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河南五陽 » 南陽三顧堂

南陽三顧堂

發布時間: 2021-03-05 09:08:13

南陽武侯祠的故事

南陽武侯祠建於何時,文獻上沒有記載,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中已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的詩句。看來早在唐代卧龍崗上已有諸葛草廬了。該祠元初毀於戰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陽官府出資大規模重建,於延祐二年(1315年)增設孔明書院。可惜,元末明初,又焚於兵禍。至明成化年間,又將「孔明書院」恢復。以後又經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崇禎歷代修繕。公元1528年,明世熄(嘉慶皇帝)特賜給南陽武侯祠「忠武」廟額與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陽郡守羅景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在這次施工中,發現前人詠卧龍崗十景石刻一塊,羅景根據這塊石刻,進行復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築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
步入武侯詞山門,迎面是大拜殿,殿中彩塑諸葛亮及其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的大型泥塑像。大殿前側為明代碑廊,鑲嵌有岳飛書寫的前後《出師表》石刻。祠後部分建築主要有諸葛茅廬、野雲庵、古柏亭、伴月台、寧遠樓等。
諸葛草廬,亦稱諸葛庵,現今的茅廬系磚木結構,八角挑檐,外圍有八角迴廊,屋頂覆蓋茅草。茅廬正門上懸掛郭沫若書的「諸葛草廬」匾額。
野雲庵,進深三間,門兩側磚刻「雲歸大漢隨舒巷,門對寒流自古今」對聯。其外裝飾以蒼松、仙鶴磚雕。躬耕亭,結構簡單,形制簡陋。前有兩根圓木支撐亭檐,後砌以磚牆,亭內立諸葛武侯石刻像。像兩邊刻有「庵垂兩千問魏闕吳宮安在,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品何如」的對聯。
伴月台,高數丈,台下為老龍洞,洞門兩側石刻「自古宇廟垂名布衣有幾,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對聯。武侯祠右側有清同治年間新增設的庭院,這是為紀念劉備三顧茅廬而特意修建的。庭院後面建有三顧堂,內有劉備、諸葛亮大型塑像。
武侯祠現存大量的碑刻題記,約300餘石,篆、隸、楷、草皆有。其中篆書《漢諸葛孔明舊廬指道碑萌》,隸書《草廬對》,楷書《諸葛傳》,草書《出師表》等,在書法藝術一和雕刻技術上都有相當高的造詣,是研究我國書法藝術的寶貴資料。
南陽武侯祠在唐代已名揚天下。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贊美「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胡魯《南陽》雲:「孔明方此樂耕鋤」,詩聖杜甫《武侯廟》雲:「猶聞辭後主,不復卧南陽」,詩仙李白《南都行》「誰識卧龍客,長吟愁鬢斑」。「岳少保書武侯出師二表」碑刻草書,風骨神秀,洋洋灑灑,峭拔蒼勁,龍飛蛇騰。岳飛在「跋」中寫道:「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岳飛並識。」
祠內有歌頌諸葛亮歷史功績的對聯:
定三分,燒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氣周瑜,摒司馬,擒孟獲,古今流傳
南陽武侯祠據說是其中影響最大之一。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在陝西漢中的勉縣,勉縣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
襄陽隆中同樣有「三顧茅廬」一說,難以定論。大家可以看。

