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洛陽戰役電影
⑴ 洛陽市哪天解放的
1948年3月17日 (農歷二月初七),人民解放軍攻克洛陽。距2013年3月17日已經65年了。1948年3月,西北野戰軍在宜川取內得重大勝利,容國民黨急調洛陽、潼關的兵團西援,洛陽守軍兵力空虛。為策應西北軍作戰,掩護劉鄧大軍休整,中央軍委命令華東野戰軍第三、八縱隊,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九縱隊發起洛陽戰役。只幾日,即攻克洛陽,全殲洛陽守敵。3月17日,攻克洛陽的野戰部隊全部撤離洛陽。
⑵ 長征中的戰役或故事
--長征中最慘烈的一仗
1934年11月中旬,突圍的中央紅軍跨越敵軍的三道封鎖線,進入湘南的嘉禾、蘭山、臨武地區。這時,蔣介石真正搞清了紅軍戰略轉移的目的地。他任命湘軍頭自何健為「追剿軍」總司令,調動湘軍和桂軍,在零陵至興安之間近300里的湘江兩岸配置重兵,構築碉堡,設置了第四道封鎖線。蔣介石則親率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部及部分湘軍在後面追擊。此時的蔣介石躊躇滿志,得意洋洋,以為定能將紅軍全殲於湘江、瀟水之間了。
11月20日,白崇禧見紅軍的一支部隊佔領了湘南的江華,又向廣西恭城奔來,白崇禧同粵軍和湘軍一樣,不願同紅軍硬打而消耗實力,以防紅軍進入本省或被蔣介石吞掉,就借口兵力不夠及防止紅軍南進廣西,在11月21日忽然從興安、全州、灌陽撤兵,使湘桂軍閥聯合防守的湘江防線出現了一個缺口。何鍵為求自保,也不盡快派兵南移接防,致使這130里防線無兵防守達7天之久。
順利通過第四道封鎖線的機會到來了。可惜,紅軍未能抓住這一良機。
11月25日,中革軍委才下達搶渡湘江的命令。紅1軍團先頭部隊於11月27日趕到界首,未經戰斗就佔領了這一渡口,很快控制了界首以北60華里的湘江兩岸。這時軍委縱隊也到達了離渡口不到80公里的灌陽以北的桂岩地區。
剩下的問題就是爭取時間。十萬火急的命令一道接一道。遺感的是,中央軍委縱隊就是加快不了行軍的速度。11月26日,走了8公里;27日,只走了6公里;28日,走了28公里;29日,走了32公里。足足4天,才走到湘江岸邊。最高三人團是想將中央蘇區整個地搬到湘西去。臨突圍前,雇了幾千名挑夫,綁了三千多副挑子,兵工廠拆遷一空,工廠都卸走機器,凡是能夠搬走的值錢的東西都裝在騾子和驢子的背上帶走,組成了龐大的啟方運輸隊。需要七、八個人抬的石印機,需要十幾個人抬的大炮底盤,也捨不得丟下。在山間羊腸小道上行走,這樣的隊伍怎麼能加快行軍速度呢?
11月29日,湘軍和桂軍蜂擁而來,敵人向正在渡江的紅軍發起了進攻。兩岸的紅軍戰士,為掩護黨中央安全過江,與優勢的敵軍展開了殊死決戰。紅軍的阻擊陣地上,炮彈和重磅炸彈的爆炸聲不絕於耳,許多來不及構築工事的戰士們被震昏了,耳鼻出血。裝備單一的紅軍要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飛機和重炮的狂轟濫炸,戰斗的殘酷可想而知。但「保衛中央縱隊安全渡江」的口號仍響徹在陣地上空。
12月1日,戰斗達到了白熱化程度,敵人對我發動了全線進攻,企圖奪回渡口,殲我於半渡中。這是生死存亡的一戰,是意志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紅軍將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彈打垮了敵軍整連、整營的一次次進攻,湘江兩岸灑下了無數紅軍將士的鮮血,渡口始終牢牢地掌握在紅軍手中。至當日17時,中央機關和紅軍大部隊終於拚死渡過了湘江。
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我軍與優勢之敵苦戰,終於撕開了敵重兵設防的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
紅軍雖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5軍團和在長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國際師損失過半,8軍團損失更為慘重,34師被敵人重重包圍,全體指戰員浴血奮戰,直到彈盡糧絕,絕大部分同志壯烈犧牲。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湘江一戰,是紅軍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慘敗。血的事實,宣告了「左」傾教條主義軍事路線的徹底破產,使廣大紅軍指戰員對王明路線的懷疑、不滿以及積極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達到了頂點。
強渡烏江: 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猴場作出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渡江後新的行動方針的決定》。決定指出:「建立川黔邊新蘇區根據地。首先以遵義為中心的黔北地區,然後向川南發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務」。紅軍總政治部下達《關於瓦解貴州白軍的指示》。朱德電示紅軍各部,「偷渡部隊不應小於一個團」。紅一軍團第2師進抵烏江南岸,其前衛4團逼近烏江界河渡口,進行火力偵察,准備渡江……詳細經過
