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絲棉
❶ 誰能告訴我紙的演變過程
世界上諸多發明之中,紙這種記事材料大約可算是最偉大的一種了,因為它使人類的文明得以傳播和延續。
任何物件的發明,都有其產生的特定背景,都是無數發明的交融遞變的產物,紙的發明也不例外。
今天,我們使用的紙的發明至今不過2000年,而人類的文明史卻更長得多。我們之所以能知道那段遙遠的歷史,還真得感謝在真正的紙發明之前,人類所發明的其他形形色色的「紙」,感謝我們的先人為之作出的努力。
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珍藏著一件從秘魯出土的古代文物「基普」。如果你有幸看到這件稀世之珍的話,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它只是一些打上好些繩結的爛繩子。原來,基普是古代印第安人用來記事的。
在世界各民族發展過程中,幾乎都有過這種結繩記事方法。我國古籍《易·系辭》中寫道:「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之以書契。」意思是上古的人是靠在繩子上打結來處理問題的,後來的聖人才用在紙上書寫來代替它。
今人考證,這種用結繩來記事的方法也頗為復雜。人1們約定以各種不同大小、式樣、顏色的繩結來表示不同的事情,希望用繩結來幫助記憶,或用來傳遞信息及用來傳示後人。如果要記載的信息較多、較復雜,這繩結也弄得很復雜,有時是一串繩結接二連三地打在一起,有時是一根繩結上派生出許多小繩結。古人用這種繩結記的事,今人根本無法猜度。就拿秘魯的那件基普來講吧,如果今天的每個人就那些繩結作出自己的解釋的話,恐怕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解釋。
有意思的是,在紙這種記事材料發明很久以後,在世界上一些文化落後的地區,人們仍在用類似遠古人類結繩那樣的原始方式來記事,只不過將繩結改成了表達略為明確一些的實物而已。這種實物記事真可以稱為是活生生的「出土文物」了。
公元前1312年,埃及人與居住在小亞細亞的赫梯人發生了戰爭,一打就是16年,互有輸贏,損失慘重。終於有一天,他們決定講和了。公元前1296年,在埃及法老的王宮里,赫梯人派來的使團與埃及人達成了雙方結束戰爭的協議,締結了和約。
在沒有紙的年代裡,想到將文字刻下來的,不僅僅是中東的人。
公元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清朝主管教育的高級官員——國子監祭酒(國子監是國家最高學府,相當於國立大學,祭酒相當於大學校長)王懿榮生了病。醫生診脈後開了處方,家裡人取回葯,王懿榮在一種叫「龍骨」的葯上發現了一些人工留下的花紋。他仔細看了一下,覺得2這些花紋很特別,就叫家人再去葯店買些花紋更清楚的「龍骨」來。
「龍骨」其實是古代脊椎動物的骨骼和牙齒的化石,中醫用來醫治驚悸、久瀉、自汗盜汗等症。在遠古時代的東西上,為什麼會有人工刻鑿留下的痕跡呢?王懿榮素來對考古極有興趣,他對此好生奇怪。
王懿榮收集了不少絲紋清晰的「龍骨」,並打聽到這些「龍骨」是從河南安陽地下挖出來的。安陽是商代的都城。經過王懿榮及其他一些學者的考證。果然證明這些花紋就是3000多年前殷商時的古文字,因為它刻在龜甲和獸骨上,就被稱作為「甲骨文」。
在對甲骨文進行考釋後,人們才知道,這種龜甲和獸骨,在當時主要是用來占卜的。殷人認為生活中的一切都要聽命於上天鬼神,所以凡是祭祀、種植、狩獵、出征、疾病、刮風、下雨、生兒育女等,都要佔卜。
占卜完了,要把結果記下來。記在哪裡呢?最方便的就是記在占卜用的骨上了。殷人用一些堅硬的東西將字刻在甲骨上,大的字超過半寸,小的如同芝麻。甲上的文字,使我們對3000多年前發生的事,多少有一點了解。
後來,占人又把字用刀刻,或用漆、墨等寫在竹片或木片上。這種竹片、木片大約有一二尺長,每片可以刻上十來個字,多的可以到三四十個字。古時,竹片叫「簡」,木片稱「牘」,信為「書簡」、「尺牘」,因為當時的信是用這種竹、木片「紙」寫成的。早先,漢字之所以由上到下豎寫,而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多數由左到右橫寫,也是由3簡牘的書寫特點而決定的。
