。中國玉器則是二者最完美的結合,它不但有著優美的質地和造型,而且也深具人文的觀念、情感和民族的精神。英國李約瑟博士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贊許到:「對玉的愛好,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來,它的質地、形狀和顏色一直啟發著雕刻家、畫家和詩人的靈感」。近代著名學者章鴻釗先生也曾感嘆道:「玉與吾民族愈相與團結而有不可分離之觀,凡研究中國民族史者必詳玉之始末」。可以說,中國玉器不但包含著民族的好尚、積累著民族的智慧,寄託著民族的感情,反映著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結構和哲理思想,而且在中國政治、宗教、文化、思想等方面亦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發揮著其他工藝美術品所不能替代的社會功能和作用。同時,尚玉、貴玉也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社會風尚,中國玉器也以其獨特的藝術特色受到世人的青睞和珍愛。
一、材料美
在古代,玉是美石的同義詞。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曰: 「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楊伯達先生認為:「玉之美的發現者應是尋找玉石、打造玉石器的人,這兩件事起初往往由一人承擔,他們在尋找和磨治玉石工具當中逐步發現和領悟了玉之美,並形成了玉之美感和概念。這種美感是玉的色彩、光澤及其硬度、韌度在頭腦中的反映,並形成感覺和認識。承認並喜愛玉之美的人便將其加工成塊、珠、管等裝飾品用以打扮自己」。從目前考古資料來看,新石器時代古人對玉的認知已具相當高的水平,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文化以及其他史前文化所出土的玉器,經檢測鑒定,均屬礦物學中透閃石玉材。透閃石,無色,是一種含水和氟的鈣鎂硅酸鹽,其成分不含鐵或含鐵量很少。硬度為6-6.5度,因其單晶多作纖維狀細密交錯的聚合,故其質地均呈現出溫潤細膩的半透明感。我國新疆和田玉是世界上最好的透閃石玉料,常見的顏色主要有白、青、黃、碧、墨等。大約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優質的和田玉開始輸入中原,春秋戰國,尤其是漢代之後,和田玉成為帝王貴族千方百計索求的寶物。到了清代,由於乾隆皇帝愛玉成癖,從而使和田玉用量達到歷史的高峰,每年僅宮廷用玉就達幾十噸,為當時玉器製作提供了優良的材料。
由於和田玉料質地細膩,光澤柔和而不炫麗,通體呈現出一種含蓄而柔和的美感,所以古有「君子比德於玉」之說,甚至將玉人格化。《禮記?聘義》載: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碈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碈之多與?」孔子曰:「非為碈之多故*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雲:『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在這里孔子根據玉的物理屬性和社會需要十分巧妙地將融天地之精華的寶玉,賦予了十一種德行,從而使玉發展成一種具有倫理政治價值觀(孝親忠君)的「德」化玉,成為真善美的載體和化身。玉的這一光輝形象,數千年來,對中華民族優秀民族性格的塑造,道德觀念的培養,全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楷模作用和促進作用。