四渡赤水: 中央紅軍靈活機動地創造戰機,運動作戰,各個殲敵,以少勝多,從而變被動為主動……詳細經過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於長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邊界的深山狹谷間,江面寬闊,水急浪大。如果紅軍過不去江,就有被敵人壓進深山狹谷,遭致全軍覆滅的危險。當紅軍大隊人馬向金沙江挺進時,蔣介石如夢初醒恍然大悟,認定紅軍的目的既不在貴陽,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無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達命令,控制渡口,毀船封江。就在紅軍進抵金沙江前夕,江邊的敵人已將所有船隻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軍委幹部團的同志們接受了搶奪皎平渡的任務。他們二話未說,翻山越嶺日夜兼程180里,當天夜晚就來到了金沙江邊。在渡口,他們幸運地找到了一條船。原來這條船是送探子來南岸探查情況的,探子不知跑到哪裡去了。後來,他們又在當地農民的協助下,從水裡撈出了一條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後,他們乘坐這兩條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敵人的哨兵以為探子回來了,沒有在意。他們來了個突然襲擊,一舉消滅了一連正規軍和一個保安隊,控制了皎平渡兩岸渡口。後來,他們又找到了五條船,動員了36名艄公。
與此同時,紅一軍團趕到了龍街渡口,紅三軍團趕到了洪門渡,但這兩個渡口都沒有船隻,加上江寬水急無法架橋。軍委命令他們迅速轉到皎平渡過江。
從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時間里,紅軍主力就靠這7隻小船從容地過了江。擔任後衛的9軍團在南渡烏江以後奉軍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繞圈子,時東時西,忽南忽北,牽制了敵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們到了雲南東川與巧家縣之間,並於5月9日在樹節渡順利地渡過了金沙江。兩天以後,敵人的追兵才趕到南岸。可是紅軍已經毀船封江,遠走高飛,無影無蹤了。
強渡大渡河
大渡河上的鐵索橋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從雲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後,沿會理至西昌大道繼續北上,准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蔣介石急令第2路軍前線總指揮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進擊;令川軍第24軍主力在瀘定至富林(今漢源)沿大渡河左岸築堡阻擊;以第20軍主力及第21軍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區推進,加強大渡河以北的防禦力量。企圖憑借大渡河天險南攻北堵,圍殲中央紅軍於大渡河以南地區。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寬300米,水深流急,兩岸是險峻的群山,地勢險要,大部隊通過極其困難。5月24日晚,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第1師第1團,經80多公里的急行軍趕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此地由川軍2個連駐守,渡口有川軍第24軍第5旅第7團1個營築堡防守。當晚,紅1團由團政治委員黎林率第2營到渡口下游佯攻,團長楊得志率第1營冒雨分三路隱蔽接近安順場,突然發起攻擊,經20多分鍾戰斗,擊潰川軍2個連,佔領了安順場,並在渡口附近找到1隻木船。
25日晨,劉伯承、聶榮臻親臨前沿陣地指揮。紅1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從第2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突擊隊冒著川軍的密集槍彈和炮火,在激流中前進。快接近對岸時,川軍向渡口反沖擊,楊得志命令再打兩炮,正中川軍。突擊隊迅速登岸,並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奮勇沖殺,擊退川軍的反撲,控制了渡口,後續部隊及時渡河增援,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鞏固了渡河點。隨後,紅1軍團第1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長征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1師第1團一部在四川省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後,蔣介石急調川軍2個旅增援瀘定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為迅速渡過大渡河,挫敗國民黨軍前後夾擊紅軍的企圖,決定紅1軍團第1師及幹部團由安順場繼續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兩路夾河而進,火速奪占瀘定橋。
