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河南五陽 » 河南南陽曲劇嗩吶

河南南陽曲劇嗩吶

發布時間: 2021-03-15 05:39:22

河南豫劇嗩吶包公辭朝

包公辭朝》是河南地方戲曲劇經典劇目之一,1952年,由李圪塔口述,曲劇老藝人藍輯吾和其子藍文祥演出。1979年,王占柱、藍文樣整理。 此劇1979年至1982年,先後由河南電台、河南電視台、陝西電視台錄音錄相播放。包公的主要唱段由中國唱片社灌片發行。《包公辭朝》主要以黑臉,老生應工。包拯唱的「十二月農事」,獨具風采。
北宋仁宗時,北遼侵犯邊境,楊宗保掛帥御敵。兵部司馬王昌為奪江山,勾結遼邦,暗通蕭後,假意進獻內設機關的寶蠟求和。楊府安葬令公屍骨,宋王親往弔祭。寶蠟燃至中間爆炸,王昌誣奏楊家謀反弒君。宋王將佘太君滿門問斬。包拯聞訊前往營救,先在午門怒打王昌,繼而金殿辭朝。宋王弄清真相,遂赦免楊家。剛正不阿的包公通過計謀保護了受奸臣陷害的楊家將。爾後,包公不想幹了,揮揮手,不帶走一丁點雲彩,歸田園居。回到故鄉過恬靜輕松的農民生活。也許對他來講是無官一身輕的最好解脫吧。最精彩的,則是他對皇上的一段唱,可謂是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包公辭朝戲詞
編輯 包公白)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二暑連秋處露秋寒霜降立冬小大冬寒寒二十四節勤農事不懂節令怎種田(唱)自幼 耕讀在山鄉老臣我熟知莊稼行春種夏耘汗濕土為得,為得秋收和冬藏啊~正月 里來喜洋洋人慶佳節換新裝啊過了初一過十五大鬧啊,大鬧元宵喜欲狂啊~家家都把那花燈放啊~各色的彩燈滿村莊啊~孔雀開屏綉球燈龍鳳彩燈呈齊祥飛禽走獸真好看跑馬燈,滴滴溜溜是轉的忙獅子旱船跑豬馬唱的是,三戰呂布劉關張紅男綠女去觀賞萬歲呀,強似你萬歲坐昭陽啊~過罷了元宵春耕忙牽牛扶犁挑糞筐一路走來是一路唱萬歲呀,勝似你笙歌在宮牆春二三月該下種穀雨前後要場墒麥收把時三場雨玉米,玉米下種稻插秧四月小滿麥稍黃置辦農具該糙場杈把掃帚牛籠嘴鐮刀繩索和鋤張鐮刀繩索和鋤張啊五月芒種人倍忙男女老少上南崗大麥小麥是都收凈擔哩擔,扛哩扛推哩推來是裝哩裝慌忙積垛是把場揚慌忙積垛是把場揚啊割一捆新麥吃捻饌接著又過五端陽五端陽,炸油香吃粽子,飲雄黃,我的萬歲呀,勝似