當孔子提出玉有十一德之後,又有管子的「玉有九德」、苟子的「玉有七德」等說法,其核心內容也多是以孔子提倡的仁義道德為基礎的。到了漢代,統治者「獨尊儒術」,使得「玉德」理論得到進一步的提煉和強化。許慎《說文解字》釋玉曰:「石之美有五德者,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若將其釋譯成白話,即「具有濕潤的色澤,有如君子的仁德;表裡如一,毫不虛假,有如君子的義德;敲擊時聲音舒揚悅耳,傳播到遠方,有如君子的智德;寧碎斷而不彎曲,有如君子的勇德;切磨的稜角方正而不傷人,有如君子的絜德。」可見古人極為重視玉的質地與特性,尤其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備受古人的喜愛推崇,長期以來成為品德高尚,心靈純潔的象徵。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出,在玉之諸自然屬性中,溫潤是其突出的特點,這一點正與中華大地先民追求的道德准則和民族性格相吻合。這樣玉之美與和善結合起來,以象徵仁愛、和平、和諧。玉之溫潤特點,表達出了中華先民的美好心願,並使之成為炎黃子孫最為鍾愛之物。
二、工藝美
優美的玉料令人心醉,精湛的工藝更加令人贊嘆。歷史上無論哪一件玉器作品,都是工藝大師用心血和汗水澆成,都是琢玉工人聰明智慧的結晶。為了琢制一件玉器,真不知有多少人為之操勞、奔忙。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禹治水玉山」,從選料設計到最後刻字完工,全部工程用了整整十年時間,耗銀兩更不計其數。即便是琢制一件小型玉器,也是要經過藝人們反復思索勾畫,根據材料限定的條件進行精心的設計和琢磨,才能完成。因此,一件成功的作品,不但需要有工藝師的高度工藝技巧,而且還要有藝術家的思維和創作才能,可以說,它是一種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完美結合。
玉器的工藝源於石器的製作,但又有別於石器,並較之石器更加細膩、復雜。首先要選材,因為只有選材得當,才能加工出好的玉器。二要設計,玉器的設計必須絕對服從材料本身所給予的特定條件,盡量使作品成為材料美和造型美的有機結合體。三要琢磨,這是玉器製作最關鍵的一環,也是玉器製作最獨特的技術。工藝大師們必須根據設計要求,通過砣具實施切割、勾撤、去地、鑽孔、鏤空等各種工藝,一點一滴的細心琢磨,從而達到器物造型逼真、形象生動的藝術效果。最後則是拋光,拋光就是為了使玉器更加光亮,但決不能有絲毫損傷、破壞玉器造型和紋飾的現象出現。清代李澄瑤所著《古玉圖說》曾記載了當時治玉中國玉器之莢的全過程,從備料到成型大致要經過13道工序,同時由於玉料質地堅硬,而且韌性較大,所以作工的艱難程度是其他材料所不可同日而語的。
此外,中國玉器工藝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創新,到了明清時期,逐漸形成了以京作(北京)、蘇作(蘇州)、番作(西域)為代表的玉作風格,特別是因色施藝的巧作玉器,更為玉器工藝增添了絢麗的光彩。
1.京作
京作玉器是以北京為中心的玉作工藝風格,也可以說是北方玉器的代表。京作玉器造型渾厚、莊重。圓雕和浮雕的作品較多,圖紋工藝亦比較復雜。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各類仿古玉和時作玉,均呈現出一種高貴典雅的氣質和悠然灑脫、落落大方的京城風貌。尤其是動物形圓雕,無論是獸類,還是禽類,大都豐滿圓潤,刻劃的敦實健壯。器皿類則較為厚重、平穩。雖然有時也作花草纏繞,盤根錯枝的藝術處理,但仍不失其淳樸、端莊的地方特點和舒展開朗的北方風格。
2.蘇作
蘇作是指以蘇州為代表的玉作工藝。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曾載: 「凡玉由彼纏頭回或溯河舟,或駕橐駝,經庄浪人嘉峪,而至甘州與肅州。至則互市得之,東人中華,卸萃燕京。玉工辨璞高下定價,而後琢之。良工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顯而易見,在明代,蘇州的琢玉工藝,已被推為全國之首。而著名的琢玉藝人陸子岡,就是蘇州玉作高手之一。