② 南陽武侯祠里的十大最有歷史的

亮初亡,南陽已有祭祀活動。諸葛亮躬耕時所居的草廬,被稱為「諸葛廬」,俗稱「諸葛庵」或「諸葛亮庵」。廬前有井,青石為床,有汲綆渠百十道,數不能盡(《名勝志》),後人稱謂「諸葛井」。後立祭祀祠。「祠有道人居住,夜聞兵聲,懼而移去」(同上)。唐代規模已可觀,遐邇聞名。唐《諸葛廬碑》(趙均《金石林時地考》)載:廬「在南陽縣城西南七里。」李白《讀諸葛亮武侯傳書懷贈崔少府叔封昆季》詩中有「赤伏起頹運,卧龍得孔明。」劉禹錫《陋室銘》中也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的句子。宋代祠內前人題詠已很繁復。紹興初,岳飛書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石刻猶存(岳飛書武侯出師表《跋語》)。南陽武侯祠元初毀於戰火,元大德二年(1298),南陽監郡馬哈馬拜謁武侯祠時,僅存廟堂四間,且年久失修,幾為廢墟。遂與少府李君源等倡儀重修,命典史李從善主其事。四年(1300)春竣工,「一易而新之」。中殿塑諸葛亮像,旁塑關、張從祀。特請解梁太虛觀道人張志和住祠主事,又割旁近田地200餘畝,以為歲時香火之用(元南陽儒學教授王謙《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廟碑》)。至大元年(1308),河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何瑋行農至郡,倡議擴建侯祠,並在祠東隙地建造廟、學。次年春動工,皇慶元年(1312)秋落成。計建祠12間,廟、學46間。呲東為廟,廟後為學。祠為武侯祠,廟為孔子廟,學為諸葛書院。「凡堂序門廡、庖湢(庖,音袍pao,廚房,酒,音必,bi,浴室)、庫庾(庾音與,yu谷倉)、肄業之齋、庋(音鬼,gui,放置,保存)書之閣、官守之舍咸備,」割官田40頃,設山長一人掌教(元翰林學士程鉅夫《敕建南陽諸葛書院碑記》)。至正十五年(1355),南陽知府庄某復加修葺。所有建築,整理一新,塑像匾額,著色重繪,並加築周垣,制祭器百餘件。又於諸葛書院建東西齋房各三楹,增塑蔣婉及武侯子瞻、孫尚像,標著十將名額,使武侯祠與諸葛書院渾然一體(元張繼祖《敕賜諸葛書院增修學宮之記》)。