古時人們寫信用不了多少竹片,如要寫一本書,就不然了。必須用繩子將竹片連起來才能閱讀。現在我們稱書的量詞為「冊」,就是將一片一片的簡、牘穿起來的象形字。
我們可以想像得出,這種用竹、木片「紙」寫成的書必定是笨重而不便攜帶的。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學富五車」的典故即出於此。顯然,這種笨重的「紙」,嚴重地影響了文化的發展。
就在我們的古人往甲骨上刻字的時代,古埃及人已在用輕便的紙莎草紙來記錄文字了。
紙莎草是一種高大的草本植物,外形有點像蘆葦,可長到4米高。這種植物的故鄉在埃及。數千年前,尼羅河兩岸肥沃的沖積平原上曾遍布它的足跡,而現在它在埃及早已絕跡,在非洲只有蘇丹和敘利亞的少數地區還有生長,歐洲的最後一批紙莎草在西西里島錫安河畔錫臘庫扎附近正瀕臨凋萎乾枯。這主要是河水的污染造成的。
對紙莎草的衰亡,人們十分痛惜。這不僅因為它是極好的造紙原料,還因為它是人類的好朋友。在古代無紙的日子裡,人們曾用它記下了人類文明史最初的幾頁。
據考證,大約在5000多年前,埃及人就利用紙莎草來造「紙」了,他們把紙莎草的莖破成細絲曬干,交叉著疊兩層,然後再用膠粘合,這樣做成的紙莎草紙質量相當不錯,成了埃及的主要出口產品,希臘的大多數古典文學作品都是寫在紙莎草紙上的。
在這種紙莎草「紙」上寫字,要比在泥板、銀板或龜4甲上刻字方便多了。埃及人的這一發明後來傳到了歐洲。在中國人造的紙還沒有傳到歐洲之前,紙莎草是歐洲人最常用的「紙」。
古代印度沒有紙莎草,人們用來當紙的,是另外一種植物。
這是一種叫貝多樹的熱帶大樹,胸徑常達1米左右,樹高20多米,樹姿有些像棕櫚,又有些像蒲葵。這種樹在樹頂上簇生出許多掌狀分裂葉子,十分巨大,一張連葉柄的葉子長達二三米。古代印度人用來當紙的,正是這種葉子。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有著許多寺廟。在那些寺廟里,往往都保存著貝多葉寫成的經書,人稱「貝多經」。作為書寫用的貝葉須在樹齡8年以上的貝多樹上採摘。貝多葉子卷為筒狀,呈淺棕色,從葉柄割取下來鋪開展平,成扇形狀。每張葉片上有30條粗硬的葉脈,用刀除去葉脈,便可得到近30張小葉片。這帶狀小葉片有2米多長,一端稍寬,另一端稍窄。
這葉片不能用,還必須經過特殊的水漚製作。人們先把葉片捲起放在大鍋里用水蒸煮。然後取出晾乾。為使葉片變得柔韌,不易折斷,還要將晾乾的葉片掛在木棒上,兩手撳住葉片兩端,上下拉磨,使葉片表層磨掉,變得潔白光潤。經過這樣的加工處理後,再把每片貝葉根據所需大小切裁好,集中在一起,用燒紅的鐵棒在貝葉上燙一孔洞,以便用繩穿訂。
嚴格說來,貝葉上的經文不是寫上去的,而是「刻」上去的。人們用一種精細的鐵筆在葉面上刻字,刻好後用墨5水塗抹葉面,即「上色」。這種墨水用油燈的黑色煙炱與肉桂油混合調制,塗抹後不但可在刻痕上留下清晰的字跡,對貝葉還有防潮、防腐、防蛀的作用。可能是由於貝葉「紙」有著這種易於長期保存的優勢吧,所以當真正的紙發明後很久,仍有人用貝多葉來書寫。
大約在春秋時期,中國人已開始用絲織成的「帛」來寫字了。用墨水寫字在帛上,要比簡牘方便得多,而且帛又輕又軟,還可以捲起來。現在有時稱一部書為一卷書,即來源於此。
可惜的是,這樣的「帛紙」雖然很好用,但價格昂貴。在漢代,一匹帛相當於720斤米的代價,一般人是用不起的。因此,直到漢代,「帛紙」和簡牘還同時被人們應用著。
蔡倫是東漢和帝時的太監,任尚方令。他的工作是監管製造御用器物。擔任這些職務,自然要考慮節省開支。價格昂貴的帛也在蔡倫的考慮之中。能不能找到一種可以替代帛的書寫材料呢?不僅與帛同樣的輕便易寫,而且價格還要很便宜。
蔡倫經常在休息時到城外活動散步。他不由想起了郊遊時看到過的漂絮情景。
所謂漂絮,就是人們利用不適於抽絲織造的次等繭來做絲棉時,先將次繭用水煮過,再鋪在蔑席上浸到河水裡去,用棍子爛成絲棉。從事這項手工勞作的婦女,人們稱之為「漂母」。
蔡倫發現漂母在漂絮的過程中,有一些殘留的絲絮粘在蔑席片上,等到曬干後,把殘絮剝剔下來就成了一層薄6薄的絮片。有些買不起帛的窮人就利用這種絮片寫字;不過在這上面寫出的字非常模糊。
