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河南五陽 » 洛陽含嘉倉

洛陽含嘉倉

發布時間: 2021-03-12 02:09:01

Ⅰ 含嘉倉的介紹

含嘉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隋代國家糧倉,位於河南洛陽市老城北,始建於605年(隋大業元年),主要作用是盛納京都以東州縣所交租米之皇家糧倉,歷經隋、唐、北宋3個王朝,沿用500餘年,後來廢棄。現代考古證實倉城東西長612米,南北寬71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共有圓形倉窖400餘個。大窖可儲糧1萬石以上,小窖也可儲糧數千石。唐天寶8年總儲糧量約為5833400石。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大的古代糧倉。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含嘉倉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Ⅱ 含嘉倉後來為什麼被遺棄

前期指隋初至唐開元年間。據《隋書》卷24《食貨志》記載,開皇三年即在黃河沿岸的洛州置河陽倉,陝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通倉,在衛州境內置黎陽倉。大業二年又在洛陽附近增置洛口倉、回洛倉,形成了隋代著名的六大官倉。現將這六大官倉的位置、規模介紹如下。

(一)洛口倉。一名興洛倉,位於洛州鞏縣(今縣東北舊鞏縣)東面洛水東岸,因地處洛水人黃河之口,故有是稱。大業二年置,築倉城周圍二十餘里,穿三千窖,每窖容八千石,置監官並鎮兵千人守衛④。全倉儲米約有二千四百萬石,是隋代最大的一個糧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鑒》卷180,隋大業二年十月、十二月。

洛口倉由於處洛水和黃河交會之地,離隋唐時代的東都洛陽又不遠,隋時東南運來的漕米,很大部分都貯藏在這里,由此往西可運往洛陽、長安,當用兵東北時,又可由此運糧渡黃河,經沁河,折入永濟渠而運往東北。故而洛口倉可以說既是東都洛陽的外圍糧倉,又是用兵東北的軍糧轉運站,在隋一代地位極為重要。唐前期也是「積天下之粟」①的重要糧庫。

隋末李密占洛口倉後,即擴建洛口城,周四十里,後即以此為根據地與困守在洛陽的隋朝的殘余勢力作長期的爭奪戰。史載李密開洛口倉散米,賑給起義軍隊伍,眾至數十萬,連同起義軍家屬一起受到洛口倉米救濟的近百萬人。來領取賑米的人,「取之者隨意多少;或離倉之後,力不能致,委棄衢路,自倉城至郭門,米厚數寸,為車馬所輔踐;群盜來就食者並家屬近百萬口,無瓮盎,織荊筐淘米,洛水兩岸十里之間,望之皆如白沙」②。可見隋朝在洛口倉儲藏的漕米數字是十分驚人的。李密之所以能在隋末戰亂中長期堅守在此與隋王朝抗衡,與洛口倉的充裕儲糧有著很大的關系。後來李密部將邴元真以洛口城降於王世充,李密只得投奔李淵③。其後李世民攻王世充,也是先取洛口倉,切斷洛陽的糧源,進而包圍洛陽城④。這些都說明當時洛口倉因儲糧豐富在河洛地區有著很重要的戰略地位。

(二)回洛倉。大業二年十二月置於洛陽城北七里,倉城周圍十里,穿三百窖⑤,是隋代東都洛陽的糧庫。隋末為李密和隋軍劇烈爭奪的目標。入唐以後,其地位才為含嘉倉所代替。

(三)河陽倉。《隋書·地理志》偃師縣有河陽倉。前雲開皇三年於洛州置河陽倉即指此。《讀史方輿紀要》卷48河南府偃師縣雲:「河陽倉在縣北」。偃師縣故治即今市東南老城,市北為邙山山脈,地勢高燥,適宜修建糧倉。從洛陽城中流出的通濟渠在偃師市西入洛水。河陽倉就是為從洛口倉轉運糧食入洛陽城所需要而設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陳子昂:《諫靈駕入京書》,《陳子昂集》卷9。