27日晨,右路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2師第4團,由團長王開湘、政治委員楊成武率領從安順場出發,沿途擊破川軍的阻擊,經2晝夜強行160公里,29日晨佔領了瀘定橋西橋頭。瀘定橋扼川康要道,全長100餘米,寬2.8米,由13根鐵索組成,橫跨在洶涌奔騰的大渡河上,兩岸是峭壁,東橋頭與瀘定城相連。守城川軍第4旅第38團(欠1個營)在紅軍抵達前,已將橋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懸空的鐵索。是日16時,紅4團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在全團火力掩護下冒著川軍的密集火力,攀踏著鐵索,向對岸沖擊,當接近橋頭時,川軍突然施放火障,突擊隊勇敢地穿過火牆,沖進瀘定城,同川軍展開巷戰。後續部隊及時投入戰斗,經激戰,紅軍佔領瀘定城,川軍一部被殲,其餘向天全潰逃。與此同時,紅1師和幹部團擊潰川軍的阻擊,勝利到達瀘定城,策應了紅4團的奪橋戰斗。接著,中央紅軍主力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殲滅紅軍於大渡河以南的企圖。
包座戰役:1935年8月3日,紅軍總部制定了夏洮戰役計劃,將紅軍分成左右兩軍:在卓克基及其以南的地區的第5、9、31、32、33軍為左路軍,由朱德、張國燾率領,經阿壩北進;在毛兒蓋地區的第1、3、4、30軍為右路軍,由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經班佑北上。中央、中革軍委隨右路軍行動……詳細經過
激戰臘子口
1935年9月13日,黨中央率陝甘支隊(由紅1方面軍第1、3軍和軍委縱隊改編)由俄界出發,沿白龍江東岸。爬高山,穿密林,殲滅了一些敵人堵擊部隊,於17日到達岷山腳下的臘子口。
臘子口是岷山山脈的一個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門戶,口寬約30米,周圍是崇山峻嶺,地勢十分險要。兩個懸崖絕壁間夾著一道窄窄的山溝向上延伸,兩邊絕壁峭立。山中一道河水急流而下,隘口處的河上架著一座木橋,橫跨於兩岸陡壁之上,是通過臘子口的唯一通路。蔣介石在岷縣、臘子口地區配置了兩個師,妄圖憑借天險擋住紅軍的出路。魯大昌兩個營的兵力駐守在臘子口,1個營扼守隘口,1個營配置在隘口後邊的三角形谷地,師主力配置在隘口以北至岷縣一帶,可隨時增援。他們在橋頭和山崖上構築了碉堡,形成了交叉的火力網。
毛澤東清楚地知道,臘子口再險,紅軍也要攻下來,否則就得重回草地去。烏江、金沙江、大渡河沒有擋住紅軍的前進,雪山草地紅軍都走過來了。毛澤東果斷地下達了「兩天之內拿下臘子口」的命令。
9月17日下午,紅1軍2師4團向臘子口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可是由於地形不利,兵力無法展開,從下午攻到半夜,連續沖鋒十幾次都沒有成功。在半夜時分,部隊暫停進攻,重新研究作戰方案。根握新偵察到的情況和戰士們的建議,他們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政委楊成武率領第6連從正面進行夜襲,奪取木橋;如果偷襲不成就連續發動進攻,達到疲勞敵人,消耗敵人彈葯,造成敵人恐慌的目的。另一路由團長王開湘率領第1、第2連,悄悄地迂迴到臘子口右側,攀登陡峭的崖壁,摸到敵人後面去。
戰斗再次打響了,正當正面戰斗激烈進行的時刻,迂迴部隊已摸到臘子口右側峭壁下。一個苗族戰士手持帶鐵鉤的長桿,順著陡壁最先爬了上去,然後將事先接好的綁腿纏在樹幹上放下來,後來的戰士拉著綁腿一個接一個地全部上去。他們突然出現在敵人的後方,嚇得敵人魂飛魄散,扔下槍支倉惶逃命。
黨中央率陝甘支隊通過臘子口後,9月20日,進占甘南的哈達鋪。至此,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主力終於走出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區域,打破了蔣介石妄圖利用惡劣的自然條件「困死」紅軍的陰謀。
酣戰直羅鎮: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第1、3軍團勝利到達陝甘根據地的保安縣吳起鎮,勝利地結束了長征。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蔣介石極為不安,其調集東北軍5個師的兵力圍殲紅軍毛澤東、彭德懷決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戰,首先在直羅鎮一帶殲滅沿葫蘆河東進之敵一部,爾後轉移兵力,各個殲敵……詳細經過
直羅鎮戰役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第1、3軍團勝利到達陝甘根據地的保安縣吳起鎮,勝利地結束了長征。11月3日,根據黨中央的決定成立了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並將紅15軍團編入紅1方面軍,共約1.1萬餘人,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
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蔣介石極為不安,其調集東北軍5個師的兵力,以董英斌部4個師為西路,自慶陽、合水出動,經太白鎮沿葫蘆河東進;以王以哲部1個師為東路,先由洛川前推,然後經羊泉鎮沿葫蘆河西進,企圖東西對進,圍殲我軍於葫蘆河、洛河之間地區。為粉碎敵人新的進攻,毛澤東、彭德懷決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戰,首先在直羅鎮一帶殲滅沿葫蘆河東進之敵一部,爾後轉移兵力,各個殲敵。