由於絲製品價格貴,一般老百姓穿不起,那時還沒有棉花,平民百姓能穿的,只是麻製品。人們將麻的皮剝下來,仍用在水中漂洗搗打的方法,製成適合於織造的麻紗。在這過程中,也會在篾席上留下麻絮。蔡倫發現,也有人利用麻絮片來寫字的。
「嗯,這倒是個辦法,也許可以試試。」於是,蔡倫當起了「漂」。他將那些留在篾席上的絲絮和麻絮收集起來,放在水中繼續漂洗搗打,將它們弄得很爛,再用席子把它們撈起來濾掉水分,曬干後就成了一些薄薄的、細密的絮片。用它來寫字,效果竟同帛差不多。
紙就樣誕生了。現在「紙」字左邊的「 」部,也表明了最初的紙是跟絲有直接的聯系的。
在試驗中,蔡倫還發現,用麻絮搗爛後製成的紙,跟用絲絮做成的紙不相上下,甚至還更結實些。這當然使他十分滿意,因為絲是貴重物品,絲絮不如麻絮容易獲得。蔡倫還想到,既然要費時費力將麻漚爛、搗爛,而那些沒有使用價值的破布、破魚網、樹皮等不是更容易獲得,又容易搗爛嗎。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後,蔡倫終於發明了成熟的紙的製作工序:將樹皮、破布、舊魚網等收集起來浸濕、搗碎、泥沙,然後用草木灰液浸透蒸煮,去掉膠質、油脂、色素等,再進一步搗爛,讓它們成為漿糊狀。然後,把這種糊狀的漿質撈出,薄薄地攤在竹簾上晾乾,就成了柔軟的紙。7
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將他的造紙方法上奏皇帝,正患病卧床的漢和帝非常賞識並下令在全國推廣使用。後來,漢安帝因蔡倫發明紙有功,還封他為龍亭侯。
我國的造紙術後來傳入朝鮮、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又經非洲北部傳到歐洲。造紙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最傑出的貢獻之一。蔡倫的名字也被留在了世界科技史中。
有人統計過,現在世界上大約有12000多種不同用途的紙,它們滿足了人類各方面的需要。這些紙,有的是有意識發明的,有的是在無意中誕生的;有的發明申請了專利,留下了發明的名字,有的卻不知道發明者是誰,只留下了他的發明。
復寫紙的發明在19世紀初,發明人是英國的韋奇伍德。那時,他正在倫敦經營一家文商店。韋奇伍德經常用鉛筆給他的固定客戶寫信,向他介紹商店裡新進的幾種文具。這些信的內容幾乎一樣,他機械地寫著,有些厭煩。「能不能同時寫成兩封、三封信呢?」看著後一張紙上留下的上一張紙的字痕,韋奇伍德腦中突然冒出了這個念頭。
要實現這個念頭似乎不很難,韋奇伍德很快就琢磨出了方法:將一張薄紙放在藍墨水中浸潤,然後夾的兩張吸墨紙之間使之乾燥而成。書寫時,可將其襯在一般紙之下,從而獲得復製件。1806年,韋奇伍德獲得了他的「復制信函文件裝置」的專利權。
韋奇伍德的發明問世時,英國的商業活動已很發達,復寫紙大有用武之地。眼看他的發明大受歡迎,韋奇伍德干8脆辦了一家工場,專門生產這種特殊紙張。後來,法國人改用甘油和松煙滲透進紙里的方法製造復寫紙。大約到1815年,德國人再進行革新,以熱甘油加上煤焦油中提煉的染料,經細磨調研,塗於韌性的薄紙上製成新的復寫紙。以後人們又在這種復寫紙的塗料中加入蠟料,以降低粘度,這就是我們今天常用的復寫紙了。
時至今日,造紙的原料越來越多,造紙的方法也越來越新奇,紙的品種更是五花八門了。
有一種紙叫電熱式傳真紙。它的一面塗有金屬鋁,另一面塗上白色的低壓絕緣層。將這種紙裝在一定的儀器里,儀器上的記錄針就會自動按照各種光、熱、靜電、生物電流等信號電壓,將白色低壓絕緣表層擊穿,露出黑色基紙,形成所傳的文字和圖形。
有的紙還會「說話」。這種紙叫磁性紙,是在厚紙上塗上一層磁性物質而製成的。它可以像錄音磁帶那樣在錄音機上錄音,也能放送出聲音。如果用這種紙給遠方的親友寫信,可不必動筆,只需用它錄下你的說話,然後把它裝人信封寄出,親友收到後,將紙放到錄音機里,就可以聽到你的聲音了。
紙很脆弱,它怕撕、怕拉、也怕戳。可是,只要用合成纖維摻入普通紙漿中,就能用普通造紙方法製得合成紙。這種紙兩面拉毛進行糙化處理後,便可以與普通紙一樣印上圖樣與文字。它特別堅韌,就是幾十噸重的坦克壓過去,也不會破碎!用這樣的紙來印軍用地圖,自然十分合適。