②《通鑒》卷186,唐武德元年九月。

③《隋書》卷70《李密傳》。

④《舊唐書》卷2《太宗紀上》。

⑤《通鑒》卷180,隋大業二年十月、十二月。

(四)常平倉。開皇三年置,位於陝州(今三門峽市西舊陝縣)西南四里,其地臨焦水,西俯大河,地勢高平,故又名太原倉。唐時倉城六里①。在隋代和唐前期,自洛陽往西至陝州一段漕運,因三門峽的關系,都採取陸運,自陝州至長安一段則利用河、渭水運,所以史稱陝州太原倉「地控兩京水陸二運」②,是「蓄巨萬之倉」③。

(五)廣通倉。開皇三年置,大業初改名永豐倉,位於今陝西華陰市東北三十五里渭河入黃河處④,在今潼關附近。關東漕米運入關中,都先集中於此,地位重要,是關中地區最大的糧倉。隋開皇五年曾出廣通倉米三百餘萬石以解決關中地區嚴重旱災所造成的政府機構和駐軍的缺糧問題⑤。大業九年楊玄感造反,進攻洛陽不克,部將李子雄以為「不如直入關中,開永豐倉以振貧乏,三輔可指麾而定。」義寧元年時也有人向李淵建議,「自龍門濟河,據永豐倉,傳檄遠近,關中可從取也。」不久李淵進軍關中,華陰令以永豐倉降李淵,關中諸縣多遣使請降⑥。歷史事實說明,隋唐之際能否佔有永豐倉是能否佔有關中地區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六)黎陽倉。開皇三年置,位於衛州黎陽縣西南大伾山麓⑦(今河南浚縣東二里大坯山北),西瀕永濟渠,東臨黃河,水運極為便利。從河北地區剝削來的租米,都先集中於此,然後再由永濟渠或黃河運往洛陽、長安。用兵東北時,由江淮運來的軍糧,也先儲藏在這里,然後由此運往東北,是河北地區唯一重要糧倉。隋唐二代統治階級對黎陽倉的管理一貫是很重視的。隋末幾次征遼,都曾派人在此督運漕糧。楊玄感據黎陽反隋,經濟上即憑借了倉內的儲糧。徐世劫曾對李密說:「天下大亂,本為飢饉。今更得黎陽倉,大事濟矣。」後李密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元和郡縣圖志》卷6,陝州。

②《舊唐書》卷185《姜師度傳》;《朝野僉載》卷2。

③《舊唐書》卷185《姜師度傳》;《朝野僉載》卷2。

④《元和郡縣圖志》卷2,華州。

⑤《隋書》卷24《食貨志》。

⑥《通鑒》卷182,唐大業九年匕月;卷184,義寧元年八月。

⑦《讀史方輿紀要》卷16;宋張舜民《畫墁集》:「予嘗登大侄,倉窖仍存,各容數十萬,遍冒一山之上,李密坐據敖倉,便謂得計,亦井蛙耳。」

有黎陽倉,「開倉恣民就食。浹旬間,得勝兵二十餘萬」①。其後,竇建德陷黎陽,盡有山東之地」②。可見黎陽倉在河北地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外,《隋書·地理志》雲濟北郡盧縣有成回倉。盧縣在今山東茌平縣西南五十里,西北兩面臨黃河。成回倉應是黃河運道上的一個糧倉。由於史載闕略,詳情不明。

唐王朝建立以後,漕運頻繁更甚於隋。因此,除了沿用洛口、廣通、黎陽、河陽、太原等倉外,又在漕運沿線增置了幾處糧倉,其中最大的就是這次發掘的含嘉倉。

含嘉城約建於隋大業元年營建東都的同時。據元《河南志》和清徐松《唐兩京城坊考》記載,東都宮城、皇城之東有東城,東城的北門名含嘉門,門北即含嘉城,城北即外郭。含嘉城在建成之初是否即用作為大型糧倉,似乎還有疑問。首先是史笈中沒有含嘉城在隋代已經是東都重要糧倉的記載。其次是從隋代在洛陽一帶的戰爭史實來看,當時東都洛陽城內似乎並沒有像這次發掘出來的大型糧倉存在。例如隋末李密佔有回洛、洛口倉後,東都城內嚴重缺糧,隋軍一度奪回城外七里的回洛倉,就急忙派人將倉米運入城內。時洛陽城中布帛山積而糧食奇缺,佔有洛口等倉的李密有著充裕的糧食而少布帛。為此,困守在洛陽城中的王世充曾以布帛與李密換取糧食。唐武德初,李世民又圍攻洛陽數月,城中乏食,「絹一匹直粟三升……雖貴為公卿,糠核不充,尚書郎以下,親自負載,往往餒死」③。如果當時洛陽城中已有這次發掘出來的那樣大型糧倉存在,就是被圍上數月,似還不至於出現上述情況。