11月20日,在飛機的掩護下,敵先頭部隊第109師兵分三路沿葫蘆河谷及南北山地向直羅鎮進攻,紅軍以一部兵力節節抵抗,逐漸將敵誘入直羅鎮,進入了紅軍預設的戰場之內。11月21日子夜,紅1方面軍主力分別由待機位置向敵展開,並於拂曉時突然向敵發起進攻。第1軍團從正北和西北方向,進攻直羅鎮北山,斷敵退路;第15軍團從西南、正南和東南三個方向,進攻直羅鎮南山及東南地區,阻敵東逃。激戰至14時,敵第109師大部被殲,其殘部500餘人退入直羅鎮東南土寨負隅頑抗。此時,敵東西兩路援軍已迫近直羅鎮。為繼續殲敵,紅1方面軍以少數兵力圍困敵第109師殘部和阻擊西援之敵第117師,主力則向西迎擊東援之敵第106、111師。該兩師遭我阻擊後,因害怕被殲,於23日紛紛沿葫蘆河西撤。紅1方面軍乘勝追擊,在張家灣地區殲敵第106師1個團。被我軍包圍在直羅鎮東南土寨的敵第109師殘部待援無望,於23日午夜分路突圍,24日上午被我軍全殲,擊斃敵第109師師長牛元峰。至此,直羅鎮戰役勝利結束。
此役共殲敵1個師又1個團,俘敵5千餘人,粉碎了敵人對陝甘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直羅鎮戰役的勝利,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⑶ 歷史上以少勝多比例最高的戰役是什麼戰役
先秦時期
牧野之戰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萬——17萬,一說70萬 全軍覆沒
柏舉之戰 孫伍、伍員、磕閭 3萬——20萬 千里破楚,五戰入郢
陰晉之戰 吳起 5萬——50萬 大敗秦軍
伊闕之戰 白起 12萬——24萬 全殲
即墨之戰 田單 不詳 將燕軍逐出齊國
鄗代之戰 廉頗、樂乘 20萬——60萬 大敗燕軍
秦漢時期
巨鹿之戰 項羽 2萬——40萬 殲滅
彭城之戰 項羽 3萬——56萬 殲20萬
井陘之戰 韓信 3萬——20萬 滅趙,俘趙王歇
濰水之戰 韓信 數萬——20萬 滅齊,
昆陽之戰 劉秀 不足2萬——42萬 王邑僅率數千人逃回洛陽
祝阿、臨淄之戰 耿弇 數萬——20多萬 滅張步,平齊
赤亭之戰 虞詡 3千——數萬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兗州之戰 曹操 數萬——數10萬 迫降30萬
官渡之戰 曹操 2萬——10餘萬 殲7萬餘人
赤壁之戰 周瑜 5萬——20餘萬 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合肥之戰 張遼 7千——10萬 大敗吳軍
涼州之戰 馬隆 3500——數萬 平定涼州
前秦滅前燕之戰 王猛 6萬——30萬 殲敵近20萬
淝水之戰 謝玄 8萬——97萬 苻堅至洛陽,僅剩10餘萬
沙苑之戰 宇文泰 數萬——20萬 伏擊戰,殲8萬餘人
玉壁之戰 韋孝寬 不詳——15萬左右 城邑保衛戰,殲7萬餘人
金鄉之戰 於仲文 8千——10萬 全殲敵軍
隋唐五代時期
淺水原之戰 李世民 不詳——10餘萬 消滅薛仁杲
虎牢之戰 李世民 3500——10餘萬 全殲竇建德
唐平蕭銑之戰 李靖 不詳——40餘萬 平蕭銑
磧口 李靖 3千——不詳 殲數萬
蔡州之戰 李愬 9千——不詳 平淮西叛軍
奉天、靈台之戰 郭子儀 不詳——30餘萬(一說數十萬) 殲敵近10萬
太原之戰 李光弼 不滿萬人——10萬 城邑保衛戰,殲敵7萬餘人
雍丘之戰 張巡 3千——數萬 城邑保衛戰,不詳
睢陽之戰 張巡 6800——13萬 城邑保衛戰,殲12萬人
嘉山之戰 郭子儀、李光弼 不詳——5萬余 殲敵4萬
象牙潭之戰 周本 7千——數萬 俘5千
六合之戰 趙匡胤 2千——2萬 殲5千
宋遼金夏蒙元時期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 劉舜卿 不詳——20多萬 擊退夏蕃聯軍
達魯古城之戰 完顏阿骨打 不詳——27萬 大敗遼軍
護步達岡之戰 完顏阿骨打 2萬——70萬 大敗遼軍主力
和尚原之戰 吳玠、吳璘 數千——10餘萬 俘萬余,大敗金軍
順昌之戰 劉錡 1.8萬——10餘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郾城之戰 岳飛 數千——1.5 大敗金軍精銳
陳家島海戰 李寶 3千——10萬 海戰,全殲金軍
採石之戰 虞允文 1.8萬——17萬 水戰,大敗金軍
海州之戰 魏勝 不詳——30萬 大敗金軍
六合之戰 畢再遇 不詳——10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廬州之戰 杜杲 不詳——號80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邊堡寨之戰 成吉思汗 不詳——30萬 大敗金軍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成吉思汗 4萬——8萬 全殲
迦勒迦河之戰 哲別、速不台 不足3萬——8萬 全殲
賽約河之戰 拔都、速不台 不足5萬——10萬 全殲
鄂州之戰 伯顏 20萬——60萬 大敗宋軍
丁家洲之戰 伯顏 10萬——13萬 大敗宋軍精銳
厓山海戰 張弘范、李恆 數萬——20萬 海戰,全殲
虎嘯山之戰 張庭瑞、焦德裕 5千——數萬 大敗宋軍
鄱陽湖之戰 朱元璋 20萬——60萬 水戰,全殲
明清時期
白溝河之戰 朱棣 1O余萬——60萬 死傷10多萬
上峰嶺之戰 戚繼光 1500——2千 殲敵倭寇300餘人
台州之戰 戚繼光 不詳 9戰9捷
渾河之戰 努爾哈赤 4人——800 奇跡
薩爾滸之戰 努爾哈赤 4.5萬——約11萬 殲敵約5萬人
寧遠之戰 袁崇煥 不滿2萬—13萬(或五六萬,或10餘萬)
貴陽之戰 王三善 2萬——10萬 扭轉了平叛戰局
清征達瓦齊之戰 阿五錫、巴圖濟爾噶勒 22——2千餘人 奇跡
渾河之戰 長齡 4萬——10多萬 收復南疆西四城
近代、現代時期
南京之戰 徐紹楨 約萬人——約2萬人 攻堅戰
第一次反圍剿 毛澤東、朱德 約4萬——約10餘萬 殲1.2萬
第二次反圍剿 毛澤東、朱德 3萬——20萬 殲3萬
第三次反圍剿 毛澤東、朱德 3萬餘人——30萬 殲3萬