蘇作玉器一般小件較多,圖紋則以江南景色和文人畫為主,工藝精細,奇巧玲瓏。據載,道光年間,蘇州著名琢玉藝人徐鴻,除善琢小件玉器外,又精於雕鏤象牙。他能以一寸大小的象牙,雕成葫蘆和桃實,宛然如真。技藝的纖巧,令人嘆為鬼斧神工,這類器物常用來作為佩飾。另一藝人朱宏晉,能在玉石、象牙、玳瑁、瑪瑙、螺殼等薄片上,雕成極精細的花鳥、樓台、亭橋、山水等鏤空圖景,惟妙惟肖。從而可知,蘇作玉器擅長一個巧字,它多在小料和簡單的造型上,利用鏤空、勾撒等工藝,施展自己的才華,發揮自己的特長,把人們常見的事物、景物、描繪琢磨得栩栩如生,具有輕柔溫和的江南情調和優美俊秀的瑰麗風貌,不失為明清玉作中的一朵奇葩。
3.番作
番作亦稱西番作。是指中國西部邊陲及其接壤鄰國的玉器製作工藝。主要包括北印度、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部等地的玉器,又曰痕都斯坦玉器。由於該地區與中國內地在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玉器的製作,帶有濃郁的異國情調。
乾隆二十年左右,番作玉器開始進入中原,並受到了皇帝的青睞,因此,番作玉器漸興。其工藝一般都比較規矩、精巧,造型多為盤、碗、盒等生活日用器皿。但壁薄如紙,晶瑩細潤,裝飾手法常常以鑲嵌為主。不僅有嵌金、銀絲,貼金箔,而且還有嵌各色寶石和玻璃等,從而使溫潤的玉器更顯得華貴和絢麗多姿。同時器面上的花紋多以飽滿豐厚的西番蓮為主,別開生面,讓人耳目一新。
4.巧作
巧作,也稱俏色。它是玉工依玉材之自然色澤紋理,巧妙地加以設計運用,施以適合玉材的琢磨技法,使作品的造型與顏色達到自然完美的藝術效果的一種特殊工藝。
以現有的資料可知,早在商代古人就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這種技巧,如安陽殷墟出土的兩件玉鱉,便是利用材料色澤的不同而精心設計琢磨出來的巧妙之作。唐代以後的巧作玉器更加成熟,何家村出土的瑪瑙牛首杯、元代的秋山玉、清代的「桐蔭仕女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翡翠白菜等,均稱得上是絕世精晶。
由此可見,中國玉器工藝,既是一種具有濃郁東方藝術特點的特殊工藝技術,又是數千年來中國人聰明智慧的體現,它那巧奪天工的技巧和所飽含的那種妙不可言的、動人的生活情趣,使中國玉器藝術更加五彩繽紛。
三、寓意美
中國玉器之所以深入人心並一直延續發展至今,使炎黃子孫愛玉、貴玉傳統經久不衰,究其原因,除了玉器材料本身的魅力處,更重要的還是人們所賦予它的種種文化意義。主要表現在:
(1)玉是宗教神靈的象徵:古人認為玉是山石之精,具有靈性,並視作神物,人們不僅使玉器在原始宗教中充當著溝通人與神的角色,用來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神靈,而且還深信玉具有祛疫辟邪,攘除災禍的特殊功能。從而,長期以來,玉器一直成為炎黃子孫的保護神,同時也是庇佑自己生命的靈物。佩玉辟邪的觀念,長期以來深植中國人的心底。
(2)玉是政治權力的象徵:隨著階級的出現,中國玉器又賦予了新的含義,並形成了系統的用玉制度,根據玉的品類、尺寸、紋飾、色澤、質地、數量等來表明體現其身份的高低,使玉成了一種明辨貴*,標志地位的象徵,深具權力和政治的意義。
(3)玉是品格道德的象徵:玉在傳統文化中,還是一種儒家思想中美德的體現,「玉之美,有五德者」奠定了儒家用玉的理論基礎,成為君子為人處世、潔身自愛的標准,所以歷代都以佩玉為時尚,無論天子還是士庶,皆把佩玉作為人格完美、品德高尚的象徵。
(4)玉是珍寶財富的象徵:玉不僅在宗教、政治領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經濟上也具有極高的地位。由於玉的質地優良,產量稀少,所以自古以來就被視作珍寶。管子曾曰:「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商代甲骨文的「寶」字,即為屋內藏有貝(貨幣)和玉,戰國時期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更加說明了上好的玉器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價值。