明洪熙元年(1425),諸葛書院已荒蕪破敗,祠雖倖存,亦日益頹毀。知府陳正倫乃於農隙伐木命工,冬十月,建成正堂三間。宣德元年(1426),又與同知張永、推官司憲、南陽知縣李桓圭繼修,復兩廡,建周垣,祠中重塑諸葛亮像.凡器用皆備,南陽武侯祠又重備大觀(明王直《重修諸葛武侯祠碑記》)。正統年間,知府陳悌再次修葺。中立祠堂,旁翼兩廡,環以周垣,祭用之需,無不畢備(明楊士奇《鼎建諸葛孔明祠碑記》)。歲久又頹。成化中,知府段堅又建堂宇,復書院,擇士以教。越20年,頹毀過半。弘治八年(1495),河南參政顧福分守南陽,檄知府馬輿、知縣李通重修。弘治十一年(1498)四月至八月,建正堂六間,中塑侯像,左右兩廡,依舊修復。正堂後為亭,覆以茅草,曰「草廬」,廬後又建堂六間,曰「卧龍祠」。祠左建堂廡各四楹,為書院。又收回原祀田四頃,以供祀事(明李東陽《重修諸葛武侯祠堂記》)。正德元年(1506),唐王妃蘇氏「捐內帑資財」修葺武侯祠,命承奉白震總其事,堂廡梁楹「撤而新之」(明朱瑾《重修諸葛武侯祠記》)。嘉靖四年(1525),知府楊應奎增修大備(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十五年(1536)二月,知府屠倬再次修茸,「繕故為新,增陋為美,頹朽悉易,加以宏麗,」使武侯祠面貌一新(明孫哲《重修漢諸葛忠武侯祠之碑》)。萬曆、崇禎間,復有修茸。明末,祠因戰亂傾圮過半。清順治八年(1651)四月,陝西河西道副使劉三元、河南布政司右參政王家揖重茸而新之。原貴州巡撫彭而述為之撰文,勒石留念。康熙二十一年(1682),南陽鎮總兵柯彩捐俸修葺祠宇,對危樓加以整修,對梁棟施以彩繪,歷時三月,祠貌換然改觀(清柯彩《重修武侯祠院碑記》)。康熙三十年(1691),豫撫閻興邦、南陽知府朱磷自捐俸金復建書院,中建講堂,旁建齋舍,其後建「三顧祠」。祠祀武侯,以司馬德操、徐元直陪祀(清彭始摶《重修諸葛書院碑記》)。康熙五十年(1711),知府羅景與南陽鎮總兵楊鑄共議擴建侯祠,原計劃於樓前隙地「積土為山,疊石成峰,設曲廊,置台榭,為南陽勝景,」並派人在城西北隅唐王府舊址運來山石。但在施工時於地基中發現前入題詠石刻,內有「卧龍崗十景」。於是即按十景加以擴建。依先例首建草亭,謂之「茅廬」;外置小橋為「小虹橋」;亭之東稍北為「古柏亭」;自東而北為曲廊、山梯,可登高樓而遠眺。樓之南自東而至西北,蜿蜒作土山,正面疊石成峰,為「梁父岩」;自西北而南而西,穿一穴為「老龍洞」,上建平台,為「伴月台」;樓之東南復作一小山,依古柏置石橙,為「抱膝石」;樓之西北竹屏曲徑,建草廬三間,為「野雲庵」;樓之北置一田舍,為「躬耕田」;其南建小殿一座,為「三顧堂」,中塑昭烈遺像。另建書院於祠前。是年七月動工,次年(1712)八月告成,歷時十四個月有奇(清馮)。偉《重修卧龍崗諸葛廬記》、羅景《重修卧龍崗忠武侯祠記》)此後,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及光緒年間,知縣吳堂、姚眶,任愷,知府顧嘉蘅、傅鳳颶皆有增葺。民國3年(1914),南陽鎮守使吳慶桐、縣知事曹慕時醵資修葺祠宇;民國14年(1925),又維修部分建築。民國28年(1939),河南省第六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治南陽)重申豁免武侯祠田賦稅,之後,又責成主持道入「務使棟宇像設,花木碑刻盡復舊觀」(民國28年12月9日主持道人張宗騫刊石)。民國29年(1940),陸軍第58年軍長王介人、河南省教育廳長魯盪平、南陽警備司令孔仙舟、陸軍獨立第44旅1團團長王子久各捐資百元,令住持道人張宗騫重修茅廬(中華民國29年孔昭文《重修茅廬紀念碑》)。民國34年(1945)3月,日軍犯宛,卧龍崗被守軍68軍143師作為外圍據點。下旬,與日軍發生激戰,祠內寧遠樓南部被日本侵略軍炮火擊中燒毀,三顧堂北間被炸塌,古柏、樹木多被燒死,至今碑碣壁間彈痕斑斑。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黨和人民政府對祠宇屢加修葺。1950年,南陽專署行政幹部學校暫駐祠內,對主要建築初步加以修繕,並於祠東建草房15間。校長郭思敬率領學員在祠周植樹10餘萬株。1957年,南陽縣人民委員會將祠宇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呈請河南省文化局撥款1.5萬元,縣文化館張鴻縉負責施工,對全部建築進行翻修或補修。在諸葛亮殿左側,增建廊房6間,將岳飛書武侯《出師表》石刻21方砌於壁間。匾額、楹聯予以飾新。對民國32年(1943)被雷電擊倒的『千古人龍」石坊予以復原(公元1957年10月1 B《修葺諸葛武侯祠碑記》)。1958年,祠宇劃歸南陽市管理。次年,改建仙人橋。1966年「文化大革命」當中,南陽農校等處「紅衛兵」,以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為名,將「千古人龍」、「漢昭烈皇帝三顧處」、「文韜武略」石坊及人物塑像、祠存明成化年間塑造的18尊羅漢全部搗毀,殿宇飾物砸掉,珍藏的清康熙《卧龍崗志》、《忠武志》木刻文版全部燒毀,部分館藏文物亦被破壞。1973年,由省、地、市撥款,對部分建築進行維修。在原道房院前兩側各建房4間,並建游覽區圍牆和門樓。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之後,人民政府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的建築和設施逐步加以整修。1979—1980年,撥款重塑人物群像,復修「漢昭烈皇帝三顧處「石坊,翻新」三顧堂」,整修茅廬、古柏亭、野雲庵等建築,匾額、楹聯重予飾新,被毀的明代18尊羅漢塑像予以復原。1981年,落架大修諸葛亮殿。1982年,重修伴月台和碑廊。次年,改建大門外原鵝卵石台階為青石台階。1985年11月大修「寧遠樓」(《重修寧遠樓記》)。1986年春,在樓西新建盆景,同時對諸葛亮殿的斗拱、卷柵梁架柱體及草廬、野雲庵等建築油漆、彩繪,1988年,整修擴建卧龍潭,建七曲橋、玉帶橋。1990年,美國環球實業公司董事長、美籍華人趙連仁捐款15萬元(人民幣),作為重建「千古人龍」石坊之用。1992年重建的「千古人龍」石坊落成。此後,續有修葺。

③ 三顧堂的故事

建安十二年抄(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襲備「三顧茅廬」於南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