你瓊林玉宴飲酒漿六月三伏熱難當背鋤下田鋤草忙莊稼苗比作忠良將雜草刺芥,雜草刺芥它似奸黨鋤去了雜草禾苗壯趁南風樹蔭之下去乘涼頭枕鋤杖睡一覺萬歲呀,強似萬歲你的龍鳳床啊七月八月是天氣爽秩穀子早秋都進了場玉米穀子有千萬斗還有那,還有那大豆紅高粱九月十月天氣涼一陣秋風一場霜摘了棉花收蔬菜大麥小麥,大麥小麥都又種上十一月臘月大雪降農事已畢聚一堂殺豬宰羊把年過天倫之樂笑聲揚一十二月對主講耕樵漁讀臣在行農家樂勝似我為首相臣辭萬歲回故鄉,我不伴君王(宋王白)愛卿留步,愛卿留步!(唱)我只說她不懂庄農事那料想他句句都在行國事更比農事重老愛卿再莫要難為王(包公白)萬歲!(唱)非是臣辭官欺皇上皆只為寇楊綁法場萬歲不赦忠良將天下英傑淡心腸(宋王)有心赦下寇楊將刺王罵王罪昭彰(包公)刺王並非是楊家將寇天官直言敢諫是忠良叛臣就在君左右(宋王白)他是哪個?(包公白)萬歲!(唱)兵部司馬賊王強![1]
包公辭朝釋義
編輯 包公以「春雨驚春清谷天」的二十四節氣歌開始。告訴皇上,「自幼耕讀在山鄉,老臣熟知莊稼行」。意思說,老大你別擔心,我還是能夠吃得消農活的,畢竟過去的知識分子家庭奉行耕讀傳家嘛,包公也是伴隨著農活長大的。然後包公依次唱出了農民一年十二個月的幸福生活,盡管有不少的農活要忙碌,但是包公看來更多的是享受自由,「正月里來喜洋洋」,過佳節,換新裝,看花燈,那個精彩別提了,真是讓人喜盈狂!感覺「強似萬歲坐昭陽!」(也許皇上不這么認為吧)過了佳節開始了一年的春耕,也不忘記「一路走來一路唱」,田間地頭到處是歌聲,戲聲,果真是黃發垂髫怡然自樂,也能在歡樂中減輕了疲勞,包公看來「勝似萬歲笙歌在宮牆」,二月三月得搶種,穀雨前後要搶墒,四月麥稍黃了,就整理各種農具,准備收麥子了,俗話說,五黃陸月天,五月當然是最忙的,老老少少齊上陣,要收麥子了,唱到這里,包公還興致勃勃來了一個「慌忙急垛把場揚」的現場特寫,秀一把自己標準的農活架勢!吃了新麥做的碾饌,馬上就過端午節了,炸油香,吃粽子,飲雄黃酒,這對農面來講,勝似皇上瓊林玉宴飲酒漿。六月鋤草,還不忘記幽默一把,把禾苗比作忠良將,雜草刺芥比作奸黨,這是包公的職業習慣所致,休息時候可以到樹蔭下乘涼,頭枕鋤頭柄睡上一覺,那個舒服勁,可以說是,「勝似萬歲龍鳳床」。七月八月開始收秋,玉米穀子大豆高粱,九月十月天氣涼了,一場秋雨一層霜,該種菜,種麥子了,十一月臘月農事已畢,殺豬宰羊准備過年,享受天倫之樂,這種與大自然親近的充實感,吸引了包公。