因此,玉之為寶的觀念,不僅刺激了玉器的發展,而且在古代社會的政治交往中也佔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5)玉是吉祥福瑞的象徵:中國玉器不僅質地優良,而且內涵豐富、寓意美好。特別是明清時期,大多作品「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有的反映了古人升仙得道的思想,有的體現了企求再生的觀念,而更多的則是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即吉祥的祝福。如大猴背上爬一小猴,寓意為「輩輩封侯」;蓮花與魚合雕在一起,則為「連年有餘」。此外那些豐富多彩、包含吉祥寓意的圖案畫面,如喜上眉梢、松鶴延年、五福捧壽、五子登科等,更是道出了人們企盼吉祥、憧憬未來的思想感情。在這里它們不僅是一種裝飾,也是一種心靈的寫照,同時還流露著美好的願望和樂觀的情緒,具有無言的魅力和一切詞句均替代不了的功能。可以說,它帶著社會的和聲,凝結成諧音、符號、象徵等中國特有的吉祥寓意性的藝術語言,使創作者和欣賞者從中得到享受和滿足,並躍出造型和畫面,進入到一個立體的、更飽滿、更充實的世界。尤其是當玉器步人百姓之家並與鄉土文化緊密結合後,它更加成為一種富貴平安、吉祥如意的象徵物了,從而使得尊玉、愛玉的傳統觀念深植中國人的心裡。
《考工記》曾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其中材美工巧一直成為古人乃至今人治玉的原則,並取得了驚人的成就。試觀歷代玉器作品,盡管它們各自的功用不同,形制也有差異,但皆以燦爛的光芒照耀著玉器發展史的每一篇章。那堅密細潤的材料,別具一格的造型,精湛卓越的技巧,怎能不令人迷戀贊嘆,拍手叫絕?同時它們還以其瑰麗的身姿,體現著時代的特色和民族的個性,有的渾厚庄嚴,有的玲瓏剔透,有的雖說質材無華,製作欠精頗帶刀斧痕,卻也顯示出了大巧若拙的氣質。
此外,中國玉器的裝飾圖紋同樣也顯露著歷代玉工的聰明才智和創作能力。器物畫面上無論是幾何紋、自然寫實紋、還是抽象的神話動物紋等,均表現得筆觸靈活、線條生動,簡練中蘊含著豐富的意趣,矯健中表現出生動的靈性,得心應手,揮灑自如。然而如上所述,中國玉器所引起的美感,並不僅僅來自於形式,其主要的應來自於構成它的特定因素,即人的因素。是人賦予了它種種的思想觀念和文化內涵,這樣才使得天才的藝術大師們把自然美、精神美巧妙地匯集於一體,把人文觀念與社會功用滲透於玉器之中,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含蓄地綜合體現在乎凡的藝術作品裡。同時也正是這種比自然物象更生動、更有魅力的人文觀念,使人們在領略和玩賞中,從心底激起一股精神,激起一種比生活更加色彩斑斕的憧憬,並誘發出希望和情愛。也就是說,玉器之美,早已超出了單純的造型、工藝和材料之美,它是一種再生的美,升華了的美。這種美像春雨滲入大地似的,在人的精神里埋下了價值和能量。因此,它不但博得了人們對玉器不可割捨的愛,而且也顯示出牽心動魂的藝術魅力。
Ⅳ 金箔、金片的發現及其用途是怎樣的
在河南省安陽殷墟武官大墓中發現有環狀金片,其中殷墟侯家莊一座葬坑中發現6枚包金銅泡,是用圓形金片的周邊折入銅泡的背面,使金箔牢固地包在泡麵上的,方法十分巧妙,此為金箔飾銅器數例。
木器貼金的器物較多,河南省安陽大司空村一座殷墓車馬坑輿上中間有3片重疊一起的圓形金片飾,直徑為12厘米,有可能是傘蓋上的裝飾。
安陽小屯一座殷墓車馬坑輿內西部出土金箔片,金箔呈南北縱列,當是鞭桿之飾。桿飾自頂端玉飾下分8節,每節用金片相對地飾於桿上,桿徑約2厘米,桿末端10厘米間為手柄,沒有金飾。金片長5.5至6.5厘米、寬1至1.1厘米,總重3.9克。
此外,殷墟侯家莊一座墓中發現的橋形金片,片上有釘孔,可能是釘於木器上的箔飾。安陽殷墟婦好墓發現的一件玉虎,其眼睛處貼金箔以點睛。
Ⅵ 南京金箔鍛制技藝的歷史溯源