④ 古隆中 三顧堂

三顧堂位於諸葛草廬前面,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作隆中對策時的紀念堂。明朝吳綬在題三顧堂的詩中說「賢人隱岩穴,帝子再三尋,野處終身志,雄談濟世心。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千載稱魚水,高風冠古今。」 三顧堂的命名體現了人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精神的贊揚和對諸葛亮聰明才智的崇敬。 在題三顧堂的詩中說「賢人隱岩穴,帝子再三尋,野處終身志,雄談濟世心。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千載稱魚水,高風冠古今。」 三顧堂的命名體現了人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精神的贊揚和對諸葛亮聰明才智的崇敬。 在題三顧堂的詩中說「賢人隱岩穴,帝子再三尋,野處終身志,雄談濟世心。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千載稱魚水,高風冠古今。」 三顧堂的命名體現了人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精神的贊揚和對諸葛亮聰明才智的崇敬。 在題三顧堂的詩中說「賢人隱岩穴,帝子再三尋,野處終身志,雄談濟世心。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千載稱魚水,高風冠古今。」 三顧堂的命名體現了人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精神的贊揚和對諸葛亮聰明才智的崇敬。 在題三顧堂的詩中說「賢人隱岩穴,帝子再三尋,野處終身志,雄談濟世心。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千載稱魚水,高風冠古今。」 三顧堂的命名體現了人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精神的贊揚和對諸葛亮聰明才智的崇敬。 在題三顧堂的詩中說「賢人隱岩穴,帝子再三尋,野處終身志,雄談濟世心。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千載稱魚水,高風冠古今。」 三顧堂的命名體現了人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精神的贊揚和對諸葛亮聰明才智的崇敬。 在題三顧堂的詩中說「賢人隱岩穴,帝子再三尋,野處終身志,雄談濟世心。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千載稱魚水,高風冠古今。」 三顧堂的命名體現了人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精神的贊揚和對諸葛亮聰明才智的崇敬。 在題三顧堂的詩中說「賢人隱岩穴,帝子再三尋,野處終身志,雄談濟世心。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千載稱魚水,高風冠古今。」 三顧堂的命名體現了人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精神的贊揚和對諸葛亮聰明才智的崇敬。 三顧堂-基本概況編輯本段
三顧堂 隆中位於襄陽城西十三公里處的群山中,是一個以諸葛亮故居為主體的襄樊市近郊文物風景區,總面積十二平方公里,景區內有隆中山、樂山、大旗山、小旗山及其所屬的谷地。

主峰隆中山海拔306米,起伏盤旋,勢若蟠龍;隔谷相望的大旗山,一頭高昂,一頭緩緩下垂,型如卧虎;山上茂林修竹,鬱郁蔥蔥,望之巍然深秀;山下泉水、池塘,山澗小溪流水潺潺。

中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期隱居隆中,躬耕苦讀,廣交名士,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和「隆中對」也都發生在這里。

三顧堂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的紀念堂。劉備與諸葛亮會面的房屋已在明朝遭到破壞,現在的三顧堂是清康熙年間重建的。
三顧堂-地理區域編輯本段
三顧堂系大洪山余脈,山熱嵯峨,怪石林立,山林總面積29176畝,森林覆蓋率達92.6%。境內鹿門山、霸王山、香爐山、李家大山和獅子山五峰疊翠,體勢巍峨,綠海婆娑,煙樹蔥籠,溝壑縱橫,泉水潺潺,人文史跡星羅棋布,五大名峰延綿起伏,呈環狀分布,自然景觀美不勝收。顯現出一道道奇異的旅遊風景線。自然景觀景點達30餘處,著中景點12處,集「奇、險、幽」於一區。蜿蜒東去的漢水中佔地15平方公里的沙洲--鹿門灘,與鹿門寺南北呼應,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灘自然風景畫。

三顧堂處在北亞熱帶濕潤季風型大陸氣候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15--16度,無霜期220天--230天,境內四季風光如畫,陽春、山花爛漫,鳥語花香;盛夏,綠樹成蔭,泉水潺潺;金秋,漫山紅遍,層林盡染;隆勻,銀裝素裹,冰清玉潔。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繁衍了多種植物,擁有植物78科,157屬,223種,珍貴葯用植物22種,動物17物,鳥類有16種,喬、灌、草層次明顯。實屬旅遊、休閑、渡假之勝地,是人們「回歸自然」的理想場所。
三顧堂-歷史遺產編輯本段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南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劉備三顧茅廬是蜀漢歷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劉備為何要請諸葛亮出山?可以以下兩種解釋。 第一種:延攬人才,諸葛亮未出山之前,劉備手中的人均屬中等人才,想要定國安邦,必須要有一個像諸葛亮這樣的人才,當時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卧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再加上徐庶的推薦,劉備找諸葛亮是必然的,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當然要找諸葛亮這樣的人才。這也是普遍接受的一種說法。 第二種:利用諸葛亮在荊襄地區的社會關系,劉備三次枉駕以見孔明,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諸葛亮的勢力和影響,諸葛亮根本不是布衣,相反,他與荊州三方面勢力都有密切關系。一是,以龐德公為首的荊襄地方豪強勢力;二是,通過黃言承與荊州蔡氏集團發生了潛在關系;三是,成為劉琦的入幕之賓,獲得了劉表長子的信任。正是由於他的廣泛、復雜的這會關系,所以劉備才找到他,劉備三顧茅廬後,結果怎麼樣呢?史書上說:「荊楚群士從之如雲」這難道和諸葛亮的社會影響力沒有關系嗎?這就是劉備利用他得到的好處。
三顧堂-景點介紹編輯本段
三顧堂位於諸葛草廬前,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作隆中對策的紀念堂。三顧堂前廳三間,後堂五間,均是硬山起脊建築。兩側迴廊鑲嵌歷代石刻和維修記事碑文。中堂掛有三顧茅廬的古畫和國家領導人題詞。前門有古柏三棵,象徵劉備、關羽、張飛三顧茅廬的拴馬樹。這里一景一物都顯得古樸雅緻,能引起人們對「魚水三分合,風雲四海生」的歷史畫卷的回顧。