第四次反圍剿 朱德、周恩來 約7萬——近40萬 殲萬餘人
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 徐向前 近3萬——不詳 殲6萬餘人
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 徐向前 近8萬——20萬 殲8萬人
黃橋戰役 粟裕 7千——1.5萬餘人 殲敵1.1萬餘人
蘇中戰役 粟裕 3萬餘人——12萬 殲敵53700人
魯南戰役 粟裕 不詳 殲敵53530人
萊蕪戰役 粟裕 不詳 殲敵56800人
孟良崮戰役 粟裕 不詳——約45萬人 殲敵32680人
晉中戰役 徐向前 6萬餘人——約13萬人 殲敵100370人
豫東戰役 粟裕 不詳 殲敵93970人
淮海戰役 粟裕、劉伯承 60萬——80萬 殲敵555570人
九連山戰斗 不詳 不詳 5戰5捷,殲6個連又1個排
以上這些戰役,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像伊闕之戰、巨鹿之戰、虎牢之戰、納忽山和不黑都兒麻之戰、迦勒迦河之戰、賽約河之戰、黃橋戰役為全殲敵軍的殲滅戰。用少數兵力去圍殲多數敵軍,指揮員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像白起、成吉思汗、粟裕都是善於打殲滅的人(我個人認為他們三人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打殲滅戰的統帥),項羽則是以勇猛聞名的,李世民則是以疲敵取勝的。這種戰役以蒙古時期最多,這也充分體現了其軍事思想。
像即墨之戰、赤亭之戰、玉壁之戰、太原之戰、雍丘之戰、睢陽之戰、順昌之戰、六合之戰、廬州之戰、寧遠之戰為城邑防禦戰。這種戰役對指揮員的要求有兩條:一是沉著,二是智謀超群。此外,軍民同仇敵愾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韋孝寬守玉壁殲敵7萬、李光弼以不滿萬人守太原殲敵7萬、張巡以3千守雍丘屢敗叛軍,以6800人守睢陽則殲敵12萬,雖然最後寡不敵眾,睢陽被攻佔,張巡被殺,但這並不能否認張巡的軍事才能。這樣的戰役,看後會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像台州之戰、薩爾滸之戰、第一——第四次反圍剿、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蘇中戰役、晉中戰役、淮海戰役、九連山戰斗為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役。這樣的戰役,也是解放軍最拿手的。值得一提的是九連山戰斗,此戰雖小,卻集中體現了毛澤東的軍事思想。
像鄗代之戰、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為集中兵力,圍殲敵軍一部的戰役。這種戰役也是解放軍的拿手本領。
此外,柏舉之戰、井陘之戰、濰水之戰、祝阿、臨淄之戰、唐平蕭銑之戰為連續靈活用兵的戰役;夷陵之戰、淺水原之戰、嘉山之戰為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戰役;赤壁之戰、陳家島海戰、採石之戰、厓山海戰、鄱陽湖之戰為海戰和水戰;其他的戰役也各有各的特點,像彭城之戰、渾河之戰、清征達瓦齊之戰都是靠勇猛精神獲勝的,特別是後兩個戰役,只能用奇跡來形容,此外劉裕曾一個追幾千人滿山跑,也同樣是奇跡
⑷ 解放戰爭時期洛陽戰役的經過
此次戰役,共殲滅敵青年軍206師及地方武裝2萬餘人,生俘中將師長邱行湘、少將副參謀長符紹基、副師長趙雲飛等15000餘人,斃傷敵49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葯及其它物資。洛陽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挺進中原後,對國民黨堅固設防中的中等城市旗開得勝的一次漂亮的攻堅戰。攻克洛陽,切斷了中原國軍與西北軍隊的聯系,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豫陝鄂根據地。就在我軍攻佔洛陽城的同時,國民黨援兵胡璉和孫元良的部隊已越過登封、黑石關向洛陽逼近。鑒於已達到殲滅敵有生力量之目的,為了擺脫敵援軍的合圍,我軍在處理完善後工作後,主動有秩序地撤離洛陽。17日,全部轉移到洛陽以西以南地區,休整待機。
3月18日晨,敵援兵整編11師、38師及124旅約6個旅的兵力進入空城洛陽。十天後38師奉命全部運到西安,11師也於同日東撤,以加強鄭州及平漢路的守備。洛陽城僅留下124旅駐守。4月3日,這個旅的主力也開往偃師,只丟下371團及一個保安團守備。陳賡同志決定再殲洛陽守敵,遂於4月4日指揮主力圍攻洛陽。敵人發覺後,於5日晨棄城東逃,我軍迅速追擊,將敵包圍在東張古洞地區,經2小時戰斗,將敵全部殲滅,共斃傷敵4600餘名。洛陽永遠回到了人民手中。
⑸ 洛陽市在解放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人物
1、王民信
解放洛陽戰役時的身份:陳謝兵團四縱十旅二十八團特派員。王民信1922年8月出生於宜陽縣柳泉鎮,現居雲南省昆明市。
他在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王民信被黨組織安排到八路軍駐洛陽辦事處,從事行政和秘密保衛任務,先後接待過劉少奇、朱德、彭德懷等我黨我軍領導人。
百團大戰開始後,洛八辦開始刻蠟版印發宣傳品,宣傳八路軍英勇抗戰取得勝利的消息,並通過各種渠道,將印刷品送到各地同志和進步人士手中。
為躲過國民黨的封鎖和查扣,王民信和其他同志穿上郵局工作人員的綠色制服,裝成郵差,在天黑時混進洛陽郵局,趁工作人員繁忙之際,將宣傳品郵件混入即將發出的郵件堆內以躲過檢查。