河北萬城縣商代中期遺址和河南安陽殷墟有金箔出土。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一件玉虎,其眼睛處貼金箔以點睛。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初利倉家屬墓的衣服就有用金粉屑及金箔粘貼的金色紋飾。據已有資料考證,江蘇南京的金箔工藝始於東晉。南朝宋·山謙之《丹陽記》等文獻中已有生產金銀箔及設置錦署的記載。元朝時,開始大量生產金箔,到了明清,更有進出一步的發展。明清時,由於雲錦織造大量使用金線,南京金箔產業在龍潭地區迅速發展。清末龍潭地區從事金箔的業戶有四五十家,從事金線的生產戶也有三五十家。1975年在太平門外徐達五世孫徐傅墓中出土的金絲補服,即為金陵金絲的物證。定陵孝靖皇後的壽衣表面的纏枝蓮花是綉於紅色緞面之上,紅色緞面上還蒙著一層薄紗,各色的大朵蓮花全部綉於薄紗之上,這便是「妝花紗」的傳統手工絕技。所有蓮花皆有金絲勾邊,在陽光下閃耀著金光。這是用整張金箔覆在背後,然後劃成金線一一勾出而成,1厘米寬的金箔被劃成22根金線,此件小襖用金箔長8米,製作時衣里上共有1.76萬根待勾的金線。據《故宮志》記載:明清故宮及皇室龍袍錦衣所用金箔產自於江寧。清東陵慈禧陵墓銘中也記載著:「……金箔出自江寧。」
相傳東晉葛仙翁(葛洪)是金箔鍛制的始祖,相傳歷史上今棲霞區龍潭一帶是生產金箔的故鄉,打金箔戶一直流傳著「仙家造金箔」的傳說。這則傳說中稱:葛仙翁和呂洞賓打賭為菩薩塑金身,葛仙翁在處於下風的情況下創造了打金箔技術,從此打箔作為手藝而流傳下來。而事實上,龍潭的老人們都稱,過去龍潭打造金箔的人家都供奉葛仙翁像,四季上香,逢年過節跪拜,香案邊上還要放把錘,求神保佑打箔順當。從民間傳說和民間供奉推算,金箔的大量出現應在六朝時期,而關鍵人物是葛仙翁--也就是葛洪。六朝時期金陵佛教盛行,眾多的廟宇和佛像使得金箔產業化成為可能。南京金箔業以葛仙翁為始祖,舊時龍潭花神廟曾設有金箔公會祠堂,尊葛仙翁為藝祖,供奉著金箔藝人尊為先師的西晉句容人葛洪。
另外,據說晉時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就是距離龍潭不遠的句容城北下蔭人,他也是著名的煉丹術士,在南朝人們使用黃金、硃砂、雄黃等煉丹修道的過程中,無意發現了鍛打黃金的方法。無論是福建的漳州還是江蘇的蘇州,金箔業都奉葛仙翁為行業始祖。每逢葛仙翁誕日都焚香進貢,龍潭金箔業的葛氏家族,每年都舉行族祭儀式,敬奉始祖。
根據老藝人介紹,南京最早打金箔的都是龍潭人,有劉、葛、印三大姓,劉姓打金箔,葛姓切金箔,印姓制金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龍潭周圍的六子橋、四段圩都有金箔製作作坊,男錘金箔,女織錦線。
Ⅶ 商代金器有哪些特色
商朝時期青銅工藝的繁榮和發展,為金器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同時青銅、玉雕、漆器等工藝的發展,也促進了金器工藝的發展,並使金器得以在更廣闊的領域中,以更多樣的形式發揮其審美功能。
商代金器大多為裝飾品,而最常見的金箔,多用於其他器物上的
飾件,或者說,是以和其他器物相結合的形式來增強器物的美感。
商代最主要的遺址是殷墟,這里發現的金箔十分輕薄,從厚度看,當時的錘揲工藝已相當高超,也說明商代工匠對金子的延展性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不然不可能加工到如此微薄的厚度。
在河南省安陽殷墟武官大墓中發現有環狀金片,其中殷墟侯家莊一座葬坑中發現6枚包金銅泡,是用圓形金片的周邊折入銅泡的背面,使金箔牢固地包在泡麵上的,方法十分巧妙,此為金箔飾銅器數例。
木器貼金的器物較多,河南省安陽大司空村一座殷墓車馬坑輿上中間有3片重疊一起的圓形金片飾,直徑為12厘米,有可能是傘蓋上的裝飾。
安陽小屯一座殷墓車馬坑輿內西部出土金箔片,金箔呈南北縱列,當是鞭桿之飾。桿飾自頂端玉飾下分8節,每節用金片相對地飾於桿上,桿徑約2厘米,桿末端10厘米間為手柄,沒有金飾。金片長5.5至
6.5厘米、寬1至1.1厘米,總重3.9克。
此外,殷墟侯家莊一座墓中發現的橋形金片,片上有釘孔,可能是釘於木器上的箔飾。安陽殷墟婦好墓發現的一件玉虎,其眼睛處貼金箔以點睛。