含嘉城正式作為大型糧倉可能開始於隋末唐初。隋末將回洛倉的儲糧運入城內,起初就可能儲藏在這里。入唐以後正式沿用作為東都的大型糧倉,隨著儲糧增加而不斷修築了許多糧窖,才形成了這次發掘出來的規模。《唐兩京城坊考》載洛陽城中有一條從含嘉城中流出南注入漕渠的支渠,名為泄城渠。這條人工渠道很可能就是因為運糧需要而修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通鑒》卷184隋義寧元年九月;《舊唐書》卷67《李績傳》。

②《舊唐書》卷1《高祖紀》。

③《舊唐書》卷53《李密傳》:《通鑒》卷189,唐武德四年三月。

含嘉倉在唐前期地位非常重要,它不僅是洛陽的糧倉,並且還起著關東和關中之間漕米轉運站的作用。隋時東南漕米都先集中在洛口倉;唐前期則規定東都以東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倉,由含嘉倉再陸運至陝州,循河、渭入長安①。因此,當時含嘉倉代替洛口倉成了全國最大的一個糧倉。同時,原先在洛陽城北七里的回洛倉,入唐以後,不再見於記載,很可能已經廢棄不用。河陽倉在隋末已廢,後雖曾復置,但為時也不久,地位也無關重要。這樣含嘉倉又代替了回洛倉、河陽倉成為洛陽地區的唯一糧倉。《通典》卷十二《食貨》載,天寶八年(749)時全國主要大型糧倉的儲糧總數為12656620石,含嘉倉即有5833400石,占將近二分之一,是諸倉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可能是唐初統治階級從隋末戰亂中吸取了教訓的緣故。隋末東都的糧倉不集中,洛口、回洛等倉為人所據後,東都終因嚴重乏糧而被攻破。所以到了唐代將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倉內,以保證洛陽城內的糧食供應。

此外,較為小型的糧倉尚有:

龍門倉,開元二年置,在河中府龍門縣(今山西河津)黃河岸邊,是集中汾水流域租米的糧庫。這里又是古代黃河上重要津渡,漕米即由此渡河運往長安。天寶年間倉儲糧有23250石②。

武牢倉,位於汴河和黃河的交會口。開元以前的汴口仍在隋代的板渚口。江淮地區漕米通過通濟渠運來,第一站就到武牢倉。《舊唐書·李密傳》雲:「興洛、武牢國家儲積」。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柏(一作栢)崖倉,在河清縣(今河南濟源縣西南河清),咸亨三年(672)置,廢於開元十年,倉可容米二十萬石③。唐高宗以後,洛陽至三門峽一段曾一度採取黃河水運,所以在咸亨至開元年間,在黃河北岸的河清縣置柏崖倉。

渭南倉,咸亨三年置於渭南縣(今陝西渭南縣)東,為渭河和關中漕渠沿岸的繼運站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六典》卷3。

②《通典》卷12《食貨》。

③《唐會要》卷88;《玉海》卷184,《食貨》。

④《唐會要》卷87。

上述這些糧倉都是按當時的漕運路線設置、分布的;各倉的地理位置與當時的分段運輸法有著很大的關系。從江南來的漕船至汴口即可將租米卸下,輸入武牢倉內,再由河船經黃河入洛水,將漕米貯於鞏縣的洛口倉;由此而西至陝州太原倉,可分為兩條路線:一條溯洛水經河陽倉,入含嘉倉,「以車或馱陸運至陝」;一路由黃河經柏崖倉再陸運至陝州。由陝州太原倉再水運經永豐倉、渭南倉,直至長安的太倉。所謂「節級轉運,水通則舟行,水淺則寓於倉以待,則舟無停留,而物不耗失」①。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漕運系統。