古隆中形成文物風景旅遊區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大而澄清;地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聳翠,山亘綿,旗山旋峙。明代已經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梁父岩、抱膝石。1949年以後,又先後修建或新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台、長廊、觀星台、棋盤石、琴台、孔雀寨、猴山等眾多景點,近年又新建了「千古名相諸葛亮彩塑展」、上山滑道和山頂標志性建築——騰龍閣,漢文化景區、龍泉居等既可賞景、又能旅居的旅遊風景點,進一步完善了景區旅遊服務功能,豐富了文化景觀,擴大了景區容量。古隆中形成了一個融觀瞻、度假修養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景區內群山環抱、松柏參天,景色頗為優美。有隆中山、樂山、大旗山、小旗山,主要景點諸葛草廬、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古橋、六角井、觀星台等。1994年經國務院審定列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1996年經國務院審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隆中」石牌坊高約六米,長約十米,其建造材料為青石開榫組裝而成,依外觀形式為柱不出頭有樓,四柱三牌樓式。「古隆中」牌坊寬三間,中為中間,兩旁為次間,四柱腳深埋土中,四周出土處鋪地平石,柱前後及旁,以十個紋頭砷石支撐。牌坊定盤枋鬥口架正昂板,兩正昂間置花板,並雕流空花紋,以為裝飾。正昂上平鋪脊筒檐板,其檐板叉出發戧,戧角作鴿尾形。牌坊脊板兩端並飾魚龍吻,中央置火焰珠。

「古隆中」 牌坊中間上、下枋以「古隆中」字碑分隔,上、下枋面浮雕漁樵耕讀及二龍戲珠,兩邊門柱正面上雕刻「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作者陳維周,清安襄隕荊兵備使者。此聯摘自杜甫《蜀相》詩,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拜謁了成都武侯祠,時值國家多難,杜甫在政治上遭到打擊,他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對聯在此表述了公元207年,劉備為了興復漢室,三顧草廬以求天下大計。諸葛亮感激劉備三顧之恩,輔佐劉備開創蜀漢基業,匡濟劉禪鞏固、發展蜀漢大業,表現了老臣諸葛亮一片忠心。在牌坊背面的字碑上刻著「三代下一人」,作者陳維周此匾所題鎮雄為地名,當屬雲南所轄,後學是歉詞,意即後輩學生。匾額高度稱頌諸葛亮是夏、商、周以後的第一人傑。門柱上雕刻「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作者陳維周,此聯選自杜甫於唐代宗大歷元年(公元766年)初夏到菱洲(今四川奉節)期間寫的《詠懷古跡五首》之五中的詩句。對聯在此稱頌 諸葛亮的文韜武略與 伊尹(商湯佐臣)、呂尚(周代齊國始祖,俗稱姜太公)不相上下,指揮調度從容鎮定連蕭何(西漢第一任臣相)、曹參(西漢大臣,曾任齊相9年,後繼蕭何為漢惠帝臣相)與 之相比都顯得遜色。「古隆中」 牌坊次間上、下枋雕雙鳳朝日、鹿鶴同壽、麒麟送子、赤虎朋壽等浮雕,中間字碑雕刻「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三顧堂-旅遊向導編輯本段
三顧堂住宿
南湖賓館紫荊苑 地址:中國襄樊市襄城區勝利街2號
襄樊市長虹大酒店 地址:長虹路與人民路交匯處
襄陽人家酒店 地址:襄樊市襄陽城西護城河畔
襄樊真武大酒店 地址:湖北襄樊襄城東街27號
榮華國際大酒店 地址:中國湖北襄樊市襄陽區榮華路2號
襄陽麗源國際飯店 地址:襄樊市襄陽區航空路173號