我們知道紙翻動時會發出「嘩嘩」的響聲。電台廣播9員在翻閱稿件時,也會將討厭的紙張聲一直播送出去。現在人們發明了一種無聲紙,它綢子一樣輕軟,上面有無數細孔,翻動起來並不發出聲音。
有一種香味紙,特別受小朋友歡迎。美國有家出版公司曾出版過一本特殊的水果畫冊,看書的小朋友只要用手觸摸畫中的香蕉、蘋果等水果,就會聞到它們的香味。這是因為書上的水果是用帶有不同香味的紙剪貼上去的。當用手摩擦畫面上的水果時,這種紙就會因摩擦生熱而散發出香味來了。
前蘇聯的一位科學家文丘納斯,在80年代發明了一種最為離奇的紙。造紙原料是你根本無法想像的玄武岩、凝灰岩等石頭。
文丘納斯先將玄武岩等石頭熔化成液體,再利用一種快速拉絲裝置,將岩漿拉成極細的絲束。將這種「石纖維」浸到酚醛樹脂里,就成了褐色的薄紙狀物,再經過一道工序,加進一些白堊粉後,出來的紙就是雪白的紙了。這種紙強度很高,所以可做得很薄,5張紙合起來,才有我們平常的一張紙那麼厚。
這種石頭紙韌性極好,可以快速抽拉而不斷裂,用它來印報紙的話,可使印報機的速度提高好幾倍。由於石頭紙的著色性能好,用它印成的畫報顏色十分艷麗。此外,石頭紙還不怕水、火和細菌,用它印刷的書,保管起來要省心多了。石頭紙還有一個突出的優點,隨著石頭紙的大量生產,代替了樹木作材料可以使無數森林免遭砍伐,有利於保持生態平衡。
10
從蔡倫發明紙起,人們用的造紙原料,不管是破布、破魚網、樹皮、麥草、稻草、蘆葦、毛子、木頭,都是纖維類材料,石頭紙是第一種非纖維類原料製成的紙。以後還會有什麼樣的新紙問世呢?我們無法預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紙的發明也是無窮盡的。
❷ 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是誰寫的
出自民國四公子之一袁克文的詩作,是告誡他父親袁世凱不要做逆世之舉,也就是稱帝(可惜還是做了),全詩如下:
乍著微綿強自勝,古台荒檻一憑陵。
波飛太液心無住,雲起魔崖夢欲騰。
偶向遠林聞怨笛,獨林靈室轉明燈。
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全詩譯文:在秋涼的天氣中,穿上南方絲棉做外衣,勉強覺得好一點。在北京皇宮,登臨覽勝,感慨景物依稀,人事全非。一個人的清靜心腦中,忽然動了貪心不足的大妄想,猶如華池神水,鼎沸揚波,使平靜的心田永不安穩了。偶爾聽到遠處山林中幽怨的笛聲,不勝凄涼難受。因此回到自己的室內,轉動一盞明燈,排遣煩惱。不要羨慕高處有多少風雨, 不要到瓊樓的最高處。
(2)安陽絲棉擴展閱讀:
袁世凱(1859年—1916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領袖。字慰亭(又作慰廷),號容庵、洗心亭主人,漢族,河南項城人,故人稱「袁項城」。袁世凱早年發跡於朝鮮,歸國後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清末新政期間積極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3年鎮壓二次革命,同年當選為首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914年頒布《中華民國約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此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護國運動,袁世凱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歸葬於河南安陽。
袁世凱的榮辱功過各有評說,有人說他是「獨夫民賊」 、「竊國大盜」 ,也有人認為他對中國的近代化做出貢獻,是真正的改革家。總之,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❸ 四大發明的影響
紙是很普通的東西,也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我們讀書、寫信、繪畫、記筆記、寫文章,那一件也離不開紙。