隋代六個大型糧倉中,洛陽附近就集中了三個;在唐代,最大的含嘉倉又在洛陽城中。這個時期的重要糧倉之所以多集中在洛陽附近,和當時的漕運路線有著密切的關系。

原來這條全程二千公里的大運河,有些河段由於自然條件等原因給航運帶來很大的困難,其中最困難的是自洛陽至長安的一段。

自洛陽以西至陝州的一段黃河,南北兩岸受中條山脈和餚山山脈的約束,河身處在峽谷之中。在今三門峽地方,河床為屹立在河中心的兩個大石島分成三股,好似為黃河開了三座大門,故稱為三門。黃河在這里不僅河道狹窄,水流湍急,而且布滿暗礁,出現許多漩渦。運船至此,稍有不慎,就有覆舟之災。因此,隋初向洛陽以西運米,為避開三門之險,自小平(今河南孟津縣西北)開始陸運,通過餚、函山路至陝郡,再入黃河水運。並規定如有人能自洛陽運米四十石,經底柱之險而至京師者,免其征戍②,以示獎勵。開皇十五年曾鑿底柱,就是想通過三門進行水運。唐貞觀十六年(642)曾以兩艘載重六百石的船隻試上三門;其後,顯慶元年(656),總章三年(670)和垂拱四年(688)幾次開三門河道,修鑿棧道,企圖走三門水路,但結果都未成功③。所以,這時期洛陽至陝州一段租米運輸,仍以陸運為主。《新唐書·食貨志》載:「江淮漕租米至東都含嘉倉,以車或馱陸運至陝而水行。」但陸運費用浩大,如開元初河南尹李傑為陸運使,從含嘉倉至太原倉置八遞場,每場間隔四十里,每遞用車八百乘,八十萬石至一百萬石的租米,需時二月方能運畢。可見維持這一段陸運在時間上、物力上需要付出很大的耗費,是漕運中最困難的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新唐書》卷53《食貨志》。

②《隋書》卷24《食貨志》。

③中國科學院考古所:《三門峽漕運遺跡》附錄一《三門峽漕運簡史》,科學出版社1959年版。

自陝州至潼關以黃河通運,尚屬順利,潼關以西情況又不同了。秦漢以來,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即以渭水為漕運航道。《史記·留侯世家》就說:「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隋初「因渭水多沙,深淺不常」,就在渭河南岸平原,也就是秦嶺的北坡上開鑿了一條廣通渠。秦嶺和渭河之間是一個塹斷地帶。秦嶺沿著斷層上升,渭河則沿著斷層下降,因而在秦嶺、渭河之間相對高度懸殊很大,平原狹窄,坡度很陡。從秦嶺流下來注入渭河的支河流短湍急,每逢盛夏大雨,秦嶺北坡沖刷下來的泥沙都填淤在渭河河床內,因此造成「渭水多沙」。自在渭河南岸開鑿了漕渠後,這些泥沙都流人漕渠,造成漕運阻塞。隋初開鑿的漕渠,末年已經淤塞。唐高宗咸亨年間關中漕運仍由渭水①。《通鑒》卷二○九中宗景龍三年「關中飢,米斗百錢。運山東、江、淮谷輸京師,牛死什八九。」關中一段可能改用牛車陸運。至開元年間裴耀卿改革漕運時,仍「浮渭以實關中」。可見自唐初至開元年間並未採用隋代修鑿的漕渠,而是渭水和陸運交替使用,困難仍舊不小。

隋唐二代為了避開這二段險路,就把洛陽建為陪都,如逢關中地區有災情就將政府機關遷往水運方便、「舟車所會」的洛陽去。隋開皇四年九月關內飢,楊堅即赴洛陽,至次年四月才回長安;十四年關中大旱,楊堅又率戶口就食洛陽。仁壽四年楊廣即位,開始營建東都洛陽,次年大業元年即成,即以東京為首都。楊廣在位十三年,耽在長安的時間,前後不到四個月,在洛陽的時間佔三分之一,其餘時間都在北巡南遊②。所以隋代自開皇四年以後對關中漕渠和三門峽漕運治理很少。唐貞觀初,李世民因「洛陽土中,朝貢道均」為理由,企圖營建洛陽,但未實現。這是因為當時政府內外高級官員僅六百四十二人③,每年需從水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會要》卷87。