三顧堂美食
襄樊黃酒色似乳汁,香氣好,味微酸甜,略帶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漿稀釋,一般只有2-3度。其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繼續了古老傳統的製作方法。黃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非凡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百克中分別達到78.9克和2.6克,因而這種酒營養價值很高,很適合老年人飲用。黃酒因含有大量糖、氮浸出物,具有相當高的熱量,酒精度極低,故而一不傷肝,二不傷胃,而且又可加速體內血液循環,增強骨骼,還有舒筋活血和增進食慾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還可將其作為烹調菜餚的味料或解腥劑,以及醫葯上的輔料和葯引子。現為據說系諸葛亮妻子黃月英所創的"茅廬春"和樊城機坊街釀制的"一二三"黃酒最為上乘。

三顧堂交通
三顧堂是古隆中景點之一。512路公汽是從火車站發車到隆中的旅遊專線,途經廣場、公園、鼓樓、廣德寺,終點站為隆中停車場,下車後步行2公里就到了隆中旅遊區大門(售票處)或者坐電麻木(2元)

三顧堂旅遊季節
一年四季均可,三顧堂的風景在不同季節里都各有風味。春天景區里牡丹月季盛開,春日氣息甚濃,並且還有一年一度的鬱金香節;夏季山上茂林修竹,鬱郁蔥蔥,山下泉水、池塘、山澗、小溪流水潺潺;秋季樹葉轉黃,在腳踩落葉的氛圍中緬懷歷史更與心境相符;冬日襄樊易降大雪,白雪皚皚與翠綠松柏相映,對於南方的遊客更有吸引力。

⑤ 南陽武侯祠什麼時候建成的

南陽武侯祠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西卧龍崗,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曾躬耕於此,魏晉時建祠紀念。元初遭兵燹,殿宇焚毀,大德年間 (1297-1307) 重修。清康熙時 (1662-1722),南陽郡守羅景在祠內發現前人題詠「卧龍崗十景」的石刻,曾依此在祠外重建了半月台、老龍洞、野雲庵、草廬、小虹橋、抱膝石、躬耕亭、古柏亭、梁父岩、諸葛井,與武侯祠的山門、大殿、清風樓、三顧堂、關張殿、石牌坊相映襯。構成雄偉壯觀的古建築群。祠內碑刻甚多,其中嶽飛書寫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書法灑脫俊逸。祠東南隅有台,傳為諸葛亮讀書處,西南隅有龍角塔。
景物介紹
* 草廬:位於祠院後部正中,是後人在諸葛亮故宅基址上新建的一座八角尖頂茅亭。前額「諸葛草廬」,為1973年郭沫若手書;內額「諸葛廬」是1940年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於右任所書。後額「南陽諸葛廬」為清光緒二十年(1894)南陽知府傅鳳颶所書。
* 小虹橋: 草廬之前,有一青磚獨券小橋,精巧玲瓏,酷似彩虹,故名。傳為諸葛亮來往必經之地。
* 古柏亭: 位於草廬左側東部。此處有古柏一株,傳為諸葛亮所植。後人因此建亭,並以「古柏」命名。亭為青瓦挑角,石砌圍牆,門窗為木欞組飾的方格。門楣橫額「古柏亭」為清咸豐四年(1854)秋月,南陽知縣鈕雷所書。
* 梁父岩: 小虹橋西,寧遠樓之前,疊石成峰,謂之「梁父岩」。
* 抱膝石: 梁父岩之西,位於寧遠樓前左側,依古柏置石凳,為「抱膝石」。
* 伴月台: 在草廬右廊西部。為一磚砌正方形平台,上置石幾石登,旁有台階22道,四周圍以磚牆。傳為諸葛亮夜觀星象之處。
* 老龍洞: 老龍洞和伴月台為一聯體建築。伴月台下有一磚券小門,內有一道彎曲的長洞、傳說此洞常有巨龍出現而得名。
* 野雲庵: 在草廬右側東部。正面壁飾「松鶴延年」、「六合同春」圖案,其樹木、花卉、鳥獸皆為磚雕。門額「野雲庵」及兩側楹聯亦系青磚雕成。
* 諸葛井: 入口右側卧龍潭旁有井一眼,名曰諸葛井。井口為青石鑿成,傳為諸葛亮「躬耕」時汲水之處。
* 躬耕亭: 入口左側,清康熙中知府羅景重修祠宇時建於寧遠樓之北。[3]為一紀念性處所,後湮。光緒二十七年(1901),知府傅鳳踴又在其前立「漢武侯躬耕處」石刻一通,作為留念。