有了紙,人類的各種知識才能保存下來,才能傳播開去。有了紙,人類的文化科學事業才能迅速地向前發展。可以這樣說紙是人類文明的標志。
為了滿足人民的需要,我國在解放後後開辦了很多造紙廠,用機器大量製造各種各樣的紙張,供我們使用。在許多少年朋友看來,紙好象沒有什麼希奇。
可是你知道嗎,人類的文化史,有漫長的一個時期不是寫在紙上,因為那時候人們不會造紙。造紙的方法是我們祖先經過長期的努幾花了無數的心血才發明出來的。
紙的發明,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
「龍骨」的故事
在紙產生以前,人類早就會寫字了。據歷史學家的研究,我國的文字起源於六千年前。
在現在的陝西省西安市東郊、有個半坡村。六千年前,有一個原始氏族公社在這里生活。一九五四年,我國考古工作者發掘半坡村氏挨公社的遺址,挖出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陶器。那些陶器上,除了刻有花紋,還刻著簡單的符號。歷史學家們認為,這些符號具有文字的性質,可以說是已經發現的我國最早的文字。
可見在紙發明以前, 我國的文字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到了青銅時代,我們的祖先還把文字鑄在或者刻在青銅器上,有些商代和周代的青銅器一直保存到現在,上面的文字記載了當時的一些歷史事件和社會狀況。
除了青銅器,我們的祖先還把文字寫在什麼上面呢?這里,我們先講一個「龍骨」的故事。
清朝光緒二十五年(公元一八九九年),有一個人叫王懿榮,喜歡收集和研究古代的文物。有一天,他生了病,醫生給他開了一張葯方,葯方上有一味葯,叫「龍骨」。所謂龍骨,實際是古代動物的骨骼或者骨骼化石。葯買了回來,王懿榮打開一看,發現有的「龍骨」上刻著很多古代的文字,他感到非常奇怪。就花工夫搜集這刻有古代文字的「龍骨」。後來又有一些學者對這些」龍骨」發生了興趣,他們經過搜集研究,方才知道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龍骨」是一種珍貴的古代文物——殷商時代留下來的甲骨,離開現在已經有三千多年了。
這片「龍骨」,實際上是刻著卜辭的龜甲
甲骨是什麼東西呢?
甲骨就是烏龜的腹甲;骨就是獸骨,主要是牛的胛骨。甲骨上刻的是當時的文字。因為這種文字刻在申村上面,所以稱做甲骨文。
這些帶字甲骨,最初是在河南安陽發現的。安陽是殷商後期的京城。當地的農民在地里挖到了這些東西,就當做「龍骨」,賣給了葯店。這就是「龍骨」的來歷。
最初出土的甲骨並不很多,後來考古學家確定它是研究殷商歷史的珍貴資料,就在安陽等地大規模發掘。幾十年來,刻有文字的甲骨,已經發現約十餘萬片。
那麼,當時的人為什麼要把文字刻在甲骨上呢?
原來殷商王朝很迷信,出征啦,打獵啦,放牧啦,甚至有什麼疾病災害啦,都要「占卜」一下,予測自己的運氣好不好。甲骨就是是他們占卜的用具。占卜的時候,他們先用銅鑽在甲骨的一面鑽一個孔,再用火燒灼鑽孔的以方。甲骨經火一燒灼,另外一面就出現了縱橫的裂紋,他們就根據裂紋來判斷吉凶。占卜以後,他們常常就把結果刻在這塊甲骨上。
當時,占卜的事情實在大多了,因此,甲骨文字記錄的范圍非常廣泛,反映了殷王的活動和殷商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
不但殷代有甲骨文,殷以後的西周也有甲骨文。一九七七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省周原地區,又挖出了一萬五千多片西周早期占卜用的甲骨。
殷商時代和西周甲骨的出土,使我們獲得了研究古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大量歷史資料。這種甲骨就是我們祖先最早用來「寫」字的一種「紙」。
印刷術有多麼重要,你也許沒有想過吧?
我們每天上學,書包里都要帶幾本書,這些書是印刷出來的。我們每天還要看報紙,這些報紙也是印刷出來的。如果沒有印刷術,這些書籍、報紙都要靠人們用手抄,那我們大家一天到晚都得忙著抄書抄報,就夠麻煩的了!