②《隋書》卷1、2《高祖紀》,卷3、4《煬帝紀》。

③《通典》卷19《職官》。

運往京師的租米不過二十萬石①,所以問題不大。到高宗顯慶初,一品至九品內外文武官員激增至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五員。至開則天、中宗時代,中央機構日益龐大,形成官員「內外盈隘,居無廨署」②。神龍時,京師」諸司員外官數十倍,近古未有……奉稟之費,歲巨億萬……河渭廣漕,不給京師」③。唐高宗在位二十七年中竟有一半時間住在洛陽,大多數原因是長安一帶旱飢,就食洛陽。當時的洛陽「帑藏積累,積年充實,淮海漕運,日夕流衍」;而長安「府庫及倉,庶事實缺,皆籍洛京傳輸」④。武則天臨朝稱制,改東都為神都,在位二十年內,除二年居於長安外,其餘時間都在洛陽,其中固然還有其他政治原因,經濟因素恐怕占很重要的地位。大足元年(701)在洛陽城內立德坊南漕渠上鑿新潭,安置諸州運米的租船⑤;開元十四年七月一次*[氵+廛]水暴漲入漕渠,漂沒租米船數百艘⑥。這些都證明當時每年到達洛陽的租船數目很大。這次含嘉倉出土有調露、天授、長壽、萬歲通天,聖歷等年號的銘磚,都是高宗、武則天時代運入含嘉倉租米激增的一個佐證。
文章來源:http://www.whzw.net
原文鏈接:http://www.whzw.net/new/202527962.html

Ⅲ 含嘉倉為什麼建在洛陽

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戰國初,魏國最早進行變法,魏文侯在位時(公元前 445—前396年)在李悝[kuī虧]、吳起、西門豹等人協助下,對經濟和政治進行改革,軍事力量曾盛極一時。戰國中期,魏惠王仍然雄心勃勃,力圖稱霸中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先在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將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東遷大梁(今河南開封市)。繼而又以大梁為中心,在黃、淮之間,大興水利,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水運樞紐。

鴻溝是溝通黃、淮兩大水系的水運樞紐。這一工程經過兩次大規模施工,才告完成。它開工於公元前360年,即遷都大梁的第二年。當時主要的工程是從黃河的汊道濟水引黃河水南下,注於大梁西面的圃田澤(已淤),再從圃田澤引水到大梁。當時圃田澤是一個很大的湖泊,周圍300里,它既可作為計劃中鴻溝航道的水櫃,以調劑鴻溝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沉澱於此,以減輕下游運道的淤塞。

又過了20多年,即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 339年),魏國對它又作大規模的擴展,將原來的大溝向東延伸,經大梁北郭到城東,再折而南下,至今河南沈丘東北,與淮水重要支流潁水會合。這條人工河道,史稱鴻溝。鴻溝從大梁南下時,一路上又溝通了淮河的另一批支流,如丹水(汴河上游)、睢水(已淤)、

Ⅳ 去含嘉倉需帶什麼東西

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大型儲糧倉庫。儲存糧食最重要的是防潮濕。含嘉倉儲糧的窖都在地下,最深為12米,一般為7~9米。糧窖口大底小,窖口最大直徑為18米,一般為10~16米。窖底、窖壁修制的平整、光滑、堅實,再用火燒考,防止地下水分、濕氣上升,最後還要鋪設木板、草、糠、席等防潮用品。這樣處理以後,就可以儲存糧食了。窖頂為圓錐形,最外層是厚厚的黃泥。整個倉窖防潮、密封,溫度又低,能很好的保存糧食。其中一個窖里,存有北宋時放進的50萬斤穀子,至1969年考古發現時大都顆粒完整。

Ⅳ 隋煬帝修建的含嘉倉有多牛

含嘉倉簡介:

含嘉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國家糧倉,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北,始建於605年(隋大業元年),從唐朝開始大規模存糧、開始成為國家的大型糧倉,歷經唐、北宋500餘年,後來廢棄。現代考古證實倉城東西長612米,南北寬71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共有圓形倉窖400餘個。大窖可儲糧1萬石以上,小窖也可儲糧數千石。唐天寶8年總儲糧量約為5833400石。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大的古代糧倉。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含嘉倉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含嘉倉價值:

據記載,唐初的皇帝在關中飢荒的年代,率文武百官就食洛陽,得雅號「逐糧天子」。含嘉倉的興盛,無疑為皇帝解除了這個「雅號」,有了含嘉倉,每逢關中缺糧,朝廷可從容調撥。「民以食為天,糧食關系國家生死存亡,是國之大事,糧倉儲量的豐富反映了當時社會安定、國泰民安。同時,對於考古而言,糧倉也折射了當時的軍事信息,漕運情況,建築、防潮技藝、糧食管理制度等等。」余扶危說,含嘉倉充沛的儲糧量是大唐盛世的一個證明。具有重大研究和觀瞻價值。

Ⅵ 含嘉倉的建設沿革

隋煬帝遷都洛陽並開鑿大運河後,天下交通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作為一條生命線,大運河的主要使命就是漕運,漕運最主要的物資就是糧食。含嘉倉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糧倉,也是大運河最重要的配套設施之一。
含嘉倉位於隋唐城內,這樣的選址,和回洛倉不無關系。回洛倉建於隋朝,位於城外。隋末,天下大亂,李密奪取回洛倉,隋統治者積累了十一年的糧食拱手「讓」於李密,洛陽城一時陷入無糧境地。「手握」糧草的李密底氣大增,更讓隋統治者恐懼的是,糧食成為瓦崗軍吸附民心的資本,大量飢民和缺糧的義軍紛紛投奔瓦崗軍,瓦崗軍一時羽翼豐滿。
雖然後來因為多種因素,瓦崗軍起義沒能成功,但李密搶占糧草的成功戰略,卻成為另一個有心人的「教訓範本」,這個人就是李世民。李世民看到了糧倉在城外的弊端,他決定在洛陽城內建立糧倉,以免外敵入侵,重蹈當年隋統治者覆轍。這個被李世民精心「設計」地理位置的糧倉就是含嘉倉,含嘉倉不僅供應洛陽城裡的糧食,還起著關東和關中之間漕米轉運站的作用,後來,它逐漸取代當時最大的糧倉——洛口倉,成為天下第一大糧倉。 含嘉倉是唐代「天下第一糧倉」。含嘉倉又叫含嘉倉城,東西寬612米,南北長71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是隋唐東都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建立後,基本沿用了隋代的廣通、黎陽、太原等倉,同時又增置了幾處糧倉,其中最大的就是含嘉倉。
史家珍說,原來位於洛陽城北的回洛倉,曾是李密、李世民攻打洛陽時爭奪的焦點,後因城外糧窖被占據,洛陽終因嚴重缺糧而被攻破。為了增強糧倉的守衛能力,並保證特殊情況下洛陽城內的糧食供應,唐王朝從隋末戰亂中吸取教訓,採取了變革措施,將含嘉倉建於都城之內。
同時,唐王朝還規定,東都洛陽以東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倉,再由含嘉倉通過陸路運至陝州,含嘉倉因此成為全國最大的糧倉。據有關史料記載,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全國主要大型糧倉的儲糧總數為12656620石,含嘉倉就有5833400石,佔了將近1/2。