② 河南曲劇大全

曲劇是河南省本地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舊時也稱"高台曲"或"曲子戲",有些地區又稱"南陽曲子"。曲劇流行於河南全省及其周圍鄰近地區,是在當地流行的曲藝鼓子曲(洛陽曲子、南陽曲子)和踩高蹺的表演形式的基礎上,受到其他劇種的交叉影響發展而成的。由於曲調來源於民間生活小戲,因此歌詞易學,並大多採用本嗓來演唱,表演也相當接近生活,傳播速度極快。 河南曲劇的唱腔是採用曲牌體式。最初登上舞台時,曲劇的腔調大多採用"雜牌小調"的形式,僅有〔陽調〕、〔剪靛花〕、〔詩篇〕等十餘支。後逐漸吸收流行於南陽一帶的曲藝"大調曲",豐富了唱腔的形式。曲劇的曲牌大多由兩句、三句、四句以及各種垛子組成,有大牌子(大調)、中小雜牌(小調)和絲弦曲牌之分。總的風格特點是:質朴、自然、婉轉、柔美,悠揚纏綿,抒情性強,生活氣息濃郁。 曲劇的唱腔結構為長、短句--曲牌聯套體制。唱腔、曲牌大約有150多種,其中有來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陽調〕、〔剪剪花〕、〔詩篇〕、〔打棗竿〕、〔茨兒山〕、〔太平年〕、〔羅江怨〕,有來自鼓子曲的〔馬頭〕、〔青陽扇、〔潼關〕、〔小桃紅〕、〔滿江紅〕、〔劈破玉〕〕等。伴奏用的絲弦曲牌有〔大起板〕、〔狀元遊街〕、〔山坡羊〕、〔高山流水〕等130 多種。 大牌子(大調)一般均在百板以上,主要有〔馬頭調〕、〔邊關〕、〔黃鸝調〕、〔滿江紅〕、〔劈破玉〕、〔背弓〕、〔疊落〕、〔寄生草〕、〔疊斷橋〕、〔小桃紅〕、〔起子〕、〔重樓〕、〔金紐絲〕、〔上小樓〕等。這類大調一般慢板長腔,表現婉轉柔細,纏綿悱惻。 中小雜牌(小調)則均在百板以下,主要有〔陽調〕、〔太平年〕、〔詩篇〕、〔滿舟月〕、〔打棗竿〕、〔羅江怨〕、〔銀紐絲〕、〔剪剪花〕。這類小調多表現為聲韻清亮,靈活多變,音域寬廣,音調隨高就低舒展自如,可塑性大,表現力強。也有一些把原有曲牌改編成新曲調的,如〔小漢江〕、〔軟詩篇〕等。另有吸收其他劇種的,如〔書韻〕、〔瓦碴堆〕等。 絲弦曲牌則主要有:〔老八板〕、〔過街俏〕、〔葡萄架〕、〔開手〕、〔哭周瑜〕、〔山坡羊〕、〔羝元遊街〕、〔大起板〕、〔高山流水〕、〔小雀〕等。這類曲牌主要在劇中用來烘托氣氛,配合各舞蹈動作來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 按表現內容風格的不同來分,曲劇的曲牌中表現活潑愉快的情緒的有〈銀扭絲〉、〈垛子〉、〈太平年〉等;表現悲傷哀愁的情緒的有〈在漢江〉、〈詩篇〉等;表現激越憤慨的情緒的有{陽調}等。 河南曲劇的主奏樂器是曲胡。另外還有三弦、嗩吶、琵琶、二胡、箏、笙、月琴等。新中國建國後,有些劇團還分別增加了諸如木管、銅管、弦樂、定音鼓等西洋樂器。打擊樂器最初僅有鑼鼓,只用於"打鬧台"。於1940年前後,曲劇吸收了京劇、豫劇的鑼鼓經,打擊樂器才逐步得到完善,有象鼓板、大鑼、二鑼、鐃鈸、小鈸、風鑼、木魚等。 在現代形式的戲劇的表演方面,河南曲劇比較注意運用舞蹈動作用以表現現實的各種生活內容。例如劇本《趕腳》中的耍傘、趕驢、騎驢;《游鄉》中的挑擔子趕路、爬山;《下鄉》中的推車、拉車;《掩護》中的劃船過封鎖線及騎馬等,都特別設計了生動而富有生活情趣的舞蹈動作。