皖南事變發生後,洛八辦面臨的形勢變得更加危急。王民信在回憶中說,當時為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然事變,洛八辦的同志們每日枕戈待旦。王民信也不例外,負責保管黨內文件的他隨身帶著蠟燭、汽油、火柴,隨時准備在緊要關頭燒毀文件,並下定了即使犧牲也不泄露黨的秘密的決心。
解放洛陽戰役結束後,時任四縱十旅二十八團特派員的王民信參加了接管工作,並破獲了國民黨潛伏特務組織,繳獲電台一部,俘獲台長等多人。
隨後,他又隨軍南下到了雲南。1950年4月,王民信被調到雲南省軍管會公安部幫助工作,他先後審訊了軍統保密局西南局局長徐遠舉、副局長周養浩、經理處長郭旭、總務處長成希超、雲南站站長沈醉、貴州站副站長汪劍英和中統孔秉禮、查宗藩、刁寄萍等重要特務20餘人。
經過一個多月的工作,王民信使他們交代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根據這些情報,王民信在滇南領導破獲了一大批特務組織,為鞏固滇南邊疆做出了貢獻,他也因此被記特等功一次。
2、於平法
解放洛陽戰役時的身份: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七十三團二營四連通信員。於平法,宜陽人。1948年4月5日我軍攻克洛陽後,上級決定讓七十三團擔任防守洛陽城的任務,清理國民黨軍隊的殘部,穩定局勢、安定民心。
5月初的一天,於平法執行任務過程中被一位老大娘攔住。老大娘從衣袋裡掏出幾張彩紙,上面印著咒罵八路軍的反動言論。他看後對老大娘說:「這是國民黨反革命分子和特務散發的反革命傳單。」
當時有不少人圍觀,於平法就趁機做起了演講:「我們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就是打仗被打死了,也是為人民的利益和解放而死的。」
(5)解放洛陽戰役電影擴展閱讀
洛陽戰役是1948年3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掩護劉鄧野戰軍主力休整和策應西北野戰軍作戰發起的作戰。遵照中央軍委指示,陳毅、粟裕野戰軍和陳賡集團軍各派兩個縱隊,乘國民黨軍裴昌會團從豫西西調,兵力空虛之機,發起洛陽戰役。
1948年3月9日夜,解放軍攻城部隊攻佔了洛陽四關,基本上肅清了外圍國民黨軍。11日晚,總攻城垣的戰鬥打響。攻東門的部隊首先攻入城內,接著大隊步兵迅速向城內縱深發展。
隨後,南門和西門的攻城部隊也相繼攻入,從東南西三面往西北會集。殘敵龜縮在城西北角易守難攻的核心陣地上死守待援。14日晚,攻城部隊發起最後攻擊,用爆破開道,摧毀敵軍核心工事,全殲守敵,解放洛陽。
⑹ 歷史上3.14日有什麼重大事件
1.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去世。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德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2.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3.1994年3月14日《辛德勒的名單》獲得七項奧斯卡大獎。《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電影。
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盪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該片包攬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7大獎項及第51屆金球獎的7項大獎。
4.1938年3月14日,德國吞並奧地利。同時開始了壓迫政策,凡是企圖反對希特勒在奧地利舉行公民投票的一切敵對活動,一律禁止。在他的高壓協迫下,99%的投票者都贊成德奧聯合。
5.1997年3月14日,重慶被設為直轄市。重慶至此在歷史上第三次成為直轄市。
⑺ 二戰史上規模排名前十的戰役
二戰史上規模排名前十的戰役有:諾曼底登陸戰 、庫爾斯克會戰 、斯大林格勒戰役內 、巴巴羅薩計容劃 、莫保斯科衛戰 、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 、第聶伯河會戰 、柏林會戰 、斯摩棱斯克戰役 、豫湘桂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1.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2.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3.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4.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⑻ 以少勝多的戰役
先秦時期
牧野之戰姜尚、周武王不足10萬——17萬,一說70萬全軍覆沒
柏舉之戰孫伍、伍員、磕閭3萬——20萬千里破楚,五戰入郢
陰晉之戰吳起5萬——50萬大敗秦軍
伊闕之戰白起12萬——24萬全殲
即墨之戰田單不詳將燕軍逐出齊國
鄗代之戰廉頗、樂乘20萬——60萬大敗燕軍
秦漢時期
巨鹿之戰項羽2萬——40萬殲滅
彭城之戰項羽3萬——56萬殲20萬
井陘之戰韓信3萬——20萬滅趙,俘趙王歇
濰水之戰韓信數萬——20萬滅齊
昆陽之戰劉秀不足2萬——42萬王邑僅率數千人逃回洛陽
祝阿、臨淄之戰耿弇數萬——20多萬滅張步,平齊
赤亭之戰虞詡3千——數萬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兗州之戰曹操數萬——數10萬迫降30萬