⑥ 南陽市三顧堂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南陽市三來顧堂酒業有限責自任公司成立於2009年12月02日。
法定代表人:喬紅梅
成立時間:2009-12-02
注冊資本:74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132700000170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社旗縣工業園區〔宏達路北〕

⑦ 南陽諸葛廬 簡介

南陽諸葛廬:歷史上的智慧風景線
中國 | 河南 | 南陽 | 2004-05-18 22:53:14.0【文章字體:大 中 小】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庵,諸葛廬,位於河南南陽市西南的卧龍崗上。4月28日,我隨「網上看河南」采風組到達卧龍崗,與武侯祠親密接觸。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劉禹錫的《陋室銘》早將南陽諸葛廬深植我心。4月28日,我隨「網上看河南」采風組到達卧龍崗,與武侯祠親密接觸,在那千年文化中暢游。 諸葛亮,三國時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他是中國儒道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智慧與忠誠的化身,是中國文人心中的偶像。為紀念他,後人在南陽市西南的卧龍崗上修建了一所祠堂,是為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庵。千百年來,只要有機會,炎黃子孫都會來此頂禮膜拜心中的智慧之神,這里於是成為中國文化長河中一道不滅的智慧風景線。 據史料記載,南陽卧龍崗初建於魏晉,盛於唐宋。李白《南都行》:「誰識卧龍客,長吟愁鬢斑」。可見在唐代,卧龍崗已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該祠元初毀於戰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陽官府出資大規模重建,於延佑二年(1315年)增設孔明書院。可惜,元末明初,又焚於兵禍。至明成化年間,又將「孔明書院」恢復。以後又經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崇禎歷代修繕。公元1528年,明嘉慶皇帝特賜給南陽武侯祠「忠武」廟額與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陽郡守羅景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在這次施工中,發現前人詠卧龍崗十景石刻一塊,羅景根據這塊石刻,進行復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築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 武侯祠現存殿堂房舍267間,主要建築由東向西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分前後兩重,從山門至大拜殿,左右兩廊為前部,是人們祭祀諸葛亮的場所。在這長廊里,遺留有千百年間前來祭祀諸葛亮的後人書文和紀念碑碣石刻400餘塊,排列有序,這在全國諸多武侯祠中首屈一指,被譽為「卧龍碑林」。其中嶽飛手書的《前後出師表》碑,被稱為「三絕」碑。據講解員介紹,這是各地武侯祠中的岳飛手書最原始真跡。宋紹興八年(1138年),岳飛遇雨夜宿卧龍崗,感慨萬千,揮淚手書《出師表》,以抒胸臆。所謂「三絕」,一為文章絕,出師表為千載名篇;二為書法絕,岳飛的書法可謂蒼勁峭拔,龍飛蛇騰,尤見忠武之氣流於筆端;三為刻工絕,宛如手書。三者結合,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武侯祠後部的茅廬、古柏亭、野雲庵、躬耕亭、伴月台、小虹橋、抱膝石、老龍洞、躬耕田,都是根據諸葛亮「躬耕」時的生活起居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最後是寧遠樓,亦名清風樓。山門之外有「諸葛井」和「澹寧讀書台」。左側院有關張殿、三顧堂等。台下有諸葛書院。整個卧龍崗佔地12萬平方米。 參觀完武侯祠,就好像看過一個王朝的興衰歷史。順手重溫歷史,「隆中方略,三分天下」,諸葛亮隱居山中十年,卻能瞭然天下事,並規劃出未來天下的藍圖,孔明先生的智慧和韜略令我輩後人實在拜服!只是諸葛亮雖有蓋世之才,可惜三足鼎立之勢剛形成,他便因病而逝,空留一腔遺恨。諸葛亮也成為歷代失意英豪詠嘆的對象。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今天,後人除在這里憑吊,傷感諸葛丞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之外,也可借往事梳理一下歷史,為自己的人生多找尋一點智慧。相信卧龍先生更願看到自己的智慧澤被後人,而非傷嘆!