在印刷術發明以前,報紙根本談不上,書籍也只能靠抄寫來流傳。前面說到的居延出土的漢簡和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不都是一筆一筆地寫上去的嗎?後來紙發明了,要想讀書,還只有向人借來抄寫。一部書即使字數不多,比方說,只有幾萬字吧,一天抄幾千字,也得花費好多天;如果是幾十萬字的書,那就得花費很多時間了。
用手抄書,不但得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而且抄來抄去,容易出錯。所以,在印刷術發明以前,書籍的傳布非常緩慢,人們想得到一本書,真是非常艱難。
印刷術發明以後,情形可就完全不同了。一本書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出幾百本幾千本來,既可以滿足許多人的需要,又可以減少或避免錯誤。書印得多了,就容易普及,還容易易保存,不致於失傳。在很早的時候,我國就發明了指南針。
指南針是一種指示方向的工具。我們現在看到的指南針,是一個圓形的小羅盤,羅盤中裝著一根小針。這根小針中間粗,兩頭尖,能夠在盤中來迴旋轉。不管把盤子怎樣轉動,小針總是一頭指向南方,另一頭指向北方。因為指南針和羅盤結合在一起,通常把它們叫羅盤針。
指南針雖然是個小小的東西,用處卻大得很。比如航海啦,航空啦,勘察啦,勘察啦,都離不開指南針。
指南針——從「吸鐵石」說起
指南針是磁鐵做成的。磁鐵能吸鐵,通常稱為「吸鐵石」,古代稱為「慈石」因為它一碰到鐵就吸住,好一個慈祥的母親吸引自己的孩子一樣。後來,人們才稱它為「磁石」。
每塊磁鐵兩頭都有不同的磁極,一頭叫S極,另一頭叫N極。我們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塊天然的大磁體,在南北兩頭也有不同的磁極,靠近地球北極的是S極,靠近地球南極的是N極。我們知道,同性磁極相斥,異性磁極相吸引,所以,不管在地球表面的什麼地方,拿一根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它的N極總是指向北方,S極總是指向南方。
指南針是利用磁鐵的特性做成的,那未,世界上哪個國家最早發現磁鐵和它的特性的呢?
二千多年以前,也就是春秋戰國時候,我國已經用鐵來製造農具了。勞動人民在尋找鐵礦的時候,就發現了磁鐵,並且知道它能夠吸鐵。
我國古書《管子》上有這樣的記載:「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銅金」就是一種鐵礦。《管子》這部書產生在公元前三世紀,這說明我國最遲在公元前三世紀就知道磁石能夠吸鐵了。
秦朝時候,還有這樣有趣的傳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在陝西咸陽造了一個很大的阿房宮,阿房宮中有一個磁石門,完全用磁鐵造成。如果有誰帶著鐵器想去行刺,只要經過那裡,磁石門就會把這個人吸住。
另外,根據古書記載,漢武帝時候,膠東有個欒大,獻給漢武帝一種斗棋。這種棋子一放到棋盤上,就會互相碰擊,自動鬥起來。漢武帝看了非常驚奇。原來來大的棋子是用磁石做的,所以有磁性,能互相吸引碰擊,只是漢武帝不懂這個道理罷了。
每逢重大的節日,我們常常放爆竹,放焰火,表示慶祝。爆竹劈劈拍拍,響個不停,焰火五色繽紛,絢爛多采,使節日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爆竹和焰火是用什麼東西做的呢?
它們就是用火葯做成的。
世界上最早發明火葯的是我國人民。
我國發明的火葯,現在叫做黑色火葯,也叫做褐色火葯,通常稱「黑火葯」或者「黑葯」。黑色火葯是用硝石、硫黃和木炭這三樣東西研成粉未,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來做成的。硝石、硫黃和木炭的比例,一般是75:10:15。
火葯這東西,有個怪脾氣,就是特別愛「生氣」。人們只要用火一點,它馬上就燃燒起來,燃燒以後,它產生的氣體突然比它原來的體積擴大上千倍,所以有強烈的爆炸能力。
火葯不但可以做爆竹、焰火,還有更大的用處。我們製造槍彈和炮彈,開礦,開山,築路,修渠等,也都要用火葯。火葯在我們的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中作用很大,是不能缺少的東西。
我國古代發明的黑色火葯是一種低級炸葯,它的爆炸能力和自動燃燒的速度,都遠遠趕不上近代的高級炸葯。近代的高級炸葯是用硝化纖維和硝化甘油等做的,和黑色火葯並不相同,可是它們都是從我國古代的黑色火葯發展來的。
這里,我們就來講一講我國古代發明火葯的經過。
著「火」的「葯」
先從火葯的名字講起吧。火葯為什麼叫「火葯「呢?