官渡之戰曹操2萬——10餘萬殲7萬餘人
赤壁之戰周瑜5萬——20餘萬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合肥之戰張遼7千——10萬大敗吳軍
夷陵之戰陸遜5萬——數10萬蜀國從此衰落
涼州之戰馬隆3500——數萬平定涼州
前秦滅前燕之戰王猛6萬——30萬殲敵近20萬
淝水之戰謝玄8萬——97萬苻堅至洛陽,僅剩10餘萬
沙苑之戰宇文泰數萬——20萬伏擊戰,殲8萬餘人
玉壁之戰韋孝寬不詳——15萬左右城邑保衛戰,殲7萬餘人
金鄉之戰於仲文8千——10萬全殲敵軍
隋唐五代時期
淺水原之戰李世民不詳——10餘萬消滅薛仁杲
虎牢之戰李世民3500——10餘萬殲滅竇建德
唐平蕭銑之戰李靖不詳——40餘萬平蕭銑
磧口李靖3千——不詳殲數萬
蔡州之戰李愬 9千——不詳平淮西叛軍
奉天、靈台之戰郭子儀不詳——30餘萬(一說數十萬)殲敵近10萬
太原之戰李光弼不滿萬人——10萬城邑保衛戰,殲敵7萬餘人
雍丘之戰張巡3千——數萬城邑保衛戰,不詳
睢陽之戰張巡6800——13萬城邑保衛戰,殲12萬人
嘉山之戰郭子儀、李光弼不詳——5萬余殲敵4萬
象牙潭之戰周本7千——數萬俘5千
六合之戰趙匡胤2千——2萬殲5千
宋遼金夏蒙元時期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劉舜卿不詳——20多萬擊退夏蕃聯軍
達魯古城之戰完顏阿骨打不詳——27萬大敗遼軍
護步達岡之戰完顏阿骨打2萬——70萬大敗遼軍主力
和尚原之戰吳玠、吳璘數千——10餘萬俘萬余,大敗金軍
順昌之戰劉錡1.8萬——10餘萬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郾城之戰岳飛數千——1.5大敗金軍精銳
陳家島海戰李寶3千——10萬海戰,全殲金軍
採石之戰虞允文1.8萬——17萬水戰,大敗金軍
海州之戰魏勝不詳——30萬大敗金軍
六合之戰畢再遇不詳——10萬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廬州之戰杜杲不詳——號80萬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邊堡寨之戰成吉思汗不詳——30萬大敗金軍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成吉思汗4萬——8萬全殲
迦勒迦河之戰哲別、速不台不足3萬——8萬全殲
賽約河之戰拔都、速不台不足5萬——10萬全殲
鄂州之戰伯顏20萬——60萬大敗宋軍
丁家洲之戰伯顏10萬——13萬大敗宋軍精銳
厓山海戰張弘范、李恆數萬——20萬海戰,全殲
虎嘯山之戰張庭瑞、焦德裕5千——數萬大敗宋軍
鄱陽湖之戰朱元璋20萬——60萬水戰,全殲
明清時期
白溝河之戰朱棣10餘萬——60萬死傷10多萬
上峰嶺之戰戚繼光1500——2千殲敵倭寇300餘人
台州之戰戚繼光不詳9戰9捷
渾河之戰努爾哈赤4人——800奇跡
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4.5萬——約11萬殲敵約5萬人
寧遠之戰袁崇煥不滿2萬—13萬(或五六萬,或10餘萬)
貴陽之戰王三善2萬——10萬扭轉了平叛戰局
清征達瓦齊之戰阿五錫、巴圖濟爾噶勒22——2千餘人奇跡
渾河之戰長齡4萬——10多萬收復南疆西四城
近代、現代時期
南京之戰徐紹楨約萬人——約2萬人攻堅戰
第一次反圍剿毛澤東、朱德約4萬——約10餘萬殲1.2萬
第二次反圍剿毛澤東、朱德3萬——20萬殲3萬
第三次反圍剿毛澤東、朱德3萬餘人——30萬殲3萬
第四次反圍剿朱德、周恩來約7萬——近40萬殲萬餘人
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徐向前近3萬——不詳殲6萬餘人
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徐向前近8萬——20萬殲8萬人
黃橋戰役粟裕7千——1.5萬餘人殲敵1.1萬餘人
蘇中戰役粟裕3萬餘人——12萬殲敵53700人
魯南戰役粟裕不詳殲敵53530人
萊蕪戰役粟裕不詳殲敵56800人
孟良崮戰役粟裕不詳——約45萬人殲敵32680人
晉中戰役徐向前6萬餘人——約13萬人殲敵100370人
豫東戰役粟裕不詳殲敵93970人
淮海戰役粟裕、劉伯承60萬——80萬殲敵555570人
九連山戰斗不詳不詳5戰5捷,殲6個連又1個排
以上這些戰役,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像伊闕之戰、巨鹿之戰、虎牢之戰、納忽山和不黑都兒麻之戰、迦勒迦河之戰、賽約河之戰、黃橋戰役為全殲敵軍的殲滅戰。用少數兵力去圍殲多數敵軍,指揮員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像白起、成吉思汗、粟裕都是善於打殲滅的人(我個人認為他們三人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打殲滅戰的統帥),項羽則是以勇猛聞名的,李世民則是以疲敵取勝的。這種戰役以蒙古時期最多,這也充分體現了其軍事思想。
像即墨之戰、赤亭之戰、玉壁之戰、太原之戰、雍丘之戰、睢陽之戰、順昌之戰、六合之戰、廬州之戰、寧遠之戰為城邑防禦戰。這種戰役對指揮員的要求有兩條:一是沉著,二是智謀超群。此外,軍民同仇敵愾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韋孝寬守玉壁殲敵7萬、李光弼以不滿萬人守太原殲敵7萬、張巡以3千守雍丘屢敗叛軍,以6800人守睢陽則殲敵12萬,雖然最後寡不敵眾,睢陽被攻佔,張巡被殺,但這並不能否認張巡的軍事才能。這樣的戰役,看後會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像台州之戰、薩爾滸之戰、第一——第四次反圍剿、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蘇中戰役、晉中戰役、淮海戰役、九連山戰斗為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役。這樣的戰役,也是解放軍最拿手的。值得一提的是九連山戰斗,此戰雖小,卻集中體現了毛澤東的軍事思想。