商王朝統治區的黃金製品大多為金箔、金葉和金片,主要用於器物裝飾。在商王朝北部地區的金飾品,主要是人身佩戴的黃金首飾。這個時期所發現的金器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四川省廣漢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的一批金器,不僅數量多,而且形制別具一格,這反映出我國早期文明發展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
古蜀族是世界上最早開采和使用黃金的古老的民族之一,在相當於中原殷商時期就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黃金的加工技術,製作了精美絕倫的金杖、黃金面罩、金虎、金葉、金魚、金璋等多種黃金動物圖形和裝飾品。
這些黃金飾品,不僅展現了古代蜀人高超的金箔加工製作技藝,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金箔加工工藝也代表了商代最早的黃金製品水平,為揭示三星堆古蜀文明的珍貴資料對重新認識我國早期黃金冶煉水平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三星堆遺址的黃金器是商文化遺址中最豐富的。一是種類多,有金杖、金面罩、金箔虎形飾、金箔魚形飾、金箔璋形飾、金箔帶飾、金料塊等。
二是形體大,一、二號坑均有金面罩。二號坑的銅頭像上有的貼有金箔面罩,構成金面銅頭像。可以推測,金箔面罩原來都是粘貼在銅頭像上使用的。一、二號坑中豐富的黃金器也是三星堆遺址晚期遺存的重要特徵。
三星堆遺址的黃金製品,還有金箔或金片製成的金虎、金葉、金魚、金璋、金帶等,此外還有金料塊。在這些黃金製品的製作工藝上,採用了捶鍛平展、剪裁修整、平面雕刻等手法。
在三星堆的黃金製品中,其中一號祭祀坑的一柄金杖,堪稱金器中的絕世珍品。它全長1.42米,直徑為2.3厘米,用捶打好的金箔,包卷在一根木桿上,凈重約500克。木桿早已炭化,只剩完整的金箔。
金杖杖身上端有3組人、魚、鳥圖案,說明金杖既被賦予著人世間的王權,又被賦予著宗教的神權,它本身既是王權,又是神權、政教合一的象徵和標志。
靠近端頭的是兩個前後對稱的人頭像,頭戴五齒高冠,耳垂三角形耳墜,面帶微笑。另兩種圖案相同,上方是兩只兩頭相對的鳥,下方是兩條兩背相對的魚。它們的頸部,都疊壓著一根似箭翎的圖案。圖案的意義大致是:在神人的護佑下,箭將魚射中,鳥又將箭桿帶魚馱負著歸來。
這是一柄權杖,同時又可看作是具有巫術原理的魔杖。傳說蜀的國王魚鳧是以漁獵著稱,因而後世尊奉為神,這柄金杖有可能和魚鳧氏的傳說有關系。
黃金面罩是古蜀人使用黃金製品方面的又一傑作。從製作工藝上看,是先將純金捶鍛成金箔,然後做成與青銅人頭像相似的輪廓,將雙肩雙眼鏤空,再包貼在青銅器人頭像上,經捶拓、蹭試、剔除、黏合等工序,最後製成與青銅人像渾然一體的黃金面罩。
在三星堆眾多的金器中,金面銅頭像由銅頭像和金面罩兩部分組成,金面人像高41厘米,銅頭像為平頂,頭發向後梳理,發辮垂於腦後,發辮上端扎束。
金面罩大小、造型和銅頭像面部特徵相同,雙眼雙眉鏤空,用土漆調和石灰作黏合劑,將面罩粘貼於頭像上。頭像尊嚴高貴、氣度非凡,這金光熠熠、耀人眼目,儼然王者風范的「金面使者」乃當時社會高層人士,掌握生殺大權,具有首領的統治意味。
從三星堆青銅頭人像上包金面罩的情況來看,早在商代,蜀人就知道黃金為尊,所以他們才在銅頭像上再包貼金面罩,其目的並非僅僅為了美觀,而是為了得到神靈的歡娛,以使銅頭像代表的神靈更靈驗一些。
同時,從金箔面罩可以看出,三星堆青銅人物雕像的面部有相當部分是高鼻、深目,頜下留一周胡須的形象,這種風格顯然同商周時代我國的各種人面特徵不同。
而在藝術風格上,三星堆青銅人物雕像的面部神態幾乎都是庄嚴肅穆,眼睛大睜,尤其是著意表現雙眼在面部的突出地位,這同西亞近東青銅雕像的藝術風格表現出來是一致的。
另外,三星堆金面人頭像,像高48.5厘米,人頭像為圓頂,面罩與面部結合緊密,倒八字長眉,杏核狀眼,蒜頭鼻,闊口,閉唇,寬方頤。長方形耳郭,飾雲雷紋,耳垂穿有一孔。
發現於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的金箔虎形飾,高6.7厘米,寬11.6厘米,用金箔錘拓而成。巨頭,昂首,口大張,眼鏤空,大耳,身細長,飾虎斑紋,前足伸,後足蹲,尾上卷,呈咆哮狀。