對於含嘉倉的修建年代,專家們有分歧:有人認為含嘉倉與東都同時興建,也有人認為其為唐代增置。但專家們一致認為,含嘉倉作為倉城使用並發展為天下第一糧倉是在唐代。
專家推測,隋末東都城的糧食不集中,戰事起後,城外糧窖被占據,洛陽終因嚴重乏糧而被攻破。於是,李世民從中吸取教訓,將糧食儲藏於城內含嘉倉,並隨著儲糧量的增加,增築糧窖,含嘉倉才形成後來的規模。
史載,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全國主要大型糧倉儲糧總數為1266萬石,而含嘉倉就儲糧583萬石,占近1/2,是當時規模最大的一座糧倉,被稱為「天下第一糧倉」。
隋唐時,每逢關中地區有災情,中央政府往往遷往水運方便、「舟車所會」的洛陽,就是因為洛陽有糧。當時洛陽「帑藏積累,積年充實,淮海漕運,日夕流衍」,而長安「府庫及倉,庶事實缺,皆籍洛京傳輸」。武則天曾長期居住在洛陽,也因洛陽有糧。
發掘結果表明,含嘉倉遺址內糧窖的形制、結構等基本相同,最大的口徑約12米、深約12米,最小的口徑約8米、深約6米,均口大底小,呈圓缸形。當時,人們將窖壁挖好後用火烘乾,把草木灰順勢攤在窖底,上鋪木板,木板之上鋪席子,席上墊谷糠後再鋪席子;窖壁也用兩層席子夾一層糠,裡面裝糧食,離地面半米處同樣用「席子夾糠」法覆蓋,然後封土,才算完工。
在被發現的糧窖中,除160號窖內保存著一窖完整的糧食外,其餘全為空窖。而這一窖糧食足以令世人驚嘆:被發掘時,窖里的糧食粒粒分明,有的呈棕色,有的發黃。考古工作者利用儀器檢測,發現這些糧食顆粒48%被碳化,52%是有機物。人們在糧窖的木板縫隙中發現的穀子樣顆粒,竟在取出的第二天發芽。
方孝廉說,含嘉倉設計的高明,首先在於選址在地勢高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土質乾燥,水位低,利於儲糧。更重要的是,這些糧窖的結構十分科學,人們在冬季封存糧食時,用「席子夾糠」法使糧窖隔濕保溫。如此儲糧,糧食不易發熱、發芽、腐爛,穀子可以存放9年以上不變質。此外,糧食被封存後,當時的人們還在封土上種小樹作為監測手段:如果糧食發熱、發芽,小樹就會枯黃。
含嘉倉160號窖遺址中出土的銘磚記載了儲糧的時間、數量、品種、來源、倉窖位置及授領糧食的官員姓名。從發掘情況來看,含嘉倉儲糧的主要時段為唐高宗、武則天和唐玄宗時期,而其來源有蘇州、徐州、楚州(屬現淮安市轄,位於江蘇省中部)、潤州(江蘇鎮江)、滁州(古州名,其1992年與滁縣地區合並,形成了江蘇省滁州市)、隋州(河北邢台)、冀州(河北冀縣)、德州、濮州(山東濮縣)、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可見地域之廣,規模之大。 唐玄宗後,由於大運河水量漸小,加上管理不善,漕運效率下降,糧窖多廢棄,含嘉倉的利用率大為降低,160號窖則一直沿用至宋代。專家猜測,該窖之所以滿藏糧食,可能與宋末戰亂,皇家糧倉突遭變故而被廢棄有關。 唐代後期,由於隋唐大運河水量逐漸減小,漕運效率下降,糧窖大多廢棄,含嘉倉的利用率也大為降低,宋末戰亂被廢棄。