把它同「火」聯系起來,這很好懂,因為它特別容易著火,有強烈的爆炸能力。
但是,它為什麼又同「葯」聯系在一起呢?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先從黑色火葯的三種成分——硫黃、硝石和木炭講起。
硫黃是一種礦物。大約在西漢年間,我國湖南發現了豐富的硫黃礦。以後,在山西、河南等省,也陸續發現了硫黃礦。西漢劉安的《淮南子》一書中,就有硫黃的記載。
硝石也是一種礦物,出產在四川、甘肅一帶。在華北各地,許多低溫的地方,如牆根上,常常長著硝的細微白色結晶,叫做「牆霜」。在古代,這大概是硝石的主要來源。硝石在古代名稱很多,有的人稱它煙硝或火硝,因為它能發煙發火;有的人稱它為苦硝,因為它有苦味;有的人稱它為地霜,因為它出產在地上,顏色如霜。我國西漢時候有一部《神農本草經》,共載葯物三百六十五種,硝石就是其中的一種。可見硝石大約也是西漢時候發現的。
木炭是非常普通的東西,在古代,人們砍了樹木,把它燒成木炭,拿來做燃料。它出現的年代,當然比硫黃和硝石早得多。
這三樣東西,除了木炭,當時都是做葯用的。
由於硫黃和硝石都是醫病的葯,又因為這兩樣東西和木炭台在一起會發火,因此大家就把這三樣東西的混合物叫做「火葯」。它的意思就是「著火的葯」,或者「發火的葯」。
「火葯」這個名稱,就是這樣來的。
❹ 歷朝歷代的服裝
看電影,電視劇裡面有你的答案,比較直觀。
❺ 什麼毛巾擦桌子不掉毛
完全不掉毛的可以用無塵布或麂皮布。
無塵布由100%聚酯纖維雙編織而成,表面柔軟,易於擦拭敏感表面,摩擦不脫纖維,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及清潔效率。產品的清洗和包裝均在超凈車間完成。無塵布可選封邊一般有:冷裁,激光封邊,超聲波封邊。超細纖維無塵布一般用激光、超聲波完美封邊。
麂皮布是一種選用柔軟的動物皮、通常是選用鹿皮、綿羊或山羊皮為原料,經過熟化、分割、去脂等工藝加工而成。麂皮布可以用來擦拭精密儀器、玻璃鏡片、高檔首飾、汽車飾面板等高檔產品,用作清潔用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高分子材料及生產工藝的飛速發展,使用PVA等高分子材料製造的仿麂皮布的性能及耐用程度逐漸提高了自身的檔次,更以其低廉的價格、生產速度的快速提升、工業化生產的可能而很快得到普及和快速發展。麂皮布使用的場合非常廣泛,從每個人的自身清潔、寵物的清潔、汽車、高檔儀器設備的清潔,到各類精密設備的保潔,處處都有麂皮布的身手所在。
❻ 童裝人造棉哪裡的工廠款式多還便宜,聽說河南安陽有有知道的嗎
柏庄
❼ 精忠報國的歷史人物是誰 卧薪嘗膽的歷史人物是誰 投筆從戎的歷史人物是誰 胯下受辱的歷史人物是
精忠報國:岳飛
卧薪嘗膽:越王勾踐
投筆從戎:班超、張騫
胯下之辱:韓信
東山再起:謝安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踐,又名鳩淺、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即位,曾敗於吳國,被迫求和。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 卧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史記》原文為:「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 :「班超家貧,嘗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之志哉!」後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故里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
韓信: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謝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著名政治家,太常謝裒之子、鎮西將軍謝尚的從弟。
《晉書·謝安傳》:「謝安少年既有名聲,屢次徵辟皆不就,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❽ 安陽鋼結構用什麼保溫
EPS泡沫,玻璃絲棉,岩棉都行啊。
❾ 紙的由來
紙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它與指南針,火葯,印刷術一起,給我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復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來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簡牘)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木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灞橋紙"的實物,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之後在新疆的羅布淖爾和甘肅的居延等地都發掘出了漢代的紙的殘片,它們的年代大約比東漢建初至元興年間的宦官蔡倫所造的紙要早150年至 200年。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紙的發明雖很早,但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政府文書仍是用簡牘,縑帛書寫的。至獻帝時,東萊人左伯又對以往的造紙方法作了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紙張質量。他造的紙潔白,細膩,柔軟,勻密,色澤光亮,紙質尤佳,世稱"左伯紙",其中尤以五色花箋紙,高級書信紙為上。