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的金箔魚形飾長22.68厘米,寬1.85厘米,形似鯰魚,又似細葉,從一面鏨鑿形線和刺點紋。頭端戳有一小空,兩側鏨一個小缺口。
四川省成都市西部的金沙村遠古文明遺址,在1000多件遺物中,包括30件金器。以金箔和金片為主,有金杖、金面罩、金面具、金帶、太陽神鳥金飾、盒形器、喇叭形器、四叉形器、圓形飾、蛙形飾、虎形飾、魚形飾等。
這些金器採用的是錘揲、剪切、刻畫、模沖、鏤空、打磨等多種技法加工,其厚度一般為0.02厘米至0.03厘米,最厚的約0.04厘米,含金量83.3%至94.2%,其中有些工藝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許多金器都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黃金工藝技術的代表之作。
一系列的發現表明,金沙遺址的金器具有濃厚的地域性特色,金沙先民有獨特的「黃金崇拜」。首先是數量多,形制豐富,達幾十種;其次,這些金器基本都是器物上的附件;再次,金面具等人物形象的金器在我國相當罕見;最後,金器的造型和圖案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包含著豐富的古代歷史信息。
其中,金冠帶上的圖案反映的是古蜀人對祖先和鳥的崇拜,太陽神鳥金飾則反映了古蜀人對太陽的崇拜。金冠帶呈圓環形,直徑上大下小,19.6至19.9厘米,寬2.68至2.8厘米,厚0.02厘米。
金冠帶表面紋飾由4組相同圖案構成,每組圖案分別有一魚、一箭、一鳥和一圓圈。這件冠帶上的紋飾與三星堆器物坑金杖上的紋飾基本相同,都是以鳥、魚、箭、人頭為主要構圖元素組成的圖案。
金冠帶與金杖都可能是當時古國古族至高無上的王權與族權的體現與代表,標示著金沙遺址與三星堆遺址的統治者在族屬上同一性或連續性。
金冠帶表面紋飾主要以鏨刻的技藝完成,在局部紋飾中採用了刻畫工藝。圖案中魚體寬短,大頭圓眼,嘴略下鉤,嘴上有胡須,魚身刻畫鱗片,身上有較長的背鰭,身下有兩道較短的腹鰭,魚尾作「Y」字形,兩尾尖向前捲曲。箭頭插於魚頭內,箭桿較粗,帶尾羽,魚的胡須處採用刻畫工藝。
鳥位於箭桿後方,鳥頭與魚頭朝箭羽方向,鳥為粗頸,長尾,大頭,鉤喙,頭上有冠,翼展較小,腿爪前伸,鳥爪亦採用刻畫工藝。
圓圈紋位於每組圖案之間,直徑約2厘米,外輪廓由兩道旋紋構成,中間有兩個對稱的小圓圈,仍為兩圈旋紋構成,每個小圓圈的上下各飾有一長方形方框,組成一個圖案。
整個圖案內容表現的是人用箭射魚,箭經過鳥的側面,箭頭深插於魚頭內,所以這件金冠帶稱為「射魚紋金帶」。而這件特別的太陽鳥金飾件,在金飾上刻畫著的是「太陽」和「鳥」的清晰圖案。伴隨著顯示王權的大量玉器、金器的發現,足以證明這件金飾極有可能就是古蜀王舉行盛大祭祀典禮遺存下來的寶物。
太陽神鳥金飾總體呈圓形,器身極薄。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圓形,器身極薄。
圖案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分內外兩層,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12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4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
4隻鳥身較瘦長,翅膀短小,喙微下鉤,短尾下垂,爪有三趾。鳥首足前後相接,朝同一方向逆時針飛行,與內層漩渦旋轉方向相反。
太陽神鳥金飾整個圖案似一幅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無論是外層的4隻飛鳥,還是內層旋轉的太陽,都充滿強烈的動感,富有極強的象徵意義和極大的想像空間。
特別是在紅色背景襯托下,裡面的漩渦就如同一輪旋轉的火球,周圍飛鳥圖案分明就是紅色的火鳥。外層飛行的神鳥和內層旋轉著的太陽,表現的正是古蜀人對太陽神鳥和太陽神的崇拜和謳歌。