Ⅶ 含嘉倉在物流發展史上的意義是什麼

位於河南洛陽老城北、隋唐故城東北部的含嘉倉,始建於605年(隋大業元年),是用作盛納京都以東州縣所交租米之皇家糧倉,歷經隋、唐、北宋3個王朝,沿用500餘年,後來廢棄。1970年洛陽博物館對含嘉倉遺址進行了鑽探和重點發掘,找到了倉城的東西長612米,南北寬71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探出糧倉287座,發掘糧窯40餘座。據統計,含嘉倉共有圓形倉窖400餘個。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大型儲糧倉庫,整個倉窖防潮、密封,溫度又低,能很好的保存糧食。

Ⅷ 含嘉倉出土的銘磚記載的是什麼內容

記載了天下糧倉
文物名稱:含嘉倉銘磚
文物年代:唐代
出土時間:20世紀70年代
出土地點:洛陽老城
隋煬帝時期,朝廷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大運河,使江南地區的豐富物資通過漕運輸送到京師,漕運的主要物資就是糧食。20世紀70年代,含嘉倉銘磚的出土,讓「天下第一糧倉」含嘉倉成為人們研究隋唐大運河漕運歷史的重要窗口。
一塊銘磚,牽出「天下糧倉」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焦枝鐵路修建。洛陽在配合建設機修車間時,含嘉倉遺址被首次發現。起初,考古隊員以為發現的是座墓葬。直到出土記載有「含嘉倉」等字樣的銘磚,墓葬假設被徹底推翻——這里就是盛唐時期規模宏大的「天下第一糧倉」含嘉倉。
這塊銘磚長32.5厘米、厚6.5厘米,頭三個字就是「含嘉倉」。銘磚記載了倉窖位置、糧食來源、品種、數量、時間及倉窖的管理人員等信息。考古專家表示,從銘磚記錄的內容看,當時糧食儲存管理已經實現制度化、科學化。因此,它也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含嘉倉又叫含嘉倉城。倉城東西寬612米,南北長71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是隋唐東都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朝建立後,基本沿用了隋朝的廣通、黎陽、太原等倉,同時又增加了幾處糧倉,其中含嘉倉就是最大的一座。
據有關史料記載,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全國主要大型糧倉的儲糧總數為12656620石,含嘉倉就有5833400石,佔了將近一半。
一座糧倉,反映「歷史大事」
作為糧食漕運的儲存和中轉中心,洛陽糧倉在城外、城內均有分布,含嘉倉位於隋唐城內。考古專家介紹,含嘉倉布局在城內,和隋唐兩代交替時期回洛倉的失守有著密切關聯。
回洛倉建於隋朝,位於城外。隋末,天下大亂,李密奪取城外回洛倉,隋統治者積累的糧食拱手「讓」於李密,洛陽城一時陷入無糧境地,加劇了隋的滅亡。
唐王朝建立後,李世民深刻認識到糧倉在城外的弊端。他決定在洛陽城內建立糧倉,以保證特殊情況下洛陽城內的糧食供應,避免重蹈當年隋統治者的覆轍。這個被李世民精心謀劃建造的糧倉就是含嘉倉。
含嘉倉不僅供應洛陽城裡的糧食,還起著關東和關中之間漕米轉運站的作用。同時,唐王朝還規定,東都洛陽以東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倉,再由含嘉倉通過陸路運至陝州(今屬三門峽陝縣)。含嘉倉因此也成為全國最大的糧倉。

Ⅸ 1、含嘉倉最鼎盛時是什麼時期

洛陽老城北隋唐故城東北部有含嘉倉,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是用作盛納京都以東州縣所交租米之皇家糧倉,歷經隋、唐、北宋3個王朝,沿用500餘年,後來廢棄。 1970年洛陽博物館對含嘉倉遺址進行了鑽探和重點發掘,找到了倉城的東西長612米,南北寬71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探出糧倉287座,發掘糧窯40餘座。倉窯形狀為大口小底缸形窖,口徑10~16米。最大有18米,深7~9米,最深者12米,窖底夯實後,用火烘乾,周壁和窯底鋪設草、木板、糠、席等物,然後儲糧,糧入窯後,上面鋪席,堆糠和墊草,最後用土密封。在已發掘的倉窖中,出有刻字磚,記載倉窖位置、粗糧來源、入窖年月以及授領粟官的職務、姓名等。磚文所記大都是唐高宗、武則天和唐玄宗時期,有調露、天授、長壽、聖歷和開元等年號。糧倉儲存的糧食品種有糙米、粟、小豆等。其來源有蘇州、徐州、楚州、潤州(鎮江)、滁州、隋州(邢台)、冀州(河北冀縣)、德州、濮州(山東濮縣)和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如此規模的糧倉可稱為我國最大的古代糧倉。
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大型儲糧倉庫。儲存糧食最重要的是防潮濕。含嘉倉儲糧的窖都在地下,最深為12米,一般為7~9米。糧窖口大底小,窖口最大直徑為18米,一般為10~16米。窖底、窖壁修制的平整、光滑、堅實,再用火燒考,防止地下水分、濕氣上升,最後還要鋪設木板、草、糠、席等防潮用品。這樣處理以後,就可以儲存糧食了。窖頂為圓錐形,最外層是厚厚的黃泥。整個倉窖防潮、密封,溫度又低,能很好的保存糧食。其中一個窖里,存有北宋時放進的50萬斤穀子,至1969年考古發現時大都顆粒完整。

Ⅹ 10小題,乙圖為隋朝大型糧倉「洛陽含嘉倉」示意圖,可以直接佐證隋朝的什麼社會現象 謝謝,要解釋

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提倡勤儉節約,所以隋朝上下異常簡朴,而消費才可以促進商業發展,而且封建社會歷來重農抑商,所以隋朝開國不太可能商業繁榮,這幅圖主要體現隋朝的農業發展和糧食儲存技術先進,所以選擇D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