像鄗代之戰、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為集中兵力,圍殲敵軍一部的戰役。這種戰役也是解放軍的拿手本領。
此外,柏舉之戰、井陘之戰、濰水之戰、祝阿、臨淄之戰、唐平蕭銑之戰為連續靈活用兵的戰役;夷陵之戰、淺水原之戰、嘉山之戰為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戰役;赤壁之戰、陳家島海戰、採石之戰、厓山海戰、鄱陽湖之戰為海戰和水戰;其他的戰役也各有各的特點,像彭城之戰、渾河之戰、清征達瓦齊之戰都是靠勇猛精神獲勝的,特別是後兩個戰役,只能用奇跡來形容
⑼ 戰斗英雄人物
1103年,岳飛生於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一個農家,出生之時有大鳥飛鳴掠過屋頂,故取名飛、字鵬舉。少時家貧,日間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書習字,尤喜讀兵書。岳飛體魄強健、寡言淳厚、剛直義氣且勇力過人,十幾歲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開弓射箭,槍法「一縣無敵」。
岳飛20歲入伍,投奔真定(今河北正定)安撫使,但不久因父喪回鄉,兩年後,再投河東路平定軍。1126年,金軍攻汴京,朝廷風雨飄搖,欽宗弟趙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名義招募義勇民兵,岳飛投其帳下,因率百騎斬殺金軍幾千有功,被升為秉義郎。
不久,趙構改派岳飛至老將宗澤麾下,赴澶州援救汴京,自己卻視望不前,待金軍1127年4月攻入汴京將徽、欽二宗及後妃、大臣等三千人和無數財寶擄走北歸後遂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為宋高宗。高宗任命宗澤為開封知府兼東京留守,聽信寵臣黃潛善等勸說,反「戰」而主和。岳飛上書怒斥議和力主回擊,反被以「越職」罪免去職務。
三個月後,岳飛投奔河北路招撫使張所,頗受賞識,曾在王彥統轄下抗金,渡河收復新鄉。因與王彥不和,轉戰汴京,再次投奔宗澤,在黃河以南連續戰勝金軍。次年,曾24次上書高宗請求還都的老將宗澤憂憤成疾,臨終三呼「渡河!」而亡,岳飛隨接替東京留守的杜充南下,退往建康(今江蘇南京市)。1129年冬,金軍由兀術(即宗弼,金太祖阿骨打第4子)統率大舉南侵,渡江攻入建康。高宗輾轉逃往海上,僅率臣八九人,乘樓船飄泊於溫州、台州一帶。
岳飛奉命收復建康,先率部在城南牛頭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戰士混入敵營,使金軍於夢中,互相殘殺,又伺機捕捉敵人哨兵,獲知敵北撤路線,火速趕往靜安鎮,橫刀躍馬沖入敵軍,往來翻飛擊斃敵軍無數,乘勝進駐建康後,升任通(今江蘇南通)、泰(今江蘇泰州)鎮撫使。岳飛由此嶄露頭角。
1130年,金扶植漢奸劉豫割據河南、淮北建立偽齊政權,使其牽制南宋以緩和宋對金的直接威脅。放回降臣原宋御史中丞秦檜,讓他勸誘高宗稱臣行南北分治。同時由兀術率主力征服川、陝,以斷南宋兵糧之援。
南宋相應在江淮之間有防,派岳飛防守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線,岳飛先平定叛軍、游寇及農民起義,收編精兵,以後三次主動出擊大獲全勝。
第一次在1134年,岳飛率軍從江州出征,收復偽齊佔領的襄陽等六州之地。在隨州(今湖北隨縣)岳飛的16歲長子岳雲,手握各重80斤的鐵錘力奪頭功。在襄陽,岳飛慧眼識破敵人以騎兵布防江岸,以步兵擺陣闊野的破綻,令部將以手持長槍的步兵攻敵騎兵,使其陣腳大亂,互相爭擠奪路,落入江中。又以騎兵將敵步兵殺得丟盔卸甲,擊潰偽齊主力。僅三個月即順利收復六州,保住了長江中游,打通了通往川陝之路,扭轉了南宋的被動局面,增強了軍民抗敵的勇氣和信心。32歲的岳飛被破例提升為清遠節度使,又進封武昌郡開國侯,享受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同等的宋朝最高殊榮。
由於高宗嚴令不得越界追敵擴大事態,岳飛只得率軍回鄂州(今湖北武昌)駐防,期盼著「何日請纓提勁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年底,金、齊聯軍進逼廬州(今安徽合肥),高宗「御札」岳飛東下解圍。牛皋等13騎先遣,略展「岳」字旗,已使敵軍心動搖,待援軍趕到又追殺敵軍30餘里,以至百里外的兀術大營也聞風北逃。
1135年夏,岳飛率軍鎮壓洞庭湖地區楊么起義,被朝廷封為開國公。岳家軍由於收編起義軍人數猛增。次年,岳家軍第二次北上出擊,收復洛陽西南險要之地,奪取燒毀偽齊糧秣,逼近黃河。因朝廷不供軍糧,功敗垂成。雖升職太尉,壯志難酬,填《滿江紅 》抒懷: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
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1137年,金下令取消節節敗退的偽齊,以歸還河南、陝西為條件誘使南宋議和稱臣納貢。1139年元旦,秦檜代高宗向金使跪拜稱臣、接受金朝皇帝詔書,達成和議。岳飛堅決反對,上表稱「和好不可恃」,並四次奏辭因和議而賞封給他的官銜,遭秦檜忌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