太陽神鳥金飾生動地再現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故事,4隻神鳥圍繞著旋轉的太陽飛翔,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有研究認為其外層4鳥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輪回,內層12道芒紋代表一年12個月周而復始。這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陽的物證,也許當時古蜀人已經掌握了歲、時、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
另外,從這個太陽神鳥金箔飾本身形象來看,內層12道漩渦狀光芒,既像一道道火苗,又像一根根象牙,也像一輪彎月,極富美感。
古蜀人把所能夠理解並掌握的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總結為科學知識,如天文歷法知識等;而把不理解的自然現象就歸之於神秘的宗教崇拜和神話傳說。
一方面祭祀祈禱天神和日神保佑;另一方面順應天時,總結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科學地安排生產和生活。同時,古蜀人首先又利用歷法為農業生產服務。
古人採用的是觀象授時的辦法,來預告農事進程。即觀測自然現象來判斷農事季節。因此,鳥也可以代表四季。歷法的先進性就是以歷年和太陽的回歸年之間的無限接近為前提的,而要准確地測量回歸年,最簡單而又確切的方法是測量日影的長度。因此,崇拜太陽和鳥的古蜀人在總結歷法的過程中,是離不開太陽和鳥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的積累,經過一代代巫師和古蜀人的努力,歷法也在逐步得到改進。因此,宗教崇拜,尤其是太陽和鳥崇拜及歷法都在古蜀人的生產和生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太陽和鳥崇拜以及歷法也是古蜀文化中的重要因素。
古蜀人使用歷法的發展,除了古蜀人自己不斷總結自然規律,不斷進步以外,也借鑒了中原地區以及其他地區的歷法知識。文獻資料和考古材料都證明,古蜀人與其他地區,尤其中原地區的交流,自古就有,而且從來沒有間斷過。
太陽神鳥金飾構圖凝練,是古蜀人豐富的哲學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藝術創造力與想像力和精湛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也是古蜀國黃金工藝輝煌成就的代表。
金沙遺址還發現中心孔圓形金飾,穿孔在圓心,器表略弧。器內壁有細微磨痕。直徑1.1厘米。還有邊緣孔圓形金飾,穿孔則在器物邊緣,器身平整。
而這一件環形金飾,素麵,殘長15.9厘米,寬1.04厘米,環面寬窄不等,器身多有銅銹,環內外邊緣有內卷痕跡。
金沙遺址竟然還有一件金盒,橢圓形,無蓋,平底略外弧,高3.13厘米,寬2.97厘米,長9.43厘米。近沿外有多處擦痕,器表曾作拋光處理,器壁不平整,有破損。
金沙遺址也發現有金面具,高3.74厘米,寬4.92厘米。圓臉,耳朵外展,耳郭線清晰,耳垂上有孔,但未穿通。梭形雙眼鏤空,鼻樑高直,鼻翼與顴骨線相連,大嘴微張,鏤空而成。器表作拋光處理,內壁則較為粗糙。
金沙遺址中的蛙形和魚形金飾也很有特色,其中蛙形金飾,長6.96厘米。器呈片狀,頭部呈尖桃形,並列一對圓眼。「A」字形身,背部中間有一脊線,前後四肢相對向內彎曲,尾端尖。脊兩側飾對稱弦紋,由背脊處延至四肢,弦紋內飾一排連珠紋。
除此之外,另有幾件金飾也各具特色。如喇叭形金器,口徑9.8厘米。器較矮,小平頂,頂上有一個不規則穿孔。器表不平整,內外壁均拋光,留有零亂的細密劃痕。還有「幾」字形金器,器呈「幾」字形,長49厘米,外緣不規整,有內卷痕跡。附有銅銹,拋光處理。
條形金飾,素麵。殘長14.7厘米、寬1.6厘米。三角形金器,長25厘米。器呈圓角三角形,器一端有長方形柄。器外緣內卷,身中部有一裂縫。除此之外,商代葬墓中位於死者身體貼近部位的,多為飾於衣帽上的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