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技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區域也由晉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陽一帶而逐漸擴散到越,蜀,韶,揚及皖,贛等地,產量,質量與日俱增。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紙面有明顯的紋路,其紙緊薄而勻細。剡溪有以藤皮為原料的藤紙,紙質勻細光滑,潔白如玉,不留墨。東陽有魚卵紙,又稱魚箋,柔軟,光滑。江南以稻草,麥桿纖維造紙,呈黃色,質地粗糙,難以書寫。北方以桑樹莖皮纖維造紙,質地優良,色澤潔白,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稱棉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魚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因當時把魚網破布劃為麻類纖維,所以統稱麻紙。
為了延長紙的壽命,晉時已發明染紙新技術,即從黃櫱中熬取汁液,浸染紙張,有的先寫後染,有的先染後寫。浸染的紙叫染潢紙,呈天然黃色,所以又叫黃麻紙。黃紙有滅蟲防蛀的功能。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了。在宣紙的主要產地安徽宣州有這么一個傳說:蔡倫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他一直想製造一種特別理想的白紙,用來替師傅來畫像修譜。但經過許多次的試驗都不能如願以償。一次,他在山裡偶然看到有些檀樹倒在山澗旁邊,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蝕得腐爛發白。後來他用這種樹皮造紙,終於獲得成功。由此可以斷定:利用樹皮製造宣紙,在唐朝時候就比較盛行了。唐代寫經的硬黃紙,五代和北宋時的澄心堂紙等,都是屬於熟宣紙一類。嗣後宣紙一直是書寫,繪畫不可缺少的珍品,到明清以後,中國書畫幾乎全用宣紙。
同時,由於發明了雕版刷術,大大刺激了造紙業的發展,造紙區域進一步擴大,名紙迭出,如益州的黃白麻紙,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紙,均州的大模紙,蒲州的薄白紙,宣州的宣紙,硬黃紙,韶州的竹箋,臨州的滑薄紙。唐代各地多以瑞香皮,棧香皮,楮皮,桑皮,藤皮,木芙蓉皮,青檀皮等韌皮纖維作為造紙原料,這種紙紙質柔韌而薄,纖維交錯均勻。
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經過砑光,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艷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還有一種硬白紙,把蠟塗在原紙的正反兩面,再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塊碾壓摩擦,使紙光亮,潤滑,密實,纖維均勻細致,比硬黃紙稍厚,人稱硬白紙。另外政治家填加礦物質粉和加蠟而成的粉蠟紙;在粉蠟紙和色紙基礎上經加工出現金,銀箔片或粉的光彩的紙品,稱做金花紙,銀花紙或金銀花紙,又稱冷金紙或灑金銀紙;還有色和花紋極為考究的砑花紙,它是將紙逐幅在刻有字畫的紋版上進行磨壓,使紙面上隱起各種花紋,又稱花簾紙或紋紙,當時四川產的砑花水紋紙魚子箋,備受文人雅士的歡迎。另外,還出現了經過簡單再加工的紙,著名的有薛濤箋,謝公十色箋等染色紙,金粟山經紙,以及各種各樣的印花紙,松花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粉龍紋紙等。
五代制紙業仍繼續向前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此紙"滑如春水,細密如蠶繭,堅韌勝蜀箋,明快比剡楮"。這種紙長者可五十尺為一幅,自首至尾勻薄如一宋代繼承了唐和五代的造紙傳統,出現了很多質地不同的紙張,紙質一般輕軟,薄韌,上等紙全是江南製造,也稱江東紙。紙的再利用開始於南宋,以廢紙為原料再造新約,人稱還魂紙或熟還魂紙,具有省料,省時,見效快的特點。
元代造紙業凋零,只在江南還勉強保持昔日的景象。到了明代,造紙業才又興旺發達起來,主要名品是宣紙,竹紙,宣德紙,松江潭箋。清代宣紙製造工藝進一步改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紙。各地造紙大都就地取材,使用各種原料,製造的紙張名目繁多,在紙的加工技術方面,如施膠,加礬,染色,塗蠟,砑光,灑金,印花等工藝,都有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各種箋紙再次盛行起來,在質地上推崇白紙地和淡雅的色紙地,色以鮮明靜穆為主。康熙,乾隆時期的粉蠟箋,如描金銀圖案粉蠟箋,描金雲龍考蠟箋,五彩描繪砑光蠟箋,印花圖繪染色花箋,三色紙上採用粉彩加蠟砑光,再用泥金或泥銀畫出各種圖案。箋紙的製作在清代已達到精美絕倫的程度。
另外,我國從晉代開始朝廷就從鄰國接受貢紙,如南越進貢的側理紙(或稱苔紙),是以海苔為原料,加上味甘,大溫,無毒的側理製成的越南紙。朝鮮進貢的高麗紙,雞林紙為歷代統治者所喜愛。到清代則有朝鮮的麗金箋,金齡箋,鏡花箋,竹青紙,越南的苔箋,日本的雪紙,奉書紙,西方的金邊紙,雲母紙,漏花紙,各色箋紙,回回各色花紙等。
❿ 高分求戰國時民生類的詳細資料
正在整理戰國時期社會風俗,請等待。
已發至QQ郵箱,文件名戰國時代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