③ 有知道南陽曲藝

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陽曲藝
南陽曲藝形式多樣,素有:「書山曲海」、「曲藝之鄉」之稱。大調曲子、三弦書、鼓詞、槐書、鑼鼓曲、善書、故事植根深遠;河南墜子、評書廣為流傳;另有漁鼓、蛤蟆嗡、蓮花落以及相聲、山東快書、竹板書等形式。各種曲(書)目計約3千部篇。
南陽曲藝的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南陽為楚國疆域,素有「北楚」之稱。長達800年的楚文化是南陽歷史文化的重要發展時期。1978年在淅川下寺的春秋楚墓中出土的編鍾、石排簫等九十餘種古代樂器,其音律准確,音質清晰,數量、種類之繁多、製作之精美,足以反映三千五百年前這里的音樂、歌舞之盛行。
南陽漢畫館搜集的大批漢畫像石,雕造工巧,形象生動,內容豐富,不僅反映了古代藝術大師的創造才能,也顯示了當時科學文化的發展水平。南陽漢畫像石中的樂舞百戲,真實地記載了漢代南陽各類藝術的狀況,保留有最早的說唱藝術跡象。樂舞百戲是集樂舞、說唱、雜技、角抵、滑稽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形式,是後代各類表演藝術的雛形,盡管在某些方面還不夠成熟,但的確孕育著這些方面的因素,曲藝就是其中的一種。圖中的彈奏琴瑟伴唱同現代曲藝中的大調曲、三弦書的演唱形式十分相似;擊桴鼓者,似乎邊鼓邊唱,其鼓狀與今鼓詞中所用之鼓也很相像;漢代的相和歌,是一種用歌唱講故事的形式,已顯露出說唱藝術的前期跡象,是最早的曲藝;而南陽漢畫館珍藏的漢代「抱相俑」則可證明,兩漢時期「相和歌」已在南陽流行了。
唐代的南陽,因與國都長安、古都洛陽相近,遂成為南北交通之要沖,促進了南陽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各地藝術活動的相互交流。李白詩中「清歌遏流雲,艷舞有餘閑」(《南都行》)的記述,清楚地反映了唐代南陽文化藝術的繁榮。值得一提的是唐代「俗講」,它由宣揚佛教思想的講經演化而來,具有故事性和伎藝性。《明嘉靖南陽府志》記:「裕州(今方城縣)普婭嚴寺在城東大乘山,為唐法本禪師之道場也。」道場,就是當時「俗講」講唱佛經的場所。
產生於元代宮廷和民間的北曲,以演唱元曲小令為基礎,是大調曲子的最早溯源。南陽藝人曾在城東柴閣老墳地,發現有記述元代宮廷鼓子派情況的墓碑。到了元代中末葉,由於元曲植根於不同地域,受其當地語言、民俗的影響,而形成了不同風格的民間音樂,使其漸衍分化,發展形成了不同聲腔、不同板路的不同劇種和曲種。這種不同地域不同劇種的形成,是我國戲曲、曲藝藝術發展中的一次大的飛躍。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23子唐定王朱檉於南陽,隨帶一班宮廷歌女樂手,其中的鼓子派同南陽民間的鼓子派逐漸融為一體,為南陽鼓子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朱檉在南陽大興土木,建造王府,築起供玩樂的園林,常宴樂其間。王府中的樂戶、伶人的歌舞活動,對後來南陽的說唱藝術無疑起了推動作用。
清朝雍正年間,宮中鼓子派代錶王翰林回到南陽老家城東柴庄,隨帶藝徒多人,回來後專門研究鼓子曲。先後有不少外地流散藝人、梨園子弟來訪,帶來了很多外地曲牌,推動了南陽大調曲子的發展。乾隆年間,又有鄧縣周四少從北京帶回了「垛子」曲牌,以此作為曲頭曲尾,中間嵌以其他曲牌,形成了垛子套曲,在南陽一帶演奏。清代由於驛道的開辟,由北京至雲貴,多取道南陽,加之驛站緊靠白河碼頭,成了水陸交通要道。交通便利帶來了經濟繁榮,更促進了文化活動的交流。安徽的太湖曲、北方的碼頭曲、西部的背弓曲、南方的蠻曲、倒推船等,不斷地為南陽大調曲子所採納、吸收、使用,形成了南陽大調曲子獨特的風格,並奠定了堅實、廣泛的群眾基礎,使曲調曲目一新再新,習唱的人有增無減,南陽大調曲子以它獨特面目逐步成長、完善起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曲藝藝人多為流散演出。50年代初,以南陽市「宛曲改進社」為代表,有了曲藝組織。60年代,13個縣市普遍成立了專業表演團體,一批說、唱、表演俱佳的青年演員,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為曲藝的繁興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曲藝作家袁清岑、蘭建堂、閆天民等,創作了一大批深為觀眾喜見的曲目,1997年,中國曲藝家協會命名南陽市為曲藝之鄉。