⑧ 南陽武侯祠的長篇介紹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庵,位於南陽市西南的卧龍崗上。它是古人為紀念三國時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而修建的一所祠堂。
南陽武侯祠建於何時,文獻上沒有記載,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中已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的詩句。看來早在唐代卧龍崗上已有諸葛草廬了。該祠元初毀於戰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陽官府出資大規模重建,於延佑二年(1315年)增設孔明書院。可惜,元末明初,又焚於兵禍。至明成化年間,又將「孔明書院」恢復。以後又經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崇禎歷代修繕。公元1528年,明世熄(嘉慶皇帝)特賜給南陽武侯祠「忠武」廟額與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陽郡守羅景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在這次施工中,發現前人詠卧龍崗十景石刻一塊,羅景根據這塊石刻,進行復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築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
步入武侯詞山門,迎面是大拜殿,殿中彩塑諸葛亮及其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的大型泥塑像。大殿前側為明代碑廊,鑲嵌有岳飛書寫的前後《出師表》石刻。祠後部分建築主要有諸葛茅廬、野雲庵、古柏亭、伴月台、寧遠樓等。
諸葛草廬,亦稱諸葛庵,現今的茅廬系磚木結構,八角挑檐,外圍有八角迴廊,屋頂覆蓋茅草。茅廬正門上懸掛郭沫若書的「諸葛草廬」匾額。
野雲庵,進深三間,門兩側磚刻「雲歸大漢隨舒巷,門對寒流自古今」對聯。其外裝飾以蒼松、仙鶴磚雕。躬耕亭,結構簡單,形制簡陋。前有兩根圓木支撐亭檐,後砌以磚牆,亭內立諸葛武侯石刻像。像兩邊刻有「庵垂兩千問魏闕吳宮安在,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品何如」的對聯。
伴月台,高數丈,台下為老龍洞,洞門兩側石刻「自古宇廟垂名布衣有幾,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對聯。武侯祠右側有清同治年間新增設的庭院,這是為紀念劉備三顧茅廬而特意修建的。庭院後面建有三顧堂,內有劉備、諸葛亮大型塑像。
武侯祠現存大量的碑刻題記,約300餘石,篆、隸、楷、草皆有。其中篆書《漢諸葛孔明舊廬指道碑萌》,隸書《草廬對》,楷書《諸葛傳》,草書《出師表》等,在書法藝術一和雕刻技術上都有相當高的造詣,是研究我國書法藝術的寶貴資料。
南陽武侯祠在唐代已名揚天下。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贊美「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胡魯《南陽》雲:「孔明方此樂耕鋤」,詩聖杜甫《武侯廟》雲:「猶聞辭後主,不復卧南陽」,詩仙李白《南都行》「誰識卧龍客,長吟愁鬢斑」。「岳少保書武侯出師二表」碑刻草書,風骨神秀,洋洋灑灑,峭拔蒼勁,龍飛蛇騰。岳飛在「跋」中寫道:「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岳飛並識。」
祠內有歌頌諸葛亮歷史功績的對聯:
定三分,燒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氣周瑜,摒司馬,擒孟獲,古今流傳
南陽武侯祠據說是其中影響最大之一。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在陝西漢中的勉縣,勉縣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
襄陽隆中同樣有「三顧茅廬」一說,難以定論。
漢畫館與南陽武候祠南北呼應。始建於1935年,重建於1959年,現館建於1988年,佔地面積100畝,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藏品最多的一個專門收藏、陳列、研究漢代畫像石刻的專題藝術博物館。南陽漢畫像石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可分為天文圖像、舞樂百戲、角抵、社會生活故事、神話傳說、建築、祥瑞、升仙、辟邪、榜題、圖案等。現館藏漢畫像石2000餘塊,其中的精品在主樓約6000平方米的展廳內展出展品採取分廳陳列的方式,主要有神話故事廳,百戲廳、斗獸廳、天文廳等,眾多的展品使遊人及研究者對泱泱漢國的社會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對某種活動有一個全面認識。

⑨ 為什麼要寫南陽諸葛廬,西蜀雲子亭

南陽諸葛廬:
1.諸葛亮隱居時的草廬。 2.名勝古跡名。在河南省南陽市西南卧龍專崗武侯祠屬內,建築別致,景色幽雅。附近尚有三顧堂、躬耕亭等勝跡。
西蜀雲子亭
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西北部的西山(鳳凰山)風景區 。西山風景區面積約0.3平方公里,以「西蜀子雲亭」為中心,集名亭、古墓、寺觀及秀山、碧水於一體。主要景點有子雲亭、玉女泉、蔣琬墓、蔣琬祠、仙雲觀、玉女湖。 子雲亭是紀念西漢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家揚雄的建築,因唐時著名文學家劉禹錫《陋室銘》中「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一句而名滿天下。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