南陽曲藝種類
南陽曲藝種類繁多,如:大調曲子、三弦書、鼓詞、槐書、鑼鼓曲、善書等故事植根深遠;河南墜子、評書廣為流傳;另有漁鼓、蛤蟆嗡、蓮花落以及相聲、山東快書、竹板書等形式。各種曲(書)目計約3千部篇。
大調曲子
原稱「鼓子曲」。是南陽地區主要曲種。源於明、清俗曲。初興於開封市 ,清乾隆年間傳入南陽後,逐漸形成不同於開封鼓子調的曲種。20世紀30年代,因河南曲劇俗稱「小調曲子」,鼓子曲改稱「大調曲子」。音樂結構為曲牌連綴體。因每一連套形式常以[鼓子頭]開始,[鼓子尾]收煞,故名鼓子曲。
現存曲牌160多種,大致分為常用鼓子雜牌、小昆牌、 大牌子和部分非常用曲牌。此外,還有板頭曲(器樂曲)數十首。
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古箏、琵琶為輔,手板、八角鼓擊節。專業曲藝團隊出現之後,加入二胡、大提琴、阮等。傳統的演唱形式均為坐唱。後改以站唱,其後又出現了對唱、群唱及帶有表演的彈唱形式。
舊時大調曲多為自娛自樂,無專門從業者。演唱、演奏者統稱「曲友」或「玩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影響較大的有曹東扶、鄭耀亭、郝吾齋、趙殿臣、李文釧等。50年代後,王富貴、張華亭率先售票演出。專業曲藝團隊出現之後,有了白靈芝、胡運榮、劉花枝、宋萬榮、曹獻珍等一批女演員。大調曲子盛行的60年代中期,南陽全區專業演員、伴奏員70餘人。同時,各地業余演唱活動繁盛。知名者朱富慶、黃天錫、張留長等。
大調曲子現存曲目近1300個。取材十分廣泛,有歷史故事「三國」、「水滸」,有古典名著「紅樓」、「西廂」以及民間傳說《白蛇傳》、《梁祝》等,也有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安安送米》、《李豁子離婚》等,較古老的傳統曲目《王大娘釘缸》、《尼姑恩凡》、《目連救母》等。50年代以後,各時期代表作品如《漁夫恨》、《紙老虎再現原形》《劉胡蘭就義》、《風雨盼親人》、《二嫂買鋤》等。
三弦書
全稱「三弦鉸子書」,又稱「鉸子書」,早期稱「 板書」。因用三弦、鉸子(小銅鼓)伴奏得名。南陽主要曲種之一。音樂大致分鉸子腔、鼓子腔兩大類。
約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南陽縣秀才何老窩,乾隆四十年(1775年)方城縣三弦書的一代宗師沈大樓都已開始演唱三弦書;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新野縣藝人馮國有也在本縣演唱三弦書。據方城縣三弦書藝人張明川講,他13歲開始學藝,可上溯四代:師父張士德、師爺范龔先、曾師祖龔一圈、太師祖沈大樓,上溯三弦書的歷史已有250多年的歷史。最流行是在清光緒年間,當時南陽三弦書藝人就有三四百人之多。由於三弦書藝人所處地域不同,演唱、表演也不同,從而形成了中路、東路、西路三個支派,三個流派各具特點。東路以張永西、老黃先兒、萬孝廉為代表,多在桐柏、唐河活動;中路以社旗西橋頭為中心,以南陽縣的劉永科、趙四差腳為代表;西路大都在南陽縣東北部與方城接境的博望一帶活動,以南陽縣的劉文學、方城的張士德為代表。這時的藝人們多聚集南陽,搭棚演唱舉行會演,如三弦書傳統書會——三皇會(尊奉天皇、地皇、人皇),參加藝人來自11個縣,多時達100餘人,演唱三天,競技賽藝,在當時影響很大。這時的三弦書已達鼎盛時期。
三弦書曲目眾多,1963年,僅方城一縣就收集曲、書目550個,文革中被毀。藝人經常演出的段子有《賣丫環》、《賣雜貨》、《紅燈記》、《玉環記》《五女興唐》、《崑山傳》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由於河南墜子的流入沖擊等原因,三弦書急遽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得以迅速復興,一批新老演員如裴長義、裴長壽、張玉秀、馬香申、潘桂榮、孫國鳳(後四位女演)員等,唱紅了相當一批曲目。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極大豐富和促進了三弦書藝術的發展,樂器也在原有三弦、鉸子、鼓子的基礎上,不斷增加了古箏、琵琶、楊琴、二胡、大提琴等。
鼓詞
鼓詞又稱「鼓兒哼」、「鼓兒詞」、「犁鏵大鼓」等。一人演唱,左手擊兩塊鋼板,右手擊鼓,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旋律性不強,多似說似唱,以鎮平縣為集中地,主要分布在南陽、社旗、唐河、新野、方城等縣。
鼓詞是一種古老的說唱形式,相傳是道教宣傳教義的工具。漢代時即有擊鼓演唱之雛形,唐代的道調、道曲,北宋的道情,都與鼓詞的產生有關。南宋時,道情中的一支傳唱世俗故事,設場賣藝,作為謀生手段,被稱作俚俗鼓兒詞,在北方比較盛行。據鼓詞藝人統一的說法,是清道光年間山東省單縣藝人張萬年傳來。1930年,南陽已傳至21輩。20年代之前,是鼓詞的興盛時期。此後,由於河南墜子的傳入沖擊,逐漸趨於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隨著「翻身文藝」的興起,演唱活動復甦。70年代,南陽市說唱團李國全等加入三弦伴奏,並改進唱腔,稱「南陽大鼓」傳統曲目內容豐富,長篇大書有《包公案》、《十字坡》等50多個。
槐書
本地曲種。清光緒年間形成於新野縣沙堰鎮蘆堰村。辛亥革命前夕已瀕臨消亡。1961年,新野縣文化館記錄了汝新和所傳《打蠻船》、《小姑賢》、《崔羅斗》、《叉衙門》等17個曲目的文字、曲譜,使該曲種得以流傳至今。
槐書的基本曲調只有四個樂句。[垛子句]是敘事的主要載體。伴奏樂器原只有一個小鑼和個一個堂鼓。60年代搬上舞台後,增加了八角鼓及絲竹樂器。並變單口、雙口為多口演唱,唱腔音樂也得以較大豐富。曹獻珍、田振榮、呂成敏等演唱的新曲目《夫妻倆》、《俏價姑娘》等較有影響。
鑼鼓曲
流行於淅川縣。因用鑼鼓伴奏得名。又稱「地燈曲」。是用民歌連綴說唱故事的形式。曲調多是流行於當地的民間小調、山歌、田歌、號子。有[四六句]、[下河調]、[哭五更]等60多種。曲目多為勞動生活及愛情故事內容。如《小寡婦上墳》、《石榴燒火》、《打牙牌》、《吳三保游春》等。70年代,淅川縣曲藝隊將其搬上舞台演唱。鑼鼓曲還流行於陝西的商南和湖北的隕陽等地。
善書
善書源於唐代的俗講,至清道光年間,其內容漸被宣講「十全大善」的民間因果故事所取代,俗稱「念善書」。光緒年間,無論是官場的「宣講聖諭」,或民間的「念善書」,同時在不少地方流行。光緒四年(1878年),內鄉知縣高袖海,每逢朔望(每月初一和十五日),在縣衙宣化坊前宣講聖諭;光緒十八年(1892年)農歷三月三日,桐柏縣平氏鎮古剎春會有外地三位「俗講」僧人講唱善書。桐柏、鄧縣、唐河三縣出現了東華堂、西華堂、三華堂之類的齋公組織,常設「善書棚」念善書。隨著念善書的增多,善書刻本流行於市井,南陽縣書鋪「明善堂」刻印的《義犬救主》等數十種善書刻本也在街市出現。
南陽曲藝的發展
清代,是南陽曲藝文化的發展時期,其原因是交通的便利,各地曲藝的交流,與各地的民風民俗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又由於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使各種曲藝利用各種方式,如聚會、帶徒等,迅速發展起來。
民國時期,曲藝文化的改進,極大增強了它的生命力,同時也促進了其他曲種的風行,如評書(「說黃天霸的」)曲目有《大八義》、《小八義》、《包公案》、《施公案》等近60部,在南陽說唱開去。還有桐柏漁鼓,在民國初年有所發展。分布在淅川、西峽兩縣的「蛤蟆嗡」曲藝形式,也在流傳。
由此可見,民國時期的曲藝文化在不斷改進,只有改進、創新,曲藝文化才有生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南陽曲藝文化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引下,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在市黨委、人民政府的提倡、關懷、扶植、指導下,幾十年間,由恢復、提高到發展,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建國後,曲藝文化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多次組織力量對各曲種進行挖掘、整理,並將城鄉流散的曲藝藝人組織起來。1950年,南陽市率先成立了「宛曲改進社」,開始了有組織的活動。成立的當年,就編排了不少配合形勢的新唱段,利用文化館廣播對外播放,並到街頭巡迴演出。鄧州市成立了「鄧縣曲藝改進社」。繼而不少縣、區、鄉、鎮紛紛成立曲藝組,組織起來的藝人300有餘。另外還有業余、半職業民間藝人1500多人,他們在翻身文藝的大潮中,運用多種曲藝形式,自編自演歡慶解放,出現了歌唱新中國、歌頌共產黨、宣傳土改、總路線、婚姻法、抗美援朝及反對封建迷信等一大批新曲目,用文藝形式向群眾進行階級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廣大群眾的覺悟。如宛曲改進社編演的《摔神》、《鴨綠江》、《抗美援朝》、《除惡霸》等;鄧縣曲藝改進社編演的《漁夫恨》、《王大娘翻身》;南陽縣石橋大調曲研究社編演的《喜入伍》、《賣余糧》;雲陽曲藝改進社編演的《拔界石》、《挑女婿》等。
1973年,各縣市曲藝團、隊相繼恢復,但統稱為「文藝宣傳隊」,既表演曲藝節目,也要演出其他形式的文藝節目。20世紀80年代的南陽曲藝團體,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1981年全區13個專業曲藝表演團體都進行了業務整頓,1984年又進行了管理體制改革,對提高演出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推進社會辦團都起到了積極作用。1987年5月,南陽市曲藝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了南陽市曲藝工作者協會,會員達到40餘人。
南陽文藝的現狀
「十年動亂」結束後,受迫害的演員、作者歸了隊,為了搶救挖掘幾近消亡的曲種,南陽文化主管部門,利用創作、會演等形式來恢復三弦書、漁鼓等曲種,如三弦書《八塊八》、《賣丫環》、槐書《愛田新歌》、大調曲子《情深意長》等1978年再次赴省演出,都受到好評。
20世紀90年代,由於科技的進步,現代化娛樂工具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如電視、VCD、電腦等,極大沖擊了曲藝文化的發展,團體組織幾乎瀕臨崩潰。為了挽救它,黨和政府採取種種措施,設立曲藝廳、茶社等,另外還有業余愛好的藝人們自發地組織起來,在街頭巷尾,吹拉彈唱,露出崢嶸。但也有即將滅絕的曲種,如三弦書,目前各方正努力搶救。
曲藝來源於民間,來源於歷代文化藝術的發展衍變,由於它通俗易懂,小型多樣,所以適宜在民間流傳,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南陽是我國著名的曲藝之鄉,享有「書山曲海」的美譽。1997年10月22日,中國曲藝家協會頒布了關於命名南陽市為「曲藝之鄉」的決定,決定說:「南陽曲藝,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歷來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抄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3233501000acq.html

④ 鎮平縣曲劇團圈席筒全場,徐慶生主演

徐慶生是河南曲子南陽流派著名丑角演員,在《艷陽樓》、《卷席筒》、《四進士》、《閻家攤》等劇目中扮演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難以忘懷。

⑤ 河南曲劇里有沒有楚宮血淚這個戲

河南曲劇有沒有處關系的?這回血。

⑥ 老爸愛聽河南嗩吶 曲劇 誰能剛我下載點 萬分感謝

萬分感謝您!我找了一天也沒下幾首,太感謝您了

⑦ 河南曲劇的樂器有哪些

河南曲劇的主奏樂器是墜胡,另外還有三弦、嗩吶、琵琶、二胡、箏、笙、月琴等。

打擊樂器最初僅有鑼鼓,只用於「打鬧台」,後來,曲劇吸收了京劇、豫劇的鑼鼓經,打擊樂器才逐步得到完善,有像鼓板、大鑼、二鑼、鐃鈸、小鈸、風鑼、木魚等。

⑧ 原南陽曲劇團導演叫什麼名

羅洪濤,男,漢族,1968年生,南陽鎮平人,國家二級演員,南陽市曲劇團業務副團長、導演。1985年至今在南陽市曲劇團工作。先攻丑後攻凈。有著二十多年舞台經驗,在丑和凈兩行中已初步掌握其表演特點。

羅洪濤「丑」戲演過《三岔口》、《擋馬》、《李白戲奸》等中的劉利化、焦光普、楊國忠。「凈」戲演過《盜御馬》摺子、《王寶釧》、《狸貓換太子》等中的竇爾敦、魏虎、包拯。《盜御馬》一折榮獲2001年全省青年戲曲大賽二等獎,2008年榮獲南陽市第七屆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

全團116人,其中國家一級演(職)員6名,二級演員、演奏員及創作人員27名,主要有現代、傳統曲劇劇目演出、歌舞、小品、器樂等綜藝演出等節目,50多年來,創作演出劇目200餘出,培養和造就了如趙和州、張發耀、謝芳欣,張明東、鄭立仁、和振海、田欽澤、金桂菊、陳佳桂,邱曼玲、吳華英等一大批不同行當、卓有成就的優秀演員。特別是近些年來,以牛長鑫、孫炳辛、胡希華、蘇國慶、王傑,王秀梅,以及張蘭珍、郝士強、張明雲、史雪沛等為代表,又創下一個又一個的藝術輝煌。《閻家灘》、《困皇陵》、《屠夫狀元》、《情系青山》、《兒女傳奇》等劇在河南省及鄂、皖、魯毗鄰地區深有影響。

⑨ 河南代表戲曲名稱。,

豫劇

豫劇文場中的傳統伴奏曲牌有300多個,其中嗩吶曲牌130多個,橫笛曲牌20多個,絲弦曲牌170多個。嗩吶曲牌中常用的有春來到、大漢東山、小漢東山、大桃紅、小桃紅、大開門、小開門、大風入松、小風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龍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駕令、山坡羊、紅綉鞋、嗩吶皮、娃娃等;橫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雲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鳥朝鳳、雞爬坡、小開門等;絲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園、九連環、花錯字、小紅鞋、苦中樂、浪淘沙、油葫蘆、囈怔、算盤子、娶嫁等;豫劇樂隊武場的主要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手鑔、小鑼和梆子等。

曲劇
曲劇是主要流傳於河南地區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舊時也稱「高台曲」或「曲子戲」。曲劇流行於河南全省及周圍鄰近地區,是在當地流行的曲藝鼓子曲(洛陽曲子、南陽曲子)和踩高蹺的表演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曲劇音樂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雜牌小調與河南的民間歌舞踩高蹺相結合,於1926年經由臨汝縣(今汝州市)農民組成的同樂社在登封縣首次搬上戲劇舞台,從而正式發展為戲曲劇種。其中的「高蹺曲」由去掉高蹺拐子的演員登上戲劇舞台,是曲劇由民間歌舞演變為「高台曲」這種正式的戲曲形式的一個質的飛躍。

越調
越調是河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陝西東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東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等省市。越調的主奏樂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後來一般用墜胡。
越調除戲曲形式外還有曲藝和木偶兩支分支。1942年河南發生大旱,期間許多越調藝人等都曾轉入過地攤說唱,等災荒過後,再重新回到舞台來演唱戲曲。木偶的越調分支在南陽一帶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間職業木偶藝人至今仍